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的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22:03

网格化管理的意见篇1

一、主要问题简述

1、违章搭建的处理

小区业主私自在天井和其他公用部位违章搭建一时难以处理,根据现行法规的处罚程序太长,强制执行手续繁杂,效果不佳。物业管理单位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内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2、高层住宅居改非问题

一些公司未经任何部门批准,在高层住宅内开办公司营业的居改非行为,给广大业主利益带来侵害。例如进行“居改非”的业主和其他业主一样的标准支付维修基金和电梯费、水泵费,引起了业主之间的矛盾;公司客户过于频繁进出住宅楼给其他业主带来不安全隐患等。同时由于工商部门已对部分住宅内的公司颁发了工商营业执照,物业管理单位只能劝阻而无权采取强制措施,给物业管理单位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二、关于改变住宅用途立法建议

这几年,本市“居改非”的问题比较严重。许多市民对“居改非”办企业(餐饮、仓库)、办公司(贸易、中介)等引起的人员进出增多、货物上下搬运、电梯等公共设施使用频繁和人声嘈杂、环境恶化等情形有很大意见,要求政府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但也有不少市民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对“居改非”从事新型的经营业态(例如软件、翻译)和家庭小作坊类型持容许态度,认为此类“居改非”并不影响或者很少影响相邻业主、使用人,而且这是扩大就业的一条途径。

针对现状,我们认为解决“居改非”问题,不宜一刀切,而是既要严格禁止,又要正确引导。在现阶段,既要运用政府的行政手段,也要发挥业主大会的自主管理作用。并逐步淡化政府对“居改非”的管理职能,逐步增强并发挥民事主体解决物业使用纠纷的作用。为此,可以提出以下管理措施:

(一)严格限定不得改变住宅用途的范围:

一是封闭住宅区内的住宅;

二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不得改变使用性质的住宅。

(二)规定允许改变住宅用途的条件:符合城市规划、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房屋安全使用、环境保护、治安管理等规定以及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三)规划确定改变住宅用途的区域:允许改变住宅用途的区域由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经组织听证后报区(县)人民政府审查,经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后,将允许改变住宅用途的区域范围、经营业态、房屋安全使用、环境保护、治安管理等要求向社会公布。

(四)在允许改变住宅用途的区域范围内,具体房屋单元的业主需要“居改非”的,持“居改非”申请书、业主委员会开具的证明,向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备案,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出具备案证明,当事人凭备案证明向工商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

(五)依法“居改非”从事经营活动的业主、使用人按照该物业的物业服务费标准的十倍支付物业服务费。业主大会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该项费用扣除物业服务成本后,主要用于补充房屋的专项维修资金。

(六)在禁止改变住宅用途的区域范围内,工商管理部门不得将住宅视为经营场所颁发营业执照。

(七)物业管理企业切实履行物业管理职责,应当经常巡查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房屋使用情况,发现擅自“居改非”的,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例如两天)报告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和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不报告或者报告不及时的,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据《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八)擅自改变住宅用途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九)擅自改变住宅用途从事经营活动影响相邻关系的,相关业主、使用人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十)本《规定》实施前的擅自“居改非”,应本着事实求是、适当从宽的原则处理。一是经业主大会讨论允许“居改非”的,当事人应当按照该物业的物业服务费标准的十倍支付物业服务费。业主大会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二是经业主大会讨论不允许“居改非”的,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按照《上海市居住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在“居改非”行为人未改正之前,应当按照该物业的物业服务费标准的十倍支付物业服务费。业主大会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三是“居改非”从事经营活动影响相邻关系的,相关业主、使用人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二、关于违法搭建、违法装饰装修房屋的立法建议

经本市多年来对住宅违法搭建的整治,违法搭建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部分高档别墅区的违法搭建出现蔓延且难以遏止的现象;随着住宅商品化、产权多元化进程的加快,违法装饰装修房屋的现象比较严重。为了加强对违法搭建、违法装饰装修房屋的惩罚力度与查处执法力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物业管理企业切实履行物业管理职责。除了在业主、使用人装饰装修房屋前,事先告知房屋装饰装修中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外,应当经常巡查物业管理区域的装饰装修活动。发现违法装饰装修、违法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的,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例如两天)报告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和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不报告或者报告不及时的,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据《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二)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加强对违法搭建、违法装饰装修房屋的惩罚力度与查处执法力度。发现或者接到举报违法行为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正在实施违法搭建、违法装饰装修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施工,拒不改正的,可以组织。二是违法搭建、违法装饰装修已存在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可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其中对损坏房屋承重结构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可以组织。三是附有违法建筑并结构相连的房屋,房地产登记机构不予办理房地产转移、抵押登记。

(三)违法搭建、违法装饰装修房屋影响相邻关系的,相关业主、使用人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其中损坏房屋承重结构的,该幢房屋的所有业主可以诉请赔偿。

网格化管理的意见篇2

一、网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向网格内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定期不定期走访网格内群众、企业,收集群众、企业各类服务需求、困难、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在思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动态,及时做好社情民意记录。

(三)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及时向镇司法所反映群众的诉求、意见和建议。

(四)协调解决群众所难,说服解释群众所疑,积极做好群众的稳定工作。

正确引导群众弘扬美德,树立文明新风,保持良好的居住和发展环境。

(五)定期和按需为群众开展健康服务。

(六)发挥网格员优势,为群众、为企业提供科技、文化、技术等方面的特色服务。

向群众提供就业、发展信息,引导、帮助群众创业创新。

(七)开展应急管理服务、安全隐患防治、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等基层基础工作。

(八)每月向司法所报送网格化管理信息采集工作台帐。

(九)完成网格化管理其他各项任务。

二、网格员工作形式

(一)定期开展集中进网格走访活动,每名网格成员联系一定数量的居民,原则上每月的X至X日集中走访一遍网格内所有的居民,并将走访情况分别于每月X日和X日前报镇司法所以便于信息的及时统计录入。

紧急情况、重大情况随访随报。

(二)由网格责任人开展日常信息采集,并做好与网格员的联络工作。

(三)通过网格责任人上户的日常性、网格员定期进网格的针对性,为群众持续提供需求服务。

(四)原则上每月X号上午(遇节假日提前),网格员向司法所领取网格排查表时召开工作例会,遇重要或紧急事由的,由网格责任人及时召集网格成员召开会议,分析研判相关事项。

