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09:58

高血压患者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高血压;防护;护理;健康教育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国内高血压的诊断采用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目前,高血压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

1防护措施

(1)限盐:高血压患者必须控制盐的摄入,研究表明,日均摄盐量每增加1g,平均高压上升2mmHg,低压上升1.7mmHg。(2)控制体重:肥胖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合理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活动是保证体重正常的良好方法。(3)自身预防:①定期测量血压,1~2w应至少测量1次;②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4)适量运动: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合成,并能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5)戒烟:烟叶内的尼古丁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收缩血管,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使血压升高。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6)限酒: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2护理

2.1常规护理患者应适当休息,但不宜长期卧床。通过治疗,对于无明显脏器功能损害、血压稳定在一般水平者,除给予足够的睡眠外,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合理控制饮食,控制动物脂肪及钠盐的摄入,以清淡为主,宁素勿荤,宁淡勿浓,宁饥勿饱。应测量血压2~3次/d,并做好记录。主动与患者交流,不失时机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2]。

2.2药物护理[3-4]

2.2.1用药个体化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合理用药。用药原则是:提高患者治疗的顺从性、更平稳地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性。

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切不可降压过快,尤其是老年人更是如此。对于心、脑、肾供血不足的患者,过度降压会导致缺血,因此应坚持长效平稳降压药物,长期治疗,每次均采取最小有效量,长期坚持。

2.2.2联合用药如第一种药无效,血压未能达到目标,联合用药优于大剂量单药治疗,故通常是加用小剂量的第二种抗高血压药物,而不是加大第一种药物的剂量。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来抵消副作用,达到最大的降压效应、最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的联合用药组合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二氢吡啶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α肾上腺索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5]。

2.2.3心理护理患者在入院时多情绪低落、恐惧、焦虑,而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压[6]。据研究,暴怒、激动时,人的血压可急升30mmHg左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7]。

心理治疗是通过密切医患关系而进行的通过安慰、支持、劝慰、保证、疏导和调整环境等方法来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等有关因素,调动患者的主动性来战胜疾病。作为尽职尽责的医护人员,应尽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健康教育

3.1饮食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素等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限制动物脂肪、内脏、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禁烟酒,肥胖者控制食量、体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总之,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宁素勿荤,宁淡勿浓,宁饥勿饱,生活上做到调情志,益肾精,慎饮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适当控制摄人动物脂肪及钠盐,避免摄人高胆固醇食物[8]。例如平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限盐勺”来帮助我们控制摄盐量。

3.2运动患者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选择安全场所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h。发生任何不适现象,应即停止。

3.3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情绪稳定,不要过度激动、兴奋、激动或发怒,避免隋绪激动、过度紧张、焦虑及各种不良刺激,降低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多个层面上不愉快的状态,增加愉快的程度。对患者采取有效的舒适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多个层面处于最佳状态,

3.4中医手段研究人员曾将8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测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评测焦虑状态。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焦虑评分均降低;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高血压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焦虑状态。

4总结

高血压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高血压所诱发的并发症。因此,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并且,高血压患者用药较多,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非常重要和必要。在医疗系统飞速发展的今天,深入开展医院人性化服务的探索显得格外重要[9]。我们应立足国情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彰显公立医院公益性最基本特征,让患者感受到信心与力量;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一站式”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医院人性化服务管理模式;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提供医院人性化服务思想组织保障;采取上下结合、多方携手,建立医院人性化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尽其才。

参考文献:

[1]mcmanusRJ,mantJ,Brayep,etal.telemonitoringandself-managementinthecontrolofhypertension(taSminH2):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theLancet,2010,376(9736):163-172.

[2]阳承建,杨笑芳,吴家辉.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9):159-160.

[3]侯天梅.60例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332-333

[4]宫文静.高血压患者的医学护理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1,(10):107-109

[5]杨晓婷.高血压患者的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1):205-206

[6]Hillmn,millernH,DeGeestS.adherenceandpersistencewithtakingmedicationtocontrolhighbloodpressure[J].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ofHypertension,2011,5(1):56-63.

[7]ZHaoY,JianGX,Hew,etal.effectivenessobservationofindividualized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forhypertensionpatientscombinedwithmentalillnessinruralcommunity[J].internalmedicineofChina,2013,2:001.

高血压患者心得体会篇2

1.1一般资料

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本院共收治800例高血压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确诊病例。其中,男530例,女270例;年龄最小57岁,年龄最大84岁,平均年龄64.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8年,平均病程8.9年。

1.2研究方法

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以及使用的降压药物等;记录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观察不良反应。

2结果

2.1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284例患者使用缬沙坦,占35.5%;168例患者使用氨氯地平,占21.0%;185例患者使用卡托普利,占23.1%;86例患者使用贝那普利,占10.8%;65例患者使用美托洛尔,占8.1%;43例患者使用培哚普利,占5.3%;38例患者使用硝苯地平,占4.8%;10例患者使用速尿,占比1.3%。此外,365例患者联用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占45.6%。

