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01:52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篇1

关键词:阳光私募;发展;建议

在过去的2014年对于投资者来说,算是丰收的一年。虽然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至今不过20余年,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都还远不够完善,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极不丰富,但在2010年股指期货引入中国对冲市场之后,中国正在意义上的对冲基金开始真正发展,2010年也可以说是中国对冲基金-阳光私募的“元年”,而后阳光私募基金就呈“井喷”式发展,从2010年发行数量仅为723只到2014年的4796只,发行规模也从2002年的751.62亿元发展到2014年的4796亿元,就2014年的表现而言,2014年各月主基金的发行数量与a股走势大体吻合,呈现震荡上扬的态势。

一、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内涵及风险特征

1、阳光私募基金的内涵

阳光私募基金是借助信托公司发行的,经过监管机构备案,资金实现银行的第三方托管,有定期业绩报告的投资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股指期货市场,阳光私募基金与一般私募证券最大的区别在于透明化、规范化,主要投资于证券市场,不同于私募股权投资仅在一级股权市场进行相关投资。阳光私募基金是指由投资顾问公司作为发起人、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投资者作为委托人、银行作为资金托管人而发行设立的证券类信托集合理财产品。

2、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风险特征

(1)集中风险

此类风险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基金经理过于集中的将资金投入一种策略、行业或是资产之中,从而当此种策略、资产、行业可能出现亏损的时候没有别的相反的操作能够将其对冲并消减风险。此种风险可以通过严格的规则来予以规避,如对每种策略或是资产有一个投资比例,并建立止损规模。

(2)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阳光私募基金所投资各大市场,政府有关证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一般来讲,新兴市场由于其政治的不稳定性,以及监管体系不够成熟,经常处在变化之中,其政策风险也会大一些,而发达的市场也并非没有政策风险。

(3)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也可以被称之为信用风险,有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自身的违约可能性,由于对冲基金的操作大多采用杠杆操作,虽然在杠杆比例上有所限制,但是杠杆操作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同时,会有大量的借贷和保证金交易,且杠杆比例越高,违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根据nBeR(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的统计显示,阳光私募的平均杠杆水平低于投行的杠杆水平14.2。

(4)估值风险

此类风险是由于对基金净现值估计的偏误产生的。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人需具备较丰富的衍生品知识和操作经验,而当今市场上的基金经理一方面对行情的把握、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往往对自己能力过于乐观,往往会出现决策上的失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不完善或设备故障而引致的估值不准确也是造成估值风险的原因之一。

(5)缺乏透明性

由于对冲基金很多不需向外界公布自己的投资数据,也不像共同基金一样受到监管部门严格的监管,因此,对冲基金的风险往往较大且不能得到纠正。

二、2014年我国阳光私募基金各投资策略表现评价

截至2014年12月31日,阳光私募行业全年整体平均收益达到30.9%,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超过50%。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与私募行业

快速发展,私募基金的投资也越来越多元化,包括在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推出后出现的债券策略、相对价值策略等。股票策略以股票为主要的投资标的,是国内阳光私募行业最主流的投资策略,目前接近67%成的阳光私募基金采用此策略,全年平均收益达到31.40%,其中行业前十收益均超过110%,创势翔、滚雪球、泽熙位列行业前三。相对价值策略是利用证券资产的错误定价,即买入相对低估的产品、卖出相对高估的产品来获取无风险的收益。该策略基金2014年的平均收益为15.07%,该策略风险小,投资机会确定,收益稳定。债券策略主要以债券为投资对象,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由于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基金经理需对债券组合的利率风险暴露进行调整,随着国债期货的推出,投资组合可结合国债期货来减少净值波动。债券策略基于杠杆设计,单只产品的规模相对较大,多家债券私募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0亿。2014年债券基金的平均收益为15.40%。期货策略主要的投资标的为商品期货,该策略的基金通过研究大宗商品现实的供求关系,根据对该品种预判的价格走势做出多空仓的操作,2014年平均收益为66.21%。阳光私募行业自诞生开始,到2007年迅速发展。2014年阳光私募行业发行市场出现井喷,新发产品2479只(其中包括393只子基金),阳光私募行业的前景呈现整体上升趋势。

三、促进我国阳光私募发展的建议

1.加强立法

我国现阶段对于阳光私募基金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因此,我们应尽快制定和完善适合我国阳光私募基金发展的法律体系,为阳光私募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以法律来约束基金行为,促进阳光私募基金规范化运作。

2.加强和完善阳光私募行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阳光私募基金因为自身私募基金的特点,很多自己的数据不需向外界公布,这就造成了投资者与基金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及时准确的披露信息对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大有裨益。在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也非常不规范,有大量数据、信息未公开,同时已披露的信息没有统一的规范、格式,这就不利于投资者对披露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国际规范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方面同步,形成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使得基金的运作更加透明、规范、有效,帮助投资者进行正确决策。

3.提高基金管理人专业素质

在阳光私募基金中,大多数基金业绩低于市场基准水平,私募基金经理在对市场时机的选择、投资组合的把握上有所欠缺。同时,基金投资同质化现象严重,可以看出阳光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专业素质方面有待加强。因此我们应该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培养人才对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的操作能力,多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同时也要从投资理念、投资技巧、风险控制等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予以改善。(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道轮.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催生了中国真正的“对冲基金”吗?――来自“阳光私募”基金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4,(9).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篇2

为探究不同策略私募基金的独特之处,揭开创新型私募的神秘面纱,我们对不同策略的私募进行系列专访报道。以下是深圳市融智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中心总监助理陈琴的专访内容,融智投资旗下多只tot产品在同类产品中业绩排名前列。

私募排排网:与传统股票多头策略,您认为组合基金(tot)有何优势和不足?

