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16:03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1

关键词:道德评价;行为习惯;培养

1建立小学生行为评价目标体系

对小学生良好行为的评价,是目前教育科研中的一个难题,几年来,结合我校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正教育行动,我作为学校一个品德课教师,一个学校分管德育的工作者,在对小学生行为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激励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实践证明,效果良好,方法可行,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结合《中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守则》,制定《学生行为年级序列要求》,“序列要求”体现小学阶段各年级儿童心理、知识层次、行为发展的特点。接着,根据“序列要求”建立“高、中、低各年级学生行为规范量化考核目标”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学习、礼貌、纪律、卫生、互助、爱校等行为组成,考核目标的内容体现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各年级内容既有一定的重复,又有适度的化,体现出对学生行为评价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提高的要求。同时,针对学生易出差错的行为,制定了《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分学习、纪律、礼仪、卫生四个方面,25个考核细目,列为“班级周评比”,这样,学生行为考核做到长、短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激励对学生起一种增强和巩固的作用。如果学生的某一行为能获得学校、老师、家长、同学的承认,并受到了赞扬,就会有一种强化作用,他就会反复出现和保持这种行为;如果学生的行为得不到赞扬,他就会减少这种行为的出现,甚至消退。因此,必须重视评价过程激励。

每学期班里开展“十花”竞赛活动,每一行为学生达到一定分数值时在“红花栏”上挂一朵花,每学期获“红花少年”。半学期开展一次由家长、学校评选“文明孩子”活动,评上的在全校学生会上给戴上大红花。每月一次诸如“学《规范》,做文明孩子”、“行为规范量化、目标知识抢答赛”、“学《规范》动作操作表演能力赛”、“学《规范》美术作品赛”等竞赛活动。每天由红领巾广播站表扬好人好事一次,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使之形成习惯。

2拓宽道德行为评价途径,进行行为习惯培养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它是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自然而然地完成某些动作的行为方式。行为有好有坏,一种稳定的好习惯实际上就是一种好品质的表现。如:认真读书、写字、独立思考的习惯,守纪律的习惯,节俭的习惯、爱劳动讲卫生的习惯等。习惯虽不是智力因素,一旦一种好的习惯参与了工作学习或劳动,便具有定向、动力,维持和强化的作用。好习惯受用终身,是成人成才必备的素质。纵观古今中外,有成就者,开拓者无不具备有几方面或多方面的好习惯。

“思考-行动-习惯-品质”是道德形成的规律,而“习惯”在从“行为”到“品质”的转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好行为能不能转化成良好品质,关键在于对“习惯”这一环节的强化。因此,好习惯的培养成了少年教育的主攻方向。

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于关键时期。孩子们生活在人群中,大千世界,好的坏的、美的丑的、真的假的同时在影响他们。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系统“最在可塑性”强调指出:“只要实施相应的影响,一切都可以使之向最好的方向转变。”“即使是一般的学生,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了不起的人。”从心理学角度看,良好行为的活动方式对大脑皮层连续进行定向刺激,就会形成“行为定势”这种行为定势表现出的便是“习惯”。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途径的设计,评价考核的改革等。教育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颁布,为我们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供了一步很好的教材。我认为,采取形式多样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是加快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养成的有力措施。

根据少年儿童认识事物、领悟道德的规律,评价教育主要是进行基本文明素质的培养,对低年级(七八岁的孩子)凭借《行为规范》拟定校内、家庭、社会考察细则,分段确定重点,提出“小目标”,如:课堂常规小目标、纪律小目标、劳动卫生小目标等等。提出一个,指导、落实一个,检查、总结一个,抓好典型评选、树标。接着再要求、再训练。训练时教师要有清晰的教育轮廓,寓教育于比赛之中,如:爱护书簿评比、个人卫生评比、说话评比等。通过比赛和评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坚持正面教育,不谴责,不惩罚,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进步”、“完成”、“高分”,受表扬、夸奖的喜悦,这种“成功的乐趣”是学生行为的内驱力。教师要以等待、宽容之心对待暂时后进的学生,教育全体学生从小“想好、向好、争好”。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对低年级学生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不可轻易下结论。应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规律,循循善诱。

中高年级学生由于学生文明素质基础不同,对《行为规范》领悟水平也有差异。据调查,学生中能做到和基本做到《行为规范》要求的占55%以上,表现为积极、自觉;需要经常指导、检查,才能做到的占35%,表现为不能自理、自控、自制,但都愿意去做;道德素质差些的约占10%;表现为粗鲁、懒、好吃、厌学、冷漠、自以为是,这部分人虽然不多,但影响校风建设。今日表现在校内的不文明行为,弄不好明天到社会上去,就会成为新的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一刀切”、“齐步走”。从教育的层次可分为“普遍教育”、“典型教育”、和“跟踪教育”。普遍教育就是我们平时实施的“会议教育”、“课堂教育”、“统一号召要求式的混合教育”等,普遍教育对前面部分90%以上的同学有效果。访查表明,普遍教育对文明素质差的学生效果则不好,对这部分同学要按照道德评价教育的要求和程序进行典型性专题教育。选择发生在学生中间的好、坏典型,发挥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让全班学生参与,人人讲,面面讲,讲好处,讲危害。要让表现好的学生光光彩彩,伸张正义;让表现一般的学生跃跃欲试,鼓舞士气;使表现差的羞羞答答,平平邪气,进而配合常规教育的检查、评比,使表现差的学生产生危机感,促使他们以后“行为”前认真选择。对为数不多的“名角”要跟踪教育。进行跟踪教育,首先要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不要把你是受教育者,我是教育者分得那么清楚,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忘记角色的教育。要同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接触,让他没有考虑地同你想谈什么就谈什么,适时地进行情感渗透,从关心入手,从他认为可以告诉你的“事情”开始,理清他的“行为过程”,当“教师”不能当“法官”,把“尊重事实”、“个人与集体”、“得与失”等编成“故事”,让他耐心的听下去,听进去,领悟其中的道理,充分填补道德素质反面的空白,增强“行为”前的判断选择能力。“认错”一般说是比较容易的,不必过分追求“口头上的认错”。“认错”只是改错学好的开始,关键是“认错”以后的导行,真正地提高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判断是非,选择“行为”的能力,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精心地构思教育的形式、内容与方法。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2

