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十篇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十篇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3:05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篇1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生物关系比较密切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方法、做笔记的方法、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生物的学习好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生物观察方法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报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等、花冠、雄蕊、雌蕊。

(2)对比观察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崎,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

(3)动态观察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高二生物做笔记的方法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总结中外许多学者的经验,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即听报告、听讲座和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高二生物思维方法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

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高二生物记忆方法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记忆方法很多,下面仅举生物学学习中最常用的几种。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另外,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一要联系自然实际;二要联系生产实际;三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笔记;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85-01

整理数学笔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笔者认为,整理笔记就是把所学知识简化、深化、系统化的学习过程,它是学生学习获得高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注意引导。

1.整理数学笔记的意义

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善于整理数学笔记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坚持长期整理数学笔记,对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对清清楚楚地搞清数学知识的结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高度来认识整理数学笔记的意义,使学生能主动地、积极地、认真地整理,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在复习时,一打开笔记本,就心中有数,这样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数学笔记的形式和种类

笔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许多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摸索、归纳,总结了形形的笔记形式达数十种。实践证明,中学生应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整理笔记的形式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笔记形式:

2.1提纲笔记:提纲笔记就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容提炼概括为有逻辑关系的纲要结构,并将所学的伪容要点提纲挈领地列举出来,从而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建立起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提纲笔记的优点是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字精炼、重点突出。所以,中学生要想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掌握和深刻理解,就要善于整理提纲笔记,即将所学的知识内容(包括公理、定理、定义等概念及典型例题的答案要点)以纲要的形式列举出来,并尽可能地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同时也可记下老师根据实际需要补充的重要内容;新的论证、新的解题方法,并及时记下其体会,这有利于继续学习探讨。

2.2卡片笔记:也称活页笔记,它就是将所学的知识内容(例如:整式的乘法公式、幂的运算法则、实数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四边形的分类等)记在卡片上。卡片笔记的优点是可分可合,也可以随时调换,重新排列。它是积累知识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

2.3图表笔记:图表笔记就是自己将所学知识,按纵横顺序绘列成图表系统。图表笔记的优点是简明扼要,网络分明,对比性强,使人一目了然,突出内容的直观性与概括性,也便于记忆和掌握。它对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教给学生笔记方法

3.1记老师的思路,不记"教学实录".我认为,有的同学习惯于"教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一节课中,笔记记了几页纸,成了"教学实录"。他们过分依赖笔记,忽视了老师的讲解和思考,以为没有听懂不要紧,只要课后认真看笔记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增加学习负担,学习效率反而降低,易形成恶性循环。

3.2让学生在新课中的"记录员"身份为知识的"探究员"。初中数学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因此听新课时,学生不应再当"记录员",应勇于充当知识"探究员"跟着教师的思路转,从教师分析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从概念的学习中归纳总结学习新概念的方法。学生笔记只记课中的关键、注意之处,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铺好路。

3.3记自己的"闪光点"和疑问。虽然做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但若一味做题抄录,不认真领悟其中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不好数学的。易错之处或重要的解题思想,要用简短精炼的词语作为评注,把闪光的智慧用笔记下来,这对提升数学素养大有裨益。

3.4复习课中的"单项式"笔记为"知识块"笔记。听数学复习课,学生的笔记应重视旧知识的归纳和应用过程,以构建数学"知识块"为主。"知识块"应在教师的精心示范和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收录、整理笔记,着重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如基本方法、技巧、基本图形、典型习题等,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初步的系统化、概括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所学的新知识应用于实际形成新的技能作准备。"知识块"的收录和积累无疑对学生良好学习惯和人格品质的培养大有裨益,而"知识块"的组合补缺和化归又能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甚至创造能力。

3.5笔记不能"记完就扔"。笔记记完就扔就失去了意义。数学好的同学一般都要经常对笔记进行阶段性整理和补充。例如可以分类建立"错题集",整理每次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并作剖析;还可以将笔记整理为"妙题巧解"、"方法点评"、"易错题"等类别。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到了紧张的综合复习阶段,就会显得轻松、有序,还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把所学知识系统化、信息化。

3.6问作业,有技巧。有的话天天说,却未必有效果。有些家长一回家就马上问孩子功课,这样极易引起孩子的心理反感,为什么我们不问问:"今天你什么课上得最有意思?"、"你向老师提了什么问题?"、"你借到了什么新书?"……假如我们对孩子的精神生活表示淡漠,只是想到营养与成绩,长此以往两代人感情会产生隔阂,心灵就很难沟通了。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篇3

   获得高分最可靠的因素是懂得怎样开发本人的潜力。研究表明:"尖子"生名列前茅的技巧其他人并不难学到手。根据美国教育专家和尖子生自己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十项:

   1、以学为先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正是理应先于娱乐。

   2、随处学习每天练跑途中记忆词语。在盥洗池旁贴一张词汇表,每天刷牙时熟记一个生词;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坚持不懈。

   3、讲究条理把常用的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一个纸箱或抽屉装好,避免用时东翻西找。

   4、学会阅读学会快速阅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的目录、图解和插图,为提前了解本书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

   5、合理安排再晚也勉励自己当天完成作业。

   6、善做笔记强调记笔记的功夫,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有的在笔记本中间华一道线,半边摘录课文概要,另半边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

   7、书写整洁。

   8、及时提问。

   9、学习互助学生经常一起讨论家庭作业中的难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篇4

①直观性。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理》)这门课程来说它的直观性不是其他课程可以比拟的。《马原理》概念多,原理多,抽象,难以理解,但多媒体教学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比如,在《马原理》中我们讲到物质这个概念,学生很难准确定义物质到底是什么,很多学生会想当然地把客观世界的一切东西称为物质,而忘记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把共性和个性概念混淆。那么我们运用多媒体展现一般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物质,让学生很明显地去感受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准确把握物质的定义。②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马原理》理论性太强,需要教师和学生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这对教师来说有难度,对学生来说更是困难。有些专业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很强,那么对于一些概念的把握会轻松一些,但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但不会产生兴趣,反而会反感到抵触。例如,在讲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时,尤其是空间,它将运用到天文学知识、相对论的知识,那么工科生来说兴趣一定比文科生要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讲述完相关概念后会给学生放一些关于“宇宙的产生和发展”、“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天气的变化”等科普视频,学生可以从视频中体会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而且有图有声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③节约了时间和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如今有些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学时大幅度压缩,所以一堂课对教师来说要涉及的内容太多,如果只是一味地说教和写板书会浪费很多时间,可能按预定完成不了教学计划,但是多媒体的介入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它涉及的内容更多,容量大,信息广,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虽然有着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优点,但并非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表现,也并非每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必须用上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有自身的局限性。

2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①阻碍青年教师的发展。如今的高校教师团队逐渐呈现出一个新特点,即青年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这对于教学来说很有帮助,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愿意主动接受新鲜事物,吃苦耐劳,但是现在的青年教师字都不好看,更不用说是板书的设计。所以很多青年教师为了避免写板书,更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整个一节课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其实这是不正常的教学手段。板书虽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教师在写板书的过程中能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也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思维变化过程。②教学信息量过大。首先,多媒体虽然信息广、容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成教学计划,可是学生长时间盯着多媒体看容易大脑疲劳,教师长时间对着多媒体讲课容易思维受限,整个课堂环境缺少“人情味”。其次,学生只是对多媒体呈现出的图片、视频或是声音感兴趣,每节课就等着老师放视频放图片,寻找视觉冲击感,但是一节课下来只是过眼云烟,华而不实,忽略了书本的重要性。③学生不会做笔记。做笔记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而大学的笔记由于一节课内容较多,只能去记忆老师上课的重点。但多媒体的出现使学生退化到懒的做笔记,因为现代技术的发展很快,多媒体信息量的增大,使得学生一看到那么多文字就不想去写,于是在课堂上拿手机利用拍照功能拍下老师的每一张幻灯片,或是下课后拿移动硬盘考取老师的多媒体资料。

3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多媒体教学虽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但它只是一个授课手段,不能作为授课的主导工具。课堂上的主人还是教师和学生,多媒体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对多媒体教学要进行一些授课上的改进。

3.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都对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亲切的话语,更加口语的形式和学生交流,容易掌握和把控学生的动态学习。同时传统教学中对教师的备课水平也是很有考验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预设一些突发状况,或是多准备一些备用资料。而多媒体它只是一个机器,没有情感,没有生命,教师如果满堂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导致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形成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效果,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课堂表现情况。其次,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如停电等问题,教师又没有纸质的教案,这就会导致教学事故。所以二者应该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把多媒体用在真正应该用的授课内容上。

3.2多媒体教学与笔记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由于信息量过大,使学生有一种应接不暇,来不及做笔记的感觉,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要考虑这个问题。多媒体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并不是所有知识概念的叠加,教师应该在授课中注意,该让学生做笔记的地方应该以板书的形式,通过思维的推倒呈现出来,尽量避免所有的东西都展现在多媒体上,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分清主次,这样一来学生会将学习回归到课本和老师的讲授上去。

3.3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的水平

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师应该多参加一些多媒体制作的培训,体会多媒体教学的真正内涵,而不是简单图片粘贴,视频播放,动画声效,更不是直接将书本知识复制粘贴到多媒体,或是教案和板书的“搬家”。其实,多媒体教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既要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更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社会的实际,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动作用。

4总结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篇5

关键词:物理学法

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教法是先导,学法是中心。教师不仅仅只关心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即“学会学习”。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的学法指导”浅谈如下自己的想法:

一、明确学习目标,注重理解物理概念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预期目标,否则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学习知识亦如此。青少年时期的初二学生有着广泛的好奇心,但好奇心再多、再强也无法取代学习目标。每位同学要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好奇情感,使之转化为求知的欲望,然后理智地确定全学期的总体学习目标,针对物理学科各章节的局部学习目标和平时各节课、各知识点的细节学习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过程是有序而行。在物理课的学习过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是重要的,也是困难的。因为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一条物理规律的认知,都需要由知道上升为理解,才能达到应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解答问题的目的,这在学习过程中是非一日能完成的。同学们在学习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时,要使自己由“机械记忆”转为“意义记忆”,最终上升为“逻辑记忆”。俗话说得好:概念通了,一通百通。就是说:知识的学习中,概念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因此,同学们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各章节中物理概念的学习,要特别注重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每一条物理规律。

二、听好课,做好笔记

上课要认真听讲,这是必须的。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也不要以为老师讲得枯燥而无趣,就做小动作或说话。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如果课堂效率不高,靠课后来巩固复习是得不偿失的。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例如,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

(1)理解透彻,记得牢固

1)理解透彻,记得牢固

理解是提高记忆质量的前提.对初中物理中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额定功率”、“实际功率”、“比热”等,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否则更易发生混乱。

(2)语言简练,记得快

教师可将一些重要知识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如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编成:“一物一线等值反向”;光的反射定律可编为:“三线同面,法线居中,哪来哪去,角度不变”;电路识别可编为:“简单电路四元件,源器线加电键,逐个顺次是串联,电路分叉属并联”。

(3)反复强化,记得准

对有些知识,需反复强化记忆。即凡涉及到该内容时就不断强化刚形成的条件联系,并及时运用、巩固,以加强记忆。

四、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及规范解题

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复习、巩固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如指导学生解答说理题时,要求学生按三步进行:讲道理、摆事实、得结论。同时解物理题时要规范、全面,符合要求。问答题叙述要清楚,不能答非所问,词不达意;计算题要写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公式,代入数据要有单位,最后得出结果。教师在上新课时,除把知识要点和概念讲清楚外,在讲解例题时注意解题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不能马虎,通过归类讲解、认真分析、规范训练、严格要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五、注重知识的整理和认真订正错误的习惯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篇6

一、焦点之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中心是否存在必然联系?

