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需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6:48

旅游市场需求篇1

一、前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扩大了社会大众的旅游需求。消费结构的升级,使旅游逐渐成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人们的旅游观也因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年龄、性别、职业与地域的消费群体对旅游活动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开发旅游市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事情。旅游产品则是旅游市场的一部分,旅游产品的开发,对于旅游市场所吸引的消费者数量与层次有着重要的影响。做好旅游市场需求分析以及产品的开发,是提高旅游活动价值的重要手段。

二、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内容

(一)旅游市场需求的内容分析

在经济学角度来看,市场需求,就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在合理的价格水平下,能够真实购买的数量。所谓需求,也可以解释成为消费者具有购买欲望以及具有的购买能力。旅游市场需求,就是指具有旅游需求的主体,也就是消费者,和旅游市场需求的客体,像旅游服务或者其它附属品等。旅游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与变化性,主要受以下几点因素的影响:

1、受到消费者欲望的影响。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欲望,产生的消费动机与消费行为都会有所不同。消费主体只有具有出去旅游的想法,才有可能产生旅游消费的欲望,或者实施旅游消费的行为,才能将潜在的需求转化成为旅游消费行为。

2、受到经济能力的影响。经济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消费行为的产生。因此,许多消费者主观上的旅游欲望并不能成为有效的旅游市场需求,具有旅游购买力的消费者才能成为最终的消费者,产生真实有效的旅游需求。

3、受到消费者个人偏好的影响。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对于旅游活动有着不同的期待。像不同的消费者会对不同的旅游资源感兴趣,期待不同的旅游服务,对于旅游距离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旅游过程中涉及到的旅游资源与旅游服务,只有符合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才能促进其实施旅游消费行为。

(二)旅游产品开发内容分析

旅游产品是一个较大的体系,在旅游的过程中,旅游经营者提供给消费者的各种物品,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各类服务都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像旅游的资源、游乐设施以及旅游纪念品、导游服务,都是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讲究基本市场原则的,更要坚持品质与个性化原因。旅游组织者与经营者只有不断创新,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才能让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促进旅游消费行为圆满化。

三、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关系

(一)旅游市场需求是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基础。人类的不满是促进社会进步与人类发展的重要动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会让相关行业得以发展。对于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来讲也是如此,消费者对于旅游行业的不满,给予了旅游行业进步的空间与动力。近些年来,我国的旅游行业快速发展,旅游市场的需求也快速扩大,从而促进了我国旅游产品的丰富发展。截止到在2010年,我国已经具有95家5a级景区,这些最优质的景区,是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满足社会大众旅游需求的重要物质基础。高质景区的快速发展,让旅游产品的开发有着重要的平台。在旅游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今天,旅游产品的开具有强大的动力。如果旅游市场需求不断下降,旅游产品的开发也会十分困难。

(二)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满足了旅游市场需求的扩大。旅游经营商的经营目的就是要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从中创造经济利益。要满足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就要开发丰富的旅游产品,推出让消费者满意的旅游产品。首先,旅游产品能够极大地满足旅游者的物质需求。像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要用到的交通工具,要解决住宿与餐饮问题,这些都是旅游产品开发要解决的问题。大部分旅客在旅游过程中会购买一些特色纪念品,旅游商品的开发能够让旅游者的购买欲得到满足,给旅游活动添加乐趣。其次,旅游产品可以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旅游景区的呼天抢地美景会给游客以心旷神怡的感觉,娱乐设备的建设,能够极大地丰富旅游体验,让游客在更大程度上得以放松。最后,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够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能够让游客对于当地文化的好奇心得以满足,促进文化需求的满足。

四、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产品开发的方法

要有效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开发丰富的旅游产品,需要旅游行业工作者重视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产品开发的协调发展,采取有效的策略给旅游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动力。

(一)重视旅游市场需求满足,提升旅游产品质量

首先,要对旅游市场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与全面地研究,给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相关人员需要加大旅游市场需求的调查力度,获得最真实的一手资料,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消费者想要什么样的旅游体验与旅游产品。更多地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设计旅游产品。其次,要加大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提高。虽然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但在旅游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强买强卖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旅游积极性,给旅游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能够让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产品开发和谐发展。

(二)关注多元化旅游需求,开发丰富旅游产品

在当前的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经营者往往过于关注旅游市场中的单方面需求,因此,推出的旅游产品也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当代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要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需要结合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加大综合性旅游产品的开发。首先,要对旅游市场中的多种需求联系进行分析,将旅游产品发展成为一条龙式的服务。通过一个旅游项目,让旅游者的多个需求得到满足。其次,加大旅游产品关联性的研究,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让一种旅游产品具有多种属性,满足多个旅游者的需求或者一个旅游者的多种需求。最后,整合旅游市场的需求,将不同的旅游产品结合起来,让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促进不同旅游产品之间优势互补,自然结合,让旅游产品更好地服务于旅游市场的开发。

(三)重视潜在需求开发,加大旅游产品创新

重视潜在市场的开发,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做好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有利于旅游行业的快速进步。首先,要对潜在的旅游市场需求进行开发,旅游行业经营者做把握好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指明道路。具有时代性的旅游产品,可以更多地吸引旅游者的眼球。其次,要从潜在的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做好创新型旅游产品的推出。关注网络平台的作用,开发虚拟旅游产品。或者结合现代技术,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性,让旅游产品的创新成为旅游市场需求扩大的一种方法,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旅游产品,促进旅游行业进步。

五、结语

旅游市场需求篇2

关键词:前山河旅游项目市场定位市场细分市场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277-02

珠海前山河,被誉为珠海的“母亲河”,发源于中山,经珠海流至珠海澳门交汇处出海。随着珠海市“工业西进、城市西拓”的战略转移,前山河将在珠海市实施“工业西进、城市西拓”的战略转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珠海市未来一颗璀璨的明珠,集旅游、房地产一身,成为珠海市“水上珠海”的重要标志。

一、前山河旅游项目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

1.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营销学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其含义是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市场定位并不是你对一件产品本身做些什么,而是你在潜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做些什么。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严格区分开来,使顾客明显感觉和认识到这种差别,从而在顾客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前山河旅游项目的市场定位是休闲类人工景观旅游。

2.市场细分。根据珠海市旅游局网页的统计资料,“十五”期间,珠海的国内客源市场中本省客源占61.09%,外省客源占38.91%。大致可以按地理因素将珠海的国内客源市场分为三个层次:一级市场。一级市场为珠江三角洲区域,其中仅广州、深圳、中山、佛山、江门、东莞等六个主要城市就要占到42.61%,为国内一级客源市场。这些城市与珠海地理位置非常近,时间和花费都较少,所以这部分客源往往选择珠海的旅游景点作为节假日与休闲活动的场所。二级市场。二级市场为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广东省内的城市,这些地区的生活习惯以及文化氛围高度相似,有天然的亲切感与归属感,这也使得这些地区的游客倾向于来珠海旅游,构成珠海客源的二级市场。机会市场。机会市场为泛珠三角地区和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市,泛珠三角地区空间距离相对珠海较近,但是地理文化之间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市主要是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经贸往来多,这也符合空间距离递减规律和旅游异质性的规律。2006年,在入境游客中,来自我国港、澳、台三地的游客合占珠海境外客源市场的84.4%(数据来源,珠海市旅游局网页);机会市场为国外其他地区。

二、有关前山河旅游项目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前山河旅游项目市场需求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下面将对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1.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交通状况、气象变化、社会环境和邻近地区其他旅游项目开发等。下面重点对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和邻近地区其他旅游项目开发等三个因素进行详细分析。(1)经济发展水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情况下,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旅游并不属于基本生存需求,所以旅游项目的需求实现应该有较高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实际上,只有经济达到一定的水平,人们才会有旅游的动机,没饭吃的人是没有旅游的需求的,有也只是臆想。而要将动机或需求转化为实际的消费,则需要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即只有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多,实际需求才能得到实现。前山河旅游项目的需求同样不能摆脱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可以想见,未来的经济景气,前山河旅游也才能景气,经济发展水平是对所有旅游项目的一个系统性影响主体。(2)社会政治环境。旅游需求对政治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当旅游目的地发生社会动荡或与客源国关系紧张时,旅游者会出于安全的考虑,放弃旅游计划或转向其他旅游目的地。旅游者需求与社会环境的稳定性呈现正相关关系。政治越稳定,旅游需求越旺盛。从政治环境的角度讲,前山河旅游项目的前景是相当可观的,因为我国的政治局面相当稳定。但近年中国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对旅游的影响需要重视,比如,2003年的“非典”事件对某些地区的旅游业打击基本是致命的。如果此类型的突发性传染病再次爆发,所波及地区的旅游业将无一幸免,损失会难以估计。(3)邻近地区其他旅游项目开发。分析项目的需求量影响因素,不能忽略行业竞争者。影响前山河旅游项目需求量的一个相对微观的客观因素是邻近地区的旅游项目状况。定性地讲,如果邻近地区的旅游项目与前山河项目类似,必然会对前山河项目带来负的影响。因为这实际上导致了竞争的加剧。而且,同质性越高,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大。但如果邻近地区旅游项目与前山河旅游项目具有较高的互补性,则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小,另外还可能带来集群效应。如果时间允许,游客很可能会主动选择“捆绑旅游”。所以,现有或潜在的邻近地区旅游项目都会成为影响前山河旅游项目需求的因素。

