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方案十篇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方案十篇

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1:48

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方案篇1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并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应对火灾、地震、长时间停水、停电、水源污染等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防范、处置灾害事故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工作方针。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和完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技术培训和演练,人员疏散、转移、救治方案以及应急处置工作等,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的应急预案,应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组织机构、指挥体系、工作职责,明确人员疏散、报警、指挥程序以及现场抢险程序等事项,做到分工细致、岗位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

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应明确规定灾情信息报告时限、报告方式、报告程序、责任报告人等内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内上报灾情信息,对人员伤亡以及疏散、转移情况等要在接到医疗卫生单位报告后2小时内核实上报。

六、医疗卫生机构的全体工作人员在发生灾害事故时均应主动及时到达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投入救灾与抢险救援工作,有组织地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七、在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中,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把人员的疏散、转移、应急救治作为突出的重点内容,尽最大可能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

八、医疗机构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中,要专门制定医院病区(包括急诊、住院)人员疏散、转移方案。方案内容应包括:

(一)灾害事故发生时,病区医务人员应当立即按照本医院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报告,并首先组织患者和现场人员疏散和转移。

(二)对于能够自主行动的患者、在他人协助下能够行动的患者、不能自主行动或者由于病情严重不能移动的患者,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疏散、转移方案,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

(三)按照国际通行的伤病员检伤分类方案,对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以及转移出的患者进行检伤分类处置。即按轻、重、危重、死亡分类,分别以“蓝、黄、红、黑”的伤病卡(以5×3Cm的不干胶材料做成)作出标志,置于伤病员的左胸部或其它明显部位,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九、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应明确规定伤病员转送至其他医疗机构的原则、程序、途中救治措施、交接手续等。灾害事故发生地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有义务接收转送的伤、病人员,并承担医疗救治责任。

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知识、技能培训,并组织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模拟演练。

十一、医疗卫生机构新建、扩建及装修改造时,其基础设施及消防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防火规范及其他有关防火设计要求,并报当地公安消防机关审批通过后方可施工。施工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消防工作的要求。工程竣工后,必须经公安消防机关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十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火灾预防和安全保障工作。要确定消防安全的要害部门、部位,保证消防安全标识、设备、设施的齐备和完好,确保紧急疏散通道畅通,并主动邀请安全生产监管、消防、劳动保护、电力、热力和供气主管部门进行安全检查、指导。要在病区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护面罩、应急照明设备、辅助逃生设施,并向住院患者发放消防安全须知、应急疏散路线图等。

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消防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防火规范及其它有关防火设计要求。针对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复杂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为有效防范火灾或其它灾害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预防并减少因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对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制定以下规范:

一、医疗机构建筑物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宽度以及其距医疗机构建筑物外墙的距离应按国家有关规范执行;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消防车道应保持畅通,不应堵塞通道和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

二、医疗机构建筑物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按相关规范执行。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

三、医疗机构建筑物内的病房、门急诊等火灾危险性大、安全性要求高的功能区及用房,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或设置相应耐火极限的防火分隔,并设置必要的排烟设施。

四、医疗机构建筑物的病房、门急诊、疏散走道及重要的公共用房等处的建筑装修材料,应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并严禁使用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及窒息性气体的材料。

五、医疗机构建筑物内应设置独立的消防控制室,并按规范配置相关设施。

六、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七、公共区域及疏散走道内的室内装饰,不得将疏散门及其标志遮蔽或引起混淆。

八、医疗机构建筑物的医疗工作用房、贵重医疗设备室、病历档案室、药品库应按有关规范规定设置应急广播、自动报警装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气体灭火系统。

九、医疗机构建筑物应设火灾事故应急照明及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其设置标准及范围需符合规范的规定。

十、电力及照明系统应按消防分区进行配置,以便在火灾情况下进行分区控制。

十一、医疗机构高层建筑物必须设置消防电梯。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

十二、医疗机构建筑物必须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应与生活、生产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

十三、医疗机构建筑物应设排烟设施,可采用机械排烟设施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十四、医疗机构建筑物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应符合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规定。

十五、高压氧舱、锅炉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等相关设施建设与安装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氧气站设计规范》、《锅炉房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规定。

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方案篇2

二、技术能力不断提高。整合肝胆泌尿外科、普外胸外科、妇科、肛肠外科四个科室综合技术力量,配备电子腹腔镜、等离子电切镜等高端医疗设备,开展多学科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9个手术科室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5例,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35例,腹腔镜下疝修补术26例,膀胱肿瘤电切术8例,肺癌、胃癌、直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根治术13例,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17例,剖宫产手术1190例,人工股骨头、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21例,鼻内窥镜下鼻窦炎根治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14例,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345例。2个护理部分别荣获“**省优质护理先进科室”“**市护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医疗质量持续提升。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坚持依法执业,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坚持每周全院业务大查房,以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计)费为重点,督促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确保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全面细化、量化优质护理服务目标,规范落实护理工作各项预案和不良事件防范措施,不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为患者提供规范、安全、舒心的护理服务,护理工作满意率不断提高。畅通监督投诉渠道,健全投诉处理机制。

四、急诊急救作用彰显。全年接诊急诊病人14170人次,平均每天接诊38.8人次;120急救出诊1983次,平均每天出诊5.4次,全年抢救急、危、重症病人1394人次,组织全院会诊、大抢救11次,抢救成功率98.1%。

五、二甲评审扎实推进。邀请省、市评审专家、管理专家,开展二甲标准及相关知识培训19次,累计培训2894人次,保障评审工作稳步推进。修订完善各类制度、规范、职责、流程717条,各类应急预案30种,编撰印发《规章制度汇编》《应急管理手册》《医院感染管理手册》《药事管理制度汇编》等工作规范11种,开展生命支持类急救设备故障、医院感染爆发、突发停电、消防安全疏散等应急演练63场次,工作人员现场提问考核692人次,合格率93%。逐步建立起科学严谨、规范有序的工作章程,形成质量改进长效管理机制。开展医务人员业务技能全员培训。邀请省、市医院专家教授院内授课5场次,远程授课2场次,组织院内专家举办专科专病学术讲座7场次,举办徒手心肺复苏培训39场次、手卫生培训43场次,医务人员参与率100%。参加全国、省、市短期培训学习班279人次。

六、健康扶贫惠泽万民。严格执行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全面落实出院“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措施;建立和完善诊疗方案、流程,对接诊的省市确定的11种大病属于贫困人口者、5种免费治疗的疾病患者,开展一对一宣传相关救助政策,治疗时执行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管理。从27个科室抽调精兵强将,组建12支健康扶贫医疗回访工作队,对中、省确定的11种大病属于贫困人口患者,开展治疗康复情况一对一、面对面回访。回访贫困人口大病患者119人,逐一建立完整的康复治疗档案。向**村捐赠价值8700余元的会议桌椅、办公桌和值班用床;为**村捐赠办公电脑一台,筹资3600余元,为贫困户采购花椒苗2000株,全部发放栽种到位;筹资2000余元,在**村开设“爱心超市”。

七、公卫服务再上台阶。医院预防保健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开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及维护、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居民健康教育、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0-6岁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残疾人康复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传染病管理、结核病筛查、艾滋病咨询检测上报、规划免疫、心脑血管事件及肿瘤事件报告等公共卫生工作,维护和保障广大居民的健康权益。

