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投资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59:12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篇1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美两国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品种、流通和投资者结构比较,指出我国应发展债券市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债券市场;中美比较;经验教训

我国的债券市场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其规模、品种,还是债券市场的发育程度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一、中美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

(一)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比较分析

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债券市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债券品种发展也比较成熟。其规模也远远大于股票市场。美国每年发行国债的数额占GDp的比例为100%。且市场可流通的债券品种丰富,既有国债,市政债券,也有公司债券,联邦机构债券等。

我国的债券和美国相比差距较大。每年发行总量也不过占GDp的15%左右,且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有国债、中央银行债、政策性银行债等为数不多的几种。

(二)债券市场投资品种比较分析

美国的债券市场主要是以工商企业和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为主。政府短期债券占政府发行量的40%。除此之外,不少的地方政府、地方公共机构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些债券被誉为安全性仅次于“金边债券”的一种债券。工商企业发行的债券产品更是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且种类繁多。

在我国债券市场中,政府债券占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国库券和央行票据占债券市场的比重达到近70%,且大部分为5-10年的中长期债券。企业债券占的比重非常小,而且地方政府不允许发行债券。

(三)债券的流通市场比较分析

美国的债券流通是以场外交易为主的交易市场。同时,电子化交易系统的普遍应用也大大促进了流通市场的活跃。债券市场的日交易量是纽约股票交易所日交易股票数量的13倍之多。政府债券及政府支持机构发行的债券十分活跃。

在我国债券流通以沪深证券交易市场、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和证券经营机构柜台交易市场为主。交易量比较小,整体换手率也仅是美国债券市场的1/10。

(四)投资者结构比较分析

美国国内债券投资者主要以银行、基金、个人、保险公司、国外和国际机构投资者等为主,各类投资者持有债券比例比较平衡。而我国债券市场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机构等。市场参与度数量虽然众多,但债券持有比例极不均等,外资机构参与度较低。

二、对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积极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促进债券市场品种的多样化

从中美两国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与美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美国的证券化产品在金融市场中超过80%,我国还不到10%;债券余额,美国相当于GDp的二倍,我国也仅接近30%。因此积极扩大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是满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积极促进债券市场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发行主体的融资需要。诸如积极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扩大和引导发行企业债券;增加短期债券及短期回购品种;建立基准国债及衍生产品等。

(二)完善做市商制度,促进市场的流通性

从国外的经验看,做市商制度能够活跃证券交易,保证市场有较高的流动性,这已被许多成熟证券市场广泛采用,在发达证券市场已有较好的市场基础。我国银行间市场虽然已经开始推行双边报价商制度,但是目前批准成为做市商机构的均为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相近,对市场走势预期趋同,导致双边报价偏离市场价格较远、价差较大,难以对市场价格起到稳定作用,更何况其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意愿不强,导致这些双边报价商的市场份额存在下降的趋势,远没有发挥促进增强市场流动性和满足市场需求的作用。

因此,在大力推行双边报价商制度时,必须采取核准制双边报价商资格,扩大双边报价商范围、允许有实力的保险公司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成为双边报价商,以解决目前双边报价商投资偏好趋同的问题。在推动做市商制度的同时,在债券市场上推行经纪商制度,以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经纪商信息发达、灵通,可以有效集中市场需求信息,沟通债券买卖双方,提高成交效率。

目前交易所新推出的降低债市现券和回购交易手续费的政策也将大大降低从事债券套利交易者的成本,提高市场的流通性,鼓励了中小投资者介入债市,有利于改善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和投资机构投资者博弈的格局。

(三)促进投资者结构合理化

我国债券持有者主要集中商业银行,特别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其他机构和个人债券持有量很少。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的投资群体,增加金融机构之外的企业及事业单位以及外国机构投资者购买、持有债券的比重;增加参与柜台交易的成员,除商业银行外可以增加证券商成员;增加柜台市场的可交易品种,活跃柜台交易,提高市场流动性;也可广泛吸引其他广大的投资群体。

另外还可以逐渐引导社保基金、外资机构、中外合作基金、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外资参股保险公司、外资银行、三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储蓄存款分流等资金进入债券市场。这些资金进入债市将有利于扩大债券市场需求量,也可平衡投资者债券持有比例。通过多方面、大范围地促进投资者多元化,依靠国债市场巨大的流动性,可以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发现国债价的格功能,也可最终建立起一条稳定与可靠的国债收益率曲线。

(四)加快债券市场统一化建设步伐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篇2

债券投资始终是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更有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3月央行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使得商业银行投资债券市场的热情高涨,大量资金由信贷市场抽回转而投向债券市场,情形有愈演愈烈之势,是何种原因促使商业银行如此热忠于投资债券市场呢?债券投资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究竟是难得的“盛筵”,还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比重逐年上升

目前,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渠道主要有贷款、同业拆借、存放央行、债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由于债券投资收益稳定、风险较低,因此,债券投资始终被商业银行当作必不可少的投资工具。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比重始终保持稳步增长,并在2005年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根据各商业银行的年报显示,中国银行的债券投资额由2003年的7547.6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9823.37亿元,增长了30.2%,债券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从18.96%增长到23%。建设银行的债券投资由2003年的7739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0912亿元,增长了41%,债券投资占总资产比重从21.78%增长到27.95%。五家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情况也基本相似:2004年债券投资在总资产的占比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短期债券占比由2003年末的1.30%上升到2004年末的2.94%,上升了1.64个百分点,而长期债券占比由2003年末的8.96"/0上升到2004年末的9.22%,上升了0.26个百分点。从债券投资的绝对额上分析,各家银行的长期债券投资基本上保持了逐年的增长,而短期债券投资除了华夏银行2004年略有下降外,也都维持上升态势。

统计报告显示:2004年底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为315989.8亿元,同比增长14%;债券投资规模为34161.87亿元,占总资产比为10.81%;2005年1季度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为328782.8亿元,同比增长14%;债券投资总规模为37022.08亿元,占总资产比为11.26%;从增量上分析,2004年资产增加了39595.3亿元,而债券投资增加了9760.34亿元,占增量部分的24.65%;2005年1季度总资产增加了12793亿元,债券资产增加了2860.21亿元,占比为22.35%。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年初以来尤其是3月份之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大了对债券的投资规模,商业银行在三四月份托管量分别增加了2670.76亿和1753.28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分别增加了2543.21亿元和1265.59亿元。从近期情况分析,商业银行不断增加债券投资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独资银行已经成为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机构。

商业银行加大债券投资的动因何在

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商业银行加大对债券市场的投资?这里既受国内金融运行的大背景以及金融政策的影响,也有商业银行自身等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

商业银行“存差”扩大是商业银行“青睐”债券投资的主要原因。2005年年初以来,在我国金融运行“宽货币、紧信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各项存款稳步增长,而近期贷款增长出现放缓迹象,从而加剧了银行资产的非贷款化倾向。2005年1―5月,银行各项存款环比平均增幅为1.24%,而各项贷款环比增幅平均仅为0.61%,并在5月份首次出现了贷款负增长,与此同时债券投资环比增长了2.71%。5月末,银行的“存差”同比增速由年末的28.7%上升到40.6%,规模也由上年末的63162亿元扩大到76574亿元,累计增加13412亿元。在资金的冗余以及资金逐利特性的迫使下,商业银行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流动性管理水平,只有将在信贷市场收缩的资金转而投向投资品种充裕的货币市场,从而加大了商业银行对货币市场交易特别是债券投资的依赖性。

商业银行已将债券投资作为优化资产配置的重要渠道。在目前的分业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投资渠道相对狭窄,投资品种稀少。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备付资产与债券资产。由于受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商业银行必须努力寻找风险权重的资产,以减轻资本补充的压力,而债券资产尤其是低风险的国债、金融债券、央行票据等债券资产无疑成为商业银行优化资产配置、降低资产风险权重的重要工具。另外,由于央行在今年3月降低了超额准备金利率,迫使商业银行减持原有的备付资产,导致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率由3月份的4.17%下降到4月份的3.38%。因此,一方面商业银行“存差”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信贷资产与备付资产均出现收缩,投资债券转而成为其主要的盈利途径与手段,从而推动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不断上升,致使大量银行资金涌入债券市场。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日均成交额突破千亿元,同比增加114%。

债券投资日渐成为商业银行拓宽盈利渠道,进而实现自身盈利模式转型的有效途径。在宏观经济指标高位回落,加息预期逐步淡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对投资债券市场的信心大增,并将其作为拓宽盈利渠道,进而实现自身盈利模式转型的有效途径。例如,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也大都瞄准了债券市场,如2004年至今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就大都投向国债、金融债券等产品,通过理财产品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来拓展中间业务收入,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投资债券市场,收益与风险孰重?

由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了债券投资比重,债券交易市场火爆推动了债券指数的持续走高,债券到期收益率则相应下降。今年年初以来,债券市场出现了一级市场发行火爆,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的现象。今年1―5月份,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15625.2亿元,同比增加88.2%,其中3年期及以下债券占比27.30%,3年期以上到10年期债券占15b52.95%,10年期以上债券占比19.75%。前5个月,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18008.16亿元,同比增长76.9%;5月份现券成交3764.21亿元,同比增长170.5%。

2005年上半年,债券一级市场发行频率加快,债券招标发行利率走低。上半年各发行体共发行债券4349亿元,比去年同期发行量增长了795.4亿元,3月份央行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后,发行利率出现了明显下降。二级市场上,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债券指数均处于上升趋势,各期限债券到期收益率相应下降。银行间债券指数由年初的104.02点上升555月末的109.02点,升幅4.81%,5月份该指数上升1.0点,升幅0.93%;交易所国债指数由年初的95.69点上升至5月末的103.16点,升幅7.81%,5月份该指数上升1.28点,升

幅1.25%。与此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随着债券行情的上涨总体呈现平稳下移趋势。由于债券市场的整体上涨趋势,各期限债券到期收益率的普遍下降导致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债券收益率呈现下降趋势。

随着商业银行“存差”不断扩大,特别是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后,商业银行大量的闲置资金投向债券市场,造成债券市场需求增加,债券价格走高,使债券收益率的持续降低,债券市场的投资风险陡然增大。债券收益率曲线变动呈现平坦化走势,而扁平的收益率曲线反映了债券市场长债短炒、短期投机行为严重的现象,其中隐含的投资风险是较大的。

目前一年期国债的收益率由3月初的2.99%下降至7月14日的1.95%,5年期国债收益率由4.23%下降至2.97%,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4.55%下降至3.47%。7月14日,2年期国债的平均收益率为1.98%,当日发行的2年期国债的中标利率只有1.58%,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对于主要依靠利差生存的商业银行来讲,在存款利率与债券利率倒挂,而债券利息收入又远低于存贷利差收入的情况下,投资于债券的收益与风险孰轻孰重已经显而易见了。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市场上出现的价格与价值的长期背离都会最终引发风险的释放,债券市场当然也不能例外。因此,商业银行如果继续将大量资金投资于债券市场,随着近期债券收益率走低,商业银行将不得不面对债券利率变动引发的投资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在前些年低利率时期所购买的长期固息债券也同样面临着利率风险。据估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持有约3万亿元的债券,其中中长期固息债券约有2.4万亿元左右。假定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持有的中长期固息券平均期限为10年,久期为7年,如果央行升息25bp,其所持债券理论上会下跌1.5%,此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大约损失360亿元人民币。随着近两年利率的提高,商业银行处于持有债券机会成本很高,而低价抛售债券则遭受损失的两难境地。虽然带有做空性质的开放式回购已经推出,但商业银行把握这些避险工具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条规定“市价持续两年低于账面价值”要对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如果按照规定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话,将会对银行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商业银行如何正确把握债券投资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债券投资都是商业银行优化资产配置、拓宽收入来源、分散经营风险的主要手段。虽然目前债券市场收益率呈下降趋势,累积风险较大,但是商业银行不可能从债券市场完全退出。而且,目前国家已加大了对债券市场的创新与完善,通过加大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等的发行力度,创新多样化的债券投资产品,加大债券市场制度建设,平衡市场供求,逐步化解债券市场风险,这些由债券市场累积的矛盾与问题将可以得到消化与解决,投资风险也可以通过完善投资品种和创新投资方式逐步化解。