2.2降压结果分析

560例患者的舒张压得到控制,占70.0%,408例患者的收缩压得到控制,占51.0%。

2.3用药后不良反应状况分析

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踝部水肿、心动过缓、低钾血症、性低血压、干咳等。就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言,培哚普利最高,卡托普利次之。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心血管疾病会严重损害人体脏器,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其损害不容小觑,高血压便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的特征为,动脉血压升高,同时可对人体的其他系统组织器官造成损害。近几年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老年患者是高血压的多发易发人群。高血压如不及时加以控制,会对患者的心脑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其他组织器官,高血压也常常被认为是脑卒中及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因此临床医生必须对高血压加以重视。临床常用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本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对收治的800例确诊为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通过对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以及使用的降压药物等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并记录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发现,35.5%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缬沙坦,21.0%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舒张压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占比70.0%,收缩压得到控制的患者占比51.0%;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踝部水肿、心动过缓、低钾血症、性低血压、干咳等。

4结语

高血压患者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指导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21世纪重要的社会问题,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3亿,占总人口的11.7%,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无论从基数还是速度都属世界之首[1]。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多种疾病及带来的危害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2004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会上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现患病数为1.6亿,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为30.2%、24.7%和6.1%,许多专家认为要使高血压的患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得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2]。2002年10月8日全国第五个高血压日的主题是:“战胜高血压从社区做起!”2008年5月17日世界高血压日主题-“在社区或家庭测量您的血压”均明确提出要依托社区完成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任务。现将笔者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6年3月至2008年7月在河南平煤医疗集团东联公司医院社区服务管辖范围之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9例,男39例,女20例,年龄60~83岁,平均69.3岁,病程1~21年,患者分住于东联社区或附近,职业为:退(离)休干部17例,退休工人27例,无业居民15例。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17例,中学(中专)28例,小学9例,文盲5例,患者中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1级高血压患者27例、2级高血压患者32例。其中仅有2例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需要住院治疗,其余57例在社区治疗,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有效的社区护理,取得显著效果。

2护理

2.1定期体检根据所掌握的临床资料,由社区医护人员对5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定期体检,监测血压,每月为患者监测血压2~4次,并建立健康档案,掌握健康全面资料,必要时上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并发放相关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在患者较集中的家属区,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由患者和家属参加的高血压病护理与健康保健培训班,由医护人员进行集中面授,发放宣传高血压病防治的知识手册,在公共场所悬挂有关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专题宣传版面,设立高血压健康保健与疾病防范电话,解答疑虑,发现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和正确护理。

2.2家庭护理首先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让他们认识到保持和睦平静的家庭气氛是患者身心健康的基础,患者在家中进行科学的防护、照料,病情会得到很好的控制。鼓励家属及重要关系人经常探望和陪伴患者,给他们更多的温暖和支持,使其获得亲情的满足,对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使用家中的血压计测血压,注意测量血压的“四固定”,按医嘱为患者备齐服用的药物,讲明药物的作用机制,服用剂量、方法、不良反应,让患者了解随意增减药量、擅自突然停药会导致血压波动,出现并发症,注意做好记录让家属或患者签名,防止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掌握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生活习惯、性格情趣,可针对性的给予健康教育指导。老年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而易于急躁,情绪激动,可诱发血压升高。对长期存在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安慰、解释、保证等心理护理,以减轻和消除其不良的情绪及致病性的心理因素,经常向患者讲解生气和愤怒等不良情绪可诱发高血压升高的危害性,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和、轻松、稳定,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赠送健康保健手册、杂志、介绍同病病友等。支持手段,使患者由配合治疗改为主动参与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如测量出的血压值过高时,不可直接告诉患者,嘱家属加强观察,及时服药,如有不适及时就诊,防止发生高血压危象。

2.4用药指导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一定要反复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病终身服药及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详细介绍药物的治疗作用,告知用药期间的各项注意事项,熟悉各种降压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毒副作用,注意观察疗效和用药的不良反应。有条件最好教会患者自己测量血压,以便及时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做到适当增减药物和及时去医院就诊。

2.5健康教育指导保持居室环境清洁,空气清新,避免噪音,保证睡眠充足,早睡早起。交待患者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戴帽子和手套,防寒冷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夏天注意防暑降温,防高温致中曙休克。根据患者年龄、体质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度的活动,以不出现心悸等症状为宜,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日常起居注意不可猛起猛蹲,改变宜缓慢。鼓励患者适量从事有兴趣的休闲活动,如养花弄草、琴棋书画、欣赏曲调柔和的音乐、戏曲等,可使心情愉快,对降压有益。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时用力排便发生脑血管破裂等意外。

2.6饮食指导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和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少食多餐,限制盐的摄入,盐摄入过多易引起血压升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应注意,每天应低于5g,多吃水果及绿叶蔬菜、豆类食物,适当饮用牛奶,要保证摄入足量的钾和钙,体形肥胖者控制食量;向老年人讲解烟酒对身体的危害,尤其对高血压患者的危害,鼓励戒烟,尽量少饮酒,寻求家属的帮助,互相监督,以戒除不良嗜好。可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一些高血压患者宜食的食疗验方,如:冬瓜、南瓜、丝瓜、黄瓜、苦瓜等瓜果、芹菜、洋葱、番茄、核桃、海带、紫菜、菠菜、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高钾低钠食品,以保护血管、降低血压。

3结果

受社区护理后5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明显下降,防病意识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血压平均下降22~42mmHg(1mmHg=0.133Kpa),接受社区护理期间仅有2例患者因高血压复发或高血压并发症而再次入院接受治疗,发病率仅3.4%。

