特色的校本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3:45

特色的校本课程篇1

一、校本特色课程是传承学校文化的着力点

星执是一所以历史名人朱执信命名的民办学校。“执德至弘,信道至笃”的执信精神和“崇德瀹智”的校训构成学校的主流文化,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具体做法是开发实施校本特色课程。

在校本特色课程顶层设计时,学校以最能体现执信文化的校训“崇德瀹智”作为核心理念。“德”指德性、品格;“智”指智慧、才能;“崇”是推崇、尊崇;“瀹”即浸渍、疏通。“崇”与“瀹”互文,校训包含崇尚、陶冶、培育、养成之意,意为“追求达德广才,修养大德大智”。鉴于这样的诠释,学校力图将“崇德瀹智”的深刻内涵贯通于校本课程之中,以“德”和“智”为核心元素,构建有利于促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两大课程体系:“崇德篇”与“瀹智篇”。在“崇德篇”中,学校以“规范”“仁爱”“阳光”来体现“德’;在“瀹智篇”中以“灵动”“多元”“审美”来体现“智”。以“崇德瀹智”文化内涵为立足点,构建“崇德瀹智”校本课程体系,教学生做一个懂纪律、守规矩、有仁爱之心并充满阳光的人;培养学生灵动(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多元(兼容并包)、审美(爱美、懂美、创造美)特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

在具体的课程项目设计中,经专家指导,学校专门开发了三套宣扬执信文化的教材:《执信精髓》《崇德“仁义”篇》和《崇德”礼信”篇》。这三套教材作为“崇德篇”的核心课程,全面呈现了执信文化的精髓。《执信精髓》分上下两册,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解读执信校训、校徽、校歌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等文化符号和学校精神,旨在达成让学生进“崇德瀹智”之门,走个性发展之路,传承执信文化。《崇德“仁义”篇》《崇德“礼信”篇》两本教材则通过传授、推崇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元素,达成立德树人,弘扬执信精神的教育目标。

在课程实施中,为了让教材适合不同学段学生阅读学习,学校为这三本书专门编辑了适合低段学生使用的“注音版”。为了确保课程的常态实施,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学校将校本课程的内容与思想品德课和班队课的内容整合,确保学生在校六年的时间里,逐步完成校本课程的学习。期间,学校还采用知识竞赛、征文评选、书画展览和文艺展演等形式,让不同阶段的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弘扬执信精神。这些活动,既促进了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也培养了学生尊师重教、爱校爱国的核心素养。在校期间,执信学子遵守校训,阳光成长;走出校门,执信学子弘扬执信精神,是宣传执信文化的忠诚使者。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财富,学校文化需要师生认同方得以传承。星执的实践证明,在特色学校建设中,开发实施校本特色课程有助于提升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传承学校文化,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二、校本特色课程是学生核心素养的生长点

校本特色课程是特色学校最鲜明的标志。但是校本课程的“特色”除了要具有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还必须服务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校本特色课程的灵魂,星执的校本特色课程,无论是项目选择、开发,还是课程实施、评价,都紧紧围绕这个“灵魂”,真正做到了让特色课程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生长点。

在星执,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项目,都是在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产生的。在构建校本特色课程之前,学校采取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在学生和家长中广泛征询意见,全方位了解学生多元的发展需求,根据学校文化特色和师资条件以及硬件设备,确定合适的特色项目。由于课程项目皆为学生的个性需求而设,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丰富,所以,星执的校本特色课程基本上做到了学生全员参与学习,课程常态实施,有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以星执三个校本特色课程为例――

烹饪,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的校本特色课程。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华饮食文化,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参与意识。学校为实施该课程专门修建了一栋设施齐备的教学楼,由专职专任教师执教,自己开发编写教材,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编入常规课表,常态开课。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亲自动手制作各类糕点和菜品,当堂展示厨艺,分享学习成果。大多数学生双休日回家都能够利用在学校习得的厨艺,在家里大显身手,活学活用。

轮滑球是星执独树一帜的校本特色课程。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不仅配备了专业技能过硬的专职教师,开发编写了校本教材,还专门在校园里开辟场所作为轮滑球训练场。课程安排在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低年级段、高年级段两个层级的班轮换上课受训。由参加该课程学习的学生组成的学校轮滑球队,近几年参加省、市赛事,竞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刚刚结束的世界少年轮滑球邀请赛中,还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特色的校本课程篇2

关键词:课程改革;校本课程;乡土和地域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9-0108-0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从先前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校本课程开发是否成功,是衡量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参考指标。

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校本课程的开发起步较晚,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学校办学理念、学生需要评估以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应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因此,我校选择了霞浦的乡土和地域特色作为校本开发的资源,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一、舌尖上的霞浦

一部关于中国各地饮食文化的专题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爆银屏。在第四集里,关于“霞浦紫菜”虽只有短短4分钟的亮相,但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节目中福建当地用到紫菜的美食如寿司手卷、虾酥、扁肉等在节目中只是一闪而过,反而运用大量的镜头拍摄了一位养殖户架设毛竹、采收及烘烤紫菜的整个过程。使霞浦紫菜在自然与人文光环下更加生动与朴实,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紫菜虽是一道貌似简单的食品,却最真实地带来了大海的美好风味。一时间关于“霞浦紫菜”的话题便刷爆了微博和各大网络话题版,这其中少不了霞浦万千学子的功劳。