文件中心的理论基础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这本来是档案界大多认可的共识。但近期有学者对此给予否定的回答,甚至得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没有也不可能成为成立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

?1?的结论。笔者无意逐一论争,仅从三个方面略述浅见。

首先,文件中心的建立目的和理论依据能否等同?有学者认为“经济上的节约原则,是美国政府成立文件中心的主要依据,而不是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

?2?笔者可以简要回顾一下文件中心的产生过程。文件中心最早产生在美国,最初形式是二战期间海军部为集中保存平时不常使用的数量庞大的文件而设立的临时库房。由于这种库房及设施不如档案馆要求高,既适应了战后的经济形势,又能满足各联邦机构的相同需求,因此很快在全美推广开来。1950年颁布的《联邦文件管理法》授权设置联邦文件中心,由国家档案与文件局领导,隶属于联邦档案系统。尽管建立文件中心最初的确是“一种政府行为”

?3?也的确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节约,但这应当是文件中心建立的目的,与其理论依据不能混为一谈。从产生时间看,文件中心先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恰恰是发端于对文件中心这一实践事物的理论解释,后来研究范围扩大到了文件的整个运动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的全面管理,最终因客观揭示了文件的运动过程和规律而成为文件管理的核心理论。可见文件中心出现在前、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形成于后,正是对理论源自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的有力证明。如果以文件中心产生之时尚无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由得出二者没有必然联系的结论,恰恰正是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颠倒。

其次,文件中心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有无必然联系的关键要看后者能否成为前者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依据文件的不同价值及其作用形式这个完整过程可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文件在每一阶段因其特定的功用和价值而与管理形式、保存场所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关系”

?4?它之所以是对文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关键在于抓住了文件运动的基本动力——价值形态及其规律性的转化。化用美国档案学者谢伦伯格的经典论述,文件具有两种价值形态,即对形成机关的原始价值(第一价值)和对非形成机关的从属价值(第二价值)。这两种价值形态在文件运动过程中不断进行规律性的转化:第一价值逐步递减,第二价值逐步递增,最终实现第一价值向第二价值的转化。

第一价值决定了文件在现行阶段为形成机关服务是首要目的,保存场所应当是机关内部,以满足方便控制和频繁利用的需要。到半现行阶段,文件的第一价值开始衰退,尽管其对形成机关仍具有查考作用,但利用频率大大降低。此时服务对象仍以机关为主,保存场所需具备两项功能,一是继续发挥文件的第一价值,满足形成机关的利用需求;二是检验文件是否具有第二价值,为最终处置,即销毁无价值文件或将具有历史价值的文件移交永久保存机构(档案馆)做好准备。进馆后历史文件的服务对象由形成机关扩展到社会各界。可见,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紧紧把握价值形态的变化,描述了文件从产生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的运动过程;揭示了这一连续过程因价值形态的规律性转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阐明了每一阶段的特定价值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形式的对应关系。

文件中心的性质和功能能否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找到合理解释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从阶段划分来看,文件中心是与文件的半现行阶段相对应建立的一种过渡性保管机构,处在形成机关与档案馆之间的中间位置。它之所以具有过渡性和中间性,是因为半现行文件在文件整个运动过程中处于中间阶段,相应要求保管机构既因文件的原始价值继续满足形成机关的利用需求,又因文件的潜在历史价值为历史文件进馆保存做好准备。这决定了文件中心必然具有过渡性,具备满足形成机关利用需要和确保进馆文件质量两项基本功能。可见,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的文件运动过程和阶段划分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各阶段对应的保存场所在不同国家可能名称各异,但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和基本功能。文件中心的现实也充分证明这一点,它在许多国家的名称和形式不尽相同,但始终都是一种过渡性的半现行文件保管机构。

再次,如何辩证看待文件中心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关系?如上所述,文件中心是西方国家找到的一条保管半现行文件经济和有效的途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从探寻文件中心的理论根源起步,逐步扩及文件的整个生命过程和全面管理,最终上升为揭示文件客观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成为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理论基础。以上分析表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无愧于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还能为价值形态不同的各阶段文件对应的保存场所提供理论依据,不管它们的名称如何。然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中心的理论基础并不意味着认可这一理论就必然要建立文件中心;也不意味着没有文件中心,这一理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把二者的密切联系仅仅看成是狭隘的依存关系或唯一的对应关系,不免过于绝对化和简单化。笔者认为,二者确实存在密切联系,这种辩证关系表现为文件中心的建立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但文件中心不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唯一应用对象,不能以文件中心的建立与否作为评价该理论的高低并衡量其适用性的唯一标准。

根据以上评析,笔者的结论是文件中心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存在必然联系,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源自文件中心实践,并成为文件中心坚实的理论基础。进一步而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并非国外“专利”。尽管“文件生命周期”概念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但文件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事物,其运动过程和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可说是西方档案学者总结出的揭示文件客观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中国同样存在探索这一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努力。因此,揭示文件客观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无论在中外冠之何种名称,都是全球档案界共有的理论财富。这也说明我国同样存在建立文件中心的理论基础。

二、焦点之二:中外文件、档案概念的不同能否成为我国建立文件中心的障碍?

对文件、档案概念的理解是文件中心可行性问题理论分歧的另一个焦点。有的学者认为中外文件、档案概念的差异,决定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宜中国化,自然也不宜建立文件中心。?5?有的学者针锋相对,提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完全适用于中国”[6]。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及是否适用于中国,笔者拟另文探讨,这里只想就中外文件、档案概念差异的实质及与文件中心的关系略述浅见。

尽管中外文件、档案概念的表述有多种形式,但差异的实质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角度看,可归结为对文件运动阶段的划分并不完全一致。该理论依据价值形态的转化将文件运动过程大致分为现行、半现行和非现行阶段,从价值变化讲就是第一价值旺盛、第一价值衰退、第一价值丧失/第二价值凸现三个阶段。但由于各国国情和文档管理体制的差异,以及学者观察问题角度有别,不同国家和学者可能有各种具体划分方法,仅据有的学者粗略统计就达十数种之多,从二阶段到八阶段都有,划分标准也五花八门,包括利用频率、保存地点、管理程序、作用形式等等[7]。这表明阶段划分不可能也不应当强求一致。与较富代表性的英美国家相比,中外文件、档案划分的异同主要有三:一是对档案阶段的规定存在差异。在上述三阶段中,英美国家多把非现行阶段才视为档案,而我国从半现行、甚至现行阶段后期就视为档案了。二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界限或者说标志存在差异。英美国家多以进馆为转化标志,而我国多强调“归档和集中保存,既是文件向档案转化的一般程序和条件,又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一般标志和界限”[8]。三是各阶段文件对应的保管场所有同有异。英美国家分别是形成机关、文件中心和档案馆,我国则为形成机关、档案室和档案馆。以上差异表明我国档案概念的外延大于英美国家,相应带来对文件、档案关系的理解问题。

根据我国传统的狭义文件观,把文件与现行阶段对应、档案与后两个阶段对应,就很难理解档案是文件的一部分,极易得出二者是不同事物的结论。但笔者认为,国外对文件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文件对应的是文件运动全过程的所有阶段,这就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文件”的含义;狭义文件对应的是现行和半现行两个阶段,这就是英美国家通常所提的“文件”概念。据此文件与档案的关系可以解释为:档案是广义文件的一部分,档案由狭义文件转化而来,档案与现行、半现行文件是同一事物在不同运动阶段上价值形态的体现。这样一来,中外文件、档案划分的差异主要就是对文件(狭义)由何阶段转化为档案以及转化依据和标志的不同认识。我国多把文件从业务部门或文书处理部门移交到档案室后称之为档案,表明文件从半现行阶段开始转化,转化依据和标志通常是“归档”。而在英美国家,文件直到非现行阶段进馆保存后才被视为档案,转化依据和标志多是“进馆”。笔者认为文件从哪一阶段转化为档案并不重要,关键应认清引起转化的本质因素。无论是我国的“归档”,还是英美国家的“进馆”,都不足为本质因素。因为这种转化包括存贮形式和本质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文件办理完毕后经过立卷归档,由分散流通状态转变为集中存贮状态;后者是指文件由记述和传达现行信息的载体转化为历史记录。归档和进馆都只不过是为安全保管和利用的方便而实行的一种工作制度或程序,只能表现存贮形式的转化,无法完全体现文件与档案的本质区别。只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的价值形态的变化,才能全面揭示出文件与档案发生存贮形式和本质作用变化的本质因素。可见,与归档和进馆相比,价值形态转化才是文件向档案转化的一种更加客观的依据和标志。

中外对文件、档案概念的不同理解应否阻碍文件中心的建立,笔者持否定看法。理由主要有三。首先,尽管中外文档划分存在差异,但都实施了分阶段管理,各阶段均有相应的保管场所和管理形式。这说明中外存在这样一种共识——尊重文件客观规律采取阶段式管理,使管理最为合理和有效。这种共识就可为我国建立具有诸多优越性、广受西方青睐的文件中心清除理论障碍。其次,文件中心是与半现行文件相对应的管理机构,因经济高效的优点得以在西方国家普及。无论我国有无半现行文件的提法,这一阶段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有相应的保管机构。但我国已有档案室的现实从理论上讲不应构成建立文件中心的障碍。再次,西方国家对文件、档案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把非现行阶段文件才视为档案,有的认为文件从现行阶段起就已转化为档案,这些具体差异并未妨碍文件中心在这些国家的普遍建立。可见,以中外文档概念不同为由反对建立文件中心的观点在理论和现实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根据以上评析,笔者的结论是建立文件中心需突破我国传统的狭义文件观,呼唤一种广义的文件观,这也正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反映的文件观。按照这一科学理论,文件概念的外延应包括文件从形成到最终归宿完整运动过程的所有阶段,而不是其中某一特定阶段。我国部分学者所谓“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根本不符合我国实际”[9]或“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名不副实”[10]的结论,都是从狭义文件观来考查这一理论的。狭义文件观的严重不足在于过分强调文件各阶段的区别,忽视各阶段的固有联系,因此难以准确反映文件与档案的关系。西方各国尽管对文件的阶段划分以及对各阶段的称谓不完全一致,但它们普遍建立文件中心正是基于对广义文件观的一致认同。可见,假如不能接受广义文件观,就无法真正理解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质,也无法辩证看待文件中心的可行性。