2.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项目的特征因素,如产品、价格等。(1)产品。影响旅游业需求量的一个最关键因素是“你提供了什么样的产品(服务)。只有真正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才能保持长期且稳定的需求量。总体而言,产品的独特性越强,越不易被模仿,需求量越稳定。越易移植、模仿,项目的生命周期越短。影响前山河旅游项目的需求量的最关键因素也就在于前山河项目的项目构思及产品设计是否独特、是否不易模仿。换言之,前山河项目的核心能力是否就是它的产品。(2)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也是消费者凭以作出购买决策的最重要依据。价格对旅游需求的影响是直截了当而且也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根据需求价格弹性规律,旅游需求与旅游价格通常具有负相关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对旅游商品的需求随着该商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即需求随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但是,旅游商品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当它还不构成人们的必需品时,价格对旅游需求的影响就不会以这样单一且明显的规律表现出来。特别是由于炫耀性消费心理的存在及某些旅游产品具有垄断性,使其价格呈现出刚性的特征,会出现与一般规律悖反的情况。

综上所述,当产品价格过低时,人们会怀疑其价值,而当价格过高时,人们会无力支付,只有适中的价格才会带来最大量的需求。

三、前山河旅游项目的市场需求量预测

将前山河旅游项目的市场需求量分为国内市场需求与国外市场需求两部分分别进行预测。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客源和国外客源的需求量方程线性趋势不见得一致;国内旅游者与国外旅游者的消费水平有所不同,将之区分开来,有利于下一章的经济效益分析。

由于前山河旅游项目没有历史数据,这里首先以珠海市的旅游统计数据建立珠海旅游市场的需求量模型,分别进行国内和国外市场预测,再乘以系数0.2作为前山河项目的需求量预测。

1.国内需求量预测。国内需求量预测采用二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如下:

Y1=a1+B1X1+B2X2+ε

注:Y1是国内游客数据,X1为年份,X2为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

模型建立的思想是:(1)需求量与项目的建成时间有关。时间变量具有比较大的综合性,在项目开办之初,新鲜感会吸引相对较多的短途消费者,而将此项目的旅游信息传递给远程消费者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时间变量涵盖了心理变量和地理变量等多种变量的综合影响。(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消费者旅游的必要物质条件,不能忽视。

以表1的数据作为依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方程进行估计:

得:Y1=42.996+0.039X2

运用SpSS软件,删除了年份这一变量,说明国内旅游需求仅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而从长期看与项目建成时间无关。

假定中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以5%的环比增长速度增长,则珠海未来8年的国内旅游者人数及前山河项目国内旅游者预测如表2。

2.国外需求量预测。国外需求量预测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如下:Y2=a2+B3X3+ε(注:Y2是国外游客数据,X3为年份。)

模型建立思想:国外需求量主要时间变量有关,与国内需求增长趋势不同,只有在前山河旅游项目有一定知名度的情况下,国外需求才会趋于稳定。

以表3的数据作为依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方程进行估计:

得:Y2=58.583+15.908X3

珠海未来8年的国外旅游者人数及前山河项目国外旅游者预测如表4。

四、结束语

自改革开发以来,在中国旅游大发展的形势下,珠海旅游获得了快速发展。珠海旅游业为珠海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未来十年,珠海旅游仍将快速发展,旅游项目面临快速发展机遇。本文以前山河旅游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前山河旅游项目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指出前山河项目的国内市场可分为三级,国外市场可分为两级,并对市场进行了地理划分。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前山河旅游项目的主客观因素,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交通状况、气象变化、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和产品、价格等主观因素都会对项目需求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用线性回归法预测了前山河旅游项目的市场需求量。

参考文献:

1.张庆霖.珠海市国内游客旅游行为调查分析.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2.杨青,胡艳,喻金田.技术经济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方法与实务.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赵勃.公共设施投资的决策模型探讨.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2(3)

5.广西大学商学院课题组.省域旅游产业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计算.技术经济,2007(5)

6.蒋晟,阎友兵,苏斌.休闲位置消费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4)

旅游市场需求篇3

关键词:旅游资源;人才

中国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27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14处“世界生物圈保护网”保护区,119处部级风景名胜区,99个历史文化名城,122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全国共建成旅游区(点)约15000家,涵盖了自然风光、人文古迹、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一大批高质量、高品位、高水平的旅游区享誉海内外。

由2004年6月28日至7月7日在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新闻会获悉,迄今为止,中国共有29处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遗产大国。目前,中国遗产预备清单中还有100多个项目,居世界首位。旅游业已经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和80%以上的市地州以及2/3的县,有24个省区市把旅游列为支柱产业。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成功赢得2008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良好的旅游整体形象为旅游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中国签订了旅游协议,这使得来华旅游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都将得到很大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中国已有二十多个省区提出了“旅游强省,旅游建省”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行业。

总之,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上各方面有利的因素,中国旅游市场在21世纪将进一步扩大。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得到开发,旅游产品结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旅游的大环境逐渐优化,这些都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扩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预测,中国未来十年,每年将增加旅游从业人员一百万人,中国目前只有中国旅游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三所独立建制的旅游院校,另有一些院校开设了旅游专业,每年仅能为旅游行业提供十万毕业生,旅游专业人才紧缺。旅游业的持续升温、快速发展与旅游专业人才的短缺矛盾十分突出。

业内人士指出,旅游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黄金产业,在未来十年内从事旅游业的高级旅游专业人员,将会成为令人羡慕的高薪一族,旅游业将会成为许多地方的经济支柱。新的旅游形式下,必将产生优胜劣汰,21世纪所需要的新型的旅游人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旅游服务人员,而是能够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需要指出的是,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培育和造就一支多功能、复合型、国际化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总体来看,我国旅游人才资源数量不足、层次不高,随着新兴旅游业的兴起和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我国必然需要一批新型专业人才加入到旅游人才行列。

一、旅游产品设计人才

随着国外旅行社和合资旅行社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国内旅行社需要通过旅游产品设计,来不断的优化自己的旅游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旅游业也将走进国际市场,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客源市场是确保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生命线。要想扩大发展,吸引更多的商家和客源,旅行社需要优秀的旅游产品设计人员,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源,设计出符合时代潮流,新颖独特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新老顾客,开拓市场,树立富有特色的旅游品牌。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与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半军事化、拉练式、追求看最多景点的观光旅游”将逐渐转向以“追求舒适静谧”为主要目的休闲度假旅游和“体现个性审美”的民俗文化、生态环保、体育健身等特色旅游。旅游市场急需一批具有现代艺术设计观念的专业应用型复合人才,能把传统与现代,艺术与设计,工艺与技术相结合并运用于广告策划、旅游企业形象设计、旅游产品及包装设计与开发等方面,能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旅游者设计并推广出新型旅游项目,如会展旅游、高尔夫球旅游、家庭健康旅游、原始森林探险游和海上漂流等独特新颖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二、各领域里的旅游英语人才

加入wto后,旅游日趋走向国际化,随着中国旅游市场不断的完善,英语在旅游的各个行业中将会变的越来越普及。无论是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部门的人员,还是旅游服务行业人员,都要对本行业英语水平的要求进行重新定位,能够熟练地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工作,以满足职业的需要和市场的要求。

随着旅游行业的系统化,旅游英语的范围也将大大突破原有的会说几句问候语,懂几个旅游名词的传统界限。高等院校也将打破培养英文导游、饭店服务人员的旧模式,所涉及行业的划分将越来越细,专业性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涉及面将越来越广,包括常规的餐饮、接待、航空等等。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有关娱乐、美容、健身、摄影等领域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城市规划部门、大中型园林风景旅游区、饭店、酒楼、现代大型休闲娱乐设施管理机构、国际国内旅行社、文化遗产、历史遗迹所在管理部门、旅游产品开发企业等部门需要更加完善。

