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干部考核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34:26

后备干部考核材料篇1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事信息载体,人事档案承载着个人的奋斗历程,浓缩了各个阶段的成长轨迹。一份完整的干部人事档案主要由个人履历政审考核材料,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相关证明,加入党、团组织的批准件,奖励及处分、职务任免等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我国目前沿袭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产生于时期,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现行的人事档案制度则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实行的是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均明文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此举较好地防范了档案借阅过程中的人为漏洞。

干部“三龄二历一身份”必须真实准确

干部档案中的“三龄二历一身份”(即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履历、干部身份)是反映干部基本情况的重要信息,是组织人事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为了确保干部档案的真实准确,组织人事部门对“三龄二历一身份”的认定有着严格的标准。

关于出生年月认定。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公安部《关于办理干部(离)休手续时认定出生日期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990]24号)和相关政策,以档案中记载的时间为准。如发现涂改或填写两个以上出生年月的,一般以干部人事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填写的出生时间为准,如本人能够提供原始出生证明的,以原始出生证明为准,现有户口或身份证只作参考。对于曾经因参军、参加工作等将年龄改动的,凡要求再次改回的,一律不予办理。

关于参加工作时间认定。招工、招干参加工作的,以招工、招干登记表批准的参加工作时间为准。

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参加工作的,以参加工作进编核定时间为准。大中专院校毕业后,经公开考试录用参加工作的,以录用审批表中批准的时间为准。部队转业或退伍的干部、战士参加工作时间以批准入伍的时间为准。

关于入党时间认定。党的十二大以前入党的,有预备期的,按当时关于预备党员预备期开始日期的规定认定。无预备期的,按上级党委批准入党日期认定。十二大以后入党的党员,按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的日期认定。

关于学历认定。以毕业证和学校学籍材料为准。学籍材料包括招生管理部门签发的报考、录取审批表与就读学校签发的毕业生登记表。材料不全或缺少材料,则不承认其学历,只作为干部学习经历。要求更改学历的,凭毕业证、学位证向所在单位申请,填报干部学历变更申请表,经所在单位同意、教育主管部门查证、组织人事部门认定,方可确认。

关于履历认定。主要是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的认定。“学习简历”以小学为起点,直至最高学历,包括参加电大、函大、夜大、职大或自学考试等学习的经历,取得学位的同样要一并注明。“工作经历”从参加工作开始,包括招工、招干、参军、机关事业单位考试录用等,在同一单位职务、职称及部门发生变化的也是履历的重要内容,因脱产学习间断的,要写明情况,前后要衔接,不得出现空档。

关于干部身份认定。干部身份的来源包括8种途径:国家计划内大中专毕业生(以《派遣证》为准,包括计划内统招、定向、自费、委培);2001年以前经地市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录用为国家干部的人员(以《录用干部审批表》为准);军队转业干部(以军队任职、转干材料和《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为准);解放前参加革命的担任干部职务的人员(以相关档案材料为准);解放初自然形成的干部(以任职材料为准);被转为公办的原民办教师(以《民办转公办审批表》为准);上世纪70年代末经地方革命委员会批准招录的教师(以《教师录用审批表》为准);经地市级政府人事部门或厅级以上系统人事部门批准转为干部的工人(以《工人转干审批表》为准)。凡是不能提供以上文件的,均不具有干部身份。

加强干部档案信息审核认定

纵观媒体曾经报道过的“三假”干部,无一不是在档案作假上做足了文章。官至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副书记的王亚丽,“除了性别是真的,其身份、年龄、履历、档案均涉嫌造假”;骗取江西省吉安地区行署副专员职务的周叶,是一名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已经当上内蒙古集宁市市委副书记的郭爱宏,其实只是内蒙古某单位一名普通职工;骗得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侨管理区政法委书记的蔡登辉,实际上只是韶关市的一个个体老板;曹忠武自从进入国家干部队伍后,一路造假,仅仅6年时间就当上了全国特产经济开发中心主任,官至正司局级;金华税案嫌犯史宝月一路逃亡13年,变身“高山青”,竟然当上了张家港市委党校副校长……如果在这些“假干部”的使用过程中对人事档案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核,这些官场丑闻也许就不会发生!

日常工作中,档案人员在对干部档案信息的审核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材料不完备和填写内容不规范。

基础材料不完备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入党材料不完备。不少干部曾在多个单位工作,但入党时的所在单位并没有将他们的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等材料放入个人档案。二是学历材料不完备。由于干部取得学历的学校不一样,各个学校对入档材料的要求不同,导致某些干部档案中的学历材料不齐备,且无法补办。三是工龄材料、工资表不完备。有些干部的工龄材料没有及时归档;由于政策原因,个别工资表中有空白年份,工资资料不齐全。四是表彰及考核资料不完备。对受部队团以上嘉奖、地方县处级以上综合表彰的,相关资料应纳入个人档案,但不少单位对此重视不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表缺失现象更是十分普遍。

填写内容不规范集中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三龄两历”填写随意。个别干部的“年龄越填越小,参加工作时间越填越早,文化程度越填越高”。二是“三龄两历”涂改现象较为严重。一些人员档案涉及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多处涂改,同一档案材料前后不一致。针对上述问题,档案管理专业人士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干部档案信息审核认定的“四要诀”,即:

突出“严”。一是实行调入干部人事档案审查制和学历变更审批制。对拟提拔干部和拟调入干部先调档审核,把“三龄两历一身份”作为审点,确保在档材料的真实性。二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三龄两历”信息进行认定。对已形成的入档材料,查准核实后,经本人认可,形成认定材料,加盖档案部门公章后再装入本人档案。三是严把归档材料收集关,确保应归档材料齐全完整。

落实“细”。一是对干部人事档案中记载的“三龄两历”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和登记。根据档案中的原始记载,应反复核对、逐一审查,发现有不一致之外,立刻做好详细记录,并认真填写《干部出生日期需认证人员登记表》。二是把好归档材料鉴别关,做到归档材料真实可靠、准确翔实。对新接收的信息资料,逐页逐项核对,保证材料完整、齐全、内容真实。发现材料缺少形成日期、本人署名、单位印章等情况的,应及时退回补齐手续。对信息材料凡是有疑问、有差错的,尤其是成套材料,应立即组织调查,核实清楚。对涂改档案的,要查清责任,并对篡改内容及时予以纠正。

注重“准”。一是摸清情况,全面掌握信息认定的标准。对年龄较大、参加工作较早、档案情况较复杂的干部,除认真审核档案原始资料外,还应向相关单位查找较早的原始材料或证明作为依据,并及时与本人沟通,综合分析各种资料,确保万无一失。二是相互印证,完善资料鉴别制度。对“三龄两历”问题加以认真核实,如对年龄的确定可采取档案中最早的记载、表中的记载和身份证三方统一的原则,根据档案中的最早记载反复推测,合理排除虚假因素。

强化“慎”。一是出生日期有一处描笔的,可采取与本人谈话核实、填写“三龄”审核确认登记表、个人签字、组织认证的程序完成确认工作。二是有一处涂改造成前后记载不一致的,如《入团志愿书》、《入学登记表》或《入伍登记表》等,可反复核查档案材料,认真分析逻辑关系,本着科学合理的态度,对此类人员以档案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年龄记载为依据进行认定。三是多处涂改的,应当及时与本人见面谈话核实,由个人上报出生日期更改情况说明并出具原始户籍证明,提交组织研究后认定。

干部档案“阳光之路”怎么走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施行,以及公民对知情权的认知,对干部人事档案信息进行适度公开的话题愈发引人瞩目,触目惊心的案例更给我们敲响了“揭开干部档案神秘面纱”的警钟。

