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30:19

中餐文化篇1

食文化的核心不在于吃什么,也不在于吃的味觉,而在于怎么吃、如何吃。大多数地方的人在解决了填饱肚子的问题后,吃越来越变成了一种社会活动的行为。不论什么食品,过到嘴里和肚子里之后都变成了生物学和营养学的问题,而在吃之前,则更能反映文化的习惯。文化的差异在中餐与西餐中反映更是明显。

从点菜说起,西餐的菜单大多只有一页纸,最多是正反面,还包括了饮料和甜品,越是好的餐厅,菜单大多很短,就像西方文化,虽然也很丰实,但它的集中度很高。而中餐则不同,菜单一般都很长,选择也很多,点菜变成了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是多样的融合,中餐的丰实表现在其多样化上。中餐的前后道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合,食物与酒水饮料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很有些像中国多元的文化观念,多样、包容、同化、为我所用是基本特点。不过也有些海外的中餐馆把中餐改成了西餐的吃法,也把中餐分开了头盘,主菜,餐后甜品,外国人果然吃得不亦乐乎,既享用了中餐的美味,又在心理上觉得顺序很舒服,看来文化融合的结果是好的。

西餐是各人点各人的菜,中餐是主人把菜都点好大家只管吃,两者各有千秋。自己点菜对个人选择更尊重一些,自己点,好吃不好吃自己负责,但选择单一,吃起来也没有那么热闹,但由此可见西方文化中个体的独立性。而中国文化中更多的重视整体,点菜的人要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可能会受到赞扬,也可能会受到批评,古语有云:“众口难调”,也知道这是件难事,可还要这样做,因为觉得整体的一致更重要。中餐讲究分享,这种分享被带到西餐中来,即使大家都各自点了菜,也会在吃的时候你尝点我的,我尝点你的,搞得餐桌上还是很热闹,一派乐融融的气氛。

中西餐吃法在餐桌上不同,在厨房里也很不一样。西餐的厨房更像一间标准化工厂,有很多标准设备,有很多计量、温度、时间的控制,厨房的布局也是按流程设计的,有对出品的样式、颜色的严格要求。其实国外把事情标准化、程序化,就提高了做事的效率和连贯性,麦当劳和星巴克的成功都是产品标准化的结果。中餐里的厨房则很不一样,推门进去,火光冲天,一排厨师,汗流满面,调料品摆了几排,然而最终出品的好不好吃,要看厨师手中的勺子怎么掌握了。所以中餐就难统一标准,更多的时候要靠厨师的个人技术,否则就不是中餐了。这可能与中国文化很多事都要靠某个人的行为才能完成是一样的。

西方人吃饭用刀叉,有人说现在还用刀子来切带血的牛肉的民族一定是文明进化得不够,不过因为刀叉很实用,外国人也没有改的愿望。不论西方文明再怎么进步,刀叉看来改不了。中国人吃饭用筷子,外国人时常惊奇中国人怎么能灵巧地用筷子夹起盘中软软的豆腐和滑滑的花生米。刀叉和筷子常常是餐桌上的讨论话题,这几年不会用刀叉的中国人少了,可不会用筷子的外国人还很多,可见中国人吸收学习的能力很强。

中餐文化篇2

关键词:中英;餐桌;礼仪文化

礼仪根植于文化中,与人群相连,它的基础在于尊重,就是说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到自己,还要顾及别人的感受。但是有时将心比心未必会产生好的效果,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传统,如果不考虑外国的礼仪而草率地使用本国礼仪对待外国友人,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儒家推崇礼乐教化,虽然有道教的调解,但在中国人的脑海里,“礼仪”几乎和“人品”是等同的。《诗经》有云,“人而无仪,不死何为[1]”。即使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懂礼貌,做事不合礼仪,也会被说成是“不会做人”。英国是一个看重绅士风度[2]和淑女作风的国家,毫不夸张地说,英国人对礼仪的重视并不低于中国人。但两个同样重视礼仪的国家所重视的礼仪却是有所区别的,这就产生了矛盾。矛盾的解决不是放弃自己来迎合对方,因为礼仪没有高下之分,而是在彼此接触的时候,用对方的生活方式去考虑对方的感受。礼仪并非约束,恰当的礼仪会使彼此关系融洽,双方都会感到舒适。

餐桌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可以很好地加进彼此的了解,增进双方的关系,但是在双方初次见面或者半熟不熟的情况下,礼仪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正式的场合中。在中国和英国的餐桌上,首先食物和餐具就有很大的不同;其次不一样的是人们的仪态与餐桌的氛围。笔者将对二者进行比较,并挖掘其背后的原因,使读者对中英餐桌礼仪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

一、食物与餐具

餐具是由食物决定的,食物是由地理决定的。中国食物多以五谷杂粮为主,牲畜多以劳动力的形式而存在,因为中国人口比较密集,地理上不适合放牧业,而五谷没有肉食鲜美,所以中国人在烹调上下功夫来满足味蕾。烹调过后的食物因为发烫和柔软不适合手抓,所以中国人发明了筷子。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中记载道“纣为象箸”,可以推导出远在商朝,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筷子了。

英国有发达的畜牧业,这是因为当地的海洋气候适宜牧草的生长。作为典型的西方国家,西餐以肉食为主,肉食需要切割,所以英国人多使用刀叉。无论中国还是英国,正确地使用餐具都是餐桌礼仪的第一步。

中国人看重人伦,在餐桌上表现为对老人的敬重上。如果餐桌上有一道鱼,那么鱼头就应该对着老人摆放,表示老年人是德高望重的。在座次方面,老人是坐在上座的,老人的对面则由地位最低的人坐。在老人动筷子之前,大家都是不能夹菜的,食物的第一口由老年人来品尝,这是中国人的尊老敬老的表现。如果餐桌上没有老人,则推崇主人,尊重主人,这是中国人的为客之道。而主人一般会殷勤地招待客人,亲手为客人加食物,这是彼此关系好的表现,也是身为朋友的荣耀。

英国的餐具使用方法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3],因为一般人右手有力,方便切割。刀叉分放两侧表示正在进餐,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毕。正规的西餐会配备整套的刀叉,这时每吃完一道菜就应该换一副刀叉,顺序由外向内使用。英国文化中有崇尚贵族的倾向,繁复的餐具本身就是一种优越感的象征,同时不同的食物使用不同的刀叉也保持了食物味道的纯正。

