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校本课程开发基础知识十篇校本课程开发基础知识十篇

校本课程开发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6:19

校本课程开发基础知识篇1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已意识到了课程建设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许多专家、学者和职校以及身处教育一线的经验丰富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尝试各种符合当今中国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模式,以多元整合课型理论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与改革,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的特色扩即以劳动力市场需求、职业现实需求和学生未来需求为基础。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本质含义

当今,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现状的日趋严峻;随着高科技被广泛应用,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综合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引发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学生转换岗位和职业的频率也越来越大。劳动者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的,显示出劳动者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是为了培养某一个岗位能力而接受某一种单一的知识、能力的训练,否则当学生在需要继续深造或转岗时只能面临被淘汰的结局。所以我们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含义,是从学生的全局发展、终身发展出发,是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下提出的。

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地位

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主要是指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体育六门必修课和其他不同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大量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在教育部教职成司《关于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和终身学习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都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把握时代脉搏,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地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只有搞好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才能保证其它课程的建设得以顺利地进行;只有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按照时代需要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的知识基础;只有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才能让学生拥有较好的文化理论功底,使接受继续教育或更高一级的学历教育成为可能。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是其它课程建设的前提,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三、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文化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文化基础课的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就能保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专业知识的发展又为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知识更新指明了方向。在我们进行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和开发时,必须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课程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才能发挥好文化基础课教学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的作用。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现状概括

鉴于现状,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基础理论教学,通过区域课程开发满足学生今后在本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顺利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协同专业结合区域、学校的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以达到真正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的目的。充分满足本区域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需求,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既要满足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对文化基础知识的需要,又要满足所有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课程进行必要地改革与尝试。同时在苏州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朱汉林教授、吴茂庆教授和苏州市教科所殷堰工书记的指导与帮助下、联合兄弟院校进行关于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尝试,目前课程改革正处在第一阶段的测试与评价阶段。通过在2006级中职新生中使用我校自编开发的新教材,一个学期以来的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为明显地提高。同时我们也看到新编中职文化教材在我校的使用与推广,有助于推动我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课程的开发正好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在这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彻底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五、调查与分析

为了检验我校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我分别在我校2005级中专生和2006级中专生中各抽取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而两个年级的各100名学生分别是各班随机抽取的学生,而且尽量保证每班在各分数段的学生都能有所抽到,尽量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对实验数据的影响,以期能真实地反映实验效果。另外为什么会把这两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呢,因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教材是从2006级新生中开始试行的,而50级还是沿用原来的老教材,由此两个年级正好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同时也对全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师进行调查分析。

(一)面向学生的问卷题目分别是:

1.你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在后续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学习中的作用如何,

a.重要B.不重要C.其他

2.你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学习难度如何,

a大.B.不大C.其他

3.你的文化基础课考试有没有不及格科目,

a.有B.没有

4.你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学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教师水平不高B人学水平低C.教材、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5.你毕业后准备如何发展,

a.就业B.继续升学C.自己创业D还没考虑好

6.简答:你认为哪门文化基础课或哪个知识点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7.你觉得文化基础课最应该学什么,也就是什么内容对你最有用,

另外,还让学生描述了心目中理想的教学模式和最希望学到的知识等内容。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学生认可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对后续的学习有作用,也就是想学好文化基础课。但是普遍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没有做到结合学生初中学习基础,做到深入浅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接近一半的学生有不及格科目出现。学生认为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材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继续升学比例的提高也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和高职接轨。

(二)面向教师的调查问卷:

1.您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如何,

a.重要B.重要C.其他

2.当前使用的教材是哪种版本,

a.国家教材B.省市自编教材C.学校自编讲义

3.您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

a.学生人学水平问题B.课程建设问题C.其它问题

4.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符合学生今后学习、升学、就业需要,

a.符合B.不符合C.还可以

5.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教材适用性如何,

a.很好了B一般C.不适用

6.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教材是否反映了新的科学发展成就,

a.是B.还可以C.不是

7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渗透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要求,

a.是B.还可以C.不是

8.您认为自己学校是否有能力自编教材,

a.有B.没有

9.请您谈谈对自己所教课程、所用教材的总体看法。

10.请您谈谈你对今后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的设想。

另外还对教师是否愿意以及如何参与课程开发、现用教材的适用性、如何处理专业课学习和升学考试对文化基础课要求不统一等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可以看到,教师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在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看中。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人学水平问题与课程建设问题二者并重。对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符合学生今后学习、升学、就业需要产生了明显的分歧,这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发出了明显的需求信号。而且很多教师表示了乐于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的意愿,并提出了不少很好的建议。

本学期在试用我校开发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前提的新教材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们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对新教材的体会之下,我们将进行第二轮的校本课程的修改与完善。

六、本次校本课程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在开展这个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充分遵循以下原则:

(1)以校为本的原则。贯彻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弥补国家课程的单一性,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缺陷,反映出本学校的特点和条件,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学生优先的原则。考虑学生差异,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要求融人到学校的课程计划之中,从而把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得到更充分、自由和生动活泼地发展。

(3)合作互补的原则。首先是学校与课程研究部门和课程专家之间的合作互补,其次是指学校之间以及一所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合作互补。

校本课程开发基础知识篇2

一、开发校本课程,盘活教师资源

在以往的课程开发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具有巨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我们打破“课程就是教材”的传统观念,让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创造者、开发者和实施者,催生教师开发、使用校本资源的能力,使教师认识到多视角的课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大有益处。

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教师潜能被激发、教师智慧被唤醒的过程。例如,我们的生物学科组基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基于社会对低碳环保的呼唤,自主设计开发了校本课程《无土栽培》。课程开发之初的调研学习阶段,开发者的思路由迷茫到清晰,团队成员不断挖掘自身特长、潜能和学生需求之间的契合点,针对初高中不同年龄段和知识层次学生的特点,将《无土栽培》课程细化为《无土栽培蔬菜育苗》《阳台菜园》《无土栽培病虫害防治》《无土栽培基质培养》《水鱼共生》等子课程,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实践的良性循环。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的智慧在集体中得到发扬。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所以我们结合现有学生在国家课程学习中暴露出的掌握知识流于理论层面、实践应用能力不强的特点,注重课程在“实践”和“探究”方面的设计,一方面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国家课程有所促进,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师在国家课程教学中自觉转变观念、调整方法,从而提高效率。

二、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取向,是试图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与对立,打通他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判断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对国家课程培养目标的延伸与拓展,将有利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从学生需求出发设计课程,从学生发展出发管理课程。

1.从学生需求出发设计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起步阶段必然要有现状分析环节,分析学生现状是重中之重。例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阅读现状、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现状的调查中发现,73%以上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示出漠然的态度,而这种漠然主要源于不了解。在这73%的学生中,又有超过82%的学生表示希望了解,甚至是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基于这样的需求,我们设计开发了校本课程《“田园”中的生态》,以中国古代的田园诗为起点,深入挖掘田园诗蕴含的文化意义,进而合作探究“寻找失踪的文化”。其目标是用田园诗的自然活力、恬静淡雅之风吹绿学生精神的荒地。

2.从学生发展出发管理课程。

学校对课程的管理以学生发展为圆心,以课程发展为半径,严格执行开发和实施程序:教师申报―学校审议―学校推荐课程―学生选课―走班开课―课程考核―总结提高。

每学期学校都在原来开发的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调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或对原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或进行新课程的研发。

例如:《对酒当歌》就是在校本课程《漫谈李杜》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后开设的。最初《漫谈李杜》课程设计以李白、杜甫人生发展为经,以其文学成就为纬,丰富学生对这两位文学巨匠的认识。在调研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诗人的才情与境遇更能给学生启迪,于是,我们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对课程进行调整,引导开发该课程的教师将课程调整为《对酒当歌》,以陶渊明、李白、杜甫、范仲淹、李清照等人的诗酒人生为重点,带学生体味杯盏间折射出的人间百态、世事沧桑。

三、开发校本课程,优化课程结构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它的转变,与课程功能的转变遥相呼应。

新课改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角度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类型。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有效弥补单一课程“滋养”下学生片面发展的问题。

我们基于学校实际,构建了“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发展性课程”的校本课程体系:《经典物理实验中传感器的应用》《程序设计基础》等基础性课程为学生获取国家课程以外的知识(当然,这种获取建立在学生基于兴趣的自主选择的基础上);《中国传统节日漫谈》《高中生未来职业选择与指导》等丰富性课程的开发,打破学科疆界,着眼于开阔学生视野;《化学与健康》《“田园”中的生态》等发展性课程,以拓宽国家课程的内容为基础,着眼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

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遵循使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有所补益的原则,使课程更能适应个体学习需求,与社会生活联系更加紧密,课程间横向沟通更加顺畅,更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

四、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社会需求的提升,我们将学校办学理念和成功经验移植于“校本课程”这一肥沃土壤中,实现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孕育校本课程。

开发校本课程,必须植有本之木,在传承中创新。这里的“本”就是本校多年积淀的办学特色与思路,只有紧紧抓住学校本身的积淀,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才能实现校本课程的良性发展,最大限度体现校本课程的价值。

传承――基于文化认同的自我发展。不同的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然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些学校自身特有的被学校成员认同的文化积淀。实践中,我校多年积淀下来了以“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自我教育、追求成功”为四要素的“主体性发展教育模式”,所有校本课程的开发都基于这一理论指导。

