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设计与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13:22

专题设计与研究篇1

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研究现状;问题

高职院校中的广告设计专业作为近十多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备受社会多方面关注,因社会需求量的激增及能力要求的提高,各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广告设计专业的建设工作,各类针对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也随之增多。依据国内高职院校对广告设计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界定为广告策划能力、广告设计制作能力、广告营销能力三种能力,根据不同地域特征及院校特点,各高职院校在培养重点上会有所不同,例如,江苏地区的高职院校多数侧重于广告设计制作能力的培养,笔者则以此为范畴进行研究。本文是笔者有关《建设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品牌模块式与创意社会化”特色教学的设想及研究》课题的先导,主要对近年来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研究现状及面临问题作汇总分析,侧重于2010年后的相关研究,本文可作为近年来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研究的发展缩影,供各位学者以参考。

1研究现状

根据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研究大多数集中在职业能力培养、业界岗位需求相适应、工作室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改革、专产业一体化及工学交替机制、以赛促教与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主要文献中:潘赞平《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探析》(09.08)与梅健等《高职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14.03)探讨了职业能力在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培养体系的研究;李鸿明等《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业界需求的相适应研究》(14.01)、罗丹《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优化》(15.02)与姚傲雪《市场需求下的广告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高职院校为例》(16.09)提出了业界、岗位需求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相适应的要求,认为广告行业在快速的发展下刺激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但快速之下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条件差,课程设置不科学等问题;杨雲等《高职广告专业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12.03)、冯明兵《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初探——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12.11)与马景凤《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13.03)针对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开设了现代设计职业教育先河的包豪斯为例,强调采用作坊教学方式的优势,提出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对存在问题给出建议;邹迎九《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职广告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设置》(15.09)、石慧《中澳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比较研究》(16.02)与胡晓霞《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创新分析》(16.11)均在课程角度对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创新等进行了研究;黄宁《“专业产业一体化”下的高职广告专业发展研究》(10.11)与李宣霖《高职广告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工学交替机制建设探索》(11.09)研究了专产一体化及工学交替机制的建立,认为现有问题是缺乏有效的工学机制,提出探索建议;宗振举《行业大赛是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14.07)与田商菲《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研究》(16.02)涉及了大赛教学模式对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的影响;阳艳群《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11.02)、佘艳琛《基于精准化调研的福建省高职广告专业发展对策研究》(16.12)与曾婷《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现状与改革》(16.04)则站在整体角度上去分析探索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现状与改革对策;陈晓欢《高职广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究与思考》(15.11)是对师资建设提出了观点。另外,还有部分学位论文也对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及改革进行了探讨。综上分析:2010年左右研究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专业产业一体化、项目实训、工学交替等机制建设较多;2012年左右工作室观念较为热门;一直以来职业能力的培养在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研究中占据重要;近年来市场需求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相适应的研究较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观念也在近几年得到提倡;2015、2016年,研究方向从教学模式开始回归本源,注重课程设置的反思及改良,与此同时,从宏观角度探讨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也频繁出现,可见各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已逐渐从多年快速的发展期转向沉淀期且努力通过回顾与反思以谋求专业于未来的更好发展。

2面临问题

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问题,众多教育者、学者在研究中均有指出且部分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例如:黄宁《“专业产业一体化”下的高职广告专业发展研究》(10.11)提出一体化过程存在专业发展目标定位不明确、借鉴本科现象严重不具专科特色、师资建设不足、专业教材缺乏、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封闭式教学及教学设备简陋等多方面问题且提出制定目标、编选教材、紧抓课堂教学、提高人文、加强师资、加大投入建设场地及团队等解决方案。李鸿明等《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业界需求的相适应研究》(14.01)中指出专定位不准确业、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条件差及课程设置不科学几项问题,并倡导“职业技能素质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特色。罗丹《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优化》(15.02)中阐述了工学模式产生的问题:教学思想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不当,且提出优化方案。曾婷《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现状与改革》(16.04)中提到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条件不健全、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及拿来主义和闭门造车现象严重等问题且提出大概改革思路。综上分析:多数学者认为现今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发展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主要问题。一是目标定位不明确,导致高职教育特色的缺失,存在大量拿来主义的错误。二是师资建设不足,或结构不合理。三是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思想落后,内容陈旧与社会脱节,教学形式不当。四是条件不健全,实践条件差,教学设备差。五是观念封闭,封闭式教学,闭门造车现象大量存在。笔者认为发生以上问题存在许多因素:目标定位不明确是对高职教育的认知不够,高职教育理应对接市场,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师资建设的不足或存在问题是由于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虽然逐渐提高却结构配置不合理,教师与社会脱节现象严重,教师自身存有安逸心理等因素构成。课程设置不科学是重点问题,教师是教学的关键,因而教师自身的提升是重中之重,只有教师的观念得以前卫,视野开阔且多思考多尝试多交流才能避免教学思想落后、内容陈旧脱节、形式不当等问题。至于条件不健全关系到社会及学校对专业的支持力度,教学设备差需要学校提高对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实践条件差则需要社会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封闭式教学导致闭门造车的现象大多数原因在于学校的制度及教师的思想,学校需要根据专业的实际需求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需要在思想上带动及鼓励学生走出去、高眼界的观念,因而教师首先要具备这样的观念且摒弃安逸的心理状态。除了上述问题之外,笔者认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的讨论还需要从解决学生的就业及服务地方经济等角度去讨论。现今广告行业出现入行门槛低,学生竞争大,员工流动频繁等现象,均影响了本专业学生的培养及就业问题。虽然学生与公司是双向作用,两者可良性循环亦或恶性,但作为学校方对社会很多因素并不可控,所以需要秉持初衷站在教育方的角度去努力构建人才与社会的良性关系,如何给学生谋求更好的未来,即成了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只有解决学生最根本所需,积极倡导创新创业能力结合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教学,才能使得专业稳健发展以寻求广告行业长远未来。

参考文献:

[1]梅健,李宣霖,严亚.高职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n].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2]李鸿明,何风梅,刘丽萍,黑靖国.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业界需求的相适应研究[J].设计,2014(01).

