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55:49

农业保险工作总结篇1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5年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__财金〔2015〕20号)文件精神,我县2015年继续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深入开展,县政府以__府办函〔2015〕20号文件明确各乡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目标任务以及人员机构配置。为给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我公司因地制宜在全县设立了4个乡镇营销服务部、20个乡镇保险服务站、194个村级保险服务点和12个社区保险服务点,并精心挑选了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群众支持率高的、责任心强的人员担当部站点负责人。同时公司专门设立农险部,配备人员和车辆,下面服务部、服务站配备了电脑、扫描仪、照相机等设施,真正做到了具体工作有人抓,衔接工作有配合,管理工作有组织的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这些都为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015年是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第九个年头,为将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及时准确更深入地传达给全县人民群众,我县一方面多次组织乡镇分管领导和部、站、点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达到了"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效果,另一方面利用承保、理赔契机走村到户进行农业保险宣传,将印制的宣传册、宣传单及其他宣传资料分发给农民群众,并耐心细仔讲解农业保险政策,使党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得到广大农户的支持与好评,促进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为做好2015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我们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保险公司将工作细化量化,严格按照"三必须"(即必须出据保险单、必须保险费收取到户、必须保险理赔款到卡)原则办理业务。承保工作结束后,各公司将各乡镇承保情况汇总表及县级匹配资金申请送财政部门审核,审核无误后,财政部门及时将匹配资金拨付到各公司。通过大力宣传和通力协作,全县圆满完成了水稻承保面积21.41万亩,玉米承保面积12.71万亩,油菜承保面积12.65万亩,马铃薯承保面积21.54万亩,能繁母猪承保3.42万头,育肥猪承保29.55万头,森林承保49.21万亩的承保任务。

农业保险工作总结篇2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决定,做好2009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建立健全我区农业抗风险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浙政发〔2009〕26号)精神,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区委“构建黄金主轴,推进富民强区”的战略部署,以保护农户灾后恢复生产能力为出发点,以保大灾、保大户、保主要品种为重点,以“共保经营”为主要方式,坚持政府推动、农户自愿、市场运作的机制,逐步扩大参保品种、参保对象和保险责任范围,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不断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使全区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品种大户参保率70%以上,自选品种参保率60%以上,参保品种农业增加值占全区农业增加值的60%以上,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创业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二、保险的品种、范围

1、参保品种:根据省政府关于保险品种的选择规定,结合我区农业产业风险防范的实际,2009年我区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品种分别是能繁母猪、生猪、水稻、油菜。

2、参保范围:能繁母猪全区统保,存栏生猪50头以上或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的农户,水稻全区统保,油菜5亩以上农户。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为自建基地或与农户紧密联结的生产基地实行统一投保,鼓励农民业专业合作社为社员统一投保。

三、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

(一)加大保费补贴力度。中央、省和区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对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保费补贴。

1、水稻、油菜保费财政补贴90%。由中央、省、区财政分别承担35%、45%、10%。

2、生猪保费财政补贴65%。由省、区财政分别承担39%、26%。

3、能繁母猪保费财政补贴80%。由省、区财政分别承担60%、20%。

(二)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责任5倍封顶方案。全省农业保险赔款在当年农业保险保费2倍(含)以内的,由共保体承担全部赔付责任;赔款在当年农业保险保费2—3倍(含3倍)的部分,由共保体与政府按1∶1比例承担;赔款在当年农业保险保费3—5倍(含5倍)的部分,由共保体与政府按1∶2比例承担。政府承担的超赔责任由省与区财政按比例分担。农业保险赔款总额超过当年农业保险保费5倍的情况下,实行先预摊、再年度结算,其中政府承担的预摊超赔责任,由省与区财政按二八比例执行。在保险年度末统计全省全年总赔款后,再按全省范围内5倍封顶的要求,实行封顶系数(全省农业总保费×5/全省总赔款)转换后统一结算。

四、切实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农业防范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农业稳定发展,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各镇乡(街道)要高度重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内容。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定损理赔小组,由分管领导和保险企业业务人员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相关业务人员和协会代表为成员,共同做好责任界定、现场查勘和定损工作。如定损理赔产生争议难以统一意见,由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指派专家组调处和仲裁。

农业保险工作总结篇3

一、指导思想

基层文明执法专项活动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认真查找和清理我区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广泛开展文明执法、便民维权活动,进一步强化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和行风建设工作,为经济建设顺利发展营造出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任务

按照市人口计生委《关于贯彻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开展基层文明执法专项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开展好专项活动的通知》的指示精神,全区人口计生系统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区人口计生委要组织全区基层人口计生执法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国家人口计生委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人口计生委开展好基层文明执法专项活动的通知具体要求,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全体执法人员的思想认识,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各街道计生办要在辖区内广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和便民维权的社会宣传活动,公布群众监督电话,公开依法行政的政策和程序,树立人口计生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认真查找并解决突出问题

对照国家专项活动方案中提出的要解决的七个方面问题,认真查找我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各街计生办应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查找。一是在解决群众办事难,行政效率不高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办理生育服务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户籍地婚育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计划生育证明方面是否能够方便群众,是否存在程序繁琐、互相扯皮等现象;计划生育政务是否能够公开、公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在办理二胎审批工作中是否能够做到政策公开,是否方便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查找在能不能够及时准确地向被审批户通报二胎生育政策和二胎审批程序,避免不必要的政策外生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在是否能够落实市、区、街三级制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查找在落实对流动人口实行免费技术服务方面存在的差距。四是在行政执法程序、行政执法文书不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查找及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三)准确及时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各街要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的社会宣传工作,做到政策、程序、条件三公开;进一步推进便民维权工作,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便民维权措施,在解决行政执法存在问题的同时,建立文明执法、便民维权的长效机制。

三、组织领导

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成立了以委主任任组长的专项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开展这次专项活动,区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管理科负责专项活动的日常工作。各街要成立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并确定专人负责对专项活动的组织领导。

四、实施步骤和有关要求

按照人口计生委的要求,此次专项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开展。

(一)宣传动员阶段(5月份)

制定本街专项活动方案;做好本地区的宣传发动工作,创造有利环境,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自查和清理阶段(6月-7月)

各街要结合专项活动所确定的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查找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做到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同时要广泛开展征求群众意见活动,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三)整改和建章立制阶段(8月份)

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等形式,明确整改方向和重点,制定整改措施,按照整改措施的要求进行整改。

(四)抽查和总结阶段(9月-10月)

在此期间国家、市、区三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对本次专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采取召开群众座谈会、查阅相关文件、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街要在8月31日前报送专项活动总结,区人口计生委将在9月上旬对各街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

