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创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41:36

学生自主创业篇1

关键词自主创业创业教育

据了解,2004年全国毕业生达到280万人,至2004年9月份,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仅为73%。2005年全国毕业生则达到了338万人,毕业生总量的跳跃式增长,使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因此,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成为了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更是缓解就业压力新的重要的途径。

1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部分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尽管有国家和学校提供的政策等支持和扶持,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却难以令人乐观。

1.1自主创业参与者少,旁观者多

尽管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这样或那样的优惠条件,但是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仍不是很高。据华南某高校于2004年对5所重点高校1400名大学生做的一份调查显示,有74.57%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可是最终创业的却不足1%,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处于观望的状态。全国各地的高校情况基本上都是如此,2004届的广东高校毕业生约为13.028万人,选择自主创业的只有一两位同学;2004届的北京市高校毕业生中,也只有一名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条路。大学生仍然把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自主创业发展步伐缓慢。

1.2自主创业多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成功率低

大学生在校参加的自主创业计划大赛中,大多数项目都是关于高新技术的。一旦学生毕业脱离学校后,要凭个人之力创办高科技企业,却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因为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不愿意投资到学生创业的公司这样规模小、风险大的企业。所以,大多数毕业生在创业时选择了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小较容易操作的传统行业,如餐厅、咨询、零售等小而适合自己的行业。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先积累经验。人们对于大学生创业无疑是寄予厚望的,尽管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但目前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2004年6月搜狐网做了一份2004年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自主创业只有8.4%。在众多的创业者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华南某大学的一名毕业生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科技公司,由于经验不足,一年不到,就破产了。

2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自主创业之路并非畅通无阻,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时间,大学生还需突破能力经验、资金不足、社会观念阻碍等方面的瓶颈。

2.1创业大学生能力经验不足

(1)经验不足。首先,市场经验不足。许多学生在设计产品开发项目时并不了解市场上的需求,或者主观臆断市场需求,或者闷起头来一味地搞技术;他们通常难以得到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也就无从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这使得很多下大力气研制的产品找不到买家,错过了商业机会,甚至导致失败。其次,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常常使他们在刚开始创业时盲目乐观,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而对于创业过程中会遇到的失败却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一旦在创业中遇到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

(2)综合素质较弱。首先,缺乏管理、法律和风险投资知识。虽然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也学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但对于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税务、知识产权法等知识相对较为缺乏。他们创办的公司也大都组成了自己的管理团队,其成员里有时还有名校的mBa,但大多数公司的管理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其次,综合素质能力弱。一方面大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自觉性、坚毅性、自制力和勇敢、果断等不够彻底。另一方面实践能力、开拓、组织领导、协调协作、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创业、创造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2.2缺乏创业环境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但是,大学生创业之路异常艰难,除了创业者本身条件的限制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创业环境。与外国成熟又完备的创业环境相比,我国现在的创业环境还不是很完善。在资金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创业教育与培训、商务环境等各个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特别是政府职能还未完全转变,政府官员服务意识不强。另外,传统社会观念阻碍也是创业环境不成熟的一种表现。我国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考上了大学就是跃过了“龙门”,大学毕业之后理所应当去政府部门做公务员,或者去大公司作“白领”。而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自己开办一个小的企业时,就会流言四起,认为是大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问题,找不到工作,所以才进行创业的。

2.3创业教育滞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10月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我国教育部也在1999年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但是高校却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其教学内容,大部分学校仍是停留在就业教育的阶段,很少有学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导致学生对国家在对学生创业方面的方针政策知之甚少,创业技能等方面知识和能力欠缺,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3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分析

3.1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大学生要想在毕业之后比较顺利的进行创业,就要在大学阶段树立创业理想,坚信创业理想能够实现,从而为这个理想的实现而不断的奋斗。高校需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让他们在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社会的需要,积累创业经验,逐渐形成自主创业意识。其次,要塑造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创业活动是一项面临严峻挑战和压力的创造性事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心理好的人,情绪稳定、性格开朗、人际关系协调、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事业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得以有效发挥,并善于根据新形势适当地调控自己的身心状态。最后,要培养创业所必需的综合素质能力。创业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它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创业者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另外,还必须培养一些独特的创业素质,包括自立、自强、进取、意志、创新等,在思想上的独立思考;在行动上独立展示自我、主宰自己的事途。再者,还需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包括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组织领导、协调协作和沟通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3.2加强自主创业教育

首先,高等院校应该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主要针对创业基础、实务知识和创业选择的培训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创业。现在自主创业主要是靠少数学生的自我摸索,还有一定盲目性。高等院校应该开设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以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技能以及正确的选择创业项目,从而减少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盲目性。其次,高等院校要积极开展创业计划大赛获组织学生创业实践,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最后,针对创业意向进行个性化辅导与开业跟踪扶持。高校通过过程辅导和政府、社会扶持等一条龙服务,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相关难题,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3.3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目前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配套措施、规章制度还没有健全或者落实,这就要求国家制定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需改善创业环境,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优化创业环境,指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一方面要开辟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金融支持。自主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往往是资金的缺乏,毕业生跨出校门进行自主创业时他们根本没有任何资金积累,这就需要政府开辟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部门加强服务意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之门。要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进而形成全社会都来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氛围。再者,政府、社会和学校的指导、支持和保护等一条龙服务应贯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积极有效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3.4要转变社会观念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帮助。因此我们要打破那些认为“学而优则仕”、去大公司、政府机关才是找了一份好工作的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尤其是大学生的父母应当敢于放手让他们去实践、去探索,在创业过程中,父母要关心他们的创业,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社会还必须提供一定的社会舆论导向,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向社会广泛宣传,给予大学生舆论上的支持。在创业者遇到暂时的挫折时,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

参考文献

1叶育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反思[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3)

