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5:12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篇1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而没有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由各个学校进行选择。这一方面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发展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在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确定方面应具有充分的变通性,以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使课程更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学生发展个体差异性较大,在课程内容方面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原则。

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尊重本校的体育传统而开发出的具有特色的课程。要特别说明的是,体育的校本课程有两层含义:第一,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校自己的体育课程开发,如有的学校将舞龙舞狮作为本校的体育校本课程,也称特色项目,与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相对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第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体育教学情景。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二、价值取向的含义

何谓价值?托马斯?霍布斯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或所值,像其他一切东西的价值或所值一样……即他的能力被人使用时应获得的报酬。”其决定性因素有三个:一是事物本身的构成和性质,它决定了价值的可能空间;二是人们对事物的属性及其能满足自身需要的认识,它决定了人们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取向,影响价值的期望空间;三是实现事物价值的外在条件,它决定了实现价值的现实空间。其中,期望空间或更进一步说价值取向,既是可能空间向现实空间转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能由人来控制的、影响价值大小的环节。从认识角度而言,其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满足自身需要和利益的认识。

价值取向(valueorientation)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价值取向也是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三、体育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的特点

(一)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对体育课程实践的指导性

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体育教师所具有的一整套关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的取舍、价值判断的信仰体系,属于价值观念层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对体育教师关于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取舍和价值判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是影响体育教师教育行为的动机因素。在贯彻教育发展思想理念和教育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表明,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起支配作用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类别的体育教师由于其成长背景、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而导致了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与自己教育价值取向相一致的课程价值判断及相应的带有稳定特征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与体育课程改革的非同步性

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教育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历史性和聚类性特征。我国教育改革前的历史时期内曾在学校体育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注重纪律培养”、“注重体质发展”及“技术主导”等多种取向的形成、发展和占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校体育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主流即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及教育状况的阶段性影响,在相同或相似年龄层次的体育教师中其教育价值取向又呈现出一定的聚类性特征。同时,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及调整均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那些曾经主导过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方向的教育价值取向与现今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相比已显滞后,与现在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已不相适应。但对这些教育价值取向的过分注重仍然在不同类别的体育教师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并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用与体育课程改革思想相一致的理念对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进行积极的引导,以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体育的发展。

四、影响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

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因素对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着影响作用,如教师自身的年龄、性别、学历、教学经验、运动经历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及课程标准、计划和教材、学生的体育需求变化等诸多方面对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着较大的影响。以往就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论价值取向的认识是不全面和系统的。而只有充分认识和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全面系统地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引导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效果。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篇2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

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是针对中小学校长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根据国家、社会对校长的岗位要求及专业标准,帮助校长更好地履行校长职责而设计的课程系统。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培训教材、课程模式、课程策略、课程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本文就此提出一个初步设想。

一、融合多种价值取向的校长培训课程观念

课程观作为一种理念、价值取向,是课程体系定位的根本指导思想。从课程发展的历史来看,离不开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这三个课程的基点,而对这三者关系的不同处理则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这三种课程价值观便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决策和设计。

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课程观是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主张以满足社会(主要是以国家、民族、社区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价值的基本取向,围绕社会问题进行课程设计。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设计,着眼于使学习者掌握社会生活所必要的知识、技术、技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学校应帮助学习者了解社会现实,帮助学习者适应社会并找到改善社会的途径。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与我国曾经长期将教育定位于上层建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密切相关,认为校长是为了使学校满足社会需要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校长培训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法规、国家教育发展形势等相关知识。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把教育建立在知识的本质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并根据知识本身的状况和逻辑来组织课程。这种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在漫长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知识技能等学问传递给学习者。这种应用最普遍的课程理论,按照学科门类来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各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影响最大,他们多为教育学科和管理学科专家,主张通过系统的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教学,帮助校长全面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提高学校管理的理论水平,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观是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为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个性发展和成长的经验,强调将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课程的目的在于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培养。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是市场机制下的一种“消费者导向”的课程思想,主张校长培训课程应建立在校长选择的基础上,校长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课程设计要打破传统课程模式的束缚,把校长需要的教学内容纳入课程。“菜单式”培训课程模式就是按需施训的体现。

三种课程观念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决策,并由此形成了三种基本的课程设计思路。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设计者往往根据一种或两种理论基础作为课程的来源,以形成课程组织内部较高的一致性。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课程价值取向越来越体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趋势。因此,在进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设计时要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吸收各种不同课程观念的优点和长处,根据具体的环境、目标、对象等,统筹兼顾并加以整合。

二、确定多层次的校长培训课程目标

课程是教育和培训活动的核心与关键,校长培训课程目标是校长培训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它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基础,也是课程设计的基本依据。由于校长培训本身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使得校长培训的课程目标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培训的目的划分,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分为:以保证校长基本任职技能为目的的任职资格培训;以提高校长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提高培训;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题培训;以培养高级教育管理专家为目的的高级研修培训等。

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是“按照中小学校长岗位规范要求,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进行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任职资格培训,实现从“教师到校长”的角色转换,取得校长任职资格,成为一名合格校长。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建立学校管理的基本规范,形成校长的基本素质。

校长提高培训是“面向在职校长进行的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办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提高培训实现从“合格校长到成熟校长”的转化,成为一名优秀校长。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规划与促进学校发展及校长职业生涯。

校长高级研修培训是“对富有办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校长进行的旨在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培训实现从“区域性骨干校长向专家型校长”的转化,立志成为一名教育家。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创建学校品牌和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

