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26:15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篇1

一、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企业技术中心的提出

在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入而提出和践行的。

1977年8月12日,中共十一大宣布结束,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1981年11月11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委员会等六部门拟订的《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1984年10月20日和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相继实施。

1987年1月2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提出进一步放活科研机构,促进多层次、多形式的科研生产横向联合,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改革科技人员管理制度,放宽放活对科技人员的政策,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987年1月20日国务院还了《关于推进科研设计单位进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规定》,明确提出了“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必须有起作用、靠得住的技术开发机构”,途径是“可以充实自己已有的,也可以与现有独立院所、高等学校建立相对稳定的协作关系”,但“主要应吸收现有独立院所进入企业”。规定中对独立科研、设计单位进入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后的地位、权利、作用、义务、待遇以及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作了规定。

1988年2月27日,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提出的《198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总目标,以落实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为重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88年12月27日,国务院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1992年7月23日正式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国务院令第103号)。

1992年1月1日,国务院生产办公室、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局、海关总署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若干政策措施》(国生技改[1992]92号)的通知,制定了关于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了“在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建立技术中心”。

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及其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后,1993年8月3日,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了《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经贸[1993]261号)。同年11月13日,根据上述暂行办法,确认吉林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研究院等40个单位作为第一批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集团)技术中心,这40家企业技术中心也就是中国第一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暂行办法》是国家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来鼓励、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主要体现在鼓励和支持上,具体有三项优惠:

第一,进口用于开发新技术、国内不能生产供应的仪器、仪表、化学试剂和技术资料按原国务院生产办、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局、海关总署(国生技改[1992]92号)文的规定,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第二,中试产品定期减免所得税。

第三,技术中心的科技设施建设投资按零税率计征投资方向调节税,其具体范围比照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科学类税目注释执行。

享受优惠的企业技术中心具备的条件也很简单,只从运行状况、基本能力、设备仪器、核算形式四个方面提出了定性要求,没有量化指标。

按照《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暂行办法》从1993年11月到1998年1月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五批,共计203家。具体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为加强对企业技术中心工作的指导,促进技术中心建设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企业技术中心的水平和能力,1998年12月25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国经贸技术(1998)849号)通知,了《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及《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至此,基本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技术中心的任务与职能和申请国家认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对技术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提出了九条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增加了对“技术中心的评价”内容,对已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进行评价,每年评价一次。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由“体制与机制”、“研究开发实力与能力”和“工作绩效”三大类共20项指标组成。

评价结果第一次不合格者,暂停享受优惠政策;连续两年不合格者,取消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的资格,实现了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动态管理。

另外,在认定和评价成员中增加了财政部,试图加大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财政支持,但财政部还不是文件的起草和部门。

四年之后,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2002年5月10日公告(2002年第24号)执行。

在评价内容别增加了“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企业专职技术开发人员数、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三项指标中任何一项低于最低标准”为不合格。上述三项指标的“最低标准由国家经贸委根据技术中心建设发展情况每年予以确定并公布”。

《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中的评价程序也更加规范,规定“国家经贸委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负责对各地上报的评价数据进行核查”;“评估机构负责对经核查后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向国家经贸委提交评价结果”。

修订后的《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重点突出了“科技投入机制”中“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和“技术创新效益”中“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及“新产品利润占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的比重”,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引导意义。

由于增加了对“技术中心的评价”内容,实现了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动态管理,从2000年的第七批开始有四个企业技术中心年度评价不合格被撤销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停止享受优惠政策。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2005年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依据《科学技术进步法》,对原有《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及《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并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这一新的名称,于2005年4月20日以(发展改革委令[2005]30号)公布,2005年5月1日实施。文中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并负责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具体组织工作和评价工作”。

财政部成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制定部门之一,《科学技术进步法》成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制定的依据。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更加科学、全面、合理,更注重可操作性。对申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强调了“企业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经济技术实力和经济效益”,在国民经济各主要行业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技术创新绩效显著”是认定评价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从下而上逐级认定的原则,即“已认定为省市(行业)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两年以上”;进一步明确了三项限定性指标的最低标准:“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不低于1000万元、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80人、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上述中的具体数值不再“每年予以确定并公布”。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除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集团)技术中心等继续享受有关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112号)的规定,享受《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国函[1997]3号)中的有关优惠政策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增加了“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提出了“企业技术中心的分中心”这一新概念,以适应企业改制、重组、合并等新情况。评价频次由过去的“每年进行一次”改为“每两年进行一次”。增加了“调整与撤销”章节,规定“评价不合格”、“由于技术原因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有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企业”等情况之一的撤消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评价不合格”的由原规定的“连续两年不合格”取消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资格改为不合格当年就撤销其资格。

还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每年公告一次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

2005年公告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是361家,分中心4家。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2007年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以第53号令了新版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新版《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并牵头负责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具体组织工作和评价工作”。

科技部成为新版《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制定部门和认定、评价成员之一,进一步突出了企业要以《科学技术进步法》为依据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新版办法中,评价为不合格的限定性指标的最低标准比原标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即“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不低于1500万元、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150人、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000万元”。

在“调整与撤销”章节中,强调和增加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将享受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进口货物擅自转让、移作他用或者进行其他处置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撤销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含分中心)根据《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007]第44号令),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科技部通过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专项计划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给予资金支持,以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新版《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中的《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比原《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包含了更多更适合企业科技开发概念的设备仪器,同时增加了科技部的科技专项计划支持。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的2013年第41号公告,至2013年11月26日国家认定享受优惠政策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共1002个,分技术中心40个。

从第一批到二十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情况如表2所示。

从1993年8月3日国家《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暂行办法》的通知公布至今,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经多次修改、补充和完善,经历了二十年的时间。

这二十年,从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到制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体系规范、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了在国家规范、引导下建立起了相对统一的现代企业技术中心的中国模式。

这二十年,从鼓励和支持国有单一体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开始到引导在国民经济各主要行业中具有显著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不同经济体制的企业建立了国家规范的技术中心。

这二十年,在国家引导下,各省以及大部分地市也都制定了适合当地企业基本情况的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和评价体系,组织本省或本市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全国的企业,由大到小较普遍的成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建立起自己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

总之,这二十年,见证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整个过程,见证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完善的艰难发展历程。显示了国家政策对扶持、引导企业建立起科技创新机制,逐渐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的巨大力量和重要作用。

三、对进一步完善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走过了漫长的二十年,国家通过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提供优惠政策支持企业,通过建立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一步步引导企业,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企业特点的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运行体系。

首先,《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中制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体系,对企业有很强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设置的评价指标等同于为企业规定了一条科技创新路线。

现行的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中可以看出,二级指标“技术创新效益”中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新产品销售利润占产品销售利润的比重”两项评价指标占权重(分)分别为11和11,在评价体系中分量非常重,但在评价“其他行业”(指农业、服务业及石油、煤炭、交通、建筑、烟草、电力、电信等)时,是按两项指标满分的60%计算,也就意味着这两项重要指标对“其他行业”不进行评价。

企业有他们的共性,但不同的行业也都有其特殊性,例如笔者所在的建筑业,“技术创新效益”中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和“新产品销售利润占产品销售利润的比重”都是有关“新产品”的,但在建筑产品中很难定义“新产品”这一概念,所以这两项重要指标无法准确评价。如果不能为建筑产品定义新产品的概念,建议用其他体现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效益的指标替代上述指标。

事实上,“其他行业”中的农业、服务业及石油、煤炭、交通、建筑、烟草、电力、电信等都像建筑行业一样,很难用“新产品”来考核他们的“技术创新效益”。

其次,建筑业的许多科技创新内容和体现建筑企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成果没有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体现出来。如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工法、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以及企业资质等级等。如果将上述内容纳入建筑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考核评价体系指标中,可以适当降低现行评价指标体系中诸如“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项目数占全部项目数的比重”、“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企业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数”,“当年完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数”、“当年受理的专利申请数”等这些指标的权重(分)来实现。