三、网格员工作纪律

(一)六不准

X.不准弄虚作假,欺骗组织和群众,更不准虚报瞒报。

X.不准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馈赠和宴请。

X.不准故意拖延办事时间,推诿扯皮,损害群众利益。

X.不准泄露群众、企业的隐私和机密,确保信息安全。

X.不准在群众中发表损害政府形象和不利于工作的言论,不搬弄是非。

X.不准无故缺席网格员开展的工作。

(二)六不让

X.不让上级布置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

X.不让应该反馈的意见或传递的信息在我手中中断。

X.不让正在办理的事在我这里积压。

X.不让我负责的事因我而影响全局。

X.不让各种差错在我手里出现。

X.不让群众反映的事情在我这里搁浅。

四、网格(总)责任人职责

(一)负责网格成员的召集,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网格走访活动。

(二)明确网格员成员的职责,督促组员做好日志记载。

(三)每月召开一次网格员工作例会,回顾总结前期工作,提出热点难点问题,商讨解决办法,安排下一阶段工作。

(四)负责对群众、企业反映问题和服务需求进行汇总,并及时向镇党组织及镇相关办公室汇报。

保持同网格员成员的经常性联系,掌握动态信息,检查、督促积极履行职责,完成相应工作任务,使服务更加精细化,信息更加明朗化。

(五)如群众反映的情况确须立即办理的,能办的当即办理,不能办理的进行移交并予以说明;

移交给职能部门办理或处理的事情要进行跟踪,及时得到反馈意见,并告知当事人。

(六)按照网格化布局,整合力量,完善X信息员网络,随时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掌握涉稳信息,并加强分析研判,为维护稳定决策提供参考。

加强网格间的协调联系,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七)完成网格化管理的其他各项工作。

五、网格成员职责

(一)时常走访了解网格内党员、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二)履行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窗口职责,日常性地采集(充实)各类信息,注重各类矛盾发现和排摸,并加强动态跟踪。

(三)及时向网格责任人、镇党组织反馈各类信息,并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稳定工作。

(四)充分发挥熟知网格内各类情况的优势,做好网格员入户的向导、基本情况通报等相关工作。

(五)做好群众对网格化管理的正确引导工作,促进群众对服务工作的正确认识和密切配合。

(六)履行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其他职责。

六、问题协调解决与情况反馈制度

(一)定期分析研判。

对于上报的情况或问题,各级网格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分析研判会议,研究相应措施,提出解决办法、途经,落实办理。

(二)限时办结。

一般性的矛盾、诉求问题的办结或答复时间为X天;较复杂的矛盾、诉求问题的办结或答复时间为X天,重大疑难性矛盾或问题要求在X天内办结或提交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

(三)分类分层处理。

网格员走访和服务所收集的问题,采取分类分层解决的办法进行处理录入。

一般性的问题,由各网格负责人对群众当场进行答复或解决,政策不明确的,咨询后向群众作出答复;

涉及共性问题或矛盾纠纷,由村(社区)协调解决;村(社区)未解决的、涉及到重大问题或矛盾纠纷的上报政府部门综合协调处理。

重大疑难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应及时向镇领导或相关办公室反馈,由办公格办提交镇领导班子集中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方案,集中力量予以解决。

七、入户走访制度

为了切实转变网格员成员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工作的需要,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全体网格成员必须入户了解民情,每月X—X日全面走访。

每天不得少于X小时。

(二)每个成员入户都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了解他们想什么、盼什么、要求村委干部做什么,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详细记载记录在专用笔记本上。

(三)入户不仅要“身入”,还要“心入”。

要走家串户,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基本情况,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好事实事。

(四)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把带有普遍性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认真整理、归纳、分类,在工作例会中进行反映,总结。

八、例会制度

为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深入有序开展,有效发挥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作用,特制订工作例会制度。

(一)工作例会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可以单独召开,也可以与民情分析会结合召开。

(二)工作例会由村(社区)全体网格员参加,网格组织负责人召集,并请相关领导到会指导。

(三)内容为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群众干部反映强的热点难题。

(四)对例会反映的问题要及时总结,完善,更新,补充。

(五)例会全体网格成员必须按时参加,不得随意缺席,如确实有紧急情况,必须请假。

(六)每月按时总结和部署“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下阶段工作。

网格化管理的意见篇3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十届十七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以满足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为目标,通过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社区管理资源,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实行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使社区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现民情联系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点、社区服务无缝隙,为现代大都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以群众利益为重、以群众期盼为念,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管理与服务有机统一,使居民群众权益得到保障,共享发展成果;坚持条块结合、重心下移,结合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街道工作重心转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上来,对政府部门下移至社区的职能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即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经费保障,街道、社区负责人员调配管理和组织落实,增强街道、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承载力、执行力;坚持整合力量、多方参与,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区街职能延伸人员、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各类协管员、社区警务人员、社区志愿者、物业服务企业和驻区单位等各种力量的协同、协作作用,有效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合力;坚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紧密联系各地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实际,区分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统筹优化社区管理服务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使社区管理服务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三)主要目标。

8月底,城区所有街道(含辖社区的乡镇,下同)和县(市)城关镇各选择1—2个社区开展网格化管理服务试点;年底,城区所有社区和县(市)城关镇社区实现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2012年6月底,县(市)城镇社区实现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通过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实现“六化”目标,即管理理念人性化,真正把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变成服务居民、造福居民的民心工程;管理对象多样化,将辖区内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管理队伍多元化,按照共驻共建、整合资源的思路,建立专兼结合、多方参与的网格责任人队伍;管理职责明晰化,明确网格管理服务人员职责,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同格同责、同奖同罚;管理手段数字化,依托社区服务和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以信息化方式管理;管理方式流程化,建立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保证管理的便捷、精确和高效。

二、主要内容

(一)合理设置网格。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虑居民的认同度、社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根据自管小区、物业管小区、单位小区、城乡结合部等多种类型以及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等因素,由各地区组织街道(乡镇)合理设置社区网格,对网格内进行综合管理和共同监督。网格划分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区域,不得交叉重迭,区域内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全部纳入网格,实现全面覆盖。

(二)健全管理队伍。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整合基层社区服务资源的要求,按照专干不单干、分工不分家的原则,完善社区各类协管员业务部门和街道社区双重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业务主管部门管业务,街道社区管队伍的“条主业、块用人”的条块结合式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在不影响专职工作的前提下,整合社区各类力量,根据各网格管理服务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网格管理工作人员。网格管理可实行“兼管多格”和“专管一格”相结合的办法运行,工作人员原则上由街道(乡镇)工作人员(可兼管多个网格)、城管及行政执法人员(可兼管多个网格)、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党组织专职成员、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各类协管员)、庭院管理委员会主任(楼栋长)、社区民警、物业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社区监督员、社区卫生工作者及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网格格长一般应由社区专职工作者担任。