总之,笔者认为文件中心的建立在我国不乏理论基础,如果认同广义文件观就能为消除上述理论分歧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注释:

[1]林清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中心没有必然联系》,《山西档案》1999?6。

[2]同上。

[3]同上。

[4]笔者与韩玉梅共同主编:《外国档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5]王茂跃:《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宜中国化》,《山西档案》1997?6。

[6]何嘉荪:《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完全适用于中国》,《山西档案》1998?5。

[7]同上。

[8]吴宝康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从新闻客观性分析了中美两国报纸如何报道对方国家。本文首先概括总结了中美两国报纸在报道对方国家时所呈现的总体形象,报道内容和手法,以及目前中西学者对新闻客观性的不同理解:焦点集中在新闻的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关系上。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有关客观性的两个概念:事件客观性和整体客观性,并论述了这两者的内涵和相互间的关系,然后运用事件客观性和整体客观性二个概念分析了形成中美两国报纸报道方式和现状的成因,并指出性与国家形象密切联系,应与以重视。关键词:客观性、中美报道一、前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号经济大国,其国际地位仍受到人们关注。但是由于政治、文化和思想意识形式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关系的发展总是不那么顺畅。特别是,50年来一直左右着两国间的关系,成为引发两国矛盾的最敏感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中美两国的报纸如何报道对方国家正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不少中美学者运用内容分析法来探讨中美两国媒体在报道对方时所运用的报道手法,因为媒体的报道往往能折射出两个大国的国家形象和关系现状。本文将从新闻的客观性的角度来研究中美两国间的新闻报道现状,并分析其报道手法和成因。二、中美两国如何报道对方国家2.1中国媒体如何报道美国2.1.1总体形象刘力群1991年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中国报纸(《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进行了研究。他的结论是中国报纸往往把美国看成是一个富有、现代化、开放和民主的国家(Liu,1991,p35)。这一结论与徐小鸽在1994年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进行的内容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尽管中国报纸也报道美国的犯罪和暴力现象,但总体来说,中国报纸塑造美国的形象是积极的、肯定的、正面的(徐小鸽,1996,p304)。2.1.2报道内容根据徐小鸽1994年的调查,中国报纸对美国的报道侧重政府报道、美国与其它国家的的外交关系,军事行动,国内政治和政策,美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关系,并较多采用官方的新闻来源,如记者招待会,新闻会和政府研究等(徐小鸽,p303)。此外,徐小鸽的比较调查还发现,就报道量而言,中国报纸对美国的报道是美国报纸对中国的四倍(徐小鸽,p303)。2.1.3报道手法刘力群和徐小鸽的研究还表明,中国报纸对美国的报道相对准确和公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不仅增加对美国报道,对美国的报道更为客观、有利(徐小鸽,p296/Liu,p16),而且很少对美国进行评论。即使评论,也是谨慎温和,因为中国报纸不会违反政府政策去对美国评头论足(徐小鸽,p304)。2.2美国报纸和如何报道中国2.2.1总体形象根据1991年苏尚明(音译)的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2年至1988年14年调查发现,美国记者对中国的了解比以往有所改进,但是美国报纸更多报道一些事件,且缺乏足够的社会背景,往往忽略了报道的重要社会趋势。因此,中国的整体形象是被扭曲的,报纸所传播的讯息是消极的(徐小鸽,p294)。由于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尤其是中国近几年的巨大变化,给真实地报道中国、理解中国更增加了难度。徐小鸽1994年对美国报纸报道的调查发现,美国报道中国总是持批评态度,并以负面报道居多(徐小鸽,p309)。2.2.2报道内容徐小鸽1994年调查还发现,美国报纸报道中国的内容依次为人权,犯罪、暴力,美中贸易关系,人民和人情味,而主要以“人权”为中心。几乎把所有的新闻报道与人权问题挂钩(李希光,1999p4)。而且这些报道的新闻来源大多是非官方的,如持不同政见者,在华美国人,年轻企业家,普通人等(徐小鸽,p304)。2.2.3报道手法有关美国媒体报道中国的手法,李希光在其新出版的《中国有多坏》一书中作了较为详实的描述,主要内容包括以下:(1)把对中国的报道简单化,模式化,报道的题目和采访都是为树立这样一个形象服务:中国是个共产主义邪恶国家,独裁国家。(2)只取对其有利的新闻报道,丝毫说不上全面和公正。这一手法在陈德智调查分析西方报纸报道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的报道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陈德智,1999,p6)。(3)报道时妄加评论,乱用背景材料或直接发表恶意评论(陈德智,p7/李希光,p4)。(4)模糊新闻来源,采用双重标准。尽管用“妖魔化”来概括美国报纸对中国的所有报道似乎有些偏激,但却从某些方面反映出美国主流媒体对待中国的大趋势。对这一论点,也得到了有关西方学者的认同。来自印地安州立大学的大卫·亚当斯博士在其《改进大洋两岸的中美新闻报道》一文中,也承认:与中国所发生的这些社会,经济和技术文化相比,美国和西方报道的内容显得像10年或15年以前的中国所发生的事情...媒体应同样注重中国的在这方面所得成就(亚当斯,1998,p20)。三、对新闻的客观性不同理解新闻的客观性这一概念由西方学者提出,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它(郑保卫,1990,p56)。但是我国新闻界与西方新闻界对新闻的客观性的理解有一定的差距。这一现状也反映到了大陆学者与在西方接受教育较多的台湾学者之间。去年,笔者赴台参加两岸新闻界第一次交流会期间,双方代表曾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学者把客观性强调到了不恰当的地步。他们把“客观性”说成是超阶级,超党派的东西,是“纯客观”只陈述事实,而不表达意见(郑保卫,p57)。所以,他们认为新闻的客观性不可能有倾向性,两者不能相容。我国大陆学者认为新闻具有客观性,但同时认为新闻也具有倾向性,并认为新闻的倾向性与客观性并不矛盾(孙少晶,1999,p16),因为倾向性是记者通过新闻事实,暴露出来的思想趋向,而不是随意作主观的解释和议论(刘建明,1991,p62/郑保卫,p57)。客观性和倾向性反映到新闻实践中则表现为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的比例多少。说到底是指新闻报道是否能达到正确、公正和全面三个标准。虽然中西方都采用正面、负面和中性报道,但它们在各自媒体中所占比例却是很不相同的。张威在其《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一文中指出,中性报道的分布,中西方比较均衡,但西方媒体更多倾向于负面报道和负面倾向,正面报道则是风毛麟角。同样,尽管我国的媒体近年来加强舆论监督力度,产生了很多批评性或负面报道,但正面报道仍享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他认为这种正、负面报道的不平衡成了区别了中西方新闻报道方法的重要分界线(张威,1999,p49)。这一结论与上面中美两国之间如何报道对方国家的众多结论不谋而合,从而也进一步证实了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之间的辨证关系。四、客观性的两个方面:事件客观性与整体客观性为了更好地了解、分析中美两国间报纸如何报道对方国家,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下列二个概念来进一步审视客观性:即事件客观性和整体客观性。事件客观性指或称个体客观性,是指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地报道。它的报道形式可以是正面报道、负面事件和中性报道。除非是虚假和凭空捏造的报道,这三种报道形式均符合新闻客观性的原则。它们虽然所反映的只是一个事件的一侧面,但不管是正面,负面还是中性,却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上文中孙少晶所提及的客观性与倾向性不矛盾之处,主要是指正面报道和负面性报道并不违反客观性原则。整体客观性,顾名思义,是一个事件或个体客观性的整体结累,所反映的是一个总体形象。从受众的角度来说,它是指媒体对受众的一种长期的、有时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或效果。整体客观性所反映的形象可以是事件的客观,公正的形象反映。但由于报纸等媒体的影响,也可能是被扭曲的、偏面的形象反映。关键取处于其与事件客观性的关系:首先,整体客观性与事件客观性两者有关密切的关联,两者相辅相成。整体客观性是以事件客观性为基础的。如果事件客观性所反映的正、负面和中性报道的比例相对比较均衡,那么整体客观性所反映的事件也是一个全面、准确,公正的。当然,即便有正确的正负中报道比例,如果没有足够的新闻流量,也会影响对整体形象的准确了解(徐小鸽,p292)。反之,如果事件客观性所反映的正、负面和中性报道比例严重失调,持继的时间很长,且保证有足够的新闻流量,那么整体客观性也可能随之产生与事实不符的、被扭曲的总体形象。