校本课程开发基础知识篇3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现行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缺陷正日益显现。为适应并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必须优化创新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建构适应时代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师范特点的课程新体系。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媒体,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高等师范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并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素质结构合理的中学教师,为了高师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认真研究高师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构建面向21世纪的高师课程体系具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

一、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课程体系是由构成一定学校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高师课程体系是指高师各专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现代化、基础化、个性化和综合化特征的,由宏观、中观、微观结构和各专业横向联系的动态的、发展的系统。根据全国三十多所省属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计划调查和考察的情况分析,目前,不少高师院校特别是刚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地方高师院校,课程目标模糊抽象,课程体系松散零碎,课程内容陈旧落后,已成为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课程设计强调社会本位和核心专业学科本位

高师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超阶级或超意识形态”的课程是不存在的,因此,高师院校课程设计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必须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可见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设计取向具有浓厚的社会中心倾向,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本位课程价值设计模式,缺乏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和谐发展的课程。但许多原本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学过的或应该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仍占据着高师课程的主导地位。由于我国高师院校的学校定位、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仍过分强调“专才”教育,所以各专业的课程大都是围绕核心专业学科设置全部课程。然而,社会、知识、学生三要素对课程的综合要求是课程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现行高师课程设计过于强调社会发展和科学知识特别是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作用,忽视了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这种课程设计观需要适时更新。

(二)从课程内部看,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面面俱到,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忽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忽视专题学习与范例研究,忽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过分重视学习目标中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对态度与价值观、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重视不够;过分重视间接经验的系统传授和习得,忽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感验,尤其是忽视给学生提供从事自主探究、课题研究、社会调查、创造发明的空间和时间;课程内容重复陈旧,缺乏时效性和综合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低下,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师范性不突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严重不足。

(三)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各类课程比例失调

对于“教什么”的学科专业课的比例过大,约占总课时的60%一75%,而对于“如何教”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比例太小,低于总课时的10%。造成师范生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缺乏,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师范课程结构看,教育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总学时的40%、33%、20%,课程结构中教育类与学科类课程的比例基本上等于或大于1:1。

我国现行各高师院校课程类型设置模式虽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也都在尽最大努力实现课程类型的校本化和特色化,但由于不是从确定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者的关系人手的。于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70%以上或80%以上,拓展性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0%左右,探究性课程只占5%。同时,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不协调,必修课门数过多,课时比例过大,选修课程少,且课题范围窄,大都是学科专业知识课程;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大,活动课程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和校本课程缺乏。

(四)忽视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

对于办学历史悠久的高师院校来说,虽形成了自己传统的课程理念和课程风格,课程计划科学规范,但由于自恃高傲而往往因循守旧,缺乏超前意识和敢为人先的课程行为。对于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师范院校来说,课程计划似有将“专科课程计划”分解与扩充的痕迹,专业课程计划多属拼凑而成,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没有科学性,更谈不上自己的特色,“舶来”的多,造成课时膨胀,学生负担过重;同时,受专任教师不足的影响,随意调整课程计划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课程计划的法律功能丧失。学校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某方面或某领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是学校编写教材、开展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核心”,是整个高师教育课程的灵魂,所以世界各国极其重视课程标准的研制。然而,我国各高师院校却不注重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造成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各吹各的调”,各科教学难以把握应达到的目标——教育的、知识的、能力的目标。

二、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已et益开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正在实施,高师学生要求提升和完美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等因素,都对现行高师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而高师课程体系要顺应时代和基础教育的潮流,达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与创新,必须建立在以下“三个面向”的理论基础之上。

(一)课程创新要面向社会

面向社会主要是指课程要面向当今社会的现代化生产和经济建设实际,面向当代的社会问题,面向当今社会技术化、信息化的发展实际,面向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院校各专业的课程既要重理论性、学术性知识,又要重应用性知识,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要充分全面地反映社会发展对未来中等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融人课程结构之中,做到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科学方法教育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整合。

(二)课程创新要面向高师学生

学生因素是制约课程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高师课程从设计到实施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为目的,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又要科学估量学生未来发展和就业创业的需要,要树立“育人为本”、“育师为本”、“发展中心”的课程观,要按照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社会发展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的标准重新审视和设计课程,改变把对知识的追求与占有作为课程的价值,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并通过课程创新促进学生素质的完整发展。众所周知,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性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同以往比较有大幅度的下降,并且同一专业的学生入学成绩相差悬殊,如果各专业课程不顾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发展水平,游离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外,就不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发展动机,学生将承受不了课程负担,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校应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能供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课时比例,并科学合理地降低必修课程总学习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从事自主思考与研究。(三)课程创新要面向基础教育

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后,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基础教育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2001年7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基础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2001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课程方案》中提出:均衡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选择性。纵观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各种课程改革文件,为面向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即课程改革要以体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为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是以培养服务并促进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中学教师为目标的,理所当然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文件为依据,走出学院,深入基础教育实际,改变现有课程设置过分学科专业化,课程内容脱离基础教育实际的倾向,加强学科专业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需要的整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与训练,缩短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适应期。

三、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举措

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为了培养具有优良综合素质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中学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课程从设计到实施都应以培养新时期合格的中学教师为宗旨,坚持育师为本的原则,并且要合理确定各大类课程之间和各亚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各相关学科的内容相互交融,各系(院)和各专业课程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达到校内各专业、各类课程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功能和效益,必须从课程设计观上、课程结构上、课程师范性上进行创新。

(一)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设计观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发展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本真,是社会进步与学生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从这种课程价值观出发,我国高师课程设计应沿着均衡性、综合性、发展性、选择性、创新性方向努力,要摒弃常把课程的价值当作对知识的追求与占有的课程设计倾向与行为,要防止那种只重视学生求知的结果,忽视求知的过程,或只重视研究系统的知识,忽视探求知识的经历的课程实施过程。据此,高师课程设计在强调“双基”的同时,更应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拓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努力发掘不同学生的潜质,尊重学生差异和发展需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构筑三维立体的课程结构

校本课程开发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应用导向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069-03

一、问题的提出

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原来由自治区教育厅举办,是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考试,目的在于检查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并为之提供依据。考试大纲由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考试指导委员会结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际拟定,十多年来一直作为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或相应课程的考核手段。其伴随着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一路走来,对学生计算机水平整体提升起到了比较积极的导向作用,既规范和促进了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和学科建设,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但随着广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高校也在不断地快速发展和扩张,考试面向对象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只有本科生和专科生,现在是各层次本科生、高职高专生,而且学生素质差距还较大,特别是高职院校甚至招生计划都很难完成。这个新情况的出现,使考试处在两难境地,偏重理论考试则无法兼顾高职院校考生,偏重机试考试本科院校则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进入死胡同,没有出路,没有发展前途。再加上考试要兼顾大部分院校将考试成绩与毕业证挂钩的情况,所以目前考试要兼顾多方利益。这种兼顾式的、简单化的考试利弊共存,弊是主要的,弊在无法与实际情况相适应,使考试功能弱化了,已经不再是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促进因素。广西教育厅在经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考试指导委员会多番讨论后,决定从2014年9月起取消该考试。在此背景下,转变课程教学导向,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深入课程开发研究意义重大。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发现状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模式大体上沿用的是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学科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组织编写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书提到:“学科系统化课程是我国普通大学本科教育普遍使用的课程模式,传统的高等专科也基本采用这一模式。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普遍毕业于普通高等学校,接受以学科系统化课程为主的高等教育,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许多课程方案的开发事实上成为从这些学科知识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并按照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加以简化或压缩的过程。”当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采用的也是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实际上,这种模式从学校升高职后就采用并延续到现在,虽然期间也适时进行过相应的课程建设,但是不可否认课程的模式还是学科系统化课程,始终没有改变过。这主要是因为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是面向全区高校学生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大纲和使用教材都是由教育厅组织区内几所重要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师联合编写的,正如教材前言提到的“尽量扩大知识面”和“强调基础性、知识性、趣味性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更合理些”,教材比较注重学科系统化,其适应性倾向于有较好课程基础和足够教学时数的本科层面。各高职院校并入到高校行列后,也加入该考试,有的院校还将考试成绩与学生毕业挂钩,为了不影响学生毕业率,以考试大纲为导向,使用推荐教材成为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但不可否认,类似我院生源复杂、少学时的情况,直接选用推荐的学科系统化教材必然导致理论讲授变多,而实践机会相应变少,这不符合高职教育“理论够用,重点培养实践能力”原则。另外,基于课程考试导向因素的考虑,也不宜改变课程模式,所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发实际上是以考试大纲为导向,在推荐的学科系统化教材基础上,结合我们学院课程教学实际进行删减、简化而来的,相对推荐的学科系统化教材而言,这种课程模式实际上就是简化学科系统化课程。

无论是学科系统化课程还是简化学科系统化课程,强调的都是学科的系统性,其实质是以学科为导向而开发出来的课程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是应用训练不足,也没有和专业教学建立起联系,难以满足专业教学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因此,学科导向型的课程模式必须转变。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所以课程教学既要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又要很好地服务专业教学。因此,结合学院课程教学实际,以应用为导向,以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服务专业教学需要为目标,构建应用能力系统化课程是必然的选择。

