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专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00:18

现代文学专题篇1

教师教法依然以传统讲授为主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很长一段时期强调“史”的教学,因而教学上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除开老师讲得神采飞扬的情形,我们的现当代文学课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些讲解过于重视作品的史性与社会性,阐释过于注重“理”而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特性,使本该生动活跃的文学课堂变得毫无生气,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对文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课时减少,学生不阅读的困境下,如何搞好现当代文学教学呢?笔者认为要根据现状来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文学课的学必须以读为基础,高职高专院校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重视文本阅读。与本科院校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不同的是,高职高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高职高专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也应与本科院校的有所区别。与本科院校注重“史”的勾勒与理论的阐释不同的是我们应该弱化史的教学,而重视文本阅读的教学。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仅仅听几节课便可以获得,而是在一天天阅读的积累中提升而来。因而,高职高专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重视文本阅读,文本阅读是中文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注重文本阅读,引导学生多阅读,以文学作品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对现当代文学的热爱。另外,在文学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现当代文学是离我们最近的文学,它的审美经验和规范尚未成熟,需要在大量的文本阅读实践中建立和完善。现当代文学的现有评价有许多受到与之相随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在评价上存在误区,需要在阅读中重新认识。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某些政治色彩强烈的作品被高度认可,而很多艺术价值与文学成就更突出的作品则被忽视,对这些作家作品的重新理解、认识与评价需要充分而又稳固的阅读。大量的阅读能提高他们对文本最直接的感悟能力和辨析能力,学生能够借助文本进行深刻的形象记忆,通过读懂作品,知道作者在说什么,从而根据自己的直观经验对文本进行分析,判断出作品的优劣,优在哪些地方,不足和缺陷在哪里,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体现教学目标,实现文学课堂的有效性,必须是在师生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在互动的情境下,发生情感、认识的交流,随着学期进展,阅读与讨论次数的增加,质量也会不断提高,学生在阅读、表达和写作各方面能力都会有整体提升。

文本阅读教学途径

高职高专现当代文学如何做好文本阅读的教学呢?以文本阅读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以文本阅读为中心的前提下,我们探索读文本、说文本、演文本“三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读文本

读文本,即对文本的阅读。因为对任何文学作品的理解,都离不开对文本的阅读。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作为文学的阅读者,学生对作品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升华的实现,教师是无法替代的,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哲学解释学认为,“经典阅读就是在主体间对话活动中把历史引入文本,通过移情、体验、理解实现视野的不断融合和意义的持续构建与生成,使阅读和对话进入扩展主体自我认识和建构意义世界的良性解释循环之中。”[1]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读者与作家作品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在对话中了解作品,净化人格,升华情感。在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读原著。当然,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很多,很丰富,对于刚进大学的学生而言,要进行选择就很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我们的方法是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便列出要阅读的书目以明确阅读目标,分体裁同,分年代,分阶段地列出阅读书目,用以引导学生读书的实践,同时,还提出了泛读与精读的读书方法,有些作品要求精读,对有些作品要求泛读,就这就让学生有了阅读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方法。在确定了阅读目标与方法后引导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分三步走。第一步,直观文本。在感觉和知觉中初步接触文学形象、意境,并开始有情感体验的初级阶段。就小说的阅读来说,从感受人物的形体外貌、言谈举止到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己阅读时产生的情感与心灵波动等。就诗歌来说,则从对其音韵、色彩、景物的感受获得整体印象,并了解它借什么样的情景寄托什么样的感情。第二步,观看影像资料;在对文本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辅以“影视观赏”。作为阅读的补充方法,给学生提供一种相对比较直观而又轻松愉悦的理解作品的方式。现当代的许多作家作品都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比如《阿Q正传》、《伤逝》、《家》、《边城》、《死水微澜》、《四世同堂》、《陈奂生上城》、《红高梁》等。在影视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动感的画面等带给学生一种直观而又轻松愉悦的理解作品的方式,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读文学作品,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体验到原著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欣赏中感悟。第三步,查看参考教材和相关资料。在引导学生第一二步阅读时我们认为让学生无任务地原生态地去阅读,让他们找到阅读时带给自己心灵冲击的第一感觉,在此基础上的第三轮阅读,便是要更深入地思考。这时,老师把有关作家作品的相关材料、问题包括相关参考教材和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选读,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及数据库、专业网站等途径大量阅读作家作品的相关资料,从而形成对作家作品的更全面了解和更深理解。以对鲁迅《阿Q正传》的阅读为例。第一遍,初读文本,给学生印象最深的便是阿Q。瘦骨伶仃的阿Q,没有姓,没有职业,住在土谷祠里,有着很多可笑的言行:“我先前比你阔多啦!”“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儿子打老子”;了解了阿Q与王胡捉虱子比赛,捏小尼姑的脸,向王妈求爱的恋爱悲剧,“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革命”的观念到被杀等故事情节。在对阿Q言行了解的基础上,获得了关于阿Q的整体印象,是一个愚昧无知而又自欺欺人的无业游民,从而产生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观看影片《阿Q正传》,更加深了学生对阿Q言行的印象,比如阿Q摸小尼姑脸时的无赖,向王妈求爱时的落魄,到被杀前的懵懂,学生在感到这些可笑言行的同时,会产生一种沉重的心情,从而去更深地思考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话题“你如何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它在当时和现在给人们什么启示?”由此引导学生在自我有了初步感知和思考的基础上查找相关评论与资料,从而更全面、多方位、多角度地去解读阿Q。