最后,笔者认为,企业技术中心考核体系应分为共性指标和行业指标两部分,共性指标可由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部门统一制定,而行业指标部分可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参与制定。

四、结束语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名牌”,它不但是国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推动中国企业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政策工具,它作为国内最高水准的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现了企业的产品研发或服务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象征着企业的整体形象。《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及企业技术中心考核体系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其更加适合中国的国情,适合不同行业企业科技创新特点,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推动企业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机制,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暂行办法[Z].国经贸[1993]261号

[2]国家经贸委.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及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Z].国经贸技术[1998]849号

[3]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Z].发展改革委令[2005]30号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篇2

一、青海藏区概况

青海是除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有6个在青海,面积占全国藏族自治州总面积的58%。青海藏区包括青海省海北州、黄南州、海南州、果洛州、玉树州5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藏区总面积69.6万平方公里,占青海全省总面积的96.6%;人口181.85万,占青海全省总人口的32.8%。

青海藏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之称,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玉树、果洛两州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0米至5000米之间。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寒冷、缺氧、干燥、多风,昼夜温差大,长冬无夏,四季不分明。年平均气温-6℃~4℃,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

青海藏区的资源优势突出。矿产资源特别是水电、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资源储量可观。已探明的129种矿产资源中,有54种的储量居全国同类储量的前十位,有23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占全国前三位,有9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占全国首位。具有鲜明高原特色的动植物资源及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青海藏区经济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4.03亿元,人均23867元。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青海藏区经济发展仍然十分落后,除海西州外(人均GDp62583元),其余5个州人均GDp只有11194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848.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12.2元,不足全国的2/3。

二、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问题

(一)科技创新意识淡薄,科技创新主动性较差

青海藏区中小企业起步较晚,许多中小企业是由传统的民族手工业发展而来,属于传统型中小企业,所处行业及生产产品对技术需求不是很大,科技创新压力较小,科技创新意识淡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惧怕科技创新风险,害怕失败,求稳怕乱,图个安稳日子;部分中小企业小富即安,不谋做大做强,不注重创新,科技创新的主动性较差。据调查:已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

青海藏区中小企业有77.3%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但只有11.4%的企业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据对青海藏区中小企业2006~2008年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采取的措施调查:38.7%的企业只是进行了企业技术秘密内部保护;只有13.7%的企业申请了专利,31.8%的企业注册了商标。由于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够完善,一些科技创新成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被别的企业或个人“搭便车”,挫伤其创新积极性,影响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二)科技人才总量少,高层次人才匮乏

2008年青海省全省科技活动人员为11519人,科学家与工程师8465人,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比重为73.49%,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为208.64人;万人R&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3.80人,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33.63%。青海省每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为331人,低于全国的354人;青海藏区更低,平均为207人,最低的玉树州仅为77人。青海省2008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15年,低于全国的7.62年;青海藏区为4.74年,最低的玉树州仅为2.13年。

以上数据说明青海省科技人才较缺乏,青海藏区科技人才更加匮乏。同时青海藏区中小企业职工素质普遍偏低,缺乏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据调查:青海藏区中小企业中本科以上学历的职工只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8.20%;企业科研人员只占到总人数的7.46%,科研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只占科研人员的47.70%,甚至有许多企业就没有专门的科研人员。

(三)科技资金投入不足,企业融资困难

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8年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仅为0.44%,低于青海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1.09%的水平,并且各州差异较大,最高的果洛州为0.74%,最低的黄南州仅为0.18%。

自有资金缺乏、融资困难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青海藏区更加严重。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主要以自筹和银行贷款为主。据调查: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69.10%的企业是自筹;64.30%的企业是通过银行贷款;只有38.20%的企业得到过地方政府的资助。

(四)产学研合作困难,科技创新风险较大

青海省目前共有研究与开发机构49个,其中有40个集中在西宁市及海东地区,而藏区只有9个(其中海北州2个,黄南州2个,海南州1个,果洛州1个,海西州3个),占22.5%。青海省仅有的8所普通高等学校均在省府西宁市。这对地处偏远的藏区中小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产学研合作的困难程度。据调查,青海藏区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模式选择中52.80%的企业选择了自主创新,29.85%的企业选择模仿创新,只有17.35%的企业选择了合作创新。合作创新最大的优点就是组合资源、分散风险,而青海藏区中小企业因产学研合作难度大而较多地选择自主创新模式增大了科技创新的风险。

(五)信息资源短缺,科技创新盲目性较大

外部信息是中小企业认识技术和市场机会的重要基础。中小企业受到资金、人力等因素影响,搜集信息的广泛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较差。青海藏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青海藏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差,中小企业分布较广,又限制了中小企业及时获取有关科技创新信息及市场需求信息,不能很好抓住市场机会,科技创新盲目性较大。

三、促进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针对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其发展。影响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因素较多,既有企业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因此应从政府层面及企业层面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1、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政府应鼓励中小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根据青海藏区中小企业发展规模、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为发展科技创新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如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实施引导和保护,调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搭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平台。

“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三驾马车’。”中小企业科研力量相对较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研力量相对较强,但科技成果难以转化,市场需求难以满足,因此,政府应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的长期科技合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

3、加快培育科技服务中介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通过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资源配置、决策咨询等服务活动,有效降低科技创新风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对增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一定作用。因此,应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切实发挥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在促进科研与生产、技术与市场相结合方面的作用,为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服务。

4、建立和完善金融体系

针对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的特点,在加大对中小企业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加强中小企业资本市场建立,特别是灵活有效的风险投资市场的建立,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解决中小企业因财产抵押实力不足、信用不达标而造成融资困难问题;逐步放宽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限制,允许经营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面向社会发放融资债券,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保障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

(二)企业层面

1、加强科技创新内部管理

加强科技创新内部管理是保障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成功的有效手段。从科技创新项目的选择、实施到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等整个过程都要加强管理,以期实现预期效果,获取经济效益。在科技创新项目的引进上尽量选择与企业自身科研能力相匹配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主动寻求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与其他企业合作,联合攻关,减少风险;在创新成果保护上通过申请专利权、注册商标权及技术保密等措施切实保护企业科技创新成果。

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中小企业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在积极争取政府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申请创新基金;在资本市场上寻求适合自身状况的融资途径,如吸收风险投资等;加强自身信用建设,获取银行贷款。

3、改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

在人才引进上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不为所有,但为所用”;还可以聘请本地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到企业做顾问或者咨询人员。在引进的同时注重自我培养,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同时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留住人才。

4、注重市场调研,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及时获取和掌握市场信息,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使科技创新活动“有的放矢”。科技创新是一种商业活动而非单纯的技术活动,通过市场调研、选择创新项目、实施科技创新取得创新成果并不一定就等于成功,关键要看科技成果能否推向市场转化为企业利益。因此要组建“营销团队”,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同时依托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快速推向市场并迅速转化为企业利益。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篇3

引言

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代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也推动着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但是,由于主客观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甚至进入了科技创新的瓶颈期。本文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为出发点,聚焦其今后的科技创新改革与提升策略,对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中小企业的内涵

中小企业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它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定各行业划型标准为:

1.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2.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3.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4.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5.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6.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特点与意义

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主要包括:对科技含量较高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或对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创新。现在,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对其进行扶持。

(一)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特点

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也具备自身的特点。中小企业与大型私企、国企在国家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导致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不同于大型私企、国企。

1.创新灵活。中小企业人数较少,规模小,但机制灵活。企业具备很强的应变性,由于中小企业员工多身兼数职,导致员工具备灵活的岗位流动性。中小企业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企业的结构,使企业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

2.便于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是推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相关事例表明,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能利用技术转移,更适合与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进行合作。据相关研究结果表示,在科技创新中,不与科研机构或高校发生联系的收益有40%,而与科研机构或高校发生联系的科技创新中,科技创新带来的收益提升60%。所以,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够更好的利用技术转移。

3.科技??新效率高。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更高。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始终扮演着最活跃的角色,是我国科技创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根据相关统计分析,中小企业占据80%比重科技创新份额。对于大企业而言,大企业主要考虑如何稳定企业发展,而中小企业主要考虑如何在科技创新中寻求突破。所以,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效率更高。

