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合同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27:49

电子商务合同管理篇1

原文

电子商务时代悄然而至,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的每一个领域都掀起了法律的层层涟漪和波澜。从全球看,运用传统法律对互联网引发的新问题进行规范已颇有力不从心之感。研究、探讨和制定能够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法律规范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我就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法律探索。众所周知,互联网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印发了一系列新问题。由于现行法律相对滞后,解决这些问题缺乏相对的法律依据。在电子政务领域,互联网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比较理想的技术手段,但政务信息公开和共享意味着打破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中政府部门垄断信息的局面,这就使电子政务的推进工作十分艰难,急需法律的规范和制约;在电子商务领域,大量新型、高效的服务模式和手段不断出现,如何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法律系统,此方面法律应该如何制定,由谁来制定,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其效力如何保证,所有这些都是保证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

目录

一.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

三.课题难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1.作者:杜敬明唐建国

书名:互联网时代的法律探索

出版单位:法律出版社

年份:2004.3

页码:第100页

2.作者:余延满

书名:《合同法原论》

出版单位: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份:1999

页码:第460页。

3.作者:齐爱民等著

书名:《电子合同的民法原理》

出版单位: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2

页码:第123页。

4.作者:张继文

书名:电子合同

出版单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年份:2003.7

页码:第11页

5.出处:

时间:2004-3-121:47:34

文章名:从国际电子商务立法到中国的电子商务政策法律环境

作者:阿拉木斯

6.出处:

时间:2004年3月1日

文章名:电子商务与法律服务

作者: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邹强伦律师

7.作者:陈志华

文章名:《无法证明的证据:电子邮件能作证据吗》

原载:《CHip新电脑》

年份:2000

电子商务合同管理篇2

    一、电子商务合同的签约前监管(也可称为网络环境监管)

    电子商务合同签约前阶段主要是买卖信息的网上检索,交易双方都需要对支付问题、交货问题、信用认证问题作充分的考虑和准备。其核心“信息流”是电子商务中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一部分。电子商务合同好比一群百灵鸟,运行的空间如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百花齐放,结论是百鸟争鸣自不待言。但如果是枪林弹雨,恶树毒草,乌烟瘴气,势必会“千山鸟飞绝”。从法律环境讲,这要求政府尽快修订出台《电子商务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起一个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体系,以解决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安全、支付、电子货币、智能犯罪等问题。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工商行政管理,应在规范和监管“信息流”方面担当重要角色,为电子商务合同广泛使用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

    根据网络案件查处实践和网站抽样巡查,影响电子商务“信息流”的网络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类:

    ——虚假广告宣传。包括网上经营企业本身、网上所售商品情况所做的虚假宣传和为虚假宣传提供媒体(网络)。

    ——无照经营。包括未经工商登记注册而在网上销售商品、提供服务和为无照经营提供网络平台。

    ——利用网络传销、变相传销。

    ——合同诈骗。

    ——利用互联网贩私。

    ——侵犯消费者权益。在网上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侵犯他人注册商标。

    ——超越经营范围。国家实行许可经营的特殊行业,未经许可而从事经营。

    由此,电子商务合同的网络环境监管,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切实加强对电子商务主体资格的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这包括:(1)经营性网站的准入;(2)网络经营公司的准入;(3)网站经营者的准入;(4)网站经营特殊商品和服务的准入。

    网上交易、网上广告、电子合同确认、网上拍卖无一例外地涉及网站域名、经济主体准入和身份合法性的确认。“域名”相当于传统经济中企业与商家的名称或字号,身份认证则是网络环境下准入和网络经济主体资格的“营业执照”。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域名核准与网络经济主体认证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监管经济主体的名称、准入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建立以国家工商总局为中心的电子商务网站中文名称核准与经济主体资信认证体系已成为监管电子商务合同最为有效的途径。建立以国家工商总局为中心的电子商务“营业执照”认证体系,对从事电子商务的网络经营者和网上经营者发放数字证书(电子营业执照),并在网上交易过程中认证,以及受理审核证书的年检、变更、注销等,能有效地监管和规范网上“信息流”的真伪,为电子商务合同广泛应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是监管电子商务中的商标、广告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净化电子商务合同运作环境。网上商标、网络广告的有效监管,是保证“信息流”真实诚信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电子商务法》和国家工商总局的网上广告、商标监管办法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应积极探索运用《广告法》《商标法》监管调整网上广告、商标行为的法理手段。尽快地培养网络监管人才,改善网上监管的技术条件,以适应网络科技发展的要求。

    三是监管电子商务交易行为,开展网上信息咨询和网上举报与投诉。这要求工商行政管理诸部门树立“多兵种”协同“作战”意识,利用工商行政管理的整体职能,对整个网络进行多方位监察,建立公平交易秩序。利用电子版营业执照和传统纸质营业执照“扫描上网”相结合进行网络主体资格认证,以规范市场准入行为;将网上巡查与地域巡查紧密结合,以规范市场交易秩序。由于电子商务是在网上交换信息、交易,其要约和承诺过程难于管理。维护网上交易秩序,从目前的管理手段看,应积极进行网上工商法规公告和宣传,通过对违法交易行为的处罚和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入手,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合同应用空间。

    二、电子商务合同的签约过程监管

    电子商务合同的签约过程即交易谈判和签订合同过程:主要是指买卖双方对所有交易细节在网上进行谈判,交易双方利用电子手段经过认真磋商后,将双方在交易中的权利、义务,所购买商品的种类、数量、价格、交货地点、交货期、付款方式和运输方式、违约和索赔等合同条款全部以电子交易合同的方式作出全面详尽的规定,合同双方利用eDi进行签约,或通过数字签名等方式签订电子贸易合同。但由于电子商务的法律规范相对滞后,有关电子商务市场准入、认证体系、支付结算、交易文体的行为规则以及电子交易中必须涉及到的电子合同、电子税单等的法律效力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以致我国目前电子商务仍处于自发、无序的发展状态。可喜的是,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已开电子商务立法先河。通过法律和行政管理调整,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方向。工商行政管理作为合同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寻求有效的电子商务合同监管手段,应从建立“合同信用认证网络平台”和建立“红盾电子商务合同鉴证网”入手。

    (一)建立合同信用认证网络平台。合同主管部门(工商部门)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站,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合同信用状况的有关信息传递给公众。社会公众随时查询不涉及国家机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企业登记及其他有关信用的档案信息(如企业、违规受到处罚,资质、资信等信息)。该网站公示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合同履行、信用遵守等情况。二是社会、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合同信用状况的评价。前者具体反映:(1)企业合同管理是否做到组织、人员、制度“三落实”;(2)企业是否通过iS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3)企业签订合同是否依法;(4)合同订立后是否依法履行;(5)企业在履行合同过程出现的违约行为。后者具体反映: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社会团体颁发、确认的先进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肯定方面;企业因各种违法行为受到有关部门处罚如抽逃资金、偷漏税款等否定方面。该网站通过与国家工商总局电子营业执照认证中心及各职能部门、司法机关、金融机构和有关中介组织联网形成全国统一的立体资信认证、信用监管、查询系统,为电子商务合同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建立红盾电子商务合同鉴证网。对合同开展鉴证工作是法律赋予工商部门的职能之一。开展电子商务合同的网上鉴证也是我国合同鉴证职能的有效延伸。网上交易存在着安全风险,对电子商务合同进行网上鉴证,对交易的款项或货物进行信用提存,是解决电子商务活动中这一风险问题的科学、有效途径。

    如何鉴证电子商务合同?最好办法就是对交易双方已签订成立的电子商务合同进行网上鉴证。首先是对交易双方的主体资格进行确定。只要是国内注册的企业,我们工商系统的内部网络完全可以实现对其资信情况的调查。如对方网络不健全,可通过电话咨询等传统方式辅助完成。其次是对合同内容依据有关法律进行审查。再次,监督双方的合同履行情况。

    目前,全国工商系统完整和强大的企业信息资源以及不断完善的系统的网络布局已基本具备了成立“红盾电子商务合同鉴证网”的条件。具体办法是:在设区的市开设红盾电子商务合同鉴证网,将该地区的企业录入并制作成网页,通过互联网与全国工商系统网络联网。企业通过点击登陆鉴证网和“合同信用认证网络平台”,可以了解交易对方企业的状况,如果想继续同某企业进行业务洽谈,通过点击该企业的网址,直接同该企业进行谈判。洽谈成功后,需要对签订的电子商务合同鉴证时,可回到企业注册地网站的电子商务鉴证平台进行网上鉴证。红盾电子商务合同鉴证网并可接受双方的委托对电子商务合同进行货款、货物的信用提存或者进行合同监督。

    三、电子商务合同签约后的履行监管

    电子商务合同签约后的核心是“清算支付,货物承运”,即资金流和物流,最重要的是电子支付环节。这也是电子商务目前还欠成熟的部分。物流与资金流分离的特点,导致了电子商务的风险所在。如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一般都不与经营者以及商品或者服务直接见面,因而其合法权益易受到侵犯。