那么,商业银行今后应该如何把握债券投资呢?从自身来看,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对债券投资的风险防范,这需要从风险内控制度建设、创新业务品种、投资操作策略几方面入手。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利用债券资源丰富、资金实力雄厚、债券交易经验丰富的优势,尽快适应债券买卖的市场化交易原则,以报价驱动机制为主导,自主创新报价券种,增强报价的持续性,尽快成为债券市场中做市商制度的主力报价商。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该利用产权约束较为健全、机制灵活、风险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力争在债券业务产品与交易方式创新上有所突破,成为债券市场改革的“试点先锋”。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操作策略上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式经营”。目前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也呈现下降趋势,累计风险不断加大,特别是随着货币政策调控的加剧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加大了对债券市场走势分析判断的难度,原有那种粗放式经营已难以获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债券投资分析模型与管理体系,正确分析判断市场,把握市场走向,逐步建立审慎投资的集约式经营方式。

二是变“投机”为“投资与投机并重”。在2004年前的债券投资中,商业银行大多以买入转手卖出的“投机”交易方式为主。今后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债券投资主体的不断扩大,债券收益率(利率)的剧烈变动,原有投机方式的风险已明显加大,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资金来源、资金期限和资金成本的不同以及对不同债券品种的偏好,选择相应的债券期限品种进行交易。这需要商业银行树立投资与投机相结合的投资理念,以长期持有“投资”品种,短期配置“投机”品种,合理配置债券投资组合,整体跑赢大市。

三是变单纯的“盈利性”为“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者结合”。商业银行应摆脱原有仅依靠债券投资获利的思路。今后随着债券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债券投资不仅是商业银行新的盈利渠道与利润增长点,更要关注债券投资的风险,并要充分发挥债券投资在优化资产配置、增强资产流动性管理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金融政策法规的深入研究,加强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变化的研究,合理定位自身货币市场业务,提高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实现资金使用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最佳结合。

另一方面,国家应逐步加大推进相关债券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如近期推出的债券远期交易对于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防止债券交易价格的大起大落,促进债券市场的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在保证国家金融体系安全、保证合法经营的前提下,监管机构应该支持和引导商业银行创新债券业务品种,尽量简化审批环节,更好地参与和推动债券市场发展。

如何评价上市银行的债券投资?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金融企业,随着目前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已经由信用风险逐渐转向利率风险,利率风险管理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日益关注的重点。我们始终认为,风险管理能力及风险定价能力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为有效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市场基础,并在客观上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有利的市场条件。因此,今后商业银行不会过度收缩债券投资的比重,但却会加大对债券投资的风险管理力度。由于目前上市银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较大,如果风险管理水平较差,一旦由于债券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所持有的债券很可能出现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如果到时商业银行被迫卖出债券则会给银行造成相当巨大的损失。因此,债券投资的变动情况及债券投资的风险管理水平将是我们今后评价上市银行的一项重要指标。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篇3

本文的约束性制度分析框架是建立在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内涵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即制度是与具体行为集密切相关的规范体系。本文所谓的约束性制度安排是在制度抽象内涵基础上的具体化,是为了研究特定问题而做的有目的性的概念框定。所谓约束性制度,是指针对特定的目标和约束对象,由一系列规则(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参与人及其实施机制所构成的制度均衡。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明确约束性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特定的约束目标和约束对象(即被约束的客体)、规则(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组织或个人(即实施约束的主体)以及制度实施机制。不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会对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引起市场运行效率的差异。就企业债券市场来说,约束性制度安排是为了保证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效,从而对企业的发债行为实施必要的制度约束,以减少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约束性制度安排最重要的实施机制,就是能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做出很好的鉴别,从而保证市场债务契约的有效执行,既要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利益,同时又不能因噎废食把信用良好的企业拒之于市场之外,阻碍企业债券市场的正常发展。

本文依据约束性制度安排的规则(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博弈参与人及其策略行为选择的不同,进而形成的不同制度实施机制,将企业债券市场的约束性制度分为两类,即政府约束制度和市场约束制度。至于是否存在其他可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本文不做深入探讨。同时,本文的研究有两个基本的假设前提:(1)假设对债权人保护的法律能够得到严格执行,发债主体的债务责任存在法律的硬约束,即如果出现逾期不能偿债付息,发债企业将面临法定的破产清算;(2)假设两种约束制度具有相同的目标,即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以保证企业债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效,这一假设是为了消除政府多元目标对模型研究的可能影响。

二、企业债券的政府约束制度分析

企业债券市场的政府约束制度分析的前提是,假设政府具有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动机,以实现企业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充分有效。为实现此目标,政府通过制定行政法规,运用政府管理手段对发债企业的发债资格、债券发行价格以及发行数量实施严格限制,从而对可能的高违约风险企业构成市场进入限制,以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利益。由此,政府的行政法规,以及由政府、企业、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构成的动态博弈过程,就形成了政府约束制度的实施机制。市场参与主体依据各自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条件来选择最优的策略行为,以实现自己的最大化收益。

自1987年《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实施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制度约束一直是典型的政府约束性制度安排。政府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实施严格的政府审批制和年度发行额度计划。同时,对发债主体的资格进行严格限定,非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几乎没有资格发行企业债券,并且从1994年开始,地方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也受到限制。在这些限制措施的基础上,对企业债券的发行价格和数量也做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债券的发行价格不得高于相同期限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的40%,企业一次性发行的债券数量必须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并指定用途。政府对企业债券市场的行政性规则约束,对发债企业、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最优策略行为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按照一般的财务理论,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基本决定性因素是融资成本,企业根据不同的融资成本对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进行排序,进而选择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理论和经验研究都已证明,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债券的融资成本低于股票融资成本。因此,在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债券的年融资规模通常是股票市场融资规模的3—10倍。但是在我国,由于政府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实施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发债的非财务成本,比如时间成本和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而产生的风险成本。虽然政府对债券发行价格的管制,降低了企业债券融资的财务成本,但由于非财务成本的大幅增加,使企业债券融资的财务成本与非财务成本之和大大高于股票融资的成本。这就使得大部分企业尽管对债券融资有内在的强烈需求,但是在过高的融资成本面前不得不退缩去寻求新的融资途径。

政府通过严格的行政审批,对发债申请企业实行严格的筛选,而其筛选的标准却是选择那些国有独资或具有市场垄断背景的特殊企业,从而实现了政府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约束目标,即降低了债券市场的违约风险,保护了投资者利益。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却是以牺牲资本的运用效率为代价的。企业债券市场的价格管制,使这些特殊企业获得了相当廉价的资本,从而造成对资本的过度需求。与此同时,由于这些企业具有“准政府”的信用背景,因此其自身并不存在硬性的信用约束压力。它们相信,即使出现企业信用危机,国家也会承担最后的还债责任。这两方面的原因必然导致资本的低效率运用,无法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优配置。

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政府对企业的发债资格实施严格的审批,而且被获准发债的企业事实上也都具有“准政府”的特殊性质,这也就向投资者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投资于这些企业债券是没有违约风险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政府对企业发债资格的审批,其实是承担了对债券的隐性担保责任,企业如果出现违约行为,投资者必然认为是政府的审批环节出现问题,因此必须由政府承担还债义务。在实践当中,政府也确实没有让投资者失望过,许多发债企业无法到期归还的债息,最后都由政府承担了下来。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本该由投资者承担的信息搜集、分析和鉴别的责任却被审批制下的政府取代了,这直接导致投资者对市场信息需求不足,信息搜集、分析和鉴别能力低下,对证券市场缺乏风险意识。由此,政府与投资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相互畸形依赖的恶性循环,投资者越是不成熟,政府迫于追求社会稳定的压力就越是要出面保护,政府越是通过这种方式保护投资者,投资者就越是成熟不起来。投资者群体的不成熟必然导致不成熟的证券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当前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恶性循环的后果。

由于发债企业和投资者在政府约束制度下的行为扭曲,直接导致对信用评级信息的市场需求不足,严重限制了信用评级机构的健康发展。一个行业的发展必须有持久广泛的需求者作为支撑,而信用评级机构作为信用信息产品的提供者,其真正的需求者是投资者,而不是发债企业。如果一个行业不服务于它的真正需求群体,那么它的发展结果可想而知。而在政府约束制度下的企业债券市场,作为信用信息产品供给者的信用评级机构只能服务于发债企业,而不可能以它的真正需求群体即投资者为服务对象。因为,通过行政审批的发债企业,获取信用评级机构的债券信用评级仅仅是为了履行债券发行的法律程序而已,这样的信用评级信息对投资者到底有多大价值也可想而知。

事实上,投资者也不会根据信用评级信息去判断某一企业债券的潜在市场风险。更何况,政府还对债券的发行价格实施管制,信用评级信息不可能从根本上影响企业债券的定价。这样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本应服务于投资者的信用评级机构却转变为以服务于发债企业为导向,从而造成本应作为第三方监督者而存在的信用评级机构,现在却完全成为发债企业的附庸,其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约束职能根本无法得到发挥。政府约束制度扭曲了整个信用评级行业的运行机制,使信用评级机构不可能在债券市场中内生地成长起来,从而导致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证券市场的发展。

三、企业债券的市场约束制度分析

在企业债券市场的市场约束制度分析中,本文假设市场机制内生地存在与政府约束制度相同的目标,即最大化地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以保证企业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有效。之所以作如此假设,是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前提,如果出现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将会导致企业债券市场的萎缩乃至最终消失,而这一结果就使研究失去了意义。但是在市场约束制度下,企业债券市场的各参与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政府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约束主体而存在,而只是作为保证契约执行的仲裁者。在此种情况下,对发债主体的行为约束就不是由单一的市场主体来完成,而是由发债企业、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来实现。市场约束制度本身所构成的激励与约束环境,将使博弈参与人选择不同于政府约束制度下的最优策略行为。

在市场约束制度下,政府对发债企业的资格审批将不复存在,而这一企业筛选过程将由市场各参与主体的互动机制来完成。企业能否进入债券市场,能不能按照既定价格顺利地发行债券,完全是由投资者根据所披露的信息判断之后的购买行为决定。市场化的筛选机制对试图发行债券的企业不会构成不合理的人为歧视,而是以企业所能提供的市场收益和风险为标准,所有的企业都处于平等的市场地位。在这种筛选机制下,进入债券市场的企业,由于没有了“准政府”性质的信用担保,也就必然面临更多的信用约束。因为低效率的资本运行只会增加其破产清算的风险,硬预算约束机制可以有效激励企业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这也是企业能够持续经营的必然选择。

市场约束制度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证券市场融资结构。因为,在市场约束制度下,债券的发行价格是由市场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决定的,因此,企业只是根据不同融资方式的财务成本差异来选择债券融资还是股票融资,或者是其他可选择的融资方式。也就是说,企业所面对的融资成本一般都是显性的,很少存在由于不确定性的人为因素所引起的隐含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种融资市场都不可能过度膨胀,金融市场内在的资源配置的价格机制可以有效抑制单一市场泡沫的产生。证券市场的融资结构由市场自身的规律决定,而不是由某种人为的主观意志决定,这样的市场结果必然是遵循效率原则的。

在市场约束制度下,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必须自己承担投资决策失误的风险责任,从而有利于促进成熟投资者和成熟证券市场的形成。分析到这里,我们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任何债券市场都必然存在投资风险,并不是没有违约存在的企业债券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重要的是风险和收益的最终承担主体是谁。在政府约束制度下,政府实质上承担了最终的市场风险,因此,投资者只能获得低风险收益。而在市场约束制度下,政府不再承担市场的筛选责任,债券价格也由市场来决定,这时的投资者就必须自己承担债券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也可以获得与风险相对应的收益。在此种情况下,投资者在进行企业债券投资时,就必然时刻关注企业的动态信用评级信息,搜集、分析并鉴别不断变化的有关企业的各种相关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这样一个理性的投资决策过程,不仅可以让投资者深刻认识债券市场的风险属性,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而且还可以不断提高投资者的信息搜集、分析和鉴别的能力,促进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趋于成熟,进而促进整个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市场约束制度下的信用评级机构,必然是以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的,并由此能够与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同步获得内生性成长。因为,在市场约束制度下的企业债券市场的各参与主体的动态博弈过程中,评级机构将深知市场信誉对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评级机构只有向投资者提供独立、客观、准确的信用评级信息,才可以在投资者群体当中不断积累信誉资本,获得更多投资者的信任,进而增加对其信用信息产品的需求。而如果只是一味地满足发债企业的筹资要求,那么,在市场重复博弈过程中就可能根本无法生存。市场约束制度下的企业债券市场必然会形成这样的逻辑,即发债企业只有选择拥有雄厚信誉资本,得到投资者认可的评级机构,才有可能顺利进入债券市场,而这本身就构成对发债企业强有力的约束。虽然,这种约束机制完全不同于政府约束制度,但是,这样的约束机制会促使信用评级机构向投资者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用评级信息,而且投资者也迫切需要这样的信用信息产品,从而促使信用评级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和成熟。

