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工作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16:28

会计的工作内容篇1

1、健全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指按照规定的格式,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具体事实所做的最初书面记载。它是进行各项核算的前提条件,是编制费用预算,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重要依据。成本会计有关的原始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化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

(2)反映活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

(3)反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的原始记录。

(4)其他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一切核算的基础,成本核算更是如此。因此,原始记录必须真实正确,内容完整,手续齐全,要素完备,以便为成本计算、控制、预测和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

2、健全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

为了保证入库材料物资数量与质量,必须搞好计量与验收工作,准确的计量和严格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原始记录可靠性的前提;为了保证领、退的材料物资准确无误,还必须及时办好领料和退料凭证手续,使成本中的材料费用相对准确。由于材料物资等存货品种、规格多,进出频繁,尽管严格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账面不符还经常存在,所以对材料物资还得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进行账面调整,以保证库存材料物资的真实性,确保成本中的材料等费用更加准确。

3、实施有效的定额管理;

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及占用所规定的数量标准。科学先进的定额,是对产品成本进行预测、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依据。与成本核算有关的消耗定额,主要包括:工时定额、产量定额、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消耗的定额,有关费用的定额如制造费用的预算等。消耗定额的制定是作为企业产品生产发生耗费应该掌握的标准。但由于消耗定额服务于不同的成本管理目的,可表现为不同的消耗水平。当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消耗水平所制定的定额;当定额作为分配实际成本标准时,是以能体现现行消耗水平的定额为依据来衡量的;当企业为实现预期利润而控制成本时,是根据企业实现预期利润必须达到的消耗水平作为衡量的尺度。定额制定后,为了保持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还必须根据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行不断的修订,使它为成本管理与核算提供客观的依据。

4、建立适合企业内部的结算价格;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往往会相互提供半成品、材料、劳务等等,为了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明确各单位工作业绩以及总体评价与考核的需要,应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

制定结算价格的主要依据有:

(1)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应以当时的市场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2)材料物资、劳务等也可以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双方协商定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议价”,作为内部的结算价格;

(3)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等在内部转移时,可以用标准成本或计划成本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4)在原有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利润(即一定利润率计算)作为内部的价格。除上述计价方法外,企业也可以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以及结算上具体情况来确定其合理的结算价格进行结算。

5、颁布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

会计的工作内容篇2

一、当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会计工作的发展现状,当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会计工作人员的问题

会计工作人员是会计工作的直接操作者,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总体状况。目前会计工作人员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企业会计人员队伍不稳定。不管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都是连续的,稳定的。因此,会计人员队伍也应该是稳定的,这既有利于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也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准确性。目前我国的各企业单位中,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企业人事变动,员工福利等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企业内部稳定的长期会计工作人员很少,有些企业的会计岗位甚至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有多次人员变动。会计人员的频道变动,导致会计工作中交接量大,新员工适应岗位时间长,对企业会计状况不能有深入了解等多种情形,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会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问题也是当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较严重的问题。

其次,个别会计人员工作能力不够。会计工作对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不管是对会计账簿的填写,还是对会计报表的分析,都要求会计人员对会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在今天,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新的技术融入各行各业中,会计岗位也不例外,目前会计工作与计算机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这就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中,很多会计人员在未经过严格考察的情况下开始工作,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工作经验欠缺,不能按照相关规定从事会计工作,最终导致企业内部会计信息混乱,账簿错误等现象,进而为会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必要的障碍。所以说,会计人员工作能力的完善也是当前会计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次,会计人员总体素质需要提高。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而言,除了工作能力的要求之外,个人素质也非常重要。会计工作人员是典型的经济领域的工作人员,每天与大量的现金和资金流打交道。因此,受到的来自于利益上的诱惑就会很多,正是因为如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一般会很高。以我国目前会计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有些会计人员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做假账,挪用资金等,这样的行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对于国家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也有巨大的威胁。所以说,提高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是会计工作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会计工作方式的问题

当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会计工作方式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会计工作是计算机系统与人的结合来完成,但是大部分工作仍然由会计工作人员处理,在工作方式中,并没有完全稳定的会计工作模式,而会计工作本身应该是稳定的,有规律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在出现问题时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找到解决策略。目前我国的会计工作在工作方式上存在问题,导致资产定期盘查制度缺失等现象,最终使得企业的资金长期处在账实不符的状况中。此外,在工作方式中,会计工作应该是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工作互相配合、互相监督的,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中会计工作人员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工作内容的沟通并不多,很多会计人员会认为会计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这都是错误的,只有在了解各部门日常运作情况的前提下,会计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由此可见,会计工作在工作方式上依然存在着问题。