陈琴:组合基金最大的优势在于平滑波动、分散风险。组合基金的设计特点决定了其投资业绩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它凭借专业科学的基金评价系统,主动挑选优质基金构建投资组合,以在尽量分散风险的前提下取得略高于同类基金的平均收益。首先在分散风险方面,组合基金通过“一篮子基金”来构建投资组合有效地达到“双重风险分散”的目的。第一步在普通基金产品的设计中已通过组合证券资产进行了第一轮的风险分散;第二步则通过组合不同类型基金来分散投资风险。看似理念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如何配置资产、如何挑选基金、如何衡量各优质基金的相关性、如何审时度势等都成为“稳定性”的机关。其次在获取收益方面,组合基金不单单是简单的追求同类基金的平均水平,而是在专业的科研团队运用高水平研究成果剔除了部分劣质基金之上,以“中庸偏上”收益为投资目标。

目前的组合基金(tot)由于子基金的投资策略、投资标的具有比较大的相似性和趋同性,还没有达到明显的二次分散风险的效果。不过我相信,随着不断涌现的创新策略的产生,组合基金发展前景广阔。

私募排排网:您认为组合基金(tot)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陈琴:我觉得组合基金管理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定投资目标,也就是说基金经理必须在工作开始之前就想清楚你想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产品,这个目标会形成对子基金甄选过程中的标准。比如,你对投资策略、基金风格、基金规模、信息披露和流动性等等有没有一些限制。一旦这些目标和标准清晰化,基金经理便开始筛选不同种类的基金产品;其次,筛选基金的能力。组合基金的收益最终体现的是组合中不同策略子基金的收益,能否挑选到优质的子基金是组合管理能力最核心的一个体现。我们在筛选子基金的一般都经过了非常严格的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详尽的尽职调查以及持续跟踪研究流程;第三,子基金的资产配置,可以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最后,持续的跟踪和调整。

私募排排网:能否简单介绍融智tot系列产品的投资策略、投研流程、决策机制?

陈琴:投资策略:目前组合基金主要有两种主要的策略,一是将同类型的优秀私募组合在一起,形成风格一致的tot产品,这需要依赖于投资顾问对后期市场的分析和判断;二是在私募的选取上采用风格分散组合设计方式,即保守型+稳健型+积极型,力求“进可攻,退可守”。攻守的合理性完全取决于投资顾问的资金调配水平和整体投资组合的风格目标。结合目前国内国际的复杂经济环境以及二级市场的风云变幻,即便是专业的资产管理人也感到困惑,在无法预知未来,在权衡资金安全性和超额收益的前提下,资金的安全性是我们融智首先要考虑的。在当前局势下,构建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组合是我们所倾向的。所以融智tot系列产品的设计类型为对冲组合型,旨在通过优选不同盈利模式和不同风格的阳光私募产品来获取超额收益,控制风险。

投研流程:融智投资tot产品开发具体流程分五步走,第一步设定投资目标,第二步筛选产品,第三步构建组合,第四步资产配置,最后跟踪组合。

决策机制:第一,三级私募基金池制度。从初级观测池到重点关注池,最后到核心备选池,我们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私募基金池建立、更新制度,所有tot子私募必须是核心备选池的产品;第二,投资委员会制度。投资决策委员会定期召开投研会议,所有子私募的投资必须经过投委会全体成员同意;第三,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不定期与子私募公司沟通,保障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以期提前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关措施;以产品公开数据和调研信息为基础,对子私募投资顾问的业绩、风险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每月更新产品评估报告;设置风险预警条件,当预警发生时,及时评估风险,提交投资建议报告,经投委会讨论,确定最终调整方案(子私募的部分或全部赎回);当组合子私募少于3只时,基于组合分散风险的原则,可申购新的子私募产品。

私募排排网:您如何看目前包括组合基金(tot)在内的各种私募创新策略产品不断涌现的现象?对未来发展趋势有何判断?

陈琴:各种私募创新策略产品不断涌现一方面是目前市场低迷环境下,传统股票多头策略私募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私募机构不断探索新策略、新产品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面对中国巨大的高端财富管理市场,如何抢占先机,满足投资者多层次、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也是私募机构创新的动力。我们觉得国际主流的对冲基金在中国正迎来发展的时代,在未来,随着各类衍生品的相继推出,个性化的高端投资者的需求更加明确,另类投资策略会迎来巨大发展。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篇3

1.私募基金的概念辨析与投资范围

私募的概念与公募相反,是指不通过公开招股,而是通过私下在特定范围内向特定投资者募集来筹措资金的方式。私募基金即指通过私募的形式设立,进行股权投资或证券投资的基金。

根据私募基金的投资方式,私募基金可分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这两种投资基金的共同点是均需要在特定阶段持有企业股权。而两者的不同点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是针对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投资,更关注企业的成长性,投资后一般均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的在于控制或影响企业治理结构和经营收益,待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退出实现资本增值(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本身并不直接经营工商业业务);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重点是进行上市公司股票投资、衍生工具投资等资本运作,其更加重视价差交易等交易性机会,而不是长期投资。简而言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根本不同点为:前者帮助企业成长,通过资产增值实现财富的创造;后者则实现的是财富的转移。

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而言,其投资范围涵盖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之前各个阶段(包括孵化期、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以及预ipo期等)的权益性投资,也包括对不良债权及不动产的投资。但按照投资阶段侧重点和风险偏好程度不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创业投资或者风险投资、发展资本、并购基金、重振资本、预ipo资本(如过桥资金)、不良债权基金和不动产投资基金等。从上述分类中可以看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属于产业投资基金范畴(多数产业投资基金亦属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范畴),风险投资基金则属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范畴。

2.私募基金的组织结构

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公司型、契约型和有限合伙型。

公司型私募基金以公司形式进行注册登记,公司不设经营团队,而整体委托给管理公司专业运营。公司型私募基金的大部分决策权掌握在投资人组成的董事会手中,投资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较大。其优势是治理结构较为清晰,缺陷是面对双重征税处境,即以公司名义缴纳各种经营税费并以个人名义缴纳所得税。

契约型私募基金本质上是一种信托安排,又称信托型私募基金,一般由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机构和投资者(受益人)三方通过信托投资契约建立。契约型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作为信托契约中规定的受益人,对基金运营及重要投资决策通常不具有发言权,投资者组成的是持有人大会而非股东大会,对投资决策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其优势是可以避免双重征税,信息透明度较高,缺点是运作程序较为复杂。

有限合伙型是全球私募基金采取的主流模式,它以特殊的规则促使投资者和基金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实现统一,实现激励相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前两种类型基金存在的道德风险,并降低投资者在投资失败后需要承受的损失。在这种架构下,基金管理公司一般作为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掌握管理和投资等各项决策权,同时也对其管理的基金进行一定比例的投资,通常占总认缴资本的1%-5%,一旦出现损失,这部分将首先被用来弥补损失缺口;其盈利来源主要是基金管理费和相应分红,其享受的平均收益率为20%以上;而基金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主要承担出资义务,不承担管理责任,只负以其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

