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有效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00:03

员工管理有效方法篇1

关键词:电网企业;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多维考核

电网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岗位职责十分重要。但是在现实中,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中均存在各种问题,绩效管理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出来,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在量化指标、标准时,应将量化程度、可行性等纳入重点考虑范围,确保绩效考核的有效开展。

1电网企业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中多维考核的应用解析

对于电网企业来讲,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具有典型的抽象化特征,并且管理过程相当复杂,这就导致对其的工作质量评价很难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考核指标和标准的合理确立非常重要。当前,很多电网企业绩效管理中针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均存在量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并且,部分企业实现的指标量化,也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属于强行量化。目前,电网企业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中比较常见的情况是量化标准被随意设定,且手法粗略,导致的结果无非两种:严苛量化、宽松量化。因此,就当前来讲,探索出一种具有较高可行性的指标量化方法,是企业绩效管理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1.1考核量化方面

以江苏某企业为例,其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坚持以客观、准确的绩效考核目标为导向,详细分析和探讨了指标量化的相关问题。在经过长时期的探索、实践、改进后,该企业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较高实用价值、操作性强的量化方法。该量化方法可以简称为“2315量化方法”,其中,2指的是量化形式有绝对和相对2种;3指的是绝对量化有正面、反面、比例3种手段;1指的是相对量化有细分细化1种手段;5指的是计分法有占比、区间、累积、倒扣、列举5种。“2315量化方法”的提出,为该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参照,有助于量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1.2“三效”方面

要想改善绩效管理效果,使管理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电网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就必须重视三效,即时效、成效、人效。注重时效指的是完善考核机制,提高日常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注重成效指的是设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加大对管理人员工作成效和作用的重视程度,对其形成有效激励;注重人效指的是健全素质考评与结果激励等相关机制,促进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队伍建设。以江苏某企业为例,在具体的绩效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内容有。

1.2.1时效方面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之后,该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有了显著改善。在时效方面,该企业初步建立了与其自身绩效管理工作实际相符的信息系统,并将企业绩效计划的相关内容(比如计划编制、等)划入了管理范围,这样做保证了绩效考核工作的时效性,并且,考核结果反映的情况也更加全面和有效。信息系统能够记录管理人员的日、周、月绩效工作情况,推动了绩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效果的改善。

1.2.2成效方面

管理人员与一线职工相比,承担的责任更加重要。管理人员的工作不仅会影响下级,对上级、平级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管理人员来讲,即使工作量相同,产生的影响也往往存在较大差别。对于管理人员的工作考评,应在注重难易度、工作量的基础上,加强对工作影响的关注,考评时应将工作成效、得到的肯定评价等作为参考依据,提高考核结果的科学性。

1.2.3人效方面

个人与部门不同,绩效评价时除了要考虑工作完成情况,还要重视个人的绩效。在实际工作中,应将对事件的评价合理过渡到对个人的绩效评价,依据员工表现,对其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在考评中,应重视从素质和态度、贡献等几方面对员工进行全面评价,通过绩效考核传递企业的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

2效果评估

2.1评估

在该体系运行一段时期之后,企业对其展开了应用效果评价。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调查法

使用范围是企业内部,调查对象为企业员工,调查内容为员工对此管理方式的看法以及认可度。调查方式以问卷法和面谈法为主。

2.1.2现场检查法

该方法针对的是管理工作的质量,根据企业实行的考核办法,采取现场检查法,对基层单位在绩效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评价,内容涵盖绩效制度与指标设置、考核覆盖范围等。

2.1.3比较法

在该体系实行后,企业将当前员工出勤情况、工作态度等与以前进行了全面对比。

2.1.4分析法

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绩效管理的流程、过程管控等进行了全面了解。

2.2效果

经上述评估发现,实施这套管理方法之后,考核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指标设置更为科学,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为保证考核结果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绩效考核体系趋于完善,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更为顺利,借助信息平台,推动了管理流程的简化,管理效率有了明显提升。另外,实行此项管理方法得出的考核结果更加公正和客观,为干部提拔以及人事调动提供了可靠依据。最后,在员工认可度方面,由于该套管理体系中的指标设置更为合理和科学,尤其是量化指标得出的考核结果增强了说服力,因此,员工对于该套体系有着较高的认可度。

3结语

绩效管理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最终目的也是使其更好的工作,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但是由于绩效管理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目标都很难实现,对管理人员和企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也十分有限。电网企业管理人员肩负着上传下达的重要职责,对企业的管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绩效管理目标顺利实现,发挥绩效管理的关键作用,企业就必须针对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抽象化等特点,积极应用多维考核,探索出一套与自身发展实际相符的量化方法,改善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文翠,易颜新,杨万清.强调过程控制和结果打造全员参与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传化集团的绩效管理实践[J].财务与会计,2015,(13).

[2]周宇飞.论“结果应用”的困境与实践创新[J].财政监督,2015,(12).

员工管理有效方法篇2

关键词:绩效考核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企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企业管理也向着现代管理模式推进,越来越规范化,越来越科学化。绩效考核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涵,并成为激发人力资源价值的重要手段,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笔者基于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从现状出发,寻求提高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价值的有效路径。

一、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价值

绩效考核是指企业基于发展目标、通过相应的指标约束员工行为、提高员工工作业绩的一种奖惩行为,这就决定了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多重作用。

1.提高目标达成度。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紧紧围绕企业工作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工作目标的达成。因此,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绩效考核时,工作目标意识将得到有效的增加,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工作目标的达成度,使绩效考核和企业管理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强化企业员工的目标意识。

2.为员工树立学习榜样。绩效考核制度体现出企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想,也体现出企业的价值导向,它打破传统平均主义做法,改变大锅饭做法。通过绩效考核,无形中传达出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即企业赞同什么,肯定什么。因此,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将无形中为企业员工树立起榜样,在企业员工之间掀起“比学赶帮”的热潮,营造积极的氛围,从而激活企业员工工作热情。

3.提高员工自我约束力。制度对行为具有约束作用,它规定着企业员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企业员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因此,绩效考核制度将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约束力,企业员工根据奖惩机制,将进一步提高自身行为规范意识,从而根据企业绩效考核制度规范行为,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在约束自我中为自己谋求最好的收益。

4.扩大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最佳的经济效应。绩效考核制度的应用,将基于企业发展目标和企业员工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薪酬制度,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从而将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浪费现象降低到最小程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最大程度上发挥人力资源价值,从而扩大企业经济效益,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占据更好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二、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现状

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经过一段时期的完善,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与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绩效考核制度滞后性。绩效考核制度要发挥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必须要着眼于制度本身建设。然而,一些企业绩效考核制度许多年来保持不变,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也没有根据新的企业管理思想、理念等,做出及时的调整,这就导致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滞后性,难以发挥绩效考核制度在激活人力资源价值中的积极作用,绩效考核效应低。

2.绩效考核流程不规范。绩效考核制度作用的实现,除了与绩效考核制度自身的完善性和科学性有关外,还与绩效考核制度执行情况有关。一些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时,考核流程存在不规范现象,制度的强制约束力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一些管理人员在实施绩效考核时,个人主义和情感主义思想较为浓厚,绩效考核中形式主义、人情考核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也制约了绩效考核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实现。

3.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低。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管理、企业绩效考核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着企业管理效率和企业绩效制度价值的实现。企业部门管理人员素质较为低下,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经验主义思想,不能根据时展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管理思想,管理人员专业化素养亟待提高。

4.绩效考核方法不科学。绩效考核的方法也至关重要,只有采用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考核效果。然而,一些企业绩效考核方法存在单一化现象,过于教条化,相对死板,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这样也制约了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没有较好地达到激活企业员工工作热情、激发员工潜能的应有价值。

5.绩效考核结果作用小。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和实施的目的在于体现企业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实际工作能力,如果失去了这些评判作用,绩效考核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然而,在一些企业中绩效考核结果的实际作用效果并不显著,一些企业并没有按照绩效考核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员工进行划分,对员工的实际触动较少,在经济收益层面拉开的差距也比较小。

三、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对策

当前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绩效考核制度实际效应的发挥,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发挥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有作用。

