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23:53:39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篇1

关键词: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GL04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项目编号:JBK15o71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6-0011-03

一、引言

2011年3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2011年第25号公告)明确指出企业资产损失改为自行申报扣除。这一变化体现了简政放权的宗旨,简化了行政审批,方便了纳税人。但是简化并不等于放宽,而是管理重心由事前监控改为后续管理,这对后续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地方层面上,上海市国税局、地税局于2011年9月29日联合下发《上海市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申报事项操作规程(试行)》(沪国税所[2011]101号),陕西省地税局也制定了《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办法(试行)》(陕地税发[2012]64号),这些地方政策使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更具操作性。2013年,国家税务总局又下发《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指导意见》(国税发[2013]55号),就加强后续管理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所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是税款征收管理必须调整和面对的政策性指导方向,但也对加强税收业务事项后续监管、防范税收风险提出了新任务。现仅就资产损失所得税后续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资产损失后续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重心的转变导致后续监管难度增大。资产损失作为审批事项时,企业在准备列支资产损失时,无论是在事项确认、资料准备方面,都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精心准备,以达到税务机关要求。改为自行申报后,虽然要到大厅办理相关手续,但是纳税人无论从思想认识上还是从资料准备上,都较以往申报审批时大有下降,直接导致后续监管难度加大,具体表现在:

1.申报资料不齐全。企业申报扣除各项资产损失时,没有按照规定,准确提供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确属已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税务机关的窗口人员难以逐项核实清楚,往往会造成申报资料不够齐全。

2.申报金额不准确。个别企业在向税务机关申报时,确定资产损失金额,但在实际列支时,却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随意增大资产损失列支金额,减少应纳税所得额,造成少缴或不缴企业所得税。

3.人为调节申报时间。个别企业为延伸优惠政策的享受期限,违背权责发生制原则,将发生的资产损失不在发生当期申报扣除,而是人为地调节所属年度利润,调节不同年度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以达到扩大享受优惠的目的。

(二)税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制约了对纳税人的有效监管。由于新政策资产损失范围扩大、税法与会计之间的差异,以及引入中介机构评估等,对税务部门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了后续监管难度。

1.新政策资产损失范围、概念扩大,增大了后续监管难度。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5号公告第二条界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各类垫款、企业之间往来款项)等货币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以及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权益)性投资。相比财税[2009]57号文件第一条的规定,该条款放宽了对资产的界定,去掉了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要求,提出了实际资产损失与法定资产损失的概念。

(1)新政策将无形资产并入税前扣除资产损失的范围,增加了事后核查的困难。无形资产计价方式的特殊性和使用期限的灵活性,决定了会计核算的复杂性,事前审核或许能立竿见影,而事后核查困难重重,增加了征纳双方的风险。

(2)新政策允许关联方借款损失在税前扣除且范围较宽,事后核查比较复杂。25号公告规定“企业按独立交易原则向关联企业转让资产而发生的损失,或向关联企业提供借款、担保而形成的债权损失,准予扣除,但企业应作专项说明,同时需要中介机构出具专项报告及其相关的证明材料”。以前对于关联企业之间的借款形成的损失是否允许扣除是不明确的,税务机关一般的执行口径是不允许扣除,管理相对轻松,现在则比较复杂,而且又是事后核查,潜在风险增大。

(3)提出了实际资产损失与法定资产损失概念。实际资产损失是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失。法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资产,但符合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这些新概念的出现,也给税务管理部门,尤其是一线员工熟悉资产损失范围和概念提出了新要求。

2.税收与会计资产损失计量差异以及中介机构评估等,增加了后续管理的复杂性。税务大厅人员对税务与会计计量差异,专业技术鉴定报告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知识知之甚少,不清楚或不熟悉如何恰当处理。

由于新兴行业和产业层出不穷,各类性质经济主体大量涌现,税务部门监管的纳税人户数高速增长,税收收入总量也快速增加,税收工作任务加剧。而基层一线人员力量增长有限,人员年龄结构、学历学位结构并没有得到优化和有效调整。同时,资产损失所得税申报一般都在大厅进行,基层一线人员受时间精力、业绩考核、纳税人投诉等限制或压力,受理申报时把关不严;个别大厅人员不懂政策规定,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却仍然受理申报;大厅人员对企业所得税政策强、规定多、变化快的要求不适应,对申报资料审核不全的现象时有发生。税务人员,尤其是基层一线员工综合素质制约了后续监管。

(三)没有建立健全的资产损失后续监管机制。资产损失实行审批扣除时,是由负责审批的税务机关在收到企业资产损失的资料后,对纳税人按规定提供的申报资料与法定条件进行符合性审查。改为企业申报扣除后,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时,可将资产损失申报材料和纳税资料作为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的附件一并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到大厅递交申报资料时,大厅人员应对纳税人报送资料种类齐全、填写内容完整、签章齐全规范性进行审核后受理申报。但目前的后续监管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

1.个别窗口对资料的审核把关不严,直接受理申报。尤其是企业对申报资产损失的金额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列支,如有的企业直接列支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损失)等相关科目,会直接导致后续管理中提取数据不准确,无法进行有力的监管。

2.税务征管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税务机关对资产损失后续管理工作的理念、思路、作用等方面缺乏认识,认为资产损失是企业自行申报行为,其真实性和法定性发生问题应由企业自行承担,税务机关不承担相关责任,放松了把关要求。

3.税务部门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对纳税人申报表中列支资产损失的金额进行提取或依据登记台账金额进行提取,政策管理部门人员少,往往采用的方法是交由分局来做此项工作,本部门做政策指导,如果企业填报不规范,或者台账登记不齐全,部分数据就无法得到核实。个别主管税务机关内部管理不严格,出现大厅受理申报后,没有及时将损失名单汇总登记,造成后续监管不及时。

(四)中介机构鉴证报告质量参差不齐。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5号公告明确提出,企业自行申报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时,需要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而中介机构提供的经济鉴定证明就是一项重要证明力的外部证据,且通常情况下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更具有证明力。中介机构的鉴证报告,是指税务师事务所等具有法定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计算基础上,进行职业判断和客观评价,对企业某项经济事项发表的专项鉴证报告或鉴定意见。高质量的鉴证报告对提高汇算质量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如果中介机构为了保持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以及眼前利益,就会出具损害国家税收管理部门利益的鉴证报告,最终导致税源流失。实际工作中,个别中介机构以追求业务量为目的,顺从企业的不当要求,对资产损失原因等涉税事项避而不谈,甚至为企业出谋划策,出具的报告粗糙失实,参考价值不高、质量也参差不齐。

三、加强资产损失所得税后续管理的建议

后续管理跟不上,将直接影响所得税的征管质量。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后续管理应通过信息资料的登记、比对、分析、核查等系列管理行为,把握管理的关键点和风险点,对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进行跟踪管理,构建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长效机制,以达到规范管理和连续管理的目的。

(一)加强对纳税人后续管理的宣传力度。尽管资产损失所得税由事前监控改为后续管理,简化了办理流程、缩短了办理时限,还权、还责于纳税人,但责权利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三者统一于纳税人,纳税人既是权利的拥有者和利益的享受者,同时也是责任的承担者。自行申报不等于放弃监管,所以,纳税人不得回避责权利对等原则,税务机关可以针对资产损失所得税后续管理政策和知识,加大对纳税人宣传力度。同时,牢固树立“放权不等于放弃监督”的理念,关注重点税源、提前介入辅导,强化企业自行申报。结合以往年度审批时比较容易申报资产损失的企业名单,提前介入、了解情况,针对企业每年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辅导服务,确保资产损失金额较大的企业不出问题,强化放管结合。

(二)建立高素质后续监管队伍,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关人员应熟练掌握税收业务知识、会计核算及资产评估基本知识,这是加强资产损失后续监管工作的关键。因此,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资产损失所得税相关岗位税收政策、财务会计、资产评估以及信息技术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升税源管理和大厅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通过经常性的工作经验交流活动,总结、梳理和归纳实际工作思路和技巧方法。这样,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逐步适应新形势需要。

(三)建立资产损失所得税后续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后续监管水平。建立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为基础的资产损失所得税后续监管机制,税务征管部门加强资产损失的日常监管,一线人员进一步梳理、规范资产损失申报资料的管理,所得税管理处建立健全(电子)台账,税务各职能处室各司其职,信息共享、相互佐证,及时反馈和交流,共同提升资产损失所得税后续管理水平。

运用风险管理优化资产损失后续管理,开发风险防控集中系统。各职能处室把资产损失后续管理中相关台账、数据信息以风险控制的形式,对数据进行检索、归类,找出企业所得税管理风险点,有的放矢实施风险识别和评估。同时,总结资产损失风险管理的方法,分行业、按规模建立行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定期提取数据,及时开展核查、评估、稽查等系列管理行为,把握管理的风险点,增强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针对性。据此,筛选出可能存在资产损失所得税风险的监管对象,提交风险控制中心实施风险应对。风险控制中心实施分类分级管理,按照高、中、低风险的不同要求和风险核查制度,下派后续监管对象,税务征管部门实施核查,通过核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资产损失所得税后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消除风险,总结风险管理经验,并提供后续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反馈与交流。

加强资产损失的日常监管。主管税务机关应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了解,对有资产损失事项的,提前介入,做好企业申报前的辅导;在企业申报后,通过对申报表及台账及时对比分析,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列支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善于从企业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中查找问题,并及时指出,使企业降低税收风险,如果发现有问题较为严重,及时把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汇报,开展评估或者稽查,确保征管质量。

规范资产损失申报资料的管理。企业申报资料由大厅受理后,对纳税人申报的有关纸质资料、报表、原始单证、证明文件(均为复印件)的完整性、合法性、有效性以及与税法标准的一致性审核后,确认归档,以备核查,便于后续跟踪管理。

建立健全(电子)台账。台账包括基础台账、一户式台账和跨年度台账。在建立和完善纳税基础台账和一户式台账的基础上,主管税务机关应按户建立《企业所得税分年度后续管理台账》,对纳税人跨年度的后续管理项目登记在台账上,核实确认的资产损失金额,分项登记结转扣除台账,准确记录扣除金额,通过与申报表、其他台账比对分析,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所得税项目的动态管理。

(四)建立中介机构备选库和退出机制,大胆尝试部分服务外包。为加强中介机构鉴证意见的公允性和客观性,税务机关应严格审查中介机构资质、建立中介机构备选库。纳税人需要出具资产损失鉴证报告时,税务机关有权随机从本行政区划中介机构备选库中选择中介机构,并认可该机构出具的鉴证报告,如果出现鉴证意见与实际严重不符情况,实施一票否决制和退出机制,从源头上确保中介机构鉴证意见的客观性和公允性。同时,规定同一中介结构3年内,不得连续为同一企业资产损失提供鉴证报告。为此,加强对中介机构涉税鉴证报告质量的审核,逐步加大鉴证报告在后续管理中的应用力度;条件成熟时可以大胆尝试服务外包,将海量申报数据常规性筛选和程序性核查服务外包给中介机构。

四、加强当前资产损失所得税后续管理展望

综上所述,简政放权是国家大政方针,行政审批将逐渐减少,税务机关的事前监控逐步过渡到后续管理,推进纳税服务现代化管理将是大势所趋。尽管方便了纳税人业务办理、纳税申报等程序,但却给税务机关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期许和要求,如何转换思路、提升后续管理仍将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持续研究的课题。而研究资产损失所得税后续管理问题,也必将对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增值税专用发票升版增量等后续监管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X

参考文献:

[1]陈胜.加强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思考[D].河北大学,2010.

