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同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23:58:41

行政合同管理制度篇1

现将劳动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关于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劳部发〔1996〕162号文)转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关于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雇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关发〔1995〕357号文)的精神,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劳动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关于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

(1996年5月4日劳部发〔1996〕162号)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私营企业和请帮手带学徒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个体工商户),均应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为了保障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与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法调整劳动关系,促进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现就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有关事[文秘站:]项通知如下:

一、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的,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劳动合同,切实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把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做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通过提供政策指导、推荐劳动合同范本、加强劳动合同鉴证等工作,促进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尽快依法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同时,要充分运用劳动监察手段,检查、督促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履行劳动合同。到1996年年末,应当全面完成建立劳动合同制度的工作。

三、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积极配合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工作,督促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法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四、各级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要和劳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加强沟通,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通过参与指导、培训人员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对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必要性的认识,加快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步伐,并引导其做好劳动合同管理工作。

行政合同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

现阶段,由于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脱节,现行的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模式影响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社会功能和价值的实现,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发挥,与建立服务、责任、节约型政府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变革现行的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我国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进行了不断深入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应该看到,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视角探讨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的问题比较少。本文基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思考,以期寻找新的突破。

一、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各项资产管理改革措施的推进,一些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日益成为制约资产管理改进的主要瓶颈。

(一)在资产形成上,配置无序形象难以遏制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购置资金的使用支配权在各单位。资产的配置缺乏总量供给规划和有约束力的配置标准,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购置上存在随意性乃至盲目性,部分单位追求“高精尖”、“功能全”,不计成本不计效益,造成提前更新、重复购置和不适当购置现象普遍存在。同时,由于不同部门经费供给水平的差异和购建资金来源渠道不一,导致单位之间占用国有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

(二)在资产使用上,效率低下问题依然突出

在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实行供给制,资产(金)使用的无偿性和监督、考评机制的缺乏,导致不少单位重钱轻物、重购轻管,资产购置后,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管办法。有的保养、检修、维护不当,有的超常规、破坏性地使用,造成设备快速老化,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果和寿命,有的资产则因使用不合适,得不到及时调换或处置。同时,不少单位将财政供给资金购置的资产,视作单位自有财产,不愿也不服从资产管理部门的调配,而资产管理部门对此并无制约手段。

(三)在资产处置上,资产及其收益流失情况时有发生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为国家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只有占有和使用权,但在实践中,由于产权统一管理机制难以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形成、使用、处置大部分由各单位自行掌握,“单位占有、使用”实际成为“单位所有”,随意将资产调拨、出租、转让、改变资产使用功能或违规处置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导致了资产及其收益的流失。

二、现行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上述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现行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制度安排的缺陷。

(一)从管理理念上看,存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目标的差异

现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传统的资产管理理念重点在于资产的后期管理和实物管理,对资产的前期配置、后期绩效评价以及对资产的价值管理等重大问题长期缺乏研究,“保证国有资产完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其最大目标。而预算管理模式迄今为止仍然是以投人控制为重点的传统管理模式,即以控制支出为主,在预算编制中偏重于控制投入(支出)的增长幅度和数量,在预算执行中强调按照预算规定的项目和数额执行支出,以控制超支为管理重点。因此,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当年预算收支活动的合规性,而对支出活动结束后形成的那些资产则并不关注。

(二)从管理体制上看,存在资产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职能配置的脱节

受传统管理理念的约束,资产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上的职能界定不够清晰,分工不够明确。从资产管理部门的角度看,由于资产购置资金的分配使用权在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各单位的资产形成基本没有约束力,资产管理的职责限于“出口控制”;从财政部门角度看,其职责与管理理念相应,在于“投入控制”,但重资金量的控制。轻资金使用方向的控制,资金形成何类资产、是否合理并不了解,客观地造成了资产形成无序和配置失当等问题的存在。

(三)从管理机制上看,在资产形成、使用和处置各环节均存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脱节

在资产形成机制上,存在增量投入与存量调整的脱节。以增量调整资产分布和使用是优化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按照现行的职能划分,资产的增量由财政部门的预算安排投入。对于财政部门而言,由于未建立资产预算制度,现行的资产预算安排只是采取基数加增长的方法,而不是以各单位存量资产的数量多少、质量优劣以及分布类型为依据,因而资金投放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目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在处置和非经营性转经营性使用中,会产生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和经营收益等非税收人。按现行制度安排,资金和经费由财政部门核定使用,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的收入无安排使用权。因此,与税收和其他收费收入相比,该类收入虽然规模有限,但未将其纳入预算,对资产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也是当前资产余缺调剂机制难以建立、资产优化配置难以实现的深层次因素。

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资产管理新模式政策建议

(一)理顺管理体制,合理职能配置

改革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按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要合理职能配置,从管理体制上明确资产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的分工与合作。要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理顺与明晰资产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即财政部门作为宏观综合部门,行使决策权,负责制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宏观政策法规,以及国有资产的预算审批、经费支出和收益管理等工作,并从价值形态上对单位资产运用情况进行考核。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作为执行事务部门,行使执行权,负责资产管理,按照既定的政策实施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包括资产预算审核、产权管理、资产购置、使用和处置等工作,从实物形态上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国有资产的配置优化、使用高效和处置规范。监察、审计部门实施监督,行使监督权。

(二)健全管理机制,实现有效结合

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其核心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事业性资产预算制度,从资产形成、使用和处置各个环节上建立结合点,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第一,在资产配置上,实行资金预算联合会审的工作机制。即在建立行政事业性资产购置预算的基础上,在资产预算安排中。增加资产管理部门审核的环节,改变资产管理部门在资产形成管理上的缺位,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申报、资产管理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审批的工作流程。为提高配置效率,可推行集中预

算。即房地产、车辆等重点资产的配置计划,由资产管理部门提出。报经财政部门审批后,资产管理部门统一配置和监管;大型专业仪器设备的配置计划,由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经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一般办公设备等资产配置计划,由各单位依据资产配置标准提出,经各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并报资产管理部门备案。第二,在资产使用上,实行资产和资金使用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对资产和资金使用效率的考核。存在资产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的共同缺位,应由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建立资产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相结合的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制定评价制度与指标体系,选择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方法。对资产管理水平、预算、成本、使用、效益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准确地考核和反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和效率,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资金供给和资产分布,促进资产占有使用单位合理利用资产,以节约财政资金,降低行政成本,实现资产与预算管理的过程控制。第三,在资产处置上,实行资产处置与收益统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即要改变财政部门在资产处置管理上的缺位,将资产处置变现收入和各类“非转经”资产收益,一律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资产的“出口控制”。鉴于目前不少地区已开始实行机关福利阳光化试点,而国有资产收益是重要来源,为确保国有资产收益的统一管理与实行统一福利相结合,对不同性质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作如下分类管理:(1)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属于实行统一福利的范围,其资产收益应全额上缴;(2)与财政部门有经费预算关系的事业单位,按部门预算统筹安排的要求,其资产收益可按比例上缴;(3)与财政部门没有经费预算关系的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根据占有国有资产情况和年度收支结余,其资产收益实行结余上缴。

(三)完善制度配套,推进科学管理

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还需要建立健全以下制度和措施,加快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改革进程。一是健全资产基础性工作管理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地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全面了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情况,建立规范化的产权登记与国有资产台账制度,为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全面、高效的支持。二是建立和完善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开展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做好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制定统一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标准。由于缺乏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均占有资产合理性的研究和界定,资产配置少有可参照的量化标准,客观造成资产配置控制上的困难。因此,资产管理部门应在摸清各部门资产占用情况的基础上,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财力状况,建立健全各类资产配备标准及费用定额,并逐步更新和完善。使资产配置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四是建立以政府采购制度为主的资产购建方式。行政事业性购置资产的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提高公共支出效率的有效制度,因此,行政事业性资产购置活动应全部纳入政府采购。这样不仅能降低资产形成成本,节约政府财力,提高资产配置效率,而且能实现资产形成的源头控制,全面掌握资产采购信息,为实施资产的全过程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五是建立资产调剂制度。对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新购建的资产。要从现有资产中调剂。同时,可以运用拍卖、联营、租赁等形式实现资产的流动,采取激励与惩罚相结合,鼓励和促使资产占用单位及时清理闲置资产。并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根据不同单位的资产状况和使用要求进行无偿调拨、重新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节约财政支出。

参考文献:

[1]毛程连,《公共财政理论与国有资产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2]文宗瑜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及改革研究》,省略.cn,2006-2-22。

行政合同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全面质量管理

1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要求以及服务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升级。本文主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职能的内部控制以及全面质量管理进行分析,为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职能提供借鉴。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

