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工作小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57:01

档案管理工作小结篇1

一、组织管理

1、局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今年重新调整了局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和档案鉴定小组。明确了一名局领导分管档案工作,配备了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健全了由全局各科室兼职档案员组成的档案管理网络;同时保证了资金的投入,落实了档案业务工作所需经费。

2、制定了司法局档案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将各乡镇司法所的档案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并要求各乡镇司法所严格执行,认真落实。

3、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了《文书档案综合管理办法》、《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等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专人管理,明确了责任,在文件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重要环节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收集齐全、分类合理、组卷科学、归档及时。档案形成永久1件、长期3件、短期1件。

4、安排专人对电子文件进行归档管理,使我局档案管理逐步走向电子化。

二、档案业务建设工作

1、有适宜保管档案的专用库房,能容纳近20年来档案资料,档案专用库房门窗坚固、位置适当,不潮湿、不漏雨,备有温度计、干粉灭火器、空调、电脑等设备保护档案,以确保档案资料无安全隐患。

2、有数量充足、质量较好的档案专用柜架,档案装订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装订。

3、归档文件严格按照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整理归档,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4、将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基建(灾后重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实物档案、电子档案分门别类整理归档,并且归档文件资料齐全,符合规范要求。

5、根据我局实际情况,建立了档案借阅和利用登记制度,完善了《借阅档案文件登记薄》,做到了查阅登记、退档注销等手续齐备。

档案管理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特别是公证档案,在提供证据、查找合同依据等方面,为当事人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务。

6、严格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纸质文件目录及电子文档目录。

档案管理工作小结篇2

【关键词】南宁市中小学资助档案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14-02

学生资助是国家“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政策之一。在开展中小学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档案材料,这些材料是国家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最直接的记录与凭证,是国家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的有力见证。随着国家学生资助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资助档案已然成为中小学档案中新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小学学生资助档案管理规范化的研究和探索已成为档案工作者新的研究任务之一。

一、南宁市中小学(含中职学校)学生资助档案管理现状

我们设计了“南宁市学生资助档案管理情况调查问卷”,并面向南宁市各县(区)资助管理人员、县(区)教育局及各学校的档案员、兼职档案员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南宁市中小学(含中职学校)学生资助档案管理有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缺乏学生资助档案专职管理人员。经调查统计,资助工作中各学段配备专职档案员的占12.2%,资助工作人员占53.1%,兼职档案员占18.6%,其他占16.1%,其中幼儿园没有配备档案员及资助人员。在南宁市,大部分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的资助办设在政教处(学工科)或教务处(科),仅配备1名资助工作人员,没有配备专职的资助档案管理人员。资助工作人员只负责资助业务工作,不负责资助档案的整理,将资助档案以散材料的形式移交给档案室,增加了档案室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二)缺乏学生资助档案管理意识。主要表现为:学生资助业务工作完成以后,没有将形成的资助档案资料整理后移交档案室。调查结果显示:按年度(学年)整理,次年主动移交的占34.6%;按年度(学年)整理,不移交的占54%;未整理,堆放在资助办的占6.2%;未整理,堆放在杂物间的占5.2%。

由此可见,超过60%的中小学在完成资助业务工作后,把学生资助工作材料仅视为“材料”,而不认为是“档案”。通常只是把资助工作材料按照评估迎检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汇总整理,形成备检材料,以备上级资助办、审计部门验收检查。

(三)缺乏学生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学生资助档案在形成和管理的过程中一般经由两类人员管理。一是资助工作人员。现有的大部分资助工作人员存在重资助业务、轻档案管理的思想,忽视档案工作。他们多次接受资助工作的培训,熟悉、精通资助业务,但没有经过专门的档案培训,缺乏资助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导致资助档案收集不齐全、整理不规范。二是档案工作人员。档案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但对资助业务工作不熟悉甚至不了解。在资助档案管理工作中不能准确鉴定资助业务工作资料是否具备归档价值,不能准确划分资助档案保管期限。同时,由于资助档案出现的时间短,上级档案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尚未出台专门的资助档案管理细则,在近几年的档案业务培训中,并未涉及资助档案管理的内容。

(四)缺乏统一的学生资助档案管理细则。学生资助档案是学校档案的新类别,出现的时间较短,广西尚未制定统一的管理细则。各中小学校学生资助档案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不一致,整理方法和要求不统一,容易造成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遗漏,保管期限划分不科学、不规范、杂乱无章,破坏了资助档案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严重阻碍了档案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学生资助档案管理规范化对策

(一)加强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一个完整的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应该由三类人员构成。一是学生资助业务工作人员。隶属于学校资助办。负责完成资助业务工作后,按照资助业务工作的流程和要求收集资助档案材料,为资助档案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资助档案管理工作中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如确定分类、保管期限、卷内文件排序等。二是兼职资助档案管理人员。隶属于学校资助办。负责按照n案整理的工作要求对资助档案进行初步整理,并按年度(学年)向学校综合档案移交资助档案,保证资助档案完整齐全、归档及时,做好资助业务工作人员和学校综合档案员的助手。三是综合档案员。即学校综合档案室的工作人员。主要职责是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接收资助档案,并编入学校综合档案,做好资助档案的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充分发挥资助档案的作用。

