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32:12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篇1

管理心理学从管理出发,将心理学的原理和成果与其他相关的学科成果应用到管理活动中,分析和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的具体活动的规律性。它包括丰富的内容,涉及组织管理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探索激励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技巧,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协调与建立组织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注意不断满足人的心理需要,进而发挥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组织效能为目的的学科⋯。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是各门科学独立的标志,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之上,并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管理中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因而也是一门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边缘性学科,是一门应用心理学科J。概括地说,管理心理学要义是以组织中的人作为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问。

2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色与应用价值

(1)学科特色

任何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任何组织又都是离不开管理的,管理是追求效能的,管理的主体是人,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是组织管理活动中个体、群体、领导、组织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发展。这就表现出这一学科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涵盖性、维度和宽广的应用空间。管理心理学重视组织中个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重视组织中群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重视领导心理与管理的关系,重视组织心理与管理的关系。可以说,它的发展是所有组织成员的需要,所有管理者的需要。现代化的组织处于社会这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中,无时不在与其他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管理心理学注重与外部组织的联系,注重与外部组织人的联系,使组织在社会复杂系统中达到自适应。一个理论如果没有特色,就没有地位;没有基础,就没有水平;没有应用,就没有发展。管理心理学可以说具备了特色、基础和应用几方面的特征,尤其是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点,正是对“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这一认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系列个体、群体、组织等亟须解决的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呼唤新的研究成果为之服务。需要是理论发展的动力。管理心理学发展和应用空间广阔,特色和魅力彰显。

(2)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人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德裔美籍思想家,著名的精神分析医生e.弗洛姆(e.Fromm)曾指出:“心理学的进步并不在于把称之为‘自然”’的领域和称之为‘精神“的领域相区分,而是从‘物质一精神’的整体上把握人。”‘‘人,认识你自己”这句名言,成为历代心理学家为之奋斗的目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需要开发。对于每个人来说,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是创造积极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创造力是人类巨大潜能的表现。据研究表明,用来进行心理活动的大脑容量有100亿个比特,可以装下全世界图书馆的藏书内容。《美国心理学会年度报告》载,任何一个大脑健康的人与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是用脑程度和方式的不同,而这个鸿沟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因为从理论上讲,人脑的潜能几乎是无限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行为管理学》中得出如下的结论:按时计酬的员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能力可发挥至8o%~9o%。可见,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应用心理学研究成果,会有效地发现和开发员工的替能,提升员工的创造力,进而使组织中的人群交往和合作达到1+1>2的效能。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管理,为开发组织中人的潜能,进而提高组织的管理效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3)提升管理现代化效应。顺应经济全球化

现代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现代化的管理,科学的管理,它同单凭个人主观臆断的管理、经验主义的管理,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的管理是不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复杂,生产的社会化已超越了国界,分工协作也从组织内部、国内组织之间向跨国之间发展。跨国公司作为与现代化生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在全球经济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跨文化交流在全球经济化过程中是必须面对的。了解民族差异的管理者在与其他国家的人共同工作时,可以适时地调整管理风格,使组织中的人为实现组织目标和自身目标而努力工作。例如,他们知道英国人很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所以会避免问英国人个人问题;而希腊人对个人问题却是可以接受的,这表明你对他感兴趣。管理心理学在发展中关注了这些新课题。在经济学教科书中,人被抽象为劳动力,并被作为与资本、土地地位等同的生产要素;而在管理心理学中,人性假设理论是基础儿n叭。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雷戈认为,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须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定。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心理学强调推行“顺乎人性“的管理,强调尊重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增进与组织员工的感情联系;强调各种激励机制,满足职工的各种合理需要去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强调根据人的个性差异有效配置人力资源,人尽其才;强调民主管理,提倡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强调管理是种服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顺应全球经济化,提升各类组织的管理现代化效应,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都是彰显的。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学研究新视野

我们正处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从2o世纪9o年代苏联解体,到计算机网络风靡全球,从亚洲经济危机和复苏,到欧洲统一货币,跨国集团、跨国组织的跨国经营,促使全球经济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流动和配置的加速是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主要表现形式为跨国经营模式。一个大的企业公司往往在其他国家、地区开设子公司,如可口可乐要在4o多个国家和地区行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交流。民族文化是有差异的。跨国组织中的跨文化差异对组织中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正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学科研究要为时展服务。管理心理学在这场变革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呈现出新的研究特点。我国学者凌文辁、郑晓明等撰文概括了近2o年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从个体理论向整体组织理论扩展;在理论发展上,重视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学科体系上,更强调组织的动力学和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在研究领域方面,突破了传统的框架,管理培训与发展、工作业绩评估、管理决策、组织文化、跨文化研究已成为热门领域,并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出现新的研究视野:

其一,重视精神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的研究。激励问题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自管理心理学诞生以来研究最多的领域,曾产生了内容学派、过程学派及行为学派等诸多理论。进入2o世纪8o年代以后,虽然很少有新的激励理论提出,但在前人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激励研究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新型的激励是赋予员工更多的权利和责任,使员工意识到自己也是组织管理者,进而发挥自己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首创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其自身的人生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激荡》一书中所说,“人类正从一种饱肚子的经济走向心理经济。”当代管理思想家、英国商学院教授韩迪(C.Handy)特别提出“企业会员(membership)的概念,强调建立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心理契约。他认为,如果员工被视为企业的“工具”,无论再怎么赋予员工活力,充其量只能增进效率,而无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更进一步的贡献。只有将员工看成企业的会员,给予他们决定企业未来的权利,他们才会将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连在一起。正如美国学者马斯洛等认为的那样,追求需要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追求各种需要的满足,是人类的天性。员工进入组织工作,为的就是组织能够提供机会满足需要。人,都是需要被激励的。唯有受到激励,人才有干劲,尽其所能,甚至于不眠不休。员工在组织所受到的激励,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外附激励与内滋激励。外附激励如公司的政策和公司的管理以及待遇、工作保障等;内滋激励如工作的认可、工作的成就、工作本身是否符合个人的能力与兴趣和发展等J。提供外附激励与内滋激励,也即是物质激励一精神激励相结合。管理心理学的新发展更加重视人在组织中的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需求。