(二)论文本

论文本,即围绕文本展开讨论。“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是教育过程中应当关注的。”[2]作为文学教育者,应该精心组织课堂讨论,灵活设计教学环节,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挖掘潜力,可以在课堂中采取讨论的方式。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性格志趣、知识储备不同,对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讨论就是让学生就作家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同学将个人化的理解借助课堂讨论这一平台,进行交流。在发言时,发言者本身会因为发言而印象深刻,而不同的同学从不同角度的发言,则会使学生在彼此思维的撞击中将对作品解读向纵深发展,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既有感性的直观了解,也有深度的把握与理解。这不但能激发学生探求文学的热情,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当然,课堂讨论不是无序的,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很重要。讨论通常可采取两种方式:随堂讨论与专题讨论。随堂讨论即教师在上课时有准备地抛出一些话题,鼓励学生思考并即兴发言发表意见。如当分析到《沉沦》时提出来思考“你认为《沉沦》结尾主人公跳海如何和爱国主义联系在了一起?给你什么启示?”当讲到徐志摩诗歌时,学生朗诵后即问“这首诗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收获?”当讲到骆驼祥子时给学生提出这样的话题:“你认为祥子是个什么样的人?造成他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虎妞这个人”等等。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倡学生各抒己见,鼓励不同观点的碰撞,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能总是看到学生思想的火花,经常会让我们想到一句话:“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少发现”,教师就是要创造发现人才的氛围与机会。专题讨论法是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同一问题的好方法,专题讨论会要有鲜明主题,主题过大过深或过易过浅都激不起他们思考的最大兴趣与热情。教师需提前布置难度适当有思考价值的专题,并提供可参考的资料信息,以分小组的形式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准备,启发学生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探究。讨论时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推荐一人代表小组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为该小组代表补充发言。这样使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每个人的智慧与思想在有效的课堂里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如在《阿Q正传》的教学中,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对作品的创作环境、创作的影响作了介绍,然后给学生提出讨论的话题:“你如何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给你什么启示?”在这次的专题讨论中,大家争先恐后,见仁见智。有人认为我们身上还有阿Q“精神胜利法”的影子,这是国民的劣根性,我们要以此警醒,去努力克服它,不在自我欺骗中沉沦;有人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虽然有它的不足,但他在困境中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这点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天的环境下,每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有风雨挫折,在困苦挫折中我们要学会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不至被困难磨掉了前进的锐气;还有的人认为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精神胜利法”,要学习他乐观的心态,同时又正面现实,只有在挫折中正面现实并永保一颗昂扬向上的心我们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讨论中大家争论激烈,甚至针锋相对,不时闪出思想的火花。“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尊重学生个人见解,及时点评,并引导学生穿透社会文化习俗层面触及个体生命的存在层面。这样,学生在不同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中,深化了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拓宽了思路。”[3]就笔者的经验来说,学生对每一个要讨论的专题都非常认真,每次都会让他们自己发现自身原来还有诸多潜能。引导学生一个个专题深究下去,积累一学期,一年下来,他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至表达与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当然,课堂是有限的,一学期我们只能选取教材中的几个问题来做专题讨论,但这样讨论带来的却是激发了学生对文学探究的热情,从而把有限的课堂延伸到了无限的课外。

(三)演文本

现代文学专题篇2

贯穿专题思维,重编教学大纲,重设教学内容和要求,具体要体现几个要旨:

首先,以宏观线索为背景。为帮助学生整体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教学上需要贯穿一定的宏观线索来梳理内容,主要针对该阶段文学的源流、发展变迁过程以及重要影响因素、重要思潮、社团、流派、论争等予以专题介绍。具体可设置下述专题———专题一:“绪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源流、性质、分期发展概况和整体特征”;专题二:“重要文学运动与思潮”。涉及20世纪文学思潮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各时期标志性的文学运动、思潮,如“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兴起与发展过程、历史意义,建国初三大文艺运动及其影响,“时期”的“根本任务论”及“三突出”原则等创作理论及其影响、20世纪90年代、新世纪代表性文学思潮等;专题三:“20世纪主要文学社团、流派与论争”。涉及主要社团、流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活动、文学史意义及论争双方代表性观点及其影响。此外,需要学生宏观掌握的还有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四大文体———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的主要发展线索。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因其宏观、抽象而显得比较枯燥,在讲解过程中需要本着“文学是人学”的理念,贯穿适当比例的文学故事和细节,文、图、视频音频相结合,复原文学史以有血有肉的生动化面貌。

