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21:03

数字图书馆建设篇1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运营效率的提高;

2、保障系统信息安全;

3、统一管理;

数字图书馆建设篇2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建设;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194-01

1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项目的正式提出可以追溯到1988年美国国家研究创新组织(CorporationfornationalResearchinitiatives)Roberte·Kahn和VintonG·Cerf的一份报告theDigitalLibraryprojectVolume1:theworldofKnowbots。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在图书馆界甚至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定义。数字图书馆具有广泛的内涵,笔者认为:数字传统图书馆功能的扩展,它对信息进行收集、转换以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化形式存储馆藏信息和网络信息,以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方式和统一友好的检索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络,提供兼容的多媒体远程数字信息服务[1]。

2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数字图书馆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存贮在无数个磁盘存储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形成的一个联机系统。因此,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数字图书馆收藏数字形式的信息,除了纸介质的书刊资料外,还收录其它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以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数字图书馆建设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这将迅速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缺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数字图书馆还是保存和延续发展民族文献遗产的最佳手段,所有的珍贵资料都可以经数字化处理后,将原件保存在更适宜的环境中,而数字化的资料由于实现原件的复制,并不影响一般意义上的查阅;利用数字化图书馆的用户可以不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直接见面,而只通过网络与图书馆联系,图书馆专业人员通过电子邮件及电子咨询台与用户联系。

3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探讨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信息资源支撑体系,有条件也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2]。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相对稳定,这些都决定着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方向及定位。数字图书馆建设包括多项内容,如支持数字图书馆运行的技术、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各种标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等[3]。尽管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起步较晚,但在技术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差距,但在服务方面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差距较大。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开拓创新,提高服务能力,使高校数字图书馆在全球数字图书馆的大环境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资源建设只有加强自身数字化资源建设,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数字资源,在未来图书馆发展中才有立身之地,才有建馆之本,否则未来将有被边缘化的危险。①对图书馆、各院系资料室馆藏图书、期刊进行统一建库,实现全校图书情报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②整理收藏本校自身产出的各类文献,形成本馆独具特色的数据库。如本校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本校科技成果数据库、本校优秀教案数据库等。③结合当地地域优势、经济建设等特点,建设特色数据库,为当地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资源的特色和质量决定着资源的使用价值,也决定着数字图书馆的存在价值,数量不是衡量数字资源建设成果的唯一标准[4]。

3.2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也称定制服务,它是指图书馆与读者交互,了解读者信息需求,主动向读者提供针对性信息服务的过程。它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时性、智能性、交互性和指导性。整理收藏本校自身产出的各类文献,形成本馆独具特色的数据库。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图书馆服务业的强大优势,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读者信息需求分析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前提,建立读者动态需求模型是实现个性化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建立本校特色专业(学科)数据库和实现精品专业“系统”界面等系列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是与高职院校特色教育和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多馆之间的联合协作,使现有的人力资源、数字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实现资源共享。

3.3门户网站建设图书馆网站是图书馆借以向用户推销自己的工具。通过门户将我们的服务展示给用户,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和用户的沟通效果,影响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评价和利用。图书馆网站的建设要特别重视检索系统的完善,要本着尽可能方便用户出发,力求为用户提供一个直观简洁而又充满人性化的入口,实现图书馆网站的检索功能、导航功能以及与用户交互功能和对用户咨询快速反应的功能,并根据用户需要经常更新页面。数字图书馆具有为远程教育提供支持服务的优势,可将分散的、有价值的文本、音频、视频、软件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将入网的学校、教育机构、科研机构、数字图书馆融为一体,为远程用户提供多方面、多形式和多层次的服务。

3.4安全管理数字图书馆是一种特定的信息组织,也要遵循信息安全管理标准[5]。依从标准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确定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遵循的标准呢?世界上现有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或操指南),可以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①有的是以信息产品或信息系统为保护对象,有以整个组织为保护对象;②有的标准包括信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全部过程,的标准只包括其中的部分环节;③有的只是个地区、某个区域或某个国家的标准,有的则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

由于互联网络和各类终端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我们在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接受新技术的挑战,解决好遇到的问题,在工作中努力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范.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黑龙江史志[J].2010,(11).

[2]贾西兰,王琼,吴英梅.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新思考,大学图书馆学报[J].2010,(2).

[3]张为杰.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信息服务,北京邮电大学学报[J].2006,(10).

数字图书馆建设篇3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建设,共享

abstract:thearticleexpoundstheconceptofdigitallibrary,analyzesthedigitallibraryconstructionisthewasteofresources,copyrightinformation,suchasshortageoffundsandlibrariansqualityproblems,andSuggestionsareputforward.

Keywords:digitallibrary,constructionandsharing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青年一代面对的是信息爆炸的社会,原始的实体图书馆再也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体系结构将由传统和实体图书馆向实体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并存转移,可以满足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自由地咨询、搜索、利用虚拟图书馆及传统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不受借阅时间、期限与区域的限制,实现信息资源真正共享的“大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

一、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字图书馆就是以数字形式贮存和处理信息的图书馆,是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合二为一的信息服务系统。它针对有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和规范加工,不再是传统图书馆以纸介质或其他非数字介质为存储载体。

1.资源浪费问题。从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到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纷纷投身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行列,只有短短几年时间,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数字图书馆标准不一,相关立法尚未制定和执行,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又难以找到彼此都认同的平衡点,同时,有的单位抱着“急功近利”的思想而片面地追求数字化资源的量,有的单位则是忽视自身馆藏的特点和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这就造成中国不少高校在盲目地建设数字图书馆,合作建设少、各自为政多的现象屡见不鲜,各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和管理系统等存在较大差异,不同馆的数据库各不兼容,各系统之间难以相互联通、应用,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上。

2.信息版权问题。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文献资源的格式转换、数字化作品的复制、下载、盗版等变得更加容易,数字化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比传统纸质文献也更为复杂和突出。根据著作权法,上载作品必须取得作品权利人同意,但是资源库容量庞大的数字图书馆要取得每一位作品权利人的授权在现实中非常困难,在数字图书馆的有关立法中再不能套用那些陈旧的、与自身建设和发展特点不符的法规。

3.建设资金问题。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个庞大、系统、长期的工程,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购置、网络布线工程、人员培训、数字化资源的更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换等等,都需要充足的经费作后盾,但经费不足偏偏又是困扰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重点大学及进入“211工程”的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开发有专项拨款,而普通高校图书馆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学校拨款,近年来图书、刊物价格大幅度暴涨,以致许多馆连每年的纸质文献购置、业务培训、科研、奖励等各项基本经费都难以维持,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更是举步维艰。