霞浦神奇的地理景观使得一向只能在餐桌上甘当配角的“紫菜”如今华丽蜕变,霞浦漫长的海岸线创造出众多的天然港湾,大海已然成为了一座种植紫菜的水上农场。我校召集地理组、生物组等教师,通过实地考察、访问调研、上网学习等方式,收集了大量关于紫菜与霞浦区域地理、养殖技术、加工前景、区域经济、海洋环境等的相关知识,编写成校本教材《舌尖上的霞浦——紫菜》,在选修课程中尝试开设。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该校本教材受到了我校学生的欢迎。本土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最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萌生了浓烈的自豪感,这是一种校本课程成功开发的重要因素。

二、指尖上的霞浦

霞浦位于东海之滨,全县海岸线480多公里,浅海滩涂面积达100多万亩。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经过了无数次的潮起潮落,霞浦形成了独特的滩涂景观,享誉海内外。霞浦被摄影专业刊物《数码摄影》评为“摄影人必去的十大风光摄影圣地”之首位,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美妙瞬间。令人向往的滩涂和沙滩、神奇梦幻的小舟和渔网、潮起潮落的浮标和竹杆、独具一格的滩涂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与无限美妙的海滨风光、日出日落的霞光束影交织辉映,造就了大自然的涂鸦大作,也造就了家乡摄影家的星光闪烁。由香港著名摄影家简庆福拍摄的《霞浦风光》等6幅摄影作品随“神舟九号”遨游了太空。

多年来,我校教师摄影俱乐部和学生摄影社团的许多优秀作品在各种级别的摄影比赛中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校每年举办的“校园艺术节”摄影作品展吸引了广大师生的踊跃参与,并将师生优秀作品在校园“文化墙”上永久展示,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霞浦滩涂摄影”在校园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和积淀,我校捕捉住了这样一个独特的乡土素材,将这种艺术形式开发成校本教材注定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在前几年开发的基础上,召集了我校师生摄影爱好者和地理组、艺术组教师,不断完善,形成一套霞浦区域地理和摄影艺术有机结合的校本课程——《指尖上的霞浦——滩涂摄影》。这种深受学生喜爱、能满足学生艺术需要的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以上两种成功的校本教材,坚定了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此外,霞浦是闽东最古老的县份,素为闽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距今已有1730年的建县历史,以霞浦地理、历史、人文、美食和旅游相交融为素材的校本教材——《足尖上的霞浦——旅游》;霞浦畲族人口比例居福建省第二位,“霞浦畲族小说歌”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这种畲族民间文化和中国悠久的多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嗓尖上的霞浦——畲族小说歌》;由英国传教士带到霞浦,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霞浦足球,在我校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作为“福建省足球传统校”我校在省级比赛中屡获佳绩,以此为素材开发的校本教材——《霞浦一中传统体育——足球》等,同样都是基于乡土和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学生的认可,激发我校学生爱乡的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在对学校内外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从而确定课程开发的基本走向和目标。基于浓郁乡土和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努力方向,通过地域和乡土的亲身体验,使我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也能提高能力,升华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对于我校争办特色学校,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特色的校本课程篇3

1.“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理论研究基础

我们应该首先明白校本课程的属性和地位。我们所说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际上是指同一国家课程方案内的三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类型。校本课程是我们课程改革的必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以课程门类的形式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方案对三类课程的具体设置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思想,也就是对“谁来决定儿童的课程”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使国家、地方与学校分享不同的权利,承担不同的课程责任。之所以说校本课程是相对独立的,主要是从“谁”即课程开发主体来说的。校本课程是指学校组织教师(主体是教师)或其他人士根据相关的政策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而开发的课程,它属于动态管理课程。形成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高境界,当然,特色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在整合学校实际资源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立足本校,形成体系,像经营品牌一样打造自己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最忌讳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学校创新并长足发展的强劲动力。

2.“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发展研究方向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方面,如何充分地发挥学校、教师的自身优势形成自己校本课程,并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是校本课程特色发展的方向。农村小学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培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须的人才和新型农业科技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我们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方向,在培养具有科学素质、实践能力、研究习惯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上做文章。每个学校都自己独特的资源和环境,通过认真的研究的探讨立足本地实际,在农作物种植、管理、收获、对比和宣传中,加大挖掘力度,不仅学生的劳动习惯、研究能力、实验精神和科学意识得到提高,而且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和实验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的办学特色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之路的紧密结合是学校长足发展的最强动力支持。

3.“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价值研究取向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有必要的价值,它的成功与否关键是它能否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有的学校可能学校学农实验基地,通过多年的种植管理和研究实验,我们可以开发了“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我们的实践活动上升一个新的高度,形成自己特色的“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课题,我们的资源丰富,应该以研究主要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论述和儿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当前劳动技术教育现状为背景,以社会、家庭、学校为反馈点,以学生劳动技术素养为着眼点,通过访问、座谈、观察、操作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开发、利用,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关心经济发展、会传承地方特色劳技、具有开创性的现代人。从而开发和探索一套既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又与学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技教育资源体系,形成一校一品牌的劳技教育特色课程,学生以此校本教材为载体。通过实践、操作、活动、体验,掌握一般的劳动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劳动习惯、劳动技术素养和劳动情感,服务于产生、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1)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一套既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又与学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技教育资源体系,形成劳技教育特色。以劳动来传承和弘扬地方劳技人文积淀,促进乡土经济发展。

(2)通过劳动校本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劳动与技术问题,形成亲近技术、热爱劳动的情感,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劳动技术意识。

(3)通过劳动活动,了解从事劳动与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品格和态度,能够安全而负责地参加劳动与技术活动,在劳动中初步具有与他人进行技术合作、技术交流的态度与能力。

(4)通过体验和探究实践,会进行简单的乡土劳动技术学习,初步形成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及其对技术创新的意识;具有初步的技术探究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

(5)通过教学实践,注意拓展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视野,初步形成与劳动技术相联系的乡土意识、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关热爱家乡的意识。