市保险行业协会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意见

更新时间:今年-2-2

发展农业保险,对转移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连续5年来的中央1号文件、“十一五”规划以及《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都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市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苹果、蔬菜生产基地,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今年11月9—11日的一场暴雪,全市有32万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7亿余元。其中,农业方面损失4亿余元。全市共倒塌日光温室3300余个、大棚6900余个,使菜农蒙受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到今冬明春全市蔬菜的市场供应。开展农业保险,有利于减轻农民因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强农民的生产自救能力,促进农业稳步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运城的紧迫要求。为进一步促进运城农业保险快速发展,服务运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局,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农业保险体系

建立我市农业保险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各级政府和各保险机构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及农民灾后自救能力为总体目标,以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农业保险制度,把农业保险引向农业生产、农村经营,努力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拓展重要粮、油、棉、果、蔬菜作物保险和大宗畜禽产品保险的覆盖面,切实为农民办实事。增强农民防范风险意识,逐步扩大保险品种,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二、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农业保险发展规律

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涉及面广、难度大,应通过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促进我市农业保险健康发展。深入调查研究是准确开拓市场、合理规划发展的重要前提,各保险机构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区域分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和基层机构进行调研,把握农业保险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选择符合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政策,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且具有一定品牌优势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家禽家畜以及蔬菜大棚、大型养鸡场、养猪场等农业设施,确定本公司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市场定位,探索自身开展农业保险的模式和方法。真正了解广大农村居民的保险需求、实际购买力和缴费习惯,认真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积极向上级公司汇报,努力争取在产品开发、销售方式、费用倾斜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为本区域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赢得政策支持。

三、当好保险参谋,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部门支持

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各级各部门要把农业保险列入议事日程,各保险机构要加强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沟通和协调,要主动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保险工作情况,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发扬“服务大局、勇担责任、团结合作、为民分忧”的行业精神,发挥风险损失补偿和防灾防损的功能,为地方政府出主意,当参谋,积极参与应对突发灾害的处置。切实贯彻“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全局”的保险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县域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风险保障需求,努力扩大保险覆盖面,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地方公益事业,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分忧解难,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部门支持。

四、着力产品创新,不断拓宽服务农业领域

农业保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保险公司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大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创新经营”的总体思路,应认真研究政府、企业和农户的风险保障需求,遵循“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理赔便捷”的原则,加大保险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力度,不断拓宽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安农、支农、促农方面的作用。

要继续推进农业保险试点。积极为我市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提供覆盖面广、保险费率低的农产品基本田间保险。以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在苹果、蔬菜、烤烟、生猪、林木等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效益品种上开展种养殖业保险试点。紧密结合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不断丰富农业保险产品服务体系为我市农业风险提供全面保障。

五、拓宽销售渠道,建设农业保险营销网络

加强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建设。有条件的保险公司,在机构健全、内控完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拓展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将农业保险服务关口前移到涉农一线。在经济发达、保源充足、潜力较大的乡(镇)、村先行搞好试点,然后辐射周边乡(镇),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要针对农业保险业务特点,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业绩考核机制,切实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六、提升服务品质,健全客户服务体系

各保险机构要坚持规范经营,做到惠农政策公开、承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管要求公开和承保到户、定损到户和理赔到户。要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对防灾防损防疫工作的投入,为农民提供防灾防疫、风险管理、产品信息等增值型服务,帮助农民提高抗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市场特点、行之有效的客户服务制度,使保险能够扎根于农村,能为农民提供长远服务。在保证风险管控的前提下,从方便客户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客户回访制度,做好保险咨询等服务工作,简化承保、理赔程序。实行省级集中理赔的保险机构,要确保理赔服务快捷方便。牢固树立诚信经营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力度,保证业务经营和数据的真实性。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诚信理念,坚决杜绝误导、欺诈客户问题的发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营造农业保险发展的良好环境。

农业保险工作总结篇4

关键字:天然橡胶;风灾保险;需求;Logit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6.1文献标识码:a

农业是弱质产业,易于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保险是行之有效的农业生产风险管理工具。国家通过农业保险补贴方式给予农民支持是wto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政策。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连续将农业保险的发展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加以强调。全国也掀起了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的高潮。2007年,海南省同时出台了《关于建立海南省农业保险体系的意见》和《2007年海南省农业保险试点方案》。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天然橡胶树风灾保险为试点险种之一。初期的天然橡胶树风灾保险主要在海南农垦下的各植胶工场开展,后尝试让胶工自愿参保。随着天然橡胶价格上涨和国营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国营天然橡胶种植大规模发展,2011年海南农垦植胶面积约为353万亩,国营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约为330万亩,国营橡胶种植规模已经占据全省橡胶种植规模的半壁江山。国营天然橡胶胶工是天然橡胶风灾保险的一大需求主体,但根据前期调研收集的信息来看,国营胶工对天然橡胶风灾保险的需求水平极低,大多数农户甚至对风灾保险闻所未闻。天然橡胶是长期作物,海南又属于台风灾害高发地区,天然橡胶一旦遭受台风灾害,损失大且弥补损失所需的时间长。提高国营农户的橡胶树风灾保险有效需求既是促进国营天然橡胶产业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橡胶树风灾保险发展的前提。找出影响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又是提高国营农户对橡胶树风灾保险需求的前提。

2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向来是农业保险研究的重点,根据以往研究的方法和经验,大致可以将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分为:农业风险的管理方式、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受教育程度、国家扶持力度、务农年限、对农业风险的认知、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心理因素等。在以前研究者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本位结合天然橡胶生产的特点,选择以下10个变量作为影响胶工对天然橡胶风灾保险补贴需求的解释变量:调查对象年龄(aGe)、性别(SeX)、家庭成员数量(mem)、从事天然橡胶生产时间(YR)、文化程度(CUL)、天然橡胶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inC)、种植数量(pn)、遭受风灾频率(FRQ)、是否得到灾后补贴(SUB)、对天然橡胶风灾保险了解程度(UnD)。

根据文献归纳的结果以及调研的实际情况,模型中变量的设定如下:

变量名称标识变量定义预期作用方向

年龄aGe调研数据(岁)待定

性别SeX0=女,1=男待定

家庭成员数量mem调研数据(人)+

从事天然橡胶生产时间YR调研数据(年)待定

文化程度CUL0=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中专+

橡胶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inC0=很小,1=不大,2=一般,3=较大,4=很大+

种植数量pn调研数据(株)+

遭受风灾频率FRQ0=很小,1=不大,2=一般,3=较大,4=很大+

是否得到灾后补贴SUB0=没有,1=有-

对天然橡胶风灾保险了解程度UnD0=完全不了解,1=不了解,2=听说过,3=了解,4=完全了解+

购买意愿pw0=不愿意,1=愿意待定

选择上述变量的理由如下:

1、年龄(aGe)。年龄较大的胶工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可能会降低购买橡胶树风灾保险的可能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有可能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越长,对台风灾害损失的感受也越深,更希望能通过保险来分散风险。

2、性别(SeX)。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对于风险的看法是不同的。但现在尚未有任何数据说明性别对胶工购买风灾保险有确定影响。

3、家庭成员数量(mem)。胶工家中家庭成员数量越多,尤其是未成年人越多,生活花费造成的负担也会越重,台风灾害对家庭的影响越明显,因此购买橡胶树风灾保险规避风险的可能性越高。

4、从事天然橡胶生产时间(YR)。从事天然橡胶生产的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抵御各种灾害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购买橡胶树风灾保险的可能性会下降。

5、文化程度(CUL)。文化程度越高,对橡胶树风灾保险的理解也就越深刻,会更容易正确认识橡胶树风灾保险的作用,对橡胶树风灾保险的需求起正向推动作用。

6、天然橡胶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inC)。一般情况下胶工对橡胶树风灾保险的需求与收入水平成正比,因为收入水平越高,可支配的收入也就越多,购买风灾保险的能力也就越强,但张跃华等(2005)研究表明,当收入水平初始值低的时候,这种正影响是存在的,但是当财富的存量超过一定点的时候,农业保险需求是呈下降趋势的。所以在研究中,作者采用天然橡胶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来反映橡胶生产收入对胶工家庭的重要性,如果该比例较大,则说明当胶工因台风灾害遭受的经济损失对其生产及生活的影响会很大,因此也就更容易购买橡胶树风灾保险。

7、种植数量(pn)。胶工家中种植的橡胶树数量越多,在风灾中受到的损失也会越大,为了避免较大的经济损失,可能会更倾向于都买风灾保险。

8、遭受风灾频率(FRQ)。风灾发生的频率越大,橡胶树遭受的破坏也就越大,胶工的损失也就越大,因此胶工更愿意通过购买橡胶树风灾保险保障收入。

9、是否得到灾后补贴(SUB)。如果胶工在遭受台风灾害后可以从其他地方获得补贴,就可以抵消一部分或者全部损失,那么胶工自然没有购买橡胶树风灾保险的理由。

10、对天然橡胶风灾保险了解程度(UnD)。胶工对天然橡胶风灾保险的了解越详细,信息约完全,通过购买风灾保险来规避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海南省国营农场胶工天胶风灾保险意愿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海南省内5个国营农场,所调查的农场属于海胶集团或海南农垦,其中海胶集团自2009年之后统一参加了中国人保的橡胶树风灾保险,样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发放问卷总计400份,回收400份,经整理后得有效问卷392份,有效样本率为98%。被调查者中有153人愿意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占总人数的39.03%;有239人不愿意参加,占总数的60.97%。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胶工中,65.2%为男性,34.8%为女性,82%的胶工年龄在40岁以上,说明国有农场中胶工一般以中年男性为主。胶工家中一般有4-5口人,占调查家庭总数的77.2%。

五个国营农场中82.8%的胶工从事橡胶生产超过10年,49.4%的胶工超过20年,具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较低,77.1%的胶工为初中及以下文化,只有22.9的胶工为高中或中专文化。对于胶工的家庭收入情况,有60.4%胶工认为橡胶生产收入并没有在家庭总收入中占据比较大的比重,家中经济收入主要还是要靠胡椒、荔枝、槟榔等自营经济;而有39.6%的胶工认为橡胶生产收入占据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较大或很大。

国营农场中胶工拥有的橡胶树数量普遍较大,其中81.8%的胶工至少拥有600株橡胶树,绝大多数为承包的国营橡胶树,基本已经全部开割。胶工承包的国营胶数量分布比较平均,承包600-700株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42.5%。对于这几年胶园遭受台风灾害的情况,57.6%的胶工认为胶园所在地区发生风灾的频率很大或较大,81.8%的胶工在近5年来至少遭遇过1-3次风灾。

根据大多数胶工反应,只有2005年达维台风之后,部分胶工曾经收到过救助金或实物救助(如大米等),而在其他时间,风灾之后基本没有任何补贴或救济。农场一般做法是在风灾之后根据橡胶损失情况,相应降低当月产胶定量,减轻胶工负担。

农场80.4%的胶工不了解橡胶树风灾保险。听说过的胶工中大多数也是通过农场或基地分公司的干部了解到的,只有很少人是通过保险公司,由此可以看出,保险公司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向农户传递保险信息,宣传工作做得很不到位。此外,给胶工承包的国营橡胶树全部由分公司或农场统一购买了1年的橡胶保险,在发生大的风灾损失时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但只有14%的胶工表示知晓此事。家中有自营胶的胶工全部都没有为自营的橡胶树购买风灾保险。

4愿意参加保险的实证分析

本研究使用了eV1ews6.0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将所有10个解释变量代入Logit模型进行模拟计量,得到结果如表1:

表1胶工参加天然橡胶风灾保险的Logit模型回归结果

变量名称回归系数标准差Z值

常数项(C)1.67812.37891.079

年龄(aGe)*-0.03950.0479-1.602

性别(SeX)-0.34220.4121-1.238

家庭成员数量(mem)**0.17120.04362.031

从事天然橡胶生产时间(YR)**0.01900.00812.378

文化程度(CUL)**0.42350.02022.153

橡胶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inC)**0.09390.01782.221

种植数量(pn)*0.00030.00011.704

遭受风灾频率(FRQ)**-0.33850.1714-2.198

是否得到灾后补贴(SUB)0.28980.35410.523

对天然橡胶风灾保险了解程度(UnD)**0.10870.08502.026

注:**,*分别表示在5%、10%水平上显著。

回归结果显示,除了变量SeX和SUB的Z值分别为-1.238和0.523,大于90%的显著性水平,其他结果基本符合之前的预期。胶工的家庭成员数量、文化程度、橡胶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对天然橡胶风灾保险了解程度与胶工参加橡胶树风灾保险的意愿成正比,系数分别为0.1712、0.4235、0.0939和0.1087,其中胶工的文化程度对决策做出的影响最大,但是胶工对天然橡胶风灾保险了解程度却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胶工最终是否参加保险,这正说明了胶工不参加橡胶树风灾保险并不是由于其对保险认识不足,而是由于其他外部因素抑制了胶工对风灾保险的需求。胶工遭受风灾的频率与胶工参加橡胶树风灾保险的意愿成反比,这与预期结果相违背,也不符合常理,但结合调研的具体情况可以发现,胶工中的绝大多数对橡胶树风灾保险的需求都是很低的,不愿意购买的胶工大多认为风灾对自家橡胶树造成的损失不是很大,而愿意购买的胶工中又有部分不认为遭受的风灾频率很大,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结果。这种反常的结果也证实了上面所得到的结论,即风灾的多少和胶工对橡胶树风灾保险的认识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购买风灾保险的决策,而在其他地方另有原因。