四、结论

尽管企业债券市场在我国的出现早于股票市场,而且发行企业债券的优势也相当明显,但企业债券在我国的发展却并不顺利,其根源就在于政府约束制度的长期存在。政府约束性制度造成了国家信用的过度倾斜,除了国债之外,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企业债券、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等均直接或间接地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国家信用过度倾斜的信用制度,使风险收益机制下的市场约束乏力,从而给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带来一系列的行为扭曲。政府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约束性制度安排,已经严重破坏了该市场的内在属性,致使其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使企业债券市场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为了消除政府约束制度缺陷给证券市场发展带来的扭曲,向市场约束制度转变就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市场约束制度也不是让政府对企业债券市场放任不管,因为在本事的分析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前提:市场约束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是债权人的权利能够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而这需要政府作为契约执行的仲裁者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在逐步取消企业债券政府约束措施的同时,国家还必须严格实施法律,切实保护债权人的正当利益。如果没有较完善的法制作为保障,市场约束制度将很难有效发挥作用,企业债券市场也很难有持久健康的发展。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篇4

如果债券市场供给减少,则债券市场需求下降的不利影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对冲,其影响程度也将有所减弱。

债券市场供给端分析

(一)发行量角度

从发行量来看(见图1),2011―2016年债券市场总发行量年均增速60%,其中2011―2014年总体平稳,2015―2016年大幅提高,拉动6年发行量年均增速整体提升。

从债券类型看,2011―2016年国债发行量从15397亿元提高到30665亿元,年均增速16.53%,低于债市总体发行量增速(见表1)。地方政府债增幅较大,占比从2011年的2.55%提高到2016年的16.63%,发行额也从2011年的2000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60458亿元,年均增速近5倍。地方政府债对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影响较大。央行票据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其发行随着货币政策的需要而调整。从近几年来看,央行票据在2011年和2013年大量发行,其中2011年的发行量占比达到18.05%。同业存单发行情况与央行票据形成鲜明对比,自2013年同业存单发行启动以来,其占比大幅增长,2016年已占债券市场发行量的35.81%。金融债发行量与国债类似,整体发行较为稳定。信用债发行量占比有下降趋势,但发行规模增幅要高于国债和金融债,这得益于近两年政府鼓励企业直接融资的相关政策。2011年信用债发行规模21234亿元,2016年达到78845亿元,年均增幅达到45.22%。

尽管债券市场发行规模不断提高,但由于地方政府债在二级市场流动性不够高,而央行票据近两年和未来可预见期限内发行额度有限,同业存单实质是银行间同业拆借的票据化,因此真正具有债券特征且二级市场流动性较好的债券主要包括国债、金融债和信用债等。自2011年以来,上述这些债券的发行量从60776亿元增加到155788亿元,年均增幅为26.06%,低于债券市场总体发行量年均增幅34个百分点,2016年这些债券的供给量占全年发行量的42.84%。从债券市场新增债券角度看,债券供给规模中仅有不足一半的新增债券对二级市场债券收益率具有明显影响。

债券市场发行量与债券供给量的对比反映了债券市场供给端的变动情况。为了进一步说明债券市场更有效的债券供给量,笔者对债券市场实际存量余额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由于不同债券期限不同,如果期限较短的债券发行量较大,则其对债券市场长期存量供给的影响有限,则意味着长周期下的债券市场供给量相对有限。由表2可知,2011―2016年,债券市场存量余额年均增幅28.03%,存量债券增幅远远小于发行增幅,债券发行期限以短期为主,债券市场供给相对稳定。

(二)债券存量余额与m2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债券市场供给量的相对变化,笔者进一步考察债券市场存量与货币供应量(m2)的比值变动情况。从全部债券市场存量余额与货币供应量的比值可知,2011年以来该比值逐渐增加,说明相对于货币供应量增加量而言,债券余额增幅更大,仅从比值变动可以说明债券市场供应量明显增加。如果从有效债券存量余额与货币供应量的比值分析,情况略有不同。更有效的债券存量是指包括国债、金融债、信用债在内的,流动性较好且对债券二级市场有明显影响的债券。由图2可知,更有效的债券存量与货币供应量的比值变动较小,2011―2016年仅提高5个百分点,这说明近5年债券市场有效供给量没有明显增加,可交易债券余额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求增加,则债券收益率必然会下行,债券价格将上涨。

债券市场需求端分析

从需求端来看,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主要包括银行、保险、基金公司和券商,受宏观经济低迷和股市波动影响,各类机构投资者纷纷进入债券市场,增持债券投资。加之近几年理财资金大量配置债券资产,各类需求汇聚债券市场,导致债券市场需求大增。在供给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债券市场价格受需求影响波动明显,2014年以后,债券市场受需求推动长期走牛,收益率趋势性下行。下面从总量到结构做进一步分析。

(一)银行类机构

从债券需求总量上看,自2011年以来,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各类机构债券持有量均明显提升,其中基金公司债券持有量增加最为明显,从2011年的15505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65478亿元,增幅达到322%。商业银行债券持有量也从116604亿元增加到170504亿元,增长46%。信用社增幅最小,但近五年增幅也达到35%(见图3)。

商业银行是债券市场投资交易主体,各类商业银行债券持有情况略有不同。由图4可见,近年来各类商业银行债券持有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外资银行持有量较低,可以忽略。全国性商业银行债券持有量增幅较小,2011―2016年增幅为24%,其中2015、2016年持有量相比上年度略有下降。农商行债券持有量增幅最大,近六年增幅达到318%,其次是城商行,增幅为121%。

从图5来看,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余额及贷款总额逐年递增,其中2011年1月债券投资额为84257亿元,2016年12月债券投资额为247604亿元,增幅为193.8%。而同期贷款余额从483493亿元增加到1066040亿元,增幅为120.4%,债券投资增幅要大于贷款增幅。尤其2014年下半年以后,金融机构投资债券市场力度明显增强,而刚刚过去的债市牛市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的。这说明,抛开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等因素外,在债券市场供给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债券市场波动与债券需求量增加有直接关系。

为进一步了解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实际情况,更直观地观察2011年以来商业银行债券余额变动,笔者选取了5家商业银行作为观察对象,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从债券投资额度看,2011―2015年这5家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额度增幅明显(见表3),其中兴业银行增长900.73%,中国银行增长92.93%,北京银行增长119.39%,广东农商行增长277.14%,青岛银行增长285.42%。从增幅上看,兴业银行债券投资增幅最大,增幅最小的是中国银行,也接近1倍。从年度看,增幅最大的是2014―2015年,这也是债券市场最为活跃的一年,可以看出商i银行在“资产荒”的背景下纷纷增加债券投资,以弥补信贷收益的逐步减少。为了更加客观地考察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实际比值,笔者以债券投资与贷款余额的比重为考察指标,反映债券投资在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

由图6可以发现,上述5家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额度与贷款余额的比值逐年提高,显示商业银行逐年提高债券投资在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其中兴业银行增幅最大,说明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兴业银行债券投资量在同业中都比较领先。其次是青岛银行,尽管青岛银行债券投资绝对量较小,但是债券投资在该行的发展策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理财资金

自2004年光大银行发行第一只理财资金以来,我国银行业理财迅猛发展。截至2016年6月,我国共有45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续的理财产品共计68961只,理财产品余额由2007年的0.53万亿元增长至2016年6月的26.28万亿元,累计增幅达到4431%,同期理财产品余额占总资产的比重也由1.01%增加到12.06%。由于理财资金一直以表外运行为特征,因此其与表内债券投资形成债券市场的两股需求力量。监管部门对理财资金一直高度关注,包括《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z2014{127号)在内的若干文件一直在规范理财资金运用与管理。理财资金也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其中间业务收入逐渐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而理财资金的配置多以债券投资为主,所以对理财资金增量的关注尤为重要。

银行理财起源于股份制银行,经过十几年的l展,股份制银行已经成为国内银行理财最大的发行主体。从发行量来看,截至2016年6月,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占比41.46%,国内五大行占比34.25%,城商行占比14.23%,外资银行占比1.14%。值得关注的是,自2015年3月份开始,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理财资金余额已超过国有大型银行,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从增速上看,城商行、农商行增幅较大,其理财余额同比分别增长67.76%和118.18%,国有五大行理财余额同比增长34.93%,股份制银行同比增长33.62%,外资银行同比下降11.76%(见图7)。

2013―2015年,银行理财资金投向以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为主,并且占比逐年提高,由2013年的38.6%提高至2015年的51%,超过理财资金总额的一半以上。这与非标投资监管趋严以及非标产品收益下行有关。随着2014年以后债市走牛,理财资金与各路资金一道皆直接或间接投向债券市场(见图8)。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篇5

摘要: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主要来源于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对于投资价值的分析也就相应从这两个部分展开。投资者对于可转换债券除考虑风险外,最感兴趣的是未来不确定性最多,上涨空间最大的期权价值部分,只有这一部分能给投资带来丰厚的收益,而纯债券价值只能给投资带来保底的收益。因此期权价值的投资分析成为成投资价值分析的重点。

一、可转换债券在证券投资市场的表现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低风险的投资品种,近年来日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从1999年12月至2004年10月,可转债表现良好,整体走势强于股票,体现出了大盘上涨时随之上涨,下跌时抗跌的特点。可转换债券的波动率低于股票,用2000年至2004年10月的日收盘数据计算,上证综指的年波动率为0.21,转债指数的波动率为0.127.

可转债在美国证券投资市场也有良好表现。m晨星公司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可转债基金最近10年年平均收益率为9.29%,接近同期美国国内股票基金9.46%的收益率水平;而最近5年和3年的平均收益(约为5%)均要高出同期美国国内股票基金4个百分点以上,这期间正是美国股市较为低迷时期,体现了可转债基金在弱市中较强的抗跌性;而2003年美国股市逐步由熊市向牛市转变,可转债基金年收益率高达25.31%,体现其在牛市中与股市基本同步上涨的特性。

二、投资价值分析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主要来源于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对于投资价值的分析也就相应从这两个部分展开。投资者对于可转换债券除考虑风险外,最感兴趣的是未来不确定性最多,上涨空间最大的期权价值部分,只有这一部分能给投资带来丰厚的收益,而纯债券价值只能给投资带来保底的收益。因此期权价值的投资分析成为成投资价值分析的重点。

(一)纯债券价值的投资分析

纯债券价值作为投资者的收益底线,其未来的波动主要来自于市场利率的变化及到期年限的缩短。在预期进入加息周期的情况下,国债和企业债券价格有下跌的趋势,市场利率上升,纯债券价值下降。到期年限的缩短,减少了折现的时间,纯债券价值上升。对于不同的企业可转债来说,是否采用浮动利率,以及不同的票面利率、利率补偿率都会对纯债券价值的衡量产生影响。浮动利率能削弱升息对债券造成的负面影响,增加价值。较高的票面利率和利率补偿率能提高债券价值。2004年10月29日央行上调利率,纯债券价值相应下降。而山鹰转债因有“按人民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变动向上调整,向下变动不调整利率”的利率调整条款,在升息之后立即上调可转债的票面利率,有效地回避了升息所带来的价值损失风险。

债券投资能否安全回收也是纯债券价值投资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稳健是公司偿还债务的保证。国内目前对可转换债券已经实行了信用评级制度,绝大多数可转债有商业银行等担保机构进行担保,且大多数可转债在条款设计中也说明了出现偿还现金不足时代为偿付的机构和方式。因此,国内的可转换债券在偿还方面风险不大。从实际来看,目前没有出现不能偿还的安全。但投资者,尤其是可转换债券中长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结构、收入和现金流、偿债能力等方面的分析仍不能忽视。这些方面除影响企业的偿付能力外,也对企业未来的股价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可转债的投资价值。