专题设计与研究篇2

“数列与差分”这章内容本是大学内容,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将这节内容比较浅显的部分划分为了高中选修内容。这一章节的选择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时代性、应用性、先进性思想融入到数学学习的理念之中。数学是研究数字关系与图形关系,或者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的学科,研究数学的意义在于更好的服务于其他科学,也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将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进行了紧密联系,将“数列与差分”放入高中新课改要求中,是中学课程改革的需求、数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变化和生活进步的真实需求。

数列与差分的学习与应用,对实际生活需要很有帮助,设置这一专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同时,高中阶段对“数列与差分”的学习,也是为大学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该专题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是非常有实际价值的。对于人口问题、金融保险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借助于“数列与差分”来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和解答。

二、“数列与差分”相关内容和教学方式

在展开“数列与差分”专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由简单深入到复杂、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着眼于数学服务于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知识发展的实际过程、与相关数列知识比如导数等内容相联系、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并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等这些原则来进行“数列与差分”专题内容的学习和讲解。

“数列与差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清数学的本质,将数列和差分的相关概念分析清楚,并且结合其他相关的数列知识进行对比分析。专题讲解首先需要分析“数列与差分”的相关定义,再分析具体的图像或者通项表达方式,举出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应用,然后针对生活中的应用给出分析。

三、“数列与差分”专题教学设计分析

1.差分的定义

差分是对于数列问题而言的,相对于一个特定的数列,第n+1项与第n项的差?an=an+1-an,表示第n项处的差分,

一般将数列中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值成为差分,比如?an=an+1-an表示数列在第n项处的一阶差分,将?(?an)=?2an=?an+1-?a表示为通项为{an}的数列在第n项时的二阶差分。差分表示?2an上面的2这个数字表示差分进行的次数,在这里是差分进行了2次。也就是差分算子“?”使用了两次。每次进行差分运算之后,又会形成新的差分数列,比如这里两次之后形成{?2an},类似可以定义三阶差分、四阶差分等等。

2.差分与数列通项的关系

下面举出差分和通项的例子,比如关系1:数列中{an}={2,3,4,5,6},那么其一阶差分Δan={1,2,3,4}。由一阶差分组成的新数列,项数比前面的数列少1项。如果是常数列,那么数列的一阶差分项数都是0。

关系2:对数列{an}={4n-5}={-1,3,7,11,15,19},其一阶差分Δan={4,4,4,4,4}为常数列,该数列的通项为an=4n-5,表示是一个线性函数。总结出来,一次线性函数的一阶差分是常数列。

关系3:对数列{an}={n2-3n+5}={3,3,5,9,15,23},其一阶差分Δan={0,2,4,6,8},其二阶差分Δ2an={2,2,2,2}为常数列,其通项an=n2-3n+5是一个二次函数.一般地,当数列{an}是由一个二次函数定义时,其二阶差分为常数列.

关系4:对数列{an}={3n}={3,9,27,81,243,729,2187},其一阶差分Δan={6,18,54,162,486,1458},二阶差分Δ2an={12,36,108,324,972}都不是常数列,而都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一般地,当数列{an}是由一个指数函数定义时,其一阶、二阶差分都是以该指数函数的底数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3.差分对数列的描述

(1)一阶差分对数列增减的描述

(2)一阶差分对数列极值的描述

(3)二阶差分对数列图形凸凹的描述

四、“数列与差分”教学案例分析

下文以待定系数法求解差分方程为例子来分析。

待定系数法求解差分方程与求解常微分方程的思想可以进行对比分析,在求解非齐次线性差分方程中待定系数法也很实用。

待定系数法求解差分方程,是根据方程的特点,设出一般模式方程,根据其中的相关条件,找出特定解代入方程,求出待定系数。

(1)当K≠1时,设方程一阶非齐次差分方程xn+1=kxn+b(1)有一个特解xn=a,其中a为待定系数,那么将xn=a代入(1),就有a=ka+b,a=b/(1-k),即xn=b/(1-k),所以该一阶非齐次差分方程的通解为:

xn=knc+b/(1-k),(c为任意常数)。

(2)当k=1时,方程(1)xn+1=xn+b得知它的一阶差分为常数,所以设置xn=an的特解,代入原方程(1),a(n+1)=an+b,得a=b,所以得到xn=bn;所以(1)的通解为:

xn=knc+bn=c+bn(c为任意常数)。

例题1:一个电教室的座位是这样安排的,每后一排比前面一排的座位多2个座位,已经知道第一排是30个座位:

①用yn表示第n排的座位数,求yn+1与yn的关系表示;

②第9排座位有多少个?

③如果用Sn表示第n排之前的座位总数包括第n排,那么Sn+1与Sn的关系表示又是怎么样的?

④如果该电教室有20排座位,那么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呢?

解:(1)yn+1=yn+2;n=1,2…

(2)由题目可以知道,k=1,b=2,所以yn=2n+c,c为任意常数,加上题目中已知y1=30,所以得出c=28,特解为yn=2n+28,y9=46;

(3)Sn+1=Sn+yn+1=Sn+2(n+1)+28,得出Sn+1=Sn+30,n=1,2…

(4)由解答(3)中的Sn+1-Sn=2n+30,也就是?Sn=2n+30,由数列Sn的一阶差分可以知道,Sn的表达式是一个二次函数,我们将这个二次函数设为Sn=an2+Bn+C,则?Sn=a(n+1)2+B(n+1)+C-an2-Bn-C=2an+a+B=2n+30.得出a=1,B=29,再结合已知条件,y1=30=S1,30=a+B+C,得出Sn=n2+29n,n=1,2…从而得出S20=980.

专题设计与研究篇3

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研究现状;问题

高职院校中的广告设计专业作为近十多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备受社会多方面关注,因社会需求量的激增及能力要求的提高,各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广告设计专业的建设工作,各类针对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也随之增多。依据国内高职院校对广告设计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界定为广告策划能力、广告设计制作能力、广告营销能力三种能力,根据不同地域特征及院校特点,各高职院校在培养重点上会有所不同,例如,江苏地区的高职院校多数侧重于广告设计制作能力的培养,笔者则以此为范畴进行研究。本文是笔者有关《建设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品牌模块式与创意社会化”特色教学的设想及研究》课题的先导,主要对近年来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研究现状及面临问题作汇总分析,侧重于2010年后的相关研究,本文可作为近年来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研究的发展缩影,供各位学者以参考。

1研究现状

根据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研究大多数集中在职业能力培养、业界岗位需求相适应、工作室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改革、专产业一体化及工学交替机制、以赛促教与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主要文献中:潘赞平《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探析》(09.08)与梅健等《高职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14.03)探讨了职业能力在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培养体系的研究;李鸿明等《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业界需求的相适应研究》(14.01)、罗丹《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优化》(15.02)与姚傲雪《市场需求下的广告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高职院校为例》(16.09)提出了业界、岗位需求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相适应的要求,认为广告行业在快速的发展下刺激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但快速之下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条件差,课程设置不科学等问题;杨等《高职广告专业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12.03)、冯明兵《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初探――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12.11)与马景凤《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13.03)针对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开设了现代设计职业教育先河的包豪斯为例,强调采用作坊教学方式的优势,提出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对存在问题给出建议;邹迎九《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职广告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设置》(15.09)、石慧《中澳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比较研究》(16.02)与胡晓霞《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创新分析》(16.11)均在课程角度对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创新等进行了研究;黄宁《“专业产业一体化”下的高职广告专业发展研究》(10.11)c李宣霖《高职广告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工学交替机制建设探索》(11.09)研究了专产一体化及工学交替机制的建立,认为现有问题是缺乏有效的工学机制,提出探索建议;宗振举《行业大赛是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14.07)与田商菲《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研究》(16.02)涉及了大赛教学模式对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的影响;阳艳群《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11.02)、佘艳琛《基于精准化调研的福建省高职广告专业发展对策研究》(16.12)与曾婷《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现状与改革》(16.04)则站在整体角度上去分析探索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现状与改革对策;陈晓欢《高职广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究与思考》(15.11)是对师资建设提出了观点。另外,还有部分学位论文也对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及改革进行了探讨。

