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十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十篇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6:06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篇1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校“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模式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展示和表达等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由于学生普遍缺乏“通史”知识,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把课堂环节又分为了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当堂训练几个小环节,课堂探究环节往往又是几个具体的问题,加上课堂点评时间和讲授时间不够,导致学生往往只理解掌握了一些具体知识,而忽视了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把握教材、把握知识体系,缺乏从宏观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解决

在“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更有必要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高度,从整体学科的高度去谋划一节课、一单元、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是整个高中三年的学习。下面,我从历史课程整体把握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等方面做一些探讨。

1.历史课程整体把握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课程标准把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二十五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可见要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要从整体上把握。

(2)高考考纲的要求。高考比较题、分析题以及时空跨度大的题目所占分数比重较大:比如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37题(32分)涉及中外历史知识的联系和三次工业革命的联系,时间跨度也有三四百年。这种大跨度大综合题目屡见不鲜。这种大跨度大综合题目要求同学们有良好的整体观和全局观站在全球视野的角度思考问题。

2.“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模式下如何解决整体把握课程的问题

(1)通过辅导讲座和培训,强化同学们历史学习的整体观和全局观,我从人教版教材历史学习推荐网站和其他网站搜集整理一些整体把握历史知识的文章,引领同学们更新学习观念。介绍了一些最先进的史学理论和观点,比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使学生明白有宏观和微观等角度考察历史的途径。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注重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由于新教材不重视完整的知识体系,加上同学们普遍基础差。同学们历史时空观念不强。而时空观念又是整体把握历史的基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大力培养同学们历史时空观念。比如:引导同学们看每一本教材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牢记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表和各个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等。

(2)在学案设计上体现整体把握的思路,如学习思想文化史时,提醒学生注意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史内容。自主学习时要求联系相关教材知识。在自学设计时要求注意知识的归纳和内在联系,而不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在设计合作探究题中,通常设计三个大题目,三个大题目之间要有内在逻辑关系,大题目中每个小题之间层次递进、逻辑关系递进等,三个探究题总的来看要能够反映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中,我依次设计了以下几个小问题:①请查阅资料,谈谈东欧各国从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发展状况。②请查阅资料了解1917年十月革命到1991年苏联解体前的历史。③谈谈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④结合材料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⑤结合原因谈谈有何教训或启示。⑥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认识。通过以上课前学案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既强调了学生信息利用和检索的能力,又使各个问题串联起来,解决了具体问题,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历史。在学生讨论时,注意引导同学深入思考,把每一个小问题先解决再把问题综合起来看是否能有新的启示。在课堂展示时主要展示方法、观点和认知过程和规律。

(3)教师要善于着“眼”。教师的点评和讲解应着重于“眼”。眼是谋篇布局的关键棋子,此棋子一活,全盘皆活,所以我的点评重在“画龙点睛”,重在理清头绪,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探究一般性的规律,等等。比如学习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点评时注意思想解放的过程经历了由浅入深不断推进的过程,强调思想解放是与救亡图存相联系的,从而既把握了知识的整体性又渗透了情感教育。

(4)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从具体到一般,从知识上升到理论高度。要在上课前出示学习目标,并进行具体解读,课堂上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展开、落实。最后还要回扣学习目标,检查学习目标是否落实。因为学习目标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节课的整体知识体系和脉络,从整体上构建了学习任务。

(5)上好单元复习课和画好每节课、每个单元的知识树。历史教材是以模式+单元的结构编排的,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每个主题只有等到单元知识全部学完以后才能更好理解,更能整体把握。因此,单元复习在历史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我认为单元复习时应调好“视角”,从“单元”视角出发而不是从“课时”视角出发。比如,要求同学把课时知识树转化为单元知识树,单元知识树重在于弄清课时之间的关系。抓住单元的主题做文章,比如“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抓住“演变”二字。在练习题设计时,最好设计跨课时的题目,最后可以要求同学们围绕单元主题发言等。再把本单元各节的知识点清理一下,看看还有哪个知识点或环节不懂等问题,引导同学们探究。

(6)精心制作试卷和组织考试,认真做好试卷点评。试卷制作要体现全局观和整体观。比如:在制作高二上学期必修三期中考试卷时。针对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时,我设计了一个材料分析题,涉及智者学派、中世纪的思想控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五段材料。先分别考查每个知识点的内容。然后设计一道综合题“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历程。”这样,既弄清了各个具体知识点,又从总体上把握了单元知识,还补充了新课程没有涉及的“中世纪”的概念。解决了历史知识的断层问题。使同学们完整的把握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这一主题。在试卷讲评中,要有分类的思想,分基础知识类、能力综合类、整体把握类等解析。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篇2

一、新课程改革下职业高中历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1.学生学习基础差,课时明显不足

在职业高中学生中,多数学生学习基础差,文化课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而新课改下,历史教材容量大,历史学习的课时明显不足。以我校为例,我校是一所职业美术高中,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入学成绩普遍偏低,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历史等社会学科重视不够。学生进入职业高中后,要花费很大一部分精力去学习美术专业知识,特别是到高三后,为了迎接全省专业联考和各高校的专业校考,学生差不多要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课集训,因而学生上文化课的时间不能与普通高中相提并论,课时明显不足。再加上高中历史新教材容量过大,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不能充分展开,相对较多的教学内容与非常有限的授课时间形成一对突出的矛盾。

2.课堂教学遇到的困难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高中历史新教材,是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合编为体系,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但教材同时也存在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差、知识系统破碎的弱点,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在职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因为课标规定宽泛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感到困难,因为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而对教学活动的展开感到困难,因为课时相对不足而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感到困难。同时,有不少学生因为教材内容多而感到学习负担重。因此,有效地整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使之符合职业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职业高中历史教材整合的几点做法

1.充分做好初、高中教学的知识衔接

高中新课程体现在课程结构上,由过去的单层结构改为多层次复合结构。以往的高中历史教材主要是以通史为主,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有极大的重复性,既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很好的历史功底,升入高中照样也能学好历史。而新课改高中历史教材打破了传统的历史编年体系,由通史变为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以模块教学为特色,突出主题探究,跳跃性较强。