[2]刘新建.关于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思考[J].税收经济研究,2015,(3).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篇2

关键词:软件企业;税收优惠;应用探讨

一、合理应用税收优惠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效率和效益,而效率的目的也是效益,即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目的。合理应用税收优惠政策,能降低企业税负和税收风险、优化企业产业结构,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

1.可以减少企业税收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提高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方面各行各业已意识到税收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大量外资的涌入,外资企业强烈的税收管理意识和能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将税收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进行税收筹划,使企业享有同行业同等税收优惠政策。

2.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税收风险、强化企业纳税意识、实现诚信纳税。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是在充分理解税法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业务全过程进行税收管理,使企业既能够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又不违反税法,从而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纳税诚信等级,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合理利用税收优惠,可以优化企业产业结构,指导企业投资方向。在企业进行投资可行性财务分析时,考虑投资产业的税收优惠,可以为企业投资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协助企业管理者选择最优投资方案。

二、软件企业税收优惠概述

1.软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解读

《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实施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信息化建设,显著提升了我国信息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为继续完善激励措施,明确政策导向,国发[2000]18号文及其配套政策于2010年到期后,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分别规定了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所享有的企业所得和增值税退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1)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①定期减免税:我国境内新办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经认定后,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新办软件企业指2011年1月1日后在中国境内新成立的并经认定取得软件企业资质的法人企业;获利年度指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并取得软件企业资质后的首次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第23行“纳税调整后所得”减去第24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第25行“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零的年度。按法定税率25%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是指当企业同时享有其他低税率优惠政策时,比如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度只能按25%税率减半征收,而非15%税率减半征收;享受至期满为止是指在政策到期前已享受优惠政策,但在政策到期后还未享受完,可以按原政策规定继续享受至期满,②降低税率优惠,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可减按1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此项政策需每年根据条件申请,经相关部门认定后方可享受。③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发生的职工培训费,按实际发生额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职工培训费需单独核算。④缩短外购软件折旧或摊销年限,作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核算的外购软件产品,折旧或摊销年限最短可为2年。⑤软件企业取得的增值税退税收入,用于企业的软件研发和扩大再生产,作为不征税收入,可从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此项政策实际应不属于税收优惠,用退税收入产生的相关费用不得税前扣除,购买的固定资产折旧也不能税前扣除。⑥财税[2012]27号文第二十一条规定:在2010年12月31日前,依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第一条规定,经认定并可享受原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可在本通知施行后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是指在2010年12月31日前成立并已取得软件企业资质的企业,按原文件规定可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可继续享受至期满。比如a企业2009年成立,2010年认定为软件企业,2010年为获利年度,那么2010-2011年为免税年度,2012-2014年为减半征收年度。

(2)增值税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也即只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才可享受退税优惠。

2.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需注意的问题

(1)作为财务人员,应随时了解最新财税政策并认真阅读理解,熟练应用相关税收优惠办理流程,对理解不透或有疑问的地方,需及时咨询税务专家,确保理解无误.

(2)适当的给公司相关业务部门人员进行税法知识培训,并针对和税收优惠有关的业务环节有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使业务的各个环节符合税法要求的条件。

(3)需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依法避税。不做违法的“偷、逃、漏”税等行为,提高企业纳税诚信度,建立良好的税企互信关系。

三、具体应用税收优惠时存在的问题

1.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财税[2008]1号文和财税[2012]27号文法律前后衔接不连贯,造成有部分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法律依据有争议。

财税[2012]27号文规定,可享受定期减免税的软件企业必须是2011年1月1日后注册成立的,2010年12月31日前依照(财税[2008]1号)第一条规定,经认定并可享受原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可继续享受至期满。但有的企业是2010年12月31日前注册成立的,但在2010年12月31日前没有被认定为软件企业也没有获利,按原政策规定并没有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在2011年1月1日后认定为软件企业,并开始获利。此类软件企业按财税[2012]27号文规定,在2010年12月31日前并没有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不符合企业所得税继续享受至期满的文件规定,又不是2011年新成立的软件企业,所以按政策规定应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定期减免税的优惠。两个优惠政策时间上是连续的,优惠政策应该也是连贯的,后一个政策是对前一个到期优惠政策的延续和修订,不应该出现因企业成立时间的不同而出现不符合政策规定的真空地带,给实际执行带来麻烦。

2.企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退税款应单独核算,可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不征收企业所得税。根据财税[2011]70号文,“企业将符合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应税收入总额。当然,该部分资金以后发生的支出,也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年度的税前扣除。”这里的“未发生支出”是指没有发生一点支出还是没有完全使用完,是将未支出的部分作纳税调整,还是只要5年未用完就全额纳税调整或只要发生支出就不作纳税调整,政策规定模糊,不便于实际操作。

3.财税[2011]100号第四条第二项规定聊嵌入式软件销售额的计算方法: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当期嵌入式软件产品与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合计-当期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并具体规定了不同情况下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确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税务部门要求企业将嵌入式软件产品和随同软件一起销售的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分项开具在增值税发票上,并要求硬件设备毛利率不低于10%。企业实际很难做到将软件产品和硬件设备分项开具发票,因为嵌入式软件必须和硬件设备捆绑销售,在签订销售合同时,一般购买方只确认购买的是嵌入软件的硬件设备,不会同意将看不见的软件产品分开开具发票,所以销售嵌入式软件产品,很难享受到增值税退税政策,不利于鼓励嵌入式软件行业的发展。

四、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办法

1.为了使政策更加严谨,便于实际理解和执行,并且在实际执行中不存在真空地带。从对前后政策的理解和国家出台延续优惠政策的初衷出发,财税[2012]27号第十条第一项中所界定的2011年1月1日后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并经认定取得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资质或软件企业资质的法人企业,应该去掉2011年1月1日后成立的时间限制,修改为“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并经认定取得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资质或软件企业资质的新办法人企业。”财税[2011]70号文第三条应修改为“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将剩余部分全额一次性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应税收入总额。”

2.为了使企业能够享受到“新办软件企业所得税从获利年度起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又不会和税法冲突。在我们企业从成立经过几年甚至较长时间的研发,终于研发出新产品并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也符合申请软件企业的各项条件,如果此时将原公司申请为软件企业,公司获利年度已过三年以上,“两免”政策已无法享受。这时应该重新注册一个全资子公司,将研发成功的软件产品以全资子公司申请登记,并将新成立的公司申请为软件企业,按新办软件企业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这样做有几个优点:(1)可以规避前后税法规定中企业成立时间不同带来的法律争议问题。(2)可以规避企业获利年度在取得软件企业资质前而缩短享受税收优惠期。(3)不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使“两免政策”期间利润最大化。

3.按财税[2011]100号文件规定,企业取得的软件产品即征即退增值税收入,属不征税收入而非免税收入,从取得年度起五年内必须用完,否则从第六年起全额做纳税调增。按此规定软件产品退税收入实质上是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最长可以延迟至自取得收入的第六年缴纳。那么我们在实际应用时,将退税收入单独核算,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支出,比如购买设备、厂房等。将用专项资金购买的设备或厂房折旧在以后年度作纳税调增,最大限度延迟此项收入纳税时间,从而提高资金的时间价值。

4.对于销售嵌入式软件产品,客户不同意将软件产品和硬件设备分开开具增值税发票,应首先和客户协商能否在合同中附加一条,标的物设备价格中含软件产品价格多少,并在销售发票备注栏备注软件产品销售额,再和税务部门协商退税。实际在合同和销售发票中均注明软件销售额,实际已做到软件和硬件销售额分别清晰的反映,税务部门不应该不给退税。

参考文献:

[1]姚廷康赵新贵: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解析[J].财务与会计,2012(07).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篇3

关键词:两税合并;国际税收;管理;企业所得税

中图分类号:F810.4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018-02

新所得税法实施后,对内、外资两种类型企业实行同一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统一设为25%。随着两税合并的开始,涉外税收因存在时间的局限性,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而作为国际税收管理的各项内容将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国际资本流动、项目往来频繁等因素影响将得到加强。两税合并以后如何加强国际税务管理成为当前国际税务工作者的热门话题,现通过由过去的涉外税收管理到国际税收管理,谈合并后如何加强国际税收管理。

一、涉外税收与国际税收的区别

1.概念不同。涉外税收只是一个国家税收体系分支,是相当于内资企业和个人税收而言,但国际税收则不是分支,国家税收征管体系不能分为国内税收和国际税收。

2.内容不同。涉外税收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资企业和外籍个人征收的各种税收,一般情况下是以对外资企业和外籍个人建立相对独立的税收制度为前提。而国际税收则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对跨国纳税人行使税收管辖权引起的一系列活动,涉外税收征收税种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国际税收处理协调的是包括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居民和来源地管辖权,避免国际重复征税,防止国际避税,税收协定执行和情报交换为主要内容。

3.范围不同。涉外税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处理对外资企业和外籍个人就来源于本国或者本地区收入的外国企业和个人征税,国际税收是两个和两个以上国家或者地区因行使不同税收管辖权引起的纳税问题。

4.存续时间不同。涉外税收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吸引外资需要而产生,是以建立相对独立的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为存在前提,一旦统一合并取消单独税种时,涉外税收作为单独的税收管理活动将消亡,而国际税收则不同,只要世界上存在国家和地区,存在行使不同的税收管辖权,存在跨国交易,国际税收就将继续留存。

二、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必要性分析

1.国际税收管理对象增多的需要。截至2006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外资企业57.9万户,实际利用外资659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两税合并后外资企业税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外国投资者更是看好国内优越的投资环境和国内潜在的巨大的市场,外资企业户数仍将逐渐增长,同时外资企业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跨国之间资本技术生产要素流动性将更强,国际税收管理的对象诸如外引进技术、关联企业业务往来、外国企业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情报交换等等业务也随之增多,这就为国际税收提供了更多的管理对象。

2.涉外税收政策延续性的需要。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的同时,为了照顾已存在的老外资企业,新所得税法给予了不超过五年的优惠过渡期,对新法实施前已经成立的外资企业依法享有的优惠政策,可继续执行,到减免期届满为止。也就是说涉外税收管理在一定时间内将继续存在。另外由于政策过渡,不可避免出现部分外资企业利用过渡期间滥用优惠政策的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更加规范执行税收法律规定,杜绝各种滥用优惠政策的投机行为。

3.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中国经济越来越多融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潮中,更多的外国企业和个人从国内取得利息、股息、特许权使用费等应税收入。与此同时,外国企业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也逐年增加,在境外投资、经营的国内企业和个人也有上升趋势。随着纳税人跨国经济活动不断增加,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各种涉税信息的依存程度也在增长,这就对外国居民税收身份认定、预提所得税管理,常驻代表机构征免税判定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已经与89个国家或者地区签订了双边征税协定,税收情报交换已成为国际税收合作的主要方式及反避税和离案金融中心的重要方法,在新形式下迫切需要加强国际税收的管理,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履行税收协定职责,更好地开展国际税收合作。

三、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建议与对策

根据国际税收特点和管理的必要性,两税合并后,国际税收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一)税收协定的执行

包括居民认定及中国居民身份证明的出具、常设机构认定及管理、限制税率认定、税收管辖权判定及税收管理、境外税收抵免审核认定及管理、协定特殊条款的执行、研究制定税收协定执行的管理办法、对滥用税收协定的专项调查与处理等。

(二)非居民税收监管

依据有关税务管理规范,组织实施对本地区外国公司营业机构场所的税收管理、外国公司在中国未设立机构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预提所得税管理、非贸易付汇及部分资本项下售付汇凭证的开具和管理、外国居民个人所得税税收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征免税判定及其税收管理,以及对外国居民偷税问题的调查与处理。要定期与外汇管理局、商务局进行工作反馈,及时掌握非居民纳税情况。

