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退休人员旅游市场分析十篇退休人员旅游市场分析十篇

退休人员旅游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7:00

退休人员旅游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养生旅游;老年;市场开发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休闲养生旅游成为新的市场发展方向,休闲养老非常符合现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有助于解决社会性养老问题,开发适合老年人需求的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长三角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高的区域,该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老年消费观念和老年消费能力较强,养老休闲市场巨大。同时该地老年人养老需求多样,对休闲养生和异地养老等新的养老模式有着较大的需求潜力。养生旅游对老年人有着积极的作用,parlett等(1995)通过长期观察,定量分析老年人室外休闲活动与健康和长寿关系;Dimauro等(2001)认为休闲养生有助于老年人克服的忧郁,改善健康状况,延长寿命;Dwyer等(2004)调查发现意大利老年人休闲时间和内容存城乡差异。我国旅游学界对老年人的研究正在兴起。孙樱等(2001)在北京市区的调查发现:揭示了北京退休老年人四季休闲生活、休闲活动的基本特征及时空规律;马惠娣等(2002)同样发现北京、上海等地的老年人休闲观念落后,休闲活动类型不多;杨国良(2002)在成都的调查,也发现老年人的休闲方式、休闲频率、休闲空间选择存在规律;林勇强、史逸(2002)分析了老年人休闲活动与室外活动的关系;岳俊芳(2005)建议企业界应当重视老年休闲市场问题,以及在旅游、娱乐、文化、体育、健身等方面安排。陈金华、李洪波(2007)的研究,得出老年人休闲行为、时空选择与休闲意愿。严冬琴、黄震方(2009)对长江三角洲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有着普遍的休闲需求,休闲环境、产品与服务活动受到老年人欢迎,虽然居家养老仍是首选,但养老已经体现出多元化需求,休闲养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李天元,黄婧,邓军华,曹菊枝,张冲、易银飞等(2011)分别对成都、湖北、河南、山西、广州等地的老年市场进行了考察,提出相关的开发建议,以及危机防范与应对。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的学科背景有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理论,研究方法方面多采用访谈、数理统计等。对比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角度较为单一,观察周期也较短,显然理论和系统研究都不是很成熟,因此没有能够揭示出老年人休闲养生的基本规律。加之,我国地域广大,差异明显,已有研究仅仅关注大城市的老年群体,对其他中小类型城市的群体关注不多。实际上,我国很大一批城市大都开始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休闲养生的满足关系整个社会的和谐。鉴于此,本文选择消费者行为学、休闲学、市场营销学相关理论,对长三角地区老年养生旅游的人口统计特征、物质诉求特征、心理诉求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开发老年养生旅游市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为构建和谐的老龄化社会提供有益的补充。

二、老年人养生旅游及其诉求特征

(一)人口学特征分析

据统计现实,我国老年养生市场多以男性为主;出游年龄集中于55到64之间,尤其是55到59岁这个年龄段最多。60到64岁是老年退休期,这部分老年人有很强的经济基础和体力储备,对养生旅游的也较高。进入65岁以后,他们的体力逐渐衰减,考虑到旅途的安全和个人的身体健康,他们出游率开始下降。从职业、月收入和文化程度来看,大概80%的老年人仍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尤其以教师和公务员最多,其次是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部分管理人员,农民和公司职员这类人群的出游比例非常少。以上表明,尽管我国离退休人员闲暇时间很多,但外出旅游的并不多。我国老年旅游者的首要出游目的依然停留于游览观光,老年养生旅游也是如此。出于身体健康的考虑,银发一族对健康养生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依然较大。

(二)养生旅游的物质诉求分析

大部分老年人拥有比其他类型游客多得多的外出游玩时间,可以从容地安排外出旅游、休闲养生。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银发一族退休后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医疗有了很大的保障。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老年人具有非常宽裕的退休收入,使得他们有很高的消费需求,能够激发养生旅游的动机。

(三)养生旅游的心理诉求分析

老年人退休之后,活动范围变得很小,很多只局限于家庭和社区邻里,与过去相比生活节奏也渐渐变缓。老年人群的心理特征接近自向,这就决定老年群体倾向于选择熟悉的、安全的养生旅游产品。1996年,行为风险因素调查系统显示,环境安全性与老年群体的活动能力、活动范围正相关,环境不安全会导致老年人的状态低迷。因此,老年群体会选择一些知名度高、安全性好、并趋于成熟的养生旅游产品。尽管老年群体有参与旅游活动的要求,但他们排斥激烈运动项目。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老年群体倾向于选择参与强度较弱的养生旅游活动。

三、发展老年养生旅游市场的建议

(一)养生旅游应注重老年旅游组织形式

很多养生旅游会采用团队和散客相结合的旅游组织方式。因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大致相同,老年旅游团队的同质性大,旅游进程容易把握。而且团队旅游可以促进老人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因此这种方式是绝大多数老年人所喜欢的出行方式。但也存在一些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他们喜欢独自旅行,或者是老夫老妻结伴而行,这些老年朋友结伴成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对这部分老年旅游者,可以相应地提供“散客”旅游产品并配有服务。

(二)养生旅游要体现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从全国各地旅行社所推出的老年旅游产品来看,老年旅游产品与大众旅游产品无异,不仅线路单一、行程紧张,而且旅游活动内容缺乏新意。我们都知道,消费的方便化、保健化和舒适化是老年人所关心的,这是由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的。因此,养生旅游的特点也决定了在安排老年人整个游览中,旅途不能太长,时间应该安排的宽松一些,可以在旅途中穿插一些相关的康体娱乐活动以帮助老年游客恢复体力。

(三)设施建设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机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群体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因此,在设施的建设上,需要满足他们的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旅游宣传材料在印刷字体的选择上,可以考虑采用大字号,这样就可以给老年人的阅读带来方便,在细微处体现对老年旅游者的关心;在接待设施方面,地面的防滑处理,沿墙、大小便器旁、沐浴处应配备不同高度的扶手,各种常用药品、紧急呼救系统也需要为其准备,这样就可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卫生、温馨、人性化的旅游氛围。

(四)老年养生旅游要考虑安全问题

退休人员旅游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需求理论;宁波;老年旅游;旅游市场开发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庞大,老年旅游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并且逐渐成为当今社会一大热点。目前,宁波很多旅行社认为老年旅游者支付能力有限,对旅游价格敏感,消费理性,旅游市场“风险大,利润薄”,缺乏对旅游市场的开发。从需求理论分析,宁波老年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宁波旅行社应该从实际出发,做好市场开发工作。

一、经济学的需求理论

经济学认为,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旅游经济学认为,旅游需求就是指为了满足对旅游活动的欲望,在一定时间和价格条件下,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有效的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以及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当然,旅游者外出旅游需要时间,旅游需求还表现为旅游者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另外,旅游需求还要考虑旅游者健康状况等。

二、从需求理论看宁波老年旅游市场开发潜力

从需求理论来看,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潜力是由老年人的购买力、购买欲望、闲暇时间和身体状况等要素共同决定的。

(一)宁波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旅游经济学的需求理论认为,可自由支配收入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它影响着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影响着旅游者在外旅游期间的消费构成,并且还影响着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出行方式的选择,等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宁波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随着整体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群体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也不断增加。首先,宁波老年人大都有基本固定的收入。宁波很多老年人是退休在家,有固定的退休收入;大多数老年人基本上都参加了养老保险,有养老保险金;另外有很多老年人年轻时有较为丰厚的积累;还有一些老年人则能从集体经济、房租等等方面获取较为可观的收入。其次,宁波老年人可以从子女那里获取较多的“经济补贴”。参加工作的儿女由于工作繁忙,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常常会定期给老年人一定的“经济补贴”。最后,宁波医疗卫生保健等社会事业发达,老年人“敢于”消费,愿意用可自由支配收入进行外出旅游消费。另外,宁波目前推行的丧葬制度改革改变了子女们赡养老年人的观念。“厚养薄葬”逐渐为社会所提倡,忙于工作的子女们大多数愿意出钱让父母去旅游。

因此,可以说,宁波地区多数老年人出游都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基础。

(二)宁波老年人外出旅游的闲暇时间更充裕

从旅游经济学需求理论来看,对于就业在职人员来说,需要有足够数量而且比较集中的闲暇时间才有可能实现外出旅游。对修养的老年人来说,外出旅游不存在时间问题。但是,对许多中国老人来说,退休并不意味着闲暇自由。外出旅游的闲暇时间更为充裕,是宁波老年人有别于许多其他地方的老年人的又一特点。首先,宁波社会服务业迅速发展,使老年人从繁杂的家庭事务中解放出来。近十几年来,宁波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家政服务业迅速发展,真正把老年人从日常家庭事务解脱出来,退休的老年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其次,宁波家庭形态的变化也给了老年人更多的自由。近年来,宁波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各小区的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小孩入托儿所幼儿园乃至小学非常方便,导致家庭结构由“三代同堂”式的大家庭逐渐向“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式的小家庭过渡,于是出现大批的“空巢家庭”,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完全由自己安排。

(三)宁波老年人外出旅游的欲望强烈

旅游经济学理论认为,旅游动机即旅游欲望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相较与其他地方的老年人,以下几点因素决定了宁波老年人外出旅游的欲望更为强烈。首先,宁波城镇化发展激发了老年人外出旅游的欲望。宁波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迅猛,使传统生活模式逐渐解体,退休的老年人独居寓所,这就更增加了老年人家庭晚年生活的孤寂和失落。他们希望通过旅游获得精神上的慰籍。其次,宁波老年人退休之后外出旅游“补课”的欲望强烈。宁波目前健在的老年人,都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宁波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的大潮,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较快,年轻时无暇出游,退休之后,外出旅游“补课”的欲望格外强烈。再次,散布海内外的“宁波帮”让宁波老年人外出探亲旅游欲望强烈。宁波老年人非常希望利用旅游机会去看望他们,展开探亲旅游。最后,祖国丰富的旅游资源、飞速发展的社会建设也激起了宁波老年人外出旅游的欲望。

(四)宁波老年人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身体因素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又一因素,对老年人来说,有时显得尤其重要。宁波老年人良好的身体素质使得他们具备外出旅游的身体条件。

