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保证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08:27

合同管理保证措施篇1

【关键字】铁路评标办法施工组织设计投标

中图分类号:F53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

2012年5月14日铁道部颁布了《铁路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实施细则》铁建设【2012】92号文件,本文件自2012年6月1日起执行。文件中规定了铁路投标采用综合评估法与经评审最低投标价法在开标会上随机抽取其一作为评标办法,增加了铁路投标的公平性、透明性。

“实施细则”执行后,铁路投标招标文件的形式相对固定,对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形成了固定范本,投标单位所投不同铁路标所编制的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格式基本固定。只有深刻理解铁路招标文件、对评标办法中评审(评分)因素的要求作出实质性的响应并形成固定的投标文件格式,在不同的铁路投标中才能快速完成铁路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招标文件技术标评标办法的理解程度、响应程度以及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格式的合理确定能体现出一个投标单位的编标水平,并给评委留下最直观的印象。而铁路投标从购买招标文件挂网到递交投标文件一般为20天,投标文件编制时间紧、任务重、符合性强,如何快速、优质的完成投标文件的编制是各投标单位需要克服的一项难题。

二、对铁路投标施工组织设计评标办法的剖析

铁路招标文件两种评标办法中对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要求相同,均为通过制,要求对参与评审的全部评审子项中80%及以上的子项通过评审,其中施工组织设计评审项目中重点的评审项目要求均有60%及以上的子项目通过。

评审(评分)因素归纳有:

一)、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本条要求投标文件的编制必须要在招标文件的要求的形式、格式下进行,不得更改招标文件中固定的目录、表格等形式。

二)、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满足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

本条要求投标文件的编制范围要在招标清单范围内进行,不得扩大编制范围及缺少招标范围内的施工项目。所采用的标准、规范等相关强制性标准必须为现行标准,不得出现作废条文、标准。

2、总体施工组织针对性强、可行,施工区段划分合理。

本条要求方案、措施的编制要有具体的针对性、切实可行,要有具体如何操作。要体现出对所承担的施工施工任务、范围进行区段划分,划分的原则一般应遵循便于施工管理、施工任务均衡等原则。

3、施工总体布局合理,有详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大型临时设施布局符合设计要求,满足需要。大型临时工程实施方案可行,且有对应平面布置图。

本条中3个评审因素可以归纳为要有详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平面图中项目部、架子队驻地以及拌合站、梁场、铺架基地等大型临时设施的设置要合理,既有交通道路、施工便道、便桥、图标等元素要齐全。

4、总体施工方案针对性强、可行。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合理、可行。

本条与第2条基本相同,对总体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有具体的针对性、切实可行,要有具体如何操作。根据招标文件中清单各章节要体现出各专业工程施工方案,方案的编制也要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5、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合理、可行。

本条要求在投标文件中分析哪些为重、难点工程,并相应单独章节的编制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

6、各专业施工组织衔接合理、可行。

本条主要体现对施工组织的安排要科学合理、贴近实际切实可行。

7、各专业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合理、可行。

本条要根据招标文件清单中的施工项目论述施工方法及工艺,施工项目的方法及工艺要齐全、合理、可行。

8、过渡工程方案符合设计要求、可行。

本条主要为有过渡施工的项目需要论述,如无过渡工程可以保留章节标题号、内容填写“本工程无过渡工程施工”。

9、接口工程方案合理、可行,为其他工程预留条件。

本条主要体现接口工程施工安排合理,如线上工程与线下工程、站前工程与站后工程以及各细部接口工程的施工安排要合理可行。

三)、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1、主要节点工期安排合理、可行。专业工程工期安排合理、可行。

本条要求主要节点工期、专业工程工期必须要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在符合招标文件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期。

2、网络计划图合理、可行。进度横道图合理、可行。关键线路清晰、合理。

本条要求投标文件中必须有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中必须要合理的体现出关键线路。

3、工期保证措施合理

本条要求编制工期保证措施,一般单独章节进行编制,措施的编制与方案的编制相同要有针对性、合理、切实可行。

四)、资源配备计划

1、劳动组织及劳动力配置计划合理。架子队组成合理(对自有劳力和外雇劳力配置情况有说明)。有季度或月度劳动力计划图(或表)。

本条要体现必须有对自有劳力和外雇劳力配置情况有说明,一般形成“自有劳力和外雇劳力配置”。必须根据招标文件后附表形成“劳动力配置计划表”。劳动组织及劳动力的配置要合理。

2、物资供应计划合理。物流组织安排合理、措施可行。

本条要求要有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招标文件中没有固定格式、需自行设计表格形式。物资供应计划、物流的组织要合理、可行。

3、主要施工设备数量及规格配备计划合理,满足要求。施工测量、试验设备配备合理,满足要求。

本条要求要形成“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拟配备本工程的测量、实验仪器设备表”。表格形式在中标文件中已有要求,表格的填制必须要满足主要专用设备完全符合招标文件要求,设备名称、能力、数量必须完全响应招标文件最低要求。其他设备与测量、实验设备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备。

4、工程用款计划合理。

本条要求必须根据招标文件后附表形成“合同用款估算表”,填表时需注意合计数为投标单位报价数。表中单位为人民币千元、一般金额保留小数点后3位。用款进度要根据施工进度合理编制。

5、外部电力需求计划合理,有一定自发电能力。临时用地计划合理(有临时用地计划表)。

本条要求有“临时工程占地计划表”、“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表格的填制要贴近实际、切实可行,其中需要注意“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中需要电量单位为“KVa”。

五)、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健全(有机构框图)。人员配备合理(有人员数量配备表)。质量管理制度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机制合理、可行。

本条要求要有“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框图”、“质量管理人员数量配备表”,要有质量管理制度。保证措施要合理、可行。

2、试验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及监测制度健全。本条要求在质量保证体系中有试验检测机构、并有相关监测制度。

3、各专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完善、可行。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完善、可行。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完善、可行。对已完工程的保护措施完善、可行。

本条要求要有各专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有冬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要有已完工程质量保护措施。措施要完善、合理、可行。

六)、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1、安全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健全(有机构框图)。人员配备合理(有人员数量配备表)。安全管理制度健全。

本条要求与质量保证措施相似要有“安全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框图”、“安全管理人员数量配备表”,要有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措施要合理、可行。

2、安全保证措施:各重点专业工程(难点隧道、难点桥梁等)安全保证措施完善、可行。营业线施工(如有)安全保证措施完善、可行。高空作业(如有)安全保证措施完善、可行。防火(包括火工品管理)、用电安全保证措施完善、可行。防洪安全保证措施完善、可行。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可行,有针对性,有应急预案。其他特殊要求的安全措施可行。

本条要求要有重点专业工程安全保证措施、营业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如有)、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防火用电侵权保证措施、防洪安全保证措施、安全风险预防措施。评标办法中要求的各种保证措施必须全部响应(如有),如有特殊要求的施工项目需编制相应的保证措施。

七)、其他措施

1、环境、水、文物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管理机构健全。环、水、文物保护措施可行。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符合要求。