(6)面向农村,面向未来,服务家庭,注重发展,探索一条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新型劳动后备军的新路子。

4.“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实施手段

有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明确了研究价值,于是我们就应该在建设和实施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案,通过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以下两个价值取向。

4.1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能力是新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高级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实验体系,为学生研究搭建了崭新的研究平台。应该建立五个研究平台.(1)参与劳动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热情。(2)科学研究平台:包括观测植物种子发芽率的研究,植物种子发芽时间和发芽效果的研究。种植研究:研究用何种种植工具和其种植后的效果。管理研究:农作物的田间管理,研究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以及使用矮壮素对不同作物的影响。对比研究:通过种植对比实验,得出学生的研究结果,写出学生自己心中比较好的农作物品名。(3)专家验证平台:学生的研究成果经过专家的验证和有经验农民的指导,总结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与专家验证是否存在的误差,从而指导学生的研究方法和内容。(4)品种多样研究平台:不仅对自己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还要对相关的物种或者品种进行研究,拓宽研究空间。(5)收获喜悦平台:实验的研究归根结底是让学生享受劳动成果的喜悦,体验成功的价值,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研究意识,最终形成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高质量的基础。如:土壤湿度和墒情的研究、新科技农药的使用与研究、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研究、抗倒伏的研究、农作物品质的研究、产量的研究、新品种开发的研究、市场营销的研究等等,每项研究都有观察记录,学生通过日记交流、研究感想和图形资料的对比等多种途径进行。学生还可以成为“科技种田”的小小宣传员,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这些研究看起来很难,但是将它融入实践,通过学生亲自的观察、对比和专家的指导等研究手段,是予教于乐、乐中有趣的学习手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最佳学习方式。

4.2实践能力的形成。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现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吃苦耐劳的品质明显下降,我们要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伴随着学校科学的学生实践评价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在研究实践中如:耕地、播种、锄草、施肥、田间管理、收获、营销、测量、调查、生产、观察、记录等等,学生知道了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施肥;玉米还有哪些可以开发的途径和用途,还能研究出哪些新产品,使其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学生在实践中产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是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实践的极大动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实践意识得到形成,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当然,我们的研究应该按照学校事先研究的步骤进行的,校本课程不仅有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还要有研究思路和自己特有的实施方案。我们按照全员参与,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特色的校本课程篇4

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素有“铜井泉水冠沂蒙”之美誉,有“沂蒙泉乡”之美称,这里群泉争辉,灿若明珠,其中的佼佼者当属铜井十八泉。有诗赞曰:“三潭印月嫌清幽,七十二泉又偏稠。秋波十八铜井水,荡漾一方赛锦绣。”除了有名的金波、玉液、大河、响鼓、竹泉、温泉六大名泉,因泉立村,村泉相依的还有龙泉、马泉、辉泉、南泉、曹家泉、两泉,等等,铜井泉出如筛,山河为之生色,人民受其惠泽。目前,积极打造魅力铜井,荣获中国最美村镇、山东逍遥游示范基地,铜井镇被定名为“沂蒙泉乡”来作为品牌来打造。结合泉乡文化,以沂蒙泉乡本土“泉”的特色,以“泉乡泉水”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学校建成以泉乡文化为特色的农村学校,提高教师的本土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内涵、有品位、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一、具有泉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设计

基于以上镇区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尤其注重对镇域泉乡泉水文化和学校本色等两方面的资源进行挖掘开发,将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基于乡镇区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的成书系统在充分挖掘本土资源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泉乡与校园的结合;二是文集与课程的结合。在选材方面,从“泉乡史话”、“名人泉乡”、“泉乡泉韵”、“本色校园”、“书香杏坛”、“师生依依”等六个方面来描述泉乡和学校的历史、发展和风貌;在材料编排方面,采用了教材的特点,每篇文章后面设计“实践活动”、“成长记录”、“阅读品味”、“赏读体味”、“爱心小贴士”、“生活链接”、“品读・有感”等形式,以更好地体现其教育和宣传功能。

1.关于沂蒙泉乡品牌资源。其一,以沂蒙泉乡的历史底蕴为内容,开发出“泉乡史话”单元。沂南县志载有“铜井泉水冠沂蒙”之美誉,铜井镇亦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沂蒙泉乡”的品牌特色而闻名于世。此单元收录的文章,将用不同体裁,从不同方面来描述泉乡繁荣、历史变迁及风土人情。其二,以铜井名人、名人与铜井为题材设计“名人泉乡”单元。铜井人杰地灵,以泉著称。有不少名人雅士留恋此地,引发了对铜井由衷的赞美。本主题单元用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从中让他们感受到活泼、晶莹的铜井三泉,欣赏到西汉元凤的凤凰石刻,领略到雄伟、壮丽的八角墓……其三,以“泉乡泉韵”为主线,开发泉乡“泉”的文化。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正是这山山水水,一村一石,为诸多的文人骚客提供了素材,写出了优美的诗篇。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也正是有了这甘美的泉水,才使得铜井人生活得滋润、幸福。让学生走进铜井,走近铜井的泉水,和他们的心灵相约,一起聆听她那优美的乐章,可以从中启迪他们的心灵。

2.关于学校资源。其一,将学校的本色进行充分挖掘,以学校历史发展为主线,以学校发展、变迁、风貌为内容,开发相应的“本色校园”单元。其二,根据教师的不同能力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单元――“书香杏坛”。其三,针对丰富的学校师生资源,开发体现生生、师生之情的“师生依依”单元。实践证明,教师、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校特色,满足了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学校和师生的真正融合,从中让他们充分了解课程、了解本土特色。

