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病人的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33:49

导尿病人的护理篇1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护理;心理疏导。

1病因和发病机制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两者共同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

1.1遗传因素

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近亲血统和非近亲血统中存在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目前认为,糖尿病是由某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1型糖尿病是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HLa-D基因受损,决定了1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2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受损而引起。总之,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都是基因受损所导致的遗传易感性,加之病毒感染、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导致发病。

1.2精神因素

近年来,中外学者研究证明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紧张,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及各种应激状态发生,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使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

1.3环境因素

目前认为中心性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发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人民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发病人数正逐年增加,其中2型糖尿病远高于1型糖尿病。“节约基因”学说认为,人在食物不足的环境中,可节省能量以适应恶劣环境。当食物充足时,饮食过多而不节制,随着年龄增加,体力活动又逐渐减少,营养过剩导致肥胖,使原有潜在降低的胰岛素B细胞负担过重,致使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另外,病毒感染也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已知1型糖尿病与多种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感染可直接损伤胰岛组织引起糖尿病,也可能损伤胰岛组织后,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进一步损伤胰岛组织引起糖尿病。

2.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各种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和重要手段。病人所进行的其他治疗措施均应建立在科学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只重视药物治疗,不控制饮食,只能事倍功半。

2.1制定总热量控制标准,保持理想体重:

理想体重是由病人的年龄、身高来决定的,40岁以下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厘米);40岁以上者:标准体重(kg)=身高(厘米)-100(厘米)。然后再根据理想体重计算出病人每天所需要摄取的总热量。成人休息状态下,每日1kg体重所需热量25~30千卡,轻体力劳动者30~35千卡,中度体力劳动者35~40千卡,重度体力劳动者40~45千卡。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每天1kg体重可酌情增加5千卡总热量,肥胖者可酌情减少5千卡。

2.2食物的组成和分配

(1)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最低每天不能少于100g,以多糖为主,少用单糖和双糖,因单糖和双糖在肠道吸收快,不利于控制血糖,且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2)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成人每天1kg理想体重为0.8~1.2g,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或有消耗性疾病者可增加至1.5~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到0.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g,蛋白质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尤其在合并肾病时,应控制植物蛋白的使用。(3)控制脂肪摄入量,控制脂肪能够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主张脂肪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30%,甚至更低。应限制食用饱和脂肪酸如牛油、猪油、羊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可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还要适当控制胆固醇。

2.3饮食注意事项:

(1)控制总热量:控制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当病人因饮食控制而出现饥饿感觉时,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原则下,可适当增加蔬菜、豆制品等,凡增加一种食物应同时减去另一种食物,以保持饮食平衡。(2)定时定量:根据病人生活习惯、病情和药物治疗的需要进行安排。对病情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按每日三餐1/5、2/5、2/5或各1/3分配,尽量在一定时间内进食,并尽量避免外出聚餐而使血糖波动,影响病情。(2)少食多餐:同等量的食物分几次食用比一次进食对血糖波动影响较小,并可减少对胰岛素B细胞的负担,对控制血糖有益。(3)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包括各种糖果、甜点心、饼干、水果及各种含糖饮料,因含有大量单糖、双糖,进食后血糖会迅速升高,不利于控制血糖,故应禁用。对于血糖控制较好者,可在两餐间或睡前加食少量水果,但进食水果也应适当减少主食量。(4)限用食盐:过多的食盐可提高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淀粉消化和游离葡萄糖的吸收,升高血糖,加重病情,所以患者每日食用盐控制在6克以下,并慎用各种腌制品及咸菜。(5)禁烟酒:酒中的过量乙醇能直接损伤胰腺,使原本受损害的胰腺再受打击,难以恢复,病人在饮酒的同时进食碳水化合物,血糖即可迅速升高,失去控制。烟中的尼古丁能刺激肾上腺的分泌,可使血糖升高,使血小板黏着性增加,也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6)少喝浓茶和咖啡:咖啡因可升高血糖和胆固醇,并可使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病人产生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故应注意。(7)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高可加速食物通过肠道,从而减少和延迟糖类食物在肠道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同时又可增加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纤维素体积大,进食后有饱食感,可减少食量,有利于控制体重;可溶性纤维素又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循环中的胰岛素水平减少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食物中的纤维尚有一定的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防止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和冠心病。(8)供给充足维生素和无机盐:凡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易并发感染和酮症酸中毒。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粗粮、干豆类,蛋、动物内脏和绿叶蔬菜含维生素B较多,新鲜蔬菜含维生素C较多,应注意补充。同时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锌和钙的食物、防止牙齿脱落和骨质疏松。

3.心理疏导:糖尿病为终生疾病,需要严格的饮食控制、监测血糖及药物治疗,容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和烦躁情绪,不能有效地坚持饮食、治疗计划,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应详细了解病人及家庭成员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态度,以及病人所在社区或者单位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采取多种方法,指导病人及家庭增加对疾病的认识,如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向病人说明情绪激动、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并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疾病导致的生活压力。强调糖尿病可防可治性,解除病人及家属的思想负担,树立起与糖尿病长期斗争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4结论

病人坚持保持乐观情绪,心情愉快,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认识到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具体实施及调整的原则和方法,生活规律、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糖尿病是可防、可治,不可怕的。

参考文献

[1]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6.

导尿病人的护理篇2

我科自2009年5月~2010年7月共收治糖尿病病人82例,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50.5±10.0岁,82例病人各项检查指标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1心理护理?

1.1入院时病人的心理护理:病人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而入院,由于情绪低落,很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其表现为恐惧、懊丧、焦虑、抑郁。有时病人甚至难以接受这个事实。这时,护士应让病人进入角色,即让病人承认事实,从心理上给予耐心疏导,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疾病的过程,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并注意礼貌性语言。护士在进行各项处置操作过程中,更多关心病态,让糖尿病病人知道糖尿病虽目前尚不能根治,但合理的控制饮食,适当的体育运动,科学的应用药物,可以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延缓其并发症的发展,并能像健康人一样,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长寿。?