电子商务合同管理篇3

一、引言

传统的eRp系统是由物料资源计划(mRp)、闭环(mRp)和制造资源计划(mRpii)等管理理论衍生而来的。虽然这一传统系统注重了企业内部的管理,但是没有考虑到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管理已经开始转向注重外部资源的管理利用和企业间的业务协同。

对企业来讲,电子商务和eRp系统正如前端与后台,外部与内部的关系,两者息息相关,一个成功的企业信息系统在运行期间,外部、内部任一环节所发生的变化应能迅速传递到其它相关环节,如果企业前端的电子商务和后台的eRp系统脱节,会导致很多关键的信息和数据被封闭在相互独立的系统中,从电子商务(eC)平台上获得的销售订单市场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后台eRp系统中;同样,由于没有eC系统与eRp系统的集成,前台的eC系统也不能读取eRp系统中的有关产品的价格、客户等信息,造成前后台信息的脱节,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不能有机统一,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不能保证,部门间重复着冗余的工作,不能对客户做出及时有效的响应,使企业工作效率下降以及运营成本上升,从而给企业自身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企业的电子商务和eRp的整合势在必行。

二、eRp与电子商务系统的关系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是由制造业企业的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制造资源计划(mRpii)发展而来的一种信息系统,是指以系统化管理为理念,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支撑为企业的高层、中层和低层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畅通信息的管理平台。由于制造业企业一般由生产制造、库存、采购、销售、财务等多个职能部门构成,因此eRp系统对数据资源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对生产能力数据、库存数据、计划指标数据、物料产品数据、财务数据、客户与供应商数据等的管理。eRp系统可在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电子商务是指以先进的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在网络上进行的各项商务活动,包括营销、交易、支付及售后服务等活动。它可以对企业的商品和服务进行广告宣传,对交易提供方便可靠的咨询洽谈服务,支持客户的网上订购和网上支付,具备销售前后的服务传递、咨询反馈、对交易过程的管理等各项功能。[1]

eRp系统侧重企业内部流程,它是企业管理内部各部门的工具;电子商务侧重外部交易,它把企业的供应商与客户,即企业外部和内部的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典型的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包含办公自动化(oa)、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等。eRp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注重与外部的交互。因此,eRp是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支撑系统,电子商务是建立在eRp的基础之上的应用,企业电子商务是eRp的外延和补充,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

三、协同商业模式的含义

从20世纪80年端至今,全球价值链理论经历了“单个企业->价值链->全球商品链->全球价值链”这样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全球的价值链需要协同商业模式的支撑,要求核心企业整合包括供应链伙伴、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内的产业链相关参与者,并形成横向供应链和纵向供应链的协同,要求核心企业具备极强的整合能力。在协同商业模式整合整个产业链过程中,各个参与者计划、活动要协同一致,因横跨纵向供应链和横向供应链而交织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将是一道及其复杂的结构,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因此,一方面要架构起面向供应链的管理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催生出相似性的组织单元,各组织单元要在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流程和数据等方面具有同构性,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度和运营效率,降低管理和信息整合成本。

近年来,国内外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则呈现出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虽然学术界对商业模式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我国学者原磊(2007)在morris等的基础上对国外众多商业模式定义进行梳理,认为商业模式包括经济、运营、战略和整合四种类型,并认为目前国外商业模式的定义总体上是从经济向运营、战略和整合递进的。而目前最为管理学界接受的观点是由osterwalder等于2005年提出的“商业模式”概念,osterwalder等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用以实现(创造、营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可盈利性收入的要素。”由此可见,osterwalder是在全球价值链系统视角上来看待商业模式的,也就是协同商业模式。

四、企业eRp与电子商务系统整合

对于企业而言,eRp系统应用于基层作业层的业务实现、中层管理人员的管控、高层决策者的综合分析与信息查询。电子商务主要在于基层作业层的业务实现,实际上就是采购和销售业务的网上实现。由于两者之间的交叉,使得eRp与电子商务管理融合在一起成为可能。[2]

企业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是对企业内部流程重组,是eRp与电子商务的有效整合,不是把电子商务系统与eRp系统二者的功能简单相加,而是对企业流程中不合理的部分提出改进,并进行优化组合,是指有效地组织企业可利用的资源,进行组织机构的重构;面向供应链,整合企业内部流程和企业外部流程,进行信息流程的重组、技术模块的有效集成,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支持企业信息共享。开放式数据库互联(oDBC)是两系统整合的基础,它可以提供跨越平台的、不同操作系统间的互相访问,可以为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提供技术支撑,使企业的信息系统发挥最大效用。

(一)企业eRp与电子商务系统应用现状和问题分析

随着计算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eRp的内容、技术平台和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eRp正面临新的挑战。企业对外的接口界面大大扩展,企业管理软件也进行着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

企业在电子商务和eRp建设中还存在下列问题:传统的eRp系统与现代电子商务系统相分离,没有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两个系统下的采购数据、销售数据和财务数据都没有进行合并,使数据失去一致性和完整性;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没有充分共享,造成建设成本过高和存储的浪费;把电子商务片面理解为电子商店或仅仅建立一个网站;eRp直接采用市场上的商品软件,而电子商务则自己开发,不能实现两者的会话与集成。

如果电子商务与eRp不进行整合,就很难保证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也很难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使得整个市场的"价值链"集成给企业带来了猛烈的冲击和强有力的挑战。[3]

(二)企业eRp与电子商务系统融合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分析

1.企业eRp与电子商务系统融合的必然性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电子商务中累积越来越多的市场信息无人管理,因为企业eRp与电子商务分离,电子商务要进行交易,在平台上信息,但是电子商务网站本身并不管理这些交易和最终的信息,使得eRp和电子商务开始遭遇发展的瓶颈。企业面临残酷的经济全球化竞争,同时有限的市场信息没有发挥作用,降低了企业响应速度,订单自然会减少。

通过eRp系统,可以从采购时间、订货地点、客户资料中统计出产品的销售数量和速度,及时、准确地掌握客户订货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处理和分析,可以对需求和市场做出预测。并将信息反馈给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可以提前安排生产某种产品,并相应投入资金采购相关原材料。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原材料库存和成本,降低资金占用。而且整个操作流程都在计算机系统上完成,其响应速度极快,大大优化整个过程。企业充分利用eRp系统,可极大地提高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的竞争力;这种发展趋势使得eRp与电子商务管理从分离走向整合。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应用不断推进,未来占优势的网上模式使得eRp与电子商务管理融合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2]

2.企业eRp与电子商务系统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1)eRp与电子商务在整合需求上的可行性;企业之所以提出电子商务与eRp整合的要求,是因为企业已经认识到竞争本质上是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当企业提出集成需求时,应该已经充分考虑过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整合的目的及整合后的效果有了充分的认识,整合在需求上是可行的。

(2)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需要有业务流程重组和管理模式相配合;同时,也要对应用软件各模块进行合理划分和有机集成。而集成就是将原来没有联系或联系不紧密的功能单元组合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紧密联系的新系统,它包含着

多种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

(3)eRp与电子商务在整合技术上的可行性;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为eRp与电子商务整合提供了技术支持,整合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企业将eRp中的库存信息和生产计划提供给供应商及客户,供应商根据生产计划及时提供原材料配给,客户可以根据库存下订单并将产品需求提供给企业,企业在得到客户需求信息后及时组织生产,以确保产品充足,同时又可降低库存。这样供应商原材料的供给、企业产品生产和客户需求三者之间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综上所述,eRp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具有可行性。[4]

(三)eRp与电子商务系统融合实现方案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我国学者对eRp与电子商务系统整合研究非常重视。但纵观我国学者对eRp与电子商务系统整合研究,他们研究点比较分散,缺乏系统的解决方案和方法。为了管理上的方便,通常整合后,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各种信息管理都应该在eRp中进行统一管理,在eRp中发生变更后,变更也要同时、同步反映到电商平台上。eRp与电子商务系统整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具体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客户信息统一管理、商品信息统一管理、订单信息统一管理、库存信息统一管理。[5]

在实现两者融合时,电子商务主要考虑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资金收付和网站管理;eRp系统主要考虑生产计划、物资采购、市场销售、物资库存、财务资金等与物流、资金流密切相关的内容,而把两者的这些内容融合到一起,构成一个新的管理系统,融合后的系统必须充分体现供应链管理理念,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有效地将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对接,把企业内部管理与相应的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连为一体,实现电子商务和企业内部管理融合。既可以实现财务资金和操作业务的管理,也可以在电子商务网上企业信息,宣传自己的品牌,收集市场和客户信息。

随着信息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通过企业内部的eRp系统和企业外部的电子商务平台系统集成,来保证企业业务能够实现全电子化流转。系统集成的功能架构、安全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及eRp系统接口实现的方式都是系统集成的重点和难点。具体的整合方法还得根据目前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现状,选择合适的架构和方法来操作才能事半功倍。例如,要实现电子商务平台和eRp系统的一体化,按数据库共用和数据库各自独立可分为两种情况,同时提出了不同情况下的解决方案。

张洋、刘嘉俊等对基于Soa架构的eRp与电子商务系统整合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使用Soa(面向服务组件的架构)对eRp与电子商务系统的共有业务服务建模,充分利用Spring整合框架的优势,是以XmL、webServices、Soap等技术为基础,采用J2ee平台来实现Soa服务架构的eRp与电子商务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从而降低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耦合关系,实现了电子商务和eRp系统的整合,为企业系统整合以及拓展网上业务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从而能有效地实现企业应用系统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动态变革,为企业的模块调整和升级带来革命性的改进,大大降低企业信息化的成本,提升现代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6][7]

五、未来的发展方向

eRp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商务是eRp的延伸,企业内部的eRp系统和企业外部的电子商务平台系统两者整合是企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打开eRp与电子商务融合之门,将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eRp与电子商务整合之后,企业的供需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办公业务自动化等功能全面集成,实现资源和数据共享,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流程将更加合理规范,衔接更加紧密,生产效率更高,库存占用资金更少,企业各管理层可以迅速准地得到所需的信息,对市场作出最及时的反映,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8][9]

参考文献

[1]张怡.浅谈eRp与电子商务系统的整合[J].管理学刊,2011,24(3):99-100.

