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人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26:47

职业人生篇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职业人格是个体从事一定职业所必备的最核心的基本素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性,高职教育鲜明的“职业性”和目前对接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职业人格的养成。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人格;养成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015-03

在心理学上,人格也称个性,是人的基本品质、心理格局和精神面貌,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念志向、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体貌特征以及与人交往和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等,是一个人的意识倾向和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从人格的一般含义出发,职业人格可以如此解读:职业人格是指人作为职业的权利和义务主体所具备的基本人品和资格以及心理面貌。它是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兴趣等因素的综合体,以一系列具体的社会性职业活动为载体,以个体的言、行、情、态为表征来加以表现,不仅体现于人的社会职业活动中,也渗透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职业人格蕴含着一定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和人的自由发展需求,是个体从事一定职业所必备的最核心的基本素质,是个体健康人格发展在职业领域中的自然要求和具体表现。

高职学生职业人格是指高职学生基于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为适应未来职业生涯需要而不断生成和发展的作为职业的权利和义务主体所应具备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或个性特质。它是高职学生成为合格“职业人”的主体性品质,是学生世界观、价值取向、理想情操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能够保障并促使高职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渐趋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整体精神面貌。

成年人的职业人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动力性等基本特征。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本质上属于一般职业人格,当然也具有职业人格的基本特征。但是,作为尚未正式走入职业领域的处于成熟发展中的在校学生,高职学生身上职业化了的人格无论在整体性、稳定性,还是动力性方面都处于萌芽和成长过程中。同一般成熟的职业人格相比,抑或与同龄的本科院校学生以及接受同类型教育的中职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主要表现为职业指向性、不稳定性和发展性、务实性和创新性。

职业指向性

职业指向性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格的基本特征。受职业所制约,具有职业性表征是职业人格区别于一般人格的主要特点。职业人格与特定职业的职业规范相联系,不同的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不同的职业人格。学生从走入学校在各个专业学习开始,就明确了现在的学习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就业。然而,与在社会一定职业领域中从业的成熟的职业人相比,高职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在校学生,他们的主导活动仍然是学习,即便拥有了一定的貌似职业人格特质的表现,也是在学习之余的活动中所获得的有限职业经验和感受,是肤浅的、零星的、短暂的、情境性的,尚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成熟稳定的职业人格,因为心理学认为人格特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

尽管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还谈不上持续而稳定,但不可否认其职业人格具有明显的职业指向性。在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中,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沟壑。当本科院校的莘莘学子在大学“象牙塔”里研究着苏格拉底,梦想着做爱因斯坦,在“考研”和“就业”路上踌躇徘徊时,高职学生却只有一个人生选题:到哪里就业更理想?因为高考独木桥上的失利已经把他们从理想的高空摔到了现实的平地,严峻的现实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既然选择了职业教育,那么就要脚踏实地学知识、练技能。正因为“高职”与“普通高校”在学生人格培养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实际应用型”与“非实际应用型”、“定向”与“非定向”的发展倾向之差别,所以,如果说本科生更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一般人格的养成,那么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培养就显得非常突出且明确。

从本质上说,职业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高等职业教育是通过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来发挥并实现培养人这一最基本功能的。所以,高职学生在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都有了基本的职业定向,在选择学习专业之时已经初步选择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本着“缺什么,学什么”、“只求知道怎么做,不求知道为什么”看似十分功利却是高职教育特色的办学宗旨,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为毕业后直接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打下坚实基础。在高职院校整个教育过程中,学校的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组织和实习实训都与社会职业需要和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高职学生逐渐摆脱盲目的职业选择,即便尚未确定具体的职业岗位,但已经在一定的专业领域或者岗位群里确立了职业方向,职业意识逐步清晰而加强,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等都在不断地树立、形成、提高和发展,人格的职业指向性十分显著。

不稳定性和发展性

不稳定性是正在成熟发展中的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突出特征。虽然作为“准职业人”,高职学生的人格特点中带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但是,作为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尚未正式走入职业社会的“准职业人”,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尚处于萌芽、生成和发展阶段,由最初的不稳定而逐渐趋向稳定。在高职院校,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人格中的职业指向性都有差别,其职业人格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与成熟的社会职业人相比,高职学生所获取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情感常常具有偶然性、情境性、随意性。他们的“职业活动”主要是学习之外的社会实践和近似模拟性质的实习实训、勤工俭学,而非系统的真正的社会职业活动。所以,在这种“类职业活动”的情境中,他们可能因为偶尔的一次成功就获得了强烈的自信心和职业认同感,也可能因为别人的一句批评而丧失对这个职业的兴趣和热情;他们可能今天一时兴起就想从事某个职业,也可能明天冷静下来又转移了目标。正因为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未完成性和不稳定性,使得其职业人格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即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另一特征——发展性。

发展性是高职学生作为职业人格主体而具有的天赋特征。人的发展性决定了人格以及职业人格的发展性。严格说来,职业人格的全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先天和后天的“结晶”,是个体在具备了遗传和成熟因素所提供的生理前提下,在后天的现实职业环境中以理想的职业人格为目标,通过不断的职业实践逐渐养成和发展的。每一种职业对从业者都有理想的职业人格要求,从业者已有的现实职业人格并非恰好都与之符合,当理想的要求和现有的发展水平产生矛盾的时候,主观能动性使得人能自觉利用并创造条件,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超越,朝理想的职业人格迈进,最终实现内在人格与外在职业要求的和谐统一。

务实性和创新性

务实性是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重要特征。虽然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类型,但其特色和定位确立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鲜明的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的属性在决定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职业指向性的同时,也决定了其务实性特征。与普通教育学生相比,高职学生人格特质中的职业现实性和务实性特征更为突出和自觉。因为“普通教育主要为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一个科目或一组科目,特别是(但不一定)准备让他们在同一级或更高一级接受进一步的(更多的)教育而设计的教育。”普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和“做高深学问”的宗旨引领下,重在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普通科学文化知识和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即便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其目的也在于通过课堂以外的教学方式和途径帮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养成一定技能,其最终目标是从事研究型和开发型职业。然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高等教育。高职学生从入校开始就知道自己未来的职业角色是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而非科学家和学者。职业院校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劳动组织方式变革、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使教育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特有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实训课)教学模式以及“双师型(教师和技师)”教师队伍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知识,发展实际操作能力。教学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相结合,甚至实践部分无论在课时上还是内容上都超过理论学习部分。高职学生学到的主要是回答“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而非回答“为什么”的陈述性知识,概念和原理只要“适度”、“够用”足矣。所以,在这种时时处处透着实用性、应用性、实践性的教育氛围中,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务实的烙印。

务实并不意味着对创新的排斥。创新性是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重要特征,是学生作为职业人格主体的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尽管高职学生的人格具有鲜明的职业萌芽并涂上了现实色彩,但其形成并非学生单方面受制于社会职业活动而被动机械地实现对职业的适应和顺从的结果。相反,职业人格是人——高职学生这一职业活动的主体能动作用于客观职业环境的产物。作为职业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发挥聪明才智主动适应和改造社会职业环境,不至于成为职业规范的奴隶而被动地去适应职业要求,从而实现人与职业的完美结合。这个过程就是创新,学生表现出来的强烈的自信心、求知欲、责任感和探索精神等都是职业人格创新性的表现。