(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意义

一方面,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深刻影响。例如,手机行业中颇具影响力的小米手机,无人机行业佼佼者大疆无人机,这些都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成果。通过科技创新,中小企业获得了社会的热烈关注,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中,中小企业始终扮演着最为活跃的角色。因此,国家一直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创新是国家在国际中突显竞争力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我国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

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导致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不能有效进行。向银行申请贷款是中小企业应对资金短缺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企业自身条件不足,比如,资产规模小,经营能力差等,导致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融资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据资料表明,我国有很多中小企业在经营、财务、信用等方面,都达不到向银行贷款的条件。尤其突出的是,中小企业由于管理经验不足,在向申请贷款过程中,银行确认企业能力信息时,企业信息往往得不到有效认证,从而影响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同时,在向银行申请贷款过程中,需要中小企业提供固定资产来进行抵押,而中小企业很可能并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面对这些问题,我国虽然建立了很多应对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未产生良好的效果,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中小企业的资产少,出现风险的概率较大。

(二)政府政策以及法律保护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中,为了保障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推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与法律。可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得相对较晚,某些法律还不完善,这只能够在一定形式上起到推动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推动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对科技方面的法律保护略显薄弱,只是在行政方面对科技保护进行规定,但规定的约束力有限,依然不能给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带来决定性改变。同时,中小企业自身资产、资金有限,各方政府与银行趋向于扶持那些大型的企业,而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支持就相对较少,只能靠自身慢慢地发展,从而无法实现科技创新。

(三)中小企业创新型人才缺乏

人才在企业中意味着核心竞争力,是对企业高速发展的保障。但在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人才量还不足,并且由于企业的各种因素,无法对优秀人才产生吸引。中小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也是处于一种无从下手的阶段,并且出于薪酬等因素,不能很好地控制人才的流失。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来看,一些人才在面对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一些其他岗位的工作,无法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中。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看的话,企业的背景以及区域性改革进展不同,导致人才在思想上出现了固化现象。并且,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与目前的发展状况都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导致人才的浪费,加上管理不善,让很多人才难以长久稳定地工作,这就造就了企业的人才流失。

(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信息掌握不足

在现今风云突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对于信息掌握的准确与否,决定着企业在市场中的优胜劣汰。中小企业如果想要做到科技创新,就要掌握更多的数据信息。信息获取的速度决定着科技创新的发展程度,信息获取的速度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当今,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对信息掌握缺乏重视,甚至一些企业属于闭门造车的状态,没有良好的信息资源获取渠道。在相关的融资、人才、技术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信息途径,更是忽略对信息途径的组建。由于对于信息的掌握不够充足,致使中小企业减慢了科技创新的步伐,也使科技创新没能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好的市场局面。中小企业若想从这种状况中脱困,就要仔细把握市场脉搏,构建起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才能够更好地立足于市场,开展科技创新。

(五)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出现风险的概率要大得多。主要反映在两个层面上。

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的层面,由于其自身的实力弱、缺乏资金的帮助,只能够担负起单一技术的创新,而且不能够从全面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创新研究,致使一旦这种单一的创新技术出现纰漏,会导致整个中小企业的技术研究面临着崩溃的局面,而使企业失去信心,创新的动力因此下降。与此相比,大型企业由于自身资源与技术的丰富性,能够对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避免了中小企业创新研究中过于单一的缺点。

二是从社会与市场的层面看,在中小企业走向真正成功的道路中,还需要一段艰难的路程,其本身的创新技术研究成功,并不意味着从此获得经济利益,未来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还需要经得起市场环境磨砺,这个过程对中小企业来讲也是相对困难一些的。并且,企业对于技术的研究成功,还需要依靠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中小企业对于技术保护能力缺乏,这点是不能够跟大型企业相提并论的。现今,中小企业的科研成功没有一套有效的保护措施,而研发的科技人员很难从技术中获取足够的利益,同样的,没有足够的利益,科技人员对于创新也不够积极。

中小企业在对知识产权的维护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出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对维护科技专利的资金投入不够,也没有时间对专利申请进行深入研究,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一旦流失,就会出现核心技术转移的现象。并且,如果企业中的核心科技成果被窃,中小企业在产品维权上的投入力度就??不足,会直接将企业的科技创新扼杀在摇篮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科技创新的大环境中,企业需要重视对于知识产权的维护。

四、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企业科技创新氛围

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中小企业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企业要鼓励员工在各自岗位的创新,实施企业内部的良性竞争,加强企业自身文化的树立。要引导员工以及企业的整体创新,要建立敢于创新的信念,让企业与员工在面对困难的情况下不气馁,不放弃。中小企业的管理层要重视搞搞企业内部的创新氛围,它是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的精神所在,也是企业全身心投入技术开发创新的基础所在。

为了创建和谐的创新氛围,也为了鼓励技术员工的科技创新,有一部分企业开始实施技术股份制度,对于那些在技术上有突破,有创新并取得成果的技术员工,企业实行股份奖励措施。企业也要时刻关注员工的身心变化,对于那些受到心灵困扰的员工,要及时交流沟通,让每一个员工时刻都感受到企业的重视,通过关怀员工,加强其对企业的信赖,从而在工作中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并且增进企业的和谐气氛,从而使科技创新更加顺利。

(二)加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

通过了解国际知识产权的案例,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自身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是为技术人员在科技创新中保驾护航的一种手段。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程,因为要在已有的技术上探究更大的发展,是需要充足的毅力和勇气的。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常常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科技创新能够获得真正的成果,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企业还要担负很大的风险,如果对技术创新失败了,企业就需要面对巨大的成本问题。并且由于现在信息流通特别的快,创新技术与产品一旦步入市场就会面临着随时都可能出现的仿制品,甚至有的企业通过“移花接木”,使企业辛苦研发的技术成为了他人的嫁衣。由此可见,负责技术开发的企业或人员如果对自己的技术或产品缺乏明确的保护意识,那么,其所收获的利益会大大减少,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上会出现“逆淘汰”的现状。

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够有效的激发人们对于创新的欲望,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给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个公平平台,它的责任就在于保护每一个原创者的利益与地位。所以,加强对企业核心创新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为企业创新人员利益的保护,只有相对应的回报,才能调动企业创新人员工作的激情,同样的,企业也能够从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这样的良性循环,会使企业的资金与人员进一步稳定,从而使整个企业不断的进步发展,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步伐。

(三)加强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相关机构的开发

中介服务机构的存在,能够有效的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建立传播途径,是社会企业走向商业化道路不可忽视的步骤之一。据我国相关政策,要鼓励科研相关机构转变为中介结构,中介服务机构要服务于企业的科技人员。创新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需要全力支持中介服务机构或科技发展中心的开发,通过搭建科学技术的共享中心,有助于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人才培养、信息获取,完善一些中小企业技术、资金、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增加中小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动力。各地区的政府也要紧随国家的政策方针,建立具有地区特色的科技创新专区,在各个科研机关、高等院校建立起信息技术共享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群获取信息困难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步伐。

(四)加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基础研究

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立足于国际市场的重要依据之一,以当今的经济形势来看,国家若想在这种形势中取得优势,就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审视整个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此之中,对基础研究尤为重要。在对于中小企业的政策上,要以当今科技水平为蓝图,大力发展科技的基础研究工作,给予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一定的基础,使中小企业在各个领域中都为国家做出贡献。需要不断加强中小企业中的科研力量,重点培育科研院校的人才,使中小企业整个群体的科技创新得到源源不断的人才补充,这样才能确保我国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完善发展。

(五)加快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发展

中小企业可通过与金融机构的资金与技术合作的方式,实现开发上与资金上的互补,并且根据一定比例,合理分配利润。金融系统更应该加强与民间风险投资企业的合作,从多方面的投资中,降低企业风险,为中小企业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资金与技术的基础。在政策上,对于风险投资的力度与改革,要更加清晰明了,确保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顺利的进行,同时企业的成功也能为投资方面、城市?l展方面带来更大的助力。