[2]胡继刚.eRp与电子商务管理融合[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8:121.

[3]焦芬.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01:316.

[4]黄永.eRp和电子商务结合分析与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7期:80.

[5]朱新菊.eRp与电子商务系统的整合应用[J].科技信息,2012,06:278-279.

[6]张洋.基于eRp的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大理工,2011,01:35-36.

[7]刘嘉俊.基于Soa架构的eRp与电子商务系统研究[J].企业经济,2011,05:88-90.

[8]刘玉军.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eRp软件发展趋势研究[J].情报科学,2011,29(6):825-829.

[9]王英,王秀花.电子商务平台应用与eRp的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商贸,2012,30(10):96-97.

[10]中商情报网.2013-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研究报告[eB/oL].2012-8-20/2014-2-25,http://.

[11]隋涛,刘芸.如何实现电子商务和eRp系统集成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7):5-6.

[12]鲁少勤宋卫.论电子商务时代eRp系统功能与技术的拓展[J].电子商务,2014,02:36-37.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作者简介

熊霞,女,2004年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在读博士生,现就职于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讲师,管理科学与工程。

电子商务合同管理篇4

一、电子商务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外电子商务教育的发展情况

电子商务教育是应全球电子商务实践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早在九十年代中期欧美各国的着名高校开始密切关注电子商务的研宄与教学并联合计算机方面和管理类的师资力量共同主办课程。例如美国着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在1998年由工业管理研宄院和计算机学院联合创建了电子商务学院1999年宣布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商务硕士学位此后,洛约拉大学、布鲁克林工业大学、哈佛商学院、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罗切斯特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相继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或专业。

除美国外英国的佩斯里大学、加拿大的新布伦瑞克大学、法国的里尔理工大学均在电子商务的教育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数字化收藏”项目,该项目把内容丰富的博物馆资料、图书馆资料、学校资料及企业资料汇集起来并数字化其350个网站上存放有包括历史、人文、多媒体课件、公共应用计划等大量的信息资源目的在于加强人们对于新媒体的学习,改善加拿大人的学习渠道以适应网络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121

(二)我国电子商务教育的发展状况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高度重视电子商务教育的发展,九十年代中后期一些高校率先在电子商务教育方面开始了各种方式的探索。教育部于2000年首先批准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试办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并批准西安交通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设立电子商务第二学位2001年和2002年,教育部高教司先后在南京审计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召开了“全国首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和首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联席会议”,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办学模式以及相关软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与交流。推动了我国高校的电子商务教育迅速发展,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或专业的高校己由2001年13所增加到2002年的96所。

从总体看我国目前实现了从单一的电子商务课程教育向系统、独立的专业教育的飞跃并形成了以高等院校为主体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多位一体多渠道多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从长期发展来看高校是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担负着培养大规模高素质电子商务人才的重任。目前全国增设电子商务课程教育或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加一些高校开设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电子商务研宄方向有的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电子商务学院和研宄所、实验室第二个渠道是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培训。这类培训多为职业资格认证目的在于满足短期内企业的需求通常由劳动保障部制订了相关的电子商务培训计划、专门为企业的在职人员提供培训服务。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推出了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系列培训课程并分别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建立了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第三个渠道是企业组织的短期培训。这类培训通常具有员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性质,并且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二、我国电子商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发展的过程来看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学科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目前,高校中培养电子商务学科的构建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从计算机专业或信息管理专业延伸而来这种类型的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偏重于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二是从贸易经济专业衍生出来的通常是在国际贸易专业的知识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电子商务管理方面的知识,这种类型的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偏重交易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三是从管理学专业发展而来的企业电子商务,这种类型的专业主要为管理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利用互联网实现企业的网上经营管理。可见由于各类高校原有的专业背景不同导致其侧重点各异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由此各院校电子商务学科建设有待统一规划。

(二)缺乏系统性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由于电子商务是一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商务活动涉及到的知识门类相当广泛,具有跨专业和交叉学科的性质,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经济、金融、商贸、企业管理和法学知识等众多领域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既懂网络技术、又懂商务理论、并能够利用互联网完成网上经营活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所以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全新的学科体系而不是简单地把几门学科、几十门课程捏合在一起这就需要对专业性的培养方案进行系统性研宄将企业管理活动与电子商务有机整合,从而形成全新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

(三)缺少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师资。现有的师资都是从计算机、信息管理、工商管理、财贸经济等专业的教师经过电子商务知识的培训而形成的非常缺乏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专业师资。同时,电子商务推陈出新、不断发展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在新事物面前的适应能力较差,对迅速变化转型的电子商务知识的接受能力常常滞后于学生。为缓解这一矛盾,可以考虑多吸收有丰富电子商务经验的年轻教师,同时尽可能大批量的培养相关人才。

(四)教学手段滞后,缺少教学实践环境。电子商务人才应突出能力培养加强教学试验设施的建设,创造适合于学生实务训练的硬件环境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基本的理论和操作技巧。但是由于国内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实际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真正实现网上交易和网上业务处理的单位较少,因此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能够参加企业电子商务实践锻炼的机会较少,无法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的要求,势必影响人才素质和能力。此外,国内许多高校缺乏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相关的配备环境,如电子教案、模拟练习课件学生实习基地等还要花大力气尽快建立起来。

(五)专业课程设置欠规范教材建设脱离企业实际。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电子商务作为热门专业,使得一些院校受到市场需求经济利益的驱动,尽管不具备师资和软硬件资源仍然在缺乏调研和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匆匆组建电子商务专业。一些院校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加一些商贸理论,而另一些财经类院校则是在经济管理专业基础上加入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果目前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均存在较大的偏差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不统一,造成人才知识结构和素质参差不齐。

另外目前的多种专业教材停留在低水平的内容重复,未能形成系统的、成熟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体系框架。由于编写教材的多为理论研宄人员,缺少企业从事电子商务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导致教材内容脱离企业管理的实际。

三、适应电子商务要求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了从联网、网上营销、网上交易到构建网络型企业四个阶段。在企业接入互联网阶段企业需要的是大量懂信息技术的技术类人才。而目前,我国企业多数正处于网上营销和网上交易阶段,原有的纯技术和纯商务人才显然己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需求,企业急需懂信息网络技术又懂现代商务管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与国外电子商务教育相比我国的电子商务教育模式滞后,其人才培养仍停留在网络技术型这一初级水平上复合型商务管理人才的匮乏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电子商务的专业特征及要求

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电子商务专业的综合性。电子商务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商务管理技术的有机整合它不是计算机技术和商务方面的简单叠加而是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2)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的多重性。即要求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层面知识能力。(3)电子商务的实践个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仅应当具备扎实的电子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应当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要通过电子商务的实验来验证有关理论提高认识。

电子商务的以上特征要求培养实务型、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使电子商务人员既懂电子商务技术手段,又要熟悉现代物流管理、网上银行、网上交易等商务运作模式同时能够迅速适应电子商务实务环境并熟练操作和运作电子商务活动。

(二)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准确定位。

近年来,我国高校形成了管理型和技术型两种电子商务办学模式的对峙格局并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电子商务专业体系(如表1所示)。无论是管理型还是技术型电子商务办学模式都仅仅适应我国社会信息化初期的市场需要。当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己进入了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阶段电子商务技术正逐步向传统企业渗透。电子商务人才不仅应能全面掌握电子商务技术还要能够灵活运用电子商务技术推动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所以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突破现有的“管理型技术型”的局限尝试培养跨专业、具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制订和完善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案

(1)明确培养目标:虽然各个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必拘泥于某个刻板,但必须明确的是,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既不是单纯的经济管理人才,也不是单纯的网络技术人才。电子商务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掌握现代商务理论与实务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手段从事商务运营和网络管理活动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2)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构架:电子商务是一种以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持的商务活动,其理论根基是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科学,其支撑技术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其活动空间为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经济法学、信息网络安全等。从总体上,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以及特色化分支系列课相互交叉构成因此,电子商务的教育应该是一个立体多维的知识体系。