体制改革背景下,具有实践性且科学的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良好发挥职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当中,财政资金控制是重要工作节点。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因此,财政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收入。行政事业单位的费用支出通常采取预算制,按照年初制定的预算支出指标进行分配,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对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费用支出审核程序不严格,发票存在超期支付问题;部分发票存在未列或未附明细的情况。例如,报销的发票虽然列出了明细,但明细内容不规范,将不同类属的商品列在一起;部分采购业务未按规定程序通过政府采购平台进行,本该定点采购的未定点采购,甚至存在超标准采购固定资产等问题。除此之外,费用支出超出限额标准的问题也较为严重。

2.2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相对薄弱

所谓固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持有的设备等物品,一般使用期限超过1年,现今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当中较为薄弱。行政事业单位利用财政预算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应按照规定的程序使用和管理。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管理意识薄弱,人员配备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未配置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对单位资产盘点频率过低导致单位资产账实不符,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报废处置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序。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不提成本、不提折旧或者漏提折旧、分类错误等问题,固定资产的采购人和使用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对于管理职责的划分不够清晰。由此可以看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相对薄弱,固定资产重购置轻使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2.3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财政拨款,但其对资金利用效率监督控制的职能发挥相对薄弱。财政部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提供了依据,然而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当中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管理工作良好开展的前提和关键,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当中的财务人员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导致其在财务方面的资金控制能力不足。在现实工作当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是其所设定的内部控制范围未能包含所有人员和内部环节,缺乏全面性,而且对制度的执行缺乏有效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导致内部控制成效不够理想。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岗位设置上没有实现会计岗位和内部控制岗位的有效分离,很多单位没有专门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往往是单位的会计或者审计人员从事内部控制的管理执行工作,导致内部控制工作的条理不清晰、效率难提升。

3内部控制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整合的可行性

3.1二者最终目标一致

内部控制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实现整合的原因在于二者的目标一致。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稳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营造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氛围,逐步降低各类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从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实行能力以及服务能力。从二者的目标来看,内部控制和质量管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以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效率为中心而实施的制度,因此,二者的整合可以有效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能力。

3.2二者制度建设思路相似

内部控制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路较为相似,这也为二者的整合奠定了基础。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之前,通常会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进行体系建立的宣传,二者在前期准备方面完全可以实现整合。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宣传效率,还能让全体员工更好地理解内部控制和质量管理的关系。其次,内部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在流程上具有相似性,都按照“现状调研—范围确定—风险评估—流程编制—手册编写—制度修订”的思路进行建立。由此可以看出,在宣传方式以及制定流程方面具有极高相似度的2种制度可以实现整合,从而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结构的优化,更好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升。

3.3二者管理手段相近

内部控制和质量管理在管理手段方面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系在管理表现形式、管理方法和管理责任3个方面。首先,内部控制和质量管理通常是通过文字、流程图、表格等形式展现,以管理系统与规章制度的形式发挥作用;其次,二者在管理方法上都是以过程控制为核心而进行管理的,通过对单位各项工作流程、规范、风险等进行评价,实现各自管理和控制职能;最后,二者在管理责任方面都强调了领导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整合的实现可以让控制过程更加简洁,合二为一的内部控制和质量管理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实现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4内部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整合的策略

4.1关键控制点整合策略

4.1.1人力资源控制的整合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工作节点,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能、权限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明确服务任务,而且能让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定发挥职能,提升服务能力。具体做法为:将内部控制手册中的“内部控制职能部门设置与岗位职责制度”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职责与权限”相结合,将内部控制手册中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岗位轮换与培训制度”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人员管理程序”和“行业培训管理程序”相整合,明确人力资源权限、工作范围等内容,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进行监督,使具体工作有据可依,有质量标准可以衡量,从而实现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4.1.2资金业务控制的整合首先,资金业务的控制机制中,实现内部控制中的预算内部控制制度与质量管理中的预算决算管理程序的结合,可以使得资金业务控制机制更为完善,从而实现资金流向的透明化、明确化,加强资金预算控制,最终达到提升内部资金管理能力和资金使用质量的管理目标。资金管理和控制的整合不仅可以更好地约束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还可以提升各业务人员、财务人员的资金使用意识,从内部形成良好的资金使用、业务工作环境。其次,涉及资金流动的重要部门还有采购部门,因此,需要设定针对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和质量管理方面的专用制度,具体做法为:将内部控制手册中“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与质量管理体系中“预算支出业务控制”的要求相结合,确保采购人员严格按照所制定的资金使用标准进行采购工作,从而实现资金流向有源可查、资金报销有证可寻、资金管理有序可依。4.1.3会议管理控制的整合行政事业单位重大事项的宣传以及普及要依靠会议进行,因此,会议控制和质量管理需要进行整合,从而提升会议效率和效果。首先,要将信息系统与安全控制相结合,将会议内容通过行政事业单位信息网公布,实现信息公开。充分利用官网的信息系统,同时,提升其安全性和服务性,为高效工作、安全服务奠定基础。针对此项工作,可以将内部控制手册中的“信息系统建设与安全管理制度”与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工作过程防护程序”进行整合,实现信息的高效整合,让信息技术成为内部控制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保障。其次,针对会议数量和规模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质量为主,开展高效率会议。在疫情背景之下,控制规模,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确保防疫安全。具体可以将内部控制手册中的“会议管理办法”与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会议管理程序”“会议室使用程序”进行整合,提升会议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有效宣传、高效普及会议中央思想等工作。最后,服务民生的效率直接体现了单位的办事效率,因此,议事决策控制机制整合势在必行。具体可以将内部控制手册中的“议事决策制度”与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内部沟通程序”进行整合,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各科室、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议事及时、方案有效,从而提升议事效率,切实将基层事务及时有效地落实,展现服务型事业单位风采。4.1.4内部监督、审计评价控制的整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以及审计评价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完善,整合的目的在于让内部人员办事有章可循,约束公务人员按章办理公务。具体整合方式为:将内部控制手册中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与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内部审核程序”进行整合,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质量控制协同推进,共同提升和完善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在审计方面可以将内部控制手册中的“内部审计制度”与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内部审计程序”进行整合,落实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推动廉政工作建设,为财政资金管理、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标准。同时,制定审计规则,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整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2基层执行方式整合策略

4.2.1成立执行委员会将内部控制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整合推动委员会,以促进整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二者的整合须经由各处室相关人员共同进行讨论与全力投入才能得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全体人员的参与以及领导的支持是整合工作的关键,同时也是整合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基层实行整合的第一步就是执行委员会的建立。通过召开会议、制定整合计划、评价和监督整合等一系列工作促进整合的有效进行,同时,针对整合计划、过程评价以及整合阶段性成果均需形成书面报告,不断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更好地促进整合工作的开展。4.2.2信息与沟通的整合信息与沟通的整合在基层实践工作中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在实际工作当中,会议管理机制的整合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具体实践中,首先要针对信息网进行维护,提升信息沟通效率;其次要让各个科室都能接收整合内容,保证各科室人员的工作按照文件要求正确实施;最后要及时听取各科室的意见,不断改善整合内容和实施方法,通过综合评价不断改进不适合实际工作的部分,确保整合工作有效、顺利开展。4.2.3内部审核的整合将内部的审核流程与质量管理的执行要求相整合,提升基层整合工作的实践效率。单位推出的内部审核整合的各项规章制度需要落实的部门和人员,内部审核与质量评价的整合要建立专门的审核部门进行落实。内部审核与质量评价人员要编制审核、评价计划,认真落实审核工作。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并且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工作效率和质量。4.2.4加强对管理层的培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管理层进行内部控制以及全面质量管理整合制度和流程的培训,让管理者充分了解整合的必要性和内容,将整合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充分地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从而实现整合工作良好的宣传效果。除此之外,要通过培训让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责任,使其在思想上明确内部控制和质量管理整合的重要性,从行动上落实整合工作。

5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的整合,不仅可以提升单位内部工作效率,同时,能够有效提升职能部门的服务能力。整合工作任重道远,但是势在必行。因此,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在整合工作当中制定较为详细的计划,通过各个科室、各个部门的讨论推出最为契合实际的整合方案,并且在实践过程当中不断改进,最终达成从业务上提升能力、从服务上提升质量的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的整合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需要依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改进。在整合工作的实践过程当中要确保统一规划、宣传彻底、基层落实到位,从而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质量控制整合的标准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白华.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十大关系[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8,32(6):3-18.

【2】叶艳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整合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0):140-141.

【3】张晓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整合策略[J].财经界,2020(8):29-30.