4.图书馆员素质问题。目前中国高校图书馆员队伍整体现状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遍不能适应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要求。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兴起,馆员队伍中专业人员与技术人员少、工作热情欠缺、年龄老化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尖锐。由于图书馆地位历来没受到足够重视,各大高校中普通馆员与教师仿佛是两个相差极大的级别而接受截然不同的待遇,致使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专业、自动化专业等方面的人才择业时很少会将图书馆置于优先考虑的范围,这也是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出现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另一方面馆内人才纷纷跳槽另谋高就的重要原因。对现有馆员队伍缺乏系统的、有计划的在职学习和培训,馆员和业务水平难以出现质的提高,知识结构和观念落后陈旧,无法适应提供数学化信息资源服务的要求,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二、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现存问题的建议

1.多馆合作,共建共享。多馆合作,共建共享有利于资源建设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统一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要实现共建共享,一是在组织管理机制上,要有专门的统一协调机构,譬如一个大的地区或者一个省的高校图书馆在一个统一协调机构的组织下联合建设数字图书馆。其次,在共建共享方法上,可以采用独立开发信息资源、合作开发信息资源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有合、相互促进、各取所需。再者,在技术实现上,要既能提供集中应用服务,又能提供独立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领域、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

数字图书馆建设篇4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建设;人才

数字图书馆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一批热爱图书馆工作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图书馆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现代化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其操作。数字化图书馆的技术要求不仅需要良好的硬件条件,更要让此条件符合开放式、服务模式。为此,要建设数字图书馆,就要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形成符合未来图书馆发展要求的人才梯队,这是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先决条件。

一、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图书馆无偿服务向数字图书馆的有偿服务转变

图书馆服务是以保障人们受教育的权利为前提条件,并向人们提供新的学习场所。19世纪以后,逐渐确立的图书馆服务原则,在图书馆环境发生激烈动荡的形式下开始动摇,即关于有偿与无偿的问题。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该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主要是增值信息服务应运而生。作为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内涵是为读者提供一次书目文献的流通借阅工作的基础服务和读者提供二、三次文献的情报服务与参考服务,在本质上对读者进行无偿服务应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图书馆根据用户的需求,利用现有的人才智力及丰富的馆藏资源、组织、开发相关信息产品,不仅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更主要的是可以满足读者的各种特殊的信息要求和知识需求。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图书馆对读者的有偿服务。传统的无偿服务与现代化要求的有偿服务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促进图书馆实现服务形式现代化和服务质量现代化。

(二)传统图书馆有偿信息向数字图书馆的有偿信息转变

大量有关技术革命的文献表明,外界信息多样化是技术革新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信息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信息服务的价值与效益日益受到社会的接受和认可,而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图书馆只有从事信息开发与增值服务才能取得实效,并获得社会的回报,这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趋势之一。

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寻求可利用信息。虽然信息资料可以快速复制,但很大一部分是毫无价值的信息,加工、提取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也是图书馆本身职能之一。(2)寻求信息的动机。研究信息服务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在传统馆与数字化馆并存的时期内,确定一种既不能有损图书馆利益,又能让读者接受的信息标价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切实考虑的问题。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与目标

(一)数字图书馆的突出特征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被应用在图书馆信息加工、处理和服务各个环节上

从以单机处理为主,缺乏大规模的自动信息处理的能力,逐渐发展到采用集成式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立图书馆网络,实现信息采集、编目、流通、查询、咨询服务、管理和远程公共联机检索目录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在保存、检索和开发信息的过程中,更加广泛地使用电子媒体。在电子图书馆时代,无论是联机检索系统、光盘检索系统和图书馆网络都是以局域网技术为主,网络建设以一个或若干图书馆专业网为主,因此处于一种相对封闭式的网络环境。

(二)图书馆的数字化是当今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数字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局域或广域网络环境,使读者可以最大可能获取所需信息,并采用电子技术去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形成书目信息、文献索引、文献摘要及其它各类数据库和资源库等。其表现特征为计算机作为支撑手段,电子通讯作为利用手段,光盘存储技术等新技术作为服务手段,电子处理方式作为咨询手段。

图书馆建设必须以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基础,否则要实现数字图书馆就是一句空话。各类型图书馆应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数字资源库中包括中文数字资源群引进国外的专题数据库。通过相接的网络系统实现大部分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联机采编和馆际间互借。

三、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求

数字化图书馆需求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又称通才,是指发展比较全面,知识阅历、活动领域比较宽广的人才。图书馆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除了具备一定层次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与未来图书馆工作紧密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文献管理等知识专业知识。

(一)计算机知识

21世纪计算机和广泛普及,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在计算机理论、操作、维修、软件研制开发等方面有一定的知识量,使计算机成为得心应手的工具,在文献信息管理、开发及信息网络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外语知识

国际间的交流与协作将日益频繁,各类型、各语种的文献随之大量产生。图书馆复合型人才不断丰富自己的外语知识将成为必然。应当提倡和支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学习外语,有计划组织职工进行在岗培训。对已经具备了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还应从中选出有培养前途的送到高等院校深造,鼓励他们学习掌握第二外语或第三外语。

(三)文献管理知识

学过图书馆学的和没学过图书馆学的在图书馆工作中就是不一样,这是许多图书馆长在用人上的共同体验。作为未来图书馆复合型人才,必须系统地掌握文献信息管理学知识,不论是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还是逐渐产生的新的理论,都应很好掌握并不断补充学习。专业知识是复合型人才提高服务层次的主要条件,特别是从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和文献信息开发等岗位上的复合型人才,只有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深入到文献的具体内容中去,才能成为某一特定专业文献信息和相应专业读者之间的中介和纽带,为读者提供广、快、精、准的高质量服务。

进一步讲,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数字图书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素质,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结构的人才,如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知识产权与保护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人才。图书馆只有培养出这样的高素质的人才方能保证数字图书馆持续不断地顺利进行。

总之,技术是为学术及科研、社会机构服务的,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必将会给图书馆带来更新的变化、更多的契机。图书馆要致力于一切技术手段的开发与利用,利用新技术来改进信息处理和服务,使现代技术与图书馆的使命、组织机构、用户需求、经费等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以发挥更广阔的作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安淑兰.关于数字图书馆问题的探讨.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7(2).

[2]张东.世纪图书馆需要复合型人才.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3).