八、医联体帮扶增添活力。建立8个医疗团队,对口支援*********镇8个卫生院。开展学术讲座、临床带教,进行业务技能指导,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年内完成对口支医260余天,实施远程协助诊断136例次。与市中心医院建立紧密医联体,市中心医院派驻医院管理、妇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骨科、医学影像6个方面的专业技术骨干,开展“点对点”精密援建和帮扶。与北京阜外医院、同仁医院、天坛医院技术协作,开展核磁、Ct、B超、病理等影像技术远程诊断,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医院国内知名专家的技术服务。

九、医疗总量再创新高。全年完成门急诊247632人次,收住院病人26722例,全年开展手术4982例次,增幅11.5%。医疗收入17293万元,增幅10%。门诊收入3854万元,增幅12%;住院收入13439万元,增幅9%。

十、新风正气蔚然形成。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实行院务公开和民主决策。持续开展“三好一满意”、“质量服务提升年”等活动,落实医德考评制度,严格奖惩,弘扬正气。把救死扶伤、热情服务、廉洁行医做为每个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把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作为铁的工作纪律,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温馨的医疗服务。每周行政查房、查岗,对存在问题和患者投诉全院通报处理,对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进行经济责任追究,患者满意度持续攀升。

一、硬件建设实现跨越。投资****万元,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门诊综合大楼项目于3月开工建设,2018年春节前主体施工至十层。投资82万元,对住院楼进行了内粉装修,更换了病床,改造了卫生间,安装了闭路电视、呼叫系统,完成了燃气锅炉改造,使两个病区住院环境得到了改善。筹资208万元,购置大容量冷冻离心机、全自动洗板机、酶标分析仪、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等医疗设备95台件,为临床科室进一步拓展医疗业务奠定了基础。

二、技术能力不断提高。整合肝胆泌尿外科、普外胸外科、妇科、肛肠外科四个科室综合技术力量,配备电子腹腔镜、等离子电切镜等高端医疗设备,开展多学科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9个手术科室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5例,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35例,腹腔镜下疝修补术26例,膀胱肿瘤电切术8例,肺癌、胃癌、直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根治术13例,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17例,剖宫产手术1190例,人工股骨头、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21例,鼻内窥镜下鼻窦炎根治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14例,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345例。2个护理部分别荣获“**省优质护理先进科室”“**市护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医疗质量持续提升。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坚持依法执业,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坚持每周全院业务大查房,以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计)费为重点,督促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确保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全面细化、量化优质护理服务目标,规范落实护理工作各项预案和不良事件防范措施,不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为患者提供规范、安全、舒心的护理服务,护理工作满意率不断提高。畅通监督投诉渠道,健全投诉处理机制。

四、急诊急救作用彰显。全年接诊急诊病人14170人次,平均每天接诊38.8人次;120急救出诊1983次,平均每天出诊5.4次,全年抢救急、危、重症病人1394人次,组织全院会诊、大抢救11次,抢救成功率98.1%。

五、二甲评审扎实推进。邀请省、市评审专家、管理专家,开展二甲标准及相关知识培训19次,累计培训2894人次,保障评审工作稳步推进。修订完善各类制度、规范、职责、流程717条,各类应急预案30种,编撰印发《规章制度汇编》《应急管理手册》《医院感染管理手册》《药事管理制度汇编》等工作规范11种,开展生命支持类急救设备故障、医院感染爆发、突发停电、消防安全疏散等应急演练63场次,工作人员现场提问考核692人次,合格率93%。逐步建立起科学严谨、规范有序的工作章程,形成质量改进长效管理机制。开展医务人员业务技能全员培训。邀请省、市医院专家教授院内授课5场次,远程授课2场次,组织院内专家举办专科专病学术讲座7场次,举办徒手心肺复苏培训39场次、手卫生培训43场次,医务人员参与率100%。参加全国、省、市短期培训学习班279人次。

六、健康扶贫惠泽万民。严格执行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全面落实出院“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措施;建立和完善诊疗方案、流程,对接诊的省市确定的11种大病属于贫困人口者、5种免费治疗的疾病患者,开展一对一宣传相关救助政策,治疗时执行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管理。从27个科室抽调精兵强将,组建12支健康扶贫医疗回访工作队,对中、省确定的11种大病属于贫困人口患者,开展治疗康复情况一对一、面对面回访。回访贫困人口大病患者119人,逐一建立完整的康复治疗档案。向**村捐赠价值8700余元的会议桌椅、办公桌和值班用床;为**村捐赠办公电脑一台,筹资3600余元,为贫困户采购花椒苗2000株,全部发放栽种到位;筹资2000余元,在**村开设“爱心超市”。

七、公卫服务再上台阶。医院预防保健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开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及维护、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居民健康教育、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0-6岁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残疾人康复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传染病管理、结核病筛查、艾滋病咨询检测上报、规划免疫、心脑血管事件及肿瘤事件报告等公共卫生工作,维护和保障广大居民的健康权益。

八、医联体帮扶增添活力。建立8个医疗团队,对口支援*********镇8个卫生院。开展学术讲座、临床带教,进行业务技能指导,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年内完成对口支医260余天,实施远程协助诊断136例次。与市中心医院建立紧密医联体,市中心医院派驻医院管理、妇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骨科、医学影像6个方面的专业技术骨干,开展“点对点”精密援建和帮扶。与北京阜外医院、同仁医院、天坛医院技术协作,开展核磁、Ct、B超、病理等影像技术远程诊断,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医院国内知名专家的技术服务。

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方案篇3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并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应对火灾、地震、长时间停水、停电、水源污染等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防范、处置灾害事故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工作方针。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和完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技术培训和演练,人员疏散、转移、救治方案以及应急处置工作等,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的应急预案,应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组织机构、指挥体系、工作职责,明确人员疏散、报警、指挥程序以及现场抢险程序等事项,做到分工细致、岗位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

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应明确规定灾情信息报告时限、报告方式、报告程序、责任报告人等内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内上报灾情信息,对人员伤亡以及疏散、转移情况等要在接到医疗卫生单位报告后2小时内核实上报。

六、医疗卫生机构的全体工作人员在发生灾害事故时均应主动及时到达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投入救灾与抢险救援工作,有组织地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七、在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中,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把人员的疏散、转移、应急救治作为突出的重点内容,尽最大可能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

八、医疗机构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中,要专门制定医院病区(包括急诊、住院)人员疏散、转移方案。方案内容应包括:

(一)灾害事故发生时,病区医务人员应当立即按照本医院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报告,并首先组织患者和现场人员疏散和转移。

(二)对于能够自主行动的患者、在他人协助下能够行动的患者、不能自主行动或者由于病情严重不能移动的患者,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疏散、转移方案,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

(三)按照国际通行的伤病员检伤分类方案,对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以及转移出的患者进行检伤分类处置。即按轻、重、危重、死亡分类,分别以“蓝、黄、红、黑”的伤病卡(以5×3Cm的不干胶材料做成)作出标志,置于伤病员的左胸部或其它明显部位,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九、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应明确规定伤病员转送至其他医疗机构的原则、程序、途中救治措施、交接手续等。灾害事故发生地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有义务接收转送的伤、病人员,并承担医疗救治责任。

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知识、技能培训,并组织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模拟演练。

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方案篇4

关键词:医疗设备;医用气体系统;智能化控制;故障处理;气体供输设备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33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4-0022-02Doi:10.13535/ki.11-4406/n.2015.24.011

