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7:34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高校学生旅游市场分析

一高校学生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

1.高校学生出游动机

课题组对河南部分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的人对旅游兴趣浓厚,12%的人回答可有可无,只有4%的人表示反对,可见,旅游已是高校学生最为喜爱的休闲方式之一。在河南高校学生的旅游意向上,有80%的人表示打算去旅游。低年级学生(82%)与高年级学生(84%)、男(85%)与女(85%)都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有92%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76%来自农村的学生打算去旅游。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差异而造成的。结果表明,高校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

2.高校学生外出旅游的目的

第一,休闲散心(占20%),主要是为了欣赏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以及自然风光等,获得美的享受;

第二,纯粹的娱乐消遣(15%),主要是为了通过旅游改变环境,达到调剂生活的目的,以娱乐、消遣求得精神上的松弛和愉快;

第三,学习、感悟生活和增长见识(30%),主要是为了通过旅游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好奇心,达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第四,探亲访友(35%),这是高校学生旅游心理最为特殊的地方,他们有各地的朋友和同学,在选择目的地时会考虑有没有自己的朋友,在这样的情况下,朋友同学的旅游信息来源就尤为重要,几乎可以左右自己的旅游安排。

3.高校学生对旅游服务的需求

调查访谈中发现,高校学生在选择旅游线路上一般会选择比较便宜的线路,对旅游服务的要求不高。所以,在讲解和细致的服务上不要太??拢?晕⑻嵝丫湍芄蝗盟?锹?猓?罟丶?木褪且?龅绞辗抛匀纾?咝Q??纠淳桶????际??堑穆糜涡形?突崾实闷浞矗?实碧嵝丫托小5鞑橹?0%的人认为旅游服务中一定要坦诚相告,所以在对待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的旅游群体时一定要真心相待,不改变原有的旅游线路。如果正确对待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就会无形中给旅游企业创造了免费的广告,高校学生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同学,借助网络的宣传,口碑效应很好,如果高校学生去了哪个地方感觉不错,他们会告诉朋友的占75%,在网络上与别人分享的占20%,独自分享的仅仅只有1%左右。可想而知,高校学生的宣传力度是相当大的。同样,他们觉得哪个地方不好,肯定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宣传,这样的一个超级流动“广告牌”,不是旅游企业的最好选择吗?何况,高校学生不会永远是高校学生,四年以后,甚至更久,他们也会转变成当地的巨大客户群体。从长远看,能否做好高校学生旅游服务,还关系到以后旅游的长远发展。

4.旅游消费心理

调查表明,在旅途中的花费这一项中,高校学生则不受年级、性别的影响,具有总体相似的消费结构。游玩一次的消费大部分计划在100~300元左右,在住宿上,47%的学生选择30~50(元/每人每天)。总体上说,高校学生对消费的总体要求都体现了节约原则(占77%),这表明现代的高校学生保持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高校学生在外出旅游进行购物时,其行为特点比较特殊,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商品要有情感内涵。高校学生购物主要是为了纪念,带一些小礼物回去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留作纪念,所以购买的商品要有地方特色性。作为高校学生来说,他们的购买不仅停留在物体的层面上,而且要体现在文化和品位上。

第二,购物时注重“坦诚”服务。良好的服务态度、经营作风会使他们获得“天之骄子”的优越感,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体验作为时代文人的成就感。

第三,购物时有冲动性和理智性。由于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没有完全成熟,购物经验不够丰富,加之求新、求美的个性,因而在选购商品时,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另外,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又具有理性,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和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的供给有限,因而他们必须有计划地安排收支,谋求在有限经济条件约束下的最大购买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要。

第四,购物的商品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在样式上要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由于受收入的限制,加上消费观念不断趋于成熟,高校学生在选购商品时,比较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希望商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效用,追求经济实惠,物美价廉,注重价格,讲究经济,则相对更加重视旅游经历。

高校学生目前大多仍为消费者,可用于个人自由支配的资金不多,属于非强势消费群体,因而对价格较为敏感,在旅游过程中对物质要求不高,讲究经济实惠,特别是吃、住方面只要得到基本满足即可。此外,高校学生长期在学校生活,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旅游中的各种经历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事,因而他们更加重视旅游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

5.旅游时间和范围

在出游时间方面,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整理,大约27%的高校学生选择在节假日出游,47%的高校学生选择在寒暑假出游,14%的高校学生选择在周末出游。闲暇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出游的范围。寒暑假的时间非常充足,因此选择在寒暑假出游的高校学生比例最大,他们一般会选择省内、省外等远距离旅游,尤其是省内其他城市旅游。周末时间比较仓促,外出旅游的时间较少,但反常的是在周末旅游的学生比省内其他城市旅游的同学相对较大,则可以从侧面说明本市的旅游资源吸引力不足。节假日时间相对比较充足,选择出游的比重处于寒假和周末之间。

6.旅游方式的选择

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外出旅游多不愿受限于现行的旅行社线路和组团安排。因而一到假期,高校就会出现五花八门的寻“伴”旅游启事。有关调查也证实,高校学生出行外地喜欢结伴而行,在人数组合上以2~7人居多,达到74%,其性别构成上是两性搭配占绝大多数。

7.影响高校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第一,出游顾虑较多。高校学生旅游愿望非常强烈,但因其长期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的范围内,缺乏旅游经验,社会实践能力较弱,出游顾虑较多。《中国旅游报》对北京高校的专项抽样调查表明,高校学生出行最担心的问题依次是:安全问题(占40.1%);购车船票问题(占34.9%);食宿问题(占26.6%);健康问题(占9.5%)。尤其女生作为其中的弱势群体,对安全等问题的考虑则更多。这些顾虑也是许多高校学生有旅游动机却难以成行的原因之一。相反,旅游企业如果能够解决好这些顾虑,高校学生出行将更依赖于旅游企业。

第二,高校学生从众心理显著,信息传递迅速。高校学生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高校学生作为一个集中的旅游群体,旅游决策易受同学或朋友等相关群体的影响。加之旅游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高校学生旅游常常没有充分的前期准备,情绪易波动,从众心理显著;同时,由于市场集中,群体间联系广泛,旅游信息传递迅速。

二开发高校学生旅游市场的思路

1.总的思路要灵活多变,不拘于一种线路模式

首先,高校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在开发的时候,应开拓重点旅游市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其次,高校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旅游动机多样化且追求个性化,在开发高校学生旅游市场时要机智灵活:在旅游产品的组合上机动灵活。吃、住、行、游、购、娱乐各个项目分别标明价格,供高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形成短、中、长线的包价旅游或小包价旅游,甚至零包价旅游。

2.旅游方式多样化

针对高校学生不同的需求,设计多种可选择的旅游方式,如徒步、自行车、轮船、汽车、火车等。首先,组团要机动灵活。高校学生出游前大都需要找志同道合的出游者,尤其是女生。旅游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推行自组旅游团。其次,要在特色上下工夫,要想吸引高校学生旅游,则旅游线路就要符合其心理特点,能够让其在旅游过程中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再次,高校学生旅游市场集中,规模较大且对价格较为敏感。旅游企业要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利用它的市场特点,降低成本,实行薄利,取得价格优势,才能激发市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后,高校学生出游顾虑较多,同时对事物的疑心较重。旅游企业要培育和建立稳定的高校学生消费群体,以诚信为本,淡旺季之分,明码标价。