与其他各类教育相比,尤其是与主要培养学术型(科学型、理论型)和工程型人才为目标的强调学术性的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职学生人格的创新性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应用”和“高级”两个方面。作为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主要从事的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技术实施、技术实现和技术管理工作,其创新性不在于创造新的、前人没有发现的知识和技术,而是更多地侧重于能利用自己的特长熟练具体地从事某一种职业的工作,能运用已有的、成熟的、规范化的技术和管理规范直接生产现实的社会物质财富或提供各类服务,把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的理论、设计、规划和决策变成具体的物质形态,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智慧。所以,能够顺利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妥善处理现场突发事件以及进行技术升级、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就是创新。同时,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具有高等性的特点。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相比,高职学生必须具备更深厚的专业基础和更强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等。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岗位此消彼长和劳动力流动成为职业领域的常态,严峻的就业现实雪上加霜,促使高职学生直面现实,寻求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体现出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高度的责任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独立、自主、自强、开放、合作等意识。而这一切既是职业人格创新性的构成要素,又是职业人格创新性的显性外化。

更为宝贵的是,与一般的成熟的社会职业人相比,高职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充满朝气和希望,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和创新性。他们尚未真正涉足社会,身上具有的积极的人格力量更为单纯、强大和外显。无疑,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具有更显著的积极性和正面力量。这正是学校教育大有可为的基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院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乐观解读并积极引导学生职业人格的生成和发展,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鸣.高职教育应注重职业化人格教育[J].教育探索,2000(11):78.

[2]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87.

[3]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职业人生篇2

【关键词】高职/人文教育/职业生活/主体性

在人文“学问”传承的人文教育领域,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传承中实现自身人文教育的创新,既是高职教育面向新时代的实践问题,又是教育理论需要给出诠释的理论问题。职业生活,作为高素质劳动者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为高职教育如何从传统的人文教育中转变出来,提供了新的视野。

一、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缘由

“生活”是一个普通的字眼,是因为它与每一个人的日常活动紧密相联。“生活”又是一个美妙的词汇,是因为由于人们的信仰、价值与态度及条件和环境的不同,创造了千姿百态的场景。美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生活”这个术语表示个体和种族的全部经验,它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注:[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职业生活作为反映个体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一)传统的人文教育与职业生活需要之间的冲突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社会文明水准的不断提高,使得职业岗位和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加深。社会和企业单位倡导的文化观念、道德思想、法律和制度要求等内容所构成的思想和制度文化体系,与具体的职业岗位结合,形成了具体的职业要求,成为职业岗位所要反映的社会文化内容。从全球范围考察,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互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中的文化含量不断增大,文化的作用愈益突出。这种特征,表现为大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表现为物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使得文化对经济的推动力日趋重要。文化对经济的这种作用,已经在千万个职业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显现出来。

在我国,人文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教育,本就是“人文教育”的意思。然而,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被英帝国的坚船利炮所打败,我们对自己的技术落后有了切肤之痛,认识到自己“技不如人”,即生产技术处于落后状态。但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却缺乏深刻反思,始终认为文化上优于西方,没有客观地看待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以至于人文教育缺乏足够的创新,对人文科学的应用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传统人文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直到现在高职人文教育还存在着抽象理论多、学科知识多,贴近职业生活的内容和课程少的现象,缺乏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职业化内涵的启示

在发达国家,企业及员工的职业化意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基本意识,职业化已成为劳动者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基本途径。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二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三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对于职业资质来说,包括职业岗位需要的和任职者供给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二者的相宜是职业化的基本准则,以面向职业生活为基本态度,体现了对技术与人文素质的整体要求。

职业化的要求,对我们深入理解高职人文教育的职业价值问题、人的发展性问题以及如何促进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首先,“人事相宜”的基本准则既包含了工作对象对人文素质和人文知识应用能力的要求,又包含了人与这种要求的适应性问题。这种以“创造绩效”为标志的适应性是个体社会生存状况的最基本内容。第二,除了工作对象以外,人与职业情景的适应性同样也影响到人事相宜的程度。在这里,个体必须正确理解社会、企业的道德和制度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社会认知、学会行为选择。人与人的交往和合作构成了职业活动的又一种人文情景,它的水平是衡量职业生活质量的标志之一,是个体必须学会的基本内容。第三,“人事相宜”的基本准则,既看到了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又没有把职业能力看成是职业岗位对人的静态和被动的要求,而是从人与职业的相互关系上,高度重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人对职业的社会、审美和经济及自我实现价值的体验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职业能力的发展,以至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与职业岗位的相宜程度。职业化的内涵反映了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客观必然性,也为高职人文教育寻求面向人的发展和职业需要相协调的途径提供了依据。

(三)职业生活是高职人文教育的本源和载体

陶行知先生指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教育源于生活,与社会生活保持着紧密联系。对于高素质劳动者来说,追求理想的职业生活状态是其自我实现的核心内容。职业生活状态与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事业成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个体社会生存能力的基本标志。现实情况也是如此,人们往往把职业目标的选择与社会生存状态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如,高职生在知识型、管理型“白领”和体力型“蓝领”之间选择技术技能型的“灰领”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是高职生综合理想追求和现实可能后对生存状态的一种定位。

职业生活所拥有的体验性、互动性情景,以及对他的理解和应用,为高职人文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生动的场景,开拓了以自然渗透和情感介入等方式实现文化传承的途径,打开了高职人文教育超越于灌输式和精英贵族式教育的全新视野。职业生活又包含着丰富的默会性人文知识,对高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心灵的默会能力在人类认识的各个层次上都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在所有层次上,默会认识是人类获得和持有知识的终极能力上的优先性”。(注:郁振华。波兰尼的个人知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8)。)人文知识的默会维度远比自然科学有更为深刻的介入,它不可能脱离于人的心灵而存在,不可能脱离于人与情景的互动而产生。

二、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主要涵义

(一)以适应职业生活为目标,提高高职学生的主体性水平

职业生活蕴涵了社会经济、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价值,对这些价值的体验形成了高职学生意义学习的基本动力,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注: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第402页。)因此,高职人文教育如果离开了职业意义,或者只涉及理智的方式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是难以促进学生自觉地发展的。另外,学生对职业意义的理解伴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加深。实施高职人文教育要以职业意义为基础,要把职业的审美性、伦理性、艺术性和社会经济意义等情感与价值的理解和内化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根据理解力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意义学习。

主体性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有着多种表现特征。如果从教育所期望的学习结果来衡量主体的发展水平,高职人文教育除了表现在具有情感价值的意义性学习以外,认知性的发展仍然是重要的方面。布卢姆在研究教育目标时,对认知与情感的整体性有着精辟的论述,“我们只能在思维中或在概念上对学习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加以区分,而不能把它们看成是两个独立起作用的实体”(注: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第348页。)。人文教育的认知性教育内容,表现为对人和对事两个方面。从对人的角度来说,就是要促进学生“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实现对他人、其他群体、社会角色以及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注: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1页。)这种社会认知水平的发展,要使学生在人与职业、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协调中形成面向职业生活的社会认知结构。从对事的角度来说,表现为以人文知识应用为特征的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特别是一定职业领域的个性化表现力。

面向职业生活的这种主体性,在情感和认知的两个方面,既表现为一定的张力,又表现为相互的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为人文知识应用能力与人文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机制。在实践中,我校以学生社团“准社会化管理”方式,探索自主式人文教育的改革。虽然社团活动的内容可以是人文性或技术性的,但是“准社会化管理”方式本身包含了许多人文教育的实践素材。在社团登记注册、岗位聘任、资源利用、项目运行和考核办法等社会化、市场化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人际的协调与合作,进行判断与决策;在项目运行中更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自我调控和追求。通过“准社会化管理”改革,使学生在准职业生活的氛围中既提高了社会认知水平,又发展了自我实现等情感的体验水平,并在认知和情感的相互促进中提高了主体性发展水平。