其二,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研究。组织文化是组织的个性,是组织的核心价值。培育充满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离不开组织人员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为了有利于创建一个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应该尽一切努力确保新聘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具备更多的能力。传统的企业一般只重视规章制度建设,而新型管理还同时强调组织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自己的企业精神,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来熏陶全体员工。独特的组织文化和学习型组织建设,正在全面影响着现代组织各项管理职能的实现和组织效能的发挥。在跨文化和本土化的组织文化中,全球经济化带来的组织管理中的人际交往和文化摩擦等问题,已引起学者的广泛注意。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知识的积累和创新,使现代组织更加重视对知识和人才的管理,终身学习的理念已蔚然成风。在管理心理学的新视野中,把现代组织看成是学习型组织,要求员工不断获取新知,发挥知识或团队的整合效能。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组织成员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高度柔性、符合人性发展的组织。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把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看作是学习型组织的技能。传统组织把人看作是管理的客体,对人的假设是“经济人”;学习型组织则把人既看作是管理的主体,又看作是管理的客体,对人的假设是“学习人”。美国排名前25家的企业中,几乎全部是按照学习型组织的模式改造的。

其三,重视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相渗透的领导方式转型研究。传统工业管理,往往“管理过度”而忽视对人的关注。现代组织管理需要领导方式转型,关注组织中人的发展,让每个成员都有参与管理的机会。美国学者布莱克和穆顿在《管理方格理论》中描述了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五种风格,证明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最高的9.9型管理方式,是现代组织管理最有效的。现代组织与个人之间、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呼唤一种心理默契。这种心理默契,无疑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相渗透的领导方式转型的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乃管理行为之本质,文化激荡、管理创新、激励行为,乃世界进化之动力¨。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应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认同。人是有情感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人文关怀是对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敬重。无论是领导给员工过生日,送蛋糕,还是节假日到员工家中慰问;无论是领导的一句夸奖,还是领导轻拍一下员工的肩膀,都会给员工一种情感上的慰籍。对员工表示私下的人文关怀,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专程去医院探望生病的公司推销员的妻子的案例,已被收人多本教科书。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篇2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经济与管理学科

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对中国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推进,使得全球一体化不仅覆盖经济领域,更涉及文化、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具体体现在资源配置、生产、消费等方面。经济全球化通过促使全球资源相互弥补、相互流动,进而推动世界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在此新形势下,我国金融、投资、通信、运输、服务等领域逐步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融入了全球市场运行体系之中,使得世界经济发展既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又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在近几年里,国外经济呈现出停滞不前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致使一些重工业产业的经济很难像以往一样高速增长。为此,认真分析经济下滑的原因尤为重要,这样才能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经济都是依靠投资来支撑,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的影响,使得国家最近几年出现了资金不足的情况,并且外资方面也相对比较缺乏,国民的经济情况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两级分化,经济条件富足的人,将很多资金用于购买奢侈品,普通的消费品很难引起他们的购买兴趣,而经济条件一般的普通百姓,却连基本的消费品也没能力购买,从而制约了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消费品的需求实质上就是用于有购买力的需求,经济与管理就是要解决这种需求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此,在加强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的同时,还要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扩大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知识内容,使经济与管理学科能够解决当前出现的新问题。

二、中国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开展本土化的经济与管理学科学术研究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虽然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研究日趋本土化,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在研究过程中以及相关研究内容上不需要涉及国外的一些理论与实践。国内的管理者通过对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能够与从中获取到很多有价值的借鉴,并以国外成熟和完善的方法来解决我国经济与管理学科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实际性问题。就我国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人士而言,他们在对国外先进的管理实践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了解从国外学者如何从相关的管理实践当中提炼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科学问题,并在这一基础之上构建相关的管理理论,进而发展出相应的分支学科。在对国外的研究实践进行关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理论导向,要尽可能熟悉经济与管理学科现有的分支学科,并了解这些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推动我国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总之,对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研究,应当立足于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并将其引为己用,借此来发展促进我国的经济与管理学科持续发展。

(二)建构均衡化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知识体系

经济与管理学科包含多个分支学科以及边缘分支学科,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我国应当建构起均衡化发展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知识体系。首先,树立“大学科”意识,将所有涉及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研究对象的学科都纳入到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研究视域,使经济和管理学科涉及公共、教育、科学技术、军事等方方面面。经济与管理学科作为一门结构复杂的学科门类,必须建立起联系各分支和各边缘学科的交汇点,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者应从工商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公共经济与管理等角度向普通经济与管理学这个交汇点聚焦,力求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与管理学科。其次,合理创建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缺位”学科。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研究者既要促进哲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同经济与管理学科之间的交汇融合,又要根据研究成果积极创建管理思维学、管理美学、管理教育学等“缺位”学科。再次,加强经济与管理分支学科的相互交融,如可利用管理社会学、管理心理学等学科的边缘杂交优势,促进这些学科与公共经济与管理学、工商管理学等分支学科相互交融。

(三)培育精锐化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队伍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想要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的经济与管理学科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就必须培育出一支精锐的研究队伍,这既是前提也是基础。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人才的培育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在营造这个环境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人才规划、人才管理制度以及人才政策等。其中人才规划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该方面,不但要对实践类的经济与管理人才进行合理规划,而且还要做好理论类人才的规划,同时还要特别关注该专业学科教师的培养,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在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从目前我国的总体情况看,大部分经济与管理学科的教师都来源于该学科的专业教育,尽管如此,学院也不能忽视其他专业来源,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也才能为经济与管理学科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了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人士来源的多元化,能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融与渗透,这对于我国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论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中国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我国必须根据新形势的变化明确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展本土化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构建均衡化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知识体系,与此同时还应培育一大批精锐化的学科研究人才,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与管理学科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常修泽,曾铮,顾严.信息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J].工程研究,2013(6).