(3)积极探索专业教学改革方式

首先,转变专业教学的指导思想,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和专业间的交叉融合。电子商务专业具有显着的多学科交叉特征为了培养跨专业、掌握多学科理论和技能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电子商务管理专业应该以信息管理与商务管理交叉融合为基础,以信息管理、经贸理论、工商管理等专业知识为主干,使学生深入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理论。除此之外,还应培养学生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增加临近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例如商务英语、商务模拟、网站建设与网络维护、经济法学相关知识从而宽口径地培养综合素质强、精通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应用型、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其次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园网络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内部实验室和试验环境的建设辅助安排配套试验和相关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由于我国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相对封闭、联系较少,所以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电子商务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而通过建立校内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并开发大型模拟教学软件,可以弥补校外实践环节的不足。另外校园网络是实现高校教学科研信息化的重要平台,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践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节。学生可以借助于校园内部网络参与模拟网上贸易、建立网上商店、开展日常管理、维护、经营等诸多环节,从而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再次,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采用校企联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学生从事企业实际电子商务管理的能力,必须尽可能地使学生接触企业实际采用“高校十企业”的产学结合办学模式。一方面可以缓解高校建设电子商务配备设施不足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可根据、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水平。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必须时刻关注电子商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并及时调整相关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这就要求高校拥有一批既掌握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同时教师应根据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适应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的要求一方面高等院校需要不断吸收年轻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另一方面对原有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同时鼓励教师经常深入企业实际了解电子商务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素质从而改进教学水平。

总之电子商务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商务运作活动,它是一门融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高

电子商务合同管理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征管

近几年来代表着新兴贸易方式的电子商务,其交易额高速增长,正在迅速侵占传统贸易方式的市场份额。这种转变在体现经济全球化发展必然的同时,也对现行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构成了很大的挑战。根据中国税务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中央财经大学税收教育研究所的测算,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税收流失率为1.29%-8.29%,流失规模达1157亿-7800亿元,目前电子商务交易税收存在漏洞和征税盲区,应是不争的事实。电子商务本质上是将流通中多环节的现场交易变革为单环节的电子交易,根据税法基本原理和我国现行的税收体制,电子商务同样适用于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电子商务的交易行为进行豁免,但由于多种条件限制,目前我国对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并未完全铺开。电子商务领域不应该成为税收的法外之地,加强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对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增加财政收入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1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相比传统贸易方式,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模糊性和数字化特点,这容易造成课税对象性质模糊及纳税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也使得现行税收要素对其约束和控制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主要具体表现在:

1.1电子商务交易基本不受现行的税务登记制度监管

工商登记是税务登记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电子商务经营者只需缴纳注册费(获得自己专用域名)即可从事网络交易。虽然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对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经营者实行了实名制,但此规定中的“实名制”是指电子商务交易经营者向网络交易平台的管理者进行实名登记,并无规定到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实名制登记,因此所谓的工商登记实名制规定形同虚设,进一步造成税务机关无从办理相关税务登记,使得税收漏管漏征。这种“示范”作用吸引着更多的电子商务经营者进入到这一“避税天堂”,形成更多的税源失控。现行的税务登记方法缺乏适用于电子商务的制度安排,实名制不能代替电子商务的工商、税务登记,工商、税务登记制度是国家相关机关行使权力的制度安排,其代表了国家公权力对电子商务交易的规范。

1.2电子化交易使得传统的财务账簿、凭证管理失效

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电子化的数字信息代替了传统纸质的账簿、凭证,如以网上订单的形式签订购销合同,传统纸质发票的缺失给税务机关审查企业财务账簿和凭证带来困难,“以票控税”无法有效实施。电子数据可以被轻易修改和删除也使得税收审计无法追踪查询这些信息的来龙去脉,借助电子加密技术可以轻易修改电子凭证使其变得完全没有可信度,纳税人利用用户名和密码双重保护来隐藏相关信息也使得税务机关难以获得准确的交易信息和凭证。事实证明,目前在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税务部门对电子交易信息即缺乏有效管理手段,也没有足够能力来审核纳税人申报的纳税资料,这些都造成税务机关在进行税收管理时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1.3征税对象性质难以判定

电子商务交易中,交易对象被转化为数字讯号在国内或国际间传递,有形产品和信息服务混淆在一起,导致税务机关对其适用税种和税率无法准确判定,造成税收征管混乱。对于一些新式商品,如游戏装备、网络货币等,现有税法没有相关规定,课税对象的性质变得模糊不清。

1.4难以界定电子化交易中的税收管辖权

税收管辖权是一国在税收方面的体现,具体分为属地管辖原则和属人管辖原则。大多数国家在具体实践中都同时行使这两种管辖权,但涉及电子商务征税时却常常存在这两种管辖权的冲突。电子商务经营者及其交易行为具有流动性和隐匿性的特点,使得纳税主体国际化、复杂化和虚拟化,这些都对纳税人身份和纳税地点判定造成困难,给税务机关行使税收管辖权带来困难。

1.5传统的税款代缴征收方式难以有效实施

在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下,供货商可以撇开批发商、商、零售商等中介直接向购货方配送,使得传统的建立在中介基础之上的代收代缴、代扣代缴征收机制被破坏,增加了税务机关征税的复杂性。具体实践中税务机关常常需要向大量分散的潜在纳税人征收税款,加大了征税行政成本,导致税收征管效率降低。

1.6电子商务纳税时间、期限难以确定

现行税制按具体的交易方式,主要根据相关纸质凭证收款日期来确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期限,而电子商务依托于互联网的在线交易,无纸化交易使得现有税收政策中纳税义务确定时间的规定与之不相适应,现行税法规定无法有效实施。

1.7涉税日常监管困难重重

在税收日常检查时,税务管理部门是以纳税人的各种原始真实凭证为基础进行监督检查。在电子商务中,首先无店铺经营使得税务人员很难准确、快速地找到稽查对象。其次通过网络传送交易信息、进行货款支付,给税务机关监控交易过程、掌握价格和交易量等信息带来困难。最后电子商务的实时性特点,使得被检查对象有可能在税务部门介入前就篡改交易信息,导致税务部门检查的时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2逐步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对策建议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商务近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还有很大差距,电子商务的税收相关研究也十分匮乏。随着国际国内信息技术和电子化交易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相关税收措施的缺失将导致大量财政收入流失,也不利于税收基本原则的贯彻实施。同时若我国不尽早参与电子商务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则可能会在今后的国际经济往来中置我国于十分被动的地位,甚至或不得不受不合理的国际规则制约。因此加快电子商务税收相关规则制定,即是理论研究需要,更是客观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

2.1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相关法律法规

现行税法基本上无适用于电子商务的相关规定,为适应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需要,也为了在税务机关征税时有足够的法律依据,修改完善现行税收法律法规是首要前提。

第一,明确界定电子商务相关原始凭证的法律意义。立法以明确电子发票和电子账簿等电子凭证的法律效力,逐步规范它们的格式和操作规范,保确交易记录完整和法律效力。

第二,规范相关税法适用范围。首先通过使用规范的文字符号,来确定网络域名的注册,确保合法的纳税人身份。其次税务机关应通过电子税务介入企业财务软件应用,对企业财务实施监控和跟踪管理,同时也要规范财务软件帐务的修改和保存。最后应立法以明确税务机关对电子商务税收监管的权利及电子商务经营者在纳税上应尽的义务,从而使尽快结束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无序状态。

第三,明确我国对电子商务的税收管辖权。随着电子商务伴随国际经济交往的快速发展,在对电子商务税收征税时,我国应结合国内国际的实际情况,优先行使地域管辖权的同时也绝不放弃行使居民管辖权,以维保我国征税权益,防止税收流失。

2.2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技术

第一,建立电子商务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及扣缴制度。税务部门应联合其它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电子商务登记制度。凡开设电子商务业务的经营户必须先要结合银行电子账户进行电子税务登记,同时给每个电子商务纳税登记的纳税人核发唯一的税务识别码,并将这些信息与银行、电子商务网站、信息产业部门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共享(形成监督纳税的网络)。电子商务纳税人在提供财务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给税务机关并经审核后,才可以通过电子税务系统进行纳税申报,也可由电子商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或代收货款的物流公司实行代扣代缴,提高税款征收的效率。

第二,研制适用于电子商务纳税监督的软件。对于提供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的运营商和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的网上平台,可研制能加装在其服务器上,并有具体电子商务业务适用税法识别、计算税额和纳税监督功能的软件。加装该软件的服务器链入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税务机关可以通过该系统对纳税人的涉税情况进行核。

第三,研制电子商务专用电子发票。凡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经营者,须使用由税务主管部门提供的电子商务专用电子发票和电子开票系统。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同,这种电子发票须有统一格式和每张发票独一无二的防伪编码。只有在卖方将交易的电子发票信息发往税务机关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和第三方支付服务平台,并将信息存储以备日后查验后,才能进行款项结算。

2.3创新电子商务征税稽查模式

在电子商务日常货款交付时,基本采用第三方支付或货到付款完成,所以对电子商务纳税状况的稽查应着重监控电子支付过程及金额,可以定期结合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的纳税资料进行核对,有效整合工商、海关、审计和金融机构提供的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充分发挥税务机关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电子商务偷漏税案件,要予以公开曝光,这样既能普及税法知识,又能提高企业纳税意识。

2.4加强国际及国内区域间电子商务税收协调与合作

电子商务活动的高速流动性、隐匿性、无纸化和无国界性,打破了空间、时间的制约,给税务机关及时全面掌握其真实交易信息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提高反避税工作绩效,我国税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和各国税务机关的税收协调和情报交换,同时也须强化国内各区域间的税务信息协作,深入交换了解电子商务纳税人的境内外信息,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税收流失。我国应以避免双重征税为出发点,积极倡导并参与国际上有关电子商务税收协议的制定,在制定共同遵守的国际税收原则、签订国际税收协定、完善税收征管和税务稽查等方面同各国加强合作,从而协调各国之间税收利益分配,构造符合电子商务长远健康发展要求的新型国际税收体系。

3结束语

我国电子商务近几年发展迅猛,由于缺乏可借鉴的成熟经验,现行税收征管体系难以对其全面征税,造成大量税收流失。公民纳税意识薄弱,电子商务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和难以监管等都是电子商务征税所面临的难题,我国只有从电子商务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国外的各种经验教训,制定适合我国的电子商务税收体制,才能在确保我国政府税收权益的同时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帆.我国对C2C电子商务应采取的税收政策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0,10.