全新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材编写方式、崭新的学习方式对于刚升上高中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而职业高中中多数学生在初中的历史学习很不扎实,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历史时空感不足,没有形成系统的通史知识体系,把握不住必要的历史阶段特征,因而升入高中后学习历史明显力不从心。我们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知识储备,结合学生文化基础差、底子薄的特点,加强了对初中历史教材的了解,从高一开始有重点地进行初中历史知识的回顾与梳理,充分做好学生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尽量减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落差,从而使学生顺利进行高中阶段历史的学习。

2.遵循教材,有机整合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特点,以“模块”+“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教材呈现出模块式、中外合编、专题式等组合形式,各个模块之间,既各有不同侧重,又有密切的联系。高中历史共分成3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历史Ⅰ》反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历史Ⅱ》反映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史实;《历史Ⅲ》属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选修课分为六大模块,贯通古今中外,涉及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和文明成果等,在历史必修课之外,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主选择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重视研究各个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打破教材模块专题束缚,对教材重新整合优化,在专题中体现历史的整体性。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史实割裂,时序混乱,内容重复,我们认真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把握各个专题核心问题的基础上,主要在同一模块中进行各专题之间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参照,统筹兼顾,凸显历史的整体感,加强教学效果。我们针对高中历史教材三个必修板块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选取部分内容的专题体例,忽视了知识间相互联系、互为依托的情形,我们从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突破重难点等方面整合相关知识,从教材的顺序和结构上重新对专题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教材整合,使历史专题的头绪更加集中、主题更加突出,更好地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整体性;通过教材整合,我们帮助学生认知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形成完整的历史认识体系;通过教材整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多视角、多层次、中外贯通的目的。

3.借鉴不同版本的课程资源,构建丰富的知识体系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打破了以往人教版一统天下的局面,实行“一标多本”,出现了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四个版本。四个版本的历史教材,都是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虽然选取的主要史实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各个版本的侧重点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真研究课标的要求,同时注意阅读、比较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课程标准,更加准确地把握专题知识的核心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不同版本教材选择性利用,合理取舍,博取众家之长。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篇3

[关键词]整体教学整体教学的原则整体教学的作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作为历史教师要注重课堂的教学改革,教师要宏观把握教材,把历史教材的体系整体化,把历史教材的知识整体化,那么历史教师如何通过对历史教材的综合分析,从而向学生揭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并逐步培养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整体教学

首先,是由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是由无数个看似互不相关而实则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构成的,有过去性、具体性和综合性等知识特点。若离开了整体的理论思维,就无法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也就会变成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只有根据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从宏观上把握整体知识结构,进而向学生揭示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让学生在掌握某一知识点的同时,知道这个知识点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位置,才能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

其二,整体教学符合正确的思维方式。“系统分析法”的核心是整体分析法,把它运用于历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将历史看作是一个整体过程,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事件、人物、典章制度等都不过是这个整体的组成部分。必须着力去寻找历史的整体性和整体关系,以发掘历史整体过程和整体运动规律。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整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

其三,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高效地掌握历史知识。整体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懂得看似孤立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看到某个历史阶段或历史事件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位置,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历史知识,从而达到把握重点、纲举目张的效果。同时,通过不断地联系、类比、分析,还能加深记忆印象。对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将知识从感性升华到理性的高度。

其四,从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看,整体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的素质包含了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性素质等各个方面。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工程。人的素质是对社会经济发展适应能力的自身延续、发展水平的有机结合,表现了多元性、整体性的特征。而作为提高和升华人的素质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就必须符合这种特征,加强整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整体教学的运用

首先,要贯穿于教师的备课中。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学年或学期开学之初,教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通读课本,对所授年级的课本内容有一个总体了解,以便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既能考虑每一堂课或每一单元的知识容量,又能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尽可能让每一堂课或每一单元的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2.认真钻研课本,正确把握编写意图,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大到古今中外的联系、因果关系等,小到单元之间、章节之间的前后左右的联系。

3.将知识分类整理,准备相应的思考题。在备课中,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准备一些相应的综合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也是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一个有效途径。

其次,要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备课中的整体教学设想仅是一个蓝图,具体落实必须体现于课堂教学的过程。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讲授新课之前,要求学生先熟悉课本目录。读书先读目录,以此来督促学生自学预习,以便在讲述新课前,学生能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从宏观上把握课本内容的整体。

2.在学期开始具体讲授新课内容前,教师应对所教内容作一个提纲挈领的概述,让学生在头脑中先形成一个大的整体知识框架。

3.在讲授一章一节内容时,教师应向学生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让学生看到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要从其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产生的结果或影响等方面去分析。按这个思路去分析教材,就可以将一章一节的内容组织成一个整体。

4.在每堂课的课堂小结中,除了重申新课的知识要点和理清线索外,还应进一步强调知识的内在整体联系。再次,要贯穿于复习检测中。知识的检测除了检测教学效果和进一步巩固知识的功能外,还对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式具有导向作用。前面已谈到,在备课中应备相应综合性思考练习题,注重古今中外的知识联系,这在平时的检测中就应有所体现。

三、整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教学的层次性原则。从宏观上着眼,微观中入手。整体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概貌,找出历史发展的内在本质联系,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要从整体上掌握历史,不能急于求成,而必须首先掌握具体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找出每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2.历史教学的系统性原则。历史是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展的。只有按照历史年代次序叙述历史事件,才能讲明历史的因果相联的关系;也只有系统地讲授历史,才能使学生在具体了解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是指历史的纵向关系而言。同时,还要注意历史的横向的联系。即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是历史整体教学需要达成的要求。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篇4

一、高精度巩固知识点

1.精读课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思考词与词间、句与句间、段与段间的前后关系,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完整地回忆课本。如世界现代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目就要弄清四个知识点:一是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二是经济危机的出现;三是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四是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这四个知识点又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完整知识体系。

2.把握内涵。在弄清知识点的基础上还须向细处分析,进一步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如上述第一个知识点就包含以下三个要点:①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人们醉心于股票等投机活动,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二、高准度理解历史概念

1.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确定义的前提。如1997年高考试题第7题“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理论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此题如果能正确理解“施政纲领”的内涵,即变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便可轻易选a。又如第8题“‘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B.可使美国在华获得的权益居列强之首C.表明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该题主要考查门户开放的外延,即影响,为“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

2.完整归纳概念内容。例如1997年高考第14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此题已对历史概念的内容进行了部分归纳,要求选出符合项。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概念所含内容的归纳过程。经过归纳比较,显然②不是共同点,应选没有②的选项。