三、应用能力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一)课程开发要结合学院课程教学实际

课程开发要吸收国内外已有的先进课程开发经验,但同时也要与我们学院课程教学实际相结合,首先,我院的生源组成比较复杂,面向不同地区,既有普招生,又有单招生和中职对口生,还有照顾的贫困生。如2016年我校面向18个省(自治区)共录取各类考生4493人,其中1400名单招生,702名对口生,1820名V西区内统招生,544名区外统招生,27名广西贫困生。入学理科最高分541,文科最高分543,最底分则为理科324分,文科365分,复杂的生源决定了课程面向对象是一个基础参差不齐的混合群体。其次,我院的课程教学周期短、开课班级较多,按学院计划课程教学只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是由于新生入学晚,而且要进行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第二学期则是专业实训周较多,所以两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周都较少,但是开课班级较多,按今年实际招生情况,课程需要授课班级数为95个常班,每个学期按50%安排,课程教学任务为47个常班,而课程专职教师只有5人,繁重的教学任务是课程开发要面对的重要因素。

(二)强化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以理论够用,重点培养实践能力问题,虽然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入门,但是计算机普及和计算机教育阶段的前移,学生进入高职时已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基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定位于基础性教育已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况且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课程定位为应用性教育更符合当前实际情况。在此定位下,课程教学可从原来“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模式,改革为“演练课+实验课+专项训练课”的教学模式,教师演练课中任务演示操作、讲解相关知识和学生即时练习有机结合,增加学生技术认知和计算机练习时间,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熟练度和动手能力。

(三)增强专业教学的针对性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学院面向非计算机所有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的改革必然要体现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要求,并有利于各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也是教育厅取消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的根本原因。现在考试对课程教学的束缚解除了,课程教学有了自主性,调研轨道交通类专业教学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在任务和实验项目设计上与专业教学密切结合,从而通过任务实施、学生练习和项目实践等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为专业教学打好坚实基础,更好地服务专业教学需要。

四、应用能力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

(一)轨道交通类专业教学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调研与分析

为了掌握轨道交通类专业教学对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情况,课题组以问卷调查方式向相关8个专业发送了“轨道交通类专业教学计算机应用需求调查表”,问卷涉及六个问题,并全部回收调查表。

对“本专业教学是否对计算机应用能力有需求”问题的回答,所有8个专业选择“是”,没有专业选择“否”;这说明计算机基础课作为公共基础课对专业教学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开设并保障课程教学质量是专业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

对“本专业教学主要对以下哪些模块有需求”问题的回答集中在“windows7系统的操作”“计算机网络的应用”“word的应用”“excel的应用”“ppt的应用”五个模块,这可以成为课程构架的基本模块。对“您认为往届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哪些方面没有达到本专业教学需求的”问题的回答包括了“windows7系统的操作”“计算机网络的应用”“word的应用”“excel的应用”“ppt的应用”五个模块。这说明五个基本模块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都需要加强。对“本专业教学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有哪些”问题的回答包括了“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计算机基础应用”“计算机专业应用”。这可以成为课程模块的基本内容组成。对“本专业可提供以下方面的计算机专业应用案例或资料”问题的回答,选择答案均为“无”,这说明在专业应用案例是空白,专业应用案例设计将是课程开发重点。对“您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还有什么好建议”问题的回答,城轨控制专业建议:文档处理、电子表格软件函数和公式使用、计算机网络知识,建议能有针对性地加强这几方面的教学。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本专业学生在后续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课程学习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组建、架构和网络通信的知识,希望能在日常教学里加入这些内容。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所要求的文档排版、目录生成、页码设置、图文章节的表达规范等,即使不做毕业设计,这些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工作仍然非常实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动手实践时间加长。铁道信号专业:注重基础应用的教学。应用电子专业:希望加强对学生word文档的使用,比如格式,因为每一年毕业论文修改中,大部分学生都不会。铁道运营和汽车运用专业没有给出建议。

(二)制校本计算机应用能力标准

校本计算机应用能力标准要以应用为导向,这个“应用导向”包含基础应用导向和专业应用导向,对于基础应用部分参考“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国际认证(internetandComputingCoreCertification,简称iC3)标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和广西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大纲,选择它们当中常用和实用的部分作为基础应用能力标准;同时以专业教学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调研为依据,把专业教学的需要作为专业应用能力标准。

(三)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扬弃了学科系统化模式,不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按学科知识顺序组织教学内容,在借鉴和汲收国内外先进课程模式及开发方法的基础上,我院采取以应用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校本应用能力标准为依据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应用能力系统化课程。教材内容按照计算机基础知识、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三个层次来组织,采取理操一体。教材结构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基础知识部分,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应用三大项目;下篇为操作应用部分,分word2010软件使用、excel2010软件使用和powerpoint2010软件使用三大项目。每个项目以精心设计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包括任务描述、知识准备、任务分析和任务实施四个内容,任务描述是有关任务引入描述方面,知识准备是有关在任务引领下所需知识和能力的介绍,任务分析则是运用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去完成任务的思路,任务实施是完成任务具体方法。此外,涉及操作内容的项目都安排有同步实验项目和实验综合项目,实验项目包括目的、内容和步骤,用于同步练习,实验综合项目只包括目的和内容,不再给出步骤,用于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训练。同时项目的最后都有思考题,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阅读和理解。

(四)应用能力系统化课程教学实施

应用能力系统化课程主要采用单班机房授课方式,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一是任务说明,教学时由老师先就任务作简要说明,介绍任务的总体要求,让学生对任务有清楚认识。二是任务解读,就是对任务的理解,在提出具体任务后,老师和学生共同理解任务要求,解读出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借此培养学生对任务的理解能力。三是知识的准备,任务解读出的知识和能力是要学生预先理解和掌握的,这是完成任务的基础,可以采用快讲、快阅、快演等方法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掌握。四是任务分析,就是使学生在了解知识和掌握能力后,与任务联系起来,找到完成任务的思路,这是教学的难点,可以采取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逐一介绍、教师点评进行教学,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几种方案交由学生讨论选择等方法,总之要通过任务分析加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五是任务实施,就是依据任务分析形成的思路,运用了解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完成任务,涉及的操作要演示,重要和难度大的操作点要安排学生练手,以便强化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中穿插安排同步实验项目,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项目解决能力。最后通过实验综合项目融会贯通整个模块的操作技能,最终做到以“一演、二练、三做、四贯通”的教学手段反复训练学生上手能力,从而巩固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保证课程教学达到目标要求。

(五)课程评价采用部级标准

课程考核办法是教与学的指挥棒,更是达成良好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采取一份大纲、一套试卷,笔试要考,机试要考,而且还要考简单,实际上是一种兼顾式的考试,既要兼顾全区各高校课程教学要求,又要兼顾大部分院校将考试成绩与毕业证挂钩情况,因此取消并非偶然。而与之相应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采取无纸化、笔试机试两卷合一、二八比例、仿真任务情景、只关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证明,与课程改革方向相符。因此,课程教学与之结合,将教学环节中的课程实训改为服务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专项训练,并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课程备选考试,鼓励学生可自愿参加,增加学生今后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培各,刘晓燕,等.大学计算机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校本课程开发基础知识篇5

摘要:我院从基础建设、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了改革。本文介绍了我院的具体做法以及实际效果,最后总结了我们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改;实践教学;分类教学;分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教学,经过几年的建设和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有了良好的基础,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改善和优化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和教学环境,教学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提高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迈上新台阶创造了有利条件。

1加强计算机教育基础建设,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建立坚实基础

(1)建立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机构。2000年初,为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学校成立计算中心,明确计算中心的任务是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承担全校各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的上机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上机,为学生课外上机学习提供条件和环境,开展计算机教育与教学研究。建设目标是把计算中心建设成为计算机教学基地、实验基地和科研基地。计算中心下设办公室、二个教研室、三个实验室、三个研究室。

(2)我校分布在三个校区,分别在三个校区建立了满足教学要求的计算机教学实验室。

(3)计算中心制定了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教材建设等建设规划。

2落实计算机教学建设与改革规划,计算机教学稳步发展

(1)学校于2000年4月召开“首届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会”,并行文《昆明理工大学关于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意见》,确定我校计算机教育的建设和改革方案,确定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为:开展“三个层次”教育,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教育,并确定以第一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为教学重点,逐步加大第二、三层次教学的力度。把第一层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和第二层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设置为校级主要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课。

(2)2001年制定了《昆明理工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案》,方案明确规定:逐步将教学的重点从现行第一层次推向第二、三层次;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采用“精讲多练、重引导、强实践、课内课外结合、严格考核”的教学模式等。2001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采用三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各种模式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一致,但教学学时分别为84学时、48学时、24学时,由各学院选择前二中的任一种模式,学生可自由选择24学时的模式。

(3)2003年制定《关于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意见》,建立计算机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框架,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设置必修课程板块、选修课程板块和“网络课堂”课程板块等三个板块的课程,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开展“网络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选择余地。

(4)2004年,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和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CFC2004)的精神,根据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形势和我校教学改革的发展形势,制定了《昆明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提出了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发展思路和改革方案,从“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变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和“结合专业课教学的计算机教学”两个层次的教学体系,前者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课程设置为“2+x”方案,把原“三个层次”中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升级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部分的教学由学校统一规划,计算中心承担教学任务。后者则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由各院系根据专业的需要进行规划实施,目的是实现计算机教学内容与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整合。学校加强协调两者之间的配合与衔接。此方案已纳入我校200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

(5)积极研究和探索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深入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考试模式和考试方法改革。2006年制定了《关于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考试办法改革的意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无纸化考试。从平时学习成绩、综合设计实验成绩、上机考试成绩等3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总成绩评定按平时学习成绩占20%、综合设计实验成绩占30%、上机考试成绩占50%。

(7)2007年,学校制定了《昆明理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发展方案》,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深入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的方案及措施。

3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教学要达到以下几方面的教学要求:

1)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具备使用计算机实用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能力;具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了解并能自觉遵守信息化社会中的相关法律与道德规范。

2)具备使用数据库等工具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利用的意识与能力。

3)具备使用典型的应用软件(包)和工具来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4)具备通过编程,在本专业领域中进行科学计算的基本能力。

5)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技术分析方法,具备利用计算机硬件及接口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基本能力。

6)具备专业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集成与开发能。

在上述6项教学要求中,要求我校文、管、经、法、艺术科类专业学生要达到第1~3条的要求,理工科类专业学生还需达到第4、5条的要求,部分专业、部分学生要达到第6条的要求。

(2)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框架

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1997年以前为初级阶段,以计算机高级语言教学为主。

第二阶段:1997年至2004年为发展阶段,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三个层次的教育。

第三阶段:2004年开始为快速发展阶段,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和“结合专业教学的计算机教学”两个层面的教育。前者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这部分的教学由学校统一规划,计算中心承担教学任务。后者则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主要由各学院按需要进行规划和实施。通过两者之间的配合与衔接,把大学计算机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中,做到“四年不断线”。

(3)课程设置的原则

昆明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兼有经济、管理、文学、艺术、法律、教育等多学科的多科型综合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学校。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起点的变化,以及各专业学科计算机知识机构的要求,优化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结构。根据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按照计算机基础教学分层、分类规划与实施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方面的差异,设置不同的档次,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各院系和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和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满足各专业的要求。

(4)第二阶段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教育的课程设置

两门必修课程:

1)计算机文化基础。

2)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包含:

C语言程序设计(必修)

VisualFoxpro、VisualBaSiC语言程序设计(文、管、经、法等专业必须选修其中1门)

theCprogramminglanguage(部分理工科专业开设C语言双语教学)

X门选修课程:

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网络技术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web数据库程序设计、微机组装与维护。

网络课堂教学课程:设置3个方面的课外选修课,供学生课外自由选修

1)at&it课程

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课程

3)计算中心开设的选修课程

(5)第三阶段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教育的课程设置

1)采用“2+X”的课程设置方案

根据我校本科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教学要求,按照计算机基础教学要分层、分类规划与实施的原则,以及不同专业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的不同要求、教学学时数等多种因素,确定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采用“2+X”的课程设置方案。其中“2”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两门必修课程,“X”是X门选修课程。

2)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由“2”门必修课程和“X”门选修课程构成。两门必修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课,分别在一年级上、下学期开课。“X”门选修课程是设置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各学院选择,满足该各业的要求,在二至四年级开课。如下表所示。

4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案

4.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与实施方案

4.1.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与基本要求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升级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从根本上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变革,但它仍然是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些基础知识、重要概念,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并且使学生能够在各自的专业中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具有很好地基础性、先进性、应用性。也就是说,该课程既要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又引入计算机的发展动态、计算机的新技术、新成果,还要保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

(2)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与一些重要概念;

(3)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信息安全等技术基本概念、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

(4)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

(5)增强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1.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思路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对计算机知识为非零起点的新入学大学生开设的,是具有大学水准的公共基础性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第一门课程。该课程既要适应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应再从“零起点”开始的发展要求,又要符合“白皮书”和“CFC2004”的精神。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计算机文化基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涉及的知识范围广、知识点多、内容深。但目前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原有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较大,在认真总结几年来教学情况和对即将入学的2004年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进行全面分析后,我校决定该课程的建设与教学采用“双过渡”的方式,一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的过渡根据新入学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起点的逐步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步提高教学内容的起点,逐步提升和扩展教学内容。二是对原来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的过渡。2004级至2006级学生为过渡期,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使该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逐步提高。针对目前我校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的起点差异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很少使用过计算机,甚至未使用过计算机,倡导多样化教学和个性化发展,使全体学生增强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与信心以保证全体学生均能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又能使基础好的学生能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

4.1.3从教学内容上分类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我校级主要公共基础课,是全体一年级学生的必修科,由于不同的科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学生入校前在相关方面的理论基础也以很大差异,思维方式也有差异。如果使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大纲,则很难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为此,我们按理工类、经济与管理类和文、法、艺术类三类专业从教学内容上实行分类教学。主要区别体现为,对理工类专业在一些主要知识点要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描述。对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在教学的知识点上虽与理工类专业相近,但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直接以各知识点的操作应用来讲,较少涉及深入的理论描述。对文科、艺术类专业降低一些要求,以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主,仅讲授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以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主,而将工具的使用和操作性(即工具性和技能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实验上机课完成。

4.1.4采用“分级教学”和“分段实施”教学的教学模式

该课程在“双过渡”期间,采用“分级教学”和“分段实施”教学模式,把一学期分为两个阶段组织教学,前10周为第1阶级,教学内容以“计算机文化基础”(部分知识点的内容有加深)和云南省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内容为主,学习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常用自动化办公软件操作及网络基础知识,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后6周为第2阶段,教学内容为提高部分,主要内容是数据库、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等内容,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建库技能,以及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的内容与技能。第1阶段的教学结束后,学生于第10周末参加云南省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第2阶段的教学,要求学生完成1个综合设计课题,理工类、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以数据库的内容为主,文、法、艺术类专业学生以内容为用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的内容为主。

在2006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对2006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比2004、2005级学生有较大的提高,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迫切感有明显的增强。于是,我们在2007级的部分专业学生开展试点,进一步提升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的深度和广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取得经验后,在2008级学生全面铺开。

由于目前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起点差异较大,为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该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面向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开设选修课“计算机文化基础”,学时数16学时,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以讲座形式开课,共开设4个讲座,由学生自由选择模块内容参加学习。

4.2“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与实施方案

程序设计是各类系统开发的基础,因此,我校把“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列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确定为校级主要基础课程,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必修课程。

4.2.1“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该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其内容以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知识和程序设计技术的基本方法为主,同时包括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等方面的初步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编程技能和上机调试程序能力,并尝试通过编程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际问题,初步具有在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

4.2.2“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

该课程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课,由于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的不同,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程序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理工类专业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开放能力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经、管类学生重点培养学生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放能力和多媒体信息检索、利用的能力;文、法、艺术类专业学生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于是,分类、分层设置课程和实施教学。

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可在“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Java语言)”两门课程中必须任意选一门课程。

管、经、法科类专业的学生在“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VFp)”、两门课程中必须任意选一门课程。

文、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以25%的班级开设“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双语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可根据具体的各门语言的基本知识、技术和要求分别确定。该课程的教学改变了过多地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语法的教学方式,在注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同时,加强程序设计的思路、方法的教育与培养。采用任务驱动和典型案例的教学方法,在该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着相应的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课题组织上机实验教学,从第3周开始逐步开展综合设计实验,在期末时学生分小组完成综合设计课题,写出设计报告。

5“X”门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

“X”门选修课程面向2至4年级的学生开课,把计算机基础教学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中,做到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根据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要求的差异及学生基础的差异,开出不同档次的课程,由教务处公布每学期的开设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也可由学院或系统一选课。同时,将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各专业的需要,不断开设一些新的课程和热门课程,如工具性应用课程、应用开发性课程等。

6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开展实验教学

计算机基础要使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关键要抓住能力培养,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依赖于学生上机实验。

(1)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优良的机时”为目标,建立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室,要保证实验室面积、计算机台数、软件和实验室运行与管理机制等都满足教学要求。我们还开发了“机房自动化网络管理系统”和“实验设备器材管理系统”,实行网络自动化管理,加强机房管理和计算机维护,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建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网络课堂”课程教学。坚持实验室全天候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上机自主学习提供优良的条件与环境。坚持每年向学校申报2-4个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实验室开放项目,指导教师精心指导,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和创新能力。计算机教学实验室获“云南省高校示范实验室”称号,为“精讲多练,考教分离,机试为主”提供坚实的基础保证。

(2)把实验分为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各门课程都在逐步减少基础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积极开展研究创新性实验。

(3)每门课程都要进行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学生分组(或个人)完成1个综合设计课题,可选择教师给出的课题,也可由小组自己拟定课题报教师批准。每人至少完成一个程序模块的编程和调试,对源程序语句加注释,独立完成所选模块的设计文档(流程图、源代码及注释)。我们制定了“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要求”和“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要求与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每组提交一份完整的电子文档形式的“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综合设计报告.DoC)和源程序(源程序.C),其中包含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参与设计和独立完成模块设计的情况来表述个人收获体会,或者是对本课程教学方法、综合设计等方面的评价的内容,如下所示。

昆明理工大学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组员: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昆明理工大学计算中心

200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计算中心“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考核表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综合设计实践教学课题报告要求

一系统概述

简单描述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

二数据结构设计

要说明本程序或数据表定义、连联中用到的所有数据类型的定义,给出变量名及类型(如结构体、数组)的设计,并明确说明:

(1)数据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范围;

(2)数据输出的形式。

三模块设计

要明确说明程序完成的功能、主程序的流程以及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给出实现各程序模块的框图,以及核心语句。并明确说明:

(1)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以及出错处理;

(2)每个组员承担及完成的内容。

四调试运行及操作说明

告知用户如何使用该程序,并明确说明:

(1)调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2)测试数据:包括正确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和含有错误的输入及其输出结果。输出结果直接抓取屏幕图像粘贴到报告中。

五总结和体会

重点写明本次设计以及该课程学习、应用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1)组长:

(2)组员:

六程序代码

7主要做法与经验

(1)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建设。学校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纳入主要公共基础课程建设规划中,“C语言程序设计”被评为云南省精品课程,“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C语言程序设计”双语教学等三门课程先后获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C语言程序设计”评为云南省精品课程。两门必修课程和多门选修课程获学校多媒体课件建设项目,各门课程课程建立了相应的教学网站,完成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稳步推进。

(2)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考试办法改革。改革考试模式和考试方法,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无纸化考试。从平时学习成绩、综合设计实验成绩、上机考试成绩等3方面综合考核。课程总成绩评定按平时学习成绩占20%、综合设计实验成绩占30%、上机考试成绩占50%。

(3)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坚持“精讲多练”的前提下,我们先后采用了“分级教学”、“分类分层次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尝试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鼓励和支持学生采用研究型学习、发现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协作型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在使学生逐步领会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模式和工作模式,逐步加大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力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计算机学习氛围。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校内学生计算机应用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云南省大学生计算机应用竞赛,学生参加云南省大学生计算机应用竞赛连续两届获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第一名),二、三等奖获奖者多数是我校学生。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面对新形势与任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以及信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培养提高现有教师的办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保证教师的培训、进修提高时间和条件,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逐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青年教师都具有硕士或更高的学历,建设相应的考核制度和约束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还设立了各门课程的责任人,负责该课程的建设,坚持示范教学、互讲、集体备课、青年教师教学评教等措施,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6)采用选用优秀教材和自编教材的办法加强教材建设,成立“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系列教材编委会”,组织教学第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系列教材,先后出版了两轮教材,其中的《研究式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受到出版社和使用学校的好评。

校本课程开发基础知识篇6

2.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多模块课程体系。按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根据各

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重组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构建服务并融入专业技术教育,

体现就业导向、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多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实现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效能。这里要

强调处理好“系统地培养基础理论知识与培养学生系统知识”之间的关系。要进一步围绕专业培养目标,

删除与未来职业能力训练无关的基础学科内容,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训练学生通用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

力上,为今后专业能力的训练打好基础。为此,宜将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分解为两个模块。

一是基础素质模块,其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人文素养、科技素养、职业素质等模块,用于提

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完成学生的成人教育。

二是职业通用能力模块,职业通用能力是使职业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能力,是从事任何职

业都需要的具有普适性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技能。其主要包括语言交流、协调合作、信

息处理、数字应用、应用文写作、解决问题、创新改革等模块,为学生成才教育提供强有力支持。

3.突出“能力本位”指导思想,优化教学内容与改进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根据职业素质与职业通用能力安排教学内容。每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专业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

分为两个模块。第一块为适合所有专业公用的知识模块,完成本课程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相对

固定不变。第二个模块为适合不同专业要求的知识模块,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奠定基础。这里我

们强调应注意要处理好“宽与窄、深与浅”的关系。宽在知识学习,深在能力训练。在学习总量一定的

条件下,知识面宽了,内容就不可能太深。针对高职学生的心智特点,以知识学习的“浅”换取能力训练

的“深”,应是一种合理的取舍。例如:高职数学应精简经典的数学内容,而加强在未来岗位的应用十分

广泛的现代数值计算方法的学习和训练。

(2)加强教材建设,编写校本教材,开展校本师资培训。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育部和各省推荐教材和获奖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素质和能力需

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编写针对各专业群的实用基础课程的校本教材和参考资料。为提高全新开发的

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我们要集中开展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校本培训,鼓励教师向“双师型”的知识结构

靠拢,一方面,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要求的培训,提高教师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积

极组织教师学习相关专业的相关知识,深入工作一线学习实践,参加专业技能训练,了解专业对公共基

础课的要求,提高公共基础课服务专业技术教育的水平。

(3)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将课程建设成果落实到课堂。课程建设的成果最终是靠课堂教学

来得以完成的。在这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课程论的角度来看,理论

课与实践课的分离及偏重理论课的教学,是造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要

真正使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继续深化高职理念的学习、更新和应

用,将课程与专业要求结合,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必须适应高职学生实际,处理好实践

技能和理论知识两个系统教学之间的关系。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大力开展公共基础课程的能力实训,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着力创新,注重整合,探索出一套适合相关专业

公共基础课程学习的配套教学方法。

(4)建设合理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积极性,巩固课程建设成果。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是课程建设

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注重将结果性评价转

化为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

面的发展作出评价,以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

强自信心,从而将课程建设成果真正转化为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①庞海芍:《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及其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启示》,《职教论坛》2010年第3期。

②姜本红:《国外高职教育公共文化课程设置的经验借鉴与启示》,《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③陈雅芳:《国外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3期。

④陈家颐:《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11期。

⑤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

校本课程开发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王晓丽(1959-),女,山东滨州人,滨州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山东滨州256603)

[课题项目]本文系滨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ZXYJYXm200734)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05-02

一、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2000年正是我国师范教育由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转变时期,为满足转变的需要,国家依据各地实际,通过合并升本、独立升本等方式开始大规模向地级城市布点本科层次的高校。然而,地方本科院校建立后,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学前教育专业也不例外。首先,新建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以往的中等幼儿师范教育,它隶属于高等师范教育范畴,无论是学历层次、人才规格还是课程要求都要以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为基准。再者,它也不同于传统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其培养目标不再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师资,而是应以培养应用型的幼儿园教师为主。

培养目标的定位解决的是人才规格的问题,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才能适合幼儿园教育需求的问题。而人才规格的实现需要构建科学合格的课程体系。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虽然依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由于受传统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根深蒂固的影响,其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间缺乏统一性,导致培养出的学生让幼儿园感觉“不好使”。

二、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幼儿园工作人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及收集到的各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资料分析看,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虽然定位为以培养应用型的幼儿园教师为主,但其课程设置,基本还是沿用传统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中等幼儿师范教师的课程体系。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没有从根本上把一个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通过课程体系的建构体现出来。

第一,通识教育课程中,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比重偏低。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有别于中专生的素养,即要具备一个大学生的特质,有着受过良好教育的高尚素养。这种高尚素养的形成需要通过对全面的、综合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整合内化来完成。然而,现行通识教育课程基本是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政治理论课程及计算机、英语等工具类课程,体现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所占比例偏低,难以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第二,学科基础课程中,新兴课程少。学科基础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教育理念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课程。时代在发展,学科基础课程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基本沿用了传统高师的课程门类,如教育概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而像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反映时代要求的新兴课程门类较少。

第三,专业课程重理论,轻技能。新建本科院校属于应用型大学,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应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除了让学生通过一定理论课程的学习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外,还要尽量凸显技能课程的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然而,考察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学前”冠名的理论课程占了重要部分,凸显学生技能培养的课程太少。甚至在课程的实施中,有将技能课理论化的现象,比如,乐理与视唱、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等技能性非常强的课程被安排在一个大合堂教室,几个班学生同时上课,教师以理论讲述为主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四,实践课程中,专业实践课程比重低,时间安排过于集中。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实践课程部分,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间接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运用,同时,学生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不断进行反思,以调整个人的学习、成长路径,进而获得专业化的发展。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军训、校内劳动实践、以寒暑假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及专业实践课程。其中,形成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专业实践课程课时数量少,并且时间安排不合理。专业实践课程一般包括了专业见习和实习两部分。专业见习一般放在前三年完成,多数学校安排每学年一次,每次1~3天,最多1周。专业实多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一般为6~8周,二者加起来约8~10周。这样的时间安排既集中,量又少,仍旧没有摆脱传统高校培养目标的束缚。加之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教学中仍以知识灌输、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意识。

2.各类课程间缺少相通与共融。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无论在设置理念上,还是具体实施时都存在各自为政,自说自话的现象,相互之间缺少相通和共融。比如在课程结构上,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大模块或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其自身的独立性,忽略了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缺少了应有的沟通和对话;在课程内容上,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略了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缺少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这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缺乏、应用能力不够等问题。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结构决定着教师的素质结构。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把握学生高素质、高层次的要求,又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学科和专业基础,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后劲,还要考虑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技能结构。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构建时可以做如下设想:

1.拓宽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指与专业教育课程相对应的大学普通教育课程。它着眼于塑造学生的全面素质,构建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针对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隶属于社会科学的政治理论课及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而形成学生作为未来教师综合素质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比重极低的现状,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多学科、跨专业的相对优势,拓宽课程门类,以选修课的方式加大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课程开设比重,逐步实现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不断融合。

2.增加学科基础课程中新兴课程的比重。学科基础课程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课程,本着“厚基础”的课程设置理念,在保证课程本身基础性、系统性的前提下,精选与时展相适应的新兴课程。即使是传统的学科基础课程内容,也要注重它的时代性和前沿性。

3.丰富专业课程,加强理论与技能的融合。如果将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比作树根和树干的话,那么专业课程就是树枝和树叶。在丰厚、坚实的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设门类众多的专业课程,可以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拓宽学生的就业选择、开阔学生的成长视野。专业课程是学前教师专业化的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要强调学生儿童教育理念的形成及教育和保育知识的获得。专业技能课程要强调学生从事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形成。两类课程在实施时要以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目的,强调知识、技能的促进和整合。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学前卫生学的专业知识,尝试设计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运用所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尝试设计婴幼儿活动管理、家庭指导策略;运用所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专业知识,尝试设计幼儿园综合活动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化素养,将学生送上专业化发展的轨道。

4.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实践活动既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也是缩短学生理想与现实距离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实践课程要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并且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首先,增加并合理分配实践课程的时间。教育见习的时间,可由原来的每学年象征性的见习1~3天,延长到一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组织学生分别到不同类型的幼儿园见习一周,使学生对幼儿园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实习的时间,可由原来的6~8周,延长到10~12周,可分别安排在第6和第8学期,在保证学生具有充分的教育实践机会的同时,也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及个人发展成长具有充分反思的时间。其次,丰富实践课程的内容。如增加户外认识自然的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走出大学校园,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自然观,为将来学生在幼儿园开展自然科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次,增加实践课程的形式。可以以课题组的形式让学生带着课题进入幼儿园进行科学研究;也可以组织学生就学前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向学生提出要求到本地幼儿园进行观摩见习等。新建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要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构建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实践课程体系。

5.实现各类课程间的相通与共融。根据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建构和实施课程体系时必须考虑相互之间的相通和共融。首先,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大模块之间要互为因果,逻辑关系清晰、明确。其次,各门课程在内容上要相互支撑,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实践课程互为依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理论课程中派生出技能和实践课程,而技能和实践课程的学习又以理论课程为指导,做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体现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和应用性。

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既要考虑课程类型的丰富多彩,又要考虑课程实施的灵活多样;既要考虑各门课程的相对独立性,又要考虑各门课程间的相通与共融;既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又要凸显学生的个别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统一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2](美)费奥斯坦,费尔普斯.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王建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王海英.“顺应”与“引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之间关系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7(Z1).