资助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可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配备。按照资助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学校资助办可设在政教处(学工科)或教务处(科),按照在校生人数配备1至2名资助业务工作人员。资助种类少、业务工作量小的,可由资助业务工作人员兼任资助档案管理员,同时负责资助业务和资助档案的初步整理工作,如普通中小学等;资助种类多、业务工作量大的,可专设1名资助档案管理员,负责对资助档案进行初步整理,协助资助业务工作人员和学校综合档案员的工作。

(二)加强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普及和强化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有效方法是加强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增强资助档案管理意识,强化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提升资助档案管理水平。

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的最好方法是由上级档案部门和资助业务部门联合举办,如南宁市档案局和南宁市中小学资助管理办公室联合举办,也可以由南宁市教育局主办,邀请南宁市档案局的专家做讲座和指导。

培训内容要以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为主,辅以资助业务知识。通过介绍资助业务知识,帮助档案工作人员理清思路,理解领会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要把理论知识培训和实地参观交流结合在一起,每次培训可安排一次优秀档案馆(室)的参观交流,邀请优秀档案馆(室)的馆员来进行交流,传授经验,以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实践操作水平。

培训时间应保持每学年(年度)一次,这样既能保证资助档案管理专业知识随时更新,又能解决资助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因更换人员引起的业务交接不到位问题。

(三)制定统一的Y助档案管理细则。具体如下:

1.确定收集范围。学生资助有免学费、国家助学金、自治区政府教育奖学金、南宁市政府教育奖学金、大学新生资助、师范生生活补助等几类,不同的资助形成的档案材料不同。学生资助档案的收集范围应该根据资助种类确定,不同的资助项目确定不同的收集范围。收集范围主要有各项学生资助业务的政策文件、学生申请及各种证明材料、公示材料、审批文件、资助业务工作各环节的报表、账册等。

2.划分保管期限。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政策之一,涉及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因此,学生资助档案的保管期限应设定为永久和30年两种。在对资助档案材料划分保管期限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资助工作的要求,根据资助工作环节来划分。学生申请及各种证明材料、审批文件、各种报表、账册等重要的资助档案划分为永久;公示材料划分为30年;上级下达的政策文件因是普发性文件,建议划分为30年。

3.明确整理要求。学生资助档案每学年(年度)移交一次,应在本学年(年度)结束后3个月内归档。

采用“学年度(年度)―资助业务种类”分类法进行分类、整理。每一类资助业务档案的卷内文件按照“业务工作环节―材料形成时间”方式进行排序。

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一份文件、材料为一件。每件档案的装订顺序、装订方法和要求与文书档案相同:正文在前,附件在后;正本在前,定稿在后;复文在前,来文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原件在前、复印件在后;不同文字的文本,中文文本在前,其他文种版本在后(特殊规定除外)。使用棉线装订,卷内材料装订时要去掉金属物。采用“三孔一线”的装订方法。

编号方法与文书档案相同。案卷内文件材料有书写内容的页面均应编制页码,以有效内容的页面为一页;已有页号的文件可不再重新编写页号。单面有内容的,页号编写在右下角;双面有内容的,页号编写在正面的右下角和背面的左下角。

4.制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制度是学生资助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有效保障。在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工作中,我们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实施办法》《南宁市中小学档案实体分类办法》《南宁市中小学档案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南宁市中小学档案整理办法》以及《南宁市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学生资助工作实际,制定适用的《资助档案管理制度》《学生资助档案立卷归档制度》《资助档案保管制度》《资助档案保密制度》《资助档案查(借)阅管理制度》《资助档案利用制度》《资助档案销毁鉴定制度》《资助档案移交制度》等有效制度。

【参考文献】

[1]吴春岩,籍芳芳.高校学生资助档案立卷归档刍议[J].兰台世界,2015(35)

档案管理工作小结篇3

(一)站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

在确定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时,应本着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对档案进行划分。即要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工作的总体水平的材料以及在基础监督监测上形成的综合性、分析性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且保管期限长的材料确定为站级档案,以确保站存业务档案能够全面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活动及工作水平。总体来看,站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包括有关证书、研究报告、编制说明及验证报告等。

2年度或跨年度的法定传染病、地方病及中小学生常见病等疾病防治方案及总结、疫情流行病学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等。

3年度或跨年度的卫生监督、监测的总结分析。

4重大事故、疫情暴发、中毒调查处理的有关材料包括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记录及有关的行政行政处罚材料等或年度综合性分析总结。

5专题调查。包括调查设计、调查报告或总结,统计汇总等材料。

6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月报、年报。

7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业务论文。

(二)科级业务档案的划分及范围我国各级防疫站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更大量地、更直接地是形成服务对象档案,即在对其所辖区内或对被划定为本站管理的单位所提供的经常性的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服务中所形成的材料。这些材料的保管周期不易确定,需随所服务的企业的存亡而定,而且不少材料还因工作需要逐年加以补充,因此存科保管更为便利。此外,卫生防疫工作成果的取得周期长,其疾病流行及防治规律得自于长期的大量的日常性监督监测材料的积累。这些常规性监督监测材料不仅对当年的疫情分析有用,更可能是在若干年以后,能从中发现和分析出疫情流行规律。因此,这些一般性、经常性业务活动形成的材料不能因为有了综合性或总结性报告,就可以随意处置,而应做为科级业务档案存科保管。科级业务档案的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卫生监督材料