3.区别概念的异同。在复习中应把同类或相似、相近的概念进行对比,区分其异同点,从而提高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如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6题“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点是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③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运用概念分析问题。仅做到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能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才是复习中的理想境界。如运用“分封制”的概念来分析周朝分封、秦不分封而实行郡县制、汉初分封等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运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来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等。

三、高密度串连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是知识内在的点、线、面交织而成的有机整体。在复习中,必须抓住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1.抓点。如士族制度问题,可抓住四个点:①魏晋时期,在地主阶级中形成士族制度;②东晋南朝时期,士族势力发展;③南朝末年,士族势力渐衰;④唐朝末年,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士族被进一步摧垮。这样,对士族问题就有了完整而明确的认识。

2.串线。“线”是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秦朝的皇帝、三公、郡县,两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杯酒释兵权”和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的废丞相、八股取士、军机处和文字狱,这些都是“点”,由这些点构成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建立、巩固、加强的发展史。

3.铺面。“面”是历史某一时期或阶段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

总之,只有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才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体内容,进而捕捉历史的阶段性特征,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四、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

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进行叙述的,是一个平面系统。但高考命题则往往抽取历史线索,挖掘知识联系,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形成立体系统。因此,备考复习不仅要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拓宽、挖深、抬高,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形成立体知识体系。

1.相对完整的叙述+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如1996年高考第48题“简要说明18世纪—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1789年革命与1848年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此题要求对法国18世纪—19世纪中叶的历史进行相对完整的叙述,其中又含有对革命原因、革命任务、革命对象和革命主体等方面的深层次分析。再如第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此题同样要求学生从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和归纳。从表面上看史实明确易见,但对分析能力的要求却比较高。

2.宏观分析+微观考查。例如1997年高考第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此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宏观分析能力,要求学生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协约国列强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要求对协约国列强进行具体分析,也含有微观分析的成份。

3.显性联系+隐性联系。“显性联系”是教材中历史知识间较明显的联系,而“隐性联系”则隐藏于知识之间。换言之,就是所谓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隐性问题是对显性问题的深化、概括、比较和系统化,显性问题只有通过隐性问题才能提高其自身的价值。如1996年上海高考第46题“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各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土地问题的?各国土地问题的解决对其资本主义发展有何作用?”在这个问题中,命题者就抓住了它们的隐性联系,即革命和改革中的土地问题,经过发掘,能力考查的层次就明显提高了。

4.历史学科+相关学科。如1996年上海高考第39题:“1904年,章太炎为某人70大寿做联句一副。请读后回答问题‘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①做七十大寿的‘某人’是______。②当此人吸尽黎民膏血,歌庆‘五十’的时候,中国东南部的军民正在抵抗______国军队的大举进犯;而在祝其‘六十’‘万寿’的那一年,______舰队官兵的鲜血却染红了黄海的怒涛。”此题的文学性较强,解题时既需要有扎实的历史基本功,又需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

再如1996年高考第39题所要求学生填识的南北朝后期的形势图,该图在课本中并没有出现,而是命题者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有关知识设计出来的。它既考查了历史知识,也考查了地理知识,拓宽了能力要求。

又如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第42题“观察下面《美英两国首脑在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时的合影》后填空。①在前排就坐的左是______,右是______。”此题附有一幅图片,因而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多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

五、多角度比较人物事件

在历史测试的四种题型中,无一不涉及到比较能力,因此,学会科学的比较方法,掌握一定的比较技能,尤为必要。

1.把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背景、特点、作用或实质等。如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各有其背景和特点;再如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作用,从政治上看主要有三类,一是“”,如秦末农民战争,西汉绿林赤眉起义,元末、明末农民战争;二是“瓦解”,如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唐末黄巢起义;三是“打击”,如太平天国运动。

2.把性质相同但分布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加以分析比较,理清发展线索。如对中国近现代史上几次大的革命运动进行分析比较,既可以认识其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又可以系统地把握中国革命史的全过程。

3.把同类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进行比较。如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在工业革命前后就具有不同的特点。

4.把某些表现相同而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认清其不同实质。如唐代手工作坊和明代手工工场,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现阶段我国向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等问题。

六、科学化评价人物事件

要想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掌握评价的尺度、角度和信度。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立场正确。要站在正确的阶级立场(人民的、爱国的立场)和社会立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国际主义和改革探索等)上看问题。

2.观点鲜明。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时势造英雄”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两个基本观点。

3.方法得当、客观公正。要全面而准确地分析和评价,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区分不同的阶段,要运用辩证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分析,切忌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局部和全局、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七、简化概括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浩瀚庞杂,要把其浓缩、概括、提炼成简明扼要、要点明确的知识点、知识链才能有效地掌握教材。

1.抽取要点。即正确选用课本中的关键字词或章、节、目标题,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精炼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知识要点。比如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提炼成①收企业;②征余粮;③禁商贸;④配物品;⑤强劳动。

 2.时间作序。即以时间为序来组织知识。如1997年高考第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此题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勾勒答题题纲:①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萌芽;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③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④辛亥革命后迅速发展;⑤20世纪30—40年代陷入困境。

3.逻辑划块。即按照有关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分块概括。如中国古代各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可以分析以下方面:①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②经济发展、社会繁荣;③民族融合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等。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篇5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初高中;整合

21世纪呼唤有智慧的教育,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从根本上革除我国传统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养成的弊端,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拥有不同资质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我们教育界备受关注的核心命题。新课程背景下,整合教学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和要点。

所谓“整合”即“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在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的建构、序化的过程。课程整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学科课程的设计和教材的编写,还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整合。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内容的整合,我们整合的根本目的是学生思维的整合。目前,我个人认为,搞好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和整合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

一、初高中历史整合教学的必要性

初高中历史教材的现状,急需我们教师对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问题进行研究。浙江省在初中实行的是综合课程,历史只是综合课程的一部分,初中生要学习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讲述社会是怎样的,这是对社会生活要素的整合;第二个主题“我们传承的文明”,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对反映社会发展的史实的整合;第三个主题“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讲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这是对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的整合。