[2]宝全.乌云毕力格.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4(2).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篇4

1.1海洋经济研究自身发展需求海洋经济研究必须打破部门经济研究范畴的局限,对凌乱分散的知识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梳理与整序,整合管理决策部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力量及信息资源,打通学科壁垒,在深入了解海洋实践活动和海洋生活知识的基础上,来拓展海洋经济研究视野,充实海洋经济研究智慧,形成海洋经济研究部门与人员之间的协调机制,增强海洋经济研究的规模效应与社会应用贴近性,规避海洋经济研究活动的盲目性。

1.2海洋经济研究成果转化需求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是融科技、经济与社会等各个方面为一体的复杂工程。海上能源、海上运输、海洋渔业、海洋环境、海洋旅游等都是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海洋开发与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海洋管理决策部门对海洋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认知需求越来越大,需要更多海洋经济研究成果来导引海洋经济管理与实践部门的活动。同样,随着我国海洋经济战略的实施,政府管理与决策部门对海洋经济活动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大部分海洋经济研究项目的实施,都是应不同领域与职能部门的决策支持需要而产生的,其成果质量与应用转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管理与实践部门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海洋经济研究的终极目标是服务政府决策与企业发展。从已有的海洋经济研究成果看,由于信息数据的缺乏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致使研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较多,而定量研究的较少,高品位的成果较少,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较低。海洋经济研究成果的价值体现在能为国家海洋投资、规划和保护等战略提供基本信息和有效指导,或为制定海洋政策提供依据,其产出过程依赖于来自人类海洋行为过程中各个方面的信息与数据。由此,将分散于不同部门与研究机构中的各种知识信息资源集成与整序,便于利用,是促成海洋经济研究的科学合理开展,获得高质量科研成果的有效路径。

2海洋经济研究知识资源的内容构建

知识资源整合就是寻求分散在各处的知识,并汇集起来,再对知识进行归纳、组合,使其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以增强知识间的融合度与利用率。要聚集分散的知识,首先必须明确其对象与特征,其次要对知识内容进行认识并分类。整合海洋经济研究知识资源,是将海洋经济开发与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信息、知识及最终获得的结论或成果,按一定的框架进行重新整理,使海洋经济发展相关信息有机联合起来,促进海洋经济研究深化,引领海洋实践活动深入。

2.1积聚海洋科技发展信息海洋经济研究是建立在海洋科技发展及人们认识的基础之上。海洋科技成果是人们探索与认识海洋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导向标,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海洋科技活动与人们开发海洋实践活动是海洋经济研究的基础。海洋科技成果是海洋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持资料。对海洋科技知识信息的积聚,既是实现海洋开发知识再创造的支撑点,也是规避目前海洋科学成果与海洋经济研究之间的断层问题,增强海洋经济研究的客观性与针对性,促使海洋经济研究回归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来研究和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聚集海洋科技发展与研究的成果信息,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海洋科技发展的研究动向与研究成果,及时整合海洋科技成果信息,为海洋经济研究提供重要的实证资料,让海洋经济研究活动与海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提供海洋科技发展的动态信息,为海洋经济研究提供背景知识,使海洋经济研究人员及时总结海洋行为的规律,进而探究海洋经济的基本规律,找出海洋中的经济机会与经济开发的效应,促使海洋科技活动与海洋经济研究活动对接,弥合海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沟壑。

2.2集成海洋经济研究信息海洋经济研究成果的获得,是一个创新过程,是针对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物和问题,根据特定目的或方向,探索与创新知识的过程。知识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植根于认知者及其认知环境互动的认识实践之中的过程。在认知实践中,认知者在应用已有知识的同时,不仅创造了个人知识,还会创造集体知识。有机整合海洋经济研究知识体系,并不断地判断与吸纳动态知识过程产生的价值信息,是提升海洋经济研究的创新能力,激活海洋经济研究的创新动力的有力手段。集成海洋经济研究信息,一方面是立足于知识创新的需要,对国内外海洋研究动态信息与成果信息及时描述与集成,对已有成果或相关理论及海洋经济研究过程中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对海洋经济研究所涉及的领域、相关知识内容进行阐释,以形成完整知识框架与合理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基于海洋经济研究创新需求,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整合,以提高研究成果间的关联度,促成研究人员互动,凝聚特定学术共同体的志向,促进交流与沟通,加强目标一致的合作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2.3跟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信息知识总是与认知者及其认知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海洋经济发展创新需要使不同行为者之间进行交流。当下,海洋经济策略实施与海洋经济研究活动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我国海洋经济研究已逐步从专家和学术团体自发研究阶段进入政府指导研究阶段,国家和各管理层的海洋产业政策的导向与经济研究选题的目标导向日趋一致;另一方面,海洋经济研究学术研究导向逐渐成为海洋经济发展新思想的策源地,研究成果已经成为沿海国制定海洋政策的重要依据。跟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信息是基于海洋经济发展环境,密切关注海洋经济发展状态,做好海洋开发、管理、决策等各层面信息的收集与归纳,其包括信息的发现、获取、组织、整合及长期保存等。同时,构建有效的信息网络,将来自政府部门或管理机构等单位提供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洋产业结构等各种数据或信息,全面地收集、整理、集中于统一的界面,加强海洋经济研究知识资源节点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确保各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或交叉融合,更好地推动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对海洋发展动态信息的整合,既有助于促进海洋经济研究的具体性与目标性,使研究者不断通过“感知创造”来发展知识,形成新的思维模式;也能促使海洋经济研究及时捕捉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思路与对策建议,增强海洋经济研究的现实贴近性、导向性。

3海洋经济研究知识库分类及构建策略

在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资源可以打破时间、空间、语言、学科等因素造成的各种限制,以最适合人们认识的方式,对信息数据进行解析、整理、重组,从而把信息转化为具有一定内在体系的高级形式———知识,并在知识的基础上组建数据库。对海洋经济研究知识资源的组织重点是要解决知识及知识间的关联、描述、处理与表示等问题,进而汇集各种知识的内容,形成知识库。根据海洋经济研究知识类型与知识的使用效率,可构建以下海洋经济研究知识库,以对海洋经济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序化集合,表达海洋经济研究的事实与关系,以及知识和推理规则,为用户提供有特色、专业化的知识服务系统。