3.推出多种符合高校学生需求的旅游产品

基于高校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以下旅游产品值得关注:

第一,修学旅游。许多高校学生把闲暇时间作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时机。他们出游常常带着一定的学习目的,旅游企业可设计一些学习目的较强、能增进社会实践经验和开阔眼界的修学旅游,如革命根据地的考察游、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风采游等。

第二,体育旅游。高校学生多数酷爱体育运动,可根据这一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旅游活动,如滑雪、游泳、冲浪、沙滩排球等。如青海这样的高原地方,有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更是这些旅游公司的重点开发地带,如骑自行车环青海湖、登山探险等,这些体育活动都可成为青海体育旅游的卖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大力宣传青海,扩大青海的影响力。

第三,探险旅游。高校学生追求个性化,喜爱标新立异,且好奇心重,喜欢探险或令人惊心动魄的旅游活动。旅游企业在安全有保障的条件下,可开展漂流、攀岩、探秘等探险旅游活动。

第四,生态旅游。新时代的高校学生环保意识较强,许多高校还成立了环保社团。针对高校学生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心态,设计生态旅游产品,一定会得到高校学生的青睐。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高校学生旅游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新兴的旅游市场,必将发展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高校学生旅游现状进行调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策略,旨在帮助旅游业充分认知这一新兴市场,并对其开发适合的旅游产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杨丹卉.浅议旅行社针对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j].老区建设,2010(20):95~96

[2]徐静、张晓霞.大学生旅游市场分析及开发对策[j].新西部,2008

[3]李丽梅、保继刚.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45~54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高校旅游产品消费市场

一、前言

高校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种旅游产品,广义的高校旅游是指以高校为载体,在校园内进行的具有高校特色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狭义的高校旅游仅指以观光游览大学校园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本文所指的高校旅游为前者。

随着高校旅游的发展,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关注这项新兴的特色旅游产品,但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旅游客体的理论研究,而对于高校旅游客源市场的案例研究在国内外都极少。

为了调查目前高校旅游产品的实际消费情况,本文采取街头随机拦截的方式,对沈阳城市常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共计1155人,其中:听说过高校旅游的有812人,对其进行了有关高校旅游认知与态度的调查;有过高校旅游行为的有201人,本文对这部分高校旅游者的结构特征与旅游行为特征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97份,问卷回收率为98%。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旅游产品开发应该如何满足市场需求的建议。

本文对于高校旅游市场开发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对高校旅游的认知

(1)感知度。在1155名调查对象中,听说过“高校旅游”的调查对象占样本总数的70.3%,这表明“高校旅游”在沈阳城市常住居民中的知名度较高。

(2)对“高校旅游”概念的认知。在感知到高校旅游的812名调查对象中,95%认为高校旅游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观光;仅有5%的调查对象认为高校旅游可以包括修学旅游、体育旅游及事件旅游。这说明,目前沈阳城市常住居民虽然对于高校旅游的感知程度较高,但在认知上还有很大局限,仅把高校旅游理解为狭义的高校观光游。

2.消费市场规模

在所调查的1155名沈阳城市常住居民中,有过高校旅游行为的调查对象为201人(指广义的高校旅游),占调查对象总数的17.4%,用沈阳城市常住居民总数*17.4%可以近似估算目前沈阳城市常住居民对高校旅游产品的消费规模。

3.消费者结构

本文按照人口统计学及旅游行为的主要特征指标,对有效回收的197份有过高校旅游行为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1)性别。男、女比为1.3∶1,男性略高于女性,主要是因为很多高校旅游者是利用到高校出差开会的闲暇时间游览高校的,而男性在这方面的机会略多于女性。

(2)年龄。20岁~25岁年龄段的游客最多(41.9%),其中多为大学在校生,他们到访高校的主要原因是:①探访同学、朋友;②与其它高校同学联谊;③以访学和考研为主要目的,到其它高校进修,在上述过程中顺便游览高校。16~19岁年龄段的旅游者次之(30.2%),其中高中学生居多,他们高校游的主要动机是了解高校、为高考填报志愿做准备。上述两个年龄段构成了高校游客的主体,其它年龄段的游客所占比例较小、且较分散。

(3)职业。在各职业类型的高校旅游者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体的48.8%,这与年龄结构的统计较一致。列第二位的是企业管理者,占18.6%,其高校旅游的主要原因是:①与高校有业务往来顺便游览高校;②到高校招聘人才,参观高校;③知名企业家到高校讲学,游览高校;④到高校进修学习,游览高校。其它职业类型占总体的比例较为分散,没有体现出较多的规律性。

(4)学历。高中以下学历占旅游者总体的11.6%,高中及同等学历30.2%,大专及本科学历55.8%,本科以上学历2.3%。上述数据显示,大专及本科学历、高中及同等学历的游客占绝大部分,这与上面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所表现出的结果较一致。

(5)月收入。除去学生无固定收入的因素,月收入1500~2500元中等收入水平的高校旅游者所占比例接近半数,达44.4%;2500元以上的旅游者占6.2%。

(6)旅游经验。通常,近三年来旅游次数在4次以上的旅游者被认为是旅游经验较丰富的旅游者。根据调查,近三年来旅游次数在4次以上的高校旅游者占总体的79.1%,说明高校旅游者的旅游经验较丰富。

4.消费行为特征

(1)动机。绝大多数高校旅游者到访高校都有其他目的,高校旅游只是附属行为。在197名有过高校旅游行为的调查对象中:直接以观光游览为目的造访高校的,仅占7%;另外93%的旅游者造访高校都有不同的原因,游览高校只是闲暇时的附属行为,造访高校的主要目的包括:①工作或学习需要(23.3%)、②探亲访友(34.9%)、③日常休闲(11.6%)、④其他目的(23.3%),包括:参加同学或孩子的毕业典礼、送新生入校,等等。

观光和体验大学生活是高校游的最主要旅游动机。高校旅游各种动机所占比例如下:①观光、感受大学氛围(36%);②了解和体验大学生活(25%);③欣赏科研资源,学习科学知识(11%);④日常休闲,锻炼身体(8%);⑤圆自己的大学梦、名校情结(10%);⑥其他(10%)。

(2)旅游方式。在197名高校旅游者中,没有人参加旅游团,全部以散客的形式进行高校旅游(散客组成:个人、家庭成员、朋友、其他)。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①客观原因:目前沈阳市旅行社中开展高校旅游业务的较少;少数有此项业务的旅行社未把高校旅游作为重点推广产品,缺乏宣传推销,很多市民不知道旅行社的这个旅游项目;少数旅行社对高校旅游的线路设计不科学,游览内容少而空洞,造成人们不愿参团。②旅游者主观原因:大部分旅游者认为自己去高校旅游有以下优点:自己旅游在时间安排上比较灵活;有孩子或亲友在高校读书或工作,可以安排参观游览高校;自己旅游比较省钱。