专题培训是指各种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教育形势动态,科技、教育发展趋势及成果,国家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有关的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适应性、普及型、拓展性培训。

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有着不同的专业发展问题和需求,培训课程设置应体现出不同阶段校长的培训需求,引导校长朝着专业成熟持续发展,并能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模块化的校长培训课程内容

模块化课程就是将校长培训中的若干不同学科知识内容按基本理论层、法规政策层、操作技能层等三个层面和核心课程类、必修课程类、选修课程类等三个类别,进行不同的整合,构成一个个模块课程,由校长在培训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和重新组合。

根据校长专业发展内涵,可考虑设置提高校长基本素质的基础性课程,提高校长管理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本体性课程,促进师生和学校发展的发展型课程,开阔校长视野、拓展校长思维的拓展性课程五类学科领域课程。每一类学科领域课程下面又包括多门具体课程。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是以某个特定的主题为中心来组织,模块中的所有课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置,这就能保证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内容的系统性。

模块的设计主要是为解决问题服务,每一模块具体又由理论性、实务性、研究性和特色性内容组成,以形成综合优势,多角度、多方位帮助解决问题。理论性内容着眼于校长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知识的获取。实务性内容是为了达成提升校长管理能力的课程。研究性内容是基于基础教育深刻变革所引发的教育思想、管理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宏观、微观上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设定的内容。特色性内容是根据校长个人兴趣和关注点进行选择的个性化课程。

四、选择多样化的校长培训课程实施方式

课程实施方式就是课程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具体实施,即教学方式。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形式比较单一,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发展的方向已经逐渐明朗,那就是课程的小型化、专题化、系列化,以及向综合式、菜单式、自由选择式方向发展。

在工商企业界,现代培训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尤其是经理人培训,有很多方法是值得校长培训学习和借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应大胆引进工商企业培训的一些课程形式,努力使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跟上现代培训课程发展的步伐。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实施方式主要有系统讲授、专题讲授、小组研讨、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自学读书、案例分析、总结反思、问题探究、经验共享、代岗见习实习等。所有的方式都不同程度地有利于某方面课程目标的实现,各有其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式相互渗透,灵活运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的中小学校长有非常强烈的学习提高的愿望,但现实中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时间紧张,难以脱产到培训机构接受现场课堂教学。加之集中现场课堂教学会耗费校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使教学成本非常高。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大量的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来实施网络教学,为中小学校长提供在线接受培训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搭建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管理校长的学习,举办主题式“网上论坛”,为校长提供学习资料、案例、学习参考书目等,校长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论文或作业,教师在网上批改论文和作业,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这就为中小学校长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五、实施专业化的校长培训课程管理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管理是校长培训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条件,作为培训者如何科学、民主地组织实施课程,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课程的态度。所以校长培训课程管理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应由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培训管理者负责培训的课程计划、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实施方案等,从而保证培训课程质量的提高。

不断探索科学的校长培训课程制度,是保证校长培训课程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培训机构应开出更多的开出模块,建立起必修与选修的课程系列,并将选修课以菜单的形式提供给参加培训的校长,供他们自由、自主选择,以充分满足校长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参加培训的校长自身也是重要的培训课程资源,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时间、师资、设备等支持,由自己组织论坛、沙龙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引导他们自主建构课程。

六、探索有效的校长培训课程评估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评估的基本出发点是对课程目标与实施效果进行评判,用来确定校长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掌握了培训内容,在什么程度上达到了课程目标,判断课程在促进校长发展方面所蕴涵的价值。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篇3

一、熔炼呵护儿童心灵的教师团队,让师爱成为学生的心灵家园

儿童对学校产生的归属感的内因是其“向师性”的产生。而“向师性”产生的核心是教师对孩子的爱。只有熔炼一支儿童心灵“守护神”的教师团队,才能让儿童心灵有所归依,让师爱成为学生心灵的家园。

(一)对事业的爱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爱教,是教师履行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和保证。教师要履行好工作职责,就必须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教育教学技能。“学高为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要求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经验、心理学知识、文化课程开发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同时还应该有有效的教育机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把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才能“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才能感受职业带来的成功感和幸福感,并因此更加热爱本职工作,始终保持对本职工作热情,也才能勤奋敬业,倾力于岗位。

(二)对学生的爱是达成育人目标的根本保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人性的本来表达,也是教育的起点。爱学生应该从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开始。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接纳学生的参差不一的表现,宽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错误言行。要把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个体对待,不凌驾于学生人格之上。否则,一切教育将会低效或无效。

(三)对自己的爱是自我人格完善的内在需要

爱己,从本质上就是爱自己,对自己的一切负责,自尊、自立、自爱、自强。《礼记》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位列其首。修身即自我完善,就是爱己。作为教师,如何爱己呢?其一,要“德高为师”。必须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用行为示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其二,要“人生幸福”。积极追求有自身价值,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既是个人生命的自我完善,也是教师从神化走向人化而达成人性回归的必然,从而由己及人。

二、建构适合儿童发展的课程体系,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生命学园

建构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课程是最重要的途径和载体。只有建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符合现代课程理念,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才能让课堂成为激发每一个学生生命潜能的绿地。因此,需在学校办学思想、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方面加以贯彻落实。