(三)明确管理任务。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实行“定人、定位、定责、定时”,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人员要在做好网格内调查、统计、宣传、调解、信息收集、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的同时,在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协助街道(乡镇)做好网格内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社会治安、社区矫正、公共卫生、优抚救济、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城市管理、环境卫生、文化体育、消费维权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等工作,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覆盖到全社区;依法依规对网格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市政服务单位的服务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监督网格内的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工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四)划分工作职责。街道(乡镇)工作人员为网格督导员,负责督促、指导、协调网格管理服务工作,每周不少于1次参与网格巡查,并通过实地检查、协调处置等方式,确保网格管理服务作用有效发挥。社区专职工作者为网格管理服务直接责任人,负责了解掌握网格内的情况,具体落实各类基础信息的采集、不和谐因素排查、帮助居民办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社区社会保障协理员设立网格管理aB角,两人负责一个网格,合理调配时间,保障业务和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社区专职工作者既要履行好自身工作职责,又要履行好网格格长职责,两项工作要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

(五)理顺操作程序。根据一般性工作、协调性工作、突发性工作等不同性质的工作类型,由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程序及时进行处置。对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工作,确保专职专干,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人员要积极做好配合。建立民情日志制度。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人员要通过记录社区民情日志的方式及时、准确收集社情民意,反映工作状况。建立分析研判制度。社区每日定时召开民情分析会,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进行梳理分类,落实责任人办理,确保社区情况当日清、动态准、处理快。街道(乡镇)每周要对社区反映的疑难问题以及在民情接待、走访调查工作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分类处置,确保各类民情意见有效解决。建立民情回应制度。对一些在社区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要立即予以处理。对解决难度大或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实行限时办理,由社区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解决。对居民意见比较集中、比较普遍,具有倾向性、全局性的问题,由街道(乡镇)协调解决。办理结果要及时反馈,并收集居民反馈意见。

(六)落实岗位要求。强化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要求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推行“错时工作制”,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坚持每天至少到网格巡查1次,在网格时间要达到工作时间三分之一以上。入户调查要合理安排时间,注意方式方法,注重自身形象,对服务管理对象的个人隐私和不便公开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要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填写民情日志。

(七)建立考核机制。各地区要完善信息掌握、问题处理、效果考评之间相互制约配套的管理机制,坚持“分级考核、分类考核、定量考核”并行,量化、细化、实化考核指标,明确项目、责任、时效,自查、互查、抽查、检查相结合,年终考评,兑现奖惩。对长期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街道、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转岗、辞退、罢免。建立网格管理服务公示制度,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醒目位置设置网格区域管理图和服务指示牌,公布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内容、监督电话;社区公益服务场所要设置各单位网格区域平面图和网格划分全景图,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将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作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创建和谐社区、实施惠民工程、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各地区各部门要精心组织、紧密配合,在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组织框架内,共同抓好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各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工作;街道(乡镇)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包联社区。职能进社区的市、区县(市)直部门要强化业务指导服务,提供必要的保障。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主管部门,要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网格和城市管理执法网格与社区网格有效衔接、协同运作。

(二)强化分类指导。已实行网格化管理服务试点的地区要逐步向市里统一模式过渡,进一步理顺组织体系;要认真总结,深入研究,着重在管理和服务的精细化、制度化、人性化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和拓展,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尚未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地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要统筹安排、全面启动、排出日程,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抓出成效。

(三)强化队伍建设。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以招录政府雇员的方式,招录社区专职工作者,从事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按900户设1个岗位,三年内完成招录工作;工资标准按社区两委副职标准执行,由市、区两级财政按1∶1比例承担。今年下半年,为8个城区648个社区各招录1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建立社区工作者考录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机制。今后,在公务员选拔中,同等条件下,有社区工作经历的优先录用。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研究制订在社区工作者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的具体办法,适时启动招录工作。

网格化管理的意见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tlmtangliming”为你整理了这篇开展“警网有约”述职评议活动简报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为进一步推动警网力量整合、工作融合,密切社区民警、网格员(长)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提升“警格+网格”联动融合工作实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网格工作的知晓率、满意率,我市全面组织开展“警网有约”述职评议活动,12个镇(街道、办事处)253个村(社区)1112个综合网格实现全覆盖。

一是组织发动,吹响警网有约“集结号”。

市委政法委制定下发《关于开展“警网有约”述职评议活动的通知》,明确述职评议活动的对象、内容、时间及步骤。各镇(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阐明重要意义,明确时间节点,提出述职要求。各村(社区)精心准备,序时推进,广泛向群众征询意见建议,网格员(长)、社区民警围绕网格、警格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取得成效等进行现场述职,邀请党员群众代表参加评议,分管领导现场点评,与会人员民主评议,填写测评表,确保“警网有约”述职评议活动高质量完成。

二是重心下沉,织密百姓身边“安全网”。

以“警网有约”活动为契机,全市各村(社区)组织网格人员入户走访、征询意见,共收集群众反馈建议和意见90余条,滨江新区办事处已协调解决增设社区电瓶车充电桩、更新破损老旧消防设施、清理车库煤气瓶、加装燃气报警装置、危房提前拆迁安置等问题;靖城街道围绕社区老旧危房改造、老城区停车位、路面破损、环境污染、家庭矛盾纠纷、小工商经营违规、绿化带缺损、乱停车、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小区亮化等问题,组织各村(社区)网格长、网格员、党员代表、社区民警深入交流,提出了解决对策;其他各镇(街道、办事处)亦积极研究会办,切实做好百姓关心关注的实事。

三是贴心服务,做足网中格内“绣花功”。

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化优势和辖区民警“懂法律、讲政策、会调解”的专业化优势,紧盯百姓需求,在网格内做足“绣花”功夫,着力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全市网格员共上报矛盾纠纷8879件,社情民意13万余条,内容涵盖土地纠纷、婚姻家庭问题、邻里矛盾等,依托“警格+网格”工作模式,对重大风险事前评估、发现矛盾及时钝化,切实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网格化管理的意见篇5

一、工作目标

到2021年1月末,各村(社区)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做到有组织、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有装备,基本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上下联动、防救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和网格化治理格局,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加强。