(二)期权价值的投资分析

股票价格是影响期权价值的重要因素。股价的上涨使期权价值增加,进而推动可转换债券价格随之上涨,特别是在超过转股价格之后,距离转股价格越远,则可转债越表现出股性,波动率也越接近于股票。对于股票价格未来趋势的判断是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有效市场假设理论认为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现有的信息,因此根据现有的信息不可能对股价做出预测。B-S理论也是建立在股价是随机波动假设的基础之上,股价未来的波动是随机的。但也有很多理论努力尝试寻找股价的运行规律,如属于技术分析的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于股票价格未来价格走势的判断起到辅助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可转换债券不属于短期品种,特别是对于新发行的可转债至少在半年之后才进入转换期,应当从中长期来把握股价的预期。基本面分析通过评估股票的内在价值,将未来现金流用合适的折现率折为现值,以判断当前的股价是高估还是低估。基本面分析注重股市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资金供求、行业状况、及前景、公司财务状况等基础性因素,揭示这些因素对股市的综合作用及对中长期趋势的影响,适合于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分析。基本面优秀的公司,未来存在更多的发展机遇,能够保持业绩的增长,获得投资人的青睐,从而增加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基本面分析内容繁多,不是本文的论述重点,具体内容参见相关的文章和论著,本文仅以行业为例来做简要分析。遵循价值投资的理念,上市公司行业景气度的提升能带动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进而拉动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推动转债价格上扬。由于铜行业的景气,需求量大增,带动了铜价的大幅上涨,以铜为主业的铜都铜业获得了发展良机,业绩大增,股价上扬,其可转换债券价格达到了140以上的高位,较发行价上涨超过40%.从这一角度出发,目前,钢铁行业今年达到了景气的高点,后市预期再度走高的可能性不大,股价上扬机会不多。

对于股价波动率的考察可以参照历史的波动率,结合公司基本面分析和市场热点,来推断未来股价可能波动率。历史上波动率高的公司,得到较多投资人的关注,未来可能持续这一趋势,因而历史波动率可作为参考。若公司未来存在较多的利好消息,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市场热点,则股价正的波动性就大,这将提高可转债的期权价值。另外,从市场经验看,小盘股和低价股具有相对较大的波动率,也就存在更多的机会。

到期年限较长的公司,股价有较多的上涨机会。近几年国内证券市场波动较大,每年都会上涨的行情。选择到期年限在1年以上的可转换债券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对于1年以下,例如阳光转债只有0.54年,由于未来股价上涨的机会相对不多,一般不必考虑。

三、价格特征分析

可转债作为兼具股性和债性的金融衍生产品,其价值主要由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两部分有机地构成,所以转债的固定收益部分(包括票面利息、利息补偿以及无条件回售价格)和股票的走势对转债的市场价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以转股价格为分水岭,当股价远低于转股价格时,转债价格主要体现的是转债的债性,纯债券价值对转债的价格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当股价远高于转股价格时(不考虑赎回),此时转债价格主要体现的是转债的股性,即转换期权价值;当股价处于转股价格附近时,则债性和股性综合体现。不同的股价下对应的市场价格特征如下图所示。其中:转换价值=股票价格×(债券面值÷转股价格)。

因此,在股价低于转股价格时,由于纯债券价值的保底作用,可转债显示出了很强的抗跌性。在高于转股价格较多时,则转债的市场价值略高于转换价值,跟随股票的上涨而上涨,收益与股票相似。

四、套利分析

可转换债券的波动通常比股票的波动慢,如果股价下跌,转债的下跌会有一定的滞后,而且跌幅更小。如果股价上涨,可转债的上涨也会滞后,涨幅也不如股票,此时可能出现转换价值超过市场价值的情形,折算转换价格(定义见下面公式)小于股价,这一价差的出现形成套利机会。例如铜都铜业在2004年9月17日股价上涨7.45%,收盘价为9.81,而可转债价格仅上涨4.91%,以收盘价计算的转换价值为144.26,超过了可转换债券的收盘价139.94.折算转股价格为9.51,差价为0.3元,出现套利机会。反之,由于普通股并不能转换为可转换债券,所以在折算转换价格高于普通股的市价时,套利行为是不可行的。因此,对可转换债券的套利只能是单向的。

套利策略为:套利者首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股票和现金(股票也可以由转债转换而来),当市场出现套利机会时,套利者卖出股票,同时买入相应数量的转债并申请转股,第二个交易日套利者的持仓变化为:股票数量不变,现金增加。现金增加部分即为套利收益,但由于没有卖空机制,套利者必须承担持股风险,这是单边市场套利所不可避免的。为了发现套利机会,定义如下指标:

折算转换价格=可转债市价/(100/转股价格)

每股转换溢价=股价-折算转换价格

每股转换溢价率=每股转换溢价×(100/转股价格)/可转债市价

每股转换溢价率也称为套利空间,如果套利空间为负,则不存在套利机会;反之,若套利空间为正,且大于所有的交易成本费用率,则存在套利机会。操作时卖出股票和买入转债同时进行,所以组合中股票市值和现金资产的比例大致应为1:1.

一次套利操作需要同时卖出股票和买入转债两次交易才能完成,卖出股票的交易费用率按0.5%计算,买入转债的交易费用率按0.1%计算,则一次套利操作总的费用率以0.6%计算。当套利空间大于0.6%时,则存在套利机会,否则不存在。资金量不同,对套利空间的要求不同,实际操作时对套利空间的需求按投资者的资金量大小而定。

套利机会的存在不仅使投资者多了一种获利的方式,同时也直接促进了转债的转股效率。由于目前转债的市场规模较小,流动性不足,所以不适宜大资金进行套利操作。如果转债市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套利是值得关注的

五、投资策略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进可攻、退可守投资工具,其风险收益的特点适合于厌恶风险,却又想获得较高收益的投资者。以承受低利率的代价得到股份未来上涨时的获利机会。当然如果是在二级市场买入,则可能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得到转换权。综合上述可转换债券定价的讨论和投资的分析,可以考虑从以下角度来把握可转换债券的投资。

(一)选择策略

第一,选取可转债实际值与理论价值比值较低的品种。尽管目前市场表现尚未认同理论估值,但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下的理论估值对于评估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仍具有参考意义。可转债实际价值与理论估值相比较低的品种,可以认为是市场更多地低估了其价值,因而相对风险较低。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对于此类品种,可以进行重点关注。这些可转债有复星转债、西钢转债、营港转债、华菱转债、首钢转债、山鹰转债。

第二,从公司基本面选取重点关注品种。基本面决定了股票的内在价值,是股票价格的有力支撑。成长性良好的上市公司能为未来股价的上扬提供强劲动力,进而促进可转债价格上涨。从行业角度考虑,钢铁行业达到景气高点,股价未来大幅上涨机会不多,减少关注。民生转债、云天转债和歌华转债所处的银行、化肥、有线电视行业未来成长性好,而且公司基本面不错,值得重点关注。

第三,选取历史波动率大的品种。对可转换债券的期权价值产生影响的是其期权有效期内的波动率,但历史会重演这句话在很多时候都会显示其正确性,因而在计算期权价值时,用历史波动率来进行估计。有理由相信历史波动率大的品种在未来股价上涨的机会更多一些。另外,小盘股和低价股相对有更多的表现机会。

第四,选择纯债券价值高,有利率调整条款的品种。此类转债给投资提供了较高的保底收益,调整条款的存在使投资者回避了利率变动的风险,锁定收益。在市场低迷时,选择此类转债较为有利。

第五,关注满足向下修正条款的可转债。对于股票价格位于修正条款所规定修正价格区域的转债品种,股价值一般较低。转债价格受到纯债券价值的支撑,表现出强烈的抗跌性,而且由于存在转股价格向下调整而增加可转债的价值。如华西转债。

第六,到期年限在1年以内的可转债一般不必考虑。

第七,可转换债券价格已高的一般不必考虑。当股价远离转股价格,可转换债券价格一般过高,此时的可转债表现出股性,与股票已十分近似,承受与股票相似的风险,则投资可转债与投资股票并无本质差别。因此,考虑进行可转债的投资,已无必要。如铜都转债,价格达140元,与股票无实质差别。同时,如果股价已高于赎回价,则此类转债的投资价值受赎回条款制约:一方面,约定的赎回价格一般都远小于可转债的市场价格,因此若接受赎回,将产生较大的损失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接受赎回将产生较大损失,因此绝大多数可转债的持有人采取的策略是在赎回期前将可转债转为股票,然后再出售股票,这就可能使投资者面临在赎回期前可转债集中转股、集中出售对股票价格造成冲击而产生的风险。

(二)操作策略

第一,认购可转换债券。目前,可转换债券的发行都是以面值发行,相对于理论价值有更大折价,而且由于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已逐步等到市场的认同,近期新上市的转债多在面值之上,特别是基本面为市场所看好的转债其上市价格更高。转债的一级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投资机会。

第二,在股市行情低迷或未来不确定因素很多的情况下投资。可转换债券在行情低迷或未来极不确定时,有效地控制了风险,把可能的损失限定在可控范围之内,却又不会失去行情转好的机会。但在股市处于牛市当中时,可转换债券的收益明显低于股票上涨的收益,而且可转换债券流通性较差,还受到赎回价格的制约。因此,可以把转债视为防御性品种来进行投资。

第三,纳入投资组合。根据美国市场的研究表明,把可转换债券纳入投资组合,组合有效边界明显上推,在维持风险不变的情况下能提高收益率,或者在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风险。

第四,在套利机会出而又满足条件时,适当进行套利。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上不封顶、下有保底的投资工具,在风云变幻,整体收益不佳的a股市场上独具魅力,尤其在国内证券市场体制不健全,未来存在较多的政策不确定性的今天,更显现出其吸引力。国内可转换债券正处于发展初期,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发行人设计了较为优厚的转债条款,为转债投资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由于投资者不熟悉以及国内没有卖空机制,转债的价值被低估。总体而言,可转换债券的投资面临良好机遇。

投资可转换债券,除了保底的纯债券价值外,投资者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在了期权价值之上,作为买入期权,最终收益的大小取决于标的股票价格上涨的多少。因此标的股票价值的分析成为关键,而基本面分析在股票价值的分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本面分析也就成了在可转换债券投资中取得好成绩的必修课。

六、结论

本文通过可转换债券价值进行投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在规定条件下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企业债券。它具有在获得债券保底收益的同时,分享企业增长成果的特点,成为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工具。

第二,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构成了可转换债券价值的主要部分,对于这两部分价值影响因素的深入了解成为理解可转换债券价值的重要内容,可转换债券的条款对转债价值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其中,期权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在可转换债券价值构成的基础上,得出计算模型: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纯债券价值+期权价值,期权的价值的计算以B-S模型为核心。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篇6

在经历了6、7月份的a股连续大跌后,权益类基金产品的热度急剧下降,而固收类产品则从多日的沉寂中走出来,成为投资者的主要选择

近期,债券基金成为密集发行的新品种,也是在市场行情修复阶段公募业不约而同的选择。华润元大稳健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杨荣哲分析认为,未来一到两年时间的资产配置,债券类资产都将是比较好的投资标的,而在各债券品种中,纯债是更好投资标的。

全球债市需求增长

美联储成员对加息不加息似乎摇摆不定,若长期来看,投资者可能会减持长期债券,而适当增加中短期债券。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准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7.32%,偏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则达到9.18%。纯债基金今年年初到9月9日平均收益率6.2%,而定期开放纯债基金平均收益率达7.4%。

近一个月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然而波动或已过去。我国债券基金正收益稳定,业内人士认为,若股市波动,投资者偏好可能会有改变。若市场需求增长,那么可能推动债市上涨。债券有很多种类,比如国债、市政债券、企业债券等。与股票投资相比,债券投资的收益率相对固定,在一定期限内,债券安全性更高。若投资者看好一个国家经济前景,就会购买这个国家的债券。

巴克莱研究显示,过去二十多年来,美国股市平均收益率为10.8%,长期债券收益率为11.5%。在美联储宽松货币与比较高的通胀环境下,对于债券市场仍然是好消息,尽管距离美联储加息可能越来越近了,但是,研究表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美联储耶伦关注的一个经济数据。英国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加息过程将是非常缓慢的,美联储会保持宽松货币,因而,中长期来说,债券是投资者在通胀环境下可考虑的资产之一。

债券市场牛市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市场需求。如果市场需求比较大,那么债券价格可能会上涨。第二,货币政策一贯性,如果资金比较稳定,投资者会预期债券市场收益非常稳定,买入债券预期收益。第三,从外部因素分析,美联储九月加息概率仍高于零,美联储收紧货币可能会促投资者减持美债,然后转向其他债市,比如欧洲和亚洲,宽松货币下长期债券收益率保持低位,分析师认为,即便美联储加息,投资者也会持续债券,只不过是从长期债券转向短期债券,债券是投资者认为比股市风险更低的金融资产,若美联储启动加息,债券收益率将上升。