4体会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社区护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护能力,降低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在维护患者健康,延缓高血压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开展社区护理有利于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社区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增强基层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高血压患者心得体会篇4

【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高血压的病因分析,探讨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5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采取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95例高血压患者在正常用药治疗的基础上经过细心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准确而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改善和控制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病因护理对策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高血压的危害性是不可忽视的,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等特点,严重威胁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1]。对高血压患者不仅要从疾病观察、症状治疗等方面进行护理,而且还要加强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的治疗知识,减少和避免患者的重要脏器受到损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血压并的治疗及护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高血压的病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关的护理方法,使患者的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5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33例,年龄64~88岁,平均年龄69.5岁。其中合并脑出血9例,脑梗塞42例,脑卒中28例,心衰9,肾衰7例。

1.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根据时节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临界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在141-159mmHg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之间。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1.3高血压的病因①遗传因素:大约过半数的高血压的患者有家族史;②环境因素: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农村;③体重因素:肥胖者发病率高;④年龄因素: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⑤食盐:摄入食盐过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

2高血压的护理

2.1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与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不良情绪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极易形成负面影响,因此对待病人要耐心、亲切、和蔼,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调动患者的积极主动性,帮助患者提高自控能力,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2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科学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不能自行停药,应坚持用药防治血压反弹,保护血压稳定不波动。服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较量,在此期间要密切关察血压的变化,如果血压下降过快,应调整药物的剂量。正确指导高血压患者坚持服药治疗,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提醒患者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及时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2.3饮食护理合理饮食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对疾病的控制、预防至关重要[2]。指导患者以摄取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为主,每天的食盐量不应超过6g,平时要增加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的摄入,补充钙和钾盐;戒烟、戒酒,烟酒对身体危害性很大,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血压会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升高,饮酒还会降低降压药物的疗效,所以高血压患者应自觉严格控制饮酒量;肥胖者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平时注意锻炼身体,适量运动、减轻体重,这样有利于血压的降低,提高心血管的适应能力,稳定血压水平。

2.4健康的宣传教育①有针对性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的一般常识,使患者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有大致的了解;②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知识教育,包括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发症的处理以及服药的注意事项等,提醒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③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维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④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合理用药,保持运动和休息平衡,保障充足的睡眠,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⑤高血压病是一个终身疾病,做好出院指导同样重要,定期随访,定期门诊复查,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血压并记录,做好高血压的日常护理工作。

3结论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相关的健康教育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指导患者养成合理卫生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殷磊.老年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高血压患者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老年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预防与管理

随着老年性高血压发生率不断提高,对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老年性高血压,科学合理控制调节老年性高血压,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1],降低心脑血管发生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高血压及糖尿病的管理与预防,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和管理措施,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1老年性高血压的特点

老年性高血压主要是单纯收缩期的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也会增加,舒张压会降低或稳定,脉压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血压水平会由于情绪、运动、天气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波动情况。由于身体各器官逐渐退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明显硬化,顺应性降低,导致季节、气温等体外变化时血压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导致收缩压显着增加。而患者年龄的增加,激素水平降低,神经体液机制无法有效调节血容量能力,并且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常伴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疾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无法有效控制血压,常导致出现心肌肥厚等疾病。因此在治疗时需对血糖和血脂的变化进行检测,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要立即进行干预处理。

2老年性高血压的预防和管理

2.1健康教育部分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嗜烟酗酒,对高血压及高血脂具有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不断锻炼身体,尽量做到禁酒戒烟。相关人员可定期开展专家座谈会,发放小册子,讲解高血压的危害性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大力普及和宣传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措施,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

2.2科学饮食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及其家属必须要认识到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做到日常饮食的科学化。在饮食中,需增加膳食纤维,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同时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含量,多以清淡为主,减少食盐摄入量,以此更好的控制和降低血压。

2.3保持心情愉悦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会由于外界刺激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这就要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外界刺激到患者,保持平和、轻松的心情,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适当锻炼。患者在活动锻炼中,动作轻柔,从轻松活动开始加强锻炼强度,增加活动锻炼量。同时患者在锻炼及日常生活中需情绪平和。

2.4良好的作息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休息,早睡早起,保持轻松的愉悦心情,合理锻炼。

3糖尿病的预防与管理

3.1合理控制饮食患者不可暴饮暴食、狼吞虎咽,应细嚼慢咽,少荤多素,少细多粗,少油多清淡,少盐多醋,少烟多茶,少量多餐,少吃多动。患者需根据自身的基础资料,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生活习惯等计算每天摄入食物的总热量。肥胖者恢复正常体重应酌情减少,酌减恢复体重。糖类约占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粮、面和一定量杂粮,忌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5%。

3.2运动干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进行适宜的运动。通过合适的[,!]体育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体重,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需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运动活动。患者在运动时需防止出现低血糖,不要在空腹时运动,运动时随身带些糖果,防止发生低血糖。患者需进行有效的有氧运动,在步行时,可采取快慢结合的方式,先快步行走5min,然后慢速行走5min,然后再次进行快步行走。在确定步行速度时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当患者身体状况好时,可快速步行,120~150步/min;身体状况适中患者可中速步行,110~115步/min;老年体弱者可慢速步行,90~100步/min,每天分别早晚进行。

3.3心理干预一个好的心态对预防糖尿病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患者出现各种负面情绪时会提高胰岛素的抵抗力,促使发生糖尿病。因此患者必须要了解到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需尽量缓解负面情绪,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4老年性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原则

