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十篇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十篇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05:35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篇1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城市管理执法行政工作。打造了一只高素质、能战斗的执法队伍,形成了有效的工作合力,使得每次活动都能够齐心同力,善始善终地完成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共组织集中行动12次,依法强拆违章建筑60余处,累计万余平米方,处理各种投诉纠纷20余起,并确保每次活动干净彻底,不留后遗症。其次,参加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组织清理整顿不合规集贸市场和摊点群治理60余次。

(二)环卫工作。借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之机,围绕市环卫一体化大形势,在提高标准档次上下了功夫,使全处整体面貌大有改观。全年共整治垃圾死角100余处,处理垃圾10000立方,完成数字化城管督导单200余份,圆满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其次,圆满完成了潍坊市提出的1000个城乡环卫一体化标准化管理村的创建工作,街道抽检1个村,未提出任何问题。

(三)社区管理工作。今年列入全市改造计划的小区共48个,63个项目,8926户,涉及供热、供水、燃气。经过前期精心准备,协调各有关社区、小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联系水、暖、气施工企业,从项目筛选、申报,到现场勘测、入户对接、落实确定、资金收缴、民事协调,到具体施工,都认真对待,逐一落实。目前已完成38个小区的收费工作,其中16个供暖项目收费全部完成,施工接近尾声,确保按时供暖。

二、2019年工作计划

根据领导分工安排,继续抓好所分管的分内工作,工程项目抓进度,中心工作抓效率,科室工作抓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管行政执法工作。重点整治摊点群,把辖区内的集贸市场和小区内乱摆乱放作为执法工作重心,通过疏导和行政执法,彻底根治重要道路上的摆摊设点。对违章建筑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处,拆除一处,既不让其扩大蔓延,又能在面上通过强拆起到震慑作用,从根本上杜绝违章建设发生。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篇2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也是四川省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全市幅员面积11939平方公里,人口1060万,农民比例约占三分之二,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三农问题”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市作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城市,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民就地市民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明显成效。为此,市规划局组织有关人员于20__年12月9日至11日利用周末时间赴××专题学习考察该市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情况。经过实地参观、资料收集和专题座谈,使我们受益匪浅。

××市新农村规划的主要经验

××市深刻分析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依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规划和建设环节,创造性地提出“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向农村社区集中)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的先导和引导作用,充分激活土地流转模式,全面突出政府主导,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互动,推进了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具体而言,他们在规划方面的主要经验有:

一、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强化规划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作用

××市提出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实现城镇、农村的合理建设,城乡产业的合理布局,让城乡居民通过城乡一体化得到实惠。为此,该市通过加快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了规划编制市域全覆盖,使全市城乡规划真正成了一盘棋。

一是加快分区规划和远郊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市城市总体规划(20__—2020年)》修编;完成了龙泉驿、新都等7个卫星城的分区规划和都江堰市、崇州市等8个远郊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市20个区(市)县都有了自己的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完成了中心城117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心城区域实现了控规全覆盖;编制了198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二是加快镇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落地。组织了对全市30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评审工作;对全市2800多个总投资1538亿元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各级规划中逐一进行了审核和落实。

三是积极推进农民新居工程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完成农民新居工程的建设规划,高效优质完成了“新居工程”选点和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工作,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市还积极推进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取得显著成效。如白果村村庄整治规划和行动方案专门由省村镇规划建筑设计院进行规划,县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制定了以“村庄发展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大”为主要内容的白果新农村建设方案。

在农民新村规划编制中,××市注重结合实际,突出五项原则。一是将农民新村纳入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编制建设规划。农民新村建设强调搞好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同时要求应有相应的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商贸、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新村、文化新村、现代化文明新村;二是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增强农民新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规划编制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要有利于农业和村庄产业多样化发展,兼顾城镇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农民新村规划分区域控制。城镇规划区内不设置中心村,属城镇近期建设片区,根据规划和有关标准设置农村居民点或城镇居民住区,防止形成“城中村”;四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民新村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配置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满足居住服务的基本功能,还结合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需要,统筹考虑各种生产因素,综合布局,使生产与居住、生活有机结合;五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当地环境和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农民新村规划在布局形态上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加强对房屋建设风格、色彩的指导,推荐适合当地建设的方案,使农村新村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规划建设农民新村,使农民既增收致富,又改善居住环境,享受现代文明。

二、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认识到城乡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提。该市按照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切实改进和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高规划“科学、民主、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建立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新体制,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满覆盖”,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理顺规划工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市规划委员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市规划委员会决策作用。健全市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结构,加强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力量,理顺市规划委员会与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关系,提高规划决策水平。调整区(市)县城乡规划制定程序。各区(市)县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总体规划、开发区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等,须经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并按法定程序审批。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将城市户外广告总体规划及技术标准的编制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对××市高新区、龙泉驿区等15个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工作,由市规划局负责归口管理和指导。

二是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将市规划管理稽查大队并入市规划执法监督局,不再保留市规划稽查大队。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龙泉驿区、金堂县等14个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负责所驻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工作督察。市规划局加挂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办公室牌子,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组建××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发展战略研究。组建××市规划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信息资源管理。组建××高新区、金堂县等15个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行政区域规划管理工作。

同时,××市还特别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在温江区、双流县等14个区(市)县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负责所驻镇(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工作。规划助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当地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

三是切实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明确干部管理权限。市政府派驻的督察专员、规划执法监督局的组织人事由市规划局统一管理。其余区(市)县规划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征求××市规划局意见,由当地区(市)县任免。市规划局及派出机构、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人员编制由市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下达,各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及驻镇(乡)规划助理员的人员编制由当地政府负责落实。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市)县同级公共财政预算。

三、突出重点,抓好示范,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动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市特别注重突出重点,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