其次,注重人文内涵的挖掘。在对宏观线索予以梳理后,为了深化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人文内涵的理解,促使他们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将现当代文学与其他相邻课程如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等进行有机衔接,不妨增设以下专题。如“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化传统”,具体可以细化为这样几个内容———首先是“现当代作家与中国古代儒、道、释文化”。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师讲解基础上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予以开展,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相关论著指导学生加深理解,尤其要避免过于概念化、学理化、抽象化,要让学生切实把握到中国古代文化因素在现当代作家创作心态中的渗透表现、在具体作品中的微妙流露等;其次是“现当代作家与中国古代文学”。其中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对现当代作家的影响就可以生发出许多饶有意趣的内容;在这一专题中,“现当代诗歌中的古典意蕴”也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再如“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专题。具体可以衍生出若干视野更为细化的专题:如对现代文学影响较为显著的几种外来思潮及其影响下的现代文学创作(如现实主义之于茅盾创作、浪漫主义之于郭沫若诗作等),如外国文学名家与中国作家创作的比较研究等等。

第三,文体、文本唱主角。以上述宏观梳理为背景,进而可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各大文体的主要审美类型及其创作表现予以专题化介绍。比如,仅就现代小说领域而言,就可大致分为如下专题:“地域文化与现代小说:以浙东乡土作家群、老舍、京派、新感觉派为例”、“通俗小说:以赵树理、张恨水为例”、“青春书写与女性言说:以郁达夫、巴金、丁玲、张爱玲为例”;“社会历史与暴露讽喻”:了解茅盾所开创文学范式的历史意义,掌握《子夜》、《围城》的艺术成就。相应的,在对现代散文繁盛发展的基本线索予以简单梳理之后,也可根据不同风格以专题形式展开教学:首先,“鲁迅散文”(鲁迅独话风、闲语体和匕首投枪式样杂文的艺术特色、重要价值);其次,“幽默闲适与平和冲淡”(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艺术特色;林语堂等人的幽默闲适小品的艺术特色等)。经过这样的专题介绍,学生不仅掌握了个体作家的创作特色、成就,也对该作家、流派在整个文体发展历程中的大致地位有了初步认识,更使提炼、概括、综合能力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第四,适应时代环境和不同教学对象要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比如,针对新世纪语境,就可以增设“80后作家创作”、“新世纪小说代表作选讲”“网络文学名家名作”等专题。针对中文系师范生和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等,则相应地可以设置包含如下几个专题的“儿童书写”系列专题———专题一:“现代文学名家的儿童观及其创作体现”。内容涉及中国近代以来儿童观的历史沿革、现代文学名家周氏兄弟、冰心、丰子恺、夏丏尊等的儿童观及其文学呈现等;专题二:“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书写:视角、形象、意蕴”。要求学生了解儿童视角的叙事意义和审美价值,掌握现代文学作品中儿童视角的审美体现、儿童形象的多元化特点等;专题三:“中国当代小说、诗歌、散文中的儿童书写”。主要涉及中国当代诗歌中的童心咏叹、当代散文和小说中的儿童书写。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

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在国内的一些高校中,教学者已经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大学语文、英美概况等课程开始率先尝试采用专题化教学模式①,而关于文学史课程教学这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有意呼吁则较为鲜见。之所以形成这一现状,是文学史课程多年的教学习惯以及文学史教材编写理念的多年沉淀之间互相牵制、互相成就所决定的。如果想在教学习惯上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意味着相应地也要对教材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一些调整。

首先,课内外相结合,组织进行团队化学习,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教学形式与教材形式是紧密相关的。在针对具体教学对象自主编写出较为成熟的个性化、特色化、专题化教材之前,教学者应以自编教学大纲(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以到处套用的大纲,所以很明显要针对具体教学对象和专业培养目标等重新制定)为依据,将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作品选、光盘、网络数据库等资源予以创造性的综合利用,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主要提供相关作品完整的电子文本、作家传记性影像、作品影视剧精彩片段、名家讲座视频、最新研究进展报道以及复习题库、学生有关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论文、师生分别制作的相关多媒体课件等,通过学生课外、课内两方面的积极参与,无疑增加了教学形式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具体的多媒体课件内容也应紧密结合时代语境,力求形象、生动、精美。比如,在讲解20世纪中国“人的文学”主题时,可以适当采用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宫廷题材电视剧《甄嬛传》中有关女性服饰、日常起居的图片等,揭示其中蕴含的女性悲剧性生命内涵,并将其与20世纪文学中追求个性自由的女性主义作品内涵予以对比化解读,从而使学生从直观到理性形成对“人的文学”的深入理解。此外,还应围绕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展开对话式教学,将知识传达与能力培养结合,课内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应组织学生采取团队化学习方式,鼓励他们自愿组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小组,以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其次,应紧密配合专题化教学内容及其形式,以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除设置开放性的思考题启发学生相关思索、布置专题性学术小论文以外,团体协作完成专题展示也是较能唤起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形式之一。笔者曾经先后针对两届中文系师范生和三届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中布置过这样的作业:在班级内分出分别由五六个成员组成的若干学习小组,各组成员需共同完成与任一专题内容相呼应的延伸阐释,即在集体协商确定专题内容和基本思路后,各有分工———或寻找文字、多媒体材料,或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最后由一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辅以多媒体课件展示进行主讲。尽管大多数学生在最初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惑而产生了些许抵触情绪,但经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以及各个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事实证明这一作业形式对学生的多方面成长都具有益处,使得学生发生了一种重要的转变,即从被灌输的对象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研究者,从而不仅加深了对某一专题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增进了深入钻研的科学精神,还提高了团结协作精神和师范专业技能、素养。

