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与审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32:22

合同管理与审计篇1

一、煤炭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在煤炭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合同管理风险指在合同的管理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利益损失或损害存在的可能性。风险贯穿于合同管理的整个过程,涉及到合同管理的各个方面,既存在合同自身产生的风险,也包括外部因素导致的法律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合同标的的实现,同样也制约着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一)合同准备阶段的风险

一是合同策划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策划的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或者业务目标不一致;故意规避合同管理的相关规定,如将需要招标管理或需要较高级别领导审批的重大合同拆分成标的金额较小的若干不重要的合同。二是确定合同对象的风险,主要体现为:将不具备履约能力的对象确定为准合同对象;将具有履约能力的对象排除在准合同对象之外。三是谈判风险,主要表现为:对合同标的、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技术标准、价款的确定与支付方式、履约期限、地点及方式、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争议的解决方式和地点等涉及合同内容和条款的核心部分,乃至关键细节等忽略或做出不当的让步,可能导致企业权益受损;对可能存在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之事项的忽略。

(二)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

一是合同文本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内容和条款可能存在不合理、不严密、不完整、不明确或表述不当,可能导致重大误解等问题;合同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国家产业政策等。二是审核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审核人员未能发现合同文本中的内容和条款不当的风险;虽然发现了问题但未提出恰当正确的修订意见的风险;合同起草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合同审核人员提出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导致合同中的不当内容和条款未被纠正等。三是合同正式签署风险,主要表现为:超越权限签订合同;合同印章管理不当,为不符合管理程序的合同加盖了合同印章;签署后的合同被篡改等。

(三)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

一是合同相对方履约能力降低或丧失的风险。在煤炭经营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形势、政策法规、客观环境的变化与影响,与其相关的合同相对方的履约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往往会出现对方履约能力下降或者丧失的可能性,从而对煤炭企业的经营造成影响。二是合同变更或转让造成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应当变更合同内容或条款但未采取相应的变更行为;合同变更未经相应的管理程序,导致合同变更行为不当或无效;合同转让行为未经原合同当事人和合同受让人达成一致意见,使合同转让行为无效;合同转让未经相应的管理程序,导致合同转让行为不当或无效等。三是瑕疵履行带来的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市场、价格等因素会发生变化,但由于违约责任约定不明或责任较低,违约所获得的利益大于违约责任的代价时,对方就可能降低履约质量或者直接违约,从而给合同履行带来风险。

(四)合同履行后的风险

一是履约完毕后对合同相对方及合同执行情况的评价存在的风险。对合同相对方分析评价客观真实的缺失,给以后合作埋下长期的法律隐患;在合同执行评价中未进行全面与重点相结合,造成评价失真。二是合同归档保管的风险。合同保管不善或丢失,涉及当事人在诉讼中可能面临提供证据不充分不足、不能提供原始证据、非原件证明力不被采信等举证风险,导致不利甚至败诉的后果。

二、内部审计参与企业合同管理的责任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完善企业合同管理、控制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参与企业合同管理,担负以下具体责任:

(一)监督防范责任

内部审计通过参与合同谈判、审核合同文本以及查阅合同履行结果,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分析判断合同管理各个阶段的风险,在准确及时识别合同管理风险的基础上,坚持原则,反映问题,规避防范,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担负监督责任。

(二)总结评价责任

无论是管理审计还是经济效益审计,内部审计都会围绕着经济合同执行情况的评价开展工作。对于煤炭企业合同风险的阶段构成、形成原因、损失程度作出分析,根据不同风险严重程度逐级排序,为下一步的风险处理提供决策基础。内部审计须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具备专业化系统化的评价方法,科学有效地担负起风险评价的责任。

(三)咨询服务责任

咨询服务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功能,也是内部审计转型的重要方向。由于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对风险的相关因素采取措施,识别、化解和转移风险,规避防范,分担和降低风险损失的影响,合同管理风险的应对也同样如此。煤炭企业内部审计应抓住这一转型机遇,积极拓展企业内部咨询服务业务,关注并参与到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的应对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在合同管理中提供帮助、健全管理,更好地履行咨询服务责任。

三、内部审计参与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的路径

(一)重大合同审计制度化

无论是煤炭生产企业还是煤炭贸易企业,其经济活动大都以合同的形式予以体现和实现。重大合同涉及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策略以及经济效益,合同条款众多、金额巨大,稍有异动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建立重大合同审计制度,内审部门既担负起了监督的责任,也发挥了参谋的职能,能够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由事后审查到事前预防的职能转变。

(二)合同风险预警及时化

在对煤炭企业合同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当发现重要的合同风险比如合同主体不具备履约资格、合同相对方财务状况不佳以及诚信缺失、合同个别条款变更后致使合同目标无法实现等情况,内部审计部门应按照审计制度及时提醒业务负责人及公司高级管理者,并在预警的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应对方案,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以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合同风险总结常态化

合同管理与审计篇2

传统的项目审计方式总是脱离项目管理过程和本身的内容,或把审计放在项目竣工以后进行审计,没有把审计与项目管理的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使审计难以有效及时的施行,导致风险的存在;人们对跟踪审计并不陌生,但作为一种现代审计发展方向和方式,人们正在不断研究和探索,对高校建设项目,尤其新校区建设投资项目,建立跟踪审计的项目管理新模式,更具现实必要性。跟踪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在不少文献已有论述,本文从跟踪审计与高校项目管理整合的层面进行研究与探索。

1.跟踪审计与项目管理的内在关系

两者既存在着各自的个性又有内容和目标一致的共性。项目管理,是指组织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项目周期内的所有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评估论证、设计、采购、施工、验收、后评价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是控制项目目标(造价、质量、进度)最终实现项目的功能以满足使用者———人的需要,三大目标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1][2]所谓跟踪审计,是指审计机构依法依规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咨询、鉴证和监督活动。其实质是实时审计,又被称为同步审计。其目的是将传统的事后审计的关口前移,及时有效地预防经济风险,促进项目各方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这种审计方法的使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审计体制的不同,各国审计机关对建设项目审计介入的时间、审计内容与审计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跟踪审计江苏省政府明确的将其列为政府投资项目必须坚持的第五项制度(其他四项制度为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法人制)。就两者的关系来看,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目标和内容是跟踪审计的对象,跟踪审计不能独立于项目管理之外,项目管理目标的成功实现依赖跟踪审计,这种内在关系使得两者的整合显得必要和可能。两者的整合从深层意义上看,实质是对人的管理,是人本原理的体现。

2.跟踪审计与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整合[3]

一是进行管理部门的整合,从组织的原理和职能来看,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有分工有协作,用权力和责任制度来进行组织活动并实现组织目标,把跟踪审计作为项目目标的管理者之一,通过社会招标(或高校内审部门参与),确定跟踪审计单位,以合同的形式参与到项目管理中来,从一开始其就作为项目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跟踪到位,组织到位,从组织上给于保证。目前我校新校区的建设采取这一模式,效果很好。审计组在项目现场设立办公场所,与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参加工程项目例会,并且作好会议记录,及时了解、掌握项目有关情况,提出审计意见。二是管理职责的整合,胡总书记曾说过,失去监督的权力等于腐败,而失去对权力使用过程的监督则等于流于形式,这就是跟踪审计的制度意义。跟踪审计打破了建设项目的传统管理模式,是制度创新,对项目管理进行整合,把参与建设项目管理的各方管理职能和权限从制度上合理界定,明晰各方责、权、利关系,能使各管理方工作到位而不越位,各司其职。针对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管理在一定程度存在设计不到位、施工不到位、监理不到位和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通过跟踪审计,可及时、及早发现问题,以利堵塞漏洞,有效防范项目管理中风险。跟踪审计具有“复位”功能。跟踪审计同时具有结算审计创新职能,在土方、基础、主体等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可进行阶段性的结算审计,而且通过对建设项目施工合同、材料设备价格、工程量签证、进度款、隐蔽工程和索赔内容进行咨询和鉴证活动,能促进高校基建管理部门的合同管理、材料质量及价格控制,工程进度款的控制,同时对施工现场跟踪,促进了施工方的质量、安全管理,加强了监理方责任意识,促进了监理工作到位。审计的介入,有力地促进了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监理管理、财务管理,优化了项目管理,这种多重管理效益显著。

3.跟踪审计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整合

跟踪审计技术路线:预防、服务、监督三位一体,项目跟踪审计是与项目管理同时进行的,平行作业。审计随时发现一些问题,随时纠正问题,随时作出审计意见和决定,以增加审计工作的时效性,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跟踪审计的思想代表着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项目管理的技术路线:对工程项目周期内的所有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评估论证、设计、采购、施工、验收、后评价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把跟踪审计引入项目管理过程,从技术管理路线上进行整合,如设立的跟踪审计点,既可以是一个施工过程、一项施工管理活动,也可以是审计设置的一个独立于管理的程序。在项目施工中,一些对工程质量、投资及施工安全有较大影响,事后又无法对其审计取证的,在跟踪审计时,把其确定为跟踪点,目的是便于审计掌握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并在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程序履行的情况下,对工程施工中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参与施工管理活动而言,主要是对施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如单位工程以上的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图纸会审、技术交底、设计变更、工程建设例会、特殊情况下召开的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会议、主要材料设备检验、材料试验、化验的取样等。实践中把审计技术与项目管理技术进行整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计划、控制、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纠偏,达到成功的项目管理目标。符合“建设工程项目应坚持自主创新,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规范要求[4]。

4.跟踪审计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流程整合

传统的审计将审计通知书-审计作业-审计报告-审计复核-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作为一种程式,其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往往在竣工审计结束后作出,审计主要是查错防弊。而跟踪审计围绕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跟踪、咨询和控制,参与到建设项目管理的流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交付使用阶段,审计目标是及时、客观的提高项目质量和控制项目造价,千方百计为提高投资效益服务。实践证明,跟踪审计能够更加有效地为学校预防风险,增加价值。具体来讲,在建设程序中,审计人员及时参与,如审计组可根据跟踪审计实施方案,要求参与各方按照审计组规定的时间和方法报送工程结算资料,并及时确定审计结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阶段性的工程施工完成,相应的工程结算审计基本结束;对发现问题,及时下达审计意见,通过整改,优化管理流程。

