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十篇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十篇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53:49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1.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初中数学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所以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比较重要。初中数学教学知识内容在生活中的空间形式及数量关系等都有着重要的呈现,而在这些方面要得到高效发展就要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初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及需求分析

2.1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影响因素

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对数学教学中通过何种理念设计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是通过将初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纳入教学的总规程中,还是通过题海战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这主要是反映了是将应试教育作为中心,还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提升作为核心发展目标。再者就是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其他能力方面的重视度的高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1]。

2.2初中数学教学中国思维能力培养需求分析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及内部规律间接概括反映,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强调也愈来愈重要。对初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对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需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几何学科自身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着实质性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学自身的发展需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主要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这就要能够对数学自身的特点加以重视,也要能遵循学生的对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2]。不仅如此,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现实生活及教学改革的需要。

3.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3.1初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特征分析

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方面有着鲜明的特征,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比较关键的时期,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呈现出孤立及间断的状态,在求知欲方面也相对较强,主要是依靠主观思维,对具体和形象问题思维比较活跃。另外在对问题的思考方面还不是太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和多维度进行思考,对思维方向的惰性就相对比较显著。

3.2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第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能够从多方面实施,首先要能够对情感的因素加以充分重视,并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加以充分重视,在积极思维的激发上也要能够加以重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如此,还要能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训练的重要前提,可以将数学史和数学教学相结合,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3]。

第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能将实际生活和数学教学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将其和数学教学有效结合能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比较有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空间感的建立要能通过大量感性材料进行联想,从而就能够在类比思维辅助下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相遇问题”时,如果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学生所学到的只是死的知识,这就需要将其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可通过两个同学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举例,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联想,无形中形成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第三,可通过变式教学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积极培养,变式主要是对数学概念及问题的不同角度和不同情形进行变换,从而凸现概念本质及属性,对数学问题的结构规律的突出和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揭示。变式是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探究的方法,同时也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问题变式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比较有效。

第四,借助一些优良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对自己的选择数学应用软件进行充分应用,从而制作出多样化及程式化的课件。并要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加以应用。例如:对切线长定理进行讲述的过程中,由于几何数学在抽象性方面相对较强,就可通过几何画板加以操作。学生就会对其产生兴趣,想要找到答案,这样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就能够发展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第五,可以突出纵横比较,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对事物的区分开始的,这就需要进行比较,从而才能够有鉴别,而求同过程是从彼此关联的材料中实施比较归纳规律得出的结论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一些比较类似的问题就能够对学生的思维求同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4.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加强,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增强数学问题解决中的逻辑能力,而且能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由于本文的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秉录.新课标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资讯,2014(08).

[2]王雪佳.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0).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实施

1.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义

著名的教授学者杨振宇曾经说过:“中外学生之间的差距,主要来源于缺乏创造性思维,而具有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因素之一。创新能力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人对自然界中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并以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的一系列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所说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指:“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探索,并能够从思考与探索中总结出数学定理、公式,并能够对这些定理、公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扩展”。不难看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探索性、开放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通过开放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分析

2.1重视构建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氛围

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启发以具体任务目标为基础,让学生充分参与并自主探究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教师在这个核心中由“主体”地位变成了“引导”地位,学生变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角,这种模式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这节课时,我们的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先向学生讲述“根”与“系数”的含义,让学生对“根”与“系数”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期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行讲授时教师可以把带有数字的小卡片发放给学生,然后让拿到卡片的同学把自己的卡片贴到自己的后背,这时教师可以说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式”,这时后背贴有“根”和“系数”答案的学生抱在一起,同时只要满足这个结果的小朋友都可以抱在一起;这样通过游戏就可以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这一数学知识。

2.2重视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

以前我们普遍认为教师讲的越细,学生就学的越容易,课堂效率也就会越高。然而“我们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应该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传统教学中学生基本都是被动的听老师进行讲授,造成学生不动脑子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与创新的意识。其次,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进行更加科学的思考研究。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进行积极创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提高。例如,在讲授《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如:某人将2000元人民币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到期后支取1000元用于购物,剩下的1000元及应得利息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若存款的利率不变,到期后本金和利息共1320元,求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利息税为利息的20%)。分析:设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为x,第一次存2000元取1000元,剩下的本金和利息是1000+2000x80%;第二次存,本金就变为1000+2000x80%,其它依此类推如以购买商品为例?通过这个问题的解答,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对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篇3