二、仪态与氛围

与中国人相比,英国人更注重餐桌上仪态的优雅。他们就坐时,身体会坐直,绝不会跷二郎腿或将胳膊肘放在桌面上。在吐鱼刺或骨头的时候,英国人不会直接往外吐,而是用餐巾捂住嘴先吐在餐巾上。英国人在就餐的时候是非常安静的,如果需要交谈,也是悄悄地说话,必要的时候轻轻微笑,绝不会在餐桌上哈哈大笑。而且在喝汤的时候,英国人不会发出声音,咀嚼食物的时候一定会闭上嘴巴,直到嘴里没有食物的时候,才会开口说话。

英国人去高档的西餐厅一定会注重仪表,穿着得体是英国人的常识。女士要穿晚礼服或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并且化浓妆,因为西餐厅的光线较暗,淡妆或素颜会让人显得很没有精神。至于男士则必须要打领带,注重整洁。当男女同行的时候,男士要有绅士风度,比如为女士打开餐厅门,让女士走在前面,入座和点酒都以女士为先。

在英国餐厅里不会有人大声吆喝“服务员”,而是耐心地坐在那里等待服务员上来点餐。在就餐的时候,如果需要服务员的帮助,则会用眼神或挥手对服务员示意。而且,英国人即便是就餐时,“对不起”和“谢谢”也是不离口的。

而中国人的餐桌氛围与英国正好相反,中国人认为安静地用餐是主客双方过于拘谨的表现。大家喜欢互相劝酒劝菜,说两句俏皮话,笑声不断,越是放得开,越显得关系好,餐桌上的气氛热闹而亲切。中国人认为真正的朋友之间是不该有太多讲究的,所以中国人在就餐时不怎么注重仪态,只要别出丑态就行。

不同于英国的aa制,中国人喜欢请客,今天你请,明天我请,请来请去就会有一种“人情”在其中。主人在餐厅里会特别热情地招待客人,而客人一般也不会太见外。因为中国的餐桌是崇尚热闹的,所以在吃饭之余,大家还喜欢做游戏,正如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与众人一起喝酒行令,是典型中国传统餐桌的写照。现代的餐桌游戏有许多种类,猜拳是比较接地气的一种,其他还有数数字,成语接龙,老虎棒子鸡等等。

如果中英两国都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去看对方,中国人可能会认为英国人吃饭时好拘谨,而英国人则认为中国人在餐桌上吵吵闹闹没礼貌。其实,中国人并不是不会在餐厅里安静下来,只是中国人追求的本身就是一种热烈的气氛,在这种气氛里,人与人之间开放、包容,带着无限热情的生命力。所以,不是说中国人不懂礼仪,而是按照中国的礼仪,餐桌上本该如此。

三、原因与建议

中国和英国之所以在餐桌礼仪上有这么大的差别,其实是因为两者的价值取向不同。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和分享,认为彼此心无芥蒂是最好的相处状态。中国人的人格中有一种坦荡的霸气,不怕外人猜,也没有什么秘密,谁都活得有理。中国人害怕冷清,不喜欢独处,这是因为中国人一向很多,从来都没有独处的必要和机会。这种性格多少有点孩子气,但中国人到老也还是小孩。中年人稍成熟一些,但没有多少成熟的快乐,只有对中年人生的抱怨,中国人是不喜欢成熟的。

英国人没有美国人那么开放,其实整个欧洲人都有一种欧洲气质。这种欧洲气质既进取,又保守。英国崇尚个人价值,但这种个人价值却先被包裹在优雅的生活艺术之中,所以没有显示出一种肆意酣畅的畅快。英国人在餐桌上选择安静地进餐,对朋友的尊重,是出于对私有化的尊重。每一个人都像是一个贵族,礼貌而节制,即使是对待服务员也会给予礼貌的尊重。优雅本身是带有疏离的,英国人却不觉得彼此疏离了,反而认为人与人的相处就该是这样。

笔者所讨论的中国人和英国人只是一般意义上具有某种共性的族群,人和人的差别其实很大,也有喜欢清静的中国人和爱好热闹的英国人。餐桌礼仪是相对的,一般来说在家里吃饭就没有在外面那么讲究,在小餐馆里吃饭和在高档餐厅又很不一样。而就餐者的亲疏远近也决定了礼仪的繁复简约。礼仪是死的,人是活的,虽然文化传统根植于人的血脉,但绝不可以由此而过度保守。所以笔者认为,在中英两国的人就餐时,应该在注重礼仪的基础上学会察言观色。

在餐桌上,不是说对方是哪一国的人就该以哪一国的礼仪去对应,而是你要看对方的态度,他喜欢热闹的时候,你就多说笑,他一声不响了,你安静地吃饭就好。不管是在哪里,识趣又知变通的人总是受欢迎的。

总的来说,中国和英国的餐桌礼仪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从食物和餐具到仪态和氛围。背后是两种价值取向的根本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参照着来看,两个国家的餐桌礼仪就显得更清晰分明了。你可以选择入乡随俗迎合对方,也可以展示自己的独一无二,让对方感受异国的文化气韵。只要餐桌上的气氛和谐舒畅,选择哪一种礼仪方式都是正确的。(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明辉主编.诗经赏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7):47.

中餐文化篇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增强,作为日常生活中用来盛饭盛菜的工具,如今也具备了除实用以外的审美装饰功能。如此的转变促使设计师在进行现代餐具的设计时,不仅考虑产品的使用功能,更注重产品文化内涵方面的作用。“中西文化合璧”指的就是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汲取精髓,并将两者相互融合,统一为一个整体。融合的可以是中西哲学思想、民族风俗,也可以是美学思想、艺术形式。本文研究的“中西文化合璧”主要指的是外国设计师将中国的绘画形式及传统文化符号融入西方的现代餐具设计中,这种融合不只是符号的借鉴与运用,更多的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体现。

二、现代餐具设计中的“中西文化合璧”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是伴随着我国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西方现代餐具大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将之精神与西方设计文化理念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餐具设计。

