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的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59:41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1

[摘要]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适合儿童赏析的作品。通过孩子们解读文学作品,感悟到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对社会有一个积极的认知态度,会让孩子有一颗同情弱者的同情心,有一颗善良之心,更能准确使孩子们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感,会有一个积极的社会心态。另一面良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会在培养儿童文学兴趣方面、语言发展方面,想象力和创造里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孩子们再童话中感受哲理,在童诗中感受其内涵,感受其意境,带给孩子一种美。

[关键词]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作品;社会情感;作品内涵;教育价值

在现在这个日益发展的社会,人们有了更多娱乐场所和项目,比如,电脑网络的开展,给我们的青少年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心灵的浮躁,沉迷于网络的游戏中这些让孩子走上了犯罪之路。所以我们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懂得为人处事,一个有着善、美、爱的心灵空间。所以我们就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幼儿时期就接受这种文学的熏陶,为此我们开展了幼儿园文学作品的阅读活动。

一、好的儿童文学作品陶冶孩子们的性情、促使孩子对社会有一个积极的认识

在幼儿时期的阅读及欣赏的过程当中,这些小读者会根据作品的内容获得某种认知,进而会在认知的基础上引起情感、情绪的变化。在孩子阅读的过程当中,孩子不知不觉中就会性格得到陶冶,在他们小小的意识里就会形成一定的规范意识。比如《花格子大象》这个系列故事中,孩子就被刚刚展现的花格子的大象所吸引,也感受到了花格子大象艾玛和韦伯之间的幽默的对话。

二、儿童文学作品对孩子的文学兴趣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幼儿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好奇心与兴趣诱发的。只要是适合幼儿的文学作品,他们肯定会兴趣盎然、聚精会神地去欣赏,从而使其形象思维与创造性联想得到充分的调动。儿童文学作品有生动的形象、曲折的情节、不断变化的故事背景,是儿童最喜欢又百听(看)不厌的东西。尤其是作品的情节性,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时空的转换,场景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动感和表演性,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儿童文学作品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很多的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通俗易懂的,并且语言是轻松活泼的,甚至有的是朗朗上口的,并富有幽默感,例如在

当我们把一个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呈现给孩子们的时候,我们要在一定的阅读方法上让孩子们更多的理解,阅读到精彩的地方停下来,和孩子们讨论比如: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是xx你会怎么做、如果我们表演这个故事,你想扮演谁,为什么想扮演她。。。。。。等。这些提问会让孩子们自由的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不但能够把故事中的精华之处理解了,而且能够让孩子的语言表达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四、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扩展儿童的想象力

像童话这种儿童作品形式,通过夸张,象征,对比等来反应不同的人物性格,这些小的主人公,往往在孩子们解读故事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进入到情景,进入角色。把自己的喜好表现在某个角色上。当我们在给小朋友讲述《小羊和狼》的童话时,很小的孩子也能理解故事的道理。在他们那个小世界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等。存在着一定的是非观念了。强烈的爱曾情感就表现出来了。

五、从童话作品中感受情绪、情感,感悟哲理

(一)什么是童话作品

在儿童文学里,童话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童话和孩子们的童心离的最近。一般都将童话定义为一种奇特的,美妙的,虚幻的虚构故事,它将本来真实的事物幻想为美丽的超现实的境界,这样就会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和愉悦,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因此富于这样思想内涵的作品我们都统称之为童话作品。

(二)童话能够将孩子们的情绪、情感释放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童年时期的孩子有好奇心,有创造性,乐观好动、喜悦、富于同情心,诚实和信任并存并善于模仿等。孩子能够从这些童话中把自己的同情心释放出来。我在给孩子们讲述《大树和小鸟》的时候,孩子会为小鸟即将找到大树而高兴,也会为小鸟寻找大树一次次的失败而难过,悲伤。当故事结束了,安静的活动室传来孩子们抽泣的哭声。由此可见这个故事真正的感染了孩子。把他们自己的情绪释放了出来。

六、从儿歌、诗歌中感受其爱与美的内涵

诗歌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当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幼儿园的孩子们当中,诗歌也是开启他们语言发展的一扇门,也是认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在儿童时期朗读儿歌,诗歌也是孩子们最好的语言游戏,因为这些儿歌、诗歌都是郎朗上口,大部分都是押韵的。比如我们常见的: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

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的快,

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

后面跟着一个沙和尚

沙和尚,跳着箩

后面跟着个老妖婆

。。。。。。。

当孩子熟悉这些儿歌、诗歌之后,在自由的时间里,他们三五一群,就会不自觉的念读出这些东西。这就是他们早期接触到的最精炼的语言艺术。也是他们提高语言素养和文艺欣赏能力的先前的基础体现。这些美好的东西会深刻的记在脑海里,也许再10年20年之后他们都有印象。

七、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文学熏陶的重要性

有助于潜意识的积淀。开展日常生活中的文学活动,是幼儿经常处在有意无意的与作品的相互作用中,比如在墙饰布置中有故事和儿歌,在听觉背景中出现故事或诗歌,虽不是主要给予孩子强迫记忆的,但是却是无意识的渗进了孩子的大脑中。

对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当我们在引领小班的孩子走平横木的时候,老师边领着小朋友走的时候,边说“小朋友,排排号,你不吵,我不闹,一个一个过小桥”。在给小朋友说的时候,这些儿歌可以放松孩子的心情,有效的调节孩子的行为。

对组织活动学过的文学作品要进行巩固,重复解读。这样加深孩子们的感受,理解、记忆、有助于积累文学经验。在复述,朗读、表演中培养孩子的操作能力,表现能力、交往能力、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提高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贺海燕的《探索儿童文学对提升幼儿社会性情感价值的研究》

[2]姚国琴的《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3]金波《追寻小精灵——金波儿童文学评论集》,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出版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2

【关键词】茅盾;儿童文学;历史价值;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108-1.5

作为一位“为人生而艺术”的作家,茅盾用人文主义大笔关切着那个时代的芸芸众生,当然更包括着民族的希望―孩子。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茅盾积极思索、奔走呼号,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留下了珍贵的足迹。

茅盾的儿童文学创作数量不多,这数十篇作品在浩如烟海的儿童文学史中也许稍显单薄,却给当时荒芜的中国儿童文学花园培上了一片青苗,“为中国现代童话文学的真正诞生起到了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这些作品以最直观的形式体现了茅盾的儿童文学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以及突破中国儿童文学困境的积极尝试。此外,茅盾翻译了大量外国儿童文学经典著作,推动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体裁的多样性。

一、有关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及儿童文学

的功能问题,茅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通过梳理中国童话翻译的发展过程,追溯中国儿童文学“带着镣铐舞蹈”的成因是“‘五四时代’的开始注意‘儿童文学’是把‘儿童文学’和‘儿童问题’联系起来看的”。尤其可贵的是,茅盾在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下,对于“儿童文学的功能”至今仍争论不休的问题,提出“儿童文学不但要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满足儿童的好奇好活动的心情,不但要启发儿童的想象力,思考力,并且应当助长儿童本性上的美质”。遗憾的是,今天的文学界片面地认为茅盾所持的是单一的“直面人生,正视现实”的观点,可见,茅盾的儿童文学功能论实际上包含了“娱乐”、“教育”、“审美”等多方面内容,可以说是相当客观、全面、符合当今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多元的功能”的。

二、茅盾五次撰写文章总结当时国内儿童图书

杂志创作出版情况,揭示弊端,找寻出路

以1935年为例,茅盾在《关于“儿童文学”》和《几本儿童杂志》中指出了当时童书创作出版科学和历史儿童读物稀缺,“叙述文字太干燥”,“总嫌带点‘讲义式’”,“故事的结构太简单,也没有热烈的情感,也没有丰富的想象”,“干净的有用的东西竟非常之少”等问题,相应地提供了一系列解决办法,如神奇故事与科学故事结合(现在我们称这种形式为科学幻想故事);改写、重写古代传说和民间传说;科学儿童读物应避免枯燥的语言和非故事;慎选外国作品,加强翻译技巧等等。这些谨慎客观的观察和研究为当时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路。