胶工的年龄、从事天然橡胶生产时间和橡胶树种植数量对胶工是否参加风灾保险的决定的影响并不是很强,这也与本文一开始的预期有所出入,这是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结果。绝大多数年轻胶工并不以橡胶生产作为主业,他们还有如槟榔、胡椒、荔枝等兼营收入,风灾对橡胶树的损害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家庭收入水平,因此对橡胶树风灾保险的需求也就不是很强烈。胶工从事天然橡胶生产的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对台风造成的灾害的认识也就越清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充分了解橡胶树风灾保险在抵御风灾损失上的积极作用;但是,经验越丰富的胶工抵御各种灾害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购买橡胶树风灾保险的可能性也会下降。胶工家中种植橡胶树的数量越多,家中经济情况也相对较好,抵御灾后经济损失的能力也就越强,由于橡胶树种植面积较广,而风灾造成损失的区域相对集中,较多的种植数量可以将风险分散在较广的种植面积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灾损失的集中度,所以家中种植数量多的胶工对橡胶树风灾保险的需求并不一定强烈。

通过对海南省橡胶树风灾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根据影响因素的大小,影响胶工购买橡胶树风灾保险的因素依次是:胶工的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数量、天然橡胶风灾保险了解程度以及橡胶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

5结论与启示

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要想提高国营农场天然橡胶风灾保险的覆盖率,首先,要提高农场胶工的文化程度,深入培养年轻胶工;其次,要对不同家庭成员数量的胶工家庭针开展不同形式的参保方式,对于成员较多的家庭而言,可以适当地给予较多补贴等;再次,各农场和保险公司更应该通力合作,加强对胶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灾保险知识的宣传,扩大胶工对其的了解度和满意度;最后,应该进一步提高胶工从橡胶生产中获得的收入,增加其参保的经济基础。要想胶工参加天然橡胶风灾保险,不仅需要保险公司和国营农场的不断努力,还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风灾保险的财政投入,在照顾保险公司和国营农场的同时,向胶工个人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

参考文献

[1]陈林艳.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07

[2]赵健东,冯庆水.安徽省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11):8-12

[3]符方雄.海南农垦橡胶树风灾保险分析[J].中国热带农业,2009(5):16-17.

[4]李隆伟,许能锐,张德生.海南国有橡胶树风灾保险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1(12):14-18

农业保险工作总结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农业、乡村和农民抵挡天然灾祸和不测事故风险的才能,有序、有力、有用推进2012年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创新财务支农方法,逐渐健全规范有序的农业保险长效机制。

二、首要内容

(一)保险品种、补助方法

1.保险品种:2012年我区继续开展水稻栽种、能繁母猪、“两属两户”农房保险等3个险种。

2.补助方法:中心和省、市、区财务经过保费补助的方法,指导和鼓舞农户、龙头企业和乡村专业协作经济组织自愿参与保险,加强抗风险才能。

(二)保费补助规范、费率及保险金额

1.水稻保险:保险金额为每亩200元,保险费率7%,每亩保险费14元。其中:中心财务承当40%,每亩5.6元;省财务承当25%,每亩3.5元;区财务承当10%,每亩1.4元;农民承当25%,每亩3.5元。

2.能繁母猪保险:保险金额为每头1000元,保险费率6%,每头保险费60元。其中:中心财务承当50%,每头30元;省财务承当30%,每头18元;农民承当20%,每头12元。

3.农房保险:农房保险对象是“两属两户”(持证的乡村军属、烈属和低保户、涣散供养的“五保户”)的农房,保险金额为每户3000元,保险费率3‰,每户保费9元,其中:省财务承当70%,每户6.3元;市、区财务各承当15%,每户1.35元。

三、工作步调

(一)宣传发起阶段(2012年6月中旬)。召开2012年全区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大会。人保财险支公司经过印发材料、张贴口号、在新闻媒体开发专栏等多种宣传方法,普遍宣传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的主要意义和政策内容,把党和县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各街镇场区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专人负责,做好进村入户宣传工作,加强广大农民群众的保险认识和风险防备认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保的积极性。

(二)组织施行阶段(2012年6月30日—7月30日)。区财务、农业、民政、畜牧、气候等部分要结合各自职责做好摸底查询工作,相关数据要实时供应给人保财险支公司,为保费补助测算供应根据。人保财险支公司要组织专班深化各街镇场区、龙头企业和乡村专业协作经济组织,协助做好参保服务工作。保险收费由各街镇场区组织、村委会负责详细施行,各村将农户分户投保清单交由农户签字确认,并在收齐农户应交的保费后,一并交给人保财险支公司,人保财险支公司要迅速出具保险单和保险凭证,协助村委会将保险凭证发放到投保农户手中。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9月初)。各街镇场区、各有关部分以及人保财险支公司对开展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进行总结,并将有关状况报区人民县政府。

四、保证办法

(一)增强组织指导。对区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指导小构成员进行调整,由区人民县政府分担指导钟爵一任组长,区人民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志军、区农业局局长张辉平、人保财险支公司总司理姚福洲任副组长,区农业局、区财务局、区民政局、区畜牧服务中心、区气候局等部分和人保财险支公司及各街镇场区分担负责人成员,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黄保华任办公室主任,详细负责全区“三农”保险的组织协调工作。各街镇场区、各有关部分和单位要高度注重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将其归入主要议事日程,成立响应工作专班,明确专人负责,积极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区人民县政府办公室要增强检查督办,按期传递工作发展状况,保证此项工作在7月底前完成。

农业保险工作总结篇6

一、充分认识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抗风险能力仍比较薄弱,农民“因灾致贫”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随着农业专业化、设施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加快建立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已刻不容缓。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符合广大农民群众多年来的心愿,有利于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村社会;有利于改革农业补贴方式,主动接轨wto规则实施“绿箱”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村经营主体资金融通能力,进一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有利于改进救灾救济方式,建立市场化的新型防灾防损机制。为此,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重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把它作为我市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并积极推进落实。

二、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参保者灾后能迅速恢复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稳定农村社会为目标,以确保政府有支持、农民得实惠、商保公司可持续经营为着眼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二)经营形式及保险范围、对象与方式