本条要求必须有管理机构、临时用地复垦方案,保护措施及方案要合理可行。

2、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完善、可行。特殊地区(如有)施工措施。

本条要求要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如有特殊要求的需相应的进行编制。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满足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健全。保护措施可行。

本条要求必须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保护措施,各类目标要完全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进行填写。

三、快速编制铁路投标文件

通过对铁路招标文件评标办法的深入理解,能快速完成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首先根据招标文件所给目录作为一级章节目录,将归纳的评审(评分)因素点做为二级、三级章节目录。然后根据清单所列的专业施工项目,在既定的章节目录下进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的编制,最后完善其他章节及图表。

一般各施工单位在投铁路标的过程中通过对招标文件的理解深入,往往会选定专业施工项目全的重点铁路工程投标进行完善编制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作为铁路投标技术标范本。范本形成后,投标施组的格式基本固定,在不同的铁路投标施组的编制过程中仅仅需要根据清单中专业施工项目更改相应的施工方案、工艺、工法,更新安全、质量、工期等目标以及其他一些相应的修改,就能完成另一个铁路投标施组的编制。

四、不同铁路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需注意的事项

在有铁路投标施工组织设计范本后,编制其他铁路项目投标施组时仅仅需要更新部分内容就能完成新的投标施组的编制,大大提高了技术标标书的编制效率,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投标文件文档的目录结构基本固定,需根据清单中专业施工的项目对目录进行校核,如有无隧道、房建、四电等专业施工。

2、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安全、质量、工期等目标进行一字不差的更换。

3、更换各组织机构框图中机构名称。

4、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根据清单中专业施工项目进行相应的增减。

5、安全、质量保证措施要根据清单中专业施工项目进行相应的修订。

合同管理保证措施篇2

关键词:箱梁结构;钢筋保护层合格率;提高措施

钢筋保护层指的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外部表面提供包裹作用的,同时距离钢筋主筋距离最小的一层保护层结构,而在箱梁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箱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对箱梁结构的施工质量以及实际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箱梁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结构施工质量不合格,将会直接导致箱梁钢筋在施工以及使用的过程中直接在外部空气之中,最终产生一系列的腐蚀现象,对箱梁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事实上,在箱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造成箱梁钢筋保护层施工作业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做好相关预防措施,保证箱梁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合格率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1、箱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的影响因素

具体来讲,箱梁结构钢筋保护层在施工过程中的合格率主要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1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指的是施工操作人员在箱梁结构钢筋保护层施工作业的过程中由于自身不负责的工作态度而造成的钢筋保护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不合格问题,同时质量监督检察人员没有质量控制意识不强也是导致箱梁结构钢筋保护层合格率过低的因素之一。

1.2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指的是操作人员在箱梁结构钢筋保护层施工作业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专业技能问题造成的钢筋保护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不合格问题,例如保护层垫块绑扎不够牢靠、钢筋定位和绑扎位置不够准确、钢筋骨架绑扎和定位不够准确等等。

同时,施工人员在箱梁结构保护层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对不同结构的不同施工技术的应用也会导致箱梁结构钢筋保护层出现一定的合格率问题,例如在钢筋绑扎过程中不同施工技术对保护层质量合格的影响也不同,首先腹板箍筋绑扎时是否与钢筋绑扎台座靠近以及具体紧固性要求多高、腹板箍筋在钢筋骨架作用下产生变形时主要采用什么样的保护措施并保证其不会出现内侧腹板钢筋保护层偏大的现象等等,这些都是会在箱梁结构施工过程中造成钢筋保护层出现质量问题并导致钢筋保护层合格率下降的因素。

2、提高箱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的具体措施

具体来讲,提高箱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的措施应该从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以及对技术措施的应用两个方面共同展开,提高箱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的措施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2.1针对箱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提高的人员管理提升措施

施工单位在箱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首先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指导,加强对其施工过程中责任心的培养以及细致态度的培育,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专业负责的够工作态度,同时有效的完成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提升其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同施工技术应用熟练程度,保证其能够有效的完成施工技术的应用,保证其施工过程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质量合格。具体来讲,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人员采取以下措施以保证箱梁钢筋保护层的合格率:

(1)对应用的施工技术贯彻落实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施工人员牢固掌握相关工艺技能,清晰明确的认识到箱梁制作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2)对施工人员进行思想动员会,激发其在施工过程中的认真细致以及专业负责的态度,保证施工人员提高在工作过程中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2.2针对箱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采取的技术管理提升措施

针对箱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采取的技术管理提升措施有很多内容,其具体应该包括以下措施:

(1)加强对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控制和监管

施工单位应该针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监管以及核查,确保箱梁结构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符合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从结构组成上提高钢筋保护层的合格率。施工单位可以针对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混凝土混合料的搅拌质量、混凝土的浇筑以及密实、混泥土的保养工作等等加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核查措施,保证上述内容中的混凝土材料质量合格,严禁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到箱梁施工的过程中,同时加强对砂石材料含水量的检测频率,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温度以及含水量)及时的调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配和比一级用水量。

(2)加强对钢筋骨架质量的控制和监管

施工单位应该在钢筋骨架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有效的加强对钢筋骨架质量的控制和监管,针对钢筋骨架施工过程中的钢筋制作、绑扎、安装以及模板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采用钢筋定位架继续拧钢筋骨架绑扎的作业,保证钢筋之间的距离和钢筋自身绑扎的位置符合箱梁结构的设计要求,保证钢筋骨架线性顺直的同时兼顾到钢筋自身绑扎过程中的牢固性和严密性,采用双重绑扎的标准有效的提升钢筋交叉点的绑扎和安装质量,同时针对钢筋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以及钢筋结构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骨架变形或者移位工作做好监测以及控制工作,针对钢筋绑扎安装的各个阶段的施工工艺质量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以及监督,保证钢筋骨架的质量符合工程设计中箱梁结构的要求,进而有效的保证和提高箱梁钢筋保护层的合格率。此外,在箱梁结构的模板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也应该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模板的材料、安装以及拆除过程中都不会对钢筋结构保护层的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保证模板在上述过程中的施工行为不会造成保护层变形的情况。

3、结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预制箱梁的保护层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内容,施工单位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控制和监管措施,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培养,保证其能够控制自身在箱梁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行为,保证施工工艺的应用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大力的推行标准化、精细化的施工模式,保证箱梁保护层的合格率得到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沈耀.加强预制箱梁精细化管理,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6):42.

[2]袁孝义,李志强.浅谈提高钢筋保护层合格率的一些做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227.

[3]陈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168.