综上分析:2010年左右研究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专业产业一体化、项目实训、工学交替等机制建设较多;2012年左右工作室观念较为热门;一直以来职业能力的培养在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研究中占据重要;近年来市场需求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相适应的研究较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观念也在近几年得到提倡;2015、2016年,研究方向从教学模式开始回归本源,注重课程设置的反思及改良,与此同时,从宏观角度探讨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研究也频繁出现,可见各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已逐渐从多年快速的发展期转向沉淀期且努力通过回顾与反思以谋求专业于未来的更好发展。

专题设计与研究篇4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困境;诉求;设计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6-0081-05

一 引言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已被广为关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面临重大挑战。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教学中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多方面的调整与变化,信息化的步伐也催生了新的课堂文化,教师积累的传统教学经验以及传统培训式的专业发展模式已不足以应对新形势下各种挑战。这表现在: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技术的应用还不能得心应手,信息化教学能力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二是传统培训式的专业发展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正向作用已进入“高原期”,对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显得力不从心,同时,这些专业发展模式和策略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理论性的知识转化为教学中的实践性知识。

“教师即研究者”的趋势逐渐得到各界的认同,研究者普遍认为教师处于研究的最佳位置,拥有研究的最佳机会和资源。学者们也在大力提倡教师进行行动研究和反思性研究等各种研究活动,然而,理论研究领域的这些研究范式或是偏向理论的驱动和提升而忽视实践的提高,或是偏向实践的提升而忽视理论的发展,同时也忽视了中小学教师和专门研究人员的区别,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仍然举步维艰。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成为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而在这个课题的背后,如何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的实践教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课程改革的深入结合起来才是这场改革的关键。

近年来,“设计型研究”正是因为弥补了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相对隔离的弊病而广为流传,逐渐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炙热的话题。其主要的一个贡献是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发展,因而,对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设计型研究的思想方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两难境地

1 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对实践指导的日渐失能

近年来,探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多,有的从理论分析出发,探寻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以及维度,有的探索专业发展的具体策略,诸如以个案研究的方法探寻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然而,纵观这些研究,我们发现有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人们较多地关注中小学教师在外显行为指标上的提升,在专业发展问题的策略上更多地局限于外部支持的“外推式”发展观,教师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研究者的建议,跟从研究者的思路,执行研究者制定的方案,其参与性、决策权、话语权长期被忽视而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便是研究与实践的脱节,理念与行动在实践中的相互作用甚微。教师专业发展中,研究的本来目的是指导和改善实践的,然而当研究与实践的关系成为“一条平行线”时,那么这些研究也将成为“空中楼阁”,在现实面前显得空洞乏力。事实上,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不能将学术界“开发”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即便他们熟知、理解甚至认同这些教育理论,但依然找不到“理论指导实践”的落脚点。在这种背景下,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人们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

2 当前“教师成为研究者”专业发展观的局限性

当前,“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取向。教师的研究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观察、内省、反思与探究,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的研究。人们寄希望于教师由“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转变让教师获得主动的自我发展,享受教育教学的乐趣。然而,

“教师即研究者”的普遍模式并未让教师体会到研究的乐趣和对教学的成功体验。有研究发现,许多教师不仅没有深切体验教育科研对自身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甚至对要求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有很强的不满情绪。同时,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带有较强的机械性和经验主义色彩,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极为微弱,其科研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极为严重,不能利用科研来促进其专业发展。

从形式上看,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高校专家为主导、中小学教师被动参与和实施。在该模式中,由高校教育专家提出自己的理论、方法或模式,中小学教师接受专家的指导和要求,教师只是被动的按照专家的要求实施,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研究,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数据的搜集与分析等一整套研究方案都是由研究者设计和实施,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对研究什么,怎样研究,教师都没有主动权。该模式的研究不能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的作用,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另一种模式就是目前在中小学教师中广泛采用的基于教学实践的反思、叙事、行动研究等。该研究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模式,强调教师基于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由于这些研究改变了教师过去一直被隔离在研究过程之外的研究状况,鼓励教师加入研究行列,一起研究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难题、教学问题,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善和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技能、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由此,这种模式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类研究也存在很多尚待讨论的问题和局限。传统的行动研究往往只是实践者一方的努力,只是简单地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且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研究训练,缺乏科学规范的研究模式,在研究中往往凭借自己的直观感觉和经验得到结论,其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严密性遭到质疑。其次在行动研究、反思性研究等模式中,整个研究过程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教师能否超越个人的偏见、避免歪曲事实和自我错觉,教师研究视野的广度和深度能否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适用性等问题都存在明显的局限。

三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诉求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从多方面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新的教育理念、角色定位、师生关系、教学方式都需要教师及时调整和更新,有时甚至是舍弃。新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困扰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即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可以肯定的是,技术引入课堂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丰富,也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

增加,深层意义上表现为课堂文化的变革。而这些调整与变革又无法靠机械的移植和借鉴来实现好的效果,况且在这些调整与变革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很少有现成的经验可利用,因此必须在自身的实践探索中才能真正实现。

如前文所述,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对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存在诸多局限,因此探索新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和新的行动模式势在必行。在讨论新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和行动模式之前,我们有必要思考几个问题:现阶段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应怎样克服传统研究的局限?又应着重解决什么问题?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是什么?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转向,回归教师主体,树立教师本位的专业发展观已成为新的趋势。这种专业发展观重视教师个人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在实践中个体知识的形成,而非公共知识的积累和套用,专业发展的过程应是教师自主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同时也不排斥外界的帮助和推动。事实上,通过各种规模的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等形式,中小学教师对各种教育新理论、新方法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信息化教学水平和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在现阶段,教师本位的专业发展观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所急需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获得了格外的重视,但其应对信息化教学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没有获得稳步的提升,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二是中小学教师的主体价值在自主发展的普遍模式下没有获得实质意义上的体现,其往往被学生主体、科研合作者(合作背景下的专业研究人员)、上层的科研任务等各种“夹板”所屏蔽。因此,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要坚持教师本位的专业发展观,就必须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 关注专业发展活动中自身的主体价值