【4】王秀莲.浅议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J].纳税,2020,14(10):49-50.

【5】赵梦颖.探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创新策略[J].财会学习,2020(35):154-155.

【6】李淑霞.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的思考[J].现代商业,2021(6):181-183.

行政合同管理制度篇4

1行政管理概述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整个部门在企业内部运行过程中,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行政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等就是衡量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

11特点

第一,层级性。现代企业经营中,两个主要层级存在于内部,即决策层和执行层。而行政管理部门位于两个层级之间,在运行中,需要对决策层制定的策略、经营战略以及发展目标进行传达,通过各种行政管理措施,指导执行层高效完成企业决策和目标;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加对执行层工作人员思想的了解,对执行层工作中的态度、意见等进行总结并向决策层进行汇报。在这一过程中,行政管理部门充当着协调企业高层和基层关系的工作,同时也对企业各个层级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督。[1]

第二,实效性。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助于企业更加高效、充分地利用内部资源,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行政管理措施有助于激发职工的潜能,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行政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促使其在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三,灵活性。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利用、原材料供应、产品营销等一系列环节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要想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就必须确保各个环节能够实现有效的信息流通,而行政管理部门就负责对相关信息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整个流程的优化。[2]因此,行政管理工作的灵活性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企业更加有效地应对市场经济的变化,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12功能

第一,有助于提升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通过有效的行政管理工作,企业调配内部各项资源的能力、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能力都有所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面对市场经济的变化,更加高效地展开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有助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近年来,现代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和国外两大市场的激烈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经营中努力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就必须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经营理念和模式的转变创造可能,同时通过对职工的监督、激励和引导,促使职工在积极主动参与工作时,实现技术的创新,最终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行政管理工作,为企业构建良好的内部经营环境,同时帮助企业有效识别外部环境以及市场风险,在提升企业规避市场风险能力的基础上,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现代企业开展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缺陷

21缺乏健全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

行政管理工作的落实是以健全的规章制度为基础的。然而,现代企业经营中却一定程度上缺乏健全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部分企业在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完全照抄大型企业的制度,行政规章制度同企业实际运行特点明显不符,导致行政管理工作?能被削弱;还有部分规章制度在落实的过程中,力度明显不足,执行力度过低。

22没有合理的行政管理模式

行政管理模式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没有对行政机构进行科学设置上。现阶段,我国部分现代企业在设置行政管理部门时,部门内部结构过于复杂,工作人员对各项行政管理措施的理解不统一,因此管理力度被削弱,企业决策也无法快速、准确地进行传递,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3行政管理工作理念落后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受传统行政管理理念的影响相对严重,这集中表现在行政管理部门将对基层职工的监督当作工作中的重点。[3]通过家长制式的管理,严重削弱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而行政管理工作的激励职能、信息沟通职能等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导致科学化管理无法在现代企业中充分体现,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

24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具有直接影响。然而,从我国现代企业整体上来看,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甚至还有部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对自身工作岗位的职责产生深刻的认知,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理解也不够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其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就严重缺乏针对性,降低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企业经营中制定的规章制度也无法得到落实,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无法达到顺畅的效果,最终降低了企业整体管理质量,制约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3现代企业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措施

31实现工作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制度建设是企业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基础,健全的工作制度,可以指导行政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也为相关事物处理工作提供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建设,可以一定程度上约束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促使其更加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义务。通过完善行政管理工作制度,现代企业就可以利用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等措施,对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表现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从而有效指出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为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方法和理念奠定良好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企业在积极完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从现阶段企业发展的实情出发,提升相关制度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还应当积极构建严格的监督制度,企业领导在工作中,应给予行政管理工作高度的重视,并加大对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确保行政管理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相关制度来落实相关行政管理措施,从而提升行政管理效率。[4]因此,在对行政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这一制度的可行性是关键,缺乏可行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不仅不利于行政管理工作的落实,还会扰乱企业的正常运行秩序;同时,相关规章制度不仅应当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职能体现出来,还应当促使行政管理工作的沟通职能、信息传递职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32构建科学行政管理工作模式

现代企业在创新行政管理工作模式时,应坚持“坐标”原则。即企业运行中,内部各个机构都必须明确掌握自身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行目标以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同时行政管理部门应将自身的指导职能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沟通、监督以及激励等措施,同企业内部各个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更加高效地将企业决策层制定的发展战略下达到各个机构,并通过互相合作,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企业在积极对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对现阶段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缺陷进行明确的掌握,并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等措施,构建全新的行政管理运行模式,才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将新型行政管理工作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规范化是行政管理工作模式创新和构建的基础,只有规范的行政管理流程,才有助于行政管理职能的全面发挥。

33转变传统行政管理理念

现代企业在积极落实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工作理念,在发挥行政管理监督职能的基础上,还应当将行政管理工作的激励职能、沟通职能等全面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对职工积极性的调动、对企业决策的快速传递。在这一过程中,现代企业可以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信息化成为行政管理工作的一大特点。例如,在对eRp软件进行应用的背景下,实现自动化行政管理办公,确保行政管理工作随时随地地开展,提升效率。

34提高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企业必须加大对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

第一,企业决策层应给予行政管理工作以高度的重视。只有企业领导在工作中意识到行政管理工作以及行政人员专业素质的重要性,才能够严抓行政管理工作质量,严格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促使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从而不断壮大企业行政管理队伍,为高效开展行政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为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平台。在对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素质重要性产生高度认知的基础上,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多种形式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5]例如,在日常运行中,应定期聘请专业人才来企业进行讲座,引导行政管理人员积极进行学习;同时同其他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通过互相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定期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执行能力等进行考核,确保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应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工作效率,确保企业运行中,各项资源得到灵活、及时的调配,促使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行政合同管理制度篇5

交易成本理论基于有限理性和投机行为的假定(威廉姆森,2004)76,其分析的核心问题在于公共服务外包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实质是合同风险,而合同风险是影响公共服务外包成败的直接原因,即合同风险过高将导致公共服务外包失败。可见,交易成本理论围绕合同风险这一中心概念而展开,关于交易类型、服务属性的分析实质上是判别合同风险的高低。同时,交易成本理论假定公共服务外包决策符合行为主义假设,即根据决策的后果选择恰当的行为。交易成本理论用以区分交易类型、服务属性的因素同质性很高,如资产专用性、测量难度、交易频率等,其内在一致性为共同反映合同风险高低。warner和Hefetz(2012)在分析地方政府服务外包的动因时发现,服务属性、市场特征、财政压力、合同管理与监管等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合同管理难度与服务属性(资产专用性)相关性非常高,合同管理难度高的服务同时具有很高的资产专用性。公民利益相关度与合同管理难度、资产专用性也密切相关,与公民利益紧密相关的公共服务的合同管理难度、资产专用性也比较高。由于较高的同质性,资产专用性、测量难度等交易成本因素不是真正的外生变量,它们与合同风险之间存在内生性问题。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的推演,合同风险是影响公共服务外包的直接动因,如果不能解决内生性问题,交易成本因素就很难有效解释公共服务外包的动因。需要寻找更为合适的外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用以分析公共服务外包的动因。

二、理论模型的构建:制度与执行

(一)理论模型

直接影响合同风险的外生变量是公共服务外包的制度因素。制度经济学认为,是否存在规范有效的合同管理、监管等相关制度,将直接影响公共服务外包的风险高低,制度缺失将导致服务外包因风险过高而失败。相应地,制度的执行因素也会影响公共服务外包的合同风险。在公共服务供给系统中,系统结构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元系统,并不产生公共服务价值;公共服务价值的产生通过服务系统的运行实现(包国宪、王学军,2011)。从这个意义上说,执行因素的影响比制度因素更为直接。公共服务外包属于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模式,它具有两个特征:权力特征和市场特征。公共服务外包并不是完全的市场化,政府仍然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主体,拥有一定的强制干预的权力。权力特征构成了公共服务外包监管制度的基础,监管制度规定了行政权力的来源和行使方式,同时也保证政府责任实现的制度基础。公共服务外包还具有鲜明的市场特征,即以协商、谈判、合作、共识等市场机制为基础保证公共服务供给(罗豪才、宋功德,2006;姜明安,2010)。合同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这就需要结合公共服务特征的专门性合同制度。分别从公共服务外包的权力特征和市场特征出发,制度因素可界定为监管制度和合同制度。监管制度是指在公共服务外包中政府对私营机构进行监管的制度。合同制度是指与政府和私营机构之间的公共服务外包合同相关的制度,如合同订立、执行、终止的规则等。制度执行的因素主要是指政府能力,包括监管能力、专业能力等。政府能力对于服务外包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就影响程度而言,政府能力甚至比政府组织形式更重要(KortandKlijn,2011)。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服务外包动因研究的概念模型(见图1)。关键问题是监管制度、合同制度、政府能力三个变量是否影响服务外包的决策。三个变量都是通过一个“黑匣子”而影响服务外包决策,“黑匣子”揭示的正是合同风险这一内在因素。实证研究只关注是否影响服务外包决策,但并不关注如何产生影响的路径问题。“黑匣子”的意义在于辅助分析几个因素的影响。