3.1海洋科技成果库海洋科技成果的价值实现要历经科研成果与实践对接阶段、转化试验阶段、批量生产阶段和市场开发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乏对海洋科技成果的必要认识,那么成果只能处于离散的成果源状态。构建海洋科技成果库是集成海洋科技成果信息,并创建海洋成果源转化为最终产品,进入产业、市场领域的描述、认知、诠释和扩散等知识体系,是实现海洋科技成果由成果源信息到生产领域,再到市场领域的知识迁移过程。其包括:①对成果转化目标,或概念产品,以及转化过程的关键问题、成果源转化为最终商品的构想等信息的描述,尤其是注重成果源提供的关于最终产品核心功能方面的知识消化,并纳入知识库;②对海洋科技成果形成最终产品的专利或专有技术的描述,即对科技成果的产业特征描述;③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产品,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投入市场后的效应等描述;④链接科技知识、生产知识、市场知识,促进海洋科技成果由知识形态向物质形态的转变。海洋科技知识库是对海洋科技成果源到最终产品转化过程中的不同知识状态的知识进行描述与整合,其功用为:①满足成果转化过程中对成果知识的认知需求,实现海洋科技成果源提供与需求过程中的知识对接;②扩大海洋科技成果源信息的影响力,将成果源知识及外部显性知识转化为内部显性知识,促成最终产品形成;③对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新技术、新产品后知识扩散与市场效应等的信息跟踪与互动等。

3.2决策需求与研究导向库决策需求与研究导向库包括两个部分信息:①是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需要,及时收集海洋开发与管理过程的前沿信息,追踪海洋经济发展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再对海洋经济发展与决策咨询信息进行整序和分析,并对海洋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一定判断与评估,形成系统可行的、系统的研究指南与项目导引。其涵盖各社会管理与海洋开发部门在海洋管理与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或亟须解决的问题,并由此而产生的需要研究的主题、来源部门、所属领域等。这类信息整合力求更加明确海洋经济研究的导向性,统筹国内外资源,谋划和建立符合中国利益的全球创新体系,为海洋经济研究人员明确研究方向、探究新的政策思想提供合理的政策方案。②要用简短的报告或媒体评论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为政府与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形成过程中的智力支持,或科学依据,营造一种引起决策者反应、提出建议并实践新思想的良好环境,使政府决策部门及时获得来自各研究机构的经济模型或预测结果,帮助管理决策部门及时吸取研究成果,从而启发思路,开阔视野,科学合理制定和实施海洋开发与管理策略。

3.3海洋经济研究的项目与成果知识库海洋经济研究的项目与成果知识库是对海洋经济研究过程的知识整理,其包括相关海洋经济研究的各级各类课题实施与管理,如海洋经济研究团体、项目申请、在研项目进展、成果产出等信息。海洋经济研究的项目与成果知识库构建需要及时联系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及时收集各年度海洋经济研究的项目申请与立项、经费投入、承担机构与团体、成果产出等知识信息。海洋经济研究的过程知识蕴含着海洋开发与探索过程中的经验、价值及行为模式,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有利于隐性知识外化,便于共享。

3.4海洋经济研究文献知识库海洋经济研究文献知识库包括期刊、文献、图书、论文、报纸等索引。对这部分知识的整合可采用特色数据库的方式,按“题录型、文摘型与全文型”等不同形式对海洋经济研究的各种理论、知识等文献信息进行描述,并按一定的方法提供检索路径,以促进学术交流,实现学术信息的良好流通。

3.5海洋经济研究领域知识库海洋经济研究领域知识库主要包括:①海洋经济研究的管理知识,即与海洋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这类知识多为文本知识,需要对其题目、执行部门、主题与文本内容、分类等相关信息进行关联。②海洋经济研究相关的统计资料,即各类社会、经济与科技方面的统计材料。这类资料多为数值型资料,且来源多元,可通过网络链接的方式,实现共享,如中国海洋经济信息网中的“海洋经济板块”就提供了海洋经济公报等数值型信息。

4结束语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旅游;旅游伦理;旅游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4―0020―06

旅游研究具有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特征。由于旅游研究的历史较短、学科体制不够健全、基础理论比较薄弱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当前的旅游研究呈现出诸多方面的不足,其中,旅游研究中的伦理维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将通过对以往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综述,来阐述旅游伦理研究在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科学叙事与人文叙事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理路,按照汪丁丁的说法,人类的知识创造存在两大叙事传统:其一是科学叙事的传统,体现为“陈述外在感受”,其二就是人文叙事的传统,体现为“陈述内在感受”。从而也就存在着科学与人文两大领域,前者侧重人类社会的客观现象,而后者则侧重人的内在心灵。从当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看,主流观点倾向于认为基于经验观察和数据实证的研究才是真正科学的研究,而诸如对“人性”、“精神”、“伦理”、“价值”等比较抽象的主题的研究则难以获得“科学”的地位。在旅游研究领域,情况也是如此。占统治地位的研究范式是“实证主义科学范式”,也就是贾法瑞(Jafari)所倡导的“理性平台(knowledge―basedplatform),它追求科学化和客观性,认为科学的知识是与价值无涉的。再看汪丁丁是如何分析的:“社会科学领域内最偏向于科学叙事的部分,可以概括在‘行为学’这一名称之下――它把人降低到动物现象的层次上加以研究。另一方面,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最偏向于人文叙事的部分,可以概括在‘伦理学’这一名称之下――它把人提高到精神现象的层次上加以研究。”也就是说,前者为追求科学性、客观性而有忽视人的本质的危险,而后者则触及了人的本质却可能有丧失客观性的倾向。那么两者之间真的是严格对立的吗?从人类知识的演进史来看,尤其从哲学发展史中,可以清晰地发现,人类认识世界的侧重点经常发生转向,也就是经常从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转向对人类主观世界的关照,这是对时代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或争论的回应,并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相附和。通过对学术思想史的大致观察就会发现:当技术、经济、和平、发展等成为时代的主题时,诸如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大行其道,这时候,哲学与科学领域的人文关怀弱化,对人类自身生存意义的关照让位于对宇宙、自然的探索,而当社会动荡、战争频仍、民不聊生、道德颓废之际,哲学往往转向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展开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与意义的思考,这两个方面对人类知识与智慧的增长都会有所裨益,不可厚此薄彼。认识到以上现象的启示在于:存在多种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认识的角度,科学的进路与人文的进路都是为了接近绝对真理,而绝对真理永远只是人类探索的终极目标,因为我们始终在路上。在学术与科学研究中,两者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比如齐善鸿的精神管理学说就证明了传统上经常被人们所回避的精神现象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加以研究,只是研究方法有其特殊性而已。还比如,随着制度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假设“理性人”已经被颠覆,进而发现并证实了有着丰富人性的关注互惠、公正、利他的人,这不能不说是在经济学研究中注入了人文的因素。

