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创新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23:54:01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3.06.003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正在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能否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直接关系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但是,科技创新的发展决不能已牺牲环境和生态位代价。科学发展观一是强调“以人为本”,二是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1]。这两个强调是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一个新飞跃。党的十将科学发展观写进了,也标志着发展的过程要调整经济增长“一边倒”的模式,而注重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也将在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度契合,并为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现路径。

1科学发展观与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内涵解读

1.1科学发展观

为解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和具体矛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紧扣时代特征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而发展就要求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模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真理观。它给人们指明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的根本地位,指引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发展的角度实现了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理性审视和批判的超越。

1.2技术创新生态化

技术创新的概念从传统的熊彼特的“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经济层面”的“经济学解释”,再到“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的“技术解释”,都只是单纯的从经济发展和技术应用层面上进行界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技术创新不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创新的设计、实施、应用等整个过程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人类生存和生活。因此,技术创新必须进行相应的价值转向,即进行生态化的技术创新。与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技术创新不同,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是以自然生态平衡为前提的经济增长,最终达到社会生态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的这种目标追求在微观层次和具体实施上贴合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所谓技术创新生态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狭义的纯自然的生态学概念,它从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出发,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技术创新达到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推动自然生态平衡和社会生态和谐有序的目的的一种生态社会经济行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发展规律,提出在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避免、减轻、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它是一种生态负效应最小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生态化也被人称作生态化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等,它以生态保护为中心,在企业生产系统中引入生态观念,追求的是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优的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2]

技术创新生态化作为技术发展的当代转向,是人们对技术创新的更高层次的期望。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不仅是技术创新观自身发展的历史要求,更是社会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生态化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的一种全新诠释和定向改变,它要求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全面引入生态学思想,考虑技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和作用,既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又要确保环境清洁和生态平衡,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又创造生态价值,最终目标是协调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3]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核心是实现科技价值的生态重构。把科技发展定位为“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目的除了在于满足人类的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最终目标是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经济模式实现转型,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恢复,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4]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需要在理论上得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这样才能克服传统技术创新观的“见物不见人”的缺陷,真正使技术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

2科学发展观与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契合

科学发展观为技术创新生态化提供了准确的理论界定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技术创新由传统模式转向生态化模式的根本保证。而技术创新生态化的价值转向又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2.1科学发展观为技术创新生态化提供了理论导向

其一,“以人为本”——核心观念

科学发展观中明确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但要从内涵上理解“以人为本”,就要和“人类中心主义”区分开来。从古希腊开始,人的主体性观念就已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几经变化,先后出现了空间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基督教神学的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被“异化”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任而凌驾于自然之上,并且开始对自然界进行大规模的索取和疯狂的掠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5]人类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非常贴合“生态人”的概念。“生态人”与“经济人”是相对应的,是指具备生态意识,并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能够做到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约束个人与集体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个人或群体。

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一种新的技术创新观。它是以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为导向,追求自然、社会、环境、生态的和谐,最终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生态人”的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技术创新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注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满足人的实际需要,也能充分地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人类的生存无时无刻不在向自然界索取物质需要,但同时我们要承担保护自然的义务。历史上,人类有无数次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无视自然规律,对自然界的利用和破坏远远超出自然界的生产生命的能力。如果我们再不采取保护自然的措施,我们就将无法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并不是因为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保护自然,而是从整个生态系统的目的和自然自身的目的出发,自觉地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

技术创新生态化改变了传统的技术创新中经济增长的唯一目标,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和应用过程中,更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成果。通过人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不仅满足了人的物质需求,而且还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这点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观点是十分贴合的。在技术创新生态化过程中,不仅仅单纯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同时注重发挥让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整体性作用的发挥和地位的显现。注重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挖掘人的潜能,最终达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与此同时,技术创新生态化也最终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健康水平得到发展,从而得到人类社会的向前进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手段和途径,生态化的技术创新转向必定能够在致力于人的生态化的过程中即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其二,全面和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的方法论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传统的技术创新在推动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其能量流和物质流总是自动趋于平衡。即自然界的“自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对外来冲击的耐受力被称为生态系统的“生态阈限”,这个阈限一旦被外部因素超越了,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组织能力,出现生态失衡,进而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就会因此而被破坏并产生不良甚至恶性链式反应,导致整个生态系统逐渐崩溃,最终带来毁灭性灾难。例如,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利用程度的加剧,由此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越来越多,城市雾霾,地下水的污染,极端天气等问题接踵而来,再如航天技术拓宽了人类的视野与生存空间,但同时也给太空带来了不计其数的太空垃圾,给地球造成灾难性的潜在危险。还有基因技术,它开创了现代医学研究的新纪元,但它对于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削弱其负面作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全面和协调发展,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就尤为重要。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报告中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彰显了我党执政的新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人类社会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打到契合点,将技术创新放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去探讨,必然要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找到技术创新创造生态价值的可能性和生态化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人类需要构建一种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关系。“聚宝盆”和“垃圾场”的观念是传统技术创新中对大自然的界定,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就是要把地球看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当代的技术创新在考虑到人类发展的同时,必须还要具有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基本理论和思想观念。如何达到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这就是技术创新生态化在发展中的一个题中要义。

其三,可持续发展——共同的目标

传统的技术创新在带来的往往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我们相信未来后代将要继续存在,他们也会有我们现在可理解的和可预计的重要的利益。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权利赋予未来后代。因此,关心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平等地考虑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需要和社会需要,就是我们对未来后代的责任。在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上,当代人与未来人存在生态道德关系。当代人需要克服急功近利不顾自然环境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需要从后代人对自然资源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考虑当前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和分配,即要处处考虑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同步提高,达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协同进化。技术创新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同样需要创新,它要求对传统技术创新观作根本性的变革,也即要求实施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因此,我们说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加速了技术创新的生态化的进程。

技术创新生态化“双赢”目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技术创新生态化为可持续发展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发展效益三者合一的综合整体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创新的推动力量。技术创新生态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技术创新生态化作为一种包括科技、生产、商业、组织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它贯穿于从研究开发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它能从各处环节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在技术环节上。

2.2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可见,党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党的十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并把建设生态文明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之一,那么发展生态生产力和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便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归根到底本质上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只重视物质生产力,而忽视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超出了其生产生命的极限,后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因此,必须把两者之间的矛盾用一种新的生产力来化解,那就是要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是人类物质生产力和自然界生产生命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和谐统一。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与生态生产力在内涵上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生态生产力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两者理念上都坚持以人为本,目标上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者的特点都具有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6]

当今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不断交织融合的时代,技术创新正已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并且为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国际商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阐释突出了技术的力量,并把技术创新定位于改善环境状况和达到环境标准的手段,认为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因此,正确的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把握,正确的技术创新进化的规律的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的全面健康发展,进而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最终促进人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实现。而技术创新生态化也就成为科技发展过程中的题中要义,并成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3科学发展观的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路径

3.1树立生态观念,在思想层面上为人们提供价值方向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文本”。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而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逐渐进入了如今的生态文明。但是,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已经在人们的技术应用过程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这就需要在技术创新生态化过程中打破这种“固态”,用全新的生态理念去引领我们的社会的科学发展。也就是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完善为“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生态观念。这也是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核心理念。

从哲学意义上看,技术创新生态化贴合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生态中心主义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几个世纪以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经历了“听从天意”的神话自然观阶段;“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阶段;“万物平等”的“自然中心主义”阶段。可以说,以上的三个阶段都在一定程度上都把人类和自然界割裂开来,站在对立的立场上进行分析。马克思在展望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时曾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7]。技术创新生态化要求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必须遵循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技术创新生态化提倡“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要求人们改变“人类至上”的观念,强调“生态至上”和生态平衡,即与生态环境容量相适应,与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高度统一的,人类史自然界的一部分,主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协同进化。把人和自然界看成是高度相关、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的全面性和整体性,这是一种人对自然更为深刻的理解方式。[8]