其次,整体客观性对事件客观性又具有较大的反作用。如果整体客观性在事件客观性基础上形成了某中固定的形象或模式,那么以后便会用这种形象或模式来选择和取余与之吻合的事件客观性。假如整体客观性所形成的形象是客观、全面、公正的,那么它所选择的事件客观存在也是客观、全面、公正和真实的。反之,整体客观性所形成的形象是不客观、全面、公正和真实的,一旦形成一种气氛后,就会排斥那些即使是客观,全面、公正的事实。这时就会出现是非颠倒,形象扭曲的或被夸大或被故意忽略的局面。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整体客观性的客观和全面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在新闻实践中,由于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差异,真实的整体形象与媒体所描绘的形象总是有一定的差距,不可能一模一样,只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新闻的客观性,以某种程度上,不可能是纯客观,只是其客观的程度和角度不同而已。五、如何看待中美两国报纸的报道手法从目前中美两国报纸报道对方国家的现状看,我国报纸采用的手法是以正面报道为主。这与我国的“发展新闻学”运作模式有关(徐小鸽,p309)。我国报纸是党和国家的喉舌。由于中国政府主观上支持和平事业,要发展与美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给读者提供的通常是比较客观的美国报道(徐小鸽,p309),强调了上文中所提到的事件客观性中的正面报道。虽然中美关系发生变化时,也会出现一些曝光美国的阴暗面报道,但自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在中国报纸上的总体形象(即整体客观性)是正面的、积极的,和真实的。对当今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美国是一个发达、富裕和较宽松、自由的国家(Liu,pp121-122)。这从目前大批中国学生涌向美国留学,中美学术交流频繁可以得到佐证。正是因为中国报纸中有关美国的整体客观性是正面,积极的,这也直接影响其事件客观性。假如现在我国某份报纸,想突出美国阴暗面,突出负面报道,笔者认为美国的总体形象恐怕改变不会太大。当然有可能会使读者更为现实地看待美国。相反,以往许多研究表明,美国报纸报道中国的时候,虽然多数也是客观报道(周胜林,1999,p34),但其所报道的内容一直以来往往都偏向于负面报道,或者多数是负面报道。许多西方学者也公开指出这一点,并认为这样对中美的交流非常不利(亚当斯,pp17-21)。随着事件客观性不断强调负面、揭露和耸人听闻的报道,而且几乎所有有关中国的报道都是如此,这样当新闻流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势必会影响其整体客观性。因此,美国报纸所塑造的中国形象也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和被扭曲的,与事实不相符合。难怪许多美国友人初次到中国来参观访问后,总是惊讶不已。他们惊叹中国文化的博大,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有许多与美国不同的地方,但他们看到的却是一个蓬勃发展,充满自信和生机勃勃的国家。这些与许多美国人从美国报纸得到的有关中国的形象(人权问题、独裁)显然是大相径庭的。在美国报纸对中国形象形成一种被扭曲的整体客观性后,它便反过去影响其事件客观性,也就出现本文第二部分所列的看似僵化的报道方式:简单化,偏面、妄加评论,模糊新闻来源和双重标准。这些方式多数是客观报道,但它们塑造的却是一个负面总体形象:即中国是一个独裁国家,没有民主、只有人权问题,暴力甚至侵略。就这一负面报道的问题,笔者曾经与一位《纽约时报》的驻中国记者探讨过。这位记者的回答是他别无选择。作为职业记者,他也想进行全面报道。然而即使他想进行全面,客观的报道,他的编辑也会枪毙那些不符合他们报纸标准的文章。最后,这位记者坦言他来中国之前刚买了一幢漂亮的房子,现在很需要这份高薪工作来还银行贷款。所以有时即使违背他的职业原则,他也只好听从总部的指令。六、客观性与国家形象本文所指的国家形象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徐小鸽,p291,)。从上面对事件客观性/整体客观性和中美两国报纸的对对方国家的不同报道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事件客观性与国家的总体形象并无十分紧密切的联系。而整体客观性则与国家形象有关紧密的联系。国家形象在国际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确定各国政府、组织和人民如何交往,而且也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外交、军事政策。它可以促交流,也可以引起误解和国际冲突,并且还会影响世界的稳定和生存(徐小鸽,p292)。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对新闻客观性的认知,已不再是纯学术的问题。更好地研究探讨新闻报道客观性,认识有关新闻客观性的两个概念:事件客观性和整体客观性,将有助于我国更好地进行对外传播,为我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当然,新闻报道中的国家形象在不同的文化、政治和不同意识形态中很容易被歪曲,一般不可能做到绝对客观,公正。这是因为某一文化中的报纸在报道其他文化/国家时,总是从自身的理解,和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对方,报道对方。而这一审视、报道过程中,很容易由于本身文化的因素,而不能对对方的文化塑造一个客观、公正、全面的形象。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真正形象在另一文化中塑造的形象不可能一模一样,而是一个永远接近的过程。再看中美报纸对对方国家的报道手法,其风格截然不同,所以,其塑造形象的差异也是情理之中的。问题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来正确认识这一点,以有效地进行对外传播,增进各国的了解。这将是一个值得研讨的新题目。参考书目1.徐小鸽,1996,新闻传播原理与研究,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LiuLiqun,(1991),"theimageoftheUnitedStatesinpresent-DayChina,"BeyondtheColdwar:Sovietandamericanmediaimages,ed.everettee.Dennis,GeorgeBeyondandYassenn.ZassourskyCnewburypark:Sagepublication.3.SuShangming,"ChangingamericanimagesofChinaasreflectedinthenewYorktimes,thewashingtonpost,theChristianSciencemonitor,1972-1985"(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ofHawaii,1991)4.李希光,1999/6/23,妖魔化-----美国主流媒体的主旋律,中华读书报/四版。5.陈德智,1999,没有硝烟的轰炸-试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对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的报道,国际新闻界,(4期/总91期).6.大卫·亚当斯,1998年,改进大洋两岸的中美新闻报道,国际新闻界,4期。7.郑保卫,1990,新闻学导论,1990年12月,北京:(新华出版社)。8.孙少晶,1999,新闻倾向性,一个尚需澄清的概念,新闻大学,夏。9.周胜林,1999/03,论客观报道,新闻记者。10.刘建明,1991,客观新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张威,1999,中西比较,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国际新闻界,(1期/总88期).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篇8

读书是学习,读书是充实,读书是体味文化,读书是回顾历史,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读书是思想的驰骋,读书是与前人会心的交流,读书是自我灵魂的感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生必读的名著资料,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必读的名著资料《海底两万里》

《十万个为什么》

《汤姆索亚历险记》

《爱的教育》

《格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

《小王子》

《西游记》

《茶花女》

《三个火》

《昆虫记》

《名人传》

《三国演义》

《简·爱》

《红鞋子》

《秘密花园》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红楼梦》

《小公主》

《爱丽丝漫游奇境》

《草房子》

《一千零一夜》

读书的好方法有哪些1、泛读: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

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2、精读: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

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

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6、选读: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

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书的方法技巧五字诀读书法

一种读书的程序,即通过翻看、阅读、提问、背诵和温习五个步骤来读书。这一过程可简称为“看、读、问、背、习”五字诀。翻看,就是根据学习的要求,首先浏览一下内容梗概,了解这本书是否为自己所需。阅读,就是将所需之书较快地粗读一下,了解书的主要论点,然后,认真仔细地阅读,要求思考和研究,深入理解全书的内容。提问,指阅读后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背诵,指反复诵背达到熟练,这是巩固读书效果的可靠办法。温习,指经常复习减少遗忘,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审查性阅读法

美国著名学家阿德勒和多留恩在他们的著作《怎样阅读一本书》中提出了审查性阅读法、分析性阅读法和综合性阅读法三种阅读方法。所谓审查性阅读就是先对要要阅读的图书进行快速的浏览和预习,将内容加以归类,明确图书的结构和基本内容,确定该书是否值得一读。审查性阅读要回答的问题是,这本书属于哪一类?全书基本内容是怎样的?它的结构顺序怎样?作者靠什么深化他的观点和理解主题?然后做出回答这些问题的笔记。这种笔记主要涉及书的结构,而不是它的主题和细节。

分析性阅读法

所谓分析,指分析书的主题和题材,说明全书各部分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以及逻辑上的内在联系,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性阅读,能对书的主题观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论述。在分析性阅读中所做的笔记是概念性的笔记,既包括作者的概念,也包括读者的概念。通过阅读,这些概念被加深和拓展了。

追踪阅读法

一种追踪问题、探索真谛的学习方法。其具体运用就是:循“题”而读,挈“题”索知,觅“题”参照,抱“题”探究。(1)循“题”而读,指用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做引导,推动阅读的步步深入。(2)挈“题”索知,指针对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找对口书刊阅读,直到获得满意答案为止。(3)觅“题”参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一本书中索取问题,然后参照同类和相关的书进行阅读;另一种是将书中论述的问题与实地、实物相参照。(4)抱“题”深究,当发现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时,要追踪问题,深入研究,进而又懂得书上没有的东西。

结构式读书法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篇9

关键词:整体生存伦理 历史的民族志 水权 林权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策略

从2008年6月到2009年暑期,笔者先后三次在安徽省绩溪县善庄镇择塘村做了总计7个月的田野调查,围绕林权问题搜集了很多历史文献。在调查林权过程中,水权问题进入笔者的视野。“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择塘村民的历史实践中,山与水唇齿相依。

在2008年暑期第一次田野调查期间,一位择塘村民给笔者讲了一起“常溪水坝”事件。

2007年,新农村建设项目拨款给我们村搞水利建设,具

体多少钱不清楚,村干部选择在常溪河上游余村那个地方,那

个水是从金山流下来的,村干部让人做坝把水引过来,后来余

村、善庄村、瑞村的人联手拿着工具把水坝搞掉了!赔了夫人

又折兵。没有办法,我们村又打算在山脚底,原来团结水库的

地方,建设自来水工程,还不知道是福是祸!

笔者后来搜集到的一份择塘村委会工作汇报详细记录了水务工程的资金来源:

争取项目资金180.1万元。省级134万元:小型农村水

利建设项目100万元,择塘至善庄公路建设补助30万元(实

际到村10万元),人畜饮水24万元,省“千村百镇”试点建设

20万元,省文化厅3万元,省档案局1万元。县级46.1万

元:整村推进30万元,县生产互助资金10万元,水利局3万

元,扶贫办2万元,县就业局1万元,城建委o,5万元,农机局

0.2万元,人事局0.2万元。(2007年度择塘村工作汇报,

2007年11月28日)

笔者就这件事问起该村村长,村长一肚子委屈地说:“我们村委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争取到这个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水务工程,是要解决我们村饮水难问题。本来上游的山场是我们村的,‘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山是涵养水源的,我们村有权利用常溪的水,但毁坝事件后,我们只能另外寻找水源。”

从笔者所面对的田野经验来看,当地民众的林权与水权观念融为一体,相对于其历史实践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西方式产权概念对中国地权和水权性质的解释显得甚为粗糙。并且,仅仅解释水权和林权的性质还很不够,还应揭示呈相互混融状态的水权与林权背后的民间法秩序。

笔者的田野工作在时间维度上虽表现为“当下的”,但它又是历史的,因为历史也活在当下,故而是一种整体性历史实践,本文的研究策略也因此可以概括为“历史的民族志”(historicalethnography)。国内法律人类学者所用的法律民族志延伸个案方法,或者“描述‘内于时间’的个案的‘延伸’及其对农民社区的后来发展的影响”(朱晓阳,2008:307),或者将个案的“前历史”作为理解个案发生的“前过程”(杨方泉,2006:25),则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历史”与“当下”的整体性实践关联。在此,深邃的历史感和敏锐的历史意识是“历史的民族志”实践者必备的精神气质和职业素养,而民族志的反思和批评又成为“历史的民族志”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走在历史的田野上”

绩溪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原是徽州“一府六县”古城之一,城外有一较为宽阔的护城河――扬之河。据清嘉庆《绩溪县志》记载:“若扬之水自北而南流,昆、常、庐诸水自西而东流,登水自东而西流,并会于象山,皆得为绩之义”。距绩溪县城一小时车程的善庄镇,位于绩溪县西部,是胡适的故乡。该镇管辖择塘村、旺村、瑞村、善庄村和余村五个行政村,分别以胡、曹、程、汪姓为主。镇域由“一路两河”(镇上公路、常溪河与昆溪河)交织而成,山、水、林绵延相伴,徽派建筑黑白相间,恰似世外桃源。从善庄镇政府步行出发,经过开发区,沿着宽约2,5米的田间水泥路,穿过“风乎亭”、“五猖庙”,翻越来龙山中长岭,大约20分钟可以到达聚族而居的千年古村落――择塘村。