5.跟踪审计对项目管理的创新与融合

5.1跟踪审计,不局限于“量”的跟踪,更是“质”的度量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咨询、鉴证、监督管理活动,是对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除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跟踪、调查、现场计量等就地审计外,跟踪审计还要对施工单位结算书进行量、价、费的审计,对设计、概算、施工预算、投标书、合同、签证、变更、材料设备价格、索赔、隐蔽工程等环节进行全面、全程审计。其监督职能,充分体现了审计咨询、鉴证职能,扩充了审计的功能,寓监督于审计服务之中,体现了现代审计理念。跟踪审计优于事后结算审计,减少了结算审计时的许多矛盾,审计结果更真实更合理,提高了审计的“质”。5.2不局限于“图纸”的解读,更是“实物”的甄别我国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对建筑产品实行以实体工程量为计算依据,决定了跟踪审计及时参与工程项目管理的现实性和必要性。而不仅仅是对施工图纸的认知和了解。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种重要方式,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益和直接的经济成果。在审计中与施工、监理、建设管理等工作密切结合,审计参与管理,坚持审计相对独立性原则,在现实中,对建筑“物”的认识和跟踪,有利于跟踪审计逐步步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5.3不局限于“价”的跟踪,更是对“人”的关心跟踪审计体现管理的人本原理,体现关心人、尊重人、服务人、为了人、发展人的理念,使施工、监理等参与各方了解跟踪审计的程序、内容及应配合的要求,自觉接受审计。传统审计中,无论是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还是经济效益审计,都是事后进行的,是“秋后算帐”,具有管理的滞后性。跟踪审计是将结算审计最终造价结果涉及到的内容,通过跟踪审计进行事前造价咨询和过程造价控制,寓监督于跟踪服务之中,加强了建设项目造价过程管理,防范了经济风险。跟踪审计具有及时性、预防性和建设性的特点,是对人的关心。5.4不局限于“利”的是非,更体现“和”的理念跟踪审计从单一的监督职能到监督与服务的双重职能,有利于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立,有利于工程项目管理中利益的协调、矛盾冲突的处理。传统审计职能是监督、评价和鉴证,基本职能是监督。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现了从事后结算审计向事前咨询和事中控制的延伸拓展,实现了传统审计职能向现代审计职能的转变,是质的飞跃。跟踪审计从查错防弊到注重价值,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它的优越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由于跟踪审计的贴近现场、及时等特点,能非常快捷地配合基建部门解决许多技术层面的难题,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作时效。由于跟踪审计的明显效果,逐步消除了一些部门的认识误区和狭隘偏见,使各相关部门的配合更加紧密,更加协调,管理更加和谐,促进了相关部门工作的规范化,大大提升了综合管理水平。5.5有利于“跟踪审计”职业化的形成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发展,可类似工程项目监理制度的形成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应逐步形成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功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实现与项目管理的真正整合。5.6有利于审计环境的优化高校跟踪审计环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的局限性,需要有关部门理解、配合。因此,优化审计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跟踪审计与项目管理的整合,有利于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对传统审计的程序、内容、方法进行革新,使跟踪审计能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建设工程项目服务。因此,要从制度着手,建立健全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跟踪单位,准确掌握审计参与管理的程度,为跟踪审计人员与其它各方管理人员提供具体指导,与高校建设项目进行整合,使两者相互配合,协调运转,促进跟踪审计步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进而优化高校的建设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韩同银,刘庆凡.建设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14-15.

[2]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4203-204,220-221

合同管理与审计篇3

关键词:信息化;电力审计;管理创新

电力审计管理工作通过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改善了我国审计工作的工作常规。同时,信息化还加快了电力审计管理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的交流,避免由于交流不及时造成电力审计管理工作的困难。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电力审计管理的现状,并且针对于我国现代的电力审计管理情况提出了创新策略。

一、信息化的电力审计管理概述

(一)电力审计管理的重要性首先,电力审计管理具有监督作用。电力企业内部有较多的部门或组织,各部门或组织间的联系、互动较少,这就使电力企业的审计工作的难度提高。通过对电力企业的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使相关的部门或组织的自律性得到相应的提升,同时也使电力企业内部的监督水准得到提升,使相关的合同与协议的落实与执行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电力审计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监督与管理作用;其次,电力审计管理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电力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各部门及组织的活动进行观察与反映,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使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得到提升。

(二)电力审计管理信息化具有的优势1、信息化使电力审计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信息化的电力审计管理,使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相关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与关联,使电力审计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即借助信息技术将审计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与使用,可以使电力审计的结构与准确性得到优化与提升,进而使相关的工作效率的提升。2、信息化使电力审计管理的信息整理工作更为高效电力审计管理是电力工作的重要组成,利用信息技术对相关的数据结果进行有效的审核与检验,并将相关的信息进行快速的整理与分享。这样不仅使审计的结果更加准确,同时也可以对真实的情况进行反映,使相关的信息整理与收集工作变得更为高效。

二、电力审计管理的现状

(一)电力审计管理本身具有一定难度电力审计工作作为我国电网系统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电网审计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电力审计的管理工作需要电力审计工作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同时,电力审计的设计方案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现阶段我国信息化条件下电力审计管理工作。

(二)电力审计管理协调配合不完善电力审计管理工作由于其复杂程度,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因此,在电力审计管理工作中,协调配合不完善也是电力审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审计部门的各个工作人员不能够同步的获取信息,因此造成了数据获取的延误,不能更快的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中。同时由于数据量巨大,也给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考验,工作人员在搜寻数据的时候,由于数据繁杂且具有重复性,因此在数据获取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甚至会出现数据获取不到、审计不出完整数据的情况,致使电力审计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不高。

(三)电力审计管理设备亟待更新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因此,电力审计管理工作的设备配备亟待更新。由于我国电力审计部门的工作量的日益增多和数据量的日渐繁杂,我国的电力审计部门的设备配备已经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我国现阶段电力审计部门的工作强度。

三、信息化条件下电力审计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开发电力审计管理工作常模信息化条件下电力审计管理创新工作,需要电力审计设计工作人员的支持。为更好完善我国电力审计管理工作的数据采集及整理工作,电力审计设计工作人员可以开发电力审计管理工作的常模,加强电力审计工作的信息整合能力。该常模是包含数据资源信息,同时还要具有能动性、高效性、完整性的特点,确保该常模能够保障数据的稳定整合,及时处理电力审计的工作数据,避免出现信息数据查询错误。且能够符合我国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展现电子信息整合的高效性。

(二)完善电力审计的管理机制电力企业若要获得更好的内部审计效果,则必须依赖相应的内部审计组织。因此在目前实践中,电力企业就是要侧重于健全现存的企业审计模式,对于审计机制的漏洞与缺陷做到及时弥补。具体在实践中,电力企业对于现存的企业审计机构需要保证其符合应有的独立性,确保审计委员会能够得以顺利运行。

(三)采用动态化的管理方式,使信息的流动更加灵活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信息的更新更加快速,这就需要电力企业采用动态化的管理方式,使信息流动的灵活性与时效性得到提升,进而使电力工作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在电力审计管理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对审计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提升审计数据与信息的处理水平,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将审计的信息与结果进行及时的收录,方便后续的管理与使用。此外,还应注重对各个时段的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实现全方位的电力审计管理,使电力审计管理的科学性得到提升。

合同管理与审计篇4

关键词:医院;经营管理;内部审计;重要性

医院内部审计是针对医院财务管理所设定的具有监督作用的基础机制,其基础功能便是监督与效率。在经济持续变更的背景下,医院需要为今后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需不断提高医院经济收入,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全方位提升医院自身的综合实力。由此可知,医院在完善内部管理模式时,加入内部审计制度便有助于提高医院内的财务内部控制力度,转而持续提高医院的工作与服务质量和水平,以促进医院的优先发展[1]。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也在间接创新自身的内部管理模式,无论是从技术上或是设备上、服务态度上等都在迎合时展需求而发生改变。其中经营管理则是全面提升医院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实施医院内部审计便是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必要性前提,有利于医院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可将医院的医护关系提升到一定高度,强化医院内部人员的融洽关系,一切为医院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内部审计在医院管理中的现状

(一)审计人员缺乏专业能力。医院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尚缺乏过硬的专业能力,同时也缺乏各种精妙的审计技巧,其次,内部审计人员通常都会在财务部门进行选调,而因缺乏相应工作经验而出现各种纰漏,以至于无法达到内部审计的预定要求。(二)审计制度得不到重视。目前,医院内部审计一直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其中包含了医院领导层的不重视与审计人员薪资待遇方面的差强人意等,而这些显而易见的因素都给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加之,医院医护人员所获得的国家补贴较多,而这也使得医院内部管理部门对于审计工作的忽视。(三)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理解有误。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持续开展,同样象征着医院内部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而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市场环境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也逐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对于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解缺陷也逐渐显现,其中一方面是医院的高层管理者对于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知晓度与职能范围知之甚少,以至于医院在创设审计机构后,完全无法发挥内部审计的真正效用,使得内部审计呈现出“名存实亡”的现状,因而使之失去实效;另一方面,医院内部的审计人员在确定审计范围时,需优先对审计机构的内部人员进行审查,无论是领导或是同事皆需一一审查,但就同事关系和面子而言,这便会出现得罪人或其他诸多负面影响,以至于让医院管理层至基层工作人员觉得内部审计只是形式化工作,是为了形式而建立的“纸老虎”部门。