1.经营形式。参照省定的经营方式,组建“宁波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以下简称“共保体”)。受共保体的委托,首席承保人为中国人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慈溪支公司,承担具体业务经营。共保体经营范围为农险、以险养险、涉农险三类,实行“单独建账、独立核算、盈利共享、风险共担”。具体办法为,由市政府统一公布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目录,对进入目录的农产品参保实行财政补贴,原则上多保多补、不保不补。共保体章程和农险条款、费率的制定及修改等须按规定程序报批,商宁波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确定。

共保经营试点时间为三年。

2.保险范围、程度。根据省里确定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产品目录和“1+*”模式自行选择的要求,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实际,试点阶段确定水稻、大棚蔬菜、生猪、鸡和鸭等5个保险品种;今年先行实施水稻、大棚蔬菜和生猪3个品种,明年对5个品种实行全面推开。

按照“低保障起步、保大灾为主”的要求,以大灾如台风、洪水、传染性疫病等为主要保险责任,实行低保额的初始成本保险。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对同一品种实行不同档次的保险费率及相应的保额,由参保者自愿选择。保障程度原则上以补偿承保对象的物化成本为主,以保障农民灾后恢复生产为出发点。

3.参保对象、方式。参保对象为列入保险范围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养专业大户。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自建基地或与农户紧密联结的生产基地实行统一投保,鼓励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其成员统一投保,鼓励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以村为单位联户投保。

(三)财政补贴、资金筹措及风险管理

1.财政补贴。对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目录的参保对象,财政均给予50%的保费补助。财政对共保体结算实行“按实补贴,一年一结”。

2.资金筹措。宁波市与慈溪市两级财政根据省定的分担原则,安排专项资金:保费补贴和当年度5倍以内由政府承担的超赔责任,按“四六”比例分担;当年度5倍以上的超赔责任,按“二八”比例分担。财政承担的保费补贴及超赔责任的款项均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应对今后巨险可能带来的政府超倍责任,两级财政对预算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每年结余部分资金及时转入专户,用于以后年度的“以丰补歉”。

3.风险管理。在试点阶段,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5倍封顶方案,承担在此以内的保险赔付责任。以我市为核算单位,建立共保体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专户。原则上所有农险业务和经核定的以险养险业务,均纳入共保体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专户管理。农险赔款在当年农险保费的2倍以内,由共保体承担全部赔付责任;赔款在当年农险保费2—3倍的部分,由共保体与政府按1:1比例承担;赔款在当年农险保费3—5倍的部分,由共保体与政府按1:2比例承担。

当年农险赔款总额超过当年农险保费5倍的情况下,超赔责任由宁波与慈溪市政府按“二八”比例承担。

4.理赔支付。共保体必须按规定及时向农户支付农业保险赔款。赔付分两次进行,先由共保体向农户支付50%的预付赔款,再在保险年度末统计全年总赔款后,进行个案清算。全年总赔款在全市农险保费的5倍之内,则按核定的赔款扣除预付赔款后全额支付;若全年总赔款超过了全市农险保费的5倍,则个案赔款额为:核定赔款额乘封顶系数,减扣预付赔款额。在操作中,要实行保单明示,即对“全年总赔款在农险保费5倍以内按核定损失全额赔付,超5倍以上按年终核定比例赔付”的理赔责任进行明列,并要求参保农户签字使其有法律效力。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事先解释工作要做细,确保农民充分了解参保信息。

5.理赔小组。各镇、街道均应建立定损理赔小组,由经济发展办(农办)分管农业负责人和保险企业业务人员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相关业务农技人员为成员,共同做好责任界定、现场查勘和定损工作。市建立由相关专家组成的核损理赔调处小组,核实不服定损理赔小组认定的理赔数额,调处各地定损理赔过程中的争议。

三、配套措施及“以险养险”

(一)配套措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与农村信贷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把是否参保作为享受信贷支持、各类政策性扶持的重要条件,如对参保农户,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担保有限公司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行优先担保;与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依托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联动机制,带动广大农户团体参保;与农技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基层农技队伍渗透到农村的网络优势和技术优势,协同代办理赔定损和防灾防损等工作。

(二)落实以险养险措施。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和本市实际,决定自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之日起,所有政府投资(包括财政融资等)的基建性项目均办理“以险养险”保险业务,该业务由“宁波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承保。今后视农业险种增加和共保体亏损等情况,相应增加或调整以险养险品种。在加强引导和参保者自愿的前提下,支持共保体开发农村建房险等其他涉农险业务的发展。

农业保险工作总结篇7

从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上看,吸纳他们最多的是职业风险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在建筑行业中有很多公司为了赶工期,忽视必要的安全防范,从而造成了一起又一起的工地意外事故。而农民工因工受伤或死亡之后却得不到适当的赔偿,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农民工并没有与公司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和参加工伤保险,一旦意外事故发生后,也很难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因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职业安全与工伤保险问题已成为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我们以文登区实际情况为例,分析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现状。

一、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基本情况

参保情况:文登区2011年参加工伤保险的总人数为66919人,其中农民工为45503人,占参保总人数的68%;2012年参加工伤保险的总人数为69482人,其中农民工为49333人,占参保总人数的71%;2013年参加工伤保险的总人数为68424人,其中农民工为51181人,占参保总人数的75%;2014年截止到5月底参加工伤保险的总人数为70909人,其中农民工为54480人,占参保总人数的77%,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文登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和比例呈逐年上涨趋势。

工伤认定情况:文登区2011年认定工伤884起,其中伤者为农民工的604起,占工伤认定总数的68%;884起工伤中因工死亡的12起,其中农民工为8起,占因工死亡总数的67%。2012年认定工伤803起,其中伤者为农民工的575起,占工伤认定总数的72%;803起工伤中因工死亡的为10起,其中农民工为7起,占因工死亡总数的70%。2013年认定工伤802起,其中伤者为农民工的597起,占工伤认定总数的74%,802起工伤中因工死亡的为17起,其中农民工为12起,占因工死亡总数的7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七成左右的工伤者和因工死亡者都是农民工。

二、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现状分析

总体来看,农民工个人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有喜有忧:喜的是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逐年上涨;忧的是仍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工尚未参加工伤保险。对25个用人单位及部分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对能够切实保障自身权益的工伤保险需求迫切,但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认知程度还有待加强,而且农民工与雇主对缴纳工伤保险费也存在分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农民工劳动关系所在的用人单位存在地区差异性,严重影响工伤保险的参保情况。威海市属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同时政策法规相对完善,政府职能部门监督有力,故当地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积极性很高,工伤保险的执行情况较好,农民工参保率高达80%以上(本地户籍农民工要求缴纳五险,故参保率不能达到100%)。但其他地区的来威企业中,仍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农民工的工伤参保率较低,逃保、漏保现象严重,再加上农民工参保意识薄弱,在工伤事故频发的建筑业、采矿业等高风险行业,事故发生后农民工很难得到应有的工伤赔偿。