(三)情报交换

组织实施情报交换管理规程,就自动情报交换、自报交换、专项情报交换、行业范围情报交换和授权代表的访问所涉及的税收情报收集、转发、调查、审核、翻译和汇总上报,根据情报交换工作保密规则实施税收情报的定密、解密、制作、使用、保存和销毁等保密工作,开展跨国同期税收检查。

(四)国际税务管理合作

组织实施对本国居民境外所得的有关税收管理规范,对本国居民境外经营活动依照税收协定提供税收援助,配合国外税务当局对本国居民境外所得的偷税问题组织调查,组织实施与国际组织和外国税务当局有关税收征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事项。

(五)反避税实施

1.认真按照新所得税法要求,进行反避税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特设了“特别纳税调整”一章,对防止关联方转让定价做了明确规定,引入了独立交易原则、成本分摊协议、预约定价安排,明确了纳税人的举证责任以及可比第三方的协助义务,同时增加了核定程序、防范避税地避税、防范资本弱化、一般反避税和对补征税款按照国务院规定加收利息等条款,强化了反避税立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2.加大反避税工作的投入,建立全国转让定价信息网络。参照美国税法第482节条款的规则,在转让定价税法中引入正常交易值域的概念。建议国家税务总局与有关部委联合,定期公布某种行业、某种产品的利润率区间。在试点城市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反避税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成立专门机构或由专门人员负责各种可比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反避税价格信息网络,由国家税务总局定期通过该系统相关信息,以利于反避税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便于提高各地市的工作效率。

3.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反避税工作。为了解决反避税工作中不容易收集非关联企业可比数据信息的难题,建议省局着手建立反避税信息库,通过整合CtaiS系统、涉外企业汇算清缴系统、出口退税审核系统、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统计信息,将各基层单位在历年反避税调查审计中积累的零散可比数据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共享,提高可比数据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效率,为各地市反避税选案、审计调整、跟踪管理等各阶段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信息支持。

4.各地市税务部门应利用预约定价办法加强对关联企业税收征管。

(1)加强开业管理,推行关联企业申报制度。各基层税务机关将是否存在关联企业以及关联企业的名称、税号、经营地址、法人代表、经营状况等列入对新办企业开业调查的内容,同时要求企业及时填报关联企业申报表,一旦企业有新成立的关联企业须及时向税务部门报告,将关联企业管理从源头抓起,完善关联企业管理的基础信息采集制度。

(2)在加强关联企业开业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关联企业申报的基础信息资料,将存在不同税率或享受不同优惠政策的关联企业作为反避税重点,加强监管。

(3)对被确定为重点监管对象的企业,征管部门要及时上门对企业提出关联交易中应遵循税收方面的要求进行宣传,并针对企业利用关联企业避税的手段和方法,预先制定相对应的定价标准或要求,并将其在《关联企业税收管理协议》上列明,在关联企业开办之初就与其签订,促使企业在一开始就对反避税工作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和较全面的了解。在这份《关联企业税收管理协议》中,对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在有形财产的购销和使用、无形财产的转让和使用、提供劳务、融通资金等业务往来中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进行明确,特别是对有形财产的购销定价、提供劳务的定价以及最低利润率的确定,应从本地同行业中进行测算获取,以此作为可比数据资料,对不能达到相关数据指标要求的,要明确企业的举证责任,对无法举证或举证不合理的,则明确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加强过渡期外资企业的后续监管力度。税务机关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和培训,促使他们依法申报,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审核评税、税务审计等有效手段,通过加大日常检查力度,严格进行违规处罚的方法来加强事后监督管理,建立税务机关内部层层监督备案制度。

总之,两税合并后国际税收管理部门应根据形势需要,及时调整部分职责,实现由涉外税收为主、国际税收为辅的原体制到国际税收管理的转变,要在重新整合人力资源,提高国际税收工作质量与效率等方面狠下工夫,切实做好反避税、非居民税收管理、税收情报交换、协定执行等各项特色工作,提高国际税收管理的水平,充分国际税收管理在维护国家税收权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创造公平税收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旭人.中国税收管理[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7.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篇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税负政策

一、可持续发展与税负水平的关系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与经济紧密关联的税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政府筹集的税收收入应尽可能地满足其实现职能的需要,同时又不至于损害经济的发展,影响其未来的需要,这就要求税收收入应适度,税负水平的设计应合理,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税收是有极限的,税率设计过高,不一定能增加税收收入,反而有可能减少税收收入,因为企业和个人将减少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并可能转入“地下经济”,国家的税基将缩小。因而,要保持经济的良性运转,政府设计的税率与实际征收的收入不应超过税收的极限。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的发展。在一定时期,社会创造的财富总量是一定的,政府拿的多一些,则企业、个人拥有的就会少一些,至于谁拿的多一些,关键是看谁使用资源更为有效。只有把有限的经济资源配置在最有效率的部门,才能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产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从理论上讲,税负水平有一个最佳点,在这一点上,政府能够筹集到实现其职能需要的收入,同时又不至于抑制企业的活力,影响劳动者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对经济的干扰最小,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这一点是最有效率的点,这一税率也就是理论上的最优税率。但在实际中要寻找这一点却是极不容易的。最优税率受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发达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在3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在20%左右被认为是合适的。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的形势下,一个国家税负水平的设计越来越受别国、特别是与其有竞争关系的国家的影响。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资本和人才都是经济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资本和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又最具有流动性。在资本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作用下,税往低处流,资本、技术、人才必然流向税负水平低、收益率高的国家和地区。所以,在保证能满足政府实现职能需要的情况下,制定较低的税负水平,对于提高本国对资本与人才的吸引力,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我国的税负水平分析

税收制度确定了,则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就随之确定。纳税人按法定税率和计税依据计算的应纳税额占其盈利或各项收入总额的比率为名义税负率;纳税人实纳税额占其盈利或各项收入总额的比率为实际税负率。名义税负率一般高于实际税负率,导致名义税负率高于实际税负率的因素主要有税收优惠、税收征管水平等,其中,税收征管水平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为了分析我国名义税负率与实际税负率的差异,并进而分析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我们根据近几年来《中国统计年鉴》上的工业增加值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建一模型,简单地测算一下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工业制造业,如果诚实纳税,其工业增加值部分承担的税负水平,以此推算我国税制理论上的税负水平。

假定某地新建一内资生产企业,经营期为10年。该企业投资规模为4000万元。从投产的第一年到经营的最后一年,该企业每年的销售收入均为6000万元,每年购进的原材料为4200万元,进项税额为714万元。该企业每年发生的其他费用为:职工200人,每人工资费用2000元/月,全年共计480万元;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共计30.6万元,土地使用税共计2万元;业务招待费20万元;其他税法允许列支的费用共计668.4万元。该企业的增值税税率为17%,土地使用税税率为2元/平方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分别按应纳增值税额的7%和3%缴纳;由于是新办企业,该企业享受免缴企业所得税一年的优惠,其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从第1年到第10年纳税情况见表1.

上述测算尚未考虑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工业企业情况,对经济中的重复征税、对gdp存量征税等因素也未考虑进去,即便如此,我国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税负率在正常年份下也达到了35%以上。如果将上述因素考虑进去,则工业制造业的理论税负水平应在40%以上。建筑业的税负略低于制造业,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建筑业适用3%的营业税,而制造业适用17%的增值税,按上述模型设计,制造业的增值税税负率为4.85%。由于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则基本可以推断第二产业的理论税负水平在40%左右。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在税负水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营业税和增值税税负水平的不同,我国对第三产业不同的行业规定了从3%~20%不等的营业税税率,而第二产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平均为5%左右。此外,第三产业的利润率高于第二产业,其所得税税负高于第二产业,总的说来,第三产业的税负设计水平应与第二产业相当,即在40%左右(实际中,第三产业税负水平低于第二产业主要是因为税收征管方面的原因)。第一产业的税负水平较低,但由于其在gdp中所占的份额不大(2001年仅占15.2%),对整体税负水平影响不大。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税负水平进行加权平均,以此推算,我国税制设计的宏观税负水平(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应在35%以上。而实际上,2001年,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仅为15.8%。名义税负水平与实际税负水平相差一倍以上。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相差过大,除了税收优惠方面的原因,最为重要的就是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了。

再比较我国与美、英、埃及三国的主体税种、税基及税率设计情况(见表2),不考虑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税收征管的因素,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也应在30%以上。

我们再比较世界各国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水平。经过世界范围的减税浪潮,目前,发达国家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一般在30%~40%之间,德国的公司所得税税率已降至30%以下;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一般不超过35%,相当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公司所得税税率已低于30%;大多数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已低于40%.我国目前实行的33%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最高边际税率为45%的9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在国际上已属于较高水平。

我国的名义税负率设计过高,而实际税负率偏低,还可以从我国税收收入的超经济增长现象中得到佐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税收收入连年超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从1998年以后,税收每年增收超过1000亿元,边际税率达20%~40%,2001年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已达15.8%,比“八五”末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对于我国税收的超经济增长现象,理论界和实务界都给予了各种解释,但我们认为,最能解释此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税收征管水平的落后,经济中存在大量的偷逃税现象,导致实际税负率远未达到税法设计的名义税负率,所以,国家一加强税收征管,税收就连年超经济大幅度增长。随着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必然会越来越大,我国的名义税负率与实际税负率将逐步接近。

我们再看看我国企业的实际负担水平。尽管我国的实际税负水平(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不高,但由于我国政府收入机制的不规范,政府实际取得的收入除税收收入外,还包括预算内非税收入、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按照2000年的数字测算,能够统计到的前三种中国政府收入总计为26314.87亿元,占gdp的29.43%.按照有关专家的估计,我国制度外收入占gdp的比重至少在5%以上,再加上制度外收入,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4.43%,即政府的各种税外收费几乎接近gdp的20%.以此推算,诚实纳税的企业缴纳的各项税收和费用可能占其创造的增加值部分的60%,或者其产值的18%.如此高的税负水平,很难想象企业能够充满活力,更不用说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了。

三、我国的税负状况对经济的影响

我国企业较高的负担水平必然会压抑企业和个人的活力,导致经济绩效的丧失,并进而引起资本和高素质人才的外流,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过高的企业负担水平会降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过高的企业负担水平也会导致“地下”经济活动猖獗,破坏国家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国家正常的经济活动(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地下经济”的规模已达gdp的20%以上);过高的企业负担水平实际上是用政府部分地取代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行为,必然会降低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使资源配置低效或无效。我国税制设计的名义税负率过高,而实际税负率偏低,将使诚实纳税的纳税人税负水平明显高于偷逃税款的企业,税收公平难以实现,企业间的平等竞争受到威胁,税收的效率也难以得到实现;由于经济中偷逃税行为发生频繁,这将动摇社会的诚信基础,给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我国的税负状况实际上已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构成了威胁,尽管从短期来看,这一影响表现得尚不够明显,但从长远看,我国的税负状况是很难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改革我国的税负政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结论及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我国的税负政策进行调整。根据世界税制改革的基本趋势,我国税负政策的设计,应按照“宽税基、低税负、严管理、重处罚”的原则,实现由“重税轻管”向“轻税重管”转变;在规范政府收入分配机制的基础上,大幅降低我国的税负水平,使我国名义税负率与实际税负率尽量接近,企业的负担水平与实际税负率尽量接近。

第一,进一步推进税费改革,规范政府收入分配机制,使税收真正成为政府取得收入的主渠道。

第二,在税费改革取得成效、政府收入分配机制完全理顺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我国的税负水平。