[关键词]职业道德必要性定位设想

一、从古今中外谈职业道德

道德之义由来已久,从许慎《说文解字》中我们得知,「道乃自然的运行法则,是自然的原理原则。「德:从「彳即“行”的意思,谓行动之意,又从「十目即古「相字的写法,故「德其本义应为:心中生相而得(德)之于心,外现于行。「道与「德两字是紧密相连的。能顺乎自然、将自然的法则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道德之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人民对道德的要求相应的也越来越高,于是,职业道德也就应运而生了。职业道德的萌芽最早始于原始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即畜牧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紧接着两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也直接导致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随着奴隶社会职业分工的日益发展,使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为了调整不同职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以及每个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便产生了职业道德。如我国战国时期成书的《周礼?考工记》记载所述“国有六职”,即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幼,书中提出的“敬德保民”就是对官吏的职业道德要求;再如《论语》中记载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由于职业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而职业道德比家庭道德、社会公德更能反映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要求和道德面貌。

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就已提出了职业道德的规范。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6页中恩格斯就指出:“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为,都各有各的道德”。同时,在《费尔巴哈》一文中也已详尽阐述了阶级、社会、分工对不同的职业道德的需求。西方国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很多的行业就开始进行职业道的测试,所不同的是,西方国家注重执业资格,任何工作都要有Licence,而Licence考试是一定要涉及到法律法规的测试,而且所占比重较大。往往是如果法规测试不能通过,就算你的专业再好也拿不到Licence。而其中涉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大部分是对于行业职业道德、从业操守以及人身安全的内容。也就是说职业道德已经法律化。无须再由人们主观去决定和判断从业者是否具有职业道德,而是法律要求从业者一定这样做,否则就会失去从业资格,甚至面对讼诉缠身。

再看我国现在,党的十六大指出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其中着重强调了“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将职业道德写入了十六大报告,足见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千千万万合格劳动者的历史使命,而作为合格的劳动者,首要的因素是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所以,职业学校除了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外,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

二、职业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1.职业学校现状迫切需要将德育定位于职业道德教育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该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只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回头再看职业学校的现状:

首先,目前无论是职业学生甚至是老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如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法制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已初见成效,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等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也初见端倪,但虽然职业学校历年来一直在强调德育工作要增强实效性针对性,但从整体上看还是光注重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学习等,忽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许多学校的校长甚至是上级领导针对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这一方面也只是停留且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并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对于学生今后就业、创业及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更没有思考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该如何才能突破等问题;每年上级部门都会在计划中提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德育工作等问题,也组织了不少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但我们发现每年的计划中关于德育工作往往缺乏整体性,长期性和连贯性,各自为战,形成不了德育合力,因此也造成了社会上对职业类学校学生认知上的偏差,认为整体素质差、吊儿郎当、行为习惯和品行差等盲目认知。因此如何才能做出体现职业类学校的德育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徘徊值得我们职业学校学生工作者去思索并为之努力。

其次,从职业学校部分学生的不良现象看,有首打油诗这样概括“青山绿水狂少年,来到职教混三年,浪费时间浪费钱,不如回家种大田,人在教室心在外,一心想着谈恋爱。自己基本都对,上课基本全睡,考试基本不会,抽烟都会。打饭从不排队,逃学成群结队,短信发到欠费,上街花钱干脆,游戏如痴如醉,半夜宿舍点灯开会。啊!职教万岁!”虽然这只是极小部分学生的写照,不能代表职业学生的整体形象,但不可否认,以上的现象确实存在且正在随着生源素质的下降呈蔓延趋势。

据有关调查,用人单位如今对于职校生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注重个人职业道德品质、注重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注重挫折承受能力、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愈来愈突出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而我在随机抽查的100位学生中在问及“决定择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时,近70%的学生认为是“职业技能”,有近40%的学生认为是“人际关系”或“运气”,认为是“道德修养”的仅占13%。看来如果我们再不重视学生的思想现状,不加强开展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我们学生的前景乃至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堪忧矣!

从以上现状可以看到,目前在职业学校德育中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针对提高德育实效性、针对性而言,我想只有定位于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紧紧抓住职业道德培养这块阵地,才是决定职业类学校德育水平高低和凸现特色的关键。同时,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更是高职教育任务的体现和职业类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有力生长点。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由学生培养目标决定的

职业教育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其成为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与小学、初中、高中基础知识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旨在对学生进行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基本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就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在专业方面学有所长,在职业操守方面爱岗敬业,在就业创业竞争中就有相对优势。因此,这种职业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而且更要重视对学生将来所要从事这一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职业技能学习是职业道德教育的载体,而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技能学习的灵魂和生命线。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将来所要担任的社会角色,深刻感受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专业知识学习,以自己所学实现自我价值。就我校而言,曹志宏校长曾在07年就已提出了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一流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合适的就业岗位”,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已经把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

当然,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也是职业类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篇幅所限,无须多言。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且还必须适应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现在的学生多为90后,他们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普遍增强,注重个人奋斗,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他们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职业生涯的初步设计,他们迫切希望证明自我、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但是在这种美好憧憬和愿望的背后,又隐藏着他们对将来所从事蓝领职业的一些困惑和迷惘。一部分学生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专业,尤其是所学专业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他们对自己在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义务认识模糊。因此,针对学生的这种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同在,认识与失落交错的职业认知现状,我们德育工作者应适时加以引导,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为他们从业后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提供理论知识、情感前提,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行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和择业取向。

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以后从事本职工作完成的好坏。从业人员能否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固然与从业人员文化知识、能力等因素有关,也同职业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只有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才能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使命感,出色地完成工作,才能更好的有个人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三、关于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体系的设想

1.目前职业类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不理想的原因

在目前的职业教育各类文件中,虽有对学生德育的要求但并没有专门针对的职业类学生所提出的德育大纲,而主要参照《中学(高中段)德育大纲》,其中主要涉及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等内容,虽然作为职业学校学生此方面教育也不可缺少,且道德教育中已涉及到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但因德育对象的不同且没有针对性,故无法满足职业类学校德育的要求,因此,德育工作目前在职业类学校开展得均不甚理想。故我建议除了开展一些必要的德育活动之外,应把职业道德作为职业学校德育的重点,并按年级建立相关的培养体系。