(一)在办学思想中融入“以生为本”理念

学校办学思想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是学校办学的价值追求,是教育思想与学校实际有机结合在办学目标上的具体反映。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融入学校的办学思想之中,就是要让学校的一切办学行为都紧紧围绕“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这一核心,紧紧围绕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这一要义。例如:巴南区鱼洞第四小学小基于“以生为本”提出的“润泽生命,静待花开”的办学理念和“一叶一世界,片片都精彩”办学口号,就是办学思想的形象化表达。体现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引领学生主动发展,体现了“以生为本”这一理念的内涵。又如:上海金茂小学为贯彻“把童谣还给童年,把童年还给儿童”的办学理念,立体建构了“新童谣教育”办学体系。即以“童味课程、童心课堂、童星社团、童乐教师、童趣学习”整体构建办学系统。其办学思想的核心都彰显了“以生为本”的理念。这样的思想正逐步为广大学校所认可和接纳。

(二)在课程建构中体现“以生为本”理念

学校教育功能发挥、教育目标的实现,课程是主载体。因此,要创建适合学生的教育,需要基于“以生为本”理念构建符合各校实际的课程体系。即是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系统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例如:巴蜀小学进行的“学科整合小课堂、活动课程中课堂、社会实践大课堂”整体改革实验,就是很好的探索。

一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国家课程与学校师资、设施等实际有机结合,实行校本化实施。例如:有的学校根据学科实际,大小课结合将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改革。品德课由每节40分钟调整为30分钟;美术课由每周2节各40分钟,调整为60分钟等;有的学校按学生学习发展程度,实行学校分层走班教学等,都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的有益探索,也很好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二是地方课程系统化。地方课程按照学生年段特点和学段目标,科学地进行分期课程安排,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更容易,能力发展更切合学生实际,更能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例如: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等地方课程,根据年段、学段实际,分散安排到各个学期,形成课程体系,便于学校实施和学生掌握。

三是校本课程特色化。根据校情,从培养学生的个好和兴趣特长出发,从满足和丰富儿童现实生活需要出发,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

1.根据学校传统优势开发校本课程。如:鱼洞四小的《快乐篮球》、鱼洞二小的《弟子规》德育课程、南区学校的《集邮小百科》、上海华新小学的《快乐英语》《趣味汉字》等校本课程,都是根据学校多年的师资和传统项目优势开发而来。既符合儿童的需要,又有师资、设施和氛围的保障,便于有效的实施。

2.根据适应当前儿童的需要开发自主选修校本活动课程。如:上海金茂小学的《心随漫动》动漫社、《未来之星》球迷社、《金刚战士》机器人社等;鱼洞四小的《创意社》《青铜坊》等富有文化气息,又适应学生当前兴趣热点,易于吸引学生参与,把教育寓于活动之中。

3.根据儿童成长规律系统开发校本课程。如: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分年段的《新德育课程》。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开设校本化基础德育课程的同时,有系统的开设主体性研究性德育课。如:静安区教院附校的生命教育研究性德育课程,其系列教材有《美丽心灵》《心理剧创作及表演》《成长加油站》《心灵自助》等。

这些校本课程都有共同特点,就是基于校情、生情、师情,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合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和内容,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以生为本的课程体系的建构,为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以生为本”理念

只有当“以生为本”的理念被每一个教师有机地践行于每一个课堂之中时,这样的课堂才是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课堂。

一是改变师生在课堂中的权力地位。在课堂中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再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有俯首听命。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才能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而不只是成为知识的容器。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篇4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载体,作为学校领导者必须对“三级课程”有正确的认识,理解其意义,明确其关系,才能有效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基于此,结合自身实际,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探索将国家课程不断规范化,开发基于学校实际的特色校本课程,创设基于学生全面成长的实践活动课程,逐步构建起“规范化的国家课程、特色化的地方课程、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将课堂与课外、统一目标与特色目标、共性与个性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课堂的高效,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各自的含义和目的以及我国的国情来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在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具使命和独特的功能,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形成了完整的课程结构。无主次、从属、高下之分,不能简单地视地方课程为国家课程的补充或延伸。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一样,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态,承担着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与个性发展的重任,在共同承担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使命的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它们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同样重要的,所有课程都应服从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

二、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不断明确“三级课程”的价值、关系、地位,进而引发思考的是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中,如何整体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开发适合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以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近年来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及思考。

1.课程校本理解与规划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把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整体建构置于学校主动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中,用校本的教育理念规划学校的课程体系,变革学校的课程管理、提升学校的课程能力、实现各级各类课程的校本整合。课程理念与办学理念一脉相承,解读学校理念,找准课程规划的基点。北京育才学校是一所十二年建制的学校,整体规划与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优势。这就必须依托学校鲜明的办学宗旨:发扬育才光荣传统、实施现代先进教育,重视继承优良传统,全面育人。内化明确的办学理念:和谐发展、优长育人。

2.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对国家课程,在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体现基础性,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初步建构国家课程校本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相融相通的多元课程体系,进一步实行国家课程校本化。以我校中科院实验班课程体系为例,我们构建了国家课程、拓展类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体系,意在为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提供课程支撑。

3.校本课程多元化开发

依托学校《十二年建制学校系列校本课程研究》的课题,构建系统的校本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发学生心智潜能,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校把特色课程建设作为彰显学校特色的突破口,课程开发在学校层面研制总体开发方案,课程门类的设定、课程实施方式的选择、课程计划的安排、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与学生、家长、教师展开广泛的对话,既体现学校的发展需要,又满足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从而实现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宗旨。目前,学校已初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特色明显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得以落实。