对于增值税,应在维持其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优惠,使其成为一个真正规范、中性、公平的税种。具体措施包括取消收购农产品、废旧物资可以抵扣的规定,取消运输发票可以抵扣的规定,取消对校办企业、福利企业等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取消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还增值税的优惠政策等。

对于企业所得税,应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降低税率,同时减少税收优惠。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世界各国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状况,我国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以不超过25%为宜,同时,应增加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中小企业的税率可以降到15%左右。

对于个人所得税,无论是从国际比较来看,还是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来考察,我国居民的个人所得税税率都有降低的必要。这也是吸引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考虑到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减少级距已成为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总趋势,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应降到30%以下为宜,级距最好不超过5级,同时应增大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标准。

当然,降低企业的税负水平应同加强税收征管相联系,否则,税率的降低是难以持久的。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清理税收优惠,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经济学家》2000年第6期。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篇5

【关键词】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从200B年度开始,居民企业在境内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应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2008年3月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共同下发(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暂行办法)(财预[2008110号)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128号)对有关汇总缴纳税金的具体操作漉程作了详细规定,同一法人单位内部分支机构统一缴纳税金,这对于分支机构较多的单位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1.有利于企业以丰补歉,降低当期纳税负担

新法规规定法人单位缴纳税金,先按照“统一计算”的规定,计算总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再按照规定计算公式在不同单位之间分摊缴纳。这项规定对于分支机构较多,总机构没有实际经营收入的单位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总机构的费用可以及时得到弥补。以前没有经营业务的总机构可以按照总收入的2%申请管理费,但是一来审批手续较复杂,稍不符合规定,就申请不下来;二来申请的经费有限,往往会出现经费不够的问题;三来经费使用有较多的限制,不利于总机构开展业务;四来管理费只适用于总机构,分支机构之间不能互相申请管理费。新规定将符合规定的总机构费用完全纳入统一计算,抵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这无疑能为企业降低当期税负。

其次,有利于不同分支机构之间互相弥补当期费用,以丰补歉,降低税负。统一法人不周分支机构,由于开展业务的内、外部环境千差万别,取得效益当然也有差别,有的分支机构盈利较多,有的分支机构盈利较少,在刚开展业务时,可能会出现亏损。按照以前单位缴纳税金的规定,亏损可以在以后年度弥补,盈利单位当年全额缴纳所得税,这样就加重了当期纳税负担;而按照新规定,统一计算应纳税所得颧,亏损单位的亏损额当期就能得到弥补,这对于降低当期税负也是非常有利的,以后年度也免去了弥补亏损的复杂手续,并能为企业降低财务负担。

再次,该政策对于房地产企业集团的影响尤为明显,为最大限度的获取开发利润。房地产企业一般都要跨地区购地,并成立独立公司,以便于在当地开发、销售。以前,由于设立非法人单位缴纳税金与法人单位在缴纳税金方面没有区别,当地政府一般要求企业设立法人单位。但是,成立法人单位之后,如果由于房地产项目的世纪毛利率没有达到税法规定,企业就得多预缴地税金不能退回,只能留待抵免本单位企业项目的税金。而如果该法人单位今后在当地没有新项目,多缴纳的税金就不能退回,新规定出台之后,房地产企业集团可以设立独立横算的非法人单位,利用所得税统一缴纳的政策,将多缴纳的税金抵交集团其他分支机构的税金。

2.新规定下以前年度亏损弥补对企业的影响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审槟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71189号)文件的规定,“纳税人发生的年度亏损,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槟后,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文件规定“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时(包括预缴申报和年度申报)可自行计算并弥补以前年度符合条件的亏损”。2008年之前的纳税申报表充分体现了该法规,在纳税申报表上先自动弥补亏损,然后再缴纳当期企业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5D知(国税发[2008]28号)也规定,“总机构和分支机构2007年及以前年度按照独立纳税人计算缴纳所得税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允许在法定剩余年限内继续弥补”。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使用的(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总、分支机构在―季度缴纳时无法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必须在年底汇算清缴时才能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当年多缴的所得税款,有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局“税收收入退还书”等凭证,按规定程序从中央国库办理退库。

对于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31号)文件规定,“房地产企业在其未完工前采取预售方式销售的,其预售收入先按预计计税毛利串分季(成月)计算出当期毛利额,扣除相关的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后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开发产品结算计税成本后在进行调整”,同时规定“开发项目位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区和郊区的,不得低于20%”,文件对于借款利息规定,“开发企业为建造开发产品介入资金而发生的符合税收规定的借款费用,属于成本对象完工前发生的,应配比计人成本对象”,即借款利息要记人开发成本,不能作为期间费用扣除。房地产企业现场管理人员的费用,一般都进入开发间接费,因此,开发企业的掰同费用基本很少,在当前国家不断采取宏观政策的形势下,尤其是进入2008年以来,钢材、人工费以及其它的无教师评都有较大程度的上涨,面房价在国家宏观对策调控下,基本起稳,部分大中城市还出现了降价的趋势,在利息作为成本项目,不作为期间费用的情况下,大部分房地产项目的毛利很难能达到20%,因此,房地产企业在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就已经多缴了企业所得税。而预缴时多缴纳的税金,在项目完工后,根据规定那个不能直接退回,职能作为亏损,留待以后年度弥补。2007年之前,根据规定,在预缴所得税时,可以自动弥补亏损,但是新的纳税申报表下发以后,以前年度亏损不能自动计算弥补,必须到年度汇算清缴时统一计算。这样处理有关税金缴纳问题,无疑加大了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前期多缴的税金既不能及时退回,也不能在下一年度自动弥补。

笔者认为,新下发的纳税申报表和当地税务部门对于亏损弥补的解释,与(国税发[2004]82号)文件的规定有抵触,令企业申报时,不能先行弥补亏损,加重了企业当期负扭。根据现行纳税程序,每季度第一个月巧日之前要预缴上一季度的所得税,次年5月30日之前进行汇算清缴。而如果2008年全年都不能弥补2007年度以前的亏损,要等到2009年5月30日之汇算清缴之后,由税务局遇税,而退税对于企业来说,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几个月的时间。税是很难退回的。

3.结束语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篇6

一、医药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税收优惠

(一)高新技术企业通行的重点税收优惠

高新技术企业通常是指该企业的行业领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同时能够持续进行研究开发投入及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经营的企业。它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研发投入和高成果转化的特点,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税收政策:

1.低税率优惠。依据所得税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低税率优惠是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从25%直接按15%执行,该项优惠会直接降低纳税额40%,属于税收优惠政策中力度较大的优惠政策。因此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要求,并规范税收备案,享受低税率对高新技术企业至关重要。医药高新技术企业通常利润率较高,从该项优惠中受益也较大。

2.研发费用150%扣除优惠。国家为了鼓励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即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可以按发生额的150%扣除,即使形成无形资产,也可按150%摊销。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该项政策,并增加可以加计扣除的内容,扣除额的增加直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纳税额。非高新技术企业在符合行业要求的前提下如果有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也可享受该项政策,但高新技术企业必定有研发费用,必然可享受该项政策。

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额度大,在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享受低税率优惠的同时,可根据税收政策备案享受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能够起到较大的减税作用。

3.技术类收入减免税优惠。一是免征增值税政策。实施“营改增”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由免征营业税政策直接过渡到免征增值税政策,仍可享受免征流转税的优惠政策。二是减征免征所得税政策。在所得税方面,国家也给予了技术转让费减税免税的优惠政策,若企业技术转让收入额度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可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若额度超过500万元的部分,也可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企业发生以上需要办理减免税的业务时,首先在技术市场上签订合同,取得登记表后在税务网上的系统内进行备案后方可执行。

对于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范围,因此发生相关业务时均可备案,享受以上税收优惠政策。

4.创业投资企业投资抵免所得税优惠。[1]国家为了鼓励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针对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两年以上的,拟定了所得税抵扣政策。该类投资在股权持有满两年时,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抵扣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还可以结转抵扣。这对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吸引投资带来良好政策。

5.实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现递延纳税优惠。[2]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入,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在所得税法及相关规定中,了可选择加速折旧的税前扣除政策。近年来又连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实施,医药高新技术企业通常研发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度较大,更新换代较快,可从该政策中受益。

(二)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特殊税收优惠政策

1.医药行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2014年和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连续公告,全行业2014年以后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可以执行100万以下一次性扣除,100万以上采用加速折旧方法扣除的优惠政策。医药行业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除研发类固定资产以外的固定资产可以执行2014年以后自建或者购进的固定资产,可选择规定的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方法实现递延纳税。且该项优惠政策在执行中预缴时即可享受加速折旧扣除,待年度申报时进行事后备案,降低了实际执行中的操作难度。

2.新药研发的临床实验费纳入加计扣除范围。在2016年最新实施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中,对医药行业非常有利的是增加了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作为医药行业的“三新”研发,临床试验费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支出。它事关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是否达到预定用途,是否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该项支出列入加计扣除范围给医药行业带来了较大的益处。

3.创新药品后续免费提供不缴纳增值税。为鼓励使用创新药品,2015年了的相关规定,明确了创新药后续免费提供不缴纳增值税。该项规定对企业后续提供创新药免费使用降低了负担,仅需要承担其成本而不需要再支出税费。

二、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措施

(一)实时全面学习最新税收优惠政策,加强财务与业务部门流程对接

近期各项税收政策变化频繁,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人员需要实时全面学习最新税收优惠政策,并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只有加强财务与业务部门的流程对接,才能规范享受税收优惠。例如,针对创新药免费使用免增值税政策,首先需要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注明注册分类为“1.1类”的药品注册批件,以及后续免费提供创新药的实施流程备查;其次与业务部门沟通确定属于该免税政策范围的药品并在相应发货单据上注明,特别是与业务部门商定需要取得第三方(创新药代保管的医院、药品经销单位等)出具免费用药确认证明,以及患者在第三方登记、领取创新药的记录的反馈流程与时间。因此享受税收优惠不是财务部的事情,需要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完成。

(二)全过程管理高新认定核心指标,确保高新资格

2016年1月1日开始执行最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要件及申请程序做了新的规定。在新的认定管理办法中,生物与新医药领域仍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医药企业具备了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享受税收优惠的前提。企业应设定专人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各项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根据自身企业情况确定应重点管理的项目,制定相应措施,实行事前规划与全过程的管理。只有达成高新企业认定的各项条件,才可以持续享受低税率的税收优惠。

(三)加大自主研发力度,[3]合理划分支出性质

1.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充分享受税收政策。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中,对自主研发与委托研发的费用在享受税收优惠上,体现出了差异性。委托研发符合条件的费用需按80%计入,而自主研发的符合条件的费用则可全额计入。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可组建专门的研发机构,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不但增强了对整体研发过程的掌控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企业的核心实力,在税收上还可以享受更大的优惠。

2.合理规划委托研发、合作研发与集中研发。2016年执行的新的加计扣除政策对委托研发、合作研发与集中研发的不同研发方式的加计扣除方法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对于委托研发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由委托方加计扣除;对于合作研发费用则由合作各方就自身实际承担的研发费用分别计算加计扣除;而对于集中研发的项目,则可按配比原则合理分摊全额扣除。

因此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在立项研发项目时,需根据项目的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对于需要外部合作的项目,在自身有能力参与项目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合作开发。若集团内的企业各具优势,对难度较大的项目可选择集中开发,力争对自身承担的研发费用全额享受加计扣除。