2.职业道德培养体系的建立成因、体系内容及实施途径探讨

(1)职业道德培养体系建立原因

职业道德是指为适应各种职业要求而必然产生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履行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形象、职业习惯、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等诸多方面。由此可见,职业道德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在目前的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在德育观念上与外界交流沟通不足,甚至还处于闭塞状态,使德育的内容趋向于文件化、概念化。德育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难以把握职业教育的重点,呈现“职中”“高中”同一化的趋势,职业学校德育渐渐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相疏离。但学校仍固守阵地,没有将学校德育观重新定位、没有将新时期的职业学校的德育要求重新整合,造成恶性循环,与社会难以全面接触、相融。此为原因之一。其二,由于职业道德教育涉及的内容诸多,如果在三年或五年学生学习生涯中“眉毛胡子一把抓”或“打一枪换个地方”,不能够形成体系教育,那么势必在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上造成顾此失彼或发展不平衡,造成学生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2)职业道德培养体系内容

由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涉及较多,因此如果面面俱到势必难以完成培养任务,在选择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时应注重“三贴近一注重”原则;即“贴近专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职业道德的实践”。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与学生在校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教育重点,如:职业理想、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形象、职业习惯、职业纪律教育等内容为主,其它内容为辅,并把职业道德培养内容按年级进行归纳分类,逐年培养。如五年制高职一年级突出职业道德的职业理想、职业习惯教育;二年级则突出职业纪律的教育;三年级突出职业情感;四年级职业形象、职业观念的教育等,并根据相关职业道德培养内容详细制定各年级职业道德培养目标和细则,及时反馈,以此构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体系。学校在校期间师生均要明确各年级学生不同的职业道德培养目标,并以此为纲,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组织相关活动,从而形成德育合力。避免出现各自为战、零敲碎打的盲乱局面。

(3)职业道德培养体系实施途径探讨

而在职业道德培养实施过程中我们除了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就业指导课、德育课、班会课外,必须要加强职业道德实践。注重在日程生活中培养、在专业学习中训练、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在自我修养中提高、在职业生活中强化,才可能行之有效。积极引导学生将职业道德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从而真正提高职业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因此,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必须注意层次性、连续性、多样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是指从职业道德培养内容来讲的,而多样性是指在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上要注意多渠道多方位来开展活动。

德育的生命力怎么体现?如何使职业道德教育成为亮点和特色?我想只有在培养学校培养“社会人”的基础上从培养“职业人”入手,通过有效的职业道德培养体系培育学生对职业的理解与感悟,遵循德育教育的规律,以“德性”塑造“人性”,把学生从“自然人”培养成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睦互助、团结协作,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勇于竞争、不断创新的“职业人”!

参考文献:

[1]马能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和实证研究,2008,10(1):192-193.

[2]李锐.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道德[J].班主任,2008,(11).

[3]魏洪秀.谈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3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生活在人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作为学生步入职业生活的准备阶段对其职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高技能人才是生产、服务岗位的一线工作者,职业素养教育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备环节。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显性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专业技术素养,隐性素养属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更侧重于一个人的德性。因此,作为职业素养中的关键内容,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对学生求职、就业和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大多依靠学生的思想政治课中的道德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不能体现出高职教育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存在片面地将道德教育等同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情况。另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量化标准,往往简单地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混同。课题组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52.3%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48.6%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31.2%的单位认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低”。这就直接导致在就业中出现求职者和企业互相“吐槽”的现象。一方面企业普遍认为当代高职院校毕业生眼高手低,没有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另一方面广大求职者认为大多数企业对自己不够重视,安排给自己的工作技术含量低,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从合格人才培养的高度,认识到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为培养更多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企业转型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个体职业道德素养参差不齐,从课题组对在校高职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诚信精神的重要性,但在身体力行方面存在欠缺。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一)团队协作精神缺乏。高职院校学生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团队精神。在问到“你是否是以个人为中心去完成实训”时,有36.1%的学生回答“是”,另外18.3%的学生回答“偶尔是”,能够和同学一起协作完成实习实训的学生占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的45.6%,不过半数。

(二)遵守纪律意识薄弱。部分同学在中学时期因成绩较差而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冷落,养成了懒散、纪律意识淡薄的习惯。当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被问到“面对所在集体或工作单位的规章制度,你如何做”时,仅有16.9%的学生选择了完全遵守规章制度,13.9%的学生选择了自己认为合理就遵守,不合理的视情况而定。

(三)诚实诚信意识缺失。一些同学把诚实守信看做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但他们认为在实践中坚持诚实守信很难。比如在问到“如果你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者困难补助,你会对你的家庭怎样描述”时,71.4%的学生选择了“基本照实说”,只有34.3%的学生选择了“如实说”。

(四)个人社会价值实现认知与实践能力不平衡。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实践能力相比,后者远远低于前者,这与对用人单位调查中,认为高职大学生缺乏吃亏耐劳的实干精神是一致的。部分高职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功利主义倾向,重视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的学习,忽视职业道德素养的实践,更谈不上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习惯;重视物质价值,忽视精神价值;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表现在求职上,他们对工作地点是否在大城市、薪水是否丰厚更关注,对社会价值实现,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关心不多。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从培养对象上分析,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差,导致漠视职业道德教育。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突出表现在现阶段我国没有形成系统的分层次分类别的高技术人才培养学校,而且在人才选拔上也存在重分数轻能力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中的认同感偏低。加上高等教育扩招,生源大战,导致高职院校在高考录取中面临大量低分录取的现象。与普通高等学校比较,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自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多数成绩较低,如河北省2013年高职录取分数线仅180分,多数学生存在自卑感。有些同学高中时期学习中等,进入职业院校以后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因不甘心进入职业院校而苦恼,又因前途渺茫而迷茫,最终形成得过且过的心理。有些同学高中时期由于成绩较差而受到教师的冷落,致使这部分学生纪律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很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进入职业院校后,普遍存在厌学、逆反情绪,对自己将来要选择的职业缺乏应有的尊重和荣誉感,形成功利性思想,以致对自己人生的规划、职业生活的选择中将学习技能当成唯一目的。以上种种原因便形成了对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和养成不重视的现象。