后备干部考核材料篇2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省、市委组织部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流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0机关县管干部任免工作流程,欢迎大家阅读。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省、市委组织部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干部任免前期工作

1、职位分析。在分析单位领导班子的基础上,根据职位需求,干部科及时提出调整配备的意见和建议,拟定干部任免工作预案。

公开选拔、公推直选等竞争性选拔须根据相关的规定程序制定专门工作方案。

2、初始提名。初始提名包括:县委、县委组织部根据工作需要直接提名,单位党组织推荐提名,领导干部按规定实名推荐提名,其他形式推荐提名。

3、沟通。因职位空缺等原因需要调整干部,由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和干部科进行充分沟通,形成初步意见。领导班子换届、重要岗位或批量干部的调整,应由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向部领导作专题汇报。

4、向分管副部长汇报。干部科向分管副部长汇报与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沟通形成的初步意见。部管副科级以下干部经分管副部长同意后,转9步;备案管理干部经分管副部长同意后,转19步。副科职和正科级以上干部经分管副部长同意后,形成《向部长汇报建议启动的干部事项》,有初始提名人选的准备《干部任免审批表》。

5、向部长汇报。分管副部长向部长汇报,干部科提供《向部长汇报建议启动的干部事项》《干部任免审批表》。同意后,形成《向部长办公会汇报建议启动的干部事项》。

6、部长办公会酝酿。部长办公会酝酿是否同意启动该干部事项,干部科提供上会材料:《向部长办公会汇报建议启动的干部事项》、《干部任免审批表》。同意后,形成《向书记汇报拟启动的干部事项》。

7、向书记汇报。部长向书记汇报,干部科提供《向书记汇报拟启动的干部事项》、《干部任免审批表》。经书记同意后,方可启动干部推荐考察等程序。其中,换届人事安排方案、大批量调整干部方案、正职干部的调整,应根据书记意见向县委重要干部人事工作协商小组汇报经原则同意后,方可启动。重要干部调整应与人大、政协主要领导沟通。

8、向市委组织部汇报。需事先征求市委组织部意见的职位,根据县委重要干部人事工作协商小组的意见,与市委组织部沟通,征得市委组织部同意后方可启动。

二、民主推荐

9、准备民主推荐材料。干部科就民主推荐的有关事宜(人选范围、资格条件、参加推荐人员范围等)与单位党组织进行沟通,由干部科准备或委托单位干部人事部门准备民主推荐相关材料,主要包括会议推荐讲话稿、民主推荐表、干部名册等。委托单位准备的材料须经干部科审核同意。

10、会议投票推荐。召开民主推荐会议进行会议投票推荐。领导班子换届和选拔正职领导干部时,民主推荐会议由县委组织部主持;个别选拔其他干部时,民主推荐会议可由县委组织部主持,也可委托单位党组织主持,干部科派人参加。民主推荐票的回收和统计由干部科负责。

11、个别谈话推荐。个别谈话推荐在会议投票推荐后进行,会议投票推荐票数相对集中(40%以上)时,个别谈话推荐可结合考察工作一并进行。

12、报告推荐结果。填写民主推荐结果报告单,附得票集中人选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向分管副部长汇报,其中,领导班子换届和主要领导班子成员的推荐结果须向部长汇报。如果两次推荐结果比较分散,根据部领导意见,决定是否进行二次推荐。

13、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根据推荐情况,干部科综合分析提出考察对象初步人选,报经分管副部长和部长同意后与单位党组织沟通,由单位党组织研究呈报考察对象(会议推荐得票40%以上,个别谈话推荐结合考察一并进行的单位不呈报考察对象)。

试用制干部到期直接确定为考察对象进行转正考察。

三、组织考察

14、征求执纪执法部门意见。干部监督科在接到干部科提供的拟考察人选名单后,迅速征求执纪执法部门意见。党政正职干部根据需要经部长同意后,可安排审计调查。

15、考察。干部科与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沟通考察工作方案后考察预告(个别谈话推荐与考察一并进行的不发考察预告),进行考察。考察结束后,形成《干部考察汇报提纲》、《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

试用到期干部的考察要对试用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或基本称职票与不称职票之和超过40%,经考察不胜任试用职务的,延长试用期半年或取消试用任职。

16、向分管副部长汇报考察情况。干部科向分管副部长提供《干部考察汇报提纲》、《报部办公会讨论的干部名单》

17、向部长汇报考察情况。干部科向部长、分管副部长提供《报部长办公会讨论的干部名单》、《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部长同意后,通知单位党组织呈报干部任免材料。县管干部征求分管县领导意见。

四、单位呈报任免材料

18、单位党组织呈报干部任免材料。干部科就考察情况和呈报人选、职务等有关情况与单位党组织沟通,单位党组织根据推荐和考察情况召开党组(党委)会,研究干部任免意见(班子正职和交流提拔干部的任免意见由组织部建议)。呈报材料包括:(1)党组(党委)请示;(2)党组(党委)会议纪要;(3)会议讨论记录复印件;(4)民主推荐或民主测评情况;(5)干部任免审批表;(6)现实表现材料及电子文档;(7)新呈报为部管干部的,同时报整理后的干部档案。干部科在接收单位呈报的干部任免材料时,要认真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应退回呈报单位按要求重新呈报。

协管干部由市主管单位党组织向县委(县委组织部)来函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材料包括:征求意见函、干部任免审批表、属于提拔任职的附干部考察材料。

五、部长办公会研究

19、部长办公会讨论。干部科提供《报部长办公会讨论的干部名单》《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单位呈报的任免材料等;干部监督科提供拟任人选征求执纪执法部门意见情况和有关举报的调查核实材料。会议研究同意后,形成《向书记汇报拟提请县委研究的干部事项》。

对试用转正干部、部管干部和协管干部,则形成《关于XXX等同志职务任免的请示》报书记审批,其中协管正职干部还须根据书记意见征求县长、分管县领导意见;协管副职干部征求分管县领导意见。书记同意后,试用转正干部转29步,部管干部转26步,协管干部回函。

六、征求有关领导和部门意见

20、任前备案。以县委管理为主,但需要报市相关部门任前备案的干部任免(县纪委常委,乡镇党委书记,县委政法委、县总工会、县公安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统计局等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按规定应征求市相关部门意见。

按照《四项监督制度》中规定需要向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批的或报告的事项,应按规定向市委组织部专题报告。

各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按规定征求县纪委意见。

21、向书记或县委重要干部人事工作协商小组汇报干部事项。换届人事方案、大批量调整干部方案、正职干部的调整,根据书记的意见向县委重要干部人事工作协商小组汇报,其余干部调整根据书记的意见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提供《向书记汇报拟提请县委研究的干部事项》《向县委重要干部人事工作协商小组汇报拟提请县委研究的干部事项》《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同意后,形成《呈报县委讨论文件组呈〔XXXX〕XX号目录》《关于XXX等同志职务任免的请示》《常委会决定干部任免表决票》《常委会决定干部任免表决结果》《干部事项征求分管县领导意见表》。

22、征求分管县领导意见。提供《干部事项征求分管县领导意见表》。

七、呈报县委讨论决定

23、向市委组织部报告。召开县委常委会之前,由干部监督科向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报告,邀请市委组织部派人列席县委常委会。

24、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呈报讨论材料包括:《呈报县委讨论文件组呈〔XXXX〕XX号目录》《关于XXX等同志职务任免的请示》、《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常委会决定干部任免表决票》《常委会决定干部任免表决结果》。会议讨论情况由干部科长记录,会议结束后,参加汇报的副部长在《关于XXX等同志职务任免的请示》上签署县委常委会议决定意见后交干部科存档。