二、泉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应用影响及创新

1.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基于镇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在目标定位问题上,结合镇域内泉乡文化的大背景,开发《泉乡杏坛》校本课程,实现了学校关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各自互补,填补了镇域校本课程的空白。其内容主要立足镇域实际,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泉乡与校园的结合;二是文集与课程的结合。在选材方面,从“泉乡史话”、“名人泉乡”、“泉乡泉韵”、“本色校园”、“书香杏坛”、“师生依依”等六个方面来描述泉乡和学校的历史、发展和风貌;在材料编排方面,根据教材的特点,每篇文章后面都设计“实践活动”、“成长记录”、“阅读品味”、“赏读体味”、“爱心小贴士”、“生活链接”“品读・有感”等形式,来更好地体现其教育和宣传功能,从而达到以校本课程辅助国家课程实现育人的目的。

2.校本课程形式体系上的创新。校本课程《泉乡杏坛》纳入学校课程表,确定开设各年级课程的名称和开设时间,编写校本教材《泉乡杏坛》,做到人手一册。在教材编写体系上,编辑出版低中高三册:低年级开设拼音版,中高年级开设普通版,每册共分四个单元,其中低段22篇,中段20篇,高段20篇,然后按四个单元共装订出一本综合样本。其内容以泉乡文化为背景,以“泉乡―校园―社区―自然”为主线,分层逐步渗透和实施主题教育,充分展示区域性、生活性、活动性、层次性、渐进性等编排特点。

3.校本课程应用评价形式上的创新。调查发现,建立比较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使学生评价多元化,促使学生、教师、学校实现协调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具体日常考核与评估由专人负责,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上课表现和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评分,每学期期末由教研室统一登记并存档管理,最后以评语的形式体现在《素质报告书》中。同时,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加强对教师实施校本课程的评价,重视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态度,通过评价,优化教学过程,激发教师的创造性。而对学生研修的学校课程情况的评价,则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笔者认为,要在学习活动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4.校本课程课题研究体系上的创新。学校确定了一系列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题目、研究编写校本课程、探究新课程改革下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同时调整、完善课程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实验,对校本课程实施综合评价体系策略研究,并研究确立实施推广的方案及校本课程指导用书材料的编写。在编写组织实施过程中,以“课例研讨”明晰开发内容,以实践活动拓展研究主题,以“实践应用、改进补充、形成系列”的思路,逐步完善教材的开发工作,促使学生、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总结、反思,发挥了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探索、确立并比较、完善了校本课程的评价模式,使之趋于完整而又合理、具体并行之有效。

5.校本课程研究对学校核心文化的影响。借助沂蒙泉乡的品牌优势和学校整体建设规划布局的基础上,以泉乡文化为背景,以校本课程《泉乡杏坛》为依托,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泉乡文化氛围,同时充分挖掘校本资源,让生态校园成为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同时,努力打造新型农村生态学校,在校园文化上力争旧貌换新颜,建立了以泉乡文化为主题的教学楼文化长廊,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科学家画像、名人名言,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潜移默化地受到泉乡文化的熏陶,达到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目的。放眼望去:“树泉乡形象,创杏坛品牌”;近处着眼,墙壁上点缀着一些精致的“铜井三泉”的诗句,在“红花绿叶”的簇拥下格外引人注目。“秋波十八铜井水,荡漾一方赛锦绣”、“玉液奇泉何所从,暗河一现闪明眸”、“秦时幽境汉时村,有凤来仪说到今”、“三潭印月嫌清幽,七十二泉又偏稠”、“垂柳碧波映山哨,香山湖畔乐垂钓”――活泼、晶莹的铜井三泉,西汉元凤的凤凰石刻,徜徉在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品味着这些真诚而富有人文思想的诗句,学生定会为铜井小学塑造泉乡校园文化的绚丽多彩而陶醉。学校在临沂市教学示范学校验收时,专家评审团对有关本课题与形成的“泉乡”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有机结合的研究与实施中给予了充分肯定与赞赏。

特色的校本课程篇5

关键词特色高校本科教育;课程群关联模型;课程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077-02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结构优化,对提高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的发展,高等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与课程群的建设中取得大量成果。有学者针对“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进行了研究[1]。有学者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特色专业为对象,对其课程群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2]。有学者提出一个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结构模式,从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的相互作用上区分了课程体系改革及优化必须考虑的因素,优化划分为5个基本环节[3]。有学者以软件工程专业为对象,展开课程体系与课程群建设的研究[4]。有学者针对课程集群嵌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5]。

综合文献分析,目前针对课程群建设的研究基本都是以某一专业或者独立学科为对象,而针对以特色基础课程为对象,建立课程群关联模型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1特色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教学

特色高等院校以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为重点,来培养学生具备某一特色领域的技术专长。比如交通类的包括航空航天类高等院校、铁道类院校以及船舶类院校,还有其他的农业类、林业类、矿业以及海洋类等多个类别的特色高等院校。为满足多种不同行业需求,特色高等院校在各国高等教育中都占有较重的比例,而其他综合类大学,也都具备在某一方面的特色,因此,特色高等教育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上海海洋大学以海洋水产生命、海洋渔业、海洋工程以及食品等为发展重点,突出以海洋为特色,学校办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向海洋行业的人才发展需要。本文以海洋类特色高等教育教学为入手点,展开对课程群体系与模型建设的研究。

2基于特色基础课程的课程群分析

以特色基础课程为对象,在建立课程群关联模型之前,需要对相关课程进行分析归类。在海洋类特色高等工科院校中,流体力学是重要的特色基础课程,是学生掌握其他相应课程必备的基础。本文以工程流体力学为对象,作为共享基础,采用层次式递推方法研究建立课程群关联模型。以工程流体力学为底层共享关联对象,以专业为中层,构建以海洋科学学院、海洋工程学院和食品工程学院三个二级学院课程为顶层的课程关联模型。