二、旅游研究与人文叙事

(一)旅游研究人文转向的必要性

学术研究领域的分工,表现为各种学科及专业的分立,人类的整体性视野在这种学术制度化设计中往往断裂,由于“隧道视野”而产生的夜郎自大现象出现了。比如,“经济学帝国主义”现象就体现了这一点,这得益于西方现代化的要素之一――“市场经济”大行其道,经济学也因此在社会科学领域获得了“社会科学的皇冠”称号,于是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思维方法进入各个领域。我们甚至会看到很多“经济学家”堂而皇之地成为大型企业的管理顾问。问题是,经济学对人性的假设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非常不同,很可能在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出现源头性错误。又如,曾有经济学者探讨“爱情经济学”,而经济学的核心思维乃是“成本一收益”分析,当把爱情这样的关乎人类情感的主题都以成本一收益的视角来加以分析,这合适吗?在学术多元分工的时代,研究者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各自研究领域的真理相对性。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国民经济;社会经济效益

前言

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科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一门学科。换句话说,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投资效益的一门科学。教育经济学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经济学家认为,教育与经济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物化,有力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重视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对于从理论上把握和实践中解决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具有直接的现实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将教育经济学的理念和思想与大学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关联性。

一、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回顾

国际上一般把上世纪60年代初期作为教育经济学诞生的起点,主要标志就是舒尔茨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大门开始向西方开启,教育经济学正式传人中国,其标志为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成立。此后很多学者开始将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1984年10月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全国性学术团体的成立使教育经济学研究形成了全国的协作组织与交流台。对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尔后至今,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国具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授予并招收教育经济方向博士研究生的单位达20家,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达到100多家,标志着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又上一个台阶。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

二、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的关系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的科学,它侧重于从经济理论上阐明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而教育管理学侧重研究教育管理中的有关问题。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之间的关系,好像经济科学中其他分支的管理科学与理论学科之间的关系一样,反应了应用经济学与一般理论之间的关系。教育经济学与教育学存在某些重叠的问题,其主要研究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所以研究的是一般经济理论问题。然而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进行管理的相关问题,对各种教育活动进行经费的预算、计划、使用、监督和调节等,侧重于教育经费的筹集和分配问题。

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是相互促进的,教育经济学位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提供经济学理论,而教育管理学又为教育经济学提供实证材料与研究课题,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和社会主义教育管理科学体系。

三、运用教育经济学加强大学教育计划管理

1.宏观计划管理

加强教育经济宏观计划管理,提高大学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应该正确的估计与分析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和阻碍大学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因素,在教育与经济的比例结构上逐步趋向合理。同时应该做好科学人才预测,制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避免计划的主观性、盲目性,使其具有科学的指导。

2.微观计划管理

加强大学内部的微观管理,提高大学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对大学内部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育投资,努力提高其使用效率,培养更多,更好的各类专业人才。同时应进一步做好大学人才培养的成本考核与计算,克服盲目建设与购置,要调整人员结构比例和仪器设备配套,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投资经济效益,加强微观计划管理。

四、教育经济学指导大学管理的意义

运用教育经济学指导大学管理具有现实意义:首先,能使大学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把大学教育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客观联系,揭示其客观规律性,就可以使我们的大学教育的事业发展客服盲目性,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其次,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科学管理、提高大学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以最少教育投资取得最佳的教育经济效果,为我们的科学管理提供定量的依据;再次,教育经济学为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提供了科学论证的重要理论依据,促使大学现行管理体制与领导体制进行改革;最后,有利于大学教育内部的结构合理和协调发展,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建立大学教育内部的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层次比例和规格等方面的合理结构。

总结:

教育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它的研究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教育的内部建设,促使教育体系结构调整,更好的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强教育经济学体系自身建设的同时,应该将其思想和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中去,指导教育发展,使教育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完善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杜玉红.中国教育经济学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6).

[2]范先佐.20世纪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1).

[3]王善迈.关于教育经济对象与方法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1).

[4]马永霞.提高隧道施工管理水平探讨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拓展-从人力资本理论到新制度经济学[J].教育与经济,2004,(2).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篇7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破坏有所加重。在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引导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得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一问题得到了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从各行业对能源的需求上来看,林产品以及木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林业生态建设以及林业产业发展将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之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从管理层面、社会层面、生态层面、环境层面、政策层面,以及理论层面等多个角度入手,在满足社会各行业领域对林产品以及木材需求的同时,与国家生态安全对林业生态环境的要求相吻合,从而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体系。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中,必须将优势学科充分凸显出来,使本学科建设能够体现世界范围内相关专业的前沿成果与水平。同时,在学科研究中,需要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实际需求相契合,使本学科能够在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相关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作用。

2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目标

传统的林业发展强调实现林业生态的平衡关系,现代意义上的林业发展则将重心放在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存之上,这一改变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发展中客观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得以发展的基本框架。在这一理念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目标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需要以我国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托,在管理学理论以及经济学知识的引导下,将国内外有关林业经济的研究成果以及前沿水平吸收起来,为具有我国特色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同时面向本专业学科研究服务。二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必须全面结合信息化技术与计算机系统,构建以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为核心的数据库中心,为林业经济管理科研活动以及理论研究提供真实、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持,促进林业经济管理研究科学性水平的提高。三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重视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以及先进数学工具的综合应用,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自传统的定性分析转变为定量分析,同时将分析模式自规范性转变为实证性模式,从而为现代经济管理学科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四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研究发展中必须鼓励并支持研究人员深入林业产业发展的基层,通过基层调查研究的方式,使本学科研究人员掌握林业生产部门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将生产需求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五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重视与国外林业经济学研究成果的交流,在结合我国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前提下,吸收国外有关林业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成果,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内容更加完善。

3结语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篇8

随着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新制度经济学中对人的研究有了创新,重新解释了人的行为特征,在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发展,把人的行为特征总结为三点。

1.人不仅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也追求精神利益最大化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都是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的,这也是“经济人”最基本的特点,认为是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才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发展,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实际上,人对利益的追求远比传统经济学认为的要复杂的多。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具有复杂性,他们不仅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也追求精神利益的最大化,具有双重动机,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的分析更加全面。