三、茅盾对“教育主义”有其独到的见解

他曾表示:“我主张儿童文学应该有教训意味”,这是“五四”作家的共同社会责任意识。他们寄希望于孩子,所以也给孩子背上民族国家的担子。因此,茅盾认为纯儿童文学作为教科书对中国孩子是不适宜的。然而另一方面,茅盾反对狭隘的、教人“怎样做一个健全的公民”“四平八稳的好人”的教训,主张儿童文学“会发生好的道德的作用”,教训的内容是“不但要满足儿童的求智欲,满足儿童的好奇好活动的心情,不但要启发儿童的想象力,思考力,并且应当助长儿童本性上的美质”,教训的方式为:不应采取正面的说教的姿态,要“有浓厚的文艺性”。此外,他还超前提出“中国缺乏科学教育”的事实,强烈呼吁更多优质科学读物的创作出版。

进入新世纪,茅盾对儿童文学的独到见解仍有十分值得借鉴之处,这位文学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需要今天的儿童文学工作者们及童书出版者、翻译者们认真思索和研究。

茅盾十分重视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问题,鼓励童书翻译者打开视野,主张“译文既须简洁平易,又得生动活泼;还得‘美’”,而译本“不但要能给儿童认识人生,不但要能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并且要能给儿童学到运用文字的技术”。这就要求译本不但要把原著的意义与趣味完整准确地表现出来,还得把中国的语言词汇运动的优美、精当、恰到好处,让读者体会到中文的语言美。这些要求在放在今天的儿童文学翻译中仍然是受用的。值得注意的是,茅盾主张通过改写、修饰等方式“净化”外国儿童文学中个别的消极、观点不鲜明、迷信等不良因素,以原著为蓝本重编一个故事。这种翻译策略在此后“规范翻译”的年代曾广遭质疑,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描写翻译学派和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两支新生力量的涌现并逐渐传入中国,翻译研究开始从以源语文本为中心转向以目的语为中心,翻译者和接受者受到重视,也就是说,茅盾的“改写”“重编”即再创作策略重新得到了认可。

茅盾在七十余年前就开始大力呼吁少儿科学读物、历史读物的创作出版,更亲身实践翻译创作了一些优秀有趣的科学小说。今天少儿科学类和历史类读物已经成为童书市场上的重头戏,根据候颖对少儿科普图书中“畅销+常销”图书共性的总结,“经典型与现代性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通融;多变性与恒定性统一;人文性与科学性和谐”――这些竟与茅盾坚持的科学历史读物要涉及范围广、知识信息新、内容准确,语言生动活泼,能吸引人不谋而合。此外,茅盾提出科学读物要有故事性,即在“热闹而复杂”、“神奇”的故事中传递科学知识,点燃小读者追寻科学的好奇心。故事体的科学读物,至今在童书市场上仍是不多见的,相信茅盾的这一提议,会为当下竞争激烈的儿童书出版行业提供一个新思路。

在1960年的儿童文学大辩论中,茅盾对陈伯吹的“儿童本位论”持鲜明的反对态度。他坚持儿童是有阶级性的,这成为茅盾儿童文学观点中颇具争议的部分。茅盾始终把“阶级性”放在突出位置是作家社会立场的必然体现;而另一方面,他在翻阅当年儿童文学作品后,也曾严厉批评大部分作品存在“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文字干巴巴”的诟病,他强调政治性是应建立在文学性基础之上的。此外茅盾还强调了另一个今天仍争论不休的问题:作家自己是否也应该变成孩子?茅盾的观点是,作家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以孩子的视角进行创作,儿童文学作家仍以成人为主体,“不能不了解儿童,不能以你的主观去画你所以为是儿童的儿童”,“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少年的心理活动特点”“找出最适合于不同年龄儿童、少年的不同的表现方式”。在“儿童本体论”得到认可的今天,茅盾的这些观点仍然是儿童文学创作理论的主流。

比起茅盾献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丰硕著作,也许他留给儿童文学的只是薄薄的小册,然而这小册里有先生振臂高呼“想想孩子们吧”的侧影,有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深情呼唤,更有为中国儿童文学从诞生到发展所倾注的心血及努力,茅盾无愧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开拓者。

【参考文献】

[1]王蕾.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孔海珠.茅盾和儿童文学[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

[3]王瑞祥.儿童文学创作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候颖.多维视点下的儿童文学[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3

【关键词】中职学前语文“儿童化”语言价值策略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特定类型的阶段教育,它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和普适性,而有着中等人才培养专门针对性的专业要求和职业标准。学前中职语文教学,除了要满足培养一个高素养国民的基本需求外,更要对其学前人才培养的标准和需求作一定的渗透和衔接。同时,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而言,“语文”不等同于“语言”,但是语言教学本身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儿童化”语言的施教,为学前中职人才在教学语言上的训练和完善,提供必要的实践情景、载体和指导,是有其施教的教学价值和实践空间的。

一、“儿童化”语言的研究背景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是这样给语言下定义的:“语言首先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工具”。“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借以对社会、他人、自我进行表述与沟通的生成的符号体系。

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没有味、没有香气的早熟果子。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化”的语言,就要立足于儿童本身,以“儿童本位”为研究中心。

所以,“儿童化”语言即儿童所特有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心理倾向的,借以对社会、他人、自我进行表述与沟通的特定的符号体系。

二、中职学前“儿童化”语言教学现状

(1)学前中职生“儿童化”语言实践的无意识

在当前中职学前教学中,有开设幼儿教师口语一课。但在实际学习中,学前中职学生更多地将这门课视为单纯的“普通话”,以求得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为学习目标,以顺利取得普通话“二甲”等级为学成标准。但作为未来专门的准幼儿教师,学前中职生将来要面对的职业需求,从教学语言而言,有着它特殊的标准。幼儿教师的语言有其特质,是由教育的对象――幼儿的“儿童化”特点决定的。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对这一点认识不够,对“儿童化”语言的重要性意识不足,因此在学习中呈现了一种无意识状态。在实习实践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普通话学得很好的同学,在幼儿园实习时,却不知道怎样的说话方式才能更好地拉近与幼儿的距离;也有同学觉得,和小朋友相处,只要语气稚气亲切一点就可了,无需专门学习。

⑵学前中职生“儿童化”语言训练的无情境

对于学前中职生而言,“口语、唱歌、钢琴、美术、舞蹈”这五项幼师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幼儿教师“口语”这一项,除了考核普通话以外,还要一项重要的就是“讲故事”。在2015年的宁波市学前教育五项技能大赛口语项目比赛的点评环节中,宁波市幼教理事会副会长、宝韵幼儿园副园长点评总结:“在幼儿教师口语比赛中,很明显的一个倾向是,学前学生在“讲故事”时缺少了一种场景和情境感,对幼儿讲述的对象感和对话感的意识不强。”虽然,在高中三年里,学前中职生每学年会有1周左右的见习期,但相对而言,现场情境实践的时间仍然太短。在日常教学中,情境创设下、语言材料载体下的“儿童化”语言训练太少,学生缺乏有意识的“儿童化”语言日常训练。

三、中职学前语文“儿童化”语言教学策略

让学前学生充分地了解、体验、实践“儿童化”语言,培养其在未来就职时在学前教育教学场景中所需的“儿童化”语言知识和表达素养,并养成运用“儿童化”语言顺应和调动幼儿潜力发展的能力;从思维的培养、视角的引导、实践的表达等角度,在中职学前语文教学中实践探索“儿童化”语言的教学策略。

⑴“儿童化”语言要有“童心”――儿童思维培养

俄国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思维不是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是在言语中实现出来的”。在语言的使用和交流过程中,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因为言语过程,思维又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学前儿童有其独特的思维,呈现了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童心”。正因为这样的“童心”,才会有“儿童化”语言的产生;所以,学前的儿童经常会有不时的“独白”出现;同时具有“泛灵论”的生命化倾向,总觉万物有灵有情,故而会有成人意想不到的生动活泼的想象细节。作为幼儿教师,面对具有“童心”的儿童,必须了解、感受甚至同化其“儿童化”语言中蕴含的“儿童化”思维。