1.2治疗中病人的心理护理:治疗开始后,患者较注意自己的病情变化,对其现的症状的改善,有关项目的检查结果不很理想时,就会担心疾病是否会好转,心理负担较重,情绪不稳定,表现为痛苦、抑郁。此时,护士要用所掌握的知识,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客观实际给病人做好解释疏导工作,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因此它的治疗是长期的,既来之,则安之。从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积极配合治疗。

有些糖尿病患者,经多方医治后,对自己的病情、常用药物一知半解,凭借自己“久病成医”的经验,点名要药或私自停用、加用药物。有的病人经常询问同种病的病人所用的药甚至偏信道听途说,到处寻找验方、秘方,只要涉及医治本病,就背着医生偷偷试用。过分迷信广告宣传,还有人片面地认为价格昂贵的药就是好药,好药治疗效果就好,忽略了对症下药。这时护士应向病人解释清楚药物的作用及用药方案的科学性,不同的药或同一种药,对不同的病人有着诸多的个体差异,劝说病人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耐心讲解错误用药所造成的危害,真正解决病人的思想问题。?

2健康指导?

2.1检查、治疗过程中给予健康指导:病人确诊后,下一步进行的是各种检查、治疗。这时,护士便可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个别宣教,内容包括:疾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自我护理常识、饮食调护、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

2.2出院指导:虽然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但由于各方面的条件所限,患者不能长期住院治疗,当病情趋于稳定,血糖、尿糖及并发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医生同意出院前,护士应帮助病人学会身心两方面的自我管理。?

2.2.1让病人认识到适当的运动和饮食的控制是促进和维持健康的需要。?

2.2.2指导病人正确测尿糖、血糖及家用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2.2.3保持皮肤清洁,适当的护理好腿、足及趾甲,避免感染。?

2.2.4教会病人及家属以无菌技术正确注射胰岛素,轮换注射部位,剂量准确,了解所使用胰岛素的类型、作用时间、强度及高峰期。?

2.2.5让病人及家属知道潜在低血糖的表现,如头晕、烦躁不安、多汗、脉细数、语言不清等,患者应随身携带糖果及饼干食物,以备及时食用,如低血糖反应在家中发作,家人要立即给病人服糖水、果汁等食物,如不见好转,马上送医院。

导尿病人的护理篇3

【关键词】留置导尿间歇导尿

尿路感染护理

在给截瘫病人实行间歇导尿术,进行膀胱功能的训练,以防止此类病员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我院泌尿外科与骨外科护理人员,于2007年12月至2010年10月,对合作45例截瘫病人作术后间歇性导尿护理,现将研究方法、结果报道于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急性胸12、腰1、椎体骨折、脱位,引起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截瘫病人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17~55岁,平均38.7岁,受伤至来院时间为1h~3d。都经Ct证实,并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在全麻下作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

1.2方法

1.2.1分组将45例,均数分成3组,每组15例。其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具有可比性。分别称7d组、14d组及21d组。

1.2.27d组病人术后继续留置导尿,按需放尿。第8天上午8点,排空膀胱,并拔除留置尿管。开始实施无菌间歇导尿,14d组病人术后第15d上午8点,排空膀胱,并拔除留置尿管,开始施行无菌间歇导尿。21d组病人术后第22天上午8点,排空膀胱,拔除留置尿管,始施行无菌间歇导尿。三组在留置导尿期间,不更换尿管。

1.2.3留置尿管按需放尿。病人入院后留置Foley尿管导尿。留置尿管施行夹闭,定时开放。日间每30min观察1次。夜间每小时观察1次。使用速尿、甘露醇或七叶皂甙等利尿剂时,每15min观察1次。每次放尿前提醒病人有意识的参与排尿过程。使其产生空虚感和排尿感。排完后记录尿量、尿色。尿量维持在每次300~500ml,留置尿管期间,以0.5%碘状擦洗尿道口每天3次,每天更换1次储尿袋。

1.2.4无菌间歇导尿术。跟病人以及家属宣讲神经源性膀胱的建立过程,和控制摄入量的方法以及重要性,以取得配合与理解。内置尿管为12号塑料尿管,方法(1)定量。每天入液控制在1500~1800ml间。一日三餐,每餐入液量大约400ml,10点、16点、20点各入液200ml,20点后到次晨6点不饮水。(2)定时。每6h导尿1次,导尿时间为8点、14点、20点及2点。若两次导尿期间内能自动排出≥200ml尿液而残留尿≤200ml,则改为每8h导尿1次。(3)定人。2w内由护士操作,自第3周开始,由经培训合格的家人操作,期间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采用留置导尿,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及膀胱冲洗治疗,炎症控制后,继续间歇导尿。

1.2.5观测指标。(1)每周作尿液沉渣分析和中段尿细菌培养,若尿内出现脓细胞或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或细菌计数连续2次≥105/ml,可确定为尿路感染,观察两组的感染率并比较,有不有统计学意义。

1.3统计学方法。t检验。比较,若p

2结果

2.13组留置导尿感染率比较,见表1。

表13组留置导尿感染率比较[n(%)]

7d组与14d组比较p

2.23组滴漏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3组滴漏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n(%)]

7d组与14d组,与21d组比较,p均>0.01。

2.3间歇性导尿15d3组感染率比较,见表3。

表3间歇性导尿15d3组感染率比较[n(%)]

7d组与14d组、21d组比较p均>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4本组,在观察期内,无一例死亡。

3讨论

3.1外伤性截瘫病人,由于全部脊髓膀胱反射中枢和大脑皮层连接中断,膀胱排尿反射消失,对充盈无反射性收缩,所以产生尿储留。此前,留置导尿的方法较为有效,但也为致病微生物进入,提供了通道和条件。细菌进入后,可附着在导管表面,分泌一种有机胶,让细菌大量繁殖。加上尿路上皮细胞分泌多糖蛋白,共同形成导管表面的生物膜,保护细菌免受尿液冲刷,并阻抗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从而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1]。

3.2本研究显示,留置导管时间7d、14d、21d比较,留置时间越短,尿路感染率发生率愈低。不过,间歇导尿措施的出现,其尿路感染发生率逐渐稳定,早期采用间歇导尿术,增加了膀胱的容量,保持膀胱适量充盈,为自主排尿创造了条件,并减少了残余尿量,使截瘫病人处于相对不带尿状态,不影响运动疗法、水疗法等康复训练,同时改善病人心理障碍。