宁波老年人良好的身体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宁波人口预期寿命高,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好。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宁波市人口预期寿命已达78.1岁。其中男性人口预期寿命76.7岁,女性79.1岁。从宁波市民对各自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看,在被调查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的占54.5%,基本健康的占19%,两项之和达73.5%。这些数据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也位居前列。二是宁波人饮食习惯科学,老年人常见疾病低发。宁波地处沿海,气候湿润,居民喜食海鲜,口味清淡,常见老年性疾病低发。三是宁波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达,老年人注意强身健体。宁波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进步,不仅使老年人得以延年益寿,也增强了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三、宁波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从需求理论来看,宁波老年人的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出游欲望、身体条件等方面,都具备了出游条件,宁波老年旅游市场具有很大开发潜力。宁波旅行社应该根据宁波老年旅游市场的特点,把潜在的需求激发为现实的旅游需求,做好市场开发工作。

(一)开发适合老年人需求的专项旅游产品

宁波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山川水秀,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是理想的旅游胜地。旅游业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开发针对性的旅游产品。

1、开发适合宁波老年人需要的旅游项目。比如,保健旅游项目。像温泉洗浴的宁海、“太子气魄,西湖神韵”的东钱湖、海滨娱乐海滨之地的象山,空气清新、阳光充裕,对老年人身体疾病的治疗、休养都有很大益处。宁波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保健旅游、康复旅游,使老年旅游者在旅游期间既可以治疗、休养,同时又可以观赏美景,使老年人在领悟益寿健康的真谛的同时还能欣赏美景,受到文化艺术的陶冶。再如探亲旅游项目。宁波很多老年人年轻时都有外出游历的经历,他们普遍具有对中国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的向往,具有怀旧思乡的情绪,喜欢追根求源,寻亲访友。又如,宁波老年人中很多以前都在上海生活过,他们对上海有更多的思念。所以,开发探亲旅游项目,可以让老年旅游者故地重游,满足他们的怀旧心理需求。

2、旅游产品内容设计要符合老年人的特点。旅行社应根据宁波老年人的需求特点,科学设计旅游产品。比如,宁波多山多丘陵,旅游景区景点多位于山丘地区。旅行社在旅游地点选择时要注意宜平不宜坎,多选择平坦的地方;内容安排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老年人旅游的内容安排应少一些,随意一些。老年人在住宿等接待条件方面要求并不高,比如并不要求住什么高星级的酒店,只要求住宿干净,价格合理、实惠就行。饮食选择宜软不宜硬,宜素不宜荤,用餐也无须大鱼大肉,合口味,下饭就好,但每餐要保证有稀饭、蔬菜供应。

(二)强化老年旅游市场细分

宁波老年人的不同组成、不同经济状况等,构成了宁波老年旅游市场的细分。

1、细分宁波老年旅游目标市场。细分宁波老年人旅游市场,首先要确定潜力大的目标市场。从调研分析来看,宁波市最具有开发潜力的目标市场大致有三个。一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医生、文化工作者等。宁波市这类老年人占有相当数量,而且他们一般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离退休后的空余时间里出游意愿较强。二是较为富裕的老年人。他们自己拥有一定的资产,或有富裕的子女资助,或有海外亲戚资助。这类老年人经济条件好,且有充裕的时间,但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需要加强引导,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其出游,也是很有潜力的市场。三是目前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和市郊富裕乡村中的老年人。这类人一般文化不高,相当一部分可能还存在语言障碍,习惯于邻里间老年人的结伴和聚集,对外界,尤其是现代化设施和都市景观充满好奇,也有很大的出游可能性。

2、细分宁波老年旅游产品。在老年人细分的基础上,对老年人旅游产品设计细分。据宁波召开的一次老年旅游会议传出的信息,宁波目前有25%的老年人对旅游的要求呈高档次,而近60%的老年人有旅游愿望,但希望经济实惠,所以对不同要求的老年人要设计不同的旅游产品。针对消费水平较高、对旅游产品要求较高的老年游客,可以推出价格较高的豪华线路产品,保证“游有所值”。对于希望经济实惠的老年人,应为他们设计经济实惠游,在时间的选择上应避开节日旺季,淡季出游最理想,因为淡季大部分景区价格下调,酒店、餐厅等也会以比较优惠的价格推出。

(三)加强老年旅游产品促销

旅行社应从定价策略、促销渠道、促销方法上加强宁波老宁旅游产品的促销。

1、老年旅游产品定价要合理。宁波老年人经历过改革开放前较长时间的并不富裕的生活,目前尽管消费水平已经提高,但大多都有勤俭节约的习惯,对旅游产品价格较为敏感。因此,老年旅游产品首先要定价合理,在定价上可以选择明码标价,标明产品的成本,保证旅游质量,以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当然,旅行社可以妙用老年人优惠,降低旅游产品成本进而降低旅游产品价格。旅游活动过程中景区门票的价格占旅游产品的大部分,而对离退休老年人,宁波及周边许多地方凭老年证有全免或半免的规定。利用这些规定,就可降低旅游产品的价格。还有一些航空公司会针对老年人推出特别的优惠票价,各个航空公司的优惠方式和程度不同,旅行社也不妨充分利用。

2、老年旅游产品促销渠道要选准

旅行社可以选择专门为老年人创办的报刊和新闻杂志进行针对性产品宣传。但是,由于宁波老年人消费心理成熟,经验丰富,因此广告对老年人的影响度一般。旅行社加强与各级老年组织等组织的联系也十分必要。旅行社联合地方老年组织组织老年旅游既有利又有效。由于各级老年组织热心为老年人办实事,在广大老年人心目中享有充分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已成为各级老年组织的无形资产。旅行社通过和老年组织开展旅游活动,就会使广大老年人自然地产生依靠老年组织出去旅游有安全感,也会得到老年人家庭、子女对这种联合组织老年人旅游方式安全性、可靠性的认可。这样既可以发挥旅行社的导游专业服务作用,又有效地发挥了各级老年组织开展老年人旅游活动的组织作用。

3、采用亲情为主的促销方法

老年人在退休之后,常有空虚和失落感,老年人不喜欢孤独,但又最容易孤独,他们渴望与人接触,渴望得到社会、家人的尊重和关注,宁波老年人尤其如此。因此在营销的手法上,应用“情”字当成主轴,来贯穿整个营销程序。比如,在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等与老年人相关性比较大的节日到来时,利用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设计一些针对宁波老年人的旅游项目,开展亲情营销,更容易获得老年旅游者的青睐。

(四)完善老年旅游产品的服务

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行、游、住、食、购、娱,任何一环出现纰漏,都会影响到老年人对整个旅游产品的评价。因此,在设计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的同时,要认真研究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完善老年旅游产品的服务。

1、导游服务要优质。对于老年游客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优质导游服务至关重要,同时应倾注更多的情感因素。许多老年游客正是由于儿女们都忙于工作,缺少应有的关爱,感到寂寞,才产生旅游动机。导游人员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再注入对老年游客的一片关爱,才能满足老年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2、关注老年人的旅游安全。老年人出游首先关注的就是自己旅途健康安全。这就要求导游员不仅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应在老年心理、老年保健、常见病的急救方法方面有所了解。一些老年人腿脚不太方便或身体上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毛病,需要导游在行程中给予更多的关照。为了老年人的出游平安和健康,旅行社要安排专业的医疗保健医生随团讲解老年人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协同配合导游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3、相关企业要积极开发适于老年人需求的配套产品。比如,饭店应依据老年人的特点设计老年住宿产品。像配备必要的老年保健设备,设计、建立老年保健室;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生理特征,推出老年客房。客房尤其应重视老年安全系统的完善,如防滑设计采用地面打涩蜡,铺防滑地砖等。针对老年人喜好以家庭形式出游、享受天伦之乐的心理特征,设计带厨房或庭院式的家庭套房。饭店餐饮可推出具有滋补保健功能的老年保健套餐,或是带有家庭喜庆气氛的合家欢套餐,等等。

从需求理论来看,宁波老年人出游必备的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出游欲望、身体条件等条件都已具备。旅行社宁波旅行社应抓住机遇,努力拓展老年旅游市场,加强对宁波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在不久的将来,老年旅游市场一定会成为宁波旅游市场的重要部分,为宁波旅游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张启富,陈国龙.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8,15-20

[2]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0,57-66

[3]方小燕.论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104-105

[4]陈健平.老年旅游市场开发分析[j].福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38-42.

[5]李松柏.对“长三角”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思考[j].江苏商论,2008(7):92-94.

[6]徐栖玲,陈宏巨.中国老年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浅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4):11-13.

退休人员旅游市场分析篇3

关键词:因子分析;细分市场;目的地选择

一、研究进展与研究意义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础问题,研究比较深入,成果也丰富。就旅游市场而言,市场细分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旅游市场需求差异性的认识。国外学者针对旅游细分市场的研究深入,gladwell[1]等(2004)探讨了55岁以上照顾家人者(caregivers),因需要照顾行动不便的家人,而具有的特殊休闲旅游方式;reece[3]等(2004)提出了影响老年家居者(seniorhouseholds)和非老年家居者(non-seniorhouseholds)旅游行为的房屋类型和距离两个因素;lee[3]等(2005)研究了韩国60岁以上老年市场对休闲旅游的态度。scott等[4](2005)提出将生活形态(lifestyle)应用在旅游市场的细分方面。

我国旅游学界也比较注重市场细分的研究,从已有研究成果看,旅游规划工作比较注重依地理因素来进行市场细分,在旅游规划研究报告中表现明显,也可以从一些论文中看出。更多的研究是选定一个特殊的客源市场群体,进行旅游市场开发潜力的探究,从年龄方面着手是一个常见的研究模式,其中老年旅游市场和青少年学生市场是研究的热点,成果非常多。还有从其他特殊视角审视细分市场的,例如:郭鲁芳等[5](1999)、陈凯[6](2006)对残疾人旅游市场的研究,李永红[7](2004)对女性旅游市场的系统研究,周?燕等[8](2004)对农民旅游市场开发进行了探讨。在旅游市场研究中,依据职业类型进行分析,也有相应的成果,代表性工作是吴必虎等[9](1997)就上海市民的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所进行的调查分析中,从年龄阶层和职业类型两个方面对上海市市民的出游力进行了深刻分析;专门针对一些职业类群进行市场特征方面研究的成果也有报道,例如杨学燕[10](2005)对农民职业群体旅游市场开发的研究;仲红梅[11](2005)对白领阶层旅游市场的消费偏好的研究;许春晓等[12](2006)对不同职业人群旅游需求的分异研究。此外学者从旅游产品角度对相应的细分市场进行了研究,如张晓燕等[13](2006)对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研究,王莹[14](2006)对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进行了调查。