1.中国绘画元素与西方现代餐具设计理念的合璧

意大利品牌Seletti的餐具设计大胆地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和西方绘画元素相互并置在一起,如此的布局将中西方美学呈现出对比的效果,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在该系列餐具的设计中,无论是盘子、杯子还是碗,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色彩绚丽,图案饱满。但是每一个物体却又分为左右两边,中间呈现明显的分界直线。左右两边装饰有不同的图案,代表了中西方在同时期的绘画发展变化。餐具上的分界线不仅反映了我国和西方瓷器生产历史的不同,而且加强了东方和西方的美学交流与融合。我国宋代绘画将全景式构图转向了折枝构图,成为了花鸟画的常用构图形式。绘画时不画整株的花卉,而是画树干上伸出的一枝花卉。设计师SamBaron为葡萄牙瓷器制造商Vistaalegre设计的餐具就采用了折枝构图形式,洁白透亮的瓷器上印着一株花草,简洁中不失淡雅,简单中透着灵动。

2.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与西方现代餐具设计理念的合璧

(1)青花纹样

从12世纪元代开始我国的景德镇便开始大量生产青花瓷器,至今已有八百年历史,它不仅造型丰富,纹饰优美,而且是我国历史上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享誉中外。设计师JaimeHayón完成的第一套系列餐具,润白的底子上装饰有青色的图案,隐约展现着我国传统青花瓷器的影子。在采用青花图案颜色的同时,摒弃了我国传统青花图案的繁杂与精致,而是用简洁的几何图形去大胆装饰,圆点、直线、五边形等小图案在白色的瓷瓶上跳跃,清爽而又有趣,既呈现出古风的典雅,又拥有现代的机变。

(2)二方连续纹样

自从二方连续纹样出现以后,就因其具有的重复美感而被我国古代人民广泛应用于陶器的装饰上,随后,商周青铜器上也普遍出现了回纹、云纹、窃曲纹等横条带状分布的装饰纹样,变化多端,古朴厚重。无论采用何种图案作为基础图案,二方连续最终形成的都是带状分布的群线构图。群线的组合形式较多,如分散群线、交叉群线、循环群线等,无论是直群线还是弯曲线,都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带来视觉上的享受。Vassoioquadro品牌陶瓷方碟的外边就采用了二方连续的装饰构图手法,虽然装饰图案用欧式花纹替代了我国常用的回纹等吉祥纹样,但是仍能感受到图案重复排列带来的节奏美感,对方碟起到了装饰美化作用,凸显其典雅优美的气质。

3.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与西方现代餐具设计理念的合璧

(1)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之一,蕴含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在历经了上千年的传承发展,在我国宗教艺术、民族习俗、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本土精神的文化象征。由于剪纸艺术主要是在纸上以剪和刻的手法完成的,因此必须采用镂空的形式,这就需要阳纹的作品要做到线线相连,阴纹的作品要做到线线相断,如此才能使图案整体具有连贯性,形成连绵不断的效果。FabricaFeatures的果盘就采用了剪纸形式中的镂空法,支离破碎得犹如碎裂的冰块。根据果盘的特性和功能,大胆进行镂空设计,使其呈现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对比效果,呈现一种浑然天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用如此晶莹剔透的果盘来盛装水果,透明的质地更能衬托出水果的鲜美。

(2)书法

如果提到中国的文化瑰宝,书法艺术堪称其首。它不仅是我国独创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精神符号,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将书法艺术与现代餐具设计相融合,不仅有利于拓展现代餐具的设计空间,而且对于书法本身的发展而言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设计师marc&Chantal设计的餐具借用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作为装饰,洋溢着浓厚的中国风。白色瓷盘上的墨色文字,呈竖排排列,古意十足。字体的一横一竖、一顿一挫,映衬在润白的瓷质上,呈现出质朴之美。

三、结语

中餐文化篇4

【关键词】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融合;当代餐饮空间设计

西方饮食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在鸦片战争时期的上海就已经被中国人所认知,但这种认知是国门“被打开”的无奈。纯粹的“拿来主义”,并没有让西方饮食和中国特色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以及饮食的认知,已经从原来“被动接受”变成现在的“主动尝试”。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变化对当代餐饮空间设计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区别

①从烹饪角度上看中餐随性,注重口味与特色。西餐则要求精准规范,讲究效率;②中餐多兼具聚会的功能,是中国人交流情感的重要形式。而西餐宴会、聚会明确区别;③中餐注重阶级等级,就餐礼仪繁多,西餐则自由平等,没有过多礼节约束。④中国人在餐饮过程中注重情感的联系,在形式上采用聚餐的形式。西餐则分餐制。

2.中西方餐饮空间设计上的差异

2.1在经营地点的选择上,西方人在选择餐饮经营空间时会科学地分析经营地的商业环境、潜在消费群、竞争对手情况、交通状况、采购环节甚至市政远景规划等等,也就是所谓的“立地调查”。而“酒香不怕巷子深”老的经营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是很深的,同时中国人骨子里有的从众心理,往往喜欢“择邻而居、扎堆经营”。会自然形成成规模的餐饮群。比如遍布各地的美食街等;

2.2从空间布局上比较,“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西方餐厅设计时,注重空间人流走线的科学分析以及小空间的设计。而中国餐厅设计时,比较注重大厅的设计,座位安排上也会相对比较集中,方便在大型餐饮活动中人们相互交流。除了餐饮习惯不同导致的空间布局上的不同外,中国餐饮空间布局的另一特色就是传统“风水学”的影响,譬如店铺的朝向、楼梯的位置、卫生间的位置、炉灶的设置等等;

2.3在装饰上,西方餐饮空间装饰比较多元化,具体表现上的相对比较直白。中国传统餐饮空间多以字画和应景应节的装饰为主。讲究以少胜多,营造效法自然的充满文化底蕴餐饮意境;

2.4在色彩的运用上,西方人在餐饮空间色彩设计时则会常常使用色相和对比度差异很大的颜色。追求视觉上的刺激,刺激食欲。而中国传统餐饮空间的色彩则比较含蓄内敛。这是中国传统色彩观导致的。多采用材料原本的色彩作为装饰的主色调,间色装饰。有时色彩的象征性往往大于大的装饰性。比如黄色是皇族专属,古时候私用黄色是触犯律条的。在现代的餐饮空间中尤其是御膳类的空间色彩运用时就会大量使用黄色来象征其与皇家的渊源。

2.5在灯光运用上,就餐饮心理来说,从众而内敛的中国人则不太愿意在就餐时成为众人的视觉中心。所以中餐厅一般都会选用普遍的均匀光照,西方餐厅的灯光设计上注重局部照明的运用;

2.6在品牌展示上,西方人重视餐饮品牌的宣传,所以在餐饮空间装饰中随处可以看到品牌标识。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则更重视消费者的“口口相传”,尤其是餐饮行业更是如此,以消费者的口碑来宣传品牌。