3.2改变生产方式,在技术层面上为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价值准则

生态经济学强调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的,自然界承受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能力却是有限的。因此技术创新必须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

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科学技术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新的生产方式在不断产生。目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就在本质上需要技术创新实现生态化的转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目标,是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全面的绿色、节约、创新、循环、平衡、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三者互动和谐、共生共赢,其实质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协同进化。[9]这就要求当前社会发展彻底改变“高能耗、高消费、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现方式和路径是很多的,归结起来,主要有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具体形式。[10]技术创新生态化将为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提供必要的价值准则:首先,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中将现代生态学和环境哲学等思想引入进来,提出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核心,把是否有利于维护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科技创新的根本尺度。使技术创新的应用尽可能的满足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尽量减少技术创新对生态环境的负价值。其次,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当代的全球性问题中,资源要素日益加剧。罗马俱乐部曾预言,“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继续下去话,地球上的增长极限将在今后百年内发生”。面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过高的矛盾,只能走生态化的技术创新路线,即按照生态生产力的选择,资源高效与循环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发展绿色经济,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可替代环保材料,在设计、生产、消费、回收等方面都做到低碳发展。再次,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社会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不仅在宏观上把握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生存方式,强调用绿色科技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确保其健康循环。在发展过程中实施绿色设计,开发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防止生态破坏。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是世界的永恒主题。技术创新生态化就是为人类社会的更美好的生活蓝图提供技术保障。最低程度地对资源环境产生消耗和破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低碳、环保产品的需求以及对绿色、安全环境的期盼,最终实现科技、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3.3引领社会转型,在政策层面上为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着眼点和落脚点

技术创新生态化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性力量,是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并科学发展的先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态化的主体作用,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技术创新生态化相结合,加强技术创新生态化能力建设,加快技术创新生态化人才培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活动,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但目前进行“生态经济”模式的发展仍不是一种普遍自觉的社会行为,需要国家和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消费习惯等方面进行培育和推动。

技术创新生态化要求技术创新朝着生态化方向开展,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和和谐发展。首先,这就要求技术创新主体和公众树立科技伦理观和科学发展观,以指导其技术创新实践。而要实现这一点,媒体舆论、科普宣传、讲座展览等形式外部政策支持是必须的。不仅能宣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转型方向,也可以向人们展示人类发展进化历史、自然生态运行机理、科技的“潘多拉”现象、全球化问题等知识,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民众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把握。其次,要不断建立健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政策法规,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尝试建立强制性淘汰制度,坚决关闭高消耗,高污染企业;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和绿色生产,推动发展生态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同时引导人们理性化的消费行为,鼓励和引导人们优先使用和购买可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倡导低碳消费、文明消费、绿色消费。再次,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生态化产学研服务体系可以由政府牵头,提供资金和相关政策支持,构建技术创新的孵化平台,弥补企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短缺、创新能力不足、信息相对封闭、设备水平不高等缺点,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进行联合,实现合作主体间的资源共享,整合相关技术优势,做到优势互补,最终保证整个创新集群(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能力达到生态化最优。

参考文献:

[1]张勤德.树立科学发展观[m].红旗出版社,2004.

[2]刘琪.技术创新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2.

[3]陈彬.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思想的转向[J].桂海论丛,2003(2):54-56.

[4]张保伟.论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的生态化[J].科学管理研究,2012(1):201-204.

[5]王学荣.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4):101-105.

[6]王学荣.“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立体透视的几个角度[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1,(6).

[7]易显飞,李兆友.后现代主义生态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价值转向[J].东北大学学报,2005(6):395-398.

[8]史运伟.生态生产力与科技生态化转向[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4.

[9]傅晓华,易果平.论“两型”与“新型”的内在统一[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6-159.

[10]湖南两型研究院.两型社会干部读本[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11]易显飞,廖小平,张昊天.“绿色湖南”的实现与两型化科技创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89-92.

[12]唐占忠.论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取向[J].科技创业月刊,2006(1):31-32.

RealizingRouteofecologicaltechnologyinnovationofthe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

LiUQi

(Huna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SocialScienceDepartment,Changsha410208,China)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2

长春希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电子学研究室。该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大屏幕显示控制领域的科研单位,是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发光二极管显示应用分会的发起单位之一,现任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鼓舞下,希达电子由原科学院研究室整建制转制,实行双轨制,既承担国家科学研究和学术传承任务,又搞活经济下海经商。就这样,希达的名字诞生了,这一年是1993年。

希达电子在企业成立之初即立志于产业报国,致力于民族LeD显示屏产业的自主创新。刚成立的公司人员少、资金缺,而且基本上都是从事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没有专职的企业管理人员。但是技术实力强是希达的突出优势,能干别人干不了的,能完成顾客的定制需求,这在同行业中屈指可数。练就出了“马上设计、马上试制、马上生产”这样一身“三马合一”的能力。

2001年,根据中国科学院整体工作布局,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与长春物理所合并改组,并成立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取消了原有的研究室编制,由“长光所”控股,彻底改制成企业,部分在编人员保留原有编制,于2002年正式更名为长春希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改制后的希达电子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瞄准了LeD全彩色显示屏的路子,着力提升国产全彩色LeD显示屏的清晰度和均匀度,并于2002年当年申请成功了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支持。当时的国家课题名称为“高清晰度高均匀度全色彩LeD显示器”,希达电子成为当时国内同行业中为数不多的独立进行产品开发及相关技术科学研究的企业,并且率先将高清晰度和高均匀度同时作为全彩色LeD显示屏主要研究方向。事实证明这一方向附合国际市场的发展潮流。2004年希达电子成功突破了LeD显示屏DBDC逐点一致化校正技术这一在LeD显示领域的核心技术。今天是否具有该项技术已成为南方一些城市LeD显示屏招标过程中的重要指标。

在此基础上,2007年4月,新一代全彩色LeD模块化显示屏也在希达问世。这一技术的攻关成功,让希达信心倍增,公司决策者当机立断,一个月后决定上属于自己的封装线,批量生产模块三合一LeD全彩显示屏。此举开创了国内先河。

在传统的模块屏领域,采用的都是单双基色,其特点是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在消费者眼里属于上不了档次的低端产品。发现这一现象后,希达通过研究证实,完全可以在模块屏上实现全彩色图像。由于LeD材料自身的离散性强,体现在模块屏上时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不均性等特点,关键技术环节处理不好就会出现生活中常说的“马赛克”。为了攻破这一难点,希达公司采用了适合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LeD显示屏亮度、色度逐点一致化校正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在该领域困扰行业发展多年的问题,一脚跨入了通往全色LeD模块屏产品化的高速通道,站在了该技术领域的世界前沿。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科教兴国

abstract:thispaperfocusesonth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inthefieldofscienceandtechnologyistheimportantguidingsignificanceintheinnov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howtoimplementth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and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progressandinnovationofth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supportfunction.