(三)会计工作内容的问题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外,当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在工作内容方面的问题。目前很多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容都非常的单一,只是传统会计工作中的一些内容,而事实上,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今天的企业运作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复杂程度更是明显提高,与之相对应的,会计工作的内容也应该变得丰富,但是当前的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虽然有所变化,但是与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是不够的,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会计工作达到企业的要求,造成企业发展的障碍。此外,目前存在的会计工作信息失真等现象,与会计工作内容存在问题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会计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还需要解决工作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拟对其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第一,建立会计人才队伍。稳定的会计人才队伍对于企业会计工作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任何企业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会计人才队伍,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队伍或大或小。会计人才队伍的建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现有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现有会计工作人员更熟悉企业的发展情况,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以及职业道德的培训,可以提高企业获得人才的效率,同时减少成本。二是通过招聘获得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他们一般掌握最新的会计知识,对于新的理论有更好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改革会计工作方式。改革会计工作方式,首先就要在会计工作中实现人员与计算机的有效配合,避免因人员与计算机配合出现问题导致的部分工作没能完成,而有些工作中人员浪费的现象。其次就是加强会计工作人员与其它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工作内容方面的交流,使得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在会计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

第三,完善会计工作内容。完善会计工作的内容,就是要在当前会计工作的基础上使得会计工作的内容更加丰富。首先,企业之间要注重经验的交流,不仅是同行间的交流,跨行业交流也很重要。其次是会计工作人员要在熟悉本企业特点的基础上创新会计工作内容,实现会计工作的全面和有效。

会计的工作内容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重点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职能。针对事业单位的特点及经济活动内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强化能够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国家相关监管工作的进行。事业单位会计行政法规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编制会计核算制度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程序及工作内容的差异,造成了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管难度的增加。针对这一现状,现代事业单位应以《会计法》为基础,针对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等完善跨级制度,并通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重点的明确、有效的执行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目标,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及财务监管工作的开展。

一、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现状分析

科学掌握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现状有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工作现状进行对策制定,并通过强化会计工作重点实现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受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特征影响、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影响,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首先,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特征使得全额拨款及差额拨款单位的会计管理体系存在差异、难以实现统一标准化的管理。其次,会计基础工作不踏实、会计基础信息及凭证真实性管理不严、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编制缺乏针对性与适用性等都导致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难以提高的现状。针对这一问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应从管理制度、基础工作强化等几方面入手进行会计工作的强化。

二、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重点的分析

(一)针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特征完善会计工作管理体系

在现代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管理及基础工作执行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应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础,以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内容为中心,对会计工作管理体系以及会计岗位工作职责进行分析与完善。通过针对性的分析,了解现行会计工作职责及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内容为中心的分析优化会计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以此为基础指导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促进会计工作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还应对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分析以往会计工作内容及工作质量,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强化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针对事业单位全额拨款及差额拨款会计工作内容的不同,对事业单位会计职责进行明确,实现科学的、适用的会计管理体制体系。

(二)踏实会计基础,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会计工作基础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财务管理及概预算执行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会计基础工作还对内部审计、年度预算编制等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保障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事业单位审计与预算等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及管理中应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按照现金管理制度做好现金收付的核算工作,根据企业管理制度做好银行存款的收付核算,同时认真登记日帐并做好相关凭证的整理与管理,做到日清月结,为财务月底核算与统计等工作奠定基础。在现金及证券的保管中应严禁“白条”入账、挪用现金等情况的发生,实现账款相符的管理目标,通过一系列工作保障资金收支与记录工作质量,并针对结算往来以及工资核算、收支监管等职能的有效执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三、加强会计法规的学习与关注

会计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基础上还应关注国家会计法规政策的动向,根据会计法规要求及时进行相关工作的执行。例如,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进行相关计算方法的运用以及相关改进工作等。为了满足现代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需求,会计人员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学习、总结会计法规及单位制度。将会计工作内容以及管理法规制度等落实到工作的实处,保障会计工作质量,保护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关系到事业单位概预算的执行、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关系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现代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应根据事业单位资金类型以及经济活动内容确定会计工作的重点,以会计基础工作为核心、有针对性的强化会计工作重点,实现会计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会计的工作内容篇4

三、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的措施1.完善会计机构设置,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基础性的会计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升,如设置必要的会计机构,按照企业的经济业务内容的复杂程度,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和会计制度,例如可以进行精细化的分层管理,特别是企业的生产部门更是成本核算的关键部门,需要我们在保证经济核算业务的基础上,对相关经济事项进行精细化管理。针对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上,要严格的按照会计规章制度的规定,提高制度的精简性,实现内部制度几岗位设置的牵制,岗位设置上注重合理化的优化,才能提升基础工作的水平,特别是现代化的会计人才,要具备基础性的专业知识技能,强化操作手段,提升业务水平,这样才能有必要树立防范意识,提升内部职业专业素养,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出发,提升基础性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才能真正的严格并规范化管理人员。

2.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体制内容建立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和较为规范的规章制度,标准化管理和优化设置相关管理流程,例如可以加强审核程序的监管,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并且对其进行细致的深入考量,才能真正的提高基础性工作的时效性,这样才能优化核算工作,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真实性,最终保障数据之间的可比性。要对相关的业务给予高度的重视,例如会计经济管理活动中,账款的收付、资金的收支、债权债务的核算,要保证基础工作内容的基础上,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企业会计监督力度规范化的基础工作有利于审计监督,有利于开展内部审计,特别是会计程序上,要加大流程监督,注重按照岗位的权限设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岗位权限,积极的开展内部会计监督,才能在程序上实现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例如可以对岗位的设置上实现严格的稽核,最好如财务稽核、收支审批、财产保全等岗位工作,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外部上可以发挥好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