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血压水平会由于情绪、运动、天气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波动情况。而患者在降压治疗期间需要对血糖和血脂变化进行检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要立即进行干预治疗[2]。而患者由于肱动脉过度硬化,在血压测量时会被气囊压迫,使得血压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若按照一般治疗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时需要通过积极合理的运动、饮食等处理方法,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自身认识到血压控制的重要性,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老年性高血压治疗期间,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营养缺失,在治疗时必须根据一些治疗原则,做到有效处理,有效预防。在治疗时,医务人员要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在药物治疗时,需从小剂量开始,查看药物是否会对患者血压变化造成影响,是否会带来不良反应,以此合理调整用药剂量或联合用药。在患者非药物治疗期间,不要过度运动,应适宜运动,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养成规律作息习惯,维持良好的心态进行治疗。

5结论

老年性高血压主要是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相差较大,主要是收缩压升高。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器官逐渐退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明显硬化。而患者会在某个时期血压有较大波动,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血压升高,患上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肾的合并症,如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脑出血等,严重危及到患者生命健康[3]。因此为了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加强管理力度,以此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以血压持续性升高为主症,以全身小动脉受累为主的全身性独立性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1]。同时,社会心理因素,心理障碍对高血压病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和田地区维吾尔族比汉族患高血压疾病患病率高,高血压病知识贫乏,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导致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

1临床资料

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共收治446例患者,男性165例,年龄最大90岁,最小31岁,60岁以下的38例,高发年龄60~90岁。女性281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4岁,34~60岁的106例,60~76岁共175例,为高发年龄。446例病例,其中维吾尔族406例,占91%,汉族28例,占6%,回族12例,占3%;合并并发症者为196例,其中糖尿病45例,占1%,合并冠心病151例,占33%;农民患者308例,占69%,干部106例,占24%,其他职业32人,占7%。病程5个月至40年。

2心理护理

2.1抑郁的护理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并发症,尤其对于伴有脑病、偏瘫、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的患者,会认为自己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常会产生抑郁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针对抑郁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利用各种方式促使病人倾诉,并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共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依据患者的喜好,安排患者喜欢的活动,舒缓患者的抑郁情绪,如看电视、听音乐等[2]。

2.2焦虑的护理大多高血压患者都会产生心烦易怒、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临床症状,患者由于不了解自己疾病的性质和预后,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有时甚至对抽血化验、打针、服药抱怀疑态度。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疏导,告知患者疾病的真实性质,并列举成功案例,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并要时刻关心患者,倾听患者的诉求,增强患者信任,配合治疗。

2.3强迫症状护理有些患者,由于脑动脉硬化,导致感知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理解力减退,对各种刺激反应迟缓,这是一种老化现象[3]。它可促使动脉硬化,导致血压升高。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屈膝谈心,引导患者恢复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以及时间和地点的定向能力,还可对记忆力差的患者告之其亲属提醒或使用备忘录等。

2.4人际关系敏感护理有些患者会因为自身的疾病而产生自卑感,总感觉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特别敏感。这种情绪对患者身心影响很大,可导致血压持续上升,护理人员要完全尊重患者的自尊心,充分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体会到互相信任所带来的愉悦感,可使患者从中获得社会和他人的信任与自信[4]。

2.5敌对情绪护理对于有敌对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与患者足够的耐心、体贴和理解,注意调整病人的情绪,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氛围,尽可能使病人的要求得到满足,稳定血压。

3结果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4讨论

临床工作中,患者通常只注意药物治疗,而忽视心理的护理,高血压病是与人们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5-6]。所以必须使患者认识到心理护理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措施。指导患者的休息与活动,使患者做到作息要定时;活动要规律;睡眠要充足;三餐要节制;服药要按时;劳逸要结合;测血压要固定[7]。在高血压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掌握了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后有目的地制定护理措施,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达到最适宜身心状态,使病人病情稳定,主动和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特征,针对病人的种种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以耐心的解释和必要的帮助,使病人能从心理方面达到接受治疗并增强早日康复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戴秀菊,杨金娟,周志虹,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43-44.

[2]陈荣华.68例高血压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361-362.

[3]徐穆娣,占美莲.老年高血压120例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32-33.

[4]何映红.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78.

[5]陈玉颜.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11):96-98.

高血压患者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降压药;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8000万,数量占世界各国首位,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及导致其致残率、病死率上升的重要因素[1]。近年来诸多老年高血压的大量随机临床试验为其治疗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使老年患者获益。而降压治疗获益的主要环节是用药,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降压药以及合理用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老年高血压是指在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140mmHg及舒张压

2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2.1老年iSH患病率高个体进入老年后,收缩压会趋向于稳步增高,而舒张压在60岁后则缓慢下降,从而使脉压升高。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iSH发病率约占老年高血压的一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的影响极大[3]。

2.2血压波动大,易发生性低血压,有晨峰高血压现象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相对年轻者有较大波动,易受情绪、、活动、降压药等影响,尤其要特别注意性低血压的发生,有研究发现,33%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性低血压[4]。另外,由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障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出现从深夜的低谷水平逐渐上升,在凌晨清醒后的一段时间内迅速达到较高水平,特别是老年iSH患者晨峰高血压现象比较常见[1]。