在规划环节,该市提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抓好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力争在10年内,基本形成环绕中心城市的4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45个区域中心镇相互呼应的城镇体系。重点完善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制定完善包括城镇居民安置及农民新村规划在内的分区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今后5年,规划并建成城镇安置小区80个、农民新村示范点20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适时规划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整合乡(镇)资源,充分发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的吸纳和辐射作用。

在建设环节,注重抓好示范点的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总结经验,促进全面推广。例如在白果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健全机构,切实加强白果村全国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的领导。双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白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白果村设了现场指挥部。同时,永安镇也成立了白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经济发展组、文化休闲旅游组、基础设施建设组、风貌整治组、现场办公室等,各组分别由镇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做到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市改变传统的“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都把城市和农村结合在一起共同规划,这对于避免“城中村”,加快产业发展,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意义深远。××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如下几点启示。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全市人口1060万,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而我市也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明显,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市的经验对于我市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市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首先源于该市党委、政府对发展形势和地方实际的科学判断,源于对城市化的正确认识。该市主要领导多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认识到位,从而为上下联动,左右呼应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我市最近几年也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市委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明确了目标、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经济发达区域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其内涵理解还不够透彻。通过对××市的调研,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尽快转变观念,寻求适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

在组织领导上,有必要借鉴××市的经验,成立由区(市)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机构,确定分管领导具体抓这项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对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有更深的认识。

二、因地制宜,正确选择适合我市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市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建设上大胆创新,超前运作,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以土地流转制度为核心,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我市地域面积广,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结合各地区实际,选择正确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应该说,××市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在我市都具有推广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要深刻分析各地区发展实际和自然条件,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市在都市区部分地区也探索出了一些成功模式,例如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农家乐”特色经济,这些做法都亟待归纳总结和加强引导,提升档次。

三、抓住重点,加快我市经济发达区域和近郊区新农村规划编制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切实将城乡规划放在基础和龙头地位。××市在规划编制方面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一是明确提出城乡规划全覆盖理念;二是注重在规划编制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三是注重推进镇乡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直接指导新农村村容整治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快速推进,规划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目前,都市区新一轮总规确定的8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中,已有460平方公里实现控规覆盖,其中两山之间的主城核心区及山外主要拓展用地如大学城和茶园地区等已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另外,在编控规220平方公里,也即将形成成果。都市区单独编制的36个小城镇规划,除极个别城镇因特殊原因适当延后外,其余均基本完成。这些为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规划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控规编制,特别是加快城乡结合部和城市拓展新区的控规编制工作,尽快实现都市区控规全覆盖;积极做好控规维护和更新,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环境资源保护等重大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引导都市区城乡协调、健康发展。

另外,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开展农民新村规划编制和都市区范围内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工作。试点启动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充分借鉴××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亚太市长峰会环境综合整治积累的宝贵经验,尽快出台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导则,引导村容整治工作。

四、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力度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管理新体制。该市理顺规划工作关系,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这些举措对我市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规划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特别是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为规划管理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乡镇一级规划工作机构薄弱,导致了乡镇一级规划管理的缺失。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范围由20__年前的2500平方公里扩大至5473平方公里,新增96个镇乡,均无专门机构,无专职人员,无经费来源。这种状况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了都市区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坚持和完善都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都市区内的每个建制镇,均需要建立规划管理办公室,形成“市局—分局—规划办”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机构体系。同时,为加强规划的统一管理,强化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指导,需要进一步调整村镇规划管理职责,建议将村镇规划管理职责,统一划归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对远郊区县,目前大多数区县未设立单独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职能仍由建设主管部门代行。而镇乡一级的规划管理更是严重缺位,从而导致规划无法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区县城乡规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按照城乡一体、集中统一的要求,帮助其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将规划管理职能延伸至镇乡。应尽快帮助万州、涪陵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按规定成立独立的政府序列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稳步推进行政辖区人口超过50万人的区县,按规定成立规划局;帮助辖区人口不足50万人的区县,根据需要参照设立规划局,或者完善现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管理的职能职责。积极帮助各区县在其辖区特大镇,建立规划办公室,其它镇配置专职规划管理助理员,建立起“区县规划局—规划办(规划管理员)”的管理体系。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篇3

一、加强领导,完善城管工作机制。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是做好城管工作的关键所在,按照市、区工作部署和要求,要有计划、有步骤抓好与各社区、各责任单位下达城管责任状,将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到人,形成了街道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以城管中队、环卫站为主体,各社区(村)分片落实,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加强对本辖区城管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行、落实城市管理责任制,对辖区主次干道、窗口单位、公共场所和城乡结合部,逐步实施覆盖式管理。

二、抓好“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依据市容考评委新修订的“门前三包”具体内容,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沿街店家自觉做好“门前三包”意识,进一步抓好城区主次干道“门前三包”的签约,确保签约率、落实率达100%,有效的保持了良好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状况。

三、开展执法联动大整治活动。根据辖区城管工作动态,定期组织召开街道城管联席会议,研究分析辖区城管工作存在问题,部署落实和协调各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的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要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和全国卫生城市复查工作为重点,加强城管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城区主次干道市容市貌巡查,清理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整治户外广告,拆除违法建设等专项整治,规范辖区内废品收购站的整治,开展对辖区的在建工地检查工作,督促工地做好文明施工,对施工工地未净车上路,土方车污染路面等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确保市容环境整洁。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篇4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也是四川省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全市幅员面积11939平方公里,人口1060万,农民比例约占三分之二,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三农问题”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市作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城市,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民就地市民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明显成效。为此,市规划局组织有关人员于2005年12月9日至11日利用周末时间赴××专题学习考察该市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情况。经过实地参观、资料收集和专题座谈,使我们受益匪浅。