会计的工作内容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交叉内容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54-2

引言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离不开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工作的一门分支,因其内容与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内容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且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与会计人员对其分析不足,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不高。对此,企业管理人员应重视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大财务部门对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财务管理的研究力度,深入剖析三者之间的联系,找到科学的办法,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对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内容交叉问题的研究,对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概述

1.1基本概念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其主要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工作,属于企业会计分支。此外,管理会计是管理学名词,因此,其主要是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从而实现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目标。

成本会计是一种新型的会计理论,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成本核算活动。成本会计理论的出现,可以有效避免通货膨胀而引发物价大幅度变动,保证企业稳定发展。此外,成本会计也可以及时反映不同经济环境下的资产价值变化,对企业财务会计决策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是财务管理人员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对其财务或金融活动进行的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合理配置资金,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此外,财务管理工作也可以加大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防范力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1.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要想了解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交叉内容,首先必须充分了解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之g的关系,然后在对其交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

1.2.1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概念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成本会计主要的工作重点是成本核算,通过核算来保证企业财务的收支平衡,制定相关的财务决策。但是,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其需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成本会计核算需要为财务会计对外报告提供数据支持;其次,成本会计核算需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求。此外,企业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外报告需要遵循的会计制度,以此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管理会计只是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企业内部会计管理职能。对此,我们可以认为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具有相同的内部职能,即管理会计主要是以成本会计为基础进行的会计管理工作,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2.2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基本内涵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两者都是倾向于管理方面的工作,且其管理主体都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但是,财务管理主要对企业资金的筹资、投资、分配等工作,与企业外部市场的联系较为紧密。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及决策进行管理的。对此,我们可以归纳为:管理会计主要是为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信息,协助采购、生产、销售等职能部门做好营运资金管理;财务管理主要任务是资本管理,结合企业的长远规划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利润分配及现金流进行决策分析、规划控制[1]。

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的原因

2.1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内容交叉的原因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内容交叉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形成历史较为相似,即两者发展并没有独立开来,而是相互促进。据相关资料记载,成本会计的出现是由于欧洲革命改变了企业及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成本会计备受社会重视。而人们在加大对成本会计的研究与管理力度的同时,还形成了记录式的管理会计。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及管理制度也得到了完善,并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管理会计也在成本会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相互的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其管理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相似度越来越高,就使得两者之间内容出现大面积的交叉现象。

2.2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内容交叉的原因

从现在企业中的实际运营来看,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者在内容的涵盖上的确存在很多重复的地方,二者往往是针对相同的内容具有相同的处理和分析办法,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内容上必然会出现交叉现象[2]。此外,随着人们对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研究力度的不断增加,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在不断加大,各学科的学者对其领域的研究的具体内容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容易增加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两者之间的交叉内容。

3解决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内容交叉的办法

3.1强化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合并

通过对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之间的关系及内容交叉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管理内容有一定的区别与联系。即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内容方面存在相似性,对于企业外部会计信息管理而言,成本会计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形成历史与条件大致相同,导致其内容存在的交叉现象较为严重。因此,要想解决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之间内容存在交叉的现象,就需要强化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合并,即将两者内容相似的部分进行有效统一,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对于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整合工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首先,将财务管理教材进行整合,将成本会计学习与管理会计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学者在对其进行研究过程中,无须拘泥于学科管理,只需从自身的研究方向着手,最大限度地保证成本管理会计的有效性,促进社会成本管理会计水平。

其次,企业在会计管理过程中,也需要注重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之间的有效整合,加大会计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使其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之间的关系,并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对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成本投入,提高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3.2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交叉内容的综合

通过上文可以了解到,企业成本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整理与统计,从而为企业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财务管理主要是对企业所有的财务活动进行规划、控制的管理手段。两者的管理理念存在区别,但是,其管理内容却存在一定的交叉。对此,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将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交叉的内容进行综合管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不断优化成本管理会计的信息整合功能。此外,企业在整合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之间的交叉内容时,还需要注重两者的服务对象及管理内容的区别,即成本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短期的财务决策内容,包括销售预测、预算管理等;财务管理主要是对企业整体财务进行的管理与监督,包括企业投资决策、资本成本管理及资金流动的分配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财务管理之间交叉的内容较广,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很难界定其学科领域,既不利于会计管理理论的完善,又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因此,相关人员应强化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融合,细化其内容,摒除学科领域对研究内容的限制。此外,企业也需要不断整合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之间的交叉内容,为提高企业会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会计的工作内容篇6

【关键词】会计制度建设现实性

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各单位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旨在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建立并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会计基础工作就比较扎实,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就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单位要认识到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把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是贯彻会计法规制度的重要基础

为了规范和加强会计工作,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这些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和从事会计管理的基本依据。国家制定的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只是从全国会计工作的总体要求出发制定的,尽管在制定过程中尽可能地考虑不同地区、部门、行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和特点,以及不同会计工作水平的要求,但相对于具体的会计单位而言,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各项规定仍需要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的特点,要求进行具体化,并作必要的补充,以使会计管理工作能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这种对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具体化的办法和措施,就是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实施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因此,各单位必须充分重视和不断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