(二)从培养主体上分析,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体系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不健全。现有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两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完成,由于课时限制,存在仅传授理论知识,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载体,不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理论与社会实践脱节现象。此外,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主要依赖有课时安排的显性课程,没有或忽视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课外隐性课程在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中作用的发挥,还未形成健全的课程体系。二是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教育方法单一。现有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仅由“两课”课堂教学完成,受课时限制,教师大多以讲授为主,主要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授课内容枯燥、方法单一,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程度不高,课下缺少实践指导,导致他们普遍认为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职业道德素养没有更深的认知。三是从事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人才不足。高职院校大多忽视对思政工作者的培养和投入,专门的职业道德素养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有的学校即使开设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方面的课程,大多是由“两课”教师完成讲授,但教师的学科理论背景和工作经验都与高职学生的职业选择有较大差距,且不能参与学生实践培养,因此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实训和实习工作中面临的思想问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方面更是无从下手。

(三)从培养观念上看,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忽视了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仅有知识、没有技能的高职生是废品;仅有技能,没有知识的高职生是次品;仅有知识、技能,没有职业道德的高职生是危险品”。就用人单位回馈的信息来看,企业招聘学生时,不仅注重学生的现有职业技能,更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利于企业的培养重塑,长期发挥作用。部分学生被用人单位退回并非他们的职业技能不合格,而是因为其职业道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通过有计划地对学生职业意识、团队精神、爱岗敬业、遵守纪律、市场竞争等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实践,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外化为学生的自觉习惯,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增劳动力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影响个体就业和企业发展,影响社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课题组经过在学生中的实践,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转变学生培养中重技能轻德育,更轻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观念。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和职业技能培养结合,同等看待。只有高职院校真正意识到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才能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所需的人、财、物的投入,为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创造条件。

(二)加强培训,提高从事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工作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更新教师的培养理念,不仅向学生传授关于职业道德素养的知识,而且向学生传授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同等重要的理念,传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方法,帮助学生制订培养方案和养成计划,要求学生将职业道德素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外化为行为习惯,为高质量就业和个人成长成才打下基础。

(三)拓宽思路,形成系统的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课题组经过研究与实践,感到要提高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必须拓宽思路,形成系统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首先,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全程开展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新生入学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除教材内容外,专门增加高职生涯规划内容,把职业道德素养作为成才的必备内容,教会学生如何规划,掌握修养方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把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要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个人价值尽快成长成才结合,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进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其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实践平台。一年级上学期开展篮球比赛、拔河比赛、迎元旦长跑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一年级下学期开展唱红歌比赛、25公里远足,值周义务劳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吃亏耐劳精神;二年级上学期,开展拓展培训、高职生涯规划比赛,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队精神和诚信意识;二年级下学期,开展国旗下的演讲、心理健康培训,创新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精神价值追求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三年级,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开展企业顶岗实习,用企业环境培养学生和企业要求的职业道德素养实践。再次,开展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如:通过素质教育课堂讲授“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图片展览、红色参观等方式、介绍古今中外,特别是学校所在区域的名人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事迹,先进企业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对员工的要求和纪律等,让学生切实感受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是社会永恒的要求,从而提高修养自觉性,并不断外化为行为习惯。还有比如订单班、企业冠名班等形式,校企共同育人,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拓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途径。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4

1.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目标

我国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需要拥有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有丰富的社会关系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并在这几方面的发展取向上,既坚持全面又有所侧重,既发展特色又互不替代,以全面方式发展自己。

2.传统培养路径的基本方法与经验

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路径,是培养者在实践中适应社会环境和人们特定时期思想特点而创造出来的。当这套方法适应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实践的需要时,它就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就会失去说服力和感染力。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德治与德教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路径的传统方法有:(1)正面灌输。灌输是教化的基础,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把儒家著作奉为“经”书,要求人们在道德实践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最早系统深入地论述了灌输原理,1902年他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2]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3]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路径普遍使用的是课堂的正面灌输。(2)社会实践。儒家主张身体力行,即在道德实践中按照道德准则和规范行事,躬行笃行,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例如,孔子主张“力行近乎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荀子甚至提出“知之不若行之”的见解等。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认为,思想道德素质只有经过实践内化后才能好好改造主观世界,因而大学生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将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和要求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开展的各类社团活动、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3)身教示范。身教重于言教,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认为作为国家的官吏,要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我党在长期领导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也一直将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也经常用到榜样教育法,发挥老师和典型榜样的力量引导大学生。如评选学习标兵,使学习标兵发挥榜样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先进的示范引导,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规范自身的行为。

3.传统培养路径存在的问题

社会不断发展,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路径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在肯定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对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活动表现出不认同甚至反感的态度,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现实矛盾和困惑直指培养路径存在的问题。(1)灌输路径与接受路径非同步增长。当前高校将重点放在课堂知识的灌输上,只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从受教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接受路径关注不够,灌输路径和接受路径不能同步增长,灌输路径和接受路径难以形成共鸣,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效果不佳。(2)知与行脱节。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路径必须符合人的认知发展的特点,高校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把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灌输给大学生,大学生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将这些教育因素有选择地转化为个体意识完成认知阶段,但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实践这些认知,没有把个体意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和道德习惯,知行不统一。(3)偏重显性教育,忽视隐性教育。传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是教育者把思想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灌输给大学生并促使其内化,这种显性教育虽然具有权威性和主导性,但容易造成内容的程式化和培养路径的模块化,导致大学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当前,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相比之下,网络承担着隐性教育者的角色,不仅能将思想道德素质内容蕴含在看似价值中立的信息形态中,而且能够营造出和谐、平等的交流氛围,促使大学生的知行转化。高校应当在保有传统显性教育的优势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隐性教育的培养路径,将显性和隐性培养路径统一起来。

二、网络环境下探索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新路径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现状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主流是好的,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全球网络的互通有无,使得交流空间和交流内容不断扩大和延伸,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各种思想、信息都触手可及。受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加上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有限,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偏离社会主义的价值轨道,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以及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追求物质和个人享受,一切以个人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缺少社会实践等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新路径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5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必要性现状对策

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大学学习阶段正是伦理道德培养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文以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为例,探讨我国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完善途径,希望对完善我国大学生职业教育有所助益。