25、县委全委会票决。根据县委常委会的决定,对镇场区和县直部办委局党政正职的任用,须提交县委全委会票决,全委会闭会期间,书面征求县委委员意见。票决或征求意见的结果如不影响任职,则向书记报告,如影响任职,则根据书记意见向县委常委会报告。

八、办理任免手续

26、任前公示。与单位主要领导通报常委会决定,根据任前公示制的相关规定对相关拟任职务进行任前公示。干部科向干部监督科提供任前公示的相关材料。干部监督科将公示期内收到的举报件报分管副部长、部长同意后,派专人核实,并根据核实结果提出是否影响任职的建议。对建议取消任职的,根据部长意见,分别向书记和县委常委会汇报。

27、向人大、政府、政协通报常委会决定。提供《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的干部事项》给人大、政府、政协党组各1份。

28、任前谈话。公示结束后,按照干部谈话的相关规定,书记或部长、副部长同调整干部谈话。干部科做好谈话的有关衔接和记录工作。

29、印制任免文件。干部科按照拟文的规定印制任免文件。

30、履行有关法律或章程规定的程序。需经过法律或章程规定程序任免的干部,按照有关法律或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

31、宣布任免决定。正职干部由部长或分管副部长到单位宣布,干部科准备相关材料;其他职务如是本单位(系统)内部人员的,委托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在单位一定范围内宣布任免决定;交流任职的,交接单位双方到组织部接送,委托任职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在单位一定范围内宣布任职决定。

32、任后备案。对按规定需要任后备案的干部任免(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台办主任、副主任,团委书记、副书记,妇联主席、副主席,残联理事长、副理事长,环保局书记、副书记和局长、副局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人防机构领导班子成员)在任免后的1周内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送备案材料。

九、干部材料分发和归档

33、分发文件。按照发文范围,在宣布任职后1周内及时分发任免文件。

34、信息上网。宣布任职后,干部科应及时将干部任免信息在XX宣传网,干部科应及时更新维护县管干部信息库信息。

35、任免材料归档。宣布任职后,干部科应在30天内将干部任免审批表、考察材料放入干部档案。

36、文书材料归档。干部科留存的文书材料包括:

1、任免文件及相关材料:干部科办理的任免文件、单位呈报材料、民主推荐或民主测评结果、征求有关领导和部门意见的材料、以及有关举报问题的调查核实材料等。

后备干部考核材料篇3

关键词:人事档案;干部管理;三龄两历一身份

“三龄两历一身份”中的“三龄”是指年龄、工龄、党龄;“两历”是指学历与工作经历;“一身份”是指干部身份[1]。这是人事档案识别干部的关键信息。近年来不少媒体曝光了一些干部随意更改年龄、工龄、伪造学历以及工作经历的热点事件,成为广大公众诟病的主要问题。为保证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真实准确,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在干部选拔、任用与评价中的鉴别作用,必须加强对“三龄两历一身份”的严肃审定。

1人事档案常见审核问题处理办法

(一)关于出生日期的核定

1.新旧历原因:新旧历对应为同一天的,在本人档案中,最早的履历表、学历材料、党团材料等记载为*年*月*日,而后记载为*年X月X日;经核查万年历,*年*月*日为新历,*年X月X日为旧历,可直接认定该同志出生时间与其身份证号码一致,为*年X月X日。

2.非新旧历原因:对档案中出生日期记载不一致的,必须由相关部门进行联合调查后,经集体研判后对干部出生日期作出认定。(1)经组织调查,不确定是否得利。若查本人档案中,最早的履历表、学历材料、党团材料、工资审批表(材料形成时间)等多份材料记载为*年*月*日,从某年某月开始记载为X年X月X日。根据中共中央组通字[2006]41号文件第一条规定及本人档案中最早的记载,可认定该同志出生时间为*年*月*日。(2)经组织调查,确定不得利,但能提供比档案中最早记载材料更早的户籍证明的。根据中共中央组通字[2006]41号文件第一条规定及本人提供的户籍证明材料,可以认定本人提供户籍证明材料上的出生时间。(注:此户籍证明材料是出生时上户口或下户口时原派出所的户籍档案复印件,需注明复印人和复印时间。)(3)经组织调查,年龄改大,确认已得利。因上学、入团、入党、入伍、招工、结婚等不够法定年龄,而将干部人事档案早期材料记载的年龄填大,按照公平公正原则,须根据干部上学、入团、入党、入伍、招工时填大的年龄进行认定,不得重复得利。(4)经组织调查,年龄改小,确认已得利。经组织调查,因入伍、招工等超过年龄,而将干部人事档案早期材料记载的年龄填小的,凡确认改小年龄的,一律恢复其实际年龄,防止继续得利[2]。

(二)关于学历学位的核定

审核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与学历学位材料中所登记的国家认可的最高学历学位信息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应经相关组织审核认定有关信息后进行整改。如有必要需重新制作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以后形成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必须使用经认定的学历学位信息。

(三)关于工作经历的核定

1997年后担任副科以上职务的干部必须有《干部任免审批表》。对于年代久远实在无法找到的应将党组会议纪要或任免通知作为替代物[3]。任免材料中的“德才表现”可作为考察材料。简历时间要注意前后衔接,比如,1998.01-2000.02,2000.02-2003.06,时间不得有空段。对于工作经历信息有出入的必须经组织审核确定后整改,必要时需重新制作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之后所使用的相关材料均采用认定的工作经历。

(四)关于入党时间的核定

对于入党时间前后记载不一致的,需对有关信息进行整改。以后所使用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中的入党时间必须与《入党志愿书》中的时间一致。如果缺少《入党志愿书》,应根据规定重新填写后归档,填写的个人信息截止到重新填写之日,并需出具相关组织的证明材料[3]。

对于加入派的干部,需加入派材料,入党时间以材料为准。其中,民革入党时间以支部大会之日为准;台盟入盟时间为省级以上组织批准之日;民建、民进、民盟、农工党、致公党等入党(盟)时间为获得地市级以上组织批准之日。同时,档案中需配备有关审批材料或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

2加强对干部基本信息的审核认定,提高人事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制

单位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三龄两历一身份”审核认定工作,要明白这项工作不仅仅关系到干部个人的直接利益,而且也关系到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这方面的审核认定制度,组建审核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在人力、物力与财力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配合。另外,要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制,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监管。一旦发现认定审核中存在的不合规问题或缺少重要材料的,必须坚决进行纠正。

(二)精心组织,严格执行审核程序

参照“三龄两历一身份”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单位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三龄两历一身份”信息审核工作的意义、作用以及工作目标、进度安排等[4]。挑选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组成认定小组,严格根据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开展审定工作。在认定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必须仔细查阅干部档案材料,审核材料是否齐全、完整,内容是否真实客观,材料手续是否完备。随后,由审核人员填写《档案摘要》,并参照《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公安部关于办理干部退(离)休等手续时认定出生日期问题的通知》、《劳动合同法》、历届等要求,对问题档案进行初步认定,并将拟认定结果打印出来。按惯例先交由干部人事档案分管部门(组织部、人事处)进行内部复核。针对有异议,把握不准的档案可直接请示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待复审结束后,再提交给单位党委会研究。

(三)加强细节管理,以免引发矛盾

在集中清理、审核认定干部档案材料时,工作人员必须注重细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根据党委会出具的认定结果,打印“三龄两历一身份”问题认定书面意见,并交给本人。这不仅尊重了当事人的知情权与申诉权,同时,也为当事人今后正确填写个人信息提供了规范依据。若当事人提出异议,可让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人员专门接待,与其沟通,传达相关文件精神,耐心解释当事人的疑惑与认定参照的依据[5]。针对个别申请复议的,若能提供充分有效的材料应予以受理,并尽快加以解决。

3结语

总之,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信息的审核与认定,既是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运用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技术与办法,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大人事档案宣传管理,强化干部档案意识,使其主动配合档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颖晏.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再审核思考[J].2015,16(S3):215-216.