2.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客观要求

会计工作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有关方面的利益,因此会计工作必须依法进行。从1996年以来进行的整顿会计工作程序情况看,许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混乱,财务收支失控,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也对本单位的经营管理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各单位应当加强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使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程序、方法、要求等制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有序,才能保证会计工作在单位经济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是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要求

1992年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后,会计管理制度体系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通常认为由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会计法律,即《会计法》;第二层次为会计行政法规,如《总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第三层次为会计规章,如行业会计核算制度等;第四层次是单位根据会计法规、制度要求制定的内部会计制度。很显然,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新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以企业单位会计工作为例,《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核算制度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原则,基本方法和程序做出了规定,特别是赋予企业一定的理财自和会计核算选择权,为企业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营管理服务提供了制度保证,但是上述规定只是指明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企业根据上述规定并结合内部管理要求进行充实和细化,才能使会计法规的规定和理财自落到实处,进而保证新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4.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是改善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保证

财务会计管理是单位内部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职能性管理工作。一般而言,会计工作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会计法规制度侧重于对财务会计的基本要求做出规定,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则因其是单位内部的管理行为而未涉及。但并不是说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之间可以厚此薄彼,实际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制定一套规范完整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充分保证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更好地参与单位内部经济管理,使会计工作渗透到单位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不仅有利于会计工作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更有利于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各单位建立哪些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各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取决于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不同类型的单位也会对内部会计管理有不同的选择,如行政单位往往不需要建立成本核算制度等。但仅从会计行业总体要求出发,包括以下内容。

1.内部会计管理体系

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主要是指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单位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领导人应当对会计工作全面负责;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单位其他人员认真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督促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忠于职守,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2)明确总会计师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根据《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的规定,需要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应当依法设置总会计师。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应当按照《会计法》和《总会计师条例》的规定,明确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3)决定会计机构的设置,明确会计机构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会计机构的设置原则,会计机构的职责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应当按照《会计法》的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做出规定。(4)明确会计机构与其他职能机构的分工与关系。会计部门与单位内部其他部门如统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销售部门、物资管理部门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工作中经常发生业务联系,非常有必要明确它们之间的职责、分工,有利于明确责任、加强协作,也有利于管理者的监督、考核。(5)确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组织形式。主要是明确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组织体系,即实行集体核算,还是实行分散核算(如二级核算、三级核算)。

2.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设置,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标准;各会计工作岗位的人员和具体分工,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办法;对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考核办法等。

3.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账务处理程序制度主要是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核算流程和基本方法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单位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范围;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会计凭证格式、填制要求、审核要求、传递程序、保管要求等;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的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辅助账等的设置、格式、登记、对账、结算、改错等要求;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确定对外财务报告的种类和编制要求,同时根据单位内部管理需要确定单位内部会计指标体系和考核要求。

4.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该项制度时,应当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结合起来考虑。其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包括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等;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性规定;有关部门或领导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

5.稽核制度

稽核制度是指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对有关会计账证进行审核、复查的一种制度,该项制度的建立也应当结合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一并进行考虑。主要内容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稽核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方法等。

6.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原始记录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环节。建立规范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起重要保证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和填制方法,包括填制、签署、传递、汇集、反馈要求等;原始记录的审核要求;有关人员对原始记录管理的责任等。

7.定额管理制度

定额管理制度是指确定定额制定依据、制定程序、考核方法、奖惩措施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定额管理的范围,制定和修订定额的依据、方法、程序;明确定额的执行、考核、奖惩的具体办法等。

8.计量验收制度

计量验收制度是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计量检测手段和方法;计量验收管理的要求;计量验收人员的责任和奖惩办法等。

9.财产清查制度

各单位应当建立财产清查制度,建立财产清查制度,是保证会计核算正常进行和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财产清查的范围;财产清查的组织领导;;财产清查的期限和程序、方法、要求;财产清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程序、报批程序;对财产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等。

10.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指确定财务收支审批范围、审批人员、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及其责任的制度。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环节。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具体说来,应当明确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其他有关机构负责人审批财务收支的范围和最高限额;超过规定限额应当报批的程序。确定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包括经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等应当履行的手续及承担的责任等。明确对财务收支中违反规定的责任人和领导人的处理要求。

11.成本核算制度

成本核算制度主要适用于企业单位。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核算方法和程序的确定;有关成本基础制度的制定;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

12.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建立定期财务会计分析制度,检查财务会计指标落实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施。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分析的时间、召集形式,参加的部门和人员;财务会计分析的内容和分析方法;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

三、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遵循的原则

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1.合法性原则

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符合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依法办事是会计工作的首要准则,也是制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首要原则。尽管会计法规赋予各单位一定的理财自和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权,但上述自如果超出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和界限,并对经济管理活动产生消极影响,则是会计法规所不允许的。

2.适应性原则

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不能因追求先进而脱离本单位的实际,也不能生搬硬套书本上或其他单位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必须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才能使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适应内部管理要求并发挥作用。

