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技术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23:53:43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1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结合创新性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98-02

一、引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化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知识面非常广泛,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从广义上讲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由“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等课程体系整合完善后,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实现了有机结合,要求学生在真正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素养和改革创新能力。

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性改革内容

1.整合更新课程教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广泛,同时部分内容偏僻陈旧,与现实工程技术严重脱轨。比如,在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的内容中,各不相同的刀具,使用的机械加工方法也各不相同,而且方法种类繁多,老师无法做到一一向学生教授,面面俱到,事无俱细的讲解,学生也无法做到全面接受,且在现实中也无法全面实践到[1-2]。教学的关键是将学生领进门,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然后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材中内容相近的部分进行整合,更新陈旧的知识点,增加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新知识,使教材内容与新时代科技发展紧密相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度,老师重点讲解基础理论知识、难点、要点及实践应用,使学生真正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理论知R,并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与实践,真正掌握促进新时代技术发展的实践与创新技能[3-4]。

2.创新教学方式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老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产品成型方法为体系,重点讲解基础知识、难点和要点,综合分析工艺原理、工艺方法和产品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加现代新工艺的知识内容,基础理论知识与现代新工艺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方式的讨论,不同的课题可以有不同的讨论方式,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另外要增加实验课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充分理解抽象和难懂的概念,掌握具体的工艺要求、操作方法以及实践技能。还可以结合当今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采用电化教学、工艺设计等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获取新知识的技能。

三、教学改革与实践相结合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最终服务与实践,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理论同样与机械工程实践生产紧密相联。在课堂上,老师讲授基础理论知识时,尽量少讲纯理论和推导理论,要以实践中的实用性为主,与现实生产实例相结合,融会贯通地讲授知识与应用,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接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6-7]。

2.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

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将理论知识升华为实际技能,要完善实验室的建设,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切实参与产品的设计、制造及完整的工作过程,并从实际参与工作的现象和规律中提炼理论知识,加以分析利用,总结实践经验,切实领悟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在实践工艺中的具体应用,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并锻炼了学生实际操作的应用技能,是对课堂教学成果的升华[8]。

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机械制造工程的实际环境、设备以及生产过程,要与相关企业联合建设完备的实习基地。带领学生到基地进行学习,并给予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更快的掌握理论知识,还会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切实体会新时代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9]。

四、结论

教学改革的目的与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到技能,并得到创造性的锻炼,在将来的社会实践中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是相互补充、有机结合与统一的整体,教育工作者要践行科学实践发展观,努力探索理论教学创新性改革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与实践的环境,培养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机械制造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俊茹,张悦刊.《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探索[J].高教论坛,2010,4,(11):69-98.

[2]彭海燕,王晓军,周莉,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9(3):32-35.

[3]倪卫华,汪中厚.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1):146-147.

[4]许蓬子,邹青,呼咏,等.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5,16(2):59-61.

[5]伍国果,谷明信,鲁鹏,等.基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6):104-105.

[6]魏效玲,尉鹤缤,陈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1):85-87.

[7]隋荣娟.有限元仿真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0(15):25-26.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2

关键词:服务业企业;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渐进式服务创新;突破式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3.50文献标识码:a

库马尔将创新划分为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并认为渐进式创新由市场研究引导,突破式创新由愿景而非市场研究引导。消费者和组织购买者特别擅长激励和评估渐进式创新。然而,消费者本人一般不能想象出革命性的产品、概念和技术。例如,斯沃琪在消费者调研中获得最高评级的一款看起来传统的手表最终的销量极低;相反,被评定为最难销售的、标新立异的一款手表结果却卖得最好。如果斯沃琪遵循市场研究,那它可能已经与成功擦肩而过。类似地,在被推出前,星巴克咖啡、Cnn或联邦快递隔夜送到的小包裹配送服务并不受消费者喜爱。Davison等也认为突破式创新服务太复杂,不易由市场研究获得有意义的顾客反应。

然而中国台湾学者陈嵩等在研究新金融服务开发过程的行销活动对其绩效之影响——服务/市场新颖性的干扰角色时发现:对于高服务/市场新颖性群而言,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愈高,新服务的直接绩效愈高;对于低服务/市场新颖性群而言,市场研究对新服务绩效构面并无显著影响。整体而言,市场研究对高服务/市场新颖性nSD项目的新服务绩效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这里的高服务/市场新颖性即突破式创新,低服务/市场新颖性即渐进式创新。peter等进一步地将突破式创新划分为4个阶段,即概念化阶段、酝酿阶段、早期孵化阶段和后期孵化阶段,其中概念化阶段和酝酿阶段需要在前期进行详细的市场研究。

综上所述,学者们在研究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产品(或服务)创新的影响时出现了分歧,为了找出分歧产生的原因,本研究尝试将渐进式服务创新划分为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和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将突破式服务创新划分为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和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希望从产品创新的4个分支(即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和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来研究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服务创新的影响。

1理论回顾和概念界定

1.1市场研究及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

服务业市场研究是指组织首先发展出一个定义明确的服务概念,确认新服务构想的目标市场及其特性,然后调查目标市场的需求与偏好、新构想能否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需求、新构想与竞争服务相比是否具有独特优势,并采用正式设计、有足够样本及可靠数据搜集过程的活动。Cooper和DeBrentani指出,通过详细的市场研究,服务业企业可将顾客需求、追求的利益与偏好等信息整合于新服务设计中,使其更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服务业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是指市场研究活动的方法和内容按照从低到高可以分成若干等级。例如,Cotterman等将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按照从低到高划分为3个等级,即非正式市场研究方法、定量市场研究方法和定性市场研究方法,并认为这三级市场研究活动质量可分别应用于有限的产品改变、渐进式创新或产品创新有少许突破、突破式产品创新,即不同等级的产品创新对应着不同等级的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

由于公司往往将新产品战略建立在商业利润和研发成本的比较上,当商业利润不确定时,公司可能会进行预先的市场研究。ofek和turut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新产品所产生的商业利润不确定的影响,主张公司可以通过市场研究来解决这种不确定性。DeBrentani认为详细深入的市场研究不但有助企业尽早抛弃顾客兴趣不高、市场机会不大的新服务概念,了解目标顾客的需求,亦有助企业调整新服务概念,使其更能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新服务越符合目标市场的需求,越能反映顾客需求的变化,与顾客的价值观(及操作系统)越一致,新服务成功的机会也就越高。

Veryzer认为,对渐进创新产品而言,通过正式规划来获得早期市场的一般信息或许有效,但对全新产品这样做既不可能也不适宜。这是因为市场机会并不明确,市场需求尚待创造,潜在使用者无法预见突破性创新的真正利益。

peter等却研究发现,突破式创新需要进行详细的市场研究。Lauga和ofek将新产品研发面i临的不确定性划分为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不确定性,并将市场不确定性(即顾客偏好不确定性)划分为垂直市场不确定性和水平市场不确定性。研究发现,对上述两类市场不确定性需要进行市场研究以获得消费者信息。产品的创新程度越高,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不确定性越高,越需要提高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

对于学者们在研究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产品(服务)创新的影响时出现的分歧,本研究认为笼统地将产品(服务)创新划分为渐进式产品(服务)创新和突破式产品(服务)创新是导致分歧出现的根本原因。为此,本研究尝试将渐进式产品(服务)创新划分为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产品(服务)创新和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产品(服务)创新,将突破式产品(服务)创新划分为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产品(服务)创新和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产品(服务)创新。

1.2服务创新及其划分

学者们往往将产品创新划分为渐进式产品创新和突破式产品创新。渐进式产品创新又被称为连续式产品创新、传统式产品创新,其开发程序可以被分解为多个阶段,如构想筛选、市场研究等11个阶段。