3.私募基金的运作程序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流程大概包括三个步骤:一是通过项目筛选购买公司股权,具体包括项目初选、审慎调查和价值评估,并与被投资企业签订相关投资协议。投资方通常从管理层素质、行业和企业规模、成长性、发展战略、预期回报和3-7年内上市可能性等多角度考察投资对象,通常私募基金只有在预期回报率不低于20%的情况下才会投资一家企业,且对新兴市场预期回报率有特殊要求。二是进行投资方案设计。投资方案包括估值定价、董事会席位、否决权和公司治理结构、发展战略和退出策略等方面的设计或改造事项。三是选择合适的渠道实现股份退出获利。退出方式包括公开上市、股权出让或者管理者回购等方式。相对而言,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流程则相对简单,包括选择投资策略,构建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投资组合等。

4.私募基金的主要特点

与共同基金等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主要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是投资目标更具针对性,投资手段更加多样化,投资方式更加灵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非上市成长性企业股权为主要投资对象,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则以证券市场各种投资品为主要投资对象。由于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关系往往较为密切,且能够有效影响管理人的投资策略选择,因此在监管相对宽松的背景下,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手段更加丰富,变化也更多。而共同基金等公募基金限于监管和基金合同等契约的要求,操作往往受到更多的限制。

二是与资本市场关系更加密切,资本市场是其实现退出的主要通道。共同基金等公募基金的退出形式往往较为简单,基金到期后自动清算。而私募基金(主要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则需要通过所投资企业上市或者通过资本市场股权转让等方式实现资本退出。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篇4

虽然说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但2011年股票市场的“跌跌不休”还是让各级投资者“弹眼落睛”。国泰君安期货公司总裁助理、金融理财部总经理彭炜对本刊记者表示,a股市场靠天吃饭局面并没有改变。在单边熊市,如果不借助对冲工具,实现绝对收益相当困难,而如果能主动运用对冲策略、股指期货作为资产管理工具,效果将会好很多。2011年,部分率先“试水”的阳光私募的表现,已经验证了这一点。创新型产品将更多出现

不同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绝对收益为追求目标。尽管2011年实现正收益的阳光私募仅为一成左右,但是一些在投资策略上采取创新的阳光私募,收益率排名相对靠前,整体表现受市场影响相对较小,有的甚至依靠对冲工具在下行市场中渐入佳境。

彭炜表示,在西方市场,对冲基金相对比较活跃,通过运用长短仓、宏观对冲、中性策略以及量化投资等策略而获得稳健表现。“从发展上看,国内的阳光私募绝大部分都在往这个方向走,从绝对收益角度来说,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去,更好地替投资者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约有50余家私募基金运用了股指期货、融券等对冲工具。朱雀投资旗下的“朱雀丁远指数中性”可算是一个例子。尽管该产品推出的时间还未满一年,表现还需进一步观察,但推出后八个月来的表现,远跑赢大盘,也跑赢了同公司同期发行的其它产品,以期指作为管理工具的投资策略,功不可没。

彭炜表示,目前中国的基金行业不论私募还是公募,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投资手段单一,“靠天吃饭”成为弊端。从海外对冲基金的发展看,竞争的是绝对收益而不是相对排名,对投资者要有一个好的回报,就必须引进一些可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工具。中国的基金行业也会分化,逐渐转变成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类似“朱雀丁远指数中性”这样的创新产品在2012年将会更多的出现。

不过,阳光私募投资策略的创新之路并非一马平川,仍任重而道远。仓位的限制是一方面。2011年7月份,《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出台,但其对信托产品参与股指期货的仓位却有严格的限制,卖出期指合约总额不得超过其权益类证券总市值的20%,买入期指合约价值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0%,阳光私募只能完成部分对冲。

仓位比例受限,对市场流动性也会有影响。如果流动性不够,市场容量有限,资金量较大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后很难找对手盘,只能是选择性、渐进性进入。

人才、研发、it等软件建设尚需提高。要成为真正的对冲基金,后台运作需要非常完备的数量化研究体系,涉及到模型构建、全市场个股监控、头寸计算等一系列严谨科学的流程,而目前基金公司在这些技术性环节包括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准备并不充分。

早介入早受益

对于投资者来说,参与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基本上都是百万级资产以上的高端客户群,虽然投资经验相对比较丰富,但对于创新型的私募,还是观望者远多于尝试者。

中国股市发展20年,传统的多头策略已经深入人心,很多投资者的要求就是熊市中少亏点,牛市中多涨点。突然有了对冲这个新式武器后,投资者接受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推荐产品的过程中,私募基金也会花很大的精力来让投资者了解基金的运作原理、如何对冲风险等细节。

尽管还存在一定的制约,但《指引》的出台,已经为私募运用对冲策略和对冲工具打开了一扇“窗”,且预计政策还会渐渐“开门”。彭炜表示,综合对比,国内机构中,阳光私募最有可能成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不妨借着“开窗”的机会,尽早入市“试水”,熟悉市场,在人才储备、信息技术、风险控制、投资者培育等各方面做好准备,一旦后期政策法规逐步放宽,阳光私募基金向对冲基金的转变将出现跨越式的发展。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篇5

(一)视界理论

视界理论是行为金融理论的基本理论之一,Kahneman和tversky通过价值函数的引进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严密和完善的表述,该理论否定了新古典金融理论的预期效用理论。Kahneman和tversky的研究证明:其一,人们在风险条件下的选择过程分为编辑阶段和估值阶段两个阶段。其二,投资者的价值函数并不总是凹的,在某一基准点之上(获利区间)投资者的价值函数是凹的,此时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在某一参考点之下(亏损区间)投资者的价值函数是凸的,此时投资者是风险偏好的。其三,人们对损失产生的负效用,大于同等金额的盈利产生的正效用。

(二)典型示范偏差

典型示范偏差理论,是1986年由a.tversky和D.Kahneman的实验研究证明的,该理论指出:人们在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判断时不是以全部信息为依据,而是以事件发生时所伴随的部分典型信息为依据,推断预测事件进展和结果,并采取相应行为。投资者这种行为会导致金融市场“相反原理”、“反应过度”和“趋势追逐”等非理,造成股价波动。该理论否定了有效市场理论关于投资者都是理性人的假设,有效市场理论理性人的典型特征是投资者能够根据全部相关信息,对证券价格作出推断。