Keywords: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technologicalinnovation;rejuvenatingthecountrythroughscienceand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25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科技领域,首先应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明确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1.科学发展观是科技创新的指导方针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要从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来确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1.1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依靠人才,尊重人才,发展人才,最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科技创新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科技创新为了人、服务人、依靠人的观念:为了人,就是科学研究的内容、手段、方法、目的要以努力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为目标;服务人,就是要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依靠人,就是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建立起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构建有助于科技人员实现潜能并且生产知识的制度和文化环境。

1.2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要求科技创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这种相互协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强调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内部也存在着不少不协调甚至是矛盾的问题,诸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我们应该辩证地分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探索建立和完善以科研团队和课题组为核心的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和合作模式,解决科技事业内部存在的不协调,实现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良好发展,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协调发展还要协调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自主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三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地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决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3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它要求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科技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观。首先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一种新的科技模式,综合考虑技术对环境和社会、生态带来的正负效应;其次,要明确进一步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领域;第三,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针对许多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

科技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求科技的发展既要满足于当前需要,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要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科研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促进科技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实现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和培育一种能够促进学术自主发展的学术传统,并建立起能够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的制度框架,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学术能力和发展后劲。

1.4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新科技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此,科技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同步共进,互相促进的:一方面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科技产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基本保证;另一方面发展科技事业要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需要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制定、确立和调整科技发展的规划、目标和措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必须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全面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正如“学”与“术”的关系,对这两个方面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必须把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作为一个统一整体通盘考虑、统筹运作,必须注意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匹配和协调,保持科学大系统的整体优化与综合平衡。

2.科技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支撑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1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人类之所以需要科技创新,从根本上说,就是科技可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秦汉时代由于农业技术领先,促进农业经济大发展;而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这一科技创新的成果改变了整个世界;爱迪生的发明,在美国兴起了一场电力技术革命,也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因此科技创新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科技创新有助于开拓和利用资源。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每创造l美元的Gnp.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保证。

第三,科技创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搭上了生态环境的烙印,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科技创新可以为人类协调与环境的关系,提供战略思想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保障。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为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2.2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

与经济相结合、服务经济建设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中心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应当带动起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为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问题起先导及带动作用,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其次,科技创新能够兼顾生产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促进社会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不能总落后于经济产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科技创新能够兼顾区域科技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对应,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科技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在今后的科技发展中,要体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从而推动三大区域经济取得协调发展。

第四,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精神文明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科技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效能的增加能够促进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

第五,科技创新能够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才能在急剧变幻的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掌握战略主动权。

2.3科技创新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同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首先,科技创新改善智力结构,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引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现代科技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新度的三维加速扩张必然使人的思维方式从过去的封闭、静止、单向、滞后迅速变为开放、动态、多向和超前,其智力技能的创造性必然随之日益增强。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路径

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提出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他说,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要靠创新。这说明,一个国家可以兴旺发达,一个民族可以不断进步,离不开创新的内在动力。而创新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技术应用人才,以顺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高等职业教育应站在高素质创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前沿,成为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技术应用人才的“黄埔军校”,是我国发展创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创新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培养创新人才重要性和紧迫性

培养创新技术应用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和社会的主导力量便是科技创新和应用创新。一个国家要想使经济呈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应用这块基石,特别是我国目前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迈向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其中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对经济发展更为重要。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采取的都是技术水平应用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的工业制造技术,究其原因便是缺乏技术创新意识,技术向生产力转化成果不高。要想使我国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向生产力转化水平,将更多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和产品应用社会,这其中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技术人才是关键。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每个阶段的任务。作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飞速发展的世界科技要求我们应当将培养创新型技术应用人才作为特殊使命对待,不断培养他们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大力实施人才兴邦的战略决策,用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否来衡量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成败的标志。

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创新人才的新型教育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虽然我国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仍然缺乏大批能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新的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我国现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还没有完全摆脱学科体系教育的旧模式。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树立创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理念,以培养“工程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建立“工程教育观”,将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着眼点,重视学生的技术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从而挖掘学生的技术应用与创新潜能,教育学生不断创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想观念,在学习和实践前人理论、技术基础上,不断探索技术发展和创新的规律。

优化教学内容体系,建立以“行知合一”指引的、以技术与工程的融通应用培养的课程体系将过去传统的专业和学科壁垒彻底打破,以工程技术应用为视野,打破以学科体系为基础构建的单一课程体系观,重新审视和构建强调以技术融合应用的课程体系,构建“四个平台”:一是人文素质平台,即在保证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加强科学观的教育和培养,开展工程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技术应用于工程的观点。二是技术基础与技能平台,即以技术应用为视角,将专业学习中所需掌握的技术基础理论及技能通过一些小项目载体进行传授和学习,培养学生技术应用的基本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三是技术融合应用平台,即在前一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技术应用于不同专业领域的模块化课程结构,让学生在不同应用能力的课程组合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些大项目或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技术的应用能力。四是技术应用与创新平台,即将与专业学习中相交叉的、最新的前沿知识和项目开发结合,加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和学习意愿选择,培养学生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和创新性,将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尊重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创造性。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实践环节新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应摒弃“一颗粉笔”讲满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应该引入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用多元的元素,向学生展示技术及技术应用,增强学生对技术及技术应用的感官认识和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技术及应用技术的兴奋点。技术是应用、是动手。因此,教学中要注重技术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基础、专业、应用等三个层面,在管理、师资培养、实训室建设、实习基地(校内、校外)、质量评价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六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与技术基础与技能、技术融合应用、技术应用与创新课程体系平台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保证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特长提供指导和扶植,培养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应用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高等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特定需求定向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技术技能,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技术资源或岗位培训甚至科研领域等,全方位的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拥有的不同资源与环境,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同时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构建技术应用实践平台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而应当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在学校创建技术“孵化园”,为学生创建更多的技术应用实践机会。将创业技术应用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的特定课外学习和实践模式,主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创新意识,锻炼技术应用创新能力等。在充分挖掘和开辟校内一些技术应用市场的同时,市场化运作及项目化作社会实践,让学生成为校内技术应用创新的实践载体,为今后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邢智强.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5):75-78.

[2]许淑慧.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234-235.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5

自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们一直反复不断的学习,今天我们重新学习这一重要论述必须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应将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我处承担的是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管理及协调工作,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从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即坚持统筹兼顾方面分析技术创新工作所应承担的义务。统筹兼顾主要是五个方面的统筹。

第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应大有作为。首先必须教育农民掌握尽可能多的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让他们掌握适用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其次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传统的农村生产方式,提高对土地的投入产出比。例如:甘肃锦世化工有限公司在民乐的戈壁滩采用先进的大型喷灌设备与技术进行中药材种植,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大型喷灌设备与技术具有以下优势:一是灌溉面积大,喷洒均匀;二是全部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单人可同时控制2-8台喷灌设备;三是与传统大水漫灌相比,亩均节水300方以上,节水率达50%左右;四是可实现灌溉、施肥、播撒农药一次完成;五是收益可提高3倍以上。最后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大宗农副产品的加工水平和深度,全面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第二统筹是区域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要实现上述目标,西部地区不能重复东部地区过去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增长的道路,应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振兴装备制造业,推动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抓住当前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契机,通过技术创新加快淘汰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产业。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6

关键词:技术创新;科技;人文

中图分类号:D035.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47(2015)11(上)-0177-02

作者简介:田晓燕,讲师,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主要从事于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教学

根据《创新学原理和方法——广义创造学》一书,技术创新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李兆友于2006年提出技术创新是技术活动的一个环节。他认为技术活动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其一是技术发明活动,即技术知识的创造、积累,科学知识的拓展;其二是技术创新活动,即把技术发明活动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技术的目的性。在技术创新中,科学、技术和人是不可分割的,人对科技的作用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应用层面,技术创新的完成也绝不仅仅是自身逻辑演绎的完成,二者在此是一个系统,实现了真正的融合。所以,研究技术创新中科技与人的关系,提出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所应有的人文导向,便成为了一种可能。

1技术创新活动之前的人文导向

1.1技术创新方法人文渗透

如何做到技术创新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方法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技术创新的本质就是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的方法如何获得?技术创新实践是其重要的来源。基于这一点也正是科学主义者排斥一切“非科学”的缘由。然而,除直接来源于科技实践的方法之外,正确的技术创新方法还有其他重要的渠道,而这恰恰是我们以往所忽视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人文环境的滋养。那些在科学技术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并不是一味埋头于科技数据的测算与实验。以爱因斯坦为例,他在年轻时就曾深入钻研过古希腊哲学家以及近代的笛卡尔、康德等人的著作,正是这些人文哲学著作启迪了他以后的科学灵感。我国长期的文理分科导致了科技工作者的知识体系的不完备,而科技相对强势的发展使得人文学科被边缘化。人文因素得不到正确认识,更提不上发挥其科学作用了。因此,加快我国技术创新步伐、形成正确的方法体系,必须要重视人文因素的作用并做到方法论的渗透。