择塘村位于善庄镇中部,三面环山,距离县城39公里,面积9,21平方公里,管辖11个村民组,501户,1723人,耕地面积1179亩,林业用地5203亩,其中用材林2007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栽桑养蚕、长毛兔养殖、玩具加工和外出务工。

由于择塘村地势较高,水资源相对稀缺,故村内水塘、水井星罗棋布。据择塘村志《龙井春秋》载:“塘多井多是择塘村的一大特色。村内共有南龙井、北龙井、上井及北培井四口水井,分布在村落四周。择塘村内外水塘有170多口,居全镇第一,其中不乏名塘,如慕前塘、坝下塘等。这些古塘遍布村内,既方便村民洗涤、浇灌,又具有火灾应急的消防作用。建国后,慕前塘一带曾三次发生火灾,都未发生蔓延……”’本文为该村取名“择塘村”,正据此意,而择塘村的真实村名则更形象地反映了该村的微生态地貌。

择塘村一位“调解大王”的一席话呈现了择塘宗族的辉煌与村落历史的沧桑。

我们村分五个系,每个系都有一个门派,每个系都有一个

祠堂,像我们原来就是前门派、后门派、中门派、上门派、下门

派,这五派,五个派系。像我们这个村呢,我们前门派占优势,

人多。解放初期,每个派系祠堂都有一个管理祠堂的,族长

啊,族长完全管理每个派系的收入、经济来源。祠堂有祠堂的

田地、祠堂的山,那个部分收进来,逢年过节,发放给村民。腊

月二十四小年晚上,就到那里集中吃年夜饭。男的到了50岁

以后,族谱,就像现在户口一样的,某某人什么时候出生的,今

年多大,每年到春分、冬至这两天,男的,就发一点小礼品,两

个鸭蛋,小意思。到后来,一直延伸到互助组,互助组以后,那

些东西就没有了。祠堂一直到1960年以后,转为

了,那个土地一片一片地划分,打乱了原来五个派系的范围,

以方便为原则,不按房派来了,集体化便于管理,生产方便。

到了高级社以后,农民组织起来,田地收归集体了,耕牛、农具

一般估价,一头牛多少钱,多少田。按照宗族、门、房派、家顺

序,当时各门派居住,不是根据你是哪一片就住哪一片,那个

不一定的,不是前门都住在一起,住在其他地方的也有,只是

相对来说比较集中。我们村90%以上都是姓胡的,杂姓都是

解放以后从外地进来的,有的是招婿的。招婿以前很少,因为

风俗习惯,男方也不愿到女方家去,不好看,对此看法不一样。

不管怎么样,发生口角,就说我是姓胡的,你姓什么?有各种

看法,现在要好一些了,但内心终归还是有一点。这也是一种

家族观念。这也和家产观念有关系,像我们这个家产、房产一

般全给男方,也是男方继承,女儿嫁出去就没有了。山脚底村

属于择塘村,他也是一个派系,姓叶,跟我们不是一个祠堂,西

村是,董家也不是,葫芦岭是,旺村上面一个小村尚村也是,旺

村向织里村过来有个江上村有一半跟我们是一个派系,一代

一代地传下去,根据他的姓来往,他姓胡终归是姓胡,姓胡的

这两个村都是我们村里的,他的子子孙孙都是姓胡,在历史

上,不涉及切身利益的话,一般也没有什么矛盾。

当追问目前村民宗族观念及村庄关系时,他似乎不假思索地告诉笔者:

虽然名义上不讲家族,但是家族观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办喜事,二是办丧事。共一个家族的话,红白喜事都是要礼

尚往来的。不是一个家族,就以朋友的关系、邻居的关系来

往。现在各房派居住更杂乱了,有的甚至去镇里了,买新房

了,住到开发区了,他们对村里观念依旧,该来往的还是要来

往,主要是生产资料、田地方面,我在那里不方便了,有的租给

别人,有的给本家,共一个家族的拿去种,你给我一点就给我一

点,不给我一点也无所谓,这种情况有。集体化期间,生产小队

划分与房派没有关系,那个时候,主要是便于管理,你的生产资

料、田地在这个方向,你的居住也在这个方向,基本上按照人口

划分,那时候就打乱了,不存在门派了,一直延续到现在。

聚族而居是徽州村落常态。据清人赵吉士《寄园寄所寄》载:“新安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朱文公家礼,彬彬合度。”1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本来“同宗共祖”的择塘村和善庄村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真胡假胡”之争――善庄村认为择塘村是“李改胡”,属于“假胡”,而善庄村属于“真胡”;择塘村则认为善庄村偷取本村族谱,属于“假胡”,择塘村属于“真胡”。很久以前的水碓官司也与此紧密相关。田野调查中,一位善庄村民偶然讲起这段历史记忆:

小时候听说,当时他们讲我们是假胡,他们是真胡,其实

都是“李改胡”。原先(善庄)没有牌坊(祠堂),也没拜过,不知

道他们什么一个亲戚把族谱借来看下子,结果看下子呢,不知

道是不还给他了,还是全部抄下来了,是那么一回事,所以他们

说我们是“假胡”,偷他们的“胡”,所以就打架了。刚迁来时,还

有其他姓吴,随后这个姓就消失了。修谱的时候是清朝末年,

那一次是我爷爷主持修的,我们善庄胡姓跟胡里村联合修的。

应该是“李改胡”第一代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当时就到了胡里

村,那个村庄历史比较早。择塘村呢,那是民国时期修谱时,他

到婺源的考水合起来修的。那个时候就有分歧了,本来我们应

该一起合起来到那个地方修过来啊,但他们就是不跟我们合

作。我们是直接跟胡里村合作,从那里修过来的。择塘村是跟

考水合作修的,考水的很多资料呀、照片呀,没有我们这里全。

后来,他也是通过其他地方收集,现在那里纪念馆收的比较全

了,所以我们和择塘村族谱修的都不一样。我们善庄从胡里那

边修过来,我们代代都有,意思是说呢,择塘村呢,整整少了五

代,择塘族谱里三代到八代没有,我们善庄族谱里有,择塘村族

谱没有,善庄多了五代。(问:实际上这五代存在吗?)这时间长

了,到哪里查呢?我们跟胡里合作的,肯定胡里有了,我们是统

一的。他们(择塘)是跟考水统一修的,也可能考水那里搞乱

了。以前没有修谱,后来想起来修谱了,追追追,往哪里追喽?

矗立在善庄和择塘村之间水泥路上的“风乎亭”是前几年择塘村集资修路时重建的,作为小地方的考古景观,它映射了当地人的历史记忆。2000年印行的择塘村志《龙井春秋》将“风乎亭”纳入“亭阁文化”的范畴:“在择塘通往善庄的半路上,有一座风乎亭。后人根据谐音理解为‘分胡亭’,由此而引申出的不同解释也众说纷纭,如以亭为界,择塘、善庄都曾称对方为假明经胡。其实,经查对两村宗谱,证实两村均属明经胡长房胡忠的后裔,只不过择塘建村历史稍长,善庄发展较快罢了。而意蕴深(远)的‘风乎亭’作为亭名的经典之作永远向后人昭示着择塘先人的文化功底。”当地人关于“分胡亭”的历史解释,在作为历史景观的“亭阁文化”之外,又被赋予了深远的宗族文化的历史意义。“风乎亭”在今天虽再无宗族分裂的历史表述意义,但两村村民围绕“风乎亭”的考古学和历史记忆,则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当下的实践中灰飞烟灭,村民的历史记忆总是和当下的生存智慧纠缠在一起。

三、“横打官司。直耕田”

弘治《徽州府志》卷二《食货》指出:“本府万山中,不可舟车,田地少,户口多。”这段文字既说明了徽州的地理环境,也透视了徽州的人地关系。择塘村世代缺水,“有女莫嫁择塘村,舂碓磨麦请社公”,成为耳熟能详的民谣,既反映了历史真实,也折射出村民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同时也隐含着村民对于生活资源的向往。族谱记载,择塘村曾经在昆溪河畔、尚村南头山坡下建造了一处社屋,成为村民祈拜求雨的场所。另外,据族谱记载,杨林(现善庄村杨林桥)处曾发生过择塘村与善庄村的一场水碓之争,后来诉至官府。择塘村的一位老人说:

听说是清朝末期,当时我们择塘村人多势众,商人多,文人也

多,祠堂山很多,只要眼前能看到的山都是我们村的,但是我们村

缺水,只有深塘和人工挖的水塘可以用,所以就四处寻找,发现杨

林桥有水碓。于是我们村文人想出个办法,半夜里派人把风车一

个扉页拆下来,带回村子,在上面刻上“择塘村”四个字,连夜再送

过去安装好,第二天,就派人去杨林桥争夺水碓。善庄村说水碓

是他家的,我们说是择塘村的,相持不下,就告到县官那里。县官

下来实地判案问道,你们两个村都说是自己村的,各自有什么证

据。善庄村拿不出证据,我们就说风车扉页里有择塘村的名字,

不信就拆下来当场验证。县官打开后,果然有“择塘村”字样刻在

扉页上,所以我们打赢了这场官司,水碓归择塘村,还有水碓旁边

的水圳(上圳)也属于择塘村所有。

关于这场智取水权的事件说法不一,还有村民说是把水碓处的木桶拿回家,在木桶里面刻上“择塘村”字样赢得官司。这些话语体现出“历史”也是底层民众的“思想史”,可从中体会到当时宗族关系紧张的历史场景。这一点在另一位善庄村民的记忆中得到了证实。

老久,善庄村和择塘村因为水碓打过官司。以前那个水搞

过来是做水碓的,不是浇田的,水碓啄米呀,水流过去也灌溉东

西,两用的,既舂米也灌田。这条河水碓很多呢,我们这里有三四

个水碓,杨林桥对过有一个,就是胡适家的(胡聪),我们家的(胡

玉凯),龙口有个水碓是择塘的,他们就是用这条水圳的水。

古树掩映的善庄村口的杨林桥水口,是徽州三大水口之一,立于1997年的杨林水口石碑记日:

水口也,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杨林水口位于常溪河畔,

溪水潺潺,月色宁静,树影婆娑,拱桥横卧。古时善庄八景中,

在杨林水口就有四景:杨林夜月、曲水澄澜、慈山晚钟、朱峰插

云。胡适曾用杨万里的诗句赞美这一美景:万山不许一溪奔,

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或许是为了配合胡适故居的旅游开发,水口碑刻的作者不便把历史上的水事纠纷也写进去。对杨林四景的景观描画给人一种景色宜人的诗意感受,而那“不和谐”的历史表述则需要到村民的历史记忆中去寻找。