在传统的专业发展中,中小学教师仅仅是被动者、被决定者,在与高校的合作中,中小学教师又往往是服务者、从属者,没有相对独立性,缺乏自主性。在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常常能见到这样一种三段论式的推导:新课程、信息时代的发展如何如何,对当前教师提出了什么要求,教师在教学与研究中就应该如何如何,如此种种。在整个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很少看到教师主体的作用。现实中即便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活动也背离了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的初衷,在笔者的走访与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活动更多的出于外在的动机,如职称晋升、学校硬性要求等,而非真正意义上解决教学问题,这些研究活动对其本身的发展作用甚微。因此,在后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应重点关注和落实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价值,使之能够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当然,这并非排斥专业研究人员的作用,我们提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走向共生的互动关系,真正将教与研交融起来,摆脱传统研究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近年来,设计型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对实现“教师即研究者”的真正意义,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发挥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有积极的帮助,同时也能促进中小学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更多地关注教学实践。

2 关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体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个体知识逐渐达成了共识,而个体知识就是源自于教师真正的教育经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混合体。而在个体知识中,现在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理论知识向实践性知识转化。传统的专业发展观很大程度上割裂了研究与实践的相互作用,使得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转化变得艰难,教师个人的反思和叙事又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机械性,其结论也很难具有科学的指导性和普适性。

在新的阶段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在关注中小学教师理论知识、静态知识的同时,重点关注其实践性知识的提升,而这种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师一个人的努力,更多的是在参与的前提下、实践情境中,以学习为动机而产生的。关于如何开发与利用教师实践性知识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勇等人提出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新看法。所谓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共同体中以学习的态度参与其中,在既定情境的交流中去获取或习得话语权,最终实现实践性知识的共享。我们知道,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来源于实践,那么就让教师来参与和管理其个人的实践性知识,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这一切问题都抛给中小学教师,同时也需要我们管理者和研究者做出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这样在研究者引导、教师学习实践的双向交叉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这正好与设计型研究的思路不谋而合。

四 基于设计的研究一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

1 何为“基于设计的研究”?

基于设计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杜威和詹姆斯的教育哲学中已经蕴涵着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思想,因此,也有人将基于设计的研究称为“新瓶装陈酒”(Hake)。一般认为,基于设计的研究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两种教育研究趋向和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学习科学。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出现了两种研究趋向:一是教育理论家开始意识到基于实验室的研究的困难和不足,逐渐转向自然情境下的研究和实践。二是教育研究者认为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模式不太适用于教育领域,许多研究偏离实际问题,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和模式。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学习科学主张在自然情境下探究学习的本质,利用活动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和参与学习观来设计支持学习的软件、模式和环境,为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产生奠定了学科基础。

设计型研究是一种为了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管理者、研究者、实践者和设计者等共同努力,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下,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和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直至排除所有的缺陷,形成可靠而有效的设计,进而实现理论和实践双重发展的新兴研究范式,其研究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干预的设计、实施、评价和完善。

2 设计型何以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如前所述,传统的“教师即研究者”的普遍模式存在着客观的局限性,并未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师在研究中的主体意义、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而设计型研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思路为“教师即研究者”的专业发展观重拾了教师的主体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设计型研究对开拓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意义有着积极的意义。设计型研究的重要取向就是教师始终在研究过程中行使“”,在设计、实施、评价、完善等研究流程中始终都有着主动的地位,而不像传统研究中受研究者的“指挥”。同时,设计型研究将教师融合在研究共同体中,在研究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可以得到共同体中其他人员的帮助,获得其他成员的智慧以及解决问题的经验。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作为实践者的积极性。另外,设计型研究为教师作为专业发展的能动者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途径,通过设计型研

究将专业发展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使用逐渐变成自身的技能和习惯,这样能够摆脱传统专业发展中过分依赖于研究者、外部环境的额外支持,实现实质性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设计型研究为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设计型研究为理论与实践从传统的隔离、分化走向整合、互动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研究主体和实践主体的共生关系上。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和互动首先应体现在理论研究主体和实践主体之间建立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及共同处事的机制。而设计型研究首要的便是形成共同体,是研究者、教学实践者等多个成员共同参与的研究范式,在设计型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与教学实践者进行分工和沟通、互利共赢。同时,中小学教师在设计型研究过程中也具有双重角色,既是研究者又是实践者,在他们身上也能实现研究与实践的整合与共生。二是体现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共生上。设计型研究从一开始就跳出传统研究中“二元思维对立”的定位,其目标直指理论与实践的同时发展,它要求干预的设计必须以既有理论为基础,干预的设计必须融入前人关于学与教的特定的理论知识,干预投放到真实的教育情境后,还要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进行总结,并研究一系列应用了创新的教育情境所形成的新理论。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形成了对原有理论的新认识,为产生情境性的学习和教学理论提供了方法论支持,可以说,设计型研究既是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理论的验证过程。因此,设计型研究这种思维定位及设计目标能解决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理论与实践“割裂”的培训模式所固有的局限,它不再强化中小学教师在培训或教导中机械地接受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在解决设计问题中运用基础、发展理论知识、革新传统理论。

第三,设计型研究的实用主义导向为中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孕育提供了土壤。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客观的、静态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成性、情境性的实践性知识。而就其本质而言,设计研究是与教学实践紧密相连的,其目的就是在教育实践中开发基于研究的对复杂问题的解决途径。设计型研究强调的是将工作指向实践,需要研究者与实践者深入现场研究实践问题,它继承了实用主义路线,其设计研究的价值不在于理论的构造,而是更加注重参与者在现实情境中的实践性。因此其出发点就是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数都是在信息化和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传统教学经验和现成的理论知识已无力解决,中小学教师通过参与和实施设计型研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同时也获得一般性的理论知识。其次,设计型研究是一个重复的试验与修改的过程,包含了教育设计过程,具有过程形成性的典型特点,为实践性知识的产生与巩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再次,设计型研究的实施过程是在共同体的活动中完成的,管理者、研究者、实践者和设计者等共同努力,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下,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和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解决教师现实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教学问题和教学经验,中小学教师得到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教学应变的能力。