1.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新时期,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以及企业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首先,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内容。时代在发展,企业人力资源情况也更加复杂化,现代管理思想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因此绩效考核制度要做出及时的调整,使绩效考核制度的内容既要体现出制度刚性的一面,又要体现人文关怀。例如,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岗位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其次,完善绩效考核标准。企业绩效考核标准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及时的调整,使绩效考核标准更加科学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同时,绩效考核标准要与行业标准对接,从而确保绩效考核标准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2.规范绩效考核流程。绩效考核流程直接体现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这就需要基于现状进一步规范绩效考核流程,从而做到规范考核。首先,强化绩效考核规范意识。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时,要严格按照绩效考核制度实施。企业要加强对绩效考核人员教育,避免绩效考核过程中一些人员感情用事现象的出现。此外,要严格落实绩效考核责任,对违反绩效考核制度的人员追究相关的责任,确保绩效考核规范性。其次,建立公开的考核体系。为了进一步规范绩效考核操作流程,企业要基于绩效考核的需要,建立起公开的考核体系,努力使绩效考核做到阳光、透明。绩效考核制度要公开,让员工公平竞争;绩效考核流程要公开,让员工获得知晓权,绩效考核结果要公开,让员工能够了解实际存在的不足等。

3.优化管理人员素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与绩效考核实施有关,这就需要企业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需要,进一步优化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强化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首先,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企业正步入现代化发展,这就需要建立起与企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相一致的管理体系。因此,企业要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传统学习培训平台,并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等,构建立体化的管理人员培训机制,从而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性和科学性。其次,优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管理进入新的时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优化管理队伍建设,在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同时,优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管理学知识,还要精通心理学知识,具备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等,从而胜任企业新时期绩效考核的需要。

4.完善绩效考核方法。绩效考核的方法影响着考核的科学性和效能,这就需要企业改变单一化的绩效考核方法,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方法,根据绩效考核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科学的考核方法。首先,拓展考核主体。目前,企业绩效考核主要以管理人员考核为主,单一化的考核主体必然容易导致绩效考核的不合理。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能够优化考核方法,建立起多主体的绩效考核方法。企业除了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外,还要综合考虑员工的自我评价,强化员工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引入客户评价和同事评价,通过客户评价,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通过同事评价,促进员工之间的互相监督、互相教育,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其次,丰富考核方法。目前,企业绩效考核的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主要形成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方法、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法和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方法等。这些绩效考核方法各自具有自身的优势,又存在自身的不足之处。企业管理人员要进一步丰富绩效考核方法,根据绩效考核的实际与岗位、员工个人实际等,灵活地选择绩效考核方法。

5.合理调整考核权重。新时期,企业要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并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合理调整绩效考核结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权重。对于弱化绩效考核结果的企业,要进一步加大绩效考核结果的作用力,将绩效考核结果和企业员工的经济效益、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员工意识到绩效考核产生的作用力,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自我约束力,释放企业员工潜能。

四、结语

总之,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路径,绩效考核制度在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个现代企业,要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认识,并针对企业绩效考核应用实际,深入反思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绩效考核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效率,为企业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叶迎.绩效考核方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论,2011(05):34-34

员工管理有效方法篇3

【摘要】

绩效考核又称绩效评估或评价,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为提高员工能力及绩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沟通活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可定义为是一种衡量、评估、影响员工表现的正式系统,以此来揭示员工工作的有效性及其未来工作的潜能,从而使个人、组织和各利益相关者都能受益。有效的绩效考核与管理是企事业经营管理程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以使企事业得以长足发展。由此可见,绩效考核在企事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企事业选拔人才和培育人才的组织行为。绩效管理在企事业组织管理中具有核心控制作用,是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控制手段,其重要性引起越来越多管理者的关注。绩效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正在被许多企事业组织所采用,但在工作实践中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使绩效管理流于形式。通过对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的探讨,阐明绩效管理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以及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沟通的过程。

【关键词】

企事业组织;绩效考核;绩效管理

一、引言

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构成了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三大组织形态,三者各自内部机制的健全与完善与否以及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企事业组织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中,人力资源无疑是企事业组织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状况直接影响其职能履行效果、效率与形象,最终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绩效考核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它是通过运用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方法,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信息情况的过程。只要存在组织目标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组织,都需要进行良好的绩效考核工作。开展绩效考核对于增强组织人员的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组织对于环境的应变能力,更好的履行职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所以着眼于企事业组织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企事业组织的效率,进而推动企事业组织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认真研究、制订全面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以正确政绩观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事业组织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运行效率的需要。

本文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论证了绩效考核的概念、绩效考核的目的、意义、方法、绩效考核的原则、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关系、提升绩效管理水平方案、结论与展望,充分证明了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对照绩效考核有关理论指出了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绩效考核的质量提出了可行的思路和对策。

二、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概述

(一)绩效考核的概念

绩效考核,是针对每个职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职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它是企业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二)绩效考核的目的、意义、原则、方法等

1、绩效考核的目的

通过考核确认工作执行人员的绩效达成水平,决定奖惩、奖金分配、提薪、调职、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决策;通过考核及对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具体来说,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有:

(l)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以实现组织目标。

(2)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发掘员工的潜力,帮助员工成功与发展。

(3)公平合理地进行员工的职务调整、薪资调整、奖惩等,并作为开展人事管理的依据。

(4)增进主管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概述

(5)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绩效考核的意义

绩效考核的意义在于,绩效考核是解决人力资源管理课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环节密切相关。没有绩效考核,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就失去了标准和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改进和发展就失去了方向。同时,绩效考核积累下来的丰富实用的内部数据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最好的信息提供者。

(1)绩效考核是人员聘用的依据。由于实行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员工的工作、学习、成长、效率、培训、发展等进行全方位的定量和定性的考核,按照岗位工作说明书的标准要求,决定了员工的聘用与否,这在企业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注意。

(2)绩效考核是人员职务升降的依据。考核的基本依据是岗位工作说明书,工作的绩效是否符合该职务的要求,是否具有升职条件,或不符合职务要求应该予以降免。在企业中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升职的,这也要看员工平时工作中的绩效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企业判断的标准,要做好这方面的绩效,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3)绩效考核是人员培训的依据。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准确地把握工作的薄弱环节,并可具体掌握员工本人的培训需要,从而制订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企业的员工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也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综合素质。

(4)绩效考核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根据岗位工作说明书的要求,对应制订的薪酬制度要求按岗位取得薪酬,而岗位目标的实现是依靠绩效考核来实现的。因此根据绩效确定薪酬,使得薪酬设计不断完善、更加符合企业运营的需要。绩效考核和员工的工资是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员工很关注的一方面。

(5)绩效考核是人员激励的手段。通过绩效考核,把员工聘用、职务升降、培训发展、劳动薪酬相结合,使得企业激励机制得到充分运用,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员工本人,也便于建立不断自我激励的心理模式。绩效考核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他们工作起来更主动,这样企业发展才会更顺利,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6)把绩效考核与未来发展相联系。无论是对企业或是员工个人,绩效考核都可以对现实工作作出适时和全面的评价,便于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便于发现与现实要求的差距,便于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符合时代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个人的不断进步,这点一定要记住,这样会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绩效考核的原则

一般来说,所有绩效考核都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客观公正原则、公开公平原则、准确性原则、及时反馈原则、区分性原则。

4、绩效考核的方法

所谓绩效考核方法,是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个人品德等进行评价,并用之判断员工与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的方法。开展绩效考核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选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考核的目的、对象等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有效的方法。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主要有:等级评估法、目标考核法、序列比较法、相对比较法、小组评价法、重要事件法、评语法、强制比例法、情境模拟法、综合法等。

(三)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关系密切,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一个不可缺少的关键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绩效考核才能为企事业的绩效管理工作提供资料,以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增强针对性,最终帮助企业获得理想的绩效水平。但是,二者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是,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这一完整系统的一部分;二是,绩效考核注重结果,而绩效管理注重过程;三是,绩效考核侧重于回顾,而绩效管理具有前瞻性;四是,绩效考核注重成绩的大小,而绩效管理注重能力的培养。如何做好绩效考核更加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和焦点。

所谓的绩效管理,它通过组织与员工的沟通确定绩效目标作为管理目的,通过持续的和不断改进的绩效考核来肯定员工的价值并保证组织绩效的实现,通过管理者与员工的绩效面谈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通过绩效改进与培训柬帮助员工实现自身更大的价值,通过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实施绩效激励来保证组织的不断发展。

可见,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绩效考核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绩效管理的目的包括三个方面,即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和开发目的。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首先要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制定各部门和员工的目标,成为落实组织战略的手段。其次,绩效管理系统应贯彻指导、评价、区分、激励、沟通等管理措施,使管理有效。最后绩效管理应着眼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使员工持续成长,绩效持续改善。我们只有以绩效考核的结果为导向,以此来改善员工的工作、调整员工的薪资、加强培训与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绩效管理。