医疗事业发展关系着民生建设,加强医院内部设施改建是医疗建设重点,能够为广大患者创造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环境。气体系统是现代医疗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负责输送各种医疗用气体,为门诊室、住院区、手术室等医疗工作提供帮助。由于社会患病率逐渐提升,医疗气体系统工作荷载不断增加,气体设备使用期间的故障率也

明显增加,做好设备故障监测与处理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1医用气体类别及应用

医用气体的基本种类包括:医用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氮气、笑气(n2o)及二氧化碳等气体。每一种气体都与疾病治疗密切相关,体现出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例如:氧气主要用于一般病人吸氧,危急病人吸氧(呼吸机)及用于药物的雾化等;负压吸引主要吸痰、脓及血液之用;压缩空气用于口腔设备及作为呼吸机动力(混合气体用);氮气作为手术气动工具的动力;笑气(n2o)用作手术时的麻醉气体;二氧化碳气用于腹腔充气及试验室培养细菌。

2医疗气体系统的主要构成

医疗气体系统是行业发展趋势,采用多种科技融入医疗区域,为临床患者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操控平台。气体系统是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其用于医疗区内设施调度具有诸多先进性,体现了科学技术在医疗功能优化方面的作用。医疗气体系统成为疾病诊治的先进平台,将其用于病况诊治体现了多方面临床价值。现阶段,气体系统由多个装置共同构成,主要包括:

2.1参数监视箱

监视箱是医疗气体监视系统的主要构成,对医用气体调配具有可控制作用。主要功能:一是监视,区域压力、纯度等数据监测,监测值偏离上下限时发出报警信号,可实现区域气体的独立控制;二是告警,临床病人用气过程中,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可自动告警,提醒医务人员采取急救措施,避免设备故障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2数据采集箱

模拟量采集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可进行气体参数采集,数据可传送至指定模块。医用气体在供输过程中,要根据患者治疗情况条件气体用量,及时转变气体供输形式,做好相应的气体调控准备。数据采集箱是气体系统的调度中心,通过对采集到的用气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启动气体供输控制流程,提高气体利用率。

2.3氧气流量计

氧气是临床使用最多的气体,主要用于疾病救治、维持呼吸等。但是,过度吸入氧气也会对病人造成危害性,气体系统设置氧气流量计可综合监控氧气用量,提前做好气体设备监视与控制工作。例如,具有实时流量与累计流量的计量功能,输出4-20ma模拟信号与RS485信号,可进行数据采集与网络传输。

2.4气体管理系统

信息化改革是医院建设发展的趋势,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医疗操作管理平台,可减少人工参与气体供输管理的难度。智能气体管理系统是宏观性的控制平台,利用智能仪表对医用气体进行监测、控制。例如,设备管理系统安装了专业软件,可实现实时监控和统计数据输出,对医用气体综合分析,拟定科学的设备供气方案。

3医疗气体设备应用问题

由于医用气体种类繁多,临床供输气体设备形式复杂多样,并且承载着更多的气体输送功能。长期使用发现,医疗气体系统故障率明显增加,这与内部收治患者数量增多存在密切联系。

3.1设备问题

医疗气体系统所用设备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若设备控制不当则会影响到医疗区操作的稳定性,这些都破坏了气体系统的可利用价值。设备问题主要是气体系统自身结构存在的问题,如:设备质量不合格、安装工艺不达标等,这些都会对医疗气体系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3.2功能问题

功能问题主要表现在可操控性,医疗内部设施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导致系统功能受损而出现异常状况。其中,气体系统功能缺失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气体系统对外供输气体信号感应准确性不足,以及气体设施调控方法不当,不仅无法正常执行气体操作,对气体设备功能也造成了损坏,这些都是医疗气体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

3.3控制问题

医疗气体系统控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医疗区内控设施达不到预定效果,设备功能失效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病房区气体系统运行水平,不利于医疗自动化控制体系形成,大大降低了医疗工作效率。

4医疗气体系统故障处理模式设计

当前,国内医疗工程改造开始以智能化为中心,医疗气体系统是工程科技化的必然产物。各种气体是临床医疗效果的基本保障,为患者提供必要输气条件有助于病况恢复。为了避免医疗气体设备故障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设计符合气体供输设备实况的故障处理系统,综合保障用气治疗工作有序进行。医疗气体系统中,设备故障处理系统对异常信号也具有告警功能,这需要借助智能传感器完成操作控制,利用传感报警器完成安全监控,大大降低了人工操控的难度。

4.1全面检测

气体系统是医疗气体系统区的必备设施,可对医疗区提供安全防护、自动调控等多方面功能。故障处理系统是人工智能改造的新系统,为气体系统自动识别提供了科技化措施,全面检测纯度、压力、状态、流量。HG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医用气体供给系统的全面监控。数据采集仪将对意外情况和操作信号进行记录,并可在整个网络内进行查询。数据可在本地显示,也可在中央监控站显示。

4.2智能组件

医疗气体系统选用多功能故障处理作为处理中心,从医疗区内部系统功能完成在线监测,进而提高了气体系统的可操控性,避免系统设施出现各种异常损耗。该系统由一系列独立组件构成,并通过数据线进行通讯。每个组件被设计用于专门的任务,并可对来自系统的重要数据进行处理。专用的报警系统接口可采集来自压力监控和可选气体消耗仪表的数据,并可通过系统进行查询。

4.3标准接口

随着故障处理技术不断发展,气体系统开始添加智能存储模块,主要用于医疗区内人员识别与记录控制。存储模块是由微型数据库构建的录入平台,完成对医疗气体故障处理与存储工作,进而提升存储器结构的可利用空间。通过使用Gateway,可传输来自中央建筑管理系统的信号。Gateway将来自管理系统的信号转换为多数常见的控制系统可进行处理的通用标准。

4.4定制配置

模化块设计,管理系统可根据现场环境进行精确定制。根据信号的数量,可定制不同数量的数据采集器或监控面板。系统软件对各组件进行集中管理。气体系统应用于医疗事业是技术创新产物,为广大患者创造优越的住院治疗环境。随着故障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气体系统控制模式进一步升级,故障处理系统具有人工智能、自主识别、快速控制等特点。

4.5拓展平台

基于定制配置,系统可在设计初期或后期对监测功能进行修改。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可持续升级。故障数据处理与控制是气体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数据处理是否准确直接关系着气体供输功能,对医疗区结构安全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

5气体设备日常维护事项

加强日常维护是防范设备故障的有效方式,可维持气体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供气状态,避免医用气体供输不当造成的医疗隐患。医用气体设备维护可借助信息科技,集合现代工业网络控制技术,采用总线分布式数据采集方式,对各科室用其设备综合管理。对运行数据和报警数据进行查询、搜索、报表打印等功能通讯的方式将各监控现场的主要气体监控参数进行采集,通过数据总路线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计算机中,由计算机对相关运行数据进行采集、控制和处理,对所有运行参数形成完善的数据库文件,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状况。

6结语

医疗气体系统是临床治疗操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用气体控制技术完善区域治疗模式,为临床患者提供了诸多治疗条件。从安全医疗角度考虑,医院必须对医疗气体系统结构实施优化设计,根据实际用气操作要求进行优化改进,为病人创建更加优质的治疗服务。同时,针对医疗气体系统存在的故障隐患,应安排技术人员完成设备诊断与处理工作,及时发现气体设备故障,做好检修与维护工作,全面保障疾病治疗方案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商艳霞,王文才.医用中心制氧站房的设计探讨[J].医药工程设计,2010,(6).