(3)消费结构。197名高校旅游者都是以散客形式进入高校的,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对于个人出入高校管理比较松散,高校大多可以自由出入,所以这些旅游者在购买门票上的消费为零;53.5%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有饮食消费,但金额都不大;在住宿、乘坐校内交通工具两项上没有游客参与,消费为零;没有游客参与旅游购物,消费为零;23.3%的旅游者参加过校园的各种文体活动,例如校园歌曲大赛、校园文化节等,但没有金钱消费;没有人在游览过程中聘请过校园导游,在导游消费方面为零。

综上所述,游客在高校旅游过程中的金钱消费几乎为零,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①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未开展高校旅游,因此不能为游客主动提供交通、导游、旅游购物等服务;②少数开展高校旅游的高校,其旅游开发程度不高,例如几乎没有学校进行旅游购物及校园交通的开发,使游客不愿消费或消费无门。

(4)到访时间。在一年中,78.9%的高校旅游发生在5、7、8、10月。在一周中,高校旅游没有特别明显的高峰,但周末游客稍多(约占一周游客总数的35%)。上述现象的出现与学生旅游者所占比例较大有一定关联,因为学生的闲暇主要集中在寒暑假、五.一、十.一和周末。

(5)游览时间。有72.3%的高校旅游者在高校的停留时间在4小时以下;13.3%在4~8小时;8.7%在8~12小时;停留时间在12小时以上的只占5.7%。可以看出,大部分游客在高校的停留时间都较短,而且以观光游览为主要目的,对学校没有更深层次地了解。

(6)重游率及重游目的。有65%的旅游者游览过多所高校,他们认为不同类型与档次的学校之间在校园景观及氛围等方面差异明显,会使其产生游览不同高校的欲望。

但是,同一所高校的重游率较低,只有5%的旅游者重复游览过同一所高校,重游原因主要有:探访同学或朋友顺便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高校附近居民在闲暇时间到高校健身、休闲。

(7)各种高校旅游产品的消费比例。观光型、体验型与求知型旅游产品较受欢迎,详见本文2.4.1部分对旅游动机的统计分析。特色突出的高校入游率较高。根据调查分析,特色突出的高校吸引了多数旅游者。特色高校主要包括:①国内的一流重点大学(例如北大、清华)。56%的高校旅游者游览过一流重点大学,34.5%游览过重点大学,9.5%游览过一般大学(指省、市级各类普通高校)。可见,一般情况下,高校的等级越高、知名度越大,旅游者对其的旅游需求也越强烈。②79%的高校旅游者游览过各种专业类院校,例如音乐、美术、农业、电影、体育及建筑类大学等。自然景观、园林小品、教学及科研设施类的高校旅游资源吸引力较大

在高校旅游过程中,消费各种高校旅游资源的旅游者比例如下:自然景观,26%;园林小品,26%;教学及科研设施,25%;校园生活,8%;科普讲座,6%人;体育设施,3%;旅游商品和纪念品,1.3%;校园文化,0.6%;其它,3%。

(8)满意度评价。11%的游客对高校旅游感到很满意,35%比较满意,54%不满意。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高校旅游者对自己的旅游经历感到不满意,主要原因如下:①感兴趣的许多地点不允许进入,例如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一般不向校外人士开放;②高校未建设有效的旅游解说系统,使游客在游览中缺乏引导,旅游期望得不到满足;③高校内缺乏合适的住宿地点;④缺少旅游购物场所及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例如校徽、特种纪念品等。

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进行旅游开发,高校旅游者的旅游行为都是自发进行的,因此学校内没有供游客消费的各种旅游产品,也没有为外来游客设置相应的旅游服务,例如导游讲解、旅游纪念品销售、组织游客参与学生的某些文体活动等。因此游客只能自己在校园内凭着感觉游览,游览效率和效果都不会好。

三、关于高校旅游产品开发的若干建议

根据本文对高校旅游产品消费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高校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该注重以下环节:

1.条件适合的高校要主动开发高校旅游产品。目前,普通市民对高校旅游的兴趣较大,而且已有17.4%的调查对象有过高校旅游行为。但由于管理难度大等多种原因,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正式向社会推出旅游产品。这种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既使旅游者在自发游览高校的过程中得不到旅游期望的满足,又使高校的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在被动接待旅游者的过程中受到了不良影响。因此,条件适合的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旅游开发与接待部门,化被动为主动,对到访学校的各类游客进行疏导与管理,以实现高校旅游产品的良性开发。

2.高校在销售旅游产品时应该重视与旅行社的合作。目前高校旅游者主要是以散客的形式游览高校,由于其在到访时间上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不利于高校对旅游者的规范管理。因此,高校在销售旅游产品时,要充分利用旅行社的分销渠道,把高校旅游推向市场,实现高校旅游的规模化与规范化。

3.根据不同类型客源市场的需求偏好,开发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例如,邀请学生的亲友参加与学生相关的节庆活动;召开高水平学术会议,以吸引更多的公务、会议型旅游者;举办校庆活动,邀请校友、政府人员、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吸引高校节庆旅游者;将体育馆、运动场等体育设施向外界出租,吸引健身、休闲型旅游者。

4.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特点,联合多所高校,设计出特色突出的高校旅游线路。

参考文献:

[1]石云霞:发展高校旅游优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2

[2]阎红霞:高校校园旅游经济的客源市场开发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2006.2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篇3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Swot分析;策略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Swot分析

(一)strengths(优势)

1.市场前景广阔。根据教育部2009年底公布的数据,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超过2000万,位居世界第一。仅笔者所在广东省就有普通高校112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133.41万人。巨大的消费群体数量为较大客源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作为旅游业的一个细分市场极具发展潜力,属于新兴旅游市场,市场前景广阔。

2.闲暇时间充裕。大学生旅游市场较之于其他市场而言有更加充裕的闲暇时间。大学生的闲暇时间主要包括周末、法定假日(含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元旦)、寒暑假,大约有180天假期,约占全年的49%。其实大学生的时间不仅于此,曾有人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大学四年时间可以读完3.3个本科,足见大学生的闲暇时间之多。充裕的闲暇时间为大学生出游提供了时间保证,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在十一、暑假和寒假等较长的闲暇时间段出游,周末出游比例不大,且出游时大多选择的为短途一日游线路。

3.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多。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社会的持续发展,目前大学生家长的观念逐渐更新,大部分家长鼓励子女出游以增长见识,扩大视野,且在寒暑假期间,家长往往会陪同子女一同出外旅游。家庭的经济支持增加、各种奖学金支持、勤工俭学等,为大学生出游的经济条件打下了基础,大学生出游的客观条件基本具备。

4.出游愿望强烈。大学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冒险精神,对旅游怀有极大的兴致,出游愿望强烈。一方面由于学习空间的限制,大部分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三点一线,狭窄的活动空间和学生竞争的压力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单调、枯燥,旅游在帮助大学生拓宽眼界的同时,可以帮助消除其在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紧张和压力;另一方面在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外界社会的同时,大学生对异地的社会和文化抱有更加强烈的好奇心,他们迫切希望亲身去经历和体验外面精彩的世界。

(二)weaknesses(劣势)

1.旅游消费水平偏低。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到目前为止仍属于消费一族,虽拥有一定的可支配收入可供假期外出旅游,但从该群体的外出消费水平来看,仍相对偏低。据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的旅游日平均消费额在100~200元之间的占到总人数的41.2%,在100元以下的占到38.1%,即意味着80%的大学生的旅游日花费水平低于200元,由此可见,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旅游消费水平仍相对较低。此外,大学生在出游时,对价格也非常的敏感,这一点也印证了大学生旅游消费能力相对不足。