3.合理划分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以及技术服务。在税收优惠政策中,对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及技术服务费在增值税及所得税方面均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在实际业务中,由于医药产品研发周期较长,通常可划分为前期研发阶段、临床批件研发阶段、生产批件研发阶段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需对该三方面内容进行合理划分。作为转让方,注意对不同阶段已经形成技术成果的收入划分为技术转让收入,尚在研发过程中的收入划分为技术开发收入,与技术转让及技术开发直接相关的技术服务费与其列入同一合同中,以合理享受税收优惠,避免统一列入技术开发费用,不能享受技术转让费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也避免技术服务费单独签订合同,不能享受相关技术服务费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而作为受让方,也同样需要进行合理划分,避免应享受技术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费用列入了无形资产。

(四)规划财政性资金税务处理

由于国家重视医药行业的研发力度,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经常会得到各部门的专项财政性资金。该专项财政性资金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在税务处理上既可选择作为不征税收入,也可以选择作为征税收入。企业在税务上做出不征税处理选择的同时,要注意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所以企业应认识到,不征税不等于免税。[4]而若企业在税务处理上选择作为征税收入,其中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支出部分在正常列支的同时还可享受加计扣除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医药高新技术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综合选择,若企业取得的是与研发无关的财政性专项资金。在符合不征税收入的前提下,可优先选择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能够起到递延纳税的作用。若企业取得的是与研发相关的财政性专项资金,即使在符合不征税收入的前提下,也要综合考虑当年收到的专项财政性资金额度,其对应的支出额度以及加计扣除政策进行税收处理选择,在企业资金充裕的情况下,通常优先选择征税收入同时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这样能够起到减税的作用。

三、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控制

(一)强化研发项目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及研发费加计扣除均对项目管理相关资料提出了明确要求。医药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密切与业务部门协同配合,从立项环节、项目执行阶段及项目结题阶段实施全过程管理,使各项资料齐备,在完善项目管理的同时,为税收优惠备案与核查打好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研发立项制度,完善立项相关的人员名单、预算审批及权力机构决策。第二,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制度,设置“研发费用支出表”,衔接业务项目与财务核算,将每笔费用落实到项目中。第三,研发项目决算制度,在研发项目结题的同时实施财务决算,对项目经费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第四,委托项目与合作项目管理制度,强化委外项目及合作项目的管理,委外项目在合同中事前列明享受税收优惠的相关要求,如加计扣除所需明细表等。

(二)设置项目专账核算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及研发费加计扣除把专项辅助核算作为享受税收优惠的前提,医药企业针对各项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等均可单独立项,设置辅助专账核算,并将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及委托研发分别进行核算。可将专门的研发费用支出表单附于每项费用报销单后,便于准确归集项目费用。

(三)规范履行税务备案,加强后续管理

在国家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各项税收优惠均改审批为备案政策,各项税收优惠均需履行税务备案手续方可享受,且部分税收优惠在后续管理上也提出了新要求。例如,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要求在留存原始资料的同时建立台账,进行准确核算。医药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按照相关税收文件的要求规范进行税务备案及资料留存,规避税务风险,享受税收优惠。

四、结语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篇7

一、税法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应用

(一)企业全部产权转让根据增值税和营业税相关规定(国税函[2002]420号),企业转让全部产权而涉及到整体资产转让,不征增值税,企业全部产权的转让也不征营业税.国家税务总局[2011]13号公告拓展了420号公告的内涵,规定企业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重组,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券、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经济主体,不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当然在这种不征收增值税的重组中,有着严格的条件:这种转让必须是整体转让,即重组的某种形式,转让的条件是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经济主体.也就是说,必须是转让企业全部产权的资产重组,即转让企业全部产权涉及的应税货物或资产,才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如果交易的目的只是资产转让或资产收购,不管每次转让资产的金额有多大,都应当征收增值税.在同一纳税年度,国家税务总局[2011]51号文规定:自2011年10月1日起,纳税人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4].如13号文规定一样,不征收营业税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严格的条件:一是企业须进行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的转让;二是与转让资产相关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应该同时转移给接受实物资产的经济主体.如果企业只将全部或部分实物资产转让给其他企业和个人,而未将与实物资产相关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转移,对转让中涉及到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应征收营业税.以上关于企业重组不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前提事实上就是遵循了持续经营的假设,除以上必要条件外,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那些重组的企业在重组后至少要连续经营12个月.之所以要求整体转让和近似乎整体转让,不是拆分转让,是为保证转让后的购买方能用这些资产和因相关权利的持有而持续经营.再则,对整体资产的转让征收增值税,对全部产权的转让征收营业税,转让企业势必要缴纳数目可观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从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可能会妨碍和影响企业原有经营活动的继续.

(二)特殊重组企业重组分为一般重组和特殊重组.特殊重组又称为免税重组,在企业所得税法中是指满足规定的条件下进行重组而获得的所得和利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重组业务的企业所得税征管办法分别由财税[2009]59号通知和国家税务总局[2011]4号公告予以规范.免税重组除了“应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这些保证持续经营的条件以外,以股权收购为例,还要求“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且收购企业在该股权收购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只有满足这样的条件和股权比例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企业原实质性经营活动不会改变[5].并且,企业所得税法进一步规定了“收购企业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和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即并非按照重组时的公允价值确定,这样就将重组中产生的利得或亏损留在账面上,不在交易活动中实现.进而,在满足以上各个条件的股权转让中,股权转让所发生的交易额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只对非股权支付的交易额征收企业所得税.之所以这样规定,也是基于上述股权比例的限制规定意味着企业的重组并不改变或者结束现有的实质性经营,资产没有变卖、股权未能变现,如果征税则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同样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而非股权支付额意味着一方获得了现金收入和能变现的资产,对其征税不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以上两个假设符合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也是会计假设在税法中的应用和体现.但是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使得税法和会计核算之间出现差异,也成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进行筹划的条件.事实上,以上的各种免税或不征税,无论是增值税、营业税还是企业所得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免税和不征税,而是一种延期纳税(rolloverrelief).这种延期纳税缓解了重组后持续经营企业的因未获得现金收入、只是获得控制权而导致的纳税困难,也鼓励企业在结束某项投资后进行国家鼓励的产业政策方面的再投资.只要投资不彻底终止或者企业未被清算,纳税人可以一直享受延期纳税.这种延期纳税是通过重组后的资产仍以该资产原有的计税基础为重组后资产的入账价值来实现的,是一种广义上的延期纳税[6][7].

(三)商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进行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时自创商誉不得摊销、外购商誉只能在转让时一次性扣除其成本.会计准则出于谨慎性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的考虑,对自创商誉一般不予资本化[8].由于商誉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创立和累积起来的,是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产品质量高低密切相关的资产.而且在商誉的逐渐形成过程中,关键的因素是人.通常情况下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具有良好的声誉,获得客户的信赖,也由于严谨和完善的组织,生产效率较高,商誉所内含的价值也就越高.可见,在商誉的形成过程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对商誉的形成进行额外资金投入,其开发成本很难用资金反映出来,其功用与开发成本之间的关系也不确定,在会计上难以准确计量其价值.因此,自创商誉不允许摊销.国际会计准则通常将外购商誉与企业合并联系在一起,在涉及企业合并的会计准则中对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如果企业合并发生同一控制关系下,则按照原账面价值确认被购买方的资产和负债,而不是按照公允价值确认,因此,不需要进行调整,不形成商誉[9].如果企业合并发生在非同一控制关系下,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方法为购买法,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允价值确认;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如果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部分被确认为购买方的商誉;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复核差额部分后确认为购买方的当期损益.由于商誉是无法具体确认的资源,并且能使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因此,会计准则中也规定商誉不进行摊销.依前文所述,税法规定商誉不允许摊销,外购商誉在转让时才能扣除其成本,其理论依据依然建立在企业经营状况会越来越好的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之上,假设了商誉只会越来越有价值而且不会因为使用而发生损耗.

(四)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根据权责发生制和真实性、相关性原则,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允许在计算会计利润的时候据实扣除.但企业所得税法从公平税负、保证财政收入的征税目的和基于广告费等是预算经费的角度出发,允许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按照销售(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并于所得税前扣除;职工教育经费则按实发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扣除.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按照销售(营业)收入的15%计算扣除,职工教育经费除特别规定外,按照实发工资总额的2.5%扣除,实际发生金额超过规定标准的部分,当期不允许所得税前扣除,但可以无限期结转到未来的纳税年度扣除.以生产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为例,生产企业的新产品上市初期或者生产活动初期,会因为知名度较低而导致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有限,品牌效应不能够第一时间发挥出来,需要通过大量的广告支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信赖.因此,早期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过高,加之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是典型的预算经费,以销售收入或者营业收入作为衡量其支出效果是比较合理的衡量方法.税法只允许一定比例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造成生产企业在经营初期或者新产品上市初期发生的大量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导致生产企业的支出负担重,也增加了生产企业的所得税负担.但随着企业生产劳动率提高、经营管理活动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企业的产品在社会上和市场上被商家和消费者认可和接受的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占有率提升.此时,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绝对数额虽然上升,但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上升的幅度快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上升幅度,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占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相对比例下降,于是出现广告费结余,该结余部分按税法规定可以用来抵减以前纳税年度超标准而结转的广告费超支数额.企业所得税这一规定也是充分考虑和利用了持续经营假设,是对企业持续经营、越做越大的鼓励.

(五)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财税[2009]78号文对个人无偿受赠不动产的免税范围和条件进行了规定,其中,对受赠人转让无偿受赠房产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是对无偿受赠不动产个人所得税“免税”的解释.该文件规定,无偿受赠房产的个人若符合免税条件,其接受赠与房产时免于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其将来转让所受赠的房屋,获利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受赠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为其转让受赠房屋的收入减除原捐赠人取得该房屋的实际购置成本以及赠与和转让过程中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如果受赠房屋的转让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税务机关可以依据该房屋的市场评估价格或其他合理方式确定的价格核定受赠人的转让收入.从该项规定可以看出,对满足免税条件的无偿赠与和受赠,在未来转让无偿受赠房产时,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以房产的购置成本作为税前扣除的依据,这种税前扣除的确认方法将无偿赠与和无偿受赠时的利得递延到未来转让无偿受赠房产的计税依据之中,从而实现延期纳税.虽然该规定是适用于个人所得税,但在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非法人企业赠与或是无偿受赠不动产取得的利得,其延期纳税是基于非法人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如子女继承父亲的个人独资企业,并持续经营,各种资产并未真实转让,如果对其征税,则会引发继承人的纳税问题.等到继承人在未来最终终止非法人企业的经营活动时,递延的利得才会实现,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而,这也是一种延期纳税优惠,也可以看到这种持续经营不是对经营主体的假设而是对经营活动的假设.

(六)税收优惠的结转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税收优惠的基本原则是:第一,不增加亏损也不能导致亏损,即只能将计税依据抵减到零为止,不能形成或增加亏损;第二,不能导致退税,即多纳税可以退税,但由于税收抵免等优惠可能导致的应纳税额为负数,不得产生退税,应视当期应纳税额为0,即税收抵免只能将应纳税额抵减到零为止.这些原则逐渐成为国际税收优惠的基本原则,这样的基本原则对跨国所得控制尤其严格,可以避免国家对一些跨国企业形成财政补贴.但目前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免税和税额抵免甚至包括加计扣除这些规定已经超越了国际税收上的通行做法,出现了优惠结转.如满足投资条件的创投企业投资额的70%可以抵减纳税年度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不足抵减部分可以结转的规定;购买用于节能节水、资源利用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抵减购买设备纳税年度的应纳税额、不足抵减部分结转以后5个纳税年度抵减的规定;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费,可以据实扣除,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还允许按实际发生额加计扣除50%,形成资产的部分,允许按照150%摊销.企业所得税对技术研究开发费的加计扣除没有规定“不能产生也不能导致亏损”,因此,纳税人进行应纳税所得额调整的时候可能使企业产生亏损,而专用设备投资的税额抵免结转实际上是产生了退税.应该说,我国对税收优惠不设限的优惠待遇超过了国际惯例,该规定仍然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否则,这些优惠结转就成为了空头支票.业绩越好、经营持续时间越长的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越多,越是能足额、充分地享受税收优惠,从这个角度看,对企业的税收激励超过了税收优惠本身.但以上几种优惠方式,都形成了财政补贴或者返还,有违税收优惠的公平原则.