二、医院内部审计改革的对策

(一)加强各项指标的控制。医院的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都需要在法律法规要求下所执行,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医院必须迎合自身发展的脚步,配合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杜绝会计造假或财务信息故意丢失等恶劣行为,准确确保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真实性与公正性[2-3]。医院在收费行为上,需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收费管理系统,准确核实医院收费标准与制度,并严格制定一系列的控制指标,强化医院的内部审计水平。医院在开展考核时,需准确纳入各个控制指标与考核内容,将所有考核事项进行一一核对,并且联合事前与事后管理,执行强化与监督作用。(二)加强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医院在健全与完善自身内部管理制度时,需全方位针对自身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阶段性信息化建设,配合医院独立而客观的内部审计,强化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并使其熟练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技术,将审计工作中需要审核的信息全部纳入计算机内,便于调动与储存。医院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在配合全面优化内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所实行的基础功能,而这也要求审计人员需要及时掌握计算机内信息检索技术与各项软件的使用,快速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医院内的审计范围较广,同时审计工作也要配合国家医疗改革政策,并与之相融洽,联合医院的经济效益强化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使得医院内部审计的各项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三)明确审计机构在医院的地位。审计机构在医院内的地位是相对明确的,而医院在日常审计工作后,便需依靠审计机构独立完成各项审计工作,并由主要负责人统一收集审计结果进行终极汇报,明确医院日常审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等,并在整个审查系统中建立地位与权威。针对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医院对其放宽职权范围,联合医护人员主动配合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并向其扩宽问题处置权与审理权,并依据奖惩制度与审计结果相挂钩,以此便有利于对审计工作实行监督与联动作用。医院只有在明确审计机构的地位后,才能让医院内医护人员主动配合审计工作,并强化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四)建立并完善审计管理制度。现阶段,医院在创设并完善自身内部管理模式时,需以完善的审计管理制度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指标,借助于全方位管理制度的更进与优化将内部审计制度进行细致化完善与更进。管理制度目前已是医院日常运行期间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但是健全与错漏百出制度的差别是尤为明显的,而这其中的疏漏则可能是意外所致,也可能是人为因素所致,但无论是何种因素都是可避免的。针对医院的日常审计工作,医院可采取具有适宜性与合理性的责任制来执行,如,由参与日常审计工作与制定审计计划的管理者作为第一执行者,将医院一日的审计工作进行归类划分后,主持内部审计工作的日常操作,重点负责医院的经营管理活动与业务,并联合审计人员对经营管理中所出现的失误进行统一化管理,最后再依据问题的大小与严重程度结合奖惩制度连带惩罚相关责任人员。(五)加强审计工作效率。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时代更换的潮流让医院认识到自身内部管理模式的不足与可提升价值,其中最为关注的便是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态度、质量、效率等。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医院需要结合自身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配合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素养,在规定时间内举办有关医院经营管理联合内部审计工作的讨论会,将所有有关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统一性评估。其次,为全面提高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医院需要重新考虑审计人员的薪资待遇,并将其与医院医护人员的薪酬计算相分离开,按照不同计算标准发放薪资,从而以综合素养作为应聘标准,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人员进入医院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工作,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性,以便于为医院创收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4-5]。医院在招收内部审计人员后也需进行统一化培训,指导医院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医院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工作与技术,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将审计人员的培训考核成绩进行一对一核对,以最终考核结果作为职业晋升依据,全面改善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以整体化改进作为医院提升审计人员整体工作素养与医院发展的基础。(六)加强内部审计对医院经济、业务的监督。医院在独立运行期间,优质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是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唯一标准,而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医院不仅需要持续不断给予良好的管理制度与创新机制,同时还要强化对医院经济活动及内部业务的监督,以医院自身经济利益为评定标准,及时对医院的活动与业务进行统一化管理,并将所有事项所发挥的监督价值进行评估,全面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内部管理水平。医院现阶段所存在的潜藏性问题皆与内部审计制度呈现出相关性,就财务管理问题而言,医院便需结合内部审计对经济及业务的监督,联合相关政策全方位针对医院内部审计进行优化与改进,持续性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与审计工作质量,从强化医院内部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依靠内部审计改善医院内经营状况,一切为医院的发展而进步。

三、结语

医院在不断创新并优化自身内部管理模式时,需持续不断承接内部审计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而在经营管理中,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可全方位提高医院整体的工作质量,继而间接提升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无论是医院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及财务管理中应用适宜的内部审计制度都是至关重要的,审计对于医院的管理工作秉持着监督的原则,同时在工作上强化医院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也是为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最后,医院才能依据经营管理成果结合综合成绩制定奖惩制度,以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能力为基础,提升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为医院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

参考文献:

[1]肖琪珞.分析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对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意义[J].中国经贸,2020(6):199-200.

[2]牛莉莉.医院内部审计对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研究[J].财经界,2020,564(29):216-217.

[3]谭晰文.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对于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意义探讨[J].经济师,2020,376(6):124-125+128.

[4]谭李谷.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20,540(3):222.

合同管理与审计篇5

【关键词】委托审计;业主受托机构;职能作用;造价管理

工程管理的三大核心目标任务是保证质量、按期完成、节约投资,所以工程造价始终是工程建设领域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在普遍引入监理的基础上,又普遍引入全过程委托审计。就业主而言,把质量工期控制委托给了监理,把造价控制委托给了造价咨询公司,好像就可保证目标的实现了。

一、全过程委托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1.全过程不全。什么叫全过程审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是我国现代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由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颁布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经济标准和管理规范,运用现代管理审计思想、技术和方法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经济活动及与之相联系的各项工作进行的监督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发表审计意见,促进建设项目相关者各司其职、动态联盟、形成合力,共同规范管理、控制造价、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审计业务活动。全过程委托审计就是造价及相关咨询单位受业主委托完成前述整个审计业务活动。实际情况如何呢?在招标时,多数业主将最高限价(或标的)交由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审核;在建设阶段,委托一家造价咨询单位参与现场签证、材料定价,然后对施工单位报送的结算进行审核,最后出一个造价为多少的结算审计报告。由此可见,没有将全过程进行委托审计,审计功能(监督、评价、控制、咨询、鉴证、管理)没有得到全面体现,审计的作用(预防性、及时性、效益性)没有得到全面发挥。

2.造价把关不严。(1)业主干预。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业主的地位不言而喻。业主往往以集体研究决定后的会议纪要形式确定某事项的计价办法,受委托的造价咨询单位很难不认可。如某工程大面积土石方施工在定额计价的合同里不按合同计价,而采用比定额计价高得多得所谓市场价,最终在结算审计中得以通过。(2)受托造价咨询单位审计人员责任心与职业道德水平的限制。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中介机构在审计中与被审计单位人员串通,泄漏与被审项目有关的秘密,合伙骗取委托单位的利益,严重违犯职业道德,给委托单位造成经济损失。(3)受托单位审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的限制。受托审计人员对项目情况不了解、对疑难问题把握不准、未发现重大错报漏报的情况下发表不恰当审计结论,对存在争议较大的地方,未经委托单位代表认定,就私自拍板定案。(4)受托审计方法和手段的限制。审计方法落后、审计风险意识的淡化、审计质量不够高等因素引起造价虚增。

3.委托成甩脱。在国有投资的项目中,有的管理者把全过程审计受委托者看作风险分担者,沿用招标有投标预算及中标价、建设中有签证及各种纪要、竣工后由受委托的单位出结算审计报告的思路对造价进行管理,等到结算审计报告出来,先大呼怎么这么多,继而说通过审计了的应予以认可。业主将造价管理完全甩给受托的造价咨询单位,不进行过程管理,全凭造价咨询单位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进行处理,结果可想而知。

二、在全过程委托审计模式下,实施阶段业主对造价管理的措施

1.明确业主、造价咨询单位对造价管理的职能,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对造价的控制,参与工程的各方都有职能。就施工阶段而言,业主造价管理的职能主要有:(1)在合同价的控制下,编制施工阶段年、季、月资金使用计划,并控制执行;(2)进行投资控制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并提供各种报表;(3)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所有施工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论证,择优批准;(4)审核支付工程进度款,扣回预付款;(5)审核工程变更等其他支付申请;(6)审核及处理索赔中与资金有关的事宜。

在本阶段,造价咨询单位造价管理的职能是:(1)施工组织设计审计;(2)工程预付款审计;(3)工程进度款审计;(4)工程变更审计;(5)现场签证审计,参与已发生的、经施工方申请、监理审核、业主同意的变更工程量签证,及时核实工程造价,作为施工承包人和业主之间的结算凭证;(6)工程索赔和业主反索赔审计;(7)材料设备审计;(8)监督、评价,即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基建管理部门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向业主报告;(9)提供咨询和建议,以提高基建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只有通过合同等形式详细的明确各阶段业主与受托造价咨询单位的职能,才有可能做到各尽所能、到位而不越位、形成联动有序的管理造价体系。

2.扩大审计范围,实现真正的实施阶段全过程委托审计。(1)把项目勘察设计纳入全过程委托审计范围,从源头管理造价。项目勘察设计所确定的经济技术方案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全过程审计受托单位应通过勘察设计招标文件的审计、勘察设计投标文件的审计、勘察设计合同的审计、建设方案的审计、限额设计的审计、设计图纸审计、设计概算的审计,把造价一步一步细化,落实到各分部分项中,达到把造价控制在投资估算所对应的金额内的目的。其中的重点是建设方案、限额设计、设计图纸的审计。要单独或配合其他机构审计不同建设方案、施工图的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和从工艺流程到空间布局、从平面布局到立体造型、从功能分区到内外装修等全方位满足设计委托书的程度及其对应的预算造价,并提出意见建议。(2)加强交易阶段的委托审计,确定每一子目量价和风险,严控中标造价超招标控制价。建设工程交易阶段形成的量价及有关计算原则等,是结算的基石,是造价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受托造价咨询单位的主要工作有:资格预审文件审计、招标文件审计、招标控制价审计、施工投标文件审计、施工合同审计。其中的重点是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和施工合同的审计。在完善施工图的基础上,合理预测市场的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应由业主承担的风险,全面详细审计,形成在设计概算控制下的招标控制价是重中之重。(3)落实施工阶段的委托审计职能,全面及时动态反映造价的变化。

