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的利弊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3:41

自由贸易的利弊分析篇1

【关键词】北美自由贸易区;墨西哥;美国协定利弊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概述

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北美自由贸易区于1985年3月被初次提出。时任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与美国总统里根在会议上探讨两国未来经济发展构想,双方一致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两国应该加强经济合作、促进自由贸易。而事实上两国同处北美洲,文化风俗相近,经济上互相依赖。所以两国从1986年5月开始正式协商与谈判,并最终于1987年10月达成了协议。1988年1月,两国正式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次年1月生效。

墨西哥是一个移民国家,而墨西哥与美国有较好的地缘优势,接壤的土地为墨西哥移民提供了进入美国的机会,久而久之,相当数量的墨西哥人进入美国。这些人成为美国和墨西哥经济发展的先驱者,促使两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共识,并于12月17日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

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1)特有的南北合作模式

成员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巨大,经济互补能促进各方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美国依赖于能源进口,而加拿大和墨西哥是世界上的能源大国。尤其是墨西哥,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世界能源供应大国,其石油储量为世界第四位。相反,美国每年石油消耗量相当可观,其主要石油进口主要依赖于中东地区的进口。而动荡的中东局势并不利于美国选取中东为长期能源供应商,相对安定的墨西哥自然会成为更好的选择。与此同时,对墨西哥来说这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摆脱落后的生产模式,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2)大国主导型

在任何经济一体化组织中,都会存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尤为显著。北美自由贸易区以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为主导,墨西哥和加拿大处于依附地位。

(3)战略过渡性

美国热衷于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其目标只是试图更好更快地完成控制整个美洲的战略部署,从而获得一个潜在的受其控制的市场,与欧洲争夺世界主导权。而目前加拿大和墨西哥依赖于美国发展经济,它们也想通过贸易区获得更多发展经济的的机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二、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原因

1.二战结束后到80年代进口替代型经济增长模式

墨西哥是一个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但偏内向型经济。

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政治的稳定保证了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也促进了产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有数据显示(百分比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由此可见,墨西哥已经渐渐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做出转变。与此同时,墨西哥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渐渐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70%以上。

2.80年代以后债务危机

1982年,墨西哥因为无力偿还到期外债,债务危机由此爆发,政府主导型和进口替代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宣告失败。自此,墨西哥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的低迷状态。

沉重的外债和本国资金减少使墨西哥领导人逐渐意识到封闭的不可能性,于是一改内向型经济,加大了对外开放程度。通过财政紧缩、控制通货膨胀,调整进出口结构、刺激私人投资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等措施,使本国经济略微复苏,走出困境。

此时的墨西哥,可以说是都尝到了成功与失败的滋味,它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也就在此时,美、加的经济合作如火如荼,墨西哥领导人抓住机遇,与美、加合作,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经济发展,走向世界。

三、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的影响

1.有利影响

(1)渡过金融危机

继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债务危机,墨西哥于1994年再次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增长一度受到重挫。1994年12月,新上任的墨西哥新政府也无能为力,只好宣布本国货币贬值15%,任由汇率自由浮动,但这反而使促进了金融投机活动,使其愈演愈烈。大批外国投资者撤走资金,墨西哥金融市场岌岌可危。

此时的美国和墨西哥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墨西哥的经济遭到重创也势必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帮助墨西哥处理危机,曾经一日内答应墨西哥中央银行的请求,两次买进墨西哥比索,这才稳定了墨西哥金融危C。

(2)吸引外商投资

我们知道,墨西哥是拉美人口第二大国,其与中国一样,人口众多且劳动力价格低廉(仅占美国十分之一),而美国和加拿大本国劳动力相对少且价格很高,所以美、加正是看中这一点,纷纷在墨西哥设厂投资,因而墨西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其年平均吸引外资120亿美元,其中来自美国的投资占主要部分。

(3)就业机会增加

前面一点讲到,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正是墨西哥的优势,美、加的投资设厂为墨西哥人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也使许多农民走向城市。有调查显示,1997墨西哥的失业率为2.6%,而2000年竟下降了1个百分点至1.6%。据统计,在2014年墨西哥失业率又达到了危机前水平,根据墨西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10月至12月,墨西哥失业人数高达230万人次,失业率为4.4%。与此同时,据墨西哥社保局(imSS)统计,2014年墨西哥新增就业71.5万人次,比2013年增加53%。

2.不利影响

(1)民族工业受到冲击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消失使大量外商涌入,墨西哥本国出现了许多更加符合时代潮流的商品,更加吸引人们眼球。而许多传统的民族工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只能靠边站,不少民族企业也因为没有销路而纷纷倒闭。

(2)农业与环境问题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越来越多的美国农产品进入墨西哥市场,墨西哥农作物种植面积已严重了400万公顷,农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减少了10%。这对墨西哥农业发展极为不利,墨西哥小农阶级数量岌岌可危,墨西哥民众损失了大量工作机会。协定生效后最初4年,多家美资林木产品公司在墨西哥开设工厂,发展制造业,而且厂址多集中在墨西哥南部宝贵的原始森林区,使墨西哥森林资源受到了严重威胁。此外,这些工厂也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空气污染。

(3)技术问题

协定生效的十多年中,墨西哥高新技术人才匮乏、对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要求低,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完全发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大多数墨西哥的跨国公司98%原材料的依赖进口,而墨西哥政府在技术转让方面对跨国公司也未做出相应的规定,使得给墨西哥接受的技术都过时已久。

四、总结

北美贸易区的成立完美地将美国的技术管理,墨西哥的劳动力和加拿大的原材料美国的技术管理联系在一起。笔者认为,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应该互帮互助、互利互惠,加快不同程度地区之间的济贸易合作,依靠美、加的发达水平带动墨西哥经济发展,促进合作共赢。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墨西哥也不能松懈,不能仅仅靠着发达国家的援助而固步自封。又譬如国家要培养更多科技及管理人才,靠本国人才发展本国经济。总之,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是许多小国可望而不可得的。尽管也有弊端存在,但是只要国内找到克服弊端或者尽量减少损失的措施,再加上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有力推动力,墨西哥经济一定能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芝芸.《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南北经济一体化的尝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版.

[2]李连仲.《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利弊》,《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

自由贸易的利弊分析篇2

关键词:“巨无霸汉堡包”指数 一价定律 汇率 弊端

1.引言

“巨无霸汉堡包”指数,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主导,从1986年开始每半年公布一次的一个衡量一国货币强弱程度的数据。这项指数是假定同样一美元在各国购买力相同,然后调查麦当劳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出售的巨无霸汉堡价格,并与美国本土的巨无霸汉堡价格比较,得出其它国家货币是高估还是低估。

“巨无霸汉堡包”指数是一个非正式的经济指数,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种运用。这种测量方法假定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出来的。该理论包含了两大前提:1、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其他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同种商品在不同的国家出售,按同一种货币计算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即一价定律成立;2、购买力平价适用于全部商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该理论的两大前提却有其不合理之处。如一价定律的基础是两国之间之间在自由贸易且忽略交易成本下的商品套购,而现实中不可能不存在交易成本和贸易壁垒,而且并非所有商品都可以参与商品套购,要区别贸易品和非贸易品。此外,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两国货币汇率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通过物价水平表现出来,所以衡量汇率时需要考虑到供求关系对物价的影响及其他影响汇率的变动因素。

本文尝试从绝对购买力理论的前提假设与现实不符之处和影响汇率的因素两方面分析“巨无霸汉堡包”指数衡量汇率的弊端。

2.“巨无霸汉堡包”指数衡量汇率的弊端

2.1一价定律前提与现实不符使汇率衡量有误差

1)贸易壁垒和交易成本

“巨无霸汉堡包”指数建立在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一价定律假设下,要求各国商品之间不存在贸易壁垒和交易成本,而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却存在如关税壁垒、进口配额、许可证制和外汇管制等人为障碍,而且贸易本身也会涉及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麦当劳要在他国卖汉堡包,要先取得该国的经营许可权,这里存在一定的贸易成本。何况汉堡包的原料都是易变质的,不能在两国间自由贸易,所以无法很好地借助国际贸易促使其价格均等化。再者,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情况等不一致,生产要素禀赋不一样,那么会产生不同的劳动成本,这些都会反映在商品的价格上。故贸易壁垒和交易成本的存在会影响到两国之间巨无霸汉堡包的价格比较,从而对其衡量实际汇率有误差。

2)非贸易品的存在

一价定律要求所有的商品必须都是国际贸易品,国际上的套购活动才会使各国的价格趋于一致。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些只能在国内交易而不能在国际间交易的商品是不参与商品套购的。因为贸易品价格更倾向于国际竞争来决定,而非贸易品则由国内供求关系决定。故购买力平价理论更适用于贸易品,而不是非贸易品。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解释了若将非贸易品价格换算成一种货币的话,那么其在富国比穷国更贵,而汉堡包作为一种非贸易品,用“巨无霸汉堡包”指数衡量汇率经常会低估穷国的货币。这样也是为什么根据“巨无霸汉堡包”指数得出人民币被低估那么多的原因。

2.2从供求关系分析“巨无霸汉堡包”指数衡量汇率过于片面

从市场供求关系来看,价格应由市场供求决定。巨无霸汉堡包在两国的供求关系不同必然导致其价格存在不同差异,从而影响汇率。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有时候并不能全面地衡量两国汇率的差异。例如,在美国大多人把汉堡当普通食品,需求量较大;而中国人把它当成休闲食品,需求量较小。在两国供给相同情况下,中国的汉堡包价格必然会比美国的价格低。若简单地用两国价格比衡量汇率必然会得出一个片面的结论。