[2]彭立.电子商务环境下若干税法及税收问题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07.

电子商务合同管理篇6

【关键词】协同协同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系统

在新的经济时代,企业界和it界已寻求到一种比B2B更好的运作模式——协同商务。协同电子商务从商务发展的角度看,是根据信息化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及时跟进的产物。对电子商务进行深入研究,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生产到商务的发展模式经历了mRp—mRpii—eRp的发展历程,而今到现在尚未成熟的协同管理。

一、协同电子商务的内容及运行模式

1、协同电子商务的内容

第一,企业内部的协同。首先要求企业内部的电子化,在此基础上实现网上采购、销售、考勤、资金预算、奖金准备、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协同。

第二,企业与供应链的协同。这是指企业与产品或信息从原料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所有环节的协同,包括企业与供应商、配送中心和零售商的协同。

第三,企业与社会相关部门的协同。协同电子商务并非只是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事,它还涉及到社会上的很多部门和机构,如支付手段的解决需要银行业的介入,网上税收的实现需要政府的参与等。

2、协同电子商务的运行模式

协同电子商务集成web前端和企业后端系统,从企业内部出发,利用集成化、价值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集成,以电子商务跨越企业边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客户、企业内部和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管理,充分挖掘企业大环境中每一个经济元素的潜在价值以实现盈利。

在协同电子商务中,顾客、公司、供应商形成一种共存、交互的增值关系。企业通过参与到协同社区来确立新的价值链定位,此价值链以企业间的B2B关系作为支撑,通过企业与其合作伙伴的协同作业,扩展成为基于internet的价值协同网络。这种价值网络提供了更有效的伙伴间的交互渠道、产品和服务流通机制,灵活地使整条需求链和供应链关联起来,使之达到动态平衡。

二、协同电子商务的特点与优势

1、协同电子商务的特点

(1)协同交互性:信息内部处理并行化和信息紧密耦合化贯穿于整个价值链乃至信息网络,使得从产品的研发一直到售后各环节中参与者的交互能力大大提高,扩展了电子商务过程的交互渠道,达到全方位、双向、动态沟通的目标。

(2)实时动态性:在客户满意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节省客户响应时间,强调企业间业务的动态集成,更加注重反馈的实时信息交换,达到实时管理和校正的目标。

(3)系统整体性:着重考虑协同系统相关的内外联系,强调协作群体的资源共享和系统整合,使消费者成本、质量和服务成为所有参与者的共同绩效目标,追求整体最优和群体竞争优势的提升。

(4)系统开放性:即系统对涉及电子商务的所有人员都是开放的,不同机构在虚拟市场中共享相应的信息,作出相应决策和反应。

(5)系统完整性:协同电子商务不只提供单个的功能模块,它还提供非常完整的电子商务平台,包括eRp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供应链优化管理、业务信息仓库等所有与电子商务的基础环境、实施条件、决策支持等相关的系统。

(6)模块集成性和功能协同性:协同电子商务由许多模块组成,这些模块按照业务模式和经营管理思想合理地被整合在一起,它们的功能是协同的,当出现某一事务时,各个模块都能做出协调同步的反应。

2、协同电子商务的优势

自2000年美国Sap公司提出协同电子商务这一概念以来,电子商务就从“泡沫经济”的阴影中走出,因为协同电子商务是企业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能使企业在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保持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与一般电子商务相比,协同电子商务具有以下的优势。

(1)降低企业产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水平。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

(2)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打造竞争优势。信息时代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企业经营中要面对技术、市场、资金和决策的种种风险,企业间在产品、流程、业务、预测等多方面的协同运作,使得协同系统以整体优势承担风险,提高了企业抗拒风险的能力。

(3)改善客户关系、提升企业形象。采用协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企业可以利用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系统,优化客户群组合,并通过呼叫中心、网络会议、电子邮件、BBS等进行实时互动交流。

(4)变革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增强企业活力。基于web的协同电子商务为企业构建了全新的组织框架和实效的管理模式,将企业的相关业务进行集成整合,形成一体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管理人员在一个虚拟空间里对企业的资源计划、进销存、供应链、客户关系等进行全方位、全天候、实时动态管理。

三、协同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

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要相应经过初始阶段、功能阶段、集成阶段和协同阶段,协同阶段是电子商务的高级阶段。

首先,协同商务要求的是在高度共享下的企业信息之间的合作,以一种虚拟的企业组织形式来适应市场导向和客户需求,从而使得整个供应链中的单位成为整个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出现一个瓶颈都将影响整个联盟的利益,因此,充分加强各单位(加盟企业)的产品以及资源的信息共享是关键。很多时候,单个的企业很难树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作为一个联盟则可以与合作单位相互利用资源从而创造真正的竞争优势。

此外,协同商务可以解决传统价值链体系中难以实现多头对多头的连接方式。以供应链为例,多数的建置在针对产业体系内垂直的整合。在电子市集、B2B电子商务及B2C电子商务的需求下,多对多的连结成为趋势。

以7—eLeVen统一超市为例。其网络购物便需连结各个不同的虚拟网络商店,以及面对无数在网际网络上的消费者,当消费者上网购物后,货物资讯要经过物流中心整合并与全省的7—eLeVen统一。这种沟通模式不仅做到横向、纵向的信息互动,更能进行交叉的沟通,可以及时按照自己的愿望对合作联盟加以调整,在“属于自己”的更大空间中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最后,协同的本身也有互补的含义,共分为横向互补、纵向互补和交叉互补三种类型。显然,协同的目的就是要做到在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建立共同的竞争优势。协同业务的发展将会在整个供应链甚至在全球网络供应链上全面拓展,并将造就高度灵活、快速反映的虚拟企业,亦将在全球范围内对原材料的生产和开采、加工、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分销、运输、配送、零售、市场及服务等商务模型和商务运作带来变革。

协同电子商务的应用将实际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开发成本。利用协同电子商务可使企业轻易通过互联网进行企业内外部及合作伙伴供应的信息管理机制,进而达成协同知识管理、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及信息整合共享。

参考文献

[1]胡新荣:基于webServices的分布式应用研究[J].控制工程,2004,11(3).

[2]杨涛等:webServices技术综述——一种面向服务的分布式计算模式[J].计算机应用,2004(8).

电子商务合同管理篇7

电子商务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商务及运作管理的整个过程。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使交易双方面临的商业机会迅速扩大。实际上,网络就是一个规模无比庞大的虚拟市场,参与交易的成员可以覆盖全球。电子商务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可定制的服务。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生产者可以迅速地对消费者的要求做出反应,还可以分析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是什么,进而主动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实现一对一的市场营销。开展电子商务可以为生产者提供可视化的供应链,减少产品库存积压,实现敏捷生产。

电子商务包括4个组成部分:一是企业与消费者(公众)之间的电子交易(B2C);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交易(B2B);三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交易(B2G),如政府采购;四是消费者(公众)与消费者(公众)之间的电子交易(C2C)。类似地,电子政务也包括4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企业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四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4类系统的有机结合。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为电子商务奠定了技术基础,广大企业对国际互联网抱以巨大的希望,电子商务一时间成为众所周知的名词。面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也必须做出相应的反应。实际上,电子商务是电子政务的一个原动力之一。例如联想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做得很好,但是联想的电子商务体系与中国的金融体系、税收体系、海关体系无法很好地对接,因此发展电子商务要求政府行政改革与时俱进,发展电子政务。