一、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定理、定义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初一学生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时,我先复习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全等是相似的特殊情况。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中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发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四、进行说理训练,推动学生思维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逆向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0-0038-02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思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是思维训练的主要的基本形式,也是思维形式上的一对矛盾。在分析、解答问题时,顺向思维是按照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思考的;而逆向思维是不依照题目内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是从反方向(或从结果)出发,进行逆转推理的一种思维方法。初中数学教师正确地进行逆向思维,对学生开拓解题思路,促进思维的灵活性,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加强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互逆性教学

(一)在数学解题中“定义法”是一n比较常见的方法,但定义的逆运用容易被学生忽视,只要我们重视定义的逆运用,进行逆向思考,就会达到使问题解答简捷的目的。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应明确作为一个数学定义的命题,其逆命题总是成立的,所以从一开始就要贯穿双向思维训练。

由此可见,若能引导学生学会用逆向思维解题,不但可减少运算量,优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能力,而且会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逆向思维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殷群.论数学解题反思及其能力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周莉敏.“砸缸救人”的启示――谈逆向思维解题[J].青苹果,2004,(10).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篇5

一、要善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培养兴趣,促进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受欢迎的题材。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因此,我在教列代数式时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同学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画草图列表,配以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使同学们能逐步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www.133229.Com并在此基础进行提高,指出同一题目由于思路不一样,可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难题也会进行积极的分析思维。

二、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当地示明学思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

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这个发现过程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或由教师讲出自己的寻找过程。

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学会从条件到结论或从结论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对一个数学题,首先要能判断它是属于哪个范围的题目,涉及到哪些概念、定理、或计算公式。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运用。

初中数学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数量关系的,另一类是研究空间形式的,即“代数”、“几何”。要使同学们熟练地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主要有配方法、换之法、待定系数法、综合法、分析法及反证法等。

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思维和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后,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品质的培养。

要注意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与敏捷性。根据解题目标,确定解题方向。要训练学生思维清晰,条理清楚,遇到问题能按一定顺序去分析、思考,对复杂问题应训练学生善于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要能迅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每个公式,法则、定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有使它成立的前提条件,都有它特定的使用范围,要做到言必有据。选择一些习题让学生先做,再针对学生思维中的漏洞进行教学分析。例:k是什么数时,方程kx2-(2k+1)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很多同学只注意由=[-(2k+1)]2-4kk=4k2+4k+1-4k2=4k+1>0,推得k>-14。而如果把k>-14作为本题答案那就错了,因为当k=0时,原方程不是二次方程,所以在k>-14还得把k=0这个值排除。正确的答案应是-14<k<0或k>0时,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学生

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一部分学生,平时学习很认真,课本上的知识点都记住了,也做了大量练习,而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信心。我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些学生缺乏相应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应加强对他们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数学思维的研究,是数学教学研究的核心,数学思维的发展规律对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要善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培养兴趣,促进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因此,我在教列代数式时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同学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画草图列表,配以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使同学们能逐步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在此基础进行提高,指出同一题目由于思路不一样,可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難题也会进行积极的分析思维。

二、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当地示明学思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这个发现过程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或由教师讲出自己的寻找过程。

三、进行归纳思维能力训练

归纳是对某一事物的若干个体进行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性质,然后由此推断这类事物的总体也具有这种性质的思维方法。初中数学教材中可进行归纳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也有不少。初中代数有关运算法则的引出几乎全部是使用一般归纳法。从主观上看,初中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进入逻辑思维阶段,教学这些法则时不可能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从客观上看,这正是训练学生归纳思维能力的好时机。如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有理数运算的交换率、结合率、分配率、添括号去括号的法则,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除法的有关法则,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引出。

四、进行化归转化能力训练

化归是把数学中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获得原问题答案的一种方法。如在处理梯形问题时,我们常把梯形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三角形问题来研究。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可进行化归转化训练的内容几乎无处不在。例如,在运算中,减法向加法转化,除法向乘法转化;解方程中,高次方程向低次方程转化,多元方程向一元方程转化,无理方程向有理方程转化;在对几何图形性质、面积、体积的研究过程中,复杂图形向简单图形、基本图形转化。