3.吐旧纳新、融西和合

就像当年佛教传入中国,中国人对于外来的文化从来都不是一棒子打死,或者全盘接收的。本着“和合”的精神中国人会将其消化吸收然后载融合入自身的文化中来。

随着全球化趋势下的跨文化交流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涮着火锅吃着印度飞饼这样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特色相结合的饮食模式已成为当下你我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

如何做才能即与时俱进又不失自身特色?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对传统餐饮文化的扬弃:“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李白的《将进酒》透露着酒仙诗仙的豪气,相互劝酒劝菜,从某种角度上体现了相互尊重与礼让。但是从卫生和健康的角度看也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中国餐饮过分讲究礼仪,发展到最后成为一种奢靡之风。在餐饮空间设计中也极尽奢华之能事。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现代中国餐饮空间的设计中应该对传统餐饮文化有所扬弃,在空间分割上保护个人隐私的保护;在装饰上回归简约。

3.2中西结合,以中为本:以传统“和合”的精神为指导。理性的分析具体空间的实际情况以及饮食文化的特征。既要尊重传统不抛弃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根据不同餐饮空间因“地”而制宜、因“菜”而制宜。

首先,在经营地点以及餐饮空间外环境的选择上。进行科学的“立地调查”。同时重视传统风水学,针对性的对选定地点进行具体分析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其次,在空间规划和布局上学习西方科学理性的空间分析手段,对人流进行科学的引导。结合传统中餐聚合和西餐厅的开放。多采用屏风、罩或可移动的窗棂门扇进行划分。让这样的空间可分可合,亦大亦小,能够充分发挥空间的灵活性,提高空间的可变性。再有在空间装饰上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使用现代构成的手法将传统装饰图案和要素抽象再结构重组,并结合本土的特色成为新的装饰符号。这种装饰手法既提升空间的现代感,也在审美上得到了提高具有了更广泛性和设计感。

色彩运用上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餐饮空间对症下药。比如以红绫、纱幔、珠帘配以温雅的色系表现江南菜系和江南文化温婉儒雅的特质;采用大红大绿这些对比明显的“正色”。表现东北菜肴的奔放质朴。

灯光的使用上尊重中国人的饮食心理,在开放空间采用平均光照;在私密空间用局部照明来烘托气氛。在灯具选择上选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造型灯具,同时注意把握装饰灯具出现的频率和数量,打造一种音乐般和谐的照明效果。

总而言之,在餐饮空间设计时应该从餐饮文化的角度去理解空间,融会中西方餐饮文化中的各自优势,同时保持住“中国特色”。设计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餐饮空间。

参考文献

[1]田颖拓《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2]胡自山《中国饮食文化》时事出版社.2006年

中餐文化篇5

据美国《侨报》报道,近日,曾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分校任职40多年的华裔教授劳思源在波特兰中国城举办讲座并售书,讲述了美国华人餐馆的百年发展历史,让海外中餐馆这一散落世界、微小却见乡情的文化载体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

落地生根

有人说:“中国人走到哪里,中餐馆就开到哪里。”此言不虚。都说海外华人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靠的是“三刀”:菜刀、剪刀、剃头刀。对于绝大多数第一代华人来说,开中餐馆就是他们用“菜刀”打拼出的事业,几乎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唯一选择。

以美国为例,1840年的“淘金热”使第一批华人移民踏上了加利福尼亚的土地,他们多从事铁路修建,最早的中式菜肴就随着这批人的到来而在美国大陆诞生。大铁路时代后不久,美国排华运动兴起,华人艰难度日,只能选择洗衣和开中餐厅等行业。直到二战时期,美国人才真正开始接受中餐。如今,“淘金热”已过去100多年,但中餐厅大多由华人经营这一情形丝毫未变,中餐业堪称他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支柱产业,中餐则已成为华人的文化图腾。

在世界其它角落,中餐馆同样蓬勃发展。据悉,2006年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英国约有中餐馆9000家,占全英各式餐馆的25%;荷兰拥有2200多家中餐馆,占全荷各类餐馆的28%;德国80%以上的华人从事餐饮业,中餐馆和华人快餐店超过7000家……小小中餐馆就这样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

转型创新

在时下风靡的各种美剧里,经常能看到中式外卖的身影,听老外说要来一份“KongpaoChicken”(宫保鸡丁)。此外,左宗棠鸡、陈皮鸡等,也都是广受外国食客欢迎的中式菜品。目前,仅在美国就有逾4.5万家中餐馆,数量超过麦当劳连锁店。

在海外,中餐馆大多利用中国风格浓郁的装修和服饰来营造异域风情,吸引当地客人。不过,“糟糕服务”加上菜式单调、不适合当地人口味等,一度使得中餐厅陷入“吸收改变、不变关店”的困局。近年来,中餐菜式不断突破传统瓶颈,在延续中国风味的同时创新迎合本土口味,加之色彩靓丽、味道醇厚、口味丰富,已经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主打健康牌的素食菜系、改走精品路线的高档餐厅、巧妙融传统文化与美食于一体的创意菜肴……海外中餐馆不断推陈出新,正华丽转型为吸引世界各国人们垂涎的魅力好食肆。

锻造品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份名为《世界眼中的中国》的调查结果显示,中餐仅次于长城和功夫,成为“中国象征”。然而,放眼海外中餐行业,却少见闯出大名堂的招牌企业。例如,世界权威餐厅指南《米其林美食指南》显示,在法国数以千计的中餐馆中,名列榜单的高档中餐馆仅有两家。

中餐文化篇6

西餐是中国人对欧美各国菜肴的总称,常指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各国的菜肴。古代西餐起源于公元前5000年的古埃及。中世纪古西餐指中世纪欧洲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文艺复兴开始阶段,流行于欧洲意大利、法国、英国的菜肴。近代西餐则是从欧洲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末盛行于欧洲的菜系和菜肴。现代西餐是指二十世纪初开始直到当今法国、意大利、英国和俄国结合世界各地食品原料及饮食文化,制成富有营养、口味清淡的新派西餐菜肴。我们现在所说的西餐多指现代西餐。西餐传入中国可追溯到13世纪,据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中国旅行,曾将某些西餐菜肴传到中国。多少年来西餐在我国的发展很不平衡,许多中国人把城市里的洋快餐店提供的洋快餐当成西餐来看,认为西餐的历史不如中餐那样源远流长,饮食文化不发达,其实不然。每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都是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西餐受西方文化影响,同时又能反映出西方文化的特点。西方人重视理性思维,做事态度严谨,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体现在西餐中的特点,首先非常重视各类营养成分的搭配组合;其次,选料精细,用料广泛;第三,讲究调味,注重色泽;第四,工艺严谨,器皿讲究。如鹅肝是法国的传统名菜,法语称为“FoieGras”。法国的鹅肝不是普通的鹅肝,挑选在春天出生的鹅,用混合了麦、玉米、脂肪和盐为主的饲料进行“填鸭式”喂养,4周后取重达700克至900克的鹅的肝脏。法国鹅肝的吃法通常是用小火微煎后,佐以波特酒或深色的调味酱。在小火微煎鹅肝时,火候掌握通常是一大考验,另外厨师只能将鹅肝翻一次面,这样才能充分保证肉质的鲜嫩和营养价值。