⑵“儿童化”语言要开“童眼”――儿童视角定位

同样的事物,在儿童的眼里和在成人的眼里是不一样。他们对事物的关注点和感受是有区别的,所以儿童在语言表达和交流时,会反映出不一样的“童眼”视角。皮亚杰说“儿童的言语和思维已经被他外在化了,即似乎已经’客观化’了;而我们成人的言语和思维则有一种内向的和主观的感觉”。所以当一个女孩子的心里不仅回想到进餐时的景象,而且她会把她自己和她的洋娃娃化为一体,乃至把一些木棒和草叶都变成了食物,用来代表他们的午餐。在中职学前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可用高度抽象的概念和问题,而要多用具体可感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关注具体可感的物象,在言语活动中借助表象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

四、中职学前语文“儿童化”语言的教学价值

⑴有利于学前中职生对幼儿教育启智的现实需求

在中职学前语文中开展“儿童化”语言的施教,将为学前同样的事物,在儿童的眼里和在成人的眼里是不一样。他们对事物的关注点和感受是有区别的,所以儿童在语言表达和交流时,会反映出不一样的“童眼”视角。皮亚杰说“儿童的言语和思维已经被他外在化了,即似乎已经’客观化’了;而我们成人的言语和思维则有一种内向的和主观的感觉”。所以当一个女孩子的心里不仅回想到进餐时的景象,而且她会把她自己和她的洋娃娃化为一体,乃至把一些木棒和草叶都变成了食物,用来代表他们的午餐。在中职学前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可用高度抽象的概念和问题,而要多用具体可感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关注具体可感的物象,在言语活动中借助表象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

⑶“儿童化”语言要发“童声”――儿童用语实践

儿童的语言表达有他独特的呈现方式,从语音、语调、语气、用词、语序、句式等方面都要符合“儿童化”语言的表达方式。幼儿教育大家陈鹤琴非常重视幼儿的语言发展,坚持必须教会儿童正确地运用语言,注意儿童语言的内容,正确的发音和正确的造句等。要特别注意“学话”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成人应“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榜样;另一方面包括成人对初学语言时期儿童所给予的引领与指导,包括随时随地矫正儿童在发音、用词、语气、仪表等方面出现的错误。在教学中,要打好学生的语音基础,整合儿歌、童话和故事等课程资源,重视教学场景设计、通过早课晚课的系统训练,辅以重音、停顿、语速等言语技巧,达到感情真挚、声音亲切圆润,形象生动的儿童化语言表达效果。

四、中职学前语文“儿童化”语言的教学价值

⑴有利于学前中职生对幼儿教育启智的现实需求

在中职学前语文中开展“儿童化”语言的施教,将为学前中职生“儿童化”语言的研究学习提供场景支持和实践过程。如陈鹤琴所言,“教儿童善用言语文字以及学习种种美术……言语是思想的利器”,这将有利于学前中职生深入探求“儿童化”语言背后的思维动力机制,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及指导,更好地承担起幼儿教育启迪智慧、挖掘潜能的重要使命;也有利于学前学生缩短职场的适应期,更好地适应幼儿教学的现实需求。

⑵有利于教师多层挖掘学前中职语文教育的指向与目标

语文教学是诗意生成的言语实践活动,它最终指向的是人的生命成长和自由发展。在这一最终指向下,要结合中职生的学生个性与专业特性,在中职学前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的生命成长,更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的职业技能素养,这符合职业教育“服务于技能和人的发展”的宗旨,将有利于开发中职语文更切实际更具内涵的教学价值与魅力。

把握“儿童化”思维研究对“儿童化”语言指导的相应策略和机制,立足语文教学的学科载体层面,使学前中职生在浸润“童心”“童眼”“童声”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养成感受与实践“儿童化”思维的能力,培养“儿童化”语言的施教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积淀优秀幼教所需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思想指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凝聚力之一,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4做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的重要讲话,此次讲话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的视角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推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同年5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党组织会议中对的讲话精神进行了传达,提出了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驾驭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基本要求,同时,对具体如何实现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做出了指导。可以说,此次会议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工作的重要指导,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里程碑。

通过对此次会议精神的学习,笔者认为,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

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少年儿童教科书。现阶段,根据我国少年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教科书是学生接触最多、实现学习任务的主要途径,在大多数情况下,教科书是教师对少年儿童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工具,甚至是全部工具,而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他们在校园的生活中,更多的时间都是以课本为伴,其潜意识里就有认同教科书、接受教科书、学习教科书、把教科书的内容作为行为的指导,所以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少年儿童教科书,是实现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直接的方式。考虑到少年儿童对于一些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少年儿童教科书,有几点需要注意,其一是形式能吸引青少年,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长篇文章的形式出现在少年儿童的教科书中,显然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教育效果自然很难发挥,所以说,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受众,选择以漫画、生活儿歌的形式在教科书中向少年儿童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实现其对少年儿童教育的目的;其二是内容不能晦涩难懂,同样的道理,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其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还比较有限,所以说,在内容选择上,要适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简单化,通俗化,这样才能让少年儿童真正理解,才能以此为行为指导。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少年儿童教科书,是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其次,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是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氛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整个校园内的文化环境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可以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这种方式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有利于促进其它途径的少年儿童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校园的文化氛围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更好的实现其它形式的教学活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校园内课外活动实现,比如少先队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活动主体展开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具有一定的帮助,此外,也可以通过校园内宣传栏的方式在整个校园内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以校园广播、校园学报等形式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处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尚,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氛围的营造也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构建起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体系。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环境,甚至家庭承担的教育责任要重于学校,在过去,我们常常忽视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帮助,所以说,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构建起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体系同样重要。一方面,家庭教育要做好学校教育的辅助工作,少年儿童在学校获得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需要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巩固,所以这就要求家长能够严格依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应采取主动形式,除了辅助学校教育之外,在家庭生活中向少年儿童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少年儿童的生活中更多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同样非常重要。

总之,不论采用怎样的形式,在今天,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的讲话精神,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心里生根发芽。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5

关键词: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深化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契合时展需求的必然要求。少年儿童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时期,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少年儿童中的指导地位,为少年儿童成长、成才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进之路。由家庭、社会及学校编织而成的大网,是物质与精神高度融合的场所,为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养分”,也是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子”。依托家庭、学校及社会,构建契合少年儿童个性发展需求的培育阵地,是当前深化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实践的有效之举。因此,由家庭、社会及学校所搭建的培育之路,更指向于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让其在成长与成才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一、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实现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

学校是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知识的学习、思想教育的开展,都是培育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托。学校教育有目的性,按照不同的年龄、年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内外环境。抓住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强化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常态化。1.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校园文化的生命力、感染力,是以师生的文化传承为主体,以制度、行为文化为核心的精神汇集。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为导向、文化活动,都是塑造并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抓手”。通过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渗透到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之中,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价值标准在校园制度中充分体现。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为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也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培育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2.建立健全学校教学体系,强化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过程,既需要正面的教育引导,又需要潜移默化的渗透。通过建立健全学校教学体系,强化社会实践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在巩固并扎实推进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等的基础之上,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志愿活动、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中,将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更直接、有效的培育效果。