(二)理论假设

根据理论模型,本文提出三个研究假设:假设1:监管制度对公共服务外包决策具有正向影响。公共服务外包并不改变政府的责任,服务生产由私营机构负责,但监管和担保责任仍然由政府承担。政府的监管责任能否实现,对公共服务外包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在公共服务外包决策时,政府须着重考虑服务外包之后的责任实现。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性,私营机构的私利动机使其比任务导向的组织(政府、非营利组织)更具有机会行为的倾向,尤其当作为委托人的政府难以监管其行为与结果时(wise,1990;Brownandpotoski,2003b)。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以保证公共服务外包的公益性。委托理论深入分析委托人(政府)与人(私营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由此而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完美的监管制度,能够激励私营机构披露其隐藏信息,使其做出委托人所希望的行为,从而降低合同失败的风险(萨拉尼耶,2008)。反过来说,公共服务外包合同的失败,其重要原因即在于监管制度缺陷及监管失效(warnerandHefetz,2003;warnerandBel,2008)。关于“逆服务外包”的研究发现,政府供给通常作为监管的替代或作为监管失败的回应(Ballardandwarner,2000),这意味着,监管制度完备则政府更倾向于服务外包,反之则更倾向于政府供给。假设2:合同制度对公共服务外包决策具有正向影响。公共服务外包需要经过合同来实现,利用合同制度,政府需要在公共服务外包中成为“精明的买主”、专业的购买机构、严密的监管者(DeHoog,1984;Dohahue,1989;凯特尔,2009)。合同制度的完备性无疑对合同风险具有重要影响。服务外包的合同制度包括服务承包商的遴选机制、签约流程、协商谈判机制等。遴选机制的功能在于选择合格的服务承包商,这既关系到服务外包的成本节约,也关系到服务外包后的风险。极端情况下,劣迹斑斑的服务外包商必然给服务外包合同带来极大的风险。对于公共服务外包的签约流程,各国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制,如严格规定招投标的公开性、特定情形下强制采用竞争性招投标、严格约束非竞争性缔约等(杨欣,2007)。签约流程越严密,私营机构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越小。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当内外部条件或环境发生变化时,需要对合同进行调整,这就需要合同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针对双方的协商谈判过程,必须设定严格的规则,以避免谈判过程中的地位不对等、滥用优势地位等问题,从而保证合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假设3:政府能力对公共服务外包决策具有影响,但影响方向不确定。政府能力体现了合同管理中政府控制风险的能力,政府能力越强,合同风险越低;即使合同失败,强大的政府能力也能够保证服务供给的实现。政府的专业管理能力越强,越倾向于进行公共服务外包。政府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内部组织协调能力等对公共服务外包决策具有正向影响(FeiockandKim,2000;moonanddeLeon,2001)。政府的服务供给能力对服务外包具有正向影响,因为政府的服务供给能力强,意味着政府具有足够的能力承担合同失败后的“兜底”或“网罗”责任(杨欣,2007)。政府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公共服务外包决策,还可能作为其他因素的中介变量而产生影响(刘波等,2010)。政府能力对服务外包决策的影响还可能是负向的,因为政府能力越强,意味着政府生产服务的成本越低,政府生产的责任越能得到保证。来自选民集团、工会等方面的政治压力,会迫使政府选择政府部门生产服务,而不是服务外包(Ferris,1986)。存在外部环境的影响时,政府能力越强,政府部门供给的可能性越大。政府的专业能力对“逆服务外包”或混合供给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政府的专业能力越强,政府越倾向于维持稳定的外包或稳定的政府供给(Hefetzandwarner,2004;warnerandHefetz,2008)。这一结论在服务外包成熟化的发达国家成立,但在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中却未必成立,转型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服务外包的适用上存在差异(Yang,etal,2013)。政治压力能够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同样,也可能阻碍政府采用服务外包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Siegel,1999;Hirschandosborne,2000)。在中国,由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推动,公共服务外包的主要动因来自于政策和法律的强制力(陈菲,2006)。“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政治压力,也会迫使地方政府推行公共服务外包以保证公共服务供给(贾旭东,2011)。

三、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为了调查地方政府对医疗保险服务外包的认知及其实践,本文设计了“大病医疗保险服务外包的治理机制研究”调研问卷。问卷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发放。2013年3—6月,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中心的各级政府公务员培训班中发放、回收问卷。由于医疗保险服务外包有关问题的判断需要专业知识,为了保证调研的科学性,调研对象严格限定为政府社会保障及相关部门公务员。调研期间,共发放问卷548份,回收问卷474份,问卷回收率为86.5%;剔除填写不完全、非社会保障及相关部门公务员填写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40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4.5%。由于问卷调查采用了便利抽样法而非严格的概率抽样法,有必要说明样本的代表性与局限性。从地域分布来看,调查对象来自山东、贵州、江苏、广东、北京、四川、河南、内蒙古等8个省份,南北、东中西部省份均有覆盖。从单位级别来看,调查对象所在单位覆盖中央(3.7%)、省(10.5%)、市(48.8%)、县(33.8%)、乡(3.2%),大致能够代表各级政府公务员的认知。以参加培训的公务员作为调查样本,可能会存在抽样偏差:首先,参加培训的公务员可能对于公共服务外包等新事物的态度比较开放;其次,培训课程可能会影响受培训者的认知与态度;最后,调查对象的认知可能受地域特征的影响。但是,考虑到调查研究的可行性以及调研公务员认知的难度,调查问卷采集的数据仍具有自身的价值。

(二)描述性统计

在调查问卷中,调查对象需要对政府服务能力、政府监管能力、政府精算能力、政策法规等10项指标做出评价,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如表2所示。在10项指标中,均值最低的是受益人保护制度,说明受益人保护制度很不完备。这与大病医疗保险服务外包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一致。受益人利益缺乏制度保障,导致滥用居民健康信息等违规行为。均值最高的是政府监管能力,其次是政府服务能力,这说明相对于医疗保险服务外包的其他影响因素,政府能力相对较强,但绝对值仍偏低(未达到3)。10项指标的均值都没有达到3,说明中国医疗保险服务外包的制度和实践整体情况仍有待于改进。测量指标总体(n=408)均值标准差外包(n=242)均值标准差未外包(n=166)均值标准差t检验政府服务能力2.811.1552.911.0372.661.2972.215**政府监管能力2.841.0353.000.9832.621.0713.653***政府精算能力2.560.9392.640.8932.450.9942.022**政策法规2.090.9882.331.0531.750.7686.068***监管体系1.990.8632.160.8711.730.7885.047***政府职责2.160.8612.360.8971.870.7155.874***受益人保护制度1.940.8152.090.8301.710.7394.748***承包商遴选机制2.250.9872.341.0072.110.9432.310**签约流程2.270.8952.330.8782.170.9141.778*协商谈判机制2.210.8882.280.9082.100.8502.002**注:*p<0.1,**p<0.05,***p<0.01。下同。在调研对象中,242人认同将大病医疗保险外包于商业保险机构,占总调研对象的59.31%。从表2可以发现,认同医疗保险服务外包的样本中,政府服务能力等10项指标的评分普遍高于不认同医疗保险服务外包的样本。为了客观地分析外包的样本与不外包的样本在10项指标上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从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外包的样本10项指标与未外包的样本存在显著差异,t值全部为正值,说明外包的样本指标得分显著高于未外包的样本。均值差异最大的是政策法规体系,其次是政府职责,再次是监管体系,这说明已经外包的样本在政策法规、政府职责和监管体系方面,明显比未外包的样本更加完备。由此可以推论,这10项指标与医疗保险服务外包决策正相关。

