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32:59

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篇1

关键词:档案管理;归档整理;分类;技巧

当我国引入现代化管理的模式与先进理念之后,无论在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与普遍运用,逐渐开始意识到了档案管理的重要价值与功能取向。一方面,在不断的实施档案管理的改革;另一方面,也在进行相关的匹配措施的研究与资源配置。在这种新的档案管理局面之下,有必要针对当前档案管理所面对的新情况,对其配套的归档整理分类问题及提升效率的技巧进行具体探讨。

1档案管理归档整理分类解析

1、内涵

不同的行业档案的类型、种类、数量、机密程度等也不相同。但是,从档案管理的本质来看,它的价值在于使数据、信息资源得到科学的管理,并能够在系统的管理中,方便保存、查询、提取、运用,以及按照管理程序进行的销毁等。因此,归档整理分类就非常关键。目前企事业单位、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档案管理体系,均有一定的培训,而且,已经将档案管理的归档整理分类作为了一个专门化的职能。

2、原t

从原则方面看,归档整理分类要求精准性、规范性。比如,精准性中,要求分类标准的准确、标识的简化、细则的清晰;再如,针对具体档案中的材料、价值的差异分析、等级划分,保管组织单位在不同种类中的对应性,目录的编辑、顺序的排列组合等。除了这些基本的原则之外,在归档整理分类制度、程序、装订,纸质、电子档案不同的运用形式,以及保存、转移、销毁等各个方面,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精准性、严肃性、规范性等。

3、注意事项

根据现阶段的档案管理及其归档整理分类现状、经验分析,应该注重在这个方面的可操作体系构建,这样就可以实现统筹规划、统一管理,通过方法、流程使归档整理分类在秩序的基础上,逐渐的形成简化、快捷、便利的主要特征与表现,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功能与价值体现的最大化;并将其转化为一种资源利用渠道,为进一步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治理提供牢靠的依据。

2档案管理归档整理分类技巧

1、以整理程序为准

一般而言,归档整理分类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在整理过程中,可以按照设计文件、文字材等进行进一步的项、子项方面的划分,这样在划分中形成一个制定程序的基础,然后,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要求,设计出一套与现阶段的档案管理改革相匹配的归档整理分类程序。而在分类方面,则主要集中于对方法的运用,以及技能的熟练性。具体来看,整理分类程序相对简单,重点是按照档案的性质、材料、种类、类型、对应部门等做好划分。程序与整理分类本身就属于一个密切关联的系统构成要素。因此,建议从这些构成要素出发,制订与其相符合的程序。比如,以科学归档文件的整理分类为例,一是对其进行收集,如在文字材料、设计文件的大类下,进一步从子项的外部、内部、会议,以及次子项等进行一一的对应收集、整理,再进行对应的整理、分类。再如,对于人事档案的整理分类,就可以按照时间、职能、级别等进行划分,然后,进一步整理、分类。总之,不同的档案管理对象,应该采取与其相适应的程序,但主要的思路应该明确,并坚持简化原则等。

2、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区别对待

现阶段的档案管理中有纸质、电子档案管理两种,所以需要区别对待。

(1)纸质档案

针对纸质档案可以按照传统的流程进行一些简化,在化繁为简之后,先进行一系列的收集、检查,然后,再按照原来的基本分类,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分类。这个方面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功夫。因为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在经过电子档转化的过程,已经实现了一次有序的整理、分类,所以,只需要在归档整理分类中细化、简化,保证其完整性、有效性、精准性即可;尽可能减少劳动要素中的资源浪费。

(2)电子档案

针对电子档案目前已经有了较专业的电子档案归档整理处理的软件,所以,在这个方面,重点应该放置在对于相关软件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训练,并做好技术性的安保措施。

3、技巧与方法说明

(1)以材料流向、流量为导向提升归档率

技巧与方法的使用,应该与效率结合起来。无论纸质、电子档案,都可以按照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的文件流向、流量进行归档率的计算,并针对性的安排归档整理工作的投入比例。在这个方面,可以透过建立的数据库、运用频率进行数据图表的制作,根据流向、流量趋势图谱进行进一步的归档率提升。

(2)透过职能确保范围、期限

不同的职能,所处理的档案归档、整理范围也不相同,但可以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划分不同的阶段,在明确数量、种类、类型、完整度、内容等基本要素的条件下,以机构、编制、职能设计出具体的方案,从而让机构的工作职能能够有理有序的体现在归档整理的范围、期限之内,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实现针对性的整理分类,提高效率。

(3)以“主体”为旨归的归档法

所谓以主体为旨归,指的是在从机构或组织团体本身出发。比如,以学校的档案管理为例,其中的归档整理分类,就可以透过“以我为用、以我有用”的主导原则,尽可能从其功能、价值、应用方向,进行具体的归档整理分类。可以理解为从用途的角度进行划分,有助于提升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

(4)行业标准先行,提高整理质量

行业标准导向的直接指向是整理质量问题。所以,一方面,要明确相关的国家管理规范、条例、细则;另一方面,在纸质、电子档案整理中,按照行业的基本标准,进行整理、立卷等。具体看,如文件材料之间的历史性联系、保存价值、分别立卷,还需要注意时间性、秘密性与非机密性等。

(5)归档范围、分类方案密切结合

目前来看,传统的纸质档案归档整理分类主要用于保存、核对;而电子档案则倾向于利用方面;所以,需要运用好计算机文件整理,如范围、方法的融合、代码表的编制等。在这个方面可以推荐使用南大之星软件,因为它在目前的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反响较好,也能够满足现阶段的电子档案归档整理分类的基本要求等。

3结束语

由于现阶段的归档整理分类因档案管理整体革新还处于量变的过程,所以,可以透过对相关的技术性解析,提升归档整理分类水平,为档案管理质量与水平提供更好的促进作用。具体来看,一方面可以按照系统论的理论思路与框架,构建起归档整理分类的可操作体系,使其与目前的档案管理改革相适应。另一方面,可以在区分纸质、电子档案的形式、用途、功能及现阶段的利用情况方面,按照上面所说的五个提高质量与效率的方法进行进一步整理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余红叶.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管理的创新模式与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4(05).