在经过层层转包的建筑行业,包工头所雇佣的工人劳动关系难以认定,严重影响工伤保险的参保质量。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施工工程层层转包现象普遍,包工头所雇佣工人的劳动关系则难以认定。人社部发〔2013〕34号文件明确规定: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由该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依法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按照上述规定,经过层层转包、分包的包工头所雇佣的工人可以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人民法院不支持上述劳动关系的存在,往往按雇佣关系处理,而农民工大多为农村户口,施工企业按照农村标准所付赔偿相比工伤保险赔偿标准要低很多。故上述劳动关系难以认定、以及赔偿标准问题,是建筑行业企业逃避参加工伤保险的主要原因。

企业有意隐瞒工伤事故,导致农民工无法得到应有的工伤赔偿。由于很多地方规定,工伤事故发生较少的企业下一年可以酌情降低保险费率。同时我们从经办的众多案例得知,很多企业出于各地方下达的安全生产指标的限制,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也不报告。在工伤保险事故发生后,一些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没有履行《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义务,而是极力私下赔偿解决。

工伤保险争议处理程序复杂,使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及时保障。由于工伤认定的法定程序漫长,相关法律规定存在漏洞,对农民工工伤案件的处理就出现了拖延现象,很多案件甚至会延长至两到三年的时间。如果受伤农民工未能与用人单位就工伤待遇协商一致,等待他们的将是工伤认定、工伤鉴定、仲裁裁决、司法诉讼等一系列复杂而又漫长的法定程序。更为严重的是,受雇于非法用工单位的农民工,工伤认定在现行法律法规中尚属空白,这类工伤争议的处理情况着实堪忧。

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导致农民工。对于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而言,工伤保险制度在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缺失尤为明显,这直接导致用人单位通过与农民工协商私了解决经济赔偿问题,成为了受伤农民工不得不接受的“现实”选择。

农民工维权意识不强,影响自身对工伤保险的认知。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主动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淡薄,无劳动合同保障,不参加社会保险,导致出现事故后拿不到工伤赔偿;另外文化程度不高使其岗位安全生产素质偏低,再加上企业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促使农民工工伤事故频发。

三、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改进建议

农民工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重视职业康复工作是工伤保险的根本目的所在。我国的工伤保险一直偏重待遇的处理(即工伤补偿),对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没做出明确细致的要求,工伤保险在制度设计上应尽早建立系统有效的工伤预防和伤后康复机制,特别是在工伤预防方面,明确《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保险基金可用承担于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的具体操作办法和费用提取比例。

工伤保险基金运用透明化,监督大众化。按照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应提留一部分准备金(5%左右),准备金的运营可以采取商业保险模式由社保部门自行管理。这样可以节省不必要开支,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当然,如何做到对公众透明,保证基金来源与去向,加强基金管理的透明度问题又成为了农民工工伤保险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农业保险工作总结篇8

一、充分认识建立农业保险体系的重要意义

农业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我省农业保险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一)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是解决长期困扰我省因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农业损失、农民减收等问题的重要措施。我省约60%的人口是农民,80%的土地在农村,33%的生产总值来源于第一产业,农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首要地位和支柱地位。然而,我省台风、洪涝、干旱、病虫害和瘟疫等自然灾害较多,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影响很大,往往一次重特大自然灾害就造成农业损失高达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导致大量农民返贫以及许多农业企业破产倒闭。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实行市场化的灾害补偿机制,对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农民和农业企业受灾损失、减少和防止农民返贫、完善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以及恢复生产、促进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需要为其创造必需的外部环境,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多层次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同时,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才能逐步缓解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大低于城市居民等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

(三)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有利于实现省委、省政府主攻“三低一小”的战略。要解决当前我省“三低一小”的主要矛盾,需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农业是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产业,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保护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经济等方面的作用,能够切实解决农业灾害损失得不到及时有效补偿、农民收入无保障的问题。

(四)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体现。《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这就要求研究制定支持政策,探索建立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改变事后单一的财政补助农业灾害救助模式,将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方式的创新,纳入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

二、建立农业保险体系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根据我省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实际需要、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建立农业保险体系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政府推动、财政支持、保险和信贷联动、农业保险和非农业保险互动(即以险养险)、农民和农业企业自愿投保和必要的强制性参保相配合、保险公司一家独保和多家共保以及农民和农业企业互保合作等方式方法,逐步建立起多个经营主体、多种经营方式、多类保险品种,广覆盖、低保费(额),盈利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业保险体系和运作机制,让农业保险走进千家万户,实现我省农业保险业务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实现上述目标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一)以人为本,大险必保。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开展农业保险的立足点和归宿是保护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府有关部门和各保险公司制定农业保险政策时,应以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取向,开发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保险产品,着力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切实发挥农业保险的支农作用。

(二)低费率,广覆盖。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量和参与率取决于保险费率和财政补助程度,要按照“低费率、广覆盖”的原则,认真测算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对我省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户造成损失、保险公司赔付总额以及财政承担补助资金总额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差别保险费率和财政补助比例,降低保费支付成本,以调动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参保积极性,不断增加农业保险险种和扩大参保对象。

(三)政府引导和支持、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农民和农业企业自愿参保和强制参保相结合。各级政府在建立农业保险体系过程中要始终当好倡导者和推动者,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手段,不断改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农业保险提供必要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克服农业保险运行障碍以及降低保险公司经营成本和参保人保费负担;保险公司要按照市场规则经营,并对农业保险分险种建账、单独核算、以盈补亏、封闭运行;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农业保险各险种特点和银行信贷与农业保险互动的要求,确定自愿参保和强制参保的对象,保障广大农民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信用体系建设。

(四)建立农业保险发展资金。省、试点市县政府要根据农业保险试点情况,多方筹集资金,分别设立本级政府农业保险发展资金,用于保障我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五)先试点、后推广,量力而行。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是复杂的和需要强大财力支撑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按照上述目标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由易到难,分步实施,逐步到位。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农业保险工作,自2007年起,选择农户有迫切需要的保险险种在有条件的市县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再行考虑加大财政投入、扩大保险险种和覆盖范围,经过5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体系。

(六)明确职责,共同推进。一是按照职能划分明确省直各有关部门推动农业保险体系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二是充分发挥县乡政府在组织、宣传、发动农民和农业企业参加农业保险以及农业保险业务方面的作用;三是省级财政和试点市县财政要将财政投入列入年度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四是保险公司要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五是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村信贷担保机构等要积极配合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六是各级政府及财政、保监、农业、海洋渔业和保险公司等部门单位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推进我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三、建立农业保险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保险标的。保险标的应当选择符合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政策,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且具有一定品牌优势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家禽家畜、渔船渔具以及容易遭受人身伤害的渔民等。