因此,旅游市场需要各个行业的专业旅游英语人才,规范管理,促进经营,与国际化接轨。

三、专业的旅游法律人才

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机会日益增多,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游客与旅行社、旅游管理部门之间的纠纷和争端也日益增多,诸如有关价格、服务、保险、赔偿、违约等方面。这势必要求法律不断完善,旅游市场趋于正规。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在旅游活动中,当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不再像过去那样发发牢骚,抱怨几句就算了,而是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旅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处理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的旅游法律人才,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游安全管理暂行规定》、《旅游投诉暂行规定》等旅游法规,各地方的旅游管理条例,以及国外的旅游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能够用法律来处理旅游中出现的国内、国际纠纷或投诉,从而净化市场,使旅游业健康的发展。

四、专业旅游领队

全球各国看准中国游客的潜力,都争逐成为中国认可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目前,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的国家和地区已增至61个。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出境旅游将跃居世界第四位,年出境人数将达到1亿人次。消费出境旅游将从目前的边境、港澳、毗邻国家等近距离的出境旅游逐渐向中远程的洲际旅游。

对中国开放旅游市场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国公民走出国门旅游也将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旅行社将需要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的旅游专业领队,以便为出境游客提供优良的服务,维护企业形象。

专业的领队需要熟悉《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能够为出境旅游团提供旅途全程陪同和有关服务,向旅游者介绍有关注意事项。此外,专业领队作为组团社的代表,还要熟悉境外旅游的各种程序,掌握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有关情况,协同境外接待旅行社实施旅游行程计划,协助处理旅游行程中的突发事件、纠纷及其它问题,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因此,规范的旅游市场需要道德水平高,知识、能力各方面过硬,能切实负责各类相关事宜的专业领队人员。

除此之外,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会展旅游、度假区管理、电子商务、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等专业人才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也将获得较大的就业空间。

在新的旅游形势下,培养旅游人才的相关高等院校,就根据市场的需要,应及时调整专业,为旅游市场输送人才,满足市场的需要。如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增加了旅游表演与策划专业,该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也是旅游专业的一个特色专业。

旅游业要想取得大的发展成就,人才是关键。随着中国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其地位将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旅游院校面对国际、国内旅游人才竞争激烈的挑战,应该把握市场脉搏,与时俱进,为我国实现世界旅游强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3.

2、余培炎.饭店餐饮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旅游市场需求篇4

旅游职业教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激化了就业竞争。虽然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由于旅游行业劳动密集、用工量大,在旅游行业长期存在“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和“旅游产业用工荒”的矛盾,旅游专业毕业生“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并存的矛盾。同时,存在“就业对口率低“”就业率低“”一次就业流失率高“”旅游毕业生不符合旅游行业单位用工要求”等种种旅游教育和旅游产业“供需错位”问题。要解决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是要改革创新一套适应市场需求、迎合行业发展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1]。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的范永亮认为,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在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生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用工的首选。为了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十分必要[2];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天英提出我国旅游行业专业人才匮乏,但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却不愿在旅游行业长期从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就业环境较差,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滞后,学生就业缺乏理性。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优化就业和行业环境、改革旅游职业教育体制、规范旅游企业管理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3];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王佳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调查统计,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做出了分析,并发现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及建议[4]。国外相关的研究情况有加州大学经济系的DanieLeGeL于2010年对伊朗19-25岁的青年人进行调查并了分析了从学校过渡到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指出就业受教育系统,就业市场及婚姻等因素的影响[5]。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与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等方面,而针对福州旅游市场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研究还不足。为了缓解日益突出的福州旅游专业生就业矛盾,防止矛盾进一步恶化,让供求双方的需求得到平衡。本文基于问卷调查为研究方法,以利益相关者(福州旅游市场与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感知为评价标准,探讨产生就业矛盾的根源和缓解就业矛盾的方式,为制定适合福州地区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导向与培训机制和该地区旅游市场用工策略提供参考。

2我国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导游类,就业率高达87.94%;其次是饭店管理类,就业率为85.23%;航空服务类就业率达到了71%以上,处于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其它专业就业率均低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但均高于60%。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362.23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6.49%;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数为46.26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77%;其它管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65.06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3.74%[6]。旅游专业毕业生连续五年保持70%以上的高就业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需求的结构性调整,另外一方面是教育这些年来坚持改革创新,主动服务和适应社会需求。各校通过对就业方针、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并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和加强就业创业方面的教育,使毕业生转变观念,最终达到就业供求的相对平衡。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7]。其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较低,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可以发现,学生的首次就业稳定性比较低[8]。

3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研究内容以以下两点假设为前提:a.福州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会影响福州旅游专业中职毕业生就业;b.福州旅游专业中职毕业生就业需求变化会影响福州旅游专业中职毕业生就业。其中福州旅游市场、旅游中职毕业生以及就业状况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3.1研究范围

从区域的角度和代表性考虑来选择研究范围——福建省福州市。福州作为海西省会中心城市,历史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在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方面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分析其旅游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可由此反映推断出面广量大的各不同区域的旅游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变化趋势。

3.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包括福州地区的旅游用人单位、旅游专业中职毕业生、设有旅游专业的中职学校这三个利益相关群体。福州地区的旅游用人单位包括福州地区的景点景区、旅行社、餐饮行业、酒店、会展公司、旅游公司;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旅游专业中职毕业生包括饭店专业、导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会展专业等相关专业的中职毕业生。

3.3抽样方法与样本数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采用对焦点团体进行问卷的量化方法进行研究。样本数的确定依据如下:n=Z2(p(1-p))/d2其中:n:所需样本量z:置信水平的z统计量(95%,Z=1.96;99%,Z=2.68)p:目标总体的比例期望值(一般情况下,推荐选择50%)d:置信区间的半宽(如我们要求上下误差不超过3%,则3%就是半宽)根据这个可以确定标准,由此得知,样本量不是根据总体量定的,而是根据调查要求的水平,如误差、置信区间、样本成数。这个公式运用的前提是样本规模足够大(n>=50)。在福州地区的旅游用人单位、旅游专业中职毕业生、这两个利益相关群体中按不同类型比例进行抽样。福州地区的旅游用人单位按不同行业进行细分,可分为点景区、旅行社、餐饮行业、各星级酒店、会展公司、旅游公司;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从每细分类别中抽取3~5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研。旅游专业中职毕业生按专业类别不同,可分为饭店专业、导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会展专业等。按专业划分从不同学校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细分,每个细分类别中随机抽取30个样本进行调研。

3.4研究进行方式

本研究的方式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4.1根据研究目的与假设,收集所需资料;

3.4.2研究问卷形式,可以从研究者的时间、研究范围、对象、分析方法和解释方法等方面考虑;

3.4.3列出标题和各部分项目;

3.4.4征求意见,修订项目;

3.4.5确定发放问卷的对象。两种类型的问卷按不同对象进行发放;

3.4.6针对福州地区中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的调查,可从中职学校招生就业处取得与中职学校长期有就业合作或订单培养的企业中抽取符合抽样标准的对象进行问卷发放。针对福州地区旅游专业中职毕业生就业倾向的调查问卷可按不同学校、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可以与各校的就业部联系,请各专业班主任代为发放问卷。

3.4.7试测,以30~50人为试测样本,求出信度、效度;

3.4.8进行项目分析,重新修订;

3.4.9正式测试,发放问卷,以当面发送形式进行;问卷前应注意:需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访谈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受访谈人的顾虑。3.4.10问卷结束,回收问卷,向受访谈人表示感谢,赠送小礼物。

3.5问卷内容

3.5.1针对福州地区旅游专业中职毕业生用人单位问卷设计。分以下几部分:标题、说明语、用人单位的基本数据(公司名称、国别、员工人数、主要业务、公司创办年限、公司性质)、招聘条件(性别、学历、户籍、专业、岗位、技能要求)、用工待遇(五险一金、薪酬标准及构成、培训机制、职业规划、对相关学校培训机制的看法与要求。

3.5.2针对福州地区旅游专业中职毕业生调查问卷设计。分以下几部分:标题、说明语、毕业生的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户籍、家庭经济情况、学历、专业、技能)、求职期望(公司性质、岗位设置、五险一金、薪酬标准及构成、培训机制、职业规划)、求职生优劣势的自我分析。

4困难与限制

4.1进行问卷调查设计中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三方面:

4.1.1调查范围不易设定。

4.1.2消除受访者的疑虑是保证调查资料可靠的前提,如何消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旅游市场需求篇5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238-03

1引言

生态旅游市场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逐渐形成的新兴旅游活动,目前国内外对生态旅游市场研究比较少,一方面由于生态旅游活动与普通旅游活动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因此理论上研究生态旅游市场更多从旅游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对旅游规模的约束作用,以此体现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的和谐性[1~3]。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市场目前处于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状态,学者更多的是通过个案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具体某个生态旅游景点的生态旅游承载力,例如刘会平(2001)[4],胡忠行(2002)[5],石强(2007)等[6]基于此分别研究了武汉东湖、天台山、武夷山等中国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张晓娜等(2008)对秦皇岛市南戴河海洋乐园景区的承载力状态进行了预警研究,可以说,很少有研究预测生态旅游市场的真正发展[7]。本文从影响旅游需求的人口统计特征、行为特征、生态环境资源角度,以风雅-格邦国家公园为调查样本,建立灰色预测模型,研究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研究结果将为越南发展生态旅游市场作出理论指导。