1.2技术创新目的人文反思

价值与目的是驱动人们从事某一行为的内在动力。但是二者又有不同:目的只是存在于主体之内,一旦客体以结果的形式出现,目的便不复存在了;而价值则必然要表现在客体之中。目的是前提性、过程性,而价值是结果性。对于现代技术创新活动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目的性,而过分的关注其价值。而由于人的特性决定了他们所追求的价值是不同的,因而价值的冲突就在所难免。以我国技术创新活动为例,多主体的参与模式下,政府注重业绩、领导注重经济指标、科研人员重视个人发展、企业重视效益等。不同的利益追求必然导致价值的冲突,从而使技术创新活动的目的性打折扣或发生偏转。在科技强大作用之下,人们忘记了科技的发展是为了进一步彰显人类本质力量,而是将发展本身当成了目的,造成了科技超出人类的隐忧和科技负效应的治理困境;在享受某些科技成果的时候,忘记了技术创新应是创造更为舒适和谐的外部环境,而是将眼光定位于物质的满足和感官的刺激,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和道德的沦丧;在利用某些科技手段实现个人目的的时候,并不是将这种可习得的技能在人类种群传播,而是贪婪地隐藏、霸占,导致人类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战争冲突增多……因此,一切科技活动都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上来。技术创新的开展也是为着提高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改造实践手段、进一步打破人的束缚。

2创新过程中强调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精神与人文意识

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是要通过人来实现的,而其负面效应同样也需要由人来进行规避。我们要把眼光转回到人身上,首先是科技从业者应该具有的人文精神。科技工作者担负着科学技术研究并将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在社会上普及科技知识的重要任务,人文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素质。这里的科技从业者主要讨论的是直接从事科技生产活动的人,即科技工作者。这一职业特性决定了我们要首先关注科技工作者应具有的人文精神。

2.1人文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素质。科技活动是实践的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实践对象是客观的。对象的客观化也正是科技工作者所引以为豪的,但也正是这样给科技工作带来了问题,因为科技工作的方法是不能从客观对象处获得的。因此科技工作必须要跳出科技范围之外寻找方法论依据。

2.2人文精神给科技研究工作提供方向性引导。科技活动是探索性极强的活动,严格来讲,它是没有方向的,这就需要人文赋予它一种价值引导。正如前面所讲,人文的出发点是人,目的也是人。科技研究工作应将这一根本原则作为基础,避免科技工作者“见物不见人”的狭隘视界。

2.3人文精神为科技工作者提供精神动力。科技活动的高度探索性决定了这条路是充满坎坷和曲折的,诸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历程一样,但是科技工作者还是怀有极大的热情与大无畏的勇气投身于此。这种动力正是来源于追求内心世界、人臻于完美和谐与安宁的本性。此外,社会性又决定了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中遵循伦理规范与道德要求,从而形成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都是推动与保障科技活动开展的重要条件。因此,科技工作者要注重人文知识的学习,从中汲取科技工作所需的方法智慧;在追求科技的价值的时候,更要有一种广博的人文情怀,从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层面去考量科技成果的研发与应用;另外要注重将科技研究过程中所体现出来操作规范、伦理原则进行总结反思,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形式。

参考文献:

[1]范维,王新红.科技创新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04):164-166.

[2]范维.陕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9.

[3]常传旭.技术创新中的人文导向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4]王伯鲁.技术困境及其超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5,29,174-176.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7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提出;含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G414.1文献标识码:a

研究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人们从中可以看出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资源型发展模式,这些国家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走上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例如科威特就是其典型代表。二是依附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附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在相当程度上被发达国家牵着鼻子走,例如泰国就是其典型代表。三是创新型模式,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增长依靠科技创新。美国、日本、韩国均属于创新型国家。这些国家科技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中国不可能走资源型发展模式,也不可能走依附型发展模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

我们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党中央就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1964-1970年我国先后成功试验了原子弹、氢弹,发射了人造卫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这是中国人民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依靠广大科技人员艰苦攻关和全国大力协作创造出的人间奇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等观点。中国在载人航天、纳米、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基因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造就了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全社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但是从总体水平上看,中国科技水平与世界科技先进国家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受制于人的现象还相当严重。中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不得不把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用于向国外支付专利费。中国对国外引进技术的依存度在60%左右,研发投入仅占GDp1.3%左右,优秀科技领军人才匮乏,研究能力不强,体制机制也存在不少弊端。科技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的国情、世界科技发展状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出发,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加快科技进步,关键在于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始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是富国强民的需要,是在科学发展水平上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需要。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含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开发脑库,变人口红利优势为智力优势,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自主创新是说“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自主创新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不是意味着什么都自己干,完全由自己来创新,而是要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原始创新是独立自主地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主要是对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实现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重点跨越。集成创新是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集成创新所要解决的是产业相关度问题,学科的交叉问题,是单项与多项的配合问题,是“三个法国兵能打赢一个马木留克兵”的问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日本、韩国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他们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投入之比达到了1:5,1:8,而我国仅为1:0.5,在这方面明确落后于日本和韩国。

三、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了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任务落到实处,2006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我们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应主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一)明确2020年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具体来说:一是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二是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品安全。三是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四是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五是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得到遏制,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六是国防科技基本满足武器装备自主研制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保障。七是涌现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信息、生物、材料和航天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八是建设若干世界一流院所和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的创新体系。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到30%以下,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制

体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是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应用的主体、市场竞争的主体,必须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实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结合、中央和地方科技力量的结合、军民科技力量的结合。寓军于民,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三)培育创新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前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得益于廉价劳动力,今后中国不可能再走低廉劳动力的道路,必须发挥智力优势,将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现代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场所,更是创造知识的中心。淡化大学行政化职能,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激励师生的探索兴趣,促进创新发展的文化生态,倡导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应是现代大学必须具备的条件。建设创新型国家,现代大学应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成功素质教育就是现代大学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上的创新,有利于培育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044-02

纵观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创造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作为建设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加速器,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具有重要推动力。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这是继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后又一项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表述,进一步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课题、党和政府今后工作的新任务,更加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当前,面对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亟须实现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型,将生态与科技紧密联系,以构建人与自然的最佳平衡点,推动人类文明的飞速前进。

一、时展的脚步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发展,科技在腾飞,社会在前进,科学技术必然也随着发生根本性变革。科学技术,尤其以三次科技革命为首,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最具革命性的生产力标志,高速发展的科技革命在不断变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无限延伸了人类将“自在自然”变为“人化自然”的本质力量。时展的脚步,总是以警醒的方式提示着我们: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实现生态化科技创新。

(一)文明自觉发展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成果,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旗帜。人类文明的演进从未停止,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随即产生了新的文明成果,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下人与自然的相对和谐、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不断矛盾的文明形态的辩证统一。在农业社会,生产技术低下,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较小。工业社会开始于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不断变革,机器化生产的工业模式日益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成熟,在永无止境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人类开始了无节制的生产与消耗,催生了严重的全球性资源、环境与生态危机。生态文明社会是在对传统工业的辩证批判中产生,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运用绿色科技、生态科技的手段,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人类文明自觉发展,需要以坚实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同时需要着力消除科学技术成果作用于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使生态化成为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