二、坚持以社会为导向,实现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中的有效融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开放式的社会文化元素,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形成鲜明的正反影响。因此,如何在培育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社会的正面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以重要节庆日(如清明节、端午节等)作为培育平台,将节日的文化元素、特殊的价值内涵与少年儿童形成互动;发挥公益广告的宣传作用,传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社会的导向之下,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文明风尚,才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心的重要基础。1.以重要节日为平台,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特殊的文化符号,而节日是文化符号的特殊体现,是传统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重要节日,将节日蕴含的传统美德,更加完善地展现,并逐步演绎成为少年儿童对学习、生活的积极思想,引导其健康成长与成才。在新的历史时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正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着改变,具有新时代内涵的元素融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时俱进,更加生动丰富,迎合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需求,提高培育的有效性。2.发挥公益广告的宣传作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从央视到地方台,公益广告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通过公益广告,弘扬积极健康的道德思想,将“真、善、美”更好地呈现。公益广告让少年儿童明白社会责任,懂得在道德规范之下,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央视公益广告“端热水给妈妈洗脚”“好随意不是好司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等公益广告,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对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时代文明风尚,起到积极作用。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有限,通过公益广告的正面传播,让其在文化的软实力之中,感受传统社会文化的魅力,进而涵育文明。

三、坚持以家庭教育为主导,发挥家庭在培育少年儿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行为引导,都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家训、和睦的家庭氛围、优良的家庭美德,这些家庭教育的重要因子,对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思想道德品质等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1.良好的家风家训,熏陶孩子的思想行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少年儿童正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家庭不仅是孩子温馨的避风港,而且也应是孩子成长与成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思想和道德的汇集,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尤为显著。父母要不断地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在子女面前树立榜样,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等家庭美德,在父母手中呈现,并逐步演绎到下一代。家训是一个家庭心口传承的家庭风气,做人要堂堂正正、不作奸犯科,这都是家训对一代代人的熏陶,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2.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创设健康成长的环境家庭和睦,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家庭破裂、家风不正,子女的身心健康势必受到影响。因此要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子女真切地感受到家风家训。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点滴、长辈的为人处世,都是少年儿童成长中需要不断学习,并在血脉传承的伦理道德中实践的。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应注重身心健康教育,让其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在情感与道德品质的培育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总而言之,在新的历史时期,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在培育载体、培育方法上进行创新,始终坚持“家庭、社会、学校”这三个重要因子,构建培育路径。学校、家庭应发挥教育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等方面,形成合力,拓展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而社会要发挥好公益广告的宣传作用,为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创设新的培育载体。

参考文献

[1]陈凯.“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

[2]杜娟,陈怡娟.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教育,2015(07).

[3]杨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究——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析视角[J].齐鲁学刊,2015(09).

[4]朱凤荣,杨荣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条件与路径研究[J].党史博采,2013(03).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6

“情境”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所营造的环境、氛围和气场,是一种以激发儿童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有价值的情境能带领儿童主动地想象、思维和关联,促使儿童自发地去探索思考,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达成“以境生情”。寻求情境的核心价值,是基于儿童心理发展和学习数学的特点,希冀进一步厘清情境与儿童数学的关系与界域,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有理有趣,有益有效,从而实现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价值:为了儿童,基于数学。

然而,我们的教学却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情境的核心价值在教学中被异化,儿童被疏离了。人们强调的常常是教育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情境育人、文化“化”人的潜隐性,缺失了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尊崇和敬畏。学校的中心和重心都在儿童之外,这可能是教育出问题的根本所在。

儿童被疏离,这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并不少见。赛课和公开课中过分地渲染教师的智慧和机智;滥用信息技术媒体,用精彩纷呈的画面和视频代替儿童的想象和思考;小组合作的僵硬和模式化,使得“儿童主体”成为一句口号等等。课堂上的儿童成了木偶,成了流水线的产品,他们的活泼和纯真、率直和机敏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趋近于成人的“小大人”。儿童在教育教学中被疏离,可能是最该引人警醒的“异化”。

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若不是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而设计,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全部的意义。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情境设计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以哪里为归宿的。其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儿童。儿童,是我们设计情境的价值旨归和初心所在。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认识教学情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其始终应该持有的价值取向。

一、充满趣味且有文化性

趣味性是教学情境设计的重要原则,这符合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未能用儿童的乐趣吸引住孩子之前,在他眼里还未唤起并非虚假的喜悦之前,在孩子还没有迷恋于幼童嬉戏之前,我便无权谈论给他施加什么教育影响。”在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眼里,儿童的乐趣是第一位的。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创设的学习情境必须是生动活泼的,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愿意尝试的。

当然,学习的情境若仅仅用乐趣来维持,必定不会久长,还需要有一种文化的因子和特质灌注于人的成长过程之中。这里的“文化”起码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该葆有的儿童立场,二是数学学科的文化特性,三是儿童与教师互动所形成的课堂文化。

1.儿童文化。儿童文化有别于化,它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梦想的、好奇的、探索的,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成尚荣先生曾说,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的,不是教育学心理学,而是儿童和儿童文化,他认为“教师是派到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认识与发现儿童是教师的大智慧”,这就意味着教师对教育意义的认识,首要的、关键的是对儿童文化的认识,是对儿童世界的发现。

2.数学文化。读诗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每个学科都有着自身的特质和文化,只有让儿童感受到学科的独特魅力,才能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兴趣。譬如,刘徽的“割圆术”和祖冲之的圆周率,既能让儿童体会到化曲为直、极限等数学思想的内涵,也能感受到人类对理性和完美的不懈追求。在设计教学情境时,我们应有意识地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使儿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美,培养数学学习的情感,提升儿童的数学素养。

3.课堂文化。陶西平先生认为:“课堂文化是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一种文化。”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指引着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是学生智慧、能力、人格生长的必要条件,积淀成一种课堂文化更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教师在其中起主导的作用。

教学不是拘泥于固定步骤和有限目标的日常操作,而是教师运用实践智慧赋予每一情境以教育意义的临场创造。一个教师拥有差异性的文化底蕴、专业素养和个性魅力,他之于教学情境的设计也是有别于他人的。这种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濡染,是对儿童原有文化生长力的滋养。譬如,有的教师长期喜欢用幽默的故事设计教学情境,濡染儿童的便是幽默和趣味;有的教师偏爱教学情境的简约有效,影响儿童的自然就是严谨和科学;还有的教师总是以新颖别致的情境来吸引注意力,那儿童的热情和创新往往会潜滋暗长。

二、基于生活且有思辨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所谓学习,就是儿童对原有知识建构的合理解释,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建构自己的态度、情感,融入自己的价值理解。而建构过程往往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与原有知识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儿童自觉接纳、建构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儿童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7

关键词:情感性人格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儿童

一、何谓情感性人格

人格(persona),原意是假面(mask),英文中的personality一词,意思为“面具”,源自拉丁语中的persona。无论是persona还是personality,在西方文化中都强调个人的自我存在状态或人的个体性的内在精神,即人的个体内在精神气质或精神品质,而在我国,从词源上看,古代汉语中并没有“人格”一词,后来对人格的定义是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界定的:外在的人格是一个人被他人觉知和描述的方式;内在的人格是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被他人知觉是这样的。

在人格面前加上“情感性”,首先凸显人格系统中的情感、情绪成分。在心理学上,以伊扎德为代表的人格的基本情绪理论认为,人格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等六个子系统构成。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子系统都是独立的单元,自成体系,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系统间的各种联结。人格系统的发展过程是这些子系统自身发展与系统之间联结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些子系统中,情绪表达着某种感受、某种应付的倾向,组织并驱动认知与行为,成为人格系统中的动力核心。因而情感性格的人拥有较强的情感能力,可以为自身的人格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情感性”不仅指人格中的情感动力,更强调鲜明的个性。人类的情感并非简单地提示着情绪体验和内心的感受,从伦理学意义来讲,情感总是表征着价值。哲学家舍勒认为人格实质上就是价值的承担者,每一个人格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价值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存在,有其客观的秩序,这种价值等级秩序先天地存在于人的情感偏好行为当中,可以在情感偏好行为中被直接给予。通过感受一个人的情感,我们可以透视背后的价值体系,进而可以感知他的人格特征。情感之于人格的意义就在于情感表征了个体的独特性。

由此可见情感性人格是个体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它表征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情感,是其生命价值导向的载体。