2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灰色模型

2.1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系统主体的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序列曲线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它们之间关联度的大小。曲线形态愈接近,说明关联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本文从风雅-格邦国家公园的调查问卷中得到的生态市场需求影响因子,如人口特征、行为特征、旅游动机分类等方面具体细分的因子出发,根据灰色关联度的求解步骤,计算各因子之间的关联度。

3研究结果

根据以上针对风雅-格邦国家公园为试点的生态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的求解,可以预测得到2012~2021年各年的旅游人数分别为:451086人,469910人,488734人,507558人,526382人,545206人,564030人,582854人,601678人,620502人。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总体呈扩张状态,但是增长幅度比较平缓。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和风雅格邦国家公园旅游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因为越南生态旅游发展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今后的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内,如果居民收入增长水平,生态环境资源开发水平,以及生态教育水平没有得到较高水平提高的话,那么生态旅游市场需求不会大幅提高,毕竟生态旅游属于较高层次的娱乐活动。

旅游市场需求篇6

 

一、市场需求结构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定位

 

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是由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旅游管理人才涉及政府与行业协会等主体的宏观管理(即旅游公共事业管理)和旅游企业的微观管理,旅游管理人才需求结构可以从服务管理、功能管理、战略管理、行业管理等四个层面来理解(见图1)。

 

公共事业管理范畴S行业管业管理人才r战略层面:

 

ii务管理层而:基层管理人才

 

图1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结构

 

旅游企业管理范畴中服务管理层面需要的是基层管理人才;功能管理层面,需要的是中级管理人才;战略管理层面需要的是企业高层管理人才;行业管理所需要的是各类行政事业管理人才。旅游业所需旅游管理的人才需求数量,在旅游管理的四个层面中呈三角形。对服务管理层面的管理人才需求最多,依次减少,最后行业管理人才需求最少。虽然服务管理层面人才最多,但该层面主要是中专和大专的培养定位。功能管理层面是旅游管理本科教学的重点层次。战略管理层次的人才需要实践和机遇,才能成就,但在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宏观分析

 

能力和市场领悟能力。行业管理层面,也是旅游管理学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属于公共管理范畴D

 

但旅游业是服务性很强的产业,服务的不可感知性和差异性,决定了旅游管理人才需要从最基层服务工作做起,才能熟知业务,迈向管理层。旅游管理本科实际上只能为旅游行业培养具有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潜质潜能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因而,旅游管理本科教学体系中的知识结构应该是:旅游的服务管理是基本,功能管理是重点,战略管理是提升,行业管理是补充。

 

二、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与旅游管理本科教学

 

我国加入wto后,旅游业的国际进程加快,国际性旅游管理人才需求也日益上升。同时,我国旅游业由过去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提出更高要求。一是需要掌握现代化的旅游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二是要求国际化的专业视野。这就要求新世纪的大学生通晓国内、国际“游戏”规则,了解中外旅游业发展趋势,并具有国际专业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三是需要较强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灵活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综合素质的要求需要构建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的教学体系(见表1),并推动三者的有机结合。

 

三、我国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定位不清晰

 

由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初级技术职员和一般服务员以及旅游企业管理人员都必须从服务基层做起。许多高校为形成高就业率,保证学生毕业后的求职去向,在教学体系中大量设置职业教育内容,重操作技能培养,而对管理类课程重视不够,更不要说对管理课程进行层次侧重分明的教学。这使毕业生难以具备市场所需要的管理知识、技术和方法。

 

(二)课程设置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1.课程设置雷同。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表现出偏语言(外语)教学和偏酒店管理教学,有人称旅游管理专业是外语基础上的酒店管理附加旅行社管理的专业。这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性较强,毫无特色可言,造成人才市场上相互间竞争激烈。

 

2.课程较少关注行业人才新动态。随旅游产业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市场不仅需要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传统专业人才,更需要旅游策划、景区管理、会展管理等新型管理人才。

 

3.不注重国际管理理念。课程体系中注重外语技能,却很少注入国际旅游业新理念和国际惯例法规,使学生的视野狭窄,很难适应旅游业国际化的需要。

 

(三)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薄弱

 

综合能力需日积月累并在学习期间应有意识地进行培养,而大多数高校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很薄弱。

 

1.高校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常常闭门造车,较少运用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等方法,很难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2.实践教学只停留在技能操作层面,没有在实验、实习中深人地制定综合素质的培养计划,让学生能够较好地锻炼能力。

 

3.教学中重视理论的传授,忽略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等职业素养的培养。

 

四、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加快教学改革,大胆创新,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

 

(一)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

 

旅游教育要紧跟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潮流,就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

 

1.要树立素质教育观。教学中要以运用性为核心,以培养创造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要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创新是院校发展的动力。旅游管理专业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创新,以创新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3.要树立国际化的教育观。与国际国内有关的旅游教育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共同促进旅游教育的发展。

 

(二)教学体系要适应市场需要56

 

我国旅游教育具有一定规模,但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还_走很长的探索之路。

 

1.应结合学校本身的学科优势和地方经济,创建自己的特色教育,使旅游管理人才能够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以特色取胜。如财会类的院校以培养旅游企业资本运作类旅游管理人才为主等。

 

2.关注国际惯例和法规知识的传授,以及比较各国旅游业发展特点,提升学生国际专业视野。

 

3.要积极吸纳旅游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国际上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通过动态的整合与提升,努力促使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与市场需_相适应。

 

(三)加强管理类课程教学

 

在课程体系中加强管理教学内容,主要有:

 

1.处理好服务技能与管p教学的关系。作为高校的应用型专业教学,在着眼于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兼.顾服务技能的学习。

 

2.根据市场需求结构,在教孪中处理好各层次的教学侧重点并安排好教学课时。

 

3.课程设置中加大管理类实践课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管理人才所需要的潜质,并在工作中更快地适应岗位,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充分展示,在短时期内实现从服务基层到管理层的跨越。

 

(四)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从国际旅游教育发展看,实用性强又是旅游学的一大特色,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开设“社交礼仪”等类似课程和模拟服务试验,建立礼仪队等,将职业素养、职业习惯贯穿于教学中。

 

2.提高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案例教学等方法更多地运用到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3.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地方的旅游机构和旅游企业紧密合作,并制定目标明确的实习方案。不仅让学生在基层进行服务技能实习,还要让学生适当接触管理层的业务,鼓励学生在实习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4.鼓励学生在假期到企业工作,让知识和能力在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旅游市场需求篇7

   一、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本次主要调查的是恩施州旅游企业对旅游各岗位人才的需求。现从旅行社和旅游饭店两类旅游企业近5年对各岗位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

   (一)旅游企业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l、旅行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从调查资料看,恩施旅行社对人才的需求相对比较集中。首先,旅行社对导游人员的需求量最大,占人才的需求接近50%。其次是需要部分计调和旅游市场营销的人才,两者的需求量仅次于导游的需求量。

   2、旅游饭店对一线服务人员的需求量最多,占人才需求量的60%,其中服务人员包括前厅接待、前厅迎宾、康乐服务员等,同时还需要部分业务主管、部门经理和营销人员。一方面说明目前恩施旅游饭店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另一方面也说明恩施旅游饭店管理层人员缺乏。

   (二)旅游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通过与旅游企业的总经理们座谈,了解到旅游企业均表示愿意接受和录用高职毕业生,认为高职毕业生能够满足他们的岗位需求。但也有部分企业表示出对录用高职毕业的综合素质要求担忧,认为高职毕业生思想不够稳定,对就业环境认知有差异。指出目前高职学生最需要的是按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学习专业技能。同时指出,高职学生除了学习好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组织协调能力、文字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外语知识和吃苦耐劳精神。

   为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和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加大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力度,着力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紧贴市场办专业。

   二、改革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一)改革课程体系。

   改革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要摒弃过去学科式的课程体系结构,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本专业人才市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建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团结协作和爱岗敬业精神的素质领域课程,以培养学生就业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的专业领域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领域课程、以培养学生岗位迁移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拓展领域课程。以基础领域课程和专业领域课程的教学为主,结合必要的实践教学活动辅之以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并重和结合。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应将素质领域课程、基础领域课程、专业领域课程、拓展领域课程等多种类型的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弹性和活力的综合课程体系,以利于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结构。