[4]苏明强,曾雅茹.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6).

校本课程开发基础知识篇8

关键词:知识产权;课程设置;中外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35-04

发明、创造和创新一直是工程、科学和技术前进的标志[1]。在21世纪,世界上每一个工业化国家都采用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来保护创造者和发明者对创造和发明的独特的权利[2]。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最重要的竞争手段和博弈工具。

国务院于2008年6月推出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简称《纲要》)以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纲要》把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作为战略目标。大学生是未来发明创造的潜力军,是知识产权的生产者。高校是培养人才、普及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重要主体。《纲要》在第64条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目前,中外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开展情况如下。在美国,由美国律师协会认可的能够提供正式知识产权教育的法学院已达183所。在日本,1994年秋九州大学法学院设立了第一个知识产权方面的LLm课程――国际经济与商业法律硕士课程,截止2004年日本高等院校设立的68所法学院全部可以提供知识产权法教育[3]。同时,日本的大学也采用了知识产权在线教育系统(ipoeS)对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4]。印度维什瓦卡玛技术研究所提出了“ipRinternalise”知识产权教育模型,借助patentSearch搜索引擎,促进知识产权教育[5]。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有部分高校开设知识产权选修课、公共课[6]。现在知识产权法已经成为法学本科专业所设置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许多高校也都已经开设或准备开设知识产权通用类公共课程,而且各校所开设的知识产权课程的名称、种类、内容都在不断地深化和提升。

国内外关于大学如何开展知识产权教育主要有如下观点。美国著名的科技学院――史蒂文斯科技学院的elliota.Fishman认为,学校需要为没有法律教育背景的工程管理(mot)和工商管理(mBa)学生开设知识产权课程,知识产权管理应该成为核心课程之一[7]。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约翰・马歇尔法学院的HowardB.Rockman认为,工程和科技专业的学生在发明和创造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知识产权问题,所以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韩国延世大学minSeokmok提出,为了确保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具备与信息资源(以后工作中用到的资源)相匹配的技能,专利检索必须成为他们信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8]。日本东京大学的Yutaroikeda和Yasuhiko

Higaki指出,教育的某些变化可能为创造和获取知识产权提供机会,所以需要在大学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北京大学陈美章教授认为,知识产权课程应当作为公共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产权教育[9]。谭华苓也赞同应该将知识产权课程设立为必修课,应对每一位大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应把知识产权法与公共基础课程一样视为同等重要的必修课来对待[10]。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采用在线检索方式,在访问国内外各所大学的官方网站和搜集相关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调查整理了国内外123所大学有关知识产权的课程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国高校在知识产权课程设置和教育方面的不足。最后,针对不足提出一些探讨性的建议和启示。对国外高校部分,本文首先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的2009年度大学排行榜,选取了全美知识产权法教育排名前24位的大学,然后分地区挑选了部分国际知名大学,共选取了40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

全美知识产权法教育排名前24位的大学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乔治华盛顿大学,纽约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杜克大学,乔治城大学,圣塔克拉拉大学,福特汉姆大学,德保尔大学,约翰马歇尔法学院,德雷克大学,乔治梅森大学,斯坦福大学,波士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休斯顿大学,富兰克林皮尔斯法学院,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大学,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伊利诺理工大学。其他国家和地区高校为: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剑桥大学,印度大学国家法律学院,日本大阪工业大学,台湾政治大学,耶鲁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京都大学,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悉尼大学,香港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韩国高丽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印度德里大学。

对国内高校的选取,参考了《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该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统计,全国高校建立有20个知识产权院系,其中18个称为知识产权学院,2个称为知识产权系。2011年4月29日西北政法大学成立了“西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首先,我们选取了这21所大学,其次选取所有的985高校和部分211高校,总计共83所国内知名大学。

其中国内开设了独立知识产权院系的21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三江学院、青岛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湘潭大学、深圳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其他高校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苏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广西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郑州大学等。

二、中外高校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我们分别从知识产权课程的设置数量、课程内容以及授课方式这三个方面对中外高校知识产权的课程进行了具体的对比分析,并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揭示中外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类课程设置的差异。

(一)课程数量

在课程数量方面,首先国内大学开设的知识产权相关课程数量相对较少,而国外大学开设的知识产权课程数量较多,而且体系较为完善,结构相对合理。表1为国内外高等院校开设的知识产权相关课程的统计数据。

表1国内外高等院校开设的知识产权相关课程

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开设的课程主要集中在1到5门之间,其中许多高校只开设一门课程,占到53%。开设课程在1到5门之间的这部分高校所占比例为78.3%。通过资料整理过程发现,这类高校的知识产权课多为面向本科生的选修课。由此可见,我国的大学对知识产权的教育还是不足的。国外高校的统计数据显示,没有只开设一门课程的高校,并且开设课程数量在10门或10门以上的高校超过一半,占52.5%。这说明国外高校在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开设的数量上要远远多于国内高校,课程数量的设置比较合理。

表2国内知识产权学院高校(21所)与美国知识产权教育排名前24位高校对比

其次,国内高校中设有独立知识产权学院或知识产权系的高校相对于国内其他高校开设的课程数量较多,开设课程的数量基本都在6门以上。但是,这些高校相对于美国知识产权排名前24位的高校来说,课程的数量仍然存在差距,尽管差距在缩小。

根据表2的统计结果,国内设有知识产权学院的高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大于10门的比例为47.6%,而美国知识产权教育排名前24位的高校中开设课程大于10门的比例为75%。虽然相对于表2中的比例有所降低,但是差距还是很大。另外,国内高校中除去北京大学开设22门课程,其他高校的课程基本都设置在10门左右。但是,美国知识产权排名靠前的高校开设的课程大多在20门左右,乔治华盛顿大学24门,富兰克林皮尔斯法学院41门。

综上两点,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开设的知识产权课程数量较少,课程设置不完善,结构不合理。

(二)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方面,目前中外高校所开设的知识产权课程种类繁多,课程内容差距较大。我们将所选取高校开设的所有知识产权课程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基础理论型课程和应用型课程。

基础理论型课程包括面向全校所有在校学生开设的“知识产权法”通识课和为法学类学生开设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几大板块的课程[11]。应用型课程是指,一是各所大学开设的案例课程;二是将知识产权理论与各专业领域相结合的课程,是理论课程的扩展,体现为其他学科上的应用型课程,例如:国内暨南大学的“计算机软件保护”,中国人民大学的“知识产权案例分析”,国外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设计法”、“知识产权评估与投资”、“化学和生物技术专利法”等。

通过比较发现,国内大学主要以基础理论型课程为主,应用型课程较少。国内所有的代表性高校都开设了“知识产权法”或者“知识产权法学”,并且许多高校只开设了“知识产权法”或“知识产权法学”这一门课程。设有独立知识产权学院的高校除了开设“知识产权法”之外,还设有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专业基础型课程。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开设了著作权法”、“知识产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课程;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开设了“商标法”、“专利法”等课程。对应用型课程国内高校开设的比较少,仅设有独立知识产权学院的高校设置了少数此类课程,开设的课程也多为案例分析课,而我们整理的其他高校则很少开设应用型课程。

相对国内大学,国外高校不仅开设了大量的基础理论型课程,而且开设了丰富的应用型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系完善,结构合理。第一,对基础理论型课程,国外大学在设置大量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将部分课程分级开设,以满足学生对课程内容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例如,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和乔治梅森大学对“专利法”课程分级,设有课程i和课程ii;杜克大学和圣塔克拉拉大学不但开设“专利法”,而且开设了“高级专利法”课程。第二,对应用型课程,国外大学不仅开设了大量的应用型课程,而且这些课程对特定学科具有针对性。这样的设置更好地体现了知识产权在其他学科的应用。例如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设计法”,斯坦福大学的“知识产权在电影中的应用”,杜克大学的“音乐的著作权”,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化学和生物技术专利法”等,而国内尚未发现有开设这类课程的高校。究其原因,国外的授课教师以兼职为主,例如美国的法学院雇用大量的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从事知识产权法律工作上,授课内容主要为私人领域的知识产权案例研究[12]。