2.人的理性并不是无限的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的理性是无限的,绝对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理性不是无限的,是有限的。这一理论了传统经济学中人的理性无限的理论。针对人的理性是有限还是无限,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也进行过分析,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有限性观点。赫伯特•西蒙明确提出了人理性的有限性观点,他认为人是想要无限理性的,但是这种愿望不能实现,有一定的限制,人只能在有限的理性中追求最满意的经济目标,而不是最大的经济目标,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现象实际中并不存在。西蒙的观点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有限理性是在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导致人理性的有限性有多方面原因,比如人认识能力的有限、环境的有限、信息的有限等等。

3.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

由于人的理性具有有限性,在信息堵塞或者不对称的情况下,人就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机会主义是指狡诈的追求利润的利己主义,人总是愿意为自己追求最大的利益,在追求最大利益的过程中,人往往会使用一些隐蔽的手段,甚至是狡黠的手段来达到实现自己利益的目的。人之所以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是由于人对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因此机会主义倾向是人的本性。由于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市场交易的复杂性提高了,交易的成本不宜估计。机会主义倾向研究是对“经济人”研究的补充。

二、管理学中的人性研究

管理学中人性研究主要应用于人性化管理中,通过对人的正确认识、实际、人性特点等研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对人性提出了四种假设。

1.“经济人”理论

泰勒基于对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的研究,提出了管理学中“经济人”的观点。在当时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善与管理方法落后的背景下,泰勒“经济人”观点的提出为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泰勒并不赞同传统“经济人”观点,只是把传统观点作为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管理制度,拟定管理方法,“经济人”理论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以悲观的观点来看待人,认为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主张对人的严格管理。

2.“社会人”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代表梅奥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对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行为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管理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人”假设受到的质疑越来越多,社会需要一个更符合人性的管理理论,“社会人”理论应运而生,引起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加入。“社会人”理论的进步之处在于不仅认识到人具有追求物质的需求,还有追求尊重的社会心理需求。管理者只有从人的内心需求出发,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美国管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性支配的,“社会人”理论有利于对人本性的正确认识,促使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逐渐以人为中心。

3.“自我实现人”理论

“自我实现人”理论是对人性认识的重要发展,起源于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的理论,与麦格雷戈的“Y”理论相对应。“社会人”理论提出了人不仅具有物质需要,也有社会需求。“自我实现人”理论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都想通过自身能力与技术的发展实现独立,能够进行自我控制,该理论认识到人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更加促使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

4.“复杂人”理论

埃德加•薛恩在研究“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人”的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个性差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事情,处理方法与管理手段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人的管理手段不能局限于一种,而是应该因人而异。“复杂人”理论是对“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理论的总结,认识到了人性实现的多元化,促进了权变管理理论的发展,使管理理论更加丰富。

三、经济学与管理学中人性研究的比较

(一)研究内容存在差异

传统经济学一直把“经济人”理论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础理论,虽然“经济人”理论不断受到质疑,内涵也不断扩大,但它一直是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对“经济人”理论的修正是为了对人的实际行动与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因此传统经济学中的人性理论具有统一性特点。新制度经济学丰富了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理论,增强了“经济人”理论与现实的联系性,解释力也更强,提高了经济学的解释力,对制度问题的分析、修正对人性的假设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性。管理学本身就是研究对人的管理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决定了它要从人的实际问题出发,重视对人的社会属性的研究,并根据人的差异性来确定管理方式,因此管理学关于人性问题的研究具有多维性。

(二)研究范式存在差异

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经济人”理论的提出是为让经济学家对经济学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所以“经济人”理论的研究越简单越好,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理论概括了所有对人性的研究,这就是把问题简单化的一种表现,这种研究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却脱离了现实。新制度经济学是从人的实际出发来对人进行研究,认识到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希望通过对人的研究来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原因,解释交易费用理论。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有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发生的频率、资产的专用性,涉及到人的就有两个因素。因此,要想研究交易费用就要研究人,具有一定的被迫性,但也是为了纠正传统经济学的弊端。管理学对人的研究具有主动性。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本来就包括对人的研究,管理的目的本身就是对人的管理,管理学的核心始终是人,管理学理论中的线索之一就是对人性的探索,从基本的人性角度出发,来创新和发展对人性的研究。

(三)与现实的贴近程度存在差异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篇9

一、原有劳动科学教育体系的缺陷

劳动科学教育体系从对象上看,包括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大专、中专等各层次,下面仅从大学本科层次来分析其缺陷。

第一,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过份拘泥于思辩式的哲理探讨,坐而论道,逻辑推演,忽略实证性分析研究。传统的劳动经济理论课程过多地围绕着政治经济学来讨论生产关系,空泛笼统,大而无当。不但不能对劳动要素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过程做出最起码的理论指导,反而远远滞后于和脱离于经济实践和改革实践,不但不能对竟争性劳动市场的形成及运行规律做出实证性分析,反而在一系列非经济范畴内徘徊不前,甚至对一些语义性问题纠缠不清。

例如,长期陷入讨论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劳动力所有制能否成立,失业和待业有何异同,以及实现劳动要素市场配置的机制,应该称之为劳动市场,还是劳动力市场,抑或职业市场等等而不能自拔。有鉴于此,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我国传统的劳动经济科学几乎不能被认为是经济科学,而是一种劳动哲学或者劳动伦理学与劳动管理技术的混合物。并指出为什么一门实证性很强的应用经济科学不注重事实研究,反而热衷于思辩式的哲理探讨呢?原因就在于传统的劳动经济理论体系无法克服与解释它的理论基点和现实劳动管理过程的矛盾冲突。因此,它只能用空泛而抽象的哲理去填补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间隙和空白。

第二,用政策解释代替基本经济理论分析,不利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基本理论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该学科存在的基础,一本好的教材之所以具有较长的、稳定的时间效力,就是因为这一学科内容有较为固定的基本理论体系作支撑。基本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就形成了方针政策。或者说,方针政策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的。倘若学生掌握了理论分析方法,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政策,并且在适当条件下修改或完善某一政策。所以说,理论分析是工具,政策不过是结果。过去的课程内容中有相当部分是对现时具体政策的解释,学生难以获得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执十绳百的基础能力,无异舍本逐末。