客观上,人们对旅游具有一定的偏好,具有特定旅游偏好的人群,在旅游行为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探究意义大。以怀化市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抽取其对旅游产品偏好作为类群划分的依据,进行细分市场的分层研究成果,尚未见报道,这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边区,2006年末全市人口为37万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42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958元。在广泛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及怀化居民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社会经济背景资料;第二部分为出游意向的测量;第三部分为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的测量,共包含21项因素。调查采用社会科学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s)进行定序测量,按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最不重要5个等级设计成表格,让受访者根据对每一出游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在相应的等级下做出标记,最后按照非常重要=1分,重要=2分,一般=3分,不重要=4分,很不重要=5分赋值并计算。特意设计一道旅游偏好属性的选择题,涉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休闲度假等几个方面的偏好选择项,用于对人群进行类群划分。

基础资料采用在怀化随机抽样调查获得。调查时间为2007年11月10-15日进行,调查采用区域控制方法在怀化地区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4份,有效率90.8%。

笔者采用excel2000软件的分层方法对自然风光型、文物古迹型、休闲度假型旅游者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属性特征及出游意向之间的差异;利用spss13.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旅游者选择目的地影响因素的差异。

三、结果与分析

(一)人口统计学特征

对不同市场类型的属性结构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其特征。

自然风光型偏好者:女性比例为60.34%,远大于男性的比例37.97%,说明女性更偏好自然风光型的旅游目的地。从年龄上看,以中青年为主,45岁以上中老年比例高于文物古迹及休闲度假市场的比例。职业分布来看,自然风光型旅游者按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学生25.82%、公务员22.18%、服务或销售人员17.45%、专业技术人员15.64%,占了总人数的81.1%,其中农民、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家庭人均收入比例依次为1000-1999元(47.16%)、500-999元(18.44%)、2000-2999元(13.12%)、3000元以上(12.41%),其中500-1999元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文化程度上比例依次为大专或本科(55.93%)、中专或高中(30.91%)、初中8.47%、研究生3.73%、小学以下1.36%,其中初高中学历所占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家庭结构方面的比例为三口之家6.84%、单身20%、两代同堂11.93%、三代同堂11.58%、两人世界10.88%。

文物古迹型偏好者:男性占45.28%,女性占51.28%;年龄方面的比例为25-44岁(49.04%)、15-24岁(40.38%)、45-65岁(9.62%)、65岁以上(0.96%);职业分布方面比例为学生28.87%、公务员28.87%、服务销售人员18.56%、专业技术人员10.31%、工人4.12%、其他4.12%、企事业管理人员3.09%、离退休人员1.03%,其中学生、服务销售人员、离退休人员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收入方面比例依次为1000-1999(44%)、3000以上(21%)、500-999(13%),小于500(11%)、2000-2999(11%),其中小于499元的低收入及大于3000元的高收入比例大于其他群体;文化程度方面以高中以上的中高学历为主,比例依次为大专或本科67.92%、中专或高中25.47%、初中3.77%、研究生1.89%、小学以下0.94%;家庭结构方面比例为三口之家39.39%、单身21.21%、三代同堂13.13%、两人世界12.12%,两代同堂9.09%、其他5.05%,其中两人世界、三代同堂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

休闲度假型偏好者:男性占40.63%,女性占59.37%;15-44岁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占了95%以上的比例。职业上看,公务员36.78%、学生22.99%、服务销售人员17.24%、专业技术工人11.49%、工人4.60%、教师2.30%、其他2.30%,其中公务员、教师的比例均高于其他群体;家庭人均收入方面比例依次为1000-1999(45.74%)、2000-2999(15.94%)、小于500(15.94%)、3000以上(13.83%)、500-999(8.51%),其中2000-2999元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文化程度方面以高中以上的中高学历为主,比例依次为大专或本科65.63%、中专或高中27.08%、初中5.21%、研究生2.08%、小学以下0.00%;家庭结构方面比例为三口之家42.39%、单身22.83%、两代同堂13.04%、三代同堂9.78%、两人世界7.61%,其他4.35%,其中单身、三口之家、两代同堂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

(二)出游偏好

1.信息渠道

居民对休闲信息渠道的偏好较高的有亲友传言、网络。比较三类人群,可以发现自然风光型更加注重亲友介绍,占25.90%;文物古迹型相对比较注重旅行社、旅游宣传册;休闲度假型最注重网络(22.50%),其次是亲友介绍(20.63%)。这表明亲友介绍在旅游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然旅游产品及文物古迹型产品宣传应重视口碑的作用,以良好的产品服务赢得良好的口碑;其次,网络在休闲度假型人群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产品宣传应重视网络的作用(见表1)。

2.出游方式

居民对出游方式偏好较高的为亲友结伴、同家人一起、单位组织、旅行社组织。相对而言,自然风光型更喜欢与家人一起出游,文物古迹型相对更偏好旅行社组织、一个人及单位组织;休闲度假型相对其他人群更喜欢与亲友结伴出游,最不喜欢一个人出游(见表2)。

3.交通工具

居民出游偏好的交通工具仍以火车、长途汽车为主。比较三类人群,自然风光型旅游者相对其他类型更偏好火车、摩托车、公交车;文物古迹型相对更偏好自行车、长途汽车及单位车,休闲度假型更偏好自驾车、出租车(见表3)。

4.住宿

城市居民较偏好的是一般旅馆及星级宾馆。比较三类人群,自然风光型较其他类型更偏好居住在农家;文物古迹型最偏好一般旅馆及亲友家里;休闲度假型最偏好星级宾馆(见表4)。

5.出游季节

城市居民均认为春秋季节是最好的出游时节,其次是夏季。自然风光型最不喜欢冬季出游;文物古迹型最偏好秋季出游,比例为48.92%;休闲度假型最偏好春季出游,相对其他类型,夏季出游的偏好最高(见表5)。

6.旅游花费

可以看出,怀化居民的旅游花费多在2000元以下,水平较低。其中自然风光型旅游花费小于999元的比例在三类人群中最高;文物古迹型4000-4999占的比例相对较高;休闲度假型花费高于5000元的比例在三类人群中最高(见表6)。

四、结论及讨论

(一)结论

自然风光型旅游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中老年比例较高,信息渠道上更加注重亲友宣传,更喜欢与家人一起出游;相对其他类型在交通工具上更偏好火车、摩托车、公交车;居住在农家;最不喜欢冬季出游;旅游花费小于999元的比例在三类人群中最高。影响目的地选择的因素主要是安全状况、可进入性、旅游花费。

文物古迹型旅游者中学生、服务销售人员、离退休人员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其中两人世界、三代同堂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信息渠道方面相对其他类型更偏好旅行社组织;交通工具上倾向选择自行车、长途汽车及单位车;住在一般旅馆及亲友家里;最偏好秋季出游;旅游花费4000-4999元占的比例相对较高。影响目的地选择的因素主要是吃住与行游、娱购与个性、质量与安全、交通便捷性。

休闲度假型旅游者公务员、教师的比例均高于其他群体,单身、三口之家、两代同堂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信息渠道方面最注重网络,其次是亲友介绍;相对其他人群更喜欢与亲友结伴出游,最不喜欢一个人出游;交通工具上更偏好自驾车、出租车;偏好住在星级宾馆;最喜欢春季出游,相对其他类型,夏季出游的比例最高;花费高于5000元的比例在三类人群中最高。影响目的地选择的因素主要是安全状况、形象感知、个性需要、景区服务。

旅游者都较重视安全因素,说明所有的旅游目的地在安全方面应加大管理力度,在营销手段上突出安全保障,吸引旅游者。交通便捷也是旅游者重视的因素,应当大力改善景区的可进入性;自然风光型旅游者旅游花费较低,相对其他旅游者较重视旅游费用,因此自然旅游景区应努力降低成本,为大众所接受。文物古迹型旅游地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6要素方面要努力改善,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者为高端市场,旅游花费较高,对景区形象质量及个性要求较高,因此休闲度假景区应努力打造高品质、高档次的特色产品。

(二)讨论

笔者研究的结论只能代表怀化这类城市居民选择旅游目的地影响因素的特征,而是否适应其他类型城市有待进一步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gladwell,nancy,bedini.insearchoflostleisure:theimpactofcaregivingonleisuretravel[j].tourismmanagement,2004,vol.25issue:number6p685-693.

[2]reece,williams.areseniorleisuretravelersdifferent?[j].journaloftravelresearch,august01,2004,vol.43issue:number1p11-18.

[3]lee,sunhee.understandingattitudestowardsleisuretravelandtheconstraintsfacedbyseniorkoreans[j].journalofvacationmarketing,july2005,vol.11issue:number3p249-263.

[4]scott,noel.lifestylesegmentationintourismandleisure[j].journalofqualityassuranceinhospitality&tourism;march2005,vol.5issue:number2-3p121-139.

[5]郭鲁芳,史之英.试论残疾人旅游市场的开发[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1):23-25.

[6]李永红.上海女性旅游消费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7]吴必虎,方芳,殷文娣,刘波.上海市民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评价研究[j].人文地理,1997(1):17-23.

[8]杨学燕.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146-149.

[9]仲红梅.上海白领旅游消费偏好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0]许春晓,张欢,城市居民城郊旅游需求的职业分异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6(9):75-78.

[11]陈凯,王莹,残疾人旅游市场-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旅游细分市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1):121-124.

[12]周?燕;李祝舜,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初探,旅游学刊,2004(4):23-27.