   (二)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1、确保课程体系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是为旅游行业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应把其课程归类定向于旅游管理这个特定的职业。课程计划应该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不管是技术知识体系还是实践体系,都必须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相对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同时,作为高于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高职教育,不能重复中等教育的技术水平要求,应更注重新兴技术、高级技术、复杂技术的选择与整合,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课程体系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2、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构建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高职课程内容体系。

   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要运用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形成以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高职课程内容体系。贯彻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要求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课程内容做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必需的基础性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通过综合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类型,以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

   3、从社会需求出发,进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要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首先要坚持“三面向一提高”的要求,即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基础、面向教育规律,提高培养质量。社会需求是出发点,学生的基础是前提,教育规律是保障,提高培养质量是课程目标。二是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三是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对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不同。要明确核心课程、支持课程、基础课程、特色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在课程体系中。

   高职的理论教学特别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以指导实践,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技术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操作。基于此,课程体系应对理论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和重组,取消与专业实际技能培养关系不大、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内容的调整与合并,增设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课程和综合性课程。

   4、重视特色课程的开发。

   高职的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的结合上。区域经济结构不同,产业布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的类型要求、专业要求也不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创建特色课程,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模式是值得探索的主要途径。

   (三)在具体课程体系的设置模式上,要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特色。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高职教育的高技能应用型专业,在课程结构上应该不同于专业理论性很强的本科教育的传统专业。因此,我们认为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上应突破传统高等教育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应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按照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素质要求划分为素质领域课程、基础领域课程、专业领域课程、拓展领域课程四大系列来设计。有利于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科学地设置课程,也有利于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结构。划分素质技能课程系列和拓展领域课程系列更能体现出本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1、专业领域课程设计

   专业领域课程是由旅游专业必不可少的核心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方面的课程构成,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序列关系应当很强,由此形成本专业课程体系最基本的骨架。这方面课程的设计最能体现本专业的培养层次和发展的科学性。我们初步认为,本专业以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英语、导游业务、旅行社计调与外联、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企业管理、导游服务英语等。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课程可有所不同,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但本系列课程总体上应具有较强的刚性特征。

   2、素质领域课程设计

   素质领域的课程是为适应旅游行业和高职学生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以提高学生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团结协作和爱岗敬业精神,国防意识和专业综合素质而设计的课程。

   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设计,素质教育活动是根据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和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为提高旅游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提供一个平台,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必要补充开展的,其活动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根据恩施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开展学唱民歌、学跳民舞、民族文化与旅游调查、民族文化与旅游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

   (3)基础领域课程的设计

   基础领域课程是为培养学生职业通用能力,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专业发展需要的基础能力而开设的课程,根据旅游专业的职业通用能力的需要,可开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普通话、旅游应用文写作、旅游文学欣赏、旅游服务礼仪、旅游政策法规、旅游职业道德、恩施民族民间文化、导游基础、恩施州情等课

   (4)拓展领域课程设计

旅游市场需求篇8

但是,在外向型旅游产业长足发展的同时,内向型旅游作为产业而言的发展滞后。却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状况,在外向型旅游产业发展顺利的情况下,就已经造成了对于国内旅游市场开拓的不利影响;在外向型旅游市场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冲击发展受阻、市场萎缩的形势下,无疑就会使整个的旅游产业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比如,1998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以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云南省,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游客人数就急剧下降,而与此同时,大量的旅游设施和项目却由于长期立足外向型产业的定位,价位比较高,一时难以大规模地接纳国内中低层次自费旅游者,限制了对国内市场的快速开拓。这种状况,确实有一定代表性。目前,国内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以一定速度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而寄希望于国民对于普通、传统消费品需求欲望在短期内显著增加,已经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由于内向旅游产业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力加拓展,完全有可能发挥其对国内需求的激活作用,并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之所以可以这样认为,是与如下一些必然因素密切相关的:

其一,旅游业的适时而兴,是产业结构变化、调整的必然。我们都知道,旅游业现今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所有旅游产业大国其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也经历过产业发展、变化、调整的过程,并非一开始旅游业就自然而迅速地让人们理解了其巨大的市场容量和经济魅力。我国如贵州、云南这样的少数民族边远贫困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现在均极其重视旅游产业的开发,云南省则是直接将旅游产业作为跨世纪后对于全省财政收入关涉极大的支柱产业来发展。但是,云南省不少地方在历史上并未象今天这样重视旅游产业,而是长年发展与内地、沿海同构的制造产业、加工产业等,在付出了数不清的生态、植被、环境的沉重代价后,才逐步明确了立足省情应取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并由此把旅游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其间人的认识是一个方面的问题,而产业本身的发展也有一个规律,一个新的产业能不能形成以及能不能具有相当规模,总要等待对这一产业构成需求的外部条件的成熟。目前,国内在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日渐浓厚,旅游产业已经面临着在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成为“朝阳产业”的良好机遇,如果充分认识到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必然并施以恰当的开发战略,其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其二,是消费需求转型的必然。目前我国市场出现了饱和状况,供给过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但是,这种饱和状况是相对的。人们的消费领域和消费方式正在转型,在原有的消费空间已经饱和的同时,新的消费空间也正在形成之中。在基本生活的消费要求得到满足后,许多人已经把消费目标转向文化、精神消费领域(旅游市场就是这一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具有中等收入以上人群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一种新的消费趋势。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自然要出现一些新的消费新空间。在这些新的消费空间,市场需求不低,有效的供给并不总是过剩的,有时甚至还会显得不足。应当充分把握住国民消费转型的机遇,努力扩充旅游产业市场的消费空间。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国内大量旅游产业多以外向型产业定位,旅游消费成本过高,脱离了国内中等收入者的消费实力,这就使得一方面许多的旅游设施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众多消费者愿望得不到满足,而且潜在的消费欲望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这不但不说明旅游市场前景不好,而只能说明内向型旅游产业的开发滞后限制了其对于国内旅游需求的满足。同时也就限制了对于国内市场开拓的深度和广度。

其三,是社会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选择。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念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利润增加的发展观念已经过时,代之而生的是实现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为中枢的全面、和谐发展观念。在观念变革的支配下,发展方式也正在转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拼命消耗人力与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日渐被“可持续发展”方式所取代。这种带有革命性质的变化,无疑可以深刻影响到产业的发展和布局。在以知识经济、智力经济为主的经济社会中,劳动负荷已远非昨日这般沉重,人们通过旅游来调节身心、陶冶性情、修养精神,已经不再是过去一般意义上的奢侈,而是人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实际上,近年来日本的一些大公司就十分善于通过组织员工出国旅游来激发人力性资本的弹性活力。由此看来,在新型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为社会普遍接受之后,旅游将成为人们十分寻常的消费,国内旅游产业也将会获得远比过去大得多的市场,得到空前的发展。

尽管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如此巨大的良好前景,但是在一般观念上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旅游行业看成外向型的产业,而常常忽略了对于国内市场的足够估价和开拓。这样,虽然国内旅游的市场前景远比外向型旅游市场前景要好,但是直至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国内旅游市场还是潜在的,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它于对国内新的市场需求的刺激作用。因此,必须在进一步开发国内旅游市场方面作出更加积极有效的努力。

第一,应当适时培育国民的旅游消费意识

公允地说,中国人对于现代旅游概念很早就已经有了大量宣传和传播,人们对于现代旅游并不陌生。但是,由于在国内可以让旅游产业兴旺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并不成熟,过去对旅游概念的传播,似乎给人一种“高消费”的印象,并不能真正促使国内旅游作为产业而迅速兴起。而今天,在发展国内旅游产业的条件正在迅速成熟的情况下,适时地培育国民的旅游消费意识,就不再具有“超前”、“奢侈”的意味了,它往往可以取得培育新的消费需求生长点的效果。目前,可以明显地看出,从一般普遍公众而言,其旅游意识还比较淡漠,不少人在拥有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之后,感到在生活中遇到了大片的消费盲区,不知道应当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什么样的新消费项目。他们基本上还是以高“恩格尔系数”状态的旧生活观念来指导实际生活,不知道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包含旅游消费在内的文化生活消费值可能将要超过物质生活消费值。少数高收入阶层人士似乎有很强的旅游意识,可相对于实际来说又显得不够成熟,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确定是把旅游当作了富有者的高消费项目。这一方向,令中低收入者望而生畏,显然不是希望获得广泛客源的国内旅游产业所应采取的。针对这种情况,从国情实际来看,应当特别重视发展适应中低收入者的大众旅游产业,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容量。与此同时,应当重视对国民旅游消费意识的培育。主要是应当强化旅游意识,使更多的人把旅游作为文化精神生活的重要选择,把旅游作为调节人力生产力活力的一种补充方式,养成愿意为获得这方面生活资源而付费的新习惯。