从初中综合课程标准中,我们已经看不出历史的整体脉络,那么在教材中就很难显示出历史的基本结构和系统,要学生学到系统的历史知识更是天方夜谭。学生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虽然在某些方面增加了能力,但是三年下来,初中生不可能学到通史知识,一些历史的基本思维,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也很难形成,在这种基础上进行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已经出现了认识的困难。如果说过去我们初高中历史学习中存在的弊端是通史基础上的重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而影响教学的话,那么在综合基础上进行专题+模块的综合学习,同样会导致学生因为学习上的困难而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使学生从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出现了一道靠自己很难跨过的门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专家、历史学博士赵亚夫在《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中明确提出:“初中历史课程仍需要在两门通史上下功夫,否则任何形式的历史学习内容,都不能够满足高中的模块结构”。历史的发展具有时序性特点,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同样具有时序性特点。历史学习中只有突出这一特点,才能客观地展示历史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因果关系,有利于学生认识历史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

二、初高中历史整合教学的理论基础

整合教学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这种教学策略的提出也有着教学论、认识论和历史教学论方面的理论基础。

1、教学论和认识论研究为高中历史整合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脑科学研究证明,人脑是以整合的方式而非分散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加工的,知识越整和越易于学习。知识联系越密切,越易于与大脑相容,大脑不存在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机能,它更象是一个路标,把不同学科领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系统论的原则也告诉我们:社会、自然、大脑都是个大系统,每个系统又是由若干的要素或子系统组成,当一定数量的要素或子系统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联系起来之后,就产生了一种1+1>2的效果。就是要解决目前高中历史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新出现的“盲点”,旨在通过学科内知识的整合以及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等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他们创造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新概念和技能的内化和运用必须以学习者的先验经验、有意义的脉络、及整体概念的理解为基础,而非建于抽象、片段的零碎知识上[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韦小满等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8页]高中历史新教材整合教学基于这一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看到学习各领域知识之间的一致性、关联性,促进学生知识间的迁移。

格式塔心理学家研究也证明,人的大脑会把客观现实加以组织,变成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心理事件。并进一步指出,人们认识事物总是有整体到部分,由整体的陪衬和显示部分的意义。使学生在整体世界的背景下去审视各学科知识内容,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在学校,我们继续使用着支离破碎的教学方法授课,而广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病所在。如果我们的教育是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那么我们必须关注适于学生整体发展的教育方法。我们需要用整体的教学方法教授知识,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种方式的学习,以便让他们在未来的实际生活中能够切实运用这些知识,我们最终必须将所学课程加以整合。课程整合一个亮点在于教师再次成为课程的设计者,他们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有意义的教育方式。

我们都明白,我们的教师一旦熟悉了上课的材料,他们此后就会用自认为最有意义的教学方法,用很自然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还有就是,学科内部的联结关系虽然不宜察觉,但终究是存在的。一旦被找出,这种后连接关系就变得明显而确定。通过运用连接的模式,我们的教师可以确定单元教学的顺序,因为这些单元内容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有时候课程整合关注的是如何整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各项能力,而不是学科内容的单纯叠加。它是通过学科本位的教学将元课程中的各项生活技能串联起来。在学科化知识结构的组织过程中,将各学科知识内容中的关键生活技能串结起来,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切实可行又显而易见的课程整合模式。我们的教师通常会将思维技能和协作技能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而不是单纯地教授这些技能本身,于是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实质上成为了思维技能、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多元智能等学习载体

三、初高中历史整合教学策略思考

关于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问题,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第一线教师都已经在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赵亚夫的《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精选和整合原则》(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4月),解爱群的《教材内容整合:高中实施历史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策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9期),马凤鸣、赵虹的《中学历史整合式教学实验的构想》(摘自《内蒙古教育》2007年1期)。关于初高中历史衔接的教学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大多是对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在具体的如何衔接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深入、具体,特别是适合浙江省省情的教学研究还不是很多,在具体教学策略上还有许多空白点,他们的这些研究成为我写作论文的基础。基于这种认识,我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和整合问题的策略进行初步的探索。

1、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整合

鉴于初中开设综合课程实际情况,高中的历史教学首先要立足于这一事实。在让学生学习新课程之前,花些时间给高一新生补充一些学习历史所必需的通史知识。具体说就是在开学后的前两个星期内,先不上新课,用这段时间来跟学生讲解中国史和世界史。先讲中国史,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古代史部分重点让学生了解历史朝代的顺序,让学生明白中国历史上主要朝代的先后顺序和重大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和后果。如中国历史从距今170万年前进入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有包括原始群居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半坡氏族与河姆渡氏族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大汶口文化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黄帝和尧舜禹时期。公元前2070年我们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末年被商汤所灭,商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和鼎盛时期。西周在巩固奴隶制方面创造了中国最早的政治文明:井田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代替西周的是东周,东周又分成春秋和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从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灿烂辉煌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自己的统治,建立了一套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由于实行暴政,很快被农民起义,代之而起的是刘邦建立的西汉,西汉在制度上主要表现为“汉承秦制”,在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颇有建树,既有向西北农开拓疆土,也有通过丝绸之路而走向世界。西汉灭亡后,刘秀建立东汉,并出现了东汉初年的“光武中兴”。东汉末年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最终形成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这一时期政治分裂,南方经济得到开发,民族融合,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不久完成全国统一,中国进入隋唐盛世。隋朝虽短,但在一些制度上很有创新,为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础。唐朝前期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生产关系,革新政治,轻徭薄赋,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睦邻友好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后期出现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最后在农民起义打击下衰亡,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和北宋、辽西夏对立和南宋与金的对峙,1271年元朝建立,不久统一全国,中国再次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元朝后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元朝最后被农民起义,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在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1840年终于被外国列强打开国门,中华民族开始了沉沦和抗争。

按照同样的方式把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线索和基本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对中国和世界两门通史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一些历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历史线索基本掌握,在此基础上开始新教材的专题结构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困难将大大降低,为搞好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教学奠定基础。

2、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整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对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在课堂是不是要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思维和方法,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知识迁移理论认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有序性和概括性都直接影响着迁移。教学内容有整体性,学生就会知晓个部分知识在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关系和意义,在学习中容易从整体迁移到部分,活把整体纳入整体结构;教学内容体现有序性,学生就可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并进行知识的垂直迁移;教学内容体现概括性,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进行知识的水平迁移。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一种知识载体,这为我们教师充分考虑学生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和认识特点去整合教材内容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高中历史新教材是以专题为学习单元,这为我们进行整合教学提供里一个便利条件。在我们备课时就应该按照主题化、集约化、结构化和层次化原则去整合教材。先确定教学的目标根据目标确定一个教学主题,主题应该是涵盖面广、聚合能力广、能够把其他教学内容串联组合起来,使之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以发挥群体效应和系统效应其次,应把具有较高概括性、解释性强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放在教学中心,使之成为学生记忆、理解和运用的重点,使其释放出最大的教育能量。第三,我们教师需要在课上抓住若干历史的基本问题,按照历史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使其序列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这样学生学到就不单是孤立的历史现象,而是历史的过程、历史的走向、历史的本质规律和历史的规律[历史教学新视野99页]。第四历史知识是有层次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也是分层次理解和接受的。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先认识历史表象,继而形成历史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历史概念体系,最后形成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下面以高中历史选修3《走向世界大战》一课为例来说明一下历史整合教学问题:

在备课时,首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中心是走向世界大战,围绕这个中心我确定了本课的三个教学目标,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局部侵略的态度和做法、慕尼黑阴谋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根据目标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慕尼黑阴谋,难点是绥靖政策。接着先让学生结合教材找出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和态度,中学生对这些历史现象形成一定的历史表象时,引出绥靖政策这一历史概念。让学生在理解历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得出概念,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困难。然后再以绥靖政策为线索把本课内容进行进一步整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国联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的做法是绥靖政策开始的标志,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时标志着绥靖政策的进一步发展,而慕尼黑阴谋则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使苏联和其他国家对西方大国更加不信任,直接导致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这样就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绥靖政策为核心的历史知识体系。接下来围绕两个问题让学生探究,一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二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危害,或者说绥靖政策与二战爆发之间的关系。这时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作探究,从多角度和多侧面来分析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危害,最后理解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本国利益,牺牲弱小国家民族利益,企图毁灭苏联的真正意图。这样学生可以透过历史现象理解其背后的实质,得出关于这个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历史的启示。

3、专题内容之间的整合

新教材不同于旧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专题性体系和模块是编排。这就意味着我们教师过去严格按照教材编排顺序、面面俱到地教学已经成为了历史。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真正摆脱“教教材”的模式,要求我们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合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众所周知历史发展本身具有时序性特点,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同样也具有时序性,打破这一时序,学生学到的历史知识将不能客观的展示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甚至导致学生思维上的混乱,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在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中就存在着这个方面的问题。如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中有三个问题: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也有三个问题:

一、太平天国运动

二、辛亥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如果我们的教师还是按照教材的编排内容来让学生学习这两个专题,必然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因为抗日战争放在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没有必要的历史通史知识,就可能产生认识上的混乱,认为先有抗日战争后有辛亥革命,怎么会形成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历史认识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抗日战争本身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是把它和后面的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割裂开来学习,学生就不可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概念形成完整认识。此外,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放到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伟大的抗日战争中间,不仅人为的打乱了历史发展的前后顺序,也使得抗日战争这个问题不伦不类,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鉴于以上这些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把这两个专题整合在了一起。让学生先来学习列强的入侵与民族危机。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从1840年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开始侵略中国,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除了抗日战争中国取得了胜利外,前几次都已失败而告终。外国列强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从1840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时完全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此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继续沉沦,民族危机一再加深,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件”侵略中国东北,由于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然后再让学生学习另一个问题,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的民主革命。把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整合在一起,依据课标对重点问题进行学习和探讨,既照顾了历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又突出了专题性。

总之,新课程呼唤新理念,新教材也需要与之相适应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我们中学的历史教师已经站在了改革的前列,我们需要更多的勇气和热情去思考、去探索。

参考文献

[1][美]罗宾・福格蒂,朱迪・斯托尔.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篇6

   关于考查的知识范围

   国家教委在关于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范围的《通知》里明确宣布:历史科范围是1990年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其中的初中教学内容和高中世界古代史不作要求。这就是说,1995年高考历史科的考试范围全部为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即高中中国古代史、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和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其中高中中国古代史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是第一次全部列入考试范围。19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的修订,也体现了上述变化。

   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同以往比较变化不大,主要是增加了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哲学、宗教、教育、体育、史学等文化史方面的知识。其中哲学、宗教和教育史方面的内容比较重要。进行文化史的教学,要注意把各个时期的文化现象及其成就放到当时的哲学中去考察,重在使学生理解这些文化现象的内涵及其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内容特别是教科书的体例结构和以往相比变化较大。主要是:现代史部分(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文化史的内容所占比例成倍增加;近代史部分大都将原初中教科书的2至4章合并为一章,如上册的第五章“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第十章“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下册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等等;现行高中教科书的体例结构和教学大纲的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所列内容要点也不够吻合,其中的近现代文化部分现行教学大纲还不能全部容纳进去;现行教科书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课文字数超过原初中教科书一倍多;由于考虑到和初中课本衔接与区别,高中课本中有不少重要历史内容被省略,从而显得高中教科书自身的知识体系不够完整,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教学与考试命题的困难;尤其突出的是,课文分为正文部分和阅读部分(即大、小字),而二者在知识层次上没有严格的界限,致使教师在教学中感到难以把握。关于大小字的教学要求,在教科书的使用说明里虽曾明确表示:正文部分为基本要求,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阅读部分为学生阅读参考内容,不作统一要求。但这只是对高中教学的一般水平要求,是毕业会考和教学评价的标准要求,对高考这种选拨性考试是不适用的。同时,由于正文部分对史实的叙述往往比较概括和笼统,而阅读部分则比较具体和实在,不少阅读内容还是正文的阐释或具体补充,所以,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正文部分,往往离不开阅读内容。因此,高考命题要科学地考查考生对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及其相应的学科能力,是不可能也无法回避小字的,这也包含课文中的某些注释。但是,本文认为,命题专家在对待教科书的大小字问题上,会充分考虑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这就是在保证有效考查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科能力的前提下,以大字为主;大字不足,小字来补。

   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内容同以往没有什么变化。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教科书的相对稳定性,致使现行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或缺陷。这主要是教科书所叙述的学科知识体系不够完整,不能全面反映世界近代现代历史的基本轮廓;不少重要史实有缺漏,有的观点存在着片面性甚至已经过时,或者割断了历史发展的过程,或者掩盖了历史事物的本来面目。所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教科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弥补上述不足,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注重挖掘重要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弄清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纠正原教科书中某些观点或评价的偏颇,给学生以真正科学的历史知识。