[2]李雪云,饶圆.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档案,2016,27(2):257-258.

[3]明文梅.高校干部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审核的有效途径[J].中国冶金教育,2014,32(6):82-84.

后备干部考核材料篇4

近年来,全省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认真贯彻《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开展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和集中审核工作,形成了全省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类管理的工作格局。2009年,开展目标管理的104家单位共抽调近2000名业务熟悉、责任心强、政治素质好的干部,集中审核了8.15万卷干部档案。通过省委组织部组织检查,黔西南州委组织部等95个单位实现了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至此,全省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的单位达到了508家。这是全省组织人事系统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发展观活动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五个重点”开展集中审核

各管档单位在开展干部人事档案集中审核工作中,着力抓好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认定、手续完备、归类装订“五个重点”,进一步提升了档案的质量。

在档案材料收集上,各地探索建立了档案材料收集网络和联络员制度,广泛、全面收集所缺材料,共催收档案材料110万余份。清镇市采取了“发函收集、短信收集、单位收集、上门收集、限时收集”等方式,收集档案材料1万余份。金沙县在档案材料的收集上实行台帐管理、限时移交和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对不按时收交材料的单位,由县委组织部长对该单位主要领导进行告诫谈话。

对档案材料的审核鉴别,各单位严把“入口关”,着重鉴别档案材料是否真实有效、撰写是否规范、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全年各管档单位共清理退还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4500多份。三穗县在档案材料鉴别上采取单位联络员、档案管理员、组织部分管副部长“三级鉴别把关”的措施,在干部人事档案集中审核期间共鉴别退还不符合要求的材料260多份,避免了不规范、不完整、不真实的材料进入个人档案。

“三龄一历”的认定是干部人事档案集中审核的核心和重点,各管档单位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和事实依据,对24000多名干部的“三龄一历”进行审核认定。独山县对认定的干部“三龄一历”直接反馈给干部本人签字认可,如有不同意见继续调查核实后重新认定,确保了认定结果的准确和今后产生的归档材料信息一致。

针对长期以来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存在的手续不完备的共性问题,各管档单位严格按照有关干部人事政策,对干部人事档案中任免材料、工资材料、考察材料、考核材料等材料的信息项进行充实完善。水城县委组织部对1997年以来产生的干部任免审批表中“呈报机关意见”、“审批机关意见”、“行政任免机关意见”三个信息栏内的会议时间、议定事项、任免文号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完善。

按照新的干部人事档案分类要求,各单位在抓好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完整和信息准确性的基础上,认真对归档材料进行鉴别归类,做到分类科学、编排有序、脉络清晰、目录清楚、内容完整、装订规范、整洁美观。黔南州委组织部在干部人事档案整理上实行流水作业,根据档案人员的个人特长,将档案人员分为分类编号组、排序标符组、裁切装订组、校核把关组等四个组开展工作,有效防止了归类错误、同名异人、顺序颠倒、错装倒装、脱页漏页、损伤文字等现象发生。

“三级联动”强化目标管理

为实现市(州、地)委组织部、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委组织部在2009年达到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一级标准的目标,全省组织人事系统“三级联动”,探索创新,扎实工作,推进了干部人事档案的目标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省委组织部在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宏观管理方面,制定了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举办了全省干部人事档案业务骨干培训班,对230多名业务骨干进行了系统培训和闭卷测试,并经常性的深入管档单位开展培训指导;对95个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查阅干部档案3800多册(其中在平坝县委组织部查阅干部档案101册),提出整改意见19600多条。

管档单位的上级组织人事部门认真履行培训、指导和把关职责。黔西南州委组织部在所管干部人事档案通过检查后,成立指导督查组,由分管部领导带队,对所属县(市)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该州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州、县两级组织部门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

各管档单位扎实开展目标管理工作,积极争取本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人、财、物、档案库房、管档设施等方面得到充分保障。望谟县作为部级贫困县,在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解决工作经费10余万元,调剂县老龄活动中心作为档案库房,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开展工作,经省委组织部检查,该县干部人事档案以较好的质量达到目标管理一级标准。

“四个明显”彰显实践成果

2009年12月1日,中央组织部批复我省74家单位为干部人事档案一级目标管理单位。喜讯极大地振奋了全省组织人事系统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者队伍。“四大明显”集中体现了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的成效。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明显理顺。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管档单位过多、管档人员素质不高、管档规模过大或过小、档案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今年,各地各单位把理顺管理体制作为档案目标管理的首要任务,科学划定管理范围,相对集中管理档案。全省共清理不具备管档条件的单位40多家,市(州、地)和县(市、区、特区)实行了干部档案由组织、人事、教育等4个左右部门集中管理。

档案人员队伍素质明显增强。按照省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培训班的精神和要求,各地各单位按照管理权限,对所属部门管档人员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现场指导、整档受训、以查代训等多种形式,对2000多名专(兼)职管档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干部人事档案业务知识培训,培养了一支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者队伍,为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撑。

后备干部考核材料篇5

一、认真开展“精细化管理年”活动,切实提高队伍管理水平

我们严格按照油田开发精细管理年“技术精、管理细、指标化、严考核”的核心内容,及时召开职工大会,向全体干部职工传达贯彻采油厂、大队关于开展精细化管理年活动的会议精神,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了活动办公室,专门负责活动的组织开展。按照采油厂和大队的安排部署,我们专门成立了五个管理小组,负责抓好5个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这5个管理小组分别是:电力管理项目组、材料管理项目组、设备管理项目组、成本管理项目组和安全环保项目组。

1、电力管理项目组:主要负责西部油区电网平稳运行、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工作,并完善线路管理规定,制定电网运行技术标准,同时做好线路停电统计、分析,合理制定措施,控制事故停电。要求班组因停电影响原油产量日均不超过8吨,线路网损率控制在5%以内,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实行日统计、旬分析、月检查、季度兑现。

2、材料管理项目组:包含两个内容,即:材料和油料。⑴油料。我们高青供电队现有两辆五十铃柴油车,每月18号按规定进行油卡充值,并建立燃料进出台帐,详细记录了车辆行驶的公里数和耗油量,做到每日一清,每月一结。⑵材料。材料保管员建立了详细的材料收发台帐,班组在外出抢险、施工时需要用料,需填写材料表,将所需材料详细填写在料单上,并请主管领导签字后,再找材料员领取材料。材料员根据料单发放材料,如料单上没有的,一律不许发放。施工结束后,根据施工实际用料,将所剩余材料如数退还。

3、设备管理项目组:负责本队设备的年度维修、更新、改造工作和设备的日常维护,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定期组织开展设备整修工作,抓好设备的维修管理,做好职工素质培养,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升设备管理综合水平。

4、成本管理项目组:负责组织本队的指标预算工作,加强成本运行过程中的监督,对内部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兑现。对各班组、成本项目和单项经费采取日检查、旬考核、月兑现的办法。

5、安全环保项目组:组织制定全年安全环保工作实施方案,以“六杜绝、五不超、一稳定”的安全工作目标和“一杜绝、二达标、三提高”的环保工作目标为出发点,结合采油厂、大队和本队2007年安全环保工作任务,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安全活动,为单位生产保驾护航。

