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税务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30:55

供应链税务管理篇1

一、传统税收筹划的特征与误区

(一)传统税收筹划的特征

1.企业内部税收筹划

传统的税收筹划基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从而导致税收筹划思想和方式是零散的,基本上是单一税种筹划,筹划的整体性不强。另外,由于传统的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税负,这样出于税负目的的经营活动有可能与出于企业其他目的的活动产生冲突。例如,企业广告费可以无限期向后转而且没有限制,而业务费和招待费却有数额的限制。如果企业纯粹为了节省税负而大打广告却对企业的其他宣传活动较少(有些费用要被记入业务费和招待费),税负可能暂时降低了,但是企业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产品的销量可能没有多大提高,这就违背了企业的宗旨。

2.企业外部的税收筹划

有些大公司在考虑其他的成本时,对收入这一项重视的方向不正确,仅仅注重于降低短期成本,有意把自身的某些成本转移到价值链的上下节点企业上。虽然从短期来说,大公司处于优势地位,其他节点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大公司本身可能有一些更高的盈利,但是从长期来说,由于价值链上成本的不合理分配,会使弱势企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使弱势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改进设备提高效率,长此以往,原材料的价格成本可能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另外,大公司的做法会引起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对抗,使价值链的总成本上升,使公司在收入上遭到打击,结果反而使公司的长期利润下降。

同样,这些企业对于税收筹划也是如此。他们一般想到的不是如何进行合作让整体获利,而是考虑如何将税负转移出去,使自己的税负最低,结果也是导致了双方的对抗。

(二)传统税收筹划的误区

通过以上的描述,作者认为传统的税收筹划存在一些误区,具体如下:

1.仅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说,税收筹划的目的不仅仅是减少税收负担。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它不能脱离财务成本管理的研究范畴。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企业价值或者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减少企业税负并不是最终目的。相反,在某些情况下,税收筹划还得选择税负较大甚至最大的纳税方案。

2.财务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那么它必须服从企业的战略管理。而战略管理在很多方面是不能用纯财务数据来表达的,如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生产流程等,因此,税收筹划的评价也不能只用纯财务的方法去评估和取舍。

3.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具有优势,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任何作业或者流程都必须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不能创造价值的部分都应该分包出去或者消除。实际的操作应该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能为自己创造价值的企业合作,使整个价值链上的价值最大化。所以,税收筹划的操作应该从整个价值链的角度来考虑和操作。

4.在一些书籍或者报刊上的实务操作上,税收筹划是基于传统的组织结构和手工操作的。但如今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改变了这一基础,企业税收筹划也应该随之改变。

二、基于价值链的税收筹划的理论基础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价值链

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是: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应该为企业创造价值,不能创造价值的活动都应该被摒弃或改善,努力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提高企业利润或者降低成本。

一般而言,价值链可以分为两种:企业内部价值链和行业价值链。在公司战略管理中,价值链的核心思想是:公司的价值体现在价值链的末端,公司需要为最终顾客创造价值,甚至要创造高额价值,这样才能保留老顾客,并吸引新顾客。因此,公司的所有活动都要创造价值,不能创造价值的活动都要清除或者加以改善。

因此,1.公司需要在公司内部进行价值链的分析和组织活动的重组优化,使公司内部的活动都为了公司的目标运作,让公司本身首先成为一个具有活力的企业;2.企业要清楚地认识整个行业价值链的活动。价值链上的活动包含了许多方面,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运输、存储等。显然,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也不必要把所有的活动都包含进去,这就必然产生了上下游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达到行业价值链的价值最大化,企业与企业之间就需要合作与分工。如果大家合作密切,就能降低一些额外成本,这实质上也是在创造价值。企业税收筹划是减少企业成本的活动,它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因而是增值活动,企业应该从事这种活动。企业的其它所有活动实际上都和企业税负有关,因此企业税收筹划的空间很大。但是,企业的其它所有活动都应该且必须产生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来进行税收筹划,这样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才有实际意义,否则是舍本逐末。税收筹划和企业的其它一些活动一样,如技术开发、资本运作等,都属于有创新意义的活动,企业管理层也需要象对其它管理活动一样对税收筹划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价值链思想的具体应用,它寻求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合作。供应链管理涉及到四个主要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

如图1所示,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物流,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找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

供应链管理关心的主要问题有:1.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运输和实物分销。2.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3.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4.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5.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6.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管理。7.企业间资金流管理。8.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

总之,供应链管理注重总的物流成本(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费用)与用户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此要把供应链的各个职能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供应链整体的力量,达到供应链上的企业群体获利的目的。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税收筹划的本质同供应链管理一样,因此它也要关心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问题,需要从整体上对企业管理进行运作。但是,两者又有所不同。前者既考虑成本又考虑收益,而后者有时仅仅注重于企业成本的降低。

(三)作业成本分析法的应用

供应链一般是针对价值链上的核心企业,对于其他的节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管理,即企业内部成本的分配和计量。作业成本法是一个比较好的成本计量和分配办法。

三、基于价值链的税收筹划分析

(一)基于价值链的税收筹划的含义及操作流程图

基于价值链的税收筹划是企业通过自身作业流程改造、组织结构调整以及同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企业合作,凭借现代化的网络和通信技术,保持整个价值链的同步化运作,运用法律的各种政策、各种财务、金融知识,对企业和行业价值链的税负预先进行整体筹划,使企业和行业价值链的总体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过程。

基于价值链的税收筹划的操作流程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显示了企业内部的税收筹划过程,它是基于价值链的税收筹划的基础。图3显示了整个行业价值链的税收筹划过程,它应用现代化企业管理理论对税收进行整体规划,是基于价值链的税收筹划的核心。

(二)基于价值链的税收筹划的特征

从基于价值链的税收筹划的定义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特征:

1.整体性。基于价值链的税收筹划不仅不是从纯税收的角度出发,也不是从纯财务的短期利益角度出发,而是从价值链的角度来考虑整个价值链。它将一些不能用财务数据来描述的指标,如质量、服务水平等和包括税负在内的财务数据结合起来,追求统一性。

2.目的性。基于价值链的税收筹划的目的是整个价值链的价值最大化,不是短期财务利益的最大化,更不是单个企业税收利益的最大化。

3.吸收性。这种方法在直接成本的筹划方面能吸收公司财务、金融工程等各项技术;在间接成本的筹划方面,它和供应链管理、作业成本分析法等管理思想结合起来,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4.复杂性。由于这种方法是基于价值链的,牵涉方面众多,如企业业务流程的改进、组织结构的重组和调整、与上下游企业以及第三方企业的合作等,因而实施难度较大,遇到的阻力和困难不少。

供应链税务管理篇2

银行业在抱怨:“企业信息手段跟不上,这也限制了我们发展供应链融资业务”。

一些it系统提供商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他们开发了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希望能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打通。北京合力中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hinaB2Bi)就是其中一个(以下简称“合力中税”)。

证明真实交易

合力中税的前身是中国国际税务咨询公司开发部,是中国最早从事产品的软硬件研发、税控设备、系统集成和税务解决方案提供商。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壮大,他们又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发票呈递与支付(eipp)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2010年,合力中税并购了国内先进的B2B集成交换厂商welink公司,并同时并购了消费品行业费用管理软件商Flexpense。合并后的合力中税专注于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服务,致力于提供企业电子商务软件和企业供应链商务云平台,并不断提升相关领域软件技术和服务体系,为国内外企业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B2B电子商务服务。

eipp系统是合力中税的核心。该系统从中国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协同入手,打破专用发票处理瓶颈,支持从发票到现金的全流程协作,企业集团可以统一发票对账、验对、认证和结算,将物理供应链与财务供应链结合了起来(如图1)。

2006年,合力中税与全国各省市国税局平台对接,搭建了集中认证平台,其申报软件和认证软件均通过了国家税务总局的测评。

由于金税工程的统一管理,增值税电子发票成为购销双方最直接和最有利的交易凭证。因此,在供应链融资最基础的“证明真实交易”方面,增值税发票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信息系统还包含了订单、发货单、收货单、结算单等重要商事凭证,Ca证书认证和电子签章亦可依靠它来完成。

缩短审批时间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如图2所示,理论上说,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做供应链融资。在订单阶段,可以做订单融资;在收货阶段,可以做仓单融资;在应付阶段,可以做应付账款融资和发票融资;在应收阶段,可以做保理业务。甚至有一些企业将自己的供应链全部打包给银行或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但合力中税副总裁杨志勇认为,目前我国信用环境不是特别健全,做订单融资风险比较大。他建议初次尝试的企业议从发票环节做应付账款融资。“一般来说,在开票发货后,还有60天到90天的账期。比如供货商把货送到核心企业,账期从纸质发票送到后开始计算,60~90天后,才可以收款。这样,就产生了应收账款。同时,供货商商需要向自己上游的厂家购买原材料,这个时候你只有先付钱,或者赊销,又产生了应付账款―三角债就是这么来的,有很多企业因为资金周转问题,在通货紧缩的环境下被压垮。”

“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而我们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让这个过程变得简单。”杨志勇如是说。

合力中税Ceo周奇兵更愿意从业务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以前中小企业要贷款,需要带着营业执照、交易单据、发票,厚厚一摞,来来回回跑,贷款最快也要两周到一个月才能批下来,如果利用it平台,企业资信、交易信息都是提前就验证过的,我们完全可以实现‘t+1’,甚至‘t+0’―上午贷款、下午就批下来。”

当中小企业需要资金时,他们可以在合力中税的供应链融资平台上提交申请,平台会将申请及其余核心企业相关的电子发票信息一并提供给贷款银行,同时还有根据企业情况建议的利率。这些发票信息不仅代表企业交易是真实的,同时也是经过平台和核心企业确认的,银行得到了数据源,做相应的审批,然后发放贷款,“t+1”因此实现。连最后双方议定的利率,通常都与平台建议的相差无几。等到了3~6月的账期,核心企业将钱通过贷款银行汇给供应商,银行会直接扣除贷款和利息,让剩下的钱转至供应商的账户。