合同管理保证措施篇3

关键词:血站纠正预防措施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287-02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自2000年按照iSo9000管理模式运行以来,已经历了近10年的时间。通过体系运行的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健全及不断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血站质量管理水平的最佳方式。同时,血站不断探索新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手段是一种必然趋势。在近10年的血站质量管理工作实践中,可以用四个“凡事”来概括中心的做法,即“凡事有法可依,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10年来,中心进行了17次内审、11次管理评审和11次外部审核。发现问题600余个,共开出146项不合格报告(其中外部审核42项)。针对开出的不符合项报告,均及时采取了纠正和预防措施予以关闭,保证了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不仅体现了中心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同时操作它的人员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管理评审、内部审核与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共同组成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机制,是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因此,纠正和预防措施是质量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的重要保证。

一、纠正和预防措施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在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中,管理职责可比作人的大脑,资源管理犹如人的血液,产品实现就像人的肢体,而测量、分析和改进,好似人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一是对周身起控制与调节作用,二是通过反射进行分析、判断从而下达指令,使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统一。

测量、分析和改进虽是iSo9001标准四大板块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其结果将直接影响体系的持续改进。而纠正和预防措施是该环节的压轴戏,是pDCa的a(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由此可见,它在体系中承上启下,地位非常重要。

二、纠正措施在采供血过程中的应用

纠正措施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组织在内审时,按照审核依据,根据现场审核的结果最终会开出不符合项报告;接受外部审核时,审核组最终也会开出不符合项报告。面对开出的报告,中心要求体系运行各部门、科室及时查找原因,纠正不合格。无论内审或外审,由于时间的限制,均采取抽样的方法,发现的问题不可能代表所有存在的问题。故应举一反三,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追根溯源,对出现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受审部门组织实施纠正措施计划,如需相关部门配合时,可提请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协调解决,确保按规定的时限,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相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条款有:4.2.3文件控制、4.2.4质量记录的控制、7.2.3顾客沟通、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5产品的防护、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3不合格品控制等。对于这些问题,在制定措施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4.2.3文件控制,这是在体系运行初期时,对文件的编、审、批,文件的受控状态,外来文件的识别、控制,以及文件的发放、更改、回收等环节,由于缺乏经验,容易出现问题。这类问题比较容易纠正,且纠正得较彻底,只要措施到位,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不大。但像条款:4.2.4质量记录的控制、7.5.5产品的防护,重复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较大。这是因为,质量记录一是在时间上,每天都会发生;二是在采供血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会用到。产品的防护同样也存在着一是周期长,从血液的采集到最终交付给医疗用血机构为止;二是环节多,如经过采集、制备、储存、发放、运输等,各个环节稍不留神就会出现问题。针对上述具有范围广、周期长等特点的环节,中心在制定纠正措施中,一方面注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另一方面,建立并实行业务、行政巡查制度,加大日常工作中的监管力度,严格按《血液中心综合目标考核标准》对各环节进行检查、奖惩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三、预防措施在采供血过程中的作用

预防措施是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不适用于已发现的不符合,但是,通过分析已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有可能找到组织其他区域更大范围内的潜在不符合,这就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了信息和依据。

采取预防措施对于组织来讲是难点,在审核实践中收集到组织采取预防措施的证据并不多。采取预防措施的关键环节是通过识别趋势,收集相关信息,了解潜在不符合在何处。要有高度的问题意识,对收集的信息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分辨是否包含了可以采取预防措施改进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做出评价,确定是否应针对该问题采取预防措施。若对该信息不予理睬,就会产生潜在不合格,甚至发生不合格的风险。

俗语说“千金难买回头看”。任何组织在“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潜在不良因素或多或少总会存在,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因素所采取的措施既必要又丝毫不能松懈。预防措施是为防止发生不合格,而一个不合格可以由若干因素产生。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和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针对潜在的不合格或潜在不期望情况,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把不合格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尽管对某些问题已制定预防措施,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虽按照预防措施执行,问题还是发生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措施制定得不够完善,制定措施时,对潜在的问题分析得不够充分,相关的因素未全部考虑进去,故虽按照制定的措施执行,但效果并不理想;另一种就是人为因素,在执行措施的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制定的措施执行,人为地简化程序,同样也达不到预防目的。

我中心在采供血工作中,为防止献血时间间隔不够、淘汰血源再次献血,采用了指纹识别系统;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急需用血,满足临床供应,制定了采供血应急预案;为防止在严冬和酷夏对可能出现的季节性血液暂时紧张情况,采取了在高校、大型国有企业建立应急血源队伍等措施来保证持续供应;为保证制备出的血液成分安全有效,增加了电脑监控软件对血液制备过程的人员、设备、血液来源和原材料、方法步骤、环境条件等相关信息进行追溯;为保证血液的检验质量、信息的完整,增加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从标本接受到检测报告发出的整个血液检测过程符合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为在血液的交接和发放过程中避免差错,采取双人核对、签字等,这些都是我们采取的行之有效的相应预防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制定预防措施的地方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总结、勤于思考,对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充分发挥其作用,将问题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把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及时、有效地应用纠正和预防措施,是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的保证

无论采取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实施及时、有效的措施,保证采供血过程规范,确保血液质量,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在不断完善中持续推进,在持续改进中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预防措施关注的重点是其有效性,制定预防措施是为了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因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至于不合格何时发生,无具体时间,故在时效上无确切的要求。然而制定的措施最终能否起到预防作用,防止不合格的发生,达到预期的目的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对于纠正措施我们在关注其有效性的同时,还应关注其及时性。在纠正措施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问题上,丝毫不能松懈,若任其发展、接二连三地出现,势必造成严重后果。

我们不仅要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记录采取措施的结果,并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评审和验证。如果措施无效或效果不理想,要及时对其修正或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的作用,使采供血工作沿着正常的轨道运行。我们将继续坚持“只有完善,没有完美”的管理理念,为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再创新业绩。

参考文献:

1.沈行锋.iSo9000与血站质量管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合同管理保证措施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项目管理

施工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做好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可以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一、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与程序

1.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质量控制、项目安全控制、项目成本控制、项目材料管理、项目机械设备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现场管理、项目组织协调、项目竣工验收、项目考核评价、项目回访保修。其中的合同管理,从广义上理解,应包括项目的投标和合同的签订。

2.施工项目管理的程序。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编制投标书进行投标――签订施工合同――选定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项目开工前的准备――施工期间的管理――竣工结算、清理各种债权债务、移交资料和工程――进行经济分析――做出项目管理总结报告――项目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根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奖惩――项目经理部解体――项目回访保修。

二、施工项目目标控制

1.进度控制。(1)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指在确认的进度计划基础上实施工程各项具体工作。在一定的控制期内检查实际进度完成情况,并将其与进度计划相比较,找出偏差,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制定调整措施,修订原计划,保证施工项目尽量按原定计划竣工验收。项目进度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2)施工项目的进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规划、控制和协调。规划就是确定总进度目标和各种进度控制子目标,并编制进度计划。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分阶段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出现偏差则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协调是指协调施工项目各参加单位、部门和工作队组之间的工作节奏与进度关系。(3)进度控制的主要措施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管理措施等。

2.质量控制。(1)施工项目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它是在“合同环境”下形成的,合同条件中对施工项目的功能、使用价值及设计、施工质量的明确要求都是建设单位的“需要”,因而都是施工项目质量的内容。(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是为达到施工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投资者一般都直接介入整个生产过程,参与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对各种要素的质量管理。要达到施工项目的目标,建成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就必须对整个项目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3)项目质量控制应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项目质量控制的标准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发包人的要求。

3.安全控制。项目安全是项目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没有完善的安全措施,项目管理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项目经理部必须将安全控制放在管理的首位,充分保证项目的安全。安全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安全控制应遵循下列程序:确定施工安全目标,编制项目安全保证计划,项目安全计划实施,项目安全保证计划验证,持续改进,兑现合同承诺。