(七)亏损弥补根据对称性或者配比原则,企业取得利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发生了亏损,征税主体应允许进行亏损弥补,国际上的通行做法都是允许亏损弥补,但是弥补方法各不相同,可弥补的范围和弥补的时间也不一样.大多数情况下,各国税法允许企业年度亏损结转冲减将来的利润,这种规定显然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之上,但也有的国家税法不仅允许企业年度亏损结转到将来,还可以结转到以前年度,冲减以前年度的经营所得.如果没有持续经营的假设,亏损弥补很难进行下去,只能向以前年度结转,从而产生大量的退税.

二、会计活动和税法应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差异分析

(一)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一系列会计原则、会计方法以及会计处理的基础,例如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和资本性支出原则、配比原则等;历史成本计价、收入费用的按时间配比的分摊;将资产、负债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这些都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对于清算企业,就没有必要划分这些原则、采用这些处理方法.而从税收征管法和实体法的角度分析,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程序后,可以分为筹建期、持续经营和终止经营三个阶段.税法对企业的筹建、持续经营和终止或多或少地给予税收优惠,而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设置的优惠最多.税法中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给特定的纳税人的特定行为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找到理论依据,是基于强制性法规之外的弹性条款,使得企业能真正的持续经营,并在此基础上假设企业的效益会越来越好,能增加更多的税收收入.

(二)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和税法假设要求的条件不同上述的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处理既是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又是持续经营假设得以存在的条件或者结果.但税法中持续经营的假设并不一定需要上述的会计原则、会计方法或者会计处理作为其条件.更多地是基于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而进行持续经营的假设,如企业重组、广告费的列支、亏损弥补.不过这种税法上持续经营的假设,有利于鼓励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活动,在前期多列支广告费,开发新产品,并通过弥补年度亏损,减轻企业的负担.持续经营意味着该企业将继续存在足够长的时间以实现其现在的经营活动对税收政策的承诺,这是所得税税款递延、亏损前溯或后转的前提条件.会计假设的持续经营则仅与会计核算有关,不具备税法的各种调节作用.

(三)持续经营假设下税法和会计的有关内容不同会计和税法的持续经营假设都建立在会计分期上,会计核算设置会计期间,而纳税年度的作用之一是为了将一定会计期间的利润分配到所属的纳税期间,保证税收收入的及时性.通常情况下,持续经营假设需要进行会计分期和纳税年度的设置.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长短相同且连续不断的核算期间,也称为会计期间,在我国也被称为会计年度[10].纳税年度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期限,且该期限为年度,即12个月.当企业的会计年度选用公历年度时,纳税年度一般就等于企业的会计年度,如我国以公历1月1日到12月31日作为纳税年度,也作为会计期间;当企业的会计年度不选用公历年度时,纳税年度就不等于企业的会计年度,如英国公司税的纳税年度是跨公历年度的,从4月1日开始到下一年的3月31日,但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活动特点,选择恰当的会计期间.如果企业在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限由于企业改组、合并、破产关闭等原因而不足12个月的,纳税年度以实际经营期限为准.至于依法清算的企业,纳税年度则以清算期间为准,这些情况下纳税年度都不等于会计年度.企业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限是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在办理注销登记前,企业应就该纳税期间的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应纳税额的计算,与持续经营假设相反.企业所得税税款分期预缴时,预缴税款所属期间等同于相同期间的会计中期,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度计算,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方法要求企业下一个纳税年度依然存在并有实质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见,税收征管活动也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之上,否则预征和汇算清缴的方法不能实施.

三、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没有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核算无法进行,税法的政策、税收的功能不一定能有效发挥,税收征管活动不能正常进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2011年中国企业长期激励调研报告»指出,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00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这种现实状况使得税收的很多政策和规定形同虚设,那些为激励创投企业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购买专用设备的投资抵免优惠都不能实现.

(一)利用持续经营假设但不依赖于持续经营假设税法上的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上的持续经营假设毕竟存在差异,不能也不应该建立在同一基础之上.毕竟持续经营只是一种假设,面对企业的清算不能利用持续经营假设,还有如亏损向以前纳税年度结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亏损.也可以看到课税只是针对某一时期,征税时往往不考虑是否持续经营.也有一些课税也不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如对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应当就这些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征收所得税;具体规定是对这些所得按次征收,如对股息、红利、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转让财产所得,允许扣除财产净值而以实现的利得为应纳税所得额.可见,当纳税人具有纳税能力时税法就规定征税,不考虑持续经营,而且有些经营活动的发生无法持续且具有偶然性的特点,比较典型的即为劳务供给和财产转让,在这些所得获取方式下,不需要考虑持续经营.

(二)不能利用持续经营假设给予纳税人过度的税收优惠相较于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税法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征管活动的顺利进行、税收政策的有效发挥、财政收入的充分保障,其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功能应用之多远超会计核算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税收工作和政策制定中,不能因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应用多而滥用和依赖持续经营假设.应纠正税收政策中存在的此类问题,重拾国际上关于税收优惠不能产生不能导致亏损、不能导致退税的基本税收优惠原则,避免企业在经营中利用这些过度的税收优惠牟利,而忽视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活动.可以设置类似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之类的预算经费,以限额扣除但可无限结转的方式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而非短期利益.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税收;筹划特征;经营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经济市场中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但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持续发展仍面临着较多风险,其中税务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要素,如何将金额限制在合理的范畴内,避免过多的纳税金额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影响,一直是企业管理者把控的重点。因此,税收筹划作为控制纳税金额的重要措施,理应得到财务管理部门的关注。

一、企业税收筹划特征与原则

1.企业税收筹划特征基于市场调查资料可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常具有技术与知识集中、密集型的特征,这使得企业经营管理,通常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并承担较多的风险与压力,但如若技术与知识得到市场的认可,则能够从中获取非常多的经济收益,使企业得以持续运营下去,而原有投资也会得到增值。从经济市场角度来看,我国近些年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正在逐步增强,并且结合经济市场环境也颁布了较多的税收管理提案,其中涵盖了税金见面与税率降低等内容,但若要确保这样的扶持政策效果优异,则必须让企业获取足够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的资产得以充实,才能使企业能够担负起税收金额。因此,在企业创建与发展阶段,企业必须基于政府税收政策确定适宜、合法的税收筹划方案,避免盲目纳税等情况出现,才能更好地维护企业的经济权益,使企业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

2.企业税收筹划原则首先,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拟定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必须基于现有税收政策确定税收调控的重点,确保每个环节都合理合法,杜绝偷税漏税等现象,并站在长远角度提出税收筹划对策,才能使企业税收控制效果得以保障;其次,财务部门在拟定税收筹划方案期间,需具有一定前瞻性,能够站在企业技术、竞争力的角度,判断企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提供有效的规避对策,以避免对企业资产造成影响。而站在企业角度,也需要在投资与筹资之前,就各种税收政策进行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特征后,才能使税收筹划方案更完善,能够为企业经济活动得到更全面的保障;最后,税收筹划方案应具备目的性,确保能够充分凸显企业竞争优势,提出合适的纳税计划,才能使企业创造出最大的经济价值。

二、企业筹资活动的税收筹划

1.投资与税收筹划筹资是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前提,只有确保企业具备充足的资金,才能确保后续产业发展稳定且可靠。其中,企业具有的资金主要可分为债务与股权筹资两种形式,不同筹资形式所获得的成本与税收效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如债务筹资过程中,企业可通过向金融机构进行借款的方式筹集企业经营资金,此种资金形式能够获得的成本数额通常不会很高,但利息较低,并且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债务利息交给债权人。基于税法资料可知,企业在交付所得税时,需要在税款交付前扣除利息,提前将固定利息交给债权人,使税款结算总额降低,便能够缩减税款的结算金额,以此达到节税的效果。而企业若是采用股权筹资形式,则企业无需按时为股东缴纳固定收益,同时可借助各种有效的资产分担投资者的股利,以此达到节税的要求。但从企业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股东所承受的风险很大,这使得采用股权筹资方式,会产生大量的成本,而股东所分配的股利多数为企业税后的净利润,由此便无法达到有效的节税效果。另外,在企业经营期间,不具备随意调控税务比例的权利,若是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一定限值,则企业的后续运营也势必会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使企业经济体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融资租赁与税收筹划融资租赁在企业经营中的运用,能够使承租人具备某产品的定期使用权,通过此举可将长期固定资产向流动资产转型,避免长时间拥有该资产支付较高的资金税额,并且还要担负融资风险。而从筹资角度来看,融资租赁同样能够为筹资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使得企业在资产积累过程中,使负债数额不会发生变动,而在产品租赁过程中的折旧费用,通常也能够在递交税额前被扣除,如此便能够缩减较多的企业税收成本与税基,满足节税的要求。因此,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组建企业生产与办公体系,所创造的经济收益比较购入设备而言更多,因此现代企业税收筹划体系内采用融资租赁是项很好的选择。

三、企业经营活动的税收筹划

1.采购与税收筹划在产品或材料的采购过程中,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各部门及各单位纳税人的信息,以便使企业的税务得到缩减。其中,流转税内的增值税在税收体系内通常会占有较大的比例,若是在流转税务管理方面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则势必会影响节税效果。因此,企业理应将纳税人作为重点展开筹资工作。其次,按照我国税法规定可知,纳税人的增值税率通常为17%,而部分纳税人的增值税率则为3%,在税收筹划期间,绝大多数的纳税人均能够开具增值税的专用发票以便为税收管理工作提供参照,以此扣除进项税额,但部分资金流转环境中,受采购形式、采购流程、采购规模等因素影响,则无法提供专用票据。因此,如何使企业采购流程更规范化与标准化,便是现阶段采购部门需要着重管控的重点。

2.销售与税收筹划企业产品销售形式具有多元化与多样化的特征,在执行税收工作期间,需结合企业产品的销售特征与形式进行选择,以便更好地控制税收比例。例如,产品销售过程中采用销售折扣的方式,必须将折扣金额与销售额标注至票据内,以便根据折扣后销售额收取企业增值税,若是并未将折扣额度记录在票据内,则不论企业财务部门怎样处理数据,都无法满足节税的要求。另外,在销售税收筹划期间,必须结合企业不同经营阶段拟定适宜的税收管理方案,并对销售产品的价格与品类给予高度重视,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要求确定适宜的税收模式,丰富税收筹划的内容,才能避免税收工作出现漏洞。

3.固定资产折旧与税收筹划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时候,还具有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根据税收筹划的具体情况来看,不一样的折旧方式以及年限,会给纳税人的应缴税额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里,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直线法以及加速折旧法。其中前者的一年计提的折旧额相同,而后者在前期计提的折旧多,所以支付的所得税不会很多,而后期的折旧也不会太多,不过要支付大量的税额。另外,经过全周期的解析可知,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与税收筹划期间,其纳税总额不会发生改变,不过货币的存在价值会发生一部分变化,而通过加速折旧法则能够为企业节省一部分的税款开支,更好地维护企业的资产效益。