可以说,这是一个方便、快速的“傻瓜”系统。

降低融资成本

供应链融资的利率远远低于民间拆借的利率,但要比普通银行贷款利率高,原因很简单:银行也需要付出成本。“做供应链融资,需要将银行的计算机系统和核心企业系统做对接,这个对接成本非常高,而且企业都不愿意把自己只绑定在一家银行系统。因此目前只有几家大企业这样做,大部分还是通过第三方平台。”

例如,在合力中税的平台上,有n家核心企业,以及和他们相连的数万家中小企业,同时,还有m家银行。如果企业自己的系统与银行系统对接,需要有(n×m)个接口,但有了这个平台后,接口就变成(n+m)个。成本无疑大大降低。降低成本产生的利益,一部分作为交付平台的费用,另一部分,无疑就转让给了交易双方。

更重要的是,由于提供交易背景和交易信息的是第三方,降低了核心企业与贷款的中小企业因利益联合造假的可能性,银行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但无论成本降低也好,风险降低也好,都是相对的。

it平台作为企业,自然有其利益所在,他的费用越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就越高。同时,单一it平台所能连接的中心企业也好,银行也好,毕竟是有限的。

供应链税务管理篇3

【关键词】保税物流意义

一、保税的概念

(一)保税

保税是指货物进口后、保持一种暂不交相应关税的状态,保税制度是指经海关批准的境内企业所进口的货物,在海关监管下,在境内指定的场所储存、加工、装配,并暂缓缴纳各种进口税费的一种海关监管业务制度.保税制度始创于英国,由于企业暂时免交税赋、减少企业资金占用与利息支出、降低贸易成本,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在全世界推广开来。保税不等于免税,目前我国的保税制度适用于三种情况:未办清手续(暂免纳税)、复运出口、加工制造。

(二)物流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国际物流是指当生产和消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时,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即发生在不同国家间的物流活动。

(三)保税物流

保税物流是指保税状态下货物在保税监管区域、场所或网点间的流通,包括保税货物在供应销售链上的采购、存储、简单加工、增值服务、检测、维护、配送、分拨、分销、运输、流转、调拨等,不含加工贸易企业生产链上的物流和传统的口岸通关物流。保税物流与一般的物流系统没有本质区别,追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力保税物流中心的概念与建设意义作效率与反应速度。但海关为了保证进出口货物的合法性,防止企业可能的偷税、逃税、漏税,需要制定一系列严密、规范的程序来保证保税制度的执行,海关监管追求系统的可控性、严格性。

二、保税物流中心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暂行管理办法》将我国的保税物流中心分为a.b两种类型。

保税物流中心(a型)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经营、专门从事经营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监管场所。保税物流中心(a型)按照服务范围分为公用型物流中心和自用型物流中心。

1.公用型物流中心是指由专门从事仓储物流业务的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经营,向社会提供保税仓储物流综合服务的海关监管场所。

2.自用型物流中心是指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经营,仅向本企业或者本企业集团内部成员提供保税仓储物流服务的海关监管场所。

三、保税物流中心的概念与建设意义

应现代物流运作和加工贸易发展的需求:区港联动由于港区和保税区相对应的限制,数量有限,只能满足个别的港口地区,同时,其区位分布和“物流服务就近化”原则对保税仓储物流辐射面也形成很大的局限。根据牟署长关于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体系的要求,海关提出了“以港区联动为龙头,以保税物流中心为枢纽,以优化后星罗棋布的公共型、自有型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为网点”的三个层次、六种监管模式的多元化保税仓储物流监管体系的整体思路和改革方案,标志着海关改革加工贸易和保税业务的坚定决心。

(一)对保税物流中心内的企业的意义

对保税物流中心内的企业而言,通过“保税物流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通关的效率,缩短了流通时间,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费用和成本,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对制造企业,提高了企业物流效率。深加工结转货物只要报关进入中心即可享受退税,避免了过去“一日游”的现象(将货物运到香港,不做任何加工,再运回国内)。保税物流中心有政策优势,进入中心视同进出口:中心内注册的企业,可自动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国际货运权、货物境内运输权等。

(二)对保税物流中心所在地区的经济意义

在一个地区筹建保税物流中心,从地区经济社会战略层面上来看,首先可以提高某一地区的竞争力;从保税物流中心所在的园区来看,可以完善园区的功能,促进园区招商,有利于引进跨国公司、知名企业、国际新兴产业等大型项目到本地区投资,提高招商引资的档次和水平:从保税物流中心建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与优化设的战略意义来看,通过保税物流中心可以有效整合物流资源,推进一个地区物流中心服务水平,促进全球供应链形成,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对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还可以节约利用土地,同时减轻出口退税对地方财政的压力。

(三)对全国经济贸易发展的意义

我国现有的保税物流形式主要有传统的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保税区以及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区港联动试点。这些保税物流形式在物流分拨配送、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保税物流中心提供了一个可适应和满足跨国公司、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全球化运作的制度平台和环境;另一方面,对传统保税物流形式重大改革模式的出台,有利于支持、引导、规范和促进国内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的健康、良性地发展。通过发展国际物流,可以更好地利用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使中国低生产成本优势与跨国公司生产性服务以及综合物流运作能力相结合,从而有可能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提供从采购、加工制造、仓储运输一直到分销和售后服务的能力。

1.为供应链企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有利于优化我国投资软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去主要依靠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投资者的需求。产业聚集、区域聚集等效应和物流环境,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管理政策和制度以及物流服务质量和水平等,己成为投资者评价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而保税物流中心以两仓基本功能为基础,打破两仓界限,揉合、集成、拓展两仓功能,并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赋予若干新功能,使其能在进出口物流中心发挥“采购中心、配送中心、分销中心”的作用。通过优化产业链间的深加工结转,为供应链企业提供辐射国内外的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将进一步促进产业聚集和区域聚集。保税物流中心的概念与建设意义从而有效地改善和优化我国投资的软环境,增强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对进一步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跨国公司(包括生产制造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把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分拨中心等转移到我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2.优化产业链间的深加工结转,延长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链

一是保税物流中心通过提供深加工结转等政策及功能优势,以保税形式吸引跨国公司将他们的物流配送中心入住并开展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物流服务,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一方面,许多传统产业已经逐步进入到过度竞争状态并形成买方市场,产品竞争的焦点逐渐转向生产环节的产品技术创新和流通环节的渠道创新。另一方面,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的制造业企业特别是跨国生产制造企业采用以客户为导向的“网络订单气“按单生产,膜式,追求“零库存”、“vmi供应商库存管理”、“itt灵捷制造”,“小批量多批次”等现代物流管理和生产经营模式,其价值也迅速向产前、产后的研发、分销和服务等领域转移,并进一步影响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选择,促进了专业化分工和非核心业务的外包。生产方式的变革无疑对物流系统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建立保税物流中心,提供深加工结转的政策、功能优势、吸引跨国企业将他们原来在海外的全球/区域性配送中心以及保税形式移到工厂所在地,开展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物流服务,达到最靠近生产工厂、物流成本最小化的目标。

供应链税务管理篇4

国内外关于保税港区的研究多侧重于宏观政策与定性分析。Steenken[2]指出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供应链管理时代,港口正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压力,过去港口的竞争正在演变为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竞争。Brooks[3]论述了港口及国际航运的结构治理问题,并指出在过去的20多年中,随着港口功能的拓展和港口所有权的变迁,世界各地的港口治理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文献[4]通过Swot分析,对在新加坡建设国际物流中心提出了相关建议,并指出建设物流型自由贸易港区不仅要具备有利的基础设施条件,而且要提供更多便利化措施。卞彬[5]探索了保税港区这一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和效应,并将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功能进行比较,提出发展建设中国保税港区的政策建议。吴俊等[6]借鉴国际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保税港区第二轮发展的思路,指出应注重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走专业化道路。王淑敏[7]探讨了保税港区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地位,并针对我国立法的“真空”现状,呼吁依法治区。马飞等[8]探讨了大连保税港区物流向腹地发展的3种模式,从而将保税港的政策优势、功能优势拓展到东北腹地,发挥其在东北地区的牵动和辐射作用。

供应链管理的渊源与制造业紧密相连,所以国内外针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分销领域。munson等[9]研究了三级工业品供应链,并指出一定条件下数量折扣契约能够协调三级供应链;RubenVrijhoef等[10]研究了供应链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的4种角色;YunusKathawala等[11]对服务行业的供应链进行了研究,并与制造行业进行了对比。GordonStewart[12]建立了第一个跨行业的供应链模型来优化和管理供应链的业绩。周建频等[13]研究了制造业分形供应链动态适应的方法和协调系统的原理,并以汽车制造业为背景对分形供应链管理进行了探索;居长志等[14]着重分析了连锁超市企业供应链、资金链、物流链、信息链、人才链断链的原因和保持链条畅通的重要性。杨春[15]提出茶业供应链管理的完善,必须从茶业基础、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利益分配机制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入手。总之,针对保税港区,还未有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对保税港区三级供应链进行定量研究的,而针对供应链管理,又很少涉及保税港区这种特殊背景的研究。为此,本文基于以上文献,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基于随机需求,针对出口集运业务,定量研究了有无保税港区下一个国内供应商、一个国内分销商和一个国外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上各成员的最优利润情况。

1模型符号与假设

针对出口集运业务,研究由一个国内供应商m,一个国内分销商d和一个国外零售商r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分析有无保税港区情形下供应链上各成员的最优利润。假设如下。

1)采用乘积形式的市场需求函数(即市场需求价格弹性是常数)[16]为d(p)=ap-kε,k>1,其中d是市场需求,ε是一个均值为1的连续分布的随机因子,其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分别为f(x)和F(x)。a是对市场规模的一个度量;k表示市场需求对零售价格的弹性指数,k>1,p为产品的零售价格。