4.成本控制。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指项目形成过程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主要是指承包商针对合同任务对象根据合同价实施成本控制,目的是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由于项目管理的一次性,施工项目工期较长,施工过程复杂,各种资源量庞大,成本信息量大,各种统计口径不一致,因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任务是非常复杂而艰巨的。

三、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

1.施工项目劳动力管理。(1)项目劳动力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现有职工;二是分包给劳务公司。无论是哪种来源,技术工种的工人都必须持证上岗。(2)企业内部的劳动服务方式应当实行劳务承包责任制,由企业劳务管理部门与项目经理部通过签订劳务承包合同完成承包任务。劳务分包也必须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3)劳动力的动态管理指的是根据生产任务和施工条件的变化对劳动力进行跟踪平衡、协调,以解决劳务失衡、劳务与生产要求脱节的动态过程,目的是实现劳动力动态的优化组合。

2.施工项目的材料管理。施工项目的材料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由于材料费在流动资金中和工程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加强材料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主要途径。第二,材料供应是材料管理的首要环节。目前材料主要有企业集中供应、项目自行采购和企业、项目联合供应的方式。第三,现场材料管理包括材料管理责任制的建立、材料计划的管理、进场验收、储存保管、领发、使用监督、回收和核算。

3.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1)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指对施工项目机械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施工机械设备装备、设备的合理使用、设备的保养和修理以及设备的更新。(2)施工项目机械设备装备是指根据施工过程中机械化施工的要求,合理选择机械设备的过程。机械设备装备主要有购置、租赁和自制。(3)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应抓好机械设备的使用制度的建立、严格执行机械设备使用中的技术规定、建立机械设备技术档案。(4)机械设备的保养是为保持机械设备良好技术状态,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技术护理的措施。机械设备修理是对机械设备有形磨损进行修复、排除故障,对损坏老化的零件更换、修复的工作。

4.施工项目资金管理。资金管理对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资金收入预测、资金支出预测、资金收支对比、资金筹措和资金使用管理。

5.施工项目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实现项目目标控制的保证。主要任务就是及时、准确地向项目管理各级领导、各参加单位人员提供所需的综合程度不同的信息,以便在项目进展的全过程中,动态地进行项目规划,迅速正确地进行各种决策,及时检查决策执行结果,反映工程实施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为项目总目标控制服务。

合同管理保证措施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分包管理;措施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适应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对工程项目进行分包管理,以顺利完成工程任务。企业在工程项目分包程序中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针对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探索更加完善的分包管理措施,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1建筑施工项目中分包的含义和程序

建筑工程中的分包指的是总承包方将自己承包的工程的一部分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承包的行为。其中,将工程发包给第三方的施工企业为总承包方,承包施工工程的第三方为分包方,总承包方和分包方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筑工程项目的分包程序包括工程项目策划、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选择合格的分包方、通过招标确定分包方、签订分包合同等,具体操作程序介绍如下:(一)工程项目策划。工程项目策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的管理模式、人员构成、设备配置等,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项目部依照合同并根据企业实际对项目的实施与管理进行综合策划。(二)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分包工作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综合性较强,因此必须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施工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一般管理机构应设置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和相关职能负责人,由这些人共同构成合同管理小组来组织协调项目管理工作。另外,还要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三)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分包过程中要严格落实申报审批程序,防止违法分包或随意分包现象;严格按照分包方资格审查的有关规定对分包方进行资格审查;严格落实分包合同的签订程序,保证合同质量。(四)选择合格的分包方。选择分包方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首先要严格审查分包方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法人证书等证件;其次要严格审查分包方的技术水平、人员配置、施工能力、资产状况等,掌握分包方的施工实力;第三要实地考察分包方承包过的工程,掌握其施工质量、履约情况等,判断其是否能够分包本企业的工程;第四要考察分包方是否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以往的业绩情况。(五)通过招标确定分包方。分包方需购买项目招标书,并根据招标要求编写投标书,项目部合同管理小组再按照《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对分包方进行评标。(六)签订分包合同。项目部合同管理小组要编写分包合同书,根据上级批示与中标方进行谈判并签署分包合同。

2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当前我国建设项目施工中分包管理常见的问题有:分包方施工质量差,分包方的工作人员素质低,分包方延误工期,分包方只注重自己的施工管理而忽视工程整体发展情况,总包商逃避自身义务。

针对上述问题,具体的解决办法如下:在工程质量方面,要在合同中写明施工材料的具体要求,加强材料监督与管理,同时要实行动态检查,及时制定改进计划;在工人素质方面,要对分包方的工人素质进行考察,督促分包方加大对工人的培训力度;在延误工期方面,总包商应加强施工进度监控,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以激励分包方按期完工;在施工管理方面,总包商应引导分包方树立项目整体性观念,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分包方应承担协调配合的义务;在逃避义务方面,分包方应该同总包商建立利益共同体的观念,共同履行义务。

3分包管理措施分析

分包管理在建设施工项目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如何管理好工程分包,关系着整个项目的完成质量,下面就对分包管理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3.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立一支高效协调的管理队伍,制定长期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划分好部门职能,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实行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形成制度化、程序化管理,为机构协调合作与管理以及分包工程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3.2严格执行分包方引进程序

要想做好分包管理工作,选择合格的分包方是关键。一个合格的分包方必须具备如下条件:资质合格、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经验丰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选择分包方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制度和程序,把好分包方引进的大门,严格筛选合格的分包方。

3.3加强施工进度控制

项目部合同管理小组在编写合同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工期的各种因素,并结合业主对工期的要求,合理安排工期。分包方进入施工现场后,要及时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经审查合格后严格按照计划施工。分包方还要将审批合格的施工进度计划细分,依次制定年、季、月、周施工进度计划,方便分包方及时配置施工资源,以及方便总包方进行施工动态监督和检查。为保证施工进度,项目部每天都要召开施工进度协调会,以检查分包方的施工进度情况,并及时布置第二天的施工任务。

3.4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分包方进点后,要制定质量计划书并上报项目部审批。对于关键项目,质量计划书中应详细写明具体的施工计划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每个项目开工前,分包方技术负责人都要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具体包括施工方法、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工艺措施和工艺标准等,让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掌握相关技术,达到工程质量要求。施工过程中,总承包方和分包方的技术管理人员应随时到现场进行检查监督,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解决方案,纠正施工中的偏差。另外,总承包方和分包方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包括分包方完成施工任务后的自检、分包方管理人员复检、总承包方进行终检,切实把好质量关,达到工程质量标准。

3.5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项目部和分包方在签署分包合同的同时,还要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将项目部的安全管理风险转移给分包方,让其承担一定的安全管理责任。为了树立安全意识,在项目施工之前,项目部应敦促分包方对其管理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培训结束要进行严格考试,考核结果需上报项目部,如果考核不合格,将予以辞退。