五、进行实践能力训练

随着教材的改革,可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能力训练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例如,平面几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例5为“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而习题中就有“在室外找一个中间有障碍物的地方,用例5的方法,测量障碍物两边某两个点的距离”。又如,平面几何的《解直角三角形》后有进行测量的实习作业,可布置学生做“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的作业。在初一几何新教材中要求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积的探究,制作长方体纸盒,并在剪开纸片前先作美术设计”。在学完“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后,让学生“设计一些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图形”,有条件的同学可用“几何画板”来设计图形。我们在教学中,千万不能忽略这些能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既提高动手能力,又提高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反思

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从广义上来讲,思维指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与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而狭义的思维则是心理学上专指的逻辑思维。思维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数学思维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1)能够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以及概括;(2)能够归纳、演绎、类比,并能够进行推理;(3)能够合乎逻辑地对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进行阐述;(4)能够对数学概念、思想以及方法进行运用,能够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利用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进行思考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对学与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辩证的阐述。在学习中,想要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就需要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为此,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到和所提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去,让学生产生想要弄清楚的迫切愿望,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思维活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故事法、生活事例法等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存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为此,问题情境必须让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会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产生高度的注意,并会去积极地思考,进而让思维活跃起来,主动地去探求并掌握知识。例如,在讲椭圆时,可以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出发,然后谈到圆萝卜的切片和阳光下的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这样很容易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椭圆的重要性。为了激发他们的思维,还让学生到讲台上利用椭圆的定义来画出椭圆的图形,其他的同学进行观察,并总结经验和教训。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椭圆的严格定义。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与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就必须让他们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与习惯。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就需要尽量地暴露出数学思维的活动过程,为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让数学的课堂教学变为数学思想活动的教学,对学生的探究猜想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对于下面的一道很常见的追及问题可以进行下面这样的思维训练。

甲用步行的方法从a地到B地需11小时,乙用骑自行车的方法从a地到B地需要用5个小时,如果甲比乙先出发4小时,问:乙出发后需要几个小时才能追上甲?

对于这个题目,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猜想,然后对自己所提出的猜想进行验证。

通过一题多解的方法能对学生的思维熟练性进行培养。所谓的思维熟练性指的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例如,在教学“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在学生证明之后,立刻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的几个问题:“能不能将题设中的‘四边形’换为特殊的四边形(如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如果可以,那么结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提出问题后,学生会积极地思考,这就促进了学生熟练地思维。

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他们的思维潜力进行挖掘

数学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反思能够推动数学的进步,也能够对思维潜力进行挖掘。因此,必须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认知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以及对解题进行反思。而且,解题的过程中需要对求解过程的思维模式进行反思,以此来对解答问题的结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并尝试将问题进行变式或者是推广到一般情况,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反思,找出最佳的解题策略。

总之,在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必须从多方面努力,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精心组织教学,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王艳.浅谈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2(02).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篇8

一、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全面发展。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在动力。因此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安排的“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适当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因此,我在教列代数式时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同学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画草图列表,配以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使同学们能逐步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在此基础进行提高,指出同一题目由于思路不一样,可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难题也会进行积极的分析思维。

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初中生受经验思维的影响,思维容易雷同,缺乏探索精神。因而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二、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当地示明学思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

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这个发现过程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或由教师讲出自己的寻找过程。

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学会从条件到结论或从结论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对一个数学题,首先要能判断它是属于哪个范围的题目,涉及到哪些概念、定理、或计算公式。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运用。

初中数学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数量关系的,另一类是研究空间形式的,即“代数”、“几何”。要使同学们熟练地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主要有配方法、换之法、待定系数法、综合法、分析法及反证法等。

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思维和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后,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品质的培养。

要注意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与敏捷性。根据解题目标,确定解题方向。要训练学生思维清晰,条理清楚,遇到问题能按一定顺序去分析、思考,对复杂问题应训练学生善于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要能迅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每个公式,法则、定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有使它成立的前提条件,都有它特定的使用范围,要做到言必有据。选择一些习题让学生先做,再针对学生思维中的漏洞进行教学分析。例:K是什么数时,方程KX2-(2K+1)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很多同学只注意由=[-(2K+1)]2-4K・K=4K2+4K+1-4K2=4K+1>0,推得K>-14。而如果把K>-14作为本题答案那就错了,因为当K=0时,原方程不是二次方程,所以在K>-14还得把K=0这个值排除。正确的答案应是-14<K<0或K>0时,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篇9

关键词:找准突破口;教会思维方法;调动内在能力;培养良好品质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谈谈初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尝试。