[2]韩伟奇,吕文标.医院中心供氧系统的设计及施工

[J].医疗装备,2010,(7).

[3]王勤修.如何对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进行科学选型

[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0,(6).

[4]余巧生,胡梅芬,李世录.医用集中供氧技术的对比分析[J].医疗装备,2009,(10).

[5]祁建强.三甲医院中心供氧系统安装及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09,(26).

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方案篇5

公认的全院又忙又乱又重要的科室,医务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责任强。医务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全院医疗质量,如何正确认识医务科的现状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摆在全院领导职工面前的崭新课题,也是时刻萦绕在医务科工作人员脑海中的难题。

对医疗卫生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年是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使我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医务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疗工作发展全局,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加快改革开放,贯彻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入开展医疗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时将医务科各项工作推向深入。

一、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

充分尊重病人,切实把“以患者为中心”印在心中、刻在脑中、落实到行动中。理解病人,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一切工作围绕病人展开,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我各项工作的动身点,也作为检验我各项工作的规范,不搞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不走过场、摆花架子,围绕便利、高效、优质、低价寻找突破口,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狠抓“医疗质量”优质服务”两个主题。这是院医疗工作的两大基石。

三、强化三项建设

一强化组织机构建设。质量靠管理。体系加以控制才有保障。继续控制并提高医疗质量,必需强化三级质控网络建设,尤其是加强科室质管小组工作。空虚精干力量,制订工作职责,稳步开展工作。

二强化规章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制度及医疗护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平安;完善并规范医疗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各项医疗制度,修订工作人员职责,修订完善院内外会诊制度、首诊医师负责制、医疗质量专项检查制度、医疗纠纷防范预案、器官移植管理规定、总住院医师管理规定等。强化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加大奖惩措施和力度。

三强化科室文化建设。努力营造高昂锐气、蓬勃暮气、浩然正气。

四、创建四型科室

一学习型科室。自觉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术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不时增强人生观世界观改造,增强区分是非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预见力,增强干事守业的能力,努力做到政治上清醒,理论上成熟,信念上坚定,实践上自觉。

二服务型科室。转变工作作风。完全改变坐等推靠坏习惯,抛弃生冷硬顶旧作风。变主动为主动,变无事干为找事干,变催着干为抢着干。千方百计为临床一线科室保驾护航,为领导分忧解难,宁肯自己受委屈,不要科室担风险,宁肯自己有压力,不要领导有不满。

三创新型科室。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勇于冒险。

四实干型科室。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处置事情得体规范,严谨而不拘泥,雷厉风行而不毛糙,稳重审慎敏锐,勤恳务实谨慎,坚韧顽强自信。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投入工作。

五、深化实施五项措施

一以强化项目建设为龙头。切实创建学科品牌优势,打造我院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快速实现我院实力增长由资源依赖型向能力依赖型转变。

二以落实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为契机。加强医患沟通制。

三以加强住院医师管理为着眼点。挖潜增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强化医师业务培训与技术考核,探索建立岗位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全院医师技术水平。

四以强化医疗质量控制为手段。加强环节质量控制,严格规范,定期检查,奖惩结合,切实整改,提供优质便当医疗服务,创建质量品牌优势。增强质量意识,建立现代医学模式的科学的医疗服务质量观;开展质量教育,端正质控心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案,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五以医院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医疗管理水平。

六、正确处置六种关系。

一正确处置医务科工作人员之间关系。团结互助。沟通理解,支持容纳。

二正确处置与上级领导之间关系。服从而不盲从。主动请示,经常汇报,多出主意,少作主张,正确行使顾问助手外脑职能。

三正确处置与业务科室主任及临床医师之间关系。管理支持、协助服务、检查督促。

四正确处置与患者之间关系。服务理解、沟通协调。

五正确处置与其他职能科室之间关系。团结配合、协调沟通。

六正确处置与关系单位之间关系。加强交流。老实相待,协调协助。

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方案篇6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技术得到不断进步,目前来说,世界关于哮喘防治的应用方案不断更新,各种关于哮喘病的理论及其成果的研究不断开展,更有利于满足现阶段支气管病人的身心康复需要。为了做好支气管病人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支气管预防理论及其实际护理的应用是必要的,从而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提升其应用效益。

1关于支气管病人临床护理准备的分析

(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是由于炎性细胞导致的,从而出现一系列的气道慢性炎症情况,这里面涉及到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由于这种炎症的自身特点,会让患者出现极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情况,从而出现气道缩窄。在临床上这种情况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胸闷、咳嗽等情况,这种症状的发生时间也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比如有的在夜间或者凌晨发生,这里面也涉及到多变性的可逆性气流情况,但是,针对这个问题,患者可以进行治疗,从而缓解。

在护理过程中,我必须落实好评估的工作,比如针对呼吸困难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做好病后的应对情况及其应对措施的应用,保证患者治疗环节的正常开展,保证相关方法的应用,进行相关心理应对措施的应用。这里面也涉及到患者家属对于哮喘疾病的认识,是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刺激患者及其家属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从而满足实际护理工作的需要。

(2)这就需要做好护理诊断的工作,进行呼吸道低效性呼吸型态的分析及其情理,进行支气管痉挛及其变应性炎症的分析,针对其体液情况进行分析,保证水份的积极摄入。在治疗方法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患者的个人身体敏感因素,可以进行止喘气雾剂的应用,从而避免激素出现副作用情况,这里需要进呼气流速的峰值控制,积极做好相关的测定环节。这需要护理人员进行预防及其控制哮喘发作知识的普及,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这就需要做好护理计划及其评价,进行治疗方案的执行,保证正确止喘气雾剂的应用,进行相关步骤及其方法的协调,保证处方的有效应用。在吸入器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针对病人的吸入器使用情况进行评估,进行存在问题的解决。针对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措施的应用,结合其学习能力、教育内容、方法等进行分析,进行吸入器构造的讨论及其分析,进行正确使用方法的应用,保证其正确的使用。

(3)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吸入器的正确方法示范,做好吸药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喷口的口内放入,要双唇含住喷口,缓慢吸气,在深吸气过程中,需要将驱动装置压住,保证吸气至肺部总量,做好相关的屏气工作,保证呼气环节的良好开展。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想要再吸入,就需要进行药液的吸入,这种间隔时间的预留,是为了让吸入的药物进入狭窄的气道,从而让那些药物到达其支气管内部。在这个过程中,病人需要反复的进行联系,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使用方法的观察及其判断,纠正其错误,保证其积极进步,进行吸入器清洗、保存、更换等知识的普及。这也需要护理人员做好护理评价,保证病人按照医嘱进行止喘药的吸入,保证达到实际的工作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病人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就需要实现医患的沟通,避免出现治疗上的问题。

2支气管病人临床护理体系的健全

(1)总的来说,哮喘是一种综合性的气道慢性炎症,目前来说,没有有效的方法将其根治,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病人的积极教育是必要的,保证哮喘相关基本知识的获得,做好哮喘的管理工作,进行哮喘情况的积极控制及其管理,避免其复发,保证其生活质量的提升。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帮助其了解哮喘,进行哮喘的控制,帮助其病人及其家人了解必备的哮喘知识。比如哮喘的病因、哮喘的控制、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法等。保证患者树立良好的自信,进行哮喘的积极参与及其控制。