3.规范性原则

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规范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符合并体现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能与会计学的基本要求相违背;另一方面,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内容要全面,规范会计事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能顾此失彼。

4.科学性原则

制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合理,使所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能便于操作和执行,缺乏科学性或不易操作的管理制度,就不会有生命力。

(2)利于控制,即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必须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有效的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必须体现这方面的要求。

(3)便于检查,即能有了解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手段和途径,如果所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无法检查执行情况,制度也就失去了控制和规范的作用。

(4)定期完善,即各单位所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根据执行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更加适应管理需要。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讲话[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会计的工作内容篇7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是贯彻会计法规制度的重要基础国家制定的会计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只是从全国会计工作的总体要求出发制定的,尽管在制定过程中尽可能地考虑不同地区、部门、行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和特点,但相对于具体的会计单位而言,这些规定仍需要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的特点,作必要的补充,以使会计管理工作能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这种对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具体化的办法和措施,就是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客观要求会计工作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因此,会计工作必须依法进行。实践证明,凡是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就容易造成会计核算混乱,财务收支失控。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公众利益,也对本单位的经营管理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各单位应当加强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使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程序、方法、要求等制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有序。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是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要求1992年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后,会计管理制度体系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通常认为,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由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会计法律,即《会计法》;第二层次为会计行政法规,如《总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第三层次为会计规章,如行业会计核算制度等;第四层次是单位根据会计法规、制度要求制定的内部会计制度。很显然,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新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以企业单位会计工作为例,《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核算制度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原则、基本方法和程序作出了规定,特别是赋予企业一定的理财自和会计核算选择权。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是改善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保证财务会计管理是单位内部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职能性管理工作。一般而言,会计工作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会计法规制度侧重于对财务会计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则因其是单位内部的管理行为而未涉及。但并不是说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之间可以厚此薄彼,实际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制定一套规范完整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充分保证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更好地参与单位内部经济管理,使会计工作渗透到单位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遵循的原则

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合法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依法办事是会计工作的首要准则,也是制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首要原则。尽管会计法规赋予各单位一定的理财自和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权,但上述自如果超出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和界限,并对经济管理活动产生消极影响,则是会计法规所不允许的。

适应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不能因追求先进而脱离本单位的实际,也不能生搬硬套书本上或其他单位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必须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才能使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适应内部管理要求并发挥作用。

规范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规范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符合并体现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能与会计学的基本要求相违背;另一方面,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内容要全面规范会计事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能顾此失彼。

科学性原则制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合理,即使所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能便于操作和执行;利于控制,即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必须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便于检查,即能有了解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手段和途径;定期完善,即各单位所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根据执行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更加适合管理的需要。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各单位建立哪些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各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取决于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不同类型的单位也会对内部会计管理有不同的选择。但仅从会计行业总体要求出发,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主要是指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明确单位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领导应当对会计工作全面负责: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单位其他人员认真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督促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忠于职守,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决定会计机构的设置,明确会计机构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会计机构的设置原则、会计机构的职责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职责,应当按照《会计法》的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作出规定。

明确会计机构与其他职能机构的分工与关系。会计部门与单位内部其他部门,如统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销售部门、物资管理部门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工作中经常发生业务联系,因此,非常有必要明确它们之间的职责、分工,这将有利于明确责任、加强协作,也有利于管理者的监督、考核。

账务处理程序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主要是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核算流程和基本方法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单位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范围;确定本单位会计凭证格式、填制要求、审核要求、传递程序、保管要求等;确定本单位的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辅助账等的设置、格式、登记、对账、结算、改错等要求;确定对外财务报告的种类和编制要求,同时,根据单位内部管理需要确定单位内部会计指标体系和考核要求。

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该项制度时,应当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结合起来。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包括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等;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性规定;有关部门或领导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

稽核制度稽核制度是指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对有关会计账证进行审核、复查的一种制度,该项制度的建立也应当结合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稽核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方法等。

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原始记录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环节。建立规范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能够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和填制方法,包括填制、签署、传递、汇集、反馈要求等;原始记录的审核要求;有关人员对原始记录管理的责任等。

定额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是指确定定额制定依据、程序、考核方法、奖惩措施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定额管理的范围,制定和修订定额的依据、方法、程序;明确定额的执行、考核、奖惩的具体办法等。

财产清查制度建立财产清查制度,是保证会计核算正常进行和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措施。主要内容包括:财产清查的范围;财产清查的组织领导;财产清查的期限、程序、方法和要求;财产清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程序、报批程序;对财产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等。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指确定财务收支审批范围、审批人员、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及其责任的制度。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环节。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即明确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及其他有关机构负责人审批财务收支的范围和最高限额;确定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包括经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等应当履行的手续及承担的责任等;明确对财务收支中违反规定的责任人和领导人的处理要求。

会计的工作内容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会计方面的工作也得到了发展,原来传统的手工记账已经被会计电子化的手段所代替,但是这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内容也为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一、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作用于企业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影响