一是受托审计单位应及时对变更进行估价。目前,施工阶段的委托审计大多常态化,但重签证轻及时计价的现象十分突出。根据建设部、国家工商总局印发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通用条款10.4.2变更估价程序规定:“承包人应在收到变更指示后14天内,向监理人提交变更估价申请。监理人(含造价咨询单位)应在收到承包人提交的变更估价申请后7天内审查完毕并报送发包人,监理人(含造价咨询单位)对变更估价申请有异议,通知承包人修改后重新提交。发包人应在承包人提交变更估价申请后14天内审批完毕。发包人逾期未完成审批或未提出异议的,视为认可承包人提交的变更估价申请。”(之前的版本中也有类似规定)同时,也确定了估价原则。所以,业主应要求受托造价咨询单位依据每一份变更审查出具造价变动报告,及时动态反映造价变化,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受托审计单位应出具材料设备审计报告。材料设备审计似有似无,更谈不上质量好坏。有的受托造价咨询单位参与了业主定价材料设备的招标或询价,有的只是在有关资料上签字,正负偏差、质量好坏不过问,有的根本不参与,完全由业主说了算。根据施工阶段审计职能要求,无论是业主采购供应的设备材料,还是施工方采购的材料设备,都要进行审计,只是审计的项目有一定的区别,但都必须保证与价格相对应的品牌、相对应的型号、相对应的质量的合格以上材料设备用于工程建设,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三是受托审计单位应开展施工过程审计。包括业主在内,大多人认为,本项工作应由监理负责。这是错误的,质量与造价是相关的,计价的前提之一是质量合格,不合格产品不能计价。尤其是隐蔽工程,更需加强审计,防止偷工减料。由于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消耗的人机材等必然发生变化,造价也就跟着发生变化,所以必须开展施工过程审计,及时反映新技术新工艺导致的造价变化。四是加强结算受托审计,把好造价管理的最后一关。结算审计包括合同执行情况的审计、资料真实性全面性合法合规性的审计、合同内价款的审计、变更洽商现场签证工程量及价款的审计、暂估价调整的审计、索赔费用的审计、价格调整费用的审计、工期质量奖惩的审计、其他费用的审计等内容。受托审计单位应出具详细的报告,一一给予明确。结算审计的方法很多,业主应明确要求审计单位用全面审核法进行。

3.完善审计管理的相关制度,严控委托审计风险。一是建立全过程委托审计公开招标制度。在选聘全过程委托审计造价咨询机构时,应引入竞争机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选用信誉高、力量强的造价咨询机构。在招标中实行污点一票否决制。通过公开招标这一形式确定造价咨询机构,有利于形成竞争局面,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费。二是建立全过程委托审计机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第一,签订委托合同,明确责任,并严格执行。业主作为委托主体,在全过程委托审计时,对每一委托项目都应与受托造价咨询机构签订《工程造价全过程委托审计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委托审计事项、委托范围、审计时限、双方责任、审计纪律、取费标准、质量要求、处罚标准等内容,明确责任。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保证合同的严肃性。第二,审查批准《全过程委托审计实施方案》,并督促落实。业主应要求全过程审计单位结合工程实际编制详细的《全过程委托审计实施方案》。方案应包括审计组织构成、内部审计程序及与业主的衔接制度、各阶段各分部分项的审计目标任务工作点、审计成果文件及提交时点等内容。经业主审查批准后执行。业主应按此督促落实。要求全过程受托审计单位建立审计日志制度,业主随时检查审计日志。第三,建立定期报告和工作例会制度。全过程受托审计单位除了按审查批准《全过程委托审计实施方案》执行外,应建立月定期报告制度,向业主汇报本月的工作、总结自身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向业主提出建议等。业主应定期召开造价管理例会,协调全过程委托审计中审计单位与各方的工作,解决相关问题。第四,加强抽查与复核,提高审计质量。业主对全过程受托审计单位出具的各类审计报告应组织人员抽查和复核,必要时可委托再审计,以提高全过程审计单位的责任感,更好的完成审计任务。

参考文献

[1]姚伽华.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委托跟踪审计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报.2011(4)

[2]繆长江主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

合同管理与审计篇6

关键词:内部审计法律风险控制价值提升

一、法律风险概念及管理内容概述

法律风险是指基于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由于公司外部环境及其变化,或者公司及其利益相关方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导致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目标的影响。

法律风险管理是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公司决策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对具体的实施流程结合操作步骤进行细化后,分为法律风险识别、风险量化测评、风险分析评价、制订控制计划并实施、监督与检查,法律风险管理采取闭环管理,每一年为一个更新周期。

二、内部审计在法律风险控制中的价值提升实践

本文以w飞机制造公司的财务专项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为例,来具体分析内部审计在公司法律风险控制中的价值提升,进而为企业增加价值的实践做法。

(一)背景分析

1.填报专业法律法规及法律风险事件,形成公司法律风险事件库

公司法律风险分类框架包括19个类别,一级法律风险类别51项,二级法律风险类别82项。依据公司“法律风险分类框架”,法律风险管理办公室最终辩识了562个风险事件,形成了公司的法律风险清单,公司法律风险事件较多的类别是采购生产(76项)、人力资源(74项)、工程建设(68项)、**产品项目(64项)以及财务管理(55项)。

公司重点关注法律风险领域6类,分别为客服管理法律风险、规章制度法律风险、商业秘密法律风险、合同解除及违约法律风险、产品管理法律风险和廉政管理法律风险,涉及35个法律行为。针对这35个法律风险行为,组织责任单位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并分阶段进行跟踪、考核。

2.以内部审计强化对法律风险管理的再监督

在建立风险事件库的基础上,公司管理层始终强调要强化内部审计对法律风险管理的再监督作用,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管理活动,对公司防范法律风险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要深入主业保驾护航,在每年实施一系列财务专项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等监督工作的基础上,积累审计工作经验。

(二)主要做法

公司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审计检查评价公司内部各种业务的合理性及其执行的有效性,并对审计过程中所发F的重大问题进行法律风险防控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1.做好充分的审前调查,评估业务法律风险,确定重点审计领域

在开展对公司各业务领域的审计时,审计人员往往具备充足的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却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在开展审计工作前,应做好充分的审前准备,了解与生产经营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为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保持敏感的法律风险嗅觉奠定基础。

(1)初步了解七项法律体系,即宪法和宪法相关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2)根据内部审计业务范围,初步确定法律法规依据,基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①会计审计类41项规定;②经济法、民商法类129项规定;③税法参考法规类190项规定。

(3)公司审计部门加强“审前调查”,查找关键业务法律风险领域:一是搜集查看重要业务资料,摸清公司关键业务领域、规模及其涉及的重要法律风险;二是访谈关键人员,与法律风控人员进行充分交流,了解公司重大风险领域及风险管控情况等信息,与具体业务操作人员交流,了解重要业务交易方式、主要业务流程、关键岗位职责等信息;三是审计组根据查看资料和访谈了解到的情况,及时讨论审议,评估关键业务法律风险、寻找审计切入点、确定重点审计领域,探讨审计方法。

2.联合专业力量,拟订审计方案,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方法

为了有效弥补审计人员法律知识不足的缺陷,联合公司法律风控专业人员组成审计组,为审计人员在公司重点业务类型、重点法律风险领域、风险管控特点、易出现管控缺陷的环节等方面提供业务指导,与审计人员一起共同拟订审计方案,确定审计范围,商讨具体的审计方法,并全程参与审计过程。联合审计组对公司财务专项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确定审计关键环节为审计重点,具体表现如下。

(1)财务专项审计关键业务环节。财务业务循环主要包括以下5个: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投资与筹资循环。除了货币资金会计科目以外,这5个业务循环对应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所有其他会计科目。

(2)内部控制审计关键业务环节。根据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应用指引,28项内部控制指引均为关键业务环节,其中属于公司内部审计重点关注的19项关键业务有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指引、存货管理内部控制指引、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指引、战略规划内部控制指引、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指引等。

3.实施对公司财务专项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有效控制法律风险

(1)财务专项审计。以下以抽取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投资与筹资循环3个关键业务循环为例,说明在审计过程中关注的重大法律风险点并如何实施管控。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年度财务专项审计任务是每年度的审计计划之一,在2014年度对某集团公司以上三个业务循环的财务专项审计中,审计组确认了以下六个重大法律风险,其中第①项属于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审计内容,第②和③项属于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内容,第④、⑤和⑥项属于投资与筹资循环审计内容。

这6个重大法律风险和整改情况分别如下:①部分职工未按劳动法签订劳动合同。C公司与D公司属于不同的法人主体,无股权控制关系,而法人代表、经理人员等同一套班子成员,两个公司共计5100人,均与C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中有850人实际是D公司的人员。审计报告提出后,850人与D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原合同终止;②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2,400.00万元未清理,存在款项回收的法律风险。审计报告提出后,公司制订了清理计划,并协同法律部门实施了清欠工作,收回长期挂账的款项共2,200.00万元,剩余200万元于下年度收回;③公司房产税存在重大涉税法律风险。公司没有就房产税免税事宜在景德镇地方税局进行审批或备案,没有取得地方税务局关于军品生产经营用房免税的相关手续。审计报告提出后,公司补办了相关手续,为2014年免交房产税约400万元实施了有效防控;④投资管控存在重大管控风险,对15家投资企业年均投资收益率为3.29%,审计报告提出后,公司组织了内部审计部门对被投资单位进行了专项审计,发现审计问题20条并实施了整改,有效实施了对投资法律风险的管控;⑤公司历年来向已无产权关系的经营业绩非常差的a企业提供了经营借款共计700多万元,并签订了借款协议,款项回收存在重大法律风险。审计报告提出后,立即对a企业的经营借款终止,有效地将借款风险转移给了a企业的母公司B公司;⑥截至2014年末,公司共有**项科研费研制项目超垫支,累计垫支1亿多资金。审计报告提出后,针对科研费垫支数额较大情况,公司及时落实责任部门,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沟通、汇报,将未到位的资金尽快到位,有效降低了公司科研费筹资风险和缓解了资金压力。