这就需要进行个案危险因素的分析,进行可选择措施的应用。比如在那些真菌的季节,我们需要留在家里。要保证居住环境的干净性,要保证其无烟、无尘,避免出现患者的过敏。那些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进行卧室空调的安装,保证枕头等物品的及时清洗,做好相关的更换工作,避免一系列的化妆品等对其的腐蚀,这也需要进行宠物的回避,避免沾到那些过敏原的唾液、皮屑等。在这个环节中,也要避免用那些皮毛制成的衣物,保证日常生活的防过敏性。

这就需要引起相关护理人员的重视,做好用药的相关工作,实现医患之间的良好协调,特别是患者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定期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告诉医生,和医生一起进行有效性、可行性治疗计划的制定。哮喘患者病人需要了解每一种药的药名,注意其用法及其使用注意事项,进行患者日常用药规范的遵守,进行相关处理原则的应用,避免不合适药的使用。

(2)这就需要做好定量吸入器的应用工作。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教导患者进行不同类型的吸入器的应用,特别是医生处方的那些各种类型的吸入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医生同时开出多种气雾剂,需要进行气雾剂的使用顺序说明,保证不同气雾剂的应用协调性。这也需要患者进行病情的自我检测,进行哮喘日记的记录,保证每日症状的记录,我们也可以进行峰速仪的应用,以及peF变化情况的分析。峰速仪可帮助患者发现气道是否狭窄,争取早期用药,避免哮喘严重发作及了解治疗反应。因此,peF的变化是医患沟通制定用药计划的重要依据,为此,建议患者购买峰速仪,按医嘱进行测定并做书面记录。

这也需要进行哮喘疾病应急措施的应用,看到哮喘发作的前兆警告,进行急性哮喘病的控制。这里可以引导病人随身进行止喘气雾剂的携带,进行哮喘发作前兆等的分析,进行peF值的控制。如果超过其预期值,需要进行相关措施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患者保持心理平静,从而进行症状的快速控制,避免严重性的哮喘发作。症状控制后,与医生讨论本次发作的诱因及今后采取的对策。加入哮喘管理组织(如哮喘俱乐部),以获得长期系统地支持与帮助。通过教育与管理使病人面对现实,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控制哮喘,提高生活质量。

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方案篇7

关键词:新冠肺炎;医学检验科;管理

在各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学检验科都承担着检验任务,检验人员面对高传染性、高致病性的病原体,如何加强个人防护并组织完成各项医疗任务,是当前医学检验科的头等工作。对于大多数三级医院并非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我们严格按照防控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内部管理,消除潜在风险,取得了一些实效,现报告如下。

1加强检验人员的服务和管理

1.1及时加强培训,完善落实规章制度

面对突发的疫情,尤其对2019-nCoV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点了解的不深入,是造成检验人员工作上措手不及、心理上恐慌的重要原因。在此形势下,各项工作应从培训抓起。要及时培训国家卫健委及有关部委下发的各版防控治疗、综合管理类规定、指南,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分类精准做好工作的通知》《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学习院内感染管理及个人防护类规定、指南,如:《关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医用防护服严格分级分区使用管理的通知》《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关于印发消毒剂使用指南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学习对医务人员身心照顾类文件,如:《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若干措施》等。通过学习不断修改和完善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感染防控、标准指南的落实力度,使各项工作始终符合整体的要求。

1.2落实检验人员的防护规定

医学检验人员存在接触或意外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的风险,做好医学检验人员防护工作,是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关键举措,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更是维护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落实检验人员的防护应该是整体的和全面的。首先,在日常标准防护的基础上[1],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落实。特别强调的是无论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均需佩戴口罩。第二,在检验科内部明确分区管理,无论建筑格局和结构都要明确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一些检验科极有可能没有物理隔断,只能做一个区域的设定,但是需要检验人员的自觉遵守,决不能将一些高风险的物品在没有处理的情况下带离污染区。同时,在潜在污染区放置一些消毒物品和医疗垃圾桶,供消毒后通过。第三,要严格按照《关于印发消毒剂使用指南的通知》要求做好对检验科涉及的高、中、低度危险物品的消毒。第四,在检验科各班组、各分区明确感染控制员,监督各自区域院内感染各项制度的落实。第五,高度重视手卫生,明确检验科需要洗手的各工作和生活环节,尤其要注意提醒其做到即使摘掉手套后,也要先洗手再摘口罩,摘掉口罩后还要再次洗手。第六,空调通风系统为全空气系统时,应当关闭回风阀,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当空调通风系统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时,应当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禁止从机房、楼道和天棚吊顶内取风,对于大进深房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内部区域的通风换气,新风系统宜全天运行,如不能满足上述条件,需关闭空调系统[2]。

1.3加强检验人员的健康管理

在疫情防控期间要每日监测和申报检验人员是否出现发热、咳嗽症状,一旦发现要及时就医和居家休息。同时也要关注检验人员有无腹泻,以及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皮肤是否有破损,如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处理和就医,防止感染。要求大家诚实申报,实行无惩罚性的感染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医务人员感染,及时按规定处置。如出现上述症状隐瞒不报,给予严肃处理。

1.4多种形式进行人文关怀

疫情防控期间人员异常紧张,不但要完成院内日常和发热门诊检验工作,还要完成外派支援任务。取消休假是许多检验科的做法,但取消休假并不是不安排休息。在日常工作量减少的情况下,结合工作强度将人员重新编组,保证每名检验人员都能得到充分休息。一些检验科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检验人员提供喷淋洗浴设施,确保其工作结束后能够彻底洗浴。要尽量调整辅助用房,提供更多的休息空间和设施,满足检验人员工间休息和分散用餐。要设立文化宣传设施,记录和展示检验人员抗击疫情的图片、文字和心声,使大家的无私付出得到其他同事和社会的认可。

2加强检验操作中的管理

2.1标本接收的管理

要将普通患者与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加以区分,分别管理,要求临床医生申请单需要注明“疑似新冠”患者字样。标本转运箱需要标有“发热门诊专用”标识,转运箱封闭前需要对标本外表面使用75%酒精喷雾消毒。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标本要单独转运箱转运,不要与其他标本混杂。实验室接收人员严格标准防护,接收时确认转运箱特殊标识,确认后用75%酒精喷雾消毒转运箱外壁3次,然后打开转运箱瞬间用75%酒精喷雾消毒3次,从密封袋中取出标本后,用75%酒精喷雾消毒标本3次,然后签收标本。对样本转运箱内、外壁用75%酒精喷雾消毒3次,备用。

2.2标本准备阶段的管理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送至标本组。需要离心的血标本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柜中2000r/min离心10min,离心后静置10min,轻柔缓慢开盖脱帽,注意开盖时与操作者面部保持距离,最后将标本放入标有“新冠”字样的专用转运箱里的架子上送至检验专业组,注意防止标本倾倒。血凝标本在生物安全柜中3000r/min离心15min。轻柔缓慢开盖脱帽,最后将标本放入标有“新冠”字样的专用转运箱内的架子上送至检验专业组,注意避免倾倒。微生物标本前处理,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标本(痰、肺泡灌洗液、支气管刷片等各种涂片)需要在生物安全柜内紫外线照射30min以上,方可拿出生物安全柜再进行染色。结束标本准备后,生物安全柜内喷洒75%酒精,关闭生物安全柜柜门,打开紫外线照射60min。