二、重点任务

(一)组建应急指挥部。整合各村(社区)原有各类应急指挥机构(包括安全生产、消防、森防、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救灾等),组建以村(社区)书记为总指挥,村(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应急指挥部。负责辖区内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消防、森防和防灾减灾救灾的组织、指导、协调等工作,统筹协调村(社区)内事故灾害应急工作,统一指挥村(社区)内应急队伍和力量,统一调配村(社区)内抢险救援救助物资和应急装备,第一时间做好事故灾害的初期处置和救援等工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建立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责任制,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村(社区)内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组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组织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协调解决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重大问题,组织指挥事故灾害应急救援等工作。

(二)应急管理工作。村(社区)应急管理工作在镇应急指挥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负责辖区内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消防、森防和防灾减灾等工作。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应急管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的安排部署,面向村(居)民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负责村(社区)内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排查辨识村(社区)内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建立风险隐患台账和数据库,制定风险隐患管控治理措施,及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及时风险隐患监测预警,及时报告重大风险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负责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使用、管理应急物资、救援装备;落实应急值守制度,第一时间报告灾害事故信息,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处置,第一时间组织自救互救和疏散群众;负责组织辖区内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报送、灾情核查、灾害损失评估和救助管理等工作;协助镇应急管理部门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三)明确村(社区)应急管理职责。村(社区)“两委”在镇应急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协助做好镇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机制,积极协助做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的宣传普及工作;协助做好辖区内安全生产及防汛抗旱、消防安全、森林防火、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定期进行巡查检查,第一时间发现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对风险隐患进行监测预警和管控,第一时间报告重大风险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落实应急值守制度,第一时间报告事故灾害信息,第一时间开展初期处置和救援,第一时间组织自救互救和疏散群众;协助做好辖区内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报送、灾情核查、灾害损失评估和救助管理等工作。

(四)建立应急管理网格。村(社区)“两委”在乡镇应急管理部门(机构)的指导下,整合现有网格资源和力量,全镇基层管理体系按一级网格为社区、村(居)委会。二级网格村(居)委会的村民小组为单位划为一个网格,社区以现有7个片区划分为7个网格。三级网格村民小组以5户联保、10户联防为单位划分网格,7个片区以楼栋长为单位划分网格。三级网格长以微信群等方式掌握应急管理信息,发生应急事故实行层层报告制度,与平安建设网格制相结合,协助乡镇做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消防、森防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每个应急管理网格要明确网格员,按照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内容,结合网格内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实际,建立网格员应急管理工作卡制度,一个网格员一张工作内容卡(注明主要职责,上下级网格联系人、联系方式)。主要工作内容是: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救灾救助、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定期排查网格内安全生产及水旱灾害、消防火灾、森林火灾、地震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向村(社区)报告风险隐患信息,督促整治隐患并对风险进行经常性的巡查监控;组织网格内各单位和村(居)民进行应急逃生、自救互救演练,熟悉疏散逃生路线;第一时间报告网格内灾害事故信息,第一时间组织群众疏散逃生;承担网格内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报送、灾情核查、灾害损失评估和救助管理等工作。

(五)加强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建设。各村(社区)及应急管理相关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变动情况,应急预案演练情况,以及内外环境等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预案。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资金的应急预案演练。要加强对演练情况的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六)有效提升应急队伍能力和水平。

1.加强人员配置。通过统筹使用村(社区)委会成员,把综合素质好、工作热情高、事业心责任心强的人员配备到应急管理工作岗位,保证应急管理工作队伍质量。

2.组建应急队伍。组建村(社区)综合性、松散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可与《工作意见》中明确的村屯志愿消防队、社区微型消防站合并建设),队长由村(社区)主任兼任。村(社区)两级应急救援队伍要承担起辖区内灾害事故先期处置和救援、组织群众疏散等综合救援职能,并根据辖区内自然灾害和安全风险隐患情况,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不断提高现场处置和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3.提升人员素质。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结合实际开展应急业务培训。应急管理指挥部负责组织村(社区)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队员和应急管理网格员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实施意见》所明确的相关内容。通过集中授课、网上培训、现场教学、参与应急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村(社区)应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使每名应急管理人员做到《实施意见》明确的“五知十会”(知道应急管理的相关法规,会排查隐患、会登记造册;知道防灾减灾的基本要求,会辨识风险、会监测预警;知道灾害救助的政策规定,会统计灾情、会核查灾情;知道应急救援的基本常识,会初期处置、会组织疏散;知道信息处理的基本方式,会接报信息、会使用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1月18日—1月21日)。深入学习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成立领导小组,研究落实《关于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明确具体目标任务、时间进度及责任措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上来。

(二)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阶段(1月22日—1月31日)。全镇基层管理体系按一级网格为社区、村(居)委会。二级网格村(居)委会的村民小组为单位划为一个网格,社区以现有7个片区划分为7个网格。三级网格村民小组以5户联保、10户联防为单位划分网格,7个片区以楼栋长为单位划分网格。三级网格长以微信群等方式掌握应急管理信息,发生应急事故实行层层报告制度。整合原有各类应急指挥机构,组建综合性的乡镇应急指挥部;组织乡镇普通民兵、医院、学校及所属单位、企业等人员,组建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组织村(居)民小组长、普通民兵、卫生所(室)、学校等人员,组建村(社区)综合性、松散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三)验收阶段(2月1日-2月5日)。组织对村(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完成情况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逐级报送。针对验收提出的问题,认真组织整改,切实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四、强化应急管理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大网格化治理力度,把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救助等工作形成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新应急管理格局。

(二)形成工作合力。各村、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实行风险隐患和问题从发现到完成整改闭环管理,不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

(三)保障工作经费。将应急管理工作经费和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满足应急管理工作基本需求,保障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经费和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资金主要用于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演练、宣传教育培训、配套设施建设、考核奖励等;用于为应急管理指挥部门和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工作需要的装备设备,为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用于储备必要的抢险救灾物资。配套设施建设、装备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抢险救灾物资储备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符合有关规定,不得重复建设重复配备。根据财政情况,可参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的通知》有关规定。

网格化管理的意见篇6

构建禁烧长效监管机制,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油菜秸秆禁烧工作。根据《关于市油菜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意见》合政〔〕120号)关于印发市油菜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合政办秘〔〕140号)要求,从年起,重点禁烧区实行油菜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具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依照“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工作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全面覆盖、网格清晰、分级管理、层级负责、责任到人”网格化属地管理体制,形成县督导,乡镇(园区)负责、村(居)落实、组管片、户联防的油菜秸秆禁烧工作新格局,推进油菜秸秆禁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促进油菜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维护生态环境。

二、主要内容

(一)网格划分

划分若干个网格化管理责任区域,以乡镇(园区)为单位、村(居)为基础。确定区域管理责任人和区域管理员,建立起一、二、三级管理网格,形成“边境明确,责任落实,上下互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乡镇(园区)村(居)组三级管理体系。