3.3此类病人排尿障碍是终身的,病人不可能长期住院。要求病人及家属学会间歇导尿术[2]。这对病人是终生受益的训练。

参论文献

导尿病人的护理篇4

摘要目的:探讨三级质控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糖尿病护理三级质控体系,制定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对全院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进行质控与管理。结果:糖尿病护理三级质控体系建立后全院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三级质控是加强全院糖尿病患者管理,提高全院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三级质控;管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61

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列第3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或并存其他疾病而入住如心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及外科等[2]。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专科操作技能掌握不够,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疾病管理不规范,存在护理安全风险。鉴于此,我院于2013年1月建立了糖尿病护理三级质控体系,加强全院糖尿病患者管理和护理质量控制,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护士256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50岁。学历:中专30人,大专160人,本科66人。

1.2方法

1.2.1一级质控的组成与工作职责一级质控为护士层面:由每个科室选派1名专业知识扎实、敬业、有奉献精神,工作5年以上,护师以上职称的骨干护士组成,共18人。工作职责:(1)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糖尿病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护理查房、危重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并考核合格。(2)在本科室组织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辅导每位护士掌握,在临床工作中进行督导纠错和质量控制。(3)在科内组织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4)对临床工作中不能解决的糖尿病患者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和护理不良事件及时上报给护士长。

1.2.2二级质控的组成与工作职责二级质控由各科护士长组成,共18人。工作职责:(1)同一级质控人员一起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2)督导科内护士糖尿病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3)根据护理部制定的《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每月检查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对问题现场给予指导,帮助责任护士改进提高。(4)对科内一级质控护士反馈的问题调查落实,收集整理相关问题在每月科内护理质量反馈分析会上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糖尿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5)对糖尿病护理不良事件及时上报护理部,对科内不能解决的糖尿病相关护理问题及时请护理部糖尿病质控小组会诊。

1.2.3三级质控的组成与工作职责三级质控由内分泌科护士长、糖尿病专科护士组成,共4人。其中一名专科护士与内分泌科护士长兼任本科室一、二级质控人员。工作职责:(1)制定护理部糖尿病质控小组年度工作计划,包括糖尿病知识培训、护理工作质量控制、健康教育活动等,并组织实施。(2)承担全院糖尿病护理会诊,提出指导意见,解决临床护理问题。(3)每季度进行1次糖尿病护理专项质控,每个病区检查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专科护理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现场反馈指导,并有书面资料反馈到科室。(4)收集各科室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在护理部每季度护士长工作会议上反馈分析讨论,据此制定各项质量标准、制度流程规范全院糖尿病护理管理,使全院糖尿病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

1.3评价标准将2012年1~12月未组建糖尿病三级质控组织前256名护士作为实施前,2013年1~12月实施糖尿病三级质控组织256名护士作为实施后,评价:(1)护士对糖尿病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掌握合格率。调取医院年终考试试卷糖尿病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试卷考试≥90分为合格,操作技能考核手指血糖监测、胰岛素笔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操作3项每项≥90分为合格。(2)比较实施前后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合格情况。以《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对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实施前232例患者,实施后232例患者,每例患者检查评分≥90分为合格。(3)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掌握合格率。于实施前后发放问卷调查糖尿病患者,各100份,回收有效率100%。问卷内容包括胰岛素注射、口服药相关知识、饮食、运动、自我监测5个方面,每张问卷≥90分为合格。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士糖尿病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合格情况比较(表1)

2.2实施前后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合格情况比较(表2)

2.3两组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比较(表3)

3讨论

3.1全院临床护理人员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到普及就我国糖尿病患者增长的趋势和健康教育现状而言,为数不多的糖尿病专科护士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加上我国人事体制、服务理念及运行成本核算等问题,尚且不能配备更多的专科护士[3]。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缺乏,糖尿病患者得不到安全有效的护理。因此,做好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是每一个护理管理者更应该重视的问题[4]。通过成立糖尿病护理三级质控组织,制定切实完善的培训计划,层层落实培训与考核,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督导纠偏,使全院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理论知识和专科操作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表1显示,实施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合格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糖尿病护理工作质量提高通过糖尿病护理三级质控组织层层质控,对发现的问题现场纠偏指导,护士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可以积累专业知识和护理经验,必然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完善,表2显示糖尿病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p<0.05)。

3.3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做好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对提高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和意义[5],糖尿病在病情控制不佳时可引起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其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病情控制不佳的关键原因是患者不知晓疾病相关知识,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糖尿病三级质控组织对全院护士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培训并在全院各科开展形式多样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使更多的非糖尿病病区的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掌握合理安排饮食运动,定期检查各项指标,知晓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患者做好疾病自我管理,有效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戴丽敏,方英,俞力,等.护理会诊在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209-210.

[2]陆晔,谢雯俊,刘彦.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19):3-4.

[3]袁红娣,徐玉斓,袁爱琴,等.糖尿病教育小组的设立及效果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67-68.

[4]彭小春,周兴建.看图对话工具在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健康教育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11):42-43.

[5]杜世正,袁长蓉.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实践进展及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48-1051.

导尿病人的护理篇5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泌尿系统感染;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144-01留置导尿是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1]泌尿外科术后病人中40%的院内感染发生在泌尿系统。而其中80%与留置导尿管有关。[2]可见留置尿管与泌尿系统感染极为密切。本文通过临床实践,探讨了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由于留置导尿管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的泌尿外科患者100例,男42例,女58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5岁,留置尿管时间为1-30d,平均为6.8d。

1.2准入标准

(1)尿wBC>3个/Hp;(2)血wBC>10×10S/L;;(3)病程中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

2结果

10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有58例(占58%),男性患者42例(占42%);留置导尿管l~4d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为10.8%,5~7d的发生率为57%,8~l4d的发生率为86%,>14d的发生率为97.8%。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患者留置导尿管比男性患者更容易泌尿感染,这可能与女性尿道短,且尿道周围的病原菌定植率较高有关;随着留置导尿管时间的延长,感染率也随着提高。细菌沿着导尿管逆行向上,附着于导尿管和膀胱黏膜引起感染[3]。通过对100例留置导尿管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合我们平时临床护理的经验,总结出一些护理心得如下:

3.1严格掌握适应症

留置导尿管作为临床常用的诊治疾病的护理操作技术,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广大医护工作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根据病情尽可能的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留置尿管的感染率日增加3%-10%,可能时最好在4天内拔除。我们正是依据这一原则,严格把握留置尿管的适应症和留置尿管的时间,坚持拔管宜早不宜晚的原则,不怕早拔管给护理上带来的不便,早期训练病人的膀胱功能,从而将感染降到最低。

3.2严格无菌技术

3.2.1导尿前严格备皮,一方面便于术前和留管期问的彻底消毒;另一方面,便于粘贴胶布固定导尿管,防止尿管滑脱给尿道和膀胱牯膜造成损伤。

3.2.2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病人臀下垫橡胶单和治疗巾,术者戴无菌手套,彻底消毒外阴,铺无菌洞巾,导尿管涂无菌石蜡油。动作轻柔、准确,杜绝因护理差错给病人带来伤害。

3.3严格导尿管护理

3.3.1每日二次用苯扎溴胺酊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女性病人如见尿道分泌物过多,可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后,再用苯扎澳胺酊棉球擦拭。

3.3.2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防止污染排尿管。及时倾倒尿液,集尿袋和尿管不能接触便器。集尿袋与引流装置必须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返流。

3.3.3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等造成引流不畅。

3.4选择适当尿管

3.4.1选择适合病人的尿管型号,不可过粗和过细,过粗增加了对病人尿道的损伤,过细又有尿液外渗,增加了污染的机会。

3.4.2尽量选用双腔气囊或三腔Folley导尿管。这两种类型的尿管均有一个气囊,可向气囊内注入5ml注射用水,起到固定尿管的作用,从而防止尿管滑脱,减少了对尿道的损伤。

3.5重视健康教育

3.5.1说明留置导尿管的重要性,取得病人的合作与配合,教会病人术中放松,配合操作,最大程度的减轻对尿道牯膜的损伤。

3.5.2解释尿管护理的重要性,教会病人家属如何倾倒尿液及防止集尿袋接头处污染,如发现尿液外渗,及时通知医生。

3.5.3向病人解释多饮水能促进排尿反射,缩短留管时问。嘱病人每日摄入液体2000-3000m1.以达到膀胱自净和冲洗膀胱的作用。

3.6加强病情观察

留管期间,严密监测病人的尿量、颜色、透明度。并注意病人体温变化,有无低热。准确、及时采集尿液标本,力求尽早发现感染,尽早治疗.必要时拔管。

综上所述,留置导尿管极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但只要我们及时给与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率。我们通过实施上述护理措施,降低了因留置导尿而引发的泌尿系统感染,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山东科技出版社,2004,558.

[2]申正义。田德英.医院感染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989-1005.

导尿病人的护理篇6

[关键词]糖尿病学组;非内分泌科;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4)10(a)-0098-04

applicationofdiabetesgroupondiabetescareindepartmentofnon-endocrinology

XianGGuizhen1LeYi1ZHaoYonghong1HUBin2weiDaqiong3

1.Departmentofendocrinology,ChongqingthreeGorgesCentralHospital,Chongqing404000,China;2.DepartmentoftheoldCadre,ChongqingthreeGorgesCentralHospital,Chongqing404000,China;3.Departmentofnursing,ChongqingthreeGorgesCentralHospital,Chongqing40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diabetesstudygroupusedindiabetescareindepartmentofnon-endocrinology.methodsDiabetesgroupwasestablishedinthehospital.thesystemofknowledgeaboutdiabetesanddiabetesspecialistskillstrainingwascarriedoutforthenursingstaffindepartmentofnon-endocrinology,andorganizeddiabeticspecialnursingqualitycheck,madediabetesrelatednursingprocess,carriedoutdiabetesnursingconsultation,openeddiabeteseducationclinic,adiabetescaremicromessageandQQgroup.Finally,themembersofthegroupoftheoreticalknowledgeandoperatingskillswereevaluated,andwerecomparedtobeforetheestablishment;withascoreof100fortotalscore,thescoreofdepartmentofnon-endocrinologywarddiabeticspecialnursingqualityinspectionwereevaluated,andcomparativeanalyzed.ResultsBeforetraining,thetheoryknowledge,insulinpeninjection,bloodglucoseandinsulinpumpoperationsuccessratewere23.68%,21.05%,39.47%and6.58%respectively,andafterthetraining,thestandardrateoftheoreticalknowledgewas94.74%,theotherswere100.00%,with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1);beforethetraining,departmentofnon-endocrinologywarddiabeticspecialnursingqualitydetectionscorewas(65.00±10.23),(95.00±6.18)pointsaftertraining,therewasa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beforeandaftertraining(p<0.01);completed28timeshospitaldifficultdiabetescareconsultation,educationoutpatientofdiabeteshadaccepted788patients,specification5diabetescareprocess,therewere321membersinmicromessageandQQgroup.Studygroupmembersimprovedthediabetesconsultationprocess.ConclusionDiabetesknowledgeandnursingskillstrainingthatdiabetesgroupcarriedouttonursingstaffinnon-endocrinespecialistcaneffectively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gcareforpatientswithdiabetes.

[Keywords]Diabetesstudygroup;Departmentofnon-endocrinology;nursingquality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1]。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分布在医院其他科室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占糖尿病住院患者的10%左右[1-2]。然而,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在非内分泌科住院期间,在接受其他疾病治疗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糖尿病,使得血糖控制效果差。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本科室相关疾病护理的时候也忽略了糖尿病的相关护理,因此,这类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始终处于异常水平。为了提高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合理有效利用护理资源,使患者真正享受同质护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13年5月成立糖尿病学组,至2014年5月,运行效果良好,现将具体实施方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成立糖尿病学组,组长由内分泌科护士长担任,组内学员在医院内44个护理单元各选业务骨干1~2名,采取自愿报名与科室推荐的方法。纳入标准:①职称要求护师以上、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授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热心于公共事业者;②入组成员对整个研究过程及时限知晓,确保能坚持到最后,中途不会离开糖尿病学组。最后糖尿病学组正式成立时学组成员共76名,加上组长共有4名成员接受过系统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并取得糖尿病专科护士资格证,将其命名为核心成员,除了内分科护士长担任组长外,另外3名均担任副组长一职。组内成员年龄22~46岁,平均(31.0±1.7)岁;其中本科学历45名,专科学历31名;职称方面:副主任护师13名,主管护师33名,护师30名。所有成员均为女性,无男性。