(二)科技利用缺失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势必依靠强大的科学技术。自工业文明时代开始,科学技术对自然、社会的依赖程度日趋减弱。相对来说,改造力量逐步增强。但是,随着科学技术能力的逐渐提升,科学技术的过度与不合理利用也相继出现,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造成自然资源的缺失、浪费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致使生态平衡被打破。就中国而言,虽然我国的科技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科技领域创新态势,但过分地追求技术的发展与经济利益而轻视生态文明的发展,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断恶化,对生态资源的严重掠夺致使我国矿产资源逐年减少、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些问题都在向我们诉说着科学技术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合作的必要性,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是有效解决我国生态问题与科技发展创新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生态化经济的应有之义。

(三)社会发展矛盾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伴随着人类对自然掠夺的严重程度逐步加深,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不断减少,社会的发展致使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和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关系和冲突,尤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自然又赋予了人类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包含着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方面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变得更加自私与自我,肆意占有和破坏资源环境,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矛盾。这更加提醒了我们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当然,生态文明建设的更好倡导与实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状态之下,只有把科学基础的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才能保证国家、民族和个人的权利不受到他人的损害,才能保证自然生态的延续和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人类自身的延续与发展。

二、生态文明对生态化科技创新的推动

生态文明实现了人类文明的转型,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既满足人的当前需求,又倡导长远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为开发生态生产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新兴科学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所以,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必须以生态文明为依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生态文明促进生态生产力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贯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那么以生态生产力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创新,将是必然的选择。2013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2]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保护好利用好生态环境,也就意味着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这一背景下,生态生产力应运而生。“生态生产力是人类物质生产力和自然界生产生命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和谐统一”[3],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生动组合。生态生产力克服了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从本质上来说,生态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的重要表现。为此,我们必须以生态文明为支撑,以经济发展为动力,形成生态生产力的新结合点,实现生态的保护、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有机统一。

(二)生态文明推动绿色、生态科技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自然界物质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系统的恶化性,致力于促进资源节约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必将为提升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与治理等提供动力,这些都为绿色科技、生态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技术空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任何文明社会都必定要与资源发生联系,并在人的无限需求下尽可能地剥削着剩余不多的资源。工业文明时期,自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后,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极大满足人类对于生产高效率的追求,致力于极大地“掠夺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全球性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以创造庞大的产值和利润。”[4]而当今社会,在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指导下,在追求生产高效率的同时也通过节约化、资源化、生态化、协调化的技术手段,注重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与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维持生态系统的有序进行,从而逐步改变传统技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对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

(三)生态文明发展一次能源、新兴科学技术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掘地球自然生命活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致力于加强自然能源开发和拓展人类活动空间,必将为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一次能源技术的利用和为海洋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应用空间。科技创新以往一直以大规模技术开发、无止境地搜刮自然资源,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甚至会导致人类社会的灭亡。因此,“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新时期新阶段,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一方面要广泛使用无污染能源与新型能源代替煤、石油等污染严重且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缓解能源污染问题的同时,更能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大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立足未来,开阔眼界,在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持下,向神秘的海洋深部和广阔的宇宙空间探索,以科技创新带动海洋、生物、外层空间等新兴领域的生态转化。

三、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的新型策略

“科学不是一个独立变量。它是嵌在社会之中的一个开放系统,由非常稠密的反馈环与社会连接起来。”[6]因此,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将科技重新置于人类社会有机体中就目前来说,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现在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就是一个契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制定新型的生态化策略,发扬生态化科技创新事业。

(一)新建生态文明的科技创新价值观

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养成了无限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单纯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价值观。这种一味追求经济价值而忽视生态保护的价值观,直接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所以,优化资源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社会,我们必须转变工业文明价值观,新建生态文明价值观,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并进,永续发展。一方面,从价值取向来说,生态文明的科技创新应该是以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多位一体的创新价值取向。这就要求人们在使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获取高质量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运用工具-技术系统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确保人类生存的意义与生活的价值。另一方面,从科技创新目标来说,生态文明超越了工业文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历史局限性,其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于通过全方位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开发与使用绿色生态科技解决当前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问题,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化政策支撑环境

一项政策的实施不仅需要自身的优越性、可行性,更加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科技创新生态化政策的贯彻与执行同样如此。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化政策支撑环境。首先,树立正确的技术观、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生态化科技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人类社会的美丽和谐。其次,构建生态化科技创新的法律支撑体系。国家和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法律政策。通过制定法律来对这些错误理念和为之产生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与制约,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例如,《环境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最后,吸引优秀人才。推进生态化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是优势。“一个社会科学上的成功依赖于它能够把更多的自己的天才输送到科学中去”[7]。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发展,科技人才是动力。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在科研方面加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支持,才能吸引一大批最杰出的人才进入科学研究的殿堂。

(三)基于三大产业的生态化科技创新的实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化科技创新不仅是将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合二为一的思想观念,更是一项新型的、有益的生态化技术工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化思想为行动,化理论为实践,将生态文明的理念与科学技术的手段运用到现实生活。但从应用范围上讲,生态化科技创新的实施领域比较广,所以,我们必须先从重点、具体领域着手。我们可知,农业、工业、服务业是当今社会的三大支柱性产业,生态化科技创新的应用可以首先从这三大产业推进,实施生态科技管理,逐步构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工业科技创新、生态服务业科技创新的技术平台,推动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迈向一个新的领域。具体而言,在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改进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推广多样性生物农药与清洁生产技术,加大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技术;在生态工业科技创新方面,加强工业污染、工业废物治理技术,实行绿色、环保生产技术;在生态服务业科技创新方面,创建生态环保的服务链,保障绿色化消费方式。总之,实施好基于三大产业的生态化科技创新,必将加大生态思想的深入,拓宽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2]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n].人民日报,2013-05-09.

[3]高文武,王虎成.简论生态文明所需要的科学技术[J].江汉论坛,2012(2):47-50.

[4]陈墀成,余玉湖.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29-134.

[5]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2.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9

十六大以来,市科技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线,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总体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围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有必要、有能力率先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行积极有效地探索。市科技局组织开展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员调研,分赴全市90余家企事业单位了解科技创新情况,到工作开展较早的城市学习先进经验,起草了《关于构建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建议》、《关于构建科技创新型城市2009年行动计划》、《构建科技创新型城市调研报告》、《关于构建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初步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

(二)围绕经济结构调整,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一是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2项,其中组织实施的我市首个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日熔化量1000吨浮法玻璃生产线重大成套节能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为玻璃产业的技术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围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等产业,组织实施了硅基液晶平板显示屏幕、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非晶合金电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项目,项目完成后,预计可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28个,申报专利20项,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二是加快科技园区建设步伐。积极调整全市科技园区布局,在海港区北部工业区建设了港城创业中心,一期工程已经全面竣工;在北戴河区建设河北省(*)信息产业基地,已列入省重点项目,正在做开工前各项准备;开发区火炬大厦标准厂房已竣工,已有25家企业入驻。三是推动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快速发展。年内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论证,被纳入省建设序列。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建设验收,标志着该实验室历时8年终于建成。全市共建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四是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与清华大学、中科院、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与合作。由清华大学软件工程与管理研究所编写完成了《*市信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为全市信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与道路;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河北建业投资担保公司、*市科技投资公司达成建设绿色化工园区的协议,将为全市化工产业开辟新的发展模式;积极组织我市与河北工业大学的全面合作,市政府、市科技局分别与河北工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确定了人员挂职交流、培训、共建科研基地、项目合作等四个方面合作内容,组织了5家企业与该校开展项目合作。五是发展壮大科技服务组织。依托燕大建设了我市首家技术转移中心,并被列为“首批部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这是我省唯一的一家,不仅实现了我市技术转移机构零的突破,而且对于促进我市乃至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帮助企业技术创新都将发挥积极作用。全市现有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国家大学科技园1家、部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家、省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为创业企业打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全市建有生产力促进中心5家,其中部级示范中心1家,省级试点中心1家,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了服务。