2.3标本检验中的管理

所有疑似新冠的标本尽量采取上机操作,避免手工检验,必须手工操作的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各种操作要避免产生气溶胶,尤其在标本采集,标本火焰固定,标本分离培养、接种,火焰烧灼接种环,接种环移液,用吸管注射移液,振荡,倾倒以及任何向液体或半固体材料中施加能量的操作,都容易产生气溶胶,应严格操作规程、轻柔操作,避免产生气溶胶对人体的危害[3]。上机操作一定要将仪器的盖子盖好,确无盖子的要安装气流导风装置,避免在实验室扩散。

2.4标本检验后处置的管理

各检验专业组尽快检测标本,标本检测后,血液标本应在生物安全柜中重新加盖新帽,放置在标有“新冠”专用的容器中,按照科内标本保存制度进行保存。标本超过保存时限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再按医疗垃圾处理。

2.5标本意外洒溢处置的管理

如疑似“新冠”标本发生洒溢,立即执行下列操作。(1)停止作业,立标识牌;(2)吸水纸覆盖,吸干洒溢标本,将吸水纸收入黄色污物袋中;(3)更换手套,重新覆盖吸水纸,5500mg/L含氯消毒液作用消毒30min;(4)生物安全柜内喷洒75%酒精,关闭柜门,打开紫外线照射60min;(5)视洒溢情况,更换个人防护装备。

3体会

3.1科内培训要结合实际情况

科内培训是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在培训中要结合科内实际情况,尤其是许多方案和指南中没有明确检验专业遵循的内容,这就需要主动对照。另外,在培训中避免简单的宣读,要结合实际工作,比如要讲明飞沫传播与空气传播的区别、手消毒凝胶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等。实践证明,高质量的培训是消除恐慌,增强防护自信的有效手段。

3.2检验操作和科内管理要严格按照指南

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出台的各项措施和科内管理备受关注,因此要严格按照方案和指南执行,尤其在防护装备短缺的情况下,要严格区分,既不无根据提高防护级别,也不无理由降低防护要求。在检验操作上,要明确风险暴露的环节,有针对性地强化管理与监督,保证人员安全、结果准确。

3.3对外界信息要始终保持敏感

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对2019-nCoV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对各项方案和指南也在逐渐地修改和完善,因此要始终对专业内防控和医疗方案保持敏感和关注,要及时收集同行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及时修订内部程序文件,使各项工作始终符合最新要求。

3.4对今后检验科内部管理提出新的课题

这次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还在进行中,但对检验医学和检验科内部管理已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在病毒分析的及时性,院感管理的有效性,检验人员个人防护的日常化、标准化上都提出了新课题,必将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倪语星,张祎博,糜琛蓉.医院感染防控与管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24-229

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方案篇8

关键词:急性中毒 职业病危害 应急救援 应急预警 应急管理

石油炼制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大多为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且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及使用等过程中,还伴随着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硫化氢、氨气、苯蒸气等高毒物质。随着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石油化工装置日趋大型化、复杂化,装置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的概率也随之增加,一旦发生事故,存在急性中毒的风险,甚至会造成人员的死亡。某石化企业拟建设350万吨/年炼油项目,该项目主要以进口高硫m100重油作为原料,原料油一次加工能力350万吨/年。减压蒸馏、延迟焦化、催化裂解、制氢加氢、苯乙烯、硫磺回收等14套生产装置采用联合布置、集中控制、统一管理。以向化工新材料板块提供必需原料硫化氢、丙烯等产品装置为核心,通过优化总流程,生产出优质的成品。

一、急性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识别

该建设项目使用原料油中硫含量较高,其生产工艺介质中硫化氢的含量也较高,硫化氢主要分布在生产装置的塔顶气、干气、酸性气、含硫污水、粗汽油、柴油、液化气、渣油等介质中,容易发生泄漏的部位有脱水口、采样口、排凝口、计量仪表接口等;加氢装置的工艺原料气循环氢及干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硫化氢;硫磺回收单元硫化氢浓度达80%,副产品蛋氨酸装置的硫化氢气体浓度为93%。液氨除减压蒸馏上艺使用外,主要作为硫磺回收装置的副产品存在;苯乙烯单元使用苯作为主要生产原料之一,苯蒸气主要存在于乙苯苯乙烯装置及储存罐区等。

总之,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种类多、分布广。除上述高毒物质外,各装置单元还存在大量原料油炼制过程的液化石油气、干气、汽油等物料。生产过程中物料常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中,具有潜在的火灾爆炸和中毒危险,在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下,极易自燃或遇明火燃烧,造成火灾爆炸,大量有毒物质泄漏扩散,尤其是硫化氢、液氨、苯等高毒物质泄漏扩散,有发生急性中毒等职业病危害的危险。

二、对策建议

通过定量分析建设项目发生急性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等,在假设泄漏事故场景隋况下,在致死浓度扩散范围内的人员都会面i临急性中毒的危险,特别是在距离泄漏点很近的位置,由于泄漏出的有毒物质浓度更高,可能会造成威胁人员生命安全的伤害,其中以硫化氢泄漏事故急性中毒死亡概率最高。后果分析中采用了应急计划指南eRpG指标,用于指导企业制定突发急性中毒事件的应急预警范围,对企业的应急救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企业的应急救援。其中以epRG-2值更有意义,因为在低于这个浓度时,暴露60min的情况下,大多数能够安全逃生。

根据急性中毒事故后果定量分析的结论,建议建设单位通过以下措施加强事故的预防控制,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和应急管理工作,以积极预防各类泄漏中毒事故的发生,做好应对紧急情况的预警及各项准备工作。

1.首先应在工艺设计上控制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避免工艺设计中的不合理,降低和控制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引起急性中毒职业病危害的高风险

该建设项目使用的原料为重质原油,硫是其中含量最大的非烃类元素,硫化氢几乎存在于减压蒸馏加工及其后续过程的各个环节。工艺设计上应提起注意的是废水管道要全程封闭;阻聚剂等助剂配制生产工艺要设计密闭;完善脱硫精制工艺、酸性水汽提工艺的设计等,以提高硫的回收率,减少污水及工厂燃料气等物料中硫化氢的含量。工艺设备布局上要注意避免将油泵类等设备布置在低洼处,以避免硫化氢在低洼处聚积。

2.完善有毒及可燃气体自动检测报警器位置、数目、报警浓度等内容的设计

在易泄漏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点,按规范要求安装固定式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随时检测有毒气体的浓度并超标报警。按规范要求请有检测资质的部门对检测仪器进行定期校验,保证生产装置区有毒及可燃气体自动检测报警器的有效性,防止泄漏的各种有毒及可燃气体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积聚,对作业工人健康造成危害,并防止发生中毒、爆炸等意外事故。

3.各类预案应重新修订,并建立健全

根据该建设项目的生产特点、工作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特点等,并结合本次评价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风险评估结果,将各类预案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相关机构重新修订;并将专项预案和分厂预案构成种类等进行重新修订,以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

4.制定中毒后现场紧急救治等方案

鉴于该建设项目存在发生急性中毒事故的可能性,并结合本次评价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风险评估结果,完善设计中毒后的现场紧急救治、隔离和疏散措施及预警范围等方案。将高毒物质硫化氢、苯、氨等造成突发事件作为救治重点,针对性制定有关各类急性中毒的现场救治及应急救援内容,制定并完善发生急性中毒事故时现场应急医疗救援行动的有关内容;指导作业工人在发生事故时正确进行自救与互救。

5.建立应急医疗救治网络

应考虑在应急救援计划基础上建立应急医疗救治网络,建立健全三级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与新厂区距离较近的医院及三级医疗救护中心等医院签订应急医疗协议,并对上述医院核查确认其应急医疗能力。包括总的床位,治疗各类化工急性中毒的能力,缓解病情的设备及一些特定的能力等,医院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事故医疗所必须供应的医疗用品的数量等。应急救援预案中还要对各自的职责、义务、指挥权,运送病人的路线等进行制定,以保证事故情况下及时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和安全转送中毒人员。

参考文献

[l]黄德寅,刘茂,王丽,等.风险分析在急性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预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r7,20(3):200-202.