全球债市继续延续2009年以来的大牛市,美国债券、欧洲债券、新兴市场债券等均是投资者买入首选,我国是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若美联储加息,将推升债券收益率。摩根大通研究认为,全球债券市场需求增长,欧洲央行购买债券,供给相对不足,投资者预期债券收益率上升。

普遍看好中国债券

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债券吸引力增长,摩根研究认为,投资者普遍看好中国债券。有学者认为,汇率可能也是影响债市因素之一。未来债券市场将维持平稳走势。杨荣哲认为,一方面,大环境还是没有改变,所以未来债券收益率是平稳的,看不到非常明显的往上走的趋势,或者是明显回调的风险。另一方面,应更看重债券的长远投资,基本上不建议投资人进行短期的申赎操作。在相对长远的投资时间框架之内,债券可以以稳定的票息收入加上一部分波段主动操作,带来资本利得的空间。

从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以及各买方调研草根的数据来看,中国企业盈利增长处于比较困难的局面。在这样的阶段,债券这一类资产在未来一到两年时间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标的。再者,债券这类资产,有着比较稳定的票息收入以及波动不大的有较高保护垫的二级市场债券价格,综合这两个因素看来,债券有较安全稳定的收益,在未来一段时间也会有较好的表现。

虽然年初各大卖方机构对于2015年的债券市场均持谨慎态度,但经过今年一季度快速回调之后,债市收益率快速上行,此后债券市场再度回到牛市行情中。经济基本面和权益市场的不振,给了债市走牛的底气,大批投资者的目光再次投向债市。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 债券市场 金融 产业组织

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是全球金融市场融资的三条主要渠道。通过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全球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立下了汗马功劳。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举措来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现阶段,中国各主体融资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较小,股票市场发展不规范,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是,相对规模仍然较小。推动债务直接融资、厘清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是金融体制改革和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任务之一。

一、债券市场模式的imp分析范式

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不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以场内交易所市场为主,场外市场为辅;二是以场外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主。选择何种发展路径其实是一个产业组织选择的问题,即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债券市场运作模式来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债券市场的运行绩效。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逐渐形成的。哈佛大学的梅森和贝恩等人创立了稳定的分析体系,即scp分析框架。s(marketstructure)指市场结构,即这个产业采取何种市场模式来组织生产;c(enterpriseconduct)指企业行为,该产业中主体企业是采取何种战略行为来谋取利润最大化;p(performance)指绩效,即在该市场模式和企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该产业发展的绩效如何。哈佛学派认为,产业组织发展的路径应该是市场模式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产业绩效。政府应该善意和正确地确立一个最佳的市场模式,让所有企业在该模式下选择自己的行为,以期达到产业和市场的发展绩效目标。20世纪50年代,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芝加哥学派(领军人物为斯蒂格勒和巴罗)崛起了。芝加哥学派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高集中度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产业组织结构并非外生给定的,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由市场参与主体市场行为内生决定。产业组织发展路径应该为c-s-p,企业行为决定市场结构,然后二者一起决定了产业绩效,芝加哥学派强调市场的力量,反对政府对市场模式进行过多的限制和干预。

沿袭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我们应用到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问题中。债券市场中,债券市场参与交易的主体是投资者,即对应于产业组织中的企业行为,投资者对交易行为的自由选择结果决定了市场的结构(即债券市场是以场内为主还是场外为主),不断完善的市场结构和投资者的行为一起决定了债券市场的运行绩效,这就是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在债券路径选择问题中的imp分析范式,投资者结构(investorstructure,i)-市场模式(marketmode,m)-运行绩效(performance,p)。投资者结构的变迁引发了市场模式的改变,市场模式的改变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并且改进了市场运行的绩效。

(一)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特征(i)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灵魂,是产品创新和交易的核心问题,一个产品只有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才能成功发行并且交易。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是指在市场中,产品投资者的类型结构,即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还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

在电子技术革新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群体在资本市场占有的份额急剧上升。首先,oecd国家人口老龄化产生了对退休产品的需求,例如共同基金、股指年金等;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业的水平,凭借便捷的信息交流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提供中介和风险管理服务,催生了复杂的投资产品,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顺应了市场对复杂产品的要求;第三,脱媒现象减少了对银行存款的需求,传统的储蓄手段向利益驱动的机构化工具转化,机构投资的规模不断上升;第四,专业化的优势,机构投资者在债券、股票和其他复杂产品投资上拥有专业化的优势,并且把优势转化为收益的改善,吸引更多的个人投资机构化,机构投资者的规模不断壮大。表1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债券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从中可以发现,从1970年到1998年不到30年的时间内,机构投资者的资产占gdp的比例急剧上升,平均上升了85%。投资机构化不仅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国家(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发展趋势,也是以银行为主导国家(欧洲和日本)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债券市场的投资机构化现象更为突出。来自美国市场2002年的数据显示,公司债市场投资者92%都是机构投资者,市政债市场投资者70%都属于机构投资者;2002年韩国的公司债市场数据显示,98%的投资者都是机构投资者,其中金融机构占88%;2000年7月马来西亚的企业债券投资者结构显示,98.5%的债券投资者都是机构投资者,其中商业银行占25%,退休基金占73%。中国的债券市场也不例外。2007年12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不含央票等)为82611.11亿元,其中机构投资者债券余额为79320亿元,占比达96%;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债券余额不足4%。全球债券市场逐渐演变为完全由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市场。

(二)市场模式(m)

纵观全球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债券市场模式可分为两种,一是以场外市场为主体,第二是以场内交易所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主要区别是在交易方式、清算方式和信息披露上的差异。

1、交易方式

债券交易方式可分为指令驱动型和报价驱动型。指令驱动型和报价驱动型是场内和场外市场交易制度的核心内容,两种交易方式的差异也是区分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的主要标志。

场内市场是以指令驱动为主,各交易成员之间是一次博弈。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中,指令驱动型的交易方式不利于机构投资者获取良好的价格。指令驱动型导致场内交易的匿名性和一次性,导致投资者之间的博弈过程是一次性博弈,无法形成长期合作,做市商和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在场外交易。

场外市场是报价驱动型的,交易者之间交易时存在重复博弈,有利于机构投资者获取良好的价格。虽然在一次交易中,投资者或者经纪商只选择一家做市商进行谈判,并以达成的价格成交,做市商的竞争可能是不充分的,但是客户与做市商重复博弈过程中,如果做市商报价不够优惠,那么可能失去客户将来的全部订单。当投资人的价格改善会随着投资人与做市商的关系价值(以交易量来体现)的不断上升而增加,投资人与做市商关系的价值则随着指令提交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大额的机构投资者为了获得较大的价格改善,会选择以稳定的指令流向做市商提供大宗交易指令。机构投资者容易在报价指令型的场外市场上获得价格改善。因此,从交易方式的选择上,机构投资人倾向于选择场外市场,在场外市场中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和成交量。

2、清算方式

清算方式可以分为中央清算和双边清算。

在债券交易中,信用风险的防范一般通过授信来完成的。在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投资者数量众多,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且个人投资者难以通过信用风险评估来采取双边授信对风险进行管理。因此,从客观上需要专门的清算机构来负责清算,规避交易的信用风险。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往往采取中央清算制。

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中,对集中清算以降低信用风险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机构投资者之间通常以大宗交易为主,采取双边清算成为可能,并且成本可以明显降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一股倾向采取双边授信和双边清算的方式,以降低中间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

3、信息披露机制

对于信息披露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入息搜集成本和信息解读收益。机构投资者由于专业化的优势,信息的搜集成本更低,信息解读收益更高。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在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低的市场中交易,一方面,信息的相对隐蔽有利于满足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大宗性要求,避免交易信息过度披露引起的交易损失;另一方面,信息的相对隐蔽有利于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信息搜集上和信息分析上的比较优势。场内交易信息披露比较透明,适宜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信息披露要求不那么严格的场外市场进行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信息的相对隐蔽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形成最优的价格和成交量,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

从交易方式、清算方式和信息披露三方面考虑,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场外交易市场有利于机构交易者更好找到大宗交易的匹配交易方,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和交易量,降低机构交易者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三)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imp)

根据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遵循imp范式,债券市场模式是由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内生决定的,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决定债券市场的运行模式。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应该选择以场内交易为主,而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应该选择以场外市场交易为主。投资者结构的变迁主导了债券市场运行模式的变迁。

二、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经验启示

为了从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经验中得到启示,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和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来进行分析。伴随着欧美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债券投资者资产规模比例急剧上升,各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都经历了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到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转变,而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各国的债券市场也经历了从场内市场向场外市场转移的一个过程,这是全球债券市场发展的共同路径。

(一)欧洲债券市场

欧洲的债券市场发展源于地理大发现和殖民主义的扩张阶段,为了筹集冒险资金和战争资金,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先起国家和公司发行了带有国债及企业债性质的债券,这些债券最初是被富有的个人投资者持有,债券的交易主要发生在个人投资者之间,以场外市场为主。然而,在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中,交易者个人之间存在信用风险,场外市场无法消除个人投资者之间的结算的信用风险,因此债券市场发展非常缓慢;随着交易所设立专门的清算机构,极大降低了信用风险,满足了中小投资人的需求,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40年代,场内债券交易迅速发展,并成为债券的主要交易场所,场内交易市场清算方式的创新促进了债券市场的融资效率和交易效率;但是,随着战后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和债券存量的急剧扩大,大量的债券集聚在机构投资者手中,债券的大宗性和低收益性逐渐显现,机构投资者开始在场外以询价的方式进行交易,债券交易逐渐又从场内交易转移到场外,截至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市场的场外交易量占整个交易量95%以上。

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经历了从场外交易到场内交易、再到场外交易的过程充分地反映了最优的债券市场模式并不是由政府强制外生给定的,而是由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变化主导,投资者对交易方式和结算方式等的内在需求决定了债券市场的交易方式,投资者结构的变迁决定了债券交易的市场模式。现阶段,欧洲各国以场外交易为主、场内市场为辅的市场模式既满足了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又满足了个人投资者小额、标准化和防范对于信用风险的需要,极大促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美国债券市场

1790年,为了偿还独立战争的债务,联邦政府发行了8000万美元债券;1792年,纽约交易所诞生,债券一直是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品种。到1920年,经济的快速增长,股票的吸引力一直增长,场内的债券交易活跃度开始降低,并且交易空间被股票侵占。进入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询价、交易、清算和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低廉,场外市场交易成本大为降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使得债券交易逐步从场内交易转移到场外交易,截至2004年,场内交易量还不到总交易量的1%。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债券市场模式的变迁,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债券类型——市政债券市场模式的变迁进行分析。1926年和1927年以前,美国的市政债券交易还是很活跃,但从1928年8月开始,美国市政债券交易量急剧萎缩,从1930年5月开始,交易所市场的债券彻底失去了流动性,市政债券主要在场外市场交易。市政债券市场模式发展从场内向场外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改变,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10年大牛市,个人投资者都被股票市场巨大的盈利空间吸引,对传统上的投资如市政债券不再感兴趣,个人投资者的急剧减少改变了当时的市政债券的投资者结构,机构投资者在市政债券市场中显得更加重要,成为了市政债市场的主要交易方,机构投资者发现转移到场外交易变得有利可图,并且可以很方便找到交易对手,因此市政债券的交易场所逐渐从场内转移到场外。而当股票市场由于大萧条崩溃时,个人投资者想重新投资市政债券时,由于流动性的外部效应导致重新进入场内交易已很难获得流动性,而个人投资者在场外交易面临高的交易成本而不得不退出交易或者通过机构投资者进行交易,市政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结构得到强化,美国的市政债券市场完成了从场内交易向场外交易的市场模式的转变。

三、国内债券市场发展的轨迹

中国债券市场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场外柜台市场为主、以交易所市场为主和以银行间场外市场为主三个发展阶段。

(一)以柜台为主(1988-1991年)

1988年初,中国首先在7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的试点,通过高业银行柜台办理国债买卖业务,同年6月,政府又批准了54个大中城市进行国库券流通转让试点,标志中国债券市场的正式形成。这个时期,债券也就是国债的市场还处于幼年阶段,属于柜台市场,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和证券经营机构的柜台进行交易。此时的债券投资者结构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因此这种市场模式符合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以场内市场为主(1992-2000年)