(二)从职业生活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人文知识的应用教育

从职业生活对技术与人文教育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人文教育,必须提高人文教育在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都要承担人文教育的任务。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更何况它的教学过程是在人与人、人与组织及制度的关系中展开的,所以,任何一门课程和它的教学都普遍地存在着人文教育的涵义。当然,就一门课程及其教学而言,有其自身的核心任务,或侧重于技术或侧重于人文或人文与技术的结合。第二,当前大众对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高职人文教育不仅只承担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还要承担人文知识应用教育的重任。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对职业价值体验的积极作用,把“包括与创造性或系统改进有关,维持整个组织工作效率的人文要素”(注:杨柳。高职院校就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第6页。)纳入教学目标和过程之中,使得人文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面向职业生活整合技术与人文教育,还要大力加强高职人文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改革。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上,以通识性整合思想政治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与时代的职业活动相结合,使政治理论始终与生动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以谋求特色为目标,开发集地方性、现代性、职业性和个性化优势为一体的人文课程,以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实现个性化职业素质的发展。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同样要发挥人文教育独特的功能,一方面要开发人文知识的应用性课程,如语言与交际、文化营销、生活与音乐制作设计等课程。另一方面应从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出发,在技术课程中有机地融合精神文化的内容,如计算机文化基础改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从主题上突出大学的精神力量,突出时代的先进性,从目标和内容的改革上,构建以信息技术应用目标为核心,融合信息意识、信息伦理、信息审美等目标的完整体系,把人文教育融合在技术应用之中。

(三)创建民主的教学制度文化,以提高学生对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适应性

开放、民主、公平是现代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普遍趋势。建立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制度文化熏陶学生,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有效途径。这种熏陶可以从学生在教学中的权利运用和责任落实中展开。从权利运用的角度看,要使学生具有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参与、建议权,教师的选择权,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权,教育教学的评价权;从学生的责任来看,要使学生落实好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责任、执行教学制度的责任。以适应和超越于当下社会企业制度文化发展状态的学校教学制度及其良好的运行,将为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企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提供范式、积累经验。因此,要把面向职业生活的高职院校教学制度文化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资源,进行教育意义上的创造性建构。

开放、民主、公平的现代社会企业制度文化,是在民主对话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学校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与学对话的中心。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他的自我意识已处于比较发达的状态,能够在了解职业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的收集,情感、价值、意志等人文要素的评价、判断形成自我设计和行为选择。以对话的方式使教学制度合理地介入并有效地引导,正是把这些自我设计和行为选择推向合理和成功的条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将会有效地推动教学改革。我校根据学生建议,并经教师及专家的评议构建,开设了一些微型选修课程或课程教学活动,如旅游专业形成的旅游文化摄影、新闻专业的网站设计、服装专业的太湖文化与丝绸服装设计等。这种改革把独特的文化表现技能和人文教育应有的基本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文教育的体验性、职业能力的应用性、社会需要的现代性,与教和学的对话所产生的主动性和可行性紧密结合起来。民主的教学制度文化,为学生以民主开放的姿态融入社会企业制度文化作好了准备。

(四)建立与职业生活相衔接的评价方式

职业人生篇3

职场就像战场,有成功就有失败。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要求成功的,这是一种本能。如何在职场上奋斗成功,前瞻性、阶段性和条理性的职业规划是必须的,指引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就像武侠传奇中的华山论剑,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而剑锋磨砺的五个阶段,恰好说明了人生的职业发展之路,称之为:利剑期、重剑期、软剑期、木剑期、无剑期。

一、利剑期: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之前与群雄争锋

设想二十岁前的我们,正处于16年漫漫求学长跑的最后几年。在那个穿梭于各种社团活动,在学校里谈梦想的年代,驰骋在偌大的校园中,陶醉在师弟师妹们的崇拜中。二十岁前的年轻人,年少、冲动,以为手中有了利器就可以纵横天下,却不知道此时的我们,仅仅只能与“河朔群雄”一争短长而已。

马云的20岁也不例外,不过意外地混到了学生会主席,后来竟然更加意外地混成了学联主席。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心中一片宏图伟业。当时的马云被分到杭州电子工学院当一名英语老师。按照现在的说法,马云也算抢到了铁饭碗,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学老师还没有今天这么好的待遇,更没有今天这么好的福利,成为一名公务员也还不需要像今天这样挤破脑袋。那时也算利剑在手的马云会甘心接受上帝的这个安排吗?马云在《赢在中国》的一次点评中讲述过他的这段往事,那时的他也和今天的我们一样迷茫于当老师还是创业?而马云是幸运的,正如他博客对自己的评价一样:“满大街一抓一大把的普通人!不过运气不错,智商一般,但是个福将。”马云在迷茫的时候遇到的良师益友是校长。校长没有多说,只是要马云承诺:到那个学校去教书,五年之内不许出来创业。马云并不懂校长的真实意图,但还是照着做了。学校教书的生活很清贫,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八九十块钱,但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外面的诱惑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断刺激着马云,马云却坚守着自己的诺言老老实实呆在学校里。表面看来这几年教书生活让马云失去了很多眼前的利益,但事实是他收获了终身受用的东西:戒骄戒躁。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这样的品质更加显得难能可贵,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只有那些真正蛰伏、品味过其中甘甜的人才能参透其中。这种沉稳、踏实的心态,也是当今大学生最缺乏的。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刚毕业的学生,工作一年就想当经理、三年就想奔总监。眼高手低,总是在抱怨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如自己优秀。处于利剑期的大学生,锋芒毕露不是什么坏事,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那把利剑到底是只能在校园争雄还是足够在社会厮杀。

利剑期马云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先做好自己能做的,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我认为当不好士兵的人,永远也当不了一个伟大的将军。”马云的成功恰恰印证了他说的这个道理。很多工作在刚入门阶段,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天赋和兴趣,只需要你用踏实的心态做下来。这门功课你在这份工作上没学好,同样要在其他工作上补回来。很多学生刚毕业的时候频繁跳槽,总是觉得自己的才华无用武之地。其实只要你做得足够优秀,任何工作都是好工作,马云辞职创业的时候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在教师这个位置上,马云一样是最优秀的。所以利剑期的职场秘籍就是:1.收起你的锋芒;2.先求生存在谈发展;3.认真做好每件事,同时关注自己的兴趣,努力尝试。

二、软剑期: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

古人云:三十而立。如果一个人到三十岁左右还找不到自己有特长的职业领域,那么我们多少要为这个人的职业发展而担忧——三十岁后,随着家庭、心态的变换,一个人将很难再去尝试新的行业。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所以在三十岁前使用这柄紫薇软剑有两个寓意:第一,要快,软剑的优势在于快,高手过招,先手将占尽先机;第二,试错,在这个阶段我们允许试错,哪怕误伤一两个职业,我们也有犯错的资本,能够为犯错买单,大不了就是把这一两个职业弃于深谷,从此不相往来足矣。但事实上,任何的尝试都会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不经意地收获一二。

我们来看看马云的这个阶段是如何度过的。1991年,在学校不甘寂寞的马云出来和朋友一起创办翻译社,但创业艰难,于是马云一个人去卖小商品来维持翻译社生存。也许我们难以考证他后来创办阿里巴巴是否就是从中得到的灵感,但我们愿意相信他“让天下没有难做生意”的商业哲学一定在那时已经埋下了种子。而也正是翻译社的威名让马云有机会出国见识一片新天地,继而让马云坚信自己找到了互联网这个愿意为之奋斗的职业领域。这一切看似巧合的经历,当我们开始回顾的时候却发现期间一环扣一环的联系。如果马云做翻译没有做到足够好,就不会有出国的机会。如果马云在没遇见互联网之前没有做各种尝试,估计就不可能出国,也就不会这么早认识互联网,更不会有今天的阿里帝国了。