第三,劳动经济学与劳动管理学相混淆,经济学没讲透,管理学也沦为附属。劳动经济学与劳动管理学是研究对象和任务截然不同的两门学科,前者主要研究经济活动中劳动要素运动及劳动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侧重于进行基础理论研究。而各业务领域的劳动管理学则是研究各劳动管理领域和环节的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科学,侧重于进行应用性和操作性研究。劳动经济学虽然也涉及各领域和环节的劳动管理问题,但它主要研究各管理领域和管理环节之中带有共性的管理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联系。按现有的学科内容,劳动经济学是把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定员定额各有关内容抽出一部分组成,是一个“拼盘”。这就造成两个问题。一是内容重复,劳动经济学对各门具体管理课程的内容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没有深人探讨,而各门具体管理学科为求得自身体系的完整,又要重复劳动经济学的有关内容。二是忽略各门管理学科之间的联系,造成这方面知识的疏漏。

例如,从劳动力配置管理、工资、社会保险三大管理制度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看,工资是劳动力流向、流量、流速的调节器,其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报酬的范围。社会保险体系是劳动力市场得以建立的前提。同时,工资和社会保险同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形式,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的数量比例。然而,这些内容在劳动经济学中没讲透,各门管理学又基本不讲,使整个学科内容出现一定程度的断层。

第四,定量分析未能占有应有地位,忽略了劳动经济科学的量度性、边缘性特征。

劳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劳动科学从基本质看,虽然属于经济科学,但是它要涉及生理学、心理学、卫生学、法学、社会学、计量学等多门学科知识。还要运用系统论、控制论、数学模型、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从而使得这门学科具有显著的量度性与边缘性。而现有的劳动科学教育体系对理论结论的研究和论证,过多地使用“大概”、“可能”、“非常”、“相当”、“部分”等无明确数量界限的术语,未能揭示各劳动要素发展变动的量的规定性和规律性,其研究的结论也就缺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的精确程度和具体程度。

第五,学科内容比较封闭,未能更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劳动管理经验并向国际惯例靠拢。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体制下面临不同的劳动问题,由此产生不同的劳动理论与制度、政策,采用不同的劳动管理手段和方式。然而,由于劳动是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劳动管理中一些普遍规律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和技能与社会制度无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扩大和社会经济国际化趋势增强,劳动管理也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进行运转,即按国际惯例办事,过去的学科内容过多地按姓“资”、姓“社”区别劳动关系,一些中性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也加上政治框框,对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先进的管理方式讳若莫深,作茧自缚,更谈不上对劳动管理方面国际惯例的借鉴,衔和遵循。

二、设计劳动科学教育体系的原则

第一增强学生对社会、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课程设计中一般不应过份强调未来工作性质的区别,而应当强化基础训练。在此前提下,本着适当照顾多数原则.增加微观劳动管理技能课程的门类和份量。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使毕业生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第二,课程体系设计应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为背景,研究劳动要素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而不是只做定性的空泛的研究。

第三,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劳动管理经验,注意对国际惯例的介绍和衔接。

三、劳动科学教育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构成劳动科学教育体系中的五大骨干学科及其前导和后向关联学科。

学科之间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渗透,都会产生新的边缘学科。从世界范围看,自第二次世界以来,构成劳动科学体系的各学科发展迅速,从原来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生理学以及心理李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若干独立的学科,其中一些学科已基本孕育成熟,成为劳动科学体系中的骨干学科,围绕这些骨干学科又有一系列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及其他配套课程。

1.劳动经济学。

研究经济活动中劳动要素运动及劳动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劳动科学体系中发展最早、影响最大、成熟度最高的一门主干学科,是劳动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劳动的基本理论;劳动要素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劳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劳动过程中104劳动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相关关系的理诊;劳动生产率增长规律的理论,劳动耗费的物质补偿和劳动服报酬分配规律的理论;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的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理论;劳动经济组织的理论;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的理论;劳动投人产出经济效益分析的理论;各劳动管理领域之间的结构性、功能性联系,等等。

劳动经济的前导课程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前导课程的开设是‘为学生打好一般经济学基础,为学习劳动经’济学作准备。其中,政治经济学必须是经过改造,摒弃陈旧过时的观点和体系;发展经济学应更多地结合我国人口与资源、就业与经济增长方面的基本国情;开设西方经济学的同时或之后,还应开设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配套课程,其中操作性、技能性知识应尽量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这些课程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劳动经济学的后向关联课程是劳动经济学说史、外国劳动经济学、宏观劳动经济政策分析、劳动经济计量分析、社会保障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后续课程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劳动经济学、深化专业基础。其中些些课程可作为选修课来开。

2.劳动管理学。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各个劳动管理领域的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劳动管理学是劳动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应用学科群,它包括劳动就业与用工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管理、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等专业管理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劳动报酬的确定和分配方式,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支付及运营;劳动管理的组织和效率,等等。劳动管理学的前导课程是管理学基础、国民经济管理学、企业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通过前导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管理的一般原理,管理学说的发展过程、宏观经济管理、微观经济管理及行政管理的范围、程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很自然地将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对劳动要素的管理。

劳动管理学的后向关联课程主要是一些更为具体的的操作性、技能性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动丢能力。这类课程主要有:工作职务分析方法、人员素质测评、工薪制度设计、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人机工程学、计算机在劳动管理中的运用、社会保险财务会计,等等,这类课程与劳动管理学之间是一种分解组合关系,在条件不成熟或课时不充裕时,,劳动管理学可以涵盖部分操作性、技能性课程,在条件成熟时,则可分别讲授。后一种方法难度较高,但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3.劳动社会学。

运用社会学原理分析劳动问题,从而把劳动问题纳入整个社会运行中加入研究,以开拓分析问题视野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开设这门课程的主导思路是探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持社会稳定与公平口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群体及其社会功能;劳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劳动的社会控制和社会鼓励;劳动者的八小时之外;劳动的社会化与劳动者的现代化,等等。劳动社会学的前导课程是社会学及社会保障经济学。其后向关联课程是社会调查研究程序与方法。