2)国外零售商通过分销商向国内供应商订购产品,产品的人工处理成本与存储成本由分销商承担。

3)所有信息(成本、市场需求等)都是共有的,并且所有决策者都是风险中性的,完全理性的,均追求期望利润最大化。

4)由于国家鼓励出口,故不考虑出口关税。

其他相关符号定义如下:q为国外零售商的订购量;c1为国内供应商的单位生产成本;c2为国内分销商的单位人工处理成本;c3为国内分销商的单位存储成本;w1国内供应商的单位批发价;w2为国内分销商的单位批发价;p为国外零售商的零售价格;"r为国外零售商的利润;"d为国内分销商的利润;"m为国内供应商的利润;g为国内分销商获得单位价值的利益;t为国内供应商获得单位价值的退税额。

2模型建立与求解

2.1无保税港区基本模型

在分散决策下,国内供应商、国内分销商、国外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其实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由逆向归纳法,首先,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国外零售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制定最优的订货量和零售价格;在第二阶段,国内分销商依据国外零售商制定的最优订货量,确定最优批发价格;在第三阶段,国内供应商确定对国内分销商的最优批发价格。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国外零售商r的期望利润函数为"r=pe{min(d,q)}-w2q。(1)借鉴petruzzi等[17]的做法,定义库存因子z=q/[ap-k],从而可以将决策变量(p,q)的确定转化为确定最优的(q,z)。将p=(za/q)1k代入式(1),零售商的期望利润函数转化为"r=za()q1kqeminεz,{()}1-w2q=(za)1kq1-1k1-∫z0(1-x/z)f(x)d[]x-w2q。(2)引理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即最优库存因子(记为z0)由方程(3)确定[16]。∫z0(k-1)xf(x)dx=z[1-F(z)]。(3)如果h(x)=xf(x)/F珔(x)关于x递增,并且limx∞x珔F(x)=0,其中F珔(x)=1-F(x),那么最优库存因子z0是唯一确定的[16]。由引理可知最优库存因子是由零售市场的价格弹性k和随机因子ε的分布来确定的,与q无关,且由式(3)可得1-∫z00(1-x/z0)f(x)dx=1-F(z0)+1-F(z0)k-1=k(1-F(z0))k-1,所以"r=(z0a)1k(q)1-1kk(1-F(z0))k-1-w2q,(4)"rq=(1-F(z0))(z0a)1kq-1k-w2,2"r2q=-1k(1-F(z0))(z0a)1kq-k+1k。

因k>1,1-F(z0)>0,所以2"r2q为负,即"r为q的严格凹函数,因此令"rq=0,得国外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为qr=z0a[(1-F(z0))/w2]k。(5)确定(qr,z0)后,得零售商最优零售价格为pr=w21-F(z0)。(6)将式(5)代入式(4)得零售商最优期望利润为"r=z0ak-1(1-F(z0))kw21-k。(7)在博弈的第二阶段,国内分销商d的最优期望利润函数为"d=(w2-c2-w1-c3)qr。

将式(5)代入分销商d的最优期望利润为"d=(w2-c2-w1-c3)z0a[(1-F(z0))/w2]k。(8)国内分销商确定批发价w2,对式(8)求关于w2的一阶偏导,得"dw2=z0a[(1-F(z0))/w2]k[1-k(w2-c2-w1-c3)w-12]。由"dw2=0得w2=k(c2+w1+c3)k-1。

在博弈的第三阶段,国内供应商m的最优期望利润函数为"m=(w1-c1)z0a[(1-F(z0))/w2]k。(9)将w2代入式(9),对式(9)求关于w1的一阶偏导,确定最优批发价格得w1=kc1+c2+c3k-1,(10)从而可得w2=k2(c1+c2+c3)(k-1)2。(11)将式(11)代入式(5)得qr=z0a(1-F(z0))(k-1)2k2(c1+c2+c3[])k,(12)从而可得pr=k2(c1+c2+c3)(1-F(z0))(k-1)2。(13)再将式(11)代入式(7)得国外零售商的最优期望利润为"r=k2(c1+c2+c3)(k-1)3z0a(1-F(z0))(k-1)2k2(c1+c2+c3[])k。(14)将式(10)、(11)代入式(8)得国内分销商的最优期望利润为"d=k(c1+c2+c3)(k-1)2z0a(1-F(z0))(k-1)2k2(c1+c2+c3[])k。(15)将式(10)、(11)式代入式(9)得国内供应商的最优期望利润为"m=(c1+c2+c3)k-1z0a(1-F(z0))(k-1)2k2(c1+c2+c3[])k。(16)

2.2有保税港区基本模型

如图1所示,有保税港区后,一方面利用国内人工费用相对比较低的优势,分销商可在保税港区内仓库完成所有的分拣、重新包装、贴标签等环节后,直接送达境外最终客户,减少货物在境外的再次分拣和重新整理的费用,此时人工处理成本从c2降为c'2。另一方面利用国内仓储费用相对比较低的优势,分销商可在保税港区针对国内采购建立出口集运物流中心,将从国内多个厂家采购的货物进行拼装后,直接发运给境外最终客户,替代了国外的分拨仓库,此时单位仓储成本从c3降为c'3。

此外,有保税港区后,一方面国内供应商可享受出口退税,假设国内供应商可获得单位价值的退税额为t(0<t<1)。另一方面保税港区内的分销商可获得关税与国内税的减免、非关税壁垒的消除或减少、有关港口规费的降低、投资进入障碍的减少、海关和工商行政手续的简化、融资的便利、基础设施的完备及其便捷的服务,以及独特的商务环境等,假设保税港区内的分销商基于以上条件可获得单位价值的利益为g(0<g<1)。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国外零售商r的期望利润函数为"'r=p'e{min(d,q')}-w'2q',(17)仿照2.1节的推导过程,可得到如下结果。

国外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为q'r=z0a[(1-F(z0))/w'2]k。(18)国外零售商最优零售价格为p'r=w'21-F(z0)。(19)国外零售商最优期望利润为"'r=z0ak-1(1-F(z0))k(w'2)1-k。(20)在博弈的第二阶段,国内分销商d的最优期望利润函数为"'d=((1+g)w'2-c'2-w'1-c'3)q'r。仿照2.1节的推导过程,可得到如下结果。国内分销商最优批发价为w'2=k(c'2+w'1+c'3)(k-1)(1+g)。

在博弈的第三阶段,国内供应商m的最优期望利润函数为"'m=((1+t)w'1-c1)z0a[(1-F(z0))/(w'2)]k。(21)仿照2.1节的推导过程,可得到如下结果。国内供应商最优批发价格为w'1=c'2+c'3k-1+kc1(1+t)(k-1)。(22)国内分销商最优批发价为w'2=k2(c'2+c11+t+c'3)(k-1)2(1+g)。(23)国外零售商最优订购量为q'r=z0a(1-F(z0))(k-1)2(1+g)k2(c'2+c11+t+c'3)k。(24)国外零售商最优零售价格为p'r=k2(c'2+c11+t+c'3)(1-F(z0))(k-1)2(1+g)。(25)国外零售商最优期望利润为"'r=k2(c'2+c11+t+c'3)(k-1)3(1+g)z0a×(1-F(z0))(k-1)2(1+g)k2(c'2+c11+t+c'3)k。(26)国内分销商最优期望利润为"'d=k(c'2+c11+t+c'3)(k-1)2z0a×(1-F(z0))(k-1)2(1+g)k2(c'2+c11+t+c'3)k。(27)国内供应商最优期望利润为"'m=(1+t)(c'2+c11+t+c'3)k-1z0a×(1-F(z0))(k-1)2(1+g)k2(c'2+c11+t+c'3)k。(28)2.3有保税港区后的共赢分析命题1有保税港区后,实现了供应链成员的三方共赢。

证明:由式(26)、(14)可得"'r"r=(1+g)(c1+c2+c3)(c'2+c11+t+c'3)k-1,(29)又因为k>1,c2>c'2,c3>c'3,且t>0,g<1,所以"'r"r>1,即"'r>"r。同理可得"'d>"d,"'m>"m。即有保税港区后,国内供应商、国内分销商和国外零售商的利润都增加了,实现了供应链成员的三方共赢。

命题2有保税港区后,对于国外的消费者来说,消费者福利提高。证明:由式(25)、(13)可得p'rpr=c'2+c11+t+c'3(1+g)(c1+c2+c3),又因为c2>c'2,c3>c'3,且,t>0,g<1,从而p'rpr<1,即p'r<pr。由式(24)、(12)同理可得q'rqr=(1+g)(c1+c2+c3)(c'2+c11+t+c'3)k>1,即q'r>qr。有保税港区后,不但价格相对便宜了,购买的数量也增加了。即有保税港区后,对于国外的消费者来说,消费者福利提高。命题3①"'r/"r、"'d/、"d、"'m/"m随着g的增大而增大,随着t的增大而增大;②p'r/pr随着g的增大而减小,随着t的增大而减小;③q'r/qr随着g的增大而增大,随着t的增大而增大。

由命题2可得,证明过程略。

3结束语

本文基于随机需求,针对出口集运业务,定量研究了有无保税港区下一个国内供应商、一个国内分销商和一个国外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上各成员的最优利润情况。研究结果如下。

1)有保税港区后,国内供应商、国内分销商和国外零售商的利润都增加了,实现了供应链成员的三方共赢。

供应链税务管理篇5

“国际贸易‘全链条’融资模式,将协助进出口企业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深圳发展银行(下称深发展)专家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表示,“国际贸易‘全链条’融资模式是深发展基于进出口供应链的特点,仅利用企业自身经营形成的出口退税、应收账款、货权等,即可给予授信和融资,从而全面盘活进出口企业资金流,加快企业资金流转,使企业获得最大竞争优势。”

专家认为,融资难问题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金融企业的产品及服务创新将是打破这一瓶颈的最大力量。

放水养鱼深发展建出口退税池

国家财政局文件显示,包括服装、箱包、鞋帽、刨床、切割机、家具、钟表、玩具等在内的出口量非常大的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高达11%,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出口退税每下调2~6%,将给企业增加2~4%的生产成本,加上人民币升值,又给企业增加2%的成本,这将大大削减企业的利润空间。专家认为,出口企业增加资金流动速度,增加资金使用效率,将会部分抵消利润的流失。