三、结语

现代文学专题篇3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近年来,随着国际范围内汉语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下简称汉教)。中国古代文学(以下简称古代文学)则作为学科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被诸多高校的汉教专业写入培养方案。然而,汉教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仍有待加强,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少真正切合汉教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古代文学适用教材。这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该课程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现用教材存在哪些问题、探究问题成因,并进一步思考汉教专业古代文学专用教材编写方面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一、汉教专业古代文学教材选用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提供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2年,我国共有259所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教材选用方面,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成为汉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的首选,章培恒、骆玉明两位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也受到很多高校的青睐。可见,汉教专业古代文学教材使用情况与中文专业并无二致。

毋庸置疑,上述两部文学史都是当今学科领域内的优质、权威之作。然而,优质、权威并不代表适用。汉教专业有着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忽略这些因素,直接借用相近专业教材,必然导致水土不服的结果,最终影响教学效果。这种水土不服已经在诸多院校汉教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中体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容量与教学时数不匹配。

汉教专业古代文学课时安排各学校略有出入,但一般都在100至140学时之间,分两个学期完成。而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则至少安排200学时,分三至四个学期授课。两者学时相差近一半。反观两个专业的共用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共四卷,总字数约179万,内容丰富全面,资料翔实;另一部广为汉教专业选用的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三卷本,共110万字。可见二者皆为卷帙浩繁之作。这样的教材篇幅与信息容量与中文专业课时安排非常匹配,既能满足教学需求,又为师生学术视野的拓宽提供了丰富信息。然而,对汉教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师而言,要通过仅一百多个学时来完成授课任务,前文所及两部教材就只能“仅供参考”了。老师们的教学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线索明晰,就需要首先在教材提供的大量信息中淘金,更多教材内容只能无奈舍弃或布置学生课外阅读。

(二)未体现该门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和专业特色,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汉教专业和中文专业虽属同一个一级学科,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却有着明显区别。汉教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外语基础,具备较好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教学技能,具有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专门人才。由此可见,汉教专业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尤为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与中文专业的要求截然不同。

基于此,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汉教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必然有别于中文专业。笔者认为,文学既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显性符号。对于汉教专业而言,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更能由此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特色与精髓,而某些内容上适当设计中西文学比较环节,更能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体认,同时增强跨文化认知及交际能力。这项任务的完成,又需要有教材为最基本的依托,而现在高校通用的教材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一教学需要。

综上可知,目前国内高校汉教专业在教材选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形成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我们对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汉教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目标定位不清,对该课程应发挥什么作用、怎样让课程发挥作用等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正因为认识不清,造成汉教专业和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教材选用的同质性。这不仅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汉教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编写汉教专业古代文学专用教材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汉教专业古代文学专用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结合当下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汉教专业古代文学专用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一)内容精当,与教学时数相符。内容集中在一流作家、作品、重要流派及文学现象的介绍与讲解。

(二)点面结合,主干内容与辅助信息相互结合。在主干内容之外,将相应文化信息以注释等辅助信息方式加以注明,提升教材有效信息量。

(三)编写体例方面可以尝试将文学史内容与文选结合,按照文学史发展线索,以章节总论为纲,以作品为轮辐。每章节后附相应选文,选文宜精不宜多。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汉教专业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如果给学生订配套文选,现在通用文选经常卷帙繁浩,课时有限、培养要求也有别于中文专业,教师只能选有限的篇目来讲解或布置课外阅读,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不订文选,学生又缺乏相应的阅读文本。因此建议采取文学史和文选结合的方式来编写教材。

参考文献:

[1]霍松林.古典文学与素质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现代文学专题篇4

关键词:逻辑教学;现代化;先进化;逻辑教育体系;现代逻辑;逻辑思维素质

中图分类号:B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4-0024-07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宪钧教授等学界前辈倡导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有力推动了我国逻辑事业30余年的长足发展。我们认同张家龙研究员关于我国逻辑教学与研究的现代化已“初步实现”的判断及其“五个一批”的判据,同时也赞同将“全面实现”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作为我国逻辑工作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应当清醒地看到,与逻辑教学与研究的先进国家(包括英语世界、西欧和北欧国家等)相比,要达到“全面实现”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的任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首先要对“目标”本身及其实现途径有比较清楚的把握。本文拟结合南京大学和国内相关高校的逻辑教学及相关工作实践,谈谈我们对“全面实现逻辑教学现代化”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一些认识。