一级网格:、镇、镇、镇、镇、循环经济园重点禁烧区域。

二级网格:重点禁烧区域中以村(居)为单元的区域。

原则上一个村民组为一个网格(或200亩为一个网格)其中,三级网格:二级网格内以村民组为单元划分的区域。高速公路及国道、省道和铁路两侧1000米范围内,以及城郊结合部的重点节点等特殊区域100亩为一个网格。

(二)管理要求

三级网格划分要充分尊重和征求农户意见,1认真做好网格划分的三定”工作。一是定区域。一、二级网格依照行政区域划分。合理划分,切实做到边境明确,防止交叉。二是定人员。依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原则,乡镇(园区)村(居)组主要负责人是三级网格主要负责人。三是定责任。依照三级网格体系的职责要求,建立各级网格责任主体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根据土地航拍图,2扎实做好网格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一乡镇(园区)一图、一册、一库的基础信息系统。一图”即以乡镇(园区)为单位。组织绘制一乡镇(园区)一图,图上按照红、绿分别标注特殊区域网格、一般区域网格,网格图应准确标注出村(居)组各二级网格、三级网格的边境和代码编号(具体依照市统一要求操作)一册”即对应网格图的各二级网格、三级网格代码标号,编制乡镇(园区)秸秆禁烧责任网格名册。名册要明确各一级网格、二级网格、三级网格的田亩面积及其监管负责人、责任人、执法人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以及各网格内的农户姓名。一库”即根据行政区域地图和“一图、一册”分别绘制三级网格平面图,明确标注各级网格的监管责任,以及相关负责人、监管人等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逐步建立“底数清晰、图示准确、信息可查、利于监管”网格化电子信息库。

设置集中堆放点,3切实做好油菜秸秆集中堆放点的管理工作。以村(居)民组为单位。或每200亩油菜设置一个堆放点。每个堆放点要设置标识牌,标明名称、存放数量、管理负责人和责任人,配置灭火工具。清运出的秸秆一律实行集中存放,村(居)民组抽调3-5人组成看护队,明确1-2名村干部负责,24小时看管看护,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对集中堆放的秸秆要通过集中气化、联系外销等多种途径集中处置。

(三)管理职责

全面负责本区域的秸秆禁烧工作,1一级网格。乡镇(园区)主要责任人为第一责任人。确保油菜秸秆禁烧期间不发生秸秆焚烧现象。成立以乡镇(园区)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的乡镇(园区)级工作组,每组由3名乡镇(园区)干部和1名环保执法人员组成,分片包干指导监督责任区域内二、三级网格的秸秆禁烧工作。各组组长为秸秆禁烧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落实市、县秸秆禁烧工作和网格化监管的各项工作任务,即:负责本区域秸秆集中堆放点的规划、布点和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环保执法人员实施秸秆禁烧行政告知工作和秸秆禁烧期间的日常巡查及秸秆焚烧行为的奖励工作;负责及时处置由秸秆焚烧引起的突发性公共平安事件;负责制定并落实压缩油菜种植面积等种植结构调整、种植茬口调节、秸秆“田头窖”堆腐还田、田头窖”清理、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等秸秆综合利用措施;负责组织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相关项目。

村(居)干部为成员的村(居)级工作组,2二级网格。村(居)书记、主任为本网格秸秆禁烧的主要负责人。成立以村(居)书记为组长。负责本村(居)秸秆禁烧工作,将本村(居)所属区域分片由工作组成员包干负责,确保外地油菜秸秆“搬离田、入地窖、集中存、不焚烧”具体负责油菜秸秆禁烧的法律、法规、政策、环保以及秸秆利用等知识的宣传工作,秸秆禁烧行政告知的逐组、逐户落实工作;负责压缩油菜种植面积等种植结构调整、种植茬口调节、秸秆“田头窖”堆腐还田、田头窖”清理、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等秸秆禁烧措施在本村(居)落实和执行;负责秸秆堆腐还田的田头窖布点和协助乡镇(园区)统一实施“田头窖”开挖工作;负责组织农户将秸秆搬运到集中堆放点和对集中堆放点的管理。

责任落实到田块等工作,3三级网格。由村民组长和2-3名村民代表负责本网格秸秆禁烧工作的登记造册、包干到户。实行人盯式死看硬守,24小时巡查。秸秆禁烧期间坚持做到白昼不见烟、夜晚不见火,确保不发生秸秆焚烧现象。具体负责“田头窖”布点和农户间协调工作;负责秸秆搬运离田、集中堆放的农户间互助互帮工作;负责秸秆禁烧期间的田块巡查及农户的联防联控工作。

(四)监督检查

部门联合,依照“县乡联动。形成合力,统一执法”要求,实行县包村(居)督查责任制,即从县政府有关部门中抽调专人组成若干个督查组,每组由2-3个部门的4-5名成员组成,其中1名为县环保局执法人员,建立驻点督查组,禁烧期间,实行包村(居)督查。秸秆禁烧违法违规行为的奖励工作,由县环保部门执法人员实施。

三、保证措施

网格化管理的意见篇7

竞争激烈,

行业的分化剧烈,优胜劣汰,

金融巨头介入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将从草根创业成为高富帅的游戏。

7月18日,人民银行、工信部、财政部、证监会等中央十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种类、属性、监管等一系列内容,让“一直空白的互联网金融终于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也让“金融野孩子”可以找到“亲妈”。

《指导意见》确立了一个新的制度框架,促使互联网金融行业重新理性地去思考未来,在这当中,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将面对利弊两存的选择,但总体而言,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需紧贴国家金融改革步伐。

《指导意见》出台

《指导意见》对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有了明确的定义和规范,即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p2p网贷平台以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等服务为核心,明确了信息中介的性质,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非法集资。

按照“分类监管、协同监管”的原则,p2p网络借贷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同时,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将组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制订经营管理规则和行业标准,将在行业监管自律中发挥重要作用。

资金池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软肋,《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机构必须是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对客户资金和p2p平台的自有资金采取分账管理方式。客户资金存管账户应接受独立审计并向客户公开审计结果。

《指导意见》对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合格投资人管理制度提出明确要求,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当向客户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及时向投资者公布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相关状况,促使从业机构稳健经营和控制风险。从业机构应当向各参与方详细说明风险模式、参与方的权利和义务,并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要研究建立互联网金融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