(1)预防性卫生监督材料:包括所辖区内或直管单位许可证审批、复验材料;新、改、扩建项目审查材料。

(2)常规性卫生监督监测材料:包括对所辖地区或监测点或直管单位公共卫生监测材料,包括监测记录、记事,监测小结,控制结果,监测报告以及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抽查材料。

2一般性违法案例、疫情、污染事故、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材料,包括个案调查表,现场调查记录(笔录),人员寻访记录,检验结果及处理报告等。

3行政处罚材料,包括监督笔录、检验报告、合议记录、听证记录、处罚决定书、结案单及送达回执等。

4各类所辖产品鉴定及出具证明材料;广告登记管理材料。

5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材料,包括体检表、检验单、统计表;培训计划、教材及小结等。

6咨询工作材料,包括咨询登记、记录及小结等。

7各种毒理检验、化验材料。

三、实行两级管理的意义

1两级管理有利于解决档案储藏空间与业务档案数量间的矛盾

我国各级防疫机构中,档案室档案库房大多狭小,根本无法容纳全部的业务档案,因此,只能将那些保存价值更大、保存期更长的档案集中到站档案室中,而一般性的,基础性的材料只能分散在科室保存。但这种分散管理也是纳入全站档案工作统一布署和指导下进行的。

2站级管理有利于防疫业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首先,站级业务档案管理可使站档案能够反映业务工作全貌和工作水平,对于站领导及时把握全局,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其次,由于站级业务归档范围明确将具有总结分析性、学术性的材料交站归档,从而要求各科业务人员不能再仅停留在做一般性工作小结,而是要在大量的监督监测材料上做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析性报告,从而促进了业务工作的提高。第三,站档案室人员针对业务档案开展信息加工,通过各种编研材料为全站科研防病工作服务,有利于防疫机构科研工作的开展。第四,站级档案管理便于开展站际防疫信息的交流,为全市甚至全国的防疫工作提供利用。

3科级管理是有利于满足防疫业务工作日常的需要

防疫业务有延续性,在对监测点、直管单位的监督监测中,要经常使用其前一年或前几年形成的监督监测档案;特别是随着生产经营单位的变化,有些档案还要不断进行补充或注销。如直管单位许可证档案、建设项目档案等就属这种情况。因此科级管理就可以及时满足卫生防疫的日常需要。

四、两级管理的实施

1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

两级管理是通过档案工作网络层层的管理而实现有序的实施。因此,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是这产行卫生防疫档案两级管理的组织保障。

建立档案工作网络即在站一级设立由主管站长牵头、各科主任参加的全站档案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全站包括业务档案在内的档案工作的领导、规划,提出业务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并协调解决在实行两级管理中的各种困难。站综合档案室则依据站档案管理委员对业务档案的总体要求,具体制定业务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除管理站级业务档案外,还要对科级业务档案管理进行督促指导。各科设兼职档案员,在站档案室的指导下进行站级业务档案的归档及科级业务档案的管理。这样的档案工作网络使业务档案由无序变为有序的管理。

2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对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业务档案,要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首先,在制定业务档案归档范围和归档制度时,站档案室人员应深入各科室,了解各科主要业务活动,再结合卫生部“全国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关于业务活动形成材料范围的规定,经与各科密切协商,具体确定符合业务实际的各科站级和科级业务档案的归档范围。其次,对于各科的科级业务档案也要同站级业务档案一样,提出统一的立卷要求,以确保科级档案立卷的规范,但可使用不同的卷皮,以示区分;第三,严格科级秋档案的保管及利用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将档案据为已有。

3加强对兼职档案员的培训和指导

各科兼职档案员大多熟悉本科室的业务,档案知识相对贫乏。因此,要做好业务档案的立卷归档,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档案室可定期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并将档案业务学习列入兼职档案员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进行学分评定,以提高他们学习档案业务的积极性。同时,档案室人员也要主动指导科室立卷和编目。

4推行责任制,加强考核

档案管理工作小结篇4

[关键词]中小学校档案管理作用问题对策

中小学校档案是中小学校工作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中小学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和活动情况。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研究当前中小学校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制定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中小学校档案是中小学校在各项管理工作及教学、教研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涉及面广,包括综合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招生、学籍管理、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毕业生工作、教学研究、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文字材料和声像载体。中小学校档案真实客观地记录了中小学校发展的历程,是中小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它既是一个中小学校长期教学活动中各个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又是促进中小学校在今后工作中扬长补短不断继续前进的重要条件。分析中小学校档案,可以全面掌握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延革和演变情况,更好地总结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建设的得失、成败,为新的时期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同时,中小学校档案汇集了中小学校现有的知识成果,记录了中小学校优秀的传统和历年来先进教职员工的事迹,形成特色的教育教学总结,是中小学校成长和奋斗的沉淀和记录,能有效的推动中小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的发展。

二、当前中小学校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档案意识不强,在中小学校教学过程中,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一线教师,他们“重教学、轻档案”的意识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中小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归案意识不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档案材料残缺不全。中小学校档案应为中小学校的发展留下真实生动的轨迹,应该客观完整记录下中小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但目前在很多中小学校普通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没有综合档案室,学校各科室按照传统惯有的做法,只负责把自己科室自认为有用的材料加以收集整理汇总,档案保管各自为政;二是学校各部门与档案室协调工作严重脱节,档案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各科室全面收集,各科室教职工贪图一时之便,也没有主动移交手中的档案资源。加之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又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档案的错归错放、随意归档、缺失散失现象相当严重。