[2]章洁.浅谈档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档案与建设,2013(10).

[3]党珍珠.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J].科技与企业,2014(08).

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篇2

关键词:城管档案;档案管理;档案整理

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1]。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档案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了城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城管档案是指在城市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形式的城市管理活动历史记录。城管档案在城市管理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各项管理工作重要的参考与依据,也是反映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1城管档案的重要性

城管档案是对过去城市管理工作和历史情况的记录,完整翔实的城管档案可以为机关工作提供备查依据,对城管档案进行调研,则可以深入挖掘城市管理工作内在的规律,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最基础的参考资料。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扩,城市管理工作的难度也不断增加,问题不断增多。城管档案在此种发展形势下,其重要性越发突显,成为我国解决城市矛盾问题、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指引城市发展方向的最重要的数据信息来源与依据。

2城管档案归档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管档案收集、归档整理工作主要是由城管局来负责进行。城管局是城市管理中负责综合行政执法的部门,是由原事业单位“城管办”、“联合执法大队”演变而来。工作内容繁杂、档案管理意识不强等诸多因素使得城管档案工作一直是城管工作中一项次要性的工作。对城管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使得城管档案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被动的局面,在档案收集、归档整理、保管、编研利用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城管档案的归档整理方面。

归档整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与起点。档案归档整理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处于零散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与编目,组成有序体系的过程[2]。目前,在城管档案归档整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了档案的装订、分类以及排列等方面,其中,档案分类是问题较为突出的环节。

在档案分类上,没有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分类方案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而既使用“机构”又使用“问题”标准来进行分类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这种分类标准的交叉使用,使得档案文件分散归档,对文档的检全率具有较大影响。在《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中,归档文件的分类方法有三种,分别为保管期限-年度-机构、保管期限-年度-问题以及保管期限-年度,但在实际的归档文件分类中,采用级次分类法、收文发文分类法、文号分类法等方法的现象多有存在,这些分类方法不是全国统一的分类标准,在反映归档文件间的历史联系、形成规律以及文件内容方面多有不足,容易给文件检索与存取造成困难。

对于归档文件的排列问题,《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排列。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按文号排列、按问题排列或是全部文件都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现象十分普遍,给归档文件的存取以及整理造成困难。

3归档整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任何问题的存在都有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城管档案的归档整理问题也不例外,只有对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就城管档案管理中的归档整理问题而言,其成因主要是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质因素,当然,更深层的原因也与管理者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关。

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而档案整理环节,尤其是档案的分类,是最能体现其专业性的地方。目前,城管系统内的档案管理工作大多是粗放型的管理状态,远未达到专业化管理的水平。档案工作人员大多是兼职,设有专职档案员的部门较少,而即便在设有专职档案员的部门,具备档案专业高等教育水平的人才也是少之又少。档案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了城管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滞后于城管部门的整体发展。长时间停留在表面意义上的管理,未能达到专业化的管理水平,对城管档案管理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

城管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的缺乏,也使得城管档案管理各项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缺少了专业指导。如专业人员的缺乏使得档案分类方案的制订无法从单位实际出发来有效规范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导致了分类方法不具体、档案保管期限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的发生。

4提高城管档案归档整理工作成效的方法

4.1加强档案管理专职专业人员的设置与引进

专职与专业人员的设置与引进既是两个方面的事情,同时也是合二为一的。目前,多数城管部门的档案员是兼职,但随着城管档案管理事务的增多,兼职档案员已经无法胜任与满足城管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只有设立专职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才能更好的完成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同时,专职的岗位设立也体现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是吸引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条件。而对于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的引进,要从多渠道、多方面来进行,要从城管部门人力资源战略层面出发来进行。单位应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应提供更多的人才吸引条件,加强人才培训与平台的提升建设,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上升的空间,只有如此,才能吸引到高素质、高水平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投身到城管事业,才能为城管档案管理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4.2加强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加强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无疑是快速提升档案归档整理工作成效的有效方法。档案管理人员应对《文书档案管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进行学习领会,对实施细则要加强理解。培训内容应以日常工作的常用技能与常见问题进行重点加强,要少理论性多实用性,注重实效。培训应定期举行,可以派员进行外部培训,也可以在单位内部组织,聘请省市档案馆的专业人士进行指导讲座。

4.3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分类方案

档案分类是档案归档整理最重要的也是核心的内容,因此,制订科学合理的档案分类方案对于档案归档整理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档案分类方案要根据国家档案局2006年公布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要求以及《文书档案管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来制定。档案分类方案要使用正确的分类方法,要正确界定城管局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使保存的档案反映本局职能活动情况,维护其历史面貌。

科学合理的档案分类方案,需要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来完成,而且还要熟悉掌握本单位的工作职能、主要工作内容。鉴于城管局档案管理的专业水平,可以在档案分类方案的制定时请上级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协助指导,方案一旦确定,文件的归档整理便可以按照整理规则顺理成章的进行。

5结束语

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档案实体的管理秩序,使档案实体有序化、条理化,其意义与价值在于为整个管理工作提供一个严格有序的工作基础。城管档案归档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除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外,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强化档案管理意识,也是提高城管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篇3

论文关键词:合同档案,归类,管理,措施

1企业合同档案的特征

要想分析企业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就必须掌握企业合同档案的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1法律性