三、多元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从现有对课程文化的讨论和研究来看,课程文化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课程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主要是就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而言,后者主要是就课程就是一种文化形式而言。

1.多元课程彰显学校文化

整体构建课程彰显了学校一种文化,是学校办学宗旨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校本课程的目标,标准、实施过程还是评价,都渗透彰显着学校文化育人的精髓与功力。实践我们的理念,课程是我们最重要的载体,教材学科是课程,学校系列活动也都是课程,在这个舞台上,我们要把全面育人作为我们最重要的任务。课程能力是学校核心发展力。学校作为专业机构的发展力,主要是教育内涵的发展力,核心是课程发展力,学校课程发展的基础平台是课程规划。课程规划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校际间办学水平的差距,课程规划的思想、结构及实践设计决定了学校的文化品质。

2.多元课程打造教师队伍

多元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这是因为师资队伍是校本课程得以实施的关键,课程的组织管理是校本课程由研发转向生产力的保证,课程的评价是校本课程的催化剂。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课程改革离不开学校的整体改革。在新课程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学校教育核心价值观,以此引领学校的各项工作,通过课程改革与学校主动发展的同步推进,实现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双向建构,这种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促进了学校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反过来又提升了课程建设的成效和水平。

3.多元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和谐发展,优长育人”办学理念下构建的课程体系,不论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的建构,还是校本课程先农坛文化系列、科技、艺术、体育系列、综合实践系列、特色活动系列四大系列框架,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从而实现为每一个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服务的宗旨。没有个性化的教育,孩子的想象力就不可能放飞,创造性也得不到孕育。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篇5

 

一、师范类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教育改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师范教育事业焕发勃勃生机。

 

(一)发展中的困惑

 

当前阶段小学教师教育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低级师范到高级师范的建设工作,但在培养模式上仍存在较大的不足。

 

1.小学教育自身的鲜明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地遵循传统高等教师培养模式

 

小学教育有着自身特殊的性质。小学生在心理方面还不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小学教师教育的过程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比重。小学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无限的可能,可塑性极强。小学教师教育必须以知识结构、道德素养为重点。因此,从三级师范转型过来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必须深刻地把握小学教育事业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为传统的高等师范教育。如果在具体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所培养的小学教师必然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岗位要求,不仅影响接受教育教师的未来发展,更是会对小学生的成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2.小学教育实践是保证小学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小学教育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尤其是在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较为严重,基本上处于“边实践、边研究、边建设”的过程之中。当前的小学教师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第一,现有的教育理论学习内容无法真正和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造成所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无法有效地指导课堂实践教学。

 

第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小学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些教学方法并没有在教法课中得到体现。

 

最后,小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需求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间的矛盾体现得最为明显,特别是当前‘‘三字一话”的教学水平要求,会导致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器具产生陌生感。

 

上述问题的存在,集中反映出我国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所提供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与小学教育实践的脱节。小学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知识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手段乃至教材等都处于不断的更新变化过程之中。高师小学教育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如果不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上述内容加强凸显,显然也就不能有效地实现其教学目标。

 

(二)探索创新

 

为从小学教育实际需求出发,探求出一条符合小学教学特点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提供了支持,我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于2005年,从学校办学所掌握的资源优势出发,创造性地开始校本课程的论证和开发。在具体的研究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我校的教育目标和社会对小学教师人才的真正技能要求来开发具有小学教学特色的专业课程,包括小学语文实用教学法、小学数学实用教学法等几门课程,都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对于培养复合型小学教师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我校认识到网络化教学必将成为未来教育模式的主流,因此开设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等课程,为学生专业素养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坚持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按照科学的培养模式合理规划、设计课程,为实现培养“敬业乐教、一专多能、多才技高”的办学理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以校本课程建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为满足社会对小学教师人才的需求,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具有师范专业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设置,奠定了我院课程改革契机。

 

(一)实施策略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构建校本课程的核心指导方针。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小学教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政府所提出的小学教师队伍培养目标。在本院的校本课程过程中,我们充分地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校本课结构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剔除那些不符合小学实际教学情况的理论部分,增加大量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符合小学课堂教学一般特征的课程内容。

 

2.循序渐进

 

在我院校本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是基本的指导方针。我们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准备了不同的课程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以我院的三年制专科为例,我们制定了‘‘一年宽基础,二年强技能,三年广适应”的目标规划,为他们掌握先进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准备了必要条件。同时,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地渗透小学生心理教学和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让他们能够在毕业之后迅速走上讲台。一年级注重基础,二年级强化技能,三年级提升整体适应能力,这是我们实施校本课程构建的三个不同层次,是我们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情感形成规律进行的规划,也是我院教学改革科学性的集中体现。

 

3.综合评价

 

要想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构建,一定要提升内部评价体系的规范性。校本课程评价包含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评价、关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等。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客观性、科学性。我院校本课对学生展开的评价实行学分制和等级制相结合的方式。校本课程有关学生的评价方案由各系与教务处共同拟定。校本课程有关学生的评价方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有所体现,其次要对学生学习这一课程的总学时量有所体现,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效果有所体现。教师要综合这三个方面的结果,对学生的等级与学分进行确定。与校本课程相关的评价体系方案的确定都应该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努力提升校本课程评价机制的规范性与客观性,为校本课程的科学化构建、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一)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效率,我院特别重视对校本课程实施加强领导,建立了专门的职责管理系统,并成立了校本课程研发领导小组与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从领导层面、组织层面为校本课程构建创造保障。校本课程研发的具体安排、落实、检查、评价由教务处管理,教学工作的组织、任课教师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活动的评估与反馈由教学系统一负责。总而言之,我院校本课程管理体系实行从上到下的责任制,为我院校本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政策配套,制度保证