四、企业利润分配的税收筹划

最后,企业要合理地分配利润。在进行这方面工作的时候,企业要利用合理的分配形式,并在合适的分配时机来采取税收筹划工作。通常情况下,股利分配主要包含现金以及股票这两种股利。尽管股东在分发股利的时候,手里允许有资金,不过如果企业分发的资金股利很多,那么股东就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而这对股东来讲是很吃亏的。而要是从企业方面进行考虑的话,分发资金股利,就表明该企业的现金流不多。所以,从税收筹划的方面来讲,企业最好能够给股东分发股票股利,这样股东不用交付个人所得税,而是根据股票所增长的价值来获取收益。另外,企业现金流的增长,在企业遇到投资时机的情况下,就能够具有充分的资金来投资,这样就能够给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收益,这对于企业将来的发展会带来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五、企业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企业税收筹划的认知站在企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目前部分企业与社会中仍有人将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相提并论,在讨论税收筹划的方案时,总会抱有特殊的意见与态度,使得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很难得到落实。而从法律角度来看,真正的税收筹划其实是满足法律与法规要求的,并且我国对税收筹划的定义是以国家政策为指导核心的节税措施,以便提高企业合理、合法的经济效益,此种节税措施比较偷税漏税而言,有着根本上的区别。而从税收筹划的开展角度来看,税收筹划的方案受我国税法政策等因素影响,也可能由合法转变为违法行为。而在税收筹划方案拟定阶段,也需要将相关资料递交至税务行政部门进行确认,受税法等因素影响,税务筹划方案也可能无法申请成功。由此可知,税收筹划工作具有一定实效性,若要确保税务筹划的申请能够成功,并能够为企业经济行为提供最大的收益,便必须使企业对税收筹划的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并在筹划期间提供充足的帮助,积极与地方税务行政部门进行沟通,如此才能使税收筹划方案的内容更贴合企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2.税收筹划服从财务决策流程企业财务决策是结合企业制度与市场发展形势,通过各类合法手段与方法对资金筹措、方案甄别与选择提供的决策活动。在决策流程中,会通过资源的配置调节与财务风险的控制为企业经济利益提供服务。若是企业税收筹划工作脱离了财务决策流程,则势必会从投资、融资、生产经营、利润分配等角度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可靠性,甚至还有可能会造成误导,使企业后续经济战略方案的拟定偏离市场发展路线,对企业经济体系的构建埋下隐患。另外,抛开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的优势,单纯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不切实际的税收筹划同样会严重阻碍财务决策的流程,对日后产品营销、生产系统、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带来影响,使企业逐渐走下坡路。所以,财务决策流程与税收筹划工作必须紧密贴合,并相互借鉴对方的资料,使税收筹划考虑的范畴得以拓展,且更吻合企业实际需求,才能更全面地保障企业经济体系构建的质量,降低市场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3.税收筹划应在纳税前展开税收筹划应具备一定前瞻性,在国家最新出台的税收法律关系形成前,对企业经营与投资等行为进行筹划与安排,才能使企业的缴税金额得到合理的缩减,并避免触犯国家税收法律,使企业经济财产得到正当保障。而若是企业税收筹划方案应用至国家税收法律关系形成之后,则税收筹划的制约增加,极易受某些因素演变成偷税漏税的非法行为,如此税收筹划工作便毫无意义。另外,为确保税收筹划工作得以落实,企业还需做好财务内部人员的管理、会计核算的监督、筹划账目的完整与税务信息的可靠性管理。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篇9

关键词: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扣除限额

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保险业的迅猛发展,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逐渐提高,金融保险业证券化率达到世界较高水平,工、农、中、建、兴业、民生、招商、华夏等银行、中国人寿、平安、人保、新华等保险公司等一系列的金融保险大企业已相继在各交易所上市。据沪深交易所统计:截止2012年12月31日,已上市金融保险业的市值已经占沪深交易所总市值的30%以上,其利润更是达到了沪深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利润的40%,从已披露的业绩快报来看,2012年其利润达到沪深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利润的60%以上,众多中小企业成为金融保险企业的“打工仔”。国家对金融保险业的监管和监控力度也越来越大,证监会和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出台了针对金融保险业的一些监管措施,许多金融保险企业是税务稽查的重点,金融保险业的涉税风险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所得税,更应该引起企业领导层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关注。

下面笔者结合新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法规的规定,对金融保险业存在的所得税及汇算清缴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收入方面的问题

新《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目前个别金融保险企业收取的工本费、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的坏帐损失、固定资产盘盈、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1、企业将收取的保单工本费等在“其他应付款”中核算,不记收入,不作纳税调整。

2、固定资产盘盈收入不入账,未申报应纳税所得额。

3、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的坏帐损失,未申报应纳税所得额。

4、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未申报应纳税所得额。

5、金融机构行国债取得的手续费收入,未申报应纳税所得额。

二、投资收益的问题

1、权益法下,会计与税法确认投资收益的时间不一致,《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规定:投资收益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被投资企业做出利润分配决策时,会计上在权益法核算时是随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而变化,纳税申报时应纳税所得额要进行调整。

2、对于免税的投资收益,要做纳税调减,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即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属于免税收入,但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短于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3、不符合免税条件的投资收益不得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例如债权投资收益和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短于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收益。

金融保险企业投资收益较多,一定要根据投资收益的种类进行纳税调整,对免税的投资收益,要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能免税的投资收益,不得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三、工资、薪金及几项费用扣除的问题

1、《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1月4日以国税函[(2009)3]号下发《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对合理的工资、薪金进行明确,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定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2、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企业按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计提的未发放的绩效工资、年薪等,符合国税函[(2009)3]条件的,企业在汇算清缴期限内完成发放的,可认定为纳税年度实际发生,在上述工资薪金支出所属纳税年度可以税前扣除,如果未完成发放则应在实际发放年度扣除。

3、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4、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5、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在限额内结转扣除。

6、税前不得扣除的工资薪金不得作为计算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税前扣除标准的基数。

7、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8、依照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商业保险费。其他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金融保险企业相关人员应该筹划好各项费用的开支情况,有扣除限额的,达到限额后应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以求不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四、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问题

1、业务招待费必须真实、合理、合法。

2、按孰小原则扣除――发生额的60%与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中较小的一方扣除。

3、销售(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但不包括营业外收入。

业务招待费是一定需要纳税调整的,肯定是要纳税调增的,按发生额与允许扣除金额的差进行调增,这要引起企业财务人员重视。

五、佣金和手续费的扣除问题

1、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规定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9号)规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2、企业向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支付的佣金和手续费,必须转账支付。向个人支付的,可以以现金方式,但需要有合法的凭证。

3、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及佣金(发行溢价中扣除)不得在税前扣除。

4、企业应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相关资产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应通过折旧、摊销等方式分期扣除,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5、企业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直接冲减服务协议或合同金额,并如实入账。

六、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问题

1、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限额内结转扣除。

2、计算扣除的基数:销售(营业)收入-同计算业务招待费限额的基数。

3、广告是通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4、属于会计与税法的暂时性差异,因为超出当年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年度限额结转扣除,所以可能出现纳税调增,也可能出现纳税调减。

七、公益性捐赠的扣除问题

1、注意公益性捐赠的范围――不符合规定的捐赠支出不能在税前扣除。

2、纳税人向受赠人的直接捐赠不能在税前扣除。

3、超过标准的捐赠支出不能在税前扣除:标准为年度会计利润总额12%。

八、贷款损失的扣除问题

1、财税[2009]64号规定:金融企业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计算公式如下: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金融企业按上述公式计算的数额如为负数,应当相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2、不得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在税前扣除的情形:

金融企业的委托贷款、贷款、国债投资、应收股利、上交央行准备金、以及金融企业剥离的债权和股权、应收财政贴息、央行款项等不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不得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在税前扣除。

3、金融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贷款损失,按规定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后,应先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不足冲减部分可据实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九、保险保障基金准备金的扣除问题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公司准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45号)文件(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执行)的规定:

1、保险公司按下列规定缴纳的保险保障基金,准予据实税前扣除:

非投资型财产保险业务,不得超过保费收入的0.8%。投资型财产保险业务,有保证收益的,不得超过业务收入的0.08%,无保证收益的,不得超过业务收入的0.05%。

有保证收益的人寿保险业务,不得超过业务收入的0.15%。无保证收益的人寿保险业务,不得超过业务收入的0.05%。

短期健康保险业务,不得超过保费收入的0.8%。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不得超过保费收入的0.15%。

非投资型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不得超过保费收入的0.8%。投资型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有保证收益的,不得超过业务收入的0.08%,无保证收益的,不得超过业务收入的0.05%。

2、保险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缴纳的保险保障基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财产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基金余额达到公司总资产6%的。

人身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基金余额达到公司总资产1%的。

3、保险公司按规定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准予在税前扣除。

十、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规定第三条规定: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1、统一计算:是指企业总机构统一计算包括企业所属各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在内的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

2、分级管理:是指总机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都有对当地机构进行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责任,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别接受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

3、就地预缴: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级分支机构,分月或分季分别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二级分支机构及其下属机构均由二级分支机构集中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统一计入二级分支机构。

4、汇总清算:是指在年度终了后,总机构负责进行企业所得税的年度汇算清缴,统一计算企业的年度应纳所得税额,抵减总机构、分支机构当年已就地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后,多退少补税款。

5、财政调库:是指财政部定期将缴入中央国库的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按照核定的系数调整至地方金库。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篇10

abstract:thenew"enterpriseincometaxLaw"hasbeenimplementedformanyyears.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andsocialprogress,08versionofthereturnhasbeengraduallyunabletomeettheneedsoftaxpayersandtaxauthorities.infaceofthecontinuousintroductionofnewpolicies,ifthetaxreturnsdonotmaketimelychanges,thepossibilityoferrorsforthetaxpayerinthefillingprocesswillincreaseatthesametime,andthedesignproblems,suchastoosimpleandnotreasonablestructure,andsoon,playasignificantroleinrestrictingtheimprovementoftheleveloftaxcollectionandmanagement.inaddition,theStateadministrationoftaxationimplementedtheconvenienceactionoftaxin2014,whichrequiredthetaxauthoritiestochangethesenseoflawenforcement,reduceorcanceltheadministrativeexaminationandapproval,reducethelawenforcement,thedeclarationwillbetheonlywayfortaxauthoritiesgraspingthetaxpayer'staxinformation,sotheimportanceofthedeclarationismoreobvious,sothe2008versionofthedeclarationmustberevised.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变化

Keywords:enterpriseincometax;taxreturn;change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059-04

0引言

已经实施了六年多的08年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在组织收入,协调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强化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促进企业所得税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税收征管要求的提高,它已经不能满足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需要了。

12014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修订背景和思路

1.1修订背景

2007年3月16日,我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并且在2008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标志着执行了16年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存的制度终结。为了适应新《企业所得税法》,国家税务总局重新设计了08版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可是随着税收政策的改革和税收管理要求的不嗵岣撸它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1.1无法体现企业所得税政策全貌

为适应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国家税务总局设计了08年版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出台较为仓促、笼统、压力大、内容也不够全面,以后,政策不断变化,已有的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不能全部在原表中清晰列示。

1.1.2结构不够合理

08年版申报表结构设计上显得不尽合理,如,纳税人基础信息不够完整详实,某些收入费用核算口径不一致,主表与附表在逻辑关系上不够紧密。

1.1.3不能满足纳税人的需要

从新法出台后,有数百个配套文件砸在申报表中没有体现,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时差错率高,税收风险率高,税收风险较大,例如,在《印发房地产经营企业所得税业务处理办法》的通知(即国税发[2009]31号文)中,对涉及房地产企业销售未完工产品(预售),规定销售收入应计入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的基数,但是未定义为销售,在2008年申报表中无法填制,表中只有销售收入和视同销售,没有销售未完工产品,所以处理方法上各地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在CtaiS后台修改数据,不规范,而有的地方视同销售做一次,成本做一次,本是销售又做视同销售,明显不合理。