××市新农村规划的主要经验

××市深刻分析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依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规划和建设环节,创造性地提出“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向农村社区集中)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的先导和引导作用,充分激活土地流转模式,全面突出政府主导,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互动,推进了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具体而言,他们在规划方面的主要经验有:

一、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强化规划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作用

××市提出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实现城镇、农村的合理建设,城乡产业的合理布局,让城乡居民通过城乡一体化得到实惠。为此,该市通过加快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了规划编制市域全覆盖,使全市城乡规划真正成了一盘棋。

一是加快分区规划和远郊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修编;完成了龙泉驿、新都等7个卫星城的分区规划和都江堰市、崇州市等8个远郊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市20个区(市)县都有了自己的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完成了中心城117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心城区域实现了控规全覆盖;编制了198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二是加快镇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落地。组织了对全市30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评审工作;对全市2800多个总投资1538亿元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各级规划中逐一进行了审核和落实。

三是积极推进农民新居工程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完成农民新居工程的建设规划,高效优质完成了“新居工程”选点和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工作,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市还积极推进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取得显著成效。如白果村村庄整治规划和行动方案专门由省村镇规划建筑设计院进行规划,县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制定了以“村庄发展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大”为主要内容的白果新农村建设方案。

在农民新村规划编制中,××市注重结合实际,突出五项原则。一是将农民新村纳入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编制建设规划。农民新村建设强调搞好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同时要求应有相应的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商贸、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新村、文化新村、现代化文明新村;二是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增强农民新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规划编制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要有利于农业和村庄产业多样化发展,兼顾城镇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农民新村规划分区域控制。城镇规划区内不设置中心村,属城镇近期建设片区,根据规划和有关标准设置农村居民点或城镇居民住区,防止形成“城中村”;四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民新村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配置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满足居住服务的基本功能,还结合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需要,统筹考虑各种生产因素,综合布局,使生产与居住、生活有机结合;五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当地环境和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农民新村规划在布局形态上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加强对房屋建设风格、色彩的指导,推荐适合当地建设的方案,使农村新村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规划建设农民新村,使农民既增收致富,又改善居住环境,享受现代文明。

二、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认识到城乡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提。该市按照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切实改进和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高规划“科学、民主、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建立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新体制,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满覆盖”,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理顺规划工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市规划委员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市规划委员会决策作用。健全市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结构,加强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力量,理顺市规划委员会与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关系,提高规划决策水平。调整区(市)县城乡规划制定程序。各区(市)县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总体规划、开发区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等,须经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并按法定程序审批。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将城市户外广告总体规划及技术标准的编制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对××市高新区、龙泉驿区等15个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工作,由市规划局负责归口管理和指导。

二是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将市规划管理稽查大队并入市规划执法监督局,不再保留市规划稽查大队。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龙泉驿区、金堂县等14个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负责所驻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工作督察。市规划局加挂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办公室牌子,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组建××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发展战略研究。组建××市规划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信息资源管理。组建××高新区、金堂县等15个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行政区域规划管理工作。

同时,××市还特别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在温江区、双流县等14个区(市)县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负责所驻镇(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工作。规划助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当地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

三是切实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明确干部管理权限。市政府派驻的督察专员、规划执法监督局的组织人事由市规划局统一管理。其余区(市)县规划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征求××市规划局意见,由当地区(市)县任免。市规划局及派出机构、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人员编制由市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下达,各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及驻镇(乡)规划助理员的人员编制由当地政府负责落实。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市)县同级公共财政预算。

三、突出重点,抓好示范,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动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市特别注重突出重点,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篇5

一、围绕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着力规范行政机构设置

一是着力完善市级政府组织结构。强化机构职能整合,积极推进部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在公共服务领域,整合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优化配置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在市场监管领域,重新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在交通管理领域,组建市交通委员会,构建综合交通管理体系;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整合组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统一承担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领域职责。二是合理优化区县政府组织结构。在优化区县政府机构设置的同时,重点推进市场监管和城管执法等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在市场监管领域,将区县工商分局、质量技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分局由垂直管理调整为区县政府分级管理,与区县物价局有关价格监督检查机构职能整合,组建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优化市场监管资源;在城管执法领域,单独设置区县城管执法局,将区县城管执法局执法大队明确为区县城管执法局所属的行政执法机构,理顺条线之间和条块之间的执法关系。三是积极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为适应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实际需求,实施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注重转变职能,全面取消街道的招商引资职能,重点聚焦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优化街道机构设置,各街道均按6+2模式设置内设机构,其中6个为全市统一设置,另外2个由各区结合街道实际需要自主设置。

二、围绕盘活用好编制资源

着力推进市、区两级机关精简瘦身

一是推进市、区两级机关精简瘦身。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对市级机关进行统一精简瘦身,总体上按10%左右的比例精简人员编制,共计精简近1300名行政编制。同时,结合部门三定规定修订工作,推动部门内设机构进一步精简,尤其是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的部门,内设机构大幅减少,如市住建委内设机构由改革前的34个减少到24个。此外,各区县也结合实际同步开展人员编制精简工作,如浦东新区区级机关行政编制精简15%,部门内设机构也相应精简15%。二是结合行政区划调整精简区级机关人员编制。结合黄浦、卢湾撤并以及静安、闸北撤并等行政区划调整,合理优化政府规模,大力精简区级机关人员编制,其中,黄浦、卢湾两区共核减行政编制700余名,静安、闸北两区共核减行政编制近400名,进一步盘活编制资源。三是实施群团机关减上补下。按照群团机关改革有关精神,市级工青妇机关分别按照40%、30%、30%的比例精简行政编制,总计共精简行政编制99名。同时,立足新的职能定位,推进市级工青妇机构实现扁平化设置,市总工会、市团委机关内设机构从13个精简调整为9个,市妇联机关内设机构从8个精简调整为6个,整体精简幅度近25%。