原来的会计体系里,会计信息往往记录在凭证和账簿上,当时的会计信息只能通过纸张进行记录。算机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力资源,但是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一些重要的影响。会计信息记录在计算机中往往出现信息的丢失,有些重要信息的存档如果没有进行到位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过分依赖计算机,会给企业内部控制中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并且缺乏重要数据去进行有力地证明,有些会计信息内容真假的辨别会很难实现。

将计算机运用到会计工作中虽然可以有助于实现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发展,但是同时也会对人员的道德素质问题带来了极大的考验。这种风险会存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工作人员之中,其中涉及到的具体情况是在未经允许下对会计内容和数据进行篡改、破坏、泄露等行为所造成的风险。而且还有一种情况是计算机的公开性往往会造成不法黑客盗取企业机密,从而产生会计信息丢失的风险。以上所说的内容只是会计信息化发展带来内部控制影响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影响内容本文不做过多赘述。

二、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系统内部控制所面临的几点问题

(一)身份验证和权限范围的划分问题

在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将人员之间的联系转变为人与机器之间的联系,传统的账簿签名和盖章的形式转变为计算机中的授权和口令形式,许多复杂的手工操作过程已经简化为计算机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但是实际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重要的问题,其中身份验证和权限范围问题就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两大问题内容。计算机的口令对于职业黑客来说根本没有任何难度,这些职业化的黑客往往绕过系统软件的各种关口,轻易进入到计算机财务控制系统,进而得到所有的财务数据和资料。

(二)会计信息化发展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困难性

传统的会计记录首手段是将会计记录在纸张上面,任何人很难留到对账目进行不漏痕迹的更改或者毁坏,但是现如今的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却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审计工作的监管难度。会计信息会记录在磁盘上,不再有签字、盖章等操作,一旦发生问题,我们很难在计算机上找到实际的痕迹去发现问题的原因。所以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和困难。

(三)内部控制出现连续性错误的风险不断增大

传统的手工记账形式,会计人员多个人员同时出现错误发生的几率会非常小,但是在信息化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的出错往往会被人忽视掉,而且其中只要一处内容出错,其他相同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现错误,尤其是一旦电脑感染病毒造成数据丢失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或者系统的一个发生环节出现问题会导致其他所有类似的业务都会出现同样错误,这样的后果往往不可估量。

(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开放加大内部控制的难度

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往往会给企业的内容控制工作带来巨大的问题。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中信息的多样化内容会加大工作的难度,大量的会计数据信息内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上传实现资源共享,但是也有可能在传输的过程中被拦截下来,所以这种开放式的发展条件会进一步加大内部控制的难度。

(五)管理制度不健全引起的风险问题

管理制度方面的不健全会加大风险概率,会计信息化处理问题的方式与传统手工记账的形式有着极大的不同,所以原来手工形式下的管理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如今会计信息化的处理模式,而且我们一时之间还很难将这方面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这就进一步加大了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的应对方法

(一)在强化会计系统的同时明确划分身份验证和权限范围等问题

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会计系统内容,尤其是针对一些身份验证和权限范围问题进行改善。在进行会计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具体应用情况。我们要想解决上文所说的重要信息的丢失问题,就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备份。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重大损失。

(二)加强风险保护意识

风险必然会存在,所以我们只能将这种风险概率减到最低。会计信息化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大人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进一步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所以要想减少风险的概率就要树立一定的风险意识。

(三)加强对会计信息网络的整体控制

加强对会计信息网络数据的整体布局和控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实时传输的特点,实现第三方监控,将实际操作与监控工作进行分离,双方相互牵制能够避免出现舞弊现象。

(四)进一步完善审计准则

会计信息化发展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重大意义,它并不是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应用,同时也应该配有完善和健全的合理化工作流程和制度,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其价值。

(五)制定统一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制定统一的规范化流程内容可以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内容控制,统一的规范化流程是企业内容控制的重要保证,而且也有利于实现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化的进步与发展为企业财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发展优势,会计信息化可以推动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简化一定的会计操作步骤,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是也会加大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我们要做到合理利用有效资源,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之下逐步完善和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会计的工作内容篇9

分析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外乎三个关键环节,即实验、实训、实习。这三个环节分别体现了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及职业性。工学结合就是这样一种注重这三个环节改革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了,究其本质,也就是结合了市场与社会需求,为用人单位培养出令其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会计人才。在高职会计教育中实行工学结合,不但能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素质以及能力,还非常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更重要的是,这种改革可以带动整个财务专业建设,进而引导课程改革。

二、基于工学结合的《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策略

基于工学结合的基础,《财务会计》的教学模式可以作如下改革:

(一)“课岗融合”的教学模式。

所谓“课岗融合”,指在工学结合模式中将课程与岗位进行融合。具体而言就是一课融多岗、一岗融多课,做到课中融岗、岗中融课,真正实现课岗融合。在教学的构建中,根据工作岗位来进行。在《财务会计》教学改革中实行课岗融合,不但满足了会计岗位工作过程的需要,而且满足了《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就业。