(四)提升绩效管理水平方案

绩效管理关注企业绩效实现的过程,按照绩效规划、绩效实施与管理、分析与评价、激励与改善等绩效管理流程,通过建立战略地图、分解与传递目标、制定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结果的应用等步骤,建立绩效管理体系。

(五)在提升绩效管理水平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应根据绩效管理推进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的理念培训和宣导,同时强化思想环境即“软环境”的建设。具体内容包括:强化企事业战略发展理念、健全绩效管理组织、选择试点单位运行、完善推行绩效管理的配套措施等。

(六)结论与展望

绩效管理在企事业组织管理中具有核心控制作用,是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控制手段,绩效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正在被许多企事业组织所采用.本文通过对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的探讨,阐明绩效管理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以及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沟通的过程。

绩效管理的改进和完善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的过程。相信只有通过绩效管理系统工作,通过不断发现和探索,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绩效管理,我们的组织才可以能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郑晓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赵曙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员工管理有效方法篇4

关键词:绩效考核;工作效率;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01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经济逐渐转变为集约型经济。这就需要企业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利用绩效考核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势在必行。所谓的绩效考核指的是针对企业员工实际工作的业绩和情况利用科学的考核手段进行评估,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下文将结合绩效管理的作用和当前企业绩效管理的不足,浅论绩效考核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方法。

一、绩效考核对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作用

围绕绩效考核这个大方向企业开展绩效考核,将任务和工作计划划分到每一个员工和管理层手上,使各级员工明白自己的职责和工作目标,这样增强了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实际工作情况和业绩的评估方法,它利用评优机制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发挥,改变了以往只是完成固定指标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在进行绩效考核管理时要立足于员工所处的工作岗位和职业技能,不断督促员工采用新方法、新途径解决工作难题,使员工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实际工作中的绩效考核管理的不足之处

目前各大企业都开始实行绩效考核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还是有不足之处。由于我国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开始绩效考核管理的制度起步较晚,因此在制定考核的项目上不够完善,在制定考核标准上还缺乏科学性。由于绩效考核的项目设计不够完善、考核的标准缺乏精细和科学,导致了绩效考核结果不能良好地反映出员工的实际工作成果,不仅使绩效考核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也在一定程度上减退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绩效考核的时间管理上,由于绩效考核的周期制定缺乏科学性,导致各级部门的考核结果出现混淆。绩效考核过于频繁使员工忙于应对考核,导致绩效考核失去了实际意义。绩效考核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考核完成后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是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由于缺乏考核后的反馈,不能使员工清楚了解自身的工作任务是否完成、上级领导对自身的评价如何。

三、企业开展绩效考核管理的方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理念。在现代企业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因此从企业员工出发加强绩效管理能有效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如果企业的管理以企业为中心脱离员工,则会使企业管理僵化,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企业绩效的管理应该动员全体员工参加,以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管理者为引导,一同开展科学的企业绩效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的工作效率。只有企业员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构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加强对绩效考核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绩效考核的核心思路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考核方案,抓住企业管理的核心开展绩效考核,利用有效的手段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注重考核的整个过程以及考核完成后的反馈。因此绩效考核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才能完成这项繁复的工作,培养绩效管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绩效管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绩效考核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相关管理知识,也需要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只有具备这些素质的绩效管理人才才能把绩效考核管理落到实处。因此不仅需要在企业文化中弘扬这种绩效意识,也需要在企业中正确引导员工的工作意识并培养专业的绩效管理人才,让员工理解绩效管理的实质。企业对绩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强绩效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了解绩效管理的方法,理论结合实际,从而不断提升绩效考核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三)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管理的良好成果必须依托于科学、完善、准确的绩效管理机制,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合适的绩效考核机制。包括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绩效考核的方案设计、绩效考核实施的方法、绩效考核后的反馈以及考核结果的处理办法等等。同时绩效管理人员应该端正意识,良好的业绩不是单纯依靠考核就能得到的,而是依靠科学的管理体系管理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同时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方向、战略相一致,把员工的个人绩效和企业的绩效结合起来,借鉴和学习其他成功企业绩效考核办法,从而最大限度挖掘企业和员工的工作潜力。

(四)加强绩效考核后的分析、反馈和交流。绩效考核只是加强企业管理的方法而不是企业管理的目的,它是为了找到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因此绩效考核完成后的反馈和总结显得非常重要。在绩效考核完成后加强对考核结果的反馈,使员工了解自身的工作情况,使其知道是否完成了自身职责、在工作中还有哪些缺失等。考核完成后对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其岗位进行分析,分析判断两者是否吻合,从而加强企业的绩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应该选择多种绩效管理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避免因企业管理失当造成的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在实际的绩效管理中企业应该从员工角度出发,良好地平衡企业和员工的绩效关系,不仅使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还能使企业盈利最大化,从而到达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艳玲.强化绩效考核管理提高企业工作效能[J].中国煤炭工业,2012(12).

[2]宋建宁.用绩效考核法提升企业工作效能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

[3]韩永军.用绩效考核法提升企业工作效能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04).

员工管理有效方法篇5

关键词:大数据;绩效管理;筛选机制;考核体系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目前已有众多领域应用了此项技术。在现代工作实践中,受理念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绩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优化提升。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一、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属性,现阶段的绩效管理在具体实施时仍受众多因素的限制,管理模式转变缓慢,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障碍,无法与信息化时代相匹配。

(一)人才培训与开发体系不完善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人员普遍缺少人力资源专业知识,未经过系统专业知识培训,导致其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理论指导,相关经验简单粗暴,无法满足实际工作中的管理需要。日常开展的业务技能培训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培训方式过于简单教条,无法针对业务弱点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指导;从培训内容看,侧重于理论知识教育,不注重实践操作,无法在短期内提升员工的综合工作能力和技巧,员工难以立即适应新岗位,降低管理效率。由于事业单位普遍不重视人才的作用,又由于财政资金薄弱,将人才培训与开发视为一项开支,而非一项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缺乏人才的筛选机制,无法做到事得其才人尽其用,能力与职位的不匹配导致一些员工占据重要职位而没有创造价值,有些优秀人才无用武之地。组织若能关注员工的发展,提供给员工更多的培训机会,开发员工的潜力,使员工真正实现个人的职业追求与抱负,则有利于个人与组织稳固地相互接纳,提高对组织的情感认同,员工将长期稳定从事一个职业,必然会增加工作经验,也使个人职业技能不断增强,在提高个人绩效的同时,也为组织作出贡献。

(二)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具有行政色彩

当前,许多事业单位隶属于某些行政机关的下属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也是参照公务员考核管理办法,生搬硬套,并没有依据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量身定做符合自己特色的绩效管理方法,总是被动地按照上级组织安排,更多使用行政发文的方式,具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主观能动性较差,管理无法从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棘手问题入手。事业单位存在很多不同身份的员工,如参公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应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而不是笼统地按照同一标准考核。绩效管理只是遵循传统的人事管理,人浮于事,而不是用制度约束,管理理念陈旧,管理内容停留于记迟到早退、请假等简单的考勤。用人工原始统计考核指标,年终考核只是一种形式,文书备案及个人档案存档都是采用纸质版,这些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十分烦琐费时,工作效率低下,不适应当前网络时代快速便捷的特点,无法与单位战略性绩效管理相匹配,阻碍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1]。

(三)缺乏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

许多人浅薄地认为绩效管理只是扣工资,还有一些老员工头脑里还存在着“铁饭碗”“大锅饭”的传统意识、奉献精神不足、缺乏积极探索创新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绩效管理的推行。绩效考核监督机制缺乏系统规范化,组织绩效没有完全分解到员工的个人绩效上,考核的绩效指标没有具体定性定量,受评估者主观意识的影响较多,测评误差大,只有绩效评分,没有排名,没有详细的绩效评估结果,员工会产生抵触情绪,不容易接受结果。制定的考核方案笼统、考核范围窄,不仅无法真实有效地体现员工的工作状态,而且还极易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会使员工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以及消极怠工等“庸懒散”的工作态度。工作分析、工作标准、绩效考核指标没有进行周期性的调整和修改,激励措施不力,让管理只是流于形式。一般技术岗位没有实行公开竞岗、双向选择的聘用合同制,岗位、责任和职称评聘分离,没有有机结合,增加了员工心理负担和组织磨合成本[2]。