一、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道德又称职业伦理,而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律工作者在其职业范围内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要求的总和。法律职业道德是内容丰富的行为规范和主流意识,包括法律职业理想、法律职业荣誉、法律职业态度和法律职业纪律等因素。[1]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属于道德教育体系中的一种,但有学者主张道德是无法教育的,因为道德是人内心价值取向的表现,是潜移默化形成的,传统的课程教学对学生的主观价值观难以产生影响。但也有人认为,法律职业道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律职业伦理外在行为规范性的要求,二是法律职业者内在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观念。前者可以进行行为规范的知识传授,后者可以进行引导干预,间接地进行渗透教育。其实,完整的教育就包括教书育人,知识传授和道德培养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成年人主要通过从事有道德的、体验角色的活动获得美德。学生从进入法学院的第一天起开始逐渐拥有与自身角色相关的道德……法学院在这方面将对学生的道德水平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法律职业道德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尽可能地进行道德教育,或至少应当降低不道德行为发生的频率”。[2]具体来说,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在于:

其一,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学习阶段正是伦理道德情感培养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学习法律之时起,就对未来的法律职业者即大学生进行道德形成干预和影响,对于这些年轻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法律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意义。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也可以使法律职业者在毕业后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同,实现学习与法律从业的完美衔接。

其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有赖于法律职业者的职业道德保障。社会不仅需要公平的法律,而且需要公平执法才能实现法律内涵的公平、正义等伦理价值。执法活动中往往需要执法者的裁量,比如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其中如何认定情节较轻,就需要公安机关的裁量,可以调解处理,调解不成就给予处罚,也给予办案人员极大的或调或罚的裁量权,这些权力如何行使就取决于法律从业者的知识和道德。因此法律职业者只有有高度的道德认知能力,才能将公平、正义等道德理念加以贯彻,如果法律职业者缺乏道德,其掌握的知识反而会成为其徇私枉法的工具。法律职业道德的存在维系着法律职业的正义性,约束着法律工作者的权力行使行为,是保证法律职业群体社会公信力的核心因素。

其三,我国已经将法律职业道德予以规范化,制定了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行业规范予以保障,比如我国《法官法》第7条就规定,法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清正廉明,忠于职守,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要求法官应当具备忠于职守、秉公办案、刚正不阿、不徇私情的理念,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良知,正直善良、谦虚谨慎的品格,享有良好的个人声誉。并要求法官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严格自律,行为检点,培养高尚的道德操守,成为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楷模。我国《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第7条规定:律师应当珍视和维护律师职业声誉,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注重陶冶品行和职业道德修养。学习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包括上述规范性文件是法律院系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也就要按照上述规范要求确定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根据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的规定,使学生掌握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并将之内化到自己的职业操守中也是贯彻法律的一个步骤。

二、我国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2002年我国司法统一考试已经将法律职业道德作为正式考试科目,然而遗憾的是至今我国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仍未进入规范化轨道。比如我国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其中并没有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目前在设置法律院系的大专院校中很少有专门开设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即使有少数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也是将法律职业道德作为考察课设置,这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培养法律人才方面的重要性是远不能适应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对法学教育按照普通高等教育来对待,在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更没有意识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其直接后果就是,大学毕业后的许多法律职业者法律职业道德欠缺,为当下愈演愈烈的司法腐败推波助澜。

我国大多数院校没有专门教授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老师,一般是由教授公共课如哲学伦理学的老师、或者教授法理学的老师担任,但法律职业道德课程教学需要糅合法律知识与伦理道德知识,这些老师对法律职业道德缺乏专门的研究,要么对法律缺乏研究,要么对道德教育缺乏研究,不能结合司法实践和法学职业特点进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由于缺乏专门的老师,高校又不重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因此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缺乏深入研究。现有的教学只是注重要求学生对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识记,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法律至上、公平正义的道德情感,这种道德素质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和识记就能够培养的。

三、我国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完善对策

完善我国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必须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培养有用人才的重要性,“高校法学教育必须正视现实,法律知识技能传授和法律职业道德修养两手都要抓,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自觉,以培养真正合格的法律人才、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3]大学应开设专门的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传授法律职业伦理和道德规范,并培育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要以培养法律信仰为核心,使学习法律的大学生将司法正义看成是自己的内在行为取向,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职业行动;要配备专门的法律职业道德教学老师,而法律职业道德老师应是法律和伦理学的复合型人才。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要探索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态度或情感教育,它以职业伦理道德知识的传授为基础,结合人格养成规律,通过运用不同于一般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教育方式,将伦理道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自觉”[4]。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品行,这不是仅仅依靠课堂教育就能完成的,也无法通过考试来测量法律人的道德素质,只有同时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道德体验才能够使道德是非观念融入个人的人生观。鉴于传统的课题讲授法在培养法律信仰、法律素养、道德品行方面的作用有限,在我国案例教学法中,可以让学生进行不同的角色体验,比如担任法官、律师、公诉人等,使学生亲身体验法律职业中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冲突,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认知,比如法官不能以情代法,律师不能为了当事人利益伪造证据;最后课堂讨论辩论法也可以使学生通过争辩和对是非善恶的鞭策,培养法律伦理感和正义感。

参考文献:

[1]张浪.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正义观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9,(3):86.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6

目前,法学教育在我国已有很大发展,全国有法学院系620多所,每年毕业约8万法科学生。从高等院校的法学院的教育课程设置我们不难看出,在1999年之前我国所设置的法学教育课程中没有设置《法律职业道德》、《司法伦理》等关于法律职业道德培养的专门课程。而在法学本科必修课程与法学硕士和博士阶段教育课程中没有也没有法律职业道德培养的课程。中国教育部明确的法学核心课程主要16门法学课程,这些课程中没有关于“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直到2003年中国政法大学正式开设《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在本世纪初期,我国教育界一直在反思如何使中国应试教育转型成为素质教育,实现以素质教育培养为主的教育形式。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使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学教育形成极大反差,一直处于边缘位置。法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素养,而系统的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培训机制能够帮助法律职业道德的养成。反之,法律职业道德的缺失会影响法律的正确实施,甚至会对法律职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从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职业目录》我们了解到法学教育的培育方式主要是学习法学基本理论知识,通过最基本训练培养学生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在实践课程中能够运用法学理论与法学方法能有效的做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在法学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忽视了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要求。这样在课程主要设置方面人们不能从认识上和行动上了解关于法律人才职业道德的培养的重点,即便我们设立了有效的法律职业道德课程也仅仅传授规范条文方面的知识性,缺乏有效的法律职业道德教化。