高富帅的游戏

《指导意见》确定了p2p网贷的合法地位,投融资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

p2p网贷行业分化现象日益显著。《指导意见》出台之后,未来的监管细则将更为严格,将促使p2p网贷平台规范化、透明化。同时,p2p网贷平台纷纷“抢钱”、“抱大腿”,与资本联姻,中小型平台面临转型压力,p2p网贷行业从草根创业升级为高富帅的游戏。

从2011年开始,银行、上市公司、国资企业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巨大红利,纷纷加快涌入p2p网贷行业,或自行建设,或借壳运作。据统计,2014年有近80家网贷平台获得国企、银行、上市公司、风投等资本的追逐。截至2015年6月底,共计55家平台获得风投,上市系平台增至42家,国资系平台数量达59家,银行系平台数量达13家,其中部分网贷平台为复合背景。银行、证券、国企、上市公司“联姻”p2p网贷行业有助于自身服务升级和转型。

即使在河南,上市公司也纷纷“联姻”互联网金融平台。明泰铝业、通达股份等上市企业先后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河南本土网贷平台聚金资本宣布即将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聚金资本创始合伙人资本陈聚金表示,挂牌意味着公司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及公开透明度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伴随着金融巨头的介入和平台上市,规范化运营的正规军平台,将成为网贷行业的主力。

河南电商协会互联网金融分会秘书长魏庆辉

国家的监管政策实际上是对投资者和从业者的保护。两个月来,有十拨人找到我咨询建立p2p平台的事情,追问原因说是企业缺钱,想建平台自己融资。这种动机来做p2p平台,结果可想而知。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官马骏

监管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入门成本,可以过滤掉浑水摸鱼者;同时,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运营规范。现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隐形门槛越来越高,以往吸引一个用户的成本是几十元、上百元,现在是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企业的运营、风控、人员、技术成本越来越高。新的平台启动资金至少是千万级别。

聚金资本Ceo、河南电商协会互联网金融分会会长陈聚金

互联网金融代表普惠、开放,同时也代表着严谨。从事这个行业需要战战兢兢,兢兢业业,以规范、自律、透明、创新的理念要求自己。

网友

不做资金池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如果有了资金池就会跟传统的银行业务混杂,造成类似于非法集资这种法律上的风险,所以国家也是非常明确不能搞资金池。任何互联网金融平台,只要想着规范经营、长远经营,那么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网友

分了类以后,这几个野孩子一人领一个回家管去,这些熊孩子出了事找你们的妈去。势力范围大致的划分是:央妈管支付;银监会管p2p和原来沾亲的互联网信托以及消费金融;证监会管股权众筹和基金销售;保监会管互联网保险。

网格化管理的意见篇8

一、组织领导

街道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副书记、副主任为副组长,党政办牵头,计生办、社保所、综治办、司法所、市容办、民政办等主要职能科室负责人和社居委“两委”正职为成员的信息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党政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信息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社区信息网格化管理工作加强领导,实施监督和考核奖惩。

二、网格划分和工作要求

1、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限清晰”的要求,根据社区工作人员人数和实际居住户数、区域面积大小、管理难度等情况划分网格区域、并制作出图标、按序号明确每个网格的管理负责人,确保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收集、反馈的无缝对接,不留空白点,实现社区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全过程。

2、以代码和编号进行信息登记报告和管理。每个社区一个代码和若干网格。社区代码以英文大写字母a、B、C、D代表,网格以阿拉伯数字代表。肥东路为a、当涂路为B、茂林路为C、裕溪路为D。(如a1,即为肥东路社区一号网格。责任人:XXX)。(附网格责任人分布图及明细表)

3、网格化管理涵盖社区党建、人口计生、市容环卫、综治维稳、司法、民政、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各方面工作信息的发现、掌握和处理,分解到每个网格。社区工作人员打破工作分工的限制,实行“一岗双责”,成为网格管理责任人和岗位责任人。

4、网格责任人承办民政、计生、就业、社保等社会事务,协办党建、创建、综治、司法、、安全生产等工作任务,负责信息收集、便民服务、简易问题处理等。一般性工作,由网格责任人现场处理,登记备案;协调性工作,有网格责任人现场受理,带回社区集中处理,处理结果报街道相关部门和分管领导;突发性工作,由网格责任人立即上报,街居相关部门会同处理。

5、网格责任人要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做到每个住户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就业状况、重点特殊人员相关情况“三清”;辖区社情动态、各类积极分子发挥作用情况、各类资源状况“三掌握”。

6、以社区为单位,根据实际划分的网格,每个网格内聘请一名信息协管员,协助网格管理工作。协管员一般应是楼组长、老党员、老干部或热心社区事业的居民。对聘请的信息协管员,街道集中培训,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社区颁发聘书,街道每年给予协管员发放一定的补助。

7、街道、社区建立的周六“进居入户”制度,各网格责任人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段进行入户信息采集并及时进行全员户况信息的更新、上报、移交。

三、工作内容

1、常住人口基本信息

包括常住居民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党员信息、子女出生日期、住址、身份、家庭情况、特长爱好、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等相关情况。

2、人口与计划生育相关信息

包括育龄妇女姓名、住址、孕检、幼儿出生、孕产、避孕、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情况。

3、流动人口和房屋出租管理相关信息

包括流入流出人口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职业、流入与流出时间等,出租屋主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等信息。

4、社区综治维稳、司法相关信息

包括社区环境的基本安全状况,重点关注对象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家庭基本情况、重点人员行为动向、维稳信息及处理情况等。

5、市容环卫、文明创建相关信息

包括社区卫生状况督查和处理、流动摊点管理情况、涉及文明创建的相关工作。

6、社会保障工作相关信息

包括居民就业情况,居民失业和再就业的时间、技能特长等。

7、民政、低保等相关信息

包括低保户的姓名、住址、家庭收入基本情况,残疾人基本信息及家庭状况,社会救助对象的基本情况。

8、安全生产工作信息

包括各类安全生产信息的发现和处理情况,安全生产台账建立情况。

9、其他相关工作信息

四、网格信息管理工作基本流程

1、网格责任人每周不少于2次深入居民户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准确掌握并登记、反馈各类相关信息,发现信息变动要及时通报和变更,信息变动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每月要与网格内租房户至少见面1次,并记录见面时间和相关情况,对新流入的人员信息采集不得超过1个月。

2、网格责任人要建立工作日志,及时记录网格内相关信息发生、变更情况,认真填写信息反馈交接单和网格信息变动登记表,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社区负责该项工作的岗位责任人。岗位责任人要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网格责任人。对一时难以处理的重要信息,两小时内岗位责任人要报社区主要负责人,半个工作日上报街道相关部门,直至分管领导进行处理。