二、为何培养儿童情感性人格

现代儿童教育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与传统的长者本位、教师本位和知识本位不同,它追求对儿童的最大解放及相信儿童具有天赋的潜能。作为一种教育观,儿童本位强调儿童理智与情感的和谐发展;作为一种文化观,儿童本位的旨趣在于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主人,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价值和尊严的独特个体,具有他人无法代替的独一无二性。情感性人格的培养事实上彰显回应了现代儿童教育要求的回应,它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彰显儿童天性

儿童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和陌生,他们总是尝试用各种方式与外界保持联系。儿童的情感是开放的,在语言尚未发展之前,新生儿从母体中的胚胎降生到人类世界,为了求得生存儿童就得依靠先天的情绪反应能力,将自己的生理性和心理性需要以一种感情的方式表达出来。当儿童发展出语言能力的时候,情感依然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显示出他们内心的各种需求。我们经常看到儿童喜怒无常,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掩饰自己内心的需要,儿童的情感直白地透露出了他们内心的真实状况。随着儿童自身的发展,情感也为儿童认识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不仅为认识的发生、指向起到发动和导向的作用,而且决定了儿童对某种情境是接近还是回避,是喜欢还是厌弃,从而影响着儿童对事物的选择。与之相对比,成人在情感方面则显得不露神色,明明是讨厌却要表现出喜欢,明明是在意却装成不以为然。成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固然是成熟的表现,但对情感的过分禁锢在某种程度上切断了情感在人格系统中的内在动力,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显得过于内敛。情感性人格强调情感就是为了保持儿童真挚的一面,那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表现,这也是人最本真的状态。

2.表征个体价值

人是一种双重生命属性的存在,即除了与生俱来的自然生命还有经过后天人为不断创造而形成的价值生命。人的双重生命属性和未完成性有关。对比动物按照其本能而生活,人需要漫长的成长阶段,这个漫长的成长阶段就是人在不断地成为他自己的过程。动物的个体之间几乎没什么差别,但人类不同,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同样的,每名儿童也是唯一的。这种唯一性在于每个儿童天生的禀赋是不同的,后天成长的环境及所接受的教育历程也是不同的。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中的儿童总是内化和形成着某种价值观。儿童内在的价值倾向往往通过他的情感表现出来,因而透过儿童的情感最能感知他的特性。情感性人格其实就是价值的载体和表征物,它不仅演绎着儿童的情感,更反映出性情里面的内核,那就是决定儿童之所以能成为他自己的价值生命。如果隔离了价值倾向,人格就剩下没有内涵的情感,如果取出了情感价值观就无以展现。价值和情感统一于完整的人格,在教育回归于儿童本位的今天,情感性人格培养恰恰反映出了对儿童本身的尊重。

三、何以培养儿童情感性人格

1.发挥主体力量

蒙台梭利曾说,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他的生命就是根据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发展起来的”。对儿童来讲,生命力表现为自发冲动,对儿童的自发冲动是压制还是引发是区分好坏教育的分水岭。儿童情感性人格的培养,首先要充分地认识儿童身上的生命力。我们还要看到,每个儿童身上都有他内在的需求,这种内在的需求影响着儿童的情感和价值取向,是其人格发展的动力。发挥主体功能就是通过引导让这种生命力和内在的需求成为生成情感性人格的主体力量。蒙台梭利还认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让儿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动,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因而我们要相信儿童自身具有选择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人格教育中要通过唤醒儿童的自我意识,发挥自我意识在自身人格发展中的组织和推动的作用,影响并塑造人格品质结构的其他成分和这些成分的相互关系,让儿童身上本真的情感性自然地流露。

2.注重价值引导

由于情感总和价值相关联,在个体身上表现出一种具有价值导向的情感,因而有关情感性人格的培育,我们看重情感,也强调价值。为了避免培养出的儿童情感丰富而价值观颠倒,就应该注重引导儿童接纳人类社会所公认的价值。所谓“引导”就意味着:情感性人格的培养是有方向和目标的,家长和教师相对于儿童而言具有文化上的优势,对儿童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儿童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引导”区别于“宰制”、“驱使”、“奴役”和“愚弄”。儿童在其人格发育过程中总是投射着、蕴含着家长和教师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主观意趣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诸如什么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是美好的人生?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什么是理想人格?什么生命境界值得追求?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等等。价值引导体现着社会的意志,在阶级社会中,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着教育的性质,体现着教师的人生追求和教育意向。当然我们要看到儿童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儿童自身也有内在的需求和爱好,价值最终还是要通过儿童自我构建才能得以确立,所以价值引导还要结合儿童自身的独特性。

3.遵循全人理念

“全人理念”是一种整合以往“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的两种教育观点,形成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教育新理念。从字面上理解“全人”可以看做是具有整合人格,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有所偏失;从本质来看,它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达到人的精神与物质的统一。儿童情感性人格的培养遵循全人理念,就是除了关注儿童情感的发展之外,还要关注儿童智力、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在价值方面,引导儿童寻求人类之间的理解与生命的真正意义;在精神方面,就是要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方面,要鼓励跨学科的互动与知识的整合;在个人成长方面,就是主张学生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平衡,注重生命的和谐与愉悦;从目标上看,培育情感性人格的最终意义应该是培养具有整合思维的地球公民。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3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小蔓,梅仲荪.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8

关键词:少儿心理认知模式;初中英语;个性化教学;问题研究;潜在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46-02收稿日期:2016-04-18

作者简介:程可明(1972―),女,湖南南县人,湖南省南县教师进修学校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和培训。

一、英语对于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

语言视角状态下的文化对于儿童语言的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语言学术背景下的儿童语言逻辑思维的养成对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儿童的知识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是有着显著的影响。

1.语言逻辑的影响

儿童语言的习得尤其是英语教学条件下儿童语言逻辑思维方式的正确树立,关键在于儿童形成正确的语言认知能力。语言逻辑来源于正确的语言认知能力,独立性的语言逻辑认知才能形成正确的语言逻辑思维。语言教学视野下尤其是英语教学条件下的儿童语言习得对儿童形成正确的字词认知逻辑形成独立的语言逻辑习惯有着深刻的作用。第一外语相互搭配的教学环境下对儿童提升事物想象能力和知识学习能力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针对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外语教学环境下树立正确的语言逻辑思维可以全面提升儿童语言学习能力。

2.口语习惯的影响

英语教学视野下的儿童口语习惯养成需要以二元化的语言学视角来看待,不仅是学生母语口语的标准化表达,还有儿童英语教学状态下英语词语的正确发音表达。在探讨儿童母语及第一语言学习条件下的口语习惯,需要着重分析英语与汉语母语的教学差异和语言逻辑转换,汉语的口语表达是音词结构的单一汇聚,英语的口语表达式英语逻辑框架下词性的逐一分解、逐一发音。所以在儿童英语教学状态下,要着重于汉语和英语的差异因素,以什么样的思维逻辑来正确地引导发音,兼顾汉语和英语两者间的特点,促进儿童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3.文字表达能力的影响

文字表达,就是按照一定的思路将所考虑的内容用文字符号固定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思维内容要寻求一定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表达形式又要求思维内容能够符合其规范。但是在语言学习背景下促进儿童语言习得能力提高,首先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逻辑,也就是培养学生按照自己心中的所想所感形成文字符号表达的思路,基于思维惯性条件组织自己记忆中汇聚的语言符号表达出有自己特色的文章或者是语句。

语言学视角下,在英语教学条件下的儿童要兼顾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思维,不能混淆两种语言的逻辑概念,正确的语言符号要融入到正确的语言情感架构当中,不能依据自己的主观意志来调整语言符号的表达,从而使儿童形成正确的语言情感思路,提升文字表达能力。

二、英语学习精神下的儿童语言学习的效果评述

基于文化语言的精神就儿童英语教学条件下的语言学习效果进行多角度的阐述,从而分析出正确的结论,促进英语教学条件下儿童语言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语言思维能力效果

儿童在英语教学条件下获得正确的语言思维相对于母语教学状态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思路,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但是就预言习得的效果还是要从儿童语言学习的精神和词语的准确释义及语言认知模式的形成进行准确的判断。