第四,设计型研究的多元性能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多重帮助。设计型研究的多元性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首先,设计型研究的参与者是一个研究共同体,需要管理者、研究者、实践者和设计者等多方参与。中小学教师在设计型研究中与不同的参与者合作,吸收更多的跨领域知识,汲取他人的专长知识,从而提升自身克服个体研究的弊端。同时,在与不同参与者的合作中,能为中小学教师拓宽社会资源,为其后续发展提供潜在的帮助。其次,设计型研究是一利-多元化的研究范式,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下,集成了多种研究方法。学教师在能通过设计型研究体验多元化研究的思路,领会各种研究方法的实质,为教师的个体研究以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尽管设计型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极大的价值,它作为一种综合性研究,具有开拓中小学教师土体意义、培育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等优势,但它跟其他任何一种研究范式一样,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在开展设计型研究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研究者与实践者注意:

1 设计型研究参与者角色的转换与中小学教师主体价值的实现

理性地看待设计型研究,它也存在自身的局限,如费时费力、不易操作性、情景化而不易推广以及海量的数据收集整理等,这些局限对于长期缺乏研究实践、教学能力与教研科研能力失衡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设计型研究实施中,首要的问题是加强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沟通。我们知道,迭代式流程以及海量的数据收集整理易使实践者――中小学教师失去目标和兴趣以及持续的动力,因此在研究中应加强研究者、管理者、实践者、设计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研究共同体应对实践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在开展设计型研究过程中,应改变传统合作研究中中小学教师跟从专门研究者(高校教师等)思路的情形,中小学教师之外的研究者的角色必须由传统的“指导者”向“协助者”转换,给予中小学教师充分的话语权和自,引导中小学教师的深度思考和深度交流,让他们在对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迭代循环研究流程的体验中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

2 设计型研究目的双重性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偏重的权衡

设计型研究旨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发展,然而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在参与和实施设计型研究中是否意味着一定要在理论知识增长和实践能力提升两方而实现绝对均衡发展呢?这种理解是对设计型研究的一种误解。本质上,设计型研究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以及设计的教育干预都需要实践效果来决定,而且这些理论与实践中的情境密不可分,实践才是设计型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那么,中小学教师在设计型研究中所获得的发展也应有所偏重,不应专注于理论的汲取和理论的构造,而是偏重于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在实践中运用、发展现有理论的水平。

3 研究的实践取向与理论支持

迭代循环是设计型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设计型研究包括一个由设计、评价和修订完善组成的循环,最终发展出最优化的设计,这种实用主义的取向极易让研究者失去研究本身的理论思维,走向一个为了纯粹解决现实问题的行动方案。以往的行动研究过程更多的表现为这种取向,只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理论的作用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理论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设计型研究中,应保证实践的背后有一套相对稳定的理论框架来支撑研究的实施,让中小学教师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能体验到原有理论的验证过程或发展过程,进而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迁移能力。同时,在迭代循环中,干预设计应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摒弃传统理论研究中的抽象思维和虚化现象。由于长期形成的相对封闭、顺从的中小学文化,中小学教师更多地倾向于“工作思路”,而非“研究思路”,他们在设计型研究这种合作研究中,很容易对专业研究人员提供的干预设计迷惑和误解,因此,只有将干预设计做到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对中小学教师的指导意义才更强,才能更好地改善传统合作研究中中小学教师对专家和理论研究者提出的策略和建议的困惑感。

专题设计与研究篇5

关键词:构建;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研究课程

在与环境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相配套的实验课程中充分利用教师的科研资源,就可望以较少的资金投入,研究构建和实施符合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基本研究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型实验教学课程。

一、研究型实验课程的特色与优势

环境类专业的研究型实验课程由一系列开放型、综合型和设计型的实验组成,这类实验均覆盖不同的知识点,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实现设计目的。因此,可以强化培养环境类专业的本科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研究型实验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和骨干教师资源,来设计研究型实验的范围,并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研究课题范围内自主提出不同的多因素多变量的实验研究方案,将实验课由教师统一安排改变为由学生自主设计。

2、学生的研究型实验与研究生论文研究相结合,与教师课题研究相结合,与环保工程实践相结合,将演示型验证型实验改变为研究型创新型实验。

3、将实验由原来全班统一的1个假想课题改变为每人1个研究课题;将实验时学生被动按照教师的指导做实验改变为学生主动请求教师指导研究和实验;将以往实验内容和报告严重的相互重复现象改变为每人只能独立设计;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分离现象改变为理论课教师大力参与实验指导。

4、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的研究型实验的优秀实验报告,达到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的水平。部分优秀实验报告能够公开发表、参加各类课外研究竞赛包括挑战杯竞赛或参加学校其他创新培训计划。

与专业基础课配套的研究型实验教学课程的构建和实施,可望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使本科生紧密结合理论教学来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二是确保本科生广泛参与,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充分利用科研设备和资源,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节约资金投入,提高办学效益。

二、研究型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构建和探索

1、研究型实验课程的目标

(1)通过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学习,使教师与学生互动得到进一步加强,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掌握专业领域的前沿与最新进展,使学生经历“三个全面”的创新教学过程:经历全面的分析研究问题的过程,实验技能得到全面的锻炼,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2)解决目前实验课程内容与污染控制需求脱节的问题,使专业基础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进一步贯通。

2、研究型实验课程内容的筛选

研究型实验课程内容的确定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不同专业的课程,实验内容必然不同。下面是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内容,供其他专业筛选课程内容时参考。

环境工程原理系列课程包括环境工程原理(上)、环境工程原理(下)、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和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该系列课程系统、深入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的单元操作的原理、工程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环境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的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十余年来,环境工程高等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环境工程专业内涵也不断扩大,原来的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农业环境保护并入了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处理的环境污染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相应地导致污染控制技术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所以要求环境专业人才具有宽厚、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导致环工原理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然而,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环境工程主要设置研究生专业,所以可为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构建提供具体借鉴的国外经验不多。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方面,至今国内很多院校仍然是采用化工原理实验教材或类似的讲义。由于涉及的问题与化工专业有一定差距,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要求也有所不同,与学生在环境保护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有较大区别。目前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理论教材方面尽管仅有清华大学胡宏营教授等人编著的教材出版,这也为环境工程原理的理论教学提供了新选择。本文在吸收国内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成果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环境工程原理研究型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

(1)在流体流动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污泥、污水和含尘气体的流动和输送问题,包括不同悬浮物含量的污泥、不同性质的污水和不同固体含量的含尘气体的流动阻力和流体输送机械的性能研究系列实验研究。

(2)在非均物系分离的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不同性质污泥、自来水和含尘废气在不同过滤介质中的过滤实验研究。

(3)在传热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不同性质废气废水与污泥的加热和污泥脱水的实验研究。

(4)在传质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不同性质的废气和污水的吸收与萃取以及污泥干燥等实验研究。