Zhou等将突破式产品创新划分为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产品创新和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产品创新。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产品创新是指企业针对现有市场的顾客需求,在技术上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使得原有技术轨迹发生了变化,通常又被称为“根本式的创新”。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产品创新是指企业针对新浮现的市场,设计并提供顾客利益或是商业运作的新观念,它对企业采用的技术先进性程度要求并不高,但其为顾客提供的新利益维度颠覆了顾客的优先选择结构,又被称为“分裂式创新”。

本研究借鉴Zhou等在研究产品创新时将突破式产品创新划分为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产品创新和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产品创新的方法,将传统上的渐进式产品创新划分为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产品创新和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产品创新。对服务业来说,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是指服务企业在进行渐进式服务创新时注重服务技术的渐进式改进,而服务概念没有发生变化,如银行业推出的电话银行业务。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是指服务企业在进行渐进式服务创新时注重服务概念或商业运作模式的渐进式改进,而服务技术基本上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如旅游业倡导的低碳旅游,减少一次性餐具和酒店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合理设计菜量避免浪费等。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是指服务企业采用新的和先进的技术以改善顾客的利益,它通常在技术上表现了最先进的技术发展水平并使技术轨迹发生了变化,如移动商务、银行业推出的网上银行业务等。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是指为新浮现的市场创造新的顾客价值,它对技术先进性的要求不高,有时候是关于商业运作的新观念,在市场方面,它为新出现的市场设计并提供顾客利益,它需要现有的主流消费者在思想和行为上经历一个较大的转变,如宜家和星巴克都是在服务创新上实行了不连续创新。

2研究假设

2.1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与4种产品创新方式

根据库马尔的理论,渐进式创新由市场研究引导。对渐进式创新而言,可以通过市场研究的正式规划来获得早期市场的一般信息,将顾客需求、追求的利益与偏好等信息整合于新服务设计中,使其更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市场研究容易使企业的注意力专注于消费者表达出来的需求,强调顾客是新产品(或新服务)创意的来源,服务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学习往往会促使企业对服务技术进行渐进式的改进(即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为了迎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或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服务企业也可能会对服务概念进行渐进式的改进(即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但是peter等和陈嵩等认为市场研究对突破式服务创新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新产品研发面临的不确定性主要分为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不确定性,企业研发的新产品突破性程度越高,其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不确定性就越高,为了降低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企业就越需要提高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主要从事满足主流顾客都理解的需求,所以被感知的市场风险是较低的,但所面临的技术风险却非常高;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对企业是否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要求不高,但它为顾客提供的新利益维度颠覆了顾客的优先选择结构,其面临的市场风险非常高。因此,为了降低技术风险或市场风险,无论是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还是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都必须提高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Cotterman等研究发现,从渐进式创新到突破式创新,随着创新等级的提高,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也相应需要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2知识整合机制的调节效应

maltz和Kohli研究发现,提高产品创新绩效主要有3个互补的因素,即市场知识、跨功能协调和知识整合机制(Kims)。知识整合机制是指知识的收集、分析、解释,并在公司内部不同功能单位间进行整合市场和其他类型知识的正式过程和结构。知识的粘性特点使得知识的转换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不明确性,这种知识转换的复杂性增加了公司发展适当知识整合机制(Kims)的可能性。atuahene-Gima研究指出,市场知识是产品创新绩效的基本推动力,市场知识特征和跨功能协调通过知识整合机制影响产品创新绩效。企业通过市场研究活动获得市场知识,并通过知识整合机制促进企业的渐进式服务创新和突破式服务创新。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5知识整合机制越强,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与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间正向作用越强。

H6知识整合机制越强,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与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间正向作用越强。

H7知识整合机制越强,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与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间正向作用越强。

H8知识整合机制越强,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与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间正向作用越强。

至此,可得到各研究变量之间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3研究设计

3.1抽样

本研究在2011年5月份委托武汉哲鑫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武汉市、仙桃市、孝感市、黄州市、荆州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和咸宁市调查走访规模较大的服务业企业,所走访的企业包括通讯、交通运输、仓储、零售、银行、保险、旅馆、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等10个不同的服务行业。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305份,回收问卷289份,其中有效问卷266份,总有效回收率为87.21%。在调查过程中针对调查人员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及时通过电话进行指导和解答,调查结束后对调查人员所走访的企业进行电话抽查回访,满意度在95%以上。在调查中为了区分4种服务创新,首先告诉样本企业4种服务创新的含义,然后要求样本企业列出作为依据的创新项目或创新服务,然后再区分4种创新。样本的描述性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3.2量表设计

本研究共涉及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和知识整合机制共6个变量,各变量的具体测度指标内容及来源如表2所示。

3.3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对6个问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载荷都大于0.7,提出了一个因子,6个问项的Kmo检验值为0.901,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221.289(df为9,p为0.000),因子各问项间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按照主成分分析法,因子特征值大于1,所提取的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67.553%。结果表明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量表的设计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对4个问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载荷都大于0.7,提出了一个因子,4个问项的Kmo检验值为0.924,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241.638(df为2,p为0.000),因子各问项间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按照主成分分析法,因子特征值大于1,所提取的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66.706%。结果表明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量表的设计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对4个问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载荷都大于0.7,提出了一个因子,4个问项的Kmo检验值为0.947,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267.106(df为2,p为0.000),因子各问项间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按照主成分分析法,因子特征值大于1,所提取的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68.613%。结果表明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量表的设计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对4个问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载荷都大于0.7,提出了一个因子,4个问项的Kmo检验值为0.935,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246.524(df为2,p为0.000),因子各问项间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按照主成分分析法,因子特征值大于1,所提取的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69.435%。结果表明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量表的设计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对4个问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载荷都大于0.7,提出了一个因子,4个问项的Kmo检验值为0.972,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271.491(df为2,p为0.000),因子各问项间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按照主成分分析法,因子特征值大于1,所提取的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67.163%。结果表明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量表的设计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知识整合机制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对6个问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载荷都大于0.7,提出了一个因子,6个问项的Kmo检验值为0.916,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为219.714(df为9,p为0.000),因子各问项间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按照主成分分析法,因子特征值大于1,所提取的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70.025%。结果表明知识整合机制量表的设计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3.4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和数据的基本分析

运用Cronbach’sα系数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表3列出了CFa分析中各因子指标的负载、t值、各因子抽取的平均方差(aVe)、复合信度(CR)及α值。从表3可知,各指标的标准负载均大于0.7,并都在0.001水平上显著,aVe值均大于0.5,CR及α值均大于0.7,表明各变量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收敛效度。

另外,在区别效度方面,Gaski和nevin指出某量表与另一量表间的相关系数若小于这两个量表自身的Cronbach’sα值,则表示这两个量表有区别效度。通过表4可以看出,本研究中的主要构念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小于各自量表的Cronbach’sα值,因此,这几个构念之间具有区别效度。

4数据分析与结果

4.1LiSReL分析与研究假设检验

应用LiSReL对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对研究假设H1~H4进行验证。①基本拟合标准:各个研究变量的标识变量的因子载荷都在0.7~0.8之间,都达到0.01显著性水平,且没有负的测量误差。这表明模型完全符合基本拟合标准。②整体模型拟合度:X2/df0.05、GFi=0.97>0.9、SRmR=0.0410.5;nFi=0.97>0.95、nnFi=1.00>0.95、CFi=1.00>0.95。从以上3类指标与标准的比较情况可以看出,本研究模型的整体拟合度非常高。③模型内在结构拟合度:从组成信度来看,5个研究变量的组成信度都在0.7以上;从平均变异抽取量来看,这些研究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量都在0.5以上。这表明本研究模型具有很好的内在结构拟合度,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具有非常理想的拟合度,可以利用它的结果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假设验证情况见表5。