一、关于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育

在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现行学科建制中,“逻辑学”属于“哲学”门类“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专业)。就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育来说,“初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判定是有较充分的根据的。其显著标志是,几乎所有逻辑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都列入了现代经典(一阶)逻辑和(狭义)模态逻辑为专业必修课程,尽管实际教学水平会有所差异。我们认为,逻辑学专业教学现代化的首要标志,就是将这两大经典基础理论学习与训练放在首要地位,并能真正取得实效,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逻辑的理论与方法从事逻辑学各方向上的研究;另一重要标志是使学生能够对逻辑学的历史发展有比较系统深入的把握,对基础逻辑、应用逻辑与逻辑应用各领域的最新进展有相对全面而又有所侧重的把握;第三个标志是学生能够在特定方向的研究中通过学术史的把握走到当代学科前沿,能够做出真正富有新意、有所建树的工作,特别是对博士研究生而言更是如此。我们认为,这三个“标志”也就是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现代化”的基本目标。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发展,我国哲学学科招收逻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单位已达13个,招收逻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单位达60余个。南京大学哲学学科于1983年获得逻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开始招收逻辑学方向博士生,2003年获得逻辑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成立了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迄今逻辑学专业共授予硕士学位71人(其中上世纪80年代12人,90年代15人),授予博士学位25人;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6人(含美国留学生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6人。我们在逻辑学专业设立之初,即支持并贯彻教学“现代化”的思想,并逐步明确了上述“现代化”理念,将之作为研究生培育的指针。

就当前的教学状况而言,在前述第一“标志”方面,南京大学逻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首先突出强调现代逻辑基础的严整的学习与训练,这主要通过贯通一年级全年的“一阶逻辑与一阶理论”和“哲学逻辑研究”两门课程实现;其中除一阶逻辑与狭义(真势)模态逻辑的基本训练外,也努力使学生了解数理逻辑“四论”特别是集合论和非经典逻辑学科群的基本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现代逻辑功底和相对完整的现代逻辑观念。在逻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我们也提出一个基本要求:无论是哪个研究方向的博士生,都必须继续强化一阶逻辑、模态逻辑及集合论的学习与训练,并根据生源实际落实不同层次的训练计划,其别强调了逻辑语义学的学习与训练,向学生明确这是进入当代逻辑科学研究领域的“通行证”,只有真正学会“走路”才能在研究领域“起跑”。

现代文学专题篇5

国庆正当国人成群结对出游,传来各地交通拥堵之际,我独自一人放弃了与家人度假的机会,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宁波大学,参加了为期十二天的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班,专家教授们的先进教学理念,为我指明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教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暗自告诫自己,认真学习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掌握本学科基本的思想方法,掌握主要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争创民主宽容课堂氛围,实现多元课堂评价。“即使是很多小人物,在很小的地方做很多小的事情,也会改变世界。”

一、把握学科知识脉络

着眼于学科课程的学业水平、初中课程的总体架构、中学课程的整体格局、两个课标的设计思路、基于实验版积累的试教经验。对《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有所错位、不够到位”现实,重新修订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调整课程目标:凸显历史教学与地理教学的特有使命,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养世界眼光,提高综合能力,认同唯物史观。

明确设计思路:“从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基于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以人类文明的演进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主线,以当代社会的发展为主题,整合“历史”与“地理”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领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整体规划内容目标的设置与实施。”

以时空观念为基础,以历史线索为主导,建立呈现课程内容的总体框架。在这一框架中,采取相对集中与反复呈现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地理知识。

强调以如何认识生存的条件、生活的内容为出发点,以如何选择当前的发展道路、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落脚点,这是贯穿整个课程框架的逻辑线索。

主题一:生活的时空。以时间和空间为框架,帮助学生从生活的区域、生活的变化两个视角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同时获得有关历史、地理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

专题一,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

专题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

专题三,体味自己生活中的“历史”;

专题四,学会获取、整理相关信息的工具和方法。

主题二: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以人类社会的历程为框架,以中国历史为主线,认识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传承。

专题一,探索早期出现的几大文明区域,突出中华文明的渊源;

专题二,集中了解秦统一后古代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

专题三,有侧重地了解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凸显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世界整体化趋势;

专题四,综合前三个专题的内容,提出价值判断的基本要求,明确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

主题三:发展的选择。以进入20世纪后中国和世界发展道路的选择为框架,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为主线。

专题一,了解20世纪前半期世界的时代特点和中国革命的历程,强调中国如何选择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

专题二,了解当代国际社会的时代特点与新中国建设、改革的历程,强调当代中国怎样选择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专题三,认识世界和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

专题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如何走向未来的选择。

三年三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具有整合意义,共四个专题。但把握第四个专题的内容目标,需要立足于前三个专题的学习,可视为从前三个专题中归结出来的“双基目标”(基本技能和基本观点)

二、重视基本思想方法

最近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历史不会自动成为好的教科书。怎样才能让历史成为最好的教科书?特级教师戴加平强调:历史与社会学科只是教常识,但常识极为重要。有学者认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始自中学历史课。奥巴马总统的第一任办公厅主任、现在的芝加哥市长拉姆·伊曼纽尔,2012年跟市教师工会谈判工资时,就说他很尊重教师,中学历史教师教会他如何批判性思考。