依托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在分析整理课程教材、实验教材以及实践教材的基础上,顶层课程分析与归类内容包括:

1)海洋工程学科中与工程流体力学关联的课程主要包括工程流体、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以及机械原理等。

2)食品工程学科中与工程流体力学关联的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制冷空调自动化、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传热学、自动化控制理论及系统、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建筑概论以及建筑环境学等。

3)海洋科学学科中与工程流体力学关联的课程主要包括流体力学实验、海洋科学导论、气象学、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数值计算方法、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海洋要素计算及预报、鱼类学、海洋渔业技术学、海洋调查方法以及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等。

3基于特色基础课程的课程群关联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述分析的层次结构,基于工程流体力学特色课程,以专业为中转层,构建课程群关联模型,如图1所示。

4结束语

课程群关联模型的构建能够使得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培养目标依托课程群来实现,理清课程之间的脉络,使得课程之间的联系性更加紧密,交互性与融会贯通性更强。课程群关联模型的构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点、学科架构的能力。在分析特色高等教育院校的特征后,本文以特色基础课程为共享基础层,以相应专业为中层,以二级学院开设课程为顶层的层次化方式,构建了课程群关联模型,较好地梳理了课程结构体系,使得学生更容易了解掌握课程关系。以海洋类特色高等教育院校为例,基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采用上述方法,构建了以工程、海洋与食品学院的课程群关联模型,实施后的效果良好。本文提出的模式方法,为其他特色高等教育院校的课程体系与课程群建设,提供了帮助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刘东升,林民.“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61-64.

[2]陆凤仪,徐格宁.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特色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1):18-20.

[3]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6):139-144.

特色的校本课程篇6

【关键词】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特色学校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7-02

特色学校是指在独特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具有独特、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并形成被社会所公认的传统的学校。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办出各自的特色”之后,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继续强调“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为了贯彻和落实两个《纲要》的指导思想,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创办特色学校已经成为或者正在成为不少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创建的关系

1.校本课程开发是特色学校创建的重要路径和关键抓手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或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等条件,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研究者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之所在,一切的教育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而学校特色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特色课程作为支撑。

2.特色学校创建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间接动因和努力方向

新课程改革积极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开发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许多学校先后进行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点就是基于个性化和体现个性化,对学校而言,就是凸显其办学特色。立足于学校实际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体现办学特色,进而创建特色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动因和追求。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自然成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带动学校其他工作的全面发展,提炼和提升学校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理念,形成办学特色,从而推动特色学校创建。

二、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的特色学校创建之关键要素

1.校长

校长的办学思想及其对学校特色的定位是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创建的决定因素。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学校起主导作用。校长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实际上是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或作用于学校教育行为,因而校长在学校具有指挥全局、把握学校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

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没有特色的校长,很难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因此,校长对学校特色的认识与定位必然决定着特色学校创建的路径。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特色的形成过程。学校应注重课程开发的灵活性,协调好课程之间的关系,要注重各种活动课程的开发,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要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课程的价值取向。所以,只有当学校的校长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创建之间的关系,注重校本课程的研发时,才有可能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掘,实现个性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形成本校的办学特色,最终实现特色学校的成功创建。

2.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

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有效实施和准确评价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进而创建特色学校的核心。校本课程开发的每个环节都与学校特色紧密联系,学校特色也在校本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在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的特色学校创建中,应该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课程目标定位。目标体现方向,特色学校创建的方向直接反映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上,课程目标的确定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以及学生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此外还要对学校及其所在地区的资源进行评估,这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所要达到何种程度的依据。第二,课程内容体现特色选择。只有立足于学校具体校情、学情和特色的课程内容,才能有效推动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第三,课程实施促进特色生成。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不再单纯盲目地崇拜书本知识,而是能够结合生活实践不断质疑,逐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发展体现了校本课程的优势,也必然会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第四,课程评价保证特色完善。通过课程评价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保证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创建特色学校的目标相一致,与学生发展需要相适应。

3.教师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的努力与合作是特色学校成功创建的根本保障。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反映在教师群体的特色上,是他们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升华。为此,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加强师资的培养,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对教师进行培养,让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培养他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创建中的引导作用。

三、结束语

特色学校建设的精髓,就是要唤醒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激情,让每一所学校都学会独立思考、形成独特的教育个性,最终使每一所学校都有思想、有文化、有精神,从而成为令人向往的好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需要,提高课程的实效性,从而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进而推动特色学校的成功创建。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创建特色学校仅仅是特色学校建设的路径之一,如何让我我们的学校更具特色,更有吸引力,从而真正培养出有个性、有思想的学生,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钟燕学校变革之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78.

2.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再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23-25.

3.曹大辉,周谊英、美二国特色学校初探[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4):14-16.

4.于波,宋乃庆中小学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办学角色定位[J].教育研究,2011(6):23-27.

5.卢盈对特色学校的理性审视[J].现代教育论丛,2011(4):20-22.