(三)锚定效应和保守主义偏差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面对不确定事件进行判断时,某些特定的数值,如:股票的买入价格、以前某个时点的股票价格)会成为判断的参照值,而不是根据全部信息作出理性判断。保守主义偏差是指人们在对不确定事件进行判断过程中,当市场外在环境发生改变出现新的信息时,人们不愿因根据新的信息理性的更改他们现有的判断,采取合理的行为。保守主义偏差会导致固执效应和偏执偏差。固执效应是指人们对不确定事件进行判断时,一般会设定一个初始值,然后根据反馈信息对这个初始值进行修正。Robert(1998)指出,固执效应中投资者不是错误的解读新信息,而是忽略新信息,即对新信息视而不见。偏执偏差指的是行为人不但不根据新信息对原有的判断进行修正,而是片面地认为新信息是对其原有错误判断的新证据。

(四)机构投资者行为特征

行为金融学基于行为金融理论,证券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状况的普遍存在性,及投资者认知上的偏差,认为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上表现为:从众性、投机性、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等特征。机构投资者同样面临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状况,领导者认知偏差等,所以机构投资者同样也表现为有限理性的行为特征。但机构投资者主要采取有组织的决策形式、通过投资组合分散风险,所以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又完全一致。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常表现为如下特征:其一,“有意识”的投机行为、市场操纵;其二,羊群行为和反馈交易策略;其三,窗饰行为。

二、研究思路

“阳光私募”是对中国目前存在的定期披露业绩的一类证券私募基金的俗称,特指借助信托公司平台发行,经过监管机构备案,资金实现第三方银行托管,有定期业绩报告,主要投资于证券市场,重点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阳光私募与一般私募证券基金的区别主要在于规范化、透明化。从目前中国私募基金的表现形式来看主要有证券信托计划、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和“民间私募基金”,其中证券信托计划对应业内俗称的“阳光私募”。在上述几类私募基金中,阳光私募无论从资金规模,还是影响力都占据主导地位,其发行运作方式与国外的私募基金,尤其是对冲基金极为相似,是未来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方向,其投资风格和行为模式对其它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阳光私募”的投资行为可以作为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一个代表,以“阳光私募”作标的,从实证的角度研究私募基金的行为具有合理性。本文研究阳光私募的时间边界选取2007年1季度至2011年1季度之间,该时间段a股市场正好经历了一个上升到下跌的周期,因而该时间段的选择使得研究结论更具有普适性。本文主要通过对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影响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行为的主要因素及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特征,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管建议。

三、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行为影响

因素的Granger因果检验

(一)时间序列变量的选取

本研究主要以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对阳光私募投资行为与证券市场的因果性进行分析。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行为与证券市场Granger因果检验的目的是检验私募基金是否存在反馈交易,反馈交易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及私募基金的反馈交易对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影响。指标选取如下:1.阳光私募基金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该指标是通过对市场上300多家阳光私募进行筛选,挑出10家投资期较长的,经历了中国股市牛市期、翻转期和熊市期的阳光私募,分别为中国龙1、中国龙进取、万利富达、Lighthorse稳健增长、东方港湾马拉松、亿龙中国2期、天马、尚诚、平安德丰、明达1,数据来源万维数据库winD。文章截取从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一季度的单位累积均值的季度数据,并分别计算增长率后,对以上10家阳光私募的单位累积均值增长率求算数平均数,意在去量纲化,作为反映阳光私募投资行为的主要指标。2.深证成指增长率。鉴于现实中阳光私募偏好投资深圳证券市场的特点,本文选取“深证成指”作为代表深圳证券市场表现的指标,并计算指数的增长率,参考时间序列的观测期与阳光私募单位累积均值平均增长率的观测期相匹配,即从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一季度。3.上证综指增长率。上证综指作为常用的主要反映沪市甚至中国证券市场变化趋势的指数化指标也被本文纳入与阳光私募投资行为相关性研究的变量中。同样,计算上证综指的季度增长率,观测期与阳光私募单位累积均值平均增长率的观测期相匹配,即从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一季度。4.中小盘指数增长率。中小盘股票由于本身流通股数较小,方便阳光私募在内的机构投资者进行“炒作”,也是阳光私募投资的重点之一。本文选取中小盘指数增长率作为反映中小盘走势的指标,并计算增长率去量纲化,观测期与阳光私募单位累积均值平均增长率的观测期相匹配,即从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一季度。

(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

1.阳光私募单位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和深证成指的Granger因果检验。从检验结果可见(见表1),在5%的置信区间内,阳光私募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与深证成指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这说明,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行为对深证成指的走势有助长或助跌的作用;深证成指对阳光私募未来投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2.阳光私募单位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和上证综指的Granger因果检验。从检验结果可见(见表2),F检验的概率值为0.4839(大于0.05),即在5%的置信区间内,上证综指的增长率不是阳光私募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而在5%的置信区间内,阳光私募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是上证综指的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阳光私募的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上证综指的走势,对其具有助长或助跌的作用。而上证指数不是阳光私募投资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这是由于大多数阳光私募的投资重心在深圳证券市场而非上海证券市场。3.阳光私募单位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和中小盘指数的Granger因果检验。由检验结果可见(见表3、表4、表5),将中小盘指数的增长率和阳光私募基金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的Granger因果检验分别滞后2、3、4期后,在5%的置信区间内,二者互不为对方的Granger原因。鉴于阳光私募通常偏好于投资中小盘股票,因此不能以Granger检验的结果完全否认两者的相关关系。而且,二者的散点图表明了二者之间较强的线性关系(见图1)。

(三)Granger因果检验结论

综合上述检验结果,可得如下结论:结论1:阳光私募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与深证成指增长率互为Granger原因。这说明阳光私募的投资行为能显著影响未来深证成指的走势,同时,深证成指也显著影响阳光私募未来投资行为,深成指是影响阳光私募投资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2:阳光私募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是上证综指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而上证综指增长率不是阳光私募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阳光私募的投资行为能显著影响未来上证综指的走势,而上证综指的走势对阳光私募的投资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上证综指不是影响阳光私募的投资行为或反馈交易的重要参考因素。结论3:阳光私募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与中小盘指数间不存在Granger原因,但是二者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阳光私募的投资偏好,阳光私募的投资行为更多地考虑小盘股效应,说明阳光私募的投机性较强。