2.3并发症多患者血压长期而持续升高,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可造成这些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肥厚、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

3.1用药原则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应该遵循高血压防治指南,同时结合老年患者自身特点、高血压分级、靶器官损害情况及药物的耐受性、不良反应等诸多因素,选择合适的降压药,长期平稳降压,用药起始剂量要小,然后逐渐增加剂量,防止血压波动过大,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注意监测血压,预防性低血压及清晨血压急剧升高,保护重要靶器官。

3.2常用降压药物及不良反应利尿剂被视为老年iSH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基础用药,尤其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水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但需要考虑对血钾、血钠等影响,以及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尿酸升高等不良反应;老年iSH不宜首选β受体阻滞剂,但是对合并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老年iSH患者有治疗优势,注意这类药物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突然停药有“反跳现象”;钙拮抗剂(CCB)也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之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而且安全,适用于老年各种程度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疾病者应首选CCB,常见不良反应是下肢水肿、反射性心动过速及头痛、头晕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特别适用于合并有心力衰竭、糖尿病、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高血钾、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降压作用与aCei相似,但相比不良反应较少见,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干咳等不良反应的患者;α受体阻滞剂因会出现严重引起性低血压,故不宜作为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一线用药[5-7]。

4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护理

4.1加强高血压用药知识的宣教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病率虽高,但是因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多无明显症状,得不到重视。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导致病情加重才就诊。护理人员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给予正确引导,全面宣教高血压知识。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治疗控制血压无效时,需同时配合服用降压药,使患者明白长期、及时并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树立终生服药的观念。同时应反复告知患者要遵循门诊或住院期间的医嘱服药,切忌无症状不服药、凭感觉服药、间断服药,能够识别常用降压药的不良反应,教会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定期观察血压是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注意老年人血压也不可降得过低。

4.2择时用药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内血压是不恒定的,波动性大,有晨峰高血压现象,因此患者除遵医嘱选择合适的降压药外,给药时间也很重要。口服降压药的药物作用一般在服药后0.5-1h出现,2-3h达到高峰。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和方法,使得降压药的药物作用与高血压发生的节律一致,24h内全程稳定地控制血压,从而预防或减轻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这种利用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合降压药的作用特点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即为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8]。人体一天中动脉血压昼夜变化会出现两个高峰,分别为6:00-8:00和15:00-18:00。因此应该在血压波动高峰前1-2小时,约8:00及14:00给予降压药,这样利于药物有效地发挥疗效[9]。

4.3提高服药依从性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仅为7.6%,这很大程度上与其服药依从性差有关,服药依从性差是导致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关键因素。老年人服药知识缺乏;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老年人记忆力、理解力减退;每天服药种类多、次数多;老年人收入少,无法正常支付药品费用;家庭成员不能及时督促老年人按时服药等是影响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特点制定措施改善其服药依从性:①教育患者了解高血压,纠正其服药错误认知,使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促进其按医嘱治疗的自觉性;②预测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密切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就诊,保障安全用药;③使用服药卡片提醒,用卡片记录老年患者服用药物的名称、剂型、服药方法和时间,贴在醒目的地方,培养患者按时规律服药的习惯,将服药的自我管理结合到等日常生活中;④降压药的选择遵循个体化原则,简化治疗方案,尽可能减少每日服药的种类和剂量,建议选择长效制剂,1次/d,以减轻服药的负担;⑤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选用降压疗效明确且价格中低水平的药物;⑥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治疗和监测中,多关心患者,保持耐心。另外,在社区组织老年高血压患者相互交流讨论,分享经验,为彼此提供信息支持和心理支持等。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9):641-649.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3(Suppl):42-43.

[3]潘洪.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6):11-12.

[4]刘梅林.老年高血压的积极治疗与平稳降压[J].世界临床药物,2009,30(10):585-587.

[5]黄桂梅.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3):13-15.

[6]隋小芳.老年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2):128-129.

[7]张青丽,郝茹.老年高血压用药治疗的临床要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378-2380.

高血压患者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高血压;日常饮食;原则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对高血压病缺乏全面认识和了解,因而在治疗和预防过程中常常存在一定误区。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过度依赖药物控制血压,而不注重非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及饮食上依旧我行我素,边吸烟边降压患者时常可见。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者饮食习惯和饮食方案对血压控制影响较大,因而除了要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控制外,更要加强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进而实现血压控制效果的最优化。

1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原则

1.1保持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液循环,减少其中当胆固醇含量,具有强身健体、灵活关节等功效,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食欲,改善其睡眠质量[1]。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以起到增强身体素质的功效。但需要指出的是,老年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过度的运动不仅难以取得强健体魄的作用,甚至还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一定损伤,尤其是老年人骨骼较脆,容易发生骨折,因而在运动中一定要注意。同时,运动还应注意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运动效果。

1.2少酒禁烟众所周知,烟酒是引发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很多疾病出现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大量饮酒,高血压患者饮酒后发生中风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另外,烟草中尼古丁可以刺激机体心脏及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得患者血管收缩、心跳加快,从而发生血压升高。并且,抽烟还可以使得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所以,高血压患者一旦确诊,必须要严格控制烟酒摄入量,最好戒烟戒酒。