数字图书馆建设篇5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6--01

以数字化为先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迅猛发展,令人目不暇接。自1996年,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和iBm在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上联合展示的“数字图书馆方案”为标志,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正式进入中国。数字化的发展亦引发了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革命。伴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大幅度推进,作为知识的殿堂――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崭新的载体――数字化图书馆应运而生,它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并会随着技术的发展成熟逐步代替传统图书馆。因此,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数字化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和实施步骤。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长期工作目标是以网络为中心,建设一个分布式、规模化和有组织的数据库、知识库系统,实现或部分实现收藏数字化、操作自动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取自由化和资源共享化。其效果须体现在对读者或用户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上。数字化图书馆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实体虚拟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及信息提供知识化。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实施可分三步走:

1、搭建基础平台。可从软件平台和硬件平台两方面着手。其中软件系统平台的总体要求包括:采用目前符合国家和地方技术标准和规范的主流技术,支持各种通用的元数据标准;采用简洁直观、可操作性强的图形化窗口操作界面,功能设计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和用户使用;模块必须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同时系统须具备很强的可移植性。

2、建设文献资源。文献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中心,我们要把馆藏资源社会化,把社会资源馆藏化:现实馆藏是本馆自己拥有的、可以为读者和用户开展服务的实体馆藏,而社会资源宽泛无限,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图书馆,要把社会资源馆藏化,实现社会文献资源的整合。

3、开展广泛深入的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均是以数字化方式存储于网络之中,它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读者必须亲自到图书馆才能借阅的局限性,为读者和用户提供了更广泛深入的信息服务。

二、全面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有如下几个要求:

1、先进的网络和计算环境,实用可靠的应用服务系统。

应建成特色数据库的定位与主流数字化加工系统的无缝集成,包括自建库、网络数据库、自动化系统数据库、网络资源在内的多样化、多媒体等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还包括资源种类、分类、检索史等在内的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开放的体系结构,遵循信息描述和资源互助操作的国际标准;同时应具备较强的可移植性,可在多种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下工作。

2、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首先要开展数字化生产线建设,逐步建成集合3个特定对象的数字化工作流程:(1)网络学术信息自动生成pDF系统。(2)教学参考书扫描、编辑系统。(3)多媒体资源格式转换系统。其次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资源内容建设。这项建设工作量很大,如:数字化馆藏的选择与预处理;已有资源或将引进资源的整合;资源建设人员的储备、组织等。这三项工作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新课题,要将其完全融合到原有的工作机制中,形成新的工作机制。

3、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

设置与数字化建设相匹配的岗位,如网络软件工程师、资源数据库开发员、信息参考员、学科采访员、目录联络员、文献传递员等。通过工作实践,激发受聘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培养一支专业的数字化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使他们能够胜任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迫切需要,从而使图书馆建设在诸多方面都迈上新台阶。

4、增强数字化服务的易用性。

Google和Baidu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一方面是谷歌、百度的访问不受限制,另一方面是其操作简单,服务非常便捷,能够被用户所熟知和接受,不需要用户进行深奥复杂的附加活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要吸取其中的经验,无论是数字化平台的界面还是功能元素,一定要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考虑其使用的便捷性,把功夫做到里层,把便捷的服务做到外层。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技术,如虚拟实景技术、虚拟参考技术、Blog和RSS等促进用户与系统、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

三、数字化建设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1、标准化问题。元数据格式信息著录规范及标准语义操作等的研究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许多技术和标准仍需深入探讨。

2、知识产权问题。无论是自建或者购买数据库,都要慎重对待版权和著作权问题,特别是网络传播权问题,要时刻关注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的新法规、新技术及CaLiS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和版权保护。

3、信息安全问题。需要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各个方面建立完整的安全体系,如硬件设备、机房环境、网络线路的安全性;操作系统、网络结构和监控的安全性;数据库系统和用户认证的安全性等等。

4、特色资源的定位和开放协作。特色资源是指珍稀、临近残毁、需抢救的有保存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资源或无版权问题的自有资源,这些资源须在相应机构或团体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合理选择并分工建立标准化、可共享并独具特色的网络信息资源。开放协作指CaLiS运作模式在区域、院校、院系之间,跨学科、跨行业间的开放互连,具有与其他合作项目应用系统的互操作接口。

数字图书馆建设篇6

摘要: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是日本唯一的国立图书馆,也是日本国内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介绍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上的最新进展及对我国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启示。如要健全数字图书馆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要做好规划与实施计划、要利用新兴技术促进数字图书馆服务手段和方式的改进等。

中图分类号:G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3-0141-02

收稿日期:2012-01-26

作者简介:张洁(1978-),上海市闸北区图书馆副馆长,工程师。1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概况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建于1948年,隶属于日本国会,受众、参两院的监督,是日本唯一的国立图书馆,也是日本国内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位于日本首都东京\[1\]。截止2011年3月,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共有藏书37,497,260件,其中图书9,698,593卷,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14,272,111件。完成了约100万件大规模的纸质文档数字化工作,包括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拥有的日本出版的1969年以前的几乎所有图书、11,000份期刊杂志、73,000本珍稀古籍\[2\]。

2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

2.1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做好建设规划与计划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一直以1998年制定的电子图书馆构想为蓝本,完善软硬件基础,不断地充实电子图书馆计划。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2004年远景纲要”中也将“开展数字资源存储”作为四大发展目标之一。2004年2月17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制定了新的中期计划——“国立国会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中期计划2004”\[3\]。

2009-2010年,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对图书、杂志、儿童书籍和杂志、稀缺资料、古籍、在日本出版的论文和官方公报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数字化工作(约90万册)。图书馆同时制订了一个新的2009-2011年媒体转换计划,对原始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取代缩微胶片\[4\]。

2.2借力法律法规,争取更多的资源

在网页存档(webarchiving)方面,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自2002年起就启动了网页存档项目,但须获得版权人的允许。2009年7月,图书馆制度和版权法的修订使公共图书馆能够复制和收集政府及政府相关机构的互联网信息(如网站信息)。修订的条款于2010年4月1日生效。2010年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收集了政府和政府相关机构自2010年4月以来公布的网站信息以及已经获得授权许可在nDL网站上公布的信息,而其他搜集到的互联网信息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内部也可以使用。对收集到的互联网信息,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将采用与图书馆的其他资料同样的处理方式,只有版权明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提供。为了获取私人出版机构的在线出版物,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目前正致力于法定存储系统理事会(theLegalDepositSystemCouncil)于2010年6月提交的报告后的立法工作。

2.3利用新技术,不断创新服务形式

2009年5月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网站开通了一项新的服务——Researchnavi,对现有的内容进行重组,提供新的功能,如统一检索,使用户更有效地获取信息。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化档案门户(poRta)扩展了检索目标的范围,并增强了它的跨库检索功能,使人们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档案之外,也能通过统一检索系统检索来自国家、公众和私人机构的各种档案。自从2007年以来,随着国内机构的协作,可检索的档案与日俱增。