项目开工前,分包方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编写安全防护措施,并上报项目部等待审核,经审批合格后下发给分包方。分包方安全负责人要根据安全防护措施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详细介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应对安全问题应才却的防护措施,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掌握安全常识,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安检人员和分包方管理人员要坚守岗位,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发现有违规操作行为要及时制止,并予以纠正。如果发现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可要求立即停工并进行整改,确保施工安全。另外,分包方应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项目部则要及时对分包方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施工安全。

项目施工过程中,分包方还要做到文明施工。对于施工现场的垃圾、废料等要及时清理,保证施工场地环境整洁。施工任务完成后,分包方还要做到工完场清,保证施工现场无杂物。

3.6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的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以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的可靠性。为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一般由项目部采购主要材料和设备,由分包方采购辅材料。另外,还要建立相关的检查制度,对于分包方采购的材料由项目部进行严格检查,防止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用于施工建设,破坏工程质量。

3.7加强工程结算管理

签订分包合同后,分包方要向项目部缴纳分包合同价10%的履约保证金。如果分包方不能缴纳保证金,项目部应延期支付其工程进度款,并扣除履约保证金额,直到分包方完全履行合同规定之后再将履约保证金返还给分包方。分包工程必须在质量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结算,而且结算时要有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的审核和安全质量人员的签字。结算人员根据项目部的审核和验收签字进行结算,财务人员根据结算及合同等向分包方支付工程款。项目部和业主结算结束后再进行分包工程结算,竣工结算时要扣押一定的质量保证金,以确保分包方的施工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4分包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分包管理也更加趋向专业化。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分包管理发展势头来看,专业化将是分包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

第一,分包管理更趋专业化。总包方的重心向管理方向转移,而分包方的重心则向专业化施工转移。因此,总包方更加依赖于分包方,很多细化的施工项目都需要专业化的分包方来承包。随着分工细化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分包方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施工能力,有助于未来工程质量的提高。

第二,随着分包的细化,总包也开始出现分化。针对施工任务,总包方和分包方经常会组织临时团队共同完成,使组织的建立更具灵活性,总分包方的组织界限也更趋于模糊,二者逐渐形成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

第三,管理将更加规范。基于平等合作的关系以及严格的法制规范,合同管理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另外,项目信息沟通和工作程序也更加规范,各方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职责,不断促进规范化管理。

第四,在总包方的授权下,分包方的权力范围逐渐扩大。总包方更加关注对业主的服务质量,而分包方则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企业通过授权的方式缩小自己的规模,更加关注自身竞争力的提高,更多地利用专业化程度高的分包商来完成施工项目。

5总结:

分包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加强建设施工项目中的分包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掌握分包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的同时,还要不断探索加强分包管理的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分包方引进程序、加强施工进度控制、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加强工程结算管理等等。通过完善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分包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的专业性,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琳.浅析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1,(05).

[2]陈建华.分包管理的要点把控[J].施工企业管理,2011,(10).

[3]侯红波.探析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方式[J].中国城市经济,2011,(23).

[4]肖毓武.工程项目分包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招标,2011,(34).

[5]余爱妹.论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管理方式[J].现代装饰(理论),2011,(06).

[6]朱柱新.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分包管理[J].现代装饰(理论),2011,(05).

[7]余鸿钧.项目工程分包管理实践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14).

[8]徐锋.工程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分包管理策略[J].港工技术,2011,(03).

合同管理保证措施篇6

施工进度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设计不可缺少的文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具体时间的安排,为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有力的依据。现阶段大多数建筑工程采用招投标方式,甲方对于工程施工竣工交付时间都有明确的要求,工程的承包企业需要在投标的过程中,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其对工程项目施工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另外,施工进度计划也是承包双方签订承包合同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求在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过程中,需要本着科学、认真、严谨的态度,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科学合理性。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包括施工准备阶段以及施工过程。而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工作是施工准备阶段最主要的工作,需要为工程施工做好全面的计划与安排。在施工前,合理的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为工程项目施工创造有序、合理的条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管理也是工程管理关键的环节,通过进度管理,能够让工程施工严格的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保证工程能够在规定工期内高质高效完工。

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设备、技术、施工人员、管理、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会对工程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地震、暴雨、洪涝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也会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从而影响工程在工期内完工,对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建筑工程施工具有空间固定性、一次性、规模大等特点,同时期施工周期较长,露天作业项目较多,具有很强的施工流动性,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施工。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式、设备、管理、施工环境等因素必然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工程无法严格的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开展。在众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中,需要对以下几种因素特别重视,并加强对其的控制,提升施工企业的进度管理水平,具体包括:

1)与施工相关单位的影响因素。包括资金部、水电供应部、采购部等等。如果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不到位,很难开展工程施工;而如果采购部门不能及时的落实材料、设备等原料的供应,导致“巧妇难无米之催”的局面发生,另外,如果采购的材料、设备质量不合格,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如果水电供应单位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持续供电,就会造成工程停工,延误工期。

2)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的地质水文情况、天气等也会对施工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一些洪水、暴雨、严寒等。

3)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施工工艺、技术、施工材料等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缺乏对新施工工艺的理解与经验,也会导致工程施工进度计划难以执行;

4)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管理形式,如果组织方对施工资源、动态调配等不及时,就会影响施工整体的进度,给工程施工工期带来延期风险。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做好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工作

从上文分析中可知,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工作是施工准备阶段关键的工作之一,进度计划也是工程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工程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科学合理性。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工程项目的承包合同为依据。在工程承包合同中,对工期计划值有明确的规定,在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过程中,要求落实承包合同中规定的工程项目开工时间、竣工交付时间等;

2)进度计划编制工作还应该以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文依据,施工组织文件中对施工组织方式、施工部署等做了明确的说明,能够体现施工的特点,根据这一文件,能够确定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具体的进度计划目标;

3)施工进度计划是建筑施工企业整体计划中关键的部分,应该以企业施工生产整体的规划为依据,满足整体规划中相关的规定,适应施工企业综合平衡的需求;

4)施工进度计划还应该保证能够与施工设计进度计划向连接,参照施工设计图纸,根据施工图纸中每一部分项目交付日期,合理的安排相应部分施工的时间。

5)为了保证项目施工能够顺利的开展,需要保证施工材料、设备等的供应,这就需要在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过程中,做好与施工材料、设备等准备工作的协调,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可操作性。另外,在施工进度编制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施工现场的条件,收集施工现场、项目建设等相关材料,包括地质水文资料、当地气候条件、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情况等。同时,编制人员还需要收集与本工程相似或相同的工程项目进度资料,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吸取经验教训,对影响工程施工工期的因素进行总结,为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3.2加强施工进度计划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具有众多的分项目,为了控制施工工期,尽可能的缩短施工工期,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与工程实际结构,逐个的列出工程项目中具体的分项目施工,避免项目重复或遗漏。为了保证施工进度计划严格的执行与落实,需要采取有效的进度计划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在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进度计划管理体系,实施动态的管理。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整体的施工进行精心的组织,应用网络技术与软件工具,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施工计划顺利的实施。利用列表对比的方式对施工进度计划执行状况进行有效的统计,并对施工进度计划执行实施差异性分析,制定科学的反馈制度,形成有效的pDCa关系循环系统,保证工程顺利的开展。同时,需要根据系统反馈的信息,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工程施工始终围绕施工工期管理进行。