人类社会中,合同制度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法律制度。对于经济社会而言,合同以法律形式存在,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市场交易。合同在合同法的背景下,又赋予了法律效力。合同档案是一种原始记录,其记录内容包括合同变更、签订和终止整个过程,因此,合同档案具有法律特征。

1.2凭证性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会引发较多的经济纠纷。合同既是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和权利的凭证,又是法院及仲裁机构处理和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依据。因此,合同档案具有一定的凭证特征。

1.3规范特征

合同的签订、变更和终止等环节,必须要在合同法允许的范围内执行,也因此,赋予了合同档案规范的特征。就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而言,合同法均有明确规定。例如,订立合同的形式有3种,包括口头、书面及其他形式;内容方面,对合同的当事人姓名、数量、价款和住所等一般条款做了明确规定;还特别规定了合同的格式条款。只有赋予合同法律形式,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益。将合同作为档案保存时,一旦丢失某一部分,就失去了合同部分及全部法律效力,难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4相关文件多

企业合同档案既包括签订的合同文本,又包括签订前和签订后的任何一个有关材料,例如,签订前的洽谈、招投标,签订后的变更、解除和签订等。邀请函、招标书、投标书、评标报告、会议纪要、议价单、会签审批表及解除协议等,组成了合同档案,要想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就必须做好合同档案的归档工作。

1.5合同档案数量多

与行政机关相比,一个完备的企业,每年内制定的合同档案相对较多,少则几百件,多则几千件。在这种情况下,要区分两种合同档案的分类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做好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

2合同档案集分式归类方法分析

2.1以集分式归类原则为中心

从旧版及新版电力企业档案分类表来看,主要是依据科技档案和文书档案进行归类,科技档案包括电力生产、科研项目和建设项目准备。而文书档案包括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两大方面。在这种归类措施下,既给合同档案的分类整理增加了难度,又不利于合同档案的查找及统计管理。对合同档案进行归类时,要以集分式分类原则为中心,依据《合同法》中无名合同及有名合同的种类,重新制定。

2.2集分式分类表

根据我国合同法有关规定,适用于企业的有名合同包括:买卖合同,借款合同,运输合同,委托合同,技术合同,承揽合同,供用热力、水、电、气合同,技术合同及建设工程合同9种。依据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制定集分式分类表,并在分类表中,将合同档案分类归档,依次为60~69号。

有名合同,又叫作典型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中,确定其规则及名称的合同。无名合同,又叫作非典型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中,未确定其规则及名称的合同。本科会计毕业论文

2.3分类表的使用法方法

将合同档案分类归档过程中,年度、分类号以及件号共同组成档号,年度为签订合同的年份,与合同相对应的具体分类号码为分类号,件号是在相同年度、相同分类号中,按照合同签订时间顺序制定的流水号。“—”作为代码间裂解符号,代码用阿拉伯数值0~9标注。例如:2014—62—002,该档号表示2014年度,借款合同中的第二件合同档案。

3合同档案归类管理的注意事项

在把合同方案转交至档案室前,企业要安排一个部门,做好办理合同的相关工作,防止出现办理人员和部门相对分散,无法做好合同材料收集工作。

对合同编号实行统一编制,并由合同主办部门负责,从而有助于合同材料的统计、保管和利用。要按照相关原则编制合同编号。诸如,将合同分为几大类,同时采用特定符号标记,例如物资类可以采用wJ表示。随后依据时间顺序,在类别号里编制流水号。独立性是各个合同编号的特性,一旦制定,无特殊情况,不允许私自更改。采用合同编号排列法,对未移交的合同材料进行保管,从而实现简便、快捷地查找相关合同材料。

移交前,由合同主办部门统一负责收集合同材料,并保管好。相关文件多和合同档案数量多是合同档案的两大特征,因此,合同主办部门在收集合同材料时,要将与合同有关的一切文件资料进行收集。档案室要监督和检查合同主办部门合同材料的收集和保管工作,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

合同主办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年度全部合同材料上交至档案室。有些合同在签订结束后,存在变更、作废和解除等问题,难以确定合同最终办理时间。所以,尽量不要将刚签订的合同转移至档案室。对于此类档案,先由合同主办部门进行收集和保管,待合同办理时间确定后,转交至档案室。

4结语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合同方案的归类管理,大多采用分散式归类管理,给合同档案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不利于合同档案的查找和利用及统计管理。对于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来讲,充分利用其管理特性,采用集分式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于企业合同档案的有效管理。由此得出结论,在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中,集分式管理效果更好,更加实用,更符合企业合同管理的需求,能够在企业合同档案的查找、使用及统计中达到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林峰.企业合同档案管理难点问题分析及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3(20):231.

[2]王志伟.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初探[J].机电兵船档案,2015(4):40-43.

[3]李莹.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中合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J].商业文化月刊,2015(15):83-84.

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篇4

一、分类方案的选择

不同县直机关每年形成的归档材料多少不同,2010年政府机构改革后,除党群部门中的纪委、组织部、县委办公室,行政部门中的政府办公室、发改委、人事劳动,其他各部门每年形成的归档材料数量均较少,许多单位每年形成的归档材料不足50份。考虑移交县档案馆时对归档材料再整理的劳动量及复杂程度,建议每年形成档案材料较多的单位采用年度―保管期限―问题或组织机构三种分类方法联合的复合分类为宜;形成档案材料较少的单位采取年度―问题分类法比较合适。

1、年度―保管期限―问题或组织机构分类。这一分类方法符合《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和《文书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的要求,保留了原来的分类整理体系,只是将问题和事由作为卷内材料排列顺序的依据。这一方法与县档案馆档案分类方法一致,便于向档案馆移交,在实际工作中,这是多数单位正在使用的方法。