2.市场受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大学生旅游市场本身的特殊性――对价格更为敏感、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特殊,面对这一庞大市场,旅游企业对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未来发展潜力认识不足。大部分旅行社所持观点是:“大学生旅游,既要省钱,又要玩得痛快。旅行社难以找到良好的额经营模式和赢利点,这块市场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基于这个原因,很多旅行社对该市场的重视不够,也未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开发、规划专项旅游产品。

(三)opportunities(机遇)

1.政策支持。为打造旅游强国,我国政府一直大力扶持旅游和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政府还大力完善了住宿、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态度为旅游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物质配套和政策保障,有利于带动旅游市场的持续发展。

2.经济形势良好。旅游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经济形势。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旅游消费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为我国旅游市场的扩张提供了内在的活力。

3.旅游市场前景广阔。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其不断发展的有利条件有: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得到开发;旅游产品结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旅游的大环境逐渐优化,这些都为我国旅游市场的扩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广阔的旅游大市场带动下,大学生市场作为我国整体旅游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并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四)threats(挑战)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对政治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为此,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的突发性事件影响,尤其是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如非典、H1n1流感等。事实表明,突发性事件会使得居民旅游需求暂时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到旅游市场的发展。

二、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策略

根据上文的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既拥有自身的优劣势,又面临外部机遇和挑战(如表1),对如何有效地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结合Swot分析表可采取以下策略:

表1大学生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表

(一)量体裁衣,开发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旅游产品

大学生拥有强烈的出游愿望和动机,追求此刺激、体验,渴望参与,但消费能力有限。在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产品时,应创新旅游产品设计思路,可根据大学生出游动机、闲暇时间、出游形式等不同推出不同的旅游线路和产品。

1.根据出游动机设计不同旅游产品。大学生出外旅游动机主要包括观光游览、开拓视野、体验参与、增进感情,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针对性的开发集观光性、参与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大学生旅游产品,设计适合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竞技精神、增进友谊、益智健身的互动产品,如修学教育旅游、登山健身游、漂流、游泳、户外交友、野营等。

2.结合出游时间设计专项旅游线路。针对学生假期集中、时间固定、相对充裕的特点,可推出假期游、国庆游、五一游、周末一日游等专项线路。如笔者所在院校校园内的怡众旅行社在周末推出的增城自行车一日游,专为在校学生量身打造,该线路推出后在学生中取得了相当好的反响效果。此外,在出游方式上,一方面可推出以班级或社团形式为主的包价旅游或小包价旅游,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散客的出游,可将各旅游项目分别列出,供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组合,如住宿、交通、游览的选择组合等。

(二)注重产品价格比,根据大学生消费能力定价

因经济条件限制,大学生对价格比较敏感,大学生出游人数随价格变动弹性较大,只有合理的定价,才能激发多数大学生的出游动机,形成最终的规模客源市场。在制定旅游线路的价格时,一方面应该走低成本路线,餐饮、住宿等产品不讲究豪华,舒适即可,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另一方面可根据出游的不同时间和地点制定不同价格。这样既可利用淡季和温、冷景区的优惠价格吸引大学生,又可充分合理利用旅游资源,调节旅游企业的经济收益结构。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产品推广和促销方式

1.与校内社团、学生会等组织合作。目前,我国高校内社团、学生会等组织十分活跃,许多高校还专门成立旅游协会、导游协会等,该类组织主要由校内学生组成和领导,在大学生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与这些社团、组织合作,通过活动赞助、冠名等方式,深入校园内部,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将品牌逐步融入大学生群体当中。如以笔者所了解的某旅行社为例,其通过赞助校园导游大赛、开办培训讲座等形式,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又节省了人力、财力,达到了良好的营销效果。

2.积极培养校园学生。大学校园充满了学术氛围,强商业性的广告宣传或人员推销很难走进学生的生活。为了消除大学生对企业的不信任感,旅游企业可聘用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旅游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固定旅游直销人员,利用其拥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交际范围广、朋友多的优势,长期宣传、销售旅游产品,达到深入扎根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目的。

3.利用校内自有网络、平面、广播等宣传媒体。目前,校内网站与论坛、校园广播及平面宣传栏等媒体对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有着较为强大的影响,而且比一般的校外媒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和说服力。因此,旅游产品的供应商,通过给其提供赞助进行合作的方式,发挥这些平台的宣传作用,会起到较为良好的营销效果。

三、结语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大学生旅游市场作为旅游业的一个细分市场极具发展潜力,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学生旅游市场至今仍没有进入成熟、稳定、繁荣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旅游企业如果能够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旅游市场内部自身的优势,规避其劣势,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政策和经济机遇,有针对性的开发、制定符合该市场需求的产品和线路,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形式,就必定能抢得先机,并在该市场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胡迎春,张东伟.《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特征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08(12)第4期

[2]徐静,张晓霞.《大学生旅游市场分析及开发对策》[J].新西部.2008(22)

[3]余琳.《如何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J].经济师.2004(10)

[4]陈洛.《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探讨》[J].技术与市场.2009(4)

[5]尤乐嫣.《浅谈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J].经济研究导刊.2009(33)

[6]刘知勇.《高校旅游市场营销研究分析》[J].时代经贸.2006(12)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篇4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对策

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分析

1.1出现人才培养定位的谬误,人才培养重点的疏忽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建立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乃人才培养定位,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例显示,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谈论,在对人才培养定位概述浅层的认识上,较多的高校只是空洞的把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从而疏忽了高校旅游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特色。

1.2师资结构简单,教学方式老套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且与市场联系紧密的新型学科,这就决定了教师其素质高低的关键。对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旅游教育工作起步较晚,专业教师人才比例较低。高校旅游管理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师资力量的发展较薄弱。

1.3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疏忽,未来就业情况迷茫

通过强调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偏重实践经验后,已有高校为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与社会接轨,根据旅游市场上相关企业的要求提出了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以此要求企业职位开设人才培养模式,甚至以知识结构开设课程。虽然以此标准对高校学生进行培养,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结果往往将会导致学生虽熟练掌握企业所需的社会经验,却丧失综合发展的能力,综合素质未能提升,从而在市场竞争力上也会存在相应问题。

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举措

在全球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分析我国旅游人才市场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自身的定位目标看,提出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相适应的措施,为高校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2.1以时代相结合设置旅游市场需求专业方向

在新时代的引导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结合旅游企业市场需求,深切分析旅游行业现阶段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反映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形式,在社会上对各类旅游市场进行细分,以市场需求设立专业方向,可在旅游管理作为上级学科专业的基础上设置分等级学科专业,密切观察市场需求动向,开发创新与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相符的专业。

2.2理论与实践并重,改进课程体系

创新历来围绕学科课程设立的结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单是以课本为主,更应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依照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创建独特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在其基础上,对专业技能进行提高,提升专业技能实操课程的比重,从而更好地体现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实践大于理论的特点。