(三)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一是深入推进新农村科技服务。全市共下派各类涉农科技特派员221名,服务211个村,推广农业新品种186个,农业新技术173项;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60多场次,培训农民8.3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明白纸)12.5万份;培育建立各类服务组织35个,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新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促进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市科技局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二是积极开展富民强县和一县一业一园工作。指导各县围绕玉米深加工、甘薯、酒葡萄、板栗等特色产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卢龙县、昌黎县被省科技厅列为“一县一业一园”农业科技示范工程重点县。

(四)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一是加强常见疾病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全年组织实施80项卫生医疗项目,围绕常见病和重大疾病防治,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和应用研究,市第三医院“慢乙肝a-2a干扰素治疗过程中HBVDna动态变化及其意义的研究”和市妇幼保健院“血清Ca125水平变化与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结束了几年来卫生项目没有省奖的局面。二是实施了一批节能环保技术创新项目。依托三英环保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实施了“自动摆头喷淋装置”、依托*图成玻璃技术有限公司实施了“玻璃生产线冷端关键设备”等24个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项目,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承担的省级计划“清洁发展机制(CDm)潜在项目开发”项目,通过了由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项目综合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五)围绕提高科技管理队伍素质,推进机关文化建设。在全市科技管理系统积极开展了机关文化建设、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通过抓学习、树理念、建标识、定规范、重活动、送温馨等方式,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激发了人们内在的工作动力,大家的精神风貌发生显著变化,一是追求真善美的原动力进一步增强,二是追求真诚做人、一心干事的热情进一步高涨,三是追求修身正己、完善自我的愿望进一步强化,四是追求工作至上、力争卓越的氛围进一步浓厚。机关文化建设工作得到王三堂书记和时晓峰部长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在全市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省科技厅也在全省科技管理系统推广了我们的做法。

通过认真总结与回顾,局党组形成了以下共识:一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指导科技工作的具体实践。二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真抓实干,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要坚持站位全局,统筹协调全市科技创新,高标准做好科技工作。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而且在全市形成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的人才队伍,为全市创新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明确检验工作成效的三个标准,即:科技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全市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强,科技人员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以此来推动我们的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二、全面查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经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努力工作,市科技局虽然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当前科技工作的需求相比,与市委、市政府的期待相比,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呼声相比,与科技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不相符的问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局领导班子坚持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看,结合“树创促”回头看和“四个征集”活动成果,围绕落实赴迁安考察观摩现场会精神,确定了五个方面的征求意见函,发放到相关部门、服务对象和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收到各种意见、建议50多条。结合学习调研成果,局领导班子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研究,归纳了我市科技工作五个方面的差距与不足:

(一)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带动力弱。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37%,缺乏支撑产业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二是园区建设相对滞后,产业集聚能力不够。全省有17家省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部级高新区2家,只有我市和沧州无省级高新区。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发挥作用还不显著。三是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尚不完善。科研成果投入到生产的中试环节薄弱,因缺少中间试验的投入,致使一些科研成果难以走出实验室,形不成企业急需并能直接应用的技术;科技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我市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机构数量少,运行机制不规范,专业化服务水平低,企业诊断、技术转移、技术产权交易等机构还未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缺少有效的融资渠道。

(二)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还未确立。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2008年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22.5%,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少,平均6家企业拥有不到1项发明专利,关键生产装备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不够。二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还不能满足竞争需要。虽然我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数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研发机构建设水平不高,目前仅有1家企业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撑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较弱。三是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有待增强。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数量少,缺少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企业创新投入明显不足,全市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科技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供给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和对接平台。二是科技创新资源尚未有效利用。近年来,我市虽然围绕创新条件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相继建立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但可供共享的科研资源还十分有限,引导和支持创新源头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体系的力度还不够,驻秦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燕大在重型装备制造、材料与信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科研优势,与我市产业有较大合作空间;玻璃研究设计院在浮法生产线设计、节能研究方面代表国家水平,但与我市合作较少;河北农大海洋学院、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在海水、淡水养殖方面具有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在唐山、山东、辽宁等地取得巨大经济效益,与我市合作仍有待加强。三是科技开放合作机制仍需完善。环渤海经济区以及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为我市利用周边特别是与京津科技资源提供了条件,科技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科技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科技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市虽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科技创新的规范性文件,但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加以修改完善,制定出台一些激励作用更强、调控力度更大的政策措施。二是科技政策落实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国家陆续出台了整套科技创新的政策,如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高新技术产品的税收抵扣政策、技术合同认定免税政策等,对提升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落实政策协调力度还不够,没有使更多的企业享受到优惠和政策的激励。三是全社会创新氛围还不浓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尚未形成。

(五)干部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不够深入,在真学、真懂、真用上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工作研究还不够透彻。面对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深感对当今科技创新的规律认识和把握仍显不足,科技创新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形态研究理解不够。三是工作思路还不够宽。抓项目和具体工作多,谋划宏观战略少;想本系统、本机关工作多,整合全社会资源、营造大的创新环境不够;想眼前工作多,谋划长远发展的还比较少。四是创新意识有待加强,对市内外好的经验、做法学习不够;创新精神不足,创新办法不多,敢想敢干、敢于负责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深刻剖析,找准影响和制约创新发展的切入点

针对以上问题,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讨,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思想解放还不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传统发展模式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还存在,站在全局进行宏观谋划和全面部署相对不够。利用科技规划、科技政策对全社会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力度不强。解放思想的“总阀门”还没有完全打开,还不善于运用新的理论、新的观念、新的视角审视和解读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二是工作方法还需改进。突出重点,抓大项目、大活动的意识还不强,真正聚焦聚力、做出亮点的重点工作还不突出。对重点产业培育力度还不够,形成重大原创性成果、重大应用技术和产业核心技术突破还不多。创新载体建设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效应还不明显。科技工作往往局限在使用计划、项目、平台、手段等几个有限的载体上,综合利用社会资金、政策、人才、品牌等多种手段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科技的引领作用体现还不充分。

三是科技投入强度还需加大。从总体投入看,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研发投入低,政府科技投入达不到规定的要求,科技与金融结合不够,多元化、宽渠道的科技融资体系还没有形成,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四是创新人才还不能满足需要。虽然我市在人才密度指标上居较高水平,但人才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企业和基层缺乏人才,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很少,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更加匮乏,缺少既掌握科技知识又拥有实践经验的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缺少一大批具有科学经营理念、超前战略眼光和先进管理能力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才。

五是机关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沉下身子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力度还不够,整体工作水平和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还不够高,等人上门的多、主动服务的少。任务细化分解不具体、督导检查不及时、跟踪服务不到位,对一些重点工作不能一抓到底。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还需不断创新形式,采取实招,加强培训培养,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四、理清思路,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局领导班子成员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是城市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探索科学发展的方法、牢记科学发展的责任,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推进发展的自觉行动、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带领全市科技工作者为*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同时,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格局的重新分工与调整,为我们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重要契机。只有大力加强科技工作,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才能加快三个基地和一个中心建设,才能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做强企业、做大产业,有效提高群众就业和生活质量。

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强基础、促改革、惠民生、抓稳定”的总体要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推动科技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把“保增长、调结构”作为科技工作的当务之急,把科技惠民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进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当前,要突出抓好四项重点任务:一是要全力担当起创新型城市建设组织协调者的重要使命,二是要全力肩负起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重要责任,三是要全力完成激发全市科技工作者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的重要任务,四是要全力探索走科技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主要工作内容是:

(一)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要抓紧完善《*市构建科技创新型城市实施意见》,争取早日由市政府出台。统筹协调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分解任务,加强督导,强化考核,力争构建创新型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重大专利技术产业化、创新环境优化等十大科技创新工程。