2.3其他影响汇率的因素增加了“巨无霸汉堡包”指数的衡量偏差度

在实际当中,影响汇率的因素还包括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经济增长差异、宏观政策等。而使用“巨无霸汉堡包”指数衡量汇率时只考虑到单纯的价格决定汇率,却忽视了其他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当其他因素对汇率的影响程度很大时,用该指数衡量的汇率将会出现严重的偏离甚至导出相反的结论。例如,当两国的通货膨胀率不同时,若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直接使用两国汉堡包的价格对比的话会得出偏离实际情况的汇率。

3.结论

综上述利弊分析可知,“巨无霸汉堡包”指数并不能很好地衡量汇率。巨无霸汉堡包在各国之间的价格差异可能跟贸易壁垒、交易成本、非贸易品存在、供求关系和通货膨胀情况等因素有关,进而造成汇率衡量的偏差。所以,我们应结合多种因素衡量汇率变动,“巨无霸汉堡包”指数只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一种有趣运用,不能准确地衡量汇率。

参考文献:

[1]李坤望、张伯伟.国际经济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吕随启、王曙光、宋芳秀.国际金融教程.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陈彩虹.“巨无霸”和“巨无霸”思维方式.金融视窗[J].2005(11)

自由贸易的利弊分析篇3

一、利弊分析

(一)有利方面

主张从政策上引导企业转做内贸的同志,主要提出了三点的“利”作为论据:

1.避免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2005年7月20日汇改开始人民币进入上升通道,兑美元累计升值20%以上;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但由于同期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导致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货币以及我国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升值。汇率波动使大量外贸出口企业蒙受损失,汇率不稳也使得交易双方预期不明,为防止汇率风险而推迟或减少减小订单,而内销则不用考虑这些问题。

2.减少外部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出口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大,受外部影响也大。本轮经济危机中,由于国际需求下降,特别是占我国出口市场比重60%的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陷入经济衰退,我国外贸出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下滑,在去年11月首次出现负增长以后,1-6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已同比下降21.8%。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上半年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

3.减轻来自国际社会的外部压力。我国贸易的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使得近年来贸易摩擦增多,国际压力空前。欧美国家一方面利用“两反一保”和技术壁垒等措施限制我国产品进入其市场,一方面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服务及农产品市场,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继续施压,坚持要求人民币升值。甚至是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快速增长的外贸出口颇有微词。来自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产业和企业已经遭遇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60起各类“贸易救济调查”举措,涉及金额达到82.67亿美元。若部分外贸出口转内销则可以减少贸易不平衡,从而减少贸易摩擦,减轻外部压力。

(二)不利方面

从政策上引导企业转做内贸,也必然会面临以下三点“弊”:

1.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将减弱。众所周知,外贸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近几年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20%左右。据国家统计局研究,出口每增长1%,可以拉动消费增长0.68%、拉动投资增长0.74%。外贸出口转内销必然会减弱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与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政策是相违背的。另外,若外贸出口转内销导致外汇储备大幅下降,同样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降低资源利用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根据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分工可以优化全球的资源配置,国际贸易可以增加贸易国的福利,反之,外贸出口转内销将会降低资源的利用价值,使国家福利流失。另外,外贸本身就是对企业竞争力的检验,许多大型跨国企业正是通过外贸的发展才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3.加剧国内市场竞争产生挤出效应。外贸出口转内销必定会增加国内市场供给,若内部需求不能同步扩大,则会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产生挤出效应,使得部分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倒闭,也有可能会导致恶性竞争,影响市场秩序稳定。

(三)综合分析

任何政策选择都会有利有弊,关键是要整体上利大于弊。提倡外贸转内销,有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弊。

一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功,外贸出口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扩大出口,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刺激和扩大了国内总需求,同时还大幅增加了国家的外汇储备,进一步深化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为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国际市场是靠长期开拓发展的,面对一时的困难,放弃市场容易,今后再想重新进入就更加困难。

三是外需与内需、外贸和内贸在实践中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而者都可以促进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内外贸并举,两条腿走路,总要比仅仅依靠内需、一条腿走路要好。

二、供求分析

(一)国内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市场商品供应总量持续增加,已经实现了商品由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根本性转变,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总体来说,大部分商品供求基本平衡,但有17%的商品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只有极少数的商品供不应求。短缺产品主要集中在资源类产品和一些垄断行业,需要通过扩大进口和破除垄断来解决;而在普通工业品生产领域,更多的是出现相对过剩,很多企业出现开工不足。供过于求商品主要集中在电器、体育娱乐用品、五金工具、鞋帽等工业消费品领域;供过于求的生产资料主要集中在汽车、机电产品、建材等领域,而这些产品正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商品,通过出口消化了部分过剩产能。

另外,我们通常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衡量国内市场对货物商品的最终需求,如果外贸出口总额相对于国内市场需求越大,其比值越大,则外贸出口转内销对内贸企业的挤出效应就越大,即可行性越小。

2000年-2007年期间,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国内消费的增长,“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显著的上升趋势,2006和2007年外贸出口总额达到甚至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中2007年出口达到92599.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9210亿元,“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最大值1.04。而08年虽然受出口下滑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但“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达到0.91。

依据2008年的数据,每1%出口转为内销,国内消费需要增长0.91%才能平衡供给,这将给国内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若2009年中国经济不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和国内消费均按2000年-2008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增长,那么2009年出口将达到121163.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780亿元,但据目前来看,1-7月份外贸出口同比下降22%,预计全年下降15%,即预计09年出口84332.66亿元。若要使经济以预期速度增长,外贸出口企业的生产不受影响,则36831.14亿元的外贸出口差额须由国内消费来满足,即09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需增加到154611亿元,比08年增加46123亿元,增长42.51%,这显然是难以实现的。

(二)内外贸产品结构不同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各国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不同,各国出口的将是具有比较优势或资源丰富的产品。宏观上,内外贸产品结构对等或相似是外贸出口转内销可行的必要条件。

有关国内贸易的宏观统计数据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商品分类销售额”最能反映国内市场的最终需求,而出口产品结构可以直接选取海关统计数据库中SitC分类的数据来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石油及制品类”、“金属材料类”和“食品、饮料、烟酒类”占据国内贸易批发与零售的前三位,总共接近50%。而我国出口商品前三位分别是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气零件。如表1所示,出口贸易与国内贸易统计的商品分类标准有着较大的差异,难以进行直接的对比分析。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按照国内贸易统计中的商品分类标准对出口贸易数据进行重新整理。整理后的出口商品首位是“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占34.68%,在国内贸易中仅仅占4%左右,位居第八。国内贸易中占比排在首位的“石油及制品类”,2007年占比21.08%,而在出口贸易中只占1%左右,2007年列出口第8位。国内贸易占比排在第三的“食品、饮料、烟酒类”,2007年比重为12.58%,而在出口贸易中一直在3%左右。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国内贸易与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外贸出口转内销在供给与需求上难以对应,可行性较低。

(三)扩大内需也有很多困难

国家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内需,这是十分正确的,可以说启动内需是大国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基石,应该作为国家长期战略来贯彻执行。但这不等于说就可以忽视外需。一方面扩大内需本身就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另一方内需和外需应当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如果通过扩大内需使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得到提升,使国民收入中投资/消费的比例能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国内市场容量将不可限量,足以容纳外贸转内销的部分。但是,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现在的市场还难以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消费层次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另一方面国民收入中投资/消费的比例变化有其历史、文化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绝非短期内能够改变。

近年来,我国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态势继续扩大,2007年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48.79%,居民消费支出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47%,下降到了2007年的35.45%。

形成这一局面有多重原因,其中有一条是肯定的,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也是抑制消费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仅为3223.85元,而城镇居民为这一数字的3倍,据统计,目前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居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并不是不舍得消费,而确实是无钱可花。当前国家许多拉动内需的政策都是为了提高居民消费,如:家电下乡政策、购车补贴政策。目前来看这些政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拉动作用有限,也难以持续。

因此,从宏观的供求关系来看,短期内国内需求难以购买外贸出口转内销的供给,外贸转内贸很可能会产生巨大的挤出效应。

三、实务分析

外贸出口转内销微观上需面对实务上的困难。

外销在多数情况下以“客户+订单+生产”的单一交易方式进行,企业基本上按照客户订单的要求进行打版、生产、交货,其核心能力聚焦在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及重大贸易客户的管理维护上;而内销则是“市场需求+产品组合+渠道网络+品牌打造+团队执行”的系统对抗,将直接面对复杂多变消费群体、消费结构、经销,其核心能力聚焦在产品的适销对路、差异化的产品风格、渠道掌控与品牌提升上,整体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多层面、较为精细的系统化操作,迥然不同的操作思路套路对外销转内销企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如表2所示,外贸企业转内销在实践上将遇到了以下几方面困难:

(1)缺少完整的营销渠道。营销渠道是国内销售最重要的环节,内销企业一般采用支付“进场费”进入大型零售市场的方式进行销售,也有部分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零售终端,内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外贸企业以往的销售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网站、参加展会等方式接单生产,也许销售部门只有两三个人。外贸企业转内销需要组建一支经验丰富的营销队伍,还需要支付“进场费”等渠道费用,这些都令许多外贸企业望而却步,缺少完整的营销渠道是外贸企业转内销的最大障碍。

(2)没有自主品牌或品牌无知名度。大部分外贸企业属于来料加工或贴牌生产类型,很少拥有自主品牌,在国外市场生存依靠的是oem,这种模式下企业只需要把产品生产好,市场的风险和残酷的竞争则有品牌商承担。内销企业多数拥有自主品牌,且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品牌进行包装,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知名度低的品牌难以进入较好的商场。大多数外贸企业要想拥有知名品牌非常不易,仅商标的申请程序就大约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而提高品牌知名度更是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外贸企业在国内几乎没有知名度,这使得他们的产品虽然有较好的质量,但难以进入好的商场,销售业绩自然也就不容乐观。