与原有实验内容相比,以上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内容与环境工程专业问题的关联性很强,课程内容与专业领域需求联系紧密,通过实践环境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与新进展,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3、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实施方案及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结合本项目本学科教师的科研课题情况,制定详细的研究型实验计划。然后,根据实验计划和学生的自由选择,确定每一位学生的实验研究课题。理论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参考文献,与每组学生分别讨论和确定实验方案。其次,制订详细的研究计划。实验教师完成实验设备的准备与调试、实验操作的指导、化学药品的准备等工作。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实验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设计,配制化学药品和试剂,进行实验的操作,完成实验研究报告并最终汇报。

要顺利实施研究型实验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设计和制订大量不同的实验方案,这可以通过结合目前的科研计划研究组织实验方案来解决。

专题设计与研究篇6

第一,毕业设计题目设定的基本要求是遵循毕业设计教学大纲,符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第二,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要理论联系实践,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工程实际,体现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生产实际、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辅相成的认识。

第三,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要因学生个体的差异难易结合,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到所学知识的有用之处,又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创新。

第四,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及本专业的实际情况,但又不失对本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

第五,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一般可分为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实践)和综合等类型。本专业学生结合工程实践类课题的比例应不少于80%,首先保证基本工程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提高性的、拓展性的研究专题;其次结合实际任务进行的毕业设计,应选择那些能满足教学要求,并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第六,毕业设计题目设定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课题,然后根据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最后的确定。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根据选取的毕业设计课题进行研究性的毕业设计,但目标要明确、工作量要适当。

第七,学生除了选择指导教师设定的毕业设计题目外,也可根据本专业特点和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然后请指导教师审定后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

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组织与实施

1.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利用大学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导师所设计的问题,不但要学会查找资料、归纳总结,还要选取恰当的方法、手段,学会和导师交流,学会思考和创新。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有目的、有差异、有选择的设定毕业设计题目,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能使学生在研究中有所创新,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毕业设计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毕业设计采取个人独立研究的方式。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设定若干个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题目。然后指导教师给出题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要求,指导学生相对独立的开展研究,用17周的时间完成整个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一本。毕业设计具体的研究性学习过程。

3.毕业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1)对毕业设计题目的理解。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就研究题目的意义、所涉及的知识及存在的争议去理解毕业设计题目。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分析该毕业设计题目所涉及的问题,有批判的去思考,大胆的去创新。(2)搜集、分析、整理资料。查找与毕业设计题目设定的任务相关的国内外资料,深入理解毕业设计的任务,掌握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手段。(3)开展调查研究和拟定研究方法。学生可根据个人理解对课题进行初步的研究,提出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和思路,以及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撰写开题报告。(4)讨论与修正。学生将初步研究的结果,在指导检查时或课余时间,与指导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汲取他人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正部分毕业设计内容的研究方法,体验研究性学习的快乐与收获。(5)开展深入研究。学生根据之前对课题的理解和拟定的初步思路,对毕业设计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利用以往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还可能遇到新的问题,或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其进行独立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客观地、辩证地去分析和思考,以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6)撰写毕业论文。让学生按照毕业设计的撰写规范来汇报自己的结论,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扩大影响。撰写毕业设计大论文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将自己所研究的感兴趣的课题,通过查资料、钻研、质疑、解决的过程,最后以毕业论文的形式总结出来,对他们以后参加工作进行专业性的总结有很大的帮助。

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对教师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真理的过程。[4]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平等地参与毕业设计题目的研究,启发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做学生的启发者、引导者、激励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尤其要注意在与学生相处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由;与学生交换和分享各自对知识、生活的认识时,应尊重、理解和包容学生的不同看法,甚至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批评。

1.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知识交叉应用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性质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所涉及的知识远远超过某些固定的范围,学生需要教师指导和帮助的问题也与传统的毕业设计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知识的交叉应用能力,才能解答学生的质疑和困惑。

2.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这是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指导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要剖析题目的研究思路、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工程实践。如果自身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没有这个领域的工程实践,对学生的指导就缺少了说服力,也就不能激起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及启发式思维。

3.工作的热情和教学的投入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做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要热爱教学和投入教学,要研究学生的需求、思维的方式和个体的差异,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要注重学生获取、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4.毕业论文撰写指导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对整个毕业设计题目研究情况的归纳与总结。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格式,引导学生了解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和交流形式。同时,指导学生总结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得到的收获,包括心理上的成长。在毕业设计的答辩中去展示成果,让学生的创新才智在进一步的思辩争论中得以发展。

结论

专题设计与研究篇7

实践能力是设计人员把其思维创新付诸实践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力也是研究能力中最关键的一项。要求大学生能对设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设计创新的目的。通过实践设计与思维创新的互动与调试,判断设计思维与实践是否符合时代需要和客观需求,把握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正确性与时代性。

二、注重研究能力培养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大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队伍和实践教学平台。基于研究能力培养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优化构建必须从以上三个部分着手。

1.制定科学正确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体系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形式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划定,其需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还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尤其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如此之快,教学内容体系还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艺术设计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闭门造车是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的制定必须要密切关注社会的动态。以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为例,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就不能在教学计划中只列入《手绘效果图》、《建筑制图》、《人体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一系列培养学生设计技能的专业课程,应同时开设《中外设计史》、《园林美学》、《生态学原理》、《景观空间概念设计》等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加深学生专业理解的学术性课程,并通过不定期举行设计前沿分享专题讲座、推广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大学生涉猎学术前沿提供广泛的选择与丰厚的土壤,将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培养成企业急需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大学生日后参与设计项目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2.建设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体系的实践者,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只有学位、文凭,拥有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外出参加专业学术会议,保持跟专业前沿的对接、对学术思潮的理解,并定期邀请知名设计人员或专家学者为教师做讲座、开展培训,或者选拔优秀教师送到知名企业和高等学府继续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一方面,如果不注重关注设计的前沿动态,其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就缺乏先进性;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对设计实践加以深度分析和总结,其设计成果也难以形成推广性,不利于行业提升。重视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与设计行业、设计企业、优秀案例的对接,与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为了避免专业教师知识固化,高校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不应只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更要引进一批走在设计实践前沿的知名设计企业、设计研究院所著名设计师、一线施工技术人员,以主题论坛、短期工作坊等各种形式与设计专业教师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不但促进人才交流和资源共享,而且可以补足设计专业教师的能力短板,为提升学生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3.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出真知。要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实际操作与感悟也必不可少。在国外知名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课堂中,一般以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室更类似于一种实训室和工作室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才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为此,需加大对专业实验室、工作室与校外实践基地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教学活动以工艺实践活动为基础,进而丰富课堂作业形式,形成多样化课堂教学成果,培养掌握具有一定工艺技能、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研究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改革