(二)保险险种。根据农业保险标的在重特大自然灾害中可能造成的损失和伤害情况设置险种,包括农业财产损失保险、渔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船东雇主责任保险等等。具体险种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民实际需要设计,形成我省农业保险特色。

(三)保险范围。根据各市县大宗农产品生产、台风影响规律、险种成熟程度、保险公司经营条件和意向、财政投入资金规模等情况,按照“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分险种合理选择试点市县,逐步扩大到全省范围。

(四)保险方式。根据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大的特点,主要采取多家保险公司按照商定的比例共保某一险种的方式(即共保方式)或一家保险公司独保某一险种的方式(即独保方式)。共保方式按照“单独建账核算,盈利补助共享,风险责任共担”的原则运作;同时,以互保合作方式为补充,依托各类农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互保合作组织,按照“会员自愿缴费,财政适当补助,风险自我管理,基金滚动发展”的原则进行运作。

(五)财政补助。省和市县两级财政按比例安排农业保险发展资金(为了鼓励开展试点工作,试点期间也可考虑全部由省财政负担补助资金)。财政补助方式和金额根据险种特点和参保农民及农业企业经济状况确定,主要包括:保费补贴、保险公司和互保合作组织经营亏损补贴、政府推动工作经费补助、建立农业保险发展资金等。

(六)税收返还。保险公司和互保合作组织开展农业保险缴纳的各项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分享比例,由省和市县全额返还,用于建立农业保险发展资金。

(七)银保联动。为了鼓励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发放支持农业发展的信贷资金,凡是使用贷款的农民和农业企业,应当参加相关险种的保险,理赔资金优先偿还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贷款(银保联动办法另行制定)。

(八)以险养险。为了鼓励保险公司开展风险较高的农业保险险种业务,在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有效措施,将各级财政供养的行政事业单位各类非农业保险业务引向已开展风险较高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建立农业保险和非农业保险互动机制,实现以险养险。

(九)业务协作。为有效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扩大参保面,及时合理赔付,各保险公司和互保合作组织可依托市县农业、渔政渔监等部门和乡镇政府以及基层行业自律组织协同代办和拓展业务(包括协助签订合同、收缴保费、查勘定损、理赔支付等),并按照保险业有关规定支付相关费用。

(十)财务监管。开展农业保险和以险养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设立专户管理业务收支,分农业保险险种单独建账、独立核算、结余滚存、封闭运行,加强成本管理(其中,理赔支出据实核定,管理费用控制在合理比例之内),严格控制费用,提高赔付能力(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十一)风险管理。农业保险发展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主要用于保费补贴和经营亏损补助。农业保险发展资金来源:一是各级财政投入;二是相关税收返还;三是保险公司和互保合作组织的保费提留和部分盈利上缴;四是各类捐赠收入;五是其他合法收入(具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十二)奖惩措施。每年由省财政厅牵头组织对农业保险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评比,对做出较大贡献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单位给予批评。

四、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要决定,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各市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健全组织、加强领导。省级成立农业保险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水务局、省林业局、省气象局、省金融工作办公室、海南保监局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根据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各市县政府按照要求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各保险公司和互保合作组织应当按照本意见的要求,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建立农业保险体系涉及面广、难度大,应通过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我省农业保险健康发展。

(三)精心设计,统筹兼顾。农业保险风险大,要针对农民缴费能力差、财政承受能力弱、保险公司难以长期亏损经营的特点,认真选择保险标的,精心测算保险要素,缜密研究制定保险条款,慎重出台相关政策,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使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愿意参保并缴得起保费、财政投入控制在预算之内、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

(四)大力宣传,强化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农业保险知识宣传工作,使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了解和熟悉农业保险,增强保险意识,提高参保积极性;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保险培训工作,使基层代办、协办农业保险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农业保险操作规程和方法。

农业保险工作总结篇9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中央、省市有关“三农”发展的精神,以全面提升保险对“三农”服务的保障能力为目的,充分调动农村地区现有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切实做好全县“三农”保险办公室的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全县涉农保险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遵照“服务三农、因地制宜、节约成本、保证质量、依法合规”的基本原则,开展“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

二、主要内容

(一)建设目标

在各乡镇(管委会)建立“三农”保险服务办公室,对于条件成熟的乡镇(管委会)可建立“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在行政村建立农村协保员网络。

(二)建设标准

在乡镇(管委会)建立“三农”保险服务办公室,应达到“十个一”的建设标准,即:确定一处办公场所、悬挂一块办公室标牌、配备一套办公设备、制定一套工作制度、建立一套工作台账、设置一个宣传信息栏以及选聘相应的工作人员。

办公场所由当地乡镇(管委会)负责协调解决,在其便民服务中心增设新窗口,以方便群众办理业务;工作人员由所在乡镇(管委会)和人保公司各派驻一名,行政村协保员由当地乡镇(管委会)在各村委会指定;其他办公所需软、硬件设备由人保公司负责配备。该办公室受乡镇(管委会)和人保公司的双重领导。

“三农”保险服务办公室至少要配备一套办公桌椅、固定电话、资料柜及其他办公用品;条件允许的乡镇(管委会),可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要结合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保险承保、理赔等工作管理制度,并悬挂上墙;要将所辖区内农户承保信息、报案信息、理赔信息等分别设置登记簿进行详细登记,建立工作台账;要在办公场所设置“三农”信息栏,及时中央、省、市有关支农惠农政策、开展“三农’保险情况和成效、“三农”保险赔付情况等内容;要做好本辖区内“三农”保险承保、理赔的协调、宣传和服务工作。

三、组织领导

县推进“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由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承担,并负责全县“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的日常工作。

四、时间安排

(一)宣传启动阶段:由县金融办负责完成《县“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各乡镇(管委会)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按照建设标准,制定实施计划,统筹部署、加大宣传,确定办公场所,选聘办公室工作人员。各乡镇(管委会)、人保公司、金融办等相关单位密切配合,迅速启动该项工作。

(二)创建实施阶段:根据确定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标准,完成各乡镇(管委会)“三农”保险服务办公室的建设工作。

(三)总结验收阶段:由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单位进行评估和总结,并迎接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迅速启动。县金融办、人保公司及乡镇政府等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宣传手册等媒介开展保险知识和农业保险政策的宣传工作,让农民充分了解农业保险;通过下乡召开村民农业保险座谈会、编印海报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管委会)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迅速启动“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人保公司要结合我县实际,细化方案,尽快出台“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为农业保险及“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形成“多乡有网点、村村有人员”的“三农”保险服务网络格局。