而针对以上问题,深发展推出了“出口退税池融资业务”。此业务无需额外提供抵押、担保,也无需交纳保证金,最高融资额度可高达9成。深发展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说,只要是经营规范,在金融、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方面记录良好的出口企业,在深发展开立出口退税专用帐户之后,仅凭累计应退未退出口退税款并将此累积成“池”的出口退税款质押给银行,深发展即可向出口企业提供融资。

另外,“出口退税池融资业务”还具有高效率、高额度、低成本的特点。出口企业可以实现额度当日申请,当日即可用款,并可依据企业需要灵活安排资金,选择提前还款,节约财务成本。专家认为,最高可达出口退税“池”余额9成的融资额度,将大大缓解企业资金占用压力,同时更加快了企业资金流动速度,从而获得新竞争优势。

盘活千亿美元应收账款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余额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并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在此背景下,深发展“出口应收账款的池融资”产品将能有效的盘活资金。

深发展贷款组的张南介绍说,“能够进入池内的应收账款,可以涵盖包括LC(信用证)、D/p(付款交单)、D/a(承诺交单)及oa(赊销)等几种结算方式。在此过程中,银行以应收账款回款作为还款保障。”此次推出的"应收账款池融资"产品的最突出特点是,其为目前收汇风险最高的赊销结算(o/a)出口企业提供了度身定做的融资渠道。

他认为,当前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日渐深化,贸易结算方式加剧由信用证结算转向赊销,“应收账款池融资”产品的推出非常及时地帮助出口企业顺应变化,利用企业自身经营形成的应收账款取得融资支持,为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融资通道。

打造中小企业融资链条

深发展近期推出的系列新业务,在整合国际贸易供应链、围绕中小企业在链条业务中的资产特征设计融资产品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为助力中小企业的生意成长屡出新招。“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贸易融资领域,大胆探索盘活货权、应收账款等动产的业务实践,”张南称,“中小企业大多缺乏传统的抵押、担保手段,盘活动产是解决他们融资难题的主要出路。”

供应链税务管理篇6

关键词:采购业务;eRp-U8v10.1;合理损耗;非合理损耗

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货物损耗是不可避免的,导致入库数量小于发票数量,这种损耗分为合理损耗和非合理损耗。由于货物本身易挥发,易质等原因,企业在采购和生产阶段过程容易发生损耗,这种合理损耗要计入存货的成本,其进项税额不得转出,不单独做账务处理;由于运输部门或供货单位等人为原因造成会造成非合理损失,这时应根据情况不同单独进行账务处理。合理损耗不单独体现在账务处理上,本文案例不做讨论,只探讨存在非合理损耗采购业务。

一、用友eRp-U8v10.1下采购存在损耗业务系统操作流程

例:2016年1月6日,南京商贸有限公司收到北京汇源果汁有限公司发来的汇源1L苹果汁和汇源1L葡萄汁和发票,发票注明数量均为500箱,单价均为120元/箱。验收过程中发现短缺2箱汇源1L苹果汁,属于运输部门的责任,已承诺赔偿。

业务解析:采购主管填制到货单并审核、填制采购发票;仓储主管填制采购入库单并审核;财务人员审核发票、单据记账并制单。

(一)生成或填制采购到货单

采购主管在企业应用平台采购管理系统中,填制或根据订货单生成到货单,日期为2016年1月6日,点击“保存”,点中“审核”。

(二)生成采购入库单

仓储人员在库存管理系统中,进行“入库业务”“采购入库单”操作,进入“采购入库单”窗口,参照到货单生成采购入库单,修改“苹果汁”数量为498,点中“确定”,“仓库”选择“果蔬汁库”,点中“审核”。

(三)填制采购发票

2016年1月6日,采购人员在采购管理系统中,进行“采购发票”“采购专用发票”操作,进入“采购专用发票”窗口,选中正确的采购订单或采购入库单,参照生成采购专用发票,修改发票号,点中“保存”。

(四)采购结算(手工结算)

采购人员在采购管理系统中,进行“采购结算”“手工结算”操作,进入“手工结算”窗口,点击“选单”,点中“查询”按钮,进入“查询条件选择―采购手工结算”窗口,点中“确定”,在“手工结算”窗口,输入“非合理损耗数量”为“2”,非合理损耗金额为“240”,选择“非合理损耗类型”为“01”,“进行税额转出额”自动带出“40”,点中“结算”。

(五)财务部门确认应付账款

财务人员在应付款管理子系统中,进行“应付单据处理”“应付单据审核”操作,进入“应付单据查询条件”窗口,选中正确的发票进行审核,点中“审核”。进行“制单处理”操作,选择“发票制单”,选中要制单的“采购专用发票”,点中“制单”,生成如下凭证,点中“保存”。

借:在途物资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20400

贷:应付账款―般应付款140400

(六)采购成本结算

2016年1月6日,财务人员在存货核算系统中,进行“业务核算”“正常单据记账”操作,进入“查询条件选择”窗口,点中“确定”,选择正确的入库单进行记账;进行“财务核算”“生成凭证”操作,生成凭证如下:

借:库存商品119760

贷:在途物资119760

财务人员在总账子系统中,执行“凭证处理”“填制凭证”命令,打开“填制凭证”窗口,凭证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280.8

贷:在途物资2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0.8

二、用友eRp-U8v10.1下采购存在损耗业务系统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一)在采购管理系统中,要增加“非合理损耗类型”为运输部门责任,非合理损耗需要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赔偿。非合理损耗导致存货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需要转出,结算后存货单价成本不会发生改变。

(二)用友eRp-U8v10.1下,合理损耗体现在入库单数量上,根据实际入库数量录入,在采购结算时只能采用手工结算而不能自动结算,结算后会回写入库单单价,结算以后的入库单,单价已经是分摊运费和损耗之后的。

(三)本文对于非合理损耗赔偿单独进行账务处理,还可以如下操作:在存货核算子系统中对采购入库记账后,在购销单据制单中,选择“采购入库单(报销记账)”制单,生成凭证时勾选包括结算单上全部数据选项。在应付款管理子系统中只对采购发票进行审核,而不生成制单。这样在存货核算生成合并分录:

借:原材料119760

其他应收款280.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20400

贷:应付账款―般应付款140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40.8

参考文献:

[1]牛永芹,刘大斌,曹芳林.eRp供应链管理系统实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供应链税务管理篇7

商品退换不仅对企业的财务业绩有负面影响,而且破坏了企业形象和销售。例如在2007年,大约60%的美国人因为一次召回而避免使用某些食品品牌。这意味着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产品召回而对品牌产生负面看法。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政府日益实行有关逆向物流功能的法规。其中一个是欧盟的废弃汽车指令2005/293/eC,规定到2015年不可再用的汽车的回收和循环再造目标要达到95%。目前一些现行法规,如美国2002年的生物恐怖法案和欧盟的废弃电子和电气设备指令(weee),包括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的处置要求。诸如此类的法规在未来会更多地实行,因为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原则继续获得世界的认可。

尽管有这些法规以及其他逆向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的证据――但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很多决策者选择更多地关注正向供应链是因为其对企业底线的影响更大。但这样做的话,他们错过了很多提高企业利润和业绩的良机。

一方面,当正向供应链的改善边际成本提高时,退货管理提供了提高商业效率的机会。另一方面,退货管理提供了各种收入来源,从拍卖、翻新、回收甚至更多。逆向供应链还为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流程操作的改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情报。

虽然如上所述,产品退货可以产生消极后果,但如果妥善处理,他们有时可以改善公司与客户的关系。例如,公司如何管理担保、产品召回以及类似的活动,将很大程度影响其品牌形象。实际上,一些公司正采用逆向物流作为一种战略工具,使自己与其他竞争对手与众不同。

显然,逆向供应链的重要性(包括一切从缺陷产品和报废产品到装运超支和拒绝的货物以及托盘和容器等可重复使用的移动物品)日益显著。正如我们所见,退货管理和回收花费非常高。公司怎样才能在不增加不合理成本的条件下管理这个功能呢?正如这篇文章将会解释,至少减轻这些成本,甚至变逆向供应链为收入来源或利润中心是有可能的。

关键是注重对回收产品和材料的处理方式,如捐赠、拍卖、倒卖、翻新、回收等等。首选哪项策略不仅要考虑能获得的财务效益,同时也要考虑非金融的影响,如品牌权益和合法性。企业可以制定一个框架,通过研究逆向供应链金融交易的损益(p&L)和现金流量表来选择最好的处置策略,并补充进非金融因素。此外,这种类型的框架,可以帮助监测逆向供应链的性能和确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主要影响的领域

为了提高逆向供应链的效率和市场和非市场的驱动力,企业需要了解自己的哪些业务领域受到回收利用的影响,对此应该关注哪些领域。这些包括:

处置策略和把关。根据所涉及的产品类型,有几个处置方法,如拍卖、捐赠、重新分配、维修、翻新、回收、焚烧、填埋处理和发电。作出明智的处置选择进行相应的回收处理,逆向供应链可以从成本中心转化成一个收入来源。把好关(即以何种方式退换货物)是由经济因素的考虑和非经济因素如合法性和品牌权益所决定的。

公司财务。货物回收的管理方式对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有重大的影响。例如,一个长的“退换到信用”的循环,可能会损害公司与客户、零售商和分销商的关系。退换相关的税收也值得关注。在收益管理过程中所支付的增值税(Vat)经常无人认领,因为会计职能没有得到及时的信息,并可能有机会尽量减少关税和其他与贸易相关的对退回的货物缴纳税款。

绩效衡量。开发一套与逆向供应链具体相关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是有价值的。例子包括退还货物在销售额中的占比;逆向供应链的收入(储蓄)和成本的比例;资产利用率;比上一年同期增长或下降的退换货物;和假冒伪劣产品的回收率。