退休人员旅游市场分析篇4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8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9-0085-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9.20

一、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的困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与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民平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我国人口出现严重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的过程,其表现为人口年龄中位数的升高。在发展中国家,如若总人口中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10%(发达国家是65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7%),则这一类型的人口通常称为老年型人口。

201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2%,相比2005年末提高了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9.39%,相比2005年末提高了1.67%。我国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出10%的界定标准达4.32%之多,表明人口老龄化已较严重,“未富先老”已成既成事实。专家估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还会上升至30%,届时60岁以上人口可能达4亿多。

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与社会保障问题

(一)劳动力数量逐渐下降,就业供需之间矛盾加深

与人口老龄化相对应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劳动力数量的下降。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末最新数据及表1显示,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比2011年末下降0.6%[1]。由此可看出,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较大,短期内还有一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但随着老龄化的加快及生育率的下降,低龄人口补给的速度较慢,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将日渐明显。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衰竭消失,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矛盾也会进一步加深。

(二)老年人口负担系数递增,社会与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及“少子化”的存在,也促使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负担逐渐加重。因为目前我国基本退休年龄为60岁,本文用60岁及以上人数(老年人口数)与15至59岁的人数(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作为我国老年人口负担系数。近年我国来老年人口负担系数连年递增,由2005年的16.05%递增到2012年的20.69%,未来几十年我国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仍会递增,养老负担有加重的趋势。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较晚且不够完善,曾经为国家贡献了几十年的老员工们正相继退休,而国家的养老保险模式在上世纪从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型养老体制转变时,转轨的成本没有明确由谁来承担及落实。另外,养老金替代率过高且覆盖范围较窄,于是出现了混账管理、个人账户资金被挪用等情况。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额度已超过2.2万亿,若没有财政补贴,多个省市早已收不抵支。有专家分析,到2015年有可能出现支付缺口,足可见养老金空账问题亟待解决。

(三)空巢、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突出

在我国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等多重政策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其空巢化、高龄化、病残或失能化等特点明显。由于大批城镇或农村青壮年去异地读书、就业、务工、经商、居住等,造成空巢现象非常严重,这给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的养老带来了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子女不在身边,起居生活没人照料;二是不断延伸的精神需求很难满足。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已达4150万人,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甚至达70%。同时,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人,已达农村老年人口的37%,2013年这一比例将会进一步扩大。“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乃至许多农村地区家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对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形成较大冲击。

(四)社会养老体系薄弱,“一床难求”普遍存在

民政部201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养老机构已达4.18万个,养老床位365万张,但平均每50个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还存在养老护理员短缺且专业程度低的问题。据全国老龄办与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预计到2015年达到4000万。因此,即使按4:1的比例配备养老护理员,也需1000万名,而目前从业人员不足百万,且近一半是文盲。虽然社会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问题较为突出,但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并不高,民办养老事业发展缓慢且缺少政府及社会有力的支持。总体而言,目前社会养老体系薄弱,难以满足我国快速老龄化引起的巨大养老需求。

(五)少儿人口占比下降,影响未来经济活力与创新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少儿人口(0~14岁)占总人口比重只达16.44%,低于世界27%的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29%的水平,比2005年的20.33%已下降了3.89个百分点,且八年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少子化”加剧问题比较突出。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经济与社会保障发展的机遇

(一)老年人消费需求增加,市场空间巨大

老年人口的增加势必推动老年人相关产品消费的增加。例如,近年来针对老年人开发的护理保险、保险理财产品、老龄手机、助听器、电动车、纸尿裤、多功能拐棍、养老保健产品等,在市场上均取得了不俗业绩。2010年统计局公布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并且还会继续延长。而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随着科技医疗水平发展,这一趋势未来仍将保持,这将极大地推动老年人市场需求。

(二)养老需求增加,带动社会基础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老龄化加速,老龄群体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加且逐步多元化。传统的物质生活需求已经不能满足老龄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需求。目前,国内的社会养老体系还较薄弱,基于老年人的生活居住、护理服务、医疗保健等需求,国家和企业对于养老机构和社区等的建设会带动建筑、家具装饰、物流运输、医疗卫生、家政服务等各大行业的发展。而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也会推动老人教育、休闲娱乐、养生保健等老龄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老人出游意愿增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各大旅游公司竞相开发老年人旅游市场,以老年旅游为主题的各种旅游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因老年人口的特殊性及要求较高的老年旅游服务需求难以跟上,我国老年旅游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仍处于较落后的发展阶段。据中国老龄委调查,当前我国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已占我国旅游人口总数的20%以上。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有很大发展空间。

(四)刺激科技创新,弥补劳动力不足和满足老人的多元化需求

老龄化加剧造成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当达到一定程度时,若没有替代品产生,劳动力不足将较为明显。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内在的矛盾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科技创新。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促进高科技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与机器人作为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二是为抢占巨大的老人市场空间,各大企业也会不断创新,开发各式各样的老龄产品,以满足老人的多样化需求。

四、应对老龄化、完善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柔性提高部分行业的退休年龄,缓冲劳动力下降和弥补养老金支付缺口

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对老年的界定也有所变化,提高退休年龄已成为许多国家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重要举措。中国目前规定的退休年龄为男性职工60岁,女性职工50岁(部分特殊行业另有规定)。2010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而养老金缺口已达2.2万亿元。若柔性提高部分行业的退休年龄,既可缓冲劳动力的下降又能够弥补养老金支付缺口。据分析,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那么养老统筹基金便可增长40亿元并减支160亿元,即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3]。笔者建议,我国可以考虑一般退休年龄柔性推迟到65岁(男女可以试行同步退休),先在部分发达地区和行业试行,成功后再推广。但需注意两点,一是根据身体实际机能状况,鼓励支持精力充沛、经验丰富的老龄劳动者,允许推迟退休到更高年龄,而对于实在无法继续工作者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二是参考发达国家对60岁以上的老龄劳动者建立养老金提前支取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尚未达到法定支付年龄的高龄者的需要和利益[4]。

(二)鼓励支持养老相关产业发展,严格监管确保数量与质量

发展养老产业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监督管理。鉴于目前国内各种养老机构的发展困境,国家可以考虑加大对社会公办养老机构的财政投入,适度扩大规模,解决“一床难求”的尴尬,重点帮扶家庭困难的孤寡老人和空巢、失能老人。同时,积极吸纳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缓解社会养老工作的压力。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便捷服务以及相关技术指导,规范我国民办养老产业的发展。另外,可考虑与企业合作建设集老年教育、休闲娱乐、护理服务、医疗保健等满足老人多元化需求的养老社区和机构,同时鼓励企业、居民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进行一对一帮扶,大力倡导和推动民间力量到养老事业中来。积极做好服务与监督管理,将部分地区成功的经验在全社会进行推广,推动整个社会养老及相关产业发展。

(三)鼓励创业、科技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应对劳动力不足

市场竞争及逐步老化的人口状况,会选择性地淘汰部分企业。政府各职能部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劳动力逐步下降局面。第一,出台部分鼓励扶持政策,奖励科技创新,扶持重点产业,引导和帮助企业进行转型升级,鼓励发展第三产业;第二,针对中小微型企业,给予一定幅度的税收减免及优惠,对有困难的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帮扶;第三,基于创业解决就业和带动就业的双重效应,进一步加大对创业人群(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农村创业青年、下岗职工等)的支持力度,政府或者社会创业基金组织可给予创业初期启动资金的一定支持,并在初期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和提供便捷服务,鼓励银行为其提供国家贴息小额贷款;第四,大力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并进行免费再就业培训。鼓励支持企业招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的人、健康体能好愿意继续就业的老年人,根据招聘比例,对于其给予一定补贴或税收优惠。

(四)鼓励支持老年人旅游市场开发,完善配套服务及景点安全设施

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政府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老年人旅游市场开发,给予针对老年团体旅游业务的支持,如高速路通行及进城免费或者优惠,旅游公司老年团体旅游业务收入的税收优惠,以调动旅游公司积极性等;第二,政府和旅游景区开发公司联合完善景区安全设施,加强安保措施,提高其安全保障和旅游率;第三,保监会要鼓励保险公司针对老年人推出适当创新型旅游保险,并加强支持与监管力度;第四,加强对旅游公司老年旅游业务的安全监管,督促其做好安全配套服务;第五,旅游公司针对老年人团体做好旅游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老年人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五)推进我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属于健康保险范畴,在国外的发展比较成熟,但在我国还处于试点阶段。其一般规定是,当被保险人生病或者衰老时,因生活无法自理而需要专业护理或家庭护理及其他相关服务项目,其支出由保险人承担。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护理需求很大,且面临未富先老的局面,我国在推进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时,可以考虑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双管齐下的模式。社会保险解决老年人的基本护理需求,商业保险解决有购买能力的人更深层次护理需求。在社会保险方面,建议把老年护理保险纳入医疗保险,通过制定相关费率和设定缴费起止年限(例如45岁开始缴费直至退休),在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的同时保障退休后的护理需求。同时,鼓励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支持商业护理保险的发展,例如,给予相关税收优惠或补贴政策,协助其扩大市场覆盖率,以保障更多有购买能力的人的深层次多元化需求。

(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辅以差别化职业养老保险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国劳动人口众多,职业千差万别,不同工作环境对身心的耗费也不尽相同,退休后的保障需求也有所差异,故养老保险在设计上有必要考虑职业差异性。笔者认为,这种辅助的差别性职业养老保险,应根据不同职业性质,设计不同的费率及相应的退休养老保障制度。这既能增进对不同行业劳动者保障能力的需要,又能很好地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满足国民退休生活的差异化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全国2012年经济运行情况[R].2013.