二、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创新与优化对策

在事业单位全面改革的大背景下,改革面临的现状问题是组织变革的推动因素,影响了事业单位有序高效地运转。而其中绩效管理优化是最迫切的,事业单位用人的“终身制”被打破,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模式需要顺应改革做出调整,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创新和优化绩效管理势在必行。

(一)转变管理理念

现代型管理理论认为,人的自我实现要求是单位创新发展的最大动力。因此,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创新和优化应将更多人本理念和战略意识融入管理中,赋予人性化内涵,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创新绩效管理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注,尽可能地满足员工物质、精神上的需求,做到以员工为核心,充分尊重员工、服务员工,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保证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绩效考核的公正客观执行,需要建立绩效监控,管理层要加强与员工双向持续开放的交流与沟通。相关的研究表明,这种良性、高效的沟通对绩效管理的实施有辅导作用,使双方都能得到客观和深入的认知,并最终将彼此价值观相互融合,双方也更有机会共同寻求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的方式,从而确保既定目标能顺利完成。通过建立数据化的信息平台,可以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搭建沟通渠道,通过双方真诚沟通,有助于消除员工之间的冲突,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在双方沟通过程中,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员工的看法,给予员工更多的信任与支持,使员工感受到真正的关心,从而畅所欲言。员工通过网络平台建言献策,表达意见和诉求,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管理者还可以向员工反馈绩效考核结果,使整个绩效管理过程公开透明化,让员工清楚了解绩效考核情况,能够更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帮助员工分析绩效差距的症结所在,协商解决办法,有利于改进绩效,也为下一个绩效周期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二)创新管理方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中。绩效管理工作也可以与信息技术充分结合起来,创建大数据信息平台。首先要对与员工相关的基本信息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调查,收集完整,录入信息系统,根据不同员工信息分类,丰富数据信息,为绩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电子软件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个人档案存档和基础信息管理,方便快速查找个人信息,降低管理人员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数据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客观基础数据、人员变动数据及人力资源质量数据[3]。客观基础数据指目前事业单位所有人力资源相关基本信息,人员变动数据是指新考录人员、离退休员工和调动提拔等人员信息变动,人力资源质量数据是记录员工对单位作出的贡献、业绩等具体事件。然后将员工的工作内容定性定量,制定客观可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员工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统计一年的各项绩效指标,形成年度绩效评分表。员工年度绩效数据化信息化,可以直观体现每个员工的工作状态,相比原始的人工统计易操作也更快捷精确,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绩效管理是动态的,日后需注重软件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升级,数据库的更新,做好数据资源的整合、变动、收集。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大数据建设与维护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硬件设施基础和日常维护和信息化建设能力,另一个层面是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和能力[4]。针对绩效管理专业化不足的问题,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梯队,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借助网络大数据技术,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优势,突破以往单项考评存在的局限,降低绩效考评的难度,提高绩效管理综合效果。大数据信息平台可以采用比较法、量表法和描述法等绩效评价技术。全体员工可以在信息平台查阅单位关于招聘、培训、继续教育和考核通知的具体内容,人事管理信息公开透明。

(三)优化绩效考核体系

现代化的绩效管理提出了新的理念:战略性。它体现了一种思考方式:绩效管理越来越强调与组织目标的紧密结合。主要包含了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个方面,即在对员工的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的评估外,还需要评估员工的工作态度、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与工作紧密相关的绩效考核内容。这样才能从多种视角出发,对单位职工的工作状况作出定性评价。绩效管理制度在实施时应分成三大部分,并在考核周期内持续跟踪:①绩效计划;②日常指导;③绩效评估。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竞争择优机制,改变以往普遍存在的以党政干部管理为核心的单一模式及身份终身制,营造一个积极、公平、公开、公正的工作环境,避免领导层作出错误的决策。只有真正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克服事业单位内部部分员工出现“庸懒散”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的瓶颈,弥补管理上的不足。事业单位可以采用目标管理法,结合关键绩效指标进行绩效管理,组织可以上下一起协商沟通设定目标,努力促使考核手段标准化,绩效目标资料、评价卡片应统一印制,以正式的文件传达。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客观、简洁的绩效优化体系,实现组织与个人绩效的紧密融合。绩效优化体系可以保留、激励员工,持续地培养和发展员工,依据组织需要调整人员配置,从而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四)建立多元化、长效的激励机制

组织管理层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结果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与能力,从而衡量出员工的工作特性、行为和结果,并针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相应的奖励或处罚,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实现双方共同发展。期望理论证明,只有高正价才能产生最强的动机,将绩效与报酬相结合的激励措施是有效的。目前,很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将薪酬与绩效挂钩,具体有两种联合方式:第一,绩效与一次性的绩效工资或奖金的发放对接;第二,绩效与固定工资基数的调整对接。对业绩突出的员工,对单位有贡献,在开创性工作中表现出色,要发放奖金、福利,给予鼓励;对绩效结果稳定上升的员工,单位可以以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为目标,制定科学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根据考核结果,将员工划分为态度积极和消极两类员工。对态度积极的员工,管理者应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其绩效;对工作态度消极的员工,根据奖罚分明的原则,单位也应对该类员工进行适当惩罚,同时,鼓励其改进工作态度。绩效考核作为促进员工职业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中绩效奖金起着重要作用。奖金作为一种将绩效与薪酬之间联系起来的纽带,起到了有效的激励作用。避免了“大锅饭”现象,激励团队中贡献较大的成员,使员工产生较强的团队凝聚力。绩效奖励计划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是为了奖励那些绩效超出预期水平的个人及团体。事业单位应建立一套多元、长效的激励机制,依据绩效考核结果制定奖罚,绩效与薪酬的匹配会提高员工的满意度,降低离职率,要灵活运用物质与精神的激励措施,与员工共同成长,实现组织与个人双赢的局面。

(五)大力开展人才培训与开发

与企业绩效管理相比,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属性决定了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组织,有别于企业以效益为运营的主要目的。因此,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要将公益性与服务性融入其中,体现出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宗旨,使组织与员工的情感与理念上产生共鸣。而事业单位这些特性导致员工自愿参与的意志、团队协作精神与道德方面较于企业员工更为明显。鉴于此,事业单位在组织员工培训时也要设计好培训内容,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除了传统的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外,还要将道德感方面的培训融入其中。另外,选择事业单位的员工更注重工作的稳定度、自我价值的实现、权力与外人赞赏等。因此,绩效考核中融入目标激励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尤为重要,为员工设置目标、准则引导员工工作方向,激发员工内心的积极度,远比制度约束有效。知识型员工相较于传统的普通员工而言,前者受到了更多的教育,其需求层次也有所差异,除了关注物质基础外,还对个人成长性、工作自主性和自我价值实现等也有较高要求,更关注自身未来的发展渠道和实现后的成就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员工意识到其财富与知识储备成正比,新知识不断涌现,为了能获得预期的薪酬水平需不断接触新兴技术与知识,这导致知识型员工还会关注所在组织能否为自己的成长提供帮助。因此,事业单位在人才开发与培养时不能只关注员工技能上的提升,更要侧重于员工的使命感、道德观的培养,还要打造独特的组织文化,为员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促进员工做好职业规划,增加员工与组织的粘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接受培训的权利和义务,专业技术人员非常看重继续受教育和受培训的机会。事业单位在进行培训与开发时,应让每一位管理人员了解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并明确履行该职责与自身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事业单位可以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将年度考核优秀或业绩显著突出的员工提拔到重要的管理岗位或者聘任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优秀人才有晋升空间,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员工都可以看到愿景,避免产生天花板效应,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确保员工有归属感[5]。

三、结语

员工管理有效方法篇6

关键词:企业;绩效考核;考核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

一、概述

绩效考核是企业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业绩(工作的数量、质量和社会效益等)、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含品德)进行评价,并用评价结果来判断员工与其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其目的是:确认员工的工作成就,改进员工的工作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它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操作系统五大构成体系之一。绩效考核可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提供确切的基础信息,其结果可以为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其他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可以说,没有考核就没有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二、目前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同其他管理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绩效管理一般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及需要确定。企业绩效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系统过程,那么各部门、各区队的绩效管理是一个小的循环,则绩效管理是一个大环带小环,小环保大环的互相联系,彼此促进的过程。以下论述目前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很多企业设计的考核指标、评价标准不科学,不合理。如在员工绩效考核中使用定性指标多,权重大;主观指标多,客观指标少,加大了考核的随意性。又如在考核等级的设计上,虽然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级,但由于各等级没有明确的指标说明,尤其是没有量化标准,难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界限,考核结果除了“优秀”就是“称职”,几乎没有其他等级,致使多数人员处于一个“称职”等次,难以反映职工的绩效差异,未能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和鞭策作用。这样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两种后果:一是各部门、各单位自行其是,标准有差异,结果无可比性;二是不制定具体标准,必然会大量的掺杂主观因素,考核者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印象、主观判断进行评分,难免受个人喜好因素影响。