特色的校本课程篇7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特色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因其更好地适应了具体的学校和具体的社区环境;更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势和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特长发展和学校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从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积极推进。

本文以2012年甘肃省样本校专项课题鉴定会上部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为基础,阐述对校本课程建设问题一些思考。

如果单从“教材”的角度来看,各校开发的校本教材真是丰富多彩,其中不乏精品,凝聚了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心血,但是,从“课程”角度观察,更多的学校往往走向了“编教材”“搞活动”和“增加选修课”等误区,反而增加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负担。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1.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产品,其最终用户是学生。课程应该是学校教育理念和发展战略的载体,更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课程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构建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课程文化。学校的主要工作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所需要的课程资源:场所、教师、课程文化等等。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开设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校本课程开发源于对学校实际的认识和把握,脱离了校本,不顾学校本身的特点,校本课程开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一个有规划、有设计、有实施与评价的系统工程,是新课程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的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使课程更加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实际需要,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

二、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规律

(一)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方式

课程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某种教育性体验计划、某种预期结果、某种研究假设的方案或产品,它关乎着人的兴趣、发展和潜能的释放,那么,学校和教师就完全可以根据国家规定的这个“计划”(课程目标),来对产品进行创造性改造、设计、生产,以达到预期的效益,满足学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需求。

归结起来,根据社会、学生和科学知识三方面的课程来源,主要有课程引入、课程改编、课程整合三种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方式。

(二)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保障机制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保障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做到管理保障。由校长全权负责在人力、物力、财力、政策上给予调控与支持,由教导处、科研处协调教育、教学、教科研的发展关系,对各类校本课程开发给予总指导。加强课题立项、过程监控、课题成果管理,不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实施。校本课程课时应计入教师工作量,做到工作实绩与学期效益挂勾。二是要做到师资保障。要注重引进或培养那些体现本校特色教育的专业师资,尽量多地给他们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研讨机会,同时加强科学系统的校本培训学习。三是要做到课时保障。学校除了要保证国家规定的校本课程选修课时间外,应创造条件让师生更多地走出去,不论是实践活动还是竞赛项目,都能使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验走得更远,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以办学优势和特色为依托

校本课程开发也是实现特色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传统和校风。每所学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特色,进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该作为学校特色构建的一部分。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工夫,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学校特色建设为依托。同时,课程是一种学校特色的基础与保障,任何学校特色的创设和创建都要有课程为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作支撑,学校特色难以形成的。

从选择校本课程开发为专项课题的五所示范性高中学校来看,校本课程开发各具特色,有基于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永昌一中《骊靬文化初探》《乡土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发利用》《永昌乡土地理》;敦煌中学《敦煌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英文简介》《展示敦煌魅力,传承中华文明—敦煌中学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开发特色》;西北师范大学附中《甘肃民俗文化》《秦腔艺术欣赏》《甘肃彩陶文化》;嘉峪关一中《嘉峪关乡土地理》《河西旅游文化》《走进嘉峪关》(英语读本)《神奇的嘉峪关传说》(英语)等。有基于学科拓展的课程,如西北师大附中《数学文化讲座》《英文歌曲欣赏》《趣味无线电》《化学与健康》《青春期健康教育》《人体营养与健康》;嘉峪关一中《数学与生活》《唐代诗歌选读》等。有基于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如嘉峪关一中《模型制作教程》《机器人基础教程》《脑思维训练教程》《游泳选修课教程》《影视技术语言》等。

嘉峪关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并且以专项课题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实验,形成了科普、心理和奥林匹克教育等特色课程体系,受到师生的欢迎,得到专家的肯定。

总体来说,以上学校校本课程(选修Ⅱ)开发与实践途径,一是对国家课程(必修Ⅰ和选修Ⅰ)的校本化、个性化改造,大部分学科拓展类即属于此类。二是学校和教师进行自行设计研发,基于地域、学校、教师的优势和特色开发的课程即属于此类。

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必须因地因校制宜,必须以学生实际需要和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为前提,必须与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相结合,以办学优势和特色为依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特色的校本课程篇8

一、找到价值立足点,科学规划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首先要明确以下几点认识:第一,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国家课程开发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保证。而校本课程开发则充分尊重和满足广大师生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地满足。第二,校本课程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如果说国家课程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那么,校本课程就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地方特色、学校实际和学生现实需求,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个性、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第三,校本课程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承载着一所学校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文化价值取向逐渐沉淀成一所学校的特色。因而,特色学校只有用高质量而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做支撑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第四,校本课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名师的有效途径。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学校和教师更大的选择权和决策权,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让教师有权决定“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程实施水平。

二、整合教育资源,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

一是挖掘学校的文化资源。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校本课程必须体现出学校文化的传承与提升,必须突出学校育人特色的打造与优化,偏离了学校文化与特色去盲目开发的学校课程,容易让课程流于形式。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提炼其核心价值文化,将其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素材;二是挖掘地域资源。中华大地,文化纷呈。学校教育发展与地域资源息息相关,校本课程自然要整合地域特色,让地域资源成为课程要素;三是挖掘特色育人资源。我们可以将学生参与的学科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军(警)校共建等,都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来;四是挖掘家长与专家资源。学生家长所从事的行业几乎涵盖社会所有的层面,其中不乏行业精英和专家学者。学校可以邀请部分家长,如水利、环保、城市规划、交通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就某些行业知识开设讲座,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拓宽视野。

三、创新开课方式,提高校本课程开课质量

校本课程开发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关键是实施的质量和效度。笔者认为,要确保校本课程的开课质量,必须坚持集中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的统一。

一是遵循集中性原则。集中性是指学校要安排固定的时间、地点、人员来开设校本课程。要在学期之初制订好课程开设方案,对选修人数进行宏观调控,确保教师、学生与课程的相对稳定,提高开设的质量。二是遵循灵活性原则。灵活性是指根据需要随机调整开课时间。仅仅依靠集中开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比如,综合实践类课程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休息时间走进社区去实践体验。三是遵循有效性原则。确定学校课程开设时间还要坚持有效性原则。对学校课程开课的现场,也要进行深入的课堂观察,关注师生互动的效果,关注课程价值与意义,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收获,确保学校课程真正为学生发展服务,而不是走过场、做样子。这个环节,可以采取现场观摩、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