1.2糖尿病学组成员具体工作内容

1.2.1核心成员拟定学组成员职责并制订年度培训计划核心成员共同设计出一份问卷,对组内其他成员进行摸底测试,以了解组内成员对糖尿病知识、技能的知晓情况,以及对培训方式和内容有何意见和建议[3]。根据调查情况、考核结果,同时结合糖尿病教育指南制订培训计划。第1~6个月,每月举行1次培训,第7~12个月,每2个月举行1次培训。

1.2.2实施计划,履行职责学组按计划实施,培训1周前由学组组长向护理部汇报学习内容,护理部通过内网信息通知各护理单元护士长,护士长通知科室的学员参与,学员的出勤率与护士长的管理质量相关[4];学组副组长负责联络与收集、整理资料;学员接受培训后1周内将培训内容传达到科内每名护士。

1.2.3培训内容内容包括:糖尿病相关的基础理论及专科知识,包括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血糖控制标准、饮食管理的重要性、口服药物的种类及正确服用时间、自我管理的内容、胰岛素的种类及保存应用、胰岛素泵的优势、低血糖的处理、常见重症并发症护理等;糖尿病专科护理技能,包括规范化的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泵的操作流程等;健康教育指导,包括沟通技巧、评估患者(询问患者平时饮食、运动、血糖控制情况、用药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皮肤情况、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教育方式的选择使学员能运用理论及技能知识独立完成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及健康教育[5-7]。

1.2.4培训方式培训方法有课堂讲授、个体化教育培训、技能操作培训、实践演练、情景课堂、现场指导、QQ群及微信流平台等。

1.2.5全院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及相关流程规定学组核心成员定期召开学组工作会议,制订院内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标准和相关工作流程,不断分析讨论小组工作进展情况。根据相关质量标准定期同护理部到临床科室检查:胰岛素的保存、胰岛素注射规范性、血糖监测规范性、胰岛素泵管理规定的执行;成员培训本科室护士的情况,包括培训学习的签到册、抽查非组内成员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及糖尿病专科技能的掌握,检查结果纳入病区护理质量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以引起各科护士长对糖尿病护理质量及学员再培训护士的重视[8-10]。制订的流程包括低血糖的处置流程、规范注射胰岛素笔的操作步骤、血糖监测流程、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使用管理规定、糖尿病护理会诊流程。核心学员根据检查情况制订改进措施指导学组工作,同时确定下一阶段工作方向和目标,年终撰写学组工作总结交护理部,依据评选标准选出优秀学员给予表彰。

1.2.6全院糖尿病护理会诊各护理单元有糖尿病护理方面的疑难问题时,可根据糖尿病护理会诊流程申请会诊,学组成员负责汇报患者病史、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学组安排糖尿病专科护士到床边了解患者情况后,提出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并指导较复杂的专科操作。

1.2.7糖尿病教育门诊的开设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坐诊,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一对一的健康指导,服务对象主要为出院后和门诊的、非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服务内容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健康指导、化验结果解读、糖尿病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服药指导、糖尿病足防护、心理疏导、胰岛素笔和便携式血糖仪的示范操作及指导、帮助糖尿病者集体订阅糖尿病杂志等,并为部分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11]。

1.2.8糖尿病护理微信群及QQ群的组建为了给糖尿病学组成员提供交流平台,核心成员不定期编制糖尿病护理内容、典型案例护理经验及新信息、新技术到微信群及QQ群,使学员共享;学员无法解决的糖尿病护理问题也可到群里共同探讨解决。同时广泛吸引其他护理人员及患者进入群内,让大家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惠及更多的护士及患者,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院糖尿病护理专业化水平。

1.3效果评价

糖尿病学组成立1周年时,对学组成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进行评测,并与成立前作比较分析;以100分为总分,评价非内分泌科病区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测的得分情况,并作比较分析;糖尿病护理会诊流程的完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糖尿病学组成立1年后组内成员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情况

以培训前、培训后表示学组成立前和成立1年后。培训前后学组成员理论知识达标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后胰岛素笔注射操作、血糖仪操作及胰岛素泵操作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培训前后学组成员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

考核达标比较[n(%)]

注:与培训前比较,#p<0.01

2.2糖尿病学组成立前和成立1年后非内分泌科病区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测的得分情况

培训前对院内43个非内分泌科病区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进行了检测,得分为(65.00±10.23)分,培训后为(95.00±6.18)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2.3护理流程的完善

经过1年的时间,完成院内疑难糖尿病护理会诊28次、糖尿病教育门诊接诊788人次,规范了5项糖尿病护理流程,微信及QQ群共有成员321人。学组成员共同完善了糖尿病的会诊流程具体见表3。

表3糖尿病护理会诊流程

3结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专科医师及专科护士逐渐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对于专科护士来说,强调发展专科护理,培养专业人才。当然,糖尿病专科护士作为糖尿病防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及其重要。虽然住院患者中有一成的患者同患糖尿病,但因有部分患者并非就在内分泌科住院,而分布于其他非内分泌科,非内分泌科专科护士的糖尿病相关护理知识又比较欠缺,使住在非专科护理单元的糖尿病患者得不到专业的指导而影响护理质量[1]。为使不同护理单元的糖尿病患者得到相同质量、安全的护理,提升全院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我院才成立了糖尿病学组。

从本研究的效果评价可以看出,院内糖尿病学组成立后,学组成员的糖尿病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得到显著提升,培训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为提高全院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2]。同时也得到了患者、家属和同行的认同与肯定,提高了全院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总体满意度和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规范了低血糖的处置、胰岛素注射、血糖监测、胰岛素泵的使用。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主持负责的糖尿病护理会诊、糖尿病教育门诊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和后续护理。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糖尿病学组整支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糖尿病学组对非内分泌专科护理人员实施的糖尿病知识与护理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13]。

[参考文献]

[1]步红兵,罗平,尹卫.糖尿病专科护士在提升医院专项护理水平中的作用和地位[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72-73.

[2]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3,25(7):1095-1097.

[3]朱小敏,周小龙,刘亚红,等.糖尿病联络员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5):4235-4238.

[4]王立伟,程小侠,栾晓丽.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综合管理对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20(4):83-86.

[5]蒋国萍,赵锡丽.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糖尿病相关知识与胰岛素注射技能掌握现状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6(2):78-79.