3、按照每户一份户况登记表,以楼栋装订成册的方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综合信息本底资料。户况信息变动要及时变更户况底册及电子户况信息,信息变动表要另装成册。

4、网格责任人要熟练掌握本人网格内的户况电子信息管理,及时更改变动信息,(对电子、纸质录入和记载应当日完成),避免漏统、漏管,电子信息应有备份,防止信息丢失。

五、考核奖励和处罚

1、街道对社区户况信息管理情况每月(每周一次)进行考核,采取自查、互查、抽查、检查及日常工作相结合,日常考核及专项考核均作为考核依据。根据考核情况每季度兑现奖惩。重点检查人口计生、市容文明创建、维稳工作信息,根据考核结果对网格责任人奖励和处罚,并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2、奖惩办法。从社区工作人员每月工资中拿出200元,街道配套分别拿出300、200元(其中社居委书记、主任为300元,其他人为200元),合计分别为500元、400元设立为网格考核激励奖。

(1)对书记、主任的考核采用120分制。考核分数满100分以上,得全额奖励即500元;100分以下90分以上得90%,即450元;90分以下85分以上得80%,即400元;85分以下得70%,即350元。其中连续三次考核均在85分以下,给予停职处理。

(2)对一般人员的考核,采用百分制。考核分数满90分以上得全额奖励,即400元;90分以下85分以上得90%,即360元;85分以下80分以上得80%,即320元;80分以下得70%,即280元。其中连续三次考核均在80分以下,给予留岗查看处理,留岗查看时间为一个月,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如期间考核仍低于80分以下,视情况给予待岗(待岗期间停发工资)、辞退处理。

3、对于在上级部门开展人口计生、市容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检查、考核评比中,所抽查的网格内出现问题,可直接作为考核依据。

4、对长期病假(一个月以上)人员,社居委负责人要做好顶岗工作。病假人员病假期间网格考核奖励激励奖予以扣除,经考核后,直接发放给顶岗人员。

网格化管理的意见篇9

关键词:电网网格化管理应急响应

中图分类号:tm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069-01

杭州公司在“大运行”体系全面建设的过程中,结合电网运行实际,在故障信息、现场信息收集和故障快速处理这三个关键点不断拓宽思路,着力建立健全的调控应急体系。完善并拓展了事故情况通报制度,在传统生产系统电话指挥协调基础上,第一时间将事故情况告知各相关部门,同时开展故障跟踪报送,以便相关部门及时了解信息,带动公司应急系统,对内对外及时响应。

1基本情况

变电站平均应急响应时间:在原先公司的集控中心(运维站)模式,事故情况下市区变电站平均响应时间为22min,现在通过“网格化管理”人员先期到位,将该平均响应时间缩减至接近8min。

“网格化管理”全称是“市区变电站网格化抢修应急管理”,它是指将工作单位或家庭住址位于市区变电站附近的专业人员进行梳理,确保每个市区变电站附近都有几名可以参与应急抢修的专业人员。“网格化管理”人员应满足以下几项要求。

“网格化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并接到当值调控通知后,在最短时间赶赴网格化管理的事故现场(变电站),发现并向调控中心提供更多更完善的事故信息和依据。

“网格化管理”人员需要同时配合先后赶来的运维人员和抢修人员实施事故处置,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网格化管理”人员在事故处置紧张繁忙的时候对现场安全措施提供必要的监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抢修工作做出帮助。

2响应指标

(1)网格化全面覆盖。将市区变电站和相关人员进行网格化梳理,确保每个变电站网格化应急响应人员为2人及以上。网格化工作人员接到响应通知后,第一时间就近赶赴现场进行初步检查,同时通知该变电站其余网格化工作人员。

(2)自动化系统准确率。配网自动化要求开关遥控成功率满足要求,遥信动作正确率满足要求。配电自动化的区域内,平均倒闸操作满足要求。

3事故应急基本流程

(1)事故发生后,当值调控员应立刻查看并核对事故信号,确认事故的基本信息(包括跳闸时间、设备、失电设备、备用电源等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等)。

(2)当值调控员要求第一时间通知各相关单位及变电站网格化管理人员,并在事故发生5min内将短信发送至相应短信群组。

(3)当值调控员仅通知其中1名网格化管理人员,要求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由其通知该变电站其余网格化人员赶赴现场。

(4)网格化管理人员陆续赶赴现场后,要求对变电站情况进行初步检查,将所了解的情况告知当值调控员。

(5)配调确认停电具体范围后将基本失电情况追加发送至相应短信群组。

(6)地配协同进行事故处理,地调通过遥控手段隔离设备或进行失电转供。配调充分发挥配网自动化系统及变电站母线全停自动恢复系统的优势进行处理。

(7)当值调控员进行事故分析。在变电站值班员未进行汇报的时候,合理运用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故障录波联网、KVm等各种辅助手段初步了解事故情况。

(8)运维人员赶赴现场后,网格化管理人员配合运维人员进行协同勘察,提出专业技术意见,辅助调控员进行事故处置。

(9)检修人员赶赴现场后,与运维人员、网格化管理人员一起协同事故处置和安全分析,提供各自专业的指导意见。

(10)当值调控员将各阶段处置情况及时通过短信系统告知各相关部门。

4具体措施

4.1网格化应急抢修

(1)明确网格化应急抢险人员现场检查内容

变电站网格化抢修应急响应人员来自于生产岗位(或从事过生产岗位、具有丰富生产经验),应急响应人员接到。应急响应人员接到抢修应急响应通知后,网格化抢修应急响应人员就近赶赴现场进行检查,具体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检查变电站是否起火,是否有异物入侵、外力破坏等异常情况;初步勘查现场、初步辨识故障点、收集故障信息、初步判断故障范围,采用拍照、摄像等方式收集相关材料,为后续事故分析提供支撑;提出故障隔离和修复初步方案建议,并参与现场抢修方案制定,预防次生事故发生。

(2)明确网格化抢修应急响应人员现场安全注意事项。

应急响应人员要严格执行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作业安全十条禁令”,确保抢修过程中自身的人身安全。遇有开关柜炸毁、环氧材料燃烧等情况,进入现场前应做好通风工作,并确保至少有2名及以上人员在场方可进入。要全面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如发觉有头晕、恶心等不适反应,应迅速撤离现场。发生爆炸、火灾等恶性事故,现场无法控制时,应迅速报请公司抢修指挥部拨打119等报警电话,详细说明事发地点、事故情况、联系电话。现场抢修的新闻采访、信息由公司现场抢修指挥部统一处理。抢修过程中,作业人员如遇记者等采访,应委婉谢绝。