二、从西餐菜肴的翻译中探索西方文化

西餐菜肴也被称作欧美菜肴。欧美菜肴千千万,每份菜肴都是最早起源于某位勤劳聪慧的家庭主妇或者厨师,以后又经过其他无数主妇们或厨师们的多次重复、改良、发展,如此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才形成了今天作为人文宝藏之一的难以数计的西餐菜肴。

西餐菜肴从英文翻译成中文与中式菜肴译成英文相比较更容易一些,这是因为西餐菜肴命名比起中餐来可谓是相当直白。一般的模式不过是“配料命名的菜肴”、“烹饪法命名的菜肴”、“人名或地名命名的菜肴”,如caviar鱼子酱、seafoodsoup海鲜汤、beefsteak牛排是用原料命名的菜肴;西餐的烹饪方法比较简单,一般使用boiling煮、roasting烤、simmering炖、frying炸、steaming蒸、baking烘焙、smoking熏、flambée焰烧等方法,如roastedlegofmutton烤羊腿、grilledrib-eyesteak扒肉眼牛排、smokedsalmon熏鲑鱼;Scotchmuttonbroth苏格兰羊肉汤、annapotatoes安娜土豆、Spanishomelette西班牙蛋卷等则是地名和人名命名的菜肴。

菜肴命名简单明了,并不意味着西餐缺少文化内涵。一些菜肴的来源、典故、历史背景、民俗风情非常深厚,翻译时如果忽视了它们,再丰盛的佳肴也是枯燥无味的。翻译不单单是个语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与文化因素有着重大关系,受其影响和制约。翻译时查阅一些文学典故,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对我们认识了解西餐很有必要。

1、Roastturkey烤火鸡的来历。这道西餐菜肴与北美洲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感恩节(thanksgivingDay)联系在一起。感恩节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初叶。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到达北美洲,在历经了饥寒交迫,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依靠当地土著印第安人的帮助,1621年秋季,英国新移民们获得了丰收,为了感谢上苍赐给肥沃的土地和在新大陆取得的生存胜利,他们便用当地盛产的火鸡制作成大菜烤火鸡(roastturkey),还有南瓜馅饼(pumpkinpie)、玉米面包(cornbread)、布丁(pudding)等来表示感恩和庆祝,这一习俗逐渐扩大并且延续下来。感恩节是美国人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每年的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合家欢聚的节日。节前在外地的子女都匆忙地赶回家来,与父母同胞共享天伦之乐,其盛大、热烈的情形,不亚于中国人过春节。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备感亲切。美国人吃火鸡时通常是把火鸡肚子里塞上各种调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用烧烤袋包好,放到烤箱里整只去烤。香味扑鼻的烤火鸡是感恩节的主角。

2、Lobsterthermidor法国焗龙虾里的历史事件。这道法式菜肴以龙虾壳做外衣,内盛奶油熟龙虾肉、蛋黄,加入一点白兰地或雪利酒,菜肴的做法不复杂,但是这道菜却大有来历。1894年巴黎一家叫玛丽的餐厅制作出了一道龙虾菜肴。餐厅附近的剧场此时正在举行话剧《热月》的首场演出。剧中表现的是1794年7月27日(法国共和历八月九日,这一月也被称为热月)发生的,史称热月(thethermidorreaction),大资产阶级了雅各宾派罗伯斯比尔政权,结束了在法国的恐怖统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热月党人掌权。这道菜由此得名热月龙虾,也叫焗龙虾(Lobsterthermidor)。由于这道菜肴准备时间长,价格昂贵,在有特殊情况的场合,人们通常才会点这道菜。

3、tilapia罗非鱼《,圣经》里提到的鱼。罗非鱼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很高,野生数量少的淡水鱼,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水煮还是烧烤,味道俱佳。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在《圣经》里,它的名字叫做“St.peter''''sfish”,译成“圣彼得的鱼”。《圣经》里描述耶稣基督选出传布福音的十二个门徒之一彼得抓住了一条鱼,当时鱼的嘴里叼着一枚谢克尔,谢克尔是古希伯来的钱币名称。谈到tilapia,有数量不多但很珍贵之意。

4、Stonesoup石头浓汤,文学典故里的菜肴。这个古老的文学典故讲的是一个乞丐,除了随身带的一只锅,一无所有。一天到一贵族家门口行乞,遭其仆人的拒绝。于是,这个乞丐灵机一动,心生一计。他向仆人讨些水,准备做石头浓汤,这可是件稀罕的事。乞丐煞有介事地往平底锅里放些水和一块大石头,然后讨了些盐和胡椒。他一本正经地放在火上,搅了一锅。别人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正在做石头浓汤。搅拌完了以后,乞丐就自言自语地说,要是汤里再放些肉末和蔬菜味道就更鲜美了,仆人拿给了他。最后,他又讨了些番茄酱和别的佐料。接着,乞丐就请仆人品尝石头浓汤。仆人赞不绝口,连连说:“石头浓汤味道鲜美!”今天没有人真的去烹饪这个石头浓汤,典故的意义在于,人即使是在物质特别缺乏的时候,不要忘了团结协作,有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切才有可能。

中餐文化篇7

摘要:“快餐”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传入中国,截至21世纪初,随着“快餐”族语词的不断滋生,“快餐”不仅影响到餐饮业、文化业,而且波及到政治、教育、家庭生活等各行各业,我国的民族音乐也受到了“快餐文化”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快餐音乐”。本文描述了“快餐文化”时代下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快餐文化”的特征,从而由“快餐文化”现象看中国民族音乐的市场化走向。