2、年度―问题分类。年初,机关文书处理部门总结分析往年档案材料,找出形成档案材料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本单位工作中肯定涉及的几个问题(工作),机关文书在工作中对形成的档案材料按不同问题进行分类装盒。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在年末整理时再具体考虑,不同问题作为材料分类排架的方法。

二、年度―问题分类的优点

1、简便易学。按年度―问题分类,县直机关文书岗位,多是由新参加工作的同志担任,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往往被调派到其他工作岗位,人员流动性大,按年度―问题分类,简便易学,容易掌握,档案材料整理也简单。

2、节约有限的档案保管资源。按年度―保管期限―问题或组织机构复合分类后,每个卷盒内的文件数量较少,装柜时,各保管期限之间还要预留一定空间,大大降低了档案盒、档案柜等档案装具的利用率,增加了目录、卷皮、卷盒的用量,增加了管理费用。按照年度―问题分类,同一问题的文件集中在一个盒内,装柜时,无需再预留空间,有效提高了档柜利用率,并省去倒柜的麻烦。

3、便于提供利用。实际工作中档案资料的查询、利用,查档者几乎全部是提出某项工作或事由,并附带不太准确的年度信息,少有人直接提供作者信息或文号,更没有从保管期限的角度提出查档要求的。

4、更符合国家《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规定文件归档要“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的整理规则。按年度―保管期限―问题分类整理排架,把同一事由的文件分散在不同的保管期限中,把历史联系人为地割裂开来,而年度―问题分类,同一事由的文件集中,更符合整理原则。

5、使“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及“平时归卷”变的易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由于归档整理技术性强、要求高、操作繁琐,在实际工作中,机关单位都是在下年初对上年度形成的档案材料,进行集中整理、阅卷、归档,而在归档的过程中,各单位基本上都是在县档案馆的指导下,由机关文书整理归档,少有单位能做到“平时归卷”。按年度―问题分类,表面上看,只是减少一个分类层次,实际上,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使“平时归卷”成为可能。

虽然按年度―问题分类有着许多优点,但选择这一分类方法也存在着在向档案馆移交时,要重新装盒、重新生成目录的弊病,综合平衡,利大于弊。

三、年度―问题分类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不宜分的太细,工作职责较单一的机关单位,设置问题一般不要超过10个,具有综合职能的单位问题设置也宜简不宜繁。如需设置15个问题或不同问题存在一定关联的,不宜采用年度―问题分类方式。

2、归档文件目录的编制。保管期限仍需鉴定划分,归档章的“保管期限”栏仍是必注项。向档案馆移交时,可按保管期限重新编制两份新目录移交档案馆,一份放入盒内做内目,一份档案馆做检索工具。

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篇5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随着现代化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的各项管理已走向现代化,档案管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方向。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高校档案管理作为档案事业与为教学服务工作的一部分,更应加快现代化进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多年来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归档标准,导致档案整理过程比较混乱。《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给高校档案管理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一个适合高校档案工作特点的科学分类标准问题,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提出了科学、规范、标准的操作方式。国家教委办公厅编著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自推行以来,对高校档案工作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它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使档案工作步入了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将档案事业引入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轨道,促进了高校档案的科学管理。

一、实行高校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目的和意义

以实施《高校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高等学校档案标准化、规范化的主要目的是:

(一)为了适应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也越来越为档案界所认识和重视,档案门类由单一发展到多门类,数量越来越多,档案干部队伍素质越来越高,工作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总之,无论在速度规模方面,还是在档案工作内涵、质量、效益、方法、管理的科学程度等方面都上了新台阶。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概念、原则、技术方法、工程、程序、操作模式、档号编制标识等方面基本上还是各行其是,各搞一套。

(二)为了适用科学管理和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指出:“标准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专业化,就没有现代化,就没有高质量,搞速度。”

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组织由分散到综合,结构由单一向多重,由封闭向开放,功能由保管向利用转变,检索由收购向计算机过渡,要实现现代办公自动化,就必须有相应的基础。没有标准、规范化的实施,就不能实现现代化和自动化,也难以实现真正的科学管理。

(三)为了便于对档案部门进行监督,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过去,高校档案工作在培训、指导、检查监督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大都按照国家地方或者其他行业的要求去做,要么比较原则,要么主要从地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出发所拟定,不完全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而实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不足,使之有一个客观的可供使用和操作性较强的统一标准规范,从而不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素质。

二、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前提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是档案管理的有力措施和可靠保证,我校根据学校的现状和需要,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完善了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档案管理人员守则》、《档案保密制度》、《借阅档案守则》、《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室安全制度》,此外还编制了档案分类方案和保管期限表,使学校的档案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档案的质量。

在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要有目标、有程序、有措施,资料要完整,档案要落实,档案工作现代化就必须建立在先进技术、严密分工和广泛协作的基础上。档案的形成必须由收集、整理、归档、登记、移交、传递等一系列环节组成。如果检索工具各搞一套,符号、代码混乱,标引著录方法格式不一,内容平行重复,使用计算机联网是无法实现的,那么计算机也好,缩微设备也好,其优越性就难以发挥出来,所以,现代化必须以标准化、规范化为基础。现代化程度越高,越要标准化、规范化,反过来又会促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一)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提高高校档案工作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科学管理包括档案机构的高效化、管理工作计划性、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技术现代化,而这些都是以标准化、规范化为基础的。为使学校档案工作在共同语言、衡量准则、比较的基础、评估依据等方面有一个统一的要求,避免无规可循,克服各行其是的弊端,国家教委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高校在档案实体分类和业务建设诸环节不规范、不标准、各行其是的局面。《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一书把高校档案划分成党群、行政、教学、科研、财会、基建、设备、产品、外事、出版十大门类,拟定了永久、长期和短期等,解决了很长时间没有一个适合高校工作特点的科学分类标准和业务建设规范的问题,促进了高校档案工作特点的科学分类标准和业务建设规范,促进了高校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加强了整体业务建设的深化。