2.3完善教学环节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旅游管理是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培养学生要其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相结合,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各方面素质,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的激烈竞争,全面学习后更能提高学生在社会及市场环境下的竞争能力。为促使学生注重能力的培养,主要从教学环节中的两个部分进行改进:1)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师资能力素质与实验设备及就业岗位等;2)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创新型教学方法及教学设施等。通过完善以上两个部分,突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融入创新创业的理念,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人创新创业学分。同时,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以《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为例,依托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项目为导向,进行项目化情景教学,基于项目的创新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根据旅行社的经营现状,让学生自主选择旅游消费者或是旅行社经营者,从不同情景角度分析旅游服务产品的设计、销售、促销、接待、售后等一系列环节,结合实验室开放项目的校内训练,把课本知识进行融汇贯通,最后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在项目的实际运作中,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最后通过论文或学习报告的形式,对课程进行综合性的总结。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

   自教育制度改革以来,高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一个庞大的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的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日渐形成,大学生旅游市场正逐步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因此在充分调研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的可操作性,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而确立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

   1.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大学生仍属于消费一族,他们的日常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家庭,大学生在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性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旅游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阶段仍是属于奢侈消费。他们渴望外出旅游,但由于经济来源的制约,消费能力不高,因此,他们一般对旅游的条件要求不高。

   2.旅游时间比较集中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旅游。而他们的闲暇时间主要是周末、法定假日、寒暑假,大约有170天假期,约占全年的47%。其实大学生的时间不仅于此,有人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大学四年时间可以读完3.3个本科,可见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多。

   3.出游方式呈现多样性

   现在大学校园内通过网络寻找一起出游的同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出游,都选用aa制,不但能拓宽自己人际交往,在选择上又有更大自主权。另外假期单骑远征、情侣自助游等其他的旅游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反应了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明显。

   4.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产品、新消费和新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作为一个集中的旅游群体,旅游决策易受同学或朋友等相关群体影响。再加上旅游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大学生旅游常常没有充分的前期准备,情绪易波动,从众心理显着;同时,由于市场集中,群体间联系广泛,旅游信息传递迅速。他们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尚不稳定,消费需求具有较大弹性和可诱导性;他们感性消费、个性消费、群体消费、社交娱乐倾向明显,因此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相关的产品推销。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

   1.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规模巨大

   自1999年教育制度改革以来,在政府要求之下,全国各高校连年扩招,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这几年的招生人数以每年高达30%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年底,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己经达到1508.6万人。根据教育规划,高等教育到2007年将进入大众化阶段,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将达到15%,到2010年达到20%。庞大的大学生消费市场已逐渐成为旅游企业必争的重要阵地。

   2.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强烈

   虽然大学生已经从繁重的高中课业中摆脱出来了,进入了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但是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教室、食堂和宿舍的三点一线。枯燥的生活和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使得他们有着强烈的出游愿望,渴望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使他们的身心彻底放松,消除忧愁与烦恼。并且自古中国就有教育旅游、认知旅游的存在,以及“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古训,使得当代大学生一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就迫不及待地背上书包走出校园去体验行天下的感觉。

   3.旅游设施的日趋完善

   我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基本能满足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其中青年旅馆、大学生旅游网等与大学生旅游市场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开始崭露头角,并得到市场的肯定,如第一家青年旅馆于1998年在广东肇庆七星岩景区建立以后,相继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各大城市开设了100多家分馆,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网络体系。这都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景点门票价格相对较高,部分大学生有跟旅行社旅游的愿望,但一般的旅行社都以团体报价,灵活性较差。

   三、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战略

   1.确定营销的层次,来提高品牌影响力

   大学生对旅游市场,以及旅游产品的提供商知之甚少,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极易造成其对品牌的依赖性。因为在他们看来,品牌意味着品味、安全系数高,服务产品、服务态度好这样的既定价值性判断。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谁能越先成功打造自己的具有良好口碑的优质品牌,谁就能越早形成自己的竞争比较优势。

   2.注重产品价格比

   产品提供商,必须在充分估计到此种条件下,设定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收费标准,杜绝定价过程中虚高虚低等商业欺诈行为。市场需求的不同,决定了产品的价格高低。不同销售状态下,同一产品可能产生一定的价格差。因此产品提供商,必须根据时节的不同,及时的调整价格。这样有利于盘活闲散资源,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客源,创造更多的利润。

   3.采取灵活多样的产品宣传推广方式

   在校园的广播台、电视台对在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有着较为强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比一般的校外媒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因此产品提供商通过给其提供赞助的方式,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会起到较为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镇.我国大学生旅游空间行为特征分析[J].利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6).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篇6

一、课程设计的依据

(一)立足阳江优势产业

阳江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是阳江优势产业之一。阳江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阳江市2012年接待游客总人数108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6.4亿元,分别增长20.7%和30.2%。阳江市旅游经济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旅游市场营销人才。

(二)依据学校办学定位

我校作为地方院校,坚持“立足地方”、“为区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办学定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与本地多家旅游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本课程设计人多年来从事旅游研究,熟悉旅游市场营销运作。

(三)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有很多学生在阳江旅游企业参加实习实训,他们希望学校开设相关专业课,帮助他们了解阳江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市场营销能力。

二、课程设计方案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从实际出发,为阳江培养旅游营销人才,开设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该课程作为选修课,共36课时,安排在学生实习前一学期。(一)教学目标:培养能满足阳江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二)教学内容:分为十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包括理论和实训两部分,理论部分内容和其他学校同名课程相似,因此本文不做赘述,只列举实训任务。

1.项目一:旅游资源与企业调查

实训任务:(1)按照每个班的人数,从阳江丰富的旅游资源中,选择相应数目的景点,让学生抽签选择其中一个,收集文字图片资料,向全班同学介绍。(2)要求学生分组,在阳江市区内十个旅行社(华龙、开心、龙之旅、天天、新里程、华泰、海之旅、青年、黄金假期、江之旅)中选其中一个,调查其旅游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实施、控制及其成效。

2.项目二:旅游市场调研与预测

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在阳江十个著名景区(大角湾、十里银滩、南海一号、阳西咸水矿温泉、春湾温泉、春湾、石林凌霄岩、崆峒岩、龙宫岩、玉溪三洞)中选其中一个,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开展旅游市场调查,完成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

3.项目三: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在上次实训的基础上,分析景点的市场环境。要求学生从宏观(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人口地理、文化、技术)、微观(购买者、中间商、竞争者、公众)、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角度,分析上述因素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4.项目四:旅游消费者分析

实训任务:选择上述某景点或某旅行企业,观察消费者行为,从购买习惯、客源地、决策过程等的角度,对消费者的进行分类,通过面谈、电话、问卷等方式,了解消费者旅游后的满意程度,了解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要懂得在旅游消费者分析中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5.项目五:旅游市场细分与定位

实训任务:选择上述某景点,根据某些变量(地区、城乡、城市规模、年龄、性别、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出游率、忠诚度),对旅游消费者进行细分,分析细分市场的前景、竞争的程度、旅游企业自身的条件,为旅游企业的产品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策略。