第二,在不放松发展外向型旅游产业的同时积极开发内向型旅游产业

从长远看,我国旅游产业要扩大市场容量,应着眼于国内市场,而并非国际市场。如前所述,国内市场在近、远期的发展,具有必然性的趋势。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旅游产业的经营者积极更新观念,把相当一部分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定位在满足国内消费方面。在发展旅游产业中,一般业内人士都有“瞄准国际消费水平”、“起点要高”的思想。不能说这种经营思想不对,发展外向型的旅游产业,确实有一个高起点的问题。但是如果把这种思想绝对化、普遍化,实际上就将旅游产业囿于“贵族旅游”的误区了。我们简单考察一下国外旅游产业如欧洲一些国家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追求非常高的软硬件水平,而还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我认为,在不放松发展较高档次的外向型旅游项目的同时,国内旅游产业的主流项目,还是应当以国内大众消费水平为发展参照系,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扩大需求。我国重要旅游城市昆明市确立了部级滇池旅游度假区建设目标后,大量建设发展旅游度假和娱乐项目,有不少原先着眼于外向型的高档次项目建成之后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近年来许多经营者转换了经营思想,开设了工薪消费、大众消费(如“百元消费之类”)等项目,确实取得了比较好的经营效果。

第三,重视把旅游产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来进行开发

旅游产业成为具有规模化的产业之后,必然会形成综合性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这是一个规律。如果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先期进行规划布局,就可以有效地发挥旅游产业对于其它产业的带动效应,取得更好的综合性效益。只要能够卓有成效地扩大旅游产业的市场容量,比如对于旅游用品、工艺品的制造业就有希望寻找到市场,高新科技产业因为要参与进旅游娱乐业中而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旅游地区的农业产业化也能够因为面向旅游市场的某些大批量农业产品供给而找到生长点和聚集点,至于与旅游业相谐而生长、而繁荣的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更是常识。这些产业伴随着旅游得到发展,旅游产业也就具有了综合性,成为十足的大产业了。在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少旅游热点地区的政府和具体经营者,还习惯于就旅游搞旅游,缺乏综合性开放的意识和气魄,这不能不对于产业规模和效益形成相当的局限性。如世界著名的旅游区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若讲门票收入,已经十分可观,但是因为以旅游为依托的综合性产业开发不很理想,游客多是对于石林一饱眼福即去,延伸性消费很不够,使得经营者失去了增加收益的多元化来源,而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消费者也感到遗憾,这无疑意味着放弃进入极大的消费空间。否则,石林的旅游收入将不会只是目前的水平。应当善于总结实践经验,真正把旅游业作为综合产业来进行开发。

旅游市场需求篇9

关键词:九华山风景区旅游市场外语人才

1.引言

旅游业已成为当今全球的热点产业之一,同时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持续发展,也在促进着旅游市场全球一体化。随着我国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境外游客逐年增加,因此,外语专业与旅游相互涉及、交叉应用。我国旅游业对旅游人才,特别是合格的旅游外语人才需求比较迫切。当前的整体经济形势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高校急需为其毕业生开拓多元化的就业领域与就业空间。基于外语人才在世界多极化的今天体现出相对较大的优势,我们需要发挥优势,以开拓更广阔的就业与实习空间。

1.1调研目的。

1.1.1在新形势下,在旅游业面临可持续发展之际,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藉以点带面的方式,了解外语人才在皖南旅游市场,尤其是九华山风景区的需求状况,进而分析推断外语人才在旅游市场的需求状况。从调研结果中获得借鉴与帮助,调整今后学院的外语教学与专业课程设置,使专业设置与课程改革更具适应性、时代性和科学性,使学生就业更具广泛性、选择性与复合性。

1.1.2了解皖南地区旅游市场外语人才的现状和需求情况,为当地的发展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为学院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社会岗位实际需要的优秀毕业生建言献策。

1.1.3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全院广大青年学生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1.2调研过程与调研方法。

带着上述目的,我们于2009年9月7―9日前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的九华山风景区,对该景区的旅游市场现状及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了集中的实地调研。调研的对象主要包括九华山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高层领导,部分旅行社和酒店的管理人员、导游和游客。本次调研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文献检索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及互联网上的资源,将所取得的资料作为我们理论依据及参考资料,为实地调研做前期准备;(2)实地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随机访谈);(3)抽样方法:调查问卷,对个别人员的访谈采取抽样的方法。

2.调研项目与现状分析

2.1九华山风景区概况。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王菩萨道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为皖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千米,保护范围174平方千米。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北纬30°。现为国家五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九华山风景区对人文景观的开发远重于对其自然景观的开发。据相关部门领导介绍,现在的九华山风景区理念在于建设大九华,重点就是发扬其佛教文化,把九华山风景区继续作为一个佛教圣地来扩大其影响力。正因为是这样一个发展方向,九华山风景区秀丽的风景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区的整体发展。同时也说明九华山风景区在景区资源方面还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很好地开发其自然景观,使得奇秀的风景与悠久的佛教文化和谐并存,这样对于景区的整体发展可能会更有利,也能够扩大景区在旅游市场中的影响力。

2.2九华山风景区旅游市场。

2.2.1游客。九华山作为一个佛教圣地,有其独特的人文背景。据有关人员介绍,景区的主要游客为香客,他们都是上山朝拜祈愿还愿的,另一部分就是一些主要为观赏自然风景的游客。在外国游客方面,由于其历史渊源,九华山风景区主要接待的是来自韩国的游客,其次是东南亚,再次是欧美。但是外国游客在整体上所占比重并不是很大。

2.2.2导游。我们在景区采访了部分导游和多个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对导游这一职业状况进行了调查。我们发现,在九华山风景区,涉外导游人数相对较少,而这一小部分导游的英语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基于这样的现状,旅行社对专业的旅游英语人才极为需要。

2.2.3服务业。景区上有酒店、饭店和商店等。但是商店里主要经营的都是主供参观的游客在寺庙参拜使用的香烛鞭炮,也有一些与佛教文化相关的手工纪念品。景区内也有些销售当地土特产的商店,但规模都不是很大,也没有形成大的较为成熟的品牌与产业链。就整体而言,九华山风景区主要是围绕着佛教文化而产生的相关服务业,在商业及娱乐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与提升。

3.相关座谈和调查问卷分析

2009年7月7日,我们与九华山风景区旅游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九华山中国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的领导进行了座谈,并在座谈之后作了问卷调查。2009年7月8-9日,我们与景区内部分旅行社和酒店的管理人员、导游座谈,并对部分工作人员与游客作了随机访谈。

3.1行政机关代表、公司高层领导座谈及问卷分析。

九华山风景区旅游管理委员会的柯烈荣书记指出,作为全国文明风景区的九华山,现在以“二次开发、二次创业”为主线,把最大的空间留给游客。实行人才发展战略,地方的经济建设也为景区引进人才和大学生来此地就业提供了平台。

于2000年底设立的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省旅游龙头骨干企业,经过十年发展,公司下辖十几家分子公司,上市工作顺利推进,近几年净利润增长率速度迅猛,业绩斐然。公司奋力开拓进取,以建设九华山旅游世界级旅游胜地为目标,建设省内一流企业,努力将公司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产业集团。在旅游人才需求方面,对人才的层次要求提高,并且紧迫性增强。计划在三至五年内培养十个分公司经理。另外,公司自己拥有九华山旅游管理学院,聘请国内一流专业院校专家授课,因此与我们此次调研的目的与发展思路不谋而合。

座谈之后,我们对九华股份的高层管理人员作了随机问卷调查。根据对问卷情况的分析,我们得到以下信息:

(1)九华山旅游游客年接待量为200万左右人次。

(2)九华山旅游外国游客所占比例较小。

(3)九华山旅游对外语人才需求适中。

(4)九华山旅游中,当地设有专门的涉外单位(主要为旅行社)。

(5)专业的涉外导游在整体导游中所占比重较小。

(6)九华山旅游游客中,外国游客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

(7)对涉外导游的学历要求为专科、本科以上。

(8)认为涉外导游最需要提高的素质是:英语水平、沟通交际能力和对景区的熟悉水平等。

(9)认为专业旅游英语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有:较强的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爱岗敬业等。

(10)认为专业旅游英语人才在学校应该侧重的能力培养包括:综合素质能力、广泛的知识面、对职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3.2旅行社中层调查问卷、座谈。

(1)从业务特点来看,游客接待方式多样,接待量相对较大。

境外游客年接待量:国际旅行社达8万左右人次,中国旅行社达6万左右人次,东崖宾馆旅行社达1.5万左右人次;其中国际旅行社外游客年接待量比重达50%。但英语国家境外游客所占比重小。