1.1.4不能满足税务机关的需要

①不能适应简政放权的需要。

新一任领导班子上台后,机关环境与以前大有不同,传统所得税优惠管理模式是审批制,现在进行了改革,中央政府做的一件事,即取消和下放了行政审批权限,事后管理,风险管理,管理方式的转变使得企业所得在管理中更看重事中和事后监督,而不是事前审批,减免审批也是如此,不再强调事前审批,而是事后备案。――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指导意见(税总发[2013]55号)中指出,原申报表设计简单,结构不合理,纳税人信息量不足,很难满足税务机关在所得税管理中在风险管理、后续管理和事后管理、税收收入分析等方面的需求,不利于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管理方式的转变需要纳税申报表为税务机关提供更多的涉税信息,最终达到既能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又能堵塞税收漏洞的目的。

②不符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要求。

14年2月,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转变管理方式,减少或取消审批,减少进户执法频率,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约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税务干部不能随便下户,不能随时索要信息,这就要求申报表必须更够为税务机关提供更多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加大申报表的信息量。

1.2设计思路和特点

1.2.1指导思想

以纳税人为主体,对存在税会差异通过纳税调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同时兼顾税务机关征管要求,以重要性、普遍性为原则,设置多框架的申报体系,以信息化为支撑,以风险管理为手段,精准申报涉税信息,不增加纳税人负担,提高征纳双方的税收遵从度。

1.2.2总体思路

与2008年版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设计思路基本一致,即以纳税人为主体,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税会差异等项目的方式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进而计算出应纳税额。此外,兼顾后续管理的需要,以重要性、普遍性为原则,设置四层架构的申报表,即主表,一级附表、二级附表以及三级附表。从表内数据填报方式看,可以分为表内计算、数据附表填报和直接填报三种方式。

1.2.3整体机构

在整个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体系当中,总共41张申报表,其中:基础信息表1张,主表1张,收入费用明细表6张,15张纳税调整表,亏损弥补表1张,税收优惠表11张,境外所得抵免表4张,汇总纳税表2张。与08版申报表相比,数量上虽然增加了25张,由于多数表格是选填的,如果没有相关业务可以不填报。从实际填报情况看,纳税人平均填报的表格的数量为12张,对比08版申报表平均16张,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可是提供的信息量却明显增加。

1.3主要特点

1.3.1结构更科学合理

结构上看,主表是整个新版申报表体系的核心,所有的附表都是围绕它填写的,财务报表和附表是主表的主要信息来源。附表一方面能够独立反映现行所得税政策,另外又能保证与主表紧密连接。因此,新版纳税申报表层级更清新明确、内容更丰富完整、逻辑关系更加紧密,整体上更加科学合理。

1.3.2信息更丰富完整

财务会计、税会差异、税收优惠、境外所得税等信息都可以在新申报表中体现,为纳税人提高税务核算水平、降低财务风险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对于税务机关开展所得税后续税务管理工作供了基础信息。

1.3.3繁简适度、开放性强

借鉴美国经验,新表每张都有表单编号,以后年度政策l生调整,报表需要修订时,可以通过编号处理个表之间的关系;在主表结构或者一级附表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在不破坏申报表完整体系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减附表数量来解决,减少因政策调整频繁对申报表进行调整,减轻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的负担。

2主要变化解析

从整体上看,与旧表相比,新表最大的不同,是多架构的,立体化的申报体系,设置了从主表到一级附表,到二级附表,再到到三级附表,共四级架构体系,从三级报表开始填列,最终数据导入主表中,计算出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具体变化分析如下:

2.1新增基础信息表

在14版申报表体系中,新增加了企业基础信息表,除税务登记信息以外几乎所有与企业所得税相关的基本信息都要求在此表里填写。纳税人在填报此表之前,需要首先填报此表,为后续填报提供指引。

新增基础信息表,主要是为了实现三个基本功能:

①确定企业性质。通过基础信息表判定纳税人是否属于小型微利企业,是否属于汇总纳税,企业所属什么行业、规模如何等等;

②明确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和与企业所得税相关的核算方法;

③了解企业股权机构及投资情况。

基础信息表是主要是提供一个数据平台,通过此平台税务机关可以获得所得税后续管理所需要的必要的基础数据,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征管信息系统内已有信息相互对比,以便提高税务登记信息的质量,另外有了基础信息表还可以为纳税人减负,如替代小型微利企业年度备案资料。

2.2新增期间费用明细表

为了进一步完善收入成本费用表格体系,此次修订在2014年版的表格中增加了期间费用明细表,2008年版的申报表未要求纳税人对期间费用进行详细申报,但是许多纳税人期间费用金额非常巨大,甚至会超过主营业务成本,因此在2014年版新增表中新增了此表,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期间费用进行细分填报,纳税人应按照规定详细披露期间费用的具体情况。

从填报范围上看,并非所有实行查账征收的纳税人都要填报该表,例如,适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就无需填报此表,主要原因是其成本支出项目简单,一般不严格区分成本和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表设置了24个项目,主要是分为5个部分:

一是人工费用,包括第1-3行;二是企业所得税有扣除限额的项目,包括第4-6行;三是资产相关项目,包括第7-8行;四是不同用途项目,包括第9-20行;五是财务费用部分,包括第21-23行,最后一行其他,是兜底行次,上述未列明的项目,可在此填报。

对于劳务费、咨询顾问费、佣金和手续费等八项费用,除了填报金额以外,还需要填报境外支付的金额情况。

2.3新增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

相比08版纳税申报表,《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和《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20)中删除了视同销售收入部分。收入成本费用表的填报数据全部取自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数据,与税收口径数据无关,视同销售收入是税收规定的概念而不是会计概念,因此删除,并且在纳税调整表中又设置了二级附表《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10)单独进行填报,使得报表结构更加合理。在《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a102010)和《金融企业支出明细表》(a102020)中对应地也删除了视同销售成本。目的是使主表(a100000)的第13行前的数字和会计核算在口径上尽可能地保持一致,为税务机关在后期的税务管理活动中比对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信息和财务报表信息进行风险管理时,将由于差异导致导致的税收风险降低到最低。

2.4调整了《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2.4.1结构的变化

2008年版纳税调整表设有1张《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和7张相关、平行的明细申报表,包括: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款年度纳税调整表,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纳税调整表等。

2014年版年度纳税申报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设有一级纳税调整主表1张、二级纳税调整明细表12张、三级纳税调整明细表2张,共计15张。

2.4.2项目的变化

一是新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通过归并调整项目,压缩纳税调整主表行次。如将工资支出、职工福利费等归并为职工薪酬调整项目,将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项目合并为资产折旧摊销项目,如表1。

二是增加投资收益、政策性搬迁、销售退回、佣金和手续费、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特殊行业准备金、加收利息等调整项目。

三是新增捐赠支出纳税调整明细表。此表是按照捐赠对象进行明细项目填报的,与08版报表所不同的是,新版申报表仅填报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捐赠支出,可以据实扣除的捐赠支出由于无需纳税调整,因此不在该表中反映。

四是新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4]64号文件精神,增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填报项目分别为行业以及金额。填报说明中指出,企业如果享受税收上的加速折旧政策,在此期间,会计核算上仍然可以按照其原方法计提折旧,不强制要求按照加速折旧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只需在办理年度纳税申报时,再按税收口径进行调整填报本表。

五是删除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根据填报说明中的相关规定,《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只对“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类调整项目里汇总填报,不再进行具体项目的明细核算。只有等到具体计提减值准备的相关项目有证据表明确已发生损失,再进行明细申报,故而新增加《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0)和《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1)两张明细申报表。这种改变,符合企业所得税法立法精神,也就是说更看重对相关资产实际损失的管理,而逐渐放松对准备金方面的管理。

此外,企业重组、政策性搬迁、特殊行业准备金、预计利润为新增调整项目,且均设置一级明细附表、另外新增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该表采用台账式申报,按取得收入、发生支出的具体时间汇总填列时,这样企业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收支及结余情况就可以更加清楚地反映出来了。

2.5新增加了5张一级税收优惠明细表附表

在08版申报表中,涉及税收优惠的纳税申报表只有一张,按照税法政策的相关规定企业享受所有优惠的项目和数额均通过该中汇总反映,但是,对于这些优惠项目的具体适用条件和计算口径没有被反应出来,主管税务机关在对企业所享受的优惠政策进行合理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时的就会产生很大的不便。与08版申报表相比,14版申报表的主要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等项目,不再通过纳税调整表进行归集,而是直接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100000)第17行“减: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第20行“减:所得减免”、第21行“减:扣除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列示,直接参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二是优惠政策叠加享受的处理有专门栏次填报。《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a107040)第28行设置了“减:项目所得税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所得税叠加享受减免税优惠”。

三是对于专项拨款用于研发能否加计扣除发生了重大变化。08版申报表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时,根据国税[2008]116文附件的规定,“从有关部门和母公司取得的研究开发费专项拨款”,需作为企业研发费用的减项从总额中予以扣除,也就是说,无论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等财政性资金是否做应税收入申报,均不可以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而14年版申报表中,根据财税[2010]81号、财税[2013]13号文件的附件,对上述表述进行了修改,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4)中,将第11列明确为“减: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的财政性资金用于研发的部分”,因此,若2014年度以后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等财政性资金作为应税收入申报的,可以享受加计优惠政策。

四是体现了所得税的计算过程。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02条规定:“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的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所得减免优惠明细表》(a107020)首次围绕不同所得优惠项目,设计了项目所得计算公式。即项目所得额=项目收入-项目成本-相关税费-应分摊的期间费用+纳税调整额。

五、新增《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年度分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中华人们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相比08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中涉及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的只有三个指标,即“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分摊预缴的税额”、“汇总纳税的总机构财政调库预缴的税额”、“汇总纳税的总机构所属分支机构分摊预缴税额”,新版申报表所涉及的内容更加详实和系统。

2.6新增3张境外所得税税收抵免明细表二级附表

为了正确计算居民企业境外所得、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和间接负担的所得税、境外应纳税所得额、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抵免限额、结转抵免所得税额等,并反映各环节的计算全过程,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在2008年纳税申报表的附表六《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明细表》的基础上,全面的修订和完善了一级附表,增加了3张二级附表,以全面反映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的执行情况。

14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明细表》(a108000)保留了2008年版申报表中的附表六,删除了境外所得按照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方式分别计算以及间接抵免方式下的部分项目的限制,细化了采用简易办法计算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的相关指标,相应增加了二级附表,将境外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抵免税额的计算形成一个整体,反映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的整个过程。

3新版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优点

综上所述新版所得纳税申报表体系,新版申报表与老版申报表相比优点主要体现在:

3.1结构更加合理

表面上看比老版申报表从数量上还是申报项目上看都增加不少,但是各个表格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有序,更重要的是便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信息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开展税务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2更容易理解

新版申报表的申报项目更加丰富,项目内容更加详细,有很多的项目是通过分步计算方式得出来的,例如,企业的营业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等项目。

3.3更便于数据统计

新表尤其是新增加的很多明细申报表,实际上是对旧表的细化,例如,企业捐赠支出纳税调整明细表,是为了满足对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进行明细核算的需要而新增的。这样的细化,虽然增加了申报表的数量,但是却方便了税务机关后续数据的上报工作。

总之,通过申报表的的填报,可以揭示企业税收管理、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正确填报申报表,不仅只是为了履行纳税义务,而是可以将日常活动中征纳双方容易忽略的细节问题,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有效地筹划企业的税务问题,合理地规避税务风险,因此,必须适时关注纳税申报表的变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2]新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项目解析与填报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