[2]夏元洵.化学物质毒性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l:327-332.

[3]刘茂,吴宗之应急救援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

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方案篇9

[关键词]化学中毒;事故;医疗救援;公共卫生

[中图分类号]R5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5(b)-0159-02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有毒化学品过程中,发生意外泄漏等情况,造成人体在短时间内因接触有毒化学物并达到一定浓度,引起机体因中毒而损伤、致残或死亡的事故。这类事故有发生突然、扩散快、危害范围广、群众防护力低等特点[1],对人民生命安全有重大危害,导致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时切实可行的紧急医疗救援预案;建立和培养一支反应迅速、行动高效的紧急医疗救援队伍;做好突发化学中毒事故中的伤员现场急救处理、后送途中监护、降低伤亡率,是紧急医疗救援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搞好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也是考量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医疗机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的主要体现[2]。本文就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紧急医疗救援应重视的问题探讨如下。

1重视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整体建设

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起步较晚,1994年原化工部成立了南方急性中毒应急救援中心,1996年成立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指挥中心,并按区域组建了8个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目前国家已建立了以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下属的中毒控制中心为主,包括三十余家中毒控制分中心或网络医院的全国中毒控制网络[3]。但是还存在着以下薄弱环节:(1)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未完全形成响应迅速、运行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2)应急资源不足,救援力量分散,救援水平相对低;(3)中毒控制中心(或职业病防治机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救治要求;(4)物资储备如专用的车辆、药械、装备不足。(5)区域设置不平衡,化工企业较多的城市远郊开发区或县级行政区域救治体系多为空白。

各地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不仅包括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或中毒控制中心还必须包括各地区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急救中心)等部门。由于各部门无隶属关系或隶属部门不同,涉及面广,易造成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救援时各自为战及脱节,不利于救治效率的提高。因此由政府应急办成立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将不像隶属的安监、卫生、消防、环保、公安、生产企业等部门在应急响应时有效整合,必要时动员全社会的参与,协同作战,建立起协调、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才能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把损失降到最少。

紧急医疗救援部门必须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沟通或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和中毒控制中心的毒物鉴定检测力量和信息资源,利用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人力、物力和医疗技术优势,最大程度地减轻事故中人员伤亡。

2重视化学中毒紧急医疗救援预案的制定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紧急医疗救援主要任务是使伤者能安全地脱离事故现场,同时通过相关信息与临床表现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现场急救,对症处理与转送医院。由于突发化学物中毒多具有以下特性:(1)突发性;(2)多群体发病;(3)及早正确处置,对伤者的愈后和转归有明显益处,事件结局较好[4]。因此,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紧急医疗救援预案是否完善是做好相关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的制度保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应针对当地容易发生的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的严重程度、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社会反应程度,分别制定相应的救援预案,预案需包括: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体系、救援程序、救援队伍组成和人员分工、救援实施细则(现场急救与后送方案)、救援装备和药械的配备标准等。

3重视紧急医疗救援队伍的建设、培养

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或急救中心要定期组织化学品事故应急知识学习、技能培训,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必要时动员全体医务人员)配备必要的抢险器具、急救器材、抢救药品和现场处置设备定期进行应急演习。以不同规模、环境和常见化学物中毒事故发生为演习科目,演练应包括:应急启动(分级响应)、向现场集结及报到、现场评估(重点为安全性评估)、区域控制与划分(重点是在安全区域设置现场救护所)、现场组织、现场伤员搜救与集中、伤员初步检伤及分类、现场抢救和处置、伤员后送及分流至相应医院后续治疗、救援终止与撤离(重点做好现场的清理、统计工作)、安排救援后续工作、总结等程序,各个程序可有机结合或交叉,同时也必须坚持履行按程序节点、遇需协调解决的情况及突发问题时的报告请示制度,严格按指挥部指令开展救援工作,并把安全工作做为首要重点贯穿于救援始终。通过反复演习、演练可使队伍的协同作战和应急救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验证救援预案是否行之有效,增强队员实际救援时的自信心和工作效率[5]。

4重视紧急医疗救援的技术和后勤保障工作

突发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性质决定了需要建立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专业技术队伍,需要专家咨询团队为这支队伍提供技术支持,要针对不同的毒物,研究确定最佳的救治方案。平时应做好后勤保障,以保证紧急医疗救援工作能够随时顺利进行,包括以下内容:(1)车辆装备:不仅只起到运输作用,还需有洗消等功能的特种车辆。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内现场死亡人数是最多的,应用车载方舱医院创建流动式iCU病房是现代救护的新趋势,是现场急救挽救伤员生命的有效手段[6]。(2)必要的现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和防毒面具等。(3)现场急救器材的装备:维护呼吸功能设备,如氧气、呼吸面罩、喉镜、气管插管、吸引器、气管切开包、简易人工呼吸器等;维护循环功能设备,如心脏监护仪、除颤器、体外起搏器等;清除污染物设备:如携带式淋浴器、供水装置、清洗液、酸碱中和液、眼冲洗设备等。(4)药品:包括充足的基本抢救药物和特效解毒治疗药物等。(5)通讯设备:如卫星电话、对讲机、移动电话等保证在现场与紧急救援指挥部、各医院之间的通讯联系。救援装备如模块化配置在现场可有效提高救援的效率[7]。

5重视医护人员现场救援时的安全防护

根据化学毒物对人体的毒害性,确定相对应的防护等级。当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时,紧急医疗救援人员可以遵循“一戴、二隔、三救出”的救援原则[8]。安全防护是首要的,应根据现场环境、毒物种类、浓度,科学地选用呼吸器具(佩带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防护服、防化靴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护用品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是呼吸防护面罩,根据其结构和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防毒面罩。过滤式根据滤料不同,防护对象也不同。我国现产的滤毒罐,各种型号涂有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防护对象,使用时应注意使用范围和有效日期。隔绝式(供氧)防毒面罩适用于密闭不通风、有毒物质浓度极高又缺氧的环境,可连续工作2h左右,用时应注意系统的气密性。只有做好个人防护才能有效参与中毒事故的救援工作。且救援时要严格遵照分区管理机制,在相应的温区、冷区内开展救援工作,无极特殊情况不要进入到热区,避免无谓的伤亡。