二、实施“标盘式”管理模式,实现队伍精细化管理

通过近一个月的实际操作,我们形成了“标盘式”管理模式。所谓“标盘式”管理模式,即:我队的精细化管理就象一个标盘一样,队干部就是管理层,也是整个标盘的中心,它具有指挥、决策功能,是整个队伍管理的核心。第二层,就是所谓的执行层,也就是调度和材料保管员。在这一层中,调度的工作就是上传下达,起衔接作用。当队干部有工作任务时,首先通知值班调度,由值班调度通知相应的班组和司机执行工作任务。材料保管员的工作就是按照工作班组提供的料单发放材料,做好材料进出台帐,并回收工作结束后剩余的材料,并重新归纳入库,登记造册。第三层,就是操作层。在这一层中包含有两个外线班组、一个司机班和后勤。当工作班组接到调度通知执行工作任务时,班长根据工作任务填写材料单,并上报主管领导签字,然后再找材料保管员对照料单领取相关的材料,组织班组人员执行工作任务。工作终结后,向值班调度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并回收剩余的材料上交到材料保管员处。司机根据调度通知的工作内容出车,并每天记录行车公里数和日耗油量,在每月打油卡前汇总分析当月油量消耗,队上进行考核,对于节约的进行奖励。调度准确记录车辆运行情况,将出车时间、归队时间详细记录,避免私车现象,加强了车辆管理,节约了油量,减少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材料保管员把每次施工用料都进行详细记录,并计算出材料费用,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和队上每月的生产经营成本相对比,分析成本使用情况,列出成本节约和超支明细表,真正意义上实现材料精细化管理。做为值班调度,不仅要作好上传下达工作,还要每天填写生产运行记录,将每天的工作内容、施工班组、带班干部、停电影响原油产量以及车辆出归场时间等均做详细记录。队上每月月底召开一次由所有项目组成员参加的精细化管理活动分析会。会上每个项目组都必须将当月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进行详细总结和分析,队委会根据各个项目组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讲评,并制定下月精细化管理活动重点。

后备干部考核材料篇6

【关键词】干部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模式档案管理人事档案档案

近年来,我单位围绕管理后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新情况,转变理念,积极探索,努力建立符合计生工作特点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新模式。

一、转变理念,深化认识,不断增强做好干部档案工作的责任感

干部档案工作是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人事工作的基础,事关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事关我县计生工作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行省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系统管理以后,我们本着对干部负责任、对历史负责任的精神,进一步加大我县计生部门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管理力度。首先是加强领导。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列入了局班子的年度工作重点,督促各建档单位成立由主管领导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干部档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是改变管理模式。将各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由局统一管理,各部门科级以下的干部人事档案由所在基层单位分别管理;再次是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经过我局对基层干部的严格审查,各单位都选配了政治觉悟高、思想品质好的档案管理人员,并大力加强业务培训,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人员相对稳定的档案管理队伍;最后是严格考核。把档案材料的形成、收集、归档工作与单位工作的实绩挂钩,把干部档案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与干部档案工作人员的实绩评价和奖惩结合起来,把档案工作落到实处。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全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单位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在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首先是健全规章制度。统一干部人事档案硬件标准。我们以目标管理为契机,投入数十万元,为全系统配备了干部人事档案专用计算机,购置了档案目标管理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各基层部门的单位都配备了档案专门的库房和人员,更换了新型的档案卷夹,做到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规范了干部人事档案的借阅范围、批准权限、登记归还手续、转递流程等,严格审批权限,做到无越权行为;复制备份材料有专人负责,无擅自复印抄录行为;档案转递严格履行手续,认真填写有关登记,无违规携带行为;再次是规范材料、规范整理、规范程序。规范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制作归档工作,规定了各种材料制作标准、归档时限和手续,明确了各部门责任,确保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质量。规范了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归档,每年进行一次整理。指定专人负责督促、催缴、保管、整理,保证档案的质量。规范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各项流程,明确了收集、鉴别、整理、保管、检索、利用和统计等流程的要求,使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严格审核,保证质量,为做好干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干部人事档案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质量。为此,我们单位十分重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的审核环节,构建了一套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制度和流程。首先是开展集中审核,确保干部人事档案质量。针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我局专门组织了一次集中审核,基本解决了一些单位存在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不齐全、制作不规范、手续不完备等问题。审核中,我们重点核实了干部“三龄一历”方面的相关内容,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学历、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依照有关规定给予重新认定,对个别记载失误的问题给予改正,既夯实了干部人事工作的基础,为干部人事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又保障了干部的切身利益;其次是建立长效机制,严把档案材料入口关。在集中审核的基础上,我们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关口前移,加强事前监督,制定和印发了《关于呈报档案材料有关工作要求的说明》,此举明确了新提拔的干部人事档案要符合“完整、齐全、条理、精炼、实用”的标准,日常报送的各种零散材料要做到制作规范、材料齐全、手续完备。对各部门和单位报送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坚决给予退回重新处理。通过努力,建立了有利于确保档案材料收集齐全完整、及时规范的长效机制,规范了干部档案材料制作的标准的归档的工作流程,强化了全系统的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意识,确保了干部人事档案案卷的质量。

四、强化服务,促进干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保证利用为中心,抓好优质服务,是检验和衡量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好坏的基本尺度。我们单位大力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科技手段为支撑,探索干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途径,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首先是建立完备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在全系统内统一使用GpmS人事系统,完善人事管理信息。全系统各单位根据自身干部人事工作档案工作情况,加大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将全系统在职干部、离退休干部档案中记载的个人基本情况、简历、学历、政治面貌、年度考核结果、专业技术职务、干部概况、奖惩情况、任免、配偶情况等信息录入计算机,能够自动生成报表、简历、工资情况、干部队伍状况分析等。采用多媒体演示的办法,为领导分析、决策提供直观、便捷的信息;其次是促进干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大干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为选拔和使用干部提供及时准确的第一手材料;再次是拓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领域。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方式,建立干部人事信息化档案,为干部管理及解决干部的切身利益发挥作用。

后备干部考核材料篇7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切实做到奖优罚劣

要提高成本管理的实效性,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根据各单位的生产实际,对采、掘、机、运、通各个专业的设备材料、电耗等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从公司领导到每一个部门管理人,每人肩上有担子和指标,并制定考核文件。防止“只打雷不下雨”现象,确保扎扎实实抓管理,对管理好的区队、管理好的材料员进行表扬,重奖,对工作管理差、不重视的,材料浪费严重、超支超耗、材料私用的坚决重罚。

(一)着手计划材料成本的制定。材料成本的规划,除开单位要求考核基层区队的计划以外,还要制定考核材料消耗的标准依据计划,一定要确保在安全生产及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结合现场实际急安全的质量进行要求规范制定,从而达到先进而合理。做到盯紧计划,从严管理,既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又能合理规范的使用材料,减少材料投入,节约材料陈本。

煤矿企业所消耗的材料品种复杂繁多,即使是同一个区队,其消耗水平、设备状况、运量等因素不同,这给成本定额制定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了保证材料消耗定额制度科学合理并便于实施,应定期召集各归口部门主要考核人员讨论,组织生产、劳资定额等管理人员深入井下,对各种情况下的材料消耗进行分析,提供定额修定的有力依据,确保其可操作性。