2.绩效管理目的认识缺乏明确性。很多企业对绩效管理要解决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没有清楚的认识。所以不能发挥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的作用,不能准确的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分析、绩效考核和绩效改进等程序。目前企业的绩效管理一般都只停留在绩效考核的水平,缺乏将绩效管理的体系提高,更缺乏将员工的业绩与企业的目标相结合。

3.绩效管理体系的不健全。科学的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立足于激烈竞争市场的保证。但是普遍的企业都缺乏科学的绩效管理之道,既没有从企业的战略目标来升级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也没有构成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既然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严谨性和有效性,那么企业就无法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甚至没办法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也使得企业各部门不能有效的配合,不能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也难以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4.绩效管理员工的参与度低。对于企业的绩效管理,企业的实施力度不够。根据一项企业考核体系、企业工作程序调查表明:大部分的员工对绩效管理制度都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些企业的底层员工都不知道绩效管理的存在。根据另外一项对中小企业的绩效沟通调查表明:“没有”和“偶尔”两项均约占66%,由此可见在目前企业绩效管理的工作中,员工的参与度很低。

三、有效提高企业绩效管理的措施

有效的绩效考核是企业运营的催化剂,它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的个人目标最大程度的配合企业整体目标,从而使企业经营目标得到实现。以下分析如何提高企业绩效管理的几点措施。

1.树立科学的绩效管理理念。要想提高企业的管理制度,首先就要有个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树立管理者的意识和观念是很关键的。树立管理者和员工的绩效科学管理观念,首先要让员工看到绩效管理对企业的有效性,进而通过绩效管理培训,使员工的绩效管理观念和意识不断的提高。为此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观念培训,通过培训,让全体员工真正意识到绩效管理的有效。

2.选择绩效考核的方法。绩效考核方法是绩效考核机构对单位、班组、车间绩效目标及职责进行评价所使用的方法,解决的是如何考核的问题。通常使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有:记录考核法、评级量表法、行为观察量表法、强迫选择表、责任事件法、关键事件、目标管理法。企业在选择绩效考核时要结合考核的目的来进行,每一考核方法都有其相对有缺点,要针对不同的绩效考核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以其实现方法与目的的匹配。

3.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首先,需要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企业应切实科学合理地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组织结构,对各岗位职责、重要程度、任职资格等进行客观分析,编制详细的岗位说明书,确定薪资结构等,对员工的岗位进行有效的分析,这是有效考核的前提。其次,确立企业的工作目标,将员工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统一起来,任何一个职位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经营管理者,所确定的工作必须对公司的目标、策略、发展有所贡献,将“员工个人绩效提升与激励”和“组织绩效提升”有机联系起来。第三,考核周期系统化,平常考核与月度、季度、年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为了切实发挥目标管理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的效果,年度总评除了给予员工合理的绩效评价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员工的工作成果与工作能力,建议其应接受的训练及发展目标,以有效地提高其工作能力与发展潜能。

4.制定准确有效的绩效管理计划。计划是行动的基础,企业绩效管理应该深入基层员工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制定准确有效绩效管理计划除了要对企业内各部门的每一个岗位设定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研究,然后制定准确有效的绩效管理计划,这样才能使员工明确自己岗位的考核标准、考核方式以及权限等考核内容,继而还要按各岗位的名称、工作的内容、专业的技能要求等方面制定完整的、切合可行的岗位指导书,并依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的流程,确定相应各岗位的工作规范制度,在员工岗位职责和员工工作标准与员工达成一致。

参考文献:

[1]邰曦.企业绩效考核存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2).

员工管理有效方法篇7

从行为层面分析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主要是分析绩效管理各环节能否实现其预期结果,各环节之间能够实现“无缝对接”。

绩效管理包含了四个主要环节,也是绩效管理的四个基本组成要素:绩效计划、绩效监控与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结果应用。

1绩效计划环节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企业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其不但要包括企业对员工工作成果的期望,还要包括企业希望员工表现的行为和使用的技能。绩效计划还是管理人员与员工就绩效目标进行反复沟通的过程。其要求企业与员工对于绩效目标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且达成共识,并将这种共识落实为绩效计划书。在绩效计划开始执行前,管理者需要和员工针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目标达成共识,这种共识包括了:员工的工作目标及各工作目标的权重,完成目标的结果及其表示方式,结果的衡量方式和判别标准,员工工作信息的获取方式,员工的权限和需要利用的资源,员工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管理者的支持,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方式。绩效计划的顺利进行关键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沟通的有效性。

2绩效监控与辅导环节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起点,绩效监控与辅导作为连接绩效计划与绩效考核的桥梁,对于绩效计划的顺利执行和绩效考核公正客观的执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绩效监控与辅导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和员工进行持续不断的沟通,确保绩效目标的顺利完成。绩效监控指的是在绩效考核期间内管理者为了掌握下属的工作绩效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绩效监控通过管理者和员工持续的沟通、观测、预防或解决绩效周期内可能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偏差,尽可能地确保员工的工作符合预期,更好地完成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的优点在于可以随时发现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调整,从而保证绩效管理的顺利进行。绩效监控和绩效辅导是两个目的完全不同却又紧密相关的绩效实施环节。绩效监控指的是在绩效考核期间内管理者为了掌握下属的工作绩效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绩效辅导指的是在掌握了下属工作绩效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员工绩效水平和自我效能感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从某种意义上,绩效监控和绩效辅导带有因果关系:通过绩效监控管理者才能掌握下属的工作绩效情况;在掌握了下属的工作绩效情况下,管理者才能对下属进行有效的绩效辅导。绩效辅导贯穿于绩效管理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是一种经常性的管理行为,它帮助员工解决当前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良好的绩效辅导从员工的绩效目标和发展目标出发,帮助员工找到实现绩效目标、提高绩效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排除绩效实现过程中的障碍。有效的绩效监控和良好的绩效辅导是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保障。

3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关键阶段

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改进员工的工作绩效,而改进绩效的前提是对员工绩效进行有效的考核。通过考核才能评判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与标准绩效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如果这种关系表现为实际绩效与标准绩效存在负差距,则需要探讨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从而找寻出改进绩效的正确途径。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需要做好几项关键性的工作。

一是绩效信息的有效收集。绩效信息收集是绩效考核开展的前提。在绩效考核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管理者和员工对于员工实际工作绩效的认知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体现为管理者和员工对于员工绩效的有效信息量的认知差异。所以,对于绩效信息的规范性界定能够保证绩效信息的有效收集。

二是考核指标与标准的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和标准是绩效考核的基础。指标涵盖了哪些工作领域,标准制定到什么样的程度都直接决定着绩效考核的结果。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考核指标和标准,使指标和标准能够得到管理者和员工的认同并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保证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

三是考核方法的科学合理。考核方法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每种考核方法都有其优点与不足,所以最常见的情况是多种方法相结合来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方法也应适合于工作或岗位的特殊情况,保证其能够将某个特定岗位的工作关键点完整地、客观地反映出来从而保证考核结果的有效性。

4绩效反馈环节

绩效反馈是指管理者通过面谈等形式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告知员工,并与员工一起分析形成绩效以及与绩效标准产生差距的原因,探讨解决绩效问题的办法,从而促进员工对绩效有更清晰地认识并主动地改进绩效。要做好绩效反馈工作,除了要建立起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关系和开诚布公外,绩效信息,特别是原因方面的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这些信息不仅得到管理者的基本认可,也要得到员工的基本认可,这样才能具备绩效反馈的基础。绩效结果的应用是指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能够反映到员工的具体利益方面,使员工切身感受到绩效好坏与自身利益的相关性,从而努力的改进绩效。绩效反馈本身就是管理者与员工就相关的绩效信息进行沟通,所以,绩效信息的完整、准确是绩效反馈有效实施的基础。绩效管理有效实施在理念层面的体现