1990年12月,上海证交所成立,国债逐步进入了交易所交易。由于二级托管制度的原因,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国债买空、卖空、挪券和假回购等违规行为。1994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各地分散的证券交易所进行清理整顿,将国债集中到上海和深圳两个正券交易所来进行,场内市场发展迅速。1997年上半年,股票市场过热,大量银行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违规进入股市。1997年,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开始规范银行资金,要求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市场,将托管在交易所的债券全部转到中央结算公司,并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的交易系统进行交易。1997年6月16日,同业拆借中心开始办理银行间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标志着全国银行间市场的正式运行。此时,中国的债券市场同时存在场内交易所市场和场外银行间市场,并且以交易所市场为主。

(三)以银行间市场为主(2001-今)

在银行间市场刚成立的1997年,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还是以个人和小机构投资者为主。但从2000年开始,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人民银行作为主管机构,始终坚持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定位,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的数量,丰富投资者类型,先后将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主要金融机构引入银行间债券市场。2002年,人民银行将市场准入从核准制改为备案制,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大量涌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了债券市场的主体,表2是中国债券市场2002年至2007年各种债券产品的投资者结构。

从表中可以发现,中国的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一样,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为机构投资者,并且机构投资者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比例越来越高,从2002年末的87%上升到2007年末的96%,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第二,机构投资者中,银行占据了垄断地位,银行持有的债券占据了债券投资的半壁江山,虽然这几年间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截至2007年底,银行投资占债券余额的比例依然接近59%;第三,保险机构成为机构投资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不仅绝对投资额迅速增加,相对投资比重也由2002年的3.15%上升到2007年的9.44%,上升了6个百分点。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结构正在形成。

从2001年开始,银行间市场的交易量首次大幅超过交易所市场,成为了主要的交易市场,以机构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确立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的债券市场模式。

四、中国债券市场的运行绩效

无论是国际债券市场还是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均表明,以场外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市场模式既符合全球债券市场发展的趋势,也契合中国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需求。2001年,中国确立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的模式,债券市场总体运行绩效不断提高,债券市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一)债券市场总体运行绩效不断提高

首先是债券存量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2001年的债券余额为5848.53亿元,到2007年债券市场余额达79756.08亿元,6年增长了13倍有余,年复合增长率达54.59%,债券市场为非金融机构主体包含企业和国家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其次,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断提高。人民银行为了提高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做出了巨大努力,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数量,在鼓励机构进入的同时,积极引入双边报价机制,鼓励大的机构投资者做市,提高债市流动性。

第三,债券市场逐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国债市场为国家财政政策提供了融资来源,央票的巨额滚动发行使得债券市场逐步成为央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平台,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现券买卖、回购交易和发行央票等操作,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央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场所。

第四,债券市场创新不断,债券品种日益丰富。2001年,中国的债券市场债券品种仅有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券、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和中央企业债券四个种类。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银行间市场逐渐成为了债券品种创新的主要场所。截至2007年,银行间市场先后创新了中央银行票据、商为银行和证券公司债券、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多种产品,债券品种日益丰富。

(二)债券细分市场运行效率出现结构性差异

企业债务融资市场是一国债券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债务融资细分市场运行效率差异显著。中国的企业债务融资市场由以下三个市场组成,一是公司债市场,证监会实施准入监管,并且只能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和交易,二是企业债市场,发改委实施准入监管,可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同时发行和交易;三是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市场,实施注册制,接受中国银行间市场协会的指导,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和交易。由于监管权利的分散导致了企业债券市场的人为限制和割裂。银行作为主要机构投资者无法进入公司债市场,公司债市场的发行和交易受到很大的限制,市场运行效率相对低下。2005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了短期融资券,依托银行间市场,定位于机构投资者,该品种自一推出就受到了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广泛欢迎,不仅市场规模迅速壮大,市场的流动性高于一般的企业债甚至高于普通金融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相当。交易所企业债务融资市场和银行间企业债务融资市场运行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债券市场容量差异显著。我国的企业债市场自创新之初就发生了定位错误,通过行政手段规定公司债和企业债在交易所上市,主要针对中小投资人,把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人商业银行排除在外。这种市场模式选择的主观性导致企业债市场发展缺乏投资者基础。企业债市场规模发展缓慢,从1998年到2004年的8年间,企业债融资规模一直徘徊在一个100-300亿元左右的规模。自从短期融资券市场2005年4月创立以来,短融市场规模发展迅速,当年共发行84只短融,融资额为1453亿元,接近于企业债一年融资规模的4倍;2006年全年共发行241只短融,融资额为2913亿元;2007年共发行273只短融,融资额为3356亿元;截至2008年9月28日,银行间市场共发行208只,融资规模实现了2954亿元。中期票据从2008年4月22日始发,截至2008年6月26日暂停,共发行20只中期票据,融资规模735亿元,短短2个,月时间就超过了企业债和公司债市场2年的融资规模。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债、公司债融资规模徘徊不前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融资效率差异显著。融资效率一方面体现在审批时间和进度上,企业债发行需要发展改革委审批、公司债需要证监会审批,在2008年监管环境没有改变之前,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审批时间最快需要半年,正常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严重影响企业的融资效率。中期票据改革了审批制,采取了注册制,企业只需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即可发行,一般在1到3个月内就可以完成发行工作,融资效率大为提高。融资效率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审批时间上,还体现在市场主体的准入上,在2008年之前,原则上只有aaa级的企业才能发行债券融资,很多资质好但评级不够的企业无法进入债市融资,银行间市场的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并没有资质限制,原则上只要企业有资金需求并且产品能够成功销售出去就可以发行,银行间市场为更广泛的市场主体打开了债券融资之门,提高了债券市场的融资效率。

第三,融资成本也存在显著差异。债券效率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的融资成本,由于企业债和公司债主要定位于交易所市场,针对中小投资者,市场容量不足,发行人在通过企业债和公司债市场进行融资的成本普遍高于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市场。图1是2008年9月28日交易所aaa级企业债、银行间aaa级企业债和银行间aaa级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

3年期aaa中期票据的收益率为4.42%,比银行间市场企业债收益率低33个点,比交易所债券市场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低50个点。两个市场融资成本差异在50个点左右,银行间中短期票据市场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路径

欧洲和美国的债券市场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轨迹均表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应该坚持场外交易市场为主、场内交易市场为辅的债券市场运行模式。自从2001年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体地位确立以来,债券市场的总体运行绩效不断提高和企业债务融资细分市场运行绩效的显著差异进一步证明了以场外交易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发展路径的正确与高效。

当前,监管当局正在研究如何推进公司债市场,虽然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企业近千亿公司债发行额度已经审批完毕,但是由于对交易所市场容量的担心迟迟不得发行。公司债发行的跨市场博弈问题讨论正酣,是坚持公司债的交易所发行,把商业银行引入交易所市场,还是坚持公司债的跨市场发行,这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从全球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和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来看,债券选择何种市场模式是市场投资者结构内生决定的,而不是由行政力量主观确定的,坚持公司债的跨市场发行,让市场投资者自由选择交易方式不仅是全球各个国家债券市场的通行做法,也是提高中国债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必由之路。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篇8

关键词:企业债券,制度,政府约束,市场约束

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市场的制度约束特征非常明显,无论是最初的迅猛发展,还是急转直下的快速萎缩,直至最近出现的可喜抬升势头,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也正是由于政府对市场的强势干预,才造成了企业债券市场自身的约束性制度无法形成,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和互动模式表现出极大扭曲。深入研究企业债券市场各参与主体的策略行为选择,是我们认识不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对市场构成不同影响的关键。本文正是试图在博弈论分析框架下,探讨不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是如何影响企业债券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的,并基于分析得出结论:只有从约束制度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即从政府约束制度向市场约束制度转换,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企业债券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模式,从而推动企业债券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导论

本文的约束性制度分析框架是建立在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内涵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即制度是与具体行为集密切相关的规范体系。本文所谓的约束性制度安排是在制度抽象内涵基础上的具体化,是为了研究特定问题而做的有目的性的概念框定。所谓约束性制度,是指针对特定的目标和约束对象,由一系列规则(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参与人及其实施机制所构成的制度均衡。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明确约束性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特定的约束目标和约束对象(即被约束的客体)、规则(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组织或个人(即实施约束的主体)以及制度实施机制。不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会对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引起市场运行效率的差异。就企业债券市场来说,约束性制度安排是为了保证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效,从而对企业的发债行为实施必要的制度约束,以减少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约束性制度安排最重要的实施机制,就是能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做出很好的鉴别,从而保证市场债务契约的有效执行,既要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利益,同时又不能因噎废食把信用良好的企业拒之于市场之外,阻碍企业债券市场的正常发展。

本文依据约束性制度安排的规则(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博弈参与人及其策略行为选择的不同,进而形成的不同制度实施机制,将企业债券市场的约束性制度分为两类,即政府约束制度和市场约束制度。至于是否存在其他可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本文不做深入探讨。同时,本文的研究有两个基本的假设前提:(1)假设对债权人保护的法律能够得到严格执行,发债主体的债务责任存在法律的硬约束,即如果出现逾期不能偿债付息,发债企业将面临法定的破产清算;(2)假设两种约束制度具有相同的目标,即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以保证企业债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效,这一假设是为了消除政府多元目标对模型研究的可能影响。

二、企业债券的政府约束制度分析

企业债券市场的政府约束制度分析的前提是,假设政府具有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动机,以实现企业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充分有效。为实现此目标,政府通过制定行政法规,运用政府管理手段对发债企业的发债资格、债券发行价格以及发行数量实施严格限制,从而对可能的高违约风险企业构成市场进入限制,以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利益。由此,政府的行政法规,以及由政府、企业、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构成的动态博弈过程,就形成了政府约束制度的实施机制。市场参与主体依据各自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条件来选择最优的策略行为,以实现自己的最大化收益。

自1987年《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实施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制度约束一直是典型的政府约束性制度安排。政府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实施严格的政府审批制和年度发行额度计划。同时,对发债主体的资格进行严格限定,非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几乎没有资格发行企业债券,并且从1994年开始,地方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也受到限制。在这些限制措施的基础上,对企业债券的发行价格和数量也做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债券的发行价格不得高于相同期限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的40%,企业一次性发行的债券数量必须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并指定用途。政府对企业债券市场的行政性规则约束,对发债企业、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最优策略行为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按照一般的财务理论,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基本决定性因素是融资成本,企业根据不同的融资成本对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进行排序,进而选择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理论和经验研究都已证明,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债券的融资成本低于股票融资成本。因此,在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债券的年融资规模通常是股票市场融资规模的3—10倍。但是在我国,由于政府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实施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发债的非财务成本,比如时间成本和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而产生的风险成本。虽然政府对债券发行价格的管制,降低了企业债券融资的财务成本,但由于非财务成本的大幅增加,使企业债券融资的财务成本与非财务成本之和大大高于股票融资的成本。这就使得大部分企业尽管对债券融资有内在的强烈需求,但是在过高的融资成本面前不得不退缩去寻求新的融资途径。

政府通过严格的行政审批,对发债申请企业实行严格的筛选,而其筛选的标准却是选择那些国有独资或具有市场垄断背景的特殊企业,从而实现了政府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约束目标,即降低了债券市场的违约风险,保护了投资者利益。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却是以牺牲资本的运用效率为代价的。企业债券市场的价格管制,使这些特殊企业获得了相当廉价的资本,从而造成对资本的过度需求。与此同时,由于这些企业具有“准政府”的信用背景,因此其自身并不存在硬性的信用约束压力。它们相信,即使出现企业信用危机,国家也会承担最后的还债责任。这两方面的原因必然导致资本的低效率运用,无法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优配置。

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政府对企业的发债资格实施严格的审批,而且被获准发债的企业事实上也都具有“准政府”的特殊性质,这也就向投资者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投资于这些企业债券是没有违约风险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政府对企业发债资格的审批,其实是承担了对债券的隐性担保责任,企业如果出现违约行为,投资者必然认为是政府的审批环节出现问题,因此必须由政府承担还债义务。在实践当中,政府也确实没有让投资者失望过,许多发债企业无法到期归还的债息,最后都由政府承担了下来。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本该由投资者承担的信息搜集、分析和鉴别的责任却被审批制下的政府取代了,这直接导致投资者对市场信息需求不足,信息搜集、分析和鉴别能力低下,对证券市场缺乏风险意识。由此,政府与投资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相互畸形依赖的恶性循环,投资者越是不成熟,政府迫于追求社会稳定的压力就越是要出面保护,政府越是通过这种方式保护投资者,投资者就越是成熟不起来。