(3)研发能力不高或不符合国内需求。除部分企业采用贴牌生产外,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加上贸易补偿是外贸企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三来一补”式的外销模式大多是客户提品标准,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能力往往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多年的外贸经验使得外贸企业一般都拥有相对稳定的客户和国际市场,按照双方订单上达成的数量和产品规格进行生产,对于产品的研发、创新和改进都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员,造成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较差,难以针对市场作出产品更新。

(4)订单规模及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在订单规模方面,国内采购的订单金额一般不如国外那么大。外贸订单动辄百万的诱惑使得以前很多外贸企业不愿接受国内小单,因为大订单具有小订单不具备的规模效益,而且小订单让企业挣的也少,但是,小而散却是内销的特点,企业看起来庞大的销售规模都是靠着无数经销商分散的小订单堆积起来的。在运营模式上,外贸采购的订单制,采购商给厂家技术图纸和标准,然后下订单,货到付全款;而内贸采购是实物制,要求厂家先生产出货品,采购员根据厂家的货来决定买多买少,这对厂家而言存在风险和库存问题。

(5)销售结算方式不同,经营风险加大。在预付款上,国内采购商要根据厂家情况,个别交涉,一般货款的结算有一定期限的账期,非食品类商品要实行退换货制等,风险较大。而国外采取的是国际标准的信用证和提前预付定金制度,生产企业风险较小。外贸企业转内销由于结算方式的不同,资金的周转速度减慢,对资金的需求自然也就增加。

(6)没有国内售后服务体系。外贸企业一般不用考虑售后服务问题,企业的任务只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交货,而内贸采购商则会要求制造商投入人员、资金参与促销、广告等,为商品的销售共同出力。

可以看出,外贸和内贸在交易规则等实务操作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面对国内市场的交易规则和制度,外贸企业的内销之路困难重重。

自由贸易的利弊分析篇4

为推动两岸经贸的正常化,两岸在签署历史性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依据eCFa的相关规定进行磋商并达成共识,又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以下简称服贸协议)。

服贸协议的签署引起一些台湾出版商的质疑并在业界产生了争议,台湾媒体对此做了不少报道和评论。笔者归纳台媒的报道并结合了解到的情况作以下简略分析。

反对者说:服贸协议中提出的大陆与台湾印刷业互相开放不对等。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长郝明义等人,公开表示反对服贸协议,抗议台当局开放陆资参与台湾印刷业,称服贸协议是“不对等开放和黑箱操作”,一些台湾出版商也对服贸协议提出质疑。

支持者说:服贸协议利大于弊。台湾天下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长(创办人)高希均对服贸协议签署非常兴奋,他没想到台媒报道几乎一面倒反对,“我简直不能相信我的眼睛:怎么会是一个开放、民主、自由与有信心的台湾怕跟人家竞争?”高希均表示,他作为出版业者当然充满了自信,同时他反对台湾保护没有效率的产业。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接受《旺报》访问时强调,任何经贸协议绝对是双向而不可能单向让利,两岸服贸协议整体而言仍是利大于弊,大家应该支持服贸协议。

其实,分析一下争议情况就可以看出,郝明义等人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服贸协议互相开放的是大陆与台湾印刷业,与出版业并不直接相关;至于“黑箱操作”是台湾需要内部沟通的事,并不是协议本身的问题。郝明义的反对明显文不对题,而且是在借题炒作,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笔者注意到,从台媒报道和半年多各方面的观察来看,同意郝明义说法的人并不多。笔者曾多次当面听到多位台湾出版商反映,台湾出版界对服贸协议的态度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而且不反对的人为数不少,只是支持和不反对的人大多都比较低调。虽然支持和不反对的人之中并没有很多人公开表达自己的看法,但都认为服贸协议应该会通过台湾的相关程序并且执行。

自由贸易的利弊分析篇5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弊端

前言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会为世界各国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使各国经济的发展面临许多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平衡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资本主义的制度和体系暴露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弊端。本文着重列举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所诱发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体系的弊端,并试着提出了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做法。

1.全球化定义

全球化是跨越民族国家政治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世界经济中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增加,相互依存、依赖关系加深和推动经济一体化。它不仅伴随着跨国境经济交易规模的扩大和这种现象的日益普遍,也必然带来这种不断向各民族国家边界延伸的经济活动的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这一过程是由市场利益的诱惑或竞争威胁所驱动。

全球化是一种运动,是一个过程,它是各国经济都在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世界经济趋向于某种程度的一体化,各国经济贸易相互依存依赖程度大大提高的过程;是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特征,民族性或地方性在减少的过程。它也是各国普遍推行的贸易、投资及经济自由化的一场运动。这一过程和运动远未结束,它对各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还难以估量。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称,全球化包括自由市场、投资流动、贸易和信息的一体化。它涉及到诸如运输和通讯成本等自然壁垒,以及关税、配额和外汇管制等人为壁垒的降低,并因此对贸易和投资增长作出贡献,它是经济活动更大程度扩散和劳动分工日益国际化的结果。①

2.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贸易的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主动与被动卷入世界市场,进行国际交易的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从而使贸易及投资的规模、结构及流向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生产与经营的全球化表现在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最主要的因素。在当地世界经济中,跨国公司所代表的国际化生产规模扩大、重要性日益突出,其中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大跨国公司日益国际化。

金融全球化进程也不断加速。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在规模及地区、产业流向等方面均发生较大变化。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飞速发展,在近几十年来,以国际外汇交易、证券、股权及借贷为基础的国际金融市场交易发展迅速。金融机构也日益表现出全球化特点。首先是官方性国际机构增多,然后是国际金融机构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中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地位变得不可动摇。其次,分布在金融业发达的欧美国家的跨国银行力量日益增强。此外,还有一些大跨国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如美林、摩根斯坦利、高盛、老虎基金、量子基金、长期资本投资基金等,也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3.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全球化的分歧

在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人们围绕着经济全球化产生出三种明显不同的观点。经济学家、商界大亨、政治领袖和其他支持全球化的人士都主张“自由市场”,反对严格管制世界经济。许多个人以及诸如加入工会的劳工,面临进口商品竞争的企业之类的利益集团,还有经济民族主义者都持有“民粹主义”的观点,强烈反对全球化,主张对自由贸易和对投资者及跨国公司的活动进行限制。"主张公有社会者"--环境保护主义者、人权鼓吹者以及其他认为全球化造成以环境污染、等级剥削为特征的世界秩序的人--在政治上持左派观点,赞成建立更公平、环境更美、社会更平等的世界秩序。②

4.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化的认识

而从发展中国家角度出发,揭示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的观点也很典型。塞拉斯·比纳和贝扎德(1990)认为,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向资本主义的转变,是战后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和超越国界的生产全球化带来的结果,而且是一个不均衡的发展过程。阿瑟·麦克艾文(1994)认为,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与交换关系的国际扩展,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痛苦的过程。阿明(1995)反对自由贸易带来增长,他认为是增长引起了自由贸易政策,而贸易保护主义常常是对危机的反应,这样的逻辑才是正确的。阿兰·伯努瓦(1996)认为,全球化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同时殖民主义仍然以其他方式继续存在,他强调了全球化的寄生性,中产阶级趋于瓦解,资本主义退回到一种过度剥削的状态。马来西亚的科尔在《全球化对发展政策影响》一书中指出,全球化与发展的关系十分复杂,构成这种关系的主体就是不平等。非洲津巴布韦的雅希·汤顿指出“特别是对非洲,全球化的结果是降低了它养活自己人口的能力。”阿纳森认为,苏联解体完全可以视为一种全球化模式的失败。科摩指出:“事实上,现在的金融体系及其自由化仅使那些已经享有特权并且主宰世界经济的国家受益,代价却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它们当中最穷的国家承担。”③

中国方面的观点认为全球化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由于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差距及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全球化的“红利”并未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公平分配。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都占据明显优势,掌握着制定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主导权,是全球化最积极的推动者和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通过参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虽可能获得一定的外资、市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加快经济发展,但受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很大。九十年代特别是近几年,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经济安全面临巨大压力和严重挑战,最不发达国家经济每况愈下。

5.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把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动力是资本扩张,目的是通过剥削剩余不断进行资本积累,认为资本在全球的扩张冲动完全由资本积累的内在逻辑决定。“资本是集体的产物,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的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动员起来。由此可见,资本不是一种个人的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这里的“社会”,并不局限于一个国家之内,而是全球性的。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资本对利润的追求。正如托马斯·杰斐逊所说:“商人无祖国,商人对于其出生和生活所在地的国家的感情,比不上对使其获利的国家的感情。”列宁也曾指出:“只要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过剩的资本就不会用来提高本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因为这样会降低资本家的利润。他们只会把资本输到国外去,输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提高利润。在这些落后的国家里,利润通常都是很高的。”④

对于发生在当代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同志提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贸易自由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问题,对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总体上对全球经济发展有好处。但也必须看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各国政府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处于“弱者”地位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6.经济全球化暴露了的发达国家内部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近一些年来,国际社会有一个现象引人注目: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群众性示威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对于反对全球化现象的兴起,本人认为其原因不在经济全球化本身,而是反映了全球化中暴露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反对的地方,而是它的形容词“资本主义的”给它赋予了消极的一面。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那么就它的主导者(即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内部来说,这场它们推动的经济全球化正在不断地揭开本国资本主义制度的遮羞布--劳工利益,许多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经济竞争中,不断降低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同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造成了发达国家工人的失业和工资下降。资本全球化的一个结果发达国家出现了贫困化与边缘化,垄断跨国资本为了增加竞争力,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资,西方原有“福利国家”制度在全球化冲击下开始崩溃,大批合法与非法的外来移民进入西方社会,于是当地居民把自己失业与收入下降的原因归咎于全球化。这恰恰是经济全球化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即在任何情况下资本家的利润永远是处于第一位的,而劳工的利益是随时可以被牺牲的,哪怕是在当代注重劳工福利的资本主义制度中。