3.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中小学校档案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更是一种信息资源。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利用这种资源成为中小学校工作发展的关键。目前的学校档案管理多是进行基本的材料收集、整理与保管,没有形成主动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编研,以便有效地提供利用服务的意识,操作上也都是传统的、低效率的手工方式,极少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工作上也只是“你查我调”,还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态,这些都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及利用价值。

三、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对策

1.增强档案意识,健全各项制度。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是搞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中小学校领导要经常向全体教职工宣传《档案法》,通过举办档案法讲座、开展档案知识竞赛来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其次,制定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从而使各部门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第三,建立档案的收集、保管、立卷归档和借阅制度,使档案资料进、出(室)及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第四,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及时收集有关资料,使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得到保证。

2.认真开展档案业务工作。档案工作是一项积累性工作,这首先需要档案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中小学校各类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档案工作者要加强宣传,密切保持与学校各科室、部门的联系,全方位收集中小学校本身产生的档案,同时,努力拓宽档案收集范围,挖掘档案资源,比如收集分散的知名校友档案等,使室藏档案内容丰富充实起来。二是制定符合中小学校档案特点的管理规范,包括归档范围、立卷程序、保管期限及密级规定;三是将档案信息及时提供给中小学校领导、各教研组和社会有关部门,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建档工作。

3.合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已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现代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克服以往档案工作的人工操作的落后性,不断地添置现代化的设备。另一方面是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进文档一体化的管理,克服中小学校各部门之间归档材料衔接不紧、重复劳动等问题,使中小学校档案室不仅是管理部门,更是一个信息供应中心。

4.努力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中小学校档案是展示中小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因此中小学校档案工作要站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努力体现多姿多彩的生命魅力和独具个性的文化氛围,最大范围反映中小学校的文化风貌。为更好的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使档案室的档案信息资源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开发和传递给利用者,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活化和共享,档案工作者要争取校领导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学校档案室的功能建设,努力与德育教育各类活动相结合,把档案室建设成集宣传、教育、信息服务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文化机构,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工作小结篇5

[关键词]中小学校档案管理作用问题对策

中小学校档案是中小学校工作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中小学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和活动情况。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研究当前中小学校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制定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中小学校档案是中小学校在各项管理工作及教学、教研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涉及面广,包括综合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招生、学籍管理、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毕业生工作、教学研究、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文字材料和声像载体。中小学校档案真实客观地记录了中小学校发展的历程,是中小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它既是一个中小学校长期教学活动中各个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又是促进中小学校在今后工作中扬长补短不断继续前进的重要条件。分析中小学校档案,可以全面掌握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延革和演变情况,更好地总结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建设的得失、成败,为新的时期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同时,中小学校档案汇集了中小学校现有的知识成果,记录了中小学校优秀的传统和历年来先进教职员工的事迹,形成特色的教育教学总结,是中小学校成长和奋斗的沉淀和记录,能有效的推动中小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的发展。

二、当前中小学校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档案意识不强,在中小学校教学过程中,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一线教师,他们“重教学、轻档案”的意识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中小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归案意识不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档案材料残缺不全。中小学校档案应为中小学校的发展留下真实生动的轨迹,应该客观完整记录下中小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但目前在很多中小学校普通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没有综合档案室,学校各科室按照传统惯有的做法,只负责把自己科室自认为有用的材料加以收集整理汇总,档案保管各自为政;二是学校各部门与档案室协调工作严重脱节,档案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各科室全面收集,各科室教职工贪图一时之便,也没有主动移交手中的档案资源。加之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又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档案的错归错放、随意归档、缺失散失现象相当严重。

3.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中小学校档案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更是一种信息资源。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利用这种资源成为中小学校工作发展的关键。目前的学校档案管理多是进行基本的材料收集、整理与保管,没有形成主动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编研,以便有效地提供利用服务的意识,操作上也都是传统的、低效率的手工方式,极少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工作上也只是“你查我调”,还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态,这些都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及利用价值。

三、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对策

1.增强档案意识,健全各项制度。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是搞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中小学校领导要经常向全体教职工宣传《档案法》,通过举办档案法讲座、开展档案知识竞赛来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其次,制定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从而使各部门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第三,建立档案的收集、保管、立卷归档和借阅制度,使档案资料进、出(室)及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第四,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及时收集有关资料,使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得到保证。

2.认真开展档案业务工作。档案工作是一项积累性工作,这首先需要档案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中小学校各类材料的收集和档案工作者要加强宣传,密切保持与学校各科室、部门的联系,全方位收集中小学校本身产生的档案,同时,努力拓宽档案收集范围,挖掘档案资源,比如收集分散的知名校友档案等,使室藏档案内容丰富充实起来。二是制定符合中小学校档案特点的管理规范,包括归档范围、立卷程序、保管期限及密级规定;三是将档案信息及时提供给中小学校领导、各教研组和社会有关部门,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建档工作。