关键词:民族音乐;“快餐文化”;市场化

作者简介:王力,(1985―),男,河南省鹤壁市人,现为郑州大学文学院艺术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音乐美学。

21世纪是信息迅猛发展的时期,在各种艺术形式百花齐放的今天,一种新的文化――“快餐文化”开始于世界各地迅速蔓延。受国外“快餐文化”的冲击,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障碍,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出现精神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和审美多元化,而民族音乐在时代变革中由于缺乏调整,导致人们与民族音乐的距离越来越远。市场的需求决定产品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民族音乐的市场局限导致人们对民族音乐普遍缺乏关注,受到冷落。然而女子十二乐坊等民族表演团队的出现,受到人们的关注之高,市场反响之强烈,给人们对民族音乐的未来走向,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一、“快餐文化”的现状

“快餐文化”通常被喻为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往往忽略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快餐文化”领域这个文化市场里所需要的主要文化产品不是千锤百炼的经典著作,而是能适应这个市场瞬息万变要求的“适销商品”,也就是需要能供人们进行即时文化享受的东西。毫无疑问,“快餐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因此,市场经济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这种文化形式产生的必然性。当快餐变成文化,文化变成快餐,急功近利也就往往成为潮流,同时也会有大量浅薄的东西出现,这是“快餐文化”所不可避免的缺憾。

但是,“快餐文化”并非仅有不足的一面,“文化”相对于无知而言,“快餐文化”是文化,不是无知,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阳春白雪”,一种是“下里巴人”、“快餐文化”就是“下里巴人”。当这个世界处处高雅得“阳春白雪”的时候,真的很美吗?“快餐文化”的出现表明它既适应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又对缓解人们在激烈竞争中产生的紧张、烦躁的精神状态有一定的调整效果。社会向多元化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休闲方式增多,文化的“快餐化”势所必然。

二、“快餐文化”对中国民族音乐现状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餐文化”与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形式的冲撞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的民族音乐与“快餐时代”下的现代音乐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内容形式也不同①。我国港台音乐、西方音乐、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并非水火不相容,关键在于它们蕴含的本质要素――它们传达的、表现的思想或情绪,给听众能带来什么影响和熏陶。只要能给人有益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就有存在的价值。

经济的高度发达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思想观念等发生了巨大改变,一些传统音乐在某种程度上不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例如,我国的国琴――古琴,虽然历史悠久,但青年人则知之不多,会演奏的更是寥寥无几。由于乐曲节奏缓慢,音色单一,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思想观念不符。要想吸引现代青年,发扬光大古琴音乐这一国粹,弘扬民族音乐,还需吐故纳新。对待传统的中国民族艺术,不应仅保守,更应发扬、发展。传统是动态的,不是凝固的,“传”就是流传、传递,是一个变化更迭的动态过程。“传”而后“统”,不“传”则不“统”。“传”的过程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扬其精华,弃其糟粕;“传”也是一个开放的借鉴吸纳过程,使传统获得新的血液,注入新的活力③。

三、借鉴“快餐文化”现象促进中国民族音乐市场化的发展

一个民族的音乐艺术所蕴含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思想,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音乐艺术形态特征②。当代音乐艺术作品只有适应市场和群众的需求,以灵活的创作观念来指导艺术生产,以不断调整的经营策略来适应观众适应市场,才能最终赢得观众,赢得市场。音乐艺术产品首先要吸引消费者,而传统的艺术表演团体应该摆脱固有模式,尝试演出那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的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力求创新,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过去一些院团一个剧目演出好几年,没有变化,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生命力。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回馈到现实生活中去。现实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在发生巨大变化,艺术表演形式不能无视这些变化而墨守成规。当代音乐艺术表演必须时时有新意,处处有创造,才能以崭新姿态吸引人们的目光。

四、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例分析我国的民族音乐如何市场化运作

中国民乐旋律性强,但传统的民乐演出,在形式上太过古板、沉闷,很难吸引普通大众。优秀的民族音乐如何经过适当的改造走近现代受众,如何对中国的民族音乐进行重新包装,融进现代、时尚的元素从而扩大其欣赏群体,使之具备进军国际主流音乐市场的能力,使古老的旋律重新散发出灵动和激情,这已成为近年来音乐界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话题④。一直从事音乐唱片制作的王晓京经过多年认真思考和与艺术界好友反复探讨,逐步认识到,必须寻求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中国民族音乐的“富矿”才可能被有效地开采出来。后来,他又受到如雅尼、陈美等颇具现代感演出的启发,终于在内外多种因素的促发下,逐渐产生了“女子十二乐坊”的文化创意。一种前所未有的“视听民乐风暴”,正沿着中国、日本、美、欧洲的轨迹迅速向全球蔓延。

1、运作模式的产业化

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或者一个好的艺术团体。必须依托营销的力量来拓展自身的品牌影响。应该建立强有力的营销团队。充分利用市场化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打造知名品牌。民族音乐的民族性为其走向产业化提供了足够的创意空间。这对外界来说是难以看到也愿意看到的中国音乐精神的突出表现。民族音乐产业化运作必须立体地利用娱乐和非娱乐界的资源。充分挖掘民族音乐作品可能带来的巨额财富。笔者认为:音乐产业化的主战场绝对不是在舞台和票房。而是分散在影视、出版物、广告、活动和后期产品开发上。

2、表现形式的个性化

民族音乐的市场化,除去在运作模式上市场化操作,还须在音乐的传播内容方面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但这样的变革与创新必须掌握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个性化的坚持。在节奏和风格上的变化与改进,但又不能丢失灵魂的东西。任何一种音乐的产生都是在其深厚的文化羽翼下得以发展壮大的。中华民族对人性情感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亲情的表现、对生命的珍惜,应当成为我们民族优美文化的根本,也是我们民族音乐主体的永恒旋律,无论是从尊重艺术的角度还是娱乐大众的角度,这一根本是不能改变的。

3、传播范围的全球化

一个民族的音乐发展固然要靠民族性支撑,然而在现代条件下,如果没有全球化的竞争态势,显然是难以生存的。对于民族音乐来说,只有确立真正全球化的宏阔视野和思维才能抵御滚滚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所以,民族音乐的发展、市场化运作的背景应当是全球化的⑤。从十二乐坊的成功可以看出,这样的操作模式不是不可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势在必行,民族音乐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必须在全球化的视角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4、创作方法的多元化