(二)严格材料实际消耗的考核。对生产区队的材料实际消耗考核可划分为机电归口材料和生产归口材料两部分,凡生产区队的材料消耗,非生产归口即为机电归口。保证责任明确,科学分工。为了便于对区队的管理考核,使区队和归口管理部门合理分担材料费,还可以把生产归口和机电归口材料进行细分,即大型材料和普通材料,大型材料费用由两大归口管理部门承担,普通材料费用归区队承担,这样更加便于分类控制考核。在材料消耗管理中,可提高责任意识,以技术优势促进材料管理。

(三)落实奖罚兑现。班组实际工作量与质量的考核,直接影响着班组材料消耗的高低,在对班组材料实际消耗量进行严格考核的同时,区队材料管理员每天将上一天班组成本考核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报公司考核办公室,考核办公室对成本管理工作定期进行通报和分析。

对班组材料成本节超奖罚的考核实施,是做好班组材料成本控制的前提,如果不做好考核实施这一步,班组材料成本控制规范化管理就会沦于形式。为此,实施考核材料成本节超的奖惩,必须及时清算,让职工及时了解掌握本班组材料成本的节超奖罚情况。

二、提升基层材料员“主人翁”意识,加强对基层材料员的管理

在材料成本管理上,煤炭企业对基层材料员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特别是在分析材料成本升高原因时,常常仅从材料采购上抓质量、生产消耗上找原因,但对区队材料核算的管理却重视不多,基层核算员的配备数量的也并不多。这无疑让大家感受到到材料员的任务就只不过是在领材料与发材料的范畴内,而发挥不出基层材料员真正的作用。因此,要提升基层材料员“主人翁”意识,加强对基层材料员的管理。

(一)强化基层材料员成本意识教育。增强基层材料员自觉参与材料管理的主动性,杜绝材料人情化,使他们的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增强材料管理水平,增强抓好材料管理的自觉性。摒除过去那些只注重产量进尺,注重个人工作量,从不合计材料的消耗。

应当在每月都组织召开定额成本管理分析会,及时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分析公司计划和归口管理部门计划的落实情况;对比分析原煤定额成本明细项目的消耗情况和升降原因;归口部门分析分管材料费的消耗情况,说明节超原因;总结节支降耗和材料考核的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并在会后按照任务进行解决落实,保证定额成本管理的深化发展和存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明确职责,建好台账。材料员要确保材料台账能够反映当天情况,便于分析于核实计算,以便班组及时准确了解当天材料的消耗,从而便于及时发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并且进一步相关统计材料的基础工作。如制定材料成本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材料消耗定额管、管理台账和报表、将材料装订成册,以便备查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三、充分发挥基层区队干部的领导、宣传、带头作用

基层干部领导是班组管理的直接委派者,他们和班组相处最多,还要负班组的消耗事情,因此发挥这非常重要的作用。区队干部的成本管理的关键是开展一些材料消耗等,做事的态度是送还是紧,效果在工作中都是很可以体现出来的,所以在奖励的时候都是根据责任的大小来定的。在区队干部管理当中,安全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同步进行、同等重要。要给职工做深刻的思想工作,要让职工精神态度端正,减少各种材料的乱丢乱放,就要从小事做起,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做好自己的事情,最大的程度减少材料的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企业要成本管理需在企业中得以实现,必须以增强认知、优化观念为前提,加强管理、提升员工素质为根本,执行责任、坚持考核为关键,依附员工进行现场管理为保障。只要能成本优化和成本管理全面的抓好,就能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的成本管理模式,立足点定在依附员工的成本管理参加,重点定在成本的降低率,前提是执行责任、结果是考核兑现,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霞。现代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思路浅析[J]。中国商界,2010,(12)

后备干部考核材料篇8

关键词:人事档案材料关键措施

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在国家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背景条件下,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只有与时俱进,采取措施,立足实际,切实抓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以提高档案质量,才能更高效地为人事干部工作服务。而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是否齐全规范,将直接影响着干部人事档案的质量。因此,做好收集与整理工作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档案材料的收集是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之关键

1.主动收集。目前,有些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和个人的档案意识淡薄,材料产生后把材料据为己有,不及时移交管档部门。因此,作为管档部门要随时了解干部人事档案材料产生的信息,应主动深入材料形成部门收集归档,不能被动等待,避免材料形成时间过长未及时收集或经办人员岗位变动造成档案材料丢失。

2.建立部门人员网络联系图,重点收集。管档人员建立部门人员网络联系图,各部门设立一名联络员,再根据干部人事档案分类法的十项分类,拟出十类重点收集的材料。如:三类考核材料,四类学籍材料、职称评聘材料、培训材料,五类政审材料,六类加入党团组织材料,九类工资材料、干部任免材料、调动录用材料、聘用合同书及退休审批表等重要材料,及时与联络员联系,尽快收集归档,以防止散落在部门或个人手中,从而影响档案的完整性。

3.追踪收集与经常收集。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关注个人基本信息,随时掌握所有人员的变化情况,工作中做到“口勤、腿勤、手勤”。如:学历深造、参加各类培训所掌握的技能、出国等相关信息,广泛收集材料。对新进入单位人员,要认真审查档案材料,发现缺漏的材料,要及时与相关人员或单位取得联系,尽快把所缺材料补齐入档,避免时间过长造成档案材料无法收集归档。

二、档案材料的整理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之基础

1.材料鉴定。凡需组织审查盖章或个人签字的,一定要盖章或签字后方可归档。如收集时发现未盖章或签字的,应及时与归档单位或个人取得联系,尽量避免长时间摆放或先归档不及时完善手续,导致材料形成不归范。对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及时转送或按有关规定进行销毁。对弄虚作假者坚决反对,以确保档案的真实性。

2.技术加工,分类准确,编排有序。对折皱、破损的材料进行裱糊,对过长或过宽的材料,在不影响或损害档案材料文字内容和保持档案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裁剪。裁剪时注意上下左右,避免裁到内容,如内容太多会被裁到可对档案材料进行折叠后贴在备用纸上,做到裁剪仔细。对小于档案规格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要进行加边或包边,加边后的档案材料上、下、左、右边沿要和本卷其它材料相等。装订整齐,高标准对档案材料进行技术加工,严把技术质量关,通过整理,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炼、方便利用。

3.及时、准确做好目录,录入计算机。对于每年每个人常规产生的档案材料,如年度考核表、工资晋升表,可进行集中整理,而对于年中不定期产生的材料,可采取随时产生随时整理的方式,及时装入档案,以避免材料的丢失,确保档案的完整。

三、档案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之必须

1.人事档案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考核中明确指出:档案管理干部必须是中共党员。这就要求档案人员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作风正派、脚踏实地、责任心强,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引自己的工作,起好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2.人事档案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考核中要求:档案人员具有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熟练掌握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归档、整理、提供利用以及档案的保管保护知识和技能。从事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要不断学习人事工作及档案工作方面的新政策、新知识、新理论、新规范、新技术,这就要求档案人员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准确领会、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及理论指导。档案人员要经常与档案材料形成部门联系,开展好档案材料收集工作。要完成好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的档案人员有较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并且具有极强的工作责任意识,把当前档案工作局面变被动为主动,保证工作顺利开展。档案人员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并能熟练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3.人事档案工作具有保密性、服务性。档案人员要忠于职守,一丝不苟,乐于奉献。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于律己,认真负责,坚持原则,做到不该说的坚决不说。要不断思考、勇于创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出适合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措施,以便更好地为人事干部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后备干部考核材料篇9