退休人员旅游市场分析篇5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km处,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为一体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背靠悬瓮山,内有难老泉,古木参天,景色宜人,人文与自然浑然天成,是我国首批4a级风景名胜区。晋祠旅游起步早,发展较成熟,然而近几年随着山西省其他旅游地的开发,晋祠优势渐趋弱化。本文以晋祠国内旅游者作为研究对象,意在从旅游消费角度,了解游客社会经济特征,为晋祠旅游市场细分、针对性开发旅游产品、制定市场营销方案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借鉴。

1调查过程

时间:我们选取了3个代表性时间2005年10月1日、3日、5日黄金周期间,10月16日周末,10月24日周一,共5次到晋祠实地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观察法、人员访问法。问卷调查法采用结构型问卷[1-8],问题涉及4个模块: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及行为特征,旅游者地理分布以及郊外旅游意愿。调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旅游者是否会和你配合,对此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办法:对于游客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运用观察法,在游客必经地———鱼沼飞梁处对所过游客作连续记录,我们不仅收集到游客的性别和年龄资料,而且有团客和散客的直观资料,既节省时间又客观;对客源地的调查,我们采用同样的办法,站在出口作连续记录,只问游客来源地;旅游者对于职业、收入与旅游消费问题比较敏感,我们选在游客游完主景,心理悠闲时询问,大部分游客会配合。基于上述处理方法,所以不同主题样本数不同,但较客观地反映了旅游者的情况。这次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90%。

2调查结果

2.1游客人口学特征———黄金周与工作日对比游客性别结构:黄金周期间,不论团客还是散客都是女性游客比例大(见表1),团客男女性别比1∶1.31,散客男女性别比1∶1.38,与其他调查资料均不同[7,9-10](一般男性比例大);工作日期间,男性游客比例大,男女比例约为1.33∶1。究其原因,黄金周期间,家庭式出游为主,女性不仅是出游决策者,而且爱浪漫、亲和力强是女性特点,黄金周提供了充足的闲暇时间,她们多喜欢全家出游。工作日则不同,多男性公务旅游。游客年龄结构集中在青壮年。不论团客、散客,不分假日与否,25岁~44岁年龄组的游客都占绝对优势,比例超过其他年龄组总和(见表1)。这个年龄段,人们出游能力最强,体力、财力都有保证。游客职业构成多样(见表2),以专业/文教技术人员、服务销售商贸人员和工人所占比例最论文格式大。旅游者构成职业结构与社会职业构成密切相关。与节假日相比,工作日时离退休人员、商贸人员比例较大,学生比例接近为0,农民比例几无变化。游客文化水平很高,专科以上学历达54%。中青年普遍学历高,他们正逢我国教育大发展时期;即使离退休旅游者,其学历也多在中专以上,且退休前多是干部。游客大多为中低收入,以工薪族为主。月收入在800元到2500元者占调查人数的50%,旅游者收入与所在地区经济水平以及所从事的职业高度相关。北京、江苏、浙江和广东地区游客普遍收入在3000元以上;从商者收入也高,收入低于800元者多为学生、农民。交通方式(见表3):从表3可看出,外地游客交通方式多样,火车、长途客车仍为大众化交通工具,广东、海南、台湾等地游客多坐飞机。本地游客以公交车为主,比例达一半。不论外地游客还是本地游客,自驾车比例都大幅增长。便捷的出行方式缩短了路上时间,旅游者可获得最大旅游时间比,使旅游效益最优化[2,5]。组织方式:以朋友和家庭方式出游符合假日休闲心理,太原游客集中选择这两种方式;外地游客中以亲戚和朋友方式出游各占1/4,旅行社方式居首位,许多游客认可旅行社为他们提供的线路、折扣与便捷。感知途径:外地游客中,旅行社推荐居第一位,占32%,媒体宣传居第二位,占30%,亲朋告知比例为25%。本地游客则大多数人对晋祠非常熟悉。可见,晋祠知名度在本地相当高,对于外地游客,则需加大宣传力度。在旅游消费方面,外地游客与本地游客不同,预计消费随出游距离增大而增大。太原游客预计花费50元~100元不等,主要消费在门票;省内其他地市游客预计花费100元~300元,外省游客预计花费200元~500元,主要用于食宿。旅游目的方面,外地游客与本地游客差别不大。游览观光第一位,放松心情第二位。中青年高学历旅游者,40%的人选择放松心情。重游率统计与满意度:太原市民重游率相当高,达60%;外地游客中,河北游客因高速公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交通时间而有多人次重游,其他地方游客多是首次到访。对晋祠综合印象评价,34%的游客评价“很好”,47%的游客评价“较好”,两者共计81%,其余游客评价“一般”,没有人评价“差”。在“游客建议”一栏,排在第一位的是“扩大宣传”,其次为“改善交通”,还有游客提出“成立旅游集团,推出专线旅游”“搞园林特色”“加强导游管理”等。2.3客源空间分布太原游客与外地游客比约为4∶6,北京、河北游客占到市场的近15%。从表4中可看出,太原是晋祠的最大客源地,一个城市占到晋祠40%的市场份额。邻近省份占市场份额的1/3,距离衰减规律很明显。粤、苏、浙等发达地区比例占到10%,远高于距离较近的其他内陆省份,高收入缩短了经济距离。综观晋祠客源分布,表现出很强的集中性,但是作为旅游地,客源地越分散旅游经营越稳定[3],因而拓宽全国市场势在必行。2.4游客郊外旅游意愿调查考虑到晋祠位于太原郊外的特殊区位,借此调查机会,我们还调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者的郊外游意愿[6],了解晋祠发展郊外旅游的潜在市场。在“您喜欢哪种旅游资源”一栏,自然风光排第一位,文物古迹排第二位,许多人两者都喜欢;在“一年中您喜欢郊游的次数”一栏,90%以上的人要到郊外旅游,多数人选择出游1~2次,出游5次以上的比例占到12%;“双休日您愿选择的出游地”选择“郊外”的占37%,居第一位,“市内”的占33%,居第二位;“黄金周您愿选择的出游地”,选择“省外”者居第一位,比例40%,“郊外”者居第二位,比例25%。可以看出:郊外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差别对生活于高楼林立的城市居民有很强的吸引力,郊外游使居民在工作与休闲,城市与自然之间获得平衡。与远程旅游相比,郊外游门槛低,能够满足各种从业者的休闲需求。晋祠郊外游潜在市场前景广阔。超级秘书网

3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晋祠旅游者与其他各地旅游者具有相同特征,即文化程度高,中青年旅游者比重大,以游览观光为主,基本遵循距离衰减规律。但是,晋祠旅游者又有其个性特征,即黄金周与工作日游客人口学构成不同:黄金周女性比例大,职业构成多样;工作日男性比例大,且离退休、商务人员比例较高。外地游客与太原游客行为特征不同:太原游客的交通方式、组织形式和感知途径等均呈现单一性,外地游客则呈现多样性。太原市是晋祠旅游最大的客源地。太原市民不仅把晋祠作为郊外游的首选,而且把“晋祠游”作为礼品送给外地来的亲戚朋友。重游率达60%。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下列建议:(1)注重市场细分。旅游活动的季节差异明显,但如果适时确立目标市场,可减少季节波动。“五一”“十一”黄金周,7天长假为工薪族长距离出游提供了充裕的时间,经营者可在平时加强旅游地的宣传,增加感知机会,使潜在旅游者变成现实消费者;周末、假期学生占很大比例,但学生缺少收入,如果淡季实行学生团体优惠,市场也很大;周一到周五可开发“银发族”市场,开发具有保健交流的休闲产品。11月到次年3月为旅游淡季,此时却正是农民的闲季,可考虑开发农民市场。(2)树立鲜明形象。现今经营者都注重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理论的运用,具体地说,就是经营者对旅游企业本身的经营理念、行为方式及视觉识别进行系统设计并向社会统一传播,树立完美形象获得公众认可[4]。许多外地游客对五台山的宗教文化,晋中的大院文化了解较多,而对晋祠了解较少。笔者发现,晋祠以唐叔虞得名,却只见圣母殿而不见叔虞祠,圣母殿雄居中轴线而叔虞祠偏居一隅。似乎不符合常理,而恰恰是这种“有悖常理”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孝”。晋祠女性游客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游人对景点“圣母”“水母”印象深刻,经营者可否将“圣母”—女性—孝道三者组合,构成主题?(论文格式3)构建精品旅游。利用有利区位,依托太原市,与其他景点构建环城游憩带;与五台山、平遥古城等知名景点联合促销,实现旅游一体化,共同开拓客源市场,打造山西旅游精品。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徐斌,邱扶东,等.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吴金林,黄继元.旅游市场营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5]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邹统钎.北京市郊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7]杨效忠,陆林.普陀山国内旅游者特征及行为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27(1):75-78.

[8]钱紫华.华山客源市场结构和游客行为调查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6):118-122.

退休人员旅游市场分析篇6

1987年,成都郫县友爱村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农家乐,成都从此成为中国乡村旅游发源地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都乡村旅游产业业态已然形成。2011年,成都农家乐总数近5000家,农家乐从业人员30万人,纳税额1.9亿元,全市农家乐旅游接待游客4035万人次,接待收入近30亿元。参照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以及相关旅游研究,乡村度假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方向,乡村旅游应该朝着乡村观光旅游一乡村休闲旅游一乡村度假旅游的方向进行发展。而度假型农家乐也将成为成都农家乐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市场需求分析

调研发现,成都市乡村旅游者以国内游客尤其是周边城市旅游者为主。国外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度假需求才会普遍产生。2012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6100美元。其中作为成都乡村旅游主要客源地的成都市人均GDp更是超过9400美元,而四川省人均GDp也超过4800美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施落实,我国公民的每年休假时间也在不断增加。不计算年假,双休日加上法定假日每人每年休闲时间已经达到115天。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再加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强度工作的压力、高密度住宅的压抑,外出度假的人们将目光更多的投向了自然,投向了乡村。成都,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土风情,作为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创建者,其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更会不断提高。2010年,成都市评选出了都江堰市虹口乡村度假旅游示范区等16家成都市乡村度假旅游示范区,开始了从传统观光休闲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旅游发展的转型之路。在这一市场背景下,功能单一的传统农家乐也必须向综合性的度假型农家乐发展。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根据国外相关研究,结合实际调研,可以把成都市度假型农家乐客人按照其度假行为的特点分为户外型、乡村型、放松型和运动型。户外型客人以家庭为主,且社会地位较高,有一定的运动特质,但更喜欢自驾车在乡村范围内自由活动,进行短途步行,野餐和了解自然;乡村型客人大多为老年退休者,主要目的是养生和避暑,消费水平不高,但重复度假的较多;放松型客人除了高尔夫和钓鱼,参与其他活动的比例很低,但却有着很高的度假回头客率;运动型客人偏爱远足、骑自行车、爬山和钓鱼等活动,以青年人为主。

根据度假时间长短还可以把成都市度假型农家乐客人分为养生度假者、周末度假者和带薪假期度假者。养生度假者通常会选择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淳朴的相对偏远乡村农家乐长期租住,以城市退休老人为主;周末度假者通常选择城郊乡村农家乐周末短期入住。周末度假者主要由度假时间少,而度假需求又十分旺盛的城市高压人群构成;带薪假期度假者通常会选择距离中心城市较远,风景优美,度假环境舒适的乡村农家乐居住一段时间。度假者一般为有带薪假期,收入较高的中年人群。

总体来讲,度假型农家乐旅游者比普通乡村旅游者停留时间更长,消费能力更高,对居住环境设施的要求更高,年龄偏大,社会地位更高。

三、成都市度假型农家乐发展策略

(一)找准定位,发挥特色

度假型农家乐的建设要避免走盲目立项,一味模仿的老路,既不是一定要大投资搞大型的度假村也不是简单给传统农家乐加盖住宿设施,而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合理规划设计,做出特色。此外,并不是所有的乡村都适合建设度假型农家乐,应当评估当地乡村度假旅游资源质量,基础配套设施水平,可进入性等方面综合考量。目前,成都市农家乐旅游产品相对单一,基本就是吃饭、打牌、赏花摘果钓鱼。发展度假型农家乐要深度挖掘当地乡村度假旅游资源特色,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度假产品,丰富客人在农家乐的度假活动。