6重视现场急救措施的合理性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的特点要求必需做出快速有效的救治。若救援的医务人员少,伤员较多时,应采用流水作业法救治,首先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负责伤员初检,按病情轻、中、重分类;第二组医生将伤员按类集中,其他医护对伤员现场急救,为避免救治工作的混乱,可按照先去污冲洗(注意眼睛的清洗),再共性处理,最后个性处理的程序进行。要遵循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的救治原则。注意重要脏器如心、肺、脑、眼的保护;注意观察呼吸、脉率、血压及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给氧、解毒、排毒、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过敏、抗渗出等治疗,注意保暖,予以镇静,减少耗氧等;重症患者紧急处置后携带分类处置卡及时转送各医院救治,并事先通知医院作好接诊准备。救治中要注意化学中毒的复杂性:可因多种化学物混合作用累及不同的靶器官,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既有中毒表现又可并发化学性烧伤,爆炸冲击伤等物理性伤害;差异性:接触途径、时间、剂量不同,病情不一,应特别注意重点保护对象(儿童、老人、孕妇及体弱多病者);迟发性:某些毒物接触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需要安静休息,严密观察。

为争取抢救时间,减少毒物吸收,必要时可采取组织现场群众自救互救和医务人员紧急救治相结合的方法救援。

中毒在我国当前十大死亡原因之中排第五位。因意外事故或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不善,突发化学中毒事故近几年在各地屡屡发生,一旦发生几百人、上千人中毒,我们现有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将严重不足,这是当前紧急医疗救援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光裕,王凯全,黄勇,等.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m].2版.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18-77.

[2]武秀坤.加强应急建设体现的是责任意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3):197-198.

[3]张文武,王立军,田芳.急性中毒防治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1):838-839.

[4]岳茂兴.灾难事故现场急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54-157.

[5]夏保成,张小兵,王慧彦.突发事件应急演习与演习设计[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1-11

[6]冯巍.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援的技能与方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1-5.

[7]王晓辉,王刚,任俊峰.医疗救援队装备模块化配置方案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11(5):1056-1057.

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方案篇10

摘要:随着医疗建筑的不断发展,象征着现代化医院建设的许多标志工程也为日后的维护维修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巡视服务为着眼点,立足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改造和维护维修质量,才能确保医疗建筑健康稳定地运行。

关键词:巡视维护维修医疗建筑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medicalbuildings,manysignsprojectassymbolsofamodernhospitalbuildingputahigherdemandforfuturemaintenanceandrepair.Focusontheinspectionserviceandbasedonscientificmanagementmethodsandtools,improvethetransformationandmaintainservicequalityinordertoensuremedicalbuildinginthehealthyandstableoperation.

Keywords:inspectionmaintenanceandrepairmedicalbuilding

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1.10.003

随着医疗建筑的陆续投入使用,综合布线、安技消防、中央空调、医用气体、洁净手术部、数据传输、特殊专用设备的放射防护等专项工程都依托医疗建筑而结合在一起。而这些象征着现代化医院建设的标志工程也为日后的维护维修提出了更高要求。

巡视服务是通过走动巡视与多工种技术配合,使医院楼宇和公共区域设施设备在出现隐患问题时能得到及时修复,使其恢复基本功能,随时保障一线工作环境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也是将过去零星维修的救火式服务转换成定期循环式的直接面对临床科室的及时维护维修服务模式,以巡视的方式凸显维护维修的及时性。巡视工作应着重以下几点。

一、理顺工作流程,转变服务理念

目前,很多医院较重要设施的维修维护服务还处在自行管理的状态,由于维修班组之间缺乏横向互动管理机制,分工过细、相对独立、各自为阵的现象普遍存在。当维修事件需要协调解决或者专业界限处于模糊状态时,工作就会脱节、相互推诿,致使管理成本也在增加。现代医疗建筑对维护保养的需求已远远超过单纯事后维修的工作范畴,对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远远超过单纯按专业班组分工的工作范畴,而现行的日常维修模式还只是以事后维修为主,等电话、等故障。

这样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量现代化楼宇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后对维护管理的需求,建立医疗建筑巡视服务新机制,将医护人员回归医疗工作,把各种繁杂的维修需求、分类处理交由巡视人员以记录的方式处理,不仅保证了工作的高效性,而且还提高了维修的精准率。

二、强化整体观念,实施系统化管理

医疗建筑维护维修工作涉及面广,运行保障工作涵盖了建筑、给排水、强弱电、集中供氧、室内外装修等内容。巡视服务须从关联性角度看问题,防止顾此失彼。以人、机、物、环境等方面树立整体系统的观念。通过巡视,定期对医疗建筑中的强电间、弱电间、管道间、设备间(层)、管道、电力、仪器设备和设施等采取主动保养和预防性维修措施,使之防患于未然,以此提高医疗建筑的有效使用功能和设备使用年限。

三、强化过程环节,实施制度化管理

要把巡视服务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医疗建筑的巡视范围、巡视流程、巡视目标、巡视质量,要求服务对象在巡视任务单上予以评价,并签字确认。明确落实人员、实施对象、实施效果、实施责任,加强工作的可操作性,从而避免走马观花和走过场。对所巡视的内容和改造维修的质量实行标准化考核,执行统一标准,健全管理细则,不流于形式。同时还要在各种场合大力宣传巡视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全院职工和病患者对此工作的信任感和支持度。

四、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医院建筑本身就是综合性应用工程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维修都需要一批有技术技能的人员来完成。医疗建筑巡视服务涉及内容多、涵盖面广,有些改造或维修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需大量的协调配合工作,因此还必须尊重科学,不能仅凭老经验、老观念去做,所以必须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巡视人员的整体素质,运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手段来提高对医院改造和维护维修的管理水平。

同时,对于巡视管理人员,在施工期间就提前介入,尽早熟悉医疗建筑中各部分组成及设备的使用要求,并创造一切机会,请设计单位交底、请设备厂家人员对相关人员现场培训;安排骨干人员去厂家培训或参加各类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及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技能,使他们对医院建筑有充分的熟悉和认知度。努力营造一个“临床为患者服务,我为临床服务”的和谐工作氛围,通过不断提升员工素质来推动医院建设和发展。

五、与医院节能降耗紧密结合

水、电、空调、采暖、送新风、蒸汽、医疗气体等是维持医院运作的基本要素。医院的运行既要保证服务人群的安全性,又要维持医院的能源供应,保证各种设施的配备具备高保障性和高品质。

医院改造维修工作中,管理者应实时了解医院各环节的运行规律,将总量控制、论证调整的管理理念贯穿于医疗建筑管理的全过程中;遵循节约型社会的主张,采用系统工程的概念,运用科学理念与决策来进行规划。在改造和维护维修措施上应着重于建筑、电气、动力设备、给排水、暖通、办公及辅助工作系统的节能效果,建立节能投资分析模型,加强综合效率核算,为积极探索节能降耗提供有力途径。

六、跟踪服务,建立档案

随着医疗建筑使用年限的增长,许多功能和设施也还都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做好日常维修保养记录,建立改造维修工作档案不仅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也为日后的基建项目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为将来的改造、维护维修提供便利条件。

七、结束语

巡视服务是医疗建筑维护维修工作的基石,只有建立起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才能为医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们还应当认识到,通过组织架构的变革和流程再造,以过去在维修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和既往维修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数据论证建立的管理方案和流程,将过去的“被动维修”转化为“主动维护”,这是对过去维修服务模式进行的改革,它不仅能使医护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还真正实现了为临床着想的格局。

(责任编辑许译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