 

为了能够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控与指导,学校要在政策与制度方面进行有效跟进。对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要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做好备课笔记、考核登记与总结等工作,对校本课程方案的落实与计划情况及时进行摸底检查。要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评估评价体系的完善性,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考核、年度工作业绩考核,有效激发教师对校本课程研发的热情。

 

3.提高投入,保障持续发展

 

校本课程构建对提升我院办学特色、完成办学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院重视从经费上保障校本课程实施相关场地、设备、资源的建设,为实现校本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展规划

 

“推进教师教育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强师范教育类专业建设,提高教师培养质量”[3]是2009年教育部关于教育工作重点强调的内容。从这一纲领出发,我院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有了更清晰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应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和社会资源,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实效性,突出办学特色。确立师范院校办学的“师范性”,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提升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完成‘‘一专多能复合型”小学师资人才培养目标。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使学生掌握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相关素质,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师范专业技能,发挥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好自身的角色,树立科学的教学与学习观念。

 

2.教师发展目标

 

激发教师的创新性与主动性,使教师掌握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担当导演或策划者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引导性作用。重视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挖掘教师的内在潜能,使教师具有学者的风范。

 

3.学校发展目标

 

使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形成鲜明的特色,突出我院百年师范教育传统;使研发的校本教材促进地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协调发展;完善与校本教材研发相配套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改进机制。

 

四、结语

 

‘‘综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与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实际相协调,符合当前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这种模式是我院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性尝试,为我院教育教学的实践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性作用。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篇6

关键词:音体美;校本课程;专业化特色;均衡发展

校本课程指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小学音体美校本教程的开发,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以“快乐校园”特色学校建设为基础,以音体美课堂教学为抓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展开。课程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整体艺体素质的利器。课程的开发利用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利于“因材施教”,可以缩小因地域、环境等不同造成的学生整体素养的差异,可以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进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音体美教学专业化程度和教学质量,是音体美教育特色发展的突破口。

一、是国家基础教程必要的补充,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基础教程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教学安排合理科学,是在对音体美课程全方位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适合绝大多数学校及学生的通用教程。但因为地域、环境及学生层次的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发达地区及教学相对前沿学校,对教程内容完成情况良好,但相对落后地区教程完成情况明显滞后。尤其农村地区或专业教师相对匮乏、专业教育没有形成良好延续的地区和学校,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开发出适合本学校学生适用的校本教程,是对国家基础教程的必要补充,可以从根本上缩小因地域、环境等不同造成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方面的差距。

针对各地区及学校音体美教学的明显不均衡现象,小学阶段的音体美教学,需要依托家教程,根据不同地域及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研究开发适合本学校学生能力实际的校本教程,用更贴近学生实际、更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缩小差距,避免学生因为知识技能系统化的差异造成的两级分化。在教学中也需根据学生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根本问题,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推动本地区、学校音体美教育的整体发展,缩小地域间的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推动学校特色化建设进程,利于校际间音体美教育发展的均衡。

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因为音体美课程教学要求及师资力量的差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明@不同的结果。究其原因是各地区、学校的应试教育弱化了音体美课程。认识层次的不同也造成了音体美教育发展的明显不均衡,导致学校间的差别明显。部分学校倡导进行特色教育,充分意识到音体美教育的重要性,加大投入,提高教学要求,教学质量就明显提升,学生艺体素质整体较高。而部分学校因为师资力量不足或对音体美教育的认识不够,使得音体美教育缺乏连续性,给教学带来明显的阻碍。

小学音体美校本教程的开发,重要意义在于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学校特色化发展,选择适合学校特色化教育实际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以学校为本”“从学校中来”的思想主旨。立足课堂,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完善,探究课程实施的积极意义,并对学校各类艺体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推进音体美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积极提升学校教育层次,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从侧面推动学校特色化教育进程,缩小校际间差距,促进校际间音体美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缩小因地域、环境等不同造成的个体差异,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小学阶段学生,可塑性非常强,且处于求知欲旺盛期,对新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动的他们更愿意每天都有不同的能够刺激大脑的新知识、新模式。但对于国家课程这一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的载体来讲,固化、模式化是其不可避免的特征,且强调统一性,对学生个性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校本课程,适合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具有明显针对性,模式相对自由,适于“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发展。

四、搭建知识共享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篇7

一、确立与学生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建设目标

学生培养目标必须与课程建设目标相一致。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学校课程目标体系建设的前提,而学校课程目标的设定又是对学生培养目标实现的真正推动和支撑。针对我校的特点,我校制定了如下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目标:

1.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有民族情怀、世界眼光,能主动发展的阳光学子。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又要有放眼世界的宏伟志向;既要有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又能主动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主动发展,形成个性特长。

2.课程建设目标

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和人格塑造;建设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课程文化,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德育活动课程化的实现,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成为有民族情怀、世界眼光、能主动发展的阳光学子。具体有三:

(1)国家课程校本化

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将重复的内容有效调整,把零散的内容系统梳理,以“学思导纲”为载体,通过对“学思导纲”的完美设计,在引领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国家与地方课程,真正实现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基础目标的自主实现。

(2)学校课程特色化

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师现状开设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校课程;同时,通过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兴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德育活动课程化