3.合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已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现代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克服以往档案工作的人工操作的落后性,不断地添置现代化的设备。另一方面是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进文档一体化的管理,克服中小学校各部门之间归档材料衔接不紧、重复劳动等问题,使中小学校档案室不仅是管理部门,更是一个信息供应中心。

4.努力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中小学校档案是展示中小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因此中小学校档案工作要站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努力体现多姿多彩的生命魅力和独具个性的文化氛围,最大范围反映中小学校的文化风貌。为更好的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使档案室的档案信息资源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开发和传递给利用者,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活化和共享,档案工作者要争取校领导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学校档案室的功能建设,努力与德育教育各类活动相结合,把档案室建设成集宣传、教育、信息服务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文化机构,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工作小结篇6

1有利于减轻档案管理的工作量节省人力成本

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中小学通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档案录入、采集、存档、查阅等工作的便捷化,因此,原本需要多人进行汇总的档案现在只需要一位工作人员加上计算机的支持就可以完成。从这方面看,计算机技术同时又促进了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量的减化以及人力成本的节约。

2计算机技术在中小学档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计算机技术与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结合改革了档案管理的内容,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使整个校园的档案管理工作获得了进一步的完善。因此,针对计算机技术对于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在此着重探讨计算机技术在中小学档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以探索计算机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可行性。

2.1对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开展数字化模式变革

由于中小学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普遍会涉及非常多的纸质文件,因此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往往会忽视数字化档案的建立工作。而随着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很多档案都可以采用数字化模式规范、整洁的保存下来,例如学校发展历史的记录、学生管理工作的记录、教师科研成果、学生学习成果等等。同时档案管理的目录也可以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由原来的纸质目录变革为电子目录,或者由客户端直接进行管理。完成这些工作的跟进才能使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真正实现现代化、信息化。

2.2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引入

计算机技术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是通过相关管理软件的使用获得的。因此,要想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发挥好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中小学管理部门必须根据自己的需求,聘请专业的团队为自己设计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统,来保障档案管理工作获得软件方面的支持。虽然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引入会造成学校管理成本暂时性的提高,但是数字化工作开展后,人力成本长期性的节约以及工作效率长期性的提高都会给学校带来巨大的补偿。

2.3规范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每一步内容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融入整个档案管理工作,因此在资料搜集、档案录入、档案修改与存档、档案查阅等工作中,学校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便捷化的操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学校要注意技术使用的规范以及相关权限的设置。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便捷化,档案管理相关人员在数据录入等工作过程中,往往为了简便,省略了部分内容或者忽视了格式的设置。因此,办公系统中要设置相关的系统规则,规范电子档案数据的录入。同时在数字化的技术支持下,档案修改与查阅工作更加便捷化,学校要明确各方面的权利,通过客户端的管理将实际的权限设置于电子化的管理中,保持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2.4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与系统维护

计算机技术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但是在实际的档案管理操作中,很多工作都需要特殊的技术来支持。因此在引进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学校应加强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尤其是在信息系统操作方面的技术指导。由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枯燥性,很多档案管理工作都是由年纪偏大的人员负责,或者由部分教师兼职。在开展技术培训时,往往由于部分人员没有计算机基础,造成整个培训工作很难顺利开展。因此,学校要适时调整工作人员的岗位,为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学校也应当高度重视软件的维护与更新。档案管理工作不同于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关系到学校历史的记录以及相关工作证据的保存,因此档案数据库以及操作系统的维护工作至关重要。学校要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企业的技术支持定期对整个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维护,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小结篇7

关键词:全宗理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

为了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做好,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档案全宗理论的基本涵义和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采用正确的档案管理理论,在长期实践工作中不断累积更多宝贵的档案全宗理论,加强建立完善的档案全宗理论体系,确保档案信息资源整和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因此,本文重点对正确理解全宗理论把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做好进行了探析,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1档案全宗三个不同等同物的分析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全总理主要是指档案有机整体、法人单位档案、客体全宗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在档案信息管理过程中,通常会将这三点内容称为不同的等同物。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等同物,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有着关键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对档案文件进行管理时,需要对这三种等同物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只有真正掌握了其自身的基本含义,才能够减少不必要错误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确保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与利用。以下本文就针对方案全宗理论中的等同物进行了阐述。

1.1全宗等同于法人单位档案

目前,我国很多研究人员提出一个统一的观点,如果企业存在着相应的特质,都应该归属于理当单位的管理范畴中。因此,企业在实际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全宗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具备独立权的特点,企业经营者可以自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不被侵犯。二是由于企业内部原本就有专门财务结构部门,能够读相关财务信息数据进行编制。三是人事监管结构的设置,通过利用人事免责权的优势,避免纠纷的发生。因此,在对档案的全宗理论进行界定时,必须充分满足于上述三点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将档案信息资源更好的整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1.1.1这是一个社会学视角下的档案全宗界定

所谓的社会学主要是站在社会整体角度来看待问题,是一个对社会行为与关系的研究成。通常情况下,法人单位一般是两人或是两人以上、多人组建的。所以,此时我们在对档案全宗理论进行定义时,要真正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重点考虑社会广泛性、真实性等方面,这也是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前提。

1.1.2全宗因等同于法人单位档案故其外延明确

在法人单位的创建过程中,其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独立行使权,以此来保证法人单位的正常运转。然而,就我国当前大部分法人单位机构运行现状来看,仍旧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其中,很多法人单位都产生了大量的留存物。所以,法人单位档案全宗因此而形成。