2)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细分,将其分成若干个具体的施工计划,以总施工计划为指导依据,规范单项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在细分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将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为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保证各个时间阶段的施工进度计划满足总施工计划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计划考核制度,对每一个时间阶段的进度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认真的考核与检查。另外,设立各个分项目的进度目标奖罚机制,对保质保量,并且能够在规定工期内完工的项目部,给与一定的奖励;对于不能按时完成进度计划的项目部给与一定的处罚,提升各个阶段项目施工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程能够按照施工进度计划顺利进行。

3)施工进度计划能够为施工提供有力的依据,但必须对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准确的掌握施工具体情况。只有保证施工进度计划能够有效的落实,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才显得有意义,这就需要施工管理部门定期(一周为宜)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总结,将计划的执行情况与施工进度计划内容进行比较,检查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偏差,认真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同时对施工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与修改。在每周对施工进度监测的基础上,每个月、每个季度都需要进行施工进度总结,严禁出现延误工期或赶工现象的发生。一旦确定了施工进度计划,就必须严格的执行与落实,如果存在一时的侥幸心理,难免会出现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工程无法在工期内完工,或者是为了在工期内完工而出现赶工现象,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另外,在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施工条件以及资源条件等,如果赶工现象出现,会增加额外的不确定硬塑,不利于施工企业对成本的控制。

3.3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策略

为了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保证施工企业能够履行承包合同,需要制定工程施工工期保障措施,保证工程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工。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措施体现在经济、技术、合同、管理等各个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经济保证措施

建设资金与资源的合理投放是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有效保证措施之一,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及时有效的投放建设资金与资源,才能保证施工进度计划顺利的实施。这就需要利用wBS法,对施工进度计划各个阶段的控制目标进行分解,并根据实际的情况编制科学的资源投放计划,并定期比较实际工作与计划的差异,通过资源的投放量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5技术保证措施

技术保证措施就是利用科学的方式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对于不可预见性变化以及设计变更情况,需要对其认真分析,并利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对工程项目整体规划以及分项目进度计划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审核期可操作性,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加强技术控制。利用相应的工程进度控制工具,包括网络图等对资源投放以及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工程施工组织计划,需要利用合理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与评审,并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情况等及时的对计划进行修订与监控。

6合同保证措施

就是采取分段发包、专业分包、提前施工等措施缩短工期,保持各施工合同的工期与进度计划统一起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期进度要求,并规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防止工期拖延。如在承发包合同中写进有关工期和进度的条款,建设单位在招标时通过制定进度优惠条件鼓励施工单位尽可能加快施工进度等。另外做好工程施工记录,保存各种文件,特别是有关工程变更的图纸和资料,为工程实施进度的过程和变化找出原因,并可以预测和纠正以后的施工进度计划。

7管理保证措施

在进度管理上以项目经理为进度目标责任中心,对进度目标合理分解,使责任分配到人。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对成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上下功夫,向管理要进度要工期。营造一个积极的工作氛围,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另外,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施工进度实施动态的监控与管理,为施工管理提供监测报告,推动建筑施工自动化管理进程。

8总结

合同管理保证措施篇7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最关心的自然是效益,而质量和进度是获得效益的直接保证;业主最关心质量,对于工程进度也有量化的要求;安全,则与现场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表面上看,不同的主体对于各个要素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似乎质量、进度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一些。但质量、进度的趋向是可逆的--若质量和进度没有控制好,可以通过返工整改、加班加点、索赔与补偿的方式加以弥补。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其后果常常伴随施工人员的伤亡,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进程,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质量、进度与安全发生冲突或不能均衡的时候,首先应该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这话听起来确实没错,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恐怕没有哪一个优质工程,其工地现场的安全工作做得很差,或工程进度很慢;也没听说过哪一个现场安全防护搞得很糟的工地,其施工速度很快,工程质量创优;虽然有一些工程确实存在不顾质量与安全,盲目抢工赶进度的情况,可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必然会投入人力、物力、时间去进行处理,在原定的工程进度内,质量和效益都难以确保。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不应该强调谁重要不重要,什么是重点,谁排第一、谁排第二;问题本身就是管理体系落后的表现,为什么世界上会流行9000、14000、18000标准,而且大家都认可这些标准是先进的?因为我们强调谁重要本身就是管理的误区,管理体系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严格按要素进行策划,落实责任人,并严格进行监视和测量,就是说在管理工作中只要严格按照既定程序执行就行了,强调谁是重点本身就是忽视其他问题的表现,为什么贯标要求不能缺少要素,就是针对容易忽视次要问题而定的。安全、质量、进度不矛盾,只是要求管理到位,责任心加强,合理安排工序,不会出现相对立的情况。当然也不是完全理想状态,安全是保障,是工程整个生命过程的保障,质量是进度的保障,因为质量不合格老是返工,进度当然会慢下来,所以只有加强自身的管理,才能确保三者的统一和和谐。那如何协调这几个方面的关系呢?

1、首先要保证项目按时开工。技术干部要针对本工程前期工作时间短,施工场地狭小,布置困难,实际工作量大较为突出的特点,为了在开工后能够形成连续施工能力,必须进行周密、细致的施工准备,相关部门要对于凡是具备开工条件的,立即安排人力、机械、物资等条件到位,确保工程准时开工。

2、以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安全措施来保证计划的执行。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人员新老合理搭配,由经验丰富的人,带年青人。在工作程序上,合理安排平面交叉、立体交叉等作业,为了保证工期,尽量多开创工作面。但在工作面与工作面之间,必须进行可靠的安全环境控制,每个上、下道工序之间均有防护措施。在工序安排上,打破常规,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创造条件,将前后关系的工序重叠。利用倒排工期,分解计划,及时盘点,每日盘点完成的工程量,每周分析一次,在计划进度分析的同时,要对安全进行必要的剖析,找出计划进度与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动态调整,以日计划保周计划,以周计划保月计划,以月计划保年计划。强化协调,加大考核,要定期召开工程进度协调会,现场管理人员,安全员也要参加,总结当天工程完成情况和安全制度执行情况,落实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安排布置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明确安全危险点危险源。定期召开工程总结会,盘点周计划、安全执行情况,兑现奖罚。定期召开计划会布署当月生产计划和安全措施执行计划。对工程所需的大型机械及各类计量器具,确保将完好的施工机械和设备按时抵达现场,并安全投入使用。一切施工活动必须有安全施工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无措施或未交底,严禁施工。在编制安全施工措施时,必须明确指出该项施工的主要危险点。同时要根据施工的特点,充分对每个施工项目制定出既切合实际又有改进提高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来指导施工。利用已成熟的施工技术及工艺、经验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安全难点进行技术攻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后完成工期的准点。