【关键词】75nelastojointnujoint5380FF活性胶催化剂搅拌器t型量具嵌缝系统

引言

台山epR核电项目为我国引进的第一个epR核电项目,属于国外设计、国内建造的堆型,其显著特点是设计理念的变化,其双层壳体的设计增加了核电站的安全系数,同时也给嵌缝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国外有Fa3、oL3两个epR项目正在建设过程中,Fa3核电项目的主要采用meCatiSS的75n+mS120密封系统进行嵌缝施工,其他特殊要求的接缝部位,材料正在进行认证中,目前为止还没有满足要求的嵌缝材料和施工方案;oL3项目嵌缝主要采用了3个厂家的产品进行施工。密封性材料为DiteC产品,防火材料为HiLtiCp670防火涂层板系统和ReX厂家的Litaflex产品,均能满足ei120的防火,oL3项目嵌缝没有考虑动态位移的要求;两个国外项目嵌缝施工均未完成,不具备充足的参考价值。

1工程概况

台山epR核电技术要求高,涉及的接缝类型多,缝宽最大达1m多,具体类型及分布如下述内容:

0~150mm有防火密封性能要求的嵌缝主要分布在:+0.00m以上HL2/3和HK厂房内部结构与外安全壳之间,HRa厂房内部结构与内安全壳衬里之间和可移动盖板之间10/20mm的缝。

本论文主要介绍0~150mm有防火密封性能要求的嵌缝施工技术,下文所有内容均默认为此嵌缝施工技术的描述

2嵌缝施工说明

2.1适用范围

此嵌缝施工技术的适用范围如下:

缝宽要求为:0~150mm。

水密性要求为:40mm缝宽,最大24m水压;100mm缝宽,最大7m水压;150mm缝宽,最大4m水压(根据CCtG2012的要求进行测试)的接缝部位。

防火性能要求为:ei120防火(根据etC-F,en1366-4标准测试)的接缝部位。

位移率:≤7.5%。

2.2嵌缝材料

75n胶:白色、310ml/支,为密封性材料,有效期为1年,到期后每半年可进行一次延期测试、测试合格后可延期半年,最多可延期两次。

nujoint5380F:两层40mm厚m120中间用F活性胶进行粘结用布包裹而成,白色条状,长度为600mm,其为背衬材料有防火作用。

F性胶:白色、具有粘结和防火作用,有效期为2年。

3嵌缝施工方法

3.1嵌缝施工顺序

3.1.1检查缝宽

嵌缝施工之前需在接缝部位附近张贴标识(包括:接缝编号,接缝宽度、所用嵌缝产品;检查实际缝宽是否与标识的缝宽一致;若实际缝宽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则可继续施工。

3.1.2施工基面预处理

水泥基面处理:钢刷打磨抹布擦拭吸尘器除尘另一干净抹布擦拭直至基面平滑干净;

金属基面处理:当基面为钢衬里时,用溶剂和干净的抹布擦拭基面;当基面为护边角钢时,如果接缝有防火要求需去除油漆涂层后除锈,再基面清理,并在2小时内进行嵌缝施工,以防止清理好的基面暴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影响嵌缝材料的施工性能。

基面清理后嵌缝施工前应在接缝基面外表面粘贴胶带进行保护(50mm宽即可),在接缝基面内侧胶带粘贴深度为75n材料的施工厚度。

3.1.3F活性胶材料的施工准备

用干净且干燥的搅拌器搅拌F活性胶3~8分钟直至胶水均匀混合(搅拌时间取决于混合物的量),以待使用。

3.1.4nujoint5380F材料的施工

nujoint5380F材料的定位:位于两接缝边缘之间,深度即为75n胶厚度。缝宽0~12mm时,75n材料的厚度为12mm;缝宽12~40mm时,75n材料的厚度为21mm;接缝宽度>40mm时,则75n材料的厚度为30mm;75n材料的厚度即为nujoint5380F材料的定位深度为30mm。

nujoint5380F材料的施工:

a)将F活性胶刷在两基面内侧,位于胶带下方,深度为80mm;

b)取出第一段nujoint5380F并在其四个侧面涂刷F活性胶;

c)将其放在两基面之间,轻轻按压其顶面并将其压入线性接缝;

d)取出第二段nujoint5380F,重复步骤b)、c);

e)用t型量器将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一半(紧贴第一段的那端)固定在正确的位置;

f)重复步骤b)~e),逐段安装nujoint5380F材料;直至整个线性接缝完成;

g)针对位移墙和天花板的接缝,F活性胶涂抹于嵌缝材料与基面之间、嵌缝材料自由面和两段nujoint5380F材料之间;

h)针对位于地面的接缝,F活性胶涂抹于嵌缝材料与基面之间和两段nujoint5380F材料之间。

3.1.575n材料的施工

a)将胶带粘至线性接缝表面进行保护;

b)使用手动或电动挤压枪涂抹第一层75n胶,厚度为15~20mm;

c)12~24h后使用手动或电动挤压枪涂抹第二层75n胶,涂抹剩余75n胶的厚度;

d)用刮刀及肥皂水抹平75n胶;

e)移除胶带;

f)用手指及肥皂水对接缝边缘的75n胶进行修整;

g)干燥至少7天,若业主无任何控制要求,2天后可进行盖板保护。

4关键点分析

4.1嵌缝系统材料的选择方面

75n+nujoint5380F嵌缝系统材料施工特点:适用于范围广(地面、墙面、顶面),工序复杂且耗时(75n材料分两层施工,且两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2~24h)。

4.2嵌缝系统材料的采购方面

由于75n胶为进口材料,有效期为1年,采购周期至少为3个月,材料进场供现场使用的时间最多为9个月,且此材料的施工对湿度也有要求;台山核电上半年主要以阴雨、潮湿的天气为主,大部分时间无法进行嵌缝材料的施工。所以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现场条件、施工进度和气候等因素进行材料的采购,上半年的时候尽量减少嵌缝材料的储备、防止材料过期。

由于nujoint5380F为固定宽度的材料,有时现场实际缝宽远大于nujoint5380F允许使用的偏差范围,且无法根据实际缝宽进行拼接施工,所以在材料采购时需考虑现场实际缝宽,根据现场实际缝宽进行材料的采购。

4.3嵌缝系统材料施工方面

4.3.1F活性胶材料

开封后未用完的F活性胶需用盖子盖好,做好密封工作可使用6个月,一般2天内可使用完。当第一次搅拌均匀后,几个小时之后使用铲子搅拌均匀即可,若隔天再用需重新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方可使用。

4.3.2nujoint5380F材料

采用与F活性胶相同编号的nujoint5380F材料进行施工。

针对位于墙和天花板的接缝,F活性胶涂抹于嵌缝材料与基面交接部位、嵌缝材料自由面和两段nujoint5380F材料之间;针对位于地面的接缝,F活性胶涂抹于嵌缝材料与基面交接部位和两段nujoint5380F材料之间。

为了完成线性接缝,nujoint5380F可切割成适合的长度;在nujoint5380F材料施工完,F活性胶聚合之前去除胶带;进行75n材料施工前至少干燥24h(具体干燥时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延长或缩短)。

4.3.375n材料

采用与F活性胶、nujoint5380F相同编号的75n胶材料进行施工;75n胶材料施工厚度的偏差范围为:0~20%的标准厚度。

4.3.4转交处施工的关键点

为保证转交处嵌缝的密封性能其水平缝和竖直缝交接部位的施工必须一次完成,不可划分施工段3。

5总结

综上所述嵌缝施工技术可使用范围广,可用于最大水压24m,最大缝宽150mm,ei120防火要求的接缝部位,但此技术材料,施工工艺的关键点较多,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应对现场施工多加管理,才能节约施工成本和控制施工质量。此技术也为其他核电大缝宽嵌缝施工提供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参考。

参考文献

[1]CCtG-2012epR核电嵌缝技术规范.