(2)九华山旅游分为淡季和旺季。

(3)英语人才在旅行社人员中所占比例为10%左右。

(4)旅行社中英语人才主要用于外语导游。

(5)旅行社招聘外语人才的方式有:到人才市场、各大高校及网上招聘。

(6)除英语之外,旅行社中外语人才还缺少韩语人才和日语人才。

(7)旅行社招聘导游时对导游的年龄限制为20―25岁。

(8)旅行社在招聘外语人才时对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没有特殊要求。

3.3基层导游调查问卷、座谈。

(1)英语专业人员从事导游工作最重要的是具备较强的口语能力。

(2)英语专业毕业生从事旅游工作的劣势是:缺乏实践经验,需要涉猎旅游专业知识。

(3)英语专业毕业生从事旅游工作需要加强解说、沟通以及实践能力。

(4)全职导游收入:中文导游工资1000―2000元/月,英文导游工资2000―4000元/月,优秀者可达4000元/月以上。

(5)导游反映外国游客比例为1%。

(6)九华山境外游客主要来自东亚地区,韩国居多。

(7)英语专业人才在本地区总体比较受欢迎。

(8)在游览淡季或空余时间,公司会对英语导游进行针对性英语培训和佛教知识培训。

3.4酒店管理层座谈(东崖宾馆市场部姜经理)。

姜经理跟我们详细介绍了酒店人员的情况,我们了解到外语人才还是相当缺乏的。他重点指出外语人才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不断锻炼自己,端正自己的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在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5基层工作人员访谈(东崖宾馆大堂领班小马、索道处工作人员小唐)。

通过对这些基层景区工作人员的随机访谈,我们了解到旅游市场发展空间广阔,而英语人才不仅要有相应的外语能力,而且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工作中必须不怕辛苦,努力奋斗。

3.6外国游客访谈(德国游客)。

在用餐期间,我们随机采访了两位德国游客。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外国游客对九华山地区的服务和接待工作非常满意,而且外国游客在中国也能和当地导游完成基本的沟通。同时,他们也对当地导游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发挥自身文化优势的同时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九华山风景区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还有相当大的提升与拓展的空间。综合以上的数据和相关资料,我们把九华山地区的旅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4.1九华山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佛教文化、历史渊源(地藏王的前身新罗国王子金桥觉)决定了九华山风景区面对的旅游市场主要是周边地区、韩国、东南亚地区佛教信徒及前来烧香许愿的游客,尤其是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传说是地藏王菩萨的诞辰之日,大批的韩国游客前来朝拜;欧美地区比较持久的一个客源是法国气功团,每年会有固定的时期来山上“采气”。相比之下,由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欧美地区的游客量很小。

周末或者节假日时,会有游轮在池州港停靠,但外国旅游团一般都是在早上下船来山上作短暂的观光,对较深入的人文或佛教方面的介绍一般需求不大,所以专业外语人才为其服务的机会不多。此外,外国旅游团或散客来旅行时一般都会自带翻译,对当地导游的外语能力要求相对不高。还有些旅行社会为游客安排好行程,所以大部分游客不会与景区服务人员直接沟通。这些都直接决定了景区对当地外语导游需求量不大。

4.2对境外市场宣传力度不够,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开发的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

4.3旅游景观构成主要以佛教文化为主,结构相对单一,多样性不强。景区重在以佛教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的开发。相形之下,对景区及周边地区的自然景观开发的力度不够。例如,九华山后山仍未得到充分开发,使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4.4华山风景区已经提出了一个“食、住、行、娱、购、游”一条龙服务的景区开发思路,但是在有些方面目前开发的力度不够。比如,行方面,交通不够便捷,尤其是冬天道路霜冻严重,车辆行驶困难、危险;购方面,以佛教为核心的旅游产品的销售缺乏统一、规范的市场引导,也没有发掘成熟的品牌性特产,相关产业链不完整,无法形成产品群或一定的体系。到目前为止,一个“食、住、行、娱、购、游”的产业化旅游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

4.5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再加上现代酒店的“不见面”的服务模式,都使旅游市场的宾馆服务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较小。在此情况下,比较专业的外语人才仍然比较缺乏,尤其是涉外导游,层次不一、语种比较单一。

5.景区潜力与优势

根据九华山风景区旅游市场及相关产业的现状,其在发展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和优势。

5.1境外市场拓展空间很大。

九华山地区的游客群主要来自是周边地区,其数量有限。如果将旅游市场的覆盖面扩大,打开国外市场,尽可能吸引境外游客到此参观游览,不仅可以增加景区门票的收入,而且可以促进旅游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例如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大批外国游客涌入后,其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5.2除人文景观之外,景区自然景观拥有很大开发潜力和提升空间。

九华山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其人文景观堪称一流,自然景观也非常秀丽。应保护好自然景观,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开发和维护,使游客在感受浓厚人文气息的同时,又可欣赏美妙的风景。

5.3培养高素质涉外导游,与国外旅行社直接沟通,建立合作关系。

在与外国游客交往的过程中,涉外导游的作用极其重要。而如果可以与国外旅行社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建立合作关系,互利互惠,则可进一步拓宽市场。以每年有固定数量的客流量为保证,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景区的经营自会蒸蒸日上。这样,也可以达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目的。

5.4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整体水平。

在对游客的服务过程中,员工与游客的交流必不可少。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情况需要员工进行适当的处理,解决矛盾。因此,应提高员工的素质,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水平。服务质量的提高,会对游客产生直接的影响。员工素质的提升,对企业文化来说,也是十分有益而且必要的。

5.5结合山区优势,开发特色产品,拓宽产业链,以增加旅游附加值。

九华山地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其地处山区,在景色与人文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景点的独特之处。而开发特色产品,拓宽产业链,则可以进一步增加本地区旅游行业的产值,提高收益,并为地方发展作贡献。旅游附加值的增加,必然使九华山地区的整体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5.6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坚持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

原生态的旅游项目是现代人所追求的,九华山的自然资源优势尤为突出,结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游客所追求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然而,在开发旅游产业的同时,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破坏。在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利用资源,使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6.对策及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几点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景区开发方面拥有的潜力与优势,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6.1继续大力宣传和推广九华山地区的佛教文化特色,并开拓创新,深度挖掘九华山旅游风景区的文化和人文题材,形成一个以佛教文化为核心,多种旅游题材并行的多样化旅游景点。

6.2针对目前九华山风景区外国游客不多的情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九华山地区的旅游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外语水平,到国外去开拓市场;可以与国外比较有声誉的旅行社建立长期友好的关系和业务往来;可以在国外设立办事处,负责九华山风景区的宣传工作,并接受国外旅行社的旅游订单;其次,应该加快九华山机场的建设工作,利用机场这个交通窗口,让外国游客走进九华山,让九华山风景区走向世界。

6.3九华山风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品种众多,样式多样,层次不一。建议相关部门建立一个有效的平台,将目前分散经营的小商贩统一到一个大型商场里。有了统一的管理和销售,就能避免漫天要价和恶性竞争,同时有助于打造具有九华山品牌价值的纪念品,形成强有力的九华山品牌效应。

6.4很多人提到九华山就会想到佛教文化,但是九华山地区的自然风景同样迷人。因此,我们在大力开放文化景观的同时,也要挖掘自然景观的潜力,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九华山旅游品牌。

6.5由于目前九华山地区的外国游客不是很多,此地区的专业的英语导游人才很少。不过在大量的外国游客涌入之前,我们还是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提高业务素质和外语水平,着重学习佛教释义通过外国语言的传达。

6.6加大对九华山后山的开发力度,可以采用地方政府牵头、风景区和地方经济单位合作的方式,投资对后山的利用和潜在值开发,以促进前后山的旅游资源协调发展,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7.结语

这次短暂而又宝贵的九华山风景区的调研活动给我们带来的感触和收获颇多。我们针对所获得的资料,得出以下启示。

7.1通过本次调研活动,我们对九华山风景区的相关情况有了大致了解,也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我们认为,九华山无论是在资源还是市场方面都还具有很大的潜力,只要抓准方向进行发展,就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7.2现今我国旅游业乃至世界旅游业发展迅速,在与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旅游业更多地需要涉外的人才。因此,开设有关于旅游英语方向的专业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而且,从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还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态度、端正的心态等素质。这也是以后我们在培养人才时需要注意的。

7.3对当代大学在校生及毕业生要求。通过本次对诸多旅游单位和相关行政单位的调研,我们充分了解到,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在校生及毕业生的期望和要求。

有了金刚钻才能揽得下瓷器活儿,因此大学生要形成学习能力,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使得工作之时有的放矢;拓展知识面,广泛涉猎多领域信息;关注时事,了解国际、国家形势,活在信息时代;深入实践,着重培养自身的社交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摆正位置,端正心态,培养自己人文素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使自己成为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