   关于历史科学科能力要求

   1992年国家考试中心首次印行的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明确指出: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高考历史科在考查考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其学科能力。据此,正式提出了历史学科的10项能力要求:(1)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2)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或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初步掌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3)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4)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历史材料中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见解,并指出其立场、时代局限或社会偏见。(5)分析不同的历史材料,得出正确的结论。(6)依据历史事实对某些观点进行论证。(7)比较历史事件中历史现象的异同。(8)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9)叙述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过程并概括其原因。(10)作出文字准确、条理清楚的有述[(1)]。10条能力的提出,不仅为高考命题如何考查能力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依据,大大增强了学科能力考查的力度及其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为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科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大大刺激了中学历史教学加强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了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引起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对学科能力问题的高度重视,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2)],推动着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不断深入。

   考试中心在修订1995年《考试说明》时,认真总结了近3年高考命题经验、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表述作了较大调整,意在进一步提高其科学性、逻辑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以及中学教学的可接受性。修订后的历史科《考试说明》强调:根据选拔性考试的要求,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运用历史思维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有关历史问题的能力。新的《考试说明》尽可能按照历史学科能力的实际表现形态,将能力要求归纳为4个方面进行表述,这就是:①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②历史阐释能力;③材料处理能力;④文字表达能力。

   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确切地说,应该是再认、复述历史知识。这主要是对记忆能力特别是理解记忆能力的要求。再认、复述历史知识可以包含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再认、复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这些是教科书中比较具体的、微观的和个别的历史结论,包括每个具体的重要人物、地点、年代、事件、典章制度和其他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评价、观点等等,要求考生要尽可能理解这些知识的内涵,认识这些事物的本质,并达到牢固记忆的程度。第二个层次是再认、复述历史发展过程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这是比较概括的、宏观的和系统的历史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教科书所展示出的较为完整的历史知识乃至整个历史学科体系。

   历史阐释主要指历史思维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部分。《考试说明》把历史阐释能力划分为3个层次:一是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对已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加工,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是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要求考生能够把历史事实或某些历史观点放到较为宽阔的历史时空背景和社会背景中考察,客观地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因素及其历史地位,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和历史局限性,指出历史观点的时代烙印或社会偏见,等等。三是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观点主要包括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内因和外因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范畴辩证统一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以及阶级分析的观点,等等。要求少数考生能够初步运用上述哲学观点和思维方法,独立地分析各种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并从历史全过程中加以综合考察,从而说明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性。

   材料处理即材料辨析,主要包含了对历史材料的感知、鉴别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考试说明》将该项能力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阅读理解历史材料。要求考生对试题所提供的有关文字或图画材料进行认读,充分领会其中含义。二是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获取有效信息。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所提出的问题对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如辨别材料的真伪和价值,区分材料中的客观事实和主观歪曲,分析材料来源的历史背景和阶段属性等等,从而获得全部有效信息。三是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要求考生把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同已有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对试题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圆满的解释或证明。换言之,就是把材料、已有知识和问题三者之间有序地联结起来,得出一种和谐的结论。

   文字表达是书面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形式,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之一。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有别于一般的文字表达和其他学科的文字表达,是使用历史语言对历史知识进行的书面表达或对历史问题进行的书面阐述。它除了具有一般文字表达的共同要求外,还特别强调历史语言的时代性。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能力可分为两个层次来要求:一是语言准确,观点鲜明,叙述条理;二是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说理充分。对历史学科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主要通过叙述性或论述性的题目如材料解析、问答等题型来实现。但是长期以来,历史科在有效考查文字表达能力方面受到的干扰较多,成效不大。新的《考试说明》更加重视和明确了对它的要求,预示着1995年的高考定会增强其考查的力度。

   比较新旧两个《考试说明》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表述,新的《考试说明》除了在科学性、逻辑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外,它还更加强调了高考的选拔性要求,并力求与之相适应。这个信号表明,新的高考命题在“两个有利”的原则面前将更多地倾向于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关于试卷的结构

   伴随着考试知识范围的调整变化,以及《考试说明》对学科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明确,1995年高考的历史试卷结构也将发生相应变动。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篇7

关键词:高考历史题应对策略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考历史的出题范围明显扩大了,除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出题范畴外,古今中外历史学家的名著也成了众多选择题、评述题、SoLo题的首选,尤其是近现代历史学家的名著,更是高考材料题的首选。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等。这些名著突破了传统的史学观点,多以独特的新视角来观察历史,与课本知识之间存在差异,故此类试题难度系数较大,学生不易把握。尤其是以各种材料为索引的SoLo题,多数学生未能提炼出作者的核心观点,更难以做到围绕作者的观点展开论述,故成为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那么,教师和学生应如何应对新课改下的高考历史题呢?在此,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新史观,以新史观为切入点进行全面分析

过去,我们一直在运用唯物史观、革命史观分析问题,突出强调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作用,把历史问题僵化在单纯的政治史范畴之内,忽视了历史的整体性。学生的思维也相对局限,仅会套用现成的模式答题,得出片面的结论。近年来,随着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的引入,人们开始更全面地认识历史,更多地去关注横向的空间联系,关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碰撞,关注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关注近代民主的发展进程,关注近代社会的转型问题,等等。总之,在新史观的引领下,命题的范围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也拓宽了,分析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全面客观了。以洋务运动为例,过去我们分析洋务运动,是站在革命史的角度,强调的是其领导阶级――地主阶级的腐朽和反动本质;现在,我们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军事、教育、外交等方面现代化的开端,具有探索和引领的先导作用,而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李鸿章也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首先要运用正确的史观切入,明确命题者出题的本意。

二、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并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我们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即论从史出。过去,我们一直在强调教师讲授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便能够运用自如,忽视了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因此,当前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国际热点焦点问题,借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洞察力。近年来,伴随着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竞争和对抗加剧,国际风云瞬息万变。如叙利亚国内武装冲突愈演愈烈,韩日领土之争由来已久,伊朗核危机扣人心弦,韩朝南北会谈备受关注,等等。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介,我们了解了这些国际大事的原因、经过、结果,但我们更应当积极地去评价这些事件,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大胆地去预测国际局势的未来发展走向,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我们不是在凭空构想,而是结合相关历史,联系实际情况,加以缜密的思维,力争做到“大胆假设,小心论证”。例如,通过媒体我们了解到,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和叙利亚卡扎菲政权的,是美国施加外力武力打击的必然结果。但我们可以从民主政治发展历程这一层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民主政治的大趋势下,任何形式的强人政权和独裁政治都将被,历史是客观的,也是公正的。