二、法律职业道德品格养成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影响法学教育目标定位

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间属于相互对应的关系:一方面,法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法律职业从业人员,为我国法律事业服务,而法律职业的发展一定不能脱离法学教育的有效推动。另一方面,法学教育必须依靠法律职业从业人员的积极参与才能体现其价值,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之间共生共长,这样我们不难看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两者之间的主要作用。法学教育必须结合当时社会需要的法学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学教育,但是有一些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与社会需要的法律职业人才相脱离,法学教育的培育目标重点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走着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学科化、学院化的自我发展道路,且只注重知识本身的掌握和考核,导致法学教育呈现出功利现象,忽视学生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养成,直接导致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我国法学教育中一直处于边缘位置。

(二)对道德教育的望而却步

道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法律职业道德实际上是自身的态度教育,具有其本质的独特性,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伦理教育与法学教育的结合,既要让学生理解法律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又要让其伦理意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品质。这就不能通过一般的传授教学方式来实现,对此人们常常持怀疑态度,而且有部分人认为,“在第一学期的法律职业伦理课程,还是第一学年法律实践课程,基本上不能改变学生自身价值观。”认为职业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没有办法直接教,这就使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法学教育中被淡化或流于形式,使其在法学教育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三)教条化的考核方式

目前,法律职业道德课程采取传统的试卷考察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大批的法科学生之所以学习这门课程,往往在于为了应付书面的考试,而机械性地死记一些法律职业道德相应的规范,这样的方式直接违背了当时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初衷,导致法律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不能有效落实。对于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在法律职业人员选拔方面更多的是关注选拔对象对于法律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理解应用的程度,却无从关注选拔对象的实际道德素养。难道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选择试题都做对了,就是道德良好,都做错了就是道德不合格吗,显然这样的逻辑关系不成立。正如张文显教授所指出的:“司法考试再怎么考,只能考出知识和部分能力,但考不出人的信仰、人格、修养。”因此,这种教条化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法律职业道德在今后法律工作中的养成。

三、关于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对策

法治国家建设与法律职业道德素养之间具有关联性,决定着我国的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的进程。而我国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能否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以培养“法律人”为使命的法学教育的改革、发展,通过法学教育培养具备高素养和职业道德“法律人”。

(一)法学教育目标的改革单一化

我们在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缺陷,我们要改变现行的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定位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显得尤为迫切。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法律职业者,这就需要依靠法学教育来实现。法学教育我们首先要做到体现服务法律职业的目的性,然后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变化保持一致,要及时有效的关注法律职业方面的变化,积极参与和回应法律职业方面的变化,使其达到良性互动,创造优越的法治发展条件。“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在法学教育中一直存在一些争论,学界认为我们要以人为基础进行全面发展培养方式,为社会职业培育出具有创造性的法律人才”。通过德智体美技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可以看出“德”排在“智”的前面,位于最首位。这就凸显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如果法学教育仅仅只注重法学学科方面的知识教育教学,而直接忽视职业道德方面养成教育、职业伦理方面的理解、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将直接导致法律学科中学生出现头重脚轻根底浅,由于法律职业道德素养的缺失,导致其法律职业不能健康发展。从这个角度我们了解,法学教育的目标应包括法律职业道德品格的养成教育和法律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

(二)更新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理念

法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法学教育的质量,注重素质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道德无法教”、“教育无用”的观念影响,通常认为法律职业道德仅仅属于一些规范,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将规范中的具体规定当作条文知识传授给法学专业学生,使法学专业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职业道德,记忆法律职业道德都包含哪些东西,便于应付国家司法考试中法律职业道德相关知识方面的考试。但是在法学教育中主要是培养法律职业道德信仰的培养,它主要要求的远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一种对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态度、观念的培养。因此,在现代法学教育中必须明确法学教育目标,抛弃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无用论的错误观念,培养“德”、“智”双全的法律人才。

(三)构建法科学生道德品格评价体系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7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道德能力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领域中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将随着发生变化,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相互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将随之转变,以适应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是青少年中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量最大,思想观念最为活跃的部分,其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其状况如何,对整个民族的影响又尤为深远。通过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揭示青少年社会道德能力形成的规律和培养途径,着重探讨我国当前情况下,高校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价值观或原则处理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会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会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特征,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包括社会道德知识、社会道德观念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经过社会道德实践再将内在道德信念转化为稳定的社会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以社会道德知识为重点,同时十分注意其他科学知识对社会道德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把社会道德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教育,从而从更高的水平上提高道德素质。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教育过程,是一种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与再教育过程,是一种在不断地由社会认知一社会践行一自我反思的循环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过程。

中国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未来各项事业的重要骨干和接班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应对社会道德新挑战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借助学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必须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等,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方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知去对付未知,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具体社会道德问题。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面临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挑战。首先是网络文化的挑战,包括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形成的挑战、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其次是市场经济的挑战,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价值观冲突、价值观的困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调整。再次是知识经济的挑战,包括知识经济对教育主体的影响、对教育客体的影响、对教育介体(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影响、对教育环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等。第四是对外开放的挑战,包括道德文化复杂和多元性的挑战、道德文化变动和异化性的挑战、道德文化虚浮与躁动性的挑战、道德文化世俗与实用性的挑战等。只有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培养才可能取得实际的成效。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道德认知的不足。这表现为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即在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往往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这是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认知能力的缺乏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问题。2.社会道德感情的缺陷。道德感情既表现为对人的感情,也表现为对有关道德问题产生的道德焦虑。对人感情的淡薄和道德焦虑的缺失致使部份大学生发生较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3.社会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薄弱也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看,对一些简单的道理他们并非不懂,但却愿意采取对个人较有利、个人感到更舒服、更痛快的方式而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比如一些学生并非蓄意影响他人的利益,更不愿损害他人的利益,但在个人的愉悦需要和特定环境的作用下,也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学校教育以智育为主,与德育分离,突出智育而忽视德育,忽视认知能力的提高;注重知的培养,忽略行的训练。2.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这一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某些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的家长,以其不健康的言行,在子女道德素质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消极的影响。即使是道德素质较高,但忽视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条件受到家庭具体情况限制的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也会形成不利的影响。3.个人成长特征的影响。今天的大学生,很多都离不开家长的呵护,性格较为脆弱、怀疑、孤独、自我封闭。这种特定的情况很容易引起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中国是一个道德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在培养道德能力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继承已有传统方法的同时进行创新,赋予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新的时代内容,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确立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不是机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主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要确立大学生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像其他能力一样,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理知识,同时还必须引导大学生把握用价值原则来解决道德问题的方式。第三,注重实践的原则。必须从道德认知做起,教育大学生以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使道德实践为道德意识的升华提供丰富的养料,持续不断地将道德实践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把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一)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一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体系。发挥学校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既管课堂内外,又管校园内外,使社会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随着社会日益走向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的道德教育作用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学校教育体系。建立良好的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班集体、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以不断地影响和引领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三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家庭。努力唤醒父母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影响意识,帮助父母掌握道德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良好的家风对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8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诚信学术道德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7-0027-03 