三、围绕夯实基层基础

着力推进基层一线强身

一是充实基层社会管理力量。结合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为地域面积广、人口规模大、管理任务重的街道适当增加行政编制,进一步充实人员力量;结合市委、市政府在镇域内城市人口聚集区域划分基本管理单元,在基本管理单元探索建立镇管社区运行架构,为其配备一定数量的行政编制,加强社区治理。上述两项工作已为基层一线下达行政编制700余名。二是加强基层一线执法力量。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通过完善大型居住社区管理体制和基层警务体制,为郊区县公安分局增加警力,重点充实加强大型居住社区和城乡结合部等的执法力量。同时,推进司法工作力量下沉,加强社区矫正和社区戒毒工作。三是下沉市场监管力量。结合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明确区市场监管局机关人员编制原则上控制在行政管理和执法人员编制总数的20%以内,其余80%的人员编制全部下沉综合执法大队和市场监管所基层一线,加强市场监管力量。四是夯实基层群团工作基础。群团机关改革中,市级工青妇机关减上补下的行政编制全部专编专用,重点用于加强街道、乡镇等基层一线的工青妇力量。目前,街镇层面工青妇机关基本落实了各1至2名专职工作人员。

四、围绕机构编制规范管理

着力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编制管理制度化保障。研究形成《上海市控编减编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行政编制的管理要求,强化行政编制总量控制和规范管理。对新组建的部门,根据其主要职责,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核定人员编制;对撤并调整的部门,原则上不得突破原定人员编制数;对主要职责调整变动的部门,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调整编制。二是强化编制使用管理。着力加强编制使用管理,确保编制使用合理有序,提升编制使用效率。目前,上海市市区两级机关空编率均为12%左右,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结构调整留下空间。同时,会同市公务员局等相关部门,建立了编制使用审批制度,从严从紧审批公务员招录计划,不断提升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改善公务员队伍结构。三是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重点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实时监控,实现数据统计筛选、分析、预警提示功能,力求第一时间发现超编进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等问题,确保及时发现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从源头上遏制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四是深入开展机构编制核查。抓好机构编制过程管理,系统摸清底数,全面做好调查登记、核查公示、数据审核、数据报送、督促检查等工作。同时,加强机构编制宣传教育,提高执行机构编制纪律的意识。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篇6

城区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城区经济发展潜力,加快城区经济发展,增强城区经济实力,提高城区经济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对于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我省城区经济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城区经济发展规律,完善城区经济管理职能,合理拓展城区经济发展空间,优化城区经济总体布局,调动城区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激发城区经济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城区产业结构升级,使之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今后3年,全省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突出城区发展重点

服务业是城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战略取向。要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城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首要任务,纳入城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摆上优先发展位置,集中主要精力抓好落实。要童点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建设5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100个城区服务业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培育100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领军企业,形成充满活力、适应市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城区服务业发展格局。

工业产业集群是城区经济的发展引擎和支撑力量。要按照“总体做强、集群做大、主业突出、产业配套”的要求,紧跟世界技术创新潮流,重点发展以关键技术、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技术为主导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及关联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世界级企业和国际品牌,做大做强100个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优势产业特色、集聚资金技术要素、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新型工业园区,促进城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增强城区对经济管理的能力

按照“合理划分事权、强化基层工作、明晰责权配置、事权财权对称、落实城区职责”的原则,赋予城区更多的经济发展管理职权。凡是应由城区管理的权限,应尽快到位;凡是能由城区管理的权限,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逐步到位,充分激发城区经济活力,建立更加富有效率和效能的体制机制。除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投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事权由市政府统一管理外,可将其他涉及经济管理的权限,积极有序地通过多种方式授权城区管理,赋予城区相应的发展经济的自、决策权。建立并形成责权利相协调、管事与管人相衔接的管理体制。特别是对地处偏远、相对独立的郊区,应当赋予其更多的管理权限。

四、拓展城区发展空间

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遵循“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因地制宜、突出优势”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域结构,理顺城区行政管理体制,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拓展城区经济发展空间,增强城区功能,提升城区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改革发展振兴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五、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聚发展、合理布局”的要求,增强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城区人口、户籍、培训、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综合配套改革政策,发挥城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功能。积极推进非集中连片、1万平方米以下的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等城区安居工程。

六、完善城区经济发展政策

从20*年起,省级财政每年安排2.8亿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城区给予专项补助,以后视省财政情况逐年增加。

为支持城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省级财政相应增加社保、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专项资金。

七、强化城区经济发展责任

加快城区经济发展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重要任务。各城区都要根据全省总体目标的要求,科学制定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要把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考核城区工作和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建立并强化严格规范的绩效考评制、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增强责任意识,形成真抓实干的责任导向,不断推进城区经济发展。

八、加强城区经济工作领导

建立和完善全省城区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制度,重点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总收入及增长速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等主要经济指标,按季度和年度在全省进行通报。

建立准确反映城区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全面推行在地统计。城区政府要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统计人员,尤其要加强城区服务业统计工作。

完善城区党委、政府对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协管职责。选择3至5个城区,探索垂直管理部门行政体制改革。垂直管理部门要建立向所在城区沟通汇报工作、列席相关会议等制度,干部调配任免、年度考核应征求所在城区党委、政府的评价意见。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篇7

根据区委、区政府2009年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的总体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巷地区城市管理的综合水平,优化区域环境面貌,着力打造“最清洁街道”和“花园型商贸服务业强街”工作目标,争创全国一流街道。确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城建、城管目标工作任务。经街道办事处研究,特制定*巷街道城建、城管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设秀美拱墅,街道三年行动计划这一中心,打造“最清洁街道”和争创全国一流街道的目标,着力推进环境整治,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加强考核,确保完成2009年度街道下达的城建、城管工作目标。