度假旅游者对于环境绿化和居住舒适度上的要求都高于普通旅游者。在建设度假型农家乐的时候还应当注意乡村农家居住环境的营造,注重环境绿化与清洁排污,让度假者在院落中就能感受到清新自然的自然气息。还要提高住宿设施设备的档次,达到星级酒店客房标准,满足客人入住要求。

(二)引进人才、开展培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度假旅游产品属于比较高端的旅游产品,由于乡村农户本身文化水平以及视野的限制很难真正理解度假,设计开发出受游客欢迎的乡村度假产品。面对这样的困境,一方面农家乐经营者应当走出去,多学多看,更新经营理念;另一方面度假型农家乐还要大胆引进人才,甚至高薪聘用高级管理人才。学习运用先进的度假酒店管理理念来进行农家乐的运营、创新与管理。农家乐的服务人员一般都为本地村民,缺乏系统培训,从服务技能到服务礼仪都存在很大不足。度假型农家乐应当严把招聘关,提高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服务人员完成系统岗位培训与对客礼仪培训后才能上岗,并将服务质量考核作为工作考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以强化树立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三)灵活运用多种营销宣传手段

成都市大部分的农家乐都缺乏营销意识,在招徕客源方面,基本只能依靠回头客和口碑传播,主动宣传的意识不强,销售渠道限制于直接销售渠道,基本没有中间商的介入。随着旅游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购买旅游产品必将成为旅游购物的普遍形式。新兴的度假型农家乐应当借助网络酒店预订平台建立网络销售渠道,通过各种酒店预订网站或者网络主页展示企业形象,接受游客的预订,争取更多客源。此外,农家乐经营者也可以开通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来与客户沟通交流,还可以通过策划一些有特色的活动来获得媒体报道与关注。

退休人员旅游市场分析篇7

客源市场的研究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从国内客源、国际客源两个角度分析了伊春市旅游业客源市场的特征,以期为伊春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企业的品牌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服务设施的完善等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伊春;旅游业;客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5501

伊春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增强。据统计,2011年,全市接待游客48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和40.5%。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总体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旅游产业对伊春经济发展的贡献逐年加大,支柱产业地位正在逐步显现。要想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对客源市场的分析是尤为重要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和国外旅游客源市场两部分构成了伊春市旅游业客源市场。对于伊春市旅游业来说,国外客源相对较少,国内客源是其客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国内旅游客源市场

近年来,随着伊春市旅游经济的壮大和旅游大环境的改善,旅游客源市场发展较快,表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伊春市旅游接待人数基数较低,2001年仅为43.9万人。从2002年开始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6年至2010年,伊春市共实现旅游总收入76.49亿元;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662.7万人次。2010年,伊春市共接待旅游者38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和28.7%。总体来看,国内旅游者人数增长迅猛,但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2010年,接待国内旅游者占黑龙江同期接待国内游客总量的5%。由此可见,旅游客源市场总体规模仍然较小,市场份额占有量偏低。这说明旅游市场尚未成熟,正处于发展阶段。

(1)游客来源地结构。伊春市国内客源市场由省内市场和省外市场。根据2010年伊春市国内森林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显示,对于伊春市市场、省内其他城市是伊春市客源的主要来源达到58.7%,吉林辽宁市场20.40%,是伊春市省外游客的主要来源地。游客来源地统计结构表明,伊春市游客来源相对比较集中,游客来源覆盖面较小,多数集中在由伊春市、省内其他地市及领进省市,对伊春市旅游收入的增加有制约。同时说明,伊春市的游客来源地范围如果通过适当的营销可大幅度增加。

(2)客源年龄结构。根据2010年伊春市国内森林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显示,伊春市旅游客源中15岁以下的游客占8.7%;15-28岁的游客占36.7%;29-45岁的游客占33.70%;45岁以上的游客占20.9%。双峰式分布是伊春市游客年龄结构的最显著特征,青少年游客及中老年游客比重偏低,伊春市旅游业在开发旅游新产品和开展旅游促销时,可在巩固中青年客源市场的同时注意开发青少年及老年潜在客源市场,增加吸引青少年及中老年游客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

(3)客源职业结构。职业身份、受教育程度乃至兴趣爱好的差异都会导致游客旅游方式、旅游偏好及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的差异。根据2010年伊春市国内森林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显示,伊春市游客以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公司职员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26.5%、20.9%,教育工作者、学生和离退休人员次之分别为12.2%、15.3%和12.2%,农民及其他人员较少。这表明伊春市旅游业要寻求发展,一要继续维护城镇在岗人员旅游客源市场,二要提升学生和离退休人员客源市场,三要开发适应农民及其他人员的游客新市场。

(4)客源学历结构。旅游行为是消费者一种在满足了基本生理、安全需求之上一种精神消费。因此,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需求的大小。文化程度与旅游活动偏好、购物消费水平也有明显的关系。2010年伊春市国内森林旅游客源市场特征数据分析表明,伊春旅游客源文化程度较高,学历在本专科及以上的游客占42.8%。

(5)客源收入结构。旅游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的多少,不同收入的游客,其旅游喜好及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也存在着不同之处。根据2010年伊春市国内森林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显示,伊春市游客月收入水平高低不等,其中以月收入1500至3500元的游客居多,占49.5%。这表明伊春市游客多集中在中低等收入人群,伊春市的旅游业应加强开发高端旅游产品,满足高收入游客需求,以此来作为提升伊春市旅游收入的途径之一。

(6)客源旅游信息来源分析。伊春市旅游者获取信息途径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其次是亲友介绍、旅行社、旅游宣传品,通过互联网点击获得信息的越来越多。

(7)客源旅游活动吸引力分析。经过近些年来的开发建设,伊春市已形成一批有吸引力,市场响应度高,回头客较多的知名旅游景区。这部分旅游景区是大多数游客的来访目标。抽样调查表明,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小兴安岭石林、美溪龙湾等景点知名度较高,吸引游人较多。其次是伊春区兴安森林公园、恐龙博物馆、凉水自然保护区、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茅兰沟景区。另外还有乌马河东升岛、铁力石林、玉兔仙潭、金山鹿苑等。

2国外旅游客源市场

2006年至2011年伊春市接待入境旅游者,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幅度不大。与快速增长的国内旅游相比,反差很大,是伊春市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伊春市旅游业客源多数来源于国内,国外有的比例少之又少,国外游客数量的提升是伊春市旅游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伊春市旅游业在未来的发展、旅游企业的品牌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服务设施的完善中应在维持提高现有国内客源的基础上,加大营销力度,吸引国外客源。

退休人员旅游市场分析篇8

 

我国休闲农业旅游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农旅交叉产业。我国内地在2007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540亿美元,其中有400亿美元是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收入。2007年的3个黄金周期间,城市居民选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纳游客超过6000万人次。 

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各区之间产品雷同,盲目重复建设,很多地方不是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进行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展,而是政府或个别企业想当然的圈一片地之后就在此建休闲农业旅游地,没有真正以原有农业为依托,反而成了部分政府重要的形象工程,再加上管理体制的问题,使得很多投资庞大的休闲农业旅游地面临经营的困境,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问题一直困扰着休闲农业旅游地的进一步发展。如北京海淀区的“锦绣大地”农业企业,游客很少,景点几乎没有活力。这说明休闲农业旅游地只有保证其持续增长的生命力,才能持续不断的吸引大量游客。如何保证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本文在刘滨谊教授的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研究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不断完善旅游地生命力理论同时,以最终达到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为的目的。 

 

二、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内涵 

 

(一)旅游地生命力理论 

有关旅游地生命力,刘滨谊认为“风景旅游地生命力指在单位时间空间内,使风景旅游地建设发展超越常规、非机械性增长,现状条件等客观因素往往退居次要地位,并持续推动风景旅游地发展增长变化的力。”李轶轮、蔡光宇、朱元恩等都从各自理解的角度给出旅游地生命力的概念。综上可知,旅游地生命力是一个变化的、保证景区平衡的力。 

(二)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理论 

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指的是使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建设发展能保持持续增长发展变化的力。在农业旅游资源、区位、旅游设施、形象、服务、管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休闲农业旅游地获得社会、经济和环境利益并保持其农业生产及旅游的功能上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表现在如下方面:休闲农业旅游地是在原有农业资源基础上开发出有别与其他农业旅游地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农业旅游地产品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休闲农业旅游地是良性循环,使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 

现今,我国很多休闲农业旅游地不是依托原有的农业基础,而是另立门户使得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开发资金过于庞大,回收非常缓慢,大家都在比较前期的投入看谁投入的更多,其实往往陷入一个误区。 

 

三、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构成因素 

 

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构成因素分为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影响因素两大部分。其中,内在影响因素为休闲农业旅游地原有资源状况、区位条件、设施状况、人力资源、定位特色和形象吸引力、产品的体验性及新颖性、管理规划等。外在影响因素为休闲农业旅游地受经济、社会、环境、宣传营销等方面的影响。

(一)内在影响因素 

1、旅游地区位。休闲农业旅游地建立之初最先考虑因素应当是选址。选址必须要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其客源地主要在城镇,吸引对象为城镇居民。根据吴必虎提出的环城游憩带理论,城市居民大多选择环城游憩带内(大中城市周边地区200公里左右以内的范围)的度假设施进行短期近途度假。休闲农业场地比较适合的位置是距离城市中心50-200公里的地方。另外,休闲观光农业的布局也可以依托景区,选址在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周边,作为该景区的卫星景点,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2、特色资源与创新性产品。要使休闲农业旅游地保持极强的生命力就需要依靠自身资源特色,开发创新性产品。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根据当地资源及乡村文化特色设计有主题特色的新颖的休闲农业旅游体验参与活动,通过拟定参与体验活动的主题,塑造正面印象来加深游客的不同印象体验。并保证体验产品在设计和游玩中的卫生、无污染、环保等。在体验产品设计中应多加入感官的刺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使游客增加体验的力度,产品有“货架期”,加入科技含量的产品设计,并适时进行产品更新和换代。这是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保障因素。 