6.项目六:旅游产品策划

实训任务:(1)以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的海陵岛为例,从吃住行游购娱等角度,分析其旅游产品组合策略,尝试为其设计产品的最优组合。(2)以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的凌霄岩为例,分析旅游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分析影响其生命周期的因素,设计相应的营销策略以及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策略。(3)以阳江市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为例,分析旅游新产品的种类和开发策略,设计旅游产品的升级策略。(4)从阳江丰富的海山林洞泉湖等旅游资源中,选择某一知名旅游产品,分析其品牌价值,为其设计品牌营销和品牌延伸策略。

7.项目七:旅游产品定价

实训任务:让学生抽签分组,调查阳江某个温泉(春湾、儒洞、新洲、平冈、合山、岗美、八甲等)产品的定价,了解影响温泉旅游定价的因素,为温泉企业设计适当的定价策略。

8.项目八:旅游产品分销

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调查阳江某个温泉产品的销售渠道,分析影响温泉企业营销渠道决策的因素;分析温泉产品中间商的类型和作用、选择中间商的原则;分析渠道冲突的类型、原因、解决方案。

9.项目九:旅游产品促销

实训任务:(1)分组调查某旅行社的广告预算、媒体、内容和效果。(2)分组调查某旅行社的阳江一天游、两天游、三天游、四天游的旅游项目,分析其促销组合策略。(3)为某种旅游产品或者旅游线路设计营业推广方式、公关活动。(4)尝试做旅游推销业务员,熟悉业务流程、推销的方法和技巧。

10.项目十:旅游策划方案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篇7

根据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特点,结合当前旅游市场现状与政府政策,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推到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1、大学生可支配时间较多由于大学生既有节假日,又有寒暑假,所以大学生可支配时间较多,这样旅游时间较为充裕,利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与发展。2、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当代大学生由于接受的较多前沿思想与观念,因而思想开放,富有创新与开拓精神,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于外界未知事物具有较强的探索与求知欲,因此旅游意愿强烈,主观动机明显,这样使得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更为有利。3、大学生可支配收入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费与奖学金收入也不断提升,同时由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思想意识增强,兼职风气普遍,使得大学生初步具有出游消费的条件。据新华网报道,旅游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点,如武汉大学学生一年的旅游费用最高到1000元以上,最低也在100元左右。[2]4、政府对旅游业的扶持今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我国政府也不断出台新法规政策以促进旅游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如最新出台的《旅游法》中,对购物店、自费、零负地接的控制,将把旅行社推向明明白白经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零负团费的现象,这样有利于整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创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5、旅游市场硬件与软件的完善我国旅游业至今发展已有20余年,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从硬件上讲,各种酒店的建立,尤其是迎合大学生市场的青年旅社的网络化,以及旅游地基础设施的完善,在硬件方面保障了旅游市场的开发;从软件上讲,各大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扩大与发展,如携程,艺龙等网站的发展,为大学生旅游的住行提供便捷服务,对于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是大有裨益的。这样,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设施,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都是极具前景与可行性的。

二、国内外当代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

根据上文对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特征与旅游消费市场可行性的分析,再结合中国与外国当今旅游市场具体状况,综合分析当代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1、当代国外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在发达国家,大学生旅游作为认知社会的一种活动是社会与校园的共识,各国都设有专门的大学生旅游经营,开发和志愿服务者组织,把旅游看成是认知社会,培育人格的教学活动。[3]2、当代国内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反观国内大学生旅游市场,根据上文对国内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与旅游市场开发可行性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以下五个方面现状特点:a、注重价格更重经历我国大学生消费能力虽然有提高,但水平仍较低,因此我国大学生旅游消费时更注重价格,多会选择经济的旅游路线与方案。同时,大学生由于好奇心与探索心强,更注重整体的旅游的经历与感知,而非单纯的物质享受。B、商业影响缺乏教育和欧美国家的旅游与教育相结合不同,我国的大学生旅游市场是单纯的商业性,与商业市场密不可分。这样虽然有较强的商业性质,但缺乏适当的教育因素使市场难以普及与持续推广。C、短期邻近自然为主由于大学生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与时间限制,大多数大学生都会选择短期邻近的旅游目的地,同时大学生的求知欲与开拓精神,使得其选择的多为自然景点为主,人文景点较少涉及。D、方式自由结伴为主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较强,出游不喜约束,因此对跟团游较为排斥,多会选择结伴出游或独自出游。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出游多结伴而行,2—7人组合出游比例高达74%,性别组合中两性搭配又占绝大多数。[4]e、消费理性信息共享当代大学生随着知识与消费者观念提高,且重视精神消费为主,因此大学生消费较为理性;并且,大学生群体联系密切,沟通方式多样,因此信息传递迅速,共享程度高。因而,保证大学生群体的满意度对于开拓与发展大学生消费市场具有关键作用。

三、基于“4p营销法”的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篇8

一、旅行社连锁经营及大学生旅游市场相关文献研究

近年来,不少旅行社走向连锁经营发展。杨骏等从“广之旅”等企业的连锁经营模式研究,提出连锁经营提升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冯世娥则揭示了旅行社的连锁经营是竞争的必然选择。

关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潜力,国内也有不少学者研究分析。宋佳婕指出大学生市场缺乏有效的机制;万红珍等提出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改善大学生旅游市场环境;朱迅成等着重对校园营销、市场调查及服务质量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丁春文认为应丰富大学生旅游产品以应对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邱生荣则采用SpSS软件等进行分析,建议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需通过政府、企业、学校相互协作。

通过上述文献,发现将旅行社连锁门店与校园运营结合的分析研究不多,因此本文结合这两方面,总结校园中的旅行社连锁门店运营管理经验。

二、校@旅游运营与连锁门店运营的差异

(一)市场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中以学生旅游居多,其弊端有:大多简单复制旅行社常规产品,同质化严重;恶性低价竞争;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二)连锁效应

与学生旅游运营模式相比,校园中的旅行社连锁门店则凸显了其连锁效应。

1.品牌优势。米游工作室(以下简称“米游”),可利用福建中青国际旅行社(以下简称“中青旅”)良好品牌印象,使大学生产生信任感。且米游的服务质量高于普通学生旅游,如正式旅游合同保障,并匹配正牌的导游讲解及服务。

2.后台系统优势。米游依托中青旅后台系统――易呀游,可随时实现资源最佳调配。国内还有许多优秀的旅游系统,如以网上交易为核心的“八爪鱼在线旅游”;旅游同业交流合作为主的“欣旅通”;信息共享智能化的“金棕榈”。但是易呀游简易操作、产品库存大的特点,反而更适合在校园旅游市场中应用,使得米游更快掌握系统操作、利用资源。

三、连锁门店在校园中的运营管理

(一)市场定位

大学生的特征是闲暇时间多、旅游动机强烈;但其思维活跃、好奇心极高、旅游参与互动性高。

(二)产品开发

1.团体出游产品,同时促进团队合作。例如“大樟溪素质拓展一日游”,针对班级或学生部门,给予优惠价,且增加“野外生存”、“撕名牌”等互动互助的游戏活动。

2.节日主题游产品,在万圣节、圣诞节等节日里推出“主题交友游”。如在“双十一”推出“一日Cp游”,利用罗源湾海洋世界景区的特惠活动,参观游览的同时增加游戏任务卡,将“游”与“玩”相结合。