当一个人慢慢在职场稳定下来的时候,下一步应该做些什么?很多人找不到自己想过的生活,是因为他什么都没有试过!这就好像谈恋爱一样,如果你连一个女孩都没见过,自然不知道何种类型才是自己的最爱,所以年轻的时候多去尝试并不是一件坏事。这个时期我们允许犯错,鼓励对世界保持开放的态度。而一旦你找到了那个让自己心动的女孩,快刀斩乱麻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省得夜长梦多。就这样马云毅然辞职,于1995年4月创办了“中国黄页”,1997年年底在北京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几次转战北京和杭州,在互联网领域不断犯错却快速成长。所以软剑期的职场秘籍就是:1.允许试错;2.找寻自己感兴趣的事业;3.快速发展。

三、重剑期: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很多人说:马云在互联网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大晚”。1999年初,已经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了四年的马云,终于开始向职业的顶峰进发。18罗汉以50万元人民币创立阿里巴巴被传为一段佳话,接下来是软银投资、淘宝网、支付宝、雅虎并购、香港上市。马云带领他的创业团队走出了互联网的寒冬,自己也走出了职业的寒冬,此时的马云仿佛站在中国it行业的顶峰,傲视群雄。此时的马云仿佛手握重剑,心怀若谷。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定自己的梦想——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凭着对梦想的执着,马云做到了。但很显然专注、坚持并不是马云这个阶段成果的唯一秘诀,重剑中还藏有些什么玄机呢?如果说之前的马云最早看到了互联网的商机,开创了全新的商业模式,算是“以快求新”取胜的话,这个阶段的马云更加注重资本的价值,不断的并购与融资大大加速了他自己和阿里巴巴的发展。至今6分钟拿到软银的投资,依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最让我敬佩的是当时孙正义本来要给马云4000万美元,却被马云当场拒绝:“我用不了4000万美元。”当一个人手握重剑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因为所有人都看到了你的价值,但你要清晰如何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就像当年杨过手握玄天重剑却绝不做武林盟主一般,一个人能抵御多大的诱惑,才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所以重剑期的职场秘籍就是:1.深耕细作;2.链接资源;3.有舍有得。

四、木剑期: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以往之剑,无论刚柔轻重,都受限于剑,而剑毕竟只是十八般兵器中的一种,一种就意味着局限,而突破局限,甚至突破兵器的限制,则“草木竹石均可为剑”!在大自然随手去来一物,便可以便可以之展露毕生修为。因为此时其实物在心手,而术在心中。进入木剑期,人会更多开始感悟生命,去追寻生命的意义,而不再把一切归于职场。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驾驭职场的能力,所以他们完全可以去追寻吾心,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所以这个时期,王石开始去爬珠峰,李开复开始做创新工场,俞敏洪说自己一直想去做民办大学,马云则坦言自己退休后还是想去当老师,不过是当青年创业的导师!而这个时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你能不能真正退下来,放下手中的重剑?拿久了重剑,突然放手总会感觉手中无物,重剑带来的名利、权力、影响力绝不是可以轻易放下的,当一些人被神化成无所不能的模样,只有他自己能够让自己全身而退!所以如果创业导师是马云的下一个目标,那我们愿意去祝福他,也许这就是他“自己的样子”。

五、无剑期:五十岁后,华山论剑,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武侠小说常常这样形容剑客练剑的境界。联想到最近看的《责任胜于能力》一书,我觉得责任感就是心中的一把剑。进入无剑期,人会更多开始感悟事业,去追寻生命之外的事业的意义,而不再把一切归于市场。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驾驭市场变化的能力,所以他们完全可以去追寻事业发展,活出属于自己和群体的精彩。企业要做强和做大,关键要看管理。管理的实质是管人,管人的实质是管心。缺乏责任心的管理者是不合格的管理者,最有责任心的员工,迟早会成为这个公司中最有活力的精兵。这把剑的修练,一方面需要公司从环境和氛围的创造上,为员工提供一个乐意接受、主动做事、自觉创新的平台;另一方面更需要员工从主观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进行自我修炼。对于中国本土而言,永远都应该注重企业责任文化的建设和传承,因为责任永远是最本质的话题,永远都是触及企业文化和精神内核的“魂”。无论我们怎样与时俱进地提炼企业核心价值观,“责任”不可或缺。责任的制定、分配、评价和监督是一门学问,是管理者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反思一下,你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你觉得活儿是为别人做的,为自己做的?工作中遇到了困难时,你是否有勇气面对?当工作出现差错的时候,你是否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你对制度的落实情况是否调查过?你是否对员工进行过有效培训?等等。纵观我们身边所谓事业有成的人,大多都应该是对工作富有责任心的人。所以,如果你有强烈的责任心,你就能真正体会工作的意义;如果你有强烈的责任感,你的事业自然与企业和谐共赢。

职业人生篇4

系别:英语语言文化系

专业:商务英语

班级:2班

姓名:李天

学号:1340115205

联系方式:18819281056/661056

规划日期:2014年4月12日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竞争与角逐相当激烈,一份清晰明了的职业规划,对想要在众人中脱颖而出的求职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应该对所处社会有着相当的了解,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性格、能力都有清醒的认识,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适应社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关于职业规划,我用了四部分来阐述,以下是我的职业规划蓝图:

(一)自我探索

1.我的成长经历

中心塘村,是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车田镇的一个贫困小山村,十九年前我出生在那里。那里是丘陵地带,实实在在的开门见山,山与山之间的平坦地带一般是田地,其间盘旋着淙淙小溪。父母外出务工,五六岁我就跟着爷爷奶奶上地下田,培养了勤劳能干、淳朴自然的性格。那时上小学我们是要提着稻谷去充当学费,路上还要拾树枝充当学校厨房的柴火,每次收割稻谷后,我们都会到田里拾稻穗。到集市赶集,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常常早出晚归。清贫的生活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烙印,使我铭记,也使我立志要走出大山,走到城市,走向世界。然而,农村还赋予了我一颗爱大自然的心,我到老也不会忘记与小伙伴在河里捕鱼捉虾、在山顶遥放风筝、在山谷做竹筒饭的快乐时光。后来,10岁的我随父母到广州读书,见识到了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的差异,也讶异于贫富悬殊的鸿沟。城市有繁华,也有阴暗,正是那些阴暗,促使我养成了勤思考、爱动笔写文字的习惯,也变得更加睿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我有着浓厚乡土情怀,在一次回乡途中产生了为家乡修路的想法。我最大的梦想是环游世界,要会外语、赚够钱,所以我选了商务英语专业。在高中和大学我积极加入各种社团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做义工,努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我学到了不少管理、组织、和策划的方法。闲时我也在研究《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希望未来的商战中能用到。

2.素质分析

优势:

积极乐观,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做事认真、负责、有耐心、有创业激情

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品德素质

冷静沉着,遇事不慌,良好的心理素质

注重细节,顾全大局

喜爱动笔,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劣势:

想得多,有时思想飘太远

有时不能将计划落实到位

自信心欠缺、不够果断

慢热型,不能很快融入群体,社交能力有待提高

商务知识、经济法律法规了解不多

(二)职业评定(商务英语)