3、旅游设施状况。休闲农业地区大都位于城市郊区农村,这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加大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筹码。要解决好交通、通讯问题,与交通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出游提供方便。要完善水电设施,供水设施要达到卫生标准。要与村庄改造、建设规划相结合,搞好居民点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改善生态环境。 

4、旅游地形象定位。休闲农业旅游地根据自身资源特色和产品特点,首先要找准自身可能的竞争优势,选出竞争优势,推出与竞争对手不一样的特色差异进行差异化定位,并及时将自己的定位传达给目标消费者。最终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自己休闲农业旅游地形象,设计出形象定位图案和标识等。如台湾飞牛牧场诉求的飞蝴蝶和乳牛的定位,就是非常成功的形象定位。

5、科学规划与管理。休闲农业旅游地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生产与旅游兼顾发展原则、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性原则等来进行休闲农业旅游地的规划布局,并将其规划与农村规划相结合,针对地域特征进行独特规划。休闲农业旅游地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两部分。如建立旅游投诉机构、宣传营销机构、人员培训机构等。旅游地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员工教育培训制度等。 

6、人力资源。目前,休闲农业旅游地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工作人员,对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因此休闲农业旅游地要积极进行员工理念的培训,留住人才。要多聘请相关的大学教授专家指导,同时借助休闲农业旅游协会或学会的力量,储备相关的深入懂得休闲农业旅游的人才银行。 

(二)外在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休闲农业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休闲农业的发展才具有更大的潜力。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也制约着当地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强弱。

2、社会因素。休闲农业旅游地应尽量联合企业和当地人民一起来开展,调动农民积极性,农民的事情多让农民来搞,农民的钱自己赚,其中,政府要起到引导作用。我国有些地方上的休闲农业旅游地仍旧是地方政府进行投资,如各地的林业局和农业局等。大量投资建设后,闲置在那里却不知如何来进行盈利及保证休闲农业旅游地客流量,这需要我们的政府要适时转换角色,将休闲农业旅游地以包装销售的方式,以先进的经营理念进行休闲农业旅游地的运营,提高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

3、环境因素。休闲农业旅游地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如良好的水质、空气质量、声音环境质量及高的森林覆盖率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另外,经营者的环境意识,如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率等问题都可以作为外资影响因素,影响到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

4、旅游地市场宣传。休闲农业旅游地要对游客消费行为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社团、年龄层及教育程度的游客采用不同的销售手段。根据资源特色,规划设计体验活动。依据成本及竞争两大因素,同时根据休闲农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品质,合理订定价位。要善用推广策略,慎选媒体,以最低成本达到最高的促销效果。

四、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的对策

导致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不强的原因有很多,根据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理论及其构成因素分析,来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

(一)合理规划开发

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城市。研究城市市场需求、规模及变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观光农业要顺应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的心理需求来进行旅游开发,必须依托一个或几个大中城市才能生存,必须以特定的资源条件和客源市场为基础,不能盲目开发。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开发,要针对地方现有资源背景,以现有农民接受的技术为背景不能大而全,不能什么都有。开发中要讲究自然,保持最佳生态位,要防止不引导、不规划、不设计。

(二)开发特色突出的产品

当今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由于科学技术、形象塑造、农业生产规模、产业链等达不到档次,导致产品缺陷太多。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应力求展示最具特色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成果,设计出富有创意,多种类型、风格的参与性活动和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如设计出娱乐型、教育型、休闲型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并在此过程中加入主动解说设计,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形成互动,使游客旅游之后对旅游地有丰富的认识、增强体验、敞开思维等功效。这样休闲农业旅游地产品设计则更能赢得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客人。

(三)根据优势资源进行旅游地形象定位

现在多数休闲农庄都未很好地进行形象定位,这样就淹没在众多的休闲农庄当中。国内的休闲农业园区大多数没有对自身特色做出相对应的宣传,一些地方在休闲农业开发建设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贪大求洋,建筑物富丽堂皇,脱离农家特色,还破坏了当地资源和环境。因此,要根据自身优势进行独特的市场定位。

(四)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

休闲农业旅游地规划方面出现一种普遍现象,即每一个休闲游乐区或休闲农场所推出的休闲产品与服务皆大同小异,毫无特色可言,无法满足消费大众的休闲游憩需要。因此要做好整体规划,要做到整合资源,确保投资主题明确,规划风格和思路鲜明。管理上,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发展要朝知识化、精致化、体验化的方向努力,这就要求管理体制和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加强相关产业链的交流合作,这样即使休闲农业旅游的淡季也能保证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盈利来源。

(五)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可进入性

完善基础设施,主要是搞好交通、通讯、供水、排水、供电、环境治理、安全保障等,并规范住宿设施、饮食设施、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建设标准要求,做到设施齐全,标准规范。另外,由于因大多数农业旅游地在城市周边,所以要增加交通工具,保证游客方便进入。

(六)加大宣传,促进销售

为扩大游客市场,休闲农业旅游地要增加营销投入。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宣传促销。利用农村节庆假日,组织观光旅游,举办展览会和科普培训等活动进行宣传。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与周边景点、景区相结合,扩大旅游市场,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七)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要重视员工教育、重视员工技能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并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的服务水平跟的上休闲农业旅游地的发展。

退休人员旅游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岳阳出国旅游旅游市场

为加强对岳阳居民出国游现状的认识,了解岳阳居民出国游意愿,分析岳阳出国旅游市场,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就岳阳居民出国旅游情况展开了抽样调查。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岳阳居民出国旅游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岳阳出国旅游市场进行探究和展望。

一、实证调查

调查对象:在岳阳市居民社区、市区公共场所和写字楼对过往行人展开抽样调查。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和统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37份,回收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为78%,回收率较高。本次调查的覆盖面较广,涉及学生、公务员、企业职员、医生、教师等,确保了调查样本的代表性。

受调查者在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方面分布如下:男性占88人,占47.6%;女性97人,占52.4%。年龄分布以18~35岁居多,占66.5%。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占47%。被调查者中,学生有35人,公务员14人,教师17人,医生8人,企业(包括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员工46人,私营业主3人,农民13人,退休人员27人及其他22人。

调查数据显示,出国游在岳阳居民中日益普遍。被调查者中,在过去一年内有过出国旅游(包括赴港游)经历的有58人,占总人数的31.4%。

职业与个人出国游旅游呈现很大的相关性。在出国游与职业类型的关联的调查统计(如表1所示)项中,在公务员以及教师、私营企业业主的被调查者中,有出国旅游经历的人数比例最高,分别为71.4%和70.6%、100%。接受调查的8名医生在过去一年内,均没有出国有经验,他们表示工作压力大,休息时间少,是没有选择出国游的主要原因。被调查的农务人员均表示没有过出国游经历。

个人经济状况对是否会选择出国游有较大影响。月收入2000以下的居民在过去一年内基本没有过出国游经验,出国游人数仅占这个收入群体的4.3%,并对出国游信息表示并不关注。月收入在2000~5000人民币的居民过去一年内出国游人数占此收入群体的23.9%。月收入在5000人民币以上的居民中,有五成以上居民在过去一年内有过至少一次出国游经验,近八成居民表示在未来一年内会把出国游列入出游计划。这些高收入人群对各种出国游信息也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度。笔者采用t级语意差异量表(1=丝毫没兴趣,2=没兴趣,3=稍有兴趣,4=有兴趣,5=很有兴趣)就被调查者对旅游信息的兴趣进行评估。调查结果及描述性统计特征如表2所示。有63.1%的人表示对旅游信息有兴趣,25.6%的人表示很有兴趣,只有约3.1%的人显示对旅游信息没兴趣。

出国旅游情况与年龄也有较大关系。调查数据显示,年龄在31~40年龄段的居民,出国游比例最高,占该年龄段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二、岳阳居民出国游前景分析

针对目前岳阳居民出国游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相关研究,对该行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一)将保持高速发展趋势

岳阳出国旅游自开展以来,市场规模一直呈现一个持续增长的轨迹。但是尽管岳阳出国旅游发展速度迅猛,但也只是近几年才形成,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国旅游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客源市场的开发力度还够,其发展潜力仍很大。

鉴于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宏观经济状况的良好发展以及出国旅游政策的不断放开等有利因素的存在,特别是随着我国出国旅游市场的不断细化和供给的逐步完善,未来岳阳出国旅游市场规模将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呈继续增长趋势。

(二)休闲旅游将日益普遍

出国旅游开展初期,人们偏重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但随着我国出国旅游市场的不断分化和成熟,居民对于旅游产品的选择呈现差异化、个性化。从调查中我们总结知道,岳阳出国旅游将不再局限于观光游、探亲游的格局,尽管此类旅游产品还广受大众的欢迎,但随着出境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人们将越来越注重具有参与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旅游产品。因此,休闲游的快速发展将取代以往的购物游、公务游等项目,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三)规范化操作亟待实施

由于各方面制度的不足,造成了现阶段岳阳出国游的发展受到很多限制,因此,越来越规范化也是岳阳出国游发展的一大趋势,从这一层次来看,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从政府角度,应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出国旅游。从企业角度,旅游企业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从从业人员角度,旅游业是向游客提供以旅游从业人员直接劳动为主体、以旅游者满意为质量衡量标准的服务产品的服务行业。

总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探究岳阳居民出国旅游情况,并对出国游市场进行分析和展望。随着我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岳阳出国旅游需求必将会更加旺盛,出国旅游市场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利用好大好的发展局面,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加强规范化管理,将岳阳出国游事业做大做强,才是良好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退休人员旅游市场分析篇10

关键词:边境旅游;俄罗斯;中国

中图分类号:F59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8)03-0019-04

中俄边境旅游开始于1988年国务院批准开办黑河一布拉戈维申斯克的边境一日游项目,此后,内蒙古以及黑龙江两省区经批准开办的边境旅游项目不断增多,逐渐成为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人员交往以及经贸往来的重要纽带。中俄边境旅游经过双方十多年的密切合作与精心培育,已经成为独具魅力的特色旅游产品,特别是1995年以来连续十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政策的变化以及旅游需求特征的变化也为中俄边境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挑战,这就要求边境地区必须分析和研究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特征,以便开发出适应中俄边境旅游发展新形势的旅游产品。