2009年,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亚洲语言材料opaC增加了书目数据的语言,包括菲律宾语、泰语、土耳其语和乌尔都语。现有可搜索的书目数据语言共达到14种。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已经研发了数字化存档系统。更新后的web存档系统于2010年4月1日开始向公众开放,数字化馆藏系统5月建成。

“nDLSearch”——一种信息搜索服务于2010年8月公布试用,将在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将成为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日本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学术研究机构累积知识的访问点。集成了日英、日汉和日韩自动翻译系统,使通过其他语言关键字检索成为可能。

在web服务上,“最近更新图书信息”(日文)于2010年10月开始,提供了通过法定储存系统获得的新增图书的基本书目信息,在获得资源后几天,完成书目记录前就可查阅。数据可以通过RSS和文本格式(tSV)查阅,2010年1月起开通了在“nDLSearch(Beta)”上的搜索功能。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计划于2012年1月引进下一代图书馆集成系统,创建新的用户服务。其目标是创建一个环境使用户能够无缝访问快速增长的传统格式(如书)的数字资源;增强对下一代宝贵的资源(如民族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功能;改进用户登录系统和用户辅助系统;改进系统环境和用户环境以高效地完成这些目标。不仅达到更有效的集成管理,在信息搜索和用户服务上功能更强大,企图实现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提供的信息的无缝搜索。

2.4重视国际合作,共同建设数字图书馆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与其他国家图书馆一起进行数字图书馆项目的研究。中国、韩国和日本国立图书馆于2007年开始商讨合作共建数字化存档项目,2008年10月在东京进行了第一次会谈。

2010年8月10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和韩国国家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提案上达成一致。在此基础上,三家图书馆开始了工作层面的合作,以实现“基于互联网的三个国家的文化科学遗产的简单集成访问”。自动翻译功能的发展和上述提及的“nDLSearch”目录链接也得到了中国和韩国的支持。

3对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启示

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于1997年拉开序幕,近年来数字图书馆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参考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实践经验,对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也有很大启示作用

3.1健全数字图书馆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国家层面应高度重视,出台数字图书馆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形成以国家为主、社会各方参加的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5\],保证数字图书馆建设所需资金。其次,完善数字图书馆相关的保密、版权等法律\[6\],可参考日本版权法修订案,妥善协调、解决版权和知识产权在网络时代的运用问题。

3.2政府部门要做好规划与实施计划。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工程,涉及面广,必须非常重视规划和协调。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以资源库建设为核心的,因此,必须在遵循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上,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规则、先易后难,协同开发和组织资源库的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防止资源浪费\[7\]。在制订好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战略规划的前提下,还应该制订具体的实施计划,并落实到各省市,分步骤进行。

3.3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近期实践表明,云计算与数字图书馆的融合,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和极大的实用价值。我国也要加强国际合作,利用云计算的新兴技术开创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沈丽云.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独立法人化追踪[J].图书馆杂志,2007(3):58-59.

[2]annualreporttoCDnL2011[oL].省略/2011/CDnL_2011_-_country_report_Japan.pdf

[3]关长荣.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中期计划(2004)简述[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2):98-99.

[4]annualreporttoCDnL2010[oL].省略/2010/CDnL_2010_-_country_report_Japan.pDF

[5]凌霄娥,周兵.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状况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2):129-131.

数字图书馆建设篇7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探讨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战略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大数据环境探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战略试论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检索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浅析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大数据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建设的探讨浅谈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建设浅谈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安全威胁与对策研究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数字资源整合研究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面向用户的服务组织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新媒体资源与服务整合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服务创新机制刍议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及服务走向分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于云计算的未来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嵌入智库建设模式探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试析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5]余显红.试析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3):193-194.

[6]黎建辉,沈志宏,孟小峰.科学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系统[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7,54(2):235-247.

[7]刘炜.关于“下一代图书馆系统”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24(5):7-10.

[8]王曰芬,李冬琼,靳嘉林,等.近十年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其大数据时代的研究趋向[J].情报资料工作,2017,38(1):17-24.

[9]杨海燕.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浅析[J].图书与情报,2012,(4):120-122.

[10]张承宏.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J].新媒体研究,2015,1(20):74.

[11]常广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探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7,(5):54-55,60.

[12]谭影虹.从数字图书馆到数据图书馆――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范式转变[J].图书与情报,2016,(3):75-78.

[13]王红.数据挖掘在数字化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1):39-41.

[14]鲁p.基于数据挖掘的数字图书馆检索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3):172-174.

[15]舒予,张黎俐.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J].知识经济,2015,(5):24.

[16]张建红.基于语义关联的海量数字资源知识聚合与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8):44-47.

[17]贺德方.基于语义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J].情报学报,2012,31(10):1012-1017.

[18]王露露,徐军华.语义网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1):88-90.

[19]苏新宁.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6):4-12.

[20]王萍,黄新平.基于关联开放数据的数字文化资源语义融合方法研究――欧洲数字图书馆案例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2):29-37.

[21]郑德俊,任妮,熊健,等.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现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26(Z1):27-32.

[22]任妮,S水清.新版iSo27000要求下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J].图书与情报,2015,(6):38-46.

[23]李广建.从管理角度探求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解决之道――《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书评[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2,(3):69-70.

[24]李文渊.谈数字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安全[J].图书馆论坛,2003,23(1):54-56.

[25]《中国信息安全》编辑部.我国首个《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5)》[J].中国信息安全,2015,(6):77-80.

数字图书馆建设篇8

[论文关键词]盲人数字图书馆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DaiSY

[论文摘要]针对盲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基于国外盲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情况,重点介绍我国当前盲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及其网站建设过程中所用到的关键技术——wCaG2.0元障碍网页设计、DaiSY(数字式声音信息系统)和盲人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技术,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几点建议,并展望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

1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产生的背景

1.1盲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盲人数字图书馆是最近几年刚提出的概念,根据众多专家学者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可知盲人数字图书馆是专门针对视力残疾者收集、整理、存储和控制数字信息,并提供数字信息服务的机构。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多媒体数字信息进行鉴别收集、分类标引、优化排序并通过网页向盲人提供查询、浏览、阅读、复制、下载等多种形式文献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多媒体数字信息处理中心。

1.2国外盲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2001年国际图联盲人图书馆预备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主题是信息时代盲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盲人学习能力的培养,会议提交了许多国家与盲人数字图书馆有关的论文。经过对论文和相关资料的研究,得出国外盲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如下:

1.2.1美国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Congress,简称LC)与国家盲人与残废人图书馆服务处(nLS)利用in-temet开展多种服务,1999年就开始用网页点字系统通过因特网为盲人用户服务。该系统目前大约有1500个用户和3800个题名,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盲人用户可以逐条检索nLS目录,并且能把他们的检索限制在网页点字的题名上,2001年该系统进一步将网页点字系统拓展到点字杂志。

1.2.2法国法国一直非常重视盲人的入学学习和就业培训工作,点字网工程就是一个见证。点字网系统是着眼于因特网数字文献传递的潜力,通过一些协技术的发展和网上盲人可获取的教学材料来实现的。另外,该工程还和一些出版商、改编中心和印刷中心合作出版了一些盲文图书。

1.2.3加拿大加拿大专家建议图书馆向盲人提供电子格式文献服务,例如:基于页面的电子文本文献,其他一些网上数字资源的链接及一些商业许可的参考数据库等。加拿大全国盲人协会(CniB)图书馆就是利用因特网通过ViSUnet(包括VisuCat,Visunews和VisuteXt服务)获取全国网络信息的一个代表。

1.2.4韩国韩国第一个网上盲人图书馆于2002年8月21日开放,它是由一个非营利组织为有视力障碍的人建立的。此前,韩国数字鸿沟委员会宣布将这一图书馆命名为“开放数字”(网址为open-digital.or.ku),它共有1万多种图书和200种多媒体资料。盲人通过一个声音识别软件,可以听到显示屏上出现的单词。这一图书馆的建立旨在缩小残疾人之间的信息鸿沟。

1.2.5

奥地利

奥地利视力残疾人研究教学和服务网络(i3s3,austriannetwork0nResearchteachingandServiceprovisionforprintDisabledpeople)和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图书馆、因斯布鲁克大学的德国文学研究学院合作负责进行奥地利虚拟图书馆的奥地利文学在线研究。他们的服务不仅提供了标准的图书馆系统,而且还将服务的重点放在盲人信息能力的获取等问题上。

1.2.6巴拉圭巴拉圭首家盲人数字图书馆于2007年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正式创建,盲人读者只需登录该图书馆的网站便可足不出户用耳朵“听”书。该图书馆是全世界第一家专门为盲人免费服务的西班牙语数字图书馆,该在线图书馆采用JawS读屏软件,将文字转化成声音,从而帮助盲人“浏览”网页或“阅读”电子版图书。“盲人阅读”网站目前收录了2.2万本电子图书。

2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情况

2.1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阶段

2.1.1酝酿阶段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稍晚于发达国家。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62届国际国联大会(iFLa)上。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才被引入中国,随后开始追踪调研国际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1996年初,国家图书馆向文化部申请立项“数字图书馆项目”,展开了馆藏图书数字化的工作。

据1997年统计,我国有盲人900万。图书馆对盲人的服务,主要是采用盲文图书和磁带录音的方式,使用的盲文图书多是用手工凿成的,这种方法不仅效率比较低,而且给盲人用的磁带录音图书的种类、数量也比较少。

小型盲人图书馆只限于盲人学校内部,不仅规模小、服务手段落后,而且盲文图书的数量也很有限。盲人的阅读方式以触摸文字为主,在技术设备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最近几年,为了方便盲人获取网上资源,我国在技术上进行了改进,如盲人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使中文盲人用户可以浏览互联网资源。据有关资料介绍,瑞典国立盲文录音图书馆开发的数字式录音图书制作系统一DaiSY(数字式声音信息系统)在我国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借助DaiSY实现我国建设盲人数字图书馆的设想。

2.1.2试运行阶段2008年9月9日,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信息中心、国家图书馆及中国盲文出版社共同筹备的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ChinaDigitalLibraryforVisualhpailmem)网站开始试运行(见图1),此举填补了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的部级空白。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由中国残联信息中心、国家图书馆、中国盲文出版社共同建设,采用多种成熟的无障碍信息技术服务于盲人。盲人朋友通过读屏软件,可以免费收听国家图书馆精心准备的电子图书、音乐欣赏、在线讲座等丰富的数字内容。

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主页设置有十个栏目,其功能如下:①新闻动态:及时更新关于盲人、残疾人及图书馆的各种新闻动态;②电子图书:提供国家图书馆多年馆藏图书资源精选,通过读屏软件供盲人朋友免费收听;③音乐欣赏:馆藏mi:’3资源,选取经典曲目供盲人免费收听;④在线讲座:精选国家图书馆历年讲座视频,供盲人免费收听;⑤最新公告:介绍与盲人及残疾人相关的各种活动和其他最新信息,介绍网站栏目内容最新更新情况;⑥读者指南:提供国家图书馆开闭馆时间、具置、乘车路线以及残疾人阅览室等信息,满足盲人到馆信息查询的需求;⑦新书速递:秉承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精神,推介国内外最新出版图书,指导盲人读者的读书行为,倡导“好读书,读好书”的文化阅读氛围;⑧机构介绍:介绍全国各级残联的机构设置情况、职能和联系方式;⑨友情链接:链接国内外相关残疾人网站,实现信息导航;①网站导航:方便盲人便捷、准确利用网站资源。

按照“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各栏目的数字资源仍将不断扩充,以满足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盲人朋友的需求。

2.2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使用的关键技术

intemet向盲人用户提供的点字法、音频法或者一些帮技术,包括声音输出、点字输出、触摸方式、简单地调解浏览器等这些服务方式都要依托于一些网页和浏览器设计技术才能实现。

2.2.1wCaG2.0无障碍网页设计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遵循wCaG2.0进行无障碍网页设计,符合XHtmL1.0技术规则,适用于盲用读屏软件。栏目规划简单清晰、分区清楚、导航明确。网站图片均标示文字说明,所有链接均添加提示文字;导盲砖快捷键(=:=)的设置从细节充分体现出为盲人用户着想的建站原则,盲人用户可利用它们快速到达各主要区域。

2.2.2DaiSY(数字式声音信息系统)DaiSY(Digit-alaudioinformationSystem)是由瑞典国立盲文录音图书馆开发出的一种数字式录音图书制作系统,与磁带录音图书相比较,使用根据DaiSY制成的CD--Rom(也称数字式录音图书)有很多优点:第一,容量大。借助于DaiSY的1张CD--Rom最长能收录60小时的资料和信息;第二,专用放音机听DaiSY制成的CD--Rom,使得盲人读者同普通人一样跳跃到任意的页、章、节等,自由自在地检索,大大增加了录音图书的便利性;第三,使用CD--Rom,可以避免录音磁带的磁性劣化;第四,使用CD--Rom,有利于图书馆对资料的保存和收藏。