(二)标准化和规范化还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提高。面对二十一世纪档案工作的未来,为适当档案岗位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拓宽知识面。传统的档案管理对档案人员素质的要求是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工作技能为主,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档案管理人员还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水平和现代化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的信息环境。我校专职档案员有综合档案两名、人事档案一名、学术档案一名、财会档案一名、基建档案一名等,另外,我校每个系、处、室还有二十几名兼职档案员。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在改善档案管理条件和工作的同时,我们更应强化业务,提高能力。为此,应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要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网络知识,同时还应掌握相应的建设知识及信息存储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对档案人员的素质要求要比传统档案管理高得多,因此,目前,就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有管理知识,也有科学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都必须努力培养自身具有更深层次、更改的综合素质,这也是信息时代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赋予档案人员的历史使命。

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篇6

[摘要]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合同是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主要手段,因此,做好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也成为了风电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任务。随着风电企业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展,合同档案的数量随之增加,如何更好的管理合同档案,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和便捷服务,是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企业合同档案的基本特征,随后在分析合同档案分类优化的措施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优化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合同档案;风电企业;管理分类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0.107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2

合同档案详细记录了风电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在企业制定年度预算、评估和审计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对合同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合同档案管理存在分散、混乱等问题,给档案的查找和利用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风电企业必须要采取合理的合同档案管理分类办法,实现合同档案的科学分类和优化管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1企业合同档案的基本特征

对风电企业来说,企业运营中产生的档案种类主要有技术合同、劳动合同、工程合同等,这些档案虽然在具体内容和使用价值上各有不同,但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法律性

法律性是企业合同档案的基本特征,也是区别于企业其他档案的标志之一。合同档案的内容主体是合同,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企业合同档案具有明显的法律特征,这也意味着无论是合同档案的保存、管理还是销毁,都必须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定程序。除此之外,合同作为记录了企业经济活动和维护企业法律权益的文件,也只有在具备法律特性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2凭证性

近年来,风电行业蓬勃发展,风电企业在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部分企业为了谋求私利,往往会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从而带来许多经济纠纷。合同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记录,对企业应尽的义务和拥有的权利进行了明确说明,在解决经济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凭证作用,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1.3规范性

规范性是企业合同发挥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合同档案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合同档案内容的规范性。一份完整的合同档案,应当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内容、当事人的H笔签名、合同的数量以及书写形式等,只有这些条件符合法律规定,才能确保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另一方面是合同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合同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损坏或缺失,都会影响其法律效力的发挥。因此,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管理,保证合同档案的完整性。

1.4繁杂性

企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合同,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同时,企业合同档案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合同签订前的洽谈、招投标等;合同签订后的招标书、评标报告、会议记录等。要想确保合同档案应用价值的发挥,相关工作人员就要收集、整理和保存好这些合同档案。

2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分类的优化措施

2.1强化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合同档案管理机制,能够为合同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完善的管理机制应当包含合同档案的收集、汇编、整理、保存等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风电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补充合同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以确保合同档案的管理能够与企业发展向适应。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说,只有在完善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下,才能借助于合同档案,帮助企业减少市场竞争风险,进而在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推动风电企业实现健康和持续发展。

2.2加强合同档案之间的联系

企业合同档案数量较多,如果采用单独整编和单独管理,必然会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剧增。因此,为了提高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效率,在进行合同档案的整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有重点的寻找合同档案间的内在联系,而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其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例如,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单立类目、分类组卷,这能够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当然,企业管理者也要为合同档案管理分类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可指派独立部门负责合同档案管理的相关事宜。

2.3实施合同档案的统一编号

为了便于进行合同档案的管理,风电企业在开展分类管理时,可以将不同的合同进行统一编号。这样一来,今后在查找某一份合同档案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翻找,而是直接查找编号,极大的提高了合同档案的管理效率。合同档案的编号要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例如可以根据合同档案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如物资类、工程类等;还可以根据合同档案的生成时间进行分类等。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分类形式,都需要在档案袋上进行标注,避免混淆。

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篇7

1开封市中心血站档案管理模式

开封市中心血站是开封市唯一一家采供血机构,它还负责五县供血库的管理。然而,五县供血库分散在五个县各医院内,所形成的档案较分散。因此,血站在档案管理上,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了创新,由集中档案管理模式,加入了分散的档案管理模式。那么,什么是“集中+分散”统一管理模式呢?①存放的空间是分散的,但是,管理是集中的;②档案的保存期限制约档案的存放空间;③档案兼职人员分散但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统一管理;④档案存放空间及存放工具是集中式统一配备的。

2开封市中心血站档案管理手册保障了血站档案管理模式

开封市中心血站的档案管理严格依据《档案法》、《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献血法》制定出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档案管理模式,并编辑成册,即《开封市中心血站血站档案管理手册》。这本手册里,有《档案管理办法》、《档案分类管理细则》、《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等内容。在这本手册里,把收集的形成后的档案资料共分为七大类(九小类),即:文书类档案、人事类档案、业务类档案、科研档案、科技档案(财务档案、仪器设备类档案、基建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可以看出,血站作为二级基层医疗机构,是以开展业务工作为主的单位,所形成的档案也是以业务档案为主。业务档案的完整存档,是保障血站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与根本。它的保存,呈现出了血站各项工作的不同阶段、不同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自1998年建站以来,血站的业务档案就是根据职能科室不同、分工不同来进行管理的,它的存放归档与管理方式,详见下图:

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篇8

【关键词】信息时代艺术档案管理

文化艺术档案是民族文化、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艺术创作与生产的基础保障,文化艺术档案也是档案工作和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中的艺术档案是档案家族中的重要成员。艺术档案的建立完善,能够全面系统详细地反映出一段时期内的我国艺术生产、发展、教育的艺术成果,能够全面记录艺术家、艺术教育工作者对于艺术教育留下的足迹,是我国艺术发展的研究创作、教育交流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来源。本文将对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简要分析。

一、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档案的管理首先要从认识上给予重视。首先,管理核心人物就是单位的领导,所以领导对于艺术档案管理的认识程度如何直接决定了这个单位在艺术档案管理中质量的高低,领导的重视是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其次就是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也要从根本上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知识的学习。只有做好了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在根本上保障艺术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有法可依的。要严格遵循《档案法》《艺术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艺术档案归档制度》《档案的借阅制度》。根据法律法规完善规章制度,使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能够让法律在档案的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各个部门要通力配合,要制定相关人员的工作规范和职责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上纲上墙,真正做到一岗一人,保证艺术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完善制度的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监督管理规范,利用制度约束工作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保证单位的艺术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有效。

三、建立档案归档范围和方法

(一)形式分类法。不同的档案资料进行不同的分类,目前有的资料有文字、图片、视频和数字档案几种形式。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相关的归档分类。

(二)年度分类法。根据档案的归属年度进行一年的分类的方法。

(三)内容分类法。艺术的形式不同归档的类别不同。艺术档案有个人艺术简历、剧目类

以及综合类等。

(四)专题分类法。不同形式、不同年度、不同内容,但同一主题的艺术档案的归类。这些都有利于专题的寻找。对于艺术归档还有一种形式就是书画的归档,书画的归档都需要做专业的装裱,放置在干燥的地方进行存放。

四、艺术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加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首先要做好艺术档案的数据库建立,传统的艺术档案的目录检索册,在信息化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同样需要检索数据库,建立数字化的艺术档案管理档案库是信息化的重要部分。其次要做好日常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录用工作,信息档案的建立不是一日完成的,需要在日程的管理工作中加强数据的归档工作,以确保不同部门的不同档案及时归档进行信息化的综合处理。信息化档案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信息的数据整理管理工作。对于信息化的档案建设,要加强对于艺术档案数据形式的数字化处理工作。

五、挖掘档案宝库,走艺术档案特色之路

艺术档案是一个宝库,档案的优化和挖掘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艺术档案是一个综合的整理过程,但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在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中,作为艺术档案的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本单位的艺术特色,把能够体现艺术特色的档案挖掘整理出来,提高本单位在艺术领域的知名度,促进与各地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和传播工作,满足公众对档案的需求利用。

六、提高艺术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档案工作人员。档案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对于艺术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在思想上强化意识,培养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档案的管理工作繁琐复杂,艺术档案更多的是涉及各个艺术方面的专业性知识,所以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加强对自身艺术感的培养和档案知识的学习,以及信息化数字管理能力的提高。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有全面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才能更好地做好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七、加强文化艺术档案的收集

文化艺术档案的内容非常丰富,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美术、摄影,社会文化,艺术研究,艺术教育,文化交流,个人艺术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艺术材料(包括文字、声像、照片、实物等载体形式),均属归档范围。一是做好对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唱片、光盘等非纸质载体的艺术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将每一单项(盒或盘)作为一个保管单位,单独编排档号,并采取按年度结合内容的方法分类整理和编号。其中与文字材料有直接联系的应编写互见号或互见卡。为便于利用、保管和安全,我们对文学剧本、导演阐述、剧本审查意见、与剧本内容有关的依据和历史考证材料、取材或者改编前的原作、服装(道具)设计图、演员定妆照(场景)、工作日志和主创人员艺术创作总结以及获部省级奖的证件、复印件,都进行了备份。二是做好个人艺术档案的收集工作。个人艺术档案反映了每个艺术工作者的工作成绩,业务水平和创造能力,它是对艺术工作者进行艺术考核,评定艺术职称,晋级等工作的必要依据。档案工作人员在平时剪报和收集各种资料过程中,对于剧团最近的演出、活动、会议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平时还要做一个有心人,留意报刊、杂志的报道,将相关资料收集起来,并及时归档。用科学的方法对文化艺术档案进行整理、分类、编目立卷、归档以及提供利用。艺术档案的编目,可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借鉴文书档案、图书资料的编目办法。

总之,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内容,是记录艺术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艺术教育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数据库,是造福后代的重要财富。在新的时代,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认识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要从思想上、方法上、内容上,全面做好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保障实现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俊.我市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n].承德日报,2008.

[2]赵天勇.地区交通局档案管理工作见成效[n].铜仁日报,2008.

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篇9

研究内容

根据调研已有的标准和学术研究项目来看,对于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的分类研究表现出以下3个特点:一是概念涉及内容范围广;二是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的种类和层级繁多;三是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随着保管和利用而不断增加。可以说,现有成果对于电子档案真实性、凭证性保障及长期保存有效利用并不都是最佳选择。设计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的最佳分类方案是关于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研究的重点和关键。北京市档案局根据北京市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现状,专题攻关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元数据分类方法,以及各类型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元数据项最优集合,破解当前元数据分类不够清晰、项目繁杂难以落地执行的难题。该课题设计并构建了“对象元数据”和“事件元数据”两分法,探索设计了当前常见的文本类、图像类、影像类、声音类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对象元数据项和事件元数据项,形成了重要的科研成果《北京市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分类方案》。