为对中俄边境旅游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笔者两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及边境口岸城市佳木斯市和绥芬河市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对当地的旅游局与旅游企业进行了访问。通过对边境旅游从业人员与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咨询座谈,了解了这些熟知市场行情者的宝贵意见与观点。笔者还选择了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铁路口岸绥芬河市,分别针对俄来华边境旅游者和中国赴俄边境旅游者进行了边境地区旅游客源市场需求调查问卷(中文、俄文)的发放。问卷问题涉及边境旅游者人口特征(包括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文化构成、收入水平等)和旅游行为特征(旅游者旅游目的、旅游方式、停留时间、旅游消费行为、旅游资源偏好、旅游空间流动行为、游览时间长短、旅游住宿设施选择、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等)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明晰地认识和验证中俄边境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特征与发展趋势,这对边境地区展开相应的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市场营销具有重要意义。

一、俄来华边境旅游市场需求特点

(一)游客属性结构

俄来华边境旅游者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在各年龄段的游客中,25~44岁出游者所占比例最大,达64%;其次是15~24岁的游客和45~64岁的游客,比例分别为17%和13%;14岁以下的游客和65岁以上的游客比例分别占到3%。其中,女性比重较高,约占77%;男性约占23%,性别比约为3.3:1。

游客职业构成方面,商业销售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学生、工人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27%、26%、17%和13%;专业文教科技人员比例占7%;公务员比例为3%;其他游客(包括离退休人员、军人、农民等)所占比例总共为7%。游客受教育程度以大学本科、高中以及硕士及以上为主,分别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3%、17%和10%,游客平均受教育水平相当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游客中,中等收入旅游者比重较高,人均月收入2001~3000元人民币的游客比例最大,为50%;其次是人均月收入在1001~2000元的游客,比例达27%;高收入人群占调查总人数的16%(人均月收入3001~5000元占13%,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占3%);人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占7%(见图1)。

从以上统计的结果来看,俄来华边境旅游者客源结构呈现出年轻化、高教育水平化的特点。45岁以下的游客比例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4%,65岁以下的游客比例达到97%。游客受教育程度也远远高于我国的旅游者平均受教育水平,高中以上学历的俄罗斯游客比例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0%。职业构成以商业销售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和学生为主,公务员和专业科技文教人员也占有相当比例。从人均月收入状况来看,中等收入者是选择边境旅游的主要群体,但高收入人群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近些年来俄罗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表明俄罗斯的富裕阶层正在剧增。这一点从问卷中的另两项调查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即在回答住宿偏好的调查问题时,66%的俄罗斯游客选择了四、五星级宾馆的住宿条件,20%的游客选择三星级宾馆,仅有7%的游客选择中低档宾馆,另有7%的游客选择住在本地亲友家;在回答餐饮偏好的调查问题时,37%的俄罗斯游客选择了豪华宴席,而选择同样选项的中国游客几乎没有(见图2、图3)。

(二)俄罗斯游客边境旅游需求主要特点

问卷调查显示,俄罗斯来华边境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偏好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旅游购物(66.7%)、文物古迹(36.7%)、医疗保健(23.3%)、民俗风情等(民俗风情与文化艺术、节庆活动、冰雪运动等项同为13.3%)、山水风光等(山水风光与饮食烹调等项同为6.7%)、其他(6.7%)。而2001年黑龙江省旅游局针对国际游客所做的受欢迎的旅游活动的抽样调查结果的排序为:购物(50.7%)、餐饮饮食(43.1%)、民俗活动(33.9%)、山水风光(32.4%)、文物古迹与历史遗址(25%)、文化艺术美术馆与博物馆(21.6%)、医疗保健与健身运动(20.3%)、节庆及大型活动(20%)、其他(6.7%)。两项资料对比显示:旅游购物仍是边境地区旅游的主要吸引物,在两项统计资料中比例均占居首位;游客对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偏好的增长则说明了俄罗斯游客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变化趋势,旅游者们不再单一地钟情于购物,而且也开始对边境地区的人文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医疗保健疗养类旅游资源的偏好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俄罗斯游客的休闲度假需求的增长,以下对俄罗斯游客主要旅游目的的调查结果对这一点更好地进行了证明。

据黑龙江省旅游局介绍,俄罗斯游客赴黑龙江省边境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贸易及会议结合观光游览(约70%),但是近年来购物/贸易结合观光度假的旅游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受俄罗斯游客的欢迎,问卷调查的结果验证了这一发展趋势。约有80%的俄罗斯游客选择休闲度假为主要旅游目的,而商务(20%)、会议(13.3%)与观光游览(13.3%)等目的已经成为次要旅游目的。

调查问卷结果还显示,俄来华游客一般为短途旅游者,边境旅游平均逗留时间为2~3天。67%的游客与亲朋好友结伴出游,17%的游客通过旅行社组织出行,13%的游客由单位组织出游,仅3%的游客是个人出游。约有54%的游客选择游览1~2座城市,这表明半数以上俄罗斯游客仅在边境口岸城市及周边地区进行旅游。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游览4座城市以上的游客比例也达到了33%,说明亦有相当比例的游客由边境口岸城市延伸至省内大中城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边境口岸城市进行旅游。接受调查者中有83%的游客表示不是第一次参加边境旅

游,90%的游客表示还将再次参加边境旅游,这表明俄游客赴黑龙江省边境旅游具有时间短、重游率高的特征。如果从俄游客偏爱旅游购物这一点来综合分析,也可以间接推断出其赴华边境旅游具有浓厚的穿梭贸易色彩。

二、中国国内边境旅游市场需求特征

(一)游客属性特征

我国赴边境旅游者年龄构成以25~44岁出游者所占比例最大,达50%;其次是45~64岁的游客和15~24岁的游客,比例分别为35%和10%;14岁以下的游客和65岁以上的游客比例总共占5%。其中与俄罗斯边境游客不同的是,男性比重较高,约占75%,女性约占25%,性别比约为3:1。

游客职业构成方面,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公务员、专业文教科技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离退休人员,分别为55%、25%、10%和5%,其他游客(包括商业销售人员、工人、学生、军人、农民等)所占比例总共为5%。游客受教育程度以大学本科和硕士及以上为主,分别占总被调查人数的80%和15%,游客平均受教育水平较高。

中国游客中,中等收入旅游者比重较高,人均月收入1001~2000元的游客比例最大,为60%;其次是人均月收入在2001~3000元的游客,比例达15%;高收入人群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5%(人均月收入3001~5000元占10%,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占5%),人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者占10%(见图4)。

总体看来,我国赴边境旅游者在年龄构成上也以中青年为主,但45~64岁的游客比例高于俄罗斯游客,表明我国游客平均年龄高于俄罗斯游客。游客职业构成方面以公务员所占比例最大,而学生市场相比俄罗斯学生份额要减少很多,这也从另一方面部分说明了我国游客平均年龄高于俄罗斯游客的原因。中国边境旅游者仍以中等收入者为主体,但整体水平低于俄罗斯游客群体(人均月收入低于1000元和人均月收入1001~2000元比例均高于俄罗斯游客,而人均月收入在2001~3000元的游客比例却低于俄罗斯游客)。

(二)中国边境旅游者旅游需求特征

国内边境游客对旅游资源的偏爱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为:山水风光(80%)、文物古迹(50%)、民俗风情(40%)、旅游购物(25%)、文化艺术(10%)、饮食烹调(5%)、冰雪运动(5%)、其他(包括医疗保健、节庆活动等项合计5%)(见表1)。调查还表明,中国边境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集中于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会议、文体交流等方面(见表2)。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部分到边境地区来的游客是出于对我国边境地区和异国他乡的好奇。有75%的游客表示是第一次参加边境旅游,其中大部分是为满足好奇心而来进行观光游览的游客,部分游客是由于公务会议与文体交流,顺道出境游,所以中国游客们普遍对边境地区的观光类旅游资源抱有较高的兴趣。

调查问卷结果还显示,中国游客中相当大的部分为长途旅游者,边境旅游天数在7天以上的旅游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0%,4~7天的为55%,1~3天的为15%。数据表明,我国赴俄边境旅游业务在时间上有延长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黑龙江省边境旅游中国客源大部分来自外省区。40%的游客与亲朋好友结伴出游,35%的游客通过旅行社组织出行,20%的游客由单位组织出游,仅5%的游客是个人出游。约有60%的游客选择游览1~2座城市,30%的游客游览了3座城市,选择游览4座城市以上的游客比例为10%。接受调查者中有75%的游客表示是第一次参加边境旅游,60%的游客表示不会再次参加边境旅游,这反映了由于俄罗斯方面边境旅游条件的限制而导致的中国游客赴俄边境旅游重游率低的状况。

三、中俄边境旅游发展趋势

(一)中国游客出境边境旅游趋势

1.中国游客赴俄边境旅游更加方便。自2005年9月20日起,我国旅游团队赴俄罗斯旅游可通过中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渠道进行。按照这一政策,免签证团队游客5人起成行,旅行社只须填妥一式五联的“中国公民赴俄罗斯旅游团队名单表”并由相关部门盖章后,一至四联分别由中方边防检查站和俄方边防检查站出入境验收,另一联由中方旅游行政部门留存即可。这意味着中国游客赴俄边境旅游更加方便了。

2.由陆路口岸出入境的游客流量将大量减少。自1985年以来,国内游与边境游相结合,成为黑龙江省在国内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卖点。从出境方面看,边境旅游的基本要求是必须通过边境省份旅行社办照,整团进出。目前,省内主要旅行社的业务量中,外省游客约占边境旅游总量的70%。但随着俄罗斯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中国游客赴俄旅游将更加方便,从全国主要航空口岸城市直接出入境的游客将大量增加,从黑龙江省走陆路口岸出入境的流量必将大量减少,黑龙江省在国内市场以出境游为卖点的影响力势必大大减弱。今后,随着赴俄旅游市场的变化,黑龙江省在国内旅游市场的销售将更多地依赖其自身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二)俄罗斯游客入境边境旅游趋势

1.俄罗斯游客入境边境旅游短期内不会衰退,并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我国生产的日用品及食品在俄远东地区仍有市场,边境贸易兴旺景象仍可保持,而且随着中俄两国更加紧密的经贸往来,俄罗斯来华进行“穿梭贸易”的商贸游客将有增无减。另一方面,边境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与优美的旅游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旅游者前来观光度假。所以做好商贸购物旅游服务以及开发设计适合俄罗斯旅游者需求口味的旅游产品是使得俄来华边境旅游保持旺盛态势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