员工管理有效方法篇8

关键词:员工绩效考核激励作用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指明了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绩效考核是一项有效的激励手段,绩效考核已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到管理工作中。特别是企业管理中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有效的激励措施,不仅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而且使企业的发展规划得到落实。

一、企业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

员工绩效考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针对每个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对员工的工作结果及影响员工工作结果的有关特性、行为、表现和素质特征所进行的考量评估的过程。当前企业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有: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一种将同一职务工作可能发生的各种典型行为进行评分度量,建立一个锚定评分表,以此为依据,对员工工作中的实际行为进行测评级分的考评办法。

目标管理法:企业确定组织目标后,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的方法。

360度绩效评估法:是指由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仁同事甚至顾客等全方位的各个角度来了解个人绩效的一种方法。

平衡计分法:就是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

以上员工绩效考核的方法,一般情况通过绩效指标的设置,将企业发展的任务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得到有效落实;通过绩效标准的设定,可以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通过绩效面谈,可以使员工不断总结经验,明晰自身不足,深化对岗位职责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绩效考核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中实际感受到自己的发展进步,看到自己的成绩,不断地激发工作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整体不断发展前进。

但是目前,员工绩效考核存在一种误区,部分员工认为绩效考核只是对工作的检查和检验,是对工作失误的惩罚手段,对绩效考核产生抵触情绪,不愿考核。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沟通不够充分。管理者没有将企业的宗旨、企业愿景等企业理念向员工进行充分的解释和宣传,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没有融入到企业发展中,员工在本企业工作仅仅是获取生活收入的一种手段,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与企业共同发展进步的信念缺失,认为企业进行员工绩效考核只是对工作失误的惩罚,不愿参与考核。

二是考核指标的设置不科学。考核指标设置与企业总体发展目标关联性不强,通过考核也未体现出岗位的价值,员工参与考核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考核标准的单方面设定。考核标准只是由管理者单方面设定,员工被动接受考核。标准设定过低,造成工作惰性,考核意义不大;标准设定过高,造成对考核的抵触。

四是考用存在脱节现象。虽然通过考核后,对那些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的员工进行了诫勉或处理,但力度不够大;而对那些考核实绩不错、群众公认的员工,提拔任用或奖励的力度也不够。并且在考核工作结束后,管理部门由于人手少,工作任务重,没有对考核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而是把考核结果束之高阁,因此在加强对员工教育培训、实施奖惩方面,没有与考核结果挂上钩,不能真正发挥出考核结果的作用。

鉴于以上分析,如何发挥员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转变观点。管理者要转变观点,员工考核不仅是管理手段,同时也是管理方法。通过考核进行总结经验,科学分析分析达不到绩效目标和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充分认清自身不足,多方位对比分析后,合理制定改进的措施和努力的方向。同时通过对绩效的分析,也是管理者改进管理方式方法的有效渠道,管理者引导员工要转变观点,不要被动地应付完成绩效目标,而是把完成绩效目标的过程当作一种发现自我、改进自我、提升自我的方式和渠道,在不断完善自我职业能力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行自我激励。

其次要建立互动的考核关系。组织进行员工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要发挥全体员工的才能,共同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并不断推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近期工作目标,不仅管理者要明确,员工也要知晓。管理者和员工共同研究指标的设置和考核标准。这样有利于管理者分解任务,员工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要求,上下形成一致的努力方向。管理者不是等绩效期间结束后才对员工的绩效进行检查和检验,而是在绩效目标实现过程中关注员工工作完成情况,及时纠正工作偏差,调整绩效标准;员工也不是单纯被动的等待管理者的考核,而是根据确定的绩效标准进行自我改进,以达到完成企业共同目标的目的。

第三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考核指标的设置要与企业的总目标一致,将企业目标有效分解,同时体现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和贡献。考核标准根据任务目标的情况合理确定标准,并为员工发展留有余地,使员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标准。同时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应为动态的,可以调整的。根据企业发展方向的转变,考核指标的设置应做相应的调整。考核标准也要根据员工实际绩效完成情况做出调整,始终引导员工以积极的态度完成绩效目标。

员工管理有效方法篇9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是企业在进行薪酬分配、奖金发放、员工升职等方面的重要考量标准,是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实施保障。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考核是员工综合能力评价的依据

员工的绩效考核,是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一般按照季度、半年或年为单位进行考查评估,根据员工职责和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时考虑员工的其它综合实力,如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技能、态度、特长等给予一个综合评分,以体现员工在该阶段的工作完成情况和个人能力情况。可见,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能否做到真实反映员工水平会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产生直接的影响。

2.绩效考核是员工升职转岗的重要依据

通过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企业可以掌握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状态、工作情况、个人专长和技能水平。通过分析这些信息,为员工打造适合其特点的职业发展通道,将这些信息作为员工升职、转岗的重要依据。员工的绩效考核对企业来讲,是实现其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指路灯,是有效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对员工而言,是其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3.绩效考核是确定员工薪资的重要依据

现代企业的薪酬管理,需要尽可能地体现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其为企业做出的贡献,薪资的分配要坚持公平原则,按员工的效率和工作成果进行分配,摒弃“平均主义”。要做到这点,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和绩效管理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依据一套全员认可的绩效管理体系,并根据其考核结果对薪酬进行分配,才能体现公平原则,使员工的价值和真实水平得以体现,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积极性和归属感。

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问题

1.管理层对绩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由于我国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国家垄断的环境中,企业的外部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常常大于企业内部管理,这让许多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没有为企业设立一套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缺乏合理的绩效考核,员工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导致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不完善

绩效考核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考核结果,进而对薪酬分配、福利提高、职位提升等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考核人员对绩效考核认识不足。一些电力企业的绩效考评工作敷衍了事,考核者认为绩效考评工作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简简单单地填一些绩效考核表,然后草率地得出考核结果。这种不负责任的考核形同虚设,无法让绩效考核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第二,绩效考核方法单一,不能做到根据岗位职责不同设立不同的考核办法。现代企业常用的绩效办法有:最简单的图尺度考核法、BSC平衡计分卡法、aRm交替排序法、Kpi关键绩效指标法、piV360度考核法等。对于一些应用了现代企业管理办法的电力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往往只能使用某一种单一的考核方式,没能做到将这些方法与企业岗位职责和岗位特点相结合。虽然单一的考核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还是无法让绩效考核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做到扬长避短。第三,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一些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时,没有事先了解企业岗位的具体职责和特点,没有仔细研究岗位相关工作的考核该如何进行,对考核指标的设置不合理、难以实施,导致考核结果无法有效地反映出员工的工作是否达到了考核要求,无法反映其对企业做了多少贡献。

3.没有营造高绩效的企业文化

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在营造企业文化方面还欠缺很大,没有形成一个高绩效的企业文化。由于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企业缺乏竞争性,薪酬分配实行“平均主义”,使得员工长期形成懒惰和消极怠工的工作习惯。因为工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区别不大,甚至有些时候多干活儿产生的问题多反而受到领导的批评,极大地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改进

1.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

企业领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员工对绩效管里的认识,对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期发展。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首先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自身学习及对人资部门进行绩效管里的培训,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综合素质水平。企业的管理者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尽快学习和掌握最先进的管理知识,才可能推动企业员工参与其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知识、技能水平,更好地完成工作。电力企业在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培训时,可以通过邀请企业外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来企业开展管理知识讲座;也可以通过内部推荐,充分发掘企业资源,选择有一定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员工作为讲师。由内部推荐的讲师往往更了解企业情况,讲授内容也更容易贴近企业实际需要,更容易被企业员工所接受。

2.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电力企业想要通过绩效管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员工效率、提高自身实力,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绩效考核标准要合理。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前,需要进行岗位分析,明确岗位职责,划清岗位工作界限,根据岗位预期工作量合理安排岗位员工数量。绩效指标的设立,要尽量做到可量化、可衡量;指标的设立也应同各个岗位的员工进行沟通,接收员工的合理反馈意见。制定出来的指标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第二,绩效考核方法要细化。企业的不同工作岗位有着不同的职责和特点,因此对于每一个岗位的绩效考核方法都应进行单独的分析和讨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绩效管里体系的设计时,要对企业不同岗位有充分的了解,才能针对不同的岗位采用对应的考核方法。例如,对于一般的业务单元可以采用Kpi考核法,通过制定一些衡量业务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标准进行考核;但是,对于开发部门等一些难以用一些固定的指标来衡量员工绩效的部门,可以考虑采用360度考核法等一些更加灵活的绩效考核方法。此外,还应注意在进行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时,不能照抄书本或其他企业的模式,要充分了解电力企业各个工作岗位的独有特点,以确保考核的可实施性。第三,考核结果沟通渠道要畅通。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中,沟通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上下级之间针对考核结果进行充分的沟通,需要主管对员工的各项考核结果向员工说明,把打分依据向员工展示,对于员工表现出色的地方,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员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当面提出并给予改善意见;员工要对考核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相应的依据,对工作上的一些困难要提出。通过建立良好的绩效沟通反馈机制,员工能了解主管对自己的期望和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主管也能了解员工在工作中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员工进步。