二、目标管理

1、组织领导。各社区在街道城建、城管工作中,建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相应的年度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健全工作考核责任制;检查考核、自查自纠有记录、工作台帐规范;城市长效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2、环境整治。街巷保洁按照《*市城市道路(街巷)保洁分类管理检查考核实施细则》文件要求执行。一类街巷保洁考核奖励根据街道与*环卫所签订的清扫保洁委托协议执行;二类街巷保洁考核奖励办法,由运河物业根据与街道签订的清扫保洁委托协议执行,并由运河物业制定《2009年街巷保洁考核奖励办法》,以确保完成街道街巷保洁工作全区第一。

社区道路、便道、单元口、楼道内、车棚、平台、跳台无杂物垃圾及“牛皮癣”,社区内无饲养家禽家畜,无无证养狗,花坛绿化带、草坪、栅栏、宣传橱窗无破损、锈蚀,绿化养护(包括公共绿化部分)无缺株、枯株、死株、无杂草垃圾等。小区地面窨井齐全,有标准垃圾箱、果壳箱、指示牌,废品收集实行五统一。社区范围内秩序井然,店家遮阳棚整洁无破损,小区内设置电池回收桶等。无新的违章搭建和破墙开店现象,店招字牌及广告规范标准,整洁完好无破损无残损。社区便民服务网点统一规范,有明显的社区便民服务网点标志,证照齐全,并有专人管理。社区对城市管理的投诉处置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100%;社区整体环境优美整洁。

3、“四化”专项整治。根据《拱墅区街面保序检查考核实施细则》以“五乱”整治为主抓手,完善街面保序检查考核机制,落实考核责任,细化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综治、派出所、城管、执法“四位一体”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加大街面保序工作力度,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堵疏结合,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提升“序化”水平;联合整治摊点乱摆,对流动设摊、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无证经营,要更好地发挥联合执法整治的作用,做到街道城管科牵头,执法中队、卫生、环保与工商所等部门联动,采取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等手段,达到长效管理;整治车辆乱停,以行政执法中队、交警为主,街道城管配合,针对不同路段情况,制订合理可行的停车方案,有序进行疏导;整治垃圾乱扔,对违法行为人进行严管重罚,同时加大对保洁单位的考核力度,提高保洁的水平和时效;整治广告乱贴,健全市场化运作模式,并与派出所打假端窝点相结合,从源头进行治理。

4、数字城管。社区城管工作联系站,必须紧紧围绕数字城管降低处置超时率,提高有效整改率,加大监管力度,对数字城管抄报问题全程跟踪,一抓到底,确保一次核查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实施保洁员包干制和巡回保洁制相结合,进一步健全与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结合管理资源和力量,加强街道、社区、物业、环卫“四位一体”应急处置队伍建设;针对背街小巷整治后,街面广告破损等问题,落实代整治工作职责,确保处置率100%,力争有效结案率100%。

5、城市建设。围绕“秀美拱墅”街道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是三年行动计划第二年,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为打造“最清洁街道”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争创城市建设精品工程,提升街道整体环境水平,为街道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6、争先创优。各社区在完成常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管联系站、爱国卫生(包括除四害)、社区绿化、拆违等各项考核台帐。各社区、执法中队、物业应积极参与全市城建、城管争先创优活动。

三、目标考核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提升;品质;打造;生态环境;营造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正处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时期,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原有采煤深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任务繁重,市区基础设施老化、超载,环境污染问题较重,城市功能尚不完善,城乡差距较大,城镇化水平不高。因此,城市规划工作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要在保护公众利益与环境的前提下,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城市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总书记曾经论述: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坚持城镇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城镇化道路。

一、北票市概况

北票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朝阳市东北部。北和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奈曼旗、敖汉旗接壤,东临阜新市的阜新县,南及东南部分别与锦州市的凌海市、义县毗邻,西南与朝阳县交界。

辖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向沿海平原过渡的分界地带,属山地丘陵区,四周高,中间低。行政辖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

二、北票市总体规划回顾

北票市的规划建设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3年(康德十年)编制《北票都邑计划》。

第二阶段:1960年编制朝阳区域规划,北票作为朝阳市属矿区,同时编制了城市规划。

第三阶段:1974年,县里自己编制规划,但省主管部门未通过鉴定。

第四、第五阶段:分别于1983年、1992年由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完成。城市性质确定为:以煤炭工业为主,建材、机械加工为辅的城市。

第六阶段:2002年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完成《北票市总体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会。

这个阶段,在履行法律程序的过程中,北票市的客观形势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委省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鼓励政策等发生变化,此外主观上如经济发展提速,城镇化发展迅猛,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与城市产业布局空间调整等也需要进行总体规划修编。

三、本次总体规划修编情况

为适应北票市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满足北票飞速发展的需要,北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做了修编。

(一)重点解决问题:

结合城市规划区的扩大调整,合理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确定适宜的城市用地规模。解决101国道过境交通以及四承高速公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衔接关系,建立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研究城市的科学发展时序,依据北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重点对城区近期发展建设进行控制和引导,作到近期建设与远景规划相结合,合理引导城区向西发展,创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景观风貌。落实国家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在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研究。

北票虽然存在区域竞争力低;区域整合能力低;社会经济总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较单一;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城镇化水平落后五个发展条件制约因素,但北票的城市发展也具有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业基础和交通这四大优势资源。

(二)规划城市性质和目标

本次总体规划修编将城市性质确定为:北票地区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以粉末冶金、除尘设备、能源建材、农产品加工、轻纺服装、文化旅游加工为主导产业的现代旅游加工城市。

修编的规划目标:建设具有高水平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的现代中等城市。

四、生态环境营造

新一轮北票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生态北票,其生态环境目标为: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将北票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由于北票生态本底特征明显,因此在新一轮规划中,政府实行城乡规划管理和控制的区域。规划区范围之外禁止城乡建设行为;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必须服从城乡规划管理。