1.3科学饮水高血压的发生与饮用水的硬度还有一定联系。饮水中钙离子、镁离子等元素在血管平滑肌细胞扩张和收缩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若细胞中缺少钙离子或镁离子,则会影响其收缩与扩张,引起血管痉挛,进而导致血压升高。一般硬度较高的水中这些物质的含量也较高,因此为了身体健康应多饮用硬水,通常井水、泉水以及一些天然矿泉水都属于硬水,而烧开后的水由于沸腾原因,其中的钙、铁、锌、镁等物质含量出现降低,所以一般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多饮用符合健康标准的饮用水。

1.4心理调节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逐渐增快,来自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也慢慢增大,老年人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容易出现紧张、不安、焦虑、压抑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能够促进相关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加快小动脉痉挛,使得老年人血压发生一定波动,严重者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而,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情绪的控制,比如老年人可以自己在家中倾听音乐、练习书法、阅读书籍等。

2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原则

2.1控制食盐摄入量众所周知,饮食中食盐含量过高会造成血压升高,但过分控制食盐摄入量又会导致人体调节失衡。过度控制食盐摄入会降低机体血浆渗透压,使细胞内水分过量流失,主要表现症状为水肿,甚至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低渗性脑病。对于正常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应小于6g。因而,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中更应注意控制食盐摄入量,饮食应尽量清淡,切忌不可使用过多过咸的食物,通常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g内[2]。

2.2控制脂肪摄入量除了控制食盐摄入量意外,在日常饮食中减少脂肪的摄入量也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血压。若高血压患者能够连续1个月以上控制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降低总热量摄入的1/4,便能够实现血压的降低,但由于个体差异性其降压效果存在一定差别,通常男性患者血压可降低12%左右,而女性患者则一般降低5%左右。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避免过度食用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在食用油选择上应尽量避免食用动物脂肪,而选择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食用植物油。并且,植物油中丰富的亚油酸及Ve还能够预防高血压患者血管破裂。

2.3适当补充钾和钙国家卫生组织规定,每日钾盐的摄入量应小于或等于4.7g,但针对肾脏、心脏功能不全患者,其钠钾摄入量必须经医师指导。高血压患者也可以多食用钾含量较多的食物,通常新鲜果蔬中含量较丰富,如油菜、菠菜、马铃薯、紫菜、海带、蘑菇等,水果有香蕉、橘子、苹果等。另外,还需要注意适当补钙,高浓度钙可以降低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使血管松弛,进而降低患者血压。并且,高浓度钙还能够降低血浆肾素活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活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钠的排泄量,使患者血压降低。钙含量较高的食物当属牛奶,平均100ml牛奶可以为人体提供大于100ml的钙,此外,豆类食品、鸡蛋、鱼、果仁以及果蔬中也含有较多钙[3]。但要注意的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谨慎补钙。

2.4适当补充蛋白质针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以每千克体质1g为最佳。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主要有鱼和豆制品等。鱼肉中富含大量的牛磺酸及蛋氨酸,能够帮助人体尿液中钠的排泄,降低钠盐对血压的作用,另外鱼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还能够降低人体血胆固醇,降低血栓发生率,从而避免高血压患者出现中风。由于一些劣质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因此为了避免血压受其影响,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选择优质蛋白使用,而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相比,植物蛋白品质优的种类较多,动物蛋白则一般宜选择鸡肉、鱼肉、鸡蛋、牛肉等。

3结语

当前,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科学化的饮食方案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因此,老年患者应注重培养日常生活习惯,并遵循科学饮食原则,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丹.饮食因素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01):168-169.

高血压患者心得体会篇9

1.1一般资料

本组698例均为2010年于我院进行查体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412例,女286例;年龄45~85岁,平均(65±15)岁;病程3个月~35年,平均(3±1.5)年;单纯原发性高血压259例,合并糖尿病163例,合并高脂血症276例;有吸烟史305例,饮酒史287例;文化程度:文盲及小学152例,初中203例,高中及中专222例,大专及以上121例;已婚569例,丧偶69例,独居60例;职工医疗保险468例,城镇医疗保险176例,其他形式医疗保险52例,无医疗保险2例。

1.2研究方法

从我院对辖区内(团结里、光辉里、永安里、西站里及永安里5个社区)≥45岁、进行免费健康查体的居民中,筛选出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698例。自2011-03开始进行研究,为患者建立慢性病管理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既往史及家族史等,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施教方法和内容,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及规范管理。至2013-03观察这些患者在2年期间通过健康教育及规范管理在生活方式、自我保健、用药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等方面的变化。

1.3健康教育

根据所采集的资料,针对不同文化程度、年龄、生活习惯等制订特异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包括印发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手册、组织观看录像资料、集中授课及个别辅导等形式进行广泛的教育指导。

1.3.1举办学习班

定期将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集中在一起,由专业人员授课,讲解原发性高血压基本知识,包括原发性高血压概况及诊断标准,血压的标准值及正常范围,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定期测量血压的重要意义,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发病及防治,饮食运动及控制血压的重要性,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原发性高血压的并发症及后果,良好的行为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如何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等,使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从而自觉配合管理工作,使血压维持在理想水平。

1.3.2建立高血压俱乐部

组织召开原发性高血压病友联谊座谈会,为患者检测血压,解答患者的疑难问题,并请病情控制理想的患者介绍其成功经验,也请身受并发症之苦的患者谈其切身体会和感受,病友之间的交流最直接、最实际,有利于加深记忆,对患者影响较大。