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努力将学校特色德育活动课程化,形成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激发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赋予德育活动以生命张力。

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我校立足于打造以“自主教育”为特色的品牌学校,建立了基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该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该体系从课程资源的设置、课程实施方略的制定到课程评价的引领,都突出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的经历和体验相联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主动发展。

2.突出学生有个性的、健康自主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设计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提供适合学生的有个性的、健康自主发展的教育服务,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多元智能。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形成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

3.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

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为重点,以诚信做人、习惯养成和感恩励志等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系列课程,凸显德育实效。

4.突出课程的自主选择性

若让每个学生都取得成功,就要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鼓励教师发挥创造性,开发促进每一位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建立校本选修课程,增强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让课程适合每位学生的发展。

三、确立课程实施方略

1.有效整合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

(1)利用“学思导纲”整合国家课程

以“学思导纲”为载体,将必修课程整合并逐步实现校本化。将现有课程内容按系统论的观点进行适度整合,拓展相关资源,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将预习作业前置,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习惯;将自主基础上的小组合作交流强化,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

(2)课程之间的有效整合

研究课程之间相似、关联、重合的部分,有效进行课程之间的整合,以此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育资源。例如,思品课、历史课、语文课和环境课的部分教材内容重合或互相关联;生物课与地理课的教材也有部分内容相似。

(3)教材内容的系统整合

我们主张增强教材内容的适切性、系统性、拓展性,立足一套教材,吸纳多套教材的长处,依据校本教学目标,调整学科教学内容和配套课程资源,提高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使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例如,在化学课中,环保与污染可以合并到一起(如水、气、土壤等)。在学习每一课内容时,要做好课前延伸、课后探究,便于前后内容的联系,然后再通过一道综合性的题目,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2.因地制宜,有效开发学校课程

(1)选修课

在全校范围内,要求教师在做好自己的本职教育教学工作之外,自主申报一项个人特长,经学校汇总后,从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开设学校课程的选修课,我们简单称之为“1+1”课程。教师申报的选修课程要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实施方案、评价方案以及学生选修评价方案等内容。

(2)独具特色的“五洲城市立体文化”课程

每个班级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个学习小组自主选择推荐一个“五洲”城市,对该城市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人文故事和科学文化等信息进行搜索、筛选和整理,并完成简单的中英文对照。每个学习小组将研究成果写成《某某城市推荐方案》,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等自主学习时间,实现“城市”之间的互访,学习小组的成员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将自己小组了解的这座城市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人文故事和科学文化等信息与全班、全校同学分享,并在此基础上,编写“我们的城市”的独幕话剧,然后开展巡回表演,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集中汇演。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篇8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小学;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101-04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学生应当享有对校本课程建设的话语权。但在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中,不少学校忽视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感受和建议,话语权的丧失使学校建设的校本课程未能有效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促使我们思考:校本课程是否真正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改进措施?本文以常州市L小学为例,从学生满意度的角度对小学校本课程现状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二、理论框架

1.顾客满意度理论

顾客满意度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可追溯到1965年Cardozo发表的《顾客的投入、期望和满意的实验研究》。顾客满意度是对顾客满意程度的量化描述,是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感受与期望比较的程度,是一个变动的目标。

近年来,学者开始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引入教育领域,提出学生满意度的概念,作为学生消费者参与教育过程、评估和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尺度。本文将校本课程视为学校提供的一项教育服务,而学生是这项服务的直接消费者,探讨和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程度。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5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校本课程的建设应该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此外,还要从学生正在产生或未满足的需求着手,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学生满意度的调查研究设计

1.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取便宜抽样的方式,选取常州市L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08份,剔除答案呈明显规律、空白、填答不完整的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179份,有效回收率为74.6%。调查对象情况如表1所示。

2.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在文献阅读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关于学生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结合校本课程的特点,笔者自编了“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顺序量表,每题均采用正向记分。

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问卷数据的整体克朗巴赫α系数值是0.818,Kmo值为0.708,信效度良好。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

1.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1)对样本学校校本课程总体满意度分析。本研究采用频次统计来观察学生对校本课程总体满意度的情况,如表2所示。

通过表2可以看出,94.97%的学生选择一般及以上,大部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2)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各指标及具体满意度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出学生对于校本课程建设质量各个维度的满意度以及各项具体指标的满意度的基本情况。

课程设置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课程设置维度满意度的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在校本课程设置这一维度中,“征求学生意见”这一题项得分偏低(m=2.94),“自主选择”(m=3.02)、“与兴趣相符的科目数量”(m=3.13)、“选课制度”(m=3.14)这几个题项得分显示出明显的低分倾向。

教师能力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教师能力维度的学生满意度情况如表4所示,不难看出学生对教师能力维度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高分倾向,但是“师生互动”这一题项得分偏低(m=2.91)。

课堂教学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如表5所示,通过描述性分析可见,学生对课堂教学维度总体较为满意,呈现明显的高分倾向,但是在教学内容需求满足程度这一题项上得分偏低(m=3.13),表明教学内容仍然有待改进。

课程评价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课程评价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如表6所示,学生对评价的总体满意度以及对日常作业的满意度均表现出低分倾向,均值都为2.90。与此同时,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校本课程评价的意向(m=3.94)。

综合以上各维度的分析可见,在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满意度的38个题项中,平均分低于3分的项目只有4个,其中有两个集中在课程的评价方面,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师能力、以及课堂教学3个维度上的满意度基本都呈现较明显的高分特征,课程评价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学生对课程评价的总体满意度也相对较低。