7.经济全球化暴露了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弊端

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下的国际经济政治体制等级日益分明。这个体制以富裕的发达国家为核心,以受剥削、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为。在发展中国家,富人阶层进入全球体系,但穷人、弱势群体仍然度日艰难。在西方金融寡头的操纵下,金融危机使得成千上万的人收入大幅下降。

现代资本主义只顾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不关心个人的社会福利,甚至破坏文化和生态。反对者认为,以跨国公司、国际经济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化进程,不仅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存在的这些问题,而且加剧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反全球化浪潮最先攻击的目标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罪状很多:侵犯劳工权利,破坏生态环境,加剧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影响力超越国家之上。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也被认为是跨国公司的“奴仆”。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被认为是造成世界日益不平等现象的原因。教皇在1998年1月访问古巴期间说,到处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⑤

世界反全球化的浪潮实际上是国际社会在与不合理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较量。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指出,资本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资本打着"全球化"的幌子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时,必然要寻找成本最低廉的地区投资,垄断资本就出现了全球流动的态势,哪里的投资成本低资本就流向哪里。尽管过去1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最顺利的10年,然而数据表明,在过去10年里,美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最富的富豪一人拥有的财富比世界十几个国家的财富总和还要多,而超过半数的美国人,10年间的收入并没有增加。这说明,垄断资本的膨胀,完全是建立在既剥削本国人民,又剥削发展中国家人民基础上的。这正是反全球化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所以随着资本的“全球化”,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论断将更鲜明地体现出来。

8.经济全球化诱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日益紧密,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严重失控、大国经济明显衰退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其传导的速度、影响的深度可能远远超过以往的世界经济危机。

以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为例,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埋下了陷阱,如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加剧了金融风险,投资贸易的自由化导致了泡沫经济和出口市场的压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危机传递的加速作用等。因此,东亚金融危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全球化对东亚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所致。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高回报率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

总结

就当代经济全球化本身而言,它具有一定的进步因素。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发展模式创新,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经济全球化有可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人类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性问题、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础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

但是严重的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暴露出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根本弊端。经济全球化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体系的更多、更难以发现的弊端,反映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然而我们还应看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仍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历史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立足于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我们必须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动在与资本主义的交往、联系与斗争中壮大和发展自己,提高社会主义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积极倡导改革国际体系的弊端,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作用,才能最终在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全球化较量中占据上风。

注释:

①世界贸易组织法网站:/display/displayinfo.asp?iiD=200207081

723504628.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杨宇光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3页.

③[德]格拉德·博克斯贝格:《全球化的言》,胡善君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④[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487页.

⑤[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杨宇光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7页.

参考文献:

[1]诸秀敏.张媛.影响医院会计电算化进程的深层次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7(7).

[2]刘向红.孙小影.浅谈医院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a].2009年全国医学信息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5).

[3]李莉.刘连海.王丽梅.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网络会计[J].中国卫生经济.2010(2).

[4]周松.张岚.郭洪梁.李希.建立适应会计电算化的财务体系内控制度[a].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5).

自由贸易的利弊分析篇6

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导向,进口替代;“复合型”战略

1 对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利弊分析

“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该战略是根据国际比较利益的原则,通过扩大其有比较利益的产品的出口,以改善本国资源的配置。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将本国产品置于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其优点是比较显著的。以这种方式发展的国家,大都取得了实绩优良的高速经济增长,这一事实成功地推翻了传统的工业发展只能通过进口替代来实施的观点。

在一个资金、技术缺乏,市场狭小和大部分人从事农业的不发达经济中,选择出口导向型战略:(1)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缓解一国的外汇压力;(2)可以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获取因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i(3)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本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等等。

但同时应该看到,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以下三个弊端。

(1)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对于大国和小国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小国因地域狭小,人口总量不大,市场容量较小,如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扩大外贸出口,就可以使其产品生产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取得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2)会增加本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从而丧失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更易受到外部市场的摆布,这对一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水平受制于其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决定了即使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实行了全面的对外开放,其水平和层次也不会很高,这必然会降低其在开放中所能获取的比较利益。

(3)其作用受到市场发展的制约。亚洲一些国家所奉行的出口导向型是以国外市场的需求,主要又是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为重点的。在20世纪70年代,正值西方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西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得一些传统产业逐步退出其市场,这时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将大量传统产业打入发达国家市场,正好适应了其市场上传统产品不足,需要填补的要求,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国家增多,并加入传统产品的生产行列,这时,所有实施该战略的国家就不仅要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具有更高生产效率对手的竞争,还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这就使得其出口增长下降成为必然。

2 对进口替代战略的利弊分析

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20世纪60年代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矿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不平等贸易关系日益突出。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从而实现进口替代。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伴随着贸易保护政策的落实,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关税保护,即对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对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征收低关税或免征关税。进口配额,即限制各类商品的进口数量,以减少非必需品的进口,并保证国家扶植的工业企业能够得到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升值本币,即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减轻外汇不足的压力。

根据上述分析,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进口替代战略将有助于刺激国内需求。进口替展战略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它是借助某种程度的国家干预和保护,利用本国资源从事在国内具有较大需求的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一旦实施该战略,就意味大规模的国内生产和投资行为的开始,这将对国内的投资需求产生极大的刺激作用,如果实现了成功的替代,就意味着将实现由过去对国外市场同类产品的大量需求向对国内市场大规模需求的转变,这对于开拓国内市场并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进口替代战略将为本国发展战略产业和实现工业化创造必备条件,既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为本国培育大量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逐渐促进国内工业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实现某些产品的自给自足,又能在摆脱对同类产品过度进口的同时,减少外汇支出,积累国内建设资金,可以进一步发展国内的战略产业,并转而出口创汇。

最后,进口替代战略将有助于提高一国的对外贸易水平。通过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开拓,降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性。为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企业提供稳固的国内保障,并且,随着国内企业的成长,有助于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一国的对外贸易的结构和条件。提高一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3 两种战略的双重选择

通过对这两种贸易发展战略的比较,我们可以认为,这两种战略各有优缺点,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今后,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关键取决于选择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贸易战略,并根据国际环境和世界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本国经济。而对于我国来说,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更是必要的。

自由贸易的利弊分析篇7

关键词:农贸中心;农产品流通;信息化

农产品流通是确保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仲进城乡经济发民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农产品流通难及价格波动幅度大等原。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伤害了农民从事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更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制约城乡的经济发展。因此,农产品的流通成为当今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贸中心农产品流通环节存在问题

1.农户组织化程度低

在农贸中心80%以上的销售者都是个体农户,这些农户的经营方式大多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他们在经营过程中,都是各自为政,组织协调不高,农产品资源整合不高,难以形成农产品的流通规模效应,农产品流通效率不高是主要的制约因素。目前,经过调查研究所得,广州只有少量的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组织,自产自销仍然是农户的主要经营方式。自产自销一般来说,经营规模比较少,无组织状态经营为主,他们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绝大部分的农户处于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状态,缺少农产品经营策略,在农产品交易谈判中能力比较弱,成本比较高,导致利润少。因此,如何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组织,改善农产品经营策略,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是当务之急。

2.农产品流通设施落后

各大型城市农贸中心经营设施条件落后,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缺乏贮存保鲜、农药检测、农产品物流服务、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基本的配套设施。由于农产品对仓储、检测、保鲜等具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各大型城市大部分的农户经营的农产品都是自产自销的。他们的农产品都是在常温运输、储存、保鲜方法等相应的缺少物流体系。因此,他们经营的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损耗较大。经营设施条年问题不解决,就难以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损耗,如广州市白云区石井综合市场,只是提供经营场所,大部分农户将自主生产的农产品摆放在自己的小汽车上或摆在地摊上经营,自定销售价格、自带杆秤,场内外到处是腐烂疏菜、水果等,损耗量大,经营设施条件差。

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缺失

各农贸中心没有建立专业的检测中心,更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检测农产品,农户把自产的农产品直接拿去销售。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缺失。根据调查所得,大部分农产品在市场上流通,都是直接从菜田里到餐桌上,没有经过任何的检测环节。

二、农贸中心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1.信息服务和应用技术

信息服务领域有待提高。目前各大型城市各大农贸中心的电子商务网站虽然已经运行,网站都会定期有关农产品价格信息,但是网站缺少农产品简介、工作人员简介、营销策略、需求信息、农产品品牌、行业动态、物流服务等各种服务。这使各大农贸中心网站点击率低、社会影响力低。

由于信息设备、信息技术、信息人才等综合因素的制约,目前各大型城市各大大小小农贸中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缓慢,农产品的交易过程仍然是采取原始的销售手段。如果遇到农产品的交易淡季,这种交易过程的弊端不太明显。但是遇到旺季时,各种弊端却凸现出来,交易繁锁,办事效率低下,这直接会影响农户的经营收入,又降低了消费者对农贸中心的吸引力。

建立互联网交易平台和交易模式可以简化交易过程,提高办事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农户的收益。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传统的交易与电子商务相比,电子商务可以直接节约18%的交易成本,通过互联网这一个信息资源平台,在平台中撮合农产品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签订交易并确定交易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农产品交易的弊端,实现农产品流通从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的发展,目前,大型城市的农贸中心的交易都是在原始的交易平台上,从而使交易环节复杂、成本高、效率低,现代的网络交易平台未建立,还未有电子商务网站。