3.推行高绩效企业文化,实行按绩效分配薪资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很难想象一个普遍不重视绩效的企业能实现基业长青。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引导企业向其它高绩效企业学习,引导员工向别的高绩效员工学习,将对高绩效的认同感融入企业文化中,帮助绩效管理改善能够顺利有效的推行;在员工之中树立榜样、模范,在拥有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对绩效考核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表现差的员工给予惩罚;同时在薪资分配上根据绩效考核优劣进行重新分配,坚决执行高绩效高薪酬、低绩效低工资的薪酬分配政策;在职位升迁上,优先对高绩效员工给予晋升,对低绩效者进行降级甚至裁员。为企业树立高绩效的风气和企业文化,为员工营造一个公平、积极、鼓励创新的工作环境,提高企业形象从而更好的吸引高素质人才。

员工管理有效方法篇10

关键词:绩效管理体系有效性提升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281-03

绩效管理是一把双刃剑:有效的绩效管理解决问题,促使企业绩效提升;无效的绩效管理反而产生问题,降低企业绩效。在现实管理中,绩效管理的成效状况也并不乐观:相关调查显示,成功运行绩效管理体系的企业不足10%。那么,如何避免企业绩效管理陷入无效的窘境,而使绩效管理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呢?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绩效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对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和了解,笔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采取一些措施来提升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一、确保绩效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三项前提条件

(一)企业管理层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看待绩效管理,把企业的各项绩效指标纳入战略框架

企业管理层必须认识到:绩效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管理一般包括四个部分:1.企业内外环境分析;2.战略的制定;3.战略的实施;4.测评与监控。绩效管理即是战略管理第四部分――测评与监控的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具有战略高度的管理体系。一旦企业管理层有了这样的认识,绩效管理才有可能获得企业管理层的全面支持并得以有效开展。

绩效管理体系是否有效,需要用是否促进企业战略目标达成来衡量。为此,在制定各项绩效指标时,就必须把绩效指标纳入企业战略框架,使之成为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企业实施绩效管理如果不能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就会盲目地制定绩效管理方案,盲目地制定绩效指标及考评标准,甚至为了考评而考评,使得考评的结果与企业战略目标相背离,无法对各项绩效指标的权重进行合理设置,更无法对各项绩效指标定出合理的考评标准。

(二)全体员工必须树立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

绩效管理的正确理念应该是:以客观绩效为着眼点,以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为准绳,以持续沟通为纽带,以必要的措施为保障,促进员工与企业达成目标上的一致,不断地提升员工绩效,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绩效。

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是在绩效管理的实践中逐步被认识的,同时也在绩效管理实践中反复被证明是有效运行绩效管理体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企业是否已经树立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主要看这个企业的各级人员包括高层领导、部门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的理念是否都有正确的认知和领会。

(三)完善企业的基础管理

在一个没有管理基础的企业推行绩效管理,就像在不稳固的地基上盖楼一样。而这个“地基”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战略清晰。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离开这一导向,绩效管理就失去了它的根本意义。如果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清晰,绩效管理活动就会迷失方向。

2.合理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岗位职责。企业内部清晰的组织结构、员工之间明确的职责分工是各部门、各岗位设定绩效指标的前提。否则,如果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混乱,就无法把企业指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以至各个员工。在清晰、合理的组织架构下,还需要进一步确立明确的岗位职责,科学地划分岗位间责权大小和分工范围,这样在具体考评中,就有的放矢、有标准可依,否则责权不明确就容易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影响企业效率。企业没有清晰的组织结构,明确的职责分工,关键绩效指标就不可能真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绩效管理也就无法有效实施。

3.要有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了一个完善的绩效指标体系,却没有能力提供相应数据来反映指标的完成情况,最终使得绩效管理无法实施,这是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因此,企业在决定开展绩效管理之前,最好先建立起相应的信息系统,以便及时、准确收集相关的绩效信息和数据。

二、在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过程中必须坚持三项原则并务必处理好七个注意事项

(一)在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三项原则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考评方式。开展绩效考评的方式有许多种,但每种方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选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考评的目的、对象以及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有效的考评方式。

常用的绩效考评方式有目标管理(mBo)、关键绩效指标(Kpi)、平衡计分卡(BSC)、360度、行为锚定法等等。这些绩效考评方式各有侧重,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甚至很多情况下需要结合使用。例如,BSC通常需要与Kpi结合使用,可以利用Kpi的方式选择BSC四个维度的考评指标。

即使在同一企业,对于不同的考评对象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绩效考评方式。例如,部门绩效考评可以选择BSC、mBo、Kpi等考评方式,一般不适用行为锚定法;员工绩效考评可以选择mBo、360度、行为锚定法等考评方式,而过于简单的个人岗位以及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岗位则不适用BSC等考评方式。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应采用不同的绩效考评方式。在企业的初创阶段,选择目标导向的mBo考评模式可能比较合适。在成长阶段,企业则可以采取基于Kpi的绩效考评模式。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则应在原来的绩效考评模式中加入BSC。企业到了老化阶段,在绩效考评方式的选择上,不仅应该考虑如何完善绩效管理体系,还应该把对人的考评放在首要的位置,通过对各个层次人员的绩效考评,为企业选拔出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人才,所以应在原有绩效管理体系中加入360度考评。

2.制定绩效指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制定绩效指标是构建绩效管理体系的关键所在。在确定绩效指标时则应遵循SmaRt原则。SmaRt是五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S代表的是Specific,意思是指“具体的”;m代表的是measurable,意思是指“可度量的”;a代表的是attainable,意思是“可实现的”;R代表的是Realistic,意思是指“现实的”;t代表的time-bound,意思是指“有时限的”。

3.实施绩效管理应该努力做到脉络清晰、简明扼要。绩效管理与每一个员工的利益相关,需要每一个员工的充分参与。复杂的绩效指标和管理办法很难让员工乐于参与其中,在造成管理成本加大的同时,最大的危害在于最终使绩效管理流于形式。所以,绩效管理必须贯彻简约化管理的思想。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冲突与矛盾,实现客观、公平与公正,设计绩效管理体系的时候习惯性地陷入求全责备的误区中。盲目的引进了很多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制定了长篇大论的绩效管理制度,设计了大量的绩效考评表格,规划了完备的绩效管理流程。等到运行绩效管理体系的时候才发现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所以,简单有效的绩效管理在于:抓住主要矛盾;绩效管理工具不赶时髦,适用有效就好;绩效管理制度简明扼要,清晰易懂;绩效考评表格的数量适可而止,同时要提高表格的柔性;绩效管理流程清晰明了,重点控制流程的关键环节。总之,衡量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落地执行。

(二)在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过程中务必处理好七个注意事项

1.在开始运行绩效管理体系之前明确相关各方的责任和相应的权限与资源。在绩效管理体系中,企业各级各类人员都担当一定的角色,角色可分四类:公司高层、人力资源部、各级管理者和员工。

公司高层:绩效管理的倡导者、推动者,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

人力资源部:绩效管理政策制定者和参谋的角色,负责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绩效管理的组织和实施、绩效管理相关资料管理、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

各级管理者:负责绩效管理制度的细化,使之具有部门特色,需要将组织目标分解到各个下属,并组织下属实施绩效管理;制定绩效计划和目标、监控与辅导、提供资源、考评、考核结果反馈面谈、绩效改进计划。

员工:绩效管理的主角员工不是被动的执行者,必须让员工参与绩效计划和目标的制定,员工要主动了解组织战略,提高自己能力以满足组织的期望,制定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员工是绩效的拥有者,拥有并产生绩效。