2.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指标差异性分析

(1)学生满意度在年级上的差异。选择年级为自变量,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探究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在年级上是否存在差异。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通过表7可以看出,“课程设置”检验变量Levene统计量的F值等于3.463,p=0.033

对于满足方差齐性的变量,即课堂教学、课程评价两个维度,由单因素方差分析表可知(如表8),“课堂教学”的F值为2.448,p=0.089>0.05;“课堂评价”的F值为1.142,p=0.322>0.05,所以课堂教学、课程评价两个维度在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

对于不满足方差齐性的变量进行welch检验。由表9可知,课程设置满意度的p值为0.429,大于0.05;满意度总分的p值为0.066>0.05,所以无法证明对于不同年级,课程设置满意度和小学校本课程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差异。教师能力满意度的p值为0.009

(2)学生满意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本研究选择性别为自变量,课程设置、教师能力、课堂教学以及课程评价的总分为依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探究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具体的统计分析数据如表10所示。

如表10所示,在课堂教学这一维度上,相伴概率p=0.014,p0.05,表明在小学校本课程总体满意度上不因性别差异而存在显著性差异。

3.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对学生总体满意度与其4个维度的满意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1所示。

(1)学生满意度与教师能力维度的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623,这表明教师因素对小学生的校本课程满意度影响最大。

(2)学生满意度与课程评价的相关系数相对最低,为0.287,说明在这4个维度中,学生满意度与课程评价的相关性相对较弱,课程评价维度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学生总体满意与课程设置、教师能力、课堂教学、课程评价这4个维度之间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均处于较显著的水平,表明在校本课程深化的过程中,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满意度水平。

五、基于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的结论与建议

学生对小学校本课程满意度测评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校本课程的建设之中,通过统计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与不满意之处,找到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优势与不足,对于进一步深化校本课程改革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都有非常大的实践意义。

1.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的结论

本研究在总结已有的关于校本课程建设现状以及学生满意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编问卷对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由此获得以下结论:

(1)学生对小学校本课程整体比较满意,选择一般及以上的共有17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4.97%,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2)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师能力、课堂教学3个维度上的满意度呈现较明显的高分特征。但是这几个维度中,学生参与题项的得分普遍偏低,表明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学生无法做到“乐学”,满意度自然呈现低分趋势。

(3)学生对校本课程评价的满意度表现出明显的低分趋势,而学生在调查中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校本课程评价的意向。说明在校本课程评价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评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老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也缺乏平等地交流,学生仍然是校本课程评价的客体。

(4)学生对小学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女生的满意度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力维度上。

(5)学生对小学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满意度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力维度上。

(6)小学校本课程的学生总体满意度与课程设置、教师能力、课堂教学、课程评价均呈显著相关。其中,学生总体满意度与教师能力维度的相关系数最高,与课程评价维度的相关性最小。

2.思考与建议

学生满意度作为一种态度和情感体验,是动态的,会随着人的需求不断变化和升级,它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此次对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可以从丰富校本课程内容、提升教师能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入手,具体建议如下:

(1)深化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不少学生反映应当扩充校本课程体系,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有学者指出,校本课程应“走下神坛”,走向开放化、多元化,选取教师、学生拥有的课程资源,听取学生的建议,从个别化开发到有规模的开发,使课程体系逐渐从零散走向系统化。此外,刘世民、苑大勇提出利用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分别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利用当地优秀文化资源、根据民族特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笔者认为这也是值得学校借鉴的,校本课程要从学生本位出发,但也不能忽视学校自身特色的打造。

(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养。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教师的能力与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本课程的质量。首先,教师要扩充自己的知识,不断吸纳新知识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课程教学设计的能力、表达能力、教学媒体应用的能力等。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男生与女生在教师课堂教学的满意度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调整,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也应当提升课程开发的能力,不仅要学习课程理论知识,更应当掌握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李臣之指出,一切课程人,均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一心向“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更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学生的声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这一报告中指出:如果任何教育体系只为持消极态度的人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与,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从实际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校本课程参与意识,而且有能力提出比较客观的建议。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的各个环节倾听学生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张晓东.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校本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

[2]刘寒梅.大学生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学生满意度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4.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篇9

一、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研究性学习彰显特色

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后,针对每年入校新生1100人左右,学生的爱好、能力、基础、潜能有着很大的差异的实际,宝泉岭高级中学开齐开足了国家规定的八个学习领域的所有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与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活动课程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课程突出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了研究性学习在课程构成及实施过程中的特有作用,是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2007年黑龙江出现了50年一遇的夏伏连旱,学校考虑到农垦学校的特点,布置进行了第一个研究性课题《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除在学校成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课题指导小组外,还先后聘请了农学博士、宝泉岭农场副场长沙录等四名农业专家担任课题组指导专家,在指导教师和农业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高一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先后成立了160余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完成了选题和制定研究计划等工作,并利用“十一”长假,走向田间地头,观察记录农作物受灾情况;走访农户,采访有关专业人士,广泛收集信息,于“十一”长假后完成了开题工作。寒假期间,学生们自主完成了课题的深入研究工作,并在新学期开学初进行了结题展示。