2.网络建设

目前,由于各大型城市各农贸中心经济效益差、资金短缺、农产品流通信息意识落后,缺乏现代化的信息设备,计算机应用普及率不高。基础设施薄弱主要原因在:一是硬件设施不好,虽然近二年来有所改善,但是只局限于部分环节,例如:保安设施。大部分小型规模的农贸中心还是欠缺网络设施,没有网站或者只是简单的网站等。二是网络管理机构不健全。在西方发达国家,网络管理机构比较完善,但在我国大型城市的网络机构,对农产品流通信息的如何收集、如何加工处理、如何信息、由谁来信息等问题没有明确划分。对国内涉及农产品的信息不多,而且没有专业的信息分析员,缺少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等知识,以至没有网站或者只是简单的一些原始信息。经过分析、加工的信息比较少,静态描述信息居多,专业分析的信息比较少。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缺乏权威性。

3.信息人才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贸中心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方法,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快,要充分发挥其效益必须有先进、科学的管理相配套设施,更需要有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但是从前面的调查所得,我国大型城市的农贸中心员工学历低,大多是从事传统销售模式,由于学历低,对信息技术知识缺乏认识,知识更新慢,跟不上现代信息化建设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从而使农贸中心信息建设步伐减慢。由于农贸中心的工作环境差、效益低。不能把技术人才引进来,导政大型城市农贸中心信息技术人才短缺。

三、农贸中心农产品流通环节存在问题的对策

1.促进农贸中心农产品高效流通的对策

(1)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强化农产品合作组织

建立农业合作组织,组建和发展农业产销大户,产销大户与农户企业创办合作组织,把从事各种农业生产的农户组织起来整合到各类农业合作组织中,按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由专业农业合作组织负责经营管理。各农业合作组织要把农户的利益放在首位,要让组织成为农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长期而稳定的组织有利于增加农户的收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2)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国的农产品市场通常规模巨大,具有货物集散、自我调节、自主定价等功能。而相对其他形式的零售商贩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大部份农户都属于私有性质。因此,各级政府可以考虑出资改造农贸中心,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各级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农贸中心扶持力度,在农产品经营、农业用水、农业用电以及农行业的税收方面采取优惠政策,以推动农贸中心农产品的高效流通。政府要从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对农贸中心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强农产品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设施、物流设施、冷库建设等。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

相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农产品检测标准,各工作人员应加大对农产品的检测力度,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执行检测,对那些不安要求检测的工作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对农产品检测的工作人员,采取最严格、最严厉、最严谨的态度管理好自己。

2.农贸中心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加强网络建设

农贸中心的网络建设,包括农产品销售网站建设发、农产品生产信息、农产品价格信息、供销渠道建设等。健全农产品的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等,使农贸中心网络信息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积极鼓励社会各种资源参与农贸中心网络建设。建立农产品信息收集和系统,并坚持与国内经营规模比较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最终形成比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网络信息中心,该网络信息应综合农产品生产、加工、库存和营销、国际市场和进出口,以及各类农产品的需求和价格变化预测等,通过该网络为广大农户、销售者、消费者提供各种信息级规避各种风险。引导农贸中心逐步向合约交易、订单交易等方式发展。即由现场交易扩大到远期交易和远程交易发展。

(2)推动信息技术运用

人才是推动农贸中心信息技术运用的重点,信息化人才短缺是制约信息技术运用的瓶颈。要充分发挥政策性的技术作用,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大农贸中心人才的培训。农贸中心要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力度,并且能够留得住人才。另外,还要加大先进设备、技术的引进,如:纲络结算系统、电子商务系统、app销售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等。纲络结算系统是业务运行平台的核心并与电子称、收取管理费用系统共同支撑农贸中心信息化的新模式,满易管理、资金结算以及收取管理费等业务需要。app销售系统是借助移动电话,完成交易,加快报价和交易的过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用app销售系统,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引进人才

首先是,个别走访法。农贸中心对于急需的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特别是在农产品有造诣的政府部门、高校、科研单位的在职或退休人员,农贸中心的领导应调动一切的社会关系,亲自上门拜访,用真情调动人才,并以高新以及优厚待遇吸引他们,给他们发展的机会。

其次是,借助“人力资源公司”。农贸中心急需特殊技能人才,而一时又难以招聘到手,可以借助“人力资源公司”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而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掌握的人才资料、信息比较全面。他们在“挖”人才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农贸中心的人才引进。

再次,注重培育人才。培育人才包括内部提升和进入高校培训。人人都要实现职业理想,希望通过内部提升而得到满足,农贸中心可以通过内部提升激励人才,鼓励员工实现他们的理想。另外,在一些重要岗位,例如:农产品检测,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培训员工,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

最后是,兼职聘请合作。高校、科研机构积聚大量的人才,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到农贸中心工作。而农贸中心可以与他们纵向课题联合搞技术开发、网络建设、电子商务网站、营销策略以及员工培训等工作,也可以聘请他们做兼职顾问。借助专家的方法解决困难

参考文献:

[1]许军.区域农产品流通状况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2):100-103.

[2]王凯伟,涂义美.城区农贸市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28):93-98.

[3]李德库.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3:(8):39-43.

[4]郑恒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J].物流技术,2012:(11):109-111.

[5]朱林兴,王爱国,马扣成.构筑上海都市农贸市场的研究.财经研究[J].2000(4)53-58.

自由贸易的利弊分析篇8

【摘要题】wto法制专栏

【英文摘要】whethertodraftnewinvestmentregulationsthroughnegotiationsinthewtoremainsaboneofcontention.thepaperexaminestherespectivepositionsoftheeuropeanUnion,nGosandthedevelopingcountries.thenitdiscusse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inwto'smulti-partynegotiationsoninvestmentregulations.Broaderinternationalparticipation,improvementofthecurrentbi-partyinvestmentagreementsandbalanceofinterdependencearebelievedtobetheadvantageswhiletheunconformityofwto'sinvestmentregulationswiththecurrentregionalinvestmentaccordsisadisadvantage.thepaperholdsthattheadvantagesoutweighthedisadvantages.

【关键词】多边投资规则/wto/oeCD/mai

   multi-partyinvestmentregulations/wto/oeCD/mai

【正文】

   制定一套综合性多边投资规则的理想由来已久,而真正开始将这一理想付诸于实践的努力则应该是1995年起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内举行的有关《多边投资协定》(mai)的谈判。虽然oeCD关于投资问题谈判的结果以失败告终,但是这项令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协定的谈判终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教训,可为未来国际社会在这方面新的努力提供前车之鉴。有人分析oeCD失败的原因是法国在文化等问题方面坚持了非常保守的态度而德国等国又附和了法国的立场,也有人认为是美国政府所追求的目标太高以致于oeCD的29个成员国在众多问题上难于达成一致意见,还有人认为是非政府组织的强烈反对[1]。毫无疑问,上面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oeCD谈判结果,可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作为局外者,特别是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判断,问题症结之所在一目了然。那就是oeCD不应该也没有能力作为一项综合性多边国际投资协议的谈判场所。我们承认目前世界上近8成以上的外向投资和6成以上的内向投资都是在oeCD成员国之间进行的[2],但是这改变不了oeCD本身作为非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性质,而区域或诸边层面上达成的协议,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边国际性协议并且对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具有法律约束力,其过程还相当漫长,况且作为富人俱乐部的oeCD无论在其试图达到的目标方面还是在谈判所适用的基本方法方面都不可能为oeCD之外多数国家所认同。所以oeCD的失败是必然的。

   当然,oeCD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国际社会不需要有一套统一的投资规则。事实上,如同国际贸易与统一的国际贸易规则关系一样,国际间的投资活动非常需要用统一的投资规则加以规范。这是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投资贸易自由化趋势之必然要求。实际情形是,通过谈判来制定这种规则的时机已经成熟。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制定一套什么样的投资规则。包括oeCD投资规则谈判在内的无数国际协议谈判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项国际协议的最终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该项规则谈判场所的选择。这里的场所不只是指谈判的地点,而主要是指由谁来主持谈判。谈判场所不同,谈判的参与方可能就不同。oeCD的最大教训就是29个富裕的国家“秘密地”聚在一起,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切实际地为整个世界制定如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称之为“全球经济宪章”的统一的投资规则。

   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已经没有太多人反对统一的多边投资规则。眼下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两个“程序性”的问题上。其一,是在现有的双边、区域或诸边以及多边国际投资安排基础上逐渐发展统一规则还是通过国际谈判尽快制定出这样的规则;其二,如果通过谈判制定规则,那么在什么场所进行这种谈判。

   过去,发展中国家多半消极地倾向于支持在现有安排基础上逐渐发展投资规则,而反对即刻在任何国际会议或国际组织场所经由谈判来制定这样的规则。而现实的情形则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正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战略和策略,希望在未来统一的国际投资规则制定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于是,选择什么场所进行统一的国际投资规则谈判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前提性的问题。鉴于oeCD谈判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未来投资协议谈判的场所应该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更大的透明度,并且能够在赋予协议参与各方一定程度灵活性和自主权利的基础上实现相对合理的目标。

   在今天世界上,可以担此重任的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只有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本文将重点研究在wto体系中进行该项谈判的各种利害关系,以期为谈判场所的选择提供一种理性参考。

   