(二)结合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设计教学内容。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其总体思路可以结合会计实际工作岗位对学生会计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具体设计时不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中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几个教学模块分别开展教学。具体到每个模块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最好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来进行。这样便于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工作内容融为一体。如果能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将专业理论知识同步传授给学生,就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的目的。在分解具体教学模块时,不妨从理论知识和岗位两个方面来开展。分解完模块以后,确定每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如财务会计的理论知识模块,其主要教学内容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再如会计出纳岗位模块,货币资金的核算与管理是其主要教学内容。其它每个岗位模块都有其教学内容,在分解为这些模块后,要根据具体岗位确定具体教学内容,并在工学结合中进行实施开展。

(三)建立财务会计模拟实训室。

开展工学结合,就需要进行会计仿真教学。而建立财务会计模拟实训室是一条有效途径。可在学校内建立与学生规模相当的会计手工操作模拟实训室以及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在这些实训室内,要设置各种模拟系统,以增加会计教学的仿真度。比如银行结算模拟系统、会计岗位模拟系统、纳税申报模拟系统以及会计业务模拟系统等,只有这样才能在会计模拟实训室中体现出会计岗位的业务。在这些模拟实训室中,通过提供相应的操作模拟训练,以及组合各个环节,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实训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通过不同规模企业的会计业务组合,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会计身份进行反复演练,诸如材料会计、固定资产会计、成本会计、销售空间、税务会计、会计主管、出纳以及往来会计等身份。同时,在这个仿真环境中,供应商、采购商、企业经理、财政、税务或仓库保管、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审计等不同身份也可以得到模拟训练。这样,通过校内实习,将手工操作和电算化实训相结合,学生就会在实训中了解应用会计软件进行电算化操作和会计手工操作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除了在校内建立实训室内进行模拟训练,还可以聘请软件公司或企业的专家到实训现场队学生进行指导,以提高仿真实训的真实性。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方法的采取。

一般来说,企业在实际工作通常是会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而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中,企业也会涉及到深浅不同的财务会计内容。企业的发展总是会从初创期渐渐发展到成熟期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其所涉及到的会计知识往往会由浅入深,其工作量也会由少渐多。因此,会计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鉴于此,可按照企业的类型安排难易相当的教学内容。比如在企业的初创期,安排最基础的会计工作。而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会计就可以安排相对较深的会计内容。在教授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要结合企业的不同阶段安排实践模块的内容。而设计理论课程模块时,就可以从初创期模块、成长期模块和成熟期模块等不同阶段来开展。针对每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在实践中,最好“讲练结合、边讲边练”。要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将理论融合到实际工作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

(五)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要把传统的对掌握知识的考察改变为对职业能力的考核。在具体考核中,首先可采用现场实景操作的方式对每一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考核评价。其次,采用综合模拟操作的方式对不同岗位进行考核评价。

三、结语

会计的工作内容篇10

关键词:会计;做账;职业道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愈演愈烈,会计行业也受到了人们足够的重视,而会计对市场经济的竞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个行业或部门都离不开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走向和未来的决策。如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使正确的会计信息能够为决策者所服务,是当今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下,每一个行业人员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作了以下分析。

1“不做假账”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

(1)会计行业中,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不做假账”,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能工作便是核算,提供各经济方能够进行正确决策的相关会计内容。所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是对每一名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工作要求。

(2)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对会计从业者最基本的要求便是不能做假账。其中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如下: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公平客观,不能,不能,不能越权等。既然身为一名会计人员,就要谨遵职业道德,不能违背职业道德,更不能违背国家的相关法律。

(3)在会计行业中,如何塑造会计环境是会计行业的重中之重,其中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不能做假账。现阶段,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影响巨大,以至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问题频频上演,导致该结果的因素有多个方面,既有会计人员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大的因素;既有单位内部的因素,也有单位外部的因素,诸多实证表明,外部的环境因素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影响颇大。

2假账的原因分析

在会计做假账的同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这一现象的产生,在国内外都是普遍存在的,其结果根据其严重程度有不同的表现,笔者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产生假账的相关原因。其一,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在我国,由于会计人员的上岗门槛比较低,使得会计岗位人员没有上岗职业资格证便上岗,因为其没有经过相关会计内容的学习,其法制观念淡薄,当他们在做了假账后,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行为违法,有的会计人员意识到做假账的坏处,但是并不知道其严重性。同样,我们国家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礼教国家,其法律观念淡薄,执法力度跟不上,造成了一些会计人员做了假账,但是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纵容了犯罪。其二,监督工作不到位。当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后,管理者和经营者两者之间所获得的会计信息不一致,同时两者之间没有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协调,最终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和做假账现象的猖狂。其三,做假账是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有的单位的经营者为了其自身的利益而不顾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有的经营者为了粉饰业绩,教唆会计人员对会计数据进行肆意的修改;有的单位的经营者为了部门的利益而虚报财务数据;有的单位会计无上岗资格证,会计素质低下,没有责任心,工作态度不端正,其所提供的财务数据严重失真。

3怎样才能杜绝“做假账”这一基本要求

(1)以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不做假账”的内部制约机制。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借助组织结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等一系列的方法,对单位的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变动、成本费用、销售与回款、对外投资、担保抵押、收益分配等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实施严格的控制。