(三)主成分因子分析

政府服务能力等10项指标中,有些指标的相关性非常高。比如政府服务能力与政府监管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680。为了减少变量数据,提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先对数据进行Kmo检验,以分析变量之间的同质性程度。检验结果Kmo值为0.78,大于研究设定的标准0.6,表明变量间的同质性比较高,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过程采用V旋转,以使初始变量尽可能在一个主成分因子上载荷较高。旋转后的前3个因子特征值累积占总方差的67.797%,说明这3个因子对初始变量的解释力比较好。第1个因子在政策法规、监管体系、政府职责与受益人保护制度四个变量上的载荷为0.7以上,将其命名为监管制度因子;第2个因子在承包商遴选机制、签约流程和协商谈判机制三个变量上的载荷为0.7以上,将其命名为合同制度因子;第3个因子在政府服务能力、政府监管能力和政府精算能力三个变量上的载荷为0.7以上,将其命名为政府能力因子。采用Cronbachα系数进行信度检验,每一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都在0.7以上,满足研究要求的信度值,说明各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比较高。

(四)Logistics回归

使用3个主成分因子作为自变量,分析其对公共服务外包决策的影响。因变量为地方政府是否选择公共服务外包,在调研问卷中的问题为:“您所处的地方政府是否认同将大病医疗保险委托于商业保险?”调研对象的回答为二分变量,分别被定义为1(是)和0(否)。对于因变量为二分变量的回归分析,通常使用Logistics回归实现。回归模型如下:其中,S指监管制度因子,C指合同制度因子,G指政府能力因子。使用SpSS20进行Logistics回归,结果见表4。回归模型的H-L拟合优度χ2值为5.798,p值为0.670,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尚可接受。监管制度和政府能力两项对政府选择公共服务外包具有显著影响(p值小于0.01),其系数均为正数,说明监管制度越完备,政府越倾向于将大病医疗保险外包给商业机构;能力越强,政府越倾向于外包。(五)回归结果的分析与解释监管制度完备,意味着政府进行公共服务外包的风险较低,服务外包的政府问责易于得到保证。假设1得到验证。政府能力与选择公共服务外包呈正相关,假设2得到验证。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只有在政府能力比较强的情况下,政府进行公共服务外包之后,才能保证对商业机构的控制和问责。即使进行公共服务外包之后,政府仍然会保持自身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以保证在公共服务外包失败时,政府仍然能够保证服务供给;强化自身的监管和专业能力,对于保证公共服务外包良好的结果至关重要。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warnerandHefetz,2008)。中国最早开始医疗保险服务外包的广东省湛江市,由于政府能力存在缺陷,导致服务外包之后出现损害参保人利益的现象(杨燕绥、李海明,2013)。这从反面佐证了政府能力对服务外包决策的影响。合同制度与政府的公共服务外包决策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值为0.482),这说明合同制度的完备性对政府是否选择公共服务外包影响不大。这可从公共服务外包的发展阶段来解释。政府对公共服务外包的管理,存在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Hefetzandwarner,2012)。在中国,由于服务外包仍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的角色定位仍然是行政管理者,其职能尚未实现向合同管理的转变,因而合同制度在公共服务外包决策中的重要性,尚未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更关注服务外包的成本、监管、政治风险等问题,对合同的管理仍然比较粗放。因此,合同制度是否完备,没有影响到政府的公共服务外包决策。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行政合同管理制度篇6

论文摘要:劳动合同是职工与企业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凭证,完善劳动合同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深化改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阐述了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管理的作用和企业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

企业劳动合同的管理是一种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管理,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有利于劳动合同制度的正常运行,有效发挥劳动合同制度激励机制作用,从而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深化改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劳动合同的含义

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关系通常以劳动合同来确立。签订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具体方式。所谓劳动合同,就是职工与企业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企业和职工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劳动合同这一概念。

(1)企业和职工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就是一种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就成为规范双方当事人劳动权力和义务的依据,合同规定的各项条款双方当事人都必须认真履行,否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劳动合同的主体是职工和企业双方。作为劳动合同关系当事人一方的劳动者,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即必须达到法定的最低劳动年龄。同时还必须具备企业根据工作需要规定的资格条件,才有可能成为劳动合同的一方。作为劳动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企业,必须是依法设立的企业。

(3)劳动合同作为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其主要内容是职工与企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职工为企业承担一定的工作,按企业的要求,完成劳动任务,并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企业为职工提供一定的工作条件和符合国家法定标准的安全卫生环境,付给职工相应的报酬,保障职工享有法定合同规定的各项政治经济待遇。

2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管理的作用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是法律规定的统一管理劳动合同的机关,在劳动合同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1)统一管理企业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情况。各级劳动行政部门通过经常性的了解情况和定期分析检查,掌握企业劳动合同订立和履行的全面情况,培训企业劳动合同管理人员,完善企业劳动合同的管理制度,自上而下地形成完整的劳动合同管理网络,并通过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帮助和指导企业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

(2)广泛宣传劳动合同法规,进行劳动合同法制教育,是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应当拟定企业劳动合同法制宣传教育计划,结合贯彻劳动合同法规组织实施。通过举办学习班、研讨班、培训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文流信息,分析案例,组织劳动合同法规知识竞赛等,大力宜传劳动合同法规知识,增强广大职工的劳动合同法律意识和观念,增强执行劳动合同的自觉性。

(3)进行企业劳动合同鉴证。劳动合同鉴证是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实施行政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一项监督服务措施。企业劳动合同订立后,对于当事人申请劳动合同鉴证的,劳动合同签订地或履行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负责进行鉴证。

(4)查处违法劳动合同。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劳动合同,由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依法查处。劳动行政部门在检查劳动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时,对于发现或告知的违法劳动合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给予违法者以警告、罚款,提请工商行政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对有关责任人员可提请其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要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建立健全企业劳动合同的管理制度

企业劳动合同的管理,除了劳动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外,企业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工作。

(1)建立企业内部劳动合同管理机制。企业内部劳动合同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企业建立劳动合同管理机制,主要应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有管理机构,从企业制度上保证劳动合同的管理;二是要有专人管理,明确职责,各司其职;三是要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企业对劳动合同的管理有章可循。

(2)健全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内容一般应包括:招聘、用人的条件和标准,岗位责任或岗位说明书,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和续订的条件,劳动合同履行情况的考评奖惩制度,企业内部劳动合同档案制度,劳动合同统计报告制度,劳动纠纷调解制度等。

(3)配合劳动行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做好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工作。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后,除了按职责范围对劳动合同进行管理外,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合同的鉴证,合同法制教育,劳动争议处理,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以及合同统计报告方面,要积极主动配合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做好管理工作,接受各级劳动行政部门的管理指导,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行政合同管理制度篇7

高职院校系(部)党政共同负责制是指系(部)党总支和行政按照体制机制要求,结合各自职责分工,对系(部)的重大事项共同负责,共同保证本系(部)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实质上就是系(部)党总支和行政共同讨论决定本系(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事项,共同贯彻落实学院党委和行政的决定,共同领导本系(部)的工作,努力形成合力促进系(部)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对系(部)的改革、发展、稳定共同承担责任。

一、高职院校实施系(部)党政共同负责制的意义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对于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办学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系(部)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是新形势下对系(部)工作的规范,为民主集中制在系(部)的贯彻落实提供了组织保证。系(部)党政共同负责制既充分考虑了系(部)工作的特殊性,也体现出党对系(部)工作领导的加强。系(部)党政共同负责制对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有着其他领导体制不具有的优越性:有利于系党总支参与重要问题的决策以规范系(部)工作;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和具体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有利于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使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在系(部)各项工作中的充分发挥。

二、系(部)党政共同负责制中应正确处理的关系

党政共同负责制作为一种领导体制,需要不断实践和逐步完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核心”与“中心”的关系

系(部)党总支是政治核心,系(部)行政组织是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等的行政管理中心。把“核心工作”与“中心工作”融为一体,促使党政关系高度耦合,既是系部建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党对系部领导的重要标志。[1]总支书记应充分认识到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和自己肩负的责任,在主抓党建和全系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要协助行政班子做好系部的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同样,系主任肩负对内管理、对外开拓的重任,应不失时机地争取党总支和书记的大力支持,在主抓教学科研等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配合党总支做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自觉执行党政共同负责制,贯彻落实党政联席会议的决定,切实履行系行政中心的管理职责。

(二)“共同负责”与“合理分工”的关系

系(部)党政共同负责制的核心是总支书记和系主任对本系工作的共同负责。“共同负责”是指系(部)党政必须严格遵照决策程序,在系(部)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共同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共同负责并不排斥分工负责。共同负责强调的是决策,而分工负责强调的是执行。[2]共同负责是前提,合理分工是基础,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共同负责,合理分工就会导致党政分家,谁也不负责,从而背离共同负责制的基本原则;没有合理分工,共同负责就会陷入矛盾和误区,使党政共同负责制无法实施。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共同负责”与“合理分工”的关系。