1.专业分析

a、主要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商务)英语、高级(商务)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翻译、国际商务谈判(英)、人力资源管理(英、)、国际商法(英)、国际贸易实务(英)、国际市场营销(英)

b、培养要求和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宽阔的国际视野、较广博的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等领域商务工作的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级专门人才。

2.岗位分析

a、招聘条件:1.大专及以上学历,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类相关专业优先考虑2.了解进出口业务流程,熟悉外贸进出口业务环节3.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大学英语四级以上,熟练运用各种办公软件。4.具备较好的沟通、协调及执行能力,工作踏实认真、应对快捷敏锐……

b、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于外经贸各部委、贸易公司、涉外机构、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金融国贸等单位的文秘、翻译、业务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等工作,同时也适合于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各类外向型企业或公司以及银行、保险、海关、边防、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工作等工作。例如英语教师、外贸专员或主管、国际销售人员、商务秘书或翻译、、、

c、福利待遇:月薪3000到5000,提成看个人实际情况,五险一金,有出差外国和周游外国的机会

(三)环境分析

1、大学生就业形势:42.86%的大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找到工作,第一个工作机会主要来自于招聘会和亲友介绍/学校推荐的学生,各占了31.67%,第一个工作机会来自于招聘报纸和招聘网站的学生各占9.17%和10%,来自于学校的就业信息占14.17%。大部分大学生在单位性质选择上都偏向与国营单位和私营民营企业,分别占38.05%和47.79%,而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只有7.96%,在合资企业工作的只有6.19%。高校统计就业率的时间应该是在学生即将离校之际,虽然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前找到工作,但从调查数据来看,跟我们这几年众所周知的高就业率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种职业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定位在某一职业方向,在有一个工作内容核心的前提下掌握多方面技能。虽然大学生在经历或长或短的求职过程后都能就业,但就业情况未能达到理想状态,薪资较低成为普遍现象。

2、商务英语招聘信息汇总

a、岗位分布情况

b、招聘具体要求

C、工作待遇薪酬

3、广东省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a、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

b、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c、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创造条件,更多地吸纳有技术专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企业集中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储备。

d、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鼓励残疾人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和创业经营场所安排等扶持政策。

e、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的功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及高校要加强协作,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

(四)职业发展路线

1、职业目标:由就业到创业,创办一家商务公司。

2、计划实施

短期计划一览表(2013--2016年)

项目

时间段

计划内容

大学一年级

1、提高综合英语技能,包括口语、听力、写作、语法等,以及一些基础商务英语知识

2、加入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人力资源部,培养策划、组织活动的能力,加强与会员的沟通

3、考取教师资格证、计算机一二级证书

4、寒暑假在长隆国际大马戏兼职,学习控场和管理经验

大学二年级

1、通过英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拿到专四证书

2、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学弹吉他

3、开一间淘宝网店,涉猎销售、订单、售后等生意常识,提高对商机的敏感度

4、假期到广州卓越教育集团冬夏令营当助教,提高教学能力

大学三年级

1、学习商务英语专业课知识和第二外语德语

2、做学程旅游的校园主管,着手培养管理团队的能力

3、考取BeC证书和驾照

大学四年级

1、努力冲刺英语专业八级水平测试

2、撰写毕业论文

3、找一间与本专业相关的公司实习

备注:同学聚会和图书馆利用贯穿大学四年生活。

中长期计划一览表(2016年后)

项目

时间段

计划内容

2016-2023年

1、在一家商务公司由低做起,多观察市场动态,撰写市场调研报告,积极表现,争取当上公司的中高层,了解整个公司的运行机制、部门构成和一些事务的操作流程

2、娶一个贤惠的妻子

2023-2043年

1、建立一支卓越的团队,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司,努力让它走上正轨;建立公司慈善基金会,助学贫困山区儿童

2、多陪伴家人出去旅游、散心

2043--

到贫困山区支教(如果那时中国还有贫困山区)

备注:中长期计划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小部分的调整。

职业人生篇5

有上进心,优:乐观积极。有责任心;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良好,具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思,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及自学能力。

缺:优柔寡断。

2.环境分析

机遇:

国经济将继续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这给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大就业空间,一是预计今后5年。就业总体形势较好。

与世界的一体化进程将加快,二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的资本、技术介入将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有利于吸引大学生就业。

挑战:

一是国际经济面临衰退的严峻形势使全社会的整体就业压力加大。

二。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而社会有效需求在短期内增幅有限。

3.职业选择这里有三个方向:营销。公关,广告方向的工作。

下面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析:

营销筹划)营销方向(营销助理。

专业知识:

-系统掌握市场营销知识和技能熟悉销售管理的具体操作过程。

-具备扎实的国际、国内贸易和网上贸易的理论基础。

-市场调研、市场开发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具体的实践锻炼。

-全面掌握了企业CiS导入的操作过程。

网站宣传等有关工作。实践经验:做过促销。

其它

-具有良好的交流技能和协作能力。

-熟悉网络和电子商务。

-独立制作并管理个人网站。

行政助理,文秘及行政方向(秘书。商务助理)

相关技能:

-优秀的英语阅读和听力理解能力。能够进行流利的商务对话。

-擅长撰写和回复中英文商业信函。

-熟悉网络和电子商务。精通办公自动化。能独立操作即使高效完成日常办公文档的编辑工作。

-良好的交流技能和协作能力。

并负责接待工作。所获证书:国家秘书资格证书;公关资格证书实践经验:校内外各大型活动担任礼仪。

广告方向:广告筹划,公关。广告助理,公关咨询)

-广告是营销的一个部分。

-熟悉photoshopCorelDrawDreamweav等软件。制作并管理个人网站。

-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技能。-思维活跃。

-拥有公关资格证书

4.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由于所学专业为非技术型专业。

5.短期目标:大学毕业在外企。国企或私企)找到一份有发展前途,待遇丰厚的工作。eg.营销助理,营销筹划,秘书,行政文员,广告助理等。

学习各种工作实务和技巧,工作初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积累经验。

5年内能达到部门主管的位置。行政经理等。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

6.行动计划与措施

做好享乐的准备,-对所从事的工作也认真负责。活学活用,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和专业技能这三方面的知识,-要强化英语。平时可自学或者参与培训班,并参与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考试。英语和计算机作为工具,最基础的能力,必需能非常熟练运用;而强化专业技能是要使自己更专业化。

攻读在职研究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进修,或者出国深造,以适应更高层次的需求。现在研究生做以前本科生做的事情,本科生做以前专科生做的事情,这都说明中国人民普遍学历的提升,对学历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要及时充电。

职业人生篇6

职场行业观:

俗话说得好“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从古谚语中就不难看出、古人对于一个人从事什么行业是非常重视、不然的话怎么能够从古流传至今、把它放在现代社会里也仍然是“铁打的定律”、具有指导职场人生的价值。作为现代职场中人也一定是要记住的,不然“不听古人言,吃亏在眼前”。由此可见,行业选择对于职场中人、特别是对初入职场新人是多么重要。居然如此重要,那么作为职场中人如何来选择和评判从事什么行业呢?行业有朝阳行业,夕阳行业、成熟行业、成长性行业。对于职场中人怎么去判断什么是朝阳行业,什么是夕阳行业、什么是成熟行业、什么是成长性行业呢?所谓朝阳行业是刚兴起的全新产业,是以前从没有过的行业“比如游戏软件业、网络短信编辑业、四维动漫设计业等”、这些行业犹如初生太阳,前景是光明的。如果选择了此行业,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相信随着行业蓬勃发展职场中人也将会有无穷的发展时间和空间;所谓的夕阳行业是那些发展受到国家政策法规影响和制约,处于停止或萎缩状态的行业“如钢铁制造业,白酒制造业”。如果职场中人选择了该行业,那对于职场中人职业发展是很难有所作为的;所谓成熟行业指的是那些传统制造业“如服装制造业,家具制造业”。职场中人如果选择了该行业,对于职场中人在时间空间上的发展是有一定局限性、付出的职场成本与职场发展比例是不相吻合的;所谓成长性行业指的是那些高速发展行业“如医药营销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业”,如果职场中人选择了该行业、职场前景“那是相当的好”。高成长带来的是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是众多机会、众多职场发展空间、对于职场中人也将会随着行业不断状大而得到个人良好的职场发展。