4.2知识整合机制的调节作用检验

本研究采用逐步加入控制变量、自变量(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与调节变量(知识整合机制)、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交互项的层级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以检验企业知识整合机制对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和服务创新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的干扰,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在交互前均进行了中心化处理。检验情况见表6。

在表6中,第1步表示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模型;第2步表示控制变量、自变量、调节变量对因变量的主效应模型;第3步表示加入交互效应后的全效应模型。从表6中可以发现,知识整合机制对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与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是显著的,且调节系数为正,H5得到验证。知识整合机制对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与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是显著的,且调节系数为正,H7得到验证。由于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和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的正向影响都不显著,因此,知识整合机制对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和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的调节影响不需要验证,H6和H8没有得到支持。

5研究结论、管理意义与研究的局限性

5.1研究结论

本研究为解决学者们关于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服务创新影响研究的分歧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和有益的探索,得到如下结论。

1)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对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这一结论说明了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渐进式服务创新作用的局限性,其作用机理可以理解为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尽管通常多为原有服务的延伸或模仿市场竞争对手的服务,而且新服务的利益价值已由过去研究(经验)或观察竞争对手的服务获得证实,但如果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较高,必然会获得消费者对服务技术方面更多的需求信息,减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研发出水平较高的渐进式服务创新。

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通常多为服务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概念或服务模式发生了变化,由于这种服务概念或模式的变化是渐进式变化,消费者无需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便能够较容易地识别和接受,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的提高并不能太多地获得消费者关于服务概念和服务模式方面的需求信息,因此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2)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对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这一结论说明了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突破式服务创新作用的局限性,其作用机理可以理解为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通过市场研究获取市场、顾客、竞争者等方面的信息,采用先进的新技术以改善顾客的利益,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的提高能深入地获得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未来需求的相关信息,减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关于技术的信息不对称,从而研发出突破式服务创新(如银行的自动柜员机)。

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往往对企业是否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要求不高,主要是为了满足新浮现的市场上顾客的需求,由于服务的概念和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消费者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才能了解并接受新服务的好处,因此消费者并不能预见出这种新服务形式,并且消费者在评判该种创新的若干种形式时往往倾向于自己能接受的传统形式(星巴克咖啡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的提高并不能太多地获得消费者关于未来服务概念和服务模式方面的需求信息,这种创新形式只能通过企业家的愿景来引导。因此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3)知识整合机制对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与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与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之间的关系也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5.2管理意义

服务业企业管理者应该清楚,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组织中服务创新的作用是有差异的。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以技术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以市场为基础的渐进式服务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市场研究活动执行品质对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因此,服务业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服务创新时要正确使用市场研究活动,同时还应注意充分发挥知识整合机制在其中的调节效应。

从服务创新所面临的风险上,以市场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所面临的风险要大于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以技术为基础的突破式服务创新所面临的风险要大于渐进式服务创新,这为风险决策者提供了决策依据。

5.3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基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曰益提高,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基层科技创新管理水平日渐提升,但总体上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尚未完全确立、服务基层的科技人才明显缺乏、新型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等问题在基层仍广泛存在。基层科技创新发展有其不同于其它区域范畴的特点,一般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往往难以充分说明基层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解决之道。因此,极有必要对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

1.1技术创新理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是第一个系统研究技术创新的学者,他把技术创新定义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以及新的生产函数建立的过程,并认为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科技体制环境和科技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不是资本,也不是劳动力,而是技术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美国经济学家兰斯・戴维斯(LanceDavids)和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north)较早开始了对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制度分析,认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好的制度选择会促进技术创新,不好的制度设计将扼制技术创新或阻碍创新效率的提高。

1.2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新兴概念,主要来源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属中观概念。国外学者魏格(wig)认为,广义的区域创新体系应包括生产企业群、教育机构、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国内学者融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将区域创新体系概括为,一个区域内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网络系统。区域创新体系由组织要素和制度要素两类构成,组织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及基础设施等主要载体。政策制度要素主要包括区域创新战略、知识产权制度、科技评价制度、政府补贴政策,政府宏观调控、技术市场等,是调控创新活动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在诸多组织要素中,企业处于中心地位。高校科研院所是重要的技术创新动力源。政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特殊要素,是联系组织要素与制度要素的纽带。金融机构是创新活动的资金提供者,科技基础设施是创新活动的条件支撑系统。

1.3政府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理论是在经济社会互动中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基础。在国外,20世纪40年代末的公共选择理论(publicchoicetheory),开始使用经济学的观点对政府组织运行情况进行考察,20世纪80―9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当代国外行政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主张引进市场机制来完善政府公共组织。在我国,基层政府主要指县(市)级及以下行政建制政府。从职能看,它是国家的基层行政机关。从作用看,它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是国家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与桥梁。它既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载体,也是一个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机构,既具有与国家一致的统一性,又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

2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内涵特征

2.1基本内涵

从广义角度看,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囊括基层科技创新活动所涉及的全部,包含基层科技创新的组织与管理系统、环境系统及目标系统,属于系统的系统。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是基层科技创新所涉及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金融等中介服务机构和基层政府等主体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带有本地特色、综合开放的组织网络系统。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环境系统,包括科技资源环境、法律制度环境、社会舆论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有多个层次,在县(市)行政单元层面,其目标是通过有效吸收、整合县(市)内外的科技和创新资源,促进县(市)内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应用、普及和推广创新成果,提升县(市)竞争优势,进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区域和国家层面,其目标是整个区域和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低层次的目标和高层次的目标相互统一,构成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目标体系。

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所涵盖的各个系统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构成一个相对独立、自我发展的体系。本文所指的科技创新体系,并非广意上的“系统的系统”,而是其中的主体系统即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系统,本文称其为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体制,属于狭义上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广义定义下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环境系统,成为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体制的运作环境,广义定义下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目标系统,也成为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多重目标。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环节,在建设目标上与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一致,以科学与技术的互动创新以及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为特征,通过行政区域内外人才、知识、技术、专利、资金、信息等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农村农业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和保证。

2.2基本特征

1)基础性。县乃国之基,民乃邦之本。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基本层次,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区域基础和基柱。基层科技工作直接面向企业和广大农民,服务覆盖面大、涉及面广,是科技经济结合的一线战场,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环节,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为我国(县)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发挥基础性作用。

2)地域性。与国家、省及地市的科技活动不同,县(市)科技活动重点是引进适合本地经济需求的相关科学技术,因而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基层本身是一个特定的县域空间,区划非常明确,不仅有固定的地理区划,而且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独立性,在一定空间内具有完全的功能和一定的决策与调控权限。地域性特征,体现了基层科技创新活动重点满足技术的适应性转化和本地化推广目的,强调科技成果的本土化和产业化,以技术应用支持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3)开放性。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与本地及该地以外经常进行各种联系,与外界环境进行资源和能量交换,进而保持和发展体系本身。基层科技活动主体往往是不完备的,相当多的县(市)一级区域内没有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活动主体,这决定了基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能封闭自守,要重视引进外来先进理论、成果、方法和技术,同时配合上级科技部门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实现资源整合、成果贡献。