正是由于这场官司,善庄村失去了水碓,实际上也就失去了上圳的水权,而择塘村正好抓住历史机遇赢得了水碓及其水权。也正因此,两村的貌合神离也是理所当然。择塘村的一位老人跟笔者说:

我们跟善庄一般都是为了打官司结下冤仇,受那个影响,

原来我们跟善庄红白喜事根本没有来往的,我们不娶善庄的,

善庄也不到我们择塘来娶,当时就是为了山场打官司,同一姓

也要打,我们跟他不是一个“胡”呀!跟他不是共一个祖,他是

杨林派,我们是龙井派,我们择塘不承认他,他也不承认我们,

都不承认,到现在也不承认。现在来讲,没有切身利益,一般

婚姻喜庆都来往,我们也嫁到他们村去,他们也嫁到我们村

来,有这个婚姻关系了,从解放以后就缓和了,就有婚姻关系

了,但是“风乎亭”就是这么回事,分开了。

而这些积怨也造成择塘水权的实际受损。今天笔者看到,在水碓旧址、现善庄中学门口左侧平房处,上圳的水日夜流淌至择塘村几百亩稻田,由于水圳流经善庄村境域,所以时常被人侵犯。“横打官司盲耕田”的民谚生动地表明了农民生存伦理的道德表述意义:耕田要老实,否则就“人哄地皮,地哄肚皮”;而打官司则不免要“横着点”,甚至为打赢官司而不惜动用欺骗手段。在诉讼的对方看来,这虽不太厚道,但如此聪明能干的祖先则会被本宗族的后人们当作英雄来世代传颂。

四、“山界就是村界。村界就是水界”

1949年之后30年,历经、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剧烈变动,包括择塘村在内的中国农村最后都进入高度集体化的时期。一位择塘村民回忆:

只不过管辖范围大了,分配方面还是跟高级社

一样的,还是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地统一分配。与高

级社的区别在于:高级社时期,劳动力在你的耕作范围,不可

以调配的;公社时期,劳动力在全公社范围统一调配,把你这

个地方的劳动力调到那个地方去,有点像打仗。

正是在时期,择塘村迎来了解决缺水的机会,但是由于政治事件的原因,这个美好的愿望最后不得不变成泡影,谈起此事村民无不惋惜:

当时善庄公社书记(胡玉淇)是我们村的人,时

期考虑到择塘缺水问题,他利用工作之便,组织人马做水渠,

经过善庄、余川山场,从金山把水引到深塘。水渠做了一半,

正好赶上“”,他被抓去戴高帽批斗,这样向东水渠

就没有完成。机会失去了,择塘仍然缺水。假如“”晚一

年,向东水渠就搞定了!

毫无疑问,这段“”的特殊记忆,村民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当回首总会泛起心底的涟漪。

我记得我们这个地方(善庄公社)有两派组织,无形中形

成两派组织――“联站司令部”,就是一个组织的简称,“张思

德司令部”,有这么两大派组织。这两个组织必须要活动呀,

对立的,甚至上面要指派人下来。司令部主要是宣传、游行、

示威,都是搞对抗的。像那时候下面的小头头,就是生产小队

长,就是要把年轻人组织起来去造反、串联,到东到西的,就是

联络嘛。你这个“联战”到上庄也有“联战”,你这个生产队到

他那个生产队,“联战”和“联战”的一起,张恩德的与张恩德的

一起,无形中就是派别矛盾了,甚至夫妻、父子、兄弟的观点都

不一样,你是“联战”,我是“革总”,搞阶级斗争,就是自己斗自

己,抓住你的把柄的话,揪你们“联战”的,或者把你们张思德

的某人,有把柄、有尾巴的话,揪出来,游街、戴高帽,那真是瞎

搞呀!真是!在公社范围内游呀,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甚至定

罪,到最后了,现行反革命、保皇派(比方党委书记,把他

揪出来游街、戴高帽了,你属于他一派,为他讲话,你就是保皇

派,保皇派也要造你的反,也要游街。瞎搞!)、资本主义尾巴、

臭老九(如果你是知识分子的话,你就是臭老九)这些罪名,都

是瞎搞!当时不觉得是瞎搞,甚至有的失去人身自由,寻短

见,上吊自杀,你死又死不掉,只能上吊,例如我们村人因涉嫌

写反动标语被关进公社黑屋,到最后也没有定论,像监狱的犯

人一样,他上吊死掉了。家属送饭、大小便都有人跟着你,外

面有基干民兵看管,也进行人格、肉体侮辱。那时基干民兵全

副武装,有枪,像我们都是干枪的,“”,像我们到尚

田和造反派打仗呢,打呀,真枪!

2009年暑期田野调查期间,在去金山的路上,笔者遇到一位退休教师,是余村人,关于向东水渠他也是记忆犹新:

那个事情是发生在“”前期,当时我们公社书记是择

塘村胡姓人,他为了本村用水问题,利用职务权力,号召全公

社农民投工建设向东水渠,把常溪上游从金山淌下来的水,在

朱峰山背后打洞引到择塘村,但是“”爆发,水渠就没搞

成。其实择塘没有份用这里的水,这条河水不在他们地盘上,

这里也没有他们村的山,要不是“”,那水搞去,我们这里

就不好过了!

时至20世纪90年代,择塘村三位村民牵头铺设水管,打算从铜锣丘水库下边引水至葫芦岭村民组。设施刚刚铺设完毕,鲍村联合尚村一夜之间把所有水管砍光殆尽,择塘村民接水再次失败,同时付出了沉重代价。

其实这场接水事件还有深层历史背景,也就是说与林权有密切关系。一位经验丰富的择塘村民告诉笔者:

铜锣丘就在鲍家隔壁,也属于青罗山范围,现在铜锣丘属

于鲍家,也是跟鲍家搭界有纠纷,也是1976年山场划分的时

候把它定下来的,现在清楚了。铜锣丘是个什么典故呢,它就

是在那个范围,站在山顶上敲铜锣听得见都叫铜锣丘,这也是

祖传的呀,听得见都是铜锣丘,地名从这里由来,祖传的,我们

也没有看到过,它的来历就这样,统称都叫铜锣丘,跟山镐顶

不是一回事,跟鲍家的界线划分也没有文字根据,就在这个地

方,他们认同,我们也认同,就是这么一回事。我们管理就到

这个地方,那个地方还比较清楚,约定俗成,那个地方有个“碑

记”,不是“碑”,那个石头大得很,花岗岩,有几张桌子那么大,

豆角降的山势都是一对一对的,看得出来,以大石头为界,大石

头里面是我们村的,外面就是他们村的,没有文字的界线,大家

都认可,祖祖辈辈传下来定下这个地方,比法律规定还管用。

解决饮水问题事关民生大事。2007年,择塘村民委员会利用县水电局水利专款,选择在远离本村的常溪上游(余村北部)筑坝拦水,把水引到择塘村。择塘村出钱,余村的一位自来水老板承揽这项工程。水坝完工之际,一场悲剧在偶然中必然地发生。对此,善庄村一位村民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与他的看法:

择塘没有水,都用水井的水,想在常溪做个水坝,用水管

接自来水。他们自来水没有水,只有深塘水库。他们要引过

去,善庄不同意,瑞村不同意,余村不同意。择塘把水引过去,

这里没水了,灌田、洗衣都没有水了。说句实在话,现在善庄

镇景致破坏很多,以前河里常年很多水,像这个季节,在河滩

里搭个渔船,早上去拿鱼,晚上去拿鱼。

以前择塘先是在旺村那里做呢,旺村不给做,水管都搞好

了,也让人家搞掉了呀!就在鲍村进去那个地方,不知道哪一

年了,从那边引水过来,那里搞不成,他们就想着在这里搞水,

我们不给搞!给他我们没水了,他们下面那些田,也是我们这

条河去浇,是我们的水到他们的田,你如果搞去吃的水,这些

田怎么办?河里没有水了,人家还要车水、吃水、浇田,本来水

就不是他们村的,坝上面没有择塘的山,山是我们“家”的,还

有余川的,不在他地盘上,他们没有资格利用,因为这个水也

给他用了,经过我们村,就在林业站楼下面的水圳,浇田的,马

路下面都是择塘的田。

笔者接着这位村民的话问:“假如择塘做坝前跟周边村商量一下,说明本村缺水,水多的时候给我们村,水少就不要了,甚至再给你们点钱,那么你们愿意把水给择塘用吗?”他坚决地回答:

那你从下面搞水行,上面不行,不能搞,你在下面做坝可

以。你把水引过去,这条河流没水了,这个旅游开发景象不好

看了,河面就干了,很多东西不利于把水给他。

当笔者追问,为什么余村不带头去搞掉水坝,反而善庄村带头搞垮水坝时,另一位善庄村民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那也是余村告知善庄的,我们又不走那里田、那里路,叫

我们去搞呀,他们本村不好出面。现在河里做了几个坝,像杨

林桥做坝,来起水来,就好看了。

对于善庄村民的看法,择塘村似乎不赞成。一位择塘村民讲述了常溪河发源地“金山官司”的故事。

金山打官司,是有这么一桩事。到金山去,进村石桥是我

们择塘姓胡的给他们造的,目前还有,到底什么原因,我讲不

清楚,也就是祖上一代一代地传下来。金山背后的山场,解放

前,我们择塘村,胡保根,他也是个学者,在上海经商,赚了一

笔钱,现在他的儿孙还在,他回家在金山那个方向买了山场,

曾经派人到那里看山管理。解放后,他家到上海去了,现在没

人管了,全部都是金山的了,自然归于金山村。我们择塘人到

那里去买了山,现在范围都是他们的了,那个地方,他们都种

起来了。官司没有打,我们村人好几次跟他们理论,有这么一

回事。是我们择塘人在这里买下的,这座山就是收归集体,也

应该是我们村的。我们村拿去,也拿不来,也管不了,无形中

是自已放弃,没办法管,太远了,他们方便,我们不方便,难以

直接管理。按照森林政策的话,谁管理就是谁的了,谁管理谁

受益,时间长了,金山人种树种茶了,所以就归金山了,就是文

字上还没有这一条,无形中归于金山,你种就种吧,你管就你

管吧。说起来,他们都承认是有这么一回事,这个山原来是你

们择塘村的,而山上种的林木茶叶是金山的,山地还是我们

的,后来没再找,这些都是时期的事情,也算是“插花山”。

“插花山”纠纷很多,通过这次林权的归属,划分的比较清晰一

点,不过从法律上清楚,但实际上不清,例如本来是祖祖辈辈

买的山,通过国家改革,就近管理,后来划归其他村,心里不

服,没有办法,但是还有其他“小办法”――偷啊、盗啊,砍树

啊,这个山是我们的,我不服气,能搞我就去搞。

这段故事至少说明,择塘村民认为自己实际拥有对金山的林权,加上金山处于常溪上游,是其发源地,那里的水就有他们一份,在那里取水也就天经地义。但是余村和善庄村,作为常溪流经的村子则认为,水自然流经自己村子,自家山地也分布在河流两侧,理应有权使用、处分水权,别人无权干涉。一位善庄村民的话正好验证了这一点:

镇里出面那也不行,你可以在下面做个大坝,用于自来

水,如果上面搞掉了,下面没有水,那个旅游景点,还有田和其

他的东西,各个方面都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要做坝只能在下

面做,在那里接水可以。

为此,笔者又拜访了余村的一位离休干部。他的一席话,似乎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常溪水坝问题在这里,我们村有两户搞自来水的,有一个

搞自来水的在那儿搞一个坝,把水引到择塘去,择塘没水,打算

从自来水厂引水,后来这个坝搞起来了,善庄支部书记带头把

这个坝砸掉了,他讲这个水流到我们这里,应该是我们的水,我

们自己也不够吃不够用,你这个自来水厂通过谁了?村里把矛

盾转移到自来水厂头上去了,结果把他一搞就算了,择塘就搞

不到水了。所以这个事情呢,择塘应该要讲清楚,在吃

水问题上很重视的,应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吃水,这

是我的观点。哎,镇里也不向县里汇报,结果弄得择塘也不好

收场,实际上听说给了做水坝的一部分钱,最后也没解决好。

这个冲突主要是善庄和择塘,对我们余村无所谓,搞点水去,对

我们村没有太大影响。这个水都是无偿使用的,接水过去余村

不收钱,水、泊都是国家的资源,不是你村里的,要交资源费。

余村村民没有反对,但是也有意见,起码你要开个会,要民主一

点,总起一句话,就你们村委会六个人知道,也要把组长搞去开

开会喽,讲讲喽,为什么要把这个水做坝,就这个余村村民不理

解,如果老百姓讲不到的话,把组长开个会,关键没开扩大的会

议,好多事情都是一个人或者六个人作主,所以不好解决。

当笔者追问,法律上有一条“不能改变水的自然流向”的规定,怎么理解这个问题时,他思维敏捷地说:

那么改变流向,接到择塘那里就不行。应该两手解决,择

塘准备个蓄水池水库,大水的时候,把水储存起来;第二个呢,

平时水多把水给他一点,水少时不给他,即使收点钱,也不能

高价输水,应该是你没有水了,我也不能要了,这个不能完全

搞市场的东西,市场是经过生产有代价的,因为这个水是自然

流下的。总的一句话,县里没有下来开会,应该把余村、善庄、

择塘搞过去开个会,协调一下:你看呢,国家很重视饮水问题,

我们想把余村那个水引一部分给择塘吃水,你们看有什么意

见?这就是民主了,看来县里没有民主,也不重视,我是这样

认为的。你县里来个副县长或者水利局长开开会,沟通沟通,

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没有沟通有意见。你像中央那么重视吃水

问题,择塘问题怎么不解决呢?我也跟择塘村长聊过,你怎么

不跟镇里联系好呢?我跟他说,你们择塘吃水问题好解决,我

们余村没意见,你们适当地考虑上层做下层的工作,要通过上

面来解决。今年用水紧张了,现在村民提起来就说,你看现在

不是紧张了吗?我们不同意是对的吧!现在敢提这个事情

了。善庄与择塘是一个老祖宗!这里面也有一些历史矛盾,

这很有意思,一个祖宗,应该有点宗族观念,特别受到程朱理

学影响,应该发扬相济互助的精神,现在就有些下降了。

这位村民的话,反映了当下普遍存在的乡村治理问题,也有他自己的历史解释和道德表述。择塘村一位普通的中年村民对此也吐露出心中类似的不满:

择塘缺水,想从余村那儿筑坝引水,由择塘管理,结果坝

弄好,善庄村人集合起来一起把坝搞掉了!嗨,这是村里没考

虑好,当时村民估计不行,他们说肯定行,结果就这样!没开

会商议,他们几个(指村长)瞎搞!

“山界就是村界,村界就是水界”,尽管其民间法理是明晰的,但这一法谚可以为不同的人所解释。金山的山场在宗族时代是择塘村的,山林涵养水源,常溪发源于金山,择塘村人应该有权使用常溪的水,特别是在饮水这样的民生问题上,更得到余村离休老干部和善庄部分村民的道德理解。而在善庄和余村普通村民的心目中,常溪流经他们村界,水权就属于他们村。那位表示不满情绪的择塘村民之所以反对筑坝拦水,并不是反对“山场涵养水源”的表述,而是基于对这一行动策略的可行性的估计以及对国家法“不改变水的自然流向”的法理认可。

五、“远水解不了近渴”

其实,从历史上看,择塘村寻找水源、拓展水源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除了宗族时代修的水塘还在发挥水利作用外,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的过程中,择塘村动用全大队之力,建造了深塘水库和团结水库。

提起深塘,一位择塘村民表达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与记忆:

深塘水库,是“”前一年(1965年)建造的,当时我是

十八九岁,我也参加了。深塘水库原来就有土塘基础,到了人

民公社,择塘村水源也比较紧缺,那里有原来的基础,上面又

有水下来,后来县里有水利建设项目,上面也下拔了一部分资

金。我们是投劳,就是做工,那个石坝还是浙江人来做的。我

们搞土方,石方是浙江人搞的,承包给他的,这是第一次。经

过第二次(1972年或1973年)维修,石方就是我们当地人搞

的。第一次,大坝在下面,看不见的。第二次,加高石坝,当时

做工分,那个水库每天需要多少劳动力,每个生产队派人上

去,那时行政命令,积极性不高也要去,不去不行的,凭工分吃

饭的,你不去没有钱。

这一点,笔者在择塘村档案室查阅资料时,历年的会议录多多少少都会提起深塘水库建设。

深塘水库会议决定石井、上井、桥上、坎上等9个队做,报

酬由政府拨来200元出支。包括深塘放水问题,决定专人汪

助法管理,专业实干开塘闭塘,各队放水,首先由管理人汪助

法看过再放,但各队如有塘水,应先放本队塘,方准开放深塘,

各大队灌溉放水到闭口,就一经下田,保留给原有深塘田108

亩灌溉,原有108亩深塘灌水也归助法管。(1968年4月18

日会议录)

经过讨论决定,塘街即用石方,突击一个月完成。支部提

出战斗口号是:全党动员,全力以赴,苦战30天,誓把水库建

成。计划一星期后日上工人数200人(需要时候)。对于集中

劳力方面,如无故旷工,不服从生产队分配及私找手工业、副

业(未经大队同意批准)者,由大队民兵指挥所采取初次教育,

再犯者罚款。大队统一出勤时间7点半,下工5点半,包括各

生产队统一行动执行。(1976年2月15日晚会议录)

深塘水库于1965年开工建设,但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只能一拖再拖,直到1980年才竣工验收。

1964年是我县兴修水利的又一个高潮年,该库是在石门

里水库动工后,于1965年元月筹备开工的,将原有8000立方

的大沙塘建成库,次年底基本建成,坝高达16米,总库容10

万立方,灌田400立方。由于坝头溢洪道地形复杂,临时建筑

简易,断面不足,致使在1973年6月21日出现较大洪水时,

大坝局部倒毁。经过保坝增险,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修复,终因

坝身高,石坝边坡太小,1975年全石坝坝面出现严重变形,不

少石料因荷重被压挤外出,后果严重,除险为当务之急,因此

自1975年至1978年分层砌护坝,进行大坝加固,并按原计划

加坝高至20米,土坝内坡培土,达到1:2,扩建溢洪道。除险

计划大部于1978年底完成,坝高19.5米,总库容13万立方

米,灌田800亩,宽顶堰溢洪道断面4×22米。1979年底继

续加坝0.5米,开宽塘砌护连接堰顶的明渠塘陡坡60米,于

1980年元月全部竣工。(择塘深塘水库竣工报告书,1980年)

尽管深塘水库建成了,但是由于择塘村人多山少,储水不足,导致管水难,用水也难,更换管水人员也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讨论深塘水库管理人,负责灌溉田亩放到底线上面,第二个

元线为止,一下水量保持原有水田灌溉108亩。决议灌水人由胡

任生担任,专管水是90工,如果养鱼全年是150工,90工归108_

亩负担,养鱼t-~a后再议定。(1969年4月16日会议录)

2009年,笔者第三次田野调查时,正赶上大旱季节,村民纷纷找水灌田。抗旱期间,择塘村民肩扛锄头,手提电筒,脚穿水鞋,三更“抢水”的场景至今仍回荡在笔者脑海。有一次,为了解铜锣丘水库引水事件,笔者一大早翻山从小道赶往鲍村,经过旺丰水库堤坝下面,看见两个警察刚从水库上勘察下来,后面还有两个旺村村民紧随其后,笔者忙上前询问原因,那个村民只是透露有人偷7K,,其他不愿意多言。等笔者中午返回择塘村,村里已经传开了这个新闻。一位村民告诉笔者:

这几天抗旱,缺水,我们村两户半夜里扒开旺丰水库的闸门,

把水放到自家田里。在水库养鱼的户报警了,经过排查,得知是

我们村农民干的,最后派出所每人罚款1000块钱,放走了。

由于常溪拦坝工程受阻,择塘村于2008年7月选择位于山脚底村民组南侧的原团结水库,重建自来水工程,笔者正好参与了整个工程勘验过程以及前半部分施工。但是,当笔者2009年寒假进行二访时发现,水库已经造成,不过储水不多,间或还有生活垃圾之类的漂浮物。直到2009年暑期笔者调查时,水管也始终没有铺设起来。

六、讨论

在跟随择塘水务工程的历史之旅后,回到前文的问题。本文既不是国家的视角,也不是民间的视角,而是一种“整体性”视角,这就是笔者所提出的“整体生存伦理”概念(张佩国,2010)。生存伦理弥散于社会整体生活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诸领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整体性的,故称为整体生存伦理。整体生存伦理概念试图揭示的是特定地域(包括社区、地方和想象的共同体)人群连结的秩序发生学机制。秩序形成是社会的再生产和文化实践过程,物的再生产和象征符号的再生产都同时隐含了人们的道德想象和生命体验。对于在地方社会生存的地方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选择,不能以经济决定论模式将其化约为经济、权力、道德、文化、生态等功能式因素,而应将其纳入地方性秩序的动态实践过程中,通过鲜活的日常生活实践消解这些所谓的功能因素,使之