主要从工程地质、土壤性质、土地覆盖和生境影响四个方面对我市市域土地进行评价,编制空间管制图,划定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适宜建设地区。同时对我市建设生态城市提出原则和发展方向。

(一)发展原则:

1、发展为要,环境优先

加快发展和保护环境是有机的统一体。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环境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环境优先,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坚持“把住源头、不欠新账,强化整治、多还旧账,全程监管、控制总量,动静结合、平衡容量”。

2、因地制宜,重点突破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协调发展。依据生态功能分区和各地特点,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抓点示范,全面实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建管结合,同步推进

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彻底扭转局部地区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4、清洁生产,节约发展

认真落实节约资源能源的基本国策,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抓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调整结构,加强管理,促进企业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做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

5、组团合作,整体联动

积极推进组团之间、流域之间、上下游之间生态建设保护工作的协调合作,促进人员、技术的交流,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共同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二)重点发展方向:

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目前,北票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面积211.77万平方米,占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的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虽然较大,但分布不均。

规划将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在不脱离现实的情况下创造指标先进,绿地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绿化生态系统。突出城市整体生态平衡,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理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城郊结合,森林与园林结合,扩大绿地面积,将自然引入城市。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现有生态条件,选用、设置适合的建设项目,使规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合理地分布绿地,使居民能近距离地有效地享受绿化空间。

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兼顾周围郊区,使城市的大环境生态工程建设与中心城区的各类公共绿地相结合,形成绿带、绿圈、绿地、绿线相结合的生态良性互动体系。通过大力建设中心城区绿地,合理配置各级公园和广场绿地,形成融山、水、林、园、城为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公共绿地系统;着力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彻底治理污染,基本消除城镇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建设优美、舒适、文明的现代人居环境园林城市。建设一批能为城市增辉添彩的主题公园,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突出传统文化与园林文化相结合,人类与自然相融合。建成“可望、可游、可行、可居”其间的综合性的山水绿地系统。

2、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积极培育以清洁生产、绿色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生态工业。在产品、企业以及企业间三个层次上达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从而促进污染零排放、建立物质闭路循环、重新利用废物资源、有效降低消耗性污染、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工业园区的生态管理等六个方面实现工业体系的生态化建设。积极开发煤矸石、矿井水、煤层气、瓦斯等的综合利用。加强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大废弃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将建成三个工业区,形成针纺园区、农副产品园区和冶金园区。采取减少污染源分布的工业区集中布局、环境空气污染大的产业远离城市生活居住区等布局方式,减缓了污染程度,较好地解决了产业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3、鼓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制定企业发展导向指南,明确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主要产业,增强企业经济活动环境成本意识,培育企业生态文化;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改革,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机制,体现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现代企业文化。

4、培育公众的生态理念和保护生态的行为规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实现社会风尚的生态化转变,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规划预期影响

直接影响。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将会对地区的生态和景观带来永久性的改变。

社会性生态系统发生改变。由于土地使用性质的改变,土地功能发生改变,原有的农村生态系统将由城市生态系统所取代。

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得到改善。“一圈、二带、三契、四廊、五核、七轴”绿地系统的形成,居民活动空间增加,绿量增加(绿地率不低于40%,人均公共绿地140.2平方米),环境湿度得到改善。

城市景观水平得到提高。优良的住宅取代棚户区,绿树掩映的城市道路取代了吵杂拥挤的马路等。

间接影响。城市绿量的增加,改变了植物的生产力,从而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农业生产的减少,降低了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农膜等农村面源污染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空气环境的影响。

潜在影响。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将使地区整体形象得到改变,更趋于空间发展的多元化。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社会产出增加。

结束语: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后,北票未来二十年,拓展与提升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拓展意味着城市空间和产业空间的拓展、意味着城市职能和影响力的拓展、意味着观念更新和发展思路的拓展。

北票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机遇,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应搞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研究工作,促使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将自然、城市和居民融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稳定、协调利用的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复合系统。

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日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篇9

根据**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精神,从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出发,立足长远,深入调研,

制定《**区“十一五”时期城市管理规划》。这是今后五年城市管理工作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对我区总体规划纲要的实施和未来一段时间城市管理的

发展将发挥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十五”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简要回顾

“十五”时期,我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化四区”奋斗目标,抓住筹办奥运、重点功能区建设、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三大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工作任务,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管理良性循环机制,城市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结合我区道路交通系统布局和特点,统筹规划道路交通组织建设,加快实施路网和交通枢纽建设,构筑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支持重点地区发展,方便百姓出行。

五环路、京承高速路、**北路等10多条城市高速路、主干路相继建成通车,**路一期、广渠路一期等将于年内完工,对100多条区属道路进行了大、中修,维修

、改扩建一大批社区道路、农村道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加大对解决停车难问题的调研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停车场的建设,已对307个机动车停车场

进行了备案。

按照“深化环境整治,消除脏乱死角,提高生活质量,美化首都环境”的要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设398万平方米

,规范、整顿、取缔各类市场320个。进一步加强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先后完成高安屯卫生填埋场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启动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主体建设工程

;新改建城市公厕240座;酒仙桥地区、大屯地区的粪便处理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在202个小区进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36%。道路

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2003年研究制定了**区垃圾长效管理办法,实现了全区生活垃圾密闭式收集、清运、无害化处理率100%的目标。2003年底正式启动创建国

家卫生区工作,顺利通过了市爱卫会的4次专项检查验收、国家爱卫会的综合检查和国家、市爱卫会组织的多次明查、暗查,已经达到国家卫生区标准。

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和专业作业的市场化、企业化进程。进行环卫体制改革,成立了**区环卫服务中心和**区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剥离了行政管理职能,逐步