民族音乐的市场化并不是我们的首创,以我们现在了解的欧美音乐来看,其市场化运作十分的成熟。然而看其内在,也是民族音乐的融合与交流的结果,是欧洲民族音乐加美洲民族音乐加非洲民族音乐组成了现在的欧美音乐,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完成了相互沟通与借鉴融合。所以运作模式改变的情况下,民族音乐需要与外来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这样我们的民族音乐才有可能在体现自身民族性的同时,使我们的音乐能够走向全球市场、走向世界听众。

十二乐坊的风格定位很明确,就是强调差异化竞争,打造流行的“视听民乐”。从演员形象,表演形式到音乐效果都要求具有视听美感,整场演出由十二位年轻靓丽的妙龄少女,身穿美轮美奂的服装,采用富有激情的站立式演奏,充满动感,洋溢着青春激情,对视觉价值彻头彻尾的开发,这种类似流行乐队的演出形式,加之具有现代性和世界性的编曲、声光电多媒体手段下的现场视听效果以及整体的恢宏场面等,这些构成了能够吸引现代观众的商业元素⑥。为民族音乐的市场化运作探索出一条积极的发展道路。

“女子十二乐坊”在视觉包装上取得的商业成功,鼓励了更多的后来者,所有的新兴民乐组合除了强调自身的形象设计外,在舞台的表现力上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上海的老牌女子民乐组合“民乐三女杰”在《钗头凤沈园悲赋》一曲的演出中,将古筝演奏、现场书法、交响合唱和诗词吟诵等几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冲击。广州的“芳华十八”组合在演奏中加入了民族歌曲的演唱,甚至还在表演中引入了杂技表演⑦。在民族声乐方面2009年宋祖英与周杰伦携手打造“英伦组合”,创作《本草纲目》以节奏蓝调(R&B)、饶舌(Rap)与传统民歌的结合,开创“新民歌”时代。

民族音乐的新型演出形式也激活了国家各级民乐艺术院团的市场想象力。2005年以来,中央民族乐团的《乐府画廊》、南京民族乐团的《新视听民族音乐会》、辽宁民族乐团的《女儿风流》等大型民族音乐晚会无不将视觉效果的营造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融合,让传统的民族音乐表演形式“活”了起来,也让他们得到了丰厚的市场回报。以《女儿风流》为例,这台晚会自2006年10月下旬在沈阳首演后连演14场场场爆满,演出收入达210万元,利润超过百万。以上现象证明,无论是民歌流行化,还是民乐时尚化,一切都由市场说了算。

结语

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不能割断历史。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任何一种优秀的传统艺术,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扬弃、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反映活生生的当代生活,并给现实生活以永不枯竭的推动力。在内容与形势、创作与推广上结合时代要求和社会的客观需求进行取舍与拓展。快餐文化只是一个时展的衍生物,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此问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更好地发展中国民族音乐而出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我国民族音乐也有了更多向世人展示的机会,有了更好的市场化的发展。只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积极拓宽民族音乐的生存空间,我国的民族音乐艺术一定会在世界乐坛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晓云:“快餐”族语词及快餐文化,青海师范大学报,2005

[2]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民雄:民族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4]樊祖荫: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音乐研究,2000

[5]苏舂教:中国传统民乐发展走势的构想一――由女于十二乐坊”音乐现象引发的思考,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中餐文化篇8

关键词:侗族传统文化;餐饮空间设计;应用研究

一?现代餐饮空间设计遇到的突出问题

现代餐饮空间设计,是指采用最新技术、方法和观念,对现代餐饮进行全方位设计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属于工程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科学。一般地说,现代餐饮空间设计遇到的突出问题,就是从事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人员绝大多数属于纯工程技术设计人员,对社会科学缺乏应有的了解和研究,导致民族传统文化及其要素难以生动地体现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方案中,以至现代餐饮不论在空间形象和实际内容上,还是在文化特色和管理方式上,都缺乏个性和特点,难以发挥优势、吸引顾客,进而失去竞争优势。具体地说,现代餐饮空间设计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形象,使现代餐饮失去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有竞争优势。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消费水平在迅速提高,对现代餐饮的自然化、民族化和人本化要求越来越强烈。人民群众不仅要求现餐饮具有完全自然化的标准,以确保饮用安全和身体康;要求现代餐饮具有完全民族化的特点,以突出地域特色,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而且还要求现代餐饮具有全面人本化的经营,一切为了顾客,一切为了幸福,一切为了和平。但现实生活中,现代餐饮最缺乏的就是自然化、民族化、人本化的内容,造成这种后果,从源头来分析,就是现代餐饮空间设计没有跟上形势,缺乏社会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将自然化、民族化、人本化的理念引人现代餐饮。

(二)缺乏民族传统饮食的真实内容,使现代餐饮失去民族传统饮食的特有经营魅力。人民群众日常餐饮消费的目的,就是品尝现代餐饮的精美食品、获得现代餐饮的完美服务和享受现代餐饮的无穷乐趣。常言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和未来的。现代餐饮消费,更加讲究饮食活动中的民族因素和成分,因为只有品尝民族特色的美食、获得民族特质的服务、享受民族文化的乐趣,才能达到消费的目的,使日常的物质消费升华到精神享受的崇高境界。但是,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在现代餐饮消费中,往往难以品尝到精美的民族食品,获得完美的特质服务,享受爽心的消费快乐。造成这种局面,从根源上探讨,主要是现代餐饮空间设计初期,没有全面、系统、生动地做好现代餐饮特色服务、特色食品、特色情趣的研究、设计和实施工作,致使消费者来到现代餐饮场所消费以后,均有“挂羊头、买狗肉”的感觉,回头客少,社会满意度低。

(三)缺乏民族传统美食的响亮品牌,使现代餐饮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失去本土优势。2012年3月16日,《成都日报》以《我们用良心做让全世界动心的中国食品品牌》为题,报道了四川省新津县委、政府做大做强民族美食开发事业的事迹。文章指出,得益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自2003年开发新型套餐式方便米饭以来,已发展成为四川省农业产业经营的重点龙头企业,该企业奉行“做食品就是做良心”的经营理念,“做良心饭,为全世界打造中国美食”,树立中国“商道即仁道,产品即人品,做食品就是做良心”的良好国际形象,从而打造了响遍全球的中国美食品牌。但是,现实生活中,国内许多餐饮企业,由于缺乏民族品牌的营销意识,缺乏民族文化的内在实质,缺乏新颖响亮的产品(国际)品牌,因而也就失去了本土优势。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造成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局限性,除设计队伍、设计机制、设计理念等方面原因外,还与我国长期搞单一计划经济、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等体制有密切关系。