可追踪性。这个在正向供应链中通常管理得很好,但涉及到退换货物时却常常崩溃。正确使用条形码,射频识别(RFiD),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跟踪,防止向前流动项目的退回混合。它还有助于防止退换商品停留在意外的地点,可能会引发公司的法律风险。此外,许多公司不跟踪移动可退还性资产,如集装箱和托盘,但这样做将有效管理这些资产,并释放出多余的缓冲区锁定资本。

退货原因。要真正了解逆向物流过程的作用,企业应该对被退回的产品进行根本性原因的分析。据全国零售联盟(nRF)评估,2010年因欺诈的退货花费了美国公司36.8亿美元。十有八九的零售商说,他们已经经历了与雇员有关的被盗商品和欺诈商品的退换。通过对索赔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公司可以识别索赔模式、欺诈索赔和欺诈退换货品的漏洞。

对于正当索赔这样的研究可以识别产品和设计上的缺陷。和由于过剩物品的交付、短缺,或在途损失引起的退换这样的情况,供销商和分销商可以通过和物流及运输服务合作进行根本行的原因分析来帮助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简单来说,公司可以利用逆向供应链的可操作的情报,以提高产品和工艺设计,也减少了逆向供应链中货物的数量。

召回、保修和维修。产品召回是公司最不想面临的情况之一。产品召回给公司的形象带来很大风险,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在食品召回的情况中,法规也开始发挥作用,公司将被要求生成和保持合规性报告。保修和维修是另一个对客户来说敏感的领域,为客户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定期更新去平息他们的顾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个公司的网站应该是有关退回材料授权(维修资讯)信息的第一来源,其次才是服务帮助台的支持。

物流优化。与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3pLs)密切合作和使用传输优化技术可以使逆向供应链更有效率。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认识到这种类型的需求的改善,以及通过提供逆向物流能力与其他供应商区别开。

利润中心视角

通过“利润中心”的视角看逆向供应链,公司可以在上述领域中取得积极的进展。在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考虑下,对不同处置策略的详细考察为这样的一个利润中心的方法制定框架,同时开发了一套逆向供应链的绩效指标。

处置策略

目前对于退换货物的处置有几种方式。对一个或几个方式的选择应该有经济方面的考虑(成本效益分析),也要有非经济方面的考虑,像品牌形象、顾客满意度和合法性。

选择1:翻新/维修/再制造。(注意:翻新、维修、再制造,即是物品的原来面貌并未完全丧失,一并考虑在这个分析里面)

在这种处置方式中,损坏或停产的退换物品被修理或翻新和再出售。此选项的经济驱动是维修及翻新成本加运输成本和处理与修理、翻新、再制造产品的市场价格之间的比较。

但是,非经济方面的考虑同样重要。这一点很重要,企业分开识别翻新、维修、再制造的部分,以避免任何由于在该领域的产品故障引起的损坏品牌形象的风险。同时,消费者往往认为这样的产品或零件是劣质的。但是,公司可以把这种做法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倡议来强调,并给它一个更积极的形象。

在一些产业领域,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例如,在汽车售后市场,汽车行业广泛销售再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燃油喷射器,和其他产品。改制的零件的价格在一个比较新的50-75%左右,并享有相同的保修。然而,改制部件必须标注为“重修”,其售价要低于原来的部分。对于一些公司来说,重修是他们的经营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施乐公司,租赁他们的复印机,并在租赁期结束时进行重修和转售。

选择2:拍卖或打折销售。拍卖一般涉及与特定类型的产品或服务的拍卖机构合作签订合同。打折销售是为退换货物提供大折扣。一些公司专门从事拍卖和打折销售,提供网上市场出售盈余的,废旧的和退换的商品。退换商品也可以在取出原品牌的标签后出售给二级市场上专门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折扣销售和拍卖并没有对产品的品牌认知度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用替代品或更便宜的方式购买奢侈品牌会损害消费者对其作为高档商品的看法。

选择这种处置方式的经济动机主要是从拍卖和打折销售中获得的收入。然而,公司也应该考虑相关费用,如装卸,运输和管理。当然,那些通过工厂直销店处理打折销售的,还必须考虑这些商店经营的总成本。

这种方式也有几个非经济因素的考虑。当现有客户发现其他人用更低的价格买到相同的产品时,他们会感到失望。如果频繁打折销售,那么客户可能会等待打折销售时再购买产品。同时,如果打折销售是在主要通道零售店进行,那么品牌声誉和市场定位将会受到影响。

选择3:回收拆解和循环再用。(注:“循环”一词在这里是包括了所有针对完全失去了物品原本面貌的行为)

回收退换商品有助于在新零件或新产品的生产中提取和恢复原材料和零件进行利用。给回收提供强大推力的是像前面提到的欧盟weee指令这样的规定。必须遵守像weee和电气和电子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限制(RoHS)这样的规定,使得回收循环成为许多不同类别产品的首要处置选项。

循环回收的财政考虑将包括在循环回收过程中的成本,包括运输,装卸,行政费用,以及可再生材料的回收价值。例如,回收电子产品具有经济意义,因为从电子废弃物提取稀土金属的成本要小于采矿。

非经济方面的考虑包括品牌和法规。如果“循环再生”给产品一个好形象,那么公司应该强烈考虑循环回收。

选择4:再分配。有时由于交付超支或可能卖不出去或是停产品而造成货物退换。在这种情况下,把货物重新运到可能会被消费的其他地理区域是有意义的。

像集装箱、货盘和包装材料这样的东西,再分配――即把他们引入到正向供应链――可以更好地利用他们。另一个考虑是,处理这些资产的成本跟他们的购买价格一样高。研究表明,可重复使用的资产在长远来看比较经济,即使最初的购买价格比单向一对一购买的价格要高。

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有几个财政方面的考虑。首先,不是大打折扣而是以原来价格重售商品的能力是重要的。其次,再分配可能会产生一些费用,如境外或国家边界的运输费用。

这些费用和海关关税以及其他税是必须考虑进去的。公司还应该在重定向前添加修改产品和包装所产生的费用,尤其是重定向到其他国家的。例子包括改变产品和包装上的语言,并增加新的产品标签和新的目的地的法规要求的认证。对于运输包装材料,可以用最小的开支恢复和重用的资产价值在正向供应链中是一个重要标准。

关于非经济方面的因素,货物的保质期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食物来说。各国的进口法规规定了入境时的最低剩余保质期。此外,如果目的地国家政府认为某些类型的商品正在以低于生产成本进行销售,那么这些货物可能受当地反倾销法律的影响。只有在停产或旧型号或产品版本可用的情况下,或者如果客户发现该公司把退回的产品当新的卖时,品牌形象也才会有风险。

选择5:捐赠。当其他处置方法的处理和运输成本会很高,货物的销售没有价值时,捐赠退换的货物是合适的。从政府和地方当局获得的潜在的节税也使捐赠很有吸引力。有一些组织从事促进慈善捐款,并协助获得减税;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总部设在美国的慈善机构“变废为善”。

选择6:废物发电。翻新和回收对食品来说当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一个更实际的食品处置方法是发电。有机废弃物可以通过厌氧消化转换为可再生能源。这种分解方法是一种处理返回、过期和召回食品很好的方式。

选择此方案的经济驱动是与运输、装卸、管理和运行废物能量厂的成本相比,发电的货币价值或公用事业的费用可以抵消掉。非经济的驱动则包括符合食品处置的规范法规和企业强调其作为可持续发展计划所构建的正面形象。

选择7:“零退换”政策。在这样一个独特的政策下,制造商不接受退换货物。相反地,制造商通过提供“返还津贴”和处置的指导来激励零售商和分销商。

当处理退换物和处置的成本超过了返还津贴时,这种政策就有了经济收益。但是,由于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客观规则确定返还津贴,大零售商可能使用他们的购买力,以推动更高的津贴,从而减少或消除这种成本优势。

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非金融陷阱。零售商可能通过“a”通道将退换商品出售,影响了产品的品牌形象。另外,在日益广泛接受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原则”下,如果零售商处置产品不当,制造商可能会承担一些法律责任。

选择8:填埋/焚烧。填埋处置是所有方式中最简单的一个,但它应该是最后的选择。世界各地的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反对垃圾填埋场处置。在欧洲,某些类型的废物是严格禁止放在堆填区的,所以公司必须找到替代手段进行处置或处置前进行一些处理。

由于这种类型的处理是不得已而为之,经济上的驱动就无关紧要了。然而,监管限制为阻止企业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退换货物提供了强大的非经济的驱动力。

财务框架

如果公司要在逆向供应链中做出正确的选择,确定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监视性能的话,一个正规的财务框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财务分析把性能和逆向供应链举措的效益联系在一起,势必会吸引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和支持。

为了在会计方面把逆向供应链当做一个“利润中心”,确定有关收入和成本驱动力是十分必要的。

收入动因

前面所提到的多种处置方式都有相关的收入或储蓄资金,可以在盈亏状况声明中作为收入来源。

“翻新、维修、再制造”从销售修理的,翻新的或再制造的零部件和产品中获得的市场价值或收益中取得了直接的收入来源。如果未售出的零件是在公司内部使用,那么其市场价值可以被视为收入。这可以相当于一笔可观的金钱。

从“拍卖或折价出售”获得的收益可以直接考虑作为收入。“拆解和循环回收”选项一般是由第三方废料经销商和支付收购废钢回收厂处理的,仅支付一些象征性的收购费用。将所得废料销售给这些第三方获得的收益构成了逆向供应链的收入。

在“重新分配”选项中,有两种可能的收入来源。一个是通过逆向供应链在不同的地方出售产品后获得的收益。另一种是超过指定的最低百分比的追回资产的“净资产值”。在可用的情况下转移到正向供应链时,集装箱、货架、托盘和诸如此类的东西可以被归类为追回资产。像这样在指定的价值以上的追回资产在年底的净资产值可视为收入。逻辑上讲,如果这些资产尚未恢复追回,那么其资产净值在盈亏状况声明中就被注销。通过消除更换这些资产的成本,避免划销所产生的资金。追回资产的历史平均值可以用来抵消最低资产追回的阈值百分比;任何超过了历史回收率的改进的绩效可以当作是收入。