1.3.3个体教育

每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接受每季度1次以上的个别教育,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坚持规律服药,不随意减量和停药,经常监测血压,按病情的需要及时调整药物。

1.3.4针对性教育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对患者进行适时指导,血压控制在正常值的患者,预约定期门诊,指导他们定期做相关检查。对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除定期门诊、电话追踪,还定期进行家庭随访,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原发性高血压防治宣传教育,获得家庭的支持。

1.3.5随机性教育

根据患者不同阶段不同的健康问题及时指导,针对患者情况讲解疾病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对老年患者,要指导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创造良好的心境。

1.3.6社区义诊、宣传活动

利用节假日及各种宣传日,到居民小区宣传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知识,发放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单,制作宣传栏、黑板报,现场接受有关健康问题的咨询,在辖区掀起“我的血压我知道”的活动,提高公众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程度。

1.3.7血压控制目标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针对患者不同身体状态告诉患者血压控制满意程度。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8.62/11.97kpa(140/90mmHg)以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17.29kpa(130mmHg),舒张压<10.64kpa(80mmHg)。

1.4护理管理

1.4.1情志调摄

生气、发怒都会导致血压快速上升,患者要尽量保持平和心态,学会自我调理心境,释放压力,培养豁达、开朗、宽容的性格,切忌情绪波动、大喜大悲等不良刺激。建议患者通过以下6种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自己的情绪。①恰当评估自己,安然接受自己的缺陷,不做无谓的抱怨。②善于发现自身情绪及行为变化,进而积极地心理暗示和提醒自己应追求快乐。有不良情绪体验时,可以通过倾诉等途径进行宣泄。③学会与人交往,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环境。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各种不节制行为的养成。⑤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难,应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不断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可以换一个角度想想,就会海阔天空。⑥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排除体内一些致郁废物,转移人的注意力,宣泄人的压抑情绪,给人带来一份好心情。

1.4.2饮食调养

1.4.2.1饮食以清淡、低盐、低脂肪、富含纤维素和蛋白质、粗细搭配为主。多吃一些降血压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日常的降压茶。降血压的蔬菜有黑木耳、芹菜、葫芦、蚕豆花、西瓜皮等,降血压的水果有苹果、香蕉、菠萝、西瓜、山楂等,降压茶有玉米须茶、决明子茶、首乌茶、槐花茶、莲子心茶等。

1.4.2.2高钠可使血压升高,低钠可降压,人体每日摄入食盐量增加2g,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0.266kpa(2.0mmHg)和0.160kpa(1.2mm-Hg),因此每日食盐摄入量应<5g。

1.4.2.3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五花肉、油炸食品等。

1.4.2.4节制饮食,勿进食过饱,饮食量根据自己的体力劳动情况而定。

1.4.2.5多食粗纤维饮食,每日适量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引起血压升高。

1.4.3运动管理

规则的体力活动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良好,也使血管功能更加健康。有规律的运动可使收缩压降低大约1.58kpa(11.9mmHg),舒张压降低大约1.06kpa(8mmHg)。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加患者的健康感觉和松弛紧张情绪。运动应循序渐进,先从轻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开始时10~15min,一般为30~45min,每周5~7次。运动方式根据个人不同体质状态而定,以散步、慢跑、健身操为佳,也可打太极拳、练气功、扭秧歌等,每次活动应为适应性运动、心肺耐力训练和松弛活动3个阶段,其强度以运动后无明显不适为度。运动要坚持经常且有规律,避免超强的运动,避免参加比赛性质的活动和举重等力量型活动,避免高处作业。强调合理运动和休息,当出现症状、血压升高时,应以休息为主,保证充足的睡眠。

1.4.4心理管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着病程长、见效慢、多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情绪波动大,身心疲惫,血压波动大,多数患者有潜在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疏导,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与疾病做顽强斗争,同时要取得家庭和社会的配合,这样对治疗可取得一定的“正效应”作用。具体方法: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随访的过程中多与患者交谈,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给患者以直接性的心理援助。②心理调整,稳定情绪,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提出改变不良性格和生活习惯的方法,使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好处。③加强医疗行为指导,具体落实医疗措施和心理治疗方案,减轻患者恐惧和焦虑,保持其心理平衡。

1.4.5用药管理

指导患者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在服药过程中,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加量,以免发生严重副作用,也不能擅自停药,因为可能导致严重的高血压和合并症。强调尤其对初次使用降压药的患者,应警惕出现急性低血压反应,要提醒患者注意。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乏力、眩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一些不适的情况,应尽早和医生取得联系。正确指导患者坚持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对无症状者更应强调。强调平稳降压的重要性,血压长期过高、过低对身体危害很大,出现心、脑、肾并发症。

1.4.6控制体质量

肥胖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已属定论。体质量指数(Bmi)18~24为正常,>24为超体质量,≥28为肥胖。每增加一个单位(kg/m2),5年内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9%,Bmi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指导肥胖或超体质量患者采取运动与饮食疗法相结合方式进行减肥,制订减肥计划,循序渐进,使体质量指数逐渐接近24。