新经济飞速发展的特征要求政府对新经济有敏锐的洞察力,政府不仅要及早介入电子商务,参与实践,而且要主动为电子商务营造安全、有序、合理的商务环境,新经济时代赋予了政府新的经济内涵。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支撑体系是“同构”的。开展电子政务的前提是政府实现信息化,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电子政务是政府对政府部门内部、其他政府部门、企业与公众进行管理和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同样,电子商务是企业对企业内部、其他相关企业、政府机构以及普通消费者(公众)进行管理和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商务活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交集就是政府与企业的信息接口。电子政务的开展离不开电子商务的支持,反过来,电子商务的开展也离不开电子政务的支持。因此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是相辅相成的。正是由于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存在上述密切关系,所以我们认为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支撑体系是“同构”的。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支撑体系的“同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务流程再造(GpR)与商务流程再造(BpR)。企业为了在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运作,要求对以前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组合和更新改造,这就是商务流程再造;同样,政府为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办事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也要对传统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组合和更新改造,这就是政务流程再造。

(2)政府资源规划(GRp)与企业资源规划(eRp)。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要求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所有可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加快对市场的反应,这就是企业资源规划;同样,政府为了节约运转成本,提高政务的处理效率,也要考虑如何对政府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就是政府资源规划。

(3)政府关系管理(GRm)与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为了在市场销售中吸引顾客、留住顾客、不断升级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就要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与企业的客户之间的关系进行维护、管理和更新,这就是客户关系管理;虽然政府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就是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要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也要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这就是政府关系管理。

(4)政府供应链管理(GSCm)与企业供应链管理(eSCm)。企业为了有效满足客户需求,要联合企业上游和企业下游的合作伙伴,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对原材料、燃料等采购以及产品供货进行管理,这就是企业供应链管理。虽然政府没有必要像企业那样,但是政府部门作为一个实体单位,必然要求采购物资以满足政府部门正常运转的物资供应,如办公设备、燃料、电力等,并对物资采购进行信息化管理,这就是政府供应链管理。此外,如果我们把政府的文件流转看作一种特殊的供应链形式的话,那么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一些方法和手段就可以变通地应用到政府业务流程管理当中。

(5)企业信息门户(eip)与政府信息门户(Gip)。企业为了方便与外界的互动式信息交流,以便快速获取外界信息以及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要建立企业信息的门户网站,这就是企业信息门户;同样,政府为了方便与外界的互动式信息交流,以便快速获取外界信息以及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要建立政务信息的门户网站,这就是政府信息门户。

(6)协同商务(CC)与协同政务(CG)。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相关企业就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交流,联合起来开展电子商务,这就是协同商务。由于企业或个人要办理的许多事情要与多个政府部门打交道,传统政务方式是让企业或个人串行式地跑腿,现在政府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协同办公,企业或个人只要在一个网络入口填写一份电子表格就行了,剩下的事情由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协同办公处理。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而且可以减少企业或个人的开销,这就是协同政务。协同商务是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同样,协同政务也是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合同管理篇8

旅游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旅游者利益保障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以突破时空限制、提高旅游交易效率和最大限度地整合国内外旅游信息资源为标志的崭新商务模式即旅游电子商务,正在全球蓬勃兴起。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05年国内网上年旅游交易额已达到40~50亿元人民币,约占所有互联网电子商务总量的20%,预计未来比重还将提至30%。然而在电子商务热潮的同时,也应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新的交易方式在给旅游者带来便利及成本节约,也使旅游者的正当利益更易受到损害,具体体现在:

旅游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虽发展迅速,但在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方面仍不成熟,在进行交易和网上结算时,旅游者的个人信息资料容易被泄露和窃取。

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法规相对滞后,再加上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经营管理的特殊性,使其在现时期不在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内,从而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

新的交易方式下,交易各方关系的复杂性,使得旅游者在利益受到侵害时,常处于投诉无门或得不到有效、及时处理的困境,这不仅使得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而且也成为旅游业和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

因此,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旅游者的利益保障问题便成为维护旅游者利益,引导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电子商务环境下各方利益关系与旅游者利益保障问题

旅游者利益保障问题,主要是指当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利益受到侵害时,如何通过投诉等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具体包括投诉“谁”、向“谁”投诉、通过何种方式和程序投诉等。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使交易各方的关系变得复杂,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旅游者利益保障问题必须要对交易各方的关系进行重新界定,明确其责、权、利。本文以旅游服务供应企业(如饭店、餐馆、旅游景区、交通企业等)、旅游中介机构(如旅行社、旅游电子商务公司等)和旅游者为主体,对传统交易方式和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下三方利益关系与旅游者利益保障问题进行比较分析。

(一)传统交易方式下各方利益关系与旅游者利益保障分析

在传统交易方式下,作为中介机构的旅行社通过与饭店、旅游景区及旅游交通公司等订立合同,将其产品与配套服务组合成自身产品(旅游线路)提供给旅游者。在这种情形下,旅行社与饭店、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均为买卖合同关系。而旅游服务供应企业则按照合同约定标准向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与旅游者并无直接的买卖关系。

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旅行社管理条例》和《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不论是旅行社还是服务供应企业的原因导致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如提供的房间、餐饮、交通工具及服务标准等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旅游者可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监督电话、书面材料等方式,向与其签订买卖合同的旅行社所在地的旅游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投诉,由受理投诉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对旅行社进行处理。因服务供应企业方面原因导致旅游者和旅行社利益受损的,旅行社可依据合同向其追偿。对旅游过程中导游、司机等原因导致旅游者利益受损的,旅游者也可直接向旅行社投诉来维护自身利益。

(二)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下各方利益关系与旅游者利益保障分析

旅游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逐步弱化了旅行社提供信息和等的职能,并根据个人的需求完成线路的设计和产品的预定。

1.委托—情况。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些服务供应企业为扩大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委托旅游电子商务公司利用网络资源其产品(客房、餐饮、车船机票等)的销售。电子商务公司在旅游服务供应企业委托权限内,以服务供应企业的名义进行产品的信息提供和销售活动,并按照合同约定提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属于委托合同。依据《合同法》对委托合同的有关规定,旅游者通过电子商务公司预订旅游产品(如客房、餐饮和车船机票等)并经确认后,若出现旅游者无房可住、无法登乘交通工具或产品服务达不到约定标准等侵害旅游者权益的现象,旅游者可通过投诉热线、书面材料等向旅游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作为委托方的旅游服务供应企业进行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委托—行纪情况。电子商务公司不仅可以部分旅游产品的销售,一些有实力的在线公司还将一些服务供应企业某一时段内部分产品的使用权买断,在委托权限内,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旅游产品的销售业务,即行纪。在这种情形下,若出现旅游者权益受损现象时,依据《合同法》对行纪合同的有关规定,旅游者应投诉旅游电子商务公司,但应向“谁”投诉以及通过何种方式和程序投诉仍是不明确的。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商务公司一般是在旅游企业的委托下,或行纪旅游企业的相关业务。在委托情况下,旅游者可通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来维护自身利益,但由于旅游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再加上电子商务违规后的调查取证和电子合同的鉴定困难等原因,使得旅游者虽有处投诉,但却得不到有效和及时的处理;在委托行纪情况下,由于有关电子商务法规滞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统一的监管机构,使得旅游者在利益受到侵害后,处于投诉无门的境地。

电子商务环境下旅游者利益保障的对策

在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下各方利益关系不仅有别于传统交易方式,即使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其各方利益关系也是不同的,而且随着旅游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会有更多的新的利益关系表现形式出现。对这些新的利益关系应进行具体分析,明确各方利益关系,依据上述分析,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旅游者利益保障问题的对策。

加快电子商务立法,完善相关旅游法规。缺少相应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的支持、引导和规制是导致我国现阶段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秩序混乱、竞争力不强、知名度低、不正当竞争以及消费者利益受损等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加快电子商务立法是当前工作的重点,这需要各管理部门(信息产业部、工商管理、金融、税收等)通力协作,以促进扶持为出发点,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修订和完善,为国内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应积极应对电子商务给旅游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传统的行政管理职能融入到电子商务发展的时空环境中,深入分析新的交易方式下各方利益关系,对现有旅游行业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从而为旅游者的利益保障提供法律依据。

加强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监管,统一组织协调。目前,对旅游电子商务的监管涉及到如信息产业部、旅游、工商、金融、税收等诸多归口部门,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自为政、彼此权责不明确。这种直线职能式的监管模式造成了各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能交叉,既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又不能有效地保护旅游者利益,是造成现阶段对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监管不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旅游电子商务监管,首要的工作就是要理顺管理体制,确定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总体监管思路。笔者认为,对旅游电子商务的监管必须在联合国《电子商务规范法》和我国《电子商务总体发展框架》下进行,并充分发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其中的行业监督管理职能。即由信息产业部对旅游电子商务的整个层面进行综合监管,主要是制定相应法规政策和加强技术层面上的监管,而交易活动体系中涉及登记注册、税收、金融等具体点的管理仍由各职能部门在法律不断完善的前提下监管。此外,还应考虑到有些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从事的业务范围和旅行社是相同的,因此可借鉴对旅行社的监管办法,通过立法要求其交纳和旅行社一样多的保证金,并对它们的业务经营进行必要的、规范化的行业监督。