(三)宣传销售

制作横幅、海报以及宣传单页,并举办“我的旅途我掌控”、“旅游攻略大赛”等竞赛,增强宣传力度。另一方面,扩大线上宣传,如微信、微博等。同时注册“米小游”微信号并建群,进行“抢红包”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邀请好友进群,并且给予“最佳手气”者“出游抵用卷”的福利。

四、连锁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安全问题

第一,学校监管压力。大学生在校出游时意外事故的事例并不罕见,对此,作为连锁门店,在安全保障方面得到企业的强有力担保,加之推出新产品时避开危险景区。如十八重溪的漂流惊险刺激,虽满足大学生爱刺激的喜好,但该景区的安全设施不够,应避开。第二,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较弱,作为学生自主经营,更应设身处地为大学生考虑。如夏季出游,推荐大型水上世界设施代替大学生喜爱的山间户外漂流景区。

(二)宣传推广的转化率

赵曙光认为社交广告是借助兴趣型和关系型网络的信任优势,成为促进用户购买行为的重要动力。一般的宣传推广转化率不高,故应有效地利用社交广告。如米游一般的微信文阅读量仅在100以内,但通过大学生社交圈分享转发,“一日Cp游”产品阅读量达338次。

五、研究总结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篇9

一“、90后”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

(一“)90后”大学生旅游行为特点分析1“.90后”大学生旅游具有消费理性。大学生多数属于低消费层次的群体,其旅游经费多来自生活节俭、家庭和兼职等不固定的渠道。因而,有限的旅游经费决定了大学生出游首先考虑价格因素,其旅游消费仍以吃、住、行等基本消费为主,讲究方便、经济和实惠,对服务、环境和档次等不太注重,在娱乐活动和购物上旅游花费所占比重很小。2“.90后”大学生偏自主性,自助游受到热捧。市场旅游形式主要有跟团游、家庭游、好友结伴游、自助游、互助旅游、自驾游等。而自助游和结伴游比较受大学生青睐。自助游可以在旅游中选择自己的出行时间和路线、可以自主安排旅游的活动、可以自行选择消费方式,灵活度比较大;结伴游更加符合大学生群居生活的习惯。同时“90后”大学生在住宿和饮食方面相对要求不高。3.受条件限制,旅游以短途游为主,偏好与大自然接触。“90后”大学生学习气氛紧张,善多考试、比赛和活动占有较多精力,加上自身经济的不独立,许多大学生进行旅游时都会选择一些离自己距离较近的景区,在这些景区游玩同样可以放松心情,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游玩时间也不需要太长。因大学生生活经历少,对学校和家庭以外的事物新奇,他们旅游时多选择与日常生活反差较大的自然风景类的旅游目的地,并在此处出游可以更好的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并放松及愉悦心情。(二“)90后”大学生旅游市场分析1.大学生旅游消费难以吸引旅行企业的关注。大学生仍然是处于无固定收入的人群,其经济支出受着较大的约束,大学生旅游市场必将是一个低消费、低利润的旅游市场,其强调的是旅游的经济性,对于旅游过程中的消费行为大多停留在满足基本的旅游需求,这也导致了运营利润较低,难以吸引有关旅行社的重视和关注。2.非法旅游组织侵入高校旅游市场。大学生旅游市场是一块大肥肉,旅游企业有心将其吞下却不知如何烹饪,非法旅游组织如细菌般乘机入侵这块大肥肉,攻占大学生旅游市场。在旅游旺季,多个非法组织为了更多的抢夺大学生游客,以低价方式吸引,而忽视学生的交通安全、住宿卫生,服务质量等。部分在旅游过程中再次要求付费,大大降低大学生对这些非法旅游组织的信任,同时也间接影响大学生对旅游企业的信任。并在发生纠纷时大学生也无法从这些非法旅游组织中得到应用的赔付。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必将涉及学校、家庭以及旅游企业的责任纠纷,因而大学生旅游时的安全问题比常规游客更受关注和复杂。3.缺少对大学生专题旅游营销活动。大学生的旅游决策群体常常来源于同学或朋友的介绍或影响,而由于决策群体由于方向不明确、信息面窄、准备不充分、相关营销宣传活动稀少等原因最后不得不放弃。大学生旅游市场是属于人群规模庞大且集中的群体环境,群体间联系广泛,旅游信息传递迅速,相对是容易和方便从事营销活动,且容易取得较好的营销效果。但由于大学生旅游市场盈利少,并没有被旅游企业重视,所以在大学生出游旺季的寒暑假及节假日,旅游企业并没有开展针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营销活动。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思路

(一)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改善市场环境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调控,支持和实现大学生多走出去看看。第一,价格扶持。降低大学生景区门票的价格或在不收费,无目的地和时间限制地给予大学生交通5折优惠;第二,建立群组公寓。在一些受大学生热门的景区建立一定数量的廉价公寓或者修整一些旧古屋,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安全保护。第三,定制大学生餐。在旺季可以在景区员工餐厅特制大学生的标准用餐或设置盒饭领取处,这样可大大减少出行成本,使大学生旅游者靠节衣缩食游遍全国,增长见识。(二)策划大学生的旅游产品1.价格策略。大学生经济条件有限,因此对旅游价格非常敏感,只要合理实际地制定大学生旅游产品价格,定能激发他们潜在强烈的旅游需求。旅游企业只是寒暑假期间,给出游的学生让利10%-20%左右,以配合寒暑假学生旅游的高峰期的需求,但光是这样无法满足需求。首先要明码实价,不要出现旅途过程加价的现象,这样能增加旅游企业的诚信,增强大学生出游信心。其次,还需在旅游淡季加大价格优势吸引大学生出游,交通、住宿、饮食都可根据大学生日常勤俭的方式进行。如:①拆散产品。将旅游产品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等项目拆散,学生自由挑选组合;②推出包价产品。设计如“4年888元游玩周边10大景区”的项目。2.合作策略。旅游企业和高校合作,共同打造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和生活态度的旅游产品。第一,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角度从发,开发促进大学生积极向上、团结、乐观生活态度的旅游产品。第二,从教育理念角度从发,以旅游的形式让大学生们在游中玩、玩中做、做中学,在活动中多参与教育活动,同时提高大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大学生行为特点和以上分析,可以考虑开发修学奖励旅游、运动拓展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农家乐旅游等专题旅游产品。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青苑教学旅行社以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旅游精品前线为依托,与校外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广州、佛山周边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设计一日游、短线游等专项产品,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也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创业训练与实践提供了平台,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三)宣传推广“创业型”的大学生旅游市场“90后”大学生创业已经在各大高校风靡进行中,旅游企业应抓住这种时机和大学生创业合作,利用大学生创业组织去进行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调研、策划、宣传和建设,使大学生自己完善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宣传。1.专题活动宣传和建设。旅游企业与高校的旅游系或旅游协会创业组织合作,在各大高校或者大学城举办一些专题活动。高校的旅游系或旅游协会创业组织作为主办方或组织方,负责活动的策划、宣传和执行,旅游企业以赞助方或承办方的角色出资金和资源,全方位铺开高校旅游市场的宣传工作。同时也可以和高校一些知名的旅游活动合作,如“导游之星”,“校园旅游文化节”,“大学生摄影大赛”“校园旅游宣传周”等与旅游相关的活动。旅游企业既可以从中直接获益,又使大学生参与进活动中来,符合“90后”大学生的宣传口味。2.网络宣传和建设。“90后”大学生旅游信息来源的主要是网络,大学生旅游创业团队应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专业门户网站,整合各大旅游企业的信息资源,完善在线预订和购买等功能。开通微博和微信进行线上线下客户互动沟通,最大限度满足大学生群体进行在线或线下旅游决策吋的不同需求。3.发送邮件和邀请函。大学生旅游创业团队还应该收集在校大学生信息、家长或监护人信息,可以定期将一些好的旅游资源信息以温馨提示的方式通知大学生群体和家长们,鼓励他们多出去旅游、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从而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旅游的决策。