投资者群体的不成熟必然导致不成熟的证券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当前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恶性循环的后果。 由于发债企业和投资者在政府约束制度下的行为扭曲,直接导致对信用评级信息的市场需求不足,严重限制了信用评级机构的健康发展。一个行业的发展必须有持久广泛的需求者作为支撑,而信用评级机构作为信用信息产品的提供者,其真正的需求者是投资者,而不是发债企业。如果一个行业不服务于它的真正需求群体,那么它的发展结果可想而知。而在政府约束制度下的企业债券市场,作为信用信息产品供给者的信用评级机构只能服务于发债企业,而不可能以它的真正需求群体即投资者为服务对象。因为,通过行政审批的发债企业,获取信用评级机构的债券信用评级仅仅是为了履行债券发行的法律程序而已,这样的信用评级信息对投资者到底有多大价值也可想而知。

事实上,投资者也不会根据信用评级信息去判断某一企业债券的潜在市场风险。更何况,政府还对债券的发行价格实施管制,信用评级信息不可能从根本上影响企业债券的定价。这样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本应服务于投资者的信用评级机构却转变为以服务于发债企业为导向,从而造成本应作为第三方监督者而存在的信用评级机构,现在却完全成为发债企业的附庸,其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约束职能根本无法得到发挥。政府约束制度扭曲了整个信用评级行业的运行机制,使信用评级机构不可能在债券市场中内生地成长起来,从而导致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三、企业债券的市场约束制度分析

在企业债券市场的市场约束制度分析中,本文假设市场机制内生地存在与政府约束制度相同的目标,即最大化地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以保证企业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有效。之所以作如此假设,是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前提,如果出现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将会导致企业债券市场的萎缩乃至最终消失,而这一结果就使研究失去了意义。但是在市场约束制度下,企业债券市场的各参与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政府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约束主体而存在,而只是作为保证契约执行的仲裁者。在此种情况下,对发债主体的行为约束就不是由单一的市场主体来完成,而是由发债企业、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来实现。市场约束制度本身所构成的激励与约束环境,将使博弈参与人选择不同于政府约束制度下的最优策略行为。

在市场约束制度下,政府对发债企业的资格审批将不复存在,而这一企业筛选过程将由市场各参与主体的互动机制来完成。企业能否进入债券市场,能不能按照既定价格顺利地发行债券,完全是由投资者根据所披露的信息判断之后的购买行为决定。市场化的筛选机制对试图发行债券的企业不会构成不合理的人为歧视,而是以企业所能提供的市场收益和风险为标准,所有的企业都处于平等的市场地位。在这种筛选机制下,进入债券市场的企业,由于没有了“准政府”性质的信用担保,也就必然面临更多的信用约束。因为低效率的资本运行只会增加其破产清算的风险,硬预算约束机制可以有效激励企业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这也是企业能够持续经营的必然选择。

市场约束制度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证券市场融资结构。因为,在市场约束制度下,债券的发行价格是由市场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决定的,因此,企业只是根据不同融资方式的财务成本差异来选择债券融资还是股票融资,或者是其他可选择的融资方式。也就是说,企业所面对的融资成本一般都是显性的,很少存在由于不确定性的人为因素所引起的隐含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种融资市场都不可能过度膨胀,金融市场内在的资源配置的价格机制可以有效抑制单一市场泡沫的产生。证券市场的融资结构由市场自身的规律决定,而不是由某种人为的主观意志决定,这样的市场结果必然是遵循效率原则的。

在市场约束制度下,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必须自己承担投资决策失误的风险责任,从而有利于促进成熟投资者和成熟证券市场的形成。分析到这里,我们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任何债券市场都必然存在投资风险,并不是没有违约存在的企业债券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重要的是风险和收益的最终承担主体是谁。在政府约束制度下,政府实质上承担了最终的市场风险,因此,投资者只能获得低风险收益。而在市场约束制度下,政府不再承担市场的筛选责任,债券价格也由市场来决定,这时的投资者就必须自己承担债券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也可以获得与风险相对应的收益。在此种情况下,投资者在进行企业债券投资时,就必然时刻关注企业的动态信用评级信息,搜集、分析并鉴别不断变化的有关企业的各种相关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这样一个理性的投资决策过程,不仅可以让投资者深刻认识债券市场的风险属性,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而且还可以不断提高投资者的信息搜集、分析和鉴别的能力,促进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趋于成熟,进而促进整个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市场约束制度下的信用评级机构,必然是以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的,并由此能够与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同步获得内生性成长。因为,在市场约束制度下的企业债券市场的各参与主体的动态博弈过程中,评级机构将深知市场信誉对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评级机构只有向投资者提供独立、客观、准确的信用评级信息,才可以在投资者群体当中不断积累信誉资本,获得更多投资者的信任,进而增加对其信用信息产品的需求。而如果只是一味地满足发债企业的筹资要求,那么,在市场重复博弈过程中就可能根本无法生存。市场约束制度下的企业债券市场必然会形成这样的逻辑,即发债企业只有选择拥有雄厚信誉资本,得到投资者认可的评级机构,才有可能顺利进入债券市场,而这本身就构成对发债企业强有力的约束。虽然,这种约束机制完全不同于政府约束制度,但是,这样的约束机制会促使信用评级机构向投资者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用评级信息,而且投资者也迫切需要这样的信用信息产品,从而促使信用评级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和成熟。

四、结论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企业债券,制度,政府约束,市场约束

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市场的制度约束特征非常明显,无论是最初的迅猛发展,还是急转直下的快速萎缩,直至最近出现的可喜抬升势头,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也正是由于政府对市场的强势干预,才造成了企业债券市场自身的约束性制度无法形成,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和互动模式表现出极大扭曲。深入研究企业债券市场各参与主体的策略行为选择,是我们认识不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对市场构成不同影响的关键。本文正是试图在博弈论分析框架下,探讨不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是如何影响企业债券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的,并基于分析得出结论:只有从约束制度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即从政府约束制度向市场约束制度转换,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企业债券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模式,从而推动企业债券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导论

本文的约束性制度分析框架是建立在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内涵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即制度是与具体行为集密切相关的规范体系。本文所谓的约束性制度安排是在制度抽象内涵基础上的具体化,是为了研究特定问题而做的有目的性的概念框定。所谓约束性制度,是指针对特定的目标和约束对象,由一系列规则(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参与人及其实施机制所构成的制度均衡。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明确约束性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特定的约束目标和约束对象(即被约束的客体)、规则(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组织或个人(即实施约束的主体)以及制度实施机制。不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会对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引起市场运行效率的差异。就企业债券市场来说,约束性制度安排是为了保证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效,从而对企业的发债行为实施必要的制度约束,以减少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约束性制度安排最重要的实施机制,就是能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做出很好的鉴别,从而保证市场债务契约的有效执行,既要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利益,同时又不能因噎废食把信用良好的企业拒之于市场之外,阻碍企业债券市场的正常发展。

本文依据约束性制度安排的规则(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博弈参与人及其策略行为选择的不同,进而形成的不同制度实施机制,将企业债券市场的约束性制度分为两类,即政府约束制度和市场约束制度。至于是否存在其他可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本文不做深入探讨。同时,本文的研究有两个基本的假设前提:(1)假设对债权人保护的法律能够得到严格执行,发债主体的债务责任存在法律的硬约束,即如果出现逾期不能偿债付息,发债企业将面临法定的破产清算;(2)假设两种约束制度具有相同的目标,即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以保证企业债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效,这一假设是为了消除政府多元目标对模型研究的可能影响。

二、企业债券的政府约束制度分析

企业债券市场的政府约束制度分析的前提是,假设政府具有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动机,以实现企业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充分有效。为实现此目标,政府通过制定行政法规,运用政府管理手段对发债企业的发债资格、债券发行价格以及发行数量实施严格限制,从而对可能的高违约风险企业构成市场进入限制,以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利益。由此,政府的行政法规,以及由政府、企业、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构成的动态博弈过程,就形成了政府约束制度的实施机制。市场参与主体依据各自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条件来选择最优的策略行为,以实现自己的最大化收益。

自1987年《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实施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制度约束一直是典型的政府约束性制度安排。政府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实施严格的政府审批制和年度发行额度计划。同时,对发债主体的资格进行严格限定,非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几乎没有资格发行企业债券,并且从1994年开始,地方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也受到限制。在这些限制措施的基础上,对企业债券的发行价格和数量也做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债券的发行价格不得高于相同期限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的40%,企业一次性发行的债券数量必须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并指定用途。政府对企业债券市场的行政性规则约束,对发债企业、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最优策略行为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按照一般的财务理论,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基本决定性因素是融资成本,企业根据不同的融资成本对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进行排序,进而选择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理论和经验研究都已证明,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债券的融资成本低于股票融资成本。因此,在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债券的年融资规模通常是股票市场融资规模的3—10倍。但是在我国,由于政府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实施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发债的非财务成本,比如时间成本和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而产生的风险成本。虽然政府对债券发行价格的管制,降低了企业债券融资的财务成本,但由于非财务成本的大幅增加,使企业债券融资的财务成本与非财务成本之和大大高于股票融资的成本。这就使得大部分企业尽管对债券融资有内在的强烈需求,但是在过高的融资成本面前不得不退缩去寻求新的融资途径。

政府通过严格的行政审批,对发债申请企业实行严格的筛选,而其筛选的标准却是选择那些国有独资或具有市场垄断背景的特殊企业,从而实现了政府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约束目标,即降低了债券市场的违约风险,保护了投资者利益。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却是以牺牲资本的运用效率为代价的。企业债券市场的价格管制,使这些特殊企业获得了相当廉价的资本,从而造成对资本的过度需求。与此同时,由于这些企业具有“准政府”的信用背景,因此其自身并不存在硬性的信用约束压力。它们相信,即使出现企业信用危机,国家也会承担最后的还债责任。这两方面的原因必然导致资本的低效率运用,无法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优配置。

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政府对企业的发债资格实施严格的审批,而且被获准发债的企业事实上也都具有“准政府”的特殊性质,这也就向投资者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投资于这些企业债券是没有违约风险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政府对企业发债资格的审批,其实是承担了对债券的隐性担保责任,企业如果出现违约行为,投资者必然认为是政府的审批环节出现问题,因此必须由政府承担还债义务。在实践当中,政府也确实没有让投资者失望过,许多发债企业无法到期归还的债息,最后都由政府承担了下来。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本该由投资者承担的信息搜集、分析和鉴别的责任却被审批制下的政府取代了,这直接导致投资者对市场信息需求不足,信息搜集、分析和鉴别能力低下,对证券市场缺乏风险意识。由此,政府与投资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相互畸形依赖的恶性循环,投资者越是不成熟,政府迫于追求社会稳定的压力就越是要出面保护,政府越是通过这种方式保护投资者,投资者就越是成熟不起来。投资者群体的不成熟必然导致不成熟的证券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当前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恶性循环的后果。

由于发债企业和投资者在政府约束制度下的行为扭曲,直接导致对信用评级信息的市场需求不足,严重限制了信用评级机构的健康发展。一个行业的发展必须有持久广泛的需求者作为支撑,而信用评级机构作为信用信息产品的提供者,其真正的需求者是投资者,而不是发债企业。如果一个行业不服务于它的真正需求群体,那么它的发展结果可想而知。而在政府约束制度下的企业债券市场,作为信用信息产品供给者的信用评级机构只能服务于发债企业,而不可能以它的真正需求群体即投资者为服务对象。因为,通过行政审批的发债企业,获取信用评级机构的债券信用评级仅仅是为了履行债券发行的法律程序而已,这样的信用评级信息对投资者到底有多大价值也可想而知。

事实上,投资者也不会根据信用评级信息去判断某一企业债券的潜在市场风险。更何况,政府还对债券的发行价格实施管制,信用评级信息不可能从根本上影响企业债券的定价。这样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本应服务于投资者的信用评级机构却转变为以服务于发债企业为导向,从而造成本应作为第三方监督者而存在的信用评级机构,现在却完全成为发债企业的附庸,其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约束职能根本无法得到发挥。政府约束制度扭曲了整个信用评级行业的运行机制,使信用评级机构不可能在债券市场中内生地成长起来,从而导致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三、企业债券的市场约束制度分析