3、要编制针对现场情况并能确保年底考核任务如期实现的措施。措施内容要有组织保证措施;技术保证措施;劳动力保证措施,更要有安全保证措施。针对完成年度生产计划的安全保证措施,必须强化劳动力数量与技能的管理,安全素质的提高,动态监督外协队伍的人员稳定性,加强外协队伍的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为确保生产计划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规范安全操作,逐步向工厂化管理的深入转变,从根本上夯实安全与生产计划、安全与质量管理基础;不断优化工种组合,持续保障工作绩效。在项目上营造一个重安全、重质量、重计划严肃性的有利氛围。建立健全进度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尤其要抓好施工计划的布置、检查与落实,与安全设施的布置与落实。严格进度目标、安全目标的考核责任制,奖惩分明。加强现场施工计划组织的管理与安全组织的管理,列出重大危险点,强化施工指挥与资源调度,科学有效地组织工序流程与安全交叉作业。自我加压,缩短图纸交付、图纸会审、材料采购、周转性材料补充、措施编制、项目开工等过程的周期,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努力将进度计划往前推进。

合同管理保证措施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现场现场管理管理成本管理措施

一、对主要费用进行预测

成本预测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同时,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1.工料费的预测。首先是工程项目的人工费单价、工人的工资水平;其次是材料费的比重较大,应准确把握。核定材料的采购地与供应地及运输方式,分析定额中规定的材料规格与实际采用材料的规格的不同。

2.大型临时设备的预测。大型设备的预测应该详细调查,比选论证,确定合理的目标值。大型设备费用一般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得出,与工地的实际实施有一定差异,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地机器使用费用,还要计算租赁及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摊销费,对主要机器重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

3.项目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做好每个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方式、管理人员的配备,并且在目标制定后,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适当调整施工方式与方法,加强施工检查,出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及时解决,最后制定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控制制度。

二、对成本的管理做到充分认识

(1)制定目标成本:这是控制实际成本的依据和尺度。

(2)在成本控制的执行阶段,控制成本的形成过程:主要由项目的管理者在现场实施,严格按成本控制的目标对实际费用进行监督管理和限制控制,使其不超过标准,如果超出了标准立即采取措施对成本进行控制。

(3)比较实际成本和成本标准、确定成本的有利差异或不利的差异,并对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发现疏漏或不足后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按照奖惩制度赏罚分明。

(4)进行成本差异分析,落实具体措施。差异分析中查找引起目标成本标准不合理的原因,并相应地修改成本目标的标准,便于以后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三、分析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认识

1.要使成本控制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保证工程项目最大限度合理的经济效益,应当对项目成本进行全员的控制、全过程的控制和动态的控制,确定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1)动态控制。就是要在工程项目运行中对发生的每笔费用支出都进行检查、复核,在目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成本控纠偏,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得以实现。

(2)树立全员成本控制的意识。增强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杜绝浪费,并提高项目管理者的成本管理知识,制定出相应的责任书,使成本管理与人人相关,并依据管理制度对节约者给予表扬或奖励,对造成浪费和直接经济损失者给予批评或处罚。只有项目全体人员共同的参与,才能保证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地进行。

(3)全过程的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为做好成本控制,应该就每个工序和每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确保一切开支都控制在计划成本内,并尽可能降低成本和消耗。

2.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措施形式上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

(1)组织措施。主要通过各职能部门进行协调、落实成本计划的实施,保证成本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全面、及时、正确的执行。制订和完善成本管理奖a惩责任制,使成本控制的责任得到具体的落实,并建立成本控制的监督和奖惩制度。

(2)技术措施。制定施工方案时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规模、现场情况、设备情况和人员素质,分别制定几个施工方案并比较,最终确定先进、经济、合理的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另外应用新技术、工艺和施工方案,尽可能降低材料消耗和人工消耗。

(3)经济措施。把成本计划目标进行分解,层层落实到位。做到个人成本控制业绩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制定严细的全程定量考核指标,做到奖惩有依据。制定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好工料费的审批和支出,对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严格控制间接费和管理费用的支出,把施工实际成本控制到最低。

四、做好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1.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减少浪费。要采取各项有效的措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节约经济成本。

2.做好建筑材料质量的检验。假冒伪劣建材对工程质量可直接造成严重的危害,从而加大了返工或维修的风险成本。因此应严格检查进场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及技术鉴定文件等,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抽检或试验。

3.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是工程竣工验收和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它还关系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严格验收隐蔽工程,认真做好验收记录和签证工作,既能给竣工结算提供正确的依据,又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建筑产品的安全可靠性,而且一旦出了结构问题的质量事故时也较容易查明原因。

4.做好竣工决算阶段进行投资成本的控制。可推行分阶段决算,提高决算的层次性和合理性,最后竣工总决算。争取工程竣工验收一次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控制,避免施工出现缺陷及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

5.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工时成本、制造费用。没有很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定额的确定要做到多勘查,多计算,即:在工程施工前对施工来说可有可无的项目剔除掉,并结合卖方市场制定合理的材料费用。

6.正确认识成本管理。在传统成本管理中,往往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节约不是单纯地削减成本,一味降低施工成本,会导致质量的下降、企业劳力资源的流失、失去信誉,最终损害企业形象及利益,甚至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隐形损失。所以,应该在确定定额的前提下,根据市场价值链,以节约为前提,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狠抓施工材料的质量。

7.制定合理的工期,达到工期成本的最低值。工期拖延可导致业主索赔或成本上升,如停工、窝工、返工等,因此所引起的工期费用,可称其为工期损失。一般说来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不能片面盲目地抢工期,否则,不但增加技术措施费用导致工期成本超支,还会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做好资源的调动,各部门、施工各环节做好衔接与配合,材料供应及时,利用先进设备提高施工效率,采用熟练工人提高劳动效率等手段,以保证工期的顺利进行。

五、结束语

总之,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要合理降低成本耗费,扩大项目收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保证措施篇9

施工阶段工期长、资金投入大、资源消耗多,不可预见因素多,在较长的施工期内,外界情况和市场的瞬息变化,随时都会影响到工程造价。同时,工期和质量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必然因素。三者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所以,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同时控制工程建设的工期和质量,它们构成了一个目标系统。

1 合理确定工程控制目标是施工阶段重要保证

1.1确定控制目标

工程造价的控制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与工程的质量、工期密切相关的既互相制约又互相影响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工程造价控制是对工期、质量、投资三大目标组成的目标系统的控制。其中一个目标的变化势必影响另外二个目标的变化,因此,如何控制好工程造价就成了三大目标体系中的重中之重。

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应从业主要求、工程建设客观实际条件、市场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一套切合实际的衡量准则。

1.2 工程造价组成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确定的造价和工程单价的计价构成内容,如下式:

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总价+措施项目清单总价+其它项目清单总价+规费+税金;

综合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风险费用

2 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工作内容和方法

2.1 控制措施

为了取得目标控制的理想成果,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4个方面。

(1)组织措施。设置专门的目标控制管理机构和选配专职人员,制定目标控制的工作制度,明确各层次目标控制人员的职权、任务和管理职责;制定工作考核标准,力求使之一体化运行;充实控制机构,挑选与其工作相称的管理人员;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员工们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团队建设,人员培训等。这些都是在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采取的措施。只有采取适当的组织措施,保证目标控制的组织工作明确、完善,才能使目标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