研究生是当前高校科研的生力军,也是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与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关系到道德品质养成和科学素养训练,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使命,而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并遵从学术共同体公认的学术规范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随着科技竞争的日趋加剧以及网络搜索引擎、文献资源库、翻译软件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科学研究中的捏造、篡改、欺诈、剽窃以及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频繁,曝光率呈现不断上升之势。此种现象的存在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反差,既反映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复杂性,也表明了深入探讨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与学术道德培养的必要性。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影响因素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强烈的道德自觉性、充分了解相关学术规范并具有道德行为能力的学术新生力量。通过对国内外学界近十几年来有关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发现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研究生的个体特征、学风、研究生对学术道德建设的认知、导师指导、教学培养体系和内容、管理制度、社会复杂环境等。 

(一)研究生的个体特征 

性别、年级、学科专业以及入学方式等描述了研究生的个体特征。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归根到底是要激发研究生个体在学术规范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结合心理学,学术道德建设在实践中需要对个体特征予以考虑,以便更好地调动研究生的主动性。 

(二)组织良好的学风 

学风反映在研究生所在的班级、导师团队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上。班级、团队是研究生在学校期间常见的组织形式。良好学风意味着研究生能自觉地在科学研究上进行时间投入。因此,组织良好的学风能促进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建设。 

(三)研究生对学术道德建设的认知 

学术道德建设作为培养体系的一部分,需要广为研究生所认知。如果研究生入学后缺乏该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可能会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常识而产生学术失范行为。 

(四)导师指导 

研究生有别于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一般都是采用导师负责制。因此,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思想等方面都负有指导成才的责任。如果导师疏于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现制止及指导,那么对于研究生而言,学术道德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 

(五)教学培养体系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内容以及培养任务的执行与学生的行为息息相关,培养目标的合理,培养内容能够满足学生学术的需求,对研究生的学术行为会产生影响。 

(六)管理制度 

学校或者二级学院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以及毕业环节管理上要制定管理制度,规范合理的制度能够有效对学生示范行为进行遏制,对学风进行引导。但现实是学术不端行为没有因管理制度的存在而减少。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制度本身的制定不够合理,另一方面是制度的执行存在漏洞,这些都会使得目的良好的制度失效。虽然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是思想层面的问题,但是限于人的行为选择,制度需要在学术道德建设中发挥有益的补充作用。 

(七)社会环境复杂 

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环境与过去相比,处于一个与社会零距离接触的环境之中,社会环境的复杂会对研究生的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社会中就存在研究风气不正、的投机机构,这些机构能满足学生的毕业科研成果刊发需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研究生会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动机。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的发展趋势 

从趋势上看,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呈现四个发展趋势。 

(一)全过程培养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从重视结果向重视教育过程转变是当代教育思想的新观念。在这一背景下,“全过程培养理念”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得到重视和实践,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教育被渗透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落实于课程教学、科研实践、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各主要环节,从而能在源头上杜绝研究生中的学术不端行为。 

(二)全面质量观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研究生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教育应该树立全面的质量观。以管理学科研究生为例,研究生存在着论文模型构建不合理、论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没有针对性等问题。有的研究生为了规避学术不端,体现自己的“创新”,擅自更改模型,使模型失去了分析意义;有部分研究生论文最后提出的政策建议只是生搬硬套别人的观点,没有针对自己的研究结论提出有意义的建议。全面质量观意味研究生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哲学基础,不仅要注重对研究生进行科研方法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其学术道德、学术规范、个人品质的提升,注重对其进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熏陶,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 

(三)建立健全导师负责制,完善培养机制 

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关注研究生的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教育。研究生导师不应只讲授必要的专业知识,还应传授科研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知识。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科研项目已成为导师招收和指导研究生的前提条件,如果导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争取课题项目,会导致这部分导师忽视对研究生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的教育。 

(四)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

广义的防范机制包括学术道德课程教学、导师的言传身教、完善的制度环境。狭义的防范机制是指对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成果,在参加论文答辩、公开发表之前予以检测和筛查,从而避免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和甄别,还需要发挥专家在论文送审、评阅、答辩等环节的把关作用。学院可以加强论文的双盲评关卡、充分利用学术不端网络检测系统,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严格审核。 

三、适应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的路径选择 

学校应重视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维护者和良好学术规范的践行者。要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中心,注重培养研究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积极探索系统化、规范化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体系,以制度建设、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宣传教育、经费投入及配套机制等多个方面为切入点,推行一系列实际举措。 

(一)加强制度建设,使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有章可循 

学校可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负责制定、解释和评估学校学术道德方面的政策、规定和存在的问题,接受对学术道德问题的举报,并对有关学术道德问题进行独立调查和审议。学校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的研究生教学管理和德育工作成员负责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方面的具体事务管理。 

学校制定和与学术道德规范相关的规章制度,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依据。各学院应在学校已有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学科特点的制度体系。 

(二)优化培养方案,将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列为必修环节 

各学院应倡导各系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适时调整学科培养方案,把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及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课程列入专业培养方案中,并对学分设置、课程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提倡不同学科的资深教授、热心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教师开展本学科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类的学术讲座,引导研究生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规范、理论和方法,结合科学研究方法的讲授和指导,使研究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 

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科学精神,各学院应结合学科特点和研究生学习需要,开展“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研究生系列讲座,使研究生了解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及危害,充分认识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帮助其在科研过程中更好地遵守规范;开展“论文写作与指导”专题讲座,内容可包括学术研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什么是学术研究的原创性、如何撰写学术论文、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何获取和利用第一手资料研究问题等。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的良好环境 

各学院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与教育,从基本规范入手,以正面引导为主,使研究生充分认识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起有效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宣传教育体系。重视在研究生中开展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宣传,通过宣讲、报告会、专题学习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有效落实。高度重视学术道德规范宣传、教育和学习的各项活动。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必将纳入研究生教育的必修环节。这不仅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培养我国高质量、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就培养人才而言,“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才有德是真品”。因此,加强对研究生学术规范养成的教育,将对研究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章仁彪,唐踔.关于研究生学术失范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20-24. 