(二)深入推进科技项目建设

要围绕国家和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及当前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谋划项目,主动对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使我市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要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谋划项目,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问题,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

一是抓好涉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装备制造业、环保产业领域的项目。实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积极建设船舶修造、电力装备、冶金专用设备、铁路器材配件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以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照明示范等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强煤港粉尘治理、污水治理等环保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

二是实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项目。围绕稳定粮食生产,实施一批新优品种和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工程。组织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与产业化技术开发。

三是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业,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示范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大力培育发展科技服务业。

四是围绕城镇建设现代化进程,以先进、节约、环保为重点,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建设节能型、智能化建筑,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体现城市建设的先进性、时代性。

(三)强力推进科技平台建设

创新创业平台是集聚科技资源、培养科技人才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平台建设模式,着力加强科技园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1、加快推进科技园区建设。提升科技园区建设水平,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优势产业集聚的重要手段。实施科技园区建设工程,继续推进港城创业中心建设,加快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建立3-5家示范作用强、特色突出的农业科技园区,围绕我市汽车及汽车零配件、医疗电子设备、海水淡化设备等领域,谋划建设1-2家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各县、区科技局要根据各地产业特点,结合各地科技园区建设情况,通过规划制定、项目支持、政策扶持等手段加快科技园区或产业基地建设。

2、加快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加快研究制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相关领域科研水平,推动产业发展。围绕提升优势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节能与环保、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10个以上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强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试验室的管理,提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研发中心申报省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实施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工程,加强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作用,努力建设富有我市特色的,市、县(区)协调,综合与行业功能互补的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1家农业技术转移中心。指导和支持现有孵化器扩大规模、提高水平,谋划建设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四)着力推进科技强企战略

要加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实施创新主体推进工程,培育企业发展新优势。

1、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渗透力和带动力强,是提升产业层次、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认真落实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新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会同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争取年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以上,并积极协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

2、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企业研发投入所得税前扣除等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市级科技创新型企业30家,形成一批自主创新产品。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等,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并积极争取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创新基金计划。

3、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工程,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合作,推动部级大院、大所在我市建立研发和产业基地,鼓励他们的技术向我市转移和推广应用。一是深化与中科院的合作,支持中科院计算所*分部加快发展,大力推进与中科院过程所合作建设绿色化工园区,举办中科院应用技术项目会,为我市企业与中科院开展技术、项目合作搭建平台。二是积极推进与清华大学的合作,深入开展与清华大学软件与管理研究所的合作,在此基础上,扩展合作领域,充分利用省校合作资金,鼓励企业与清华大学开展合作。三是推动与河北工业大学的合作全面深入展开,积极落实各项合作内容。四是继续推进与驻秦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发挥燕大、东大*分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农大海洋学院及玻研院、视听所、果树所、水产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优势,在人才、技术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紧密合作。

(五)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环境建设

当前一个时期,由于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应对挑战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对科技政策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全市科技系统要加强对企业运用科技创新政策的指导和服务,加大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

一要加强《科学技术进步法》及各项科技创新政策措施的落实。修订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已经正式颁布实施。全市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新《科学技术进步法》的宣传。全国科技大会以来,国家出台了77条关于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全市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这些政策的学习,要抓紧研究,认真解读,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好这些政策。

二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认真落实《河北省促进企业专利工作规定》和《*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实施重大专利技术产业化工程,推进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提高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作用,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三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各类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立项过程中,要把人才培养当作重要标准之一,优先支持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科研小组承担科技计划项目,促进创新团队的形成,对成绩显著的创新团队以适当方式给予持续稳定的滚动支持。

四要加强科学普及和科技宣传工作。全民的科学素质是自主创新的土壤。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完善科普工作机制和政策,集成科普资源,推出一批优秀科普作品,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普教育基地,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科普人才队伍。组织开展好科普活动周和科技下乡活动,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活动机制,创新活动形式。加强科技宣传,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技宣传工作,密切与新闻单位的联系,争取媒体的支持,加强对科技创新典型事迹和重大科技活动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社会氛围。

五、明确方向,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与研讨,局领导班子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指针。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关键在领导班子,根本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局领导班子将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更新观念,强化责任意识,积极发挥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学习,提高执政能力。坚持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重点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及时了解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和科技前沿动态,借鉴先进地市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不断开阔眼界、完善工作思路,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着力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促进科学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实际能力。

(二)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要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善于抓住科技工作中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在观念上不断更新、在思路上不断开拓、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不断改进,勇于克服困难和各种不利因素,善于把上级的决策要求与科技工作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创新的良好氛围。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10

【关键词】云南电网;科技创新;企业文化;文化实践

近年来,科技创新文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李靖(2006)突出了科技创新文化对中国企业的重要性,指出了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误区,提出了结合实际、鼓励创新、树立模范以及公平激励等对策。①王培祥(2008)提到为建设公司科技创新文化,需要建立人企双赢的愿景、加强制度管理、以人为本并建立和谐奋进的人文创新环境。②云南电网公司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提出了“依托两型两化,支撑两个转变”的科技创新宗旨;“提高科技水平,驾驭现代电网”的科技创新使命;以“创新观、学习观、人才观、合作观、责任观”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价值观。本文在云南电网科技创新文化培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学习、团队、责任、诚信”五个主题,探讨全面打造规范科技创新行为、塑造科技队伍整体素质和整体形象的行为文化建设问题,努力探索文化落地的实践机制,以期为实现云南电网“全国行业科技领先”的科技发展目标提供有效支撑。

1行为文化塑造

1.1创新文化。

1.1.1宽容:鼓励探索、容忍失败。公司在体制机制上给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活动“空间”,改革完全以科技成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机制,注重创新实践体现的过程性价值,给科技人员传达“不以成败论英雄”和“鼓励探索、容忍失败”的意识。

1.1.2首创:崇尚首创、树立典型。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以及前沿性、高瞻性技术创新的个人及团队,公司通过“表彰杰出科技人才”、“树立典型模范”等方式,鼓励首创精神,形成崇尚首创的学术氛围。

1.1.3竞争:创先争优、不断超越。通过组织开展“科研成果评比大赛”和“科技成果走进基层”等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形成竞争意识,全面调动基层创新力量,把科技创新成果与绩效、薪酬直接挂钩,激发科技人员的潜在创造力,不断超越自我。

1.2学习文化。

1.2.1个人学习。建立“工作反思系统”,使科技人员由被动学习向自省式学习转变,逐步建立认识自我、自我实现、适应发展的内源式学习模式;加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由培训管理、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基地和培训网络等五个体系构成的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2.2团队学习。第一,建立“知识共享系统”。全面提供团队学习载体。实现“隐形知识显性化,个体知识团体化”的目标。第二,开展“轮岗交流”。通过压担子、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多种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教育。第三,定期举办“学习日”主题活动和优秀“学习型”部门评选等活动,广泛宣传学习观念,激发科技人员的学习热情。

1.2.3交流学习。第一,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帮助科技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反馈,全面激发科技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开展“双向学习”和“零距离沟通”活动,了解科技人员的收获和感受,形成改进建议;第三,搭建与科技人员的沟通平台,比如内部论坛、留言板、主任信箱等,多渠道实现信息反馈,了解科技人员科技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问题。

1.3合作文化。

1.3.1协作。探索建立内部科技人员的协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全面整合利用技术、人才资源,群策群力,以优质高效的团队协作形成强大的科研力量,整合利用公司各项资源,发挥公司各项制度的协同效用,共同促进综合科研实力进步,真正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1.3.2共享。借助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统筹管理各渠道信息和技术情报,实现信息和情报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最大程度满足信息和情报的共享需求。建立内部成果共享平台,避免重复开发和立项,促进科技成果在公司内部推广应用。完善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技项目申请、报奖、后评估等各个环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3.3交流。首先,产学研各方在共同建设关键技术开发平台、联合研究制定新技术标准、联合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互相兼职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其次,以项目或课题为纽带,通过技术开发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充分发挥和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整体优势,集中力量对影响公司发展急需的共性、关键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再次,注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智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最后,加强学术交流,选派各种专业的优秀人才,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技术考察活动,并对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进行奖励。