2.2.3盲人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盲人浏览器针对华人视障者用户的特点,在结合先进的中英文语音合成技术和盲人用键盘输入法技术的基础上,为视障者上网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平台,其各个部分的功能如下:

·阿址获得。浏览器启动时,系统首先会弹出一个收藏夹对话框。用户可以从中选择事先存放在其中的网址直接进行浏览,用户也可以不选而直接进入系统。借助盲人键盘输入法在地址栏里输入网址后再进行浏览,用户在浏览网页过程中,随时都可以弹出收藏夹对话框,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网址进行浏览。也可以随时将新的网址添加到收藏夹里,供以后使用。

·网页下载。先将上一步获得的各类网址转换为有效的网址(即Up&,UniformR~ourceLocator),然后到相应的网站将网页下载到本地硬盘。下载过程中,系统会发出下载提示音辅助盲人用户。下载结束后,下载提示音停止,同时系统向用户提示下载完毕信息。

·网页朗读。为了便于盲人用户详细和完整地了解整个网页、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系统提供了多种朗读操作。如从当前位置开始连续朗读,朗读上一字、朗读下一字,朗读上一句、朗读下一句,从上一段开始连续朗读、从下一段开始连续朗读。跳转到页首、跳转到页末等等。

·网页跳转。网页朗读过程中碰到超链接,系统会作出提示,用户可以通过快捷键跳转到该网页。盲人浏览器启动后,系统会记录用户访问过的网页历史。在需要时,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快捷键实现前后网页之间跳转。系统在设计上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式,先划分好各子系统,并制订各子系统之间相关数据的传递方式和数据格式,然后分别设计各个子系统,最后集成为有机的高效的盲人浏览器。

3完善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几点建议

3.1加大盲人数字图书馆的宣传力度

现在很多盲人并不知道我国有盲人数字图书馆,重要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盲人的信息渠道相对比较闭塞,获取最新的信息及时性较差。欲吸引盲人读者通过互联网访问数字图书馆,首先要根据盲人自身的特点,广泛宣传网站的功能及服务内容;其次,要与有关机构协作,搞好盲人读者的前期培训工作,确保其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数字图书馆提供的丰富的网络资源;再次,数字图书馆也要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提供最新的文献信息,实行跟踪服务。

3.2增强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的无障碍建设

确保内容和结构的区分清晰无误,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方便获取其所需要的内容,而不用顾及这些页面结构以及版式设计等问题。因为内容始终是用户最关心的,也是网站的重心所在;

网站的规划要合理,通过努力使网站的结构尽量简单,提高布局一致性和连贯性。这样视障读者在了解了一个页面的布局之后,就可以方便地在不同页面间浏览,而不用每次都去费力地寻找返回首页的链接,在进行页面设计时应当尽量遵循“三次点击原则”;

使用替代文本,给具有图像、视频、小程序以及其他任何非文本的内容及信息提供相关的文字注释。尽量使用文字来叙述该对象的内容或功能,并且在所有的图像上都使用标签来加注;

在网页配色方案的选择上要注意,尤其是在选择背景和文字颜色以及反差、对比色时要谨慎。比如不要在黑色的背景上使用蓝色文字,对于患有色盲的读者而言就要避免使用红绿搭配的色彩方案;

慎重对待诸如表格、图层、框架以及表单等网页元素。在制作网页时,不要过于依赖表格和图层的作用。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复杂表格来控制页面效果。使用框架时,最好能够给每个框架页面都赋予能够揭示其内容的标题。表单最好能够控制在一屏之内,避免页面过长,使得读者需要频频上下翻页,并且对于表单中的元素都要给出相应的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浏览和填写。

3.3建立盲人档案,提高盲文图书馆服务绩效

盲人读者档案是指盲文图书馆在使用图书馆资源、接受图书馆服务时所产生的一切与读者相关的资料,是盲人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原始记录。

“读者”档案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盲人读者个人资料:包括盲人读者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业、联系方式等,为提供针对提供依据。

·盲人读者借阅资料:记载盲人读者个人借阅资料的种类、数量、次数、时间,利用方式及利用后的满意程度,为进一步优化资料结构提供依据。

·盲人读者咨询资料:记载盲人读者的具体提问、咨询和检索的内容、下载或录音的内容、对盲文图书馆的建议意见等。

·盲人读者个性相关资料:记载盲人读者的利用目的、阅读倾向、阅读能力、阅读范围、阅读数量,个体的兴趣、爱好、习惯,为准确、快捷服务提供依据。

·盲人读者特殊需求资料:根据盲人读者的特点、记载读者就医、就业、培训等特殊需求,为关心盲人读者的身心健康提供服务。

3.4建立读者反馈机制,开展在线参考咨询和读者论坛栏目

提供相关的联系和支持信息,这样当读者在使用网站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或者需要帮助时,就可以通过网站论坛留言板或者在线咨询等方式来进行提问咨询。必须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处理这些意见和咨询,深入了解盲人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员要从盲人读者的意见、建议以及咨询的问题中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观察、分析、研究其兴趣、爱好、心理变化曲线、阅读倾向等,归纳出需求趋势,更好地改进网站,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针对性强的知识信息服务。

4结语

随着3G网络的测试运行和具有导航功能的盲人手持终端(pDapem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设备的出现,相信盲人移动数字图书馆将成为盲人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潮流。pDa设备需要安装盲人手机读屏软件,由远程电脑操控,通过双向传输装置(如:移动电话)连接,盲人的查询需求可通过点击数字按钮完成,读屏软件将搜到的资料自动播放给盲人。不久的未来,盲人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盲人数字图书馆,更加充分地享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舒适、便捷。图书馆则应该探索更加先进的技术完善盲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帮助盲人参与到社会经济建设中来,推动盲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忠庚。赵金海.数字图书馆运营模式及构成要素探论.现代情报,2004(12):72—75

[2]杜伟,王君.世界盲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晋图学:[dJ,2003(1):27—27

[3]新馨韩国第—个盲人网上图书馆开放。

[4]宋洁云.冯俊扬.巴拉圭首家盲人数字图书馆上线.每周电脑报,2007(12):28

[5]张芷.新世纪数字图书馆研究综述.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L):28—30

[6]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开始试运行.