[6]VarmaS,BoyleLL,VarmamR.ControllingtheaBCsofdiabetesinclinicalpractice:acommunity-basedendocrinologypracticeexperience[J].DiabetesResClinpract,2008,80(1):89-95.

[7]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27-29.

[8]KoshiyamaH,ogawaY,tanakaK,etal.integratednetworksystemsandevolutionarydevelopmentalendocrinology[J].medHypotheses,2010,74(1):132-138.

[9]张红利,汪必会,李淑梅,等.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4,5(10):124-125.

[10]Ryanea.Diagnosinggestationaldiabetes[J].Diabetologia,2011,54(3):480-486.

[11]Caomm,tongnw.StratifyingandtailoringHba1ccontroltargetsforadultswithtype2diabetes:interpretationoftheconsensusproposedbytheChinesesocietyofendocrinology[J].JDiabetes,2011,3(3):201-207.

[12]康荣叶.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3):67-69.

导尿病人的护理篇7

【摘要】目的:观察无痛导尿对机体的影响。方法:对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病人镇痛与非镇痛导尿术后尿管舒适度进行比较,观察刺激症状、操作难易、疼痛率,术后尿管舒适度的比较。结果:无痛导尿与非无痛导尿比较有显著差异,镇痛导尿病人尿管舒适度明显高于非镇痛病人。结论:无痛导尿术是安全舒适的护理操作,适合于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病人。

【关键词】无痛导尿术;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护理

导尿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项护理技术。为了使导尿术对病人机体影响损伤最小化,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对导尿管材料、消毒液、、表面麻醉技术进行了改进,已取得一定效果[1]。尤其是鉴于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病人的特殊性,本文就2007年3月~2008年3月我科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病人采用无痛导尿与非无痛导尿对机体影响进行调查比较,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86例患者均来自河南省中医院男科门诊,年龄59~82岁,平均71岁,病程3~12年,初次尿潴留者62例,占72.1%;发生2~3次尿潴留者15例,占17.4%;发生3次以上者9例,占10.5%;发生2次及2次以上尿潴留、曾做过导尿者20例,占83.3%;经药物及物理疗法得以缓解者4例,占16.7%。随机分为无痛导尿组(观察组)与非无痛导尿组(对照组)。

2方法

观察组:首先向患者说明目的,取得合作,嘱患者取仰卧位或截石位,充分暴露尿道口,常规消毒,铺巾,石蜡油充分尿道管全长及尿道外口,左手食指和中指夹捏头并上提,使尿道第一弯曲变直,右手取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3~5ml,由尿道外口注入尿道,再取1块无菌纱布按摩尿道球部1~2min,再抽取5~10ml无菌石蜡油由尿道外口注入,右手握持血管钳推压导尿道,导尿管进入膀胱后将全长导尿管插入尿道。并用手指按压耻骨联合上方膀胱区,见尿后再往气囊注入10~20ml生理盐水,然后将导尿管缓慢往外牵拉至遇有阻力为止。

对照组:常规消毒下,石蜡油气囊导尿管后插入导尿管。

3导尿前后护理

3.1心理护理:针对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应强调把尊重和关心放在首位,语气和态度和蔼,多与病人交流,进行卫生宣教,让病人了解前列腺增生症的基本知识,使病人解除对疾病的心理负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主动配合医护人员,保证导尿术顺利进行。

3.2有计划的护理操作:避免反复多次的不良刺激,留置尿管后要妥善固定,防止病人躁动时自行拔出导尿管。嘱病人翻身时,保持尿管和身体同步,可减轻尿管刺激引起不适。

3.3鼓励病人导尿后白天增加饮水量,保证2000~3000ml的饮水量[2],从而起到自然冲洗,减轻导尿管刺激的作用。

4结果

根据0~4数学疼痛缓解分级标准:0度,未缓解;1度,轻度缓解;2度,中度缓解;3度,明显缓解;4度,完全缓解。两组病例均在操作过程中评定效果,其疼痛情况见表1。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无痛导尿术在操作和护理中比较简单,易于操作,适合临床推广。

5讨论

无痛导尿的优点:导尿成功率高、减轻疼痛,因病人缺乏医学知识,对导尿存在顾虑,此时行导尿术,由于尿管刺激尿道括约肌时情绪反应也放大了这一刺激,可引起尿道括约肌强烈收缩,使尿道阻力增大,尿管通过困难,这样只有反复试插才能使尿管通过麻醉后尿道括约肌松弛,尿管很容易通过,从而减轻了尿管对尿道黏膜的反复刺激,减轻了疼痛。特别是有过导尿的病人,再次导尿易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对各种刺激高度敏感。因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感觉交感神经纤维传递疼痛和触觉清醒状态下行导尿管置入的病人,导尿时可表现出膀胱痉挛和耻骨上区、膀胱三角区受刺激而引起尿道口疼痛。麻醉后病人痛觉消失,肌肉松弛,神经反射迟钝所以导尿时无疼痛的感觉,更加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

经临床实践表明,无痛导尿术不仅减轻了导尿时对机体的损伤,使导尿操作顺利,而且提高了术后病人留置尿管的舒适度,它是一种安全、舒适的护理操作技术,它体现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3]。由于导尿操作的刺激,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尿道括约肌收缩,使尿管通过困难,特别是前列腺增生病人,由于男性解剖特点,反复插试容易引起尿道出血、水肿,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4],甚至有报道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曾因留置尿管后发生阿-斯综合征猝死[5]。我们应该改变旧的传统导尿观念,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时机,在病人中尽量开展无痛性操作,减少不良因素对病人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蒋建设,潘伟民,丁淑君等.女性患者侧卧位导尿的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1):48~49.

[2]旷昕,黄艳.前列腺切除术后硬膜外吗啡间断给药和pCa方式术后镇痛的比较[J].衡阳医学院学报(医学版),2000,(3):56.

[3]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45.