历史与社会学科有哪些基本方法?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1.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逐步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尝试多角度探究当前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反思,逐步提高自主选择与决断的能力。

3.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究、解释历史和现实问题。

4.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进程,评估人们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历史工作的准则在于求真、存真、传真,以为后来人类生活的龟鉴,而史书是据事以载,秉笔直书,记录历史真相的书。

就历史研究而言,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处于什么条件之下,对真实的追求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在运用研究成果时,可以有所选择或取舍,但还是必须以不违背真实性为前提。(葛剑雄语)

历史质疑能力是基本的史学能力之一。质疑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对前人已确认的基本史实提出质疑;二是对前人对史实的解释或评价提出质疑。如《中庸》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与当时史实就有出入。

用不同史观解读近代史上通商口岸,我们将会得到不同的理解:

革命史观--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现代化史观--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商业/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起带头作用;

整体史观--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文明史观--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的教育方针已发生重大变化,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转变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表明中国共产党已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

现代文学专题篇6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1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2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4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

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5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现代文学专题篇7

论文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心必须要从以往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向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本文先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的主要问题入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清晰定位、构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现代文学专题篇8

关键词:设计教育创新性课程体系

1目前我国设计教育状况分析

中国的设计教育从80年代开始起步,就一直在争论和探索中发展,在很短的时间里,国内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表面上来看,我国的高校设计专业似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事实上,由于盲目扩招带来了设计教育过度膨胀,在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体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大部分学校的专业设置几乎雷同,没有专业特色。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高校培养的设计专业的学生不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企业对设计专业教育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教育滞后于产业发展。真正适合的专业设计人才匮乏,设计教育与企业对接产生了严重错位。在目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高校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和企业的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尤显突出。

我国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

1.1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陈旧

目前,我国的高等设计教育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基础设计教育体系。高校在办学的思想和方法上落后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现代设计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充分、自由的沟通,师生围坐在一起,共同讨论,才能激发创新。然而,目前高校的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仍在沿用传统的填鸭式上课方式,这样的方法缺乏启发性,缺乏对话研讨,无法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同时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开拓思维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设计教育培养人才的需求。

1.2专业设置不合理,忽略技能水平的实践能力培养

现代设计的理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日新月异地发展着。现代设计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正逐步提高,不仅要擅长艺术设计还要懂得科技、工程知识,然而这是各校较为薄弱的方面。目前,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学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专业覆盖面相对较窄,知识老化、方法陈旧,目标过高或目标不清,实践环节缺乏。大量事实证明,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并不仅仅取决于专业,同时取决于所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而知识、技术的获取能力和素质必须参与具体实践。一般来说,在发达国家像家电行业,大学毕业后必须在企业设计部门从事至少5年设计实践,在汽车行业则需10年以上才能独立从事本专业设计工作,要有相当水平则需10—20年时间。而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明显侧重于书本知识教育,忽略技能水平的训练。

1.3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的高校国内院校在招收设计教师时通常选择应届毕业的硕士、博士生,重学历而轻实践能力。此外,大多数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很多老师从由绘画、工艺美术、材料、机械等转行,教授基础课程,缺乏艺术设计的实践和全面系统训练。还有一部分教师流动性大,热衷于创收,对教学持敷衍态度缺乏敬业精神。

1.4学生素质有待提高

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文化素质较低综合能力不够,明显地表现为艺术与技术的脱节。学生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上不了理科上文科,上不了文科上艺术”观点,通过短暂的所谓“速成培训”与“考前辅导”就能应付专业考试,专业考试成了一种形式,只要交钱就能上艺术设计专业。然而,高水平的设计师应是具较高文化知识水平和设计专业素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的素质决定了将来设计师的水平,提高学生的质量,才能提高我国设计产业的质量,才能在当前的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解决好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因此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生源的门槛和质量,是培养合格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前提之一。

2高校设计教育专业模式创新的思考

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现代设计的本质决定了设计师必然是阐明技术、文化对生活意义的主要责任者。作为创造主体的设计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大量事实证明,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创造性思维等能力主要取决于所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培养全面的高素质设计人才学科改造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高等设计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抓好学科特色,深入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设计艺术学具有很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综合性、应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因此,我国以美术教学为主体的设计教学模式必须解放思想多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和现代企业需求接轨的新型设计人才。

2.1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

从根本上打破专业的严格区分,加强文理基础知识储备。艺术设计的领域是宽广的,艺术设计的创意没有专业的界限。作为设计师的根本是要有宽泛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水准,并以创新精神贯通自己的设计表现。不同专业之间往往能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在今后的大学设计艺术教育中,先从生源问题入手,重点解决生源知识面单一狭窄的现状,应采取文理兼收的原则。可采取专业粗分,以课题授课为中心,注重团队精神培养,完善设计专业中存在的感性过剩、理性不足的状态,从而达到一种以艺术和科学并重的态度和理念来进行现代设计。