国家政策要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重点,在财政方面,要着重于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加大高技术领域、高风险项目的优惠力度,使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有更多的选择。通过降低税收,来鼓励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减轻中小企业的经济负担。同时,在中小企业进行银行贷款时,国家要给予大力支持,有选择性的为一些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进行担保,帮助其向银行申请贷款。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篇4

关键词: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功能

作者简介:钟玮(1980-),女,江西于都人,肇庆学院校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广东肇庆52606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现阶段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的政策支撑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0BGL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05-02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通过协同创新,地方大学科技园可以获得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以更为有效地促进科技园区企业的创新和创业。

地方大学科技园是实行协同创新的有力载体,本文结合肇庆学院实际,试图对地方大学科技园的协同创新功能进行探讨。

一、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动力

1.地方大学科技园以高校产学研体系为协同创新动力

地方大学产学研体系是科技园协同创新发展的基础,依托学校学科的发展、实验室、研究中心的发展,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实现利润和社会服务功能。根据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创新的产学研政策,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要加强企业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协作机制,支持发展高等学校科技园区。依托不断发展的高校产学研体系,地方大学科技园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提供协同创新平台。

2.地方大学科技园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协同创新动力

地方大学科技园将科研院所设在科技园,通过为技术创新提供软硬件条件,搭建企业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园区的服务包装公司,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智囊服务,为产品上市提供帮助。园区的金融服务公司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进行天使投资,使产品能够更顺利地走向市场,获得盈利。

3.地方大学科技园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协同创新动力

与其他高新技术园区不同的是,地方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的性质。一方面,大学的教师、科研人员依托科技园的平台进行科学实验;另一方面,企业依托大学进行重要的科学技术开发,这两方面都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帮助。创新人才是协同创新的主体,只有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才能为协同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

4.地方大学科技园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协同创新动力

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立足之本,地处经济发达之地,大学科技园就能较快地发展;如果处于经济落后地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建设就比较慢。地方的科技发展特色也是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力所在。如肇庆学院的果树研究就是依托于当地四会市果农柑橘种植的实际,创新发展技术,进而开展果树栽培技术输出。如肇庆学院的中巴软件园是依托于肇庆市政府的一个合作项目。该软件园落户在肇庆学院科技园。有了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的基础,有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大学科技园就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二、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机制

1.依托于地方大学协同创新,将企业安置在科技园

为促进协同创新,将实验室、研发机构设在大学内,由大学提供技术创新,企业在科技园内负责成果的转化、上市。为吸引更多的企业到科技园落户就要大力开展大学的协同创新,使大学的科研活动更加活跃。企业的一项成果源于大学,就更能加强企业与大学的联系。如根据“2011计划”,肇庆学院与业界优秀企业合作,成立肇庆学院一品园林协同创新中心、肇庆学院郎迪景观建造协同创新中心、肇庆学院绿健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肇庆学院恒兴水产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肇庆学院逸舒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肇庆学院-皓明精细化工协同创新科研基地。通过与这些企业协同创新,下一步准备吸引企业落户肇庆学院科技园。

2.形成协同创新产业链,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

协同创新不是孤立的,要形成产业链,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产业链的形成需要园区有集成创新的规模,能够给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经济支持、孵化补给。如肇庆学院中巴软件园属于肇庆学院科技园的一部分,它形成产、供、销完整的一条产业链,能够吸引一批软件开发、计算机技术企业落户。通过形成产业链,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最后促进集成创新。

3.引进天使投资,促进协同创新

与资本企业的合作也是目前大学科技园的一种协同创新。大学科技园中的企业往往是尚在成长的企业。通过引进天使投资,促使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企业步入正轨。资本企业能够给科技园的企业带来资本和管理理念。一些资本企业会向注资企业派驻管理人员,加强企业的管理,促进技术的研发,开拓市场前景。有了资本支持,中小企业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大企业能够获得新的发展。

4.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促进创业

地方大学科技园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地方大学科技园既是管理者又是联络员,既是平台的搭建者又是孵化器。地方大学科技园中的企业大部分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科技园搭建好协同创新平台,做好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很高涨,但是往往不能付诸于行动,这就需要大学搭建平台,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地方大学科技园对大学生创业活动进行扶持,将有创新潜力的企业优先发展,调动资源,运用协同创新促进创业。

三、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功能

1.地方大学科技园有自主创新的协作平台的功能

自主创新是所有创新形式中最重要的创新。通过自己开发技术,获得专利权,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是许多企业梦寐以求的。但是,自主创新往往不可能一家完成,多需要有多家企业协作完成,而地方大学科技园就提供了这样自主创新的协作平台。提出一个设想,由园区中的企业共同攻关,获得多学科的技术支持。依托于地方大学较为强大的师资力量,大学科技园调动高校的人才资源,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服务。如肇庆学院成立的广东林产化学工程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就是依托于肇庆学院较为优良的化工研究传统,与广东华林化工有限公司合作,专注从事化工研究。该中心落户于肇庆学院科技园。

2.地方大学科技园有科技育人的试验场的功能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著名的科技公司思科有一句名言:teCHnoLoGYiSeVeRYtHinG(技术就是一切)。在地方大学科技园,将科技育人的功能重视和开发出来非常重要。尤其是工科学生,平时如果不接触工程实践,到工作中很难发挥能力。肇庆学院非常重视科技园的科技育人功能,将学生的工程实训与公司的科技开发工作结合起来,形成科技育人的试验场。如与软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肇庆学院移动软件实践中心;与拓胜计算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肇庆学院信息系统实践中心;与凌阳爱普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肇庆学院嵌入式培训中心;与智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肇庆学院无线信息传输实践中心;与云龙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肇庆学院网络数据处理实践中心;与中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肇庆学院网络技术实践中心。这些实践中心都落户在肇庆学院中巴软件园,既能起到科技创新试验场的作用又能起到科技育人的作用。

3.地方大学科技园有管理创新的服务区的功能

从管理创新的角度,通过协同创新,地方大学科技园能为企业提供较为完备的服务。第一,地方大学科技园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作为企业办公、实验的区域,一些大学科技园发展办公租赁服务,也获得了不菲的收益。第二,地方大学科技园为所在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有了好的创业政策,企业在科技园中能够获得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同等的政策,对于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来说这是很难得的。第三,地方大学科技园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持。地方大学的大学毕业生可以直接到科技园就业,形成“自产自销”的良性循环。另外,大学的教授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就近获得技术支持。

4.地方大学科技园有创新创业的孵化器的功能

企业创新创业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寻求发展的一种创新创业行为。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开拓,地方大学科技园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的孵化器。孵化器是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功能。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区就为许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支持政策,孵化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要重视科技园区的科技孵化功能,如肇庆学院在科技园成立了大学生创业街,并制订完善的政策,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在中巴软件园开设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的创业创造条件。

四、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对策建议

1.地方大学科技园要加强建立科学的协同创新体系

科技园可以作为地方大学协同创新的一个窗口,发挥重要的协同创新功能。科技园是地方大学进行产学研结合的优秀平台,要加强建立科学的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大学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协同创新。

2.地方大学科技园要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当今社会非常缺乏的。依托强大的企业体系,地方大学科技园有条件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地方大学科技园要通过在学校和企业创造条件,制订相应政策,为高校和企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地方大学科技园要加强金融创新服务

企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的匮乏。通过金融创新服务,企业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发展技术。现在,金融投资领域非常活跃,地方大学科技园要善于牵线搭桥,为园区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财力支持。

4.地方大学科技园要集成创新,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

大学科研成果需要进行转化就需要在大学科技园区中成立企业,进行产品的销售。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就要做好市场开发,对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将产品推向市场。要利用科技园的大平台集成创新,积极将科技成果转化。

5.要加强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的育人功能

地方大学科技园是地方大学的一部分,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地方大学科技园要发挥其协同创新的育人功能,将企业与大学的人才培养相结合,使科技园中的企业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就近实习实训,锻炼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晋秋,章琰.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3),27-29.