[4]李仲廉.疼痛的基础理论[m].第2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

导尿病人的护理篇8

1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diabetes)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是发生胰岛素作用障碍,从而导致的一系列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在最初患病阶段的表现不明显,很多患者常常难以做到及时发现和治疗,这液是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一大弊端和努力方向。而如果糖尿病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就会导致人体处于或长期处于高血糖和代谢紊乱的环境中,特别容易引发全身组织器官疾病,尤其是眼、肾、足、心脑血管的损害。糖尿病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确定,已有研究显示其发病与多种原因有关[2],例如人类的遗传因素、身体免疫功能的改变、精神紧张和刺激、周围微生物或病毒感染及其毒素等,都有可能作用于人体的胰岛系统并产生消极影响,并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一旦发生,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3],例如,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会对人体的血压造成影响;而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病变则可对人体的动脉血管产生影响,造成动脉舒缩功能障碍,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是引起冠心病等。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有效控制血糖,这在老年患者来说尤其重要。按时服用降糖药物,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含糖食物的摄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增强体质,是有效改善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措施。

2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

(1)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护理: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主要是由患者内分泌系统代谢紊乱引起,且主要发生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据资料统计,这一病症的好发年龄为50~70岁,且病死率高,约为40%。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患者的主要特征的高血钠,但首要护理措施却并不是先输低渗溶液。因为低渗溶液可能会加快血浆渗透压的下降速度,导致脑水肿的发生并引发溶血反应[4]。对这一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是:先遵医嘱向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滴注等渗0.9%氯化钠溶液1000~2000mL,然后再根据老年患者的血钠和血浆渗透压测定结果及医生指令进行下一步处理,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2)糖尿病足的护理: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因糖尿病足引起的截肢率是所有非外伤所致截肢率的第一名[5],而老年患者因患糖尿病组而截肢的几率更高。这主要是因为:①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长,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几率则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大;②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因素,其对有害物质的代谢率和组织修复能力明显降低,所需要的愈合时间也相对延长,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同时,从这些原因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糖尿病足的发生及其截肢率与患者年龄呈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组的上述特点提示我们,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可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对轻症和未出现糖尿病足征兆的患者,其护理要点是尽量摒除相关因素,如外伤、感染等,同时要重点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的特点,如颜色,温度,是否有水泡、裂口,以及足背动脉的搏动和弹性。若出现色泽加深或温度升高,或弹性减弱,则尤其要引起重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而一旦出现可能的诱发因素,要立即开始积极治疗,在合理饮食控制,服用药物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有条件的患者,最好取患者足部的病原菌,送病理科分离培养,从而筛选出最为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3)低血糖反应的护理:很多老年患者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会突发低血糖反应。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当老年患者无法准确服用药物或定时进行血糖监测时,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则会更高。同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的时候老年患者的血糖会在原来的基础上突然下降,这时候尽管血糖监测值属于正常范围或仍明显高于正常值,也有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因此,对低血糖反应的预防不应只局限于血糖低值,而是需要我们客观对待血糖监测结果。对此,可以采取的措施为:首先要注重合理饮食,少吃或不细食物,多使用五谷杂粮,选择多样化的食物种类,按时按量进食,不随意改变饮食类型和日常进食量。适量运动,避免因运动量过大出现的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建议可随身携带一些含糖食品,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便可立即服用,有必要时还可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防止发生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如低血糖昏迷等。值得注意的是,老人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要严格遵守医嘱。(4)酮症酸中毒的护理: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并发症急症的一种,多数发生在糖尿病后期,其后果通常较为严重,若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昏迷甚至死亡。也正是因为如此,护理中需要注意的是[6]:一旦发生老年患者酮症酸中毒,就需要保持绝对卧床,并定时定量进行吸氧护理;同时还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并认真记录;医护人员还可以和患者家属共同合作,找出可能诱发老年患者酮症酸中毒的因素,并给予避免;加强其他各项护理措施,在进行补液降糖操作时需要严格遵照医嘱进行。(5)糖尿病肾病的护理:这一并发症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患者出现水肿和高血压。据最新报道数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较高,1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而这一数据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为20%。在所有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中,约有50%的患者最终会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并导致死亡[7-8]。这些数值液再次证明,糖尿病肾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护理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敦促其定期进行尿蛋白量的检查。尿蛋白量异常是产生糖尿病肾病的先兆因素,定期的检测能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检查率。其次,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对蛋白质的摄入量进行控制,对此,医护人员可根据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一系列饮食思路。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应按时按量服用降血脂药和抗凝药,这两类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小球的内循环功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若处于高血压或血压控制不稳状态,还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对血压进行积极控制,消除一切不利因素。(6)糖尿病眼病的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一旦处于长期血糖控制不稳的状态,就容易对自身的血管神经造成损害,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视网膜病变。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积极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监测的结果进行降糖药物用量的调整;加强对老年患者眼部的护理,并向老年患者说明利弊,共同努力避免其眼部受到意外伤害或是产生用眼过度,同时要强调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眼部卫生的护理,可选择滴眼液或软膏制剂对眼部进行保护;同时,糖尿病眼病患者应注意保持血压稳定,血压升高常常会对眼部造成伤害如眼底出血等。(7)健康指导[9]:主要是针对糖尿病疾病基础知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培训指导。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老年患者阐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特征和主要危害,帮助老年患者有效避免或延缓发生糖尿病并发症。这尤其适用于患糖尿病时间较短,血糖尚在可有效控制范围内的轻症患者。对于糖尿病病程长、病情较为严重同时合并有不同并发症的患者,要重点指导其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最大程度的将血糖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帮助老年患者减轻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所受到的困扰,同时尽量避免新的并发症的出现。医护人员在实施健康指导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很多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困扰,并且其本身对糖尿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常常拒绝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或者是怀有悲观情绪,使得健康指导难以有效进行。针对上述情况,医护人员可与患者家属共同合作,多向患者讲述一些成功控制血糖的病例,增进老年患者对控制自身血糖的信心。同时,医护人员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日常工作,从而取得有效的成果。(8)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由于糖尿病病情本身的特点,如发病缓慢且隐匿,需要进行持续性护理,以及庞大的患者群等,目前来看最理想也是最方便的护理途径是通过社区护理进行。正是因为这一原因,社区医院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研究强调,糖尿病的规范化社区管理必须根据需求特点,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这同样也适用于我国的老年患者。其中,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是目前最为公认的治疗糖尿病的五大法宝。在这五者中,饮食治疗是基础,如果能够将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综合运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管理为依托,采用膳食标准餐、手测量法则、个体化饮食指导、饮食习惯干预等方式,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从而帮助他们进行更加有效的血糖、血脂控制和治疗,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延缓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甚至是防止其发生[10]。