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全才。目前,我们的毕业生往往出现知识面窄、技能不全的问题,在设计教育中应考虑到各专业的特色和专业间的交叉,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性强的设计人才。国内很多院校在课程安排上习惯于一、二年级是素描、三大构成、机械制图、力学等基础课程,到了三年级才开始安排专业课程,学生经常是等到毕业时才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普遍反应专业课开设太晚。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将基础和专业课程交叉安排有利于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兼顾学生的水平提前培养介入专业的兴趣。

2.2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

高校设计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美学教育,传统文化等。

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美学教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基础知识涉及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文学水平关系到人的想象力,外语水平会影响设计国际化的文化视野,数学知识会涉及到人的条理性、逻辑性,对于设计师来说都是必备的基础。文化知识是专业知识的基础,没有文化基础的设计教育,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因此必须重视高等设计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素质培养的完善和提高,当然,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教育,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设计思想的美育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的修养和审美的能力,在创作的理念上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把创造性思维教育与美学教育贯穿在一起,提倡培养创意表现,更多的是引导人们的思维运动力。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立足本土化文化的吸收传承。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可供挖掘和吸收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在创建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时,应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精神。现代设计对形式和造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于借鉴,绝不是简单的拼凑组合或加工复制,核心在于表达主题的内涵——中国传统造型背后表达的“意味”是关键,这种“意味”与现代人的观念并不矛盾,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对于有些主题,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设计,反而因具有文化内涵而更具亲和力。如果我们能在传承中国人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时,摆脱传统美学的物化表象,又兼收并蓄西方现代设计思想,自然会培养出本土化的高层次设计人才,最终创造出富有中国特色并为国际社会认同的现代设计。

2.3多元化、综合化教学方法

我国设计教育教学方法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为主。这必须加以改变和突破,可以学习和借鉴包豪斯的多元、综合化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应重视学生的想法,不做简单的否定,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的特点,寻求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因为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对设计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不同知识的结合实际上是产生设计思维的重要火花。并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创造性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以综合性观念指导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2.4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不断充实、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大学可以聘请兼职教师。将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精英请到学校来,给学生们从实际生活角度授课,开拓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维。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去。越来越多的院校在低年级,除了专业基础课之外我们还开设很多人文和社科方面的课程,并邀请到很多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和评论家来授课和做讲座,使学生对视觉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态有根本的认识。而在高年级,由行业精英组成的教师团队会把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学会如何有效地表现自己的创意,并能在毕业后立即进人他们的职业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应该挂牌授课,让学生选择老师。有压力,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有发展,学生如此,老师也同样。双方在互相选择中实现共同提升。

我国高校的设计教育只有在高度重视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前提下,认清当前国内外的环境,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对于传统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课程体系加以改革和完善,在立足于本土化设计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高等设计教育模式,推动高等设计教育的发展再上新台阶。从源头上解决好高校设计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题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张秀芳.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巫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1、2期.

现代文学专题篇9

1.存在的问题

1.1专业课程实际分布不均衡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课程学习时间是三年,而在这三年中,大学一年级主要开设的是公共课程,几乎没有安排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刚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感受这个专业的魅力,甚至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很多专业课程需要两个或三个学期才能上完,比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还有一些课程从时间上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需要上完一门课程才能开始另外一门课程,比如上完古代文学才能上现当代文学,理论课程必须放在语言、文学类课程之后等等。由于大学一年级没有开设专业课程,大学二年级才开设,所以很多专业课程都集中在大学三年级,这对于即将进行实习或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压力。

1.2课程设置单一化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共三大块: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而课程设置的主要部分(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专业课。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和语言类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这种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90后大学生的知识需求,也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在实践课这方面我们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目前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课安排方面,只是局限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和秘书实务两个方向,也已经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

2.改革建议

2.1文理渗透,形成通识教育思想

我们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以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论、文学理论等作为主干课程,课程结构中基础理论所占的比例较大,实践课程相对偏少,“宽口径”特色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不够。此外专业方向课程少,如只根据师资力量开设了文学语言类基础课程,其他如唐诗研究、宋词研究、古代小说研究、修辞学和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和海派文学等课程,则没有开设;因此,专业特色就显得不够鲜明。课程建设方面应以“课程开放”为标准,开设新课,改造老课,既保留传统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又形成突出能力运用为目标,按“通识课”思路、“适应性”原则、“多接口”模式,建设便于自学、实用性强、适应面广、学以致用的新课,并改造原有的传统老课,最终实现“课程开放”。课程类别应包含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公选课程以及实践环节课程等。还应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

2.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理论课程教学。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所以该专业的一般人才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考验。如何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方案,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应注重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的结合,进一步强化听、说、读、写类应用课程以及办公自动化等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能力的课程,在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文学采风与创作实习也是实践教学的很好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陕西这个文化大省的优势,以古今作家的故里或者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作为实习基地。首先由专业教师讲课,进行专业认识教育,要求学生在第一线深入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本专业基本理论或技能等。再通过深入民间采访、请专家介绍、座谈会讨论等形式,最终要求学生或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加工,或对著名作家作品进行评论,或者写出调查报告,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学创作或文学鉴赏以及批评的能力。