对于捐赠这个处置方式,税收减免是其收入来源。其次是废物发电。如果产生的能量被出售,那么它是一种直接的收入来源。如果在内部使用,那么能源抵消的公用事业费用可以考虑为收入。

最后,再生增值税支出是收入或储蓄的另一个来源。在一些国家,增值税作为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费的一部分,退税一般无人认领。准确地跟踪和统计有关逆向物流活动中所支付的增值税,然后及时地把信息传递到会计部门,能帮助收回增值税和产生节余。

成本动因

但与逆向供应链相关的成本动因远远不止物流配送和处理的活动。当货物跨越国界,消费税和增值税税款支付给第三方再制造商、物流公司和其他服务提供商时,会产生关税。还可能有其他税收或罚款,如填埋处置费。

退货授权是逆向供应链成本别的一面,这包括订单管理成本,它是与维修资讯、移动订单等有关的间接费用。此外,也有经销商、零售商和供应商在发放信贷的建议或借项冲回时所产生的交易成本。

把关的成本,包括劳动力和设备成本。这些可以细分为两类。其一是在搬运、拆解、分拣、清洗,和为重新分配到新的地区而改变产品属性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成本。其二是间接成本,通常发生在检查退换货物是否有瑕疵以及检查拆下的零件。

与逆向供应链活动相关的客户服务也有相关的费用。例如,引导零售商和客户退货和召回产品的呼叫中心的维护成本;一些零售商承担的维持工厂直销店、以优惠价格出售退换货的成本。最后,有保修处理成本,它可以是相当大的。

对于执行“零退还”政策的公司,主要的成本会是退还津贴,给零售商3.5-4%的销售额。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在翻新、修复和再制造过程中为维护内部设施而产生的费用。例如,在汽车行业中,有几个厂家拥有自己的再制造设施,而另一些厂家则外包给第三方提供商。像用内部设施进行废物能源发电的企业,其内部设施的操作经营成本,当然应该算在逆向供应链中。

绩效衡量

除了上面讨论的影响盈亏声明的因素外,下面的测量可以帮助企业监控的逆向供应链的性能。每个区域都会产生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财务后果。

顾客恢复的周期时间。当客户退回产品时,他们希望以修理、退款或交换的形式进行恢复。从“顾客申请退货授权”到“新货到达顾客手中”的周期时间长度对顾客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这个周期是一个售后服务的措施和竞争优势来源的凭据。

经销商、零售商信用周期时间。当经销商和零售商回收产品时,制造商会给他们提信用建议。这个信用周期的时间在发生冲突时对双方都很重要。对于制造商,长的信用周期时间意味着在账户支付更多的钱,从而降低营运资金。但对于经销商、零售商来说,长的信用周期时间增加了他们的营运资金。然而,在与经销商和零售商长期合作的利益上看,制造商预计将保持短的信用周期时间。

回收到重用的周期时间。这是一段从退货授权开始时到修复、翻新、再制造的零件被放到次要或“B”通道的货架上的时间。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短,已修复、翻新、再制造的退换产品必须尽快在“B”通道出售。长周期将承受货物到达该通道前就过时的风险。

退换货物占销售额的百分比。这种测量方法可以使用行业标准作为基准。例如,对于粮食和食品公司,行业标准将是1.2至1.8%。但是,如果退换是公司的经营策略(考虑前面提到的施乐的情况)的一部分,那么这样的比较会产生误导。

资产利用率。当逆向供应链有效向正向供应链转移可用状态的资产如容器、箱子、托盘,资产利用率就会上升。

欺诈保修索赔的百分比。由于逆向供应链提供保修,这个功能区在确定和减少欺诈的保修索赔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按上一年退换货物增长、下降的百分比。逆向供应链可以间接减少可以避免的退换货物,如损坏货物、不合格的产品、多余的交付量等等。这是因为逆向供应链有这样的退换货物的根本性信息和情报。通过与产品设计、制造和正向供应链的合作,那些可以避免退换的货物的根源可以解决,退换量也因此可以减少。

“B”通道产品放置在“a”通道的产品数量。由于二级市场的崛起和退货处理监管的增加,公司需要注意不要把“B”通道产品放置在“a”通道的货架上。错置不仅可以引起法律问题,而且也影响品牌权益。

召回周期时间。召回周期时间是从“有针对性的召回声明”到“替代品在货架上或在客户手中”的时间段。执行召回的责任在于逆向供应链。如果没妥善处理,召回会造成公司的巨大障碍。

弃置在堆填区的退换物的百分比(按重量计算)。填埋处置是最不理想的选择方式也阻碍了监管。逆向供应链必须确保最少使用或完全不采用垃圾填埋场处置。

供应链税务管理篇8

关键词:产业链;“营改增”;建筑业;上下游企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24日

一、产业链及“营改增”相关概念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产业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业链是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生产制造环节;广义的产业链是在狭义的产业链的基础上向上下游延伸,实质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也即各产业中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借鉴上述产业链的概念,狭义建筑业产业链是建筑业各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广义建筑业产业链是建筑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或建筑业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之间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营改增”全称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业税就营业额全额纳税,增值税就增值额纳税,我国“营改增”前实行两税并征,存在重复征税问题,破坏了增值税抵扣链条。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首次发文,提出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就交通运输业和部门现代服务业进行“营改增”试点;随后“营改增”范围逐渐推广到全国,至2016年5月1日,原征收营业税的所有行业全部改征增值税。“营改增”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旨在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但究竟效果如何,每个行业情况不尽相同,建筑业作为“营改增”政策的闭关之作,着重探究此次税改对该行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影响。

二、建筑业产业链结构分析

(一)建筑业简介。建筑业是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其产品是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线、住宅以及公共设施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建筑要素包括钢筋、混凝土、沙、石、砖、瓦等建筑材料、人工、土地、机器设备及其他。

(二)建筑业产业链的结构。从建筑业简介不难看出,建筑业上游行业主要有钢铁、水泥、砖瓦、建筑陶瓷、平板玻璃、铝材加工、化工、纺织、五金、电梯等行业以及办公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建筑业下游行业主要有:一是与房屋建筑相关的房地产行业;二是与基础交通设施建筑相关的交通运输业;三是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市政工程建设行业。另外,建筑业自身包括五大单位,分别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建设单位发起建设项目;设计单位负责设计;勘察单位做地勘;施工单位负责施工,需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其余分包给具有专业资质的施工单位,如土方开挖、幕墙施工等;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做现场监理,最后竣工验收五方都须签字确认。具体建筑业产业链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2中上游企业三角形代表钢铁、水泥、砖瓦等建筑原材料提供企业及办公材料、设备供应商,下游企业三角代表房地产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市政工程建设企业。(图1、图2)

三、“营改增”对建筑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建筑业企业税负的影响。“营改增”前建筑业企业提供的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其他工程作业等服务就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营业额,计征营业税,税率3%;“营改增”后建筑业企业就取得的增值额缴纳增值税,建筑业一般纳税人税率11%,建筑业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3%。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营业税是价内税,建筑业小规模纳税人实际征收率为3%/(1+3%)≈2.91%,较“营改增”前税率降低;一般纳税人税率升高,但由于存在进项税额抵扣问题,所以建筑业一般纳税人税负升降还取决于准予抵扣进项税额的多少。下面以某建筑企业某年从事建筑业务的数据资料为例,分别阐述“营改增”前后对该企业税负的影响。

例1:甲建筑公司,机构所在地在a市。201×年5月1日以清包工方式到B市承接a工程项目,并将a项目中的部分施工项目分包给了乙公司,5月30日发包方按进度支付工程价款222万元。当月该项目甲公司购进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48万元,税额8.16万元;5月甲公司支付给乙公司工程分包款50万元,乙公司开具给甲公司增值税发票,税额4.95万元。

“营改增”前:甲建筑公司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且工程所用原材料应并入营业额,因此,甲建筑公司应纳营业税=(222+48-50)×3%=6.6万元;应纳城建税=6.6×7%=0.462万元;应纳教育费附加=6.6×3%=0.198万元;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计入税金抵减应纳税所得额7.26(6.6+0.462+0.198)万元,减少企业所得税1.815万元。不考虑土地增值税影响,总税负=R+6.6+0.462+0.198-1.815=R+5.445万元。

“营改增”后:假设甲建筑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2《营业税改正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提出“试点纳税人中的小规模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应以取得的全部r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应按照上述计税方法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甲建筑公司应纳增值税=(222-50)/(1+3%)×3%≈5.0097万元;应纳城建税0.3507万元;应纳教育费附加0.1503万元;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计入税金抵减应纳税所得额0.501万元,减少企业所得税0.1253万元。不考虑土地增值税影响,总税负=R+5.0097+0.3507+0.1503-0.1253=R+5.3854,较“营改增”前总税负降低。

假设甲建筑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且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2%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因此,甲建筑公司5月在B市需预缴增值税=(222-50)÷(1+2%)(2%≈3.3725万元;甲公司5月销项税额=222÷(1+11%)(11%=22万元,进项税额=8.16+4.95=13.11万元,所以增值税为8.89万元,甲建筑公司5月在a市应补缴增值税税款5.5175万元。甲公司应纳城建税0.6223万元;应纳教育费附加0.2667万元;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计入税金抵减应纳税所得额0.889万元,减少企业所得税0.2223万元。不考虑土地增值税影响,总税负=R+9.5567万元。较“营改增”前总税负上升。

假设甲建筑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根据规定纳税人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3%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应按上述计税方法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纳税申报。甲建筑公司5月在B地应预缴增值税=(222-50)÷(1+3%)(3%≈5.0097万元,回a地纳税申报,不需补缴增值税。甲公司应纳城建税0.3507万元;应纳教育费附加0.1503万元;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计入税金抵减应纳税所得额0.501万元,减少企业所得税0.1253万元。不考虑土地增值税影响,总税负=R+5.3854万元,较“营改增”前总税负下降。

总结上述计算,建筑业企业中“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和选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一般纳税人总税负降低,而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一般纳税人总税负上升。