1.1.3现实中无法避免除法人单位档案全宗之外的全宗补充形式的存在

当前,在法人单位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漏洞被逐渐暴露出来,导致企业在利用档案全宗理论管理时,存在了大量的风险因素,致使档案信息资源整和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大大降低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那么,想要有效解决这一现状,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切实遵循全宗理论原则,充分发挥其自身的重要作用,促进全宗理论在档案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

1.2全宗等同于档案有机整体

1.2.1这是一个系统科学视角下的档案全宗含义

在真实的世界里,系统本身就是一种存在形式。可以说,每一个事物都可以被称之为一个系统体系。其中,宇宙是总系统。而通常系统方法原则具体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整体性原则,另一方面则是动态性原则。然而,无论是系统是大、是小,只要系统构成,就会成为完整的有机整体,同时还会随着系统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另外,总系统是由很多小系统共同组成的,每一个小系统中又存在了若干个子系统。

1.2.2全宗等同于档案有机整体故其外延难于把握

而“有机整体”“系统”这些词,是把全宗看成“一定数量的档案材料的有机整体”,正是系统科学在档案学领域留下的印记。这时的全宗是或大、或小的社会活动有机体汇聚起来的档案整体的代名词。有机体可大可小,但所指不明确的结果是在学科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中使用全宗一词时不能让人们直接明确其所指。

1.3全宗等同于客体全宗

1.3.1这是一个逻辑学视角下的档案全宗含义逻辑

学是研究由思维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纯粹理念的科学。人们在逻辑思维下产生各种概念。由于现如今人们的生产、创造、活动等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法人单位作为生产、创造、活动主体的格局不断地被国家与国家、集团与集团、法人单位与法人单位、法人单位内部组织机构之问的联合开发、生产、运作所打破。

1.3.2客体全宗与主体全宗的不同在现实实践中主体全宗理念是整理、保管、利用档案的首选方法,当不能采用主体全宗理念作为档案的管理方法时,才选用其他的方法如全宗补充形式和客体全宗。要区分客体全宗和主体全宗,才能准确地选择采用聚合档案的方法。

2档案全宗理论具有方法论意义

实体管理工作主要有档案的收集、鉴定、整理、归档、保管等,以每一个法人单位为单位开展各项工作。每个法人单位又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主要是根据单位的大小来采取分散到本单位内部的组织机构去完成各项档案管理工作,或是集中到办公室或综合档案室来完成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单位规模大,其内部组织机构健全,事务多,功能完善,可以将档案的各项管理工作分散到各组织机构中,如果单位小,各组织机构人员少,且机构时常变动。

结束语

由此可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做好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必须要对档案全宗理论正确的理解,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在档案信息管理过程当中,要用科学上视角对其档案全宗理论进行全面的理解,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做好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从而对其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控制处理,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何思学.简述全宗理论及其对我国档案管理的影响[J].兰台世界,2009(10).

档案管理工作小结篇8

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它能综合反映企业的基本面貌和全部活动。本文结合实际经验,谈谈如何加强企业档案宣传,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一、企业档案宣传内容要有说服力http://

要提高企业档案的宣传效果,应该力求宣传内容的鲜活、增强吸引力。首先,要重视档案法律法规。档案法律法规对档案宣传活动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规定,从国家行业的高度对档案管理活动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要加强档案法实施办法、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办法、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特别是结合一些档案违法案例来进行,增强全体员工对档案法律法规权威性的认识。其次,要重视利用事列的宣传。把提供利用的事列进行再加工,形成鲜活生动的案例,再现档案在企业生产和管理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从企业角度,可以通过档案证据作用为企业挽回巨大经济损失;从员工角度,可以提供财务档案、工资档案、人事档案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等。通过对档案的考察利用、价值宣传,可以使员工对档案及档案工作有个全新的认识,为档案的收集和提供利用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另外要重视企业档案的规章制度宣传。企业内部的规章宣传能够使职工明白企业的激励导向倡导什么约束什么。为最终实现“工作有标准检查有依据改进有方向”奠定基础。

二、企业档案宣传要注重时机和宣传形式的多样化

企业的档案工作应与企业的发展和各岗位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的。抓住时机、搞好与企业其他工作的结合,会使宣传工作更有成效。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将档案宣传与企业重大活动相结合。档案部门应积极参与,通过会议形式抓住时机、有针对性的做好领导层面的宣传工作。还可以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如将档案宣传工作以月度办公例会、站长会议、专题会文件、面谈等形式。通过日常工作的参与,抓住时机进行档案宣传,为档案的齐全、完整提供保证。此外还应注重档案的收集和提供利用,这是与企业员工密切相关的两个环节,档案宣传工作应专注这两个环节的有利时机开展宣传工作。

当前,大部分企业档案宣传形式单一,影响力和影响面不够。要提供企业的档案宣传效果,还应创新企业的宣传形式。比如,在公司的周年庆典活动中,利用声像照片、文档撰写专题片、文本等原始素材制作公司的发展历程回顾专题片以及成果展等。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上级行政主管、行业主管、同行业领导和企业职工共同出席参加,在行业内引起较大反响。对外树立了企业形象,对内鼓舞了全体员工的士气,充分体现了档案工作的价值。