3结语

导尿病人的护理篇9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小组;临床护理;效果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极高,有些地方已高达5%,很多糖尿病患者均合并其他多种疾病,由于目前临床尚未研究出治愈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因此患者需要终身治疗。糖尿病传统护理模式以内分泌科为中心,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疾病常识,对专科护理病人有所忽略,同时在护理过程中,需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水平,从而使患者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程度,以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及预后[1]。本篇文章将针对糖尿病护理小组对糖尿病患者护理的作用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糖尿病的相关标准,本组中男性患者168例,女性患者132例,年龄范围在38岁~82岁之间,平均年龄(62.6±5.9)岁;病程范围在2年~23年之间,平均病程(11.4±3.6)年。

1.2护理方法

本组患者均组建护理小组给患者进行护理,具体方法为[2]:①组建护理小组。由各个科室的护理人员组成,其中由安排护理部主任1名担当护理组长,其余成员均为各个科室的护士长担当,主要包括:门诊、手术室、体检、专科病房、急诊等部门,在选择上采取自愿报名的原则;报名者需经护士长初步评估,主要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发症,注意事项,血糖的监测,检查以及心里护理和注射胰岛素等内容进行考核,最后再由小组组长与护士长进行综合评估,考核通过后方能确定人选。②专业知识培训。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详细的培训,指导小组成员了解糖尿病的饮食误区、相关疾病知识,糖尿病的基本概念,糖尿病与烟酒的相关性,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介绍运动疗法的作用等;教导护理成员选择口服类降糖药的种类、用法、用量、药物的作用等;胰岛素的基本调节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发展及概念等;患者出现低血糖的体征、症状,以及如何处理低血糖症状的发生等;指导护理人员掌握自我监测血糖水平,足部护理,急慢性并发症的处理等。③技能培训。初步每个月开展3次疾病知识培训,由组长授课,以便使护理人员的技能和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以举办相关竞赛,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第二阶段每月开展2次知识培训课程,通过举办讲座的方式由医生讲课,将相关知识教导给护理人员,对于具体的病例要开展讨论,全面提高小组护理水平[3]。④展开护理。经过定期的考核后,小组成员能够熟练掌握糖尿病知识后,便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的患者也需要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但是主要内容包括:宣教知识、发放疾病的相关资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举办知识讲座、运动指导以及健康指导等。护理结束后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血糖监测、并发症预防、并发症处理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结束后,患者在各项观察指标上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护理前,患者的口服降糖药率为226/300(75.3%),足部护理率为200/300(66.7)自我监测率为245/300(81.7%),胰岛素治疗率为206/300(68.7%),护理后分别为300/300(100%),287/300(95.7%),275/300(91.7%),298/300(99.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由很多因素引发的慢性综合性疾病,患者由于发病因素及患病程度不同,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不同;此外,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多个系统或脏器都会收到损伤,出现不同的并发症,这时采取单纯的药物或用针治疗已无法患者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综合治疗结合护理疗法才能更好的控制患者病情。

本文研究通过护理小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提高患者控制血糖的主动性,同时提高患者主动参与治疗的积极性。护理小组成立后,患者得到基础治疗的同时更得到了专业的护理。对护理小组成员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既提高了专业能力,有提高了糖尿病护理的专业水平,使糖尿病护理的发展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最终实现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的目的[4]。

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小组护理后,患者在运动、饮食、自我监测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等方面较护理前具有显著性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经过护理小组开展的护理后,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常识及血糖监测能力有效明显提高,同时还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媛媛,马秋芳,任艳芳等.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6):282.

[2]吴国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探究[J].现代养生B,2014,(7):203-203.

导尿病人的护理篇10

【关键词】护患沟通;老年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作为一类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而导致的以糖代谢障碍为主,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质量的高度离不开护理人员的努力,而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也应得到关注,有必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1老年糖尿病护理现状

本次以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67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5例,女性为92例,年龄57-76岁,这些患者多数有瘙痒症,其中伴有几类并发症的17例,这些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都康复出院。从本院老年糖尿病的护理来看,护患沟通对于老年患者的康复有着较强的影响。这是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的年龄较大有着记忆力差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老年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已经理解偏见,因而其在治疗过程中的遵医行为与护理效果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老年糖尿病护理来说,护患沟通能够有效的促使老年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进而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进而有效的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2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良好的护患沟通需要护士有着良好的专业素质与工作经验。而这些专业素质与工作经验在老年糖尿病的护理过程中发挥着良好的促进康复的作用,换句话说,护理工作贯彻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中所有细节中,而护理作用的发挥是以护患沟通作为基础的。

首先,通过护患沟通能够有效的提高护士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动关心意识。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自身缺乏关于糖尿病方面的知识,进而容易产生烦躁与悲观的消极情绪,而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够增强老年患者战胜糖尿病的信心。护理人员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够帮助老年患者转变不适合糖尿病康复的生活习惯,进而提高患者自身的自我管理,稳定老年患者的情绪。

其次,护患沟通能够有效的避免沟通中出现的信息失真。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以及患病的原因导致其自身的躯体功能性出现衰退的特点,表现为听力下降或者反应迟钝等等情况。如护士在跟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可以通过俯下身的方式和老人交谈,对于说话声音较小的卧床的老年患者,可以采用把耳朵贴近对方嘴的方式来确保所获得信息的清晰性,同时自身讲话应调理清楚且重点突出。和老年患者进行护患沟通,其结果除了能够有效的解释问题、澄清问题外,还能够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好心理调适,解决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再如,只有良好的护患沟通,才能让老年患者或者照顾老年患者的家属确切的知道一颗药的准确服用时间与服药方法。这与护理工作的要求有着密切联系,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进行的必要支撑。

护患沟通能够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信息的发出者是医院的护理人员,接收者则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沟通的信息属于糖尿病护理方面的专业信息,也就是说,通过护患沟通能够为老年患者的治疗服务,满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需求。在老年糖尿病的护理过程中,治疗作用的发挥是需要通过计划有效的引导与影响患者。沟通后以患者心理调适良好,积极配合检查治疗和手术为有效的护患沟通。如果一次沟通涉及到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要求护士做好计划安排,避免出现延误患者的其它检查和治疗等问题。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