(2)内部控制审计。以下抽取对“存货管理”和“合同管理”两个内部控制的审计举例,说明在审计过程中关注的重要法律风险点并如何实施管控。

第一,存货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为了进一步加强非正常存货管理,有效防范非正常存货的法律风险,2015年6月,审计部门实施了对公司非正常存货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在2014年11月公司年度财产清查填报的非正常存货基础上,审计组进行了整理筛选,通过公司信息平台下发审计通知,要求各单位认真填报非正常存货形成原因、拟处理建议等,结果如下:积压呆滞2700万元,残损变质640万元,技术淘汰320万元,盘亏29万元,合计3689万元。

此次非正常存货专项审计发现以下三项重要法律风险点:①2014年及以前年度公司财务部门没有对存货减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②对因停产、技术淘汰等原因造成的积压存货处理不及时;③对单位内部可调剂使用的积压存货调剂态度不积极。

资产使用与监督部门有效实施了对这三项风险的跟踪监督管控:①2015年12月31日,公司财务部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500万元;②某型号标准件、成附件1310万元按需调剂给e公司,该积压存货均为进口件,质量较好,公司所属子公司e公司业务范围中包括对该标准件、成附件使用或销售,以此盘活资产,减少资金积压。

第二,合同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为了进一步夯实合同管理基础,防范合同法律风险,公司规划部、财务部和纪检监察与审计部组成联合审计组,每半年对公司合同管理进行审计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及解除情况,合同对方资质审核管理情况,纸质合同归档情况,合同台账及档案管理情况,合同发票管理情况,合同信息化系统中合同编制规范性和合同支撑材料上传规范性等,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合同档案管理、履行、变更、解除管理现场检查(80分),第二部分是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检查(20分),第三部分各职能部门会签审核合同及时性。

2015年下半年针对20个业务单位合同管理审计考核结果,确认了4个重要法律风险:合同台账信息要素不全;合同发票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合同付款凭证和资料报送不及时;合同签订时间滞后。

各有关单位针对以上风险实施了以下整改,起到了良好的合同法律风险防控效果:统一了合同台账模本,增加了合同到货、报账、付款等合同履行信息要素;建立了本单位合同发票台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报送合同付款计划和资料;严格执行先签订合同后履行义务。

(三)取得的实效

1.推动企业价值提升

一是公司从上到下法律风险防控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推动了财务专项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体系的完善。

2.内部审计自身价值得到提升

将法律风险防控渗透到财务专项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各个关键业务环节,打破了对内部审计只会查查账、看看表的固有认识,拓宽了内部审计的监督范围,是对传统内部审计概念的大胆创新和突破,是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提升了计人员的监督能力,进而提升了内部审计的监督价值。

三、内部审计参与法律风险控制的思考和建议

(一)以法律风险防控为切入点,将内部审计工作全方位并准确渗入到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

法律风险只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全面风险管理是个系统过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控制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其职能只要体现在对风险管理的再监控活动中,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二)完善审计人员专业结构,充实内部审计人员队伍

内部审计要想有效参与公司业务风险控制,审计人员还应吸收具有风险管理、信息技术、法律、金融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充实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而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创新审计方法,拓宽审计思路。

合同管理与审计篇7

二、银行内部审计杠杆作用表现

三、银行内部审计能发挥杠杆作用的原因分析

(一)在提高风险性监管有效性方面

1.银行内部审计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为其杠杆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内在条件

首先,内部审计自身的发展日益重视参与银行风险管理。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把评价和改善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所有的风险管理活动都是内部审计对象。

其次,内在需求与外来压力促使银行管理层日益重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从内在需求看,随着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受巴林银行及安然等事件的影响银行管理层日益重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系统。他们需要有一个部门能够不断地对风险管理系统进行评价,并能适时提出有益的建议。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使其最适合充当这种角色。从外来压力看,在各国监管规定中,银行管理层始终对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系统负有最终责任。如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相关规定。银行管理层是否勤勉地履行了责任是风险性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来自监管部门的压力,银行管理层积极在银行内部寻求分散自身风险与责任的方法与对象,能在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部审计成为首选。管理层积极为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创造条件从而有效转移自身风险。

2.风险性监管的特点为银行内部审计杠杆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外在需求

另一方面,相对于合规性监管来说,风险性监管的特点决定了其对银行内部审计作用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1)由于银行业务的不透明性及其风险的特殊性,银

行外部人员不可能完全、及时地掌握其风险,而在银行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银行内部审计却能渗透到风险管理的各个方面。(2)在银行经营与管理新形势下,要实现在全面评估、持续监控的基础上突出对银行高风险领域的事前或事中监管就必须依赖于可信赖的银行内部审计。近年来银行经营与管理出现了电子化、国际化、金融创新与规模扩张等新形势。信息技术风险主要存在于决策与运用过程中,控制风险需要持续的事前事中监控;跨国分支行的风险管理普遍薄弱,但由于至少涉及两个国家,其监管存在法律、地理、语言等障碍;在银行金融创新、机构合并与规模扩张中,风险随之发生变化,而且各家银行的风险变化也不尽相同。内部审计熟知本行情况,在各国监管资源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为捷径。(3)由于银行分支机构多、业务复杂多变,相对于外部审计来说,监管者主要是信赖银行内部审计来获得充分而可靠的银行数据。如果内部审计不可信赖,银行提供的资料、数据贫乏且不可靠,则监管人员将检查重点放在测试账务记录、风险资产价值等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上,监管方法就不是风险性监管而是合规性监管了。

(二)在合理控制监管成本方面

监管成本可以分为直接资源成本和间接效率损失。

1.直接资源成本

直接资源成本可分为行政成本和守法成本。由监管部门负担的直接资源成本称为行政成本。如监管部门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守法成本是指银行因遵守监管规定付出的成本。如为配合监管提供检查场地、人员的支出等。长期以来,监管与被监管者都面临着如何降低高额监管成本问题。由于风险性监管的全面性、持续性特点,如果不能利用可信赖的银行内部审计,监管部门就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检查、评估,导致直接资源成本大幅上升。反之,内部审计工作可信赖,审计成果可以同时被银行、监管者利用,则能大大降低银行与监管当局成本:对监管者来说避免了对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复,减少了不必要的行政成本支出。对银行来说,就不会出现频繁的外部审计、检查增加银行支出、干扰银行正常工作的情况。

2.间接效率损失

间接效率损失主要表现为因监管的实施导致银行竞争力的下降与道德风险的产生。

一方面,可信赖的银行内部审计通过控制风险保持银行的竞争力。银行面临的风险小,来自监管方面的限制少银行有实力与空间来提高竞争力。银行只有在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检查、鉴证、评价及建设职能,才能在降低风险的同时提高其竞争力。

另一方面,可信赖的银行内审可以减少银行道德风险的发生。如果监管者不能有效地利用、监督银行内部审计,而大量采用直接检查或外部审计,这种单方面的行为会导致董事会及高级管理者无意自律,使银行面临道德风险。银行的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会认为只要监管者评定的风险等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就是安全的,有意去冒险,或者虽无意冒险但却疏于防范,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反之,如果监管者在监管中抓住银行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地监督银行经营管理行为,同时银行董事及高级管理者在保证内部审计有效性上负有最终责任,这就使其在监管中承担压力,无法袖手旁观,减少了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

四、发挥银行内部审计的杠杆作用,当前我国银监会与银行应采取的措施

为了保证银行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及许多国家的监管部门及银行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风险性监管正在我国逐步实行,当前银监会与银行应采取积极措施发展银行内部审计,为风险性监管的有效实行创造条件。

(一)银监会

1.出台针对银行内部审计的指引。目前监管部门对银行内部审计的规定只是在有关银行内部控制等文件中简单涉及,操作性不强。各家商业银行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内部审计的具体办法。银监会需要结合银行业特点,参照审计署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制订针对银行内部审计的指引。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两部分:第一,关于银行内部审计的有关要求。如内部审计的目标、方法、独立性、人员素质、银行管理层在内部审计建设中的责任、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及监管检查人员间的合作与交流、信息技术等特殊领域的审计等。第二,监管当局如何对银行内部审计实施监管。如检查的原则、方法、评估的标准与等级等。指引既能作为检查人员评估银行内部审计的依据与指导,也能作为银行管理层及审计人员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及进行自我评估的重要参照物。

2.建立对银行内部审计的监督与评估。目前银监会尚未开展专门针对银行内部审计的检查及评估。只有在出台前面所提指引的基础上加强对银行内部审计的监督与评估才能真正提高银行内部审计的水平。可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举行周期性的会议、现场评估、制订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向监管者报告制度、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获得有关内部审计的信息等方法。将对银行内部审计的检查及评估作为风险性监管的每个监管周期的基础性工作。同时要保证监管人员能充分而及时地接触到银行内部审计资源,如审计人员、工作底稿、工作计划、方法、报告及预算等。检查及评估的内容有:内部审计的质量及范围、审计人员及其管理部门的能力等。如果评估结果为不可信赖,监管人员应调整检查范围,并就相关问题同银行有关部门进行交流,同时向监管部门汇报以确定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将对内部审计的评估结果直接反映在银行风险评级体系的管理成分等级及综合等级中。检查报告中应包含对内部审计充足性的评论、存在的重要问题及推荐的改进办法等。