四、私募证券基金的投资行为

多变量协整检验传统观点认为,机构投资者是理性的,其投资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其对实体经济预期,当实体经济发生变化时机构投资者会对投资组合作出相应的调整。对阳光私募的投资行为进行多变量协整检验,目的是检验宏观经济因素与阳光私募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考察宏观经济因素是否是阳光私募投资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判断阳光私募投资行为,是更多地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实体经济因素,还是证券市场变化情况,采取反馈交易策略。

(一)研究思路及变量选取

1.研究思路。私募基金投资组合调整,必然反映到私募基金净值上来,基金净值是反映其投资组合的综合指标,因此本文选择基金累积净值作为衡量私募基金投资策略调整的指标,并考察基金净值的变化与实体经济指标的变化相关性。如果二者相关性强,说明实体经济因素是私募基金投资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否则,说明基金选择投资组合时更多考虑市场环境本身,其行为倾向于反馈交易。这种反馈交易不是理性的价值投资行为,会随市场价格变化而随时调整,往往具有短期交易特征。2.数据及变量选取。本文选取标志实体经济变化情况的主要经济指标,及阳光私募累积净值增长率,时间序列为季度数据,自2007年3月到2011年3月,考察实体经济变化对阳光私募净值的影响,具体如下:Y——阳光私募单位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X1——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X2——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X3——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率X4——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增长率

(二)时间序列协整检验结果

首先,进行各变量时间序列的aDF检验,检验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阳光私募累计平均净值增长率和pmi增长率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而GDp增长率的时间序列是2阶单整的,Cpi增长率的时间序列是1阶单整的。由于不满足多变量协整要求的单整条件,故阳光私募累计平均净值与GDp、Cpi、pmi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无法建立协整模型。

(三)协整检验结论

综合上述检验结果,可得如下结论:宏观经济因素不是阳光私募的投资行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具体表现为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趋势的变化无法显著影响阳光私募投资行为及策略的变化,说明阳光私募投资行为更多地考虑市场本身的因素,短期投资策略、反馈交易策略明显。这样的投资行为往往起到助涨、助跌、助长投资炒作的效果,不利于市场稳定,也不利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容易造成市场定价扭曲,市场效率低下。因此对阳光私募的行为加以正确的规范引导尤为必要。传统观点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通常被市场参与者认定为利好或利空,并以此对自身的投资行为和投资组合配置做出调整。然而上述检验结果从实证角度表明,阳光私募的投资行为不显著受到宏观经济指标变化的影响,即存在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五、结论

1.结论1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能显著影响未来深证成指的走势,同时,深证成指也显著影响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未来投资行为,深成指是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上证综指不是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行为或反馈交易的重要参考因素,私募基金的投资行为更多地考虑小盘股效应,说明其投机性较强。

2.结论2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篇6

截至2006年12月20日,世茂房地产股价从6.60港元上涨到了13.16港元。按4.14港元的进入价格计算,世茂房地产在上市前向四家海外私募股权基金每股折让33.8%而让度的大约16.0%的股份(最初的发行价为6.25港元),已经让这四支基金在半年的时间内获得了约3.2倍的投资回报。

参股内地房地产公司似乎正在成为外资私募基金的一种趋势。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三大契机加快了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入驻中国的投资步伐。显而易见的是,日益深入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中国内地投资环境的改善,使越来越多的外资私募股权基金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成为了可能;而中国内地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高速发展的国内经济,也为外资私募股权基金觊觎中国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

据清科集团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调查统计的数据显示,1~11月中国房地产行业从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手中获得了大约23.98亿美元的投资,占据了其传统行业投资总额(56.24亿美元)的42.6%,也占了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整个投资总额(117.73亿美元)的20.4%。从投资案例数量看,房地产行业总计有26起投资案例,占63起传统行业投资案例总数的41.3%。

从外资私募股权基金的类型来看,合计有4类基金完成了26起投资案例,分别为房地产基金、pipe(privateinvestmentinpublicequity)、成长基金和并购基金。其中17起投资案例是由房地产基金完成的,涉及投资金额12.75亿美元,占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在房地产行业投资总额的53.2%,超过了一半。

私募基金投资策略转向

早期涉水中国房地产市场,由于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特有的政策、模式以及关系等方面极为不熟悉,其进入的主要方式是与国内大型房地产公司成立合资项目公司搞联合开发,或者独立成立投资公司开发房地产项目。

在投资中国试水阶段,外资私募股权基金与国内房地产企业合作开发房产项目,可以克服上述诸多不适应。因为双方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各取所需。外方资金充足,管理先进;中方既熟悉政策、法律,又熟练地掌握规则。

随着私募股权进入房地产的深入,资产收购逐渐取代联合开发和独立开发已经成为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投资方式。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资本退出的安全性以及收益的稳定性,2005年外资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由原来的合资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转变为以写字楼和商铺为主的资产收购,这是他们在严格的房地产调控下为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而作出的投资策略调整。

根据国际著名地产基金管理机构盛阳地产基金战略中心的《2005中国外资地产基金生态报告》显示,2005年前两个季度大型商业资产的收购占同期投资总额接近50.0%。2005年12月21日,中国首只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广州越秀基金在香港主板市场挂牌上市,在一定程度上掀起了外资收购写字楼和商铺的热潮。此时相对于资产收购模式,2005年的股权投资方式仍然处于从属地位。

参股渐变为主要手段

2006年,以参股内地房地产企业为主要特征的股权投资方式成了外资私募股权基金的最爱。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调查,2006年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参股的股权投资案例数就有14起,总额达14.54亿美元,占同期投资总额23.98亿美元的60.6%;而以写字楼和高档住宅为主的资产收购模式有8起,涉及金额8.70亿美元,比例为36.3%。较2005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参股内地房地产项目的股权投资案例有3起。譬如美林集团以3000万美元参股北京锋尚房地产公司南京锋尚项目,持股约50.0%;扬子基金1612万美元入股位于天津市和平区的天津中心项目,携手上海复地集团合作开发;花旗银行房地产基金2000万美元参股上海徐房集团共同开发徐汇区“建业里”部分公寓项目。仅此3起项目涉及的金额已高达6612万美元。同样属于参股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投资方式还有pre-ipo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投资。这一方式成了2006年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市场投资的一大亮点。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外资私募股权基金pre-ipo房地产企业投资案例为3起,2005年没有一起,2004年只有1起(环亚投资基金投资合富辉煌房地产,具体金额不详)。

从投资金额上看,pre-ipo房地产企业股权投资总额约3.19亿美元。在政府方面一轮又一轮的房地产调控下,拟海外上市的房地产企业主动走出国门,恰恰就为熟悉和善于资本运作的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提供了新的投资缺口。