(三)“书记”与“主任”的关系

系(部)领导班子中,书记、系(部)主任都是领班人。书记要支持系(部)主任独立地开展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要带头执行党政联席会议的决定,要维护和支持系(部)主任的行政管理权。同时,系(部)主任也要支持系(部)党总支书记的工作,要主动接受党总支的监督。在任何情况下,系(部)主任和党总支书记都应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加强沟通交流协作,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发挥班子的整体工作效能。[3]

三、高职院校实施系(部)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具体途径

(一)优化系(部)领导班子结构,加强对系(部)工作指导

配备合理的领导班子是系(部)搞好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前提,而选好党政“一把手”又是优化系(部)领导班子结构的关键。院党委和行政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正、团结协作的要求,充分考虑年龄、知识、专业、个性等因素配备好系(部)领导班子。在考虑系党政“一把手”人选时,应重视其是否具备较完善的人格、是否有较全面的才能。对班子其他成员,应尽可能征求系党政“一把手”的意见,除考虑德、能、勤、绩等因素外,也可兼顾到脾气、性格的搭配,以及优势互补和刚柔并济,努力将系(部)领导班子搭配得比较理想。学院党委是系(部)党政共同负责制的推动者,系(部)党政共同负责制执行落实得好不好,关键在学院党政领导。学院党政领导对党政共同负责制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指导到位,则系(部)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自然会落实到位,反之将形同虚设,所以学院党政领导应为系(部)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创造有利条件,除设置合理的领导班子、强化领导班子共同负责的意识外,要重视对系(部)工作的指导,教给系(部)党政领导共同负责制的本领和方法,提高系(部)党政领导的领导水平。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建设

为确保党政共同负责制的有效实施,应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领导班子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系(部)要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保证,通过制度来沟通协调党政关系,充分发挥党政的合力。制度建立了,无论办什么事情,都有章可循,避免随意性。在具体工作上,一些重大的事项,如: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室建设、教研室主任的选拔和任用、职称评审、师资队伍建设等都要经过系(部)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形成共识。努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为系(部)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保证作用。

在加强制度建设过程中,也要注意制度的与时俱进。系(部)制定的各项制度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调整、学院发展规划的要求进行适时调整。同时也要注意制度的连续性,把握好制度适用范围、尺度,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

(三)注重学习、沟通、交流,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系(部)党政共同负责制,系部领导班子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工作能力。领导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中强化协作意识,减少认识分歧,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水平。党政共同负责制的本质就是集体领导,这就需要系部领导班子尤其“党政一把手”经常沟通、交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监督,能够在班子内部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提升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行政合同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去行政化;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3―0084―05

2009年5月1日实施的《旅行社条例》修改了《旅行社管理条例》有关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相关规定,删除了旅游行政裁决的规定。国家旅游局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旅游投诉受理办法(讨论稿)》拟将划拨旅行社质量保证金使用制度去行政化。学术界和业界对改革利弊缺乏深入探讨,因此,对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改革现状、原因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完善我国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

一、去行政化:旅行社质量保证金使用制度的改革

《旅行社管理条例》第43条规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受理本条例第23条规定的投诉,经调查情况属实的,应当根据旅游者的实际损失,责令旅行社予以赔偿;旅行社拒不承担或者无力承担赔偿责任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从该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中划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暂行办法》、《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及《旅游投诉暂行规定》等相关规章完善、补充了划拨质量保证金的程序要件、形式要件。2007年国家旅游局以“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无裁决权”为由将《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暂行办法》列入拟修改规章目录中①。

《旅行社条例》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使用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一)旅行社违反旅游合同约定,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查证属实的;(二)旅行社因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旅游者预交旅游费用损失的。”《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第15条规定,对旅行社应当提交给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旅行社与银行达成的使用质量保证金的协议,其中应当包含旅行社与银行双方承诺,县级以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划拨质量保证金的文件可以使用质量保证金。《旅游投诉受理办法(讨论稿)》拟规定受理各类旅游投诉,只适用调解,不做赔偿决定,不设定复议程序;达成调解协议而旅行社无力承担责任的,旅游质监机构依据授权,以授权人名义做出划拨决定。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有对旅行社及其行为监督管理,对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调查、处理的职责。确认旅游者实际损失后的责令赔偿属于行政裁决,划拨质量保证金是实现行政裁决的行政强制。从行政法理论及司法实践来看,《旅行社管理条例》中质量保证金使用制度包含行政裁决和行政强制行政行为。对行政裁决或行政强制行为不服的,可寻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法律救济。

《旅行社条例》对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管理和使用做了制度修改。管理制度上,新条例明确规定质量保证金是旅行社存入银行的存款,旅行社需要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交存款文件而非缴纳款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不再从利息中提取管理费。在使用制度上,《旅行社条例》取消了“应当根据旅游者的实际损失,责令旅行社予以赔偿”的规定,仅规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两种情形下可以使用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可见,《旅行社条例》取消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旅游行政裁决权,《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规定质量保证金存入的商业银行与旅行社存款协议应有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书面承诺,以及旅行社与银行达成的使用质量保证金的协议。《旅游投诉受理办法(讨论稿)》拟规定,划拨决定是旅行社委托或者是旅游纠纷当事人调解协议的委托,以授权人名义作出的非行政行为。从取消旅游行政裁决到质量保证金使用的协议性,再到根据授权人名义而非强制划拨质量保证金,将完成划拨质量保证金使用制度去行政化改造。

质量保证金制度有利于实现旅游纠纷的简捷、快速解决,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但行政法规为何放弃旅游行政裁决权,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为何予以去行政化制度改革呢?

二、质量保证金使用去行政化的原因分析

(一)质量保证金复杂的法律性质易引发适法争议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规章规定,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是指由旅行社缴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用于保障旅游者权益的专用款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从利息中提取管理费。《旅行社条例》规定,质量保证金是旅行社存入银行后将有关证明文件交给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利息归旅行社所有。《旅行社条例》不再允许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从利息中提取管理费,通过修改质量保证金管理规定,明确了质量保证金属于旅行社所有的自物权,按照民法原理,利息作为银行存款的孳息,孳息应归属原物,质量保证金利息属于旅行社所有的规定是科学的和符合伦理的,符合《宪法》对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的规定,也是《立法法》确定的对非国有财产征收必须由法律调整的落实。所以,质量保证金属于私法性质。但质量保证金是行政法规强制设立的,其必须存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专门的质量保证金账户,是旅行社设立的资格条件之一,质量保证金的管理和使用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为主导的,体现了较强的国家干预特征。可见,质量保证金是不同于定金、预付款和保证的一种特殊类型担保形式。定金、预付款和保证是由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属于当事人合意的范畴,更多体现意思自治特征。旅行社缴纳质量保证金,是保证金规章规定的法定义务,与其意志没有关系,故保证金是强制的。可见,质量保证金具有公法属性,是受到公权力限制的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是旅行社合法财产,但其管理与使用又受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公权力的干预,兼具公私法双重法律属性决定了对质量保证金行政冻结、划拨等易引发法律适用上的争议。

(二)旅游行政裁决具有民事和行政交叉的双重法律关系造成执法困难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在李海春诉珠海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旅游行政处理案的行政判决书中指出,“旅游者与旅行社之间因旅游服务合同而发生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是民事法律关系,是合同关系,其履行过程中产生的纠纷,本来属于法院管辖的范围。之所以由被告负责,是基于国家对旅游市场的干预,目的是提高管制的效率”①。旅游合同的签订、履行等纠纷属于违约或侵权的民事责任范畴,旅游行政裁决、划拨是行政主体对旅游民事纠纷权利义务关系的行政裁断和干预,包含了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旅游行政裁决是具体行政行为,但同时要受到质量保证金双重法律属性与旅游纠纷民事性质的制约,旅游行政裁决必须充分尊重旅游合同的约定条款,不能以行政意志代替当事人意志自治,所以旅游行政裁决、划拨质量保证金的程序、实体应受到旅游合同当事人意志一定的制约。当事人对旅游行政裁决和划拨行为不服的,可通过行政诉讼途径寻求救济。出于依法行政考核等原因,行政主体大多不愿意参与行政诉讼,而且,旅游行政裁决存在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交织与程序协调等复杂问题。

(三)旅游合同损害赔偿法律与规章规定不一致造成适法困境

国家旅游局的规章和《合同法》对旅游纠纷赔偿的归责原则、赔偿范围和标准等规定不一。执法实践中,旅游行政裁决多以国家旅游局相关规章为依据,而法院适用《合同法》等审理旅游赔偿纠纷案件,实体规定差别导致旅游行政裁决和民事裁判同一事实出现不同结果。如马某诉上海春秋旅行社案中,游客马某依据《合同法》提出的赔偿数额和旅行社根据国家旅游局《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试行标准》规定的赔偿数额相距甚远,法院按照《合同法》判决春秋旅行社赔偿马某经济损失2400元。同一事由,依据不同法律文件赔偿数额相差9倍。行政裁决适用规章有关质量保证金的相关规定,旅游者获得民事赔偿远远低于通过民事诉讼得到的赔偿数额。如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不予行政裁决,有行政不作为之嫌,这直接造成旅游行政裁决法律适用困境。

可见,质量保证金公私法双重法律属性、旅游纠纷裁决具有的民事和行政交织双重法律关系,以及法规不一致等,导致质量保证金使用易发生争议、操作难度大等执法困境。问题是,划拨质量保证金去行政化是否符合行政法理论,是否具有现实合理性呢?