3.建立与银行内部审计、外部审计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监管部门与银行内部、外部审计人员间的合作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多年来一直提倡的,已在很多国家收到了成效。同国外相比,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差距很大。所以银监会在推行风险性监管时应建立与三方审计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各方的力量。监管者应定期同内部审计管理者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如监管政策对银行风险管理系统的影响、监管中发现的问题等。理想状态是监管者并不需要检查所有的银行内部审计报告,但必须建立同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经常性会晤,以体现服务为主,监督为辅的监管理念。外部审计需要评价并利用内部审计工作。以银行为主的金融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内容,同时国家审计依法对国有银行的内部审计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随着我国银行上市步伐的加快,会计师事务所在银行审计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监管部门可利用这两种外部审计力量从另一个角度对银行内部审计进行监督和指导。

(二)银行

近年来,我国很多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了很大加强,但如发挥其在风险性监管中的杠杆作用,银行内部审计还急需发展。

1.确立内部审计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风险管理已经被国内银行提上了重要位置,很多银行都设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但内部审计尚没有在风险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外银行内部审计的职能不仅是监督,更重在评价与建设。但我国银行内部审计缺乏评价与建设职能。以一项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为例,国外银行内部审计在其建立时就可以评价该制度的合理性,而我国银行内部审计只能在该项制度建立后,评价其执行是否合规。审计的层次低,因而在风险管理中作用小。所以当务之急是要通过提高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乃至整个银行中的地位,提高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促进其作用的发挥。

2.拓展审计领域,充分发挥银行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内部审计可以评估银行风险识别的充分性、风险衡量的恰当性及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发挥自己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求日益复杂的情况下,银行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防范。事前、事中的风险评估已成为国外银行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及早确认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但目前我国银行内部审计尚处在查错防弊、开展合规性审计阶段,局限于对经营部门及营业机构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各项业务情况的事后审计等,而对于相关决策部门经营战略确立的恰当性、规章制度制订的合理性、新产品新业务设计的完善性缺乏风险评估。例如很多银行往往是先有新产品、新业务,再有风险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甚至是只有出了风险,银行才会制订相应的管理程序。审计的层次低,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今后应积极拓展内部审计领域,强调事中及事前审计,要确保在经营战略的确立、规章制度的制订、新产品及新业务的设计过程中就有适当的风险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使内部审计能够通过风险评估的结果、建议直接影响银行经营政策的制订,确保银行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力求从源头上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使银行真正做到“风险先行”。这种工作重心的前移,不但能使内部审计避免出现只重视细枝末节,忽略了主要风险的情况,而且有利于提升其在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3.严格区分内部审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权限与职责,保持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从国外的实践来看,随着银行内部审计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银行管理层甚至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常常会难以区分风险管理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易把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变成风险管理措施的设计与执行者,从而使其丧失独立性。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内部审计程序、审计委员会章程、公司治理等方面应严格区分银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部门的业务范围。

4.提高内部审计自身的实力。在方法上,实行风险基础内部审计。风险基础内部审计扩大并重新定位审计的范围从重在监控转向重在评估。同过去的审计方式相比,风险基础内部审计更加关注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不但可以保证充分的审计覆盖面,而且对每一个领域都会根据其风险评价结果有不同的审计频率与深度,增强对风险的控制作用。在风险管理成为银行与监管当局关心的首要问题时,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的发展成为必然。在手段上,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发展非现场审计。在人员素质上,除了需具备会计、审计、计算机、法律的相关知识外,应迫切提高风险管理知识水平。

5.内部审计人员要恰当处理与监管者、银行管理层及注册会计师间的关系。内部审计具有服务内向性的特点,内部审计人员既要借助与监管当局的联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更要与银行管理部门增进交流,加强理解。只有在得到管理部门理解与支持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的杠杆作用。根据我国的现行规定,上市银行的财务报告需同时接受境内、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他们在审计方面有很多丰富的经验。内部审计在接受其监督的同时,应积极加强与其交流、合作,学习其先进的审计观念及方法,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2]internalandexternalaudit[S].ComptrollersHandbook,2003.

[3]陈建华。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合同管理与审计篇8

关键词: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同管理绩效审计是审计部门对一系列的合同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的过程。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审计部门了解审计事项和梳理风险点,有利于其发现合同管理的薄弱环节,促进合同管理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并从根本上改善合同管理,切实提高管理绩效。

一、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模式

构建模式包括基于项目管理和基于过程参与两种。前者将合同管理作为特定的项目,借鉴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后者从合同的准备、订立、履行、后续管理等事前、事中、事后阶段对合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阶段:(1)合同管理制度与机制建设,主要关注合同管理部门设立与人员配备、合同管理岗位与环节设置、制度建立以及机制建设。(2)合同准备阶段,主要关注合同项目的可行性、效益性和真实性,确认合同项目是否列入年度计划或经有效授权与批准。(3)合同订立阶段,主要评价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合同标的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合同价格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和合同要式的规范性。(4)合同履行阶段,主要关注合同实际、合理、有效履行,针对不能履行合同与不履行合同的行为采取法律救济的情况。(5)合同的后续管理阶段,主要关注合同档案的完整性、合同监督检查的及时性以及问题纠正与改进的有效性等。由于大多数单位均未明确专门的部门具体负责合同的管理工作,且从审计实践中也可得知,按管理过程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最为直接、实用,因此本文选择过程参与模式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和确立

在选取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对于合同管理的绩效评价,处于不同的阶段,绩效评价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2)全面性原则。对合同管理的绩效做出正确的评价,通常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充分反映评价客体的整体特征。(3)可行性原则。应根据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的实际需要和现实可能来设计指标,确保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立足于主、客观条件。

指标的选取应从合同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和有效性评价入手,贯穿合同的立项、签约、履约、后续管理等各个环节,主要围绕合同管理合规性,即合同管理活动遵守法律法规、内部管理制度的情况;经济性,即实现合同管理目的所耗费成本的最小化;效率性,即投入耗费的成本和产出的服务、产品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效果性,即活动的预期结果和实际效果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通过筛选,笔者最终确立由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一)合同管理制度与机制建设

1.合同管理部门设立与人员配备。包括:(1)合同管理部门独立性评价,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存在专门、独立的合同管理部门,其职责是否明确、合理;是否明确合同管理部门的权限范围,合同管理部门履行职责时是否不受其他业务部门的不当干涉。(2)人员专职化评价,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配备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且专门负责合同管理事项。

2.制度建立。包括:(1)合同管理制度建立与健全度,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制订包括内控制度的合同管理制度,制度是否合理、有无明显缺陷、是否符合相关规定。(2)制度与实际情况匹配性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管理制度是否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符。(3)制度修订效率评价,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管理制度是否根据上级单位的规定以及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予以修订。

3.合同管理岗位与环节设置。包括:(1)岗位责任制建立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建立与合同管理有关的岗位责任制,评价其是否涵盖合同审批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等内容。(2)岗位职责分工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管理是否实行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不相容岗位相互牵制,合同管理全过程的透明度是否提高,是否防止暗箱操作。(3)岗位职责落实评价,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管理岗位职责是否落实到岗到人,岗位人员是否了解自己的岗位、明确自身的职责。(4)管理环节设置评价,属于经济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管理环节是否冗繁,是否增加了合同成本。

4.机制建设。包括:(1)内控机制建立与健全度,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的内控机制。(2)内控机制运行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管理内控制度是否得到了切实遵循,有无管理失控的现象。(3)沟通机制建立与健全度,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建立和健全合同管理沟通机制,是否存在畅通、便捷的沟通渠道。(4)沟通机制运行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沟通机制运行是否高效,合同管理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能否及时有效的沟通。(5)成本核算分析机制建立与健全度,属于经济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分析机制,是否涵盖成本核算、成本分析、频率、报告与风险提示等内容。(6)成本核算分析机制运行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全面有效开展成本核算分析工作,分析是否到位,频率是否合理,是否及时将分析情况进行报告,发现风险是否及时给予风险提示。

(二)合同准备

1.合同缔约方资质调查。包括:(1)合同缔约方资信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对合同缔约方是否进行资信调查,调查其信用状况,是否具有完成合同行为的资质,是否具备法人资格或取得法人授权等。(2)合同缔约方履约能力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对合同缔约方进行评价,拒绝与无履约能力、未经国家质量管理部门认可的单位签订合同。

2.合同价格信息资源收集。主要包括合同价格比较分析评价,属于经济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利用所掌握的价格信息,对参与投标或合同谈判的单位所报价格与掌握的价格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使招标标的或最终的合同价格趋向经济、合理。

(三)合同订立

1.项目招标。包括:(1)招标实行率,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明确哪些合同必须履行论证、招投标程序以及实际落实情况如何,是否存在应招投标却没有招投标的合同。计算公式为:招标实行率=实行招标程序的合同/应实行招标程序的合同×100%。(2)中标价格节支率,属于经济性指标,评价要点为中标价格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能够为单位节约合理的支出和成本。计算公式为:中标价格节支率=(价格均价-中标价格)/价格均价×100%。(3)招标工作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选定了合格中标单位,能否通过招标获得质优的货物、满意的服务等。

2.财务审核。包括:(1)会计部门审核率,属于经济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是否经过会计财务部门的财务审核,是否安排了相应的财务预算,是否存在无计划或浪费现象。计算公式为:会计部门审核率=会计部门已审核的合同/会计部门应审核的合同×100%。(2)财务审核评价,属于经济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涉及的经济事项是否符合单位业务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单位的经济规划,尤为关注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

3.法律审核。包括:(1)法务部门审核率,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是否经过法律事务部门的法律审核,能够采纳法律审核意见。计算公式为:法律部门审核率=法律部门已审核的合同/法律部门应审核的合同×100%。(2)法律审核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涉及标的的名称是否规范,审查数量和质量表述是否正确,审查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是否明确和合理,违反合同的责任是否明确。