四、着眼长远,发挥校本课程的辐射力

特色的校本课程篇9

关键词:基础教育;特色课程;课程特色;概念界定;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0-0007-04

近年来,随着许多中小学努力通过实施“一校一品”的发展战略来创建特色学校,加之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继评选、设立特色学科基地举措的推波助澜,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关注其课程建设,打造特色课程、课程特色也就成了时下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

然而,中小学特色课程、课程特色建设的推进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困惑中小学领导、教师和教研部门的问题虽然未必层出不穷,但焦点似乎还是更多地在于究竟什么是特色课程、什么是课程特色以及特色课程、课程特色建设的实施路径究竟怎样。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特色课程、课程特色的概念加以厘清,对其实施策略进行一番探讨。

一、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特色课程?什么是课程特色?这是开展特色课程、课程特色建设首先面对的问题和必须搞清楚的概念,否则人们就没有可能在同一个话语场域进行对话。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教育学人对这两个问题并没有作出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

基于学理分析,可以发现:“特色课程”的内核是“课程”,“特色”则是“课程”的外显特征;“课程特色”的关键是“特色”,“课程”则是“特色”的载体。基于这样的分析,是否可以将特色课程、课程特色作如下概念界定呢?

“特色课程”,是指一所学校开设的不同于其他同类学校的具有独特性的课程。换言之,提到某个课程,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开设这门课程的那所学校。这样的课程,才是特色课程。其基本特征集中地和鲜明地表现为“人无我有”。

“课程特色”,是指与同类学校相比较而言,某一所学校在实施同样课程的过程中,其实施策略、实施手段、实施方式和方法、实施结果的评价等具有有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质的差异性和优质性(可合称为“优异性”),因而具有课程“特色”。其基本特征集中地和鲜明地表现为“人有我优”。

由此可见,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不可以混为一谈的概念。

二、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的关系

尽管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在概念上并不对等――特色课程属于课程层位的概念,而课程特色则属于课堂教学层位的概念,但是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

第一,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都是课程民主这一课程改革的本质的体现。特色课程是“学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学校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和实施的,能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课程优势的主导性校本课程”[1];课程特色则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校本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质的优异性的特征。二者都体现了“以校为本”的特点。

第二,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都是学校在课程建设上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的举措,在本质上,都属于教育教学的创新。二者都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只是前者是以开发校本课程为前提而实施的,后者则是主要地针对学校的校情、学情和教情,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进行校本化的优化、组合,通过对课程实施的策略、手段、方式、方法和评价进行改革,进而达到“减负增效”和追寻课堂有效教学目的的一种“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的创新性路径。[2]

三、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的意义

对于中小学而言,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其办学思想和办学条件决定了其应当、也完全能够在课程建设上走出有别于其他学校的路子,从而形成“一校一品”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发展的格局。

其次,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结构和素质发展水平。特色课程的开设能够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特色的建设有助于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提升。

最后,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赋予学校以课程开发的自,要求教师摆脱“教教材”的旧习,走向“用教材教”,通过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变革,尊重和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落实“以人为本”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特色课程和课程特色建设有助于培养、锻炼和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驾驭能力,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

1.在价值取向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特色课程建设的关键在课程开发上,要通过科学论证来筛选出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课程。课程开发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把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课程实施过程之中,促进学生健康和谐人格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特色的建设首先要做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既要继承学校课程实施的优良传统,又要更多地在更新教学理念和实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变革上做出不懈努力。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打造课程特色,去刻意追求贴有这个、那个标签的所谓“教学模式”。必须认识到,“‘模式’的东西,具有潜在的被僵化的倾向,教学模式亦是如此”,“当试图借助于行政干预的力量来全面地、盲目地推广这一教学模式时,此时的教学模式不仅存在僵化的可能,而且潜有异化的风险”[3]。一些学校为了所谓课程特色而特色的做法是断不可取的!

2.在课程决策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体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愿景

就一所学校而言,究竟要建设什么特色课程,必须从师生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统筹考虑。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在校本课程建设的决策上的一些动向值得借鉴:(1)注重各个相关方面管理人员的共同决策,而不是校长一人说了算;(2)注重社区参与校本课程决策,而不是仅仅学校说了算;(3)注重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而不是个别骨干教师的权利;(4)注重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决策,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在的发展需求,而不是置学生于被动接受课程的境地。[4]

在课程特色建设上,要基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把课堂作为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场域。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指出:“教育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5]要着重解决如何科学地、灵活地处理教材和对课程资源进行二度开发的问题,要通过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变革和教学评价的变革,争取在推进课堂有效教学方面实现突破,而不能为了打造课程特色去做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事来。叶澜教授曾经严肃指出,“不赞成把教学改革的关注重心和减负的希望,寄托在信息技术的更新,诸如推广电子书包之类举措上,不赞成把远距离教学的手段用到近距离面对面直接交流的课堂中,变学生举手表达发言愿望的方式为按电子书包的键等做法”。她进一步指出,“计算机读不懂活生生的人,读不懂丰富、行进、变化中的课堂整体与氛围”,“即使有积极和可为教师代劳的方面,也远远不是教学所追求的促进人的发展之全部”。[6]令人遗憾的是,诸如电子书包在课堂上运用之类的违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所谓课程特色打造,至今仍然在一些中小学大行其道!