融合地方民众日常的生活轨迹与生命体验。水权和林权是一项民间法秩序意义上的地方性制度,当然也包括地方民众对国家法和国家权威的认知,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性的“规则之制”发生的过程。其间,地方民众的道德表述无处不在,“偷”、“瞎搞”、“假明经胡”、“相助共济”等道德表述除了包含对过往行为的道德评价外,还体现了民众对“和谐”秩序的憧憬;而“横打官司”、常溪事件等行动则是对规则的实践性运用,其中一个是择塘村历史上的成功典范,另一个则不了了之,是否“败笔”,可能还要由当地农民来进行道德评判。在整体的“规则之制”中,历史与当下始终纠缠在一起,而道德也弥散在“整体的历史”中。

在整体生存伦理的解释框架中,还要进一步对水权的性质及其背后的民间法秩序进行解释。在本文的田野经验中,林权和水权相互混融,实为一有机整体,但本文的问题意识主要还是面对水权进行解释。以往关于水权的研究,历史学界、人类学界、民俗学界和经济学界研究较多,其中经济学界探讨的经济绩效问题远离本文的问题意识,故不在讨论之列。在此,本文拟重点讨论历史学界、民俗学界、人类学界关于历史时期中水权的性质及其地方秩序的研究。在水权的性质问题上,大部分学者仍用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概念进行解释。萧正洪(1999)对关中水权的研究,直接用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来解释明清以来关中农田灌溉中水资源使用权的买卖及其与地权关系的分离。赵世瑜(2005)在有关汾水流域分水制度的研究中,不仅要探讨水权的性质,更要“在一个区域性、超地方的空间里,沿着地方传说故事的脉络,揭示人们在利用公共资源的过程中各种权力和象征的作用,从而加深对其社会历史情境的理解,同时也涉及对传统基层社会运作机制的评价”,其问题意识似乎不在对水权性质进行评价,而重在通过水权个案解释地方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但在最后的结论中,他却将水权纠纷频繁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水权的产权界定困难,认为是水资源的公有性质与使用权的私有化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产权界定的困难,从而对“水资源匮乏说”提出批评。笔者对赵世瑜的问题意识甚为欣赏,但对其用西方式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概念解释中国经验则持批评态度。正如梁治平(1996:50)所说,在非西方和前现代社会,“很难找出完全合乎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所有权关系及概念(且不说所谓完整的所有权概念即使在现代生活中也具有相当大的虚假性)”。在运用西方式概念之前,应该在反思社会学层次上充分讨论其知识论和解释学意义,而不是拿来主义式地套用。

赵世瑜所批评的“水资源匮乏说”的代表是行龙。行龙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明清山西水权问题的论文,早期的论文将水权纠纷归结为水资源匮乏(行龙,2000),与他早年研究人口史及其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的学术经历有关;之后的研究虽然将问题意识转向探讨地方社会秩序,尤其是水权的民间宗教层面(行龙,2007、2005),但仍不同程度地秉持先前的“水资源匮乏说”。在对水案即水权纠纷案的解释中,与赵世瑜一样,行龙仍沿用所有权与使用权概念,认为:“水案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对水权的争夺,传统时代水权主要是指水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多数水案中争夺的主要是水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从地方社会内部而言,在重新界定水使用权的问题上也存在着矛盾的方面,维护现有水权分配格局和重新进行水权分配两者之间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息过”(行龙,2008:109―110)。行龙学术团队中的张俊峰更关注水权形成的实际过程及水权纠纷的解决机制,对于前近代时期山西水权的性质,也试图从产权社会学的视角加以解释(张俊峰,2008a、2008b、2008c)。

笔者认为,在水权性质讨论的既有思路中无法走出解释的困境,必须摆脱西方产权理论的束缚,从农民自身的习惯和观念出发,进行整体解释。张小军(2007)意识到从单一产权出发讨论水权的局限性,遂借用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体系,研究了历史上山西介休洪山泉的水权问题,提出“复合产权”的概念,分别从经济资本权属、文化资本权属、社会资本权属、政治资本权属和象征资本权属等方面探讨了水权的“复合产权”性质。作为人类学家的张小军,理论学养自然更为丰厚,但理论的形式化取向也十分明显,仍然跳不出西方式产权理论的樊篱。从语义分析的角度看,“复合”侧重叠加;从张小军的论述中也可以看出,他是分别论述了水权的五种资本表现形式,水权的“复合性”通过象征资本权属形式体现出来。

如果抛开水权性质的讨论,进入地方性秩序的整体论解释,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形式化理论的解释困境。董晓萍和法国学者蓝克利在山西洪洞、赵县和霍县交界的四社五村做水权的田野调查时,将该地的水利概括为“不灌溉水利”,称之为“不灌而治”,并揭示了四社五村共享水利的级差秩序与整体社会动员的运作机制(董晓萍、蓝克利,2003)。“不灌溉水利”的概念,应该比较确切地反映了当地水利的特点,也从整体上呈现了当地人的生存伦理。

杜赞奇(1995)在对19世纪河北省邢台地区水利管理组织――闸会的研究中发现,闸会这种水利组织体系往往超越了村庄和市场体系,但相互之间又有交叉,闸会还与龙王庙的祭祀体系并行,以此说明“文化网络是如何将国家政权与地方社会融合进一个权威系统的”,其问题意识的核心概念是“权力的文化网络”。在本文的田野经验中,也有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维度,但本文并不从理论概念出发去解释,只是将国家治理与民众的国家观念纳入整体论视野。地方民众的国家观念实际上表现为须臾不可分离的一体两面,即国家话语对基层社会的渗透和地方民众对国家话语的策略性改造,其间所映射的不仅仅是所谓“国家一农民”关系,而且可能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充满模糊感的实践内涵(张佩国,2008)。水务工程是国家治理乡村的实践举措,而其间普通农民和乡村精英对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认识也体现在对事件的道德评价中。

格尔兹在关于巴厘岛的历史民族志中,通过发掘“在地范畴”,揭示了巴厘岛“水利灌溉的政治学”,即围绕着梯田组织、灌溉会社内部组织和灌溉会社组织,水资源的分配有着一个协调有序的运作机制。这一组织体系也与特定的仪式活动相联,承载祭祀仪式的是灌溉会社,从灌溉会社来看,其中的“puraBalaiagung象征着全局性地方社会一政治一司法一经济体系,即在最广泛的、最总体性的‘非尼加拉,意义上的‘德萨’的一部分――即作为一个道德社区”(格尔兹,1999:89)。puraBalaiagung是村庙,是一个典型的在地范畴,格尔兹对此进行历史深描,发掘出它的象征意义和运作机制;水利组织体系的三个层次,也是根据当地稻作农业的实践境遇划分的,呈现了三个层次之间的总体性联系,并认为这是一种总体性的协作框架。笔者倾向于格尔兹的这种历史民族志“深描”,它与笔者“整体生存伦理”和“历史的民族志”研究策略比较接近,但格尔兹关于水利组织体系的民族志中缺乏当地农民作为历史主体的道德表述,有“见物不见人”之嫌,在民族志书写方面,则存在如同

对巴厘斗鸡仪式的深描一样的民族志作者权威建构的倾向。

本文所展示的常溪水权的历史发生学中,“山场涵养水源”的表达、祠堂山的历史记忆、“横打官司直耕田”的法谚、村界意识、村庄治理的权威体系、宗族观念、国家认同等要素动态地纠结在一起,很难发现水权明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主体。确切地说,是以村界观念为基础要素的对水资源的共有习俗构成水权制度的核心内容,而“山场涵养水源”的说法,作为一种对水权和林权关系的当地解释,更多地呈现为一种道德表述,很难说是基于林权而提出的对水权的主张,因为金山在宗族治理时代是择塘村的“祠堂山”,经过和集体化运动,该山场已经另属他村了,这一说法只是将林权的历史记忆作为推动水务工程实践的技术性工具罢了。流经善庄村的常溪水之所以还可作为择塘村民灌溉之用,那是两个村落水权纠纷历史记忆的当下遗存:在不改变水的自然流向且足够上游的余村和善庄所用的前提下,可以遵行历史形成的规制。余村离休老干部关于常溪水坝事件的道德评述,对本文的解释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道德表述更符合整体生存伦理的解释框架。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整理篇10

一、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学习思想政治课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笔记要贯穿思想政治课的始终。首先是做好预习笔记。学生对未知的新课首先要做到提前预习,心中有数。这时,做笔记不是做详细摘抄,而是简单勾划圈点,利用课前时间,秩序短短几分钟、十几分钟。学生可在通览将学的章节时,将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在书上作简要标记,带着问题和疑问去听课,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避免“填鸭式”的被动听课,提高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其次是做好课堂笔记。在听课过程中,学生必须处理好听讲与笔记的关系。有些同学认为政治老师讲的东西不过是教材上的东西的照搬照套,根本用不着浪费时间、精力去记笔记。实践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那些只顾仰头听而忽视低头记的学生,往往是听热闹,过后当堂所讲知识宛如过眼云烟,印象模糊,甚至毫无印象。到头来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死记硬背,长此下去便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以至于完全丧失兴趣。所以在听课时,对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难点以及结构性的问题,不但要认真的在笔记本上做好笔记,而且在课本上适当位置要予以批注。第三是要做好复习笔记。在总复习过程中,可借助笔记升华所学知识。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将以前所做的笔记分类梳理、归纳概括,提炼知识体系的骨架,用最简练的语言、图式、表格、摘记的方法记下核心内容,使知识有系统、有条理,从而完善所学,一看笔记就可以从整体和全局上理解和把握某个专题知识。

二、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各门知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灵活的记忆方法更有助于迅速掌握知识。针对政治科目独特的特点,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记忆方法:一是关键词记忆法,有些问题虽然答案很多,但只要掌握了其中的几个关键词语,便能把握整体脉络。二是比较记忆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前后比较,从中找出相同点、不同点,从而掌握其实质内容。例如在复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时,应该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从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三是联想记忆法,通过这种方法就能掌握分散于教材的各个章节,但又同属于一个范畴的知识内容。例如:在提到“宪法”这个词语时,就应该联想到有关的几种说法:宪法是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具有最大的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总章程。四是分类记忆法,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类整理出来,作为一个清晰的目录,然后依照目录,整理出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试着将这些要点的文字内容充实进去。五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加强理解。对于政治科目的学习仅仅靠记忆是远远不够的,记忆是基础,关键是理解,必须在理解了知识的内涵后才能够加强记忆,提高记忆的效果。例如在初二讲法律常识中,学生们就接触到了很多抽象的理论。如:“法律事实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这个理论接受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真正搞清楚“为什么要靠强制力执行”就必须从理解上下功夫。因此我根据教材中提供的资料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后,从法律的出现、形成、所体现的阶级本质、所维护的阶级利益、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等几个大的方面做了详细地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