作者:万红珍范智军洪伟斌陈怡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篇10

一、高校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所谓高校旅游,一方面是指以高等院校的校园景观和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能够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特色旅游;另一方面是指高校师生作为潜在旅游者,外出进行游览、观光、学习考察等活动。高校旅游有别于一般性的大众旅游,应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国外的高校旅游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如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到英国的牛津、剑桥等等,都凭借其浓郁的文化魅力和独特校园风景成为享誉世界的旅游热地,从而也使高校旅游成为城市旅游发展中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另外,在发达国家,大学生旅游作为认知社会的一种活动是学校与社会的共识,各国都设有专门的大学生旅游经营、开发和志愿服务者组织,为大学生的旅游提供了条件。在我国,高校旅游起步较晚,早在1996年,北京海淀区旅游局组织了百名优秀中学生参加以“游校园、爱科学、听讲座、谈理想”为主题的“清华大学求知修学游”,揭开了我国高校旅游的序幕,其后各地高校开始发展旅游并在近几年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一些知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都相继开展了高校旅游,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浙江大学自2005年被列为杭州市对外开放的国际旅游观光点以来,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子前来参观,特别是寒暑假期间,已成为不少外地来杭学生、教师旅游团队的必游“景点”。另据统计,2005年至2007年间,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名校共接待了400多万的中小学生旅游者。可见,校园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一大新亮点。

二、高校旅游的特点分析

(一)极强的知识性

不同于一般风景旅游的是,高校旅游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将旅游提升到知识的层面上,强调使游客的精神得到升华,从而赋予旅游深刻的附加价值。

(二)明显的季节性

以高校作为客源市场的角度来说,教师和学生的出行时间相对集中在寒暑假和各大节假日,季节性明显,必须针对这一特点合理安排旅游线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强烈的体验性

旅游体验是指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体验。高校旅游能够使游客真正融入到高校的环境氛围中,强调旅游者的亲身体验。

三、开发高校旅游的优势分析

(一)以高校作为旅游目的地角度分析

1.优美的校园景观。高等校园大都选址合理,拥有优美、独特的校园环境,并且在建设和发展中十分注意环境的保护。其中,花园、植被等自然景观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如武汉大学的樱花节,就是利用“樱花”这一独特的景观来开展校园旅游的,堪称武汉游的一大特色;除了自然景观,高等院校还拥有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如人工园林、富有特色的建筑物、雕像碑刻等等,都为大学校园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如清华大学的清华园、北京大学的“荷塘月色”和未名湖燕园建筑、东北大学旧址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富有特点梅园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2.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有的高校历史悠久,历经百年,时间的积淀赋予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游客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沧桑。在我国众多的高等学府中,许多高校都具有百年左右历史,湖南大学则被当世学者誉为罕见的“千年学府”。其二,有的高校留下了众多知名人士,如革命家、文学家和科学家等的事迹。北京大学是新文化、新思想孕育和传播的中心,也是新旧文化、新旧思想激烈交锋的场所,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曾在北大任图书馆主任、教授、评议员等职务。武汉大学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很高的学术地位。、董必武等都在这里从事过革命活动,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李四光、郁达夫、沈从文、叶圣陶等一大批学者先后在这里任教,显示了独有的文化底蕴。这种“名人效应”为高校开展旅游活动提供了无形的宣传,也能使游客在游览校园的过程中寻找名人留下的印迹。

3.丰富的科普资源。高校作为科研基地,是知识与文化的载体,科普资源极为丰富。各种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和实验室等,都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科研保障。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吉林大学博物馆等,每年吸引着大量的中小学生及社会其他人士前来参观,他们不仅是科普教育基地,也是校园的重要旅游资源。不同于其他旅游形式的是,游客在高校旅游中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受到启发和教育,堪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4.完备的基础配套设施。高等院校大都有完备的后勤服务部门,学生食堂可以同时容纳几千人就餐,无论是食品的质量还是就餐的环境都达到了国家的标准水平;另外,各种档次和类型的招待所、宾馆等环境整洁,能够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高校周围的交通发达,为游客出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二)以高校作为客源市场角度分析

高校中的教师和大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工作和科研压力,对学生来说,除了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考试、考研外,还有感情、就业等压力,他们渴望到与居住地环境有较大差异的旅游地游览来放松身心,而外出旅游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休闲方式之一;另外,教师和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多、可利用资金充足等等都为外出旅游提供了前提必备条件。因此,高校师生是旅游活动的潜在消费者,师生旅游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开发高校旅游的效应分析

(一)能够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

目前,我国各地的旅游产品均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许多游客越来越对形式单一、缺乏新意的观光旅游失去兴趣,高校校园旅游凭借其新颖独特的特点既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又为旅游业增添了新的亮点。

(二)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高校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教育资源,除了有培养在校学生的责任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教育任务,游客在游览校园的同时可以学习知识、体验高校的科学、人文氛围,从而提高全民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同时,开发校园旅游还能够提高高校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作用。

(三)能够提高高校自身的知名度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考录取率的不断上升,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自身独特的形象并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每个高校都要面临的必然趋势。

(四)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

旅游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性极强的经济行为。高校旅游发展空间广阔,客源市场巨大,数以百万的青少年进入高等学校接受正规教育,难以计数的各类人士到高校旅游参观、访问、接受培训等,产生了极大的商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园经济的发展。如果能够把旅游作为学校的一种产业来发展,把发展高校旅游作为高校收入的来源之一的话,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高校资金紧张的状况。另外,还可以为家庭困难的同学提供更多勤工俭学的机会,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

(五)有利于景区环境的保护

在校师生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个人素质良好,在旅游过程中对景点景区的保护意识相对较强,因此,对环境的破坏率会相对降低,有利于景区的环境保护。

五、开发高校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大量层次参差不齐的游客进入高校校园游览,势必会对高校的校园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破坏校园文物等不良行为必然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校园环境的管理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校园旅游应得到规范开展,通过控制校园环境的容量、加强校园内旅游的规范化和秩序化,来合理安排游客活动与学校正常活动,并使其互不影响;另外,大量游客进入高校也会引发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保护师生的合法利益和人身财产安全也成为管理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二)转变观念,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协作

校园旅游产品的组织与开发是一个涉及到许多部门的工作,如政府教育部门、相关高校、旅游管理部门及旅行社等。因此,兼顾各方的利益、进行市场化运做是成功实施的关键,校园旅游景点的开发成功,要求交通、公安、商业服务、住宿餐饮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尝试走校企结合的运作模式,通过旅游业已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旅游营销系统,更快更好地把高校旅游推向市场。

(三)加强宣传,开发多样化的高校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