2.3实行学分制,多开选修课

目前主要是以课内必修课学习为主,选修课非常有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有宽厚的知识面,应该多开选修课,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研究能力。课程设置应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课程,又具有可供学生就业选择的方向课程,同时更具有开阔学生视野和拓展知识面的公选课程,形成课程设置“宽”和“厚”的鲜明特色。可开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中国话剧研究;美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与批评专题研究、比较文学、民俗学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一方向修读专业选修课学分;建议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生选修2-3门历史学课程、2-3门政治学、哲学课程、1-2门社会学课程,以完善知识结构。

2.4增加实用性课程,重视就业培训

现代文学专题篇10

关键词:博雅教育国学精粹传统文化专业融合现代设计

一直以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以推广博雅教育与国学教育为办学的一大特色与亮点,由博雅教育学院承担高职学生一系列博雅素质类课程。《国学精粹》是面向一年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本学年,我教研室对此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初步探索国学教育与二级学院的专业融合,在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裨益,使文化基础课进一步服务于专业的需要。笔者的授课对象是艺术与传媒学院装饰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共4个专业12个行政班级,针对各专业特点,主要从两个方面实行博雅教育的专业融合。

一、改革教学思路,专题讲授与专业相结合

在当今国学热的大背景下,“国学无用”论仍在不少学生心目中根深蒂固。高职的学生尤其关心课程设置对于未来的工作有何作用,因此,如何博雅教育中融入专业内容,是本课程专业化道路中一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博雅类课程是典型的通识教育。此类课程既曰“通识”、既为“人文”,就势必放之四海而皆准,很难具体到一两种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中去。因此,《国学精粹》课程与专业的融合,既是我教研室积极服务二级学院专业学习的体现,又对任课教师提出了一个艰难的课题。

首先,在第一节课上,紧紧抓住与专业结合这一特点,引起学生的重视。如果能在第一课上,就让学生感觉到《国学精粹》不是无用甚至无聊的课,而是在整个知识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除了是人文素养课之外,还能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有所裨益,那么学生自然会重视、继而认真学好这门课程。因此,在《绪论》谈及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时,笔者引用了著名设计师马可的“无用即是最大的有用”为小标题,以马可的设计生涯为案例,结合她的“奢侈的清贫”等作品,与学生探讨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提供的滋养与灵感来源。

其次,在每一专题的教学中,完成既定授课任务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此国学元素对于现代设计的艺术滋养。现代设计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并且是一脉相承的。西方设计界认为:“没有中国元素,往往就没有贵气。”因此对于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认识其文化含义,对于在未来设计中的适当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讲授中国诗歌这一专题时,由古典诗歌中的“荷花”题材论及“荷花”意象,与学生探讨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定的文化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设计中荷花这一图饰的恰当运用;在讲授中国文字专题时,与广告设计的学生探讨汉字、书法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在讲授中国戏曲时,为学生展示戏曲元素在家居装饰、广告、服装、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由于授课过程一直坚持国学素质教育与专业的适当融合,让学生在各个专题中能学到对专业学习有所补充的内容,因此大部分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中,认可并喜欢上《国学精粹》这门课程。

二、强化教学延伸,作业任务紧扣专业展开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定位之一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教师应通过合理的组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创设引发学生参与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并取得实效。

本学期的教学中,笔者改革往年的作业思路,重在引导学生思考,将自交给学生,并进一步强化专业地位。让学生自由分组,课后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国学与专业相结合的课件。此任务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自选一个内容,自行搜集资料,展示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服装设计、家居装饰、广告设计、现代建筑的影响。由于此作业既不离开国学范畴,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能让学生切切实实学习到有益于未来专业设计的内容,大多数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完成此次任务。

据统计,此次12个行政班级,共上交作品105份,其中,被评为优秀的作品有46份。大部分作品均能紧扣所学专业,选择角度各有所侧重,不少作品选题颇有新意,逻辑完整,论证到位,语言生动,课件制作精美。如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荷花意象在现代家居装饰中的运用》、《神秘的旗袍――解密旗袍给予室内设计的灵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红色世界》、《梅兰菊竹在现代家居装饰中的运用》、服装设计专业的《青花瓷》、《衣之水墨》、《劳伦斯・许的中国风礼服》、艺术设计专业的《动画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中国红”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广告中的戏曲元素》、《广告中的水墨元素》等。

从此次作业完成情况及学生反馈信息来看,由于认识到其重要性,学生对于此次任务相当重视,态度端正,完成效果良好,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专业中的实际运用,学生形成正识并能有自己的思考。

除了上述两点以外,重视课后交流,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每一专题讲授完毕,均为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籍,并利用学生平时所钟爱的微博这一信息工具,为学生推荐一些介绍典型中国风格设计作品的文章如《新中式家具,每每让我欲罢不能》、《古风发簪步摇》、《以伞为媒,柔情似水》、《婉约而成美》等。

总之,博雅教育课程在和艺术类专业融合的探索中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未来的教学中,仍需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周榜师,尤艺金.试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闽南高职院校的研究[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