1.开展大学生研究能力训练。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应在注重知识渗透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实践中,可通过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开展大学生研究能力训练,重点在项目调研、设计理论、参考案例、可能方案等几个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课堂教学改革设计。①设计主题教学。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设计主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制定出设计思路,还可以针对这一主题展示知名设计师的设计示范,让学生能从中受到启发。通过观察、借鉴、联想的方式,让学生在已有设计形式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和创新,有助于学生逐渐构建成自己的设计理念,形成自身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设计主题的选择,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水平,并且有针对性,且与所学内容相关。②项目调研参与。项目调研是研究能力的重要构成。教学过程是全方位的,应该囊括艺术设计的各个环节。在艺术设计理论课上,教师要注意项目调研分析方法的渗透,要求学生学会收集相关资料,能够对设计作品的设计环境和市场背景做出合理分析,并指导学生做一些相关的项目调研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本专业的市场动态和需求,了解社会上的流行元素,从而反过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③科研项目渗入。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往往承担着一些科研项目,可以这些把科研活动渗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其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技能,把科研项目中大学生能完成的板块交给学生去做,通过深化课堂作业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

2.竞赛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

艺术设计竞赛引入实践教学中,是锻炼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方式。将学生放到一个竞争环境中,不仅会激发学生设计的热情和潜能,通过与其他竞争对手的交流学习,还可以了解当今时代的流行特色,学习优秀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制作工艺,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提升。实践操作是艺术专业设计的主题,加入竞赛的模式无异于锦上添花。平常的实践操作是竞赛中的脱颖而出的基础,而竞赛的督促又让学生反过来更加认真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操作。因此,通过竞赛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培养大学生研究能力,夯实学生专业基础。

四、结语

专题设计与研究篇8

类似的变化也逐渐影响着中国的设计教育和实践。在设计教育上,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8号文件的新修订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计学已经成为一级学科。近年来,包括清华、同济、湖南大学、广州美院在内的不少国内设计学科领先的学校都在尝试涉及学术和机构多方面、多层次的改革。其中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借成立学院的时机参照全球一流设计学院的教学体系制定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教学大纲,老牌的设计院校如清华美院和广州美院由于新兴设计院校追赶的压力,也在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在设计实践上,现代企业面临着从产品到服务、从功能到体验的新的竞争策略的要求,很多面临竞争压力的企业都在积极探索设计对企业产品创新和价值创造上的支持,寻求各种与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培养设计师、设计咨询、横向课题合作等等。近些年虽然出现了关于用户研究、设计和商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服务设计、社会创新等新兴研究课题,但它们往往被孤立在整体设计学科体系之外,当前的设计教育主体仍然停留在产品本身的造型设计或造物艺术形态上,促使毕业后学生对产品设计的认识只停留在外表形式的“学院派”,而不是从根本上反映出产品设计真正以人为本注重从多学科交叉特征的科学方法使外在的型与内在属性能融合一起。另外尚缺乏对不同层次设计教育的重点和盲点的认识,目前从本科到研究生侧重于产品设计的基本设计原理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实践(本应该是专业硕士的一个培养重点)和学科本身(研究型硕士或博士)的反思。

2.设计专业的研究趋势

设计的对象、环境和要求的变化对设计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设计对象或任务的复杂性提高了对设计师系统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求。反映在设计教育上,新的时代对有着半个世纪设计教育积累的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专业提出了有更高的要求,突破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手段,以学科的交叉、整合来提高学生整合资源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的能力是设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设计学已经成为一级学科,证明社会已经认可了这门学科的地位和价值,而要充分地发展其社会作用,就需要建立设计学科包括定义、范畴、和方法论等内容的相关专业理论体系,而交叉课程体系下的实践型创新教学活动是创造新知识,推进专业发展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

3.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由于当前工业设计专业规模的扩张、教学科研的强调以及电脑专业技能的过分介入,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当前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严重弊端。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实际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由注重学科系统性向注重大设计、综合性的转变,大力加强专业设计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建设,以表达与实现技能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成果的展示与评价为主线来构建工业设计交叉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当前工业设计教育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要的人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了当前高校教育的症结。通过与企业、公司等机构中的交叉课程体系实践型教学,使学生在掌握设计的同时能够紧跟市场的需要,创造出实用、商品化的产品。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具备国际视野和较强创新思维能力、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持续学习和研究能力,以更好地面向产业的综合设计服务和商业转化等多元创新的需要,培养时展和社会市场迫切需要的、更具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创新人才。当前高校教育仍部分保留着灌输式教学,教师只管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并没有足够的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社会需求。通过交叉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增加设计型、应用型、综合型和创新实践型的实验项目,以适合当今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的确定,跨学科师资的配置和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

4.交叉课程与实践型教学的主要特点

学科的交叉,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切实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同时,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增加提高型(包括设计型、应用型、综合型)和创新研究型的实验项目;建立时间、空间、内容“三维”开放的公共运行管理机制,以满足不同个性、不同水平、不同时间安排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学习过程丰富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将原先分散在各门课程的少学时实验,按照课程优化组合,形成独立完整的交叉学科综合专题设计,进行从课堂汇报、设计报告到实践成果的综合评定成绩,完善了实践课程的系统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校企联动,有助于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通过探索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模式,结合专业特色,依托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产品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让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即接受多种形式及正规的设计训练和实践活动。例如:海尔的冰箱设计项目与食品学院合作,科沃斯的智能机器人与物联网合作,以及设计管理的项目与商学院合作等平台的建设及实验,以推动以学生以中心的自主研学,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设计应用能力协调发展。交叉实践型课程体系,有助于定向人才的培养与职业定位。交叉课程体系实践型创新教学促使学院与企业的零距离沟通,使学生走出课堂,在设计的思维方式上起到创新和推广的作用,同时也满足企业需求逐步实现企业向江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增加学生就业率。交叉课程体系以培养定性、专项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以交叉实践课程为特征的设计理念及团队建设和实务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工业设计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