[2]赵西萍,李徽,郑玮.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机制研究[J].高教探索,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篇5

关键词: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徐州

一、简述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原因

(一)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必然趋势

有相关研究学者表示,技术商品有着无形化的特征,其在交易过程中一般以契约交易为基础,但是其交易过程中会产生高额的费用,因此通过对技术商品进行交易来提升企业发展或技术水平并不是最佳科学经济的发展途径。此外,技术情况和市场环境都存在多变的属性,这使得技术研发成本不断攀升,而技术更新周期速度较快等因素,给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造成了较大压力,也使创新失败的风险逐渐升高。在此基础上,独立企业之间进行技术协同创新成为可能,并且有着节约成本、技术独占、分担风险、降低过度竞争、成果内部共享等优势。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企业与企业之间协同发展,互惠共赢,使整体的价值能够不断增加并形成价值再创造,间接的提升企业竞争力,发展规模等等。因此,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资产共享与互补

企业资产主要包括资源型和能力型两部分,资产性质类型的不同使其共享形式、潜力均有不同。资源型资产主要指技术、专利等隐性资产和企业实物资产等等,这些资产可以同时被多个企业单位所利用,并且并不会对其价值有太大影响,并且还可以使其创造更多价值。能力型资产主要以集体经验为基础,如管理模式、技术诀窍、经营实践经验等等,这些资产以隐性知识为主要内容,因此共享收益明显。资产通过专业化的合作和重新配置能够使其达到更高的效率,创造更高的价值,企业与企业间的资产共享过程,则有效的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因此资产共享也具有双向互补的特性。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能够提升资产综合价值,提高使用率和工作效率,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效益。

二、企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企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分为联盟内企业间协同创新和企业与外部主体的协同创新两种。

(一)联盟内企业间协同创新

联盟内企业协同创新是经济发展与竞争观念不断变化的产物,企业间进行合作可以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实现技术、知识的共享、扩散、协作创新、并有效控制成本,同时分担风险对企业的压力。战略联盟对企业间的依存度是很高的,合作也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但是由于企业虽然进行了合作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关系,战略联盟在发展过程中其对创新需求以及动力都呈现下降趋势,伴随着任务目标的完成,合作协同创新将终止。

(二)企业与外部主体的协同创新

企业与外部主体的技术协同创新主要是指企业与政府、研究机构、大学等等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目前,大学和研究机构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与研究是较为超前的,并且是技术知识的重要源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协同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正因此,目前较为推崇的企业合作创新模式是“产学研合作”。公共研究机构在技术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能够对企业创新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此外,政府政策行为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调研表明,影响企业创新能力众多因素中政府行为占有重要比重。政府在企业技术协同创新过程中主要负责的科研资金的投入、激励政策和优惠政策的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行业管制等等内容,这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

三、徐州企业技术协同创新进展

2016年,徐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35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492个。国有独立科研机构17个;民营型科技企业9915个。高新技术企业317家,新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46项。技术市场签订技术合同817个,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4.19亿元,增长135.3%。科技服务业总收入267.04亿元。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240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的72项。获国家专利奖6项,省级科学技术奖17项。2016年,徐州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15万件和1.15万件,增长72.4%和33.3%,两项增速均居江苏省首位。

(一)产学研合作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

“十二五”以来,徐州市通过促进产学研合作专项的发展,累计获得专利400多件,产值超过20亿元,同时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随着淮海科技城的构建,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前沿基地,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徐州工程学院科技园、甲骨文、华为、欧洲环保体验中心等创新项目陆续入住其中,为构建“一城一谷一院一区”产学研合作高水平创新平台注入了不竭动力。

(二)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实现区域全覆盖

科技与经济的转化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发展的难题,徐州市为此提供合作平台,将人才、项目与知名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等等连接在一起,全国知名院校通过徐州市监理穿雪岩创新载体,使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徐州形成了长期有效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实现产学研区域全覆盖,高校凭借自身科研技术成果的先进行创造自身价值,同时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并产生经济效益,企业再对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进行扶持,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形成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发展,实现企业与产学研科技成果的紧密衔接。

(三)科技部门引导促进企业技术协同创新

目前存在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普遍现象,徐州科技部门为此向科技型企业发送科技创新券,通过科技创新券可以在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科技中介机构等进行科技服务的购买,例如:科技咨询、分析测试、科技信息服务等等。自2015年始,科技创新券累计发放800万余元,150多家企业享受到科技创新服务,促进了中小微企业与科研院所、科研机构的技术协同创新,使中小微企业通过高新技术和高端科研设备武装自身,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对高新科研仪器形成共享,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四)128家企业从省内外高校引进“科技副总”

为了能够使一流院校院所高新技术人才向企业集聚,徐州科技部门通过引导企业社里技术副总或副总工程师兼职岗位,使国内高校院所人才以科技副总身份进驻企业,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研发项目为基础,企业技术协同创新为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持续发展做出深层次的指导,促进企业的全方位发展。自“十二五”以来,徐州128家企业通过与中科院、山东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协同合作引进“科技副总”,为企业发展注入全新的力量,通过项目合作,全方位为企业提供协同技术创新服务。目前,已累计实现新增产值超过25亿元,新增利税近5亿元。

(五)开展国际合作提升本土创新能力

海外的诸多知名院所、学术团体等共同建立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此机构平台,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使徐州企业能够与国际接轨,向更加专业化运行发展,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集群。美国摩根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也正在加紧对接征集中。目前,已征集的科技成果和专家团队研究方向已经涵盖了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技术、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农副产品等诸多产业领域,这符合徐州目前各地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国际化合作进行企业技术协同创新能够切实推动徐州市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提升和发展,为徐州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

四、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展望

目前,徐州在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发展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在不断完善。但是,目前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并没有止步,研究思路、理论的依据和设想需要用时间来不断证明和完善。但是内部技术协同创新研究过程中,技术、市场、战略、制度、文化等等一系列要素所占有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其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的方式和机制有何影响,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仍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结论。企业内部协同创新与外部协同创新明显存在较大差异性,其整合程度明显不够,企业内外进行协同创新合作主要是为了能够使企业整体创新绩效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企业内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将不断的进行研究分析,而不仅仅是依靠外部因素影响。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将公共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作为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建立其与企业的协同关系,并对该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虽然目前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形式一片大好,但是在此表象下,我们还要对其深层次的意义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未来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发展做出指导。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可尝试将企业创新中组织创新、战略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作为关键要素,综合考虑,进行全面研究。

参考文献:

[1]智汇徐州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n].杨茜茜.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2017-06-28

[2]徐州: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结硕果[n].中国江苏网.2017-05-19

[3]卢凌霄,王必好,杨林生,卞红飞.竞争性创新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转化产出异质性研究——基于方程模型的一种最优技术转化率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8)

[4]解学梅,方良秀.国外协同创新研究述评与展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04)

[5]李玉平.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徐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与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ScienceofScienceandmanagementofS.&t.)2001年03期

[6]邱建华.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13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篇6

关键词:科技创新;工商管理;重要性;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市场环境竞争形势愈发激烈,各大企业都在积极推动自身体制改革优化,尤其是在工商管理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工商管理科技创新过程中,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控,可以确保企业的市场经济项目运作。但是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进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相关领导部门对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出企业工商管理中运用科技创新的职能和效用。

二、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一)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各个行业的运营机制也在日益转变,企业想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对工商管理系统进行科技创新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综合科技创新的各项优势,提高企业对其重视程度,积极促进整体管理控制和企业运营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加强企业项目中科技创新含量,向科技型方向转化,规范项目管理和标准要求之间的系统化流传,从根源上实现项目运行和技术转化的战略目标。

(二)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确保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对于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科技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从传统工商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化工商管理模式,符合市场经济形势发展趋势。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领导阶层对项目运行和企业管理的认知程度,以创新意识的思维模式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可持续性战略发展目标。科技创新的工商管理模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积极增加科技创新程度,为企业积蓄发展动力和创新潜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运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所以,企业领导阶层要对管理体系中的各个部门进行综合性评价性监督,增加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体现出科技创新的特点,完善企业整体管理系统的构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优化企业管理控制模式