3.在课程规划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既要在学校办学总目标和育人价值取向引领下进行顶层设计,又要关注学生眼下的个性化发展,还要致力于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特色课程建设的规划,要避免课程形态的学科化、课程资源的文本化和教学方式的课堂化这些不良倾向,努力体现课程门类的丰富性――因为学校只有做到了在课程开发方面体现丰富性,课程对于学生的可选择性才能够实现;努力体现课程资源的开发性――因为“校本教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更多的校本课程的教材是隐性的,非具象性的、非物化的”[7],纸质教材只是课程形态的一种载体,而绝不是唯一载体;努力体现课程实施方式的实践性和研究性――因为特色课程必须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实际、学习生活实际和生产活动的联系,倡导生命世界与科学世界、生活世界的沟通和融合,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区生活、社会实践的能力,体现“做中学”和“学中做”,而这些品质和能力的养成必须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探究而获得,离开了与社会、实践、生活的对话与互动过程,仍然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显然是不可行的。

在这方面,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小学的做法值得称道。据《南方教育时报》(2013年5月31日第6、7版)报道,该校让三年级以上的各班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特长等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自主选择校本课程。学校打破班级界限,按课程类别把学生每10人左右分为一组,为每组学生配一名指导教师,确保人员、场地和活动方案落实到位,不留盲点,取得了显著效果。

课程特色建设的规划,必须突出以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着力于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努力实现知识学习与学生整体生活经验的融通,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形成适合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形成和发展学习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课程特色建设问题上,笔者一贯认为、也坚持认为,既要突出以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为中心,又要坚决反对“以学为主”“以学代教”的“一边倒”的态度和时下甚为流行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案代替教案、反转课堂”[8]的做法。所谓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学案代替教案、反转课堂”都是中国社会特定发展时期“应试教育”思想作怪的产物,在本质上就是通过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来提高学业成绩,而绝不是什么课程特色。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是靠加重学生“学”的负担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须认识到,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作为“教”的主体的作用在课程特色的建设中绝不能有半点削弱!离开了教师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可能有什么特色可言!

一些教出升学考试分数很高学生的教师的课堂教学非但没有丝毫可圈可点的特色可言,反而实际教学能力平平。这一事实从一个方面有力地说明,判断、评价某一门学科课程是否具有一定优异性的特色,决不能仅仅简单地看学生的学业成绩!

在我国,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的新话题。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些许管见,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发更多学人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研究。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我国中小学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呈现出良好质态是值得期许的!

参考文献:

[1]朱治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深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5).

[2]张志勇.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课程民主[n].中国教育报,2014-2-14(4).

[3]屠锦红,李如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3(3).

[4]丁念金.西方校本课程决策的新动向[J].外国教育研究,2012(1).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0.

特色的校本课程篇10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特色、成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新课程改革已赋予学校课程自。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以学校特色为基础,学校自主决定,一线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校本课程的实施即展示了学校的教育个性,又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内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舞台,真正实现让课程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一、立足校情着力开发本土特色校本课程

学校以独特的视角,结合校情,根据需求,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的有效资源,捕捉身边的课程资源,确定学校课程开发的方向和思路。努力彰显学校特色,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呈现多元特色。

1.根据学校地理位置的优势,开发校本课程。郑州市二七区航海路小学位于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三研究所家属院内,学校创建于1963年,原名七一三研究所子弟小学,2008年移交地方。校内三分之一学生为七一三研究所子弟,其父辈或祖辈为研究所职工,专门从事海军军备、舰船等方面的研究,所内有数十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舰船专家、舰载导弹专家、舰载火炮专家等。优越的地理位置、高端的航海专业人才、浓郁的航海文化氛围,为我们打造“我爱航海模型”校本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根据社会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当前,公民的道德水平在逐渐滑坡,如:有的年轻人道德沦丧,不知廉耻,为了出名,不惜牺牲身体,出卖尊严;还有小悦悦事件中,18名路人的冷漠,见死不救。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所以我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办学特色等情况,经过多方考察研究,开发了《小学生礼仪》校本课程。

3.根据学校生源情况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就我校的生源来说,30%是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三研究所子弟,这部分家长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格外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文化课要求特别高,也不希望孩子在其他活动上浪费时间,但同时又希望孩子有较高的修养。30%出自工薪阶层家庭,这部分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成绩,同时也希望孩子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成绩优秀、人格健全的好孩子。40%的家长经商或者打工,这部分家长要求孩子成绩,但又无暇顾及孩子习惯的培养,导致部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由此可见,家校联手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改善现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此,我校联合家长共同开发了家校合作教育课程《传统文化教育》。

4.根据孩子健康成长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离家出走的事件屡有发生,无不与学生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等有关。尤其在青少年时期,迅速而特殊的生理变化也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又不会轻易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他们自主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又有很大的幼稚成分。在此情况下,分析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找出阻碍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问题和我校学生现阶段特有的问题,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漫画读本》。

5.根据学生审美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2000年教育部艺术委员会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修订版》中提出:“对有条件的学校可增加陶艺的内容”。我校根据低年级学生爱好创造,想象力丰富,爱动手的特点,开发了《陶艺》课程,让孩子们通过对陶土的揉捏塑造,感受泥土中所负载的静益久远的文化气息,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在艺术创造中陶冶情操。

二、规范管理强力推进特色化课程实施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中,采取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边探索、边提高的行动研究策略,确立以活动为契机,以课程为载体,让孩子们的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强力推进特色化课程实施。

1.健全领导机构,规范课程管理体制。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亲自挂帅、课题组组长负责的领导小组;建立起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委员会;完善了各项工作章程和制度,为校本课程的落实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2.加强教师培训,理清课程开发思路。学校通过集中培训和个别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等方式做好教师培训。让全体教师掌握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理清课程开发的思路。

3.挖掘教育资源,完善校本课程内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三、校本课程成效初绽有力彰显办学特色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课程观,在充分考虑学生发展需要,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生活需要和资源优势,凸现时代特色,有效整合课程资源,构建适合地方与校情的校本课程体系,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