4.劳动法学。

研究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科学。劳动法体系包括总的劳动法典和一系列专门法,主要包括:工厂法、工会法、就业法、工资法、劳动合同法、职业培训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社会保险法、职工福利法、劳动保护法、国际劳工公约等。劳动法学的任务是对上述法律规范进行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法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劳动法的本质,作用和特点、劳动法在调整劳动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的劳动法的各种法律规范,等等。劳动法的前导课程是法学基础、其后续课程是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处理。以及与之配套的案例研究。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中国式管理研究内容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中国式企业管理研究的若干特点

国内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管理思想和方式的研究。在中国管理学大会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会理事长李京文院士,管理学家刘源张院士等曾多次呼吁管理学者对中国式管理的探讨。目前的情况是国内的呼声较高,但动作不大,形成强大研究体系的不多,很难拿出一个有充分证明的著作和系统的理论方法。

国内的研究不如国外的研究多。国外对以日本为首的东方式管理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地步,其中的“日本式管理”早已被列入公认的管理理论之中。而欧美的管理早已形成体系,理论缜密,方法充实。国内受“中国不存在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虚无观点影响,对该问题的研究鲜见,学者们大多将研究力量集中在了西方的管理思想与方式的探讨和推广上。

国内学者的管理理论“西化”严重。国内学者对管理理论的研究长期存在着“重西轻东”的倾向。当然,近代的管理理论大多起源于西方,但是东方管理理论“虚无”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尤其是对中国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否定,直接反映了对中国几千年文明的否定、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否定,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有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怀疑与偏见,怀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计划经济,有人则主张偏向市场经济,有人则主张二者合一。

国内企业家对有效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方法的自我体验和西方管理理论学习经验严重不一致。再好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也必须结合本土实际,必须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配套,必须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相结合,否则必然出现脱节、消化不良等尴尬的局面。

研究手段的重定性、轻定量倾向严重。现有的一些东方式管理研究,包括中国式管理研究大多围绕在定性的说明罗列之中,沉湎于对古典词句的解释推理之中,缺乏数学家的参与和对it的使用,方法显得空泛、不实用、不易操作。无论是日本式管理、韩国式管理,还是近期台湾出现的中国式管理都局限在条条框框之间,缺乏大企业如丰田、本田、浦项、LG、海尔等的实证分析研究,更缺乏定量管理方法的探索,还缺乏严格数学论证、推演和样本统计比较手段的投入和归纳总结,没有计算机应用的提炼。

中国式企业管理研究思路

西方管理理论与方式。证明其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说明管理方式是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欧美等西方式管理必须满足其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提出独具特色的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东方式管理。通过对东方主要国家的管理思想与方式的根源探索,提炼与总结出东方式管理,证明中、日、韩管理思想与方式的同源性。分析日本式管理、韩国式管理、中国传统(民国及以前)经济管理和企业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达到证明其共同儒家文化根源的目的。东方式管理与西方式管理两大理论阵营比较。在管理理论上进行定义,提出新的管理理论阵营和学派划分理念及方法,建立更明确的界线,形成容易学习和理解的东方管理理论体系,为我国和东方其它国家理论界明确自己的管理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总结改革开放后成功的经济发展理论,努力探索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寻找优劣,取长补短,取利去弊,研究适应中国目前发展的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结合东、西方管理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中国式管理。证明中国企业更需要偏重东方的管理思想与方式,证明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企业管理的理论只能是中国式管理,以利于企业的学习和方法的借鉴使用,减少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学习和实践的盲目性。总结制定中国式管理要求。理论性的论述与方法阐述相结合,既要有理论深度也追求可操作性,必须使用计算机和it手段。

而研究内容是从对西方经济理论、西方式管理、东方式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进行总结来看,应当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突出东方文化元素,尤其突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儒释道文化基因,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并进行重点企业案例剖析。

中国式企业管理研究的创新点

市场经济与欧美管理方式密切关联研究。市场经济理论相对比较成熟,欧美的管理方式也很成型,但证明欧美管理方式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则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能说明欧美的管理方式更适合西方企业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则很难说明东方式管理方式存在的必要性,当然也就没有研究的可能,就掉入东方无管理、中国无管理的“虚无论”之中。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管理实践,无论是企业界还是理论界都已达成共识,确实存在着东方特色的管理方式和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并且在世界管理理论之林中独树一帜,日渐强大。所以,区分西方式管理与东方式管理的研究是重要前提之一。

研究东方式管理,求证儒家思想与东方式管理的关联。与西方式管理相对应,建立东方式管理。重点是从中、日、韩企业发展的相融性,推导出三国管理方式的互用性,证明其共同儒家文化基础的特性。在市场经济的理论下,建立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东方式管理。重点包括三国现有管理方式的整理与提练、近现代管理思想中的儒家思想根源关联与论证等,提出东方式管理。除现有较为成功的东方式管理的归类、总结、提炼之外,还可以在儒家思想体系下、在理论上创新提出丰富的东方式管理,尽管这些管理方式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证明,也有很大研究难度,却尤显重要。

完成东、西方式管理的比较研究。在建立了西方式管理和东方式管理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东、西方管理的比较研究。这里进行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东西方两种管理方式的比较,采用统计和比较的方法,完成其共同之处的归纳,不同之处的分离,建立各自的特色,重点为东方国家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指明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发展方向,不能只是跟在西方管理学家的后面亦步亦趋、摇旗呐喊。其创新点是进行两种管理方式不同的根源比较,除了从深层次的文化、制度和传统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外,还重点进行管理方法、方式、实证等方面的探讨,力图使东方管理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计算机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实践总结。重点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的经济政策与理论进展,在引入市场经济理论后中国经济的变化。难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的差别、与原计划经济的差别,本身独特之处的概括与总结。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产生现有中国式管理的土壤,是目前适应中国发展的最好形式。如果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发展是成功的,那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成功的。与欧美的经济成功一样,中国一定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管理方式,与欧美的管理方式并驾齐驱,这个管理方式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和总结。重点是建立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难点是要抓住这种管理方式的主要特征,并与市场经济下的西方式管理进行比较,指出不同之处,强调适应性。以国家100强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导出中国式管理的主要特征。不但要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不同于市场经济下的西方式管理和东方式管理,也要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方式不同于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管理方式。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式管理与市场经济下的东方式管理的不同也很重要,不然将不能证明与日本式管理的区别,也说明不了与韩国式管理的区别。以上证明具有较大难度,尤其是优缺点的归纳和总结带有预测性,带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