投资策略转变缘由

2006年,外资私募股权基金直接参股房地产企业,取代了以前的资产收购而成了他们主要的投资方式,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171号文件令直接收购房产成本大增。2006年7月11日,建设部、商务部、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六个部委联合了171号文件,即《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其中规定“购买非自用房地产,必须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这一条就禁止了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利用海外壳公司直接收购房产的行为。

实际上,如果允许外商独立设立投资企业进行投资,则必须按照中国的相关法律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依据中国税法交纳企业所得税。此外,还规定“外商投资设立房地产企业,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投资总额的50.0%”,显然,171号文件提高了外资私募股权基金直接收购房产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并且资金门槛也比以前高出了许多。171号文件实施后,许多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改变了单纯的直接购买投资的路数,转向参股房地产企业或者参股房地产项目的股权投资策略。

第二,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为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提供了投资机会。在包括紧缩银根在内的房地产调控下,资金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的国内房地产企业陷入了自身资金链即将断裂的困境。在这种情形下,银行信贷以外的融资方式,例如上市融资、私募融资、信托融资等方式变得越来越普遍。2006年7月22日,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信托公司开办房地产贷款业务,或以投资附加回购承诺等方式间接发放房地产贷款,要严格执行“212号文”的有关规定。以集合信托资金发放房地产贷款,要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通知》使得房地产企业通过信托融资的方式难度和门槛大大提高了,信托融资的这个渠道基本堵死。

外资股权基金未来走向

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处于初级阶段,地产金融不发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来源过度依靠银行,因此地产金融发展前景深深地吸引着外资私募股权基金。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更多的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将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篇7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有业绩记录的47只债券型私募产品全部实现正收益,收益冠军五矿信托旗下汇盛合赢1号月收益高达12.91%。债券基金收益比较好的年份,一年收益也就10%左右,汇盛合赢1号5月的收益是2011年债券型公募业绩冠军——广发增强债券全年收益的2.08倍。广发增强债券去年收益率为6.21%。

作为一只债券基金,汇盛合赢1号的收益率怎么会这么高呢?他在投资上有什么秘密?据了解,汇盛合赢1号成立于今年3月13日,是一只结构化私募债券产品,目前累计净值为1.236元,不到3个月时间,净值增长达23.6%。根据汇盛合赢1号信托计划,该产品主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上市的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等。

融智评级高级研究员彭丽娜表示,债券型私募产品月收益在10%以上的很少,汇盛合赢1号估计运用了杠杆放大策略,或者参与债券回购,投资高收益信用债、可转债等。

伴随着近两年股票市场的低迷,私募基金在股票之外的市场上不断创新。今年以来,私募队伍中出现了更多专做债券的私募基金。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自2002以来,国内共发行了97只债券私募产品,其中19只已到期清算,目前正常运行的有73只,其中2012年以来共发行了53只,发行量超越了过去几年发行的总数量。

那么,是不是私募债基的收益普遍比较高呢?数据显示,5月份除了汇盛合赢1号的业绩显得很“妖孽”,亚军和季军的业绩都比较正常,民晟盘马和暖流2期收益率分别只有3.20%和2.57%。不过,民晟资产管理的民晟盘马成立以来收益率也高达19.77%。记者了解到,像汇盛合赢1号和民晟盘马这样的产品几乎是特例,绝大部分债券产品今年以来的收益率都在5%以下,与公募债券基金的业绩相差不大。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篇8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今天,亚洲私募股权市场,特别是保持高速、稳定发展的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对于全球资本正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吸引力。

私募股权基金募资额增长迅速

2008年1-11月,亚洲新设48只私募股权基金,合计募资581.25亿美元,新募基金数比去年全年减少16只,募资额则高出63.3%。其中,共有35只专注于亚洲的成长基金成功募资370.52亿美元,新募基金数和募资额分别占今年同期募资总量的72.9%和63.7%;与2007年全年相比,去年前11个月新募成长基金增加了12只,新募资本量则增长了3倍多。共有6只针对亚洲的房地产基金完成募资,合计募资54.73亿美元,分别占今年同期募资总量的12.5%和9.4%。另有5只并购基金完成募资,合计募资145亿美元,分别占今年同期募资总量的10.4%和24.9%,与2007年全年相比,并购基金新募基金数减少了13只,新募资本量微降7.4%。此外,去年前11个月还有2只夹层基金成功完成募资。

投资下滑明显,投资总额下挫逾三成

投资方面,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已经出现调整和回落迹象。2008年前11个月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28个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比2007年全年减少了49例,合计投资达88.97亿美元,与2007年全年128.18亿美元的投资总额相比,下挫达30.6%。

投资行业多元化,清洁技术行业异军突起

从行业分类的角度来看,2008年1-11月私募股权基金共对中国大陆的61家传统行业企业投资了57.83亿美元,分别占去年同期投资总量的47.7%和65%,与2007年全年相比,传统行业的投资案例数占比略有下滑,投资金额占比保持一致,表明传统行业仍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最为青睐的行业。在服务行业,私募股权基金共向28家企业投资了9.34亿美元,分别占去年同期投资总量的21.9%和10.5%,与2007年全年相比,处于同一水平。此外,私募股权机构在生技/健康行业的投资金额为1.36亿美元,较2007年全年下降79.4%,同时,生技/健康行业投资额占当年投资总额比重也较上年下滑了3.6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1月30日,2008年私募股权基金在清洁技术行业投资了13家企业,比2007年全年增加了4家;投资总额达7.82亿美元,与2007年全年相比增长了57%。可见,清洁技术行业已成为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热点行业,这与中国政府逐渐加大对该领域的政策支持是分不开的。

成长资本比重大增,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来看,2008年1-11月,成长资本的投资数量占据最大比重,104个成长资本投资案例占到了全年同期案例总数的81.3%;投资总额为60.75亿美元,占全年同期投资总额的68.3%,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受经济不景气、估值下调股市低迷,以及管理层延缓新股发行等因素影响,企业上市数量大幅减少,去年前11个月私募股权基金对上市前企业采用过桥贷款或股权投资形式的过桥资本投资案例仅有8起,比2007全年减少了14起;投资总额为7.64亿美元,较2007年全年下跌63.9%。另外,随着信贷紧缩政策及一系列房市调控政策的颁布实施,2008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市场低谷,私募股权基金对房地产项目的投资热情大减,前11个月仅有3起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比2007年全年减少了16起投资案例;投资总额为8.76亿美元,较2007年全年下降59.2%。