(二)“营改增”对建筑业上下游企业的影响

1、“营改增”后建筑业对上游企业的选择。本文第二部分提出建筑业上游企业主要包括钢铁、水泥、砖瓦、建筑陶瓷、平板玻璃、铝材加工、化工、纺织、五金、电梯等行业企业以及办公材料及设备供应商,“营改增”后出于税负的考虑,建筑业企业将优先考虑从能够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上游企业选购材料、设备等,从而作为进项抵扣增值税。基于建筑业行业上游企业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就下游小规模纳税人而言,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营改增”后其下游行业企业流失,业务受限,不利于长远发展,但如果其下游建筑业企业也为小规模纳税人,则不受影响;就一般纳税人而言,其会计核算健全,“营改增”后能够向其下游建筑业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同等条件下,建筑业企业会选择定价低的上游企业。

2、“营改增”后建筑业对下游企业的定价影响。本文第二部分提出建筑业行业下游行业有房地产行业、交通运输业、市政工程建设行业,下面以一个案例,阐述“营改增”前后建筑业企业对下游企业定价的不同。

例2:某市甲建筑公司承接下游某企业乙建筑公司项目,甲给乙的报价为p1,假设建筑工程成本等支出相同,考虑建筑业“营改增”前后报价及净利润的变化,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表1)

若乙建筑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当p2/p1>0.72525/0.668243时,“营改增”后甲建筑公司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显然“营改增”后为了维持或超过原来的利润水平,甲建筑公司定价要不小于原来定价的0.72525/0.668243倍。

若乙建筑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当p3/p1>0.72525/0.725971时,“营改增”后甲建筑公司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显然“营改增”后为了维持或超过原来的利润水平,甲公司定价要不小于原来定价的0.72525/0.725971倍,可见“营改增”后甲公司定价可小于原来定价。

四、结论

本文将产业链与“营改增”相结合,着重分析建筑业“营改增”相关影响,通过分析得出“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和选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一般纳税人总税负降低,而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一般纳税人总税负上升。“营改增”后建筑业企业会选择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定价取决下游企业的纳税人性质,若下游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则税改后定价高于税改前;若下游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则税改后定r可小于税改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红艳.“营改增”对行业企业及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5.13.

供应链税务管理篇9

关键词: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供应链优化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跨境交易,其供应链相对于传统贸易中的供应链更为复杂。虽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供应链节点企业协同、跨境物流、信息不对等、通关繁杂、跨境结算等问题。

一、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供应链现状分析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不断发展,在出口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外贸增长亮点。据《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9-2020》统计,2019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商品总额达到1,862.1亿元,同比增长38.3%。在海关和云南省商务厅的数据统计中,交易额实现1.9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4%。2020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额达到1.12万亿元,同比增长40.1%,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出口清单24.5亿票,同比增加63.3%。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供应链以跨境电商平台为中心,衔接上游中国供应商、制造商和下游国外零售商、客户。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协同管理整合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涉及到产品原材料采买、制造商生产、产品通关、国内外物流、资金跨境收支等活动。跨境电子商务涉及的各节点企业主要包括国内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国外零售商、最终消费者,其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图1)

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供应链问题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供应链主要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平成与其他关境客户的交易活动,扩大了交易的范围,供应链延长。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存在交易主体数量多、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业务环节复杂等问题,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供应链面临困难与挑战,体现为以下几点:(一)跨境交易链延伸,供应链协同难度大。相比与传统的跨境贸易,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趋于全球化,交易链条不断延长,全球化的采买变得更加专业,涉及国家数量多,参与主体复杂,上下游间的供应链协同难度加大。首先,在货源方面,国内制造商利用专业采购团队,在最短时间以较低采购成本寻找到合适的供应商,零售商加大市场开发投入,根据消费者潜在需求不断挖掘全球特色的产品,增加商品附加值,采买交易的全球化使供应链的协同难度增加。其次,各节点企业缺乏协同意识。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上的国内批发商,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售商品,需要完成海关业务、跨境运输、国内外物流、跨境收支等活动,但各节点企业间缺乏协同意识,相互之间仅限于单一的业务活动,供应链断裂现象时有发生。最后,业务衔接流畅性会影响供应链协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不同企业间需要不同的业务衔接,衔接复杂度上升,时间成本提高。不同企业间的服务标准差异也会造成衔接不畅,从而削弱供应链协作性,加大协同难度。(二)跨境物流复杂度高,交货时效性下降。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具有跨境交易、发货频率高、货物体积小、商品多样化的特点,导致运输环节复杂度高,其具体表现为:第一,物流渠道选择。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渠道主要分为海外仓和直邮。海外仓也指仓发,卖家将零售出口的商品批量运送到目的国仓库,在客户下单后,直接从仓库将货物发出,一般在2个工作日商品就会到达客户手中;直邮也称为直发,选择的物流公司不一样,费用也不一样,运输时间也有差异,快则2~7个工作日,慢则15个工作日。当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进入旺季时,配送时间会更长,配送效率会受到影响。第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配送效率的影响呈正比。在跨境物流过程中,物流基础设施指国内外涉及出口零售供应链整体服务功能,满足运输、分装、装卸等环节的仓储、运载设施,以及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等。物流的现代化发展促使仓库的功能发生变化,依托装卸自动化、加工设备等由储存货物功能转化为流通加工功能。在运载过程中,装卸机械的自动化大大提升了搬运效率。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的快捷、准确为物流提供了信息服务,提升了物流效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物流基础设施更为完善,配送时间较短,配送效率较高。第三,转运方式和设备的选取。跨境物流转运方式可采用海运、空运、陆运或多式联运,一般而言,单一的运输方式难以满足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零售供应链的要求。多式联运转运设备的规格和选择不同,将会增加货物装卸的次数,进而影响交货时效性。例如,集装箱的使用使货物零化整,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利用机器就可以快速移动货物,这样有利于提高物流运输效率。(三)交易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日益突出。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商务模式,其虚拟性使交易企业信用问题突出,导致信息不对称,会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进而加剧道德风险。首先,供应链主体多元化导致交易信息不对称,使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衔接与协同困难,增加各节点企业在产品、订单、需求信息等方面的交流难度,企业间信息的真实性受到挑战。企业层级多会产生“牛鞭效应”。需求信息由下游国外客户逐级反馈到上游国内供应商,传递层级越多越会导致信息被夸大,最终使需求信息与实际偏差巨大,造成供需不对等。其次,跨境交易加剧信息不对称。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易涉及到的上下游企业来自不同的国家,会存在语言沟通不畅、贸易文化差异等问题。这些问题会使上游的供应商、制造商难以满足下游最终客户的需求,导致客户忠诚度及客户黏性下降。各国间没有统一的企业监管模式和体系,导致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问题突出。最后,国际市场风险难以预料。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国家数量庞大,交易覆盖面广,各国的文化底蕴、消费习惯均存在差异,且我国与目标市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市场开发难度大,上下游交易主体之间信息稳定性受到挑战。(四)跨境通关程序繁琐,检验通关效率低。海关是国家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是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第一道关卡。面对跨境电子商务本质是“互联网+外贸”,传统海关监管难以适应其批量小、频次高、品种多等特征,造成通关效率低下、出口退税难、商品品质难保证等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一体化通关政策与平台。现有法规对跨境电商出口确定性不明确,导致在通关、贸易统计、诚信监测方面缺乏规范性。通关过程中,海关要对商品进行检疫检验、报税,需要单据数量多、内容复杂,涉及到商品的退税、支付和结汇业务环节多,导致办理手续复杂,花费时间长,报关成本高,通关效率低下。如果遇到商品滞留海关的情况检验,则检验程序会重复,通关会更加困难。其次,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在审核零售出口与进口的商品时都有较严格的标准,检验时间长,效率低。零售进出口标准具有差异性,导致企业在通关过程中要准备不同的报关材料和相关单据,使通关程序更加繁杂。大量商品通过快件和邮政渠道通关,物流周期长,严重影响消费者体验。最后,出口退税难。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无法提供报关单、增值税发票;小件邮包没有海关数据,退税成本高。不完善的退税流程会导致大部分国家不能缴税,同时也就难以享受到出口退税的好处。(五)跨境结算渠道不畅,汇率波动风险高。在跨境结算过程中,我国境内对商户资质、物流信息的审核困难,工作标准难以统一,办理手续繁琐,结算时间周期受到影响,导致结算效率低下。结算时间周期将影响跨境电商的资金链,结算周期越短,资金周转效率越高。境外跨境结算面临业务权益难以保证,各国间的监管差异限制跨境结算,汇率的波动将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目前,国际上企业出口多采用美元结算,在跨境结算中,中国企业需要应对汇率风险的挑战。美元汇率的波动会受到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变动幅度较大。国际局势的动荡也会影响中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导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企业利润和销售额下降。跨境结算的渠道不畅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会加剧跨境电子商务运行的不确定性。从需求角度来看,在汇率变动幅度较大的时候,国外消费者会产生观望情绪,降低跨境消费需求,并在贬值时结算货币化趋势加剧,国外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也将明显下降,从而降低中国商品消费的消费需求。

三、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供应链优化对策

供应链税务管理篇10

(一)企业基本价值链

企业与其他员工、顾客、供应商以及相关行业产生的、可以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其总和就是所谓的价值链。企业任何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价值链上的一环,企业的价值链也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载体。因此,对企业来说,管理好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优化价值链程序将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经营成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给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但同时也要承担产品或劳务产生的成本费用。企业要想在经营活动中获取更多利益,需要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控制成本消耗,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价值链在这一部分发挥的作用就是对企业所有业务活动进行增值和成本的核算,通过对业务整合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企业业务流程管理内涵

业务链是企业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要经历的所有环节,主要包括四个流程,即市场营销过程、产品开发过程、产品销售过程、生产交付过程。企业业务流程管理也就是对业务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一方面是为了指导员工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对业务的关键节点进行调整和优化,促进业务链循环畅通。业务流程管理不仅是对某项业务进行梳理,其面向的是企业的经营目标。通过对业务流程的规划和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甚至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合作。