会用金刚钻才能干得好瓷器活儿,因此大学生要培养工作能力。工作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运用能力。大学生要具备对新环境、新组织与新成员的适应能力;对新工作、新事物与新知识的学习,对已掌握知识的再创造和运用能力;上岗之后形成强烈的责任心、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爱岗精神。

还需要加强对口专业知识的修炼:着重打好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的基础;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了解英语国家文学、宗教、历史、地理,关注国际时事、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学好第二外语,如法语、德语、日语、韩语,给自己增加含金量,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和服务社会的机会。

7.4对专业教学、课程设置的启发。通过对旅游英语的调研我们得出,学校培养旅游英语人才,不仅要培养学生优秀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了解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如导游、旅游管理、饭店管理、旅游英语、饭店英语、社交礼仪、公关、营销等产业集群链,而且要将学生就业面广泛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在设置课程时涉及与旅游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知识,比如旅游文化、旅游景观的分支,宗教文化等的教育。

由此观之,在设置旅游英语课程方面,我们要从宏观上把握旅游语英语的结合,从微观上统筹旅游文化、旅游景观与旅游传播的结合。设置英语专业旅游英语方向,在学习英语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辅以旅游食住行娱购游等环节的基础知识,并设立世界文化、宗教、景观等学习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交流沟通。说到底,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只有应用与交流,语言的作用才能发挥到极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避开单纯性的解说,教师与学生形成互动交流沟通的教学关系。

本次调研活动是在我院领导的安排与带领和九华山管理委员会相关领导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下进行的,由我院老师带队,五位学生参加(包括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组成的调研小组,主要是通过对九华山风景区的实地调研,为景区发展提供些许建议,为我院意愿设立旅游英语方向专业提供有效资料,此次调研持续三天。在这三天中,我们对相关人员和地点进行了座谈、问卷、采访等,搜集了大量宝贵信息。这是一次成功的调研,有意义的调研。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相关领导,九华股份的领导及景区内工作人员给予我们的热情的招待与真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美]威廉G.齐克芒德williamG.Zikmund著.杜学孔等译.商务调研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2]教育部《旅游英语》教材编写组.旅游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旅游市场需求篇10

关键词:市场细分;旅游竞争力;创新

一、引言

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r.smith)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市场营销学的一个新概念。市场细分是指旅游企业根据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的差异性,将某一特定的旅游市场分割为若干个有相似旅游需求和欲望的旅游消费者群体,从而形成一个个具有相似旅游需求和欲望的旅游消费者群体的市场过程[1]。市场细分的提出不仅促进了营销学的发展,而且为企业有针对的开发旅游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竞争力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如夏雪莲,周玉宏的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企业竞争力分析[2],刘蔚的基于价值链(网络)理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3]等,这些研究对于提升我国旅游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旅游市场相对于其他市场来说,消费者群体比较复杂,消费需求具有多样性,因此,对旅游市场细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合理有效的旅游市场细分,对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增强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市场细分标准的不足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市场细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就市场细分的标准来说,主要有地理细分、人口细分、心理细分和行为细分,多数旅游企业是采取这一细分标准进行市场细分,对于认识目标顾客群,合理的划分市场,获取市场份额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市场细分的划分标准来说仍然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

1.市场细分的内容虽然比较全面,但并非市场细分越细越好

一方面,旅游产品开发中不能遍地开花,要寻求特色,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注重专项、专题与特种旅游产品以及区域旅游产品的联合开发;另一方面,每个旅游者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旅游需求,旅游企业要想满足每个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与其面面俱到,不如集中某几个细分市场进行针对性营销,以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的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相反,市场细分过细会增加企业的调查成本,缩小企业产品的受众人群,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综合性的旅游目的地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则可以进行合理的市场细分,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虽然每一细分市场的旅游者群体较少,但众多的细分市场组合起来仍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旅游市场的细分应视企业旅游资源的丰度和企业实力具体而定。

2.市场细分的标准统一,易于模仿,不利于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大多数旅游企业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人口、心理和行为等标准进行市场细分,这种细分标准全面、合理,并且简单易于操作。但同时也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从而失去竞争优势。我国的许多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以游览观光为主,景区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在满足游客的审美要求等方面却有着相同的功效。比如,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的竞争,由于同把目标市场定位于石林观光旅游市场。由于共性大,个性小,各旅游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目标顾客群就会产生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要么是均分市场,形成恶性竞争;要么是级别高,知名度大的景点代替级别低,知名度小的景点。所以,一个地区采取某种形式的市场细分,另一地区也以同样的营销策略针对相似的目标人群,由于不具有差异性,因此竞争优势也便消失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缺少变化,很多旅游企业始终坚持着同一的细分市场,没有注意到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方式等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对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企业原来的旅游产品便逐渐不能满足旅游者新的消费需要,针对原来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也不能够适应现在的市场情况。失去了目标,企业的行为便是盲目的和无效的。因此,旅游企业应该随时关注旅游市场的变化,针对不同阶段的旅游者消费需求的不同,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满足目标游客的需求。

三、对策

针对传统的旅游市场细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应该从新的视角来重新面对市场细分,并从下面几个方面来阐述作为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

1.基于旅游地社会文化背景来划分旅游市场

旅游地的社会文化背景,简单的说就是旅游地的文脉。文脉,即文化脉络,指旅游区的地域环境特征和在这一环境中形成并发展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社会文化观念,它是旅游区独特个性的内在核心。广义的文脉包括自然环境、文化氛围、历史传承以及社会人文背景[4]。罗云艳认为,文脉确定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现代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分析,并以丹东市为例说明了地理文脉在旅游形象建立中的作用[5]。当旅游者置身于目的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观光游览时,很自然地被当地那种独特的社会文化氛围所吸引,由于和旅游者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因此,这种社会文化因素会对旅游者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无意识感受到的,对于这种异质性变化,旅游者往往带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并在对这种社会文化的认识过程中得到一种额外的满足,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满足和收获常常超过了其旅游前所怀有的旅游期望,对扩大景区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

2.基于旅游者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旅游细分市场

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只有旅游企业主动适应旅游者的变化,开发迎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新产品,企业才能保持不断的发展。比如,目前人们对溶洞景观已经失去了兴趣,市场规模较小,以溶洞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谨慎。人们对漂流、温泉、滑雪等为主题的旅游开发就有很大的市场潜力[4]92。每个旅游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旅游需求,少年的时候喜欢娱乐活动项目,青年的时候求知心里比较强,老年则喜欢安静优美的旅游环境。旅游经营者要有这样的洞察力,时刻注意到旅游者的需求是什么,根据旅游者需求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旅游产品,使之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变化。旅游企业的这种变化不仅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另外,要注意对游客的需求加以合理的引导,不能一味地迎合游客,对于崇拜迷信,破坏环境等不健康、不文明的旅游活动要加以制止,树立积极健康的旅游需求。

3.加强创新,开辟新的旅游市场

创新,简单的说就是创造新事物。万宁认为,企业创新的实质就是满足需要、创造市场[7]。一个好的创新就要有一个创造性的新思路、新想法、新创意,”鹦鹉学舌”只会使企业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边际效应递减原则和竞争压力,旅游企业要想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旅游产品,加强创新,开辟新的旅游市场。如蜜月旅游,教育旅游、黑暗旅游(参观各种人为或自然灾害发生地的旅游活动)等,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的开发不仅满足了旅游者求异心理的需要,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所[8]。

4.旅游企业应在原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开发综合性的旅游景区

综合性的旅游景区既能吸引大量的旅游者,扩大市场份额;又能分散风险,避免企业因受外在波动而导致的旅游收入的减少。很多景区在规划的初期就考虑到了设置休闲区、游览区等不同的旅游活动区域,既可以有效的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又扩大了吸引范围,满足不同旅游者的不同旅游需求。厦门鼓浪屿在游客中心专门为游客设计了不同的自助旅游线路图,如鼓浪屿音乐之旅线路图,鼓浪屿建筑之旅线路图,鼓浪屿红色之旅线路图,夜游鼓浪屿线路图等多条旅游线路供游客选择。既有团队半日游和一日游的普通旅游产品,也有音乐爱好者和建筑爱好者专门设计的特种旅游产品,有围绕海上花园为主题的鼓浪屿名品精品旅游产品,更有为高端客户精心打造的鼓浪屿豪华浪漫旅游产品。鼓浪屿的产品开发策略充分体现了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满足了游客的需求,也是鼓浪屿旅游长盛不衰的法宝[4]106。

参考文献:

[1]刘德光,陈凯,许杭军.旅游业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6.

[2]夏雪莲,周玉宏.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企业竞争力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1).

[3]刘蔚.基于价值链(网络)理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j].北方经济,2006,(9).

[4]曹诗图,王衍用,阚如良.旅游开发与规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6.

[5]罗云艳.地理文脉在旅游形象建立中的作用——以丹东市为例[j].甘肃农业,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