方案统一了国内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

据在分类方法和管理模式上的争议,填补了图像类、影像类和声音类3类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的空白,优化了《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46)在实践中存在执行不便的元数据项选择。1.元数据两分法基础理论研究元数据是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重心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国内档案界对元数据的概念边界、分类思路、管理方法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论并不统一,各地区的具体实践也各有特点。如何科学设计和解释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的基础理论,逐步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和一致的认知,进而快速推动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国档案界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课题组组长陶水龙发表的《电子档案元数据分开管理研究》论文的指导下,课题明确了对象元数据和事件元数据的两分法,界定了它们的概念与主要作用。(1)对象元数据对象元数据是指电子文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由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且不可人工干预的,直接关系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凭证性的元数据项,对象元数据应封装在电子档案身份证中。可以看出,①对象元数据的基本特征:是电子文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由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且不可人工干预的元数据项;②对象元数据的核心功用:直接关系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凭证价值和真实性,在这里谈到的凭证价值和真实性主要聚焦在文件的依法合规问题;③对象元数据的管理原则:封装在电子档案身份证中,与电子档案身份证一体化管理。(2)事件元数据事件元数据是指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对电子档案溯源起重要作用的,由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或人工录入的元数据项,事件元数据以结构化的数据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并通过电子档案目录与电子档案的内容信息和电子档案身份证进行有效关联。可以看出,①事件元数据的基本特征:是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由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或人工录入的元数据项,事件元数据的产生阶段和允许由人工干预是其与对象元数据最主要的特征区别;②事件元数据的核心功用:对电子档案溯源起重要作用,这就意味着事件元数据的选择不应聚焦那些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起到凭证性保护作用的项目;③事件元数据的管理原则:以结构化的数据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并通过电子档案目录与电子档案的内容信息和电子档案身份证进行有效关联,为了避免电子档案身份证在元数据不断增加的管理过程中重复封装,事件元数据采取在数据库中单独管理并与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内容信息挂接的管理方式,不再做封装一体化管理。2.元数据分类方案设计(1)分类方案支持更多的数据类型《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46)仅仅局限于文书类电子文件的元数据。鉴于目前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特点,能够通过信息系统正式签发文书类电子文件的单位并不多,因而当前产生的真正意义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可能更多地集中在图像、影像和声音等部分,Da/t46并未覆盖这三部分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所以各地区在实践中往往使用内部暂定的元数据方案执行。课题明确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分类方案的边界,形成了重要的科研成果《北京市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分类方案》。元数据分类方案分别按照文本类、图像类、影像类和声音类4大常见类型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进行了元数据的方案设计。(2)分类方案的设计更加易于落地《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46)中罗列了88项文书类电子文件所需要留存的元数据项,涵盖了电子文件形成阶段、电子文件归档阶段、电子档案在档案室的管理阶段、电子档案移交接收阶段和电子档案在档案馆的管理阶段等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全生命周期的5个主要阶段。但在国内各地区的实践过程中,普遍反馈Da/t46的执行存在一些不便之处,有些是因为各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先于该标准建设完成,如严格按标准执行会出现地区性的信息系统二次开发行为,总体成本投入巨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难以硬性推动;还有一些是因为在深入研究Da/t46之后,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实际,认为其中的某些必选和可选项目并不会实际产生,或并没有保存的必要。基于元数据的两分法理论,《北京市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分类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可操作性、便于执行性和科学合理性,力争使其具备更好的易用性。其中,文本类对象元数据共计22项、图像类对象元数据共计23项、影像类对象元数据共计19项、声音类对象元数据共计7项;文本类、图像类、影像类、声音类事件元数据共计14项;必选的元数据项总计约40项、可选的元数据项总计约39项,新定义了一般为可选、在特定条件下为必选的元数据项总计约7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将《北京市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分类方案》纳入北京数字档案馆(北京电子文件中心)项目建设体系进行验证,并作为项目建设所需遵循的核心制度使用,为项目建设提供设计蓝图。

主要创新

1.理论创新该课题首创性地提出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按两分法(即对象元数据、事件元数据)进行分开管理的基础理论,结合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特点、联系北京数字档案馆(北京电子文件中心)项目建设实际,提出了对象元数据和事件元数据的核心功用和管理原则。2.全面性创新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北京市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分类方案》充分考虑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形成和管理现状,对文本类、图像类、影像类和声音类4类最常见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各类型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形成环境、技术特点,分别梳理了特点鲜明、专业对口的对象元数据和事件元数据项,使《北京市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分类方案》覆盖了目前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普遍形成的主要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类型,方案的指导性更强、参考意义更大。3.实践创新该课题根据对北京市和各区档案移交单位、市和区档案馆现行信息系统的调研结果,充分考虑《北京市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分类方案》的可操作性、便于执行性和科学合理性,在保障元数据项可充分表达对象元数据、事件元数据含义时,对元数据项进行了合理优化,最终选定的项目既满足现行信息系统的基本现状,又兼顾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需要,降低了各单位信息系统的改造量,使《北京市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元数据分类方案》在实际工作中更易于落地,也更易于被文件和档案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所接受。

应用前景

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篇10

论文关键词:技术档案;管理:服务;供电企业

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电企业加快实现“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的进程中,如何促进档案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实现档案工作由“事务型”向“参谋型”,由“传统型”向“开拓型”、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的“三个转变”,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笔者认为,在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供电企业的档案工作者,首先应该增强档案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的意识,紧紧围绕企业的需要,各部门的需要和职工的需要,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并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加工、深度开发,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经过提炼、深层次高质量的档案产品,创造档案信息服务的新形势,开拓档案信息服务的新领域,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的新目标,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要把技术档案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并以此服务企业的中心工作。

一、技术档案管理是企业档案管理的主要业务

档案最简单的定义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所谓“直接形成”说明档案继承了文件的原始性,所谓“历史记录”说明档案在继承文件原始性的同时,也继承了文件的记录性,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档案具有历史再现性、知识性、信息性、政治性、法律性、文化性、社会性、教育性、价值性等特点,其中历史再现性为其本质属性。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企业档案的内容性质可以分为行政档案、人事档案、技术档案等等。在以往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企业档案管理往往被认为只是单纯的人事档案管理,由此被遮上了一层一般人不便问津的神秘色彩,而所谓的技术档案仅仅当成了资料管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以来,由于人力资源实行了广泛流动,企业员工基本上摆脱了人事档案的束缚,技术档案越发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企业档案管理的主要业务。