职场评估观:

职场中人在进入职场前应对自己有所认识和了解,那就是“知已”。即从专业知识背景,以往职场工作经验、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职场专长等对自己有个相对正确、理性的认识和评估。避免“高看低就,低看高就、好高骛远”给职业发展带来曲折、多走弯路。

职场定位观:

职场中人自进入职场后,首要的问题是“职场定位”。所谓的职场定位即职场中人你最终的职场终极目标是做职业蓝领,还是职业白领、还是职业金领、还是职业钻石。一旦职业目标定位确定,就要理性地分析,评估自身专业理论知识背景、工作经历、职场经验是否能助你实现职业终极目标。你所选择的行业,所服务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来实现你的职业目标。

其次是制定为实现此终极目标的多个子目标,子目标实现是终极目标达成的准备、因此职场中人一定要“不骄不燥、有所为有所不为”循序渐近、逐步实现、方能达成职业所愿。

职场规划观:

职场行业观,评估观、定位观、笔者已作论述、再此不予重复解读。对于职场中人接下来要做的事是对职业发展做中长期职业规划,即“职业规划书”。“职业规划书”首先依据职场中人所处行业,职场评估、职场定位、确定你的职场终极目标、以及为达到此终极目标而确定的各子目标。其次是为实现多个子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步骤。终极目标,子目标的达成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因此作为职场中人在这种时候应该回头看看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所需的职业资历、职业工作经验、职业人脉关系、职业理论知识背景等。反之不具备则要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资历的修炼和积累。

职场执行观:

职业规划书是职场中人对自己的一次“人生职业策划”,“人生职业策划”一旦确定下来以后,关键在于执行。执行是否到位、执行力如何将是关系到职场中人的职业发展。职场中人在执行“职业规划书”过程中要灵活,机动地根据外部环境和所服务企业内部环境及自身情况变化、做出适时调整、以不变“即定职业规划书”、应万变、以适应环境变化和驾驭新的职场变化。

职业人生篇7

假设小张是一名职业学校学生,他从学校一毕业(18周岁)就在一家汽车厂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又假设小张的工作岗位是钳工,主要任务是加工汽车零部件,并把加工出来的汽车零件按照装配工序要求进行组件、部件装配,且通过调整、检测和试车等程序使之成为合格的产品。再假设小张工作的岗位和这家汽车厂的汽车制造技术四十年没有变化,不仅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和汽车生产工艺流程没有变化,而且汽车零部件加工所需要的工具也没有变化。果真如此,职业学校的办学就简单了,它只要对汽车厂钳工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课程,然后组织教学就可以了,当前流行的“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原理大概就是如此。如果小张在三年职校生期间掌握了钳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便不愁度过四十年的职业生涯。

关键是上述假设几乎都不成立。第一,职业学校学生在学校里学什么专业,离开学校未必就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也就是说学服装专业的,不一定就去服装厂的流水线上缝制加工衣服。前些日子到一所职业学校调研,有老师就跟我说他们学校服装专业的学生很多都到酒店当服务员了,原因是嫌服装厂工作辛苦。《2012年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上说,中职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到73%(高于67%的全国200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我看这个数字有点高,即使这个数字是真实的,那也还有27%的学生学非所用。

第二,职业学校几乎没有一个学生毕业后在一个单位一直干到退休。“从一而终”的员工现在很难找,尤其是大多数到二、三产业工作条件和薪酬皆不理想的岗位就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留得住”更是一句空话。虽然,我没有找到职业学校毕业生转换工作的精确数据,但在当今这样一个工作不稳定(以美国为例,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经济系主任斯蒂文斯说,一个人一生从事七份工作;据美国劳工部门估测,美国现今的大学生到38岁为止做了10到14份工作。其中四分之一的人每份工作时间不超过1年,二分之一的人每份工作时间少于5年)成为常态的情况下,职业学校毕业生频繁更换工作怕也是普遍现象,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的“短工化”就是个证明。

第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明,以及新工艺、新工具、新装备、新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过程的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看一看最近几十年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便可明了一切。汽车本来是偏向于机械配合的一项技术,可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已经由单纯的机械产品转变为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汽车电子技术已经全面覆盖汽车行业:电喷发动机、电动车窗、电动座椅、电控车身稳定系统、电子显示屏、电控悬架等等,汽车电子技术已经成为汽车技术进步的最大源泉。汽车如此,其他产品也不例外。

职业人生篇8

实现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的有机结合

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是近几年西方一些开拓性的大企业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出现的新职能、新方法。目前,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已被国内企业广泛重视和运用,同时也受到了企业员工的普遍欢迎。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重要性、条件和步骤以及如何制定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

一、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制定的重要性

1、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有利于促进员工的成长以及增加他们在企业的成就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组织中越来越多的员工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改善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企业员工要求改善或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含义不仅仅是要提高工作福利待遇,而更重要的是工作要有兴趣性和挑战性。因此,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设计,可以使职工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职工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身处企业的成就感。

2、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设计是现代企业组织有效地使用人才的迫切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一方面使企业组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又给企业组织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机会。如果一个企业组织不了解自己员工的职业兴趣,也就无法指导员工进行职业兴趣的开发,也就无法培养和调动员工去适应发展和变革的需要。实践经验证明,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计划既为员工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又是现代企业组织培养人才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条件

1、提高员工对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认识,是开展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设计的前提条件。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一个比较新的职能。因此,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了解,加大宣传力度,使职工充分认识到制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促使职工积极投入到制定工作中来。

2、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是实施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的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公司要想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有效的用好人才,必须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今年公司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中提出了不是试点是亮点的口号,并先后下发了九个支持性文件,提出了不少先进理念,说明公司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方面已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制定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开展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的步骤

1、提供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咨询。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提高各方面的咨询,使每个员工的职业计划目标切实可行,并得以实现。

2、帮助员工进行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设计。在提高对员工职业生涯计划认识的基础上,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设计,对于人生道路来说具有战略意义,至关重要。决策正确,则一帆风顺,事业有成。反之则弯路多多,损失多多。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设计由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四个环节组成。首先,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其次,有效的个人愿景和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第三,有效的个人愿景和生涯设计需要有确实能够执行的生涯策略,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最后,有效的个人愿景和生涯设计还要不断地反省修正生涯目标,反省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以能适应环境的改变,同时可以作为下轮生涯设计的参考依据。个人要随时注意修订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目标,尽量使自己职业生涯的计划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跟上时展的脚步,适应社会需求,方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3、帮助员工朝着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目标迈进。鼓励员工向着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注意对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员工的关心,对员工要一视同仁,积极地提倡公开而平等的竞争。

四、员工在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版权所有

职业人生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职业“能力人”

为了实现对学生的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全面实现“能力人”的培养目标,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系统研读了国内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上的成功的范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依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等级标准,参照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课程系列教材,在学院系统地开展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并从2008年9月开始实施专业“能力人”培养的实践。实践中,我们在不断地摸索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我院职业“能力人”培养