三、提高领导层的档案意识

领导层是全员档案意识中的关键。作为企业管理的领导层,应对企业与档案的关系进行研究、增强档案意识,始终将档案工作摆在全司工作的重要位置,并纳入每年整体工作计划与公司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企业领导层的档案意识对于推动企业档案管理的全面展开起到了推动作用,应把档案工作列入各级领导的行为规范,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主管本部门档案管理工作。财务部经理主管财务档案的建档和归档工作、统一建立固定资产台帐,做好财会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等;综合事务部负责公司信息收集和建档,向领导提供各种经济、技术、政策信息。领导层的档案意识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领导决策离不开档案工作,当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加上越来越激励的市场竞争、信息竞争和科学技术竞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怎么保证领导决策的正确,体现出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四、档案工作的全员参与

一个企业的档案工作,不仅需要分管领导、专兼职档案员的不懈努力,而且有赖于企业内各个部门和

转贴于http://

全体人员的整体配合。

1.加强机构和人员的配备

为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应设立档案室负责统筹、协调、组织、管理本公司的全部档案工作。可以通过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和档案鉴定销毁小组,明确由公司领导分管档案工作、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建立起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层次分明、运转高效的档案管理机构。为保持档案工作人员的稳http://定性,配备专职档案员负责全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各职能部门兼职档案员协调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形成档案管理工作网络。

2.加强制度建设,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

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按照国家、省档案工作规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已有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制定完善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将档案工作渗透到各个领域、每项工作中,并以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增加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标准,完善档案保密、借阅、鉴定销毁等制度,编制文书、会计等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行政管理、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管理之中,列入各有关的合同、章程、协议、会议纪要等,促使每位员工在工作中都时刻注意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建立以岗位责任制、档案归档、保管、保密、利用、统计、应急预案为主要内容的档案制度体系,使档案管理工作行之有据、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3.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升业务素养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影响巨大,加强培训有利于提高专兼职档案员的档案管理素质。企业可以通过举办企业档案管理和照片档案、计算机管理档案,档案、图书、情报、资料一体化管理,档案信息的深层次开发等专题培训班,让学员在培训中全面、深入地感受、体味档案工作并化为自觉的行动。

档案管理工作小结篇9

【论文关键词】档案管理 存在问题认识

【论文摘要】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一所学校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档案真实记录了学校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建设和发展等各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学校档案,不仅能确保学校管理与建设、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业绩,而且是学校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加强学校档案建设是时代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本文谈谈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几点认识。

中小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反映学校各项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载体。笔者根据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工作体会,就中小学校档案管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中小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中小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据了解,多数学校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兼职的,且业务水平低下;

2、大部分学校的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更认识不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促进作用;

3、管理条件不合格。不少学校没有专门的档案室(柜),不具备保管档案所要求的通风、防潮、防霉、防盗、防火等基本条件,档案材料随处散放,保管设备不齐全,直接影响着学校档案的保管和使用效果。

4、档案收集很不完整。主要表现为多头存放、多家管理、收集不及时、流失较多;

5、档案载体结构单一。受条件和设备等方面的制约,许多中小学校的原始档案多为纸质打印档案,仍有部分手工抄写、页面规格不一的案卷,而电子、音像、磁盘等介质的档案却很少;

二、做好中小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

1、建立档案要有强烈的立档意识。要有收藏家的心态,视档案材料为至宝,及时收放保管。如,学生获奖通知,即使本校学生没有获奖,也不能扔入废纸篓,要存档保管,并注明本校学生没有获奖或未参赛情况。这样就不会有获奖漏登之嫌,便于核查。倘若当时认为某材料无存档价值,也不宜马上作废处理,应引入待整理档案袋小憩。

随着教育标准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档案管理工作也应更新观念,加快发展。如何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笔者认为:首先,观念要现代化,即要树立中小学校档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观念。其次,在管理上要与时俱进,要确立加快发展中小学校档案管理的理念,制订一整套与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第三,要有计划地逐步在档案管理中实现管理科学化、技术现代化,即尽量采用计算机、传真机和信息检索终端等现代化办公设施,收集、处理、传递档案信息资料,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因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条件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确保档案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档案工作创新的硬件基础。尤其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显现出科学性、方便性、实用性和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中小学校要在“农远工程”的基础上,加强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建立校园网或学校网站,与周边学校或名校建立长期的网络合作关系,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将计算机作为档案管理的重要工具,进一步发挥学校档案的重要作用。

2、确立现代化管理意识。提高中小学校全体教职工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学校档案工作的前提。为此,教育主管部门要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日常检查、学期常规考核中。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至少要确定一名副校长分管此项工作。要经常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档案法》,深入进行档案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使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都认识到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坚决杜绝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实用主义做法,扎扎实实地抓好学校档案工作。必须确立现代化管理意识,特别是档案管理知识化、网络化、社会化,把知识和创新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根据“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满足社会家长和学校的需求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价值趋向,以现念和创新思维来加强档案管理,开辟档案管理发展的新途径。同时,要建立起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按照《档案法》要求,规范各类档案的分类、归档要求和管理办法,使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按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设立专职(或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3.规范档案建设工作。不管学校规模大小,均应选派一名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熟悉学校工作、懂得办学规律和较强业务能力的同志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制度,有计划地培养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逐步中小学校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固定化。因此,各中小学校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档案室管理制度、查阅制度、保密制度等,严格按规章办事。另一方面要专门设立档案室,所有档案按文书类、教学类、学籍类、声像类分别设橱,配备六防(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虫、防鼠咬)实施,确保档案材料保管安全、利用方便、管理规范。