[7]许敏华.为盲人服务的数字式声音信息系统——DaiSy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展望.图书馆学研究a999(6):43—44

[8]董清富.盲人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2001(2):110—111

数字图书馆建设篇9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建设;数字化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10.063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10-0110-02

图书馆作为高校一项重要的办学指标,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办学水平。当今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图书馆是应知识经济的社会发展,特别是适应信息高速公路建设需求而发展的下一代新型网络资源组织模式,所以,加速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DL)又称电子图书馆,它以数字化形式及技术存储和处理信息,通过网络使人们更加快捷、方便地进入图书馆获取信息,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较,数字图书馆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它把传统的纸质图书、音像制品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变为一种网络资源,使其更加便利和广泛地得以共享。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分散、杂乱、使用不便的现状,为图书馆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先进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以用户为主的服务模式,要求为用户提供强大而又便捷化的信息服务。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它的功能更加具有独特性。

1数字图书馆的产生与特征

图书馆作为人类信息文明进步的象征,己经出现了几个世纪。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承担着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将有组织的资源提供给用户的功能。传统的图书馆收集了大量人类随着时间的进程而遗留下来的文化、历史、文字的痕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人类创造及产生的各种电子数据也呈爆炸性的增长态势,怎样高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美国提出了DigitalLibrary(DL)的概念,在国内直译为“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将实现对人类知识的普遍存取,并最终消除人们在信息获取方面的不平等,是面向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信息管理模式。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不同,数字图书馆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主要表现在信息存储、处理、检索、传递、管理等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数字资源的制作、存储、管理、传输和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图书馆,涵盖多个分布式、大规模、可互操作的异构多媒体资源库群,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它是文化产品的网络商务平台,是一个网络应用系统的数字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这个库存有声音、文字、图像等信息,它是分布式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跨库查询,它的信息组织是按统一标准组织有序的电子信息,它运行高速宽带网络,将采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数据推进等高新技术,为读者提供方便、快速、全面的服务。它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是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是与平台无关的数字化资源集合;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与功能。目前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基本上是由传统的图书馆建设的,纯粹由公司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数字图书馆,也需要与传统图书馆结合,或借助传统图书馆这个舞台才能生存下来,并且发挥作用。这是因为这些公司建设的数字图书馆的大用户主要还是传统的图书馆。因此,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时,要对传统图书馆建设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传统图书馆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数字图书馆需要传统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和资源组织的经验;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传统图书馆建设的补充,它扩展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为此,未来的图书馆仍是传统服务与数字化服务并存。

2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方向

(1)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知识的渴求。尽管传统图书馆是永久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它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它的各种局限性与落后性,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人们对信息知识的渴求。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各种服务仍然以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为主,而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存在物理空间的局限性、时间的有限性、馆藏的有形性、操作的手工性、服务的单一性等缺点,导致了传统图书馆的重藏轻用,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它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知识的迫切需求。而数字技术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发展机遇,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传统图书馆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传统图书馆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力求变革,向现代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满足信息社会人们对图书馆的要求。

(2)数字化建设有利于推动高校图书馆向现代化发展。传统图书馆要向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走数字化道路,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为支持。没有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等为后盾,建设数字图书馆就等于纸上谈兵。一个图书馆拥有了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势必推动图书馆向现代化发展。现代化的图书馆能够给信息需求者带来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只要读者需要,可以随时随地接受网上检索、浏览、咨询、馆际互借、专题研讨等服务,这些服务将根据读者的个别需求和特殊需求,发挥远程、交互式、同步化的功能,开展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因此,高校图书馆走数字化建设的道路,向新型的、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

(3)数字化建设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地位。长期以来,传统图书馆重藏轻用,服务质量差、手段落后,满足不了广大师生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简单的借借还还。图书馆工作人员存在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以及男女比例失调等问题,整个图书馆人才队伍素质不高。新型的数字图书馆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方方面面,从纸质文献馆藏到数字化文献馆藏,从手工操作到人工智能化操作,从面对面的被动服务到网络式的应答服务,从服务内容的简单性、手段的单一性到服务的知识性、多样性,从馆员由守摊式的服务角色到信息导航员的转变,数字图书馆的馆员成为有多种知识和专业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其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都将是前所未有的,这样的图书馆完全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它以现代化、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读者,提升了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3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建设

高校的数字图书馆,离不开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必须走国际化道路,与国际图书馆发展相接轨。根据国际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方向,结合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际,我们认为高校数字图书馆今后的建设,应当着力加强和解决好如下方面的问题:

(1)把信息化数字化作为图书馆未来建设的新方向。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人们的信息意识不断提高,信息量增大,信息需求增多,信息化进程也要随之加速、加大。这种发展要求和趋势,迫使数字图书馆必须广集各方面的信息,扩大自身的信息量,这样才能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而海量信息的现代化存储,只有数字图书馆才可以办得到。因而信息化和数字化既是未来图书馆功能拓展的基础,也是图书馆今后发展的唯一方向。

(2)完善数字化知识产权的政策与法规。我国要想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及时发现并调整版权政策中的漏洞,重新整合各种利益关系,积极开展信息立法,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使信息产业发展步入正轨。

(3)不断开发利用新的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内容,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化处理,存储在光盘或硬盘等介质上,形成一个数字信息资源的集合系统。因此,只有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及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才有可能提升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4)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高校数字图书馆与国外相比发展较晚,这是不利的一面。但我们有西方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成败经验可供学习和借鉴,这是有利的一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就可以有效避免重走他们走过的弯路。

图书馆馆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具备精深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必要的网络及信息技术知识,才能使图书馆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适应图书馆网络建设的需要。

根据数字图书馆的演变模式,我们可以看到数字资源建设己经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前行的。我们只有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这一伟大工程。

总而言之,数字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知识窗口,对提高现代的科研技术水平、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顺利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目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还有大量艰巨复杂的工作要做。只要我们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善于结合实际,善于吸收外来经验,采取边建设、边运行、边完善的方式,就能尽早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数字图书馆的距离。

主要参考文献

[1]孔庆杰.我国图书馆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建设,2007(5).

[2]廖薇.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策略思考[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5).

[3]肖陆平.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著作权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J].图书与情报,2009(1).