课程体系及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职业“能力人”培养过程简析

整个培养过程包括三个层次和三个系列,较高层次是较低层次层次的基础,体现了过程的时间关系,使培养过程循序渐进;系列之间互相支撑,体现了过程的内容关系,使学生在同一培养阶段形成知识、道德、能力综合积累,最终实现“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等级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构建职业活动体系,实现阶段目标。高职学生在校培养时间一般为三年,将整个培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年级)为核心基础能力培养阶段,主要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基本行为方式培养和专业基础的学习为起点,以基本行为能力培养为目标设置教学课程和与其相适应的职业活动体系;第二阶段(--年级)为行业基础能力培养阶段,主要围绕社会公共道德教育、行业通用工作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学习展开,以行业所在事业领域的能力要求设置课程,设计相应的职业活动体系;第三阶段(三年级)为岗位就业能力培养阶段,主要围绕职业道德教育、岗位能力学习和实践进行,以就业岗位所需求的能力要求设置课程,设计相应的职业活动体系。

2.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高度融合,提升培养过程的内涵。在能力培养的每一个阶段,按照不同的目标要求,针对性的设置专业教育教学课程及能力培养的内容,做到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职业“能力人”培养之实践

我院的专业“能力人’,培养之实践是从2008级新生进校开始,2008年我院共设四个专业,招收新生938人,21个教学班。以此为起点,按照预定的培养过程实施。

(一)成立职业“能力人’培养实践课题组

职业“能力人”培养实践课题组是“能力人”培养过程的领导组织和实施机构。专业“能力人”培养实践课题组的主要职责是:

1.制定职业“能力人”培养实践方案。方案包括:(1)通过职业“能力人”培养实践,应达到的目标,包括本次实践的总目标及各阶段的子目标;(2)职业“能力人”培养实施过程的工作内容;(3)实践过程环节。

2.制定职业“能力人”培养实践的校内考评体系。(1)确定考评的时机,考核的方法:(2)确定考核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要求,命制考核的试题;(3)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并组织考评。

3.明确职业“能力人”培养实践课题组人员的分工,制定各成员的工作职责,按照培养方案组织培养全过程的实施。

4.根据评价体系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实践总结报告。

(二)制定职业“能力人”培养实施方案

1.“能力人’’培养的目标体系。按照设计的职业“能力人”培养的过程体系,将其分解为三个阶段,确定了培养的总目标,并赋予了每个阶段的子目标,形成“能力人’培养的目标体系。

2.实施过程的工作内容

(1)师资培训。利用暑假时间,聘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全国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推广服务中心对我院全体教师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一是使所有参加培训及教学的教师认识到职业“能力人”培养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二是了解职业“能力人”的培养过程与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差别与联系;三是掌握职业“能力人”培养的基本内容及目标要求;四是正确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人”培养内容的切入点;五是把握整个培养过程的重点,选择适合、科学、有效的教学和培养方法。

(2)修定原有的教学计划,使之与职业“能力人”培养实践需求相适应。一是学院教学科修订教学计划,编制以“能力人”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并制定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能力培养课程大纲。二是在全院2008级所有专业、所有班级开设能力培养课程(一年级开设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导的课程;二年级开设部分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和以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的课程:三年级以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为主导的课程)。三是各教研室具体设定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内容、活动方式、知识和能力点,其内容应以职业活动为主要方式,采用实践模拟、案例分析、教学互动等教学方法,贯穿“能力人”惭需求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实现“能力人”培养的目标。

(3)编制学生职业“能力人”培养实践社会活动方案。学生管理科制定学生职业“能力人”培养实践社会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并组织学生辅导员与学生一起参与实施。社会实践活动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能力拓展。

3.“能力人’培养实践过程环节。

(1)培养前预测。我们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进校新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内容、难度、涉及范围基本相当的a、B两套测试题(包括笔试和行为测试)。首先使用a套试题对2008级新学进行测试,按照评价体系中的分析项目,对测试后的结果进行分析:一是依据测试放映出来的学生能力水平,设计能力培养内容、模块及重点加强的能力点;二是依据能力差异设计能力强化的内容。

(2)培训实施。在整个培训实施中,坚持两条主线贯穿,两个平台融通的基本思路。

一是两条主线:即专业教学主线和能力培养主线。专业教学主线主要以行业通用能力、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为主要任务以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和专业课程实践实训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课程实训、顶岗实习为主要方法,走工学交替的培养途径。能力培养主线主要以核心通用能力培养为主要任务,以“与人交流”、“自我学习”、“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等核心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以内容嵌入式、社会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职场活动为着力点。坚持两条主线,即培养学生具有行业通用能力、岗位就业能力,实现学生毕业毕业即就业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支持学生正确择业和再就业,实现学生能力的拓展。

二是两个平台:‘即学校平台和社会平台。利用学校平台,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场所,同时为教学过程核能力培养

提供保证。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校内学生社团活动、模拟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企业团队组建等方式,进行能力培养及实:践。利用社会平台;通过参与和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社会对能力的需求及能力点的要求,完成能力的进一步拓展。通过两个平台的高度融合,互为支撑,最终实现“能力人’姑养的全部目标。

三是设计职场活动。通过高度融合两个平台,针对“能力人”培养的过程,依据建筑类专业学生能力要求,设计了“组建建筑施工企业团队”、“参与工程招投标”、“工程招投标谈判”、“建筑工程资料软件推销”、“现场推销二手房”、“拟定建筑施工现场各种规章制度”、“编制施工组织方案”、“现场演示当自己的行为被误解时”、“拟写行政公文”、“模拟移交工程资料”“现实热点”等16个小模块职场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师退居幕后,作为裁判和观众,模拟结束后,有裁判和观众代表进行评判、打分、讲评。

四是开展大型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平台,以促进学院文化建设为目的,设计开展人文校园、绿色校园、我为校园添光彩、我的人生设计、教室、宿舍形象设计、职场零距离等6个大型主题活动,实现学生能力的拓展。

(3)培养后测试及总结表彰活动。一是选择使用已命制的针对能力模块的B套测试题进行测试;二是对测试后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模块主持人进行点评;三是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反馈;四是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评选出优秀活力的团队、优秀执行团队、默契合作团队及合作、执行、活力等星级个人;五是优秀团队及星级个人代表应当场即兴发挥表演:六是为优秀教师和优秀辅导员鲜花。

三、职业“能力人”培养实践效果

1.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确立高职院校应以职业“能力人”培养为核心的培养目标。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两年来实践的最大收获,教育教学管理者及教师观念得到改变,“能力本位,“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我们充分的认识到,高职院校只有培养出合格的职业“能力人”,才能算真正实现了培养“高素质、适用性、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2.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场活动为着力点的职业“能力人“培养模式。职业“能力人”培养,只有贴近职业工作过程,才能有效地凸显职业能力的要求,单调的课堂教学并不能有效地完成能力的培养,必须设计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职场活动,明确能力要求的支撑点,才能高质量的实现能力的培养。

3.坚持“两条主线”,建设“两个平台”,不断完善职业“能力人”培养的过程环节。抓住“两条主线”,建设“两个平台”,是职业“能力人”培养关键的过程环节。‘能力培养主线为实现学生社会通用核心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学主线为实现学生行业通用能力和岗位就业能力的培养,优秀的社会通用核心能力+合格的行业通用能力+较强的岗位就业能力=合格的职业“能力人”。学校和社会为职业“能力人”培养提供了场所,通过学校培养和社会的实践,逐步完成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完成职业“能力人”的培养,通过经验积累和总结,实现能力自的拓展。