设立网上投诉点,实行多部门联合虚拟办公。网上产生的问题在网上投诉也许是对旅游者投诉和政府管理来说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一种方法。应根据对旅游电子商务的监管模式,设立相应的网上投诉站点,提高投诉处理效率。为更好地解决旅游者的利益保障问题,还应改变各归口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的传统做法,变职能导向为任务导向,以项目小组的方式来加强各方的沟通与协作。为此,可在原有旅游质量监管部门的基础上,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信息产业部门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三方密切合作,在明确各方权责的基础上共同派出相应人员联合虚拟办公,为旅游者的投诉提供一站式服务:即不论何种原因使旅游者利益受到侵害,均可通过网上投诉或其他有效方式向该机构投诉,由该机构负责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鉴定,确定应承担责任的个人、企业或机构,并最终落实对旅游者的赔偿问题。   

1.杨丽.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2001(6)

电子商务合同管理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教育;中国;美国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电子商务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也出现了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据《人民日报》报道,未来10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人才缺口将高达200万。另一方面,根据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委员会(中国)研发中心对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截至2004年6月15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远远低于上年同期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面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供求矛盾,有必要借鉴和学习国外开展电子商务教育的成功经验。本文以电子商务教育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中美电子商务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况,并对两者进行比较,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1培养目标的比较

一般而言,中国高校对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培养方向就是培养从事现代商务管理,掌握电子商务相关信息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_2_。而美国就其培养目标来说是培养商务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人才。中美两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的描述可以用一个二维表的形式表现(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培养目标的异同点:

首先,两国对电子商务本科阶段的教育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电子商务以技术为手段,但核心仍然是商务。所以,两国都认为电子商务人才其实是综合应用管理、商务以及信息技术的人才。

其次,两国对电子商务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虽然两国培养的都是复合型人才,都强调对信息技术和商务知识的掌握,但中国高校的培养方向是管理型人才,因此特别强调对管理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培养,而美国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更加侧重技术能力的培养。

2专业设置的比较

中国高校基本上是在管理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院里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或者在这些学院中的经济或管理相关学科开设电子商务相关课程。尽管这些高校有很多在经济学院或计算机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但更多的是在管理类学院开设。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高校在不同的院系都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从不同角度和重点来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如,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同时在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

美国的大学很早就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并且也有很多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研究所,可是把电子商务作为专业开设的情况却很少。从澳斯坦汀得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查到的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情况看:美国的计算机学院和商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在著名大学的商学院,普遍开展电子商务教育,如范德比尔特大学欧文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坦普商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等。另外,有很多经济类的小专业一般会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或辅修电子商务专业,比如说市场营销类、信息管理类等。

从科类结构看,两个国家对电子商务所属的科类基本认同,都是在经济类、管理类和计算机技术类院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然而,由于两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中国主要培养管理应用型人才,而美国则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中国大部分高校选择管理类的院系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而美国大多是在计算机学院和商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

3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国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时大致可以分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部分。其中专业课又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主要包括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工具,以及电子商务分支方向的基础课程,如管理学原理、经济学、计算机程序语言和数据库原理161。专业必修课的主要课程是在2002年4月召开的首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联席会议上CeCt提出的10门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就目前的状况来说,是比较混杂的。从对某些学校课程计划的调查来看,可以说专业选修课开设的内容多种多样,凡是和电子商务有联系的领域,基本上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与中国高校类似的是,美国的高校在安排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时,也分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部分。专业课同样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但是在必修课中又按课程的类型进行分类,例如商业类、技术类等。从总体上看,美国的课程组织结构是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

由于课程组织结构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我们分别从两个国家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课程安排来进一步比较两个国家的课程设置中学科之间的统合关系(如表2、3所示)。

3.1对于必修课的比较

中国和美国对课程的组织都分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从学科基础课的内容上看,这两个国家都属于“加法的”课程组织结构和“抽样的”课程组织结构,即认为电子商务是管理、经济、技术等学科的综合。因此,在学科基础中选择了与之相关的基础课程,但是没有提供各个分支领域的深层次的课程,因此缺乏各门学科自身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从专业课的内容上看,中国属于“关联的”课程组织结构,采取的是融合形式,把不同的学科合并或融合为一门新的课程。例如,我们把管理学与信息系统论融合为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把计算机技术和会计学融合为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等。而美国属于“整体的”课程组织结构,采用的是相关形式,强调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理论的新应用。比如,网络环境下的营销、网络商务软件等。

3.2对于选修课的比较

在选修课方面,中国对选修课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类,学生在选择时还是被规定每一类课程都需要选择若干学分。因此,这样的课程结构并不能使学生对电子商务某个分支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马上具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知识水平。

美国的选修课没有进行分类,只要求学生在其提供的课程中选择几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因此,美国在对电子商务专业分支的深入学习是在选修课过程中由学生自己选择的。例如,在上面表格中提供的选修课程中要求学生选择两门课程,如果一位学生选择了电子商务技术与系统分析和设计,那么这个学生实际上是在深入学习电子商务系统方面的知识。

4师资力量的比较

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学校在申请设立电子商务专业时,并没有足够数量的、达

到一定教学水平的和能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师资队伍。许多教师是从计算机、通信、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转而讲授电子商务课程,懂技术的不懂商务,懂商务的不懂技术,根本无法胜任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但因教师缺乏,只能是有什么样的教师开什么样的课,教师会什么就教什么。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善,知识内容不合理。

美国高校大多是在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市场营销等专业下开设电子商务课程,侧重讲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电子商务知识,教师专业特色浓厚,对某些课程的研究非常深入。比如,由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讲授网络营销等课程。另外,美国高校经常聘请一些电子商务研究机构、公司的知名人士到学校来兼职从事教学工作,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很强的事务处理能力。

5教学手段的比较

电子商务是一个交叉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强。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既有商务和管理的内容,又有相关技术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迫切需要丰富的实践教学。从中国高校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学校仅仅设立了一个简单的电子商务实验室,安装了一套简单的模拟实验系统,部分学校还没有实验室,甚至不具备上网的条件。大部分学校缺乏必要的实习基地,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培养的学生只会动口,不会动手,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美国高校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作用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他们还重视实验室的建设,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很先进,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另外,美国高校尤其注重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通过自建或与电子商务企业联建等方式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电子商务的实际活动,体会电子商务的运营情况,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6教材的比较

面对电子商务教育的普及热潮,尽管教育部近年来加强了一批“十五”、“十一五”电子商务系列教材的编写,但各高校使用的电子商务教材仍然良莠不齐。目前,电子商务教程铺天盖地,其中大部分很难满足教学要求,有的直译国外的教材,不适合中国学生的语言习惯,有的是从网上收集资料拼凑而成,不但体系不好,而且内容也很枯燥。尤为突出的是,教材的编写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落后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虽然是系列教材,但并不系统和完整,相互之间有重复和冲突,不同系列教材之间的重复和冲突更加严重,各高校在教材的选择上难度较大。

与中国相比,美国高校所使用的电子商务教材强调实践性和实时性。美国的电子商务教材大多采用经典案例教学。比如,近年来,美国学者编写了《电子商务——管理视角》、《电子商务管理者指南》、《电子商务经济学》等教材。这些教材采用了大量最新的真实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有机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而教材内容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7总结和建议

笔者认为,中国电子商务教育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借鉴和学习美国开展电子商务教育的成功经验。具体来说,当前中国高校应采取如下措施:

(1)明确培养目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高校要结合各自学校的优势和市场需求状况来制定电子商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不应相互模仿。目前,全国已有275所本科院校和400多所高职院校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未来的电子商务人才供应市场的竞争将会白热化。各高校只有明确目标,恰当定位,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满足市场的需求。

(2)提高培养层次:电子商务教育不仅需要应用型人才,而且需要管理型人才。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对管理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因此,我们要在加强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研究生教育,重点培养管理型和研究型复合人才,以适应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需要。

(3)优化课程体系:各高校在借鉴教育部高校电子商务建设协作组推出的各门课程标准体系的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更合理的课程体系。高校应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划分教学内容模块,合理确定需要开设的课程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对各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整合,避免知识重复、冲突和遗漏。

(4)加强师资培训:针对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各高校应加强师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水平。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派教师到国外高校进修学习,学习国外最前沿的理论动态和先进的实践经验。同时,可以请企业界的电子商务专家兼任该学科某门课程的教师,这些处在电子商务实践第一线的专家具有丰富的商务经验和最新的技术,掌握着电子商务最前沿的信息。这样,既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会落后于时展,也保证了学生毕业后不会感到自己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

(5)改进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们应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一味地讲解理论,而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可将学生分成多个项目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某项作业,让学员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竞争的压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充分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教学更直观、生动,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电子商务合同管理篇10

电子商务具有很强的通讯和交互能力,24x7小时服务和简单的用户界面,可以作为企业的有力工具=电子商务巳成功地应用于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订货系统相结合的电子采昀系统已经被实践证明非常有效^

本文将讨论电子商务的基本特性和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及管理要求。介绍一个适合电子商务应用管理要求的eCiS管理架构及其基本概念=讨论的重点包括电子商务系统概念、电子商务系统安全及管理技术、eCiS框架,最后通过一个实例介绍如何将eoS应用于电力工业的电子商务和网络管理系统。

2.电子商务基本概念

电子商务是利用因特网技术使得一个企业的运营髙效、低费用.并且更灵活。oracle相信一个电子商务企业应具有以下特征:

整个企业的管理和担织从商店到客户中心、仓库、供应商都能够实现统一管理和流程的优化;

能够做到企业中的每人在线并且分享最新的信息,如雇员、合作伙伴、顾客、和供应商的情况;

其对自己有一个360度的全方位的认识并充分了解其顾客,借此而增强决策能力和和竟争性;

其通过顾客和雇员的自我服务系统增强数据的稍确性并降低数椐维护成本;

通过与供应商的在线连接,能更好地管理公司的库存,使供应商能够提供更快和更好的服务;

在全球范围扩大其市场并且首先思考使用-见办'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企业现在能够彳艮好的管理商业流程以及处理企业所在的钧理边界以外的各种关系。在上一个世纪,信息技术旨在帮助企业管理和理顺企业内部流程(如:mRp,eRp,«eneralledger)。电子商务技术能够帮助企业管理物理边界以外的各种业务流程,将公司的核心业务与顾客和供应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电子商务将一个企业的商务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与一些dot.com公司提出的电子商务只是将卖方和买方拉在—起,以寻求一个较好的价格完全不同。其需要电子商务交易的生命周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产品设计、需求预测、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以及进出管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商业活动自动化的驱动力量不在互联网本身,而在来自竞争的挑战以及一个企业如何运营及从事商务活动e竞争的压力及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促使企业将其商业流程与其商业伙伴的运营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不断提髙效率、降低成本、缩短产品进人市场的时间。

从根本上来说,电子商务将企业管理、市场、网络、计算机应用、和安全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信息时代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经营模式遗嫌的是至今仍然没有一个较好的电子商务网络支持和管理平台-支持电f商务的是一些相互独立的技术架构、眼务、软件.和有关市.场。每一单元都要求复杂的技术并依靠其他的单元才能工作。为此我们引人了安全的eC1S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平台。在介绍eCiS平台之前,首先描述一下主要的电子商务安全技凇.以便进一步阐述eQS如何将电子商务安全技术与有关管理平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目前已经有很多保证电子商务数据传送和网络安全的技术,最重要的包括以下方面:

publii-Ki-yinfcaalruclurefpKi):pKi允许电子商务系统在网络上认证用户的身份。其包括有关软件.服务,和数字签名。pK1系统可以保证信息传送和交易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认址

授权(aulhorizalion):授权确认一个用户进人计算机网络系统后(通过认证的过程)使用的计算机资源的权利u不同的用户或者用户组可以使用的资源完全不同。

防火墙(Rrewallsh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之间的一套设备用以保护一个网络的资源和数据不被另一个网络的用户非法使用口当一电子商务企业与互联网联接时,防火墙是保护企业内部网络的一个重要手段。

虚拟专用网(Virtual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是一项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技术t它通过加密隧道技术.应用现有的计算机互连网络(inlemeo实现不同地域间的计算机网络的专用互连t其效果相当于在不同地域的网络间架设了专用线路,而各个地域的用户只需要有本地internet帐户和本地线路连接即可^Vpn是连接电子商务企业、商业合作伙伴、和客户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段。

防病毒系统(ami-virussoftware};帮助监测和消除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隐藏在计算机或者应用程序中影咱汁算机正常工作或者破坏计算机数据的一小段源程序病毒防治策略主要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增加监测程序用以发现计算机系统中不正常的行为并在破坏发生之前采取保护措施防病毒软件系统能集成各种防病毒程序.存储可能的病毒格式.阻挡并截获有病毒嫌疑的数据包的人侵s并将截获的病毒代码提供给相应的防病毒生产厂商,在其提供解决办法后,再由其检测和清除。

人侵监测(intrusionDeteclion):主动和超前的监测计算机内部网络系统与外部网络(如lniemet,bilranet,和eitranet〉的联接监测网络系统和应用程序是否被非法进人,数据是否被非法读取。如果有入侵的情况或者可疑人侵行为能及时记录和切断数据人侵源,给系统管理人员予以警告.最大程

度保障系统安全Single-Signon:允许用户登录一次计算机网络系统就能使用网络上所有许可使用的计算机应用程序,:Smgle-Si-gnon技术使得用户容易记忆和管理口令,晡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登录时间和有关资源的使用。

上两节描述了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有关安全技术:下一节将提出一个安全的电子商务网络管理平台能够使企业安全地应用电子商务技术。使用该平台,电子商务公司.商业忱伴,和顾客能使用互联网安全地交换信息,最大限度地使用互联网技术为商业眼务。

4.电子商务安全苷理平台

eCiS提供一个网络管理平台将电子商务概念、应用程序、和安全技术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图1为eCLS的结构示意图。

5.eCiS架构

eCiS提供在一个公司的内部计算机网络和外部网络如互联网之间的保护层。其包括三层架构:

整体架构(Frameworkaichiiecture);eCiS的各个眼务模块在eCiS的整体框架{Framewurkarchitecture)下运行。eCJ3Frameworkarchilecture提供一个可扩充的平台将各种网络管理功能和网络服务有机的结合成一整体。

安全架构

技术架构(technicalarchitecture):eCiS技术架沟主要由以下关键子系统所组成:

目录和认证系统(DirectoryandauthenlicatitmSystems):目录和认证系统支持多级认证(multi-levelauthentication),用户授权管理(Delegateduseradminislralion分级授权管理(Diatribuledauthentication),授权集成(Cusloituerdirecltm'inlegra-l】m)及singlesign-on等0

防火墙(Firewalls}:防火墙在eCB中提供第一层的保护。进人和出人eoS的所有数据由各种网络政策所控制:人侵监沏(intrusionDeteclkmh人侵监沏系统对进人eoS环境中的所有数据和与eCiS的连接进行检测-能有效的记录各种异常行为并进行有效的控制。

餐publicKeyinfrastnicmre{pKi);pKi在eCiS中处于用户授权(aulhorisation)与网络基础层(networkinlrastmctureLayers)中间的位置,以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可靠性。

餐网络基础设施{networklnfrastmetuip):网络基础设施允许结构eCK系统中的各模块和眼务单元通过各种物理网络可靠地通讯联系。

6.eCB核心服务

eCiS核心眼务是由eCB各个模块分享的银务。主要包括:

eCiS管理和监控服务(eCiSmanagementandmunilaiingSeiykes):eCiS管理和监控眼务提供实时系统状况报告和远程管理能力。

eCiS报告服务(eCiSReportingServices):eCiS报告联务包括报告数据库管理,数据管理、报告生成系统等。

eoS用户授权管理眼务

eCiS系统管理吸务(eoSadnrnnisbalianServices):eCiS系统管理K务允许有权限的用户使用web为基础的界面对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eeCiS的系统管理眼务可以与交易系统和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结合实现计费管理和商业流程管理等功能。

7.堆值模块

eCiS的增值模块能为电子商务的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程序包括安全互联网浏览,安全邮件眼务,安全远程访问接人®务,wn服务,安全Fip眼务、全球访问R务,存储管理K务.1p电话眼务.用户在线自我眼务、在线呼叫眼务等。

8.安全电子商务——个案例分析

类似eCiS框架结构在国外巳经成功地应用于电信行业和电子政务。在国内目前巳经被建议应用在电力佇业中管理有关的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系统。

在电力行业中,电子商务参加者包括电力公司(电源、送电,和售电公司)、产品及眼务提供商<为电力企业提供产品和眼务的公司)及电力用户。

电力行业电子商务网络包括电力企业局域网(Lan〉、广域网(wam)及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程序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信息和知识管理系统和在线文易系统。

eoS能为电力行业的电子商务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和基本平台(如图2所示)-其可以有机地管理电子商务系统的三个层面。

在物理层面上,eCB能够管理电子商务系统的物理接人网,如ian,wan,DDn.FrameRelay,DSL,atm、pStn、及无线接Vpn技术应用在eoS中管理用户<包括电力企业职工,商业伙伴和客户)的远程接人。在网络管理层,eoS管理用户通过集中的S录眼务器集中管理用户认证和授权。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通过pKi给于保证。eCiS通过其智能监测系统进行人侵监测和病毒扫描。

在应用程序层,eCK用来管理电子商务的应用程序托管@务和安全交易眼务。典型的应用托管眼务程序包括eRp.系统、办公自动化,CRm和信息3安全交易眼务使得电力公司、商业伙伴和用户通过互连网安全地进行交易。

研究表明只要电子商务系统能够从技术上'商业流程上帮助电子商务企业更快.更好、更加灵活地与顾客及商业伙伴交流,这些企业能够与其已经建立贸易关系并取得信任的公司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很好地进行交易活动。

本文提出的电子商务系统及其管理与dot.com公司对电子商务的理解截然不同。其建立在电力企业与其合作伙伴和客户的深刻的商业关系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3先进的信息技术如eCiS可以帮助电力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和客户建立良好的电子关系。

9结论

pticewateihouseCoopeis最近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网络安全和贸易伙伴的可信赖度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o电子商务交易需要一个很好的安全基础架构以确保数据机密性(防止电子商务信息泄露)、数据完整性<防止电子商务数据被非法修改)和数据可用性(数据在需要时可以及时得到并不会被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