向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方向迈进。建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成立了宝嘉恒基础设施投资公司,负责**区的市政道路拆迁、建设工作。同时,积极吸

引民间资本投资市政道路建设,启动了亮马河北路等道路建设工作。采取公开招标形式,选择有资质的建设队伍参与城市主、次干路建设和区管道路大中修工程。

提升户外广告设置水平,运用市场运作形式,整合广告资源,对朝外大街、东三环路、京顺路、望京地区、CBD地区的户外广告进行统一规划,组织招标拍卖工作。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建设。落实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条专块统”,推进重心下移,强化城市基层管理,街道办事处的城市

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实现了街道办事处工作重点向城市管理的转移。全区21个乡全部设立了地区办事处,强化了农村地区城市管理工作。街道、地区办事处

的服务职能得到加强,全区上下城市管理意识明显加强,初步搭建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基本框架。

二、“十一五”期间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我区新的城市功能定位,城市管理工作将立足于“三个优化”,立足于以人为本,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

着手基础建设,研究理顺体制,调整完善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整体水平,努力建设完整统一、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灵活有效的现代化城市管理和公共

服务体系,为“三化四区”和“新北京、新奥运”建设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原则。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理清城市管理思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和改进

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

2、大胆创新原则。国内外城市对城市管理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取得的很多经验,符合城市管理现代化的规律。要大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城市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经验

,加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3、稳步推进原则。坚持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探索的连续性,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积极试点,稳步推进,处理好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确保工作不断、正常

运转,收到良好效果。

(三)总体目标

坚持城市管理工作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带动发展,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水平、环境建设水平、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快推进“三化四区”进程,优

化发展环境。

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逐步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框架,积极探索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主体在首都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建立政府、市场

和社会分工合作的公共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使城市管理工作适应我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

三、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根据“十一五”期间城市管理总体目标,我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在体制机制建设上要在综合研究、综合决策、综合协调上下功夫,实施“统一协调、各负其责、强化

基层、发动群众”的管理方式,构建更加科学的城市管理模式。

(一)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

“十一五”期间,要下大力气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力争我区的城市管理水平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实现较大提升,适应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

群众的要求。

1、进一步明确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

从城市管理工作看,政府职能主要是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区要进一步加大的城市管理工作的研究力度,理清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

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该转化的转化,理清政府、市场、社会的界限,解决好政府职能错位、缺位和越位问题,为从根本上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保障首都城市的安全运行,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2、围绕实现政府职能,构建区、街分工合理,市场和社会充分发挥作用的城市管理框架。

对现有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进行进一步完善,逐步建立起“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模式。

(1)城市管理部门的改革。

2006年底以前,把分散在各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能进行整合,组建**区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全区城市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各专业部门开展工作。

继续推进机构改革,根据工作需要,2006年,对城管监察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实现城管分队的人、才、物统一由城管大队直接管理,区政

府统一调度使用,分片包干执法,形成事权与财权一致、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现代城市管理体制。

城市管理机构要继续向社区延伸,专业管理部门可采取在社区设立办事点的办法,方便群众办事,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2)专业作业部门的改革。

城市管理的作业养护工作逐步推向社会,走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道路。研究推动区环卫服务中心、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市政管理所等作业养护部门的体制改

革,争取利用3至5年时间,将上述专业作业部门全部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3)街道办事处的改革。

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以为民服务为主题,建设服务型街道。

梳理街道职能,使街道集中精力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利用2至3年的时间,将该回归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能回归专业管理部门;该由市场和社会办的事情,

尽快剥离出去,交给市场和社会。街道办事处内设科室改为专业管理部门的站所,担负基层专业管理和服务的责任。

改革街道机构设置,创新为民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准确摸清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围绕解决问题,改革原有的街道管理体系,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和制度

,实现为民服务的标准化、管理的规范化、工作的细致化。

代表政府统筹、组织、监督政府各专业管理部门的工作,实现专业管理与综合管理以及社会管理的有机结合,切实履行好对辖区工作“负总责”职能。

(4)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

剥离社区承担的行政职能。属于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身应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得硬性摊派到社区;不属于社区任务,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可采

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办法解决。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从抓好居民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为社区居民创造一

个安全、舒适、整洁、方便的生活环境,不断满足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

积极研究和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多类所有制企业兴办社区服务项目,建立社区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培育社会服务市场和服务体系。

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切实解决社区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社区建设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鼓励社区对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制约。建立社区评议考核街道和专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制度,研讨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

考评体系,评议考核的结果作为考评工作以及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学习型社区。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让社区人了解社区建设情况,参与社

区事务的讨论和社区大事的决定。

(二)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机制

围绕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城市管理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等运行机制,建立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的公共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管理中政府

职能的到位,市场功能的入位和社会功能的归位,探索建立更加高效的公共管理框架。

1、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群众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成立**区城市管理专家学者顾问团,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和科学决策力度。制定完善城市管理重

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和决策责任制,优化政府重大决策的规划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信息反馈和决策后评估机制,实现城市管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2、工作协调机制。

建立城市管理工作定期协调制度和例会制度,由城市管理综合部门牵头,对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复杂、难点问题进行调度和协调,确保城市建设、管理过

程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能够进行高效、及时的协调,提高城市整体运行效率。

3、信息公开机制。

尊重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知情权,积极利用群众热线、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让广大市民知晓并理解、支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制定并完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演习、演练,加强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5、市场运行机制。

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实现形式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继续将目前由政府承担的社会性的、群众性的、技术性的职能向市场和社会转移,鼓励市场和社会积极投入城市

管理领域。对于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公共服务项目,要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更多的交给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担,政府不再单独包揽。对于准经营性项目,建立政府投资

和社会投资有机结合的投资运作机制,在政府资金引导下,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6、社会参与机制。