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得益于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运用,企业要有机地把工商管理系统与科技创新产业相结合,转变传统管理控制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和科技化。管理职能和成效提升有利于规避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市场风险,也可以保证企业效益的长远性发展。

三、完善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地位,增加对其重视程度

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的成效性能够体现出企业自身的整体运营实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可以反映出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加强企业项目运营中科技创新的含量,提升科技创新地位,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控制的成效性有明显作用。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上层管理部门对科技创新的态度直接影响基层项目管理的运行。提升企业管理控制阶层对科技创新的认知,转变落后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模式,积极构建符合市场需求与经济形势要求的管理模式。

(二)利用科技创新持续优化企业工商管理系统

任何一个企业的良好运转离不开管理系统的合理性与完善性,经济形势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应不断随市场形势持续优化。近年来,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和项目结构在不断发生转变,根源在于科技创新的引入,增加了管理系统的科技性与时效性。科技创新代表了先进化技术与开拓性的思维方法,企业积极加快对科技创新项目的产业化进程,有助于提升管理控制水平与企业竞争实力。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对工商管理科技创新项目升级更新,确保企业运行框架和发展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建设创新型团队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想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样离不开高端专业人才的引导。因此,企业要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建立一支具备科技创新型能力和意识的高水平管理团队,主要对企业项目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对企业管理控制模式不断改革优化。团队建设要提高员工对科技创新的认知程度,着重培养员工对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项目经验的掌握,确保创建的团队符合企业管理阶层的实际需求。

(四)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

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市场经济形势所淘汰,总结经验不难看出,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是符合当前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需要企业管理阶层充分意识到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培养科技创新理念和思想,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最终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作用,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市场形势,理清科技创新与工商管理之间的关系,加快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控制系统化进程。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地位,加大领导阶层对其重视程度,建立企业工商管理科技创新型团队,将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为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亚鹏,许恒源.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商,2015(47):122-122.

[2]傅宏.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3):137-137.

[3]宋美静.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J].经贸实践,2016,5:110.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篇7

1.我国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时中存在的技术创新问题

1.1创新体系建设滞后、主体不明确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企业并不是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不是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主体。在我国由于技术创新方面的利益分配不明确,使一些企业存在这样的想法:技术创新形成的效益与资产都属于国家,而企业则承担风险与债务,企业的经营班子要承担责任,因此对技术创新没有积极性。第二,企业没有成为风险主体,这就使得企业缺乏足够压力,只有将技术创新与“风险”挂钩,才会迫使企业兢兢业业进行技术创新;反之,没有人对企业的呆坏帐、亏损技术、创新投资效果等负责,搞好技术创新工作就无从谈起。

1.2科技人员少,创新人才不足当今许多企业对循环经济研究的人才支持不足,科技人员结构不合理、占企业总人数的比例明显偏低等现象非常明显。更为严重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水平科技人尤其是一些实践能力很强的技术骨干,由原先的科技岗位转向管理岗位,或者跳槽到其它收入更高的行业。这种科技人才的流失,不只是技术上的流失,而且还会导致原企业的市场份额流失,对企业造成不小的损失;而且这些技术人才的离开,会对其它科技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1.3缺乏创新活力,目标定位不科学许多企业对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目标定位不是废弃物资源化与减少排放,而是末端治理与废弃物处理,这就导致企业只“利他”而不“利己”,虽然投资大,但始终经济效益差。另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的目的在生态附加值与环境效益上,发展循环经济的不同利益主体追求的效益是不一样的,而许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着眼点并不科学,仅仅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与生产效益,二者的利益冲突、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定位不科学造成企业进行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时缺乏足够的活力。

1.4财政投入少、融资困难,创新资金缺乏足够的投入清洁生产、资源投入、废弃物与污染物的资源化都需要新技术作为支撑,而对新技术创新的投资数额一般都比较大,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往往超过企业自身的投资能力。首先,企业缺少足够的资本市场支持。国家在引导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上一直缺少行之有效的政策,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更难获得金融上的支持;国家对企业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缺少足够的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在种子期与起步期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持;循环经济的创业板没有建立,没有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其次,财政科技投入相对不足。近些年来,虽然伴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财政科技投入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总体而言,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速度仍然赶不上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仍然无法满足科技发展方面的需要[1]。投入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用于研究开发的投入占GDp的比重较低,二是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比重偏低。

2.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的技术创新对策

2.1加强转变政府职能与加快政策出台首先,建设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加强服务职能建设,建立经济管理部门与科技管理部门相联合的工作机制,统一协调计划、科技、经济、税收、财政、海关、金融等有关工作,监督与指导企业对国家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方针与措施的贯彻落实。其次,制定各项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通过产业政策制定,国家综合经济部门要鼓励企业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利用国债等形式引导企业投资,促进循环型生产环节在多个行业中形成。最后,制定一系列绿色采购政策,政府对那些使用再生材料的产品有优先购买权,借此影响企业生产方向与消费者的消费方向,促进循环经济良性发展。

2.2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大力打造知名品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不断得到增强。而且,企业扩大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形成自身的专有技术与核心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要注重产学研有机结合。技术创新工作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创新力量是明显不够的,要注重同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相结合,充分发挥出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的视野开阔、科研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

2.3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保障以我国的国情为依据,加快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针对当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要抓紧制定资源综合利用、节水节能等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建筑废物、电子产品、农业废物、包装废物等资源化利用的规章与法规。加快建立企业责任延伸制度,明确规定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回收与使用单位和消费者等对废物处理、回收与再利用的法律义务。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技术创新[2]。

2.4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支持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共性方面的研发,加大其资金投入力度;企业要多方筹措资金,将其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保证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企业可以从两方面做好资金工作[3],一方面加强企业自身现有融资功能,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全方位、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与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对技术创新的投资结构进行合理运用与优化,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最大的效用。

2.5营造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创新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建设,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是企业自主创新与长远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一方面吸纳与培养出一批领军型的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保证科技人才发展渠道畅通,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还要建立起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薪酬制度,以岗位绩效为基础,将科技人才的专有技术、技术专利与科研成果作为要素参与分配,并依据其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效益对薪酬水平进行合理鉴定,突出对创新人才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篇8

关键词: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激励机制

1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1.1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创新”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创新理论的价值,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研究科技创新的热潮。科技创新是提出新观点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的统称,包含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站在新的角度对已知事物进行再认识等。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1]。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互相联系和制约的各种要素组成的统一体[2],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可以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与完善,挖掘整合不同要素的潜能,使体系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1.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特征与其产品生产的特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建筑产品生产具有单次性、固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使生产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增大,从而使科技创新的组织与实施存在较大的困难。缺乏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建筑产品生产的特性造成了企业与用户的交流比较困难,增加了经营效益的不确定性,而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又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压力,严重阻碍了企业引进新技术和改造新工艺的积极性。缺乏科技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受行业分割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建筑企业多限于某一具体工程项目的生产活动,导致其科技创新活动只不过是针对某一工程项目的工艺改造或管理改进,而缺少一些原创性的科技发明。

2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2.1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近年来,中原地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势头迅猛,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少自主性的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应用,缺少科技成果的进一步开发,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科技创新趋同现象严重,科技贡献率比重较低,普遍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多数企业的高层决策者缺乏创新意识。

2.2制约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因素

制约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受到建筑产品特定生产方式的制约。建筑业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建筑产品生产产地的绝对唯一性和作业区域的相对扩散性,对企业之间的科技信息沟通产生了较大影响,建筑业产业链上的各个参与单位需要负担各自的创新费用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工程项目的外部环境往往复杂多变,从而制约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2)受到支撑条件匮乏的制约。资金、人才与信息是建筑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所必须具备的三大基本资源。目前建筑企业利润普遍较低,缺乏转化资金,没有可靠的投融资渠道,大量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被闲置,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严重匮乏,信息市场的建设比较落后,从而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实施。3)受到建筑市场竞争不规范的制约。建筑产品交易与其他商品交易的区别在于:建筑市场是先有商品交易而后才进行商品的生产,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单个工程项目往往被肢解成几个工程,由多家建筑企业同时承担施工作业,扰乱了市场秩序,打破了科学的工艺流程,影响了工程质量,限制了新技术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4)受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影响。由于建筑物和构筑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建筑业一直以来都受到严密的行业管制和具体的操作规程限制,在建筑产品的整个生产和使用过程都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这些限制和约束同样制约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3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3.1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模型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是通过持续不断创新,将企业转化成创新型企业,使研发制度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得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3]。因此,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观念与知识、制度与管理、研发与技术等各种创新活动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而构成的有机整体[4](见图1)。