有关wto作为国际投资规则谈判之场所的各方观点

   在是否支持在wto体系内进行多边投资规则谈判的问题上,不能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界限来加以简单的区分。实际情况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我们既可以在支持者占主流的发达国家中听到强烈的反对之声,也可以在反对者占主流的发展中国家中看到支持者身影。了解一下各方针对在wto内举行有关投资问题谈判所表示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归纳在错综复杂的表现后面实际存在着的两派针锋相对的意见倾向。

   1999年7月28日,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委员会负责对外关系事务的副秘书长比特·卡尔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称,欧盟委员会已经决定结束在巴黎oeCD内的有关mai的谈判,开始着手在wto内进行多边投资规则的谈判。比特·卡尔认为,在oeCD的mai谈判与在wto的多边投资规则谈判之间有一个重大的区别,那就是后者将把谈判的范围局限在外国直接投资(FDi)上而排斥任何与证券投资和其他资本流动相关的问题。比特·卡尔承认目前在外国直接投资(FDi)与其他形式资本之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小,但是他认为在一项wto的协议中做出这样的区分仍然是应该的。欧盟委员会只要求国民待遇原则适用于投资开业以后阶段而不包括开业前阶段,并且希望赋予国家以规范和控制其投资者活动的充分权利从而保证这样的投资活动与它们的国家政策目标一致[4]。在一份提交讨论的报告中,欧盟方面认为在wto内谈判一项确保世界范围稳定和可预见之投资环境的多边投资协议的时机已经成熟。该报告解释说在wto内谈判多边投资协议,在争端解决和基本的非歧视原则方面具有不可否认的长处。但是欧盟委员会的报告没有提及在可能的wto投资规则中投资母国对于其投资者的活动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

   在1999年2月wto总理事会上,日本做出了与欧盟委员会相近似的提议。早在1986年埃斯特角城谈判会议上,日本就曾寻求在世界贸易体系内谈判制定影响重大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规则。日本方面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投资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工具,并且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FDi),它对于确保长期资本流动的稳定,促进技术转让和增进投资母国和东道国经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在埃斯特角城会议和整个乌拉圭回合谈判过程中,一直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视为彼此替代且又互为关联的几个重要方面,认为它们可以帮助其实现企业的国际渗透和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控制。不过,在wto建立以及经由自下而上积极承诺方式谈判而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形成之后,美国把注意力转向oeCD以期达成一项“高水平”的投资协议。而在oeCD投资协议谈判破产以及有明显的迹象表明非政府组织正在强烈地反对在wto内谈判投资规则之后,美国则开始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生兴趣[4]。其实,美国反对在wto进行投资规则谈判的立场早在oeCD谈判失败前就已经是非常确定的了。这可以从1997年4月一次美国国务院官员的记者专题访谈中得到印证。负责经济和商业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阿兰·拉尔森承认,美国不希望在wto内进行投资规则的谈判是基于如下两个考虑:首先,美国所期望的高标准投资协议易于在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取向一致的谈判对手之间达成,而oeCD正是这样的谈判对手的集合,谈判各方不应为目前所遭遇的困难而放弃最后的努力;其次,wto中许多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没有准备也没有兴趣参与这样的谈判,强迫其做不愿做的事情是很愚蠢的[5]。

   非政府组织还在oeCD进行《多边投资协定》谈判之时就已经发起规模宏大的抗议活动。从近几年来各种媒体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分析,非政府组织反对在wto内进行任何投资规则的谈判,是基于下面理由的。

   第一,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wto成员国,一旦这样的投资规则在wto体系内制定,那他们势必都得加入。而这样的协议如果是在oeCD制定,发展中国家则还有机会决定他们是否愿意加入。

   第二,wto不是一个民主和透明的机构。发展中国家事实上不能够决定(任何协议谈判的)最后结果。他们中的大多数也不能够参加真正的谈判,而这类谈判通常发生在只有少数重要国家受到邀请的“非正式会议”场合。例如在乌拉圭回合谈判过程中,尽管一些发展中国家强烈反对tRips协定的很多方面,但是最终美国仍然自行其是。所以,即使有发展中国家不同意在wto体系内谈判mai之类的多边国际投资规则,他们终究还是会被排斥在谈判过程之外,而且这样的规则也终将产生。

   第三,在束缚发展中国家履行未来的多边投资规则方面,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将会是非常有效的。因为不遵守协议某些部分的国家可能面临贸易制裁,或者至少面临着接受wto专家组审判的威胁。所以说,wto是深受那些可以利用它来强迫不发达国家遵守各种规则的富裕国家欢迎的。

   第四,wto原本设计的目标就是一个贸易组织。它的使命不应该扩张到投资政策和规则。假若mai之类的投资条约在wto内谈判,那么wto现有的原则如国民待遇原则就可能相当容易地伸延到投资领域[6]。

   发展中国家在wto是否应该主持制定多边投资规则问题上的态度是不一致的。这较早表现在对wto“贸易与投资关系工作组(wGti)”①拟提交wto部长会议的报告的有关内容讨论之中②。以韩国、哥斯达黎加、阿根廷、巴西和委内瑞拉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支持欧盟、瑞士、加拿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立场,强调外国直接投资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强调外国直接投资对于发展的积极作用[7]。本来,如何评价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似乎与是否支持在wto内谈判投资协议没有必然联系,但如果把wGti设立之背景和宗旨等因素作一番考量,是不难看出对于外国直接投资作用评价之积极与否的潜在意味了。

   当然,反对在wto内讨论多边投资规则问题的发展中国家也不少。1996年10月底,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埃及、坦桑尼亚、乌干达、加纳和海地等8个国家联合向日内瓦的wto提交了一份声明[8]。它们在声明中表达了这样4层意见。第一,wto部长会议不是研究和讨论贸易与投资关系的合适场合;第二,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有关贸易与投资关系的研究和讨论就不应该放在wto之内,而应在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中进行;第三,wto内开始的所谓表面上无关紧要的有关投资的“研究工作”,一旦遭遇强压,就会转变成谈判,乃至最后达成协议,wto的经验可以说明这一点;第四,wto内任何关于贸易与投资关系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应该仅仅局限于对《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审查,因为这项要求事实上已经成为乌拉圭回合既定议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1999年1月,wto总理事会举行特别会议,就是否将投资、竞争政策和政府采购等问题纳入千年回合的谈判议程进行讨论。尽管欧盟、日本和瑞士支持将投资问题纳入wto议程的立场非常强硬,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表达了它们的反对意见。在会上,马来西亚代表东盟各国表示,“没有充分理由显示有必要在wto内制定投资或竞争政策的全球性规则”,“倒是有充分理由证明应该在wto的工作组内继续就贸易与投资的关系以及贸易与竞争政策的关系进行研究。”[9]

   

在wto体系内进行多边投资规则谈判的利与弊

   以上所述的各方观点,错综复杂。我们难于从中概括出在wto体系内进行多边投资规则谈判的利与弊。究其原因,是各方观察问题的角度和评判事务的标准存在着天壤之别。

自由贸易的利弊分析篇9

人民币升值问题近几年来一直是经济学界的关注的焦点,前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后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2000年~2001年是贬值和升值论战的交汇点,2003年~2004年升值问题则达到了一个受关注的高峰。本文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应对升值的策略思路等方面来展开陈述。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

关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既有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也有国内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以下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来分析。

1.国内因素

(1)经济基本面因素。在经济基本面角度,人民币升值压力分为短期压力和长期压力。短期压力是内外经济失衡的结果。即取决于市场上外汇的供求关系。具体表现为:①国际收支状况。1999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保持了经常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近年来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大幅度攀升。到2004年底国际收支顺差已超过6000亿美元。同时,外国直接投资也保持了较快增长,2004年吸收外资达到620亿美元。②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会导致本币升值。大量外汇储备即大量顺差导致在国际市场上对本币需求量增长。同时,较多的外汇储备表明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稳定货币的能力较强,增强外界对本国货币的信心,有助于本币升值。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从212亿美元升至2004年年底的6099亿美元。③相对利率。利率作为使用资金的代价,也会影响汇率。当利率较高时,使用本国货币的成本上升,使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供应相对减少;同时,利率较高也表示放弃使用资金的收益上升,将吸收外资内流,使外币供应相对增加。这样,利率的上升将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近几年来,针对世界经济的持续低速增长,各国普遍采取了降息政策,使得我国的相对利率较高。

长期压力是经济长期走强的结果。经济的长期走势是决定人民币汇率最重要的因素,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是实现人民币稳定和升值的基础。1997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超过8%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从发展趋势看,2020年以前仍可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日本和其他成功实现赶超的国家的经验证明,在一国经济和贸易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其货币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升值。经过20多年来快速的增长,中国对外贸易和GDp已跃升至世界前位,在迅速赶超过程中,人民币升值乃是必然的趋势。

(2)汇率机制因素。目前升值压力来自外汇供给持续大于外汇需求。但是由于现行的汇率制度的限制,我国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供给和需求,而是由政府控制或规定的“供给”和“需求”。如按照我国的结售汇制度,企业外汇收入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支出则需凭有效票据到银行购汇,而外国投资者投资的外汇也“卖给”中央银行,以换取相应数量的人民币在中国国内使用。这种制度使国内对外汇的需求十分有限,给人民币升值带来了压力。因而升值压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对外汇市场的过分管制。

(3)对外经济政策因素。我国长期实行的贸易与外资政策也是造成升值的重要压力来源。包括:鼓励出口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导向;扭曲的引资政策:贸易上奖出限入、资金上宽进严出的政策等;从而造成了外汇的供大于求。政策因素所导致的升值压力最后仍然会在经济基本面因素中反映出来。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升值趋势具有内生性,是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生成的。