(2)技术措施。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技术来解决问题。实施有效技术控制的主要措施有:①对多个可能的主要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② 审核、比较各种技术数据;③ 确定设计方案的评审原则,④ 通过科学试验确定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结构的适用性;⑤ 对各投标文件中的主要技术方案做必要的评比论证;⑥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⑦ 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在整个项目实施阶段寻求节约投资、保障工期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等,才能实现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

(3)经济措施。经济措施是实现项目目标的资金保证措施。为了理想的实现目标,监督管理人员要深入实际跟踪检查,收集、加工、整理工程经济信息和数据;要对各种实现目标的计划进行资源、经济、财务诸多方面的可行性分析;要对经常出现的各种设计变更和其它工程变更方案进行经济分析,以力求减少对计划目标实现的影响;要对工程概、预算进行审核,要编制资金使用计划;要对工程付款进行查等。在项目控制过程中忽略了经济措施,不但会使工程造价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和进度目标的实现;

(4)合同措施。参加工程建设的有设计单位、工程承建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他们分别与业主签订了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和供销合同,与业主构成了承发包关系。承包设计的单位要保证项目设计工期、项目设计的安全可靠性,提高项目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承包施工的单位,要在规定的工期、造价范围内保质保量完成建设施工任务;承包材料和设备供应的单位,要保证按照规格、型号、保质保量按时供应材料和设备。为了对这些建设工程合同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对工程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业主应委托专业化、社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在业主授权范围内,对建设合同的履行实施监督管理。一切工作都应围绕对目标有效控制展开。项目管理单位应参加承发包方式和合同结构的确定、拟订合同条款、参加合同谈判、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做好合理规避索赔和处理索赔工作、做好参建各方的协调工作、根据合同做好对承包商申报文件的审批工作等。

2.2造价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合同管理保证措施篇10

关键词:施工项目;质量;安全;管理

引言

施工项目管理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在建筑工程中,能够有效推动工作进程。项目管理主要依托施工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方法,紧紧围绕项目责任制中心,按施工相关合同依据,把握好施工项目内在规律,通过有效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各生产要素重组,按照全面、科学、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推动企业获取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可以说,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能够精准操作的工作流程,是全面、深入和细致工作的基础遵循,项目管理内容贯穿到整体施工项目全程,企业要想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就需要引用科学的项目管理作为管理要素,实现企业根本利益。

1施工成本管理

施工成本投入关系到企业的最后效益,只有做好成本控制与管理,才能确保项目工期和质量需求。

1.1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主要是通过组织原则进行控制,在设计之初就需要严格进行把握,合理编制各类施工文件,通过有效的组织模拟施工现场情况,做好成本预算与调控,保证投入的成本费用情况符合设计要求,按不同的流程做好环节分解,通过对不同施工阶段的把握,初步估算好各个阶段成本,通过科学的反复推敲,有效组织,形成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证方案设计合理性、经济性。施工期间,也要通过现场组织,有效指导生产与施工,对不符合工程设计标准的,要通过组织措施做好现场调整,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1.2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成本,这种方式也是较为普遍使用的控制方式,这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应用较广泛并能够接受。按照劳动强度不同,要由相关管理人员制定出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对相关环节做好确定与分解,使施工成本目标更加明朗。同时,需要全面的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防范对策。利用偏差原因分析和未完工程施工成本预测方式,挖掘出潜在的浪费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堵住漏洞,以问题导向主动控制好问题点。

1.3合同措施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的前提,在全面掌握合同内容,要严格执行合同规定,管理内容也要紧紧围绕合同来进行,不能偏离太远,否则成本控制就会出现漏洞,要在合同订立时就参与进去,通过合同谈判、修订条款、处理执行时,明确相关责任问题的索赔细节,全面分析好不同合同间的相互联系。

1.4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也能够较好地解决施工成本问题,通过良好的技术控制,全面纠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偏差,要想实现技术措施纠偏,需要把握好两项内容,一是要根据工程实际,形成多项技术方案,从中优选最佳,保证成本控制合理;二是不同技术方案要有系统分析论证,不能只顾技术选定而忽略经济效果,要通过合理的分析,保证技术措施到位,保证施工理念先进,技术创新,经济合理。

2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需要在质量控制中严格把关,通过良好的质量管理,确保质量方针的落实及实施,通过一系列效果评价形成质量改进方案,实现工程质量达标。

2.1做好人力与材料的控制

任何生产均离不开人力,只有对人管理到位,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到位,可以说,人是质量的制定者也是质量的创造者,做好质量控制离不开人的核心,要全面把握好人的积极主动作用,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推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提升人的责任感。要制定严密的管理内容,把项目按层次、按区域进行有效划分,通过不同质量标准,落实相关责任,通过分级控制,保证人力资源高效生产。生产建设材料构成了建筑产品的主体内容,可见没有生产材料,就谈不上质量控制,施工项目对材料质量控制是举足轻重的步骤,一定要合理控制,通过专业人员的检测,形成源头治理,杜绝劣质材料进入现场。只有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才能满足生产进度需求,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事关生产质量,要做好日常维护与检测,保证机械设备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不论是人力控制、材料选择还是机械设备管理,均离不开人的因素,所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质量控制的最关键要素。

2.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要想全面系统做好质量监督,就需要有良好的管理内容,建立完善可靠的质量操作体系是重中之重,要把质量体系的落实执行放在首位,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能够实现优质工程项目。在体系建立中,施工企业需要根据质量保证模式要义,全面形成个性化的质量保证系统,按项目标准要求,编写好质量手册,形成企业质量方针,通过制定完整的,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的可操作质量控制体系,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在执行过程中,要落实监督检查,保证过程中的合理性。

2.3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工程建设一定要按照施工工序向前推进,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只有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才能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出现不合理浪费现象,实现工程质量标准要求,在施工中,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对各道施工工序控制,强化施工质量。工序质量控制要按照工程流程做好分解,采用数理统计方式,形成精准的数据统计、分析,形成整个工序的质量实测、分析和判断。影响施工项目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地质、水文、气象、环境等因素,不同的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也对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在工程施工现场,一定要按照施工管理相关规章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环境,确保质量和安全。

3施工进度管理

对项目来说,工程进度是关键,在操作过程中,一定按进度控制任务要求,严格履行委托合同,对项目施工进度进行严格要求,合理控制好施工进度。一定要有效编制工程计划进度,施工方要根据项目特点和施工进度,编制具有不同控制性、指导性和实施性的施工计划,通过不同计划周期安排,保证总进度推进,实现质量控制目标。

4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全面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可以说,安全质量管理贯穿生产全流程,要不断加强管理措施,对安全质量违章违规事故坚决予以制止和处理,发现问题绝不放过,保证生产流程安全可靠。通过事故分析,我们看到,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绝大多数是管理不严造成的,一些生产中的劣习已经成为习惯,生产管理人员见怪不怪,对习惯性违章违规违纪不却纠正,这是生产中最大的安全隐患。要想消灭安全隐患,一靠安全教育;二靠制度约束;三靠提升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到整体工程进度与质量,涉及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要把安全生产牢记在心,才能避免安全责任事故。

5结束语

施工项目管理要全面规划,通过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确保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文明施工,项目管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总结,这样才能在工程实践中实现良好作用,推动管理内容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