5.工业设计专业实践型交叉课程教学模式

5.1工业设计交叉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组织与体系建设以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相应的“1+2+1”教学平台和课程体系。在保持设计学科科学性与系统性的基础上重构课程结构,实行1年设计基础课程、2年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1年专题研究课程。目标是培养面向产业的具有综合设计服务思维和商业转化意识的多元创新人才。师资队伍培养与人才建设以传统工业设计教学团队、跨学科教师团队以及业界知名设计总监等优质教师资源引领教学,推进教师教学、研究与设计创新项目相结合,整合并共享课程内外教师研究项目和社会科研的各种教学资源和经验。目标是通过优秀典型资源统合研究型教学,提高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思维能力。创新课程内容改变以往以具体产品类别为研究和设计范畴的定式,突出课题研究与社会问题前沿趋势相联系,突出在跨界与合作中的创新产品研发为企业的下一阶段转型发展提供有创新价值的预研成果。目前在老龄化社会产品开发、智能物联网家居产品、个人健康医疗与服务体系、儿童成长与教育、低碳交通出行工具、文化产品创新发展等领域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课题研究。从2011年至今,江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研究团队在交叉设计与实践相关的课程建设中,针对部分课程做了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调整,如“产品开发设计”课程、“专题研究与实践”课程以及“工作室”课程的指导上强调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与合作,强调设计的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强调设计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5.2工业设计专业实践型交叉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探讨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教学平台支持科研项目,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活动。由以教师主导的、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特征的教授型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具有互动特征的师生开放探讨的研究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的设计注重设计思维的启发式训练,让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让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参与教学环节,将设计的思维方式进行推广,影响企业,让更多的企业人员参与到设计的过程与环节之中,满足企业需求的定向人才培养,将课程成果与产业转化对接,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对应,教学环节相比原有的教学方式要更加跨学科、跨领域、多维度、立体化,教学成果更具有原创性,更具社会价值与意义。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依托部级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交叉型设计学科、江苏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等优势教学资源、雄厚科研平台和完整的实践体系,确立“实践创新,教学与研究并重”的本科教学理念。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来,在学习的中了解社会的需求。通过与相关具有前沿创新领域探索的企业合作,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增加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手段,整合不同专业领域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合作教学平台。已经建成的平台和基地有:江南大学海尔创新中心、江南大学科沃斯机器人研发中心、江南大学新日电动车研发中心、江南大学飞鱼设计产学研基地、江南大学上海汽车集团产学研基地等。企业需求定向人才依托典型企业的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为定向企业后备干部储备高素质人才。目标是在保证教学课程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培养具有高适合度的定向人才。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逐步形成相对稳定并具有长期研究价值的课题内容,已经开展的并产生一定成果的课题包括:海尔健康厨房产品系统整合设计研发、海尔健康饮食科学解决方案、海尔智能空气管家设计研发、海尔冰箱食品保鲜研究课题、科沃斯家庭安保机器人产品设计研发、科沃斯儿童娱乐机器人产品设计研发、科沃斯儿童教育机器人产品构架及内容研发、上汽荣威产品品牌延伸设计开发、新日老年人助力车产品研发、新日学生车产品研发、中粮集团磨粉机系列产品研发等。

6.结论

专题设计与研究篇9

关键词: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科研与学科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18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各界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很多高校也都设置了会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前景,也引起了众多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的青睐,会计学专业近几年一直是高校一个热门专业。然而近几年来,高校在会计学专业与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便是财会专业科研实力偏弱,师资力量不足,学科建设质量与档次的提升受到制约。如何打造会计学专业的品牌特色,不断提升与优化会计学的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学专业科研与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普遍薄弱,教学与科研难以统筹兼顾

据调查了解,大部分高校的会计类专业院系都存在着生师比过高的问题,师资力量普遍存在着不足的问题,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量。一些具有硕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校,会计专业硕士生导师数量不足,随着一些高校近年来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mpacc)招生规模的扩大,硕士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量也逐步随之加大。在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面对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会计学专业教师很难挤出充足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专业教师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的提升。

(二)博士与教授比例偏低,科研实力发展后劲不足

由于社会对会计学大类专业博士与硕士毕业生有着广泛需求,财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门路较广,他们在选择职业时往往更倾向于薪酬比较高的证券、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些金融机构相比,高校在薪酬待遇方面对他们并不具有吸引力。近几年高校在招聘会计类专业的博士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有的高校甚至连续几年引进不来一名会计学专业的博士,一边是会计学专业学生招生的火爆,一边则是师资队伍的充实遭遇瓶颈,许多高校在会计专业与学科建设中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局面。

目前,高校职称评聘所依据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就是科研成果。由于长期面临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会计学专业教师在科研成果方面普遍存在着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专任教师职称的评定。会计类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与教授职称的人数占比较低,学术梯队的建立面临着脱节断档的局面,科研实力的提升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发展后劲不足。

(三)学科偏重微观领域,科研课题申报立项优势不明显

会计学专业大类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是会计核算、投资融资与内部控制等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内容,教师在确定科研选题时往往能够很好地“接地气”。然而部级课题与省部级课题的评审立项一般都比较重视研究内容的宏观视野和战略高度,会计学大类所申报的课题要从中微观领域提升到宏观战略层面的高度,在客观上受到研究对象与领域的制约,研究内容“立地”易与“顶天”难的特点使会计专业大类在申请部级与省部级课题时很难引起评审专家的重视,立项的成功率普遍偏低。

(四)研究生注重实务知识的学习,学术研究氛围不够浓厚

会计学专业的实务操作性比较强,而且目前在硕士研究生的方面,国家也在不断扩大面向实务操作领域的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从学生的方面来讲,为了毕业后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研究生在读期间往往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了报考Cpa证书等方面,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操作技能,以便在找工作时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对学术研究则重视得不够,进行学术研究的氛围不够浓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质量的提升,研究生的就业导向对学科建设推进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办学档次的提升在学术积淀方面缺乏扎实的基础。

(五)高水平学术期刊较少,高水平学术成果难以产生

目前会计学专业领域高水平的学术期刊数量较少,期刊的档次比较高的有《会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和《审计研究》等期刊,且每期刊登的文章数量有限,会计学专业大类的学术论文在向这些专业高水平期刊投稿时,就像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一样,会计学专业方面要想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比其他专业的难度要大。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在其他专业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会计学专业的教师也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二、对策与措施

专题设计与研究篇10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2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11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1.22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1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着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着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以上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之构成要素的撰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掌握必要的开题报告的写法之外,笔者认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视,平时要勤动笔,并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开题报告的优点。(选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9,原文:“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作者:张红)

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一、开题报告的写作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进度;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排版要求:

封面为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标准字间距,标准行间距,页面统一采用a4纸。

三、开题报告的字数要求:

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着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着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思维的奥秘

1.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理性思维程序化

4.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设计计划方法论

4.Stepto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计划书

a.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c.计划书的构成

d.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三.计划从身边做起

a.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后记

附二.参考书目(仅列二十条)

1.《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经营决策》/乔迪译着?—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10

2.《麦肯锡理念》/[美]埃森?拉塞尔保罗?弗里嘉着;赵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

6.《企划书实用手册》/[日]小泉俊一着;于大德译?—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

10.《企划训练入门》/[日]悴田进一着;李幸纹译?—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11.《设计过程与方法》/[日]沈祝华,米海妹编着?—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10

47.《创意企划案》/小管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

48.《新企划力:创意思考解决难题的六大能力》/郭泰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

50.《创意企划案》/小管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着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着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