4.积极开发多元化的培养组织模式。开发“教学内容嵌入式”、“实践模拟情景式”、“组织企业团队式”、“教师角色转换式”前测后试检查评价式的职业“能力人”培养组织方法,建立完整的培养组织模式体系。

5.“实践多样化的培养方法。综合实践“行动导向法”、“案例演示法”、“角色扮演法”、“集体讨论法”、“个案分析法”、“即兴演讲法,”等培养方法,提升职业“能力人”培养的效果。

职业人生篇10

关键词:加强;高职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提高。

目前,各高等职业院校基本都在走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之路,高职生在企业要有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应该算是走出校门体验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第一份“工作”,它直接关系着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状况。因此,高职生应当倍加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在实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

(一)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树立责任意识是一个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基础条件。

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在讲话中提到“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说,如果不建立和培养学生爱职敬业的思想意识,缺乏为用户服务的诚信态度,是很难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2+1”模式下的高职生,尽管是在企业实习,还没有毕业,但实际意义上也已经是走出校门走上了工作岗位,应尽快从学校生活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岗位上去。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特别是在实习期、试用期内,一般不会被委以重任,而是先从最简单的辅助性工作做起,甚至被安排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去锻炼,这也符合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如果凭着对工作的新鲜感和学识上的优越感,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对一些工作不愿意干,其实就是缺乏责任意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表现。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大干一场,建功立业,不管工作的大小,分工的高低,仅仅有满腔的热情和很强的能力是不够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更加重要。

在实习过程中,岗位可能会发生多次变动,但不管放在那儿,都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决不可三心二意,甚至“这山看着那山高”,不安心本职工作,不认真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这对把握第一份工作是十分不利的。任何一个企业在选择员工的时候,都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但唯独在一点上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是一个敬业精神强的人。因此,每一个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活动中都要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精益求精。

(二)诚实守信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础。

不少单位在进人时就提出“德才兼备”,这里的“德”就包含了“诚信”。可以说,诚信就是品牌,就是竞争力,就是效益,就是财富,就是成功。现在不少高校都建立了学生诚信档案,这是监督大学生自觉培养诚信的有效途径。大学生不管在择业过程中,还是实习工作过程中,都必须诚实守信,这是一个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基础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三)从小事做起,甘于吃苦。

企业的每个岗位都有严格的规程和要求,都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目前高职学生前两年一般都是在学校以理论学习为主,没有实际经验,必须要从最基本的细节小事做起;实习过程中,走上一个新的岗位,面对的往往是一些最基本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如果只凭自己的喜好做事,眼高手低,自以为是,就会给实习指导老师落下不踏实认真的印象。

因此,高职生在企业实习,万不可挑剔岗位,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每一件小事,对于那些乏味枯燥、费时费力、又苦又累的工作,同样要付出满怀热情,认真积极完成。只有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做起,甘于吃苦,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尽快适应工作。

(四)虚心请教,勤于思考。

学生在学校的前两年尽管学到了不少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但在企业的顶岗实习需要更多的是动手实践能力。在企业一线的工作人员,很大一部分的学历是中专或高中,但是,他们进企业早,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多年,具有丰富的一线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是师傅。因此高职生走上岗位后,要从零做起,尊重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勤学多问,埋头苦干。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在工作和学习中发现问题,找规律,找办法,找技巧,逐步培养自己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五)克服心理不适,快乐工作。

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由习惯的学习环境进入了陌生的工作环境,熟悉的同学换成了陌生的新同事,工作上遇到困难和挫折等等,往往会产生诸多心理不适。由于能力、经验不足或技能不娴熟而造成工作上的不顺利、挫折或失败,由于没有完成任务或者出现失误而受到批评,由于工作难度大而感到力不从心等,引发自卑感;由于在学校时优秀受宠,在企业却被安排在天天面对机械的琐事繁琐的岗位;由于对工作期望值过高而实际上因为业务不熟练,难以做出理想的成绩等,产生失落情绪;有的还可能产生焦虑、孤独等心理不适现象。能否及时解除心理压力,克服心理不适,对于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能否直接被企业录用非常重要。

每个大学生要认识到,实习期就像一个大熔炉,是使自己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要学会客观分析环境,尽快熟悉环境,要学会在主动学习请教中与人沟通,要有合理适中的工作期望值,勇于面对挫折,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难,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的态度,快乐工作。

二、加强最受企业青睐的几种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提高。

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的培养将贯穿整个职业生涯。因此,大学生从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之日起,就应该注重自己的就业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要坚持共同育人的指导理念,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提供空间;高职生要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提供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发扬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自身竞争优势,促进自己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

(一)动手实践能力。

动手能力也就是实际操作能力,是人的智力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关键。尤其是立足于管理、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职生,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其就业岗位的稳定与否。企业面试用人,越来越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动手实验、实践能力,淡化了理论成绩,认为理论知识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学习的更实用,掌握得更牢固;在对实习期满的大学生确定是否留用时,动手操作技能考试是要过的第一关。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和企业提供的空间。一是积极参加校内社团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动手实践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载体。特别是一些与专业结合紧密地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对自己开阔视野,增加社会阅历,提高专业技能大有裨益。二是认真完成校内实习。校内实习是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验、实习老师指导下进行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间带。因此,高职生应高度重视,认真执行每一个实习环节的操作规程,为即将进行的“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参加合作教育模式下的“顶岗实习”,这是实习与就业的直接对接,即是“预就业”。这个过程是高职生就业力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步骤,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虚心向前辈学习,练就一身过硬的技术技能,以尽快适应职业岗位,顺利就业。

(二)交际能力。

当今的社会是分工合作的社会,一个人事业的成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大学生在校学习和职业生活中应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要自信有勇气,大胆参与各种活动,特别是协作性强的活动,提高交际能力;待人要真诚守信,做到知行合一;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如参加座谈会、辩论会、演讲等活动,这些都是理想的学习人际交往的平台;与人交往要平等互利,即不能太过高傲又不能太过自卑,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做到物质互利、精神互利、物质———精神互利;多观察身边“人缘好”、“会处世”的人,看他们在人际环境中如何对他人做出反应。

(三)学习能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个人要把工作做好,就必须有好学的精神,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掌握了过硬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依然是用人单位的首选目标。如果有特别强的学习能力、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如论文、专利发明等),就业就是非常顺利的事情。大学生要增强学习能力,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很多知识和能力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去学习锻炼,发现提高。面对全新的职业,会有新的知识技能,会有新的方法技巧。

一要在学校掌握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二要在实习单位多向经验丰富的员工学习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三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善于有创新性的学习。在学习中要勤于观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

只有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去努力解决问题,才能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分析研究职业对象的内部规律,也才能培养自己的独立见解,才能更好地承担角色责任,最终达到自我完善。

(四)团队意识。

当今市场竞争激烈,崇尚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的团队和个人,才会取得更大成功。通过对企业用人的了解可以看到,团队意识比个人获得的荣誉还要重要。要完成一个大项目,个人能力再强,没有他人的帮助,也做不到十分完善。如果没有很好的团队意识,整合不好人才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其实是一种损失。这说明,在一个大集体里,要做好一项工作,占主导地位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能力,关键是各个成员间的团结合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不应忽视,都应该是自己学习的对象,都应该是团结的对象。与人团结,就是提升自己,团队的每一个人就会心甘情愿地贡献自己的才能,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置身于一支合力强大的团队之中,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才能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事业才能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纵横职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山东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求职方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