1.4.7戒烟限酒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血压升高,降低服药的依从性,并增加降压药的剂量。所以协助患者制订戒烟计划,循序渐进,直至完全戒掉。饮酒量与血压呈正相关,每日饮酒量超过20g乙醇者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中小剂量(纯酒精5~20g/d)的饮酒能够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病或死亡率,称之为酒精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建议原发性高血压饮酒者每日饮酒量以纯酒精<20g/d为宜。

1.4.8中医护理干预

1.4.8.1穴位按揉

指导患者通过穴位按揉降低血压。选穴:太冲、足三里、三阴交、风池穴,均取双侧,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以穴位感到痠胀为度。每次5~6min,每日1~2次。

1.4.8.2足浴

指导患者每日进行足浴,用热水或中草药[药物组成:天麻10g,钩藤15g,黄芩15g,白芍药15g,牛膝10g,杜仲12g,桑寄生15g,生地黄15g,石决明(先煎)30g,首乌藤15g]浸泡双足及小腿,每日1次,每次30~40min。

2讨论

高血压患者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高血压;护理

【摘要】 总结39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本文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认为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治疗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36例精神症状缓解,血压控制平稳出院,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症状改善目前仍住院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相当重要。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高血压;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病。多在青壮年起病,病程迁延,缓慢进展[1]。高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可使收缩压或舒张压高于正常或两者均高[2]。高血压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疾病原因和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伴发高血压的发生率增高。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病,加重了患者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损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本科从2008年7月—2010年7月共收治39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对其实施了有效治疗与护理后,精神症状得到缓解,血压控制平稳,现将护理体会整理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44.3岁。精神分裂症符合ccmd-3的诊断标准;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躯体疾病。经精神科医师会诊均处于疾病稳定期,符合二级开放收治要求。

1.2结果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已有36例精神症状缓解,血压控制平稳出院,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症状改善,目前仍住院治疗。

2护理

2.1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一般缺乏自知力,否认自己有病。对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失眠、烦躁等各种不同的精神症状。对治疗及护理不配合。护理过程中,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认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护士按照患者的病情特点,采用不同的接触方式,通过语言及非语言信息,指导患者学习适应性行为。在与患者接触中护士注意从患者的角度理解其心理,满足各项合理要求,尊重患者的权利,创造安全感、信任感和愉快感等精神环境。护士多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和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其能充分地了解疾病,认识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2治疗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精神症状影响经常出现拒绝治疗的情况,如拒绝服药、藏药。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医嘱,保证药物准确按时地摄入。做到不同服药时间段的药物均按医嘱准时发放,各班次做好交接,做到服药到口,服药后检查口腔。经耐心劝说仍拒绝服药者,征求医生意见后可将精神科药物碾成粉状放入菜汤中服用。如发现患者有呕药行为,服药后至少观察30min,不能离开视线。切不可将药物发给病人让其自行服用。对于不配合治疗的患者要反复多次耐心的与其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早的取得患者的合作。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强迫治疗,如使用约束保护等,保证医嘱顺利执行。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对于无症状者更应强调。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测量血压变化判断疗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硝苯地平有头痛、面色潮红、下肢浮肿等不良反应。某些降压药物及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可服药后卧床2~3h。

2.3病情观察定时为患者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注意观察躯体状况仔细倾听患者的不适主诉。如患者出现头痛症状,嘱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可向患者解释头痛主要与高血压有关,血压平稳后头痛症状可减轻。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术,如音乐疗法、缓慢呼吸等。如患者诉有头晕、眼花、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嘱其卧床休息,如厕时须有人陪伴,如严重者,应协助在床上大小便。如患者出现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应采取下肢抬高位平卧,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定期监测血压,如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大汗、视力模糊、面色及神志改变、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立即通知医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协助生活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安定患者情绪,必要时遵医嘱予镇静剂。连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尽早应用降压药物,用药过程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出现血压骤降。护理过程中通过观察患者在各种治疗及日常活动中的表情、言语、行为动作,掌握和了解疾病状况、心理状态和对治疗所持的态度等。

2.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清淡饮食。经常向患者讲解正确的饮食对血压控制的重要性。限制钠盐摄入,每天低于6g。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食绿色蔬菜、新鲜水果、豆类食物,芹菜、蘑菇、木耳、虾皮、油菜、紫菜等食物含钙量较高。减少脂肪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如鱼类、蛋类等。少食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蛋黄、肥肉等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3]。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极易引起便秘,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多饮水可预防便秘,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严重可致血管破裂。戒烟戒酒。肥胖患者要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摄入。

2.5健康宣教护士要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高血压病的知识,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正确地认识,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纠正不良心态和错误的认识。高血压发病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精神紧张,防止体力过劳。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午休控制在2h内,晚上9点前就寝,保证每天有8~9h以上的睡眠时间。白天鼓励并督促起床活动。高血压患者的锻炼方式要量力而行,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体操、太极拳等。散步是高血压患者理想的锻炼方式,可在早晨、黄昏或临睡前进行,每次15~30min,每天1~2次,速度可按患者个人身体状况而定。宣教中应告知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指导患者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避免长时间站立;改变姿势时动作缓慢,尤其是从卧、坐位起立时。教会患者注意“三个半分钟”夜间醒来先静卧半分钟,再坐起半分钟,再双下肢下垂半分钟,然后下地活动。

3小结

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越来越多,由于患者自知力受损及家属在提供病史时也不完整,所以医生和护士在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应认真细致切不可马虎了事。客观有效地观察病人的躯体症状和体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