三、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拓宽知识面,提高历史素养

对高中生而言,要想学好历史,仅仅吃透课本是不够的。课本提供给我们的仅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史实,答题时需要我们将这些知识加以整合才能应用。历史知识的整合,就是将错综复杂的史实加以条理,辅以正确的观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分析问题时要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读一些相关的历史书籍,尤其是一些历史学家的名著,使学生通过阅读历史名著来提升自己的高度。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作者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突出重要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只有完整地阅读完这本书,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全球史、整体史的含义,体会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全面地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再如,许倬云的《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作者从比较文化的宏观角度分析中国文化的形成、演化和转变,揭示出中国文化的两大特色,即天人合一的天命观念和凭借亲缘观念建立的社会组织。中国的知识分子面临着种种困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保守与进步的抗衡。读完此书,我们不难理解,古代中国的基层社会组织之所以牢固,离不开亲缘血缘的凝聚;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之所以艰难缓慢,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和知识分子恪守传统的顽固心理。费正清的《剑桥中国史》《美国与中国》《费正清论中国》,许倬云的《历史大脉络》《历史分光镜》《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组织》《从历史看领导》,钱穆的《国史大纲》,这些著作都从不同的角度引领我们去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提升我们的理解层次。此外,史扶邻所写的《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和《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通过介绍孙中山的革命生涯和艰难的政治探索,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全新的孙中山,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此外,阅读的过程,也是我们历史素养提高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积累了历史知识,接触到了全新的历史观念。这样,我们在答题时能够站在新的高度去理解问题,拓宽思维,完善逻辑,组织语言。

以上是笔者对新课改后高考历史题的一些拙见。简而言之,要想学好历史,学生必须具备以下三点要素:缜密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广博的知识。有此三要素,学生才能够做好历史题。此外,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多做历年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做题,切实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以便适应各种高考新题型。

作者简介: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多元历史观;教学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3.51

随着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在重视历史知识的连贯性、知识体系的融入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命题中也更高突出历史知识的整合运用,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文明史观、全球历史观、现代化史观等深入研究,都将能收到更好的运用效果。

一、简述多元历史观的相关概念

1、整体概念分析

多元历史观作为一种全新的方法,主要从不同的历史角度来诠释历史事件、历史背景下的人物等不同综合,并通过唯物历史、辩证历史的科学分析方法,将历史教学中的特定环境与整个教学相融合,尤其是将不同角度的历史事件形成整体的融入、贯穿,构建知识体系的全盘运用,让学生在历史角度下审视知识的全面效果,进而促进整个教学的整体发展。譬如,在教学新文化运动中,可以结合特定的历史时期与情节,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等进行深入阐述,将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2、不同分类的分析

高中历史新课标体现了“一元多样”的史学观念,即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借鉴和吸纳了近年来兴起的一系列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通观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的新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重要的史观:一是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及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在阶级社会里,人类社会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二是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是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二、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历史观的教学融入

1、运用漫画进行情景教学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幽默性的图画,在历史教学插图中,漫画最具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那蕴藏在笔墨深处的寓意往往给人无尽的历史韵味,令人过目难忘,那画中的内容是对某一个时代、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反映,正是这特定的内容及魅力,使它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从实践来看,漫画有多种用处,创设历史情景是其中之一,它可激发学生兴趣,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例如:讲甲午中日战争时,可向学生展示《小个子击倒了大个子》一幅漫画。画中是一个小个子日本人击倒了大个子中国人,较形象地说明了大清王朝这个宠然大物竟会败在日本这个弹丸小国手里,这铁的事实震惊了中国人,也震惊了世界。从这幅漫画的寓意中可让学生充分体验清王朝腐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史实,明白日本虽然是个小国,但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却迅速强大起来,成为一个强国。

2、建构多元史观下的历史线索

建构“历史线索”是以全球史观为指导、以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托、以中外对比为内涵的线索。首先从古至今选定若干重要的时间段,用全球史观概括出其阶段特点(同个时间段中国和西方的特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再将教材的具体相关章节放入对应的时间段当中,用结构图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来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时间、事件,同时还能培养其对比中、外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全球史观,使其知识体系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以“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的时间段为例加以说明:思维导图知识结构图既体现了全球史观,又将《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若干课的内容放入一个知识平面当中,让学生记住基本时间的同时,还培养了其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使其知识体系科学化、系统化。

3、统整多种历史观教学模式

历史是内容极其丰富且相互联系的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观察到历史发展的多个侧面及其线索。如关于中国近代史,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准则。从政治史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确以救国与革命为主要线索,“革命史观”是言之成理的学术观点。这种对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立体式的研究与总结,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多角度探求。

三、结语

通过采用多元历史观教学的运用,尤其是结合当期历史知识系统化、连贯化的发展模式中,要突出对整个教学的细化,让学生学会自己运用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分析、解答,提升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菊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6)

・[2]段进生.从命题变化看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以2010年高考山东卷历史27题为例[J].山东教育.2010(29)

・[3]吴宝棋.以新的史学观指导高中历史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3)

・[4]朱志琴.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如何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取舍[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11)

・[5]马智强.新课程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篇9

关键词:高考;历史;复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10-02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的思路和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新高考试题注重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科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中研究高考,掌握考情、学情,讲究策略。本人积多年的复习备考历程,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

一、求“准”——针对高考,精研学情

首先,要重视对《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学习研究,要强化对《考试说明》中增加的内容的研究,大胆舍弃其中删减的内容,捕捉其中的微妙变化,把握其动向。其次,要关注高考试题的题量、题型的分布,领会试题的形式、切入点和解题思路,理解试题常用词语的含义与区别,掌握参考答案的解题套路和规范措辞。随着高考全国命题与各省市命题的设施,试题形式呈现相互借鉴与推陈出新的特点,试题的考查功能有所加强。如2010年山东卷第27题是一道有标准意义的好题,该题用“偶然与必然”、“发现与相遇”、“交流与发展”三个主题词组织材料,引出问题,其形式与2009年和2010年北京卷相关试题很相似。该题体现了通过一个历史事件,立体挖掘的综合考查设计思路,古今贯通,中外结合,检验了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突出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落实了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从而实现了由平面到立体、知识综合到能力综合考查的转变。要应对这种命题的变化,一线教师需要改变那种只重视考纲和考试说明,而忽视课标的落实和运用的倾向。同时,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拓展和延伸,选好选修内容,对深化理解、掌握必修内容是大有裨益的。这也符合新课程“积极扩大课程资源”的精神。因此,我们要适度关注与必修内容相关的选修内容,不可掉以轻心。做到既要把握高考复习的进度,又要调整高考复习的思路。选好选修的模块,并在必修中穿插选修的内容,在选修中穿插必修的内容,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求“实”——夯实基础,重组知识