(三)授课方式

国内高校的授课方式主要是以课堂基础理论讲解为主。而国外高校除了采用基础理论课堂讲解的方式之外,还大量采用了研讨会和专题案例分析的方式,这种方式将理论型课程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研讨会的讨论,既可以锤炼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例如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设有“版权所有(高级)研讨会”、“反垄断和知识产权研讨会”、“版权及媒体权研讨会(高级)”;约翰马歇尔法学院设有“知识产权专题”;德保尔大学设有“研讨会:知识产权与反垄断”、“研讨会――知识产权:高级”“研讨会――知识产权:商标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开设了“科学礼仪与伦理”专题讲座,而科学礼仪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知识产权知识的讲解与保护[13]。除此之外,国外高校鼓励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或者学校创造条件让学生到企业中实际参与知识产权项目,深入了解知识产权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伊利诺理工大学开设课程“知识产权实习”,通过学分要求,引导每位学生到企业中实践。日本大阪工业大学在大学第二学年,要求学生完成对特定领域的知识产权案例研究,研究主题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法审判的案例研究、关于知识产权案例的司法判例的案例研究、工业企业和私有企业中知识产权战略的案例研究。

通过中外知识产权课程数量、内容以及授课方式的比较发现,国内未设有独立知识产权学院的高校大多只开设了一门或几门选修课或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必修一门知识产权法,基本都是以基础通识教育为主。而且设有独立知识产权学院的高校开设的课程也大多以基础型课程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是案例分析等应用型课程少,学生很难接触到实际的问题和参与社会实践,难以学以致用。二是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未与学生的职业相对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而国外高校不仅开设了知识产权理论型课程,而且开设了大量的案例分析等应用型课程,课程设置搭配合理、结构完善。在课堂理论学习和案例学习的基础上,还积极要求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到企业中、到社会中学习知识产权的有关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启示

(一)完善课程体系

一是为本科生或硕士生设置知识产权必修课。知识产权公共课程应当从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程“提升”为所有专业的全部本科生、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或者限选课程。二是适当增加相应的课程数量,完善课程体系,合理配置课程和学时,特别是增加与第一专业相关的知识产权课程。三是多开设案例分析课,优化知识产权课程结构。

(二)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知识产权的学习,应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社会需求知识产权实务人才远多于知识产权理论人才的现状,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加强和企业的联合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做所需人才。因此,到企业中到案例中去学习和理解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是必要的。对知识产权的学习最好是在理论基础上研究实际的案例。当前,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如wto中中美娱乐产品和计算机软件产品的纠纷,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专业人才却凤毛麟角[14]。因此,高校要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知识产权的专题教育和研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产权法理和实务操作能力。

大学作为国家科研的主要基地,每年必将产生许多技术转移问题,这就存在着很多实际的知识产权问题。如果能让学生参与到这些问题中来,将对知识产权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我国已在高等院校中设立了48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如中国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这些技术转移中心如果能够与学生知识产权学习联系到一起的话,必将为知识产权的教育开辟一条良好的途径。

(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一是要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双学位、辅修和必修课。双学位指的是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方向)的第二学士学位。在本科生学习的四年内完成第一本科专业(较多是理工科第一本科专业)学习并且获得第一本科专业学士学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参加法学(知识产权法方向)第二专业的二年学习,在继续完成知识产权法第二专业的学习任务后获得法学本科专业的第二个学士学位。辅修是指非法学专业的其他本科专业学生,在其大学本科四年学习期间的后二、三年中,同步辅修法学本科专业(知识产权法方向),在完成主修本科专业和辅修本科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方向)规定的学业后,不但能够获得主修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与学历,而且还能够同时获得辅修的法学本科专业(知识产权法方向)的学士学位,或者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方向)的本科学历。高校要为全校本科生、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开设必修课。二是根据不同专业以模块化的方式教学。不同专业应该根据各个专业实际的学科特点,开设相应的知识产权课程,以培养特定领域的专业性和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

(四)扩大师资来源

随着社会由工业经济时代走向把知识产权放在重要位置的知识经济时代,工程与科技专业的教师需要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产权知识,以适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产权知识的需要[15]。而如何提高教师的知识产权水平:一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的知识产权理论和实务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积极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高素质教学人才,从整体上对从事知识产权专业教学和研究的师资队伍进行重建。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知识产权专业教育的经验,聘请政府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有丰富经验的在职或卸任官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16]。

(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国内高校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与设有独立知识产权学院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应该与国外知识产权教育强校加强交流与合作,了解知识产权在国外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引进国外高校先进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案例。高校可以为教师和研究生甚至本科生提供更多的出国访学的机会或者参与交换生项目,亲身体验国外高校对知识产权的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国际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RivetteK.G.,KlineD.Rembrandtsintheattic[m].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2000:1-3.

[2]HowardB.Rockman.aninternetDeliveredCourse:intellectualpropertyLawForengineersandScientists[C]//34thaSee/ieeeFrontiersinedu-cationConference.2004.Savannah.Ga.

[3]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8.

[4]Yutaroikeda,YasuhikoHigaki.intellectualprop-ertyonlineeducationSystemBasedonmoodle[J].RecentprogressinDeit.2012,(2):257-262.

[5]SiddharthJabade,Hemantabhyankar,prabuddhaGa-nguli.modelipRinternalisetm―integrating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intechnicaleducation[J].worldpatentinformation.2008,(30):220-224.

[6]陈美章.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07-04.

[7]elliota.Fishman.theroleofintellectualprop-ertymanagementeducationinatechnologyman-agementcurriculum[J].Jtechnoltransf.2010,(35):432-444.

[8]minSeokmok,SoYoungSohn,YongHanJu,Conjointanalysisforintellectualpropertyeducation[J].worldpatentinformation.2010,(32):129-134.

[9]陈美章.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思考[J].知识产权,2006,(1).

[10]谭华苓.构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体系[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1]钱江.比较视野下的中美知识产权教育[J].消费导刊,2010,(7).

[12]金明浩.国外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做法及其启示[J].企业技术开发,2010,(3).

[13]曾培芳,叶美霞,刘红祥.中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2).

[14]张慧.高校理工类研究生层面的知识产权教育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校本课程开发基础知识篇9

关键词:勘查技术与工程;培养目标;防灾减灾;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56-03

我国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198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属于工学门类下地矿类的二级学科,它整合了原专业目录中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部分)、应用地球化学(部分)、应用地球物理、勘察工程等专业[1]。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又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081402)调整为工学门类下地质类的二级学科,它涵盖了原专业目录中的勘查技术与工程(080104)和能源与资源工程(080110S)(部分)。修订后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涵盖的行业和学科领域更广泛。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领域除传统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外,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城市建设、能源与资源等各类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基础工程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地热勘探开发、边坡支护、地下管线非开挖铺设、地下空间开发、地源(或水源)热泵的利用、钻孔法采矿等工程领域,服务领域已从单纯为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探服务,扩大到为整个地球科学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国家战略安全、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等众多领域服务[2]。

目前我国有53所高校开办有勘查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3],但是,由于本专业涵盖的行业和学科领域广泛、各高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不同,因此每个学校的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都存在一定差异。(1)一些办学较早的学校在专业方向上仍然保留了老专业的特点,如以应用地球物理为主要方向的代表性学校有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长安大学、大庆石油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等。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为主要方向的代表性学校有东北大学、吉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2)以某一个老专业为主要方向,在课程设置中添加了某些其他方向的课程,以适应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新要求,如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为主要方向,添加部分岩土工程方向课程的代表性学校有:合肥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西北大学、贵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为主要方向,添加部分勘察工程方向课程的代表性学校有: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3)还有的学校是开设新的方向,如岩土工程方向,代表性学校有: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河南城建学院等。

从上述来看我国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办学方向不同,学校各具特色,同时也显示出了同一专业各个学校专业定位、培养方向、目标、要求不统一,课程设置、学时比例不相同,都是同一个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但是所学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却不大相同,专业知识内容差别较大。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涵盖面太广,涵盖了以前的四个专业,而这四个专业的基础知识相差十分悬殊。

我校早在1985年就开始招收工程勘查专业“工程地震方向”中专班学生,随着国家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为适应国家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要求,2002年经国家批准开设了大专层次的“工程地震与工程勘察专业”。2006年勘查技术与工程成为我院首批本科专业之一。2008年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被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开始招收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专业是为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中“震害防御”体系服务的,是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调查表明,全国每年需要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专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为此国家实行了注册地震安全性工程师职业考试制度。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所专门培养这方面专业人才的高校,我校开设以工程勘察为基础、以工程地震为特色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可谓应“震”而生。该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许多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一、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所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简单地讲就是培养什么人,即对所培养人才规格进行界定和规范的过程。所谓规格,是对一定的产品质量所作的要求或制定的标准[4]。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一致,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现有资源和优势,体现特色,主动适应社会和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学校总体要求与专业建设思路相结合,从自身的优势及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科学定位,立足行业,面向社会,体现防灾减灾特色,制定了防灾科技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德、智、体、美和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拥有良好的工程素质、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系统地掌握勘查技术与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岩土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学生在校系统学习勘查技术与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实践技能,获得岩土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将其应用于工程建设各领域。