4)完整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代科技创新的重大课题都具有广博性、多结构性、多分支性特征,往往需要社会多方面支持,科技创新管理既是科技系统内部工作,又是全社会的进步事业,既是科技创新活动,又是科技创新经济化,既有科技创新项目,又有科技创新产业化工作。基层县(市)虽小,但基层经济涵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即使从农业产业内部的产业链看,也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诸多环节和各类行业。另外,基层科技工作不仅仅是科技部门的工作,更是一个涉及多个政府管理部门、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工作。

5)复杂性。基层区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三农”问题是基层发展的核心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业人口涌向城镇,基层科技创新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如何在农业劳动力不断外流的情况下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二是如何引导、推动优秀人才向农村等基层流动,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务实、有效、长远地做好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工作。

3基层科技创新体系运作体制

3.1主体要素

1)企业。在经济学范畴中,企业一般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在基层科技创新系统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是市场机制作用的承担者和实施者,企业将市场创新需求传递给高校科研院所,将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结果应用于生产,转化为商品,并推向市场转化为价值。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县(市)中小企业发展很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国内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从过去单纯的制造加工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加快,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科研机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主体构成中的科研机构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从事科技创新研发的机构。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要发挥行业技术优势,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解决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科研机构要发挥学科优势,提高研究水平,取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在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集聚了最为丰富的科技创新人才,拥有科技创新所必须的实验设备、实验材料等科研条件,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者,通过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委托研究等形式向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同时向企业、社会培养、输送各类创新创业人才。

3)中介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服务活动,在有效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能够提高科技创新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分层次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但总体上现有的绝大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由政府资助创办,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现有专职服务机构数量少、覆盖面窄、功能单一,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难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科技创新服务需求。

4)基层政府。政府在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协调者”的角色,不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具体活动,负责为科技创新提供并维护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在必要时组织和优化系统结构,引导其它主体要素的行为。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代表者、掌握者和执行者,其决策直接反映政府对社会规则、规制的认知水平和执行程度,合理有效的政府行为是现代社会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途径,因而被称为“看得见的手”,调节着整个国家社会经济运行,直接影响着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同样,政府也有助于基层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它不仅能够为基层科技创新提供政策、制度倾斜,也能够为区域创新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是推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作的重要动力。

5)人才。科技创新的微观主体是人,一切科技创新活动最终都是由具体的人才组织完成的。在生产力构成诸要素中,人才是决定性因素,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人才是其它资源的开发主体,人才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增值增能增效的过程,人才资源是开发价值和潜力最高的资源。在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澎湃大潮中,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集聚人才、使用人才,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不断创造新的科技创新成果。

3.2创新环境

3.2.1科技资源环境

科技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科技活动所利用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科技资源环境包括人才、资本、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的拥有状况,越是科技创新资源富集的地区,其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就越完备,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也越强。在我国,基层科技资源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动态性。在不同的创新主体视野中,在不同的行政区域中,在不同的创新理念指导下,在不同的政策和宣传氛围下,科技资源存量是不同的。

2)不确定性。科技资源创新能力的释放,关键在于利用和配置资源的机制是否有效,尤其是是否有能够充分释放科技人才资源创新潜能的政策制度,应当避免落后制度带来的科技资源错配、效用利用不足等问题,使资源的科技性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3)网络性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单一科技资源、同质科技资源难以产生重大创新,各类科技创新资源跨国界、跨领域、跨行业加速流动,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需要规划构建互补性的网络沟通机制,才能发挥科技资源的巨大效用和互补资源的合力效应。

4)不同的科技资源与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强弱不同。创新是合力作用的结果,既要注重各种科技资源与创新主体之间的连接关系,更要注重创新主体与各种资源之间的连接关系。

3.2.2法律制度环境

基层科技创新法律制度环境是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法规的基层化,包括有关科技创新政策与法规、管理制度、市场和服务规范等,其完善与否关系到能否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关系到科技创新成果能否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基层政府要通过实行财税优惠等政策,为区域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美国创新活动的成就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成熟的知识产权制度及其不断创新。我国现行的科技创新法律体系存在的首要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执行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鼓励社会科技创新最基本的制度,但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健全,并且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技术性,处理难度往往大于其它类型案件,尤其是发明专利等涉及高新技术成果的纠纷案件,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呈现高度融合的特征,使知识产权保护难度愈来愈大。

3.2.3基础设施环境

基础设施环境包括交通、动力能源设施,还包括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公共图书馆设施、信息平台等基本条件,同时还涵盖了各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高技术风险投资体系等,是政府落实科技规划政策的载体,能够间接推动基层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基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是基层政府发挥调控作用,促进社会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基层创新活动的产品品种较多,但真正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还不多,高新技术还未成为带动经济跨越增长和企业裂变发展的主导因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对产业技术进步的拉动和支撑作用不明显。科技基础条件薄弱,投入不足,加之人才资源匮乏,导致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难以形成技术水平高、品牌叫得响的高新技术产品群。

3.2.4社会舆论环境

社会舆论环境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软环境要素之一,是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先进文化、营造创新环境、推动科技进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舆论环境主要是指社会对待人才、对待创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创新工作的推进。建设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一方面必须认清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事业建设的重大意义。科技创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促进行业合作、竞争、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激发人们的创造思维和奋斗精神,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社会发展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形成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科技创新生产、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形成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

3.3运行机制

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各主体要素与创新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交流互通。在系统中,政府发挥组织领导、营造环境、协调服务、资源配置和基础建设的作用,企业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发挥集聚人才资源、建设科研条件、实施研发创新,为企业、社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供给的作用,金融等中介机构通过资金中介、技术中介、信息中介和人才中介职能,发挥连接企业和科研机构、促进科技创新顺利开展的媒介作用。创新环境即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运作环境,为各主体的整体创新活动提供科技资源、法律制度、基础设施和社会舆论环境,并且与创新主体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等中介机构、政府和创新环境之间,围绕本地特色产业,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实现科技成果的创造、引入和应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和变现,形成自我发展、开放互联的有机系统。

4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在我国,存在28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在如此庞大的行政单元集合中构建基层创新体系,将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政府作为基层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者、服务者、协调者,必须在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最主要的能动作用,明确思想、理清思路、确定目标,科学有效地使用各项调控手段,加快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

4.1指导思想

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按照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以服务科学发展主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提高基层科技创新能力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地方为主体,引导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基层县(市)优势和特色产业聚集,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2基本思路

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基层县(市)科技工作的基本特点,注重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科技工作格局,引导创新力量服务县(市)发展。突出改革创新,大力推进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模式创新,把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摆在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和现实基础,实行差别化指导,支持各地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道路。强化能力建设,统筹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充实科技管理服务力量,改善基层科技工作条件,引导各方积极参与支持基层科技创新。

4.3总体目标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4

(一)对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概念认识模糊。

对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解过于片面、狭窄。把实践教学停留在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上,虽然也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实践能力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学生参加了实践教学活动,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创新性技术应用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对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不尽合理。

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教学组织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割交替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模块太少、太小、太零碎,教学过程中缺少侧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活动等现象。

(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第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双师型”教师不足,兼职教师比例偏低,作用发挥不足分。第二,由于学校的特殊性,很难或少有请到企业的专家、技术能手来学校授课。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不太健全,培养培训基地条件也相对比较薄弱。总体而言,大部分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缺少一定的创新性,缺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而创新创业教育正好解决相关的问题。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相对模糊交叉性较强的概念。高晓杰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在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三种理解:第一种理解就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第二种理解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教育;第三种理解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认为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理解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为基础。由此可以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一种兼顾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并以创业教育为重点,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为受教育者奠定良好基础的新型教育思想、观念、模式。

三、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课程构建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领构建的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该课程共分为四个层次,美学基础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创意设计类课程、综合实训类课程。