4.单位负责人审批。包括:(1)内部审批率,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确定是否所有的合同都经过内部审批,查找未经审批私自签订合同的情况。计算公式为:内部审批率=内部已审批的合同/内部应审批的合同×100%。(2)审批效率评价,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计算审批流转的平均周期。(3)审批权限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有无滥用授权、超越职权的行为。(4)审批程序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审批程序是否合规。

5.合同缔约评价主体与内容。包括:(1)合同缔约主体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缔约主体是否与中标单位一致,是否出现合同转让的违规事项。(2)合同条款准确性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条款是否体现双方真实意愿,是否公平、合理、严谨,是否存在不必要的歧义。(3)合同条款完整性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条款是否完整,是否涵盖标的名称、数量、质量、期限、地点、方式和违约责任等内容。(4)合同条款合规性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的条款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无损害国家利益、公司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项,有无签订无效合同的情况。(5)合同风险关注度,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对合同存在的法律风险、经济风险是否足够关注并加以防范。

6.合同缔约方式与效率。包括:(1)合同缔约方式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的订立方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当事人的约定。按法律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或按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2)合同缔约效率评价,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应在经济事项发生前订立,即是否存在经济事项先于合同签订的现象。

(四)合同履行

1.合同的变更与新增。包括:(1)变更合同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正在执行的合同,凡涉及合同价款等核心合同条款变动,应重新签订合同而非签订补充协议。(2)新增合同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执行中需要增加新合同的情况,应审查新增合同的必要性以及是否合规、合理、经济等。

2.合同履约比例与效果。包括:(1)合同履约率,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检查合同按时按质履行的情况,确定其数量和比例。计算公式为:合同履约率=已按时按质履行的合同/计算期内应履行的合同×100%。(2)合同履约满意度,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调查合同履约状况,了解合同履约的满意程度。

3.合同标的物和利益归属评价。包括:(1)合同利益归属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审查合同业务的利益是否完全归属被审计单位。(2)合同标的物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标的物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存在将受管理程序约束的经济事项变通为不受约束的经济事项。

4.违约情况处置。主要包括违约责任追究与应对,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履行出现违约,是否能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应对或追究。

(五)合同后续管理

1.合同监督检查。包括:(1)合同真实性审查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审查合同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或获取非法利益,防范利用“阴阳合同”、虚假合同骗取资金的违法行为。(2)合同程序审查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审查合同是否按照程序办理,是否存在事先签订合同再报批或未针对经济活动签订合同的现象。(3)合同履行检查评价,属于效果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审查合同是否按照订立的条款全面、诚信、及时履行。

2.合同专用章使用和保管。主要包括合同专用章使用和保管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专用章的使用和保管是否符合公司的规定,有无丢失、滥用行为。

3.合同纳税与档案管理。包括:(1)印花税的缴纳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应缴纳印花税的合同是否按规定缴纳。(2)档案建立与健全度,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档案是否分类、按序装订归类保管,应做到全程资料齐全、有书面资料可供查询。(3)建档效率评价,属于效率性指标,评价要点为是否及时建立并实时维护合同档案。(4)档案管理评价,属于合规性指标,评价要点为合同档案专人专柜保管,档案的查阅、借用、复制是否建立相关登记簿,档案工作人员因调动、退职、退休等离开工作岗位时,或向本单位档案部门移交档案时是否履行交接手续。

三、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和指标赋值方法

(一)专家咨询问卷设计

为科学确定合同管理绩效审计指标权重,笔者采用德尔菲法,即专家咨询法获取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判断。考虑到专家组成员过多将会使计算过程过于复杂,也为减少偶然因素和专家个人偏好对结果的影响,其数量不应超过10名,且应包括合同管理的法律专家、管理学专家、合同管理制度的设计者、合同管理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员、审核合同的法律事务人员、审核合同的会计人员以及合同管理的具体操作人员等。各个专家应在完全独立的环境下确定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

(二)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确定

各个专家完成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判断后,计算所有专家的判断数值之和,去掉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后进行算术平均。确定最终的权重的计算公式为:w=(∑Ki-Kmax-Kmin)/(n-2),其中Ki为各专家对指标权重的判断数值;Kmax和Kmin分别为专家对指标权重判断的最大和最小值;n小于等于10;w为最终确定的权重。

(三)评价指标赋值方法

定量指标可利用计算公式直接取得得分。例如招标实行率利用公式计算的结果为X%,则此项定量指标为X分。对于定性指标,通过调查问卷并应用格栅获取法对其赋值。该方法中一个格栅由元素和属性组成,每一个元素均可被属性的一级或另一级描述。而一个元素的属性可以用一个线性的尺度来表述,大多情况下通过具有1至5刻度或1至7刻度的尺度来表示,该标准在整个过程中应保持一致。笔者在建立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已完成格栅组成元素的确定,下面主要完成属性的判断,然后通过各属性对各指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判断打分。本文选用五等级百分制划分法,评价等级分为优秀,即90至100分;良好,即80至89分;中等,即70至79分;一般,即60至69分;很差,即60分以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问卷中对评价指标的等级判断及评分,确定定性评价指标的分值。

(四)评价指标总体归纳

本文对评价指标的总体归纳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评价指标的类型,参考指标的分值分别对合同管理绩效审计评价作出描述性的评价;另一种是根据评价指标分值乘以相应权重并累加得出相应的总体评价分值。这两种方式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X

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与审计篇9

关键词:后新公共管理;协同政府;政府绩效审计

一、后新公共管理下的政府协同治理综述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下开展了对公共部门进行竞争、分权性管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质量的改革,但随着政府改革向深层推进,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也带来了民主价值的弱化、组织结构和公共服务的“碎片化”等问题。(曾维和,2009)这种分权和竞争的机制导致了公共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协调,忽视了政府作为国家治理参与主体是一个整体,反而影响了公共部门的管理效率。为此,西方理论和实务界针对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日益凸现出的问题,探讨可能的改进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协同政府”(后称之为“整体政府”)思想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成为政府改革的趋势,并逐步推广。协同政府是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协调,消除政策相互抵触的状况,有效利用稀缺资源,使某一政策领域的不同利益主体团结协作,为公众提供无缝隙的而非互相分离的服务(pollitt,2003)。横向即促进中央各部门和专业机构的团结协作,纵向即中央对更多的下属机构实施控制。“整体政府”强调在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采用交互的、协作的和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与技术,促使各种公共管理主体(政府、社会组织、私人组织以及政府内部各层级与各部门等)在共同的管理活动中协调一致,达到功能整合、消除排斥的政策情境,有效利用稀缺资源为公民提供无缝隙服务(tomChristensen,2006)。可见,为克服新公共管理改革中的“碎片化”问题,协同政府改革的重点已经从部门分权、竞争转变到中央相对集权,注重国家治理全局战略、强调政府内部部门间的合作治理。我国的理论界也开始探讨协同政府改革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发。曾维和(2009)在参考协同政府改革模式上,也提出了“大部制改革”思路,即建立以部门、权力与利益为轴心的三大机制:结构化的部门协调与配合机制;制度化的权力协调与制约机制;民主化的利益协调与消解机制。唐兴霖(2011)提出对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论要进行研究、分析、批判、吸收,根据当代中国的实际国情和中国公共管理的实践需要来设计理论,把科学性和本土化有机结合起来。政府绩效审计产生于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审计人员对政府使用公共资源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进行审计评价,行使监督职能,提出改进建议。它属于政府绩效管理范畴。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应该借鉴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学者也在逐渐认同协同政府的作用。王会金和戚振东(2013)认为政府绩效审计开展绩效审计时,应当以协同的思想,整合社会监督资源力量,促进政府绩效审计顺利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协同包括政府绩效审计战略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协同。

二、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近年来的财政收入增长不及财政支出增加凸显了公共财政资金的稀缺性。而近年来屡屡爆出如800万人行天桥刚用5年就被拆除、刚通车5天的辅道因铺设电缆又要挖开等短命工程造成公共资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为了合理、有效、公平地使用公共财政资金,在保证真实、合法地使用公共财政资金前提条件下,必须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进行政府绩效管理。因此,我国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地部署绩效审计的工作,但实践与理想目标差距甚远。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过多在探讨研究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设计、绩效审计与绩效评价的区别等微观操作层面,而欠缺了对理论层面的研究。政府对某项公共资金支出的绩效,往往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协作,而不能单从某个部门去进行审计评价其结果。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就是政府绩效审计与其他政府绩效评价、审计过程中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合作,没有整合社会监督的力量,浪费有限的审计资源,导致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发展缓慢甚至是受阻。

三、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协同治理

我国政府可以借鉴西方后公共管理的思想,从国家治理战略、多元绩效评价主体等协同角度开展政府绩效审计,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一)政府绩效审计战略与国家治理战略协同。国家治理就是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相互合作和协调,对公共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达到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目的。我国审计署在“十二五”审计工作