三、质量保证金使用去行政化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保证金使用去行政化不符合行政法理论

《旅行社条例》对质量保证金使用行为未明确定性。《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旅游投诉受理办法(讨论稿)》对质量保证金使用做了去行政化制度设计。其理论基点是质量保证金的使用建立在民事契约基础上,即旅行社存入质量保证金时与银行达成质量保证金使用协议;银行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划拨决定予以执行的书面承诺;旅行社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或授权。也就是说,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使用质量保证金是银行、旅游当事人等平等协商基础上的非行政行为,其法律效力源于银行、旅行社以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协商性结果,故应属民事行为。问题是,质量保证金是受到行政权力限制的履约保证金。旅行社作为私法主体,授权作为行政主体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做出对第三人(银行)具有强制执行划拨决定,究竟应当属于民法领域中民事行为还是行政法领域中的行政行为,是法学领域的新生事物,值得深入探讨。但从行政法学理论来看,认为划拨决定是民事行为难以成立,有规避法律之嫌。

行政行为包括: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实施行政管理的职权行为;产生引起法律效果的行为。从行政主体来看,旅游行业行政管理部门负有对旅行社主体及其行为监督管理,从而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的职责,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游纠纷管理的主体资格是合法的。从行政职权行为来看,《旅行社条例》第41条、43条规定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对旅行社违法行为有监督管理之权责,旅游者对旅行社侵害其合法权益之情形,享有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投诉权利,行政部门负有及时调查处理并将结果告知旅游者之义务。可见,对旅游者投诉的查证处理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法定行政职权。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旅行社主体和行为主管部门,其负有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义务和责任。作为旅游市场秩序的维护者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游者投诉的调查处理是其法定义务,查证处理当然也应包括做出划拨质量保证金之决定。虽然行政法规的用语是“可以使用质量保证金”,但是在对旅行社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查证属实的情况下;如果旅游者要求使用质量保证金予以赔偿,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督管理者职责所要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作出划拨决定。从法律效果看,《旅行社条例》对使用质量保证金的规定涵盖查证属实和划拨决定两个行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游纠纷法律事实的调查和确认,不以当事人意志的影响,应属于行政行为。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做出的划拨决定意味着对旅行社的财产权的剥夺和名誉权的影响,故也应属于行政行为。

所以,简单将划拨质量保证金去行政化不符合行政法理论,属于规章形式的“立法不作为”,以不合法的规章为依据进行执法难免违法。

(二)质量保证金使用去行政化缺乏现实合理性

首先,质量保证金为旅游纠纷预防、纠纷解决发挥重要作用。实践中,旅游纠纷当事人出于经济等诸多因素考虑,大多选择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而非寻求司法途径解决。国家旅游局旅游质监所的《2008年全国旅游投诉情况通报》指出:2008年全国各级旅游质监所接到投诉9334件,正式受理8068件29132人次投诉,全年理赔金额是697.6万元,大部分理赔经质监所调解后,由旅行社直接对游客进行赔偿,只有在少部分旅行社不同意调解后,再由质监所划拨质保金进行强制理赔,2008年全国只有4个省份划拨了质保金。尽管质监所强行划拨的省份不多,但旅游行政裁决、强制划拨制度,以及可能的行政处罚对旅行社具有较大潜在威慑,这是大部分旅游合同纠纷得以高效彻底解决的重要原因,绝大多数的旅游纠纷投诉通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质监机构)得以解决。笔者调研得知,2008年江苏省所有的旅游纠纷经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协调(旅游质监机构)均高效、便捷调解结案。可见,质量保证金制度对于督促旅行社依法履行旅游合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旅游合同纠纷的解决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其次,质量保证金去行政化后的划拨决定法律依据不足。如果缺乏旅游行政裁决程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仅以旅行社授权做出划拨决定,即使银行按照相关协议予以自愿配合,划拨决定的前提和基础是旅游合同纠纷当事人的授权行为,明显法律依据不足。而且,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行政主体,不符合依法行政的法律保留原则。划拨质量保证金是行政强制措施,并非行政主体都有强制措施权力,法律、行政法规只规定少数行政机关有此项职权,如公安、税务、工商、海关等。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有法律、法规依据,当事人对行政强制执行行为不服,可寻求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法律救济。审议中《行政强制法(草案)》第48条规定:“划拨存款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作出决定。前款规定以外的行政机关划拨当事人存款的,金融机构应当拒绝。”《商业银行法》第30条规定:“对单位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最后,司法机关恐难认同质量保证金使用去行政化。质量保证金是旅行社所有的存款,但其管理和使用受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限制和制约。作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的行政主体,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划拨决定是对银行、旅行社产生强制的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在《旅行社条例》对使用质量保证金定性相对模糊的情况下,即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旅行社委托以授权人名义作出的划拨决定,但根据我国的《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国家旅游局划拔质量保证金去行政化的规章仅为参照适用。依据行政法理论及相关立法精神,划拨行为具有较强权力影响因素,一般而言,法院多认定为行政行为。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对划拨决定定性不同,必然会造成法律适用的混乱,影响法制统一与权威。

综上所述,简单地将质量保证金去行政化不利于旅游纠纷高效便捷的解决,有违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之初衷,但质量保证金的执法困境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对此,我们可通过完善我国质量保证金制度来加以解决。

四、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保留旅游行政裁决制度,实行旅游行政裁决的准司法化

基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兼具公私法的双重法律属性及旅游行政裁决具有民事法律关系等因素,我们应强化当事人在行政裁决及划拨的实体范围、程序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自治性,即充分尊重旅游者在质量保证金划拨实体、程序选择方面的处分原则;弱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旅游行政裁决及划拨程序中的行政能动性,实现旅游行政裁决的准司法化。旅游者请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思表示是行政裁决启动前提。行政裁决听证过程中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必要时可以职权进行调查取证。行政裁决应当限于旅游者请求范围,按照旅游合同约定及《合同法》的规定作为裁决依据。行政裁决作出后,旅游者申请强制执行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才可以作出划拨决定,通知相关银行予以划拨质量保证金。对划拨行为允许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途径予以救济。

(二)强化旅游纠纷行政调解及创设和解协议、调解书履行协助法律制度

旅游合同为民事法律关系,应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之原则。质量保证金制度之出发点是提高管制的效率,落脚点是旅游合同纠纷解决及维护旅游秩序。所以,我们应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旅游纠纷解决过程中的居间调解作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旅游者投诉后应进行调解。在听证过程中,应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民事纠纷的调解行为依法不属于行政诉讼受理、审查范围。

纠纷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调解协议,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划拨决定方式来履行,存在行政行为等问题。鉴于质量保证金的特殊属性,我们可以建立调解、和解协议履行的协助法律制度。

当事人予以和解达成协议的,和解协议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依法成立的和解协议,自成立时生效。为保证和解协议的执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应当事人的请示对和解协议进行鉴证,旅游者凭鉴证后的和解协议可直接向相关银行要求支付相应的质量保证金。所以,和解协议的鉴证是民事纠纷当事人平等协商履行过程中的协助行为,是银行划拨质量保证金的证明,不属于行政备案,依法不具有可诉性。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可由双方申请,依据旅游纠纷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内容,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名义制作《旅游投诉调解/和解书》,其是旅游纠纷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协议,双方签收后依法具有法律约束力。其作为旅游者向银行要求划拨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书面证明文件,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名义出具是为了民事调解/和解书的履行提供协质,不属于行政决定,依法不具有可诉性。当然,调解不成当事人要求行政裁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依据相关规定依法处理。

行政合同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政府投资工程工程造价问题

一、政府投资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分散,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健全。目前,一些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违背基本建设程序,项目论证走过场,用行政命令代替科学论证,盲目决策,仓促上马,为了立项能得到上级部门批准,往往刻意压缩投资预算,结果是“三边工程”屡禁不止,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和“三超”现象大量存在。