(一)美学基础类课程:强调基础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美学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设计素描与速写、三大构成、美学基础、动画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和摄影摄像技术。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具体动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基础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强调实用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平面设计辅助软件(pS、ai)、平面动画设计软件(Flash)、网页设计、三维动画设计(maya)、视音频编辑(pr)、影视后期合成(ae)等。这些课程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教、学、做”三位一体,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完成学习内容,合理认识各课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

(三)创意设计类课程:强化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创意设计类课程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工具使用(director)、网页设计等。这些课程包含很多设计技巧,如设计文化内涵、美学欣赏、色彩搭配等。采用项目化教学,把企业的实际项目拿出来,让学生充当企业员工的角色使其有效地快速掌握各种计算机技术技巧。通过企业实际项目的训练使其得到全方位训练,强化实践,初步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四)综合实训类课程:体现职业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综合实训类课程包括影视短片制作、动画短片制作、Ci设计、多媒体作品制作、招贴设计等,这类课程更能体现职业性和综合实践性,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和设计制作的方方面面,以便其能够准确、快速地熟悉相关的工作。

四、结语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5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新系统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高等学校实现产学研结合及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平台之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支撑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截至2008年末,科技部,教育部已认定了69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认识不足、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不到位、国家大学科技园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致使其创新环境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公共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完备,从而使服务水平低,孵化效率低。

近年来,针对如何完善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与科学发展问题,国内众多学者提出了不少方案和建议,其中,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就是一种创新性方案。因此,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置于大学科技园环境下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理论基础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为解决产业集群内的共性技术问题而建立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行研究,需要以产业集群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国内外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的具体情况来完成。因此,相关的产业集群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是开展这一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1以产业集群为理论基础的研究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而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变迁有其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出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集聚原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了国际上学术界,商界和政界的空前重视。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首先出现于michaeie.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产业集群有时简称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干某一特定地区,形成的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成员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产品的供应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其他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节约生产成本,促进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愿意投资于包括公共实验室和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有形设施以及技术培训等无形的技术服务在内的公共基础设施,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可以被集群内的企业所共享,而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降低单个企业一般经常性开支成本,而一般开支的降低又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能够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共享的创新资源的优势必将成为产业集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以共性技术为理论基础的研究

共性技术(Generictechnology)的概念最初出现在产业技术的合作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基础科学研究属纯公共物品,其供给是政府的责任;产业技术研究是私人物品,政府不必干预和支持。事实上,共性技术是包含私人和公共因素的混合物品,兼有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界面特性,必须准确把握其共性特质。

产业集群对共性技术的跟踪和创新能力决定了其对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而共性技术的创新能力则取决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机制的形成和配套服务网络的完善。因此,地方政府和集群的行业协会应该建立相应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建设具有集群公共产品特性的共享数据库、公共实验室,公共测试平台,以便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充分信息,降低开发成本。产业共性技术是产业集群技术升级和结构升级的基础,产业共性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创新需要官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官产学研联盟是产业共性技术合作创新的组织载体。

由此可见,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共性技术供给的有效途径,由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为了使其长效运行,需要坚持官产学研合作的原则来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1.3 以技术创新为理论基础的研究

最早从技术角度研究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在1912年出版的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明确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并且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的新的组合。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并未具体对技术创新的概念做出界定,也没有系统研究技术创新的过程及机制,他始终是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新的独立变量来考察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并没有对创新本身进行专门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开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推进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的支撑与服务平台建设,是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的捷径。技术支撑与服务平台建设应分两层进行,一要鼓励和促进区域内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大企业的技术研发力量,加强与中小企业集群的互动与合作,以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推进实现产业层级的提升:二要在产业集群内,以多种方式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依托专门的技术服务机构,也可利用产业集群内的骨干企业的技术力量,解决集群内广大中小企业现实的技术需求,开展实用型技术服务。

国内外的诸多研究成果和相关实践证明,创新必然会产生扩散,从而引起产业空间分布的重大变化。作为建立在技术创新理论基础上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具有技术创新理论概括的一般规律。

2 大学科技园及其创新系统

由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已成为当今整个国际社会竞争的焦点,而大学科技园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并且在当今高科技竞争与产业化中显露出日

趋重要的作用,从而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中外学者,尤其是我国学者对大学科技园的研究涉及各个方面。包括:大学科技园的定位与功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战略、大学科技园的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体系等。

2.1大学科技园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享有”硅谷之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雷德里克-特曼(Frederickterman)教授首先提出将学术界与产业界相结合的创意,造就了神话般的硅谷奇迹,标志着大学科技园这种将教育,科研与工业紧密结合的新的社会经济组织的产生。

自科技园区诞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探讨,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技术创新理论、增长极理论,苗床理论、网络组织理论、三元参与理论及五元驱动与互动理论。但由于科技园区在各国的发展模式、形态和作用不同,使得研究对象不尽相同,因此,国内外对科技园区及其创新的研究呈现理论多元化和对现实指导作用的薄弱化。

2.2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

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创新系统,具有一定的地方性,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创新系统这一概念来自于演化经济学,它强调了企业经理在面临经济问题的社会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革而进行的选择,从而形成了企业的发展轨道。这种互动超越了企业自身,它涉及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金融部门等,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这些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存在了一个区域创新体系。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以生产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主要的创新主体,不同创新主体之间通过互动,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和空间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社会系统,强调制度因素以及治理安排的作用。

3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的关系

近年来,包括大学科技园在内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繁荣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创业企业一般不具备购置大中型仪器设备和开发工具的能力,缺少公共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制约创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和创新能力完善的障碍之一,所以要把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纳入孵化器基本建设内容。鼓励和倡导每个孵化器,根据在孵企业技术领域的不同,探索“孵化器+在孵企业+外部机构(对技术平台具有共同需求的社会企业,学校、研究单位)”共同出资及政府资助的方式,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是“十一五”期间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战略之一,高校应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包括孵化场地和通讯网络等在内的,设备齐全的良好硬件环境。

由此可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够提升大学科技园的孵化环境与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价

伴随着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和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均模糊地提出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这一概念,使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实践有了理论依据。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6

2014年3月,中国工程院启动了工业强基战略研究。在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五大工程当中,工业强基是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中国制造2025”颁布以后,今年6月份又启动了咨询项目,进一步为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提供战略咨询。

工业技术大而不强

我国工业技术的现状是大而不强。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缺乏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主要是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相应的产业技术基础。四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也是制约我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瓶颈所在。

高端装备、关键技术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严重依赖于进口。以数控机床技术举例来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特别是配套的高档数控系统90%都是依靠进口。高档数控机床主要存在的问题――可靠性、尺寸稳定性,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出厂产品也超过了国外的指标。产品在使用三个月、半年之后,其可靠性、耐疲劳性还是有问题,这涉及到了技术材料和工艺问题。

现在,我们已经是全世界机器人消费大国,但高端工业机器人还是严重依赖于进口。去年,80%的机器人是进口的,20%我国自己做的机器人里面的绝大部分核心零部件,包括变速器、减速机也是采购国外的产品。

另外,再谈谈航空发动机。虽然中国建造的大飞机已经下线,很快就要上天了,但是发动机零件是引进的、大部分的材料也是引进的。重型燃气轮机的主要技术基本上依靠国外,装在上面的关键零部件报废之后也不会留给中国,而最核心的零件一盘一片,一个小的叶片一公斤左右,是一辆汽车的价钱。大家知道现在一公斤钢铁才是“白菜价”,现在高端装备一公斤就十几万元。20公斤、400毫米长,就值一辆SUV的价钱,而我们完全没有掌握这个技术。这个技术涉及到高温核心叶片制造技术,包括材料,工作的温度超过了材料的熔点,里面有设计技术、技术材料技术、轮机系统设计技术、外层的涂层,靠外面的涂层抵挡高温,这些方面我们仍然没有找到方法。因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五大工程,强调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但是我们的技术没有打牢固,还要加强技术。