在企业债券市场的市场约束制度分析中,本文假设市场机制内生地存在与政府约束制度相同的目标,即最大化地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以保证企业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有效。之所以作如此假设,是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前提,如果出现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将会导致企业债券市场的萎缩乃至最终消失,而这一结果就使研究失去了意义。但是在市场约束制度下,企业债券市场的各参与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政府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约束主体而存在,而只是作为保证契约执行的仲裁者。在此种情况下,对发债主体的行为约束就不是由单一的市场主体来完成,而是由发债企业、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来实现。市场约束制度本身所构成的激励与约束环境,将使博弈参与人选择不同于政府约束制度下的最优策略行为。

在市场约束制度下,政府对发债企业的资格审批将不复存在,而这一企业筛选过程将由市场各参与主体的互动机制来完成。企业能否进入债券市场,能不能按照既定价格顺利地发行债券,完全是由投资者根据所披露的信息判断之后的购买行为决定。市场化的筛选机制对试图发行债券的企业不会构成不合理的人为歧视,而是以企业所能提供的市场收益和风险为标准,所有的企业都处于平等的市场地位。在这种筛选机制下,进入债券市场的企业,由于没有了“准政府”性质的信用担保,也就必然面临更多的信用约束。因为低效率的资本运行只会增加其破产清算的风险,硬预算约束机制可以有效激励企业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这也是企业能够持续经营的必然选择。

市场约束制度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证券市场融资结构。因为,在市场约束制度下,债券的发行价格是由市场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决定的,因此,企业只是根据不同融资方式的财务成本差异来选择债券融资还是股票融资,或者是其他可选择的融资方式。也就是说,企业所面对的融资成本一般都是显性的,很少存在由于不确定性的人为因素所引起的隐含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种融资市场都不可能过度膨胀,金融市场内在的资源配置的价格机制可以有效抑制单一市场泡沫的产生。证券市场的融资结构由市场自身的规律决定,而不是由某种人为的主观意志决定,这样的市场结果必然是遵循效率原则的。

在市场约束制度下,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必须自己承担投资决策失误的风险责任,从而有利于促进成熟投资者和成熟证券市场的形成。分析到这里,我们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任何债券市场都必然存在投资风险,并不是没有违约存在的企业债券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重要的是风险和收益的最终承担主体是谁。在政府约束制度下,政府实质上承担了最终的市场风险,因此,投资者只能获得低风险收益。而在市场约束制度下,政府不再承担市场的筛选责任,债券价格也由市场来决定,这时的投资者就必须自己承担债券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也可以获得与风险相对应的收益。在此种情况下,投资者在进行企业债券投资时,就必然时刻关注企业的动态信用评级信息,搜集、分析并鉴别不断变化的有关企业的各种相关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这样一个理性的投资决策过程,不仅可以让投资者深刻认识债券市场的风险属性,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而且还可以不断提高投资者的信息搜集、分析和鉴别的能力,促进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趋于成熟,进而促进整个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市场约束制度下的信用评级机构,必然是以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的,并由此能够与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同步获得内生性成长。因为,在市场约束制度下的企业债券市场的各参与主体的动态博弈过程中,评级机构将深知市场信誉对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评级机构只有向投资者提供独立、客观、准确的信用评级信息,才可以在投资者群体当中不断积累信誉资本,获得更多投资者的信任,进而增加对其信用信息产品的需求。而如果只是一味地满足发债企业的筹资要求,那么,在市场重复博弈过程中就可能根本无法生存。市场约束制度下的企业债券市场必然会形成这样的逻辑,即发债企业只有选择拥有雄厚信誉资本,得到投资者认可的评级机构,才有可能顺利进入债券市场,而这本身就构成对发债企业强有力的约束。虽然,这种约束机制完全不同于政府约束制度,但是,这样的约束机制会促使信用评级机构向投资者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用评级信息,而且投资者也迫切需要这样的信用信息产品,从而促使信用评级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和成熟。

四、结论

债券投资市场分析篇10

关键词:公司债券;财务风险;信用评级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11602

1引言

企业债券评级是指对企业债券如约偿还本金、利息的可靠性进行评定,并利用直观、简洁的符号公布出来供投资者参考,评级的目的就是为债券投资者提供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相关信息,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债券评级能够有效的促进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在2007年8月14日颁布实施的《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表明我国增强了对公司债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公司债券的评级现状及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制度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影响深远的意义。

2文献综述

2.1国外公司债券评级方法的文献综述

(1)多元线性判别模型。Fisher:(1959)《公司债券中风险贴水的决定因素研究》,他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债券的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从此以后也有一些相关研究,其大多数都在Fisher研究模型的基础添加一些解释变量来进行的研究。

(2)加权Logistic模型。martin,Henderson,perry&Cronan(1984)采用加权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选取了一些关于财务比率指标来进行回归分析,进而判断财务比率指标对债券评级的影响,从而据此对债券的评级进行分析预测。

(3)probit模型。trevino&thomas等(2000、2001)通过probit模型回归分析,进而对公司债券的评级进行分析预测。

2.2国内企业债券评级方法的文献综述

从近年来的该方面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大致主要包括:

牟秉华、詹银珍(1999)从发行债券公司到期的偿还本息的能力和公司债券的投资风险程度两个角度,介绍了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的设计和具体变量指标的定义,并介绍了此套指标体系的优势及特点。夏英俊、李元(2005),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对发债企业的债券评级进行回归分析预测,结果显示该回归分析方法预测结果是具有一定可靠性的。陈超、郭志明(2008)通过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的企业债券评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资产规模及政府的政策倾向,财务指标对企业债评级没有显著影响,还指出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评级与欧美的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评级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李湛、徐一骞(2009)运用altman的Z值模型对企业债发行主体信用风险评级进行了预测分析,并且和企业债券评级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模型预测结果和债券的评级结果有部分背离,最后,对我国债券评级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李毅、赵兴罗(2009),对加权评分法、模糊评估法及多变量信用风险二维判断分析法进行了分析介绍,最后对我国公司债券的评级方法的改进给出建议。

综上,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企业债券评级的方法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逐步被其他国家所采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我国,由于制度环境的种种条件的限制,公司债券市场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因此,国内有关公司债券的研究也比较落后,关于公司债券评级方面缺乏一套比较完善的适用于中国债券市场的理论体系,所以,在债券评级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加强。

3研究设计

3.1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我国公司债券从2007年8月14日《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颁布之后正式发行,因此,本文选取2007年《公司债券试点办法》以后发行公司债券的沪深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系统、CSmaR数据库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公司年报和债券信息,最终数据分析使用SaS分析软件。

(1)企业财务指标相关变量的定义如表1。

表1企业财务指标相关变量定义

变量名称变量符号

变量定义

变量属性

债券评级credit评级为aaa取值4;aa+取值3;aa取值2;aa-取值1被解释

变量

盈利能力roe净利润/[(年初所有者权益+年末所有者权益)/2]解释变量

资产负债率lev总负债/总资产解释变量

公司成长性growthsale(当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解释变量

资产周转率assetzhou营业净收入/[(年初总资产+年末总资产)/2]解释变量

投资机会tobinQ资产市值/账面价值解释变量

偿债能力Debti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解释变量

公司规模asset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解释变量

(2)企业内部治理和行业相关控制变量的定义:

股权集中度:top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控制变量;股权制衡:Share210=Ln(10n=2(SnS*100)2);领导结构:LS=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取值:1,否则:0;董事会规模:Bsize=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规模:DR=独立董事人数;监事会规模:SB=监事会人数;管理者持股比例:manageshare=董事、监事及高层管理者持股数/总股本数;流通股比例:aL=流通股股数/总股本;国家股比例:stateshare国家股股数/总股本;企业性质:state=国有企业为1;否则:0;行业:industri=证监会所分行业:以综合类为基础行业;i=8。

3.2Logistic回归模型的设计

Logistic回归模型基本形式:

p=1/(1+exp(-z)),z=α+βx

模型1:z=α+β1roe+β2assetzhou+β3lev+β4growthsale+β5asset+β6debti+β7tobinQ+ε

模型2:z=α+β1+roe+β2assetzhou+β3lev+β4growthsale+β5asset+β6debti+β7tobinQ+β8top1+β9share210+β10ls+β10bsize+β11dr+β12sb+β13managershare+β14aL+β15stateshare+β16state+β17+8i=1industri+ε

3.3我国债券评级方法与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研究公司的财务方面的变量指标对公司债券评级的影响,由此,提出本文的假设:

假设1:一般公司规模越大,发展一般比较成熟,具有较强的实力,公司债券融资风险较小,则其债券的评级较高。

假设2:资产收益率衡量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该指标的值越大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好,其偿本付息的能力越强违约风险就越小,所以,相应的公司债评级就越高;总资产周转率,衡量的是企业的运营效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数值越高,企业的违约风险越小,其对应的公司债评级也就越高。

假设3:企业资产负债率反映的是总资产中多大比例是通过负债取得的,衡量企业清算时对债券人的保护程度,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偿还债务越有保证,因而,发债公司的债券评级应该越高。而偿债能力指标debti,数值越大,偿还债务的资金越有保障,企业的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大,其违约风险越小,债券的评级应该越大。

假设4:企业的销售额增长率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值越大,意味着其经营能力比较强,企业的发展前景就较好,相应的债券评级应该较高。投资机会可以反映市场对于公司未来利润的预期,并对公司投资产生影响,投机机会变量数值越大,公司的发展前景越好,市场对公司的反映也就越好,那么,其债券评级应该会跟高。

4回归分析

4.1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

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由于限于篇幅,图表没详细列示)。

表2回归分析结果

模型1模型2

χ2136.7249192.5203

χ2对应的概率

样本数193193

预测一致性84.6%90.3%

4.2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对模型中的自变量回归系数进行了检验,可以看出:(1)影响债券评级最关键的因素是发债企业总资产的规模(asset)和资产负债率(lev)。这两个因素在显著性水平为1%下是显著的,并且其系数分别为(-2.4980)和(9.4563),这说明企业资产规模越大,其评级会显著地高于资产规模小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越小,其评级会显著地高于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结果与我们提出的假设是一致的。投资机会(tobinQ)对债券评级的影响系数在10%水平显著,系数(-09112),说明投资机会越大,债券的评级就越高,与假设是一致的(2)净资产收益率(roe)、总资产周转率(assetzhou)、偿债能力(debti2)和销售增长率(growthsale)等财务指标对债券评级影响是不显著的,此结果与我们提出的假设不一致。模型1和模型2比较回归可知,企业的财务指标是主要影响债券评级的因素,而公司治理和行业指标对债券评级的影响不大,即:债券评级预测的准确性提升不大,可见我国公司债券评级和企业债券相比有了很大是提高,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好坏,从而反映公司债券的风险。但是和欧美的债券信用评级还有较大差距。

5结论

通过检验结果:(1)企业资产规模越大,公司债券评级越高;(2)资产负债率对债券评级有负的影响,资产负债率越高,那么其评级就会低;(3)发债企业的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净资产利润率则对公司债券评级影响不显著的。从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中,影响公司债券评级的财务指标因素当中,发债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资产负债率显著地影响公司债券评级结果;公司债券评级的结果没有反映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增长率等财务指标对公司债券评级的影响。当前,评级机构对公司债券的评级比之前对企业债券的评级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经营的好坏,只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规模以及资产负债率对公司债券评级的影响。这表明,我国当前的公司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评级与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评级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来促进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发展:(1)建立独立的评级机构,扩大评级结果使用范围;(2)建立科学的评级指标体系;(3)建立追踪评级制度,做好信息披露:强化和规范公司债券发行主体的信息披露,建立健全公司债券发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减少市场上投资者和公司债发行主体的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能够充分了解发债公司的经营情况等。

参考文献

[1]Fisher.Determinantsofriskpremiumsoncorporatebonds[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59,(6).

[2]martin,L.,Henderson,G.,perry,L.,t.p.Cronan.Bondratings.predictionsUsingratingagencycriteria[R].washington:arizonaStateUniversity,1984.

[3]trevino,L.,S.thomas.Systematicdifferencesinthedeterminantsofforeigncurrencysovereignratingsbyratingagency[m].discussionpapersinaccountingandmanagementscience00-153,Schoolofmanagement,UniversityofSouthampton,UK,2000a.

[4]牟秉华,詹银珍.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3).

[5]夏英俊,李元.债券评级的一种方法一主成分分析法[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6]陈超,郭志明.我国企业债券融资、财务风险和债券评级[J].当代财经,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