1.语言精神的表达效果

要想分析出对于儿童语言学习的精神效果主要还要从儿童在语言情况使用程度进行着重的分析,准确的来源条件是在教学环境下儿童之间的交流主要使用什么语言和倾向使用什么语言,来探讨儿童语言使用的基本规律。儿童语言使用态度调查,在被调查的72人中,仅有7个人倾向在日常生活当中用英语来交流方言,而剩下的孩子更加倾向于用汉语来进行交流,通过充分的调查发现这7名孩子的父母有着在国外工作的经历,更加倾向于孩子在日常中多用英语交流,这样更加有利于孩子开阔眼界,接受先进的文化思潮。其他大多数的孩子认为使用英语不是特别方便,周围大多数人都在用汉语交流,使用英语显得不伦不类,所以不倾向于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由此可见,思维定向决定着双语教学的效果,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和家庭环境影响儿童对于双语学习的热爱。

2.语言词语释义的清晰度

判定儿童对于英语词语释义的准确理解,一方面要看儿童口语交际中的词语表达的清晰度;另一方面要判定儿童对于词语性质能否准确把握,是否能用准确的语言符号来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从语音表达和书写能力上进一步分析出儿童学习语言的准确,是否有着准确的词语适用范围。在英语教学课堂中调查发现,处于同一教学环境下的儿童与处于汉语母语教学环境下的儿童相对比,对于英语词语的准确释义把握和英语词组释义的准确理解明显高于单独母语教学环境下的儿童,但是对于英语逻辑下的词语搭配适用,儿童无法形成全局价值观,对于英语语句释义或者是英语词语双解方面能力较弱,不具备标准化的语言价值逻辑。

3.自主性的语言认知模式

儿童自主性语言认知模式的培养来源于课堂语言教学模式对儿童自主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儿童语言认知能力是基本语言学习元素的构成,单一的语言认知结构很难满足儿童语言学习的需要,但是英语教学模式下的儿童语言认知能力培养就可以很完美地弥补这个缺点。英语教学条件下的儿童语言认知模式是符合学生自身学习特点的语言能力架构。通过实际调查发现,英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完美的价值认知,可以全面深化的认知事物,找出事物潜在的特点,从而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但是在单一母语教学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儿童看待事物的发展比较局限化,不能深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没有完美的价值认识,对于语言潜在的精神内涵不能完美地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儿童完美语言认知结构的搭建来源于学生英语异化教学背景下的个性化教育,从而促使儿童形成完美的语言认知模式。

(二)儿童的语言行为效果

儿童语言的行为效果表现在儿童基于语言学习状态下对于语言交际的理解和语言交际中语言语法的实际应用,在英语教学模式下的语言交际的行为表现来看效果更为明显。英语语言学习中的语言逻辑差异主要影响着儿童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母语模式教学条件下的儿童更容易养成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升儿童的自我学习能力。

1.独立问题思考习惯的养成

在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儿童与单纯汉语教学环境下受到语言氛围熏陶的儿童相比,其具备着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主要得益于学生在英语教学环境下自身逻辑情操的培养和语言价值观的塑造。儿童价值观的塑造主要在于差异文化氛围的熏陶,儿童自身处在不同的语言教学环境下受到不同语言情感因素的影响,能得到最为完美的语言价值观的培养。

2.自我学习模式的建立

儿童语言学习方面的自我学习模式建立的基础是儿童语言学习潜能的释放和儿童自我形态价值的塑造。儿童语言学习的形态价值是英语教学情况下最为重要的一点,对于确立儿童的基本认知和自我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语言形态是儿童语言学习最为直观的印象,在分化差异的语言教学环境下促进儿童形成印象的客观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实际交流背景下的语言口语表达影响着语言印象的形态价值,根据每个儿童自我认知模式塑造因素的不同,在情感表达方面的语言逻辑呈现出语言学习的形态价值,所以在英语教学背景下促进学生获得完美的语言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语言情态价值,可以有效塑造学生的自我学习模式。

(三)儿童英语学习意识的认知结构

儿童英语学习下的意识认知一般是多元化的结构,其具体表现在儿童语言学习的意识态度是否集中,个体的具体学习方式、知识能力如何,在英语教学环境下差异化表现的具体情况如何等。这些学习能力具体体现是构造出儿童语言认知意识的基本结构,对孩子差异能力的具体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1.意识态度表现

儿童学习意识的高度集中式是促进儿童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对儿童语言认知能力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在高度意识集中的状态下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到位,对语言抽象化思维的形成更具形象化,所以双语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学习高度意识,能够更有效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的潜在能力

2.学习方式表现

儿童语言学习方式的形成是基于英语教学大背景下自我养成的一种语言学习习惯,每个儿童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不同,其自身的学习特点表现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差异。依据英语教学的语言差异化特点,促进学生找准自身语言学习的角度,形成独特的语言学习习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效率。

3.知识认知表现

儿童语言习得情态体系下的最大语言学习特点在于差异化语言认知模式的不同对于新视野下的外国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汉语教学下的儿童语言习得主要来源于儿童心理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并没有上升到知识认知的高度。英语教学环境影响下的儿童语言习得主要来源于儿童对语言知识的心理化认知,只有具备完美的语言情感体验,学生才能够具备完美的知识认知,从而提升语言学习能力。

三、结语

依据初中少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基于少儿的心理认知结构来着重分析初中英语课堂开展少儿个性化英语教育方式的必要性,与传统母语教学模式相互对比,英语教学模式下的儿童的语言学习能力更为突出,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形成独立的人格,能够有效升华自己的情操视野,获得更加完美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高华.浅谈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教育探索,2012,(8).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9

 

关键词:绘本教学价值取向原因探析 

 

一、绘本教学的现代价值取向:重认知、轻审美 

 

[绘本教学一]《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讲述了一只倒霉的小鼹鼠,坚持不懈寻找“嗯嗯”在他头上的坏蛋这一过程。绘本中的小鼹鼠在寻找坏蛋的过程中表情丰富多样,从一开始的气急败坏到最后的身心疲惫都让人忍俊不禁,书中的幽默诙谐随处可见。但在中国传统观念下,教师对文本的价值取舍容易走向知识本位。在一次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执教教师提出的活动目标首先是引导幼儿在阅读中识别不同动物的大便,其次是使幼儿喜欢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一条目标直接指向认知,第二条指向情感态度。但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师生共同阅读环节重点要求孩子观察画面上的大便,然后对黑板上的动物和动物大便进行配对,这一过程占据了活动时间的一半。 

作为旁观者发现孩子们明显表现出对识别不同动物大便这一科学知识不感兴趣。这次的绘本教学体现了重认知、轻审美这一价值取向。教师只关注绘本中的知识,忽略书中随处可见的幽默诙谐和小鼹鼠的执着精神。作为教师,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角色意识很强烈,对于任何作品,不管它的审美内核是什么,也不顾及孩子的接受心理,习惯性拿来作为知识和道德教育的脚本。 

[绘本教学二]《巫婆与黑猫》 

故事内容简介:猫咪小波,是巫婆最心爱的宠物,然而,房子和小波都是黑色的,所以,巫婆看不到小波,就经常跌得鼻青脸肿。所以她决定施魔法,来改变小波的颜色,好让她随时看得见小波的位置。但是改变了颜色的黑猫还是给巫婆带来各种麻烦,巫婆一气之下把黑猫赶出了家门。被赶出家门的黑猫很伤心,巫婆也很想念黑猫,最后,巫婆把黑猫接回家,并施魔法把家变成了彩色。巫婆和黑猫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从此黑猫和巫婆快乐地住在彩色的房子里。 