绩效管理的角色划分好了,职责明确了,相应的权限和资源配备了,绩效管理体系的运行才会有保障,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2.在绩效考评过程中避免考评失真,确保绩效管理体系的可靠性。由于受考评者主观意识(某种偏见或错误)的影响,可能会影响绩效考评的公正性,考评结果出现以下几种失真倾向,这时应采取相应的一些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考评失真的发生:

(1)宽严倾向。宽严倾向是指考评中所做出的评价过高或过低。这两类考评误差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明确、一致的判断标准,考评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主观性过强。

(2)趋中倾向。趋中倾向也称调和倾向或居中趋势,是指给大多数员工的考评得分都在“平均水平”。无论员工的实际表现如何,考评者一般都给平均水平的评价。要避免趋中倾向,考评者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全面准确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也可以采取强制分配法、排序法等非系统的绩效考评方法以解决趋中倾向带来的考评失真问题。

(3)成见效应。成见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有偏见,在头脑中存在着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当他在测评某人时,往往产生一些与此人毫无相关的好的或坏的印象,因而不能正确评价该人。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对考评者进行相关培训与心理辅导,从而加以纠正。采用基于事实(如工作记录)的客观考评方法,或由多人组成考评小组进行考评,都可以避免成见效应所导致的考评误差。

(4)盲点效应。盲点效应表现为考评者难于发现员工身上存在的与主管自身相似的缺点和不足,可以采取多角度的考评方法予以避免。

(5)刻板印象。刻板印象表现为考评者根据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来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对员工进行评价时,考评者应从员工的工作行为出发,而不是员工的个人特征。

(6)首因效应。首因效应表现为考评者仅凭第一印象来评价员工,可以采取多角度的考评方法予以避免。

(7)近因效应。在绩效考评中表现为考评者在根据近期一时一事来肯定或否定员工的全面工作。在绩效考评前,先由员工进行自我总结,以便使考评者全面回顾员工的整个考评周期内的表现,这样可予以避免。

(8)晕轮效应。晕轮效应表现为考评者通常会给自己信任和宠爱的下属较高的评分,而对不喜欢的员工给予较低的评价。应该尽量选择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评价因素,并从不同的侧面评价员工的业绩,消除主管偏见。

(9)年资或职位倾向。年资或职位倾向表现为有些考评者倾向于给予那些服务年资较久、担任职务较高的被考评者较高的分数。树立“对事不对人”的观念,考评者应从员工的工作行为出发,而不是员工的个人特征,这样可予以避免。

3.不能把绩效考评视同于绩效管理,而应该实施完整的绩效管理。绩效考评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已。在企业里很多人将绩效考评等同于绩效管理,只注重考评的结果,不重视绩效管理中其他的几个环节,这种仅仅通过对员工最后产出水平的考评是很难让企业提高绩效水平的。这就要求企业:在对最后结果考评之前,首先,要做好绩效计划的制定工作;接着,在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控和辅导,并记录员工的业绩表现;在考评结果出来之后,上级管理者要与下级员工进行绩效面谈来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推动员工素质的提高和业绩的提升,实现企业目标。最后,企业应该把绩效考评的结果作为员工培训、人事变动、薪酬变动的依据。每经过这样的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循环,企业的绩效水平都会得到一次提升。

4.将持续不断的绩效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是一个强调沟通的系统。从绩效计划制定、绩效监控和辅导、绩效考评到绩效反馈以及绩效考评结果应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管理人员与员工进行持续的双向沟通,任何的单方面决定都将影响绩效管理的有效开展,降低绩效管理体系效用的发挥。绩效沟通的内容具体包括:沟通企业的价值、使命和战略目标;沟通企业对每一名员工的期望结果和考评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该结果;沟通企业的信息和资源;员工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虽然沟通是每个人的工作,但最后必须要有人负责,这就要求各级管理层要在与员工的沟通过程中主动运用绩效沟通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能起到培养和监管员工的作用。

5.进行全体动员和广泛宣传,并开展绩效管理的相关培训。要把一种新的管理的工具和手段顺利地应用到企业内部,首先就需要广泛地动员和宣传。企业可以通过公司的内部报刊、宣传栏、oa系统、企业网站、标语和横幅等媒介手段来进行绩效管理理念、绩效管理实施流程和操作技巧等方面的宣传,以强化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感性认识,树立企业的绩效观。

尤其要加强对考评者的培训。要使绩效考评结果真实有效,并不断提高绩效考评的信度和效度,就必须首先保证考评者具有较高的水平和能力,就必须加强对考评者的培训。对考评者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有关考评的知识,考评方法的正确使用、尺度准确把握、容易导致偏差的原因等。

6.要有健全的激励机制,并努力发挥正面导向作用。绩效管理发生作用的机制是,通过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主动性、积极性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内部资源和提高员工能力素质,最大限度的提高个人绩效,从而促进部门和企业绩效提升。

首先,要将绩效考评结果与员工晋升、加薪、奖励、培训等挂钩,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公司的整体绩效得以提升。如果对考评结果好的员工没有相应的激励,员工干好干坏一个样,就会使绩效管理变成了搞形式、走过场,挫伤了员工积极性,也破坏了绩效管理的权威性,绩效管理就得不到员工的重视,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也难以实现。其次,绩效管理一定要以激励为中心,努力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对于员工要多鼓励、多赞扬,而不要过多地、随意地批评和处罚。总之,绩效管理要“奖字当先,奖大于罚”,这样才能有效牵引员工向着企业目标积极奋进。

7.绩效管理体系必须映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需要营造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保障企业获得良好的绩效,良好的企业绩效从根本上说来源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得越好,企业的管理成本就会越低,管理的效率就会越高,企业绩效也会因此而提高。企业文化是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和运作的基础和前提,为绩效管理提供一种道德约束和行为准则。所以,绩效管理体系必须映射组织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确保组织中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被完整地“吸收”到绩效管理体系中去。在构建绩效管理体系时,必须充分了解企业文化,了解本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而不能照搬其他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应该采取的做法是在构建绩效管理体系之前,充分地与员工沟通,把大多数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念尽可能地纳入绩效管理体系。只有这样,绩效管理体系才能顺应民心,从而顺畅地运行。

另一方面,要有效地实施绩效管理,必须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绩效导向的文化氛围。首先,要在员工之间培养共同的语言,形成共同的企业愿景,然后可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使团队成员能够相互了解,进而进行深层次的交流,鼓励员工参与绩效计划的制订并发表意见,赋予员工相应的权限和足够的信任,重视沟通,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员工的绩效。因此,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的时候需要将原有的企业文化改造成员工间相互尊重和信任、乐于沟通、强调以公司整体绩效为主,强调团队合作精神,提倡创新的企业文化。

三、广泛听取多方意见,不断优化调整,并持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一)注意收集并听取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对绩效管理体系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让员工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体系中来,让绩效管理不再只是人力资源部一个部门的工作,而变成了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本职工作,绩效管理体系才会有效。同时也可以使员工体会到公司管理的公平公正性,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与被尊重,也为后期的绩效管理工作打好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并予以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注意收集并听取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员工对绩效管理体系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调查和座谈等方式将各层级的意见汇总起来,进行讨论解决,从而就能大体确立公司的绩效管理制度及方案。只有吸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形成科学、适用的绩效管理体系,保证绩效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从而使得绩效管理体系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二)跟踪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及时予以优化调整

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本身应具有能够不断优化调整的机制,所以,绩效管理体系在设计时就应予以考虑而不可遗漏,这样,就可以定期对当前的绩效管理体系做出有效的诊断。一般每隔一年的时间,企业都要对绩效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诊断,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使绩效管理体系不断得以完善。

总之,绩效管理是一个连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效果达成贵在坚持,构建并运行绩效管理体系一定要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逐步推进,逐层深入,切忌“一口吃个大胖子”;绩效管理又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环节繁多的系统工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认真分析,仔细研究,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不断地完善,使绩效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晓明,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

[2]刘帮成,赫尔曼・阿吉斯,绩效管理:既爱又恨的现实局面[J],北京,行政管理改革,2013(01)

[3]池永明,企业绩效管理有效性因素分析[J],长春,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

[4]臧美玲,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绩效管理模式选择[J],哈尔滨,中外企业家2013(7)

[5]王文博,浅论改善绩效管理体系以提高公司的绩效[J],长春,现代营销,2012(02)

[6]李闻(导师:袁凌),大汉建设公司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7]张碧澄(导师:张颖丽).辽宁省邮电工程局绩效管理体系方案设计.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

(作者单位:上海龙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