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大学对人才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上,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大学课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水平[5]。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于实践的桥梁[6]。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高级技术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本科人才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职业的直接适应性,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时能够接触与职业、行业相关的实用型、应用型课程。对理论基础的要求是“广、浅、新、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指导性原则意见,以及我校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目标定位,构建了体现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拓宽专业口径,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做到整体优化,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方案规范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中各教学环节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制的要求,科学处理德智体美诸方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力和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明确每门课程或每个培养环节的教育目标和作用,注意它们之间的主次和层次、内在联系和相互配合,确定合理的时间比例,形成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3)按学科大类培养人才,重视基础教学。从学科专业自身发展出发,综合考虑社会和行业发展对本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加强课程内容和体系的统筹与协调,相近学科和专业之间搭建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夯实学科基础,做到可持续发展。(4)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内容整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培养目标,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有前瞻性和相对稳定性,处理好先修课和后续课的顺序关系,注意课程间的相互衔接;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及课堂教学效率,控制总学时数,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5)面向工作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相对减少理论课程的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尽可能在实践中真枪实干,获得实用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提高工程素养。(6)体现“突出特色”的培养思路。不同的大学之间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基础、办学条件、资源配置、办学传统以及其他相关条件,形成一所学校的、一个学科或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差异性的课程体系。通过特色课程与特色专业的构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适应性人才。要办好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必须依托行业优势,突出防灾减灾的专业特色,培育与其他高校相比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依据上述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明确了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地位和任务,以及各科课程间的界定和联系。课程体系设置在横向上,打破学科分割,将全部课程按模块分类,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环节模块等。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是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的课程[7]。占总学分比例36.48%,公共基础课程分两类,一类是大学生基本素质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语文、体育课程等,主要让学生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保证人才身心健康的基本素质。另一类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为学好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2.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培养计划中基础课与专业课联系的纽带[8],是为在专业课程中创新思维打下坚实基础。占总学分比例的18.89%。与同专业兄弟院校相比,依托我院力学学科的优势,加强了该专业力学基础课程群,依据循序渐进原则系统开设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为本专业今后从事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知识储备。

3.专业技术课程模块。为使本专业的办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无缝对接,本专业从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勘察”向“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理”转变。开设这类课程遵循面向工作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原则,让学生掌握本行业目前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占总学分比例17.74%。专业课程分两类,一类是专业必修课程群: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与环境物探、工程动力地质学、强震观测、工程地震学等,其中强震观测、工程地震学为本专业特色课程,是为学生将来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4.实践教学环节模块。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占总学分比例18.78%。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人文社会实践、自然科学基础实践、工程技术基础专业实践和专业生产综合实践四大模块,实践形式分为课内分散和集中实践。所有实践都是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1)人文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人文报告及讲座、社会调查与实践等。(2)自然科学基础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实验。(3)工程技术基础专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理论力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结构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工程测量实习(1周)、专业认识实习(2周)、普通地质野外实习(4周)等。(4)专业生产综合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岩土工程勘察综合实习(1.5周)、工程与环境地震探综合实习(1.5周)、工程地震学综合实习(1周)、基础工程课程设计(1周)、岩土工程课程设计(1周)、毕业实习(4周)等。

5.公共选修课程模块。为了丰富学生的专业外延知识,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从事相关专业提供知识储备,以了解相关专业的角度出发,开设了公共选修课程供学生任意选择,该模块要求学生选修10学分,占总学分5.43%。

6.素质拓展模块。素质拓展内容包括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健康教育、社会调查与实践、人文报告及讲座、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等,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树立正确的职业和就业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并通过鼓励积极参与各项实践与活动培养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要求学生完成5学分。

四、结语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侧重,体现同一专业具有不同的特色。本文结合学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求,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现有资源和优势,结合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对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进行了全新构建,使学生在知识、素质、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系统的提高,对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培养更多、更好具有防灾减灾特色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勇,隋旺华,等.教育部工科地质类专业目录设置的剖析与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4,(4):10-12.

[2]王贵和,夏柏如,等.我校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特色及专业发展方向[J].中国地质教育,2005,(2):38-41.

[3]夏庆霖.关于深化我国地质类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4,(4):21-23.

[4]郭桂英,姚林.关于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J].江苏高教,2002,(1):60.

[5]张亚丽,陈秋生,王根顺.试论我国近代大学课程思想的演变及特点[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3):90-93.

[6]崔颖.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校本课程开发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一、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更是体现了国家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决心与信心。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要走符合自身特点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高等职业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所培养的学生将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将成为所在区域潜在的创业人才,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和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需要“死读书”“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大学毕业生。高等职业学校必须根据社会形势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适时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新岗位的创造者和既有岗位的创新者。大学生通过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增加,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高校创新与创业教育受备受关注。2010年5月4日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2012年8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下称《基本要求》),对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做出了明确规定。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所以高等职业学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结合职业(专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对人才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在创业教育视角下设计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

二、创业教育视角下的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依据

(一)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我国目前尚未对高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做出明文规定的基本要求,作为高等教育不同类型,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参考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明确指出,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创业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等五项原则,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然后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开设创业教育类选修课程或实践课程,把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

(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专业教学标准要求,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对接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突破学科化体系框架,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如会计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本专业课程要依据会计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参照会计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基于会计的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设置课程、组织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同时,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取得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三、创业教育视角下的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设计――以会计专业为例

(一)将《创业基础》纳入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每个学校可能因学校性质、类别以及办学理念不同而存在部分差异。公共课虽然不一定与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课程。目前多数学校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纳入公共基础课,前半部是就业指导,后半部是创业指导。就业指导要面向就业岗位,与职业特点和要求密切相关。如果任课教师不懂得会计相关的职业知识和技能,那么很难较好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之前,一般是职业规划,这也是职业特征鲜明的课程,同样要求任课教师有相关的职业或专业背景。笔者认为,可以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合而为一,设计一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而创业教育旨在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可以在不同专业背景下开展。可以将“创业基础”纳入公共基础课,以《基本要求》的教学大纲安排教学。

(二)开发有创业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可以对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拓展,不但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如财务表分析、审计实务、会计制度设计、行业会计比较、财经应用文等课程,还注重培养社会能力,如商务礼仪。学校可以将创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点相结合,开发有创业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业教育。比如,“创业企业财务管理”课程以创业过程为主线,将创业项目或任务所需的财务管理知识与方法设计为学习单元,不但可拓展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摘要:本文从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实践入手,构建了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模式一、引言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已成为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重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的中等职业教学模式,实现“工学结合”,从而提高中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中职发展的需求。

二、传统学科式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不适用。计算机基础课的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及参考书上的知识,课程体系开发并未完全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教学内容不够综合,各知识环节相对离散,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并不了解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工作中如何应用,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其次,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基本采用“电脑+ppt”的操作演示型教学,这种教学较直观且授课信息量大。但由于教学仍以教师为主体,与中职教育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不相符,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

第三,考核方式单一。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核采用期末机试+笔试的方法,这种做法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再突击,降低了学生平日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笔者以为这种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对于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宗旨的中职教育来说是不合适的。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本文研究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模式设计具体改革思路是:首先,进行详尽的专业调研,即调研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职业岗位群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并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初步设计出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课项目化改革方案;其次,进行试点改革,对比各种方案,完善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选择部分班级作为试点,分别采用传统学科式教学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的方式教学,通过调查反馈、考核等方式进行对比;最后,形成完善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方案。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1.制定新的教学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针对办公室文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office应用问题,笔者制定的教学目标有:(1)能使用word软件处理常见的文档输入、排版、展示出公司组织结构图、员工绩效评估指标等,能制作个人简历、部门年度招聘计划报表等人事管理表格,能制作劳动用工合同、请柬等常见文档;(2)能使用excel软件记录、管理和分析员工人事档案及工资等基本信息;(3)能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常见的会议、培训、演示等幻灯片;(4)能使用网络招聘信息、进行网络沟通、搜索信息等。

2.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

(1)调整课程结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的教学模式,针对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基准去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设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时,我们不是局限于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是力求以真实的工作项目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

(2)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办公室文员对计算机能力需求设计形成若干任务单元。笔者以在工作实际中广泛搜集的工作案例为载体,科学地设计多个来自工作或生活中的工作项目,将计算机基础课构建成11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项目,如表1所示。

在设计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努力使学生在集工作项目和知识体系为一体的仿真工作环境中感受现实工作的实际需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案例。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可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比如在制作“学校招生宣传画册”这一项目时,我们采取四个步骤去展开教学:

(1)创设学习情境,引入真实项目。恩平市中等职业学校秋季将扩大招生,现在需要对学校进行宣传,要求学生用powerpoint制作该学校的宣传画册,给学生一个切入点,建立感性认识。

(2)分析具体项目,制订解决方案。针对“学校宣传画册”的演示这一项目,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要宣传哪些元素,比如说校园环境,师资力量,校园生活,学校荣誉,优秀毕业生、招生计划等。

(3)讲解知识要点,操作实践项目。在实施该项目时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相关的powerpoint背景、母版的设置,自定义动画,插入图片、组织结构图,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文件嵌入,放映方式的设置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让学生讨论设定具体方案,共同协作完成项目。

(4)评价项目成果,完善项目设计。项目完成后,师生共同对成果进行评价,同时聘请计算机专业教师来进行点评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从中得到引申和提高。

4.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在考核方式上,本人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还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建立了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标准。

四、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经过一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收获颇多:

首先,计算机基础课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是在调研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文员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基础上制订的,在教学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同时积极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最终使得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到了升华。

其次,学生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课程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性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计算机的实用技能,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满足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第三,实施项目教学要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项目的真实性与知识的完整性关系。一个真实的项目不可能用到所有的知识点,所以我们必须合理地设计项目,使之既可以充分反映工作过程,又可以尽可能多地涵盖所有的知识点。二是要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教师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项目教学时就会出现学生根本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或很快完成项目无事可做的情况。三是正确把握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

(作者单位: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杨勇.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4):4-6.

[2]顾爱华,赵娟娟.对高职《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模式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0,(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