[2]肖文英,胡晓艳.从研究生培养体系看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S1):68-70. 

[3]傅立民,孙中华.部分在校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的原因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8):43-46. 

[4]李亚芳.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评价的理性思考[J].中国研究生,2007(4):60-62. 

[5]钟芳芳,肖文英.基于道德认识谈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41-44. 

[6]张保生.从学术规范到学术失范[J].社会科学论坛,2005(3):33-34. 

[7]江新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表现、根源与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73. 

[8]郭德侠.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与制度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1):78-86. 

[9]杜瑛,刘念,冯小明.论研究生学术行为的引导与规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43-46. 

[10]程孝良,向玉凡.研究生学术失范成因与治理路径探微[J].中国高教研究,2011(3):29-31. 

[11]罗志敏.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研究:当代挑战与模式转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5):48-53.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9

【关键词】高校教育;职业道德;素质教育;问题与现象;手段与措施

一、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院校是培养专业性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对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不足的情况,仍需要高校院校提供更有效率的素质教育计划,现代社会中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于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问题,需要受到高度重视,在高校管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着素质教育过程枯燥乏味,导致高校学生对专业素质教育产生抵触心理,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我国教育改革希望通过素质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学生学习,这样的素质教育系统优点很多,尤其是能够在上加强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素质教育,另外通过素质教育管理工作系统,还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无论从学生的角度还是老师的角度来说,素质教育管理系统都是有效改革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二、分析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一)教师职业道德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不能对进行有效的培养。老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式往往是灌输式的,在上将大量的知识点交给学生,或木讷的在“照本宣读”,使得老师不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实际的了解,并且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也并未认识到这种素质教育方法有问题,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去,只会导致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远,既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习,有不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发展,因此,要老师正确认识到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素质教育中引进培养机制,全面发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水平。

(二)由于在职业道德观中不重视加强培养的素质教育手段,导致学生对素质教育学习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刻。在高校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历史中,培养的手段一直没有被实际利用起来,没有受到教师职业道德观的重视,然而在职业道德中实施培养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更能有效对老师的素质教育进行反馈,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于安排之后的素质教育计划,由此可见培养在高校职业道德中的重要性,但是在之前的素质教育中,培养体系明显受到老师的轻视,以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深刻,对知识的了解也不充分,是造成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观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探究加强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水平的手段与措施

在高校教育通过培养体系激发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习潜能。我国高校教师本身对关于素质教育的职业道德基础不牢固,需要基础性的职业道德观来带领学习,但是职业道德上灌输式的素质教育方法直接导致高校学生丧失了对素质教育学习的兴趣,所以要引进学生的培养体系。

积极进行高校职业道德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尝试,加强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在高校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中,老师应该积极进行培养系统的方法探究与尝试,来完善我国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与体系,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要及时根据自己班级的整体素质教育学习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调整素质教育方法,不能够继续使用那种灌输式的素质教育方法,那种方式会严重影响学生了解素质教育的兴趣,对素质教育学习的效率有负面影响,而且也不能体现出老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注意尝试那些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素质教育的方法,可以将职业道德的测试代入素质教育中,这样既能够全面带动学生参与到素质教育中,又可以对职业道德能力进行全面的锻炼与培养,这需要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密切配合,所以老师要在素质教育中积极尝试新式培养的素质教育方法,为高校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意见。

老师可以通过培养体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道德计划培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班级中存在着不同的学习效果,而培养系统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老师可以通过素质教育来考察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以及其擅长的学习方式,将相似的学生分到一组,并在准备素质教育计划的时候按照不同的组别设计几种素质教育方案,在素质教育阶段,将学生进行分组培养,带动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水平,尤其是那些素质教育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的个性化学生培养体系耗费的备课时间较长,但是素质教育效果却是极为喜人的,为我国的加强引导素质教育,需要得到高校教师及素质教育计划安排中心的重视与考核。

四、结语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直接被凸现出来,国家也将不断大力扶持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发展,保证学生能够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打下基础,但是相对的,学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教育水平,保证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基本素质也是过硬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道德能力已经成为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学生一定要注意加强职业道德效果,通过构建学生的培养体系来加强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学习,保证学生的素质教育学习效果,加强学生教师的整体职业道德观水平,并为我国教育界的素质教育方法的改革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任传良.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

[2]姜世波.浅谈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民主意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10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及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要求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看。

一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高中生还处于人格形成的初期,对其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还具有重塑性。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之前需要自身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基础的思想道德教育知识。从这一层面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的同时,也是对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探讨渗透德育方法的必要性

一方面,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提出:“高中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探讨德育渗透的方法是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另一方面,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高中生是社会建设的后备军,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在竞争强烈的社会中扎稳脚跟,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需要从学校教育着手,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高中语文作为高中生的主要学习科目之一,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学校教育中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就教师层面来理解,教师作为引导者,具有导向作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正确的渗透德育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3.1深入理解教学理念,制作教学方案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的指向标。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弄清楚教学的目的,并针对教学目标制作出可行的教学方案。

3.2发现真善美,引导学生向善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向善应该作为人的本性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真善美的事。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真善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向善。

3.3从教材内容出发,以课文育人

高中语文中的课文具备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具有育人的功能。例如,在给学生讲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文时,就应该让学生理解毛泽东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以及勇往直前、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气概。又如,在巴金的《小狗包弟》一文中,就应该让学生学习巴金敢于说实话,敢于反思自己,敢于自责的精神。

3.4从写作方面进行,将作文命题德育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另一种体现形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的思想以及品行。而在一些高中语文写作的教学中,往往只是在写作技巧上的教学,对文章表现的内涵都忽略了。因此,高中语文中的作文命题应该灌入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思想。

3.5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仅要从课堂上着手,还应辅以学生的课外活动教育,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更为直接。在课堂外开展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精髓。例如,在上《廉颇蔺相如传》一课时,安排学生课后将课文改为话剧表演,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相互团结的重要性。

3.6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渗透德育

高中阶段的学生课业较为繁重,面临着高考的压力,疲劳和压力都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此阶段利用高中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思想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