4.相关档案要建立联系,分类归档。学校档案工作应坚持“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按月或按学期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在整理过程中,应着重收集本学校形成的文件资料,上级针对本单位制发的文件材料,本单位公务活动形成的重要会议材料等方面的材料。每学期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后,要根据不同门类、不同载体按时间、分类别分别整理归档。同时,要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软硬件同步推进,在各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使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加强中小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学校档案,有利于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正确评估,有利于查找和使用历史资料,而且有利于学校进行实施科学管理。事实证明,只要努力把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做好、管好、用好,就一定能够发挥档案不可替代有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档案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档案管理工作小结篇10

[关键词]人才档案;档案管理;策略;意义

档案管理亦称档案工作。是档案馆(室)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的内容,它是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也是国家档案事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作为档案及管理系统,是人才管理中心作为当地政府重要管理部门,它属于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显然它的重要地位非常重要。同时,档案的记载对于人才的培养、流动及成长的过程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需要大难管理人员有效的开展管理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共同进步,更好的交流经验,本文通过对档案的发展、特点和人才档案管理的意义进行探讨。

一、档案的发展

档案是指可以保障一个国家或社会档案事业发展的工作,它是各种社会条件和档案事业,对社会产生的各种作用和影响因素的总合。档案的发展,从历史上就有着不同的观点。人类的祖先利用“结绳”与“刻契”的方法来加强自己的记忆。在人类没有文字的时候,就利用“结绳”来加强记忆,也就是指通过绳子上打结的大小、多少的不同,来记忆不同的含意,这样就可以代表不同的事件。古时候由于没有文字,就以结绳为约,如果事大,就会大结其绳,如果事小,就会小结其绳。这种利用结绳来表示不同的含意,就是古时候对于需要记忆的档案。通过对古时候“结绳”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当时的人类就已经具备了记事、备忘、信守、凭证等档案雏形的基本意义,因此翻阅历史,就可以认定结绳就是古时候档案的雏形,这种结绳的形式就是原始的档案形式。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档案的一般意义已经发生了转变,它的含义是指人类社会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文字产生与应用,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关的文件材料。因为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开始出现了自己私有的财产,这样也就出现了阶级分化。与此同时,由于文字的发明,这时就需要文字为社会生产与国家管理的需要,需要使文字作为沟通与保持的信息的工具,因此文字的利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时候,这些文字资料就开始成为当代所需要的档案了。由此可以看出,当代档案产生与文字的产生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说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档案的产生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档案管理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紧密的相关性。

二、档案的特点

档案的特点,显现在不同时期,档案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特点,但对于档案的特点而言,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个特点是档案资料的来源,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在档案与其它文献之间的比较,档案的特点更加广泛性,它具有极具分散的意义。第二个特点是档案在形成上具条件性。我们知道档案是一些文件材料的综合体,它是通过有条件的转化而形成的,当然,有些档案并不都是有原始记录的档案。同时,档案又必须是已经办理完毕的工作过程,它对今后的工作具有一定查考价值的材料。第三个特点,做为档案载体,就应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档案在其物质载体的形式具是各种形式,需要不断演变。因此,不管是任何材料制成的档案,它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都可以成为有参考价值的档案。第四个特点,最为档案必须在记录上具有较高的原始性。档案的原始性,就是档案特点中最明显的特点,它也体现出了作为档案的特征。档案所具有的原始记录性特点也是档案最为显著的区别所在。总之,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认清档案的特点,这是促进档案从业人员工作效率的前提。

三、档案管理的意义

档案管理,是指人事管理中所形成的记述与反映个人经历、德才等方面的情况,并按照相关规则要求给予整理、保管,成为后期查考的文件材料。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档案管理可以有效性的针对每一种活动,可以对这些活动进行开展、记录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利用文字、图片、音像等材料,得到规范整理与档案建立,这些是对历史负责的表现,也是对工作有效地指导。因此档案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个人经历与社会实践上的真实记录,档案记载了思想品德、业务能力与工作实绩的真实性反映,档案是客观地考察、了解、正确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作为档案管理与服务中心,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与否,可以影响当地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发展。因此,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单位及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提高档案管理的实效性

1.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要突破传统的纸质存储模式,这样就可以在管理上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实现,必须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有效开发与运用。由于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在网络下防范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这样就可以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因此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就需要重视电子人才档案的真实性。这样就可以通过档案管理的真实性问题的实现,就能更好的、更便捷的促进人才的发展。

2.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员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更需要人来操作,也就是说人才档案工作信息化,必须是需要通过人的操作来实现。为此,人在档案管理的地位,应该始终是无法替代的。事实证明,任何管理工作如果需要顺利地完成,都需要强有力的合作团队,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也同样如此。档案管理工作过程,涉及人员数量非常多,档案涉及事项范围非常广。因此,需要一批具有较高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档案管理工作才能管好用好,为人类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