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但是从目前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来看,由于审计资源有限,真实合法性审计仍然占据主导,不加侧重地在所有部门和项目中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实施困难重重。绩效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公共资金的支出,政府部门在使用资金时是否合法合规,是否经过谨慎的调查研究,是我们发现查处腐败行为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应该基于国家治理的需要,与国家治理战略相协同,有侧重地制定未来工作战略规划来开展审计活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战略制定应该围绕国家治理的阶段任务、重点审查项目和发展趋势展开,规划具体的绩效审计项目,安排审计任务。例如,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绩效审计着力发现改进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2014)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政府绩效审计无疑是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重点。依据《预算法》(2015)内容,重点审查支出政策实施情况和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绩效情况。当然,地方审计机关实施的政府绩效审计不仅要与中央审计机关的审计战略协同,还要与地方政府治理战略协同,以满足全国绩效审计战略规划发展要求。这样一来,政府绩效审计未来重点工作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对公共部门、公共项目、公共资源和公共政策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围绕政府的反腐倡廉重点,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从国家治理的高度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优化配置公共资源,促使政府部门更好地履行公共管理责任,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二)政府绩效审计主体与其他绩效评价主体协同。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的目标就是“创建一个以相互依存为基础的、以协作为特征的、纵横协调的、多元统一的社会治理结构”。我国多元治理主体对政府的绩效评价主要由政府审计机关实施的绩效审计、财政部门实施的绩效评价,第三方对政府的绩效评价组成。在具体操作规范上,审计署在《国家审计准则》(2010)中明确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其中,效益性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效益性审计指的就是政府绩效审计。但这只是把政府绩效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审计任务,除此之外,至今没有具体的审计准则和具体操作指南。财政部自2009年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后,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政府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框架的规范,为全面推行财政绩效评价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依据。对政府绩效评价实施的第三方主体主要有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等高校机构,这种第三方评价实际上也是受政府的委托开展绩效评价的。目前,注册会计师没有可遵循的具体评价操作规范,高校的评价中心制定的评价体系也不尽相同。从目前来看,三个评价主体各自为营,几乎没有交叉,按照各自的“评价体系”具体实施绩效评价工作,最终出具的绩效评价结果相互利用程度也不高,这种分权带来的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缺乏协调和公共责任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整体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与国家治理战略协同的前提下,政府绩效审计应该与财政部门绩效评估、注册会计师评估及社会组织的评估协同,注重政府内部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实现多元化治理。首先,审计机关要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在完成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以改进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和质量为出发点,进行绩效审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其次,财政部门与审计机关、第三方评价主体之间展开合作,共享审计资料和审计数据,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上相互借鉴,充分利用各自出具的审计评价报告,逐渐减少重复交叉职能,节约政府审计评估资源。再次,政府委托第三方进行绩效审计评价,在政府的支持下保持高度的独立性,第三方主体与被审计单位、财政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与协作,充分获取审计资料和收集审计数据,评价结果,为政府审计绩效评价提供有力的鉴证。

作者:王莉莉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tomChristensen,perLagreid.张丽娜,袁何俊译.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作为一种新趋势的整体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6.9.

[2]温美琴,胡贵安.基于政府绩效评估视角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07.6.

合同管理与审计篇10

【关键词】内部审计;管理层;监督;违规

一、引言

2002年世界通讯公司爆出会计丑闻,而第一个发现这一财务丑闻的人是世界通讯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辛西亚・库珀。2009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名誉会长李金华在全国内部审计“双先”表彰会上提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至今没有建立起来,应该帮助和推动民营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在企业经营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更大的作用。

部分上市公司违规违纪、关联方交易、内部资金挪用等问题逐步暴露,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内部审计制度设计不合理,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导致企业管理混乱,现有机制未能有效地预防经济违规行为。上市公司现有的内部审计模式在查错防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有许多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经营环境变化,如何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成了学术界和企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二、内部审计部门与管理层的博弈分析

《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指出:公司实行内部审计制度,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对公司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和审计人员的职责,应当经董事会批准后实施。审计负责人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衡量和确定其资料是否正确、真实,反映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合理、有效,有无违法违纪、损失浪费等行为,从而督促企业遵守财经纪律,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管理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而且随着企业管控链条的延伸引发信息及资源的不可控性大大增加,因此内部审计人员需要特别监督管理层的行为,监督审查其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公司治理是否凌驾于特定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审计部门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监督审查作用,有效地缓解了委托问题,增大了管理层违规被查出的概率和机会成本,降低了管理层违规的可能性和动机。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不同模式(李云婷,2009),导致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以及内部审计效力不尽相同,但上市公司章程对于审计人员向董事会负责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且上市公司正在逐步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构建内部审计框架,这会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的利益与董事会的利益逐渐趋于一致,有利于内部审计更好地发挥效用。所以以下的博弈分析和“效率工资下的监督水平”模型都是基于内部审计模式为内部审计人员向董事会负责的情况。

由于内部审计独立性、重视程度、职能定位的不同,导致了内部审计监督水平的不同、内部审计效力的不同。而管理层对于不同的内部审计监督水平也会采取不同的努力程度、不同的执行公司政策的程度、不同的违规程度。因此内部审计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内部审计部门与管理层的博弈过程,一方是内部审计部门,另一方是管理层,也是被内部审计的对象。它们的博弈是关于管理层违规与否、违规程度与内部审计部门认真监督与否、监督水平的博弈。它们的博弈过程其实是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其战略式表达如下。参与人集合:内部审计部门i和管理层m,其博弈树如图1所示。

如果内部审计部门选择认真监督,则管理层必定选择不违规;若内部审计部门选择不认真监督,则管理层必定选择违规;当内部审计部门知道管理层这样的理性选择,则其必定会选择认真监督,管理层必定会选择不违规,则该博弈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认真监督,不违规。从这个分析中可以得出:向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部门对管理层的监督,将对管理层的违规行为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三、效率工资下的监督水平

管理层与内部审计部门的行为选择。管理层的策略有两种:违规和不违规;内部审计部门的策略也有两种:认真监督和不认真监督。这样管理层如何进行自己的行为选择最优化效用函数,如何选择自己的违规程度;内部审计部门如何进行自己的行为选择最优化效用函数,如何选择自己的监督水平成为主要问题。下面在效率工资监督问题模型修改的基础上,推导得出最优状态下的违规程度与监督水平,然后放宽关于内部审计模式的假设条件,对模型进行扩展,分析不同的内部审计模式对模型各变量的影响。其中,m:管理层,i:内部审计部门。

(一)管理层的效用函数

假设管理层可以得到效率工资,其效率工资与公司的经营状况相关,且内部审计部门监督水平(a)与是否查出管理层违规的概率呈正相关的关系。

1.m(x)=n-mx,公司运营良好带来的收益函数,其与违规程度呈负相关关系,n为截距,为一固定数,n的经济含义为管理层无违规表现时,所带来的经济收益。

2.r(x)=rx,管理层违规带来的个人收益与管理层违规程度(x)呈正相关关系,r为比例系数,r>m(因为管理层违规带来的收益肯定比公司运营良好带来的收益大,否则管理层不会铤而走险)。

3.p(a,x)=pax,0≤pax≤1,违规被查出的概率,其与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管理层的违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为比例系数。

4.L:管理层被查出违规的损失,设其为一定值。

5.管理层的效用函数为:

m=公司运营良好带来的效益+违规带来的个人收益-违规被查处的损失。

m=[1-p(a,x)][m(x)+r(x)]-p(a,x)L=(1-pax)(n-mx+rx)-paxL

管理层最优化效用函数的一阶条件:

(二)内部审计部门的效用函数

内部审计部门向董事会负责,内部审计部门的利益与董事会的利益一致。监督水平(a)与是否查出管理层违规的概率呈正相关的关系,内部审计部门监督水平(a)与内部审计部门的付出呈正相关关系,而内部审计部门的收益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查出违规。

1.p(a,x)=pax,0≤pax≤1,违规被查处的概率,其与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管理层的违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为比例系数。

2.g(x)=gx,内部审计部门查出管理层违规,避免了管理层行为对股东的损害,作为内部审计部门的收益,这里g为比例系数。

3.f(a)=fa2,内部审计部门监督的成本与监督水平呈正相关关系,a越高,成本越大,并且f(a)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即f'(a)>0,f"(a)>0,这里f是比例系数。

4.i=p(a,x)g(x)+[1-p(a,x)]×0-f(a)=pax×gx-fa2。

内部审计部门最优化效用函数的一阶条件:

(三)模型扩展

放宽以下假设:内部审计模式如《上市公司章程指引》所述,内部审计人员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上市公司选择的内部审计模式不同,导致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同、内部审计效力不同。内部审计独立性越强,监督水平a将会越高,违规被查出的概率比例系数p将会越高,违规查处的收益比例g的取值也会越高,内部审计部门查处违规的动机越强。如果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管理层,则比例系数g变为负数,内部审计部门监督的动机降低,可能会出现内部审计部门与管理层的合谋,内部审计的效力将会大大降低。

四、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策略

上市公司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既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设计影响内部审计效率。上市公司应该从内部审计适用范围与内部审计目的到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再到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设计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制度的指引下设计审计计划时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包括董事会及各种管理人员、外部审计师的意见;充分了解法律、法规的要求,行业或经济发展的趋势,并且在组织和控制审计计划的落实过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修改和补充。审计计划在完成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应当对其进行检查和考核。

上市公司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上市公司需要明确和细化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与管理层各自对内部审计负责的范围与职能,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履行对管理层的管理和经营活动合理性和合规性的审核工作,并直接负责对公司下属分支机构经营活动的审核计划和实施。

第二,提高内部审计在公司中的地位与职能,以确保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提供虚假审计信息。从上述模型的扩展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直接由董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领导,而不能由管理层领导,以加大内部审计的审计效力。并且要使得内部审计独立性得到保证,需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与审计委员会的良好沟通,所以加强审计委员会的建设也成为内部审计提高独立性的要求。

第三,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外部注册会计师的成果,进而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利用外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果,可发现内部审计中的疏忽与遗漏,注册会计师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与治理层沟通,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将沟通的结果转化为内部审计效率的提高。

第四,加强提高内审人员独立性,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内部审计人员不得承担经营管理责任,不能参与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执行,而只应承担与检查、评价和建议相关的审计责任。上市公司还应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对内部审计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创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积极推进内部审计人员资格化和人员结构多元化,优化群体结构。

第五,推进现代内部审计监督控制的信息化进程。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及业务系统管理逐步实现电子化、网络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引入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iamiS),改进审计理念、审计方法论以及监控手段等,将会提高信息审核的效率,增强信息审核的可验证性。与此同时,上市公司需要注意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使得信息录入、信息修改、审批等权限规范化。

【参考文献】

[1]陈丹萍.我国内部审计管理现状与对策[J].审计研究,2007(6).

[2]胡有顺,戴玉平.企业内部审计博弈分析与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2008(5).

[3]李云婷.浅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J].北方经济,2009(1).

[4]叶晓玲.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研究[J].会计之友,2007(7)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