农业保险工作总结篇10

这次全市农业保险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精神,全面回顾2011年全市农业保险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安排部署2012年全市农业保险工作。刚才,王爱军总经理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11年工作,对2012年工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部署,工作指导思想明确,措施积极稳妥。扶余县副县长王振平代表扶余县政府做了典型经验介绍,他们的经验很好,可操作、可复制、可学习。希望各县(区)以他们为榜样,借鉴扶余县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把2012年农业保险工作抓好。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加大投入,切实做到科学理赔,实现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政府满意,安华满意的社会效果。省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李少坚又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肯定了我市农业保险工作取得的成绩,我市所辖四个县的保费都进入了“千万级”行列。李少坚副总经理对2012年我市农业保险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各县政府要对农业保险公司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领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按照省公司领导的要求,把今年的农业保险工作抓实抓好。

2011年,是我市农业保险工作全面开展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市农作物承保面积达到52.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2.8%,占全市二轮土地承包面积的71.38%,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31.45万公顷,理赔金额达7100万元,赔付率达到48.83%。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过去一年,农业保险在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参保农户是满意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是得益于省安华农业保险公司的正确领导。去年是省公司领导到调研时间最多的一年,也是对赔付力度最大的一年。省安华农业保险公司领导亲自到指导农险工作,制定符合实际的农业保险政策,帮助解决承保和查勘中的具体问题,有效推动了农业保险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得益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扶余县政府对查勘定损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了此项工作及时、准确和高效,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前郭县政府抓住农业保险的主要环节,发挥农经部门的主力军作用,各项工作实现了有序开展;长岭县政府重点发挥农业保险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经办公司、代办机构认真研究农险业务,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乾安县政府对群众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开展调查工作,并最终让农民满意;宁江区政府大力推进承保工作,农作物承保面积比上年翻了一番。三是得益于安华农业保险公司系统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过去的一年,他们认真贯彻执行省、市政府的会议精神,以极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农业保险工作之中,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坚持工作在基层一线,及时为农民兑现理赔,把国家农业保险这项惠农政策落到了实处。四是得益于广大农民保险意识的不断提高。经过几年来的广泛发动和宣传,基层农户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农业保险也让受灾农户得到了实惠,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激发了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也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一是部分干部群众对农业保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差距。有的基层干部将农业保险与其他商业保险一样对待,认为就是企业经营行为,忽视了农业保险的政治意义。甚至错误地认为农业保险是保险公司的事,农民参不参保与政府没关系。二是保险公司服务上还有差距。农业保险涉及面广,农户多,耕地状况复杂,对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加之公司运营时间短,员工经验相对不足,工作中难免出现漏洞,使个别农户造成误解,甚至引发。三是保险业务监管还有差距。受利益驱动,个别地方出现了替保、冒保等骗保行为,个别村有垫保现象发生,这些问题虽然大部分都得到了及时处理,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效果。四是农业保险的全覆盖还有差距。农业保险的种类和保险的品种还比较少,参保的耕地面积还不够大,范围不够宽。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全市农业保险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切实提高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

抓好2012年的农业保险工作,首要问题还是解决认识问题,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解决好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市县两级领导同志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抓农业保险工作,要将这项工作作为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行动。要将农业保险工作作为加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大事来抓,这件事是200万农民的事,是最大的民生,是最保险的民生改善。开展农业保险工作是落实国家的惠民政策,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新机制的需要;是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健康发展的需要;是稳定农业生产,减轻政府财政和社会事务负担的需要;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需要。为此,市县乡政府和基层干部一定要增强抓农业保险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为农业保险工作的全面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要及时足额地安排补贴资金,积极组织农民参加农业保险,全力推进我市农业保险工作深入开展。

(二)要解决好农业保险经办机构的认识问题。农业保险也是政治保险、民生保险、稳定发展的保险。关系到最大群体的切身利益,是大多数人的保险。作为承保单位一定要在全覆盖上加大力度,在提高群众满意度上下功夫,在促进和谐稳定上做文章。特别是安华农业保险公司要教育广大员工不断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始终树立农民群众利益第一位的思想。要自觉的认识到,离开农业就没有农业保险,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就没有农业保险的发展,没有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就没有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要向农业和农村倾斜,保险理赔要向农民倾斜。只有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尝到甜头,农业保险才会有前途。要在工作中不断查找不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树立新时期农业保险的良好信誉。

(三)要解决好广大农民的认识问题。全市各级政府和经办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农业保险是国家的惠农政策,是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要将保费的构成讲清楚,让农民知道农业保险的80%保费是政府承担的,自己只承担20%的保费,其目的就是让农民以较低的保费金额,在大灾之年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讲风险,讲不确定性,讲世界性极端气候,讲最大受益者是农民。让基层干部和农户对国家惠农政策有全面的了解,并充分认识到参加农业保险的必要性,不断提高参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农户参保的覆盖面。

二、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

农业保险事关农村千家万户,事关现代农业建设,各地要切实把农业保险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全市农业保险工作顺利开展。市县两级政府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深入基层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早谋划、早动员、早组织、早实施,尽快制定适应本地的实施方案,切实把今年的农业保险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探索建立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机制,确保各部门能够履行职责,保持上下贯通,运行协调,形成推进农业保险工作的合力。农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当好参谋助手,积极建言献策,保证各项工作任务不打折扣地得到落实。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主动工作,不断破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保证部门间工作步调一致。各级保险经办机构要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机构的工作配合,保证农业保险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抓好2012年农业保险工作,要突出以下五个重点:一是政府引导要到位。今年农险的保费补贴资金各地要及时划拨,农险的组织发动也要立足于抢先抓早。二是部门责任要落实到位。各部门要按照政府的统一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支持农业保险工作顺利推进。三是政策落实要到位。要将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实到户,做到家喻户晓,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或挪用保费资金,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四是服务措施要到位。各级保险经办机构要坚持工作在一线,进村入户了解农民的保险意愿和要求,研究解决农业保险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广大参保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五是新险种推广要落实到位。国家从2011年开始在中西部地区推出了特色农业和农房火灾保险业务,我省2012年也将大力推广,长春地区已经走在了前面,农房火灾保险覆盖面已经达到50%以上,各县(区)要借鉴他们的好经验,把农险和农房火灾保险作为2012年的重点工作加以推广。

三、要认真解决农业保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今天这次会议既是2011年农业保险工作的总结会,也是2012年农业保险工作的动员会,各县(区)要按照会议要求,及早开展农业保险各项组织动员工作,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