为了配合“中国制造2025”,中国又启动了工业强基二期,其中聚焦八个领域,包括超大型构件(一百吨级以上的),有高铁先进轨道的轴承、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大型复杂部件增材制造等等。工程院正在紧锣密鼓地为工业强基工程这八个方面做研究,由企业、高校、院所组成的专家,能够为我国提出发展的路线图。

国外先进制造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做法,但是了解国外的情况对我们会有所帮助。去年,中国工程院组团去美国考察了先进制造的一些做法。

近年来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在再工业化战略上采取多种举措,加强制造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用我们的话来讲,它是共性关键部件技术材料的研发,又特别强调,这些基础的研究要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2011年,美国宣布先进制造伙伴关系计划,加强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为此到2013年美国总统办公室宣布构建国家制造创新网络,2014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振兴美国制造业及创新”法案,从而振兴美国创新发展。关于美国的创新网络,我以为就是把现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一个网络,实际上不是,它要建一批实体,要建45个创新研究院,并组成网络为全国服务。

美国为什么要建创新研究院?它认为美国的制造创新存在着缺位,他们考察了德国的制造创新是六个阶段,第一、二阶段是基础研究、概念研究;第三、四阶段是实验室实验和制造能力的验证;第五、六阶段是生产的效率与考核。分析了美国的特点,高校基本上聚焦在一、二阶段,企业重点是在五、六阶段,因此三、四阶段是缺位。也可用技术成熟度来评估,美国原创成果主要在大学,1到3级,美国企业有很强的产业化能力,主要是7到9级,而4~6级缺位。这些缺位用形象化的词来说就是“死亡谷”。我们有很多创新、有很多专利为什么转化率很低,只有10%到20%,因为研究的成果进入了“死亡谷”。美国成立一批创新研究院组成网络,就是要解决缺位的问题。

美国有一百家企业、高校和社区都参加了九个创新研究院,三个和智能制造有关,三个和工艺技术材料有关,譬如轻量化材料、复合材料,甚至对各类型的纺织品都作为重要的方面,三个和元器件动力电池有关。

另外,2014年英国了威尔制造。英国建立了八个技术创新中心,其中和制造有关的HVm(高端制造)任务就是加快英国制造业的发展成果。英国也是把技术成熟度分为九级,英国的创新中心也是聚焦在技术成熟度的四到六级。

2010年,英国建立高价值制造(HVm)技术与创新中心,中心下成立了先进成形技术、先进制造、过程创新、制造技术、国家复合材料等7个高价值制造技术与创新中心,聚焦于先进和前沿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的产业化。其中5所聚焦先进基础工艺与材料研发。

英国技术创新中心还学习了德国的经验,来解决技术成果转化“死亡谷”的问题,就是在中间架设桥梁。建立创新中心的同时,美国、英国十分重视材料与工艺关键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融合。美国达帕是美国国防部的智库,国防先进研究计划所,过去研究一个产品到投入生产要12个月的时间,现在又大大加快了研发进程,他们提出的口号是“用信息化技术把研发周期缩短一半,并把研发经费缩小一半”。最近我国成立了航空发动机公司,全世界研发一台新发动机要20年的时间,研发周期一半、研发经费减少一半显得非常重要。

美国通用电气研发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制造技术,将工艺模拟、组织模拟连接在一起,等于是在虚拟环境下把叶片已经做成了,然后再到物理环境下再进行实验。英国罗・罗公司全流程建模仿制涡全过程,锻造开片、热处理、焊接一直到最后预测寿命,这些对我们都有很大启发。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采用由10000个处理器组成的高性能计算机(HpC),模拟和优化了航空发动机喷嘴设计,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最后做的效果省了油、提高了效率、解决了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航空工业、汽车工业在数字化、智能化的道路上有所进展,他们在数字化发动机制造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最近我访问了技术中心无锡的工厂,他们的电喷系统已经用了计算中心模拟仿真技术,同时优化喷嘴也取得了进展。

自身的启示和看法

我认为,提高创新能力、主攻智能制造,不能建立在沙滩上。我们的技术短板要补,针对四基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而且要加强基础。请大家不要忘记最近宣传的工匠精神,做到持之以恒。

另外,加强四基创新能力的平台建设,还需要建立一些创新中心,提高工业技术能力。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7

关键词:制造业;自主创新;政策

1 制造业的内涵及其地位

我国国家统计局在2003年5月14日印发了《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制造业下属29个大类,具体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本文不涉及武器弹药制造业)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3。目前,我国的钢铁、水泥、化肥、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的总体规模排名世界第4位。

2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2.1自主创新的定义及内涵

2005年8月20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发表了《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讲话,讲话中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内涵。自主创新通常有三层含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这三个方面都与基础研究的发展水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基础研究的水平越高,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深入,创新的视野和思路就越宽阔,创新的成果的影响也越大。

2.2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从自主创新投入的结构来看,2004年中国制造业研究开发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额为91389万元。

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产出结构来看,2004年,中国制造业全部大中型企业新开发产品项目数8084340项。

2.3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整体水平仍不高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2―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参评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增长竞争力在第33名,而创新能力仅排在第43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不仅表现在基础研究领域,而且在应用技术领域,我国原始性创新成果也是屈指可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核心技术少。

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主要依赖国外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虽然我国的钢铁、冰箱、空调等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的总体规模排名世界第4位,但这些“中国制造”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同时,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不高。

2.3.2 我国制造业的R&D投入偏低

研究与开发活动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R&D投入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重要动力源。企业是技术创新R&D投入的主体,如日本企业R&D投入占全部R&D投入的比重高达70%以上,美国等国超过60%,法国等国则在50%以上。近年来,我国企业R&D投入占全部R&D投入平均为40%。

R&D投入的强度(即R&D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是决定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企业R&D投入强度一般在3%左右,高新技术企业在5%―15%,一些跨国公司则高达15%以上。我国企业对技术创新的R&D投入虽然不断加大,但R&D投入强度仍然偏低,我国企业R&D的投入强度平均不到1%。

2.3.3 基础研究投入占R&D经费的比例不够合理

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源泉。如美国、德国的基础研究经费都在其R&D总经费的15%―20%之间,而我国则长期徘徊在5%左右。同时,投入结构严重失衡。若以基础研究为1,我国2002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与开发经费支出的比例为l:3:13:美国2000年为1:1:3,法国1999年为1:1:2,日本1999年为1:2:5。基础研究投入越少,再创新的能力就越低。

2.3.4 适应我国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性人才还很缺乏

在发达国家制造业中,高级技工的比重达30%以上,而中国只有5%。同时,近年来一批跨国公司在我国国内纷纷设立研究开发机构。著名跨国公司还投资于中国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这些虽然有积极的一面,但对我国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人才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2.3.5 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经过十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改制后的科研院所在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存在明显缺陷。缺乏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够依靠的共性技术平台和大型研究实验基地,缺乏行业层面上共性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没有研发机构、缺乏相应科技经费和人员,制造业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目前,许多中小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融资困难、创新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

3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政策的内涵及表达方式

3.1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政策的内涵

以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宗旨,制定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通过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行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制定和完善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继续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3.2 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政策的具体表达方式