进一步畅通城市管理部门同市民的沟通渠道,建立双向传递和交流机制,形成市民关注和踊跃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

鼓励和培育市民的自主性。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舆论等途径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强化市民的自主性,主动参与政府的决策和执行过

程,参与各种维护城市形象、改善城市面貌的活动。特别是要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积极营造和谐社会。设立城市管理基金,对市民参与城

市管理的先进行为给予奖励。

积极培育、发展和健全社会组织,增强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政策支持、税收减免、资金资助等方面,大力培育并引导社会组织主动地、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

的管理,向政府献计献策,提升城市管理质量。

(三)进一步探索城市管理新方法

围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管理方法和技术创新。

1、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区

加大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落实力度,加强工作协调,解决好管理与执法配合问题,同时更多地发挥好司法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加快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版权所有

学习和借鉴东城区万米网格城市管理经验,搭建区级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两轴两中心”体制和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

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我区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逐步建立沟通快捷

、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2006年上半年完成CBD地区和望京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2007年底以

前在全区实施网格化管理。

建立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城市管理各部门根据各自工作需要,建立各专业数据库,达到“底数清、情况明、服务效率高”的信息数据化城市管理的要求。

3、加快推进电子政务

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方便群众参与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各部门对外网站建设,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

及时更新公开内容,推进政府城市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城市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难度很高,关系到整个城市的运行和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落实工作

全区各级、各部门领导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城市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领导,下大力气做好各项措施的

落实工作。

(二)建立适应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财政体系

一是要加大财政对城市公共事务的投入,增加公共财政对城市管理的支持,建立起合理的公共财政体系,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要给足、到位。二是要切实按照

“费随事转、事随责走、责随权变”的原则,调整条块之间的资金分配。三是要加强对基层的财政支持力度,在财政、人员、组织等各个方面并给予足够的保障,

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解决一些地区财力不均衡的问题。

(三)努力提高各级干部和市民对城市管理的认识

一是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全区各级干部进行培训,通过系统深入学习城市管理的有关知识,切实提高全区城市管理干部关于管理现代城市的

理论素养。二是要加强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发动新闻传媒大力宣传城市管理工作,使每名群众都能感到自己在城市管理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自觉地投入到

维护城市管理的行动中。

(四)改革创新,搞好试点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篇10

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以规范管理、作风建设为主线,着力推进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行风建设,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使全局风貌焕然一新。

(一)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对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对局属各单位、各部门量化指标,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兑现。三是对执法人员强化政治纪律和素质教育培养。我局对执法队伍实行了“军事化管理”,开展“每周一军训”、“徒步拉练赛”、“篮球赛”和“徒步毅行至敬老院送温暖”等活动,适时组织队员开展行政法规学习考核,竞争合格上岗,着力打造成为一支“团结、务实、奉献、清廉”的城管队伍。

(二)加强业务建设。一是强基础。深入“运营市场化、管理网格化、作业精细化、考核常态化”的“四化”理念。抓好夜间道路机械化作业和人行道的保洁工作;充分发挥城管监督员和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加大对“六乱”纠章处罚力度,确保城区井然有序;强化渣余土监管,提前介入抓服务指导,督促工地建好洗水平台;针对合泰地区、富家陇地区等重难点地段,加大整治、宣教力度,疏堵结合管理好该区域;着力打造示范带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品位,深入开展了“农户评比”、“楼栋评比”“岗位评比”,并按要求实行了四级管理考评,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创亮点。在中国网络电视台长株潭台、株洲传媒网开设了以“美丽株洲、金色荷塘、民生城管”为主题的大城管工作纪实专栏,利用城管网络宣传平台,进一步引导广大市民增强城市主人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城市管理、共同维护公共环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联合工商、教育、五小等单位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深化教育宣导,共创和谐文明城区;广泛发动志愿者队伍,开展义务大清扫,整治城市牛皮癣,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探索城中村自治管理,成立富家陇地区居民自治协会,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提升该地区市容环境卫生总体水平。垃圾分类

破题老旧无人管理小区的难题。采取“1+1”,社区与业主委员会共同建立业主自治物业管理组织,凸显社区自治管理新亮点,目前,我区已先后在晏家湾社区内的湘运、城东、栗枫三个小区及西子社区、袁家湾社区、石子头社区得到推广。为我区老旧无人管理小区规范长效管理,为实现社区社会管理业主自治开创出了一条新途程。

“民不畏吏而畏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我行使职权的宗旨。为此,我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要求带好班子,从自身做起廉洁自律,将廉政工作落到实处。在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方面,我严格按照要求,当好全局及其部门廉政建设的“总舵手”,层层落实责任。工作过程中,注重关注了解各部门各方面廉政情况,发现不良倾向及时督促整改,对同事和下属多提醒,不闻过饰非,不袒护。同时,充分发挥制度这杆“标尺”的作用,注重以制度管事,以制度律人,尤其在大额资金管理、工程招投标、用人等方面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廉洁自律方面,我时刻注重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锤炼党性修养,即使再忙也按时参加中心组学习和局党委的民主生活会。时刻提醒自已用好手中的权力,做到公正办事不偏颇,清廉奉公不谋私,奉行勤俭节约,在人、财、物等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依程序办。在职群中,树立起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和威严。

下半年,我局继续以“保二争一”为总体目标,围绕创卫“复检”和创文“达标”这两项重点中心工作,高处着眼抓管理,深处发力抓整治,细处下手抓考评,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奋力打造荷塘城市管理发展升级版。

(一)加强综合整治。基本改善城区和乡镇“六乱”行为。以难点为突破,以疏导为手段,合理规范布局,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

(二)加大宣传力度。元月份我区在中国网络电视台长株潭台、株洲传媒网开设的网络平台,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与肯定。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加大城管工作宣传力度,让各部门及群众了解城管工作、参与城管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