二、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结合,彰显弹性多样性

学校课程的管理权限属于学校本身,主要是根据国家的规定、地方的规定以及本校的特点、情况开设的课程,宗旨是对国家有关课程教学全面拓展,为每一位学生搭建开发自身潜能的舞台,以达到充分发挥教师智慧、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作为学校课程开发的实践者和建设者的教师,他们是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实施的主力军,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宝泉岭高级中学多次对全体教师进行学校层面以及教研组层面、备课组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三级培训,制定了《宝泉岭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及使用方案》,确定以对国家或地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依托北大荒精神,结合综合素质评价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有关的校本课程的五项校本开发原则,形成以高二为主、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校本课程的工作思路。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功能结构是多元化的,校本课程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对各领域的校本课程要有充分的整合性和全局观念。为此,学校分别制定了《2008-200年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2009-2010学年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对每一学年度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进行具体的要求与指导。

宝泉岭高级中学是省篮球基点校,有较好的室内篮球馆,学校把《篮球》作为学校的常设校本课程,有一位具有武术特长的体育教师,还有一位获得过总局乒乓球冠军的体育教师,我们开设了《太极拳》、《乒乓球》等特色校本。

中学生奥赛是学有专长的学生发挥自身特长的重要阵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奥赛成为学校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开发《心理健康》、《地震》、《太极拳》、《物理奥赛》、《习作欣赏》等20多门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30余种,同时将学校组织的大型文体活动纳入到校本课程管理之中。

学校还对校本课程实行动态管理,每年都将对课程目录重新进行修订,新的、成熟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将淡出,使校本课程处于动态发展的趋势。

三、尝试“走班制”教学,彰显个性教学

“走班制”教学最大的特色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程度选择学习内容,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一刀切”变成“重个体”,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发展的重要教学方式。

2008年秋季开学,宝泉岭高级中学就在高一年级的体育课尝试进行了“走班制”教学。新高一的体育教师有3人,分别开设篮球、排球、武术三门选修课程。开课前,由体育教师提供课程纲要,介绍开设的课程内容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报名,学生在此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指导选择工作,如出现盲目跟从其他学生,班主任将引导学生重新选择。学校根据教学设施,限定了每门课程的人数。上体育课时,每个教学班级选出新的体育委员,并将每个教学班按原班级分成若干个大组,每个大组选出一个大组长,在大组内再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这样不仅便于管理,而且在教学班内形成了合作和竞争的氛围,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学校“秋实奖”研讨课中以教学班为单位展示的体育课受到校内外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篇10

一、确立与学生培养目标一致的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目标必须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统一,没有课程支撑的学校特色培养目标定是空中楼阁,无根之木。

(一)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有民族情怀、有世界眼光、能主动发展的阳光学子。即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又要有放眼世界的宏伟志向;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既能全面发展,又能主动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主动发展,形成个性特长。

我们拟在学生完成规定学业和实现德、智、体、美等具体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达到如下个性特长目标:能在校本课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1-2门课程,并为该课程的发展做出贡献;参加一个社团活动或兴趣小组,并完成一个课题或项目研究;至少还要娴熟掌握一种运动技能;娴熟掌握一种艺术技能;至少做60个小时的志愿者或社区服务;至少要以合作小组形式探究4—8个“五洲文化名城”课程设计,并能明确分工完成巡回演讲或一幕话剧演出;阅读10本世界名著、4本(数学)科普读物、2本英语原著;积极参与学校开设的德育系列课程,并完成规定学分。

(二)课程建设总体目标

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的完整心灵成长和完美人格塑造;建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德育活动课程化,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成为有民族情怀、有世界眼光、能主动发展的阳光学子。

课程建设具体目标:

1.国家课程校本化。即通过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效整合从而达到重复的内容有效调整,把零散的内容系统整合,通过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在引领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国家与地方课程,真正实现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基础目标的自主实现。

2.学校课程特色化。根据学校实际和老师现状开设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校课程,同时通过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德育活动课程化。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努力将学校特色德育活动课程化,形成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激发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赋予德育活动以生命张力。

二、构建具有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

我们立足于打造以“自主教育”为特色的品牌学校,建立基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在基于政策、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彰显校本特色,突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特点。我们设计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图如下。

该体系有如下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该体系从课程资源的设置、课程实施方略的制定到课程评价的引领,都突出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思导纲》的设计,实现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二度开发整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切实可行、富有效果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主动发展。

3.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形成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

4.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为重点,以诚信做人、习惯养成和感恩励志等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系列课程,凸显德育实效。

5.突出课程的自主选择性。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鼓励教师发挥创造性,开发促进每一位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增强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让课程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三、确立课程实施方略

(一)有效整合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

1.利用《学思导纲》整合国家课程。《学思导纲》是我们实施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有效载体,更是将必修课程整合并逐步实现校本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学思导纲》的设计,拟将现有课程内容按系统论的观点进行适度整合和二度开发,拓展相关资源,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有效性。将预习作业前置,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习惯,将自主基础上的小组合作交流强化,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

2.课程之间的有效整合。研究课程之间相似、关联、重合的部分,有效进行课程之间的整合,以此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育资源。如思品课、历史课与语文课、环境课的部分教材内容重合或互相关联。

3.教材内容的系统整合。我们在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设计、系统训练等方面不断探索,在完成国家学科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提出如下整合策略:统筹三类课程整合、进行专题教学、注重实验教学;序列化分解学年段的教学目标;系统化构建单元教学目标;核心化设计课时教学目标。立足一套教材,吸纳多套教材的长处,依据校本教学目标,调整学科教学内容和配套课程资源,提高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实现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二)因地制宜,有效开发学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