(三)价值链与业务链的联系

从本质上来讲,业务链就是为了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有秩序、有组织的经营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业务链的优化过程也就是价值链的优化过程,二者都立足于客户,通过服务客户获取企业发展的优势力量,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以房地产企业为例,企业通过初步规划和投资这一业务环节,使投资土地增值;到项目管理流程活动时,企业又通过资金的投入进行施工活动,建造房屋建筑;最终,企业通过营销环节对房屋进行销售,增加房屋的价值。因此,房地产企业价值链中价值的获取是通过业务链中业务流程的传递积累实现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价值链与税收再造的联系

基于价值链的税收再造就是企业通过对自身业务流程的改造和组织结构的重建,与具有优势的企业进行合作,并通过对科学技术手段的利用来保证企业价值链的同步运营,运用法律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价值链和税负进行整体筹划,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二、房地产企业的管理特点

(一)管理特点

基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业务的复杂性,房地产企业的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房地产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

由于房地产企业都是以某个项目展开的经营活动,因此,大型的房地产企业都是具备三级结构的集团性企业,包括集团公司、区域公司、项目公司。

2.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较长

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的开发时间在两年至三年,而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开发周期可能长达十年,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也是不可控的。

3.房地产项目对资金需求量大

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初期的投资建设都需要向外部机构进行信贷和融资,但销售资金受到项目周期长的影响,回笼速度比较慢,因此企业对资金的管理控制在房地产企业中非常重要。

4.房地产企业业态呈现多元化

当前,房地产企业的业务不再局限于房屋销售,也开始涉及到租赁、物业、商业等,给企业带来经济来源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难度。

(二)管理重点

1.对现金流的管控

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长效发展,必须对企业内部的现金流量进行管控,保证企业现金量能够在企业中循环流通,避免资金链断裂给企业造成风险。

2.对成本的控制

当前土地资源与实际需求的供需矛盾造成土地价格翻倍,以及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消耗的资金都是房地产企业项目投资的重要部门。企业要想在销售环节获取更多利益,必须在土地购置和施工建造环节控制成本。

3.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

基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的特点,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时不能再以年度为管理周期。要不断确认企业的经济状况和战略目标,制定以月为单位的管理方案,及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把控。

三、房地产企业价值链与业务链融合背景

(一)房地产企业价值链

房地产企业的价值链主要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1.基本活动主要包括

1)投资决策,即项目可行性的研究;2)规划设计,即对建筑风格和环境的设计;3)项目管理,包括工程招标、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4)市场营销,即房屋销售;5)售后服务,主要是指物业管理。

2.辅助活动主要包括

1)采购,对开发过程中一切外部资源的购置;2)技术开发,包含高新技术、先进设备等;3)人力资源管理,对劳动力进行合理配置;4)企业基础建设,一般包括法律政策、财务管理等。

(二)房地产企业业务链

房地产企业业务链主要分为基本业务流程和管理支持流程。

1.基本业务流程主要包括

1)投资决策流程由市场调研、立项研究、可行性分析和土地获取这四个环节组成;2)规划设计流程由项目定位、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这三个环节组成;3)项目管理流程由项目结算、计划编制、项目验收、项目施工这四个环节组成;4)市场营销流程由市场调研、营销方案、广告方案、方案调整这四个环节组成;5)物业管理流程由物业招标、物业接管、物业维修和日常管理这四个部分组成。

2.管理支持流程主要包括

1)办公室日常管理流程,由后勤+管理、行政事务管理、文书管理、档案管理和物品采购管理组成;2)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由人事管理、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管理、员工招聘组成;3)财务管理流程由费用报销、支付管理、融资管理和成本计划四个部分组成。

(三)价值链分析下房地产企业业务流程梳理

1.投资决策流程

投资决策流程是由房地产部门的投资开发部主导的,通过市场调研和投资立项后,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最终以获得土地使用权为流程的最后环节。在这一过程中,该流程所涉及的部门也非常多,例如在项目机会研究环节中需要工程部研究项目可行性,销售部研究销售前预测,还需要财务部门对项目风险进行预估。

2.规划设计流程

规划设计流程是由设计部门主导的,对立项后的项目进行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在这一过程中,工程部和市场营销部要对方案定位提出专业性指导方针,成本部要负责制定招标文件以及工作,还要参与方案设计与修改。规划设计流程的关键在于方案和审图,需要多方参与,尤其是成本部门可以从设计之初就对成本进行控制。

3.项目管理流程

项目管理流程是由企业工程部主导的,工程部门主要负责对施工队的管理,包括施工进度以及建筑质量的监督。在这一流程中,工程部门要依据施工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定期制定进度报表,提交给成本部门进行审核,财务部门准备资金,监理部门对报告进行验收。

4.市场营销流程

市场营销流程的主导部门是销售部,以营销方案为核心,主要参与部门有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和财务部。营销方案的确定需要项目部提出实施工程方案,工程技术部提出实施技术方案,财务部门提出实施资金方案,最终对方案进行变更和调整,经过二次审核后再确定方案。

四、房地产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

(一)促使企业更加及时高效地做出决策

由于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收的行业,对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回笼期长,企业的管理层在进行决策的时候需要财务部门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信息数据,协助企业管理层一同决策。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型的会计工具,可以为房地产企业的各个项目决策提供详实的分析资料,综合考虑当前的经济环境,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指导方向,帮助管理层透彻的分析各个项目方案的利弊,促使企业决策的高效和科学。

(二)有效控制房地产企业运营的各个过程

房地产企业项目实施周期比较长,而风险客观存在于项目实施各个环节中,因此需要管理会计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指导。管理会计的工作要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保证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指导运营各个流程要按照事前制定的目标进行。一旦项目实施偏离了目标就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此外,企业还可以以管理会计为核心,制定成本管理方法、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等,保证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完全发挥。

五、价值链与业务链互融视角下管理会计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

(一)完善房地产企业会计体系

1.建立经营决策平台

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决策平台主要指的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根据房地产企业的特殊性,经营决策平台主要包括年度预算、项目周期预算、土地预测、盈利预测和现金流预测。其中,项目年度预算和项目周期预算是基于项目完成时间和进度设置的,既要有年度的目标,也要制定每月的完成计划,促进施工队伍提高施工效率;土地预测是由于市场上可开发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土地价格也越来越高,且企业购置土地的程序也越来越复杂。房地产企业提前预测土地购置的时间和成本有利于项目实施;盈利预测和现金流预测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资金回收和资金存有量这两方面,降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这几个模块在房地产企业经营决策平台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2.建立运营监控平台

运营监控平台指的是企业的管理会计报告系统,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将企业运营产生的数据中选取有效数据纳入计算机数据库,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数据。首先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分析指标库,对项目方案进行层层分析;其次,企业要建立数据仓库,协助企业全面整合运营数据;最后,企业还要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加速信息共享和传递,最终成功建立运营监控平台。

3.建立成本管控平台

成本管控平台是基于运营监控平台而建立的,其中包含三个方面:其一,将含量指标与项目目标相结合,指导设计部门在方案设计之初就考虑到降低成本的问题;其二,对于同一项目建造标准的差异性,需要建立单方指标库,合理控制单方造价;其三,材料采购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企业要依据市场建立材料价格库,有效控制材料价格。

4.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

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税务信息管理、税务事项管理、税务风险管理、数据分析功能以及交流功能。企业可以从把握税务管理目标出发,协调企业与成员之间税务的制度管理和税务事项的管理等问题,减少税务管理的复杂性;其次,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系统性地区分不同税种的信息,在企业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设置信息化交流平台,并进行操作实验,保证税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有效性;最后,企业要根据系统选择合适的软件,若现有的eRp系统已经趋于完善,就在eRp系统上扩展税务模块,并将新旧系统进行对接,但如果企业业务多元化,经营范围广泛,则需要选用单独的软件进行管理。

(二)加强营运资金管理

管理会计对企业营运资金进行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加快企业运营现金流资金的流动速度,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升资金使用率。房地产企业加强营运资金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快应收账款回收效率,合理控制采购存货量,保证企业内部现金流加速流通;第二,要强化企业的信用管理能力,充分运用金融工具加速现金回流;第三,加强商业信用管理能力,保证赊销的安全性。

(三)选择合适的管理工具

1.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也就是aBC成本法,企业依据项目的经济、技术等特征,运用数理的方法对消耗资源进行考核和计量,最后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房地产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重点关注项目成本的计算,通过确定相关因素对成本的影响计算作业成本,开展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2.本量利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是对成本、数量和利润的分析,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企业利润效益。房地产企业运用这一方法是以房地产销售量为核心,通过对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和分析计算保本销售量。同时,本量利分析法还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信息。

3.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并分析差异结果,将结果反馈给成本管理中心。房地产企业运用标准成本法主要包含在施工前对项目成本制定一个统一标准,施工后核实实际产生的成本数目,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对差异成本进行会计处理,最终通过改进施工方式或调整资源配置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

4.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常规的成本计算时对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进行分析,并进行成本损益计算的一种方式。其中,变动成本要作为生产成本的构成要素,固定成本要作为非生产成本的期间成本,也就是说在最终核算的时候只核算变动成本就可以了。房地产企业运用这一方法时要将成本进行划分,以变动成本法为依据编制成本损益报表,为企业的决策提供财务数据支持。

(四)对企业进行绩效管理

房地产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时通常采用平衡计分卡的形式,将企业的经营绩效细分为四个方面,再对应企业的战略目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平衡计分卡的划分主要以以下四个维度为基准:

1.财务

财务具体指企业的运营能力、企业的盈利情况、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2.运行

运行具体指企业的业务运行流程、企业技术创新情况以及企业的售后服务情况等。

3.客户

客户具体指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客户购买力等。

4.学习与成长

学子与成长主要是指企业的成长和员工的成长,即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员工的满意度、员工工作的状态等。房地产企业通过平衡计分卡对整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员工进行考核,将经营业绩与员工的绩效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从部门到个人的深度考评。此外,企业还可以针对员工建立激励机制,督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