一、找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突破口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应当增强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泛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教学实践表明,变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作用。如在概念教学中,使学生用等值语言叙述概念;数学公式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公式的各种变形等,都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首先应当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多思善问。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数学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自我鉴别。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可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上。要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中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它们的合理性如何,效果如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学习中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原因何在。

二、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

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会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并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进行表达。此外,还应加强分析、综合、类比等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逆向应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训练,提高逆向思维能力;通过解题错、漏的剖析,提高辨识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解(证)的训练,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等。

三、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1.培养兴趣,让学生迸发思维教师要精心设计,使每节课形象、生动,并有意创造动人情境,设置诱人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

2.分散难点,让学生乐于思维对于较难的问题或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分解,减缓坡度,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3.鼓励创新,让学生独立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多赞扬、肯定,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展。

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所成效。

四、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维的习惯

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

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这个发现过程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或由教师讲出自己的寻找过程。

我们知道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要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所以教学时,我们应注意由直观到抽象,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实施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篇10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逻辑勤学多练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44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极为有力的场地。如何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正愈来愈受到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下面我结合教学体会谈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所要教授的内容相结合,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创设情景,为学生的想象提供根据;巧设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引发思维,将学生的想法拓展开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现实生活所提供的素材和资源,善于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好知识和思维的最近结合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得学生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去探讨和研究,从而主动的把知识熔入自己的思维进行提炼,激发思维潜能,有效地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意向品质逐步得到培养。

二、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教学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所触到的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不存在任何矛盾的“客观真理”,那么学生在经历了教育过程后,也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结论,这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帮助。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教师应先简单向学生介绍相关公式,其次通过例证,让学生经历公式及定理的推理过程,进而了解知识的形成,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

三、注重学生演绎推理的训练是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综合法和分析法,加强学生的推理论证训练,通过几何教学把学生引入逻辑推理的王国。

教师应狠抓几何语言训练,要求学生理解和熟记几何常用语,如“线段aB”、“aB∥CD”、“直线aBCD于o点”……逐字逐句的训练,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记忆,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规范几何语言的书写;要求学生由基本语句画出图形,把语句和图形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熟记语句,如“画直线aC”、作∠aBC的角平分线,延长线段aB到D使BD=aB等;引导学生将定义、定理等画出图形,把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与图形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也为文字证明打下基础。

通过直线、射线、线段、角几部分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要求学生在弄清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图形直观能有根据地作出判断,如“对顶角是相等的角”、“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等等。例如讲直线这一概念时,问:你能画一条完整的直线吗?学生感到问题提的新鲜,谁不会画直线呢!有些莫名其妙,教师指出:一个人从出生记事之日起,一直到老为止也画不了一条完整的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正因为画不了一条完整的直线,才用画直线上的一段来表示直线,但决不止这么长!这样学生在开头对直线就建立了向两方无限延伸的印象。又如在学过“角的概念”后,可让学生回答:直线是平角吗?射线是周角吗?这能使掌握线与角、角与角的联系和区别的同时,熟悉推理谁论证的日常用语,逐步养成科学判断的习惯.

通过定义、定理、平行线、全等三角形几部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证明的步骤和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论证的能力。做法是:

1.引导学生正确地辨别条件和结论,分步写好证明过程,让学生的括号内注明每一步的理由,强调推理论证中的每一对“、”都言必有据,要学生背记一些证明的“范句”,熟悉一些“范例”,做到既掌握证明方法步骤和书写格式,也努力弄清证题的来龙去脉和编写意图。

2.让学生论证一些写好了已知、求证并附有图形的证明题,先是一两步推理,然后逐渐增加推理的步数,主要是模仿证明。

3.让学生自己写出已知、求证、并自己画出图形来证明,每一步都得注明理由。

4.通过例题、练习向学生总结出推理的规律,简单概括为“从题设出发,根据已学过的定义、定理用分析的方法寻求推理的途径,用综合的方法写出证明过程。”

通过全等三角形以后的教学培养学生对较复杂证明题的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对题中的每个条件,包括求证的内容,要一个一个地思考,按照定义、公理或定理把已知条件一步步推理,得出新的条件,延伸出尽可能多的条件,避免忽视有些较难找的条件,同时不要忽视题中的隐含条件,比如图形中的“对顶角”、“三角形内角和”、“公共边”、“公共角”等。

四、勤学多练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