3.2.1 加大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

加大科研投入、拓宽创新经费的来源是推动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重点。在美国,针对制造业的科技政策有:先进技术计划(atp)、制造业合作发展计划(mep)、巴里奇国家质量计划(BnQp)、增加R&D投人鼓励政策、鼓励产学研合作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商

业化、制造业劳动力优化计划(nwep)等。国家在明确支持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在国家科技政策中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加大对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源泉――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使得我国R&D投入占GDp的比重保持稳定并结构合理,并逐步达到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另外,国家还可设立专门支持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基金或资金,如尝试设立国家产业自主创新基金,重点用于支持共性、基础性、关键性和竞争技术的研究开发。

3.2.2 建立健全国家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技术。政府部门在国家创新系统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政府应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包括建设国家科技基础设施、教育基础设施、科技情报信息基础设施,如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平台等。(2)制定和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国家的创新战略应该把高新技术作为战略产业,制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创新战略,激励、引导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3)提供政策激励。相关政策应以创造一个有益于各类主体积极创新的宏观环境,重点侧重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推动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等。(4)提供制度激励。政府通过制度建设,制定专利保护制度、公平竞争制度、财税金融制度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保护创新者的利益、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我国应当积极制定和实施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建立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立体式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以强化自主创新专利保护。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具体化、本土化。由于各地在产业分布、经济结构、金融政策等方面存在区别,各地政府应因地制宜,在国家创新系统框架内,建立适应当地经济、科技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也是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络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主的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主要载体,在技术咨询、人才培训、企业诊断、成果孵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降低了创新的风险,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针对制造业高级人才还较缺乏的现状,可依靠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制造业相关方面的培训,提高制造业从业人员水平和素质。针对制造业企业与研究机构、大学合作不够紧密的特点,依托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开展科技信息服务,把研究机构、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推荐给制造业企业,把制造业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反馈给研究机构、大学,促进产学研更紧密的合作。鼓励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小企业将科研成果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

3.2.3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体,这是所有先进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做法。这就要求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由于自身创新能力的欠缺和国家政策的缺失,我国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除了成果应用外,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还很大。政府可在科技奖励等方面加大对自主创新的鼓励和奖励,逐步引导企业成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建立政府采购机制。加大政府对制造业自主创新产品的采购力度。实践所证明。政府采购是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一个有效工具。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在进行政府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列人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产品,强化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8

专业技术是专业产品研制的基础,也是深化企业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奠定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加强专业基础建设对于推动企业发展,促进企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实验室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是基础研究、战略规划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促进专业基础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持续、快速推进专业实验室建设,是创新型企业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专业实验室的特点

爱因斯坦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谈到西方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有系统的逻辑思维;二是有严密的实证方法。其中,实证是指实验验证。近代科学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任何理论和学说的成立都要得到实验的验证。因此,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随着科研投入的逐步增加,我国也建立起一大批专业实验室,其中包括一百余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按照研究重点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实验室以理论基础研究为主。其研究领域多处于行业前沿。实验室根据所在学科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开展具有创新意义的长期战略性、原创性和系统性的前沿科学研究。

第二类,实验室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这一类实验室在关注本领域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的同时,更加重视研究方向与工程实际应用的密切结合,重点解决从工程实际应用中提出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

第三类,实验室以工程基础研究为主。主要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直接承担或解决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中的科学技术研究任务及相关关键技术问题。

在面向产品以工程应用为基础的企业中,传统的专业实验室通常以新产品研发为核心,实验室的研究任务、仪器设备、人员组成等均按此进行配置。这样,不可避免造成了一些弊端:不同产品的共性技术成果得不到及时共享,仪器设备和人员重复配置,实验室的专业定位不符合产品通用化、模块化的发展方向。

目前,现代企业内部设立的专业实验室一般以不同产品所涉及的核心共性技术为基础,坚持原理试验、验证实验和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克服传统专业产品实验室的弊端,为专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创造有利条件。随着专业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日趋规范,其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巩固加强。

三、专业实验室建设要点分析

(一)适应企业的专业发展方向。根据企业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产品类别,合理设置专业实验室的数量和规模,是专业实验室规划建设的首要问题。

我所是航天器控制与推进系统的主要研制单位,涉及航天器控制技术、姿态敏感器技术、执行机构技术、星载计算机技术、推进技术等多个专业方向,承担几乎全部控制推进系统单机产品的设计、试验与研制工作。为推动专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从2003年开始,我所围绕核心专业技术,全面启动了以专业实验室为基础的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把原有的产品研究室改组为产品研制中心,在中心内部设立设计部、生产部和专业实验室,实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和专业技术研究的组织分离。其中,专业实验室定位于基础研究,主要开展前沿领域专业研究、新技术原理性可行性研究以及共用技术研究等工作。先后成立了空间机电产品实验室、成像式敏感器实验室、先进空间推进技术实验室等7个专业实验室,并立足专业实验室,广泛开展与国内优势单位的交流合作,共建多个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目前,这些专业实验室和联合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基本覆盖了本单位全部专业技术方向,为推动专业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发展,保持专业产品技术优势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合理设置专业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合理设置专业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坚持创新试验、验证实验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专业培育设置和共性技术优化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重组专业研究方向,以利于新产品开发和新型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

空间轴承应用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其定位是研究、开发和生产飞轮产品所需的轴承组件。随着空间机电产品的不断创新发展,控制力矩陀螺、圆锥扫描红外地球敏感器、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天线驱动机构等多种新产品均对空间轴承技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涉及轴承技术的相关研究人员和仪器设备根据不同产品配置在不同的部门,对其中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攻关显得力量过于分散。为此,通过整合内部资源重组空间轴承应用实验室,成立空间机电产品实验室,以影响飞轮、控制力矩陀螺、圆锥扫描红外地球敏感器、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和天线驱动机构等活动部件产品寿命、可靠性的共性基础技术为研究重点;以空间摩擦学为核心专业技术,开展前沿专业技术、共性基础技术研究。目前,在国家项目支持下,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快速转化应用。

(三)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是专业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实验室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领军人才队伍。专业实验室的发展只有和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专业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只有重视人才的培养,拥有大量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才能为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相应的人才基础。

首先,重视领军人物的选拔。他们在把握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推动专业技术进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关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负责核心产品开发、参与发展规划论证等途径,为年轻专家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后,不断优化实验室技术队伍结构。按研究领域和专业设置研究师岗位,建立专业实验室研发岗位和任职资格体系。各专业实验室按研究方向设1名主任研究师和若干副主任研究师,必要时设立副总研究师。

(四)坚持制度创新。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核心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而制度创新是实验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基础和原动力。

在专业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科学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才能为专业实验室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根据专业实验室的工作特点,建立起经费支持、项目带动的虚拟实体化运行方式,并保证实验室的相对独立运行。专业实验室在目标优化、项目申报、人员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实验室的运行管理充分借鉴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有关运行评估方面的管理内容,制定了所内专业实验室运行评估管理办法。根据各专业实验室挂靠产品研制中心的特点,进一步理顺实验室与产品设计部的关系,明确实验室主要负责专业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产品设计部重点负责新产品开发和原理样机研制。

比如,在某重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组建了实验室相应的管理队伍和研究队伍,制定了包括实验室综合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和人才培养等一整套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还建立了切实可行并具有航天特色的实验室运行模式。这样,重点实验室可依托自身强大的科研实力,获取在多个领域的项目支持。另外,通过邀请知名专家讲学、承办高水平学术会议、成立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与优势单位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实验室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得到不断提高。通过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为专业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较好的管理基础。