私募股权基金退出低迷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篇9

2009年私募迎来大发展

“自从2005年第一支阳光私募基金通过信托形式发行后,私募行业中的佼佼者开始浮出水面。由于私募的隐秘性,很多人将之等同于庄家、凶悍的游资等。”王笑开门见山指出,“2009年是私募大发展的一年,虽然2009年10月份证监会暂停信托公司股票账户开户,但该年发行的阳光私募产品仍几乎达到自第一只发行以来的总和。”

朝阳永续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证券市场阳光私募公司的数量总数已达298家,共计发行阳光私募信托类产品841只。见下表。

谈及阳光私募的特点,王笑说到,“阳光私募基金每份投资一般不少于100万元。其股票投资比例非常灵活,规模通常在几千万至上亿元。在需要时,可集中持仓一两个行业及五六只股票。由于其固定管理费很少(一般为2%),主要依靠超额业绩费,所以私募基金需追求绝对的正收益,对下行风险控制相对严格。当产生盈利时,管理人会提取其中的20%作为回报。但该超额业绩费只有在私募基金净值每次创出新高后才可提取。”

部分私募产品业绩优秀

谈到阳光私募近几年的境遇,王笑不禁感慨,“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的狂热全球罕见,许多阳光私募公司也在年底纷纷成立,可在2008年初产品开始发行时,又碰到同样罕见的熊市。2009年的小牛年,终于使得这些坚守者得到了不小的回报。”统计显示,2009年私募基金整体表现虽不及公募,但排名靠前的私募基金净值增长远远超过公募基金的前几名。

据王笑介绍,2009年,沪深300指数从2008年12月31日收盘的1817.72点,上涨到2009年12月31日的3575.66点,涨幅96.71%。而如果暂不考虑业绩滞后公布、投资顾问业绩报酬提取的时机和方式等对收益率的影响,在非结构化产品中,存续期横跨2009年,并且有业绩数据的223信托产品,有23只跑赢沪深300指数,占总数的10.31%。在这种全年跨度的产品中,排名居前的是新价值投资的新价值2期、东方证券的晋龙一号、新价值投资的新价值1期等,其年收益率分别为182.83%、163.50%和146.88%,除这3只外,另有18只产品的年收益率超过100%。2009年成立的产品中,永圣慧远的策略大师等产品表现也较为抢眼。2009年3月2日(成立日)~12月1日,策略大师的年收益率达到19050%。

结构化产品中,存续期横跨2009年的产品,只有混沌道然的混沌一号跑赢沪深300指数,其他的16只此类产品均未跑过大盘。排名前三的是混沌一号、合赢投资的合赢2结构式和北方信托的金泰001,其收益率分别为107.83%、90.62%和85.54%。2009年新成立的产品中,胜达投资的浦江之星11号、汇富投资的汇富3号、浦江之星12号等产品表现较好,如浦江之星11号2009年4月1日~12月25日的收益率是80.24%,汇富3号2009年3月26日~12月25日的收益率是74.86%,浦江之星12号2009年3月9日~12月25日的收益率是50.54%。具体排名见附表。

私募基金前三各有风格

2009年的私募基金前三名分别是新价值2、策略大师与晋龙一号。王笑坦言,“在2009年强势上升的市场中,激进的私募基金较易取得好成绩。如果在激进的风格中加之独立于市场的选股理念,更会带来超额收益。”

新价值2新价值2的掌舵者罗伟广挖掘个股的能力优秀,善于灵活控制仓位。新价值2节奏踩得很准,且发掘了一些不被市场广泛关注的黑马股。

罗伟广将自己的选股方法名之为“暴利拐点”法,即选择一些曾经盈利不错,且现在成本有大幅降低的公司股票,最有代表性的如黔轮胎a。2009年初以来橡胶价格的暴跌使黔轮胎a成本骤降50%,从黔轮胎a2009年中报来看,其上半年业绩可谓史无前例的优异: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22.22%;二季度实现净利润8365.14万元,环比增长192.55%;二季度每股收益0.33元,是公司创建以来的单季最高纪录。黔轮胎a自2008年11月大盘触底以来,从3.85元一路强势飙升,抗跌能力强,期间少有回调,即使在8月份的大跌中也保持了上涨的趋势,最高到19.75元,涨幅超过400%,

策略大师该基金发行于2009年3月2日。应该说年仅28岁、无太多历史业绩可考的管理人杨永兴是本年度最大的黑马,策略大师也成为最神秘的阳光私募。业界流传杨永兴为超短线高手,号称“持股从未超过两小时”。2009年题材股炒作十分火爆,精于把握短线机会也成为其取得超额收益的保证。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篇10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差异

私募基金是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的,指不是面向所有的投资者,而是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和富有的个人投资者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一般以投资意向书(非公开的招股说明书)等形式募集的基金。由于私募基金容易发生不规范行为,所以,一些国家的法律法规明确限定私募基金证券的最高认购人数,超过最高认购人数就必须采用公募发行。

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以下优势:(1)由于私募基金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因此,其投资目标可能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提供度身定做的投资服务产品;(2)一般来说,私募基金所需的各种手续和文件较少,受到的限制也较少,一般法规要求不如公募基金严格详细,如单一股票的投资限制放宽,某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可以超出一定比例,对私募基金规模的最低限制更低等,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资更具有灵活性;(3)在信息披露方面,私募基金不必向公募基金那样定期披露详细的投资组合,一般只需半年或一年私下公布投资组合及收益即可,政府对其监管远比公募基金宽松,因而投资更具有隐蔽性,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机会也更大。

但是,私募基金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私募基金受到政府监管相对较宽松,操作缺乏透明度,有可能出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将不利于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保护,在可能取得较高收益的同时,蕴藏着较大的投资风险如基金管理者的道德风险、风险等。此外,以这种方式发行的基金证券一般数量不大,而且投资者的认同性、流动性较差,不能上市交易。

国外私募基金的运作特点

目前,国际上开展私募基金的机构很多,包括私人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顾问公司等,特别是随着国际上金融混业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的金融控股公司都从事私募基金业务,它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上金融服务业中的核心业务之一。私募基金在投资策略和运作方式上有以下显著特点:

严格限制投资范围。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和一些富人。美国法律规定:投资于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必须是“有资格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必须拥有500万美元以上的证券资产,并且最近两年的年均收入高于20万美元,或包括配偶的收入高于30万美元,如以法人机构的名义进行投资,则净资产至少在100万美元以上。

私募基金一般是封闭式的合伙基金,不上市流通。在基金封闭期间,合伙投资人不能随意抽资,封闭期限一般为5年或10年。

私募基金投资策略高度保密。私募基金无须像公募基金一样在监管机构登记、报告、披露信息、私募基金的经理人在与投资者签订的协议中一般要求有极大的操作自由度,对投资组合和操作方式也不透露,外界很难获得私募基金的系统性信息。

私募基金一般都运用财务杠杆操作。一般情况下,基金运作的财务杠杆倍数为2-5倍,最高可达20倍以上,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杠杆倍数会更高。私募基金大规模运作财务杠杆的目的是扩大资金规模,突破基金自有资金不足的限制,以获得高额利润。

私募基金的组织结构一般比较简单。私募基金属于合伙制企业,不设董事会,由一般合伙人负责基金的日常管理和投资决策。在美国,约1/4的私募基金总资产不超过1000万美元,它们的运作像一个小作坊,通常是在仅有一两个人的办公室里工作。

私募基金一般采取与业绩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基金经理除了能够获得基金资产的一定比例的固定管理费外,还可以提取一定比例(通常在5%-25%之间)的投资利润作为奖励。

私募基金操作手法多样。私募基金经营机制灵活、没有短期的利润指标和确定的资金投向限制,在投资工具、财务杠杆、投资策略等各个方面也没有限制,这样,基金经理就能在范围更广的投资领域选择投资战略,以获取长期的高额利润。

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

由于缺少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国内业已存在的地下私募基金只能以各种变通形式存在,如果按照基金的要求来衡量,其中一些还不能算作基金,但一旦时机成熟,它们将很可能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私募基金。这些改头换面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工作室、委托理财、公司或契约式私募基金,前者主要为个人资金,后者相当部分来自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也有一些个人大户。

工作室主要参与者为投资咨询公司或一些从事咨询业务较成功的个人,常常由著名股评人士或研究人员命名,大部分负责给客户提供详细的市场操作计划。资金主要为一些个人投资者提供,规模较小,投资者进入工作室的资金量门槛较低,有一定的保本收益率要求。工作室的收入大多不直接向客户收取,而是由工作室与客户进行交易的营业部协商,从交易佣金中提取。双方完全凭一种私人间的信任关系建立起委托关系,大多只有口头协议,根本没有正式的文本合同,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委托理财主要通过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进行,它们在经纪业务基础上,结合为客户进行的咨询服务以及资产委托和资金运营等手段,发展了相当规模的非公募资产管理业务,通常采用一对一签合同的方式,资金量比较大,一般为几千万到1亿,时间为1年。

以公司式或契约式存在的私募基金主要由投资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来运作,其规范程度差别较大,良莠不齐。这部分资金规模很大,据估计,我国目前二级市场中规模超过10亿的私募基金不下30家,这些私募基金运作较规范,投资者往往要求对管理者进行严格的监控,但也有相当部分私募基金运作不规范,管理者为吸引投资者而承诺较高的回报率,结果导致各种纠纷,有损投资者的利益。

目前,国内地下私募基金大部分只给管理者一部分固定管理费以维持开支(甚至没有管理费),其收入从年终基金分红中按比例提取,这使得资本持有者与管理者利益一致。另外,国际上基金管理者一般要持有基金3%-5%的股份,一旦发生亏损,这部分将首先被用来支付,以保证管理者于基金利益绑在一起,国内大部分地下私募基金目前也采用这种方式,但比例一般高达10%-30%,之所以比例这么高,是因为中国信用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同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法律依据和保障,为了吸引客户,大多地下私募基金对客户有私下承诺,如保证本金安全、保证年终收益率等,含有承诺的私募基金严重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实际上近乎于非法集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书面合同文本,委托人、受托人的利益仍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而国际范围内资产管理中的保本、保底的做法很少见,且受到极为严格的法律管制。

国内私募基金的异军突起,实际上是对现有规则的一种突破,它直接源自于强大的投资理财需求,市场中大量存在着想把闲置资金运转起来、但对投资市场又不太了解的投资者,鉴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公募基金的投资操作及年终分配情况,对于这部分资金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把钱交给游离于法律体系之外的地下私募基金,又要承担较大的非市场风险。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大趋势较好,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所以这些私募基金的成长性相对也比较好,尚未出现大的风险。但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私募基金规模的扩大,其存在于财务杠杆基础上的金融风险就可能会显示出来。因此,地下私募基金越大,越是需要合法的外部监管,管理层应当在目前相对较好的大环境下,承认它,让它从地下走向地上,通过公开化、合法化以及有效监管使它规范发展。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前瞻

私募基金的公开化和合法化将是大势所趋,但大规模发展尚需时日。私募基金要真正浮出水面还有很多障碍,包括法律建设和制度安排,其具体实施细则的颁布以及大规模的实践还会有一个“时滞”,操作中将可能采取先试点,然后逐步放开的渐进方式。

私募基金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目前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已被准入证券二级市场,加上具有大量闲散资金的各类社会基金如教育基金、扶贫基金、互助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由于保值增值、追逐利润的动机和目的,都有根据其持有和运用资金的状况,提供具有针对性投资理财方案的需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个人金融资产数量也大幅增加,大量民间资金迫切需要投资渠道;银行存款利率连续下调,实业投资竞争激烈,部分闲置资金找不到合适的产业项目投资,自然会追逐高回报而进入证券市场;随着新股发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一级市场新股申购的收益率将下降,部分申购资金将需要其他的投资方向。私募基金的出现将填补上述需求。

投资者将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私募基金面向特定投资者,由于存在特别的对基金目标有特殊期望的客户,基金发起人将会推出为某些定向客户定制的基金产品,从而使基金产品种类增加,市场将会出现一系列细分的基金,如专门投资家电行业的基金、专门投资公募基金的基金、专门投资房地产业的基金等,风险细化,基金投资者也将被细分为不同类型,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偏好选择不同的基金。但是,基金数量、品种的增加,也预示着基金市场竞争加剧,各基金业绩可能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投资者选择的难度加大,从而迫切需要中介机构对所有基金作出客观评价。

私募基金将在规范中得到发展。规范内容将包括:设置私募基金的准入条件;限定私募基金的投资者范围;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