后备干部考核材料篇10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

干部人事档案是真实反映干部基本情况、工作经历和业绩的重要凭证,是考察和选用干部的重要参考,是解决干部疑难问题、规范干部管理的重要依据,是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真实、规范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本条件。

2006年,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通知》,对在全国开展干部档案审核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审核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并在审核过程中,逐页逐项核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内容和有关信息,保证材料完整、齐全、真实,保证信息准确无误。把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证明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整个组织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近年来,通过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全面开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缺失、信息不实、保管不善、管理落后等历史遗留的各类问题,澄清了一些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的轨道,成为服务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依托。

一、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主要内容

1、档案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档案内容是否客观、真实。

人事档案是一个人经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是历史地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重要依据,横观,是一个人所从事某项工作或某一阶段的真实记录,纵观,是对一个人一生经历与表现得全面记载,所以,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客观、真实是人事档案开发利用的根本保证。通过注重档案资源的“全”和“真”,能够客观反映干部成长历史和职业生涯变化轨迹,真实展现干部自身特点和个人品行,使组织人事等利用部门对档案信息依据感到可信、可靠。

2、档案材料手续是否完备。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手续的完备,是确保档案内容质量的重要方面。中央组织部颁布的《干部档案整理办法》指出,今后凡需归入档案但手续不完备的材料,均应先将手续补办完备才能归档。所以,人事档案所收存的每份材料都要完整,材料的时间、来源要清楚,有头有尾,不缺张少页,手续完备。在材料鉴别上要做到“取有据、舍有理”,严格把好“入口”关。

3、档案中有无错装、混装的材料;

人事档案是本人的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的客观反映,似是而非、失实的材料不允许归入人事档案或应从人事档案中剔除出去,必须杜绝张冠李戴、同名异人等情况,否则将会对干部本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错装混装材料的情况,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中属于“单项否决”项目,必须引起干部档案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心,以严密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卷档案。

  4、档案整理是否符合要求。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是档案建设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通过整理,便于档案材料的保管、利用和科学化管理。中组部《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要求,“整理干部档案,须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因此,为保证原始档案材料的完整齐全,保证新整理档案材料的规则规范,对每一卷档案在技术加工中都必须力求细节到位,争取做到“六细致,六保证”,即:材料拆起细致,保证不破坏、不损伤原材料;材料裁剪细致,保证对拆起的不合规格的材料合理裁剪,方便裱糊;材料加边包边细致,保证不压字,不压线,不损伤材料内容;材料压平细致,保证已裱好的材料平整不皱折;类标页标书写细致,保证材料整齐美观;目录填写打印细致,保证与材料内容完全相符,不错位。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炼、实用”的“十字”

二、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坚持的原则

1、服从组织人事工作需要的原则。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必须围绕组织人事工作开展,适应组织人事工作发展变化,满足组织人事工作实际需要。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都可能生成反映干部基本面貌和德、能、勤、绩、廉方面的材料,作为考察、识别、提高待遇、选用人才的重要依据,直接为人才的选拔任用工作服务。

2、注重审核档案内容的原则

干部人事档案内容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价值所在。做好档案审核工作,对提高干部档案工作的利用服务水平,切实发挥干部档案的作用,体现组织部门公道正派选好人用好人具有重要意义。齐全、完整、真实、规范的档案材料能够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干部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专业技能和工作实际情况。干部档案中缺少的主要材料必须补充收集归档。填写不规范、手续不完备的材料必须补充完善,加强材料的审核鉴别,保证内容真实完整。

3、严格要求与实际结合的原则

随着企业深化改革,不断重组改制和干部交流力度的不断加大,干部档案的动态化管理形式也越来越凸显,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要从尊重历史,注重实际出发,对审核出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主要材料和近期形成的材料,缺少的必须补齐,填写不规范、手续不完整的重新填写、补办手续。对缺失但年代久远,机构变化无从查找的或重新填写亦无意义的材料,可以说明情况,吸取教训。

4、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原则

干部人事档案是党和国家开展组织人事工作的基础,是人事部门选贤举能的一句。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必须是组织部门牵头,档案部门密切配合,档案材料生成部门积极参与,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重要意义

1、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需要。

组织人事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看绩效用干部,认真审查历史,强化现实考核,努力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把政治成熟、业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赖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担当重任。干部人事档案记载了干部的历史情况和现实表现,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有利于改进、完善和充实档案信息资源,增强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充分发挥档案在选人用人上的基本凭证和重要依据作用,在夯实组织人事基础工作,纠正选人用人不良风气等方面起到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2、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

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利用档案信息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分析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结构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企业人才资源的合理调配。同时干部人事档案的“三龄一历”等基础信息在落实干部个人待遇问题,维护企业稳定上有很强的权威性。稳定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开展干部档案审核可以将一些原先填写不实、不准的材料重新核对,防止因个人待遇等问题落实不清而诱发不稳定因素,维护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是人事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四次全国干部档案工作会议的召开,推进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为人事档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人事档案信息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第一信息,信息不全和信息不实的问题威胁着人事档案信息的整体权威性,挑战着人事档案的生存基础。通过开展档案审核,使得档案信息真实可靠,为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取得的成效

  1、统一思想,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认识有了新提高。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紧紧围绕干部人事工作的中心任务,不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通过审核工作,增强了意识,统一了标准,交流了经验,找到了差距,拓宽了思路,对高标准推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

  2、突出重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了新进展。

根据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各单位普遍采取发函联系、上门索取等多种形式,多层面、多渠道收集干部档案材料,进一步丰富档案内容,夯实管理基础,提高干部档案价值,为管理和选拔任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有力地促进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基本做到档案材料收集“全”、鉴别“细”、分类“准”、装订“齐”的要求。

  3、着眼服务,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有了新突破。

加强了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搭建人力资源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干部档案转递、材料收集等日常工作的计算机管理。依据《干部履历表》完成干部信息录入工作,逐步实现人员信息准确、快捷的浏览,为选拔任用干部、培养人才和薪酬福利等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五、努力构建提升干部档案管理水平的长效机制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开展促进了组织人事基础工作,但要从根本上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将审核成果贯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始终,努力构建长效机制。

1、坚持管理原则,理顺管理体制

人事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中组部《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指出:“干部档案管理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这是党管干部原则在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既是人事档案管理的原则,也是人事档案的管理体制。人事档案必须集中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统筹规划,这样有利于人事档案的建设,也为人事档案的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脱离了组织人事部门,将影响档案主渠道的畅通,成为“无源之水”。

2、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用制度规范管理,才能真正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促进全员档案管理意识的提高。强化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加强档案人员的管理考核,保证管理队伍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各级管档机构都必须建立健全并认真履行《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职责》和《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职责》,严格执行《人事档案保密制度》、《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制度》等八项制度,建立健全《人事档案接收台帐》、《人事档案转递台帐》等基础台帐,按照《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流程》、《人事档案查(借)阅规则流程》等工作流程规范操作,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做到了管理有序,有章可循

3、健全收集网络,增强管理合力

人事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必须依靠扎实细致的收集工作来实现。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形成涉及组织、人事、纪检、工会、安全等多部门多岗位,涉及面广,难度较大,收集鉴别工作细致繁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建立档案材料收集网络和工作联系制度,明确应移交的档案材料内容及责任人,健全责任体系,加强协调,增强管理合力。在材料收集上做到日常零星收集与定期集中收集相结合、递送与索要相结合、单位内部收集与单位外补充收集相结合,使各个环节有效衔接,保证收集材料的齐全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