(五)以项目带动专业实验室建设。要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专业实验室,必须不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项目研究和基础建设。如果仅依靠企业的自身投入,往往难以为继,会出现较大的项目资金缺口,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专业实验室的课题研究经费和基本建设资金,为专业实验室的高水平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在专业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通过积极扩展任务来源渠道,建立起了以项目申请带动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新模式。首先,所内设立基础研究和专业规划专项经费,支持各专业实验室进行战略规划和专业技术发展研究工作,为实验室的发展奠定好理论基础;其次,通过所自主研发项目支持专业实验室的技术创新攻关工作;最后,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的基础条件以及学科人才优势,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用航天等领域以及研保项目的支持,在“十二五”立项论证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六)建立合作联盟。在专业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开放式创新合作平台建设,根据发展战略,侧重应用基础研究、高校侧重理论基础研究的特点,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合研究等方式,加强与国内外优势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对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对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一)如何保持专业实验室的长期快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维持一个高水平的研究团队、保持专业实验室的长期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核心专业技术和新产品的竞争力,是专业实验室持续深入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研究成果的评估与快速转化。如何准确评估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并将成果尽快应用于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新技术的转化能力和转化效率,是专业实验室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对于军工集团内的企业,这点尤为重要。

五、结束语

专业实验室作为技术创新的平台,在面向新产品开发和工程应用的科技创新企业中将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实验室的建设也必将直接影响企业专业基础能力提升、核心专业技术发展以及新产品研发和人才培养等诸多重要方面。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9

1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性质

1.1科研层次的基础性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农科系统的基层组织,是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上游农业科技的试验田,下游农业科技的供应站。加强基层农科院建设是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把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统筹和支持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农业均等化、永续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1.2组织宗旨的公益性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现着很强的非营利性。这种非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基层农业科研组织,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构件,是维护国民经济基础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安排。繁荣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强化国家农业科研能力的重要内容,坚持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是深化改革的主线,政府投入是保证公益性的前提条件,发展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

1.3科研对象的地域性农业科研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科研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要受气候、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生产措施、技术手段、操作程序都带有显著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的大国,建设农业科技强国离不开广大基层院所的参与。

1.4学科专业的应用性基层农业科研是以区域特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为背景,以现实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为基础,针对农业生产中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开展的创造性研发活动,有着提升地方农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显著作用。研发地域性大宗和特色农产品先进适用技术,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策略和优势。

1.5科研周期的长期性农业科研是一个长期投人、延伸发展、递次创新、渐进积累的过程。动物和植物育种研究,除了受动物和植物生命周期、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要受农业生产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要经过多代的遗传、筛选、培育,才能育出新品种,须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

1.6科研过程的风险性农业科研的风险集中表现在:发明创造难,周期长、风险多;科技应用难,不仅受到推广组织、推广方式以及推广人员的制约,还受地域、市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引导。基层农业科研事关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国家应该把统筹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上来。

2农业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构建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角色,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三者的作用是不可分割且不可缺少的,技术创造、技术创新两个关键环节是有机链接且不可或缺的。农业科研单位作为技术发明创造的主力,以产业技术提升作为标杆,生产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是以产业发展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在创新投入决策和收益管理方面,企业起着主导作用;在技术发明和创造方面,科研单位起着重要作用。政府管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的科技投入包括科技研发资金、技术装备资金、市场开拓资金等许多类别的资金,科技研发资金只能投入具有技术创造能力的科研单位,不能投向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入者和受益者,通过技术转化,获得商业利益,向国家交税,国家通过税收在国民收人再分配中给科研单位研发经费,进一步从事技术创造,向企业提供新的技术,推动企业发展,如此良性循环。如果企业吸纳了国家的研发经费,就减少了科研单位的经费,一方面,造成企业之间商业竞争的不公平,另一方面,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消耗了科技资源。

2.1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在创建国家创新体系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结果必须由企业、工厂、农场等独立的生产单位吸纳和承接,实施技术的转移,使科技创新的商业价值得以体现。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和收益的主体,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技术创新是要素组合。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创新一词是由经济学家而非科学家提出,创新的最终目标不是“创造新的东西”,而是让新东西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企业是科技创新投资和收益的主体,即企业是科技创新的

主体。

2.2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似乎认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东西”,混淆了技术创新与创新体系的概念;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主体,企业是基于发现和发明的新产品生产营销的机构,是科技创新投资和回报的主体。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发明技术,创造产品。科技创新是有特殊内涵的,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科学是“发现”原理和规律,回答的是“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用的英文单词是discovery;而技术是被“发明”和“创造”出来的,回答的是“怎样做(how)”,英文单词是invention(发明)和creation(创造)。目前,农业企业自有科技研发队伍的能力有限,不能全面承担科技创新任务,技术产品的产生多数起源于科研单位。综上所述,便可明晰“主体一主力一主人”之间的关系: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

主人。

基础性技术创新篇10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合作;实践;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们发现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速度影响之大,只有这个国家和社会的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追求,这个国家才能在国际社会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也正是成为社会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新课改不仅要求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学会运用计算机处理基础数据,建立文档,进行文档编辑等,还要在学习高中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初步建立创新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创新发展打好基础。而创新意识也正是当前高中教学普遍急缺的教学关键,对此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总结,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了解从以下几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该如何切实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首先,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把握准确,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的时间,每节课拿出时间对学生的基础学习进行检测,只有基础打好了,学生才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和转化。那么在打基础的过程中该如何有所侧重才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激发作用呢?

第一,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需要教师掌握技巧的。很多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的时候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因为高中信息技术课课时有限,而教学内容却一点不少,那就导致教学非常紧张,教师大部分也都是以自己为主导,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不利于学生自主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在开展基础教学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进度,让学生具备自主性和主动权,而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很死,没有活力,那么知识学来也是死知识,对学生的创新极为不利。

第二,基础知识教学还需要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划分。让学生对于知识有全面的系统掌握,也就是建立完整的有序知识结构,这是开展创新的前提,也是重要思维基础,只有基础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极为有序完整的呈现,学生在运用的时候才能如鱼得水,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文档编辑的时候,关于文档的建立、编辑、存储、保密等等,都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和选择,需要教师逐一对学生进行解释说明,学生亲自操作感受,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新的想法。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开展创新的基础,但是教师也需要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建立与发展,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客观的认识,为熟练运用知识做好准备。

其次,合作是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就不是学生单独完成的学习内容,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合作,一台电脑或者计算机的运行和改进等都是团队协作的力量,团队共同协作创新才能实现科技的进步,计算C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而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身,并且有不少学生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接触是很少的,所以在操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存在阻碍,但是有的学生由于家庭或着初中教育等因素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了解比较多,所以就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这也是创新的基础性一步。

第一,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这是开展好合作的第一步,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了解,高中学生初步对于自己的个性发展和主体发展有所意识,并且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和家庭环境,所以在智力和非智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分组,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有效合作做好准备。第二,在学生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挥引导者和监督者、督促者的角色,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合作的效率,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也才能更好地进行自觉的工作和角色分配,实现配合度更加高,只有这样学生之间才会互相激发,不断进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合作学习的结果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对其主动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培养具有激发作用,有的学生可能受到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基础比较差,但是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快速学到其他同学的知识和技巧,从而及时跟上教学进度,甚至具备时间和经历来进行自主研究学习。教师要针对这样的学生开展好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提高信息学习素养。总之,合作是提高创新意识,实现创新的重要保障。

最后,实践也是开展创新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很多社会企业部门研究总结发现,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相关的,只有具备实践素养的人才能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不断生发新的观念和想法,才会积极投身于创新事业,为自身以及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出来,不经过实践这个过程,学生也就无法指导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如何结合,那么创新这种在实践中完成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