3.2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内容

1)观念创新是一种思维和理念的综合性创新。建筑企业的观念创新就是要打破企业多年以来形成的陈规陋习,克服旧的思维模式,树立全新的科技创新观念,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在建筑企业观念创新的过程中,管理层需要进行观念创新,要善于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应围绕如何更好地开拓市场,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借鉴好的管理实践,研制开发新技术应用和新工艺流程,合理使用新材料,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从而不断促进企业的观念创新。2)制度创新是在建筑企业现有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建立新的、更能有效激励员工行为的制度和规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5]。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依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激励,使其固化。建筑企业的制度环境包括宏观层面上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微观层面上的由企业制定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制度。从调研中发现,在中原地区的许多建筑企业中仍存在产权结构混乱、组织机构不合理、缺乏激励机制等现象,这些已经严重阻碍了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3)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发展机制共同构成了建筑企业的机制。其中,激励机制是科技创新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方式多种多样,这些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激励方式共同对科技创新人员起到作用(见图2)。4)知识创新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建筑企业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创建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体系,应该让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积极地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开始,将工程项目做为媒介,持续不断地提升科学研究、技术协作、科技培训等过程[6]。5)技术创新主要是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及其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个系统(见图3)。6)在建筑企业的管理创新中,应该以企业的管理者为核心,形成合理的决策,建立周密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与职工紧密协作开展创新活动。建筑企业应建立明晰的权力层级,明确的决策主体,妥善处理好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决策的形成过程,利用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和适度分权,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决策的及时有效性。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建筑企业结构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获取较高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尽早地整合优化企业的核心文化,改善组织结构和建设科技战略,强化管理创新体系的指挥和协调,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益。

4建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

4.1发挥企业品牌与科技创新的整合效应

建筑企业在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要将其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发挥二者的整合效应。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要树立起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为此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爱护企业信誉,打造企业品牌。可以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增强建筑企业社会影响力,做好形象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经营,使企业品牌打入多个相关领域,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4.2建立新型的人才管理机制

1)建立开放式的用人机制。目前建筑企业的员工普遍面临着工作环境苦、作业流动性强、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因此需要企业将人才引进与攻关课题研究相结合。2)建立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以岗位管理为主的人才使用机制,对每类人才进行跟踪管理,让员工时时处于一种良性竞争的动态环境中,使每个创新人才的潜力得到持续不断地自我挖掘和开发。3)建立以贡献大小和能力强弱为考评标准的评价机制。对企业的各类创新人才,应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以工程业绩为考核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等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系统,制定客观公正的人才考评制度,奖惩严明,发挥创新人才评价的真正作用。4)建立真正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激励机制。要采取各种各样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激励措施,积极寻求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基础知识、专利技术与科研成果之间的转化方式,构建以价值为导向的创新激励模式。5)建立能够培养有创新精神的的人才培训机制。把培训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强化岗前培训,建立完善的继续工程教育体系,打造学习型建筑企业。要健全创新人才交流制度,可以采取轮岗互换的形式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的创新人才。

4.3创建快捷有效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

科技创新信息系统是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科技资源能够充分地汇集和共享而建立的快捷有效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信息沟通的平台,使科技信息资源能够充分高效地进行共享与交流,为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服务,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全方位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7]。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善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式及手段,加速工程项目的科技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科技开发与管理效率,为企业开展异地项目研发、扩大经营范围提供强大的科技信息支持。综上所述,该项目的研究通过对建筑经济学、科技创新学以及企业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吸收与运用,探讨了在中原地区应该如何构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中原地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有关措施与建议。

作者:王颂刘汉州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金维兴,陆散弘,尚梅,等.21世纪中国建筑业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范维,王新红.科技创新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4):164-166.

[3]申立银,邓小鹏.建筑业企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叶建峰.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战略途径[D].长沙:中南大学,2008:26-28.

[5]熊巍.大中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31-36.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篇9

[关键词]辽宁;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8-0062-03

“十二五”时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全面振兴的中心任务是发展,但必须采用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辽宁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辽宁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应对国际竞争和挑战的必然选择。

一、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与经济的重要结合点在企业,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因此,要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1 强化科技人才意识

强化科技人才意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只有提高科技人才的地位,改善科技人才待遇,特别是改变现有的职称评定标准,纠正评审工作中的不良倾向,实施“技术持股人分享受益”的奖励政策,才能吸引科技人才,留住科技人才,并激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此外,企业要招募知识水平与经验能力都较为丰富的员工,特别是要强调知识背景的多样化,以促进企业的消化能力和增强对新知识的认知。大力投入教育训练,重视人才培养,定期进行员工培训、组织学习,通过换岗交流,跨部门跨地区流动任职,以培养全面从事技术及管理的能力。也可以在企业内组成跨部门学习团队,促进知识在组织内扩散与分享,以增加企业基础知识的存量与广度。

2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省企业改革的目标,几年来,应该说也取得一些成绩,但从整体说。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完全确立。因此,我省应从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着手,加大改革力度,在企业内部实行多种分配形式,如技术入股、管理入股、股票期权等,允许企业中的一部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先富起来。加快培育形成企业家队伍,除国家大型企业外,其他企业一律排除企业经营者任免上的行政干预,由企业资产所有者在社会上自主选聘,让经营者有职有权,并使其承担与其职权相对应的风险责任。

3 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提高企业持续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的规模和水平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和一个强大的研发队伍,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研发的效率,缩短研发周期,而且还是可以使企业的自主创新步入良性循环,有效地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省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如沈鼓、机床等企业比较重视研发投入外,其他一些民营企业研发投人几乎为零。即使是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方面相比国内其他知名大型企业电存在一定差距,2008年辽宁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8.7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22%,研发投入平均仅占销售收入的1.62%,难以起到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此外,我省企业现有人员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慢,以及高层次研发人员缺乏和来源不足一直是我省企业自主创新的瓶颈问题。因此,从企业可持续创新的高度,重视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的建设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大力扶持企业建立自己的科技研发中心,积极发展民营科研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培植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4 建立产学研全面协同合作机制

辽宁经过近些年的探索,已经在产学研合作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一批知名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为辽宁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十二五”发展的新时期,产学研合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1)大型企业要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单一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中型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产学研全面协同合作模式,也就是要实现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的全面协同合作,从而使产学研合作真正成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人才合作培养基地等模式,使企业逐步建立自主创新队伍与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技术研发的能力。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面向市场需求的项目合作,以及解决关键技术突破的长期合作,通过在高校建立企业技术分中心,研究院开展技术合作。同时接受合作学校的学生到厂实习和联合培养研究生、以及设立博士后流动站,通过不同层面的合作相结合,既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不断增强,使企业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2)加强中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如能采用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短期的合作模式,只是解决一个技术难题而已。而要实现从技术转让开始到产品生产的一站式合作,即技术协作模式,使企业建立自主创新的队伍与机制。技术协作模式是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同企业由技术的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的协作,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把科技成果(包括联合开发的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后,还继续帮助企业使技术投入生产,形成生产能力,直接生产出首批合格产品。技术协作模式有利于把科研、设计、生产等几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快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有利于企业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产品,提高生产能力;有利于技术引进,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

政府在科技创新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工具,示范和引导科技创新,同时协调各部门、各计划之间的关系。政府需要建立以下几个方面机制来构建科技创新的保障体系。