1.夯实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离开教材,历史教学将无所适从。对教材的把握应体现在四个方面:借助课本落实双基,借助课本构建知识体系,借助课本查漏补缺,回归课本组织训练。搞清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在理解上狠下功夫,真正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突出主干,强化重点,查漏补缺,大胆取舍,质疑问难,融会贯通,要大胆丢弃非重点知识,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千万不要因为热衷于各类模拟题、练习题而冷落了教材知识,考生要保证将足够的时间用于对教材知识的研读,加强自我整理和纠错能力。不管考题形式如何千变万化,新颖材料怎样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材基础知识上来。养成复习时必须重视基础的习惯,全面准确掌握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才是学习、提分之道。同时,以单元为单位回忆教材章节目录,从整体上掌握教材,回忆教材内容,区分记牢的、遗忘的、模糊的几个层次,再通过复习有针对性地加强记忆。

2.重组知识——纵横联系构专题。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从宏观入手,重新整合教材,理清线索,大胆取舍,筛选专题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一是“串线”,即加强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从中理出可以串联相关知识的主线,把握人类文明演进历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新中国的农村经济政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等。二是“铺面”,即打破模块间的孤立状态,加强横向联系和比较,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等的阶段特征。如辛亥革命,其背景涉及必修二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必修三中的“三民主义”,其影响涉及必修二中的“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和“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必修三中的“新文化运动”。三是“织网”,即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总之,通过串线、铺面、织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有效掌握某一专题或某一历史阶段的整体内容,从而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

三、求“活”——学以致用,灵活迁移

1.加强政史地三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要从政治、地理等多角度思考分析,促进学科之间的自然渗透与融合。如环境、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和谐世界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民族主义与全球化浪潮等。

2.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近年来高考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度间国内外重大事件,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二是具有长效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即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民主与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大国关系等;三是周年性历史事件,即从上年6月到本年5月左右的相关历史事件的周年问题。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现实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做到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反思。为此,务必关注时政,解读热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做到学以致用。

3.关注史学范式,高屋建瓴。史观是高考历史试题之灵活,在复习时应适当重视史学理论,如历史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和生活史观等。要处理好传统史观和新史观之间的关系。在运用新史观时应有所侧重,如对近现代史的把握应更多地体现近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而对中国古代文明方面的线索和整个人类史的把握则应着眼于文明史观。

四、求“强”——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篇10

经过几年新高考的历练,我们高三教师已能够较准确地把握新教材所蕴含的史学理念。要真正成为历史学科新课改的弄潮人,必须建构起高视点来备考。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广大师生的备考,笔者结合自己的备考经历和备考感悟,从以下五个方面予以总结,以供大家教与学参考之用。

一、重视阅读,材料第一

新课改下的新高考题,无论哪科,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深入。历史学科高考题当然也不例外,材料性选择题和材料性解析题在历史试卷中所占重量更大,试卷的长度增加,数字增多,连标点符号算上达到3500字左右。加之新高考试题遵循“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注重对史料的应用、理解和考查。历史试题的以上特点,决定着必须培养学生材料的阅读能力,凸显对材料性试题的训练。

平时的课堂上,精选材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细心性、分析材料的概括性、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性,以培养学生阅读材料、驾驭材料的能力;单元测试和模拟试题,也要加大这些类型的试题的考查。使“阅读第一,材料至上”原则真正融进平时的教、学、练、考中,使学生养成不畏惧材料性试题的心理品质,熟知做此类试题的方法和套路,做到养之有素、熟能生巧、驾驭有方。

做材料选择试题,遵循的原则是“材料第一”,材料反映出什么知识,你选择什么,否则即使说法正确你也不要选。材料主旨含义来自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来自于“部分材料”,或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而后半部分的更多有递进、转折或强调之意;另一种方式来自“整体材料”,体现部分材料意思的不选,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材料解析题的考查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根据材料来概括其表现、特征、变化趋势等,主要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进行概括整合,但不要照搬照抄材料;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某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条件、作用或影响等,将题干设问指向、材料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对应的知识,做好准确的“三结合”来整理答案;第三种,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认识或感受,形成一定的结论,要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或指导作用。

二、更新观念,再认教材

目前,史学研究引入了经济数据和其他方法,使某些历史时期的历史需要转换观念,重新认识。以宋朝为例,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北宋是个局部统一的王朝,南宋是个偏安一隅的王朝,两宋在与民族政权的并立中处于劣势。有了国外研究宋朝历史新的观念和方法,使我们必须重新定位宋朝的经济史和文化史。可以感知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仍在继续发展直至呈现繁荣,而且发展程度很高,甚至可以称得上宋朝发生了“商业革命”和“文化革命”。例如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认为宋朝为“黄金时代”,在《全球通史》中说:“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

三、转换视角透析问题

历史学科在Ⅱ卷的主观题上,学生失分率高,原因在于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对问题分析的角度把握不全,学生在组织答案时,有些方面或角度根本没有考虑到。因此要培养学生全面把握问题的能力,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在高考试题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与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指导。

四、熟知新史观,整合新教材

由于命题专家,基本来自高校,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前沿的史学研究新动态、新理论、新史观,他们对当前国内外盛行的新史观和新学科方法很熟悉,在命制高考题时,就会大胆地实践和运用,以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历史新史观,是指唯物史观和当前史学界普遍推崇的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生产力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用新史观重新整合教材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如用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来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用文明史观来认识中国古代的专制文明;用现代史观来认识中国近代的探索史;用生产力史观认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革命”,并做好与18至19世纪欧洲发生“农业革命”两者对比,找出根本性差异;用革命史观来认识中国近代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的探索和实践;用社会史观来认识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社会习俗的变革;用生态史观来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学习历史的实践中,用中外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历史,具体为古代史是“中国影响世界”,近代史是“世界影响中国”,现代史是“中外相互影响”。

五、定位新高考,育人提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