2.国际因素

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近期更大的升值压力却是来自国际社会。2002年,日本等国开始在国际上散布“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并逐渐升级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到2005年,日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基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其逻辑起点是“世界工厂论”,再演化出“出口问题”,又引申出“输出通货紧缩论”,这三种论调是一脉相承的,都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出口的迅速增长对其他国家构成了威胁。

人民币事实上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也造成了升值压力。2002年以来,美国推行弱势美元政策,美元对国际主要货币大幅贬值。由于人民币实行事实上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随着美元贬值,人民币相对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贬值,因而引起有关国家的不满,升值压力骤升。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压力分为近期升值压力和长期升值趋势。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和利用FDi规模及外汇储备的大幅上升、国际社会的炒作和施压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从而造成了人民币升值的近期压力,其背后深层原因则是国内有关经济政策、体制,以及国际社会的施压共同造成。另一方面,就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而言,我国目前相对稳健的经济基本面状况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是其内在动力,因而人民币升值压力具有内生性,人民币将面临长期升值趋势。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负面影响

(1)引发中国经济泡沫,最终导致长期经济衰退。如果人民币升值,最担心的是重复日本的老路。1985年的“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后日本经济的三步曲是:先是出现经济泡沫,股票、房地产价格大幅度飙升;然后是泡沫破灭,股价等大幅下跌,最后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如果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将会引发国际投机资金的涌入和国内投机资金的出现,导致中国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内急剧增长,引发通货膨胀。通胀压力将逐步转移到资产上(如房地产、股票等),形成资产“泡沫”,当经济泡沫破灭之时,也就是中国经济转入长期衰退之时。

(2)严重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导致失业增加、通货紧缩加剧。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将极大削弱,首先受到打击的是出口企业,进而影响非出口企业。2004年,中国对外贸的依存度高达70%。表明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同时,中国赚取的只是加工部分的加工费。在价值链中,加工产业的利润只有5%。升值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有可能是生死攸关的。

(3)加大外商投资成本,严重影响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升值会提高外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成本。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资接受国。同时,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依赖和对外贸的依赖是相关联的。从2001年到2003年中国进出口额从5000亿美元跨越了8000亿美元台阶,增加了3416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增加了2132亿,占了增长总额的62%。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对外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密不可分。因此直接投资的减少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除了以上三种最重要的负面影响,人民币升值还会带来财政赤字增加、迫使国内企业向国外转移、投机性资本带来的金融风险等负面影响。

2.正面影响

升值的正面影响,简单的说,就是人民币资产增值,国际购买力增加,有利于外贸进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降低国外资源的采购成本,使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人民币升值使我国从能源、原材料进口中得益,如铁矿石、石油等紧缺资源。

(2)有利于企业提高长久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利用进口品成本降低的有利时机,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和设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贬值虽有利于促进出口,但只是暂时的竞争力,而只有产品、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竞争力才是长久的。

从吸引外资的角度来说,升值使外资的投资成本增加,但技术密集型外资企业的受影响程度远小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也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和科技进步的需要。鼓励外资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使中国摆脱“世界工厂”形象。

(3)有利于减轻偿债负担。人民币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就会带来几十亿美元的外汇盈余。加之我国中长期负债高达80%以上,目前又已进入偿债高峰期,适度升值对于缓解当前的偿债压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4)有助于国际金融资本对人民币的投资。人民币升值,会使人民币成为人们的财富借以保值升值的购买对象,人民币在国际上将产生“黄金效应”。人民币将具有变相的举债功能,即我们只要多支付人人都愿意持有的人民币,就能够获得自身所需的经济资源,其实这相当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上不付利息的债券。增强了本国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除以上好处外,升值还能对本国居民产生积极影响、使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增加国家税收收入等。

3.对人民币升值利弊的评价

对人民币升值的利弊进行综合权衡,仍然要按短期与中长期分别考虑。

从短期看,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鼓励出口与外商投资的外向型经济政策,使我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较高,人民币升值确实会在短期内带来出口减少、失业增加、通货紧缩加剧等恶果。虽然升值会增加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给中国的外贸进口带来好处,但目前中国的出口依存度高于进口依存度。也就是说,从眼前可以量化的指标来看,中国从人民币升值中得到的好处少于升值带来的损失。即从短期看,升值是弊大于利的。

从长期看,企业可以利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国际购买力增加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长久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汇率改革将促使出口企业转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技术水平,改变世界工厂形象。同时将引导一部分资源流向非贸易部门。也会促使企业投资的项目更关注国内市场,更多地通过提高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减少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使中国经济可以更平衡、稳定和持续地发展。因此,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是利大于弊的。

四、针对人民币升值的思考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如何才能因势利导,采取正确的对策,充分利用升值的正面影响,克服升值的负面影响来发展我国的经济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思考:

1.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采取措施缓解升值压力

针对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又有来自国内的经济基本面、政策面,以及来自国际的升值压力,首先应该采取措施缓解升值压力,减轻升值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来自国内的压力主要是由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造成的,缓解升值压力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不合理的出口依赖型和投资依赖型的经济增长结构,实施向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2)改变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长期以来我国奉行的是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粗放式贸易发展战略。这种贸易增长方式扭曲了国内资源配置,成为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由“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3)调整外资政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制订了“以市场换技术”的鼓励外资的战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现在看来,市场换出去了,但技术却没有换回来。同时,在各种优惠政策下,我国利用FDi规模逐渐增大,成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在外资政策上也应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

对于国际压力,可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使世界各国能够理解中国维持人民币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而且也有利于世界;第二,加大宣传力度,让世界了解实际上中国的进口速度快于出口速度;第三,减少出口退税抵消部分间接贬值影响;第四,适度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如上下各浮动三个百分点;第五,针对已经出现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报复措施制订预案谨慎应对,有备无患。

2.在汇率机制方面: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

一方面,中国目前政府干预过多的汇率机制也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

另一方面,从经济基本面角度看,长期来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人民币必然会呈现长期升值的趋势。同时,从长期看,升值会促进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所以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更多体现出的是升值趋势,而不是升值压力。因此,长期来说不是缓解升值压力的问题,而是要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汇率制度,使汇率能够真实反映外汇供求状况。

建立符合国情的、有效的汇率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完善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减少央行在市场上的干预频率,代以其他经济手段调整汇率水平;将目前国内企业的强制结售汇制逐渐过渡到意愿结汇制,建立银行、企业间外汇市场,放开主要外贸企业进入外汇市场,使整个外汇供求有效地出清价格。(2)推进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兑换改革。使人民币最终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这与人民币非自由兑换的现状极不相称。因此需要提高经常项目的可兑换程度,增加经常项目外汇支出使用额度;同时,慎重、有序地推进资本项下的可兑换进程。(3)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大力发展人民币衍生金融产品的市场建设,也是完善的外汇市场所必不可少的。

3.对于外贸企业:采取措施化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

中国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主要凭借其低价优势,人民币升值无疑削弱了低价优势,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应对人民币升值,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改善产品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可采取以下措施:(1)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我国出口企业往往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升值后,降价空间非常有限,无法消化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应当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从而有较大能力承受升值影响。当然,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这需要长期的努力。(2)加速产品换代,走差异化道路。我国出口产品同质化严重,只能依靠价格竞争。面对升值压力,价格优势也不成为优势。因此需要注重产品差异化与品牌化战略,寻找新的竞争点。(3)利用升值有利进口不利出口的特性或针对不同国家升值幅度不同的特性,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进出口比重、调整进出口国家与地区的手段来化解升值造成的损失。当然,这仍然是一个较为困难的过程,需要企业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夏建伟刘爱文:《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调整》,华东经济管理,2006.4

[2]陈恩富祝富强:《正确认识和应对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经贸探索,2004.3

[3]耿选珍李亮贾林蓉:《浅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西昌学院学报,2005.12

[4]张杰:《对本次人民币升值的几点思考》,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

[5]崔思思:《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理论界,2006.2

[6]黄其畅:《浅谈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及我国的汇率政策》,金融经济

自由贸易的利弊分析篇10

关键词: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危机资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8)02-052-04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墨西哥比索危机、巴西货币危机、阿根廷经济危机都伴随着危机之前危机发生国资本账户的大幅开放,因此很多人认为资本账户的开放是促成危机的一个因素而由此提出应谨慎开放资本账户,甚至提倡采取较严格的资本控制来避免危机的发生。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逐渐开放资本账户已是大势所趋。究竟资本账户开放在金融危机的发生与传染的过程中起到何种作用,已成为当前政策制定者、投资者以及广大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

国际上对资本管制、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大量的文献讨论了资本管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是否应该放松资本管制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但关于资本管制的利弊至今仍无定论。而且这些研究对资本控制和金融危机的关系也存在着分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实行资本控制可以限制国内私人部门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交易,控制资本流的规模和组成,从而减少投机攻击发生的可能性,延迟甚至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另一类认为实行资本控制会导致资本的低效运作,不利于一国的经济长远发展,甚至还可能引起公众以为不利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导致资本控制政策的实行,从而促进自我实现危机的发生。

本文重点围绕资本账户开放在金融危机发生和传染中的作用,从资本账户开放的利弊以及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利弊,并对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政策提供相应的建议。

二、资本账户开放支持论

认为开放资本账户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危机发生的学者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从理论上看,资本账户开放可使全球储蓄获得有效分配,导致储蓄流向生产效率最高的经济体,提高全球的福利水平。通过开放资本账户,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便利资源的分配,促进一国的对外贸易和金融体系的发展。因此,资本账户开放可以从许多方面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大大改善一国的经济基本面,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另一方面,一些实证研究表明,资本控制并不是避免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也不是防止危机发生的必要条件。相反地,资本控制可能会造成一国的经济低效,资源配置不当,降低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从而不利于一国的经济发展,还会加大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