1 政策推动机制。随着辽宁企业技术创新的进步和发展,对于科技创新在政策上的要求也不断的增加。因此,辽宁也应与时俱进地不断推出新政策,以及时适应和满足科技创新在其发展上的新需要、新要求。一是要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教体制,制定与产业政策相协调的科技创新发展政策;二是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向高级化发展;三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研究开发体制,企业应是政府科技创新政策

调控的重点,使企业成为全社会科技研究开发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和主要使用者;四是要调整科技人才布局结构,通过企业和政府资助、合同或委托研究、兼职、技术咨询与技术顾问合作研究,建立定期流动制度等个人流动方式和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等组织流动方式,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五是要重视科技中介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发展环境的建设,通过建立高校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技术市场、工程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构建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建立健全与优化技术市场环境、规范技术交易行为、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我省技术市场步入法制化轨道。六是要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产学研合作是各自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的独立单位之间的合作,包括教育、科研、企业、政府和中介机构等部门。因此,政府在产学研合作对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工具,示范和引导产学研合作,同时协调各部门、各计划之间的关系。七是要抓住能源改革和发展绿色技术的发展机遇,逐步建立并完善节能减排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争夺低碳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培养辽宁省经济的新增长点。

2 投入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强对风险投资的支持,通过税收等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对研发的投入,特别是增加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投入。在科技投入方面,还要重点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它是中小企业群体中最富有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部分。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担保资金,重点为重大科技专项的项目提供贷款担保服务。集中财力对辽宁省经济发展具有制约和牵制作用的重大项目,重大技术攻关难题给予重点支持,对于具有地区特色的原始科技创新给予支持,特别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给予支持和政策倾斜,包括我省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风电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通过建立科技产业园区和科技产业基地,加快上述产业集群的形成,加快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再者,对于科技中介机构的投入,要逐步改变目前以政府出资为主的科技中介发展模式,尽快形成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金融保险机构、民间资金和外资等共同介入的科技中介投资运作模式。

3 激励机制。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在科技成果推广中作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重奖,改革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职称、工资提升制度,使之有利于鼓励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鼓励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以股权的形式向企业转让科技创新成果,对购买和转化科技成果的企业,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要重视专利管理在激励机制中的地位,把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作为主要的激励手段。

4 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机制。要建立合理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机制。一是要做好项目筛选标准的制定工作。项目必须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行业技术进步有导向和促进作用,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要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评估制度。政府主管部门应出面建立相应的评估机构,将科技成果的评估纳入正规的科学轨道,并尽可能使供需双方都达到满意,减少不必要的纠纷,提高成果转化率。

三、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要途径,而供需双方的市场行为,无疑会对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很大影响。因此,我省要继续推进技术市场建设。

1 进行技术交易方式创新

大力发展展会交易与网上交易。首先,积极发展展会交易。展会在科技成果的展示传播和促进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大力发展网上交易。网上技术市场所设立的诸如企业难题和科技部门课题招投标、展示交流、洽谈咨询与招投标、专家论坛等板块,有利于技术供需双方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了避免展会交易与网上交易的各自缺点,可以采取把展会交易与网上交易二者结合起来的交易方式。网上交易与展会交易的结合,可以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后,加快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是技术交易方式创新的体现,它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推动建立全省统一的技术交易指标体系,全面提升技术交易公共信息管理和有效利用,提高技术交易效率;同时。有助于形成全省技术交易信息网络体系,整合技术交易资源,降低技术交易成本,从而起到协调技术交易服务协作的功能,逐步实现对技术交易全过程的服务。

2 加强技术市场中介机构建设

(1)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改善信息网络不通问题。技术商品流动特别有赖于信息传播,建立技术市场信息网络系统是提高技术工作的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强化技术市场的咨询、中介、等功能,发展科技创新咨询业的业务基础,更是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2)发展多种科技中介机构,解决组织结构体系不完善问题。通过多年的发展,辽宁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大部分中介机构专业化程度低,从事技术评价、、融资及市场调查等的机构缺乏。借鉴国外一些发展成功的中介机构的案例,发展多元化的中介机构,在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复杂的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不同类型的中介机构紧密的分工合作,从而构成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3)加强科技中介机构自身建设,提高发挥作用的能力。要加大科技转移中介服务的深度,使科技中介服务更为专业化,并具有自身的特色。机构专业化,就是要成为该科技领域的行家里手,使所从事的中介服务领域中的专业人士,能掌握本科技领域的最新技术信息和发展动向。专业化是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的力量所在,既是其主要服务对象――中小企业的迫切要求,也是自身取得社会信誉,获得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孙忠英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09,(31):4

[2]官丽华,论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创新的相关性[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6):712-715

[3]雷新华,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10,(5):4

[4]邹华,曹,陈世海,依靠科技创新带动辽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6-51

[5]孙洪敏,椰永华,齐圻,辽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3:268-269

[6]赵蕙萱,科技创新是辽宁战略产业跨越式升级的关键[J],党政干部学刊,2007,(9):36-37

[7]王伟光,辽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调查[J],党政干部学刊,2010,(11):30-34

[8]李飞,庄贵阳,付加锋,低碳经济转型:政策、趋势与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0,(2):97

[9]张炜,高校科技创新,要主动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1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篇10

关键词:工商管理;供电企业;科技创新

一、引言

对于供电企业来讲,科技创新是必然之举,也是在整个电力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的有效措施。工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科技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工商管理对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作用

(一)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形成科技创新是技术创新以及科研活动的统称,具体指的是借助新型的管理模式以及生产工艺,对新的产品进行研发,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以及更高质量的服务。所以,科技创新又被分为技术、知识、管理创新等不同的板块,涵盖着资金、知识、制度等多个不同的要素,是创新元素以及创新的个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复杂体系。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的支持,营造出科技创新的氛围、提供出科技创新的路径,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科技创新的步伐。所以,作为现代化的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工伤管理的模式,以此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对企业制度体系进行优化,从而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形成。

(二)工商管理体系支持科技创新因为科技创新所设计的领域以及主体较为广泛,因此政府在对组织作用进行发挥的基础上,需要积极倡导企业对自身进行科技创新的职责进行明确,准确掌握市场的动向,为科研人员提供明确的研究方向以及流程,科学地支配科研资金,做好科技成果的测评工作。与现代经济市场结合起来,站在内部以及外部体系中对科研成果进行评判。而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为其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指路明灯。

(三)工商管理文化氛围促进科技创新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工商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水平,尤其是在文化氛围层次上,企业有必要营造出尊重知识、人才以及科技创新的企业文化,从而有效带动企业人员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需要逐渐构建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促使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站在企业内部体系构建的角度上,将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与自身综合水平的提升挂钩。这样不仅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素养水平的提升,也能够完善科技创新的流程,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除此之外,以科技创新构建起的企业文化体系将创新的元素充分融入科研活动中,提升了科技创新的连续性,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也能够助力企业更好地应对更加复杂的市场挑战。

三、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一)强化科研队伍创新意识在供电企业内部,对工商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探索工作与科技人才息息相关,因此科技创新体系与工商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随着供电企业工商管理理念的深入贯彻落实,企业逐渐关注高端科研人才的引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人才招聘的渠道进行有效优化,为企业招聘更多高科技技术性人才;其次,对目前在岗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将其打造成一支创新能力强的科研队伍。而这些高水平人才在对工商管理内容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也能够促使工商管理体系内容以及模式的改革。

(二)用科技创新带动工商管理体系创新供电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平稳运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随着科技创新机制的出现,科技促进生产的理念得以实践,也是对科技管理体系进行创新的尝试,这主要表现在管理思维拓展、科研项目成果展示等方面。随着科技创新带动工商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无形之中得到了提升,核心技术得到了升级,是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推动力。

四、结语

作为现代化的企业需要不断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时做出一定的调整,在创新以及思考中实现前进。供电企业需要正视工商管理体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利用工商管理的内容带动科技创新,并且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在工商管理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促使两者成为互相促进的个体,为企业实现长足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赵丽君.浅析工商管理与企业科技创新的关系[J].工商管理,2018(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