2、作为工程项目的管理班子是由非专业人士组成的非专业性的临时性机构.工程完工后即行解散,使得经验和教训都是一次性的,难以积累工作经验。更谈不上建立数据查询等管理信息系统,所以管理水平无法提高,还导致业主的各项责任难以真正落实。由于其专业水平及管理经验均有限,无法对工程投资等进行有效控制。

3、使用单位或受益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随意修改设计和改变用途,任意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搞钓鱼工程,导致投资一再追加。

4、招投标阶段,围标、窜标现象较严重,大量违法违纪问题产生于招标投标阶段,投标价格合理低价中标原则难以实现。

5、合同管理是政府投资工程管理的薄弱环节。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和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政府投资工程合同管理往往存在如下问题:1)合同管理工作不重视,合同意识淡薄。合同签订前不认真研究合同条款,为了省事,将合同的草拟权拱手让给单位或承包商,让承包商牵着鼻子走。2)对合同文件缺乏统筹策划,文件内容相互矛盾。3)合同内容过于简单,条款不全,内容不详细,文字表述不准确,特别是设备、材料等货物采购合同过于简单,极易产生合同纠纷。

二、对政府投资工程造价管理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针对政府投资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下列几方面着手,切实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不断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

l、从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管理根本制度入手,建立专门的非经营性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机构进行工程建设管理,也就是成立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中心。彻底改变政府投资工程分散管理的局面,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全面负责。包括投资――成本控制、进度――工期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其他项目管理工作等。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中心受当地政府直接领导,与传统意义业主(指项目的投资主体)作为使用单位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因而能保证政府投资项目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对政府投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理形成根本的保证制度。

2、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工程监督约束机制。首先制定政府投资工程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操作程序,从制度方面保证政府投资工程的有效进行,如建立合同管理制度、专家论证制度、技术委员会集体商讨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工程签证及设计变更制度、工程造价管理会商制度等。其次要保证政府投资工程管理的公开性、透明性,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逐步建立人大、审计、纪检、财政、监察的监督管理机制,重要会商事项应由审计、纪检、财政、监察等部门参与,避免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中心内部盲目决策。再次要加强政府投资工程的执法检查,改变目前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是保证政府投资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也是政府投资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手段。

3、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中心组建以具有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的执业资格人员为技术骨干的技术委员会,并建立定期对工程相关事项进行会商制度,对使用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设计单位提出的修改设计和改变用途等工程变更事项进行科学论证,通过建立数据查询等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对五万元以下的工程造价变更事项,由技术委员会集体商讨;对于五万元~五十万元的工程造价变更,不仅技术委员会集体商量通过,还需由当地政府纪检、财政、审计等监管参与的重大事项商讨会议通过方可实施,对于超过五十万元的工程造价变更事项,不仅需通过上述程序,还需通过当地政府主管领导批准后才能执行。通过工程造价变更规模的不同审批程序,严控工程造价变更。通过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及管理经验,从而对政府投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4、积极执行公开预算价审核制度。充分发挥工程造价咨询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其人才和智力优势,通过公开竞争,选择操作良好、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造价咨询机构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工程量清单及公开预算价的编制。编制以后由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中心工程造价人员进行审核把关,再有当地审计部门进行审核,在招标之前从源头上控制公开预算价的编制准确性,从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工程量清单及公开预算价编制问题影响工程造价的调整。

5、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自从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招投标以来,政府投资工程造价控制已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招投标管理制度还存在不成熟之处,围标、窜标、抬标现象仍时有发生,为了在招标投标阶段很好控制工程造价,杜绝招投标过程中的不良现象发生,、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尤为重要。严格执行招标信息网上公示制度,《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颁布实施,它标志着政府投资工程领域最低价中标方法的条件已经具备。在政府投资工程招标投标中严格资格预审后的最低价中标方法,积极推行资格后审的招标方法,实行远程评标法、异地评标法,从而从制度上铲除腐败、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彻底根治权力介入建筑招标投标市场,维护建筑招标投标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顺利实施投标价格合理低价中标原则。

6、尽快制订《政府投资工程合同示范文本》,提高政府投资工程合同管理水平。现行的《合同示范文本》是根据所有不同性质的投资主体制定的,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针对性不强。鉴于政府投资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问题,以及为了有效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市场秩序,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政府投资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并严格按合同规定条款履行。实践证明,基本建设领域承包商的行贿、挂靠、转包、非法分包等不法行为,大多数发生在政府投资工程领域,如果仅用法律和行政措施,难以得到彻底根治,必须辅以合同及经济措施。对政府投资工程采取相对于非政府投资工程更加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定一部对于承包商条件较为苛刻的政府投资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及目前各级纪委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进行标后巡查,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政府投资工程合同管理水平和造价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行政合同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思路;措施

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复杂多样,其中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是较为重要、基础的企业行政工作,企业要重视对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为了提高企业行政工作的管理效率,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通过精细化手段管理企业的行政工作,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提高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质量。企业的办公行政精细化管理工作既提高了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符合了行政工作的发展潮流,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同时,降低了企业行政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行政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主要围绕当前公司行政管理精细化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一、公司行政管理精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管理精细化工作比较混乱。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于企业的行政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企业传统的行政管理方法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求,落后的管理手段阻碍了企业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传统的行政管理方法中存在着许多管理盲区,降低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无法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新时期,通过开展精细化的管理工作,可以大幅度提高量化管理的效率。除此之外,创新的行政管理方法还可以节约管理成本,有效促进企业经济收益的提升。同时,办公室行政精细化管理工作无法全方位、多层次地将每一个因素都考虑到,所以应当融合行政与业务管理工作,完善行政办公管理的工作流程,优化行政管理资源,将作风、考勤、监督等主要内容分离开,分门别类管理行政工作,从而为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二)缺乏先进的行政管理意识。不同于传统的行政管理工作模式,精细化行政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具有先进的管理意识,能够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最大限度保证公平和公正,同时,管理者还需要及时发现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会议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和挑战。但是,目前大部分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的精细化意识淡薄,精细化管理工作没有受到重视,精细化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涌现出了许多问题,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二、办公室行政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主要思路

(一)强化企业内部宣传,促进行政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内部各部门都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提高企业发展的速率,应当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将各部门紧密联系起来,在发现问题之后,各部门要团结一心共同解决问题。办公室行政管理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既要依靠行政部门,也要依靠其他部门的努力和帮助。企业各部门应当完成好自己的任务,确保每一环节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在处理一些文件资料时,派发文件、整理文件、保存文件、办理相关手续等许多环节都要依赖各个部门的合作和沟通,只有团结一心,才可以促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办公行政管理部门需要不断调整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内容,优化资源配置,在控制行政管理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经济收益,加快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健全办公室行政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推进办公室行政精细化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了解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行政管理制度,提高办公室行政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员工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工作,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企业要大力监督办公人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定期考察员工的专业知识。员工在开展流程化管理工作时,要熟练掌握工作内容和要求,认真、负责地完成工作任务,贯彻落实责任制管理制度,同时有关人员要制定行政精细化管理工作标准和规则,将工作时间、工作质量和工作流程规范化,优化行政管理工作。此外,还应该定期检查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结果、工作质量,通过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和进取心,让员工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价值。

三、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工作的措施

(一)优化办公室行政精细化管理模式。办公室行政精细化管理工作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企业要按照实际经营情况完善行政精细化管理制度和模式,促进行政工作顺利进行。传统的办公室行政管理制度比较散乱、复杂,领导拥有直接决定事情结果的权利,员工无法参与到行政管理工作中,集权式的行政管理工作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现代的办公室行政精细化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健全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和环节,在确保行政管理工作质量的基础上,监督工作的进展和结果,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此外,通过完善的奖惩制度,给予努力工作的员工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工作不认真的员工进行惩罚,切实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精细化管理流程进行工作,促进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

(二)规范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强化工作执行力。办公室行政精细化管理工作需要每个员工一起努力,员工需要为建设企业的美好未来一起奋斗。目前,一部分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偷懒、开小差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应该举办讲座、培训等,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帮助员工转变思维模式,锻炼员工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员工的综合工作能力,促进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企业还需要定期查看员工的心理情况,帮助员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员工会更加信赖企业。此外,企业可以建立考核制度,定期考察员工的工作能力,对于工作能力较差的员工,应当及时提供培训和帮助,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丰富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方法,让员工的综合能力符合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要求,全方位提高企业的行政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管理环境。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