一般而言,技术档案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有具体事务的技术文件、图纸、图表、照片和原始记录等等。详细内容包括任务书、协议书、技术指标、审批文件、研究计划、方案大纲、技术措施、调查材料、设计资料、试验和工艺记录等等。技术档案一般为内部使用,不公开出版发行,有些有密级限制,因此在参考文献和检索工具中极少被引用。

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科学稳定持续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中心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工作是企业的中心工作”。技术档案尽管不是企业的核心经济业务,但是它对于企业的核心经济业务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管好用好档案,对资源开发的作用尤为明显。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想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就得把技术档案管理摆在首要的位置上。

笔者在本文中就加强技术档案管理,服务企业中心工作这一课题,并结合编制供电企业输变电工程档案管理导则的实际,做以下阐述。

二、编制供电企业输变电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导则课题的提出和运用的技术手段

近年来,供电系统电力建设尤其是输变电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在供电企业技术档案管理中占据头等地位,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度重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评选办法,都将档案工作列为工程验收和评比的重要内容。同时,电网建设、生产运行以及依法维权等工作中对工程项目档案的需要也日益提高。实现工程项目档案的规划化、标准化管理是保证在项目文件的齐全、完整和及时归档,提高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需求的重要途径,归根结底还是要实现为企业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工作服务的根本目的。

编制电网建设工程技术档案中包括输变电工程管理档案导则,对该导则采取以下三种技术手段。

1.丰富完善工程项目档案文件的归档范围

一是以电力企业档案分类表为纲。《电力企业档案分类表》按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设列了应归档文件的类别名称和部分文件名称,虽然不完整、不详细、不全面,但结构上还是较为合理的。收集工程项目文件的归档范围和内容时,以分类表为大纲,充实相关内容,有利于编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避免大的漏洞。

二是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范围》为基础。《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范围》是面向全国各行各业各类建设工程的文件归档范围,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编制技术档案中的输变电工程管理档案时,必须以此为依据,充分利用已有的成果,补充电网建设工程技术档案特有的文件材料,同时,剔除电网建设工程项目中不可能产生的文件类型,使其既具有丰富性、完整性,又具有简便性、实用性。

三是以建设部管理规定、规范和标准为依据,丰富完善电力建设工程项目文件归档范围。这些文件主要是指《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等等,依据这些文件全面收集工程建设管理、施工管理、监理、质量监督、验评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文件材料,确定工程项目文件的归档范围,丰富归档内容。同时在编制过程中吸收档案业务骨干、工程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兼职资料员参加,发挥其了解各类管理范围和标准,了解建设过程及需求的优势,使归档范围的制定更加符合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2.明确类目设置

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表制定于1991年,由于历史的局限有些类目设置不科学,很多文件无法判断其类属;加上随着电力建设的发展,形成很多新类型的文件,其无法归入原来的类目中,在整理建设工程项目文件时给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兼职档案员造成很多困扰,影响了工作效率。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研究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表的类目设置情况的基础上,掌握类目设置的思想、原则、方法,根据其按工程的建设阶段为主线,结合文种进行类目设置的情况,在不违背分类方案基本原则和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依照档案分类学的原理,调整不合理的类目设置,增加个别类目,明确新增文件类型的归类方法,使新的类目设置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内容更加完善。

3.确定整理方式

按照尊重文件形成的规律,保持文件内在联系,保证归档文件完整、系统的原则,设计工程项目文件的整理方式,达到便于操作、便于查找利用。如工程项目质量验评文件,按照工程项目质变过验评标的结构设置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的结构层次,设立各层次应归档文件名称,在整理案卷时,按照检验批文件、分项工程文件、分部工程文件、单位工程文件的顺序依次排列,实现结构层次清晰、排列有序、不漏文件。同时,尊重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层次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保证归档文件的完整、系统,从而使操作便利,也有利于归档文件分类检索和查找。

三、供电企业输变电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的突破及其实施效果

1.工程项目文件的归档范围

国家档案管理部门出台的相关规范是面对全国各行各业的各类工程档案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所列文件归档范围不能满足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特别是输变电工程的实际需要。所以我们应该编制从立项审批、前期准备、施工建设、竣工投产到验收检查各阶段产生的各类应归档文件内容和项目文件归档范围,从而解决建设项目产生哪些文件,哪些文件需要归档的问题,为项目文件的齐全、完整和系统提供保障。

2.工程项目文件的分类方法

编制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导则,明确所有应归档文件的分类号,解决《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表》中因类目设置不规范造成的分类不统一、不明确的不足,提高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文件整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3.工程项目文件的整理方法

编制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导则,按照分类号、文件顺序号的结构,详细排列所有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文件,为整理项目文件提供依据,为项目文件的齐全、完整提供保障,使项目档案的分类编目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日后的检索查找,从而提高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整理项目档案的效率。

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导则的实施,受到各单位专职档案员、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兼职档案员的欢迎。导则实施后,项目文件的收集更加齐全、完整,整理更加规范,归档更加及时,查找更加方便快捷,为档案专项验收、达标投产验收和创优检查的顺利通过提供了方便条件,为日后的查找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供电企业输变电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的应用范围及其效益

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导则适用于输变电工程项目法人单位、建设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单位、试验单位等。

它为企业带来了直接、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导则的实施,提高了项目文件归档的工作效率,以往,一个变电工程项目完成收集整理工作大约需要12人30个工作日,而现在用1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劳动生产率提高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