4.2地配协同

(1)“配网自动化”系统在事故处理中表现出卓越的优势,它在事故发生的同时能够快速计算出故障点,并提供处理预案,大大提高了调度员处理事故的速度。快速隔离故障,快速倒闸操作,尤其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当多处事故同时发生时,不受紧急事故处理人员的人数限制,可以快速依次处理各种简单事故。

(2)变电站母线全停自动恢复系统在基于open3200馈线自动化的基础上开发并完成这项功能模块。旨在当发生10kV变电站全部停电,造成配电网大面积停电时,能够迅速提供有效、可执行的全部线路的供电恢复策略,从而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该功能模块建设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变电站母线全停自动恢复采用人工启动方式,由调控员手动发起。

②变电站母线全停自动恢复模块是在主网完全失去转供能力的情况下启动分析,不存在与站内设备协调操作内容。

③变电站母线全停自动恢复主要分为两部分,变电站母线全停自动恢复预案生成与评估、变电站母线全停自动恢复控制执行。

目前该模块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5结语

变电站网格化管理是一个分级管理的网格模式。公司领导总体负责,统筹指导;各部主任(营业、配电、规建)督导协调;网格内人员具体落实。将市区变电站划分为多个网络,由运维等具有丰富工作人员分别担任每一个网络内具体落实成员。

配调事故处置相关部门组织认真学习、掌握业务知识;地调、配调定期举行针对性的事故演习和电网应急演练加强协同处置能力,熟练运用“配网自动化”系统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彩娥,杨仁刚.用电力系统分区方法确定无功源最佳配置地点[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16(3):46-49.

网格化管理的意见篇10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消防安全;工作体系

引言

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2012年,中央综治办、公安部、民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街道乡镇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此后,各地消防部门及相关科研机构均积极展开了关于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研究和探索。

现阶段,国内针对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研究开展的较为有限。汪大光(2013)探索了“一格多员”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陈雪刚(2012)探析了城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朱芳和冯伟明(2012)探索了高校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陈秀勇(2012)探讨了社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冯发勇(2013)研究了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李卓等(2013)分析了“网格化”管理的瓶颈问题和对策;张勇(2012)探索了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刘孝君(2013)探讨了如何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廖奇(2013)思考了如何完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韩涛(2013)研究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卢恒洋(2013)论述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案的优化。

不难看出,国内大部分研究依然停留在理论阶段,距离实际应用,依然存在着不小的距离,缺乏长效工作体系的支撑。

为了推进安徽省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稳步开展、探索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新机制、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升网格化管理工作效率、实现网格化管理长效运行,安徽省消防总队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共同开发了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平台,探索出了一套基于任务驱动和信息流转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

1六个级别

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平台共设计了六个级别,可分为两个层面,包括工作层面的三个级别和管理层面的三个级别。其中,工作层面的三个级别与目前大部分地区采用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相似,即街道/乡镇为大网格,社区/行政村为中网格,责任片区为小网格。工作层面各级别的主要定位是实现责任分解、承载任务流转。在工作层面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增加了管理层面的三个级别,其结构为从总队到支队再到大队的垂直管理体系。管理层面各级别的主要定位是进行工作监督、落实任务考核。

2八类角色

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平台共提供八类角色,分别为消防总队用户、消防支队用户、消防大队用户、消防监督员、派出所民警、大网格员、中网格员、小网格员。其中消防总队用户、消防支队用户、消防大队用户属于管理层面体系角色,派出所民警、大网格员、中网格员、小网格员属于工作层面体系角色,而消防监督员即可归于管理层面体系,也可归于工作层面体系,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通过不同层面不同级别与各个角色的实名对应,建立了实名制大、中、小三级网格及相关辅助监管级别,明确了各级别负责人的工作、监管责任,落实了“人员定岗、监管定位、责任定格”的管理要求。

3任务驱动

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平台其工作体系的亮点之一为任务驱动模式。为了促使工作体系常态化运转,平台为体系中的各个角色设计了任务驱动的工作模式,使得体系的每个层面、每个级别、每个环节、每个角色都能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推动体系运转。其中,消防总队、支队、大队主要为工作监管,包括年考核、月考核、周考核、日考核等不同形式;消防监督员主要为每季度1次的消防指导任务;派出所民警主要为每季度1次的消防指导任务和按需进行的隐患处理任务;大网格员主要为每季度1次的消防例会任务和消防宣传任务;中网格员主要为每月1次的消防例会任务、消防宣传任务和按需进行的隐患复查任务;小网格员主要为每周2次的消防检查任务、每周1次的消防宣传任务和按需进行的信息采集任务。

4信息流转

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平台其工作体系的另一个亮点为信息流转模式。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中,以小网格员的消防检查、中网格员的消防复查、派出所民警的隐患处理为主线,以小网格员、中网格员、大网格员的消防宣传,中网格员、大网格员的消防例会,消防监督员、派出所民警的消防指导,以及各级督办任务为辅助。信息流转由平台自主发起,主线任务通过小网格员主动检查,中网格员事后复查,派出所民警最终处理的流程实现闭环,保证了消防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辅助任务同样由平台自主发起,不同角色的不同类型任务,经平台的智能分类、自动流转,流程相关人员按需有序进行处理,既保证了任务流转的高效性、实时性,也保证了各类任务的闭环。

5结束语

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平台所承载的工作体系,以两个层面六个级别为主要架构,以八类角色为工作主体,以任务驱动和信息流转为体系引擎,通过平台的任务自动派发,提醒实时推送,信息分类流转,记录合理闭环,最终形成了“层级明细、权责清晰、制度完备、责任可溯”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

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平台已在安徽省全面推广使用。通过平台管理了全省大网格1583个、中网格12551个、小网格21137个。到目前为止,平台共完成火灾隐患整改逾40万处,各类基础信息录入近30万条。平台应用以来,大量火灾隐患的查处整改,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水平,降低了社会单位发生火灾的概率及火灾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为社会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创造了更为安全的环境条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消防检查及宣传、会议、指导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营造了更为浓厚的平安城市建设氛围,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汪大光.“一格多员”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3,13.

[2]陈雪刚.城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2,28(10).

[3]朱芳,冯伟明.高校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8).

[4]陈秀勇.浅谈如何落实社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J].法制与社会,2012,7.

[5]冯发勇.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13,2.

[6]李卓,汤华丽,刘晓.社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瓶颈问题和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5.

[7]张勇.探索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8.

[8]刘孝君.探讨如何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J].科技创业家,2013,3.

[9]廖奇.完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的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