1.3.4团队。充分尊重人才、善用各种人才以创建高效能的团队;培养尊重开放、好学、快乐和合作的科技研发团队氛围;建立具有沟通和反馈、分享思想的最佳工作模式;鼓励和保持士气与生产力,建成成果导向的高效能团队,鼓励各种意见、冲突作为创新的源泉,以便实现企业创新目标。

1.4责任文化。

1.4.1敬业务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坚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公司的各项项目指标,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责任意识,肩负起自己的部门责任,实现自己的部门目标。

1.4.2诚实做人。大力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三老”精神,时时处处为人正直、办事公平、心专于事、目标始终。把诚信内化为科技人员的信念,“说到做到”,使自己与核心目标和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通过科技人员的工作表现转化为现实的工作热情和生产效率。

1.4.3诚信做事。诚恳面对团队协作,严谨对待科研工作,重视科研职业操守,杜绝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避免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科研成果,严禁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奖励;杜绝科技成果鉴定、验收和评审中的舞弊、失实行为。

1.4.4服务至上。对内服务公司,要求明确自身职责,忠诚于科研团队,严禁搭便车和偷懒行为,多沟通,多交流,多分享。对外服务社会,要以“提供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电力能源”为自身最神圣的职责和使命,工作中强化全员服务意识,服务“西电东送”,服务“节能减排”。

1.4.5自觉维护知识产权。提高科技管理及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在科技工作开展过程中,及时跟踪、分析相关知识产权状况,防止侵权行为发生,并根据科技创新成果的特点和类型,分别采取专利权、著作权、技术秘密等不同的方式加以保护。

2执行体系

2.1领导和管理机制。

2.1.1完善公司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制度。云南电网公司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是公司科技管理的领导和决策机构,由公司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审定公司科技发展纲要、规划、公司年度科技计划,确定公司科技工作重点,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定期会议,讨论有关议题,并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纲要、规划、重点课题及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

2.1.2建立科技创新管理例会制度。组织公司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司科技项目的论证、立项、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到验收、鉴定、评奖、后评估、推广应用等工作,形成高效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实现公司科技发展的统一目标、统一规划、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协调。

2.1.3建立日常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通过修订制度和梳理流程,逐步建立从科技项目的产生、论证、立项、储备、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到验收、鉴定、评奖、后评估、推广应用等闭环的管理模式,形成高效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

2.1.4建立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对内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为年轻人施展才干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使一大批优秀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的高素质科技创新队伍。拓宽吸引、使用人才的渠道,为创业人才、留学人员和研发机构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2.2评价激励机制

2.2.1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发表进入SCi、ei、iStp、iSR检索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对科研成果的后评估管理,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及工程化、产业化。

2.2.2完善成果―收益机制。将科技人员的业绩与科技人员的收益结合起来是挖掘科技人员潜能的有效途径,要将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成果与其奖励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奖励力度,并且提高技术创新参与者在其他方面的收益,包括政治方面的、精神方面的等等,以此来解决公司评价体系注重安全而忽视创新的问题。

2.2.3实行竞聘上岗。对于有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强的科技人员采用职务晋升激励,凡符合条件的科技人员均可竞聘上岗,从低岗位到高岗位晋升,成立竞聘委员会,由竞聘委员会负责对应聘者的任职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公开的考评测试,提出录用建议,并对录用结果进行公示,保证竞聘上岗的公平性。

2.2.4开展培训激励。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在培训机会的分配上,应对优秀科技人员提供奖励性的培训,例如:安排业绩优秀的科技人员到国外研修等,让培训成为人人渴望的奖励。

2.2.5实行荣誉激励机制。倡导精神类的奖励,提高技术创新人才在个人发展中的收益,包括授予各种头衔和荣誉、职称、职务、在一定范围内宣传表彰、组织事迹录中留名。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提升和发展机会,尊重个人意见,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点,帮助他们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3长效机制

3.1以人为本。

3.1.1引进人才,合理选人,发现人。对外积极开展人才引进、招收和选聘工作,扩大人才专业覆盖面,加强“五类人才”建设,建立一支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带头人、结构和梯次合理、专业齐全、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3.1.2知人善任,实现价值,发展人。建立高技术专门人才及管理人才的人才库,规范人才管理;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及其交流合作;在用人策略上,“知人”方能“善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才能和潜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3.1.3教育培训,鼓励创新,提升人。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会、现场会,技术技能比赛等活动提升科技人员科技创新水平;通过推出“虚拟岗位”和“挂职锻炼”培训,帮助科技人员在实践中了解工作流程,丰富技术技能,进而成为全能人才。

3.1.4改善环境,提高待遇,激励人。关爱科技人员心理健康,做到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关心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真诚关心每个人的成长,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努力为广大科技人员的个性发挥、个人成长、个体价值的实现打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2融入管理。

3.2.1关爱人才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建立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氛围,大力实施提高科技人才幸福指数的各项举措: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科技人才生活品质;注重心理疏导,关爱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创新知识竞赛、摄影、绘画、书法比赛等文体娱乐活动。

3.2.2形象整合是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对科技创新外在形象进行设计、整合,通过标准建筑物、横幅、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现代组合,在公司科技创新重点单位内部建设科技创新文化长廊,在办公楼建立科技创新成果展厅,设计科技创新形象识别系统,确立并统一科技创新主题歌曲、口号标语、形象标志、企业旗帜,做到标准字、标准色的统一。

3.2.3宣传教化是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完善落实《云南电网科技创新文化手册》,通过对科技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系统培训,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云南电网内部简报、网络以及相关单位内部的文化宣传板,传播科技创新文化的核心理念、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定期进行关于科技创新文化的教育,加深科技人员对科技创新文化的认识,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3.2.4领导带头是文化建设的结合点。通过领导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让科技人员知道,领导不仅是科技创新文化的提出者,更是科技创新文化的杰出体现者,形成人人自觉遵守企业制度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制度文化的约束作用落到实处,真正成为维系科技创新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培养出科技创新文化的氛围。

3.3融入工作。

3.3.1通过工作实现文化传播。使科技人员在工作中践行创新观、学习观、团队观、诚信观和责任观,加强团队建设,鼓励学习交流,明确岗位职责。养成爱岗敬业、求新求变、求真求实、不断学习、至诚合作、尽心尽责的思维意识,在实践工作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做到工作经验共享,加强工作交流,将科技创新文化落到工作实处。

3.3.2丰富宣传载体。通过会议、研讨、联欢、论坛、征文、演讲、故事征集、成果汇报等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宣传载体,采取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宣传方式,借助阅读率高、视觉冲击效果好的宣传媒介,提高文化宣传的实效性。

3.3.3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寻找科技创新科技人员、团队典范,树立标杆,加强教育宣传。使科技创新文化深入人心,成为科技人员的工作指南,用贴近科技人员实际的榜样激励科技人员,带动科技人员,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自觉地向“创新英雄”靠拢,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气氛,学习他们的做法以期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功,进而形成新的创新价值观。

3.4入脑入心。

在云南电网科技创新文化的指引下,进一步完善云南电网公司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梳理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鼓励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机制,制订相关的措施和办法,实施成果―收益机制等激励办法,最大程度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形成初具规模的科技创新文化宣传阵地,有效改善科技创新外在环境,营造重视科技、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注重培植创新土壤,培育基层创新文化和科技人员岗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