教师运用多媒体把故事搬上大屏幕,一页一页地展示给孩子,第一遍,她一一展示出故事画面,让幼儿回答“你看到了什么”、“黑猫在哪里”、“巫婆在干什么”、“黑猫为什么很伤心”等问题。第二遍,她让儿童又重新对着画面复述故事情节。就这样,这个有着优美画面、动听情节的童话在一片吵闹声中结束了。表面上,儿童高高兴兴、气氛热热闹闹,这种高兴不是来自于儿童内心对故事的愉悦,而是来自教师对他们语言的外在表扬,这种表扬又进一步强化了儿童回答老师提问的欲望。童话欣赏活动俨然成了一堂看图说话课,不免让人觉得扫兴。该绘本幻想色彩浓厚,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但教师对它的价值取舍是去发展孩子的认识思考能力,对于其中的浪漫品质则忽略不计。 

 

二、绘本教学中认知价值取向的原因分析 

 

1.漠视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 

儿童文学的一切审美品质,都存在一个原点,那就是童年情境。在这一情境中,人自然而率性地存在着,不以价值和效益来羁绊自己的生活,完完全全本真的存在于自我之中。童年情境中一个最本真的状态就是游戏。皮亚杰认为,“儿童为了达到必要地情感上和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资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使现实被自己所同化。这里既没有强制也没有处罚,这样一个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它是通过同化作用来改变现实,以满足他自己的需要……”[1]如此看来,游戏是儿童适应现实的需要,是满足不能实现的愿望的需要。游戏精神是童年情境的核心体现,它传递的是自由的精神,是生命本能得以充分展示和释放的精神。对于儿童文学作品而言,能否释放出童年情境中的游戏精神是吸引小读者的重要标准。我国儿童文学理论家班马提出:“许多真正透露儿童气息的神使天成式的作品,往往产生于一种‘戏作’的写作状态之中,写作的本身,对作者的本体来说是溶为一致、和为一念的游戏性快乐,这并不是儿童文学创作的不认真态度,而正是绝少道学气的游戏精神可能产生的真正儿童气,它暂时丢弃了思辨,丢弃了法则,升起了本体中狂野的想象、玩闹的情绪,实际上深藏着儿童美学的规律”。[2] 

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是一种“轻松”、“自由”、“想象”、“体验”的文本精神,它与生俱来符合了儿童的内在生命特质,那就是童年情境中的游戏精神。富含游戏精神的作品,没有

教育与被教育,有的只是一种情感、一种需求、一种玩的天性。它体现出来的不是小读者“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是时刻发出的一种呼唤“让我们尽情地玩吧”。尊重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意味着尊重儿童精神世界的游戏精神。忽视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意味着漠视儿童精神世界的游戏精神。当前,幼儿园早期阅读教材的选择更多的偏向情感和认知类,比较少地选择蕴涵游戏精神的绘本,表明今天我们依然没有认识到游戏对于孩子的无意义之意义。 

2.漠视儿童世界中的幻想品质 

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大脑中产生的许多新的形象。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2~7岁阶段的思维特征是主客体不分,象征功能开始出现,因此有了儿童会把椅子当马骑、棍子当枪使的现象。儿童这种主客体不分的状态决定了儿童以自己的方式把握周围的世界,对儿童来说,没有纯粹的主体,也没有纯粹的客体,两者完全融合在一起,就像原始人类那样,儿童的主客体互渗状态决定了他是个泛灵论者。弗洛依德认为泛灵论是由于主体的投射作用而将自己的意识投射于客观物体之上。儿童的世界是浑沌的,是主客体不分的。超现实的世界存在于儿童的心灵里,是儿童对现实世界的幻想的结果,这种幻想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大自然赋予了人类幻想的本能,这一本能使得人类更加伟大,也因为这一本能世界才变得精彩、变得有创造力和充满生机。

幻想可以让孩子摆脱现实的羁绊和束缚,是儿童精神世界的营养原料。现实生活中,成人有意无意地打断和阻止儿童的幻想,将儿童拽进理性的科学世界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一天也不能耽搁。笔者曾经挑选出10本绘本(垃圾哪里去了、鼻孔的故事、苹果树、你是特别的、好饿的毛毛虫、母鸡罗斯去散步、我绝对不吃番茄、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玻璃杯、我的妈妈真麻烦)让10位小班孩子选择阅读,结果显示所有的孩子都表现出了对《我的妈妈真麻烦》的阅读兴趣。因为10本绘本中,大部分绘本认知类倾向较浓,而《我的妈妈真麻烦》摆脱了说教痕迹,宣扬的是幻想和游戏精神。时至今日,很多成人观念上意识到幻想的重要,但实践中依然冲不出现实功利的枷锁,被知识本位的价值观所左右。殊不知,幻想是科学的前提,没有儿童对整个宇宙的憧憬和想象,哪来的科学探究呢!对儿童来说,幻想思维和科学思维不是互相冲突,而是互相促进。 

3.认知本位的价值取向是功利主义教育观念下大众的现实追求 

功利主义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和一般的伦理学说不同,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个人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西方功利主义哲学以密尔和边沁为代表。边沁认为“功利”是指人们本能地追求幸福,避免痛苦的趋向性。边沁从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原则出发,把教育作为实现个人幸福的工具。在他看来,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有用的知识,而有用的知识是实现幸福的工具。需要强调的是,边沁所说的有用知识不是指希腊语、拉丁语等装饰性的古典知识,他明确“反对花大量时间学习拉丁语”,而要求儿童“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法律或科学的学习”。[3]在边沁看来,只有实用知识才有助于青少年掌握适合自身性向的谋生手段。功利主义是一种目的论,它把正义定义为善的最大化,而把善定义为欲望的满足或功利。可见,功利主义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不是行为过程而是行为所追求或所达到的目的价值。功利主义教育作为功利主义思想发展脉络的延伸,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以教育的实际功用作为原则来指导教育实践。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崇尚科学,重结果,讲究实用。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不在教育之中,而在教育之外。教育以追求外在利益为目的。功利主义教育崇尚科学,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可以极大的增加个体和社会的物质财富,从而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主张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讲究实用,排斥虚妄空谈,强调实用知识的价值。 

当前在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我们的学校教育过分注重人的认知层次的发展,忽视人的情感和审美层次的熏陶,说到底是忽视人作为人的精神性的发展。学校教育目标在实践层次也完全偏向人的智力,忽略人的心灵构建。作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重要形式的绘本教学也常常出现功利主义的倾向,呈现出科学主义和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教师在文本解读中注重童话的认知功能,忽视童话的感知功能,只注意童话对于儿童的显性价值,忽视童话对儿童的隐性价值。在一些绘本阅读活动中也常出现重知识、轻审美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当前重科学、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念不无关联。 

 

参考文献 

1[瑞士]让̶

6;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10

关键词:现代性儿童教育本雅明祛魅复魅

追溯本雅明的文化历史踪迹,像在追寻一湾灵动的清溪,又像在捕捉游走在世界边缘的徐徐蹒跚的幻影。映射本雅明阴郁却诗意的传记化人生,姿态各异的本雅明小人像层层出现在世人面前:他或是在巴黎国家图书馆的沉思者;或是徘徊在单行道的游者;又或是迷失在都市里的行吟诗人;甚至只是一个羸弱孤独却渴望一份沉甸甸幸福的孩童.....一个个破碎化的记忆拼组起来,构成了本雅明饱受劫难而闪闪发光的阅历剪影。本雅明是一个无限的多面体人,他的思想在一天之内是集中完整的,然而在另一天,他的思想便断裂成碎片,重新组织起来,万花筒般的思想让他的多面性具有了艺术的美感和哲学的反思。本雅明除了讲述了哲学、历史、宗教、文学等无数的可能性,还勾勒了教育的图像,他站在主流的边缘,牵引着读者与现在的时间相遇,重构了文学教育的图像概念,派生出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儿童文学教育的寓言。