二?南宁侗族传统餐饮的异军突起

改革开放以来,侗族传统餐饮在广西首府南宁迅速发展,形成异军突起之势。先是三江侗族自治县驻邕办事处下属企业程阳桥酒店的隆重开业,接着是侗族“多耶”入主南宁饭店十六楼,后是鼓楼、风雨桥扎根文物苑,使侗族传统文化如雨后春笋,艳丽多姿地展示在首府人民面前。走进南宁,仔细打听,大家便知道,侗族传统餐饮目的地具有感召性强、影响力大、生意兴隆等突出特点。

(一)南宁饭店十六楼“多耶”文化的全面唱响。南宁饭店十六楼有一首名为《路远心为近》的“多耶”歌,内容是:“村村寨寨相亲,村村寨寨吹笙,男女老少穿盛装,鼓楼唱歌听,不论苗瑶壮汉,不论路远路近,莫忘祖先古训,路远心为近,上寨下村,唱歌多耶,唱歌多耶,一起都来踩芦笙。”一首侗歌,已经让我们感受到“多耶”给我们的震撼,因为她体现的是侗族人民的勤劳、勇敢,一如既往的开拓精神,以及村村寨寨侗族男女老少的热情好客、激情与豪迈。南宁饭店应用侗族“多耶”,将视觉、听觉、嗅觉立体化,首开广西民歌诠释传统文餐饮化之先河。

中餐文化篇9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互补与兼容。[1]

[关键词]饮食文化;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文化,关联极其密切。因而我们有必要先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征作一阐述。中国文化自文明产生以后就以比较强烈的现实主义的思潮表现出来,伦理道德的色彩十分浓厚。综观我国五千年文化史,虽然封建礼教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不过人要吃饭总是天经地义,于是文化也只好向口腔发展。首先因为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这样促使中国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使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其次,由于中国文化追求完美,加上中国手工业的发达,使得中国的饮食加工技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追求完美的特征。即不仅要获得良好的感观享受,还要获得人生哲理等方面的理性享受。所有这些,使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如下特征:博大精深、烹饪技术发达、食谱广泛、饮食含义丰富。[2]

2、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

理性的西方人在饮食方面也十分理性,他们更注重的是食物是否营养。中国的食物注重的是色、香、味。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在一些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方人早餐喜欢喝果汁,平时吃饭也很喜欢吃蔬菜沙拉,很少与炒菜沾上边,并且生吃蔬菜加上点沙拉酱美味又不缺失因爆炒而失去的维生素。

二、中西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1、位置安排礼仪

中西方都讲究宴请的座位安排。中国的入座的礼仪是先请客人入座上席,一般先请年长者就坐根据辈分依次入座,中国人比较在意座位的安排,因为这个也象征的权利和地位,一般受重视的或者地位道高权重的会上上座,就像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一般来了尊贵的客人,主人都会说:“来来,请上座。”当我们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也不要弄出响声来更不要到处随便走来走去,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西方的入座礼仪也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这个场景我们也可以经常从电影里看到,西方绅士的男生和美丽的女士去约会就餐的时候,都会很绅士的拉开椅子让女士就座。就坐时不可玩弄桌上酒杯、盘碗、刀叉、楔子等餐具,不要用餐巾或口纸擦餐具,以免使人认为餐具不洁。

2、用餐礼仪

中西方对座位的安排都有各自的安排,面对用餐,那差异便是必不可少的了。

首先在上菜顺序上双方就有差异,中方的上菜顺序是汤、主食、餐酒、水果;西方的上菜顺序是菜和汤、水果、餐酒、主食、甜点和咖啡。

其次是餐具的差异,中方的餐具是: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西方的餐具是:刀、叉、匙、盘、杯等,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龙虾叉。西方的讲究比较多,有时候比较重要隆中的场合,餐具会有很多,他们会很仔细的分吃什么用什么刀叉。公用刀叉的规格一般大于使用刀叉。

最后是表示停餐方法的差异,中方:中国宴席中场停止了,我们可以把筷子放在碗上或者汤匙上,如果将筷子横放在碟子上,那是表示不再进膳了。西方:如果宴席需要中场休息,刀叉不同的摆法有不同的含义,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三、着装礼仪

除了以上说的礼仪差异之外,在着装方面中西方也有差异。在中国,人们在宴请别人或者自己被宴请的时候都可以穿着随便点,甚至可以t恤和穿牛仔裤都可以;但是在西方,一般比较高级的宴会,对人们的着装都是有要求的,我们平时看电影也可以看到,如果你的服装不正式是不给入内进餐的。所以在西方,一般高级的宴会,男士都要穿西装皮鞋和打领带,女士需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不可以穿休闲服去就餐的。这些虽然都是细节,一旦出错了就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结语: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让越来越多文化发生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就是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它让世界的各个角落越来越靠近了,让中西文化在碰撞中不断融合。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其实也就是各国的文化的缩影,正向面对这些差异,会让我们以后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陈歆.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 

中餐文化篇10

今年秋季,小学一年级学生使用了人教社新编的教材。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形式多样,都是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启迪心智。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我把每天早晨语文课前5分钟乐称为“文化早餐”时间。早餐内容分别为识字“游戏点心”、拼音“水果拼盘”、故事“多味酱”……学生兴趣十足。

 其中,识字“游戏点心”的宗旨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开火车(分小组进行):其他孩子学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或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读错的学生在车上表演读儿歌)。

 手拉手、交朋友:教师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学生戴生字头饰,读出后,选择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还可以教师准备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

 摘苹果: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学生制作果篮(用卡片拼出生字的正确读音,正确拼读)摘下对应的苹果(生字)。可小组竞赛,看哪组摘的苹果多。

 钓鱼:出示一幅画着池塘的画,池塘里有许多鱼(拼音)。学生说出对应的生字,组成词,上台钓鱼。也可分男女、小组竞赛。

 穿衣戴帽:写出一个不完整的字,让学生把笔画补充完整。例如:“田、里、水”。补完之后,学生也记住了“田、里”一竖的不同。(穿戴整齐后)再分别组词,说一句话。还可以用于由两个熟字组成的生字。请学生练习合字,如:“日”和“木”合成“果”。

 猜谜语、说儿歌:根据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谜帮助记忆。如能做出动作的字,可以做动作、说儿歌加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