(一)相关的理论分析

有的文献研究表明,资本控制不但不是防止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且会给一国的经济带来很多危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本面,从而更易引发金融危机。多利和伊莎德(Dooley,isard,1980)认为资本管制并不是防止金融危机所必须的,资本管制的弊大于利。他们指出,虽然资本管制可以有效地防止投资者随意撤回资金,但另一方面将会导致该国外来资本的减少。戴拉斯和斯德克曼(Dellas,Stockman,1993)研究表明,实行资本控制可能会使公众预期政府实行资本控制政策可能是由于宏观经济不稳定等原因引起的,从而导致私人部门的资本外逃。因此,可预期的将实行的资本控制政策增加了自我实现攻击的可能性。格雷利等(VGrill,Gmmilesi-Ferretti,1995)研究了一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对资本流动的限制,认为虽然一些国家在国内利率低的情况下用资本管制限制了资本市场的国际套利,但同时资本管制对国际借贷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多利(Dooley,1996)认为资本控制在产生收益差,掩盖汇率风险上有效,但却无力阻止市场上不连续的投机攻击。

还有些学者认为资本控制并不是避免危机发生的原因,不能因此放慢资本账户开放的脚步。爱德华兹(edwards,1999)认为,智利在1990年代避免了货币危机的原因在于它严厉的银行监管而不是资本管制政策。费希尔(StanleyFisher,1997)甚至认为,资本账户开放的好处大于其潜在成本;由于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和银行体系的稳健性敏感,开放资本账户可对资金内流国的宏观政策施加纪律约束。

(二)相关的实证分析

采用多国的时间序列或者面板数据对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的论文也很多。格利克等(Glick,Hutchison,2000)通过对69个国家1975-199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与习惯相反的是,对资本流实行控制不是减低而是增加了一个的投机攻击概率。波顿等(Bordoetal.,2001)通过分析了21个国家1880-1997年阶段以及51个国家1973-1997年阶段的数据,认为金融危机更容易发生在实行资本控制的国家。

勒布朗(Leblang,2003)使用probit模型对90个国家1985--1998年之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控制使货币危机更可能发生。格利克(ReuvenGlicketal,2004)通过采用配对和倾向打分的方法来消除样本选择偏差,得到的无偏估计表明资本帐户开放的国家发生货币危机的概率较低。

三、资本控制支持论

持否定观点的学者认为,取消资本控制有可能造成资本大量外流,国内金融市场容易发生动荡,而且容易受到别国危机的传染从而引发本国的经济危机。而实行资本控制可以防止短期资本的频繁、剧烈流动,杜绝汇率的不断波动,维持正常的对外经济秩序,保障本国银行系统安全。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管制能有效地防止金融危机,在一国的金融市场尚未完善之前,盲目地开放资本账户将会引发金融危机。

(一)相关的理论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资本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迟危机的发生。庞克等(wyplosz,1986;park,Sachs,1987)是最早表明资本控制对于延迟危机是有效的。他们认为存在资本控制时,私人部分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交易是被限制的,而且中央银行只有在满足私人部门的商业目的时才兑换国内货币为外国资产。因此资本控制减缓了经济中实际货币拥有量的调整过程,从而延迟危机的发生。

众多研究论文主张在一国金融机构及相关监管机制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应谨慎开放其资本账户开放。威廉穆森和德瑞贝克(williamsonandDrabek,1999)发现,有无发生金融危机及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是否开放了资本项目。在审慎监管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开放资本项目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或加重其影响,尽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国内的基本面不佳。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98)从实行金融自由化的角度出发,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和条件尚不具备时实现金融自由化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加剧了银行系统的脆弱性,严重时导致危机的发生。巴哥瓦提(Bhagwati,1998)也指出,亚洲金融危机是与亚洲各经济体放松资本账户的控制,从而使银行和企业能够在国外融资并由此引发大量国外短期资本的介人分不开的。

(二)相关的实证研究

德米古奇坎特和德特齐奇(Demirguc-KuntandDetragiache,1998)在对53个国家1980-1995年发生的金融危机研究后发现,在国内银行体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资本账户放开及实施其他金融自由化措施之后,银行容易受到外部冲击。

爱德华兹(Sebastianedwards,2005)使用一个广泛的多国数据集分析了资本控制与外部危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些证据对加大的资本流动性会引起宏观经济脆弱性的增加这一论断提出了质疑。他们发现没有系统的证据表明,比起资本控制较严的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更高的国家发生危机的次数更多或者面临更大的发生危机的概率。但他的结果表明,一旦一国发生了危机,资本开放力度更大的国家会面临更高的增长下降。

四、有关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政策的研究

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很多学者通过分析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及金融体系的现状认为中国应该谨慎开放其资本账户。麦金农(RonaldmcKinnon,1998)认为目前中国不应该开放资本账户,开放资本账户的成本会超过其收益。卡顿(Cordon,2002)则认为在资本管制的情况下,保持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将会减少外汇风险、交易费用以及交易投资的不确定性,为外来资本的长期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果中美贸易在两国总贸易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两国从中得到的收益也会增加。俄若炎(arroyo,2003)认为,完善的国内市场并不一定能消除资本账户开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因为当一国放松资本管制,它必须放弃汇率稳定或者独立的货币政策,而放弃这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宏观的管理将变得更为艰巨。目前中国正面对着失业和社会保障低等宏观问题,政府还没有能力完全控制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麦金农等(RonaldmcKinnon,GuntherSchnabl,2003)引用了日本在1980年代早期的经历,分析并说明了由政治压力而改变汇率政策最终会毁了本国经济,警告中国可能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引起通货紧缩(当时日本屈从了美国的压力为了平衡贸易而使得日元迅速升值,给国内经济带来了通货紧缩,导致了货币流动陷阱)。同时,他还指出资本项目的放开必须在改革进程的最后,在国内金融自由化、银行改革和贸易自由化完成之后才能进行。罗娟和唐文进(JuanLuo,wenjintang,2007)建立了一个存在多重均衡的金融传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经济基本面处于存在多重均衡的薄弱区,如果受到投机攻击和流言等导致大量资本外流则极易发生危机,故应审慎开放我国的资本账户。

五、对我国的启示

上述众多的文献研究表明,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十分复杂。资本账户开放并不一定会引发金融危机,开放的时间和力度不同,它对经济的影响大小及方向也不同;研究还表明,资本账户的开放过程既伴随着收益又伴随着风险,具体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取决于本国经济的基本面、政治文化状况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账户开放是否会加大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具体到我国究竟该实行怎样的资本账户开放政策,需要认真权衡比较资本账户开放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利弊,才能制定适当的资本账户开放政策,确保我国经济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一)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收益

就我国实际来看,资本账户开放后的收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提高国内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资本管制的解除会修正生产要素流动的扭曲机制,使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一方面减少了资本流动的成本,促进资金在全球的流动,进而使得整个经济体系的资金使用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有利于商品劳务的国际流通,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开展,从而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2、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资本账户的开放将使外汇市场趋于完善,国内外金融业的共同竞争有助于降低国内金融市场的成本,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效率。资金的国内外合理分配也有利于分散资金风险,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风险

在资本项目开放带来许多收益的同时,开放资本项目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由于三角悖论的存在,开放资本账户会导致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稳定两者的冲突。虽然我国现在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由于出口需求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汇率的频繁大幅浮动增加了进出口的风险,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开放资本账户势必会削弱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有效性。2、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国际资本的流动,特别是大量短期资本的频繁流动,增加了我国金融经济发展中的风险。一旦受到国内外的冲击,容易引发金融危机或受到别国危机的传染。

(三)制订资本账户开放政策应审是度势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由于资本账户开放的两面性,是否应该开放我国的资本账户应建立在对国内外形势的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化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也应因时而变。现在结合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可以肯定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步开放资本账户最终实现资本账户完全开放是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资本账户开放存在很大的风险,资本账户开放必须先达到一定的前提条件。这些文献总结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成功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内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完成;对金融体系的有效监管。

入世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实行资本管制的成本也越来越大,我国逐渐加快资本开放力度的压力越来越大。逐步放松资本管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目前我国主动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因应入世要求的客观选择。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经济基本面仍处于多重均衡的薄弱区(罗娟,唐文进,2007),离实现资本账户完全开放还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日益积累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银行机构风险威胁着我国金融稳定。若贸然大幅放开对我国资本账户的管制,引起资本的大量流动,若再加上此时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如美国利率变化、投机攻击、贸易伙伴国家或地区发生危机等),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极易受到危机的传染并引发危机。

因此,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要采取审慎的态度,要与深化国内金融机构改革同步进行,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稳妥、有序地放松资本管制,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进一步改善宏观经济形势,使得经济基本面得以改善而跳出多重均衡区域,防止金融危机在我国的发生和传染。

参考文献:

1.Dellas,H.,Stockman,a.1993.Self-fulfillingexpectations,Speculativeattack,andCapitalControls[J].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no.25:721-730.

2.Dooley,michael.1996.aSurveyofLiteratureofControlsoverinternationalCapitaltransactions[J].imFStaffpapers,Vol.43,no.4:639-687.

3.Bartolini,L.,Drazen,a.1997.Capital-accountLiberalizationasaSignal[J].americaneconomicReview,no.87:138-154.

4.Leblang,D..toDefendortoDevalue:thepoliticaleconomyofexchangeRatepolicy.internationalStudiesQuarterly[J],2003,no.47:533-559.

5.LuoJuan,wenjintang.2007.CapitalopennessandFinancialCrises:aFinancialContagionmodelwithmultipleequilibria[J].JournalofeconomicpolicyReform,Vol.10,no.4:28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