一.消解教育的现代意蕴

本雅明把现代性定义为“世界藉幻象的统治”,他所关怀的是想象、错觉、幻景等关键词语,并把飞逝的时间、空间、因果性承接于不连续、碎片化的记忆中去,从而投射出对现代性产生的生活方式的阐释与理解,正如克拉考尔所说“本雅明渴望从梦中唤醒世界”。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本雅明看到了传统儿童文化遗产的大崩溃,清晰地认识到儿童的世界是一个虚假的乌托邦,他对历史和现代饱有敏感的分析,始终保持警醒,揭示了现代儿童教育片断性与残破性,探索儿童教育的真正发展之路。本雅明对现代性有着一种潜在的反叛意识,他不排斥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但他拒绝自由危机和独立价值的异化。本雅明认为在现代性的视域下,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并不难发现通往未来的道路,真正的困难在于以一种柔软优雅的力量化解前行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和危机。现代人把自身置于十字的交叉口,对未来充满了未知和迷茫,他只能重新审视道路,将存在的事物化为瓦砾,从而穿过那条瓦砾的道路。现代性带给世界理性,也带给世界断裂,投射到教育层面,现代性让教育工具化了,教育失去了本真的价值追求,而沦落为一种固定标准。本雅明对社会的现代性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从而做出了基于教育思想的经验判断,他发现教育功能的进步并不意味着儿童自主精神的闪现,反而将儿童牵引到了具有从众性和强制性的人群中,削弱了儿童教育的人文内涵。现代性教唆教育以一种极其迂腐的方式去迎合儿童,创造出适合他们的学校制度、教科书、玩具等,并把这种行为称之为“启蒙”。但是这种“智慧的启蒙”只能是一种幻想或者是空想。针对儿童教育,真正需要的是为儿童提供富有趣味的东西,提供可以唤醒童心的建筑工地。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难以估量的,他们被世界所吸引,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物质世界,那是一个独立于大物质世界中的小物质世界,而教育的终极追求就是试图用儿童的特有方式去开启通向小世界的门径,即使没有打开这个独一无二的小世界,也要掌握儿童世界的大致标准,否则人们面对的教育世界总是不完整的、是失去总体的教育世界。

本雅明在注视现代社会的同时,也获得了现代性回望的凝视,在批判现代性的锋芒中,反观现代性对教育进行的“祛魅”,试图重新还原人们对儿童世界的洞察力,捕捉儿童世界中鲜活的灵魂,从而通过历史反观现代,重塑更接近智慧传统的儿童世界。“祛魅”一词来源于马克斯.韦伯的“世界的祛魅”,又称为“世界的解咒”,具体指“摈除作为达到拯救的手法的魔力,把魔力从世界中排除出去”,[1]“祛魅”是对宗教权威统治的解构,打开了思想的禁锢,转向到现代性的理性化之中。“祛魅”一词道破了自现代性发轫以来社会精神形态的本质现象,它揭下了神秘文明的面纱,消解了哲学的价值意义,面对神话宗教的失落,“祛魅”以理性主义为核心,将科学观念渗入社会的每个领域,从而建立一个可以主宰时代的合法性社会。“祛魅”开启了高度理性的时代,用清晰的思维脉络构建了人类生活的存在方式,各个领域都试图获得自身的合法化属性,教育也在理性的指引下,与技术和功利结合,焕发出启蒙的光彩。但当现性扫荡一切文化遗产的传统价值之后,它并不能为“祛魅的世界”提供完善的意义阐释,精神世界的瓦解也让教育贬值,现代人的焦虑感、反常感和漂泊感,同样映射在儿童身上。社会的商品化和世俗化,割裂了教育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纽带;技术的进步和思维的理性化,既使儿童读物的精华走向衰亡,也让儿童玩具的发展史断裂。面对理性的崛起,儿童教育失去了原有的想象力和自由,所谓的启蒙也只是改良教育的产物,面对新的世界,儿童失去了炯炯有神的目光,所有虔诚而灵动的心灵都日渐枯竭,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在现代社会变得更加软弱和妥协。

二.重拾教育的价值碎片

本雅明在看到现代性教育的“祛魅”同时,也反思科学理性主义的局限性,传统教育的巫魅被理性祛除了,教育的良知也被理性泯灭了。本雅明哀叹现代社会的“祛魅”,企图用原始主义的魅力重新审视儿童教育,站在儿童的立场,回归到传统文学、美学、哲学的意蕴中去,对于现代性教育的建构也具有了一层“复魅”的意味。所谓“复魅”是对“祛魅”的一种呼应,后现代主义者格里芬提出“复魅”即指“自然的复魅”,“复魅”并不是无意识的倒退,而可以拓展理解为重拾传统价值的碎片,使人在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的大机械时代中,仍保有一丝清醒,不会沦为机械的零件,也不会被机械所吞噬。“复魅”不仅要重建社会政治秩序,也要重新确立人本宗教的信仰,用规范的传统力量和发展的理性共同探索世界。“现代性教育的复魅”就是要还原儿童本我的轮廓,打破常态标准化的平庸,将自由与创造作为打开儿童世界的试金石,尊重儿童的意愿,让儿童编织关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童年捕梦网。不要用绝对理性的标准驯服儿童,也不要用进步的技术控制儿童的意志,更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禁锢儿童的想象力和游戏的能力,而要长远审视教育的目的,把儿童与自然、社会的亲和放在重要的标尺上,使儿童主体成为现代性生活的一本导向书,呈现给教育更多的意义与价值。现代性教育绝不应该是同一个万花筒所变换出来的不同方面的图案,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由儿童主体建构起来的物质世界。现代性世界不应该是一个有商品经济、生产交换支配的幻境与假象,现代性教育也不应该是一种用于维护现存世界的工具,货币可以贬值,但教育不能贬值,儿童的童心更是不能被现代性的教育所泯灭。对于儿童领域的现代性教育,要打破儿童成人化的思维方式,重新定位儿童的价值,用诗意的文学想象消解现代性的知识话语,把真诚质朴的儿童语言还原给儿童,描绘属于儿童世界的现代性图景。

本雅明复归儿童教育的传统价值,强调旧时玩具和小人书的价值,成为一个有趣的古典收藏家。在本雅明的收藏世界中,旧时的玩具和小人书是有历史的,有记忆的,甚至是有生命的。聚焦玩具和小人书的秘密,就是在聚焦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比如探索这些传统玩具的历史,将玩具的演变与儿童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玩具这个游戏场域,试图叩响儿童世界的大门,了解儿童在玩玩具中的心理状态,分析玩具对于儿童的教育意义。锡制玩偶、西洋镜、“哼哈二将”的棉质玩偶、小型插画、蜡质偶像,这些古典简单的玩具背后蕴含不是技术的魅力,而是儿童的魅力。本雅明收藏的不仅是过去的玩具书籍,还收藏了儿童传统记忆的碎片,他收藏过去的意义就是在对教育进行一场“复魅”。随着现代媒介和技术的变化,儿童的游戏玩具或者小人书的商业性和工具性越来越明显,儿童在日渐完善的教育场域中却获得越来越多无价值的教育,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也再度模糊,儿童的独特性在走向消亡,童心也面临泯灭的危机。如此一来,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教育的“祛魅”和“复魅”,应该站在更具体更广泛的深刻立场上,探索在危机时代儿童的教育价值取向,用价值理性对抗现代性的异化。现代性视域下的“童年的消逝”也未必是一次颠覆性的转变,不同时代应该有不同时代的儿童与童年模式。而教育所需要做的是启迪儿童的心智,在“祛魅”和“复魅”的过程中,捕获儿童世界的永恒意象,通过意象不断呼唤童心,将儿童从现代性的梦魇中解救出来,重拾教育的碎片拼接起来,使儿童的教育重新闪现着智慧的光芒。

本雅明在现代性视域下对教育进行反思,对儿童世界加以关照,试图实现教育的解构与重构。他的独具见解的教育思想既折射了现代性社会中儿童教育的困境,也在潜移默化中为儿童教育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出路。本雅明揭示了现代教育的弊端,用诗意应对世界的惊颤,用想象还原儿童的灵感,既展现了儿童教育的动态发展过程,也从现代性的生存环境中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为教育事业奋斗的典型缩影。

参考文献

[1]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论教育――儿童.青春.教育[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2]菲力浦.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伊斯特.莱斯利.本雅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碎片[m].商务印书馆,2005.

[6]刘北成.本雅明思想肖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