数字图书馆建设篇10

abstract:Digitallibraryisnotonlythedirectionofuniversitylibrary'sdevelopment,butalsoconformstotherequirementsofteachersandstud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owever,inthespecificimplementationofdigitalconstructionofuniversitylibrary,therearemanyproblems,suchas,relativelybackwardhardwarefacilities,lackofprofessionals,repeatconstructionofresources,andsoon.thearticleputsforwardsomeconcretesolvingmethodsfortheseproblems,withaviewtodoalittlemodesttotheconstructionofuniversitydigitallibrary.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Keywords:universitylibrary;constructionofdigitallibrary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304-02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高速发展和应用,图书馆越来越多的受其影响,逐渐步入数字化时代。传统图书馆向传统与数字化复合型图书馆甚至是全数字化图书馆的转变已越来越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成员,其转型的必然性不言而喻。同时,数字化图书馆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图书馆在我国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关系到我国高等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水平。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抓住机遇,加大对数字化的投入,将信息时代的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认真研究。

1数字化图书馆概述

数字化图书馆是指对包括历史文献在内的具有高度价值的文本、图像、声像、软件和科学数据等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保存、研究,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跨库连接的电子服务。[1]数字化图书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西方发达国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建立,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首次提出数字化图书馆这一概念。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数字化图书馆已经初具规模,并逐渐体现出了自身的独特优势。首先,数字化图书馆是数字文化平台。它既可以是网上图书馆,也可以是网上文物馆,更可以是网上文化、息交流中心。其次,从形式上来看,数字化图书馆打破了原来纸质文档统一天下的局面,采用了磁、光、电为介质的存储手段,具有小体积、大容量、节省空间等诸多优点。再次,从传递方式上来看,数字化图书馆改变了传统中查阅资料时必须跑到图书馆的这一查阅方式,文献的流通方式不再局限于文献实体的借与还,而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向读者传输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只要能过连接到网络,读者随时随地可以查阅、下载所需资料。最后,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来看,数字化图书馆中的合法用户部分地域、单位,都可以享受图书馆的资源,这就大大增加了图书馆的资源,加大了不同地域间文化、信息的流通。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作为数字化图书馆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具有以上优势。

2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丰富和拓展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是各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和称赞,也得到了各高校领导人员的普遍重视,各高校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注意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2.1资金不足,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任何新设备、新技术的更新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也不例外。其中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小型机、交换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这些设备都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费用高昂。不管是小型机或者是交换机、服务器等,都是一个时代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因此,高费用自然也就不言而喻。第二,设备更新淘汰比较快。我们都知道,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新技术、新设备问世的周期越来越短。高校图书馆想要满足大学生的借阅需求,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跟技术的步伐。即便是图书馆一段时期内不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但是图书馆中原有的设备的使用也是有年限的,一旦到达或者逼近机器的使用年限,其服务质量必然下滑,届时仍需要更新换代。

高校图书馆常常是一所高校教学的辅助部门,其经费不可能有太多,因此在进行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时,往往显得捉襟见肘。

2.2专业人才的缺乏数字化图书馆要求馆员掌握最先进的计算机知识技术,馆员不但要在通常情况下熟练的进行计算机操作,更需要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而现在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馆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计算机操作不够熟练、对数字化图书馆的相关知识一知半解等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馆员所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时难以得到解决,其原因是,图书馆在高校的地位不高,很难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图书馆发展,甚至连本馆的优秀人才也因此种原因外流。

2.3资源重复建设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通盘规则,各高校独立发展,其信息资源建设大多处于各自独和立相对分散的状态,从而造成数字资源重复建设,进而使得大部分高校图书馆资源基本雷同,没有显示出各地方、各高校的馆藏特色和优势。这种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若长期存在,势必造成网络资源的巨大浪费。

3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具体措施

数字化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也是众多高校师生心之所向,其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得到又好又快的解决。

3.1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系统硬件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要建立起一整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而这一整套设备的购入就需要雄厚的资金作后盾,以确保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顺利完成。此外,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主要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其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全校师生访问网上资源和馆藏资源的需求,因此在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充分考虑到其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以便及时扩展和易于维护。

3.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没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作支撑,高校数字化建设终究只能算作空谈。要向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专业技术素质,需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第一,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在高校数字化图书馆运行初期,必须十分重视和搞好培训工作,不仅包括图书馆馆员的培训,也包括大一新生的培训。在对大一新生的培训中,很多高校都作的非常好,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就有计划、分院系的对新生进行图书馆的数字化培训,以方便新生日后读书和查阅等学习活动。在对图书馆馆员的培训活动中,各高校图书馆应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派技术骨干去参加数字化专业技术的的培训和研讨会,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技能,以期提升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二,大力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数字化建设需要专业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才,而这些人才储备恰恰是高校图书馆的软肋。因此,各高校图书馆要及时调整人力资源建设的方向,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引进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并将图书馆的人力、物力适当向技术部门倾斜,建立起能留住高层次人才的待遇机制。

3.3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数字资源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没有数字资源,数字图书馆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情况、科研实力及方向、服务对象等作出详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规划。[2]同时,各高校图书馆也要深入了解不同院系对数字资源的不同需求,围绕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在充分考虑各学科资源的合理配置的情况下,采购相应的重点数据库资源。在采购过程中,图书馆可以成立专门的数字资源建设小组,由馆领导牵头,并邀请各院系相关专家参加,对需要购买的数字资源进行合理的品评挑选,以决定最适合本校的数字资源。在采购过程中,尽量参加厂商组织的团购及其他优惠活动,以期用最优的价格购买最多的数字资源为目标。在数字资源的具体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图书馆重建设轻宣传培训,一旦购进新的数字资源后,不对其进行充分的宣传,使得许多师生对此一无所知,影响的他们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因此,我们应该既要重视建设,又要重视宣传培训。对于正式购买的数字资源,应第一时间在图书馆网站的显著位置或校报上消息,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并及时邀请数字资源厂商做产品报告和使用培训,让全校师生充分的了解和利用数字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数字资源的使用率。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各高校图书馆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数字资源共建,用统一特色、有所分工的数字资源库,达到不同高校的数字资源和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极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财力的投入,以便有效地避免数字资源的重复建设。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各高校还应根据各自的馆藏特点,建立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学科特色的特色资源数据库。

数字资源的整合是一个非常庞大且繁琐的工作,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将独立、异构的数字资源,按照它们之间内在的知识关联,运用各种集成检索技术,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环境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它们的无缝连接,整合后为读者提供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和浏览界面,形成高效利用的数字资源体系。”[3]如何对整合后的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也是数字化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组织模式方面,面对学术界对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组织模式各异的局面,笔者更倾向于按照学科来划分和设置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部门,如: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数据维护、管理等部门,这样既能大大精简传统中庞大的工作部门,又便于信息的采集、整合与传播。

4总结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日臻成熟,正是建设和完善数字化图书馆的良机,各高校应紧抓此契机,做好图书馆数字化工作这一永恒课题。首先,加大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以满足图书馆数字化过程中所需要的硬件甚至是软件设备的需求,作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其次,各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想尽办法引进且留住专业技术人才,对原有图书馆馆员进行技术培训,以保障数字化图书馆能顺利运行。再次,各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引进各高校所需的数字资源,并建立起凸显地方特色和各高校科研特色的数据库,以免数字资源的重复建设。此外,还要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并采用最利于读者借阅的组织模式,以服务于全校师生。

参考文献:

[1]李真真.关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