(2)以《会计法》为依托,建立完善的“管人”机制,这是确保不做假账的关键所在。所谓“管人”,一是管住单位负责人,二是管住会计人员。

(3)强化会计监督体系。强化会计的监督体系,不仅仅要从内部的监督着手,更要联合外部监督的力量和其他监督体系,多管齐下,共同构成会计的监督体系。内部监督,成立专门的内部监督控制部门,其要与会计部门完全分开,切勿一人多职;外部监督,以政府监督为主要监督;审计监督和税务监督等其他监督,要能够将会计师审计制度进行落实。以此来建立完整的监督体系,共同对会计的信息质量进行监督控制。

4会计的职业道德

道德自古以来都是人们的意识形态所形成的,会计的职业道德也是社会道德中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它能够引导和制约一些会计行为,同时也是调节会计工作过程中各经济双方的利益,它所包含的内容甚广,但其中也有其重要的核心内容,如何找出其核心所在,是当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现有的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描述中,会计的职业道德包含的内容如下:爱岗敬业、公平公正、工作端正、如实核算、兢兢业业、秉公办事、遵纪守法等。这些内容都是建立在会计的实践基础之上,是长期以来广大的会计工作者通过会计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和会计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推进了我国的会计工作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是笔者认为,职业道德的规范不能以偏盖全,而是各个行业应该有各个行业的鲜明的特点,只有各行业有其自己核心的道德内容,才能对规范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比如,在医学界,“救死扶伤”是其鲜明的特点;司法界,“秉公办案”是其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表现了其在该行业的行为准绳。在会计职业道德的全部内容中,也应该有其核心的内容,来代表其行业的鲜明特点,同时要对该特点进行理论的阐述和实践的证明。如何找出会计职业道德中的核心内容,使其既能够正确反映会计的职业道德,又能对会计行为进行评判,同样成为当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中的课题内容。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进行概述,同时要遵循下面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在制定会计职业道德核心内容的同时,要符合社会主义的一般公德内容,因为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公德的具体体现,所以应将其考虑在内;其二,核心内容的制定必须能够反映会计工作行为的基本特点,能够反映会计从业人员这个特点群体的责权以及社会所赋予其的责任。其三,核心内容必须能够反映出会计人员的基本道德,要能够使该行业的人员得到认同,以此来实现其约束的能力。其四,核心内容必须简洁凝练,方便记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会计的职业道德可以概括为“讲真求实”。这其中,“讲真”包含的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要敢于说真话,在对于权势压迫和利益驱使下,要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一种对社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敢于说实话,说真话,能够对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如实准确地反映。尤其面对利益的诱惑,要有一颗平常心。其二,要追求真理,会计的相关职能不仅仅是如实反映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同时要能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为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为利益所驱使,在具体工作中要能够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求实”包含的内容同样有两方面:其一,数字准确求实,在对会计数据进行核算上,要能够做到准确无误,能够用准确的数字反映出财务的基本状况;其二,工作求实,会计人员在其从业过程中,要能够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等。“讲真求实”四个字综合起来可以囊括会计行为活动的整个过程,但与此同时,会计行业的内容非常广泛,不是仅仅几个字可以概括的,“讲真求实”只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核心的内容,一切的会计经济活动可以从最核心的内容出发,在具体的工作中会衍生出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从而最终形成了会计职业道德的框架体系。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会计行业的不断进步,职业道德的框架体系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会在不断发展中更加完善。

5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意义

5.1有利于提高会计综合素质

做任何事情都要以道德行为准绳为标准,在会计工作中,更要以会计的职业道德为执业标准,同时会计的职业道德也是会计的综合素质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市场的经济秩序是否井然有序,直接与会计的道德水平息息相关,同时会计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与会计信息质量也息息相关,一旦会计的职业道德水平下降,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诚信的水平。由此可见,必须加强对会计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在会计正常的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水平和道德准绳,同时也能促进会计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完成,对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秩序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5.2有利于规范会计行为

会计的职业道德是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属于意识的形态,它与国家的法律法规截然不同,同样会计的职业道德也得不到国家权力的保障,但是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能力、意念、品德等对会计的工作影响更为巨大。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和动机有相对的要求,秉公办事、公平公正、依法行事等,其从根本上引导人们遵守职业道德,以法律为准绳,以此来规范会计的各种行为。除了政府及各级监督部门要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外,同时管理者和会计从业人员要从自身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通过内部和外部力量来共同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完成。

5.3有利于调节各方经济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的纷繁复杂,各方的经济利益显得尤为突出,在会计的活动中,投资人、债权人、管理者等各方的利益,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规范问题上有了更高要求。这其中,投资人要能够获取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以确定自己是否还要继续投资,投资多少等;债权人通过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以确保自己的债权完好无损,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影响和侵害等;管理者通过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以确保制定的预算决策以及发展方向是否可行。当各方的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的职业道德可以引导会计人员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约会计的一些行为,从中调整各方的利益,对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巧义.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现象的辩证评析[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2]宁兰华.财会教学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4(02).

[3]王保嘉.会计职业道德研究[J].学海,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