学生自主创业篇2

从1999年武汉大学生李玲玲成为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第一人到如今,已经有近10年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业者出现在我们身边,大学生创业,已经不再作为一个名词而存在,真实的人物,多彩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活力。通过这些已经创业的大学生们,我们尝试着勾勒青岛大学生创业的群体与现状,探寻大学生的创业之路。2007,对于青岛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创业元年。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创业者在我们身边涌现出来,他们有的来自青岛的高校,有的则是青岛本地人。而他们所涉及的行业,更是五花八门。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学生创业的群体正在崛起,这些"80后"的创业者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高玉龙、李超,创立青岛十年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林小平,创立U+瑜伽馆;唐崇云、张永涛,创立青岛城市在线;聂名勇,创立青岛新领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肖一阳、杨专,创立青岛科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些人,都在2007年前后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将自己的身份,从学生转变为商人,他们,代表着当代大学生关于创业的理想。2006年7月,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2%的被调查者有创业意愿。2007年来自上海的一份调查报告则显示,怀有创业梦想的学生比例超过七成。来自青岛理工大学的一份调查也显示,有93.1%的在校学生认同"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体验"。虽然青岛的大学生创业者谈不上多,但他们从开始出现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们无法对这些人的创业范围进行归类总结,他们有的是结合自己的专业--像高玉龙、李超等人,有的则与自己的专业无关,像创办瑜伽馆的林小平。"对于创业,如今青年人的定义还是比较宽泛和多元的。"青岛理工大学学生处处长沈文青告诉记者,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不管是"几个人合伙开个小公司"、"经营一家it公司"、"摆摊卖东西"、"开一家小饭馆"、还是"在网络上开一家商铺"都算是创业。"在刚上大一的时候,读过一本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书,上面讲了几个清华大学生创业的故事,我备受鼓舞,就决心以后一定创办自己的公司。"因为自己的创业经历,被评为2007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聂名勇说。他和记者谈到自己的创业时表示,现在社会的整体环境还是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自己作为一名在校生,注册了公司,有人质疑也有很多人鼓励,"有些人认为我创业现在还不成熟,从经验、资金和精力来说,都不适合创业。但也有很多人鼓励我,支持,赞同我创业,认为年轻人应该闯闯。"像聂名勇一样,肖一阳和杨专凭借他们在大学里学到的网络技术和打工做网页挣来的收入,毕业后的第二个月,就创建了青岛科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肖一阳说,他父母都希望他有一个安定的工作,毕业创业艰难,家里也没有经商的亲友,"安逸不是我们想要的,只有不断的挑战、不断的前进才是我们的归宿。"肖一阳说。随着公司的成立和一个又一个业绩的取得,现在肖一阳的父母已经从最开始的反对转变为支持,家里为了支持肖一阳,也对公司的发展进行了投入。比起他们,高玉龙和李超更要幸运一些,从设想开网吧到卖藏饰品,到最后干自己的老本行--设计。他们一路上都有师长和好心人的帮助。给自己干,两人说那是一种自主掌握自己生活的感觉,高玉龙和李超说,他们喜欢这种感觉,每天虽然很忙碌,但感觉非常充实。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李东认为,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原因有很多,但是毫无例外的是他们的创业目的都指向了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他们的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里面,主要包括通过创业创造财富、通过创业干一番事业、通过创业完成自己的社会使命、通过创业贡献社会。他们都想拥有一个壮丽的人生。"

学生自主创业篇3

而作为大部分并没有那么优秀的学生,他们认为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只是校领导的工作,将创业问题看做研究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问题,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屑态度,这样只会将自己挡在自主创业问题的大门之外,更有胜者,一部分的师生把创业视作天方夜谭高不可攀,故而在面对创业问题之时,总是裹足不前,迈不开步子。这样就使创业问题中最为核心的一个部分———创业人群与该问题脱节了。近年来,创业教育的问题已逐渐受到许多高校的重视,在学生毕业前对其安排短期的创业意识教育,准确来说,这种临门抱佛脚式的意识教育是有一定效果的,能够满足毕业学子一部分的需求。但是,创业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创业需求、创业积极性、对创业领域的兴趣以及勇于冒险的精神等才是创业过程中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把创业教育当成是“企业家速成教育”,由此反映出高校创业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倾向。

2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机制建设中的缺位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业环境的营造上。创业环境是政府和社会为创业者的创业过程始终创建的一个公共大平台,其外延包括一切影响创业过程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创业环境的作用就在于对创业的支持、鼓励、服务和保护,创业环境的改善对大学生创业的始终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助力作用。对我国的任何一个地方政府而言,其首要任务都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由于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必然会与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良性的互助关系,同时政府目标的多样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下,地方政府存在经济增长、反腐倡廉、民生问题、城市规划与发展等可能存在相互矛盾的多重目标,如果政府在面对这些矛盾时出现取舍偏差的问题,官员的目标不是为了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追求一己私利,、,将资源分配给自己的政治支持者,或者与一些企业发生利益关系,不能为民间提供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此时,政府对创业的促进作用将无法付诸实践因而无法惠及于民。由于目前我国主要的创业大军之中,大学生还无法占到一席之地,地方政府的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大学生创业并没有明文规定的优惠政策和特殊扶持,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这也成为了阻碍大学生创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3大学生创业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社会关系40.4%的受访者表示在自己的创业过程中也遇到过缺乏社会关系的困难。社会关系网络中,成分十分复杂,关系的规模庞大,关系网成员来往频率高,交流以事务往来和物质往来为多,甚少进行情感交流;相反,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则相对成分更为单一,关系的规模也比较小,事务往来和物质往来稀疏,多以情感交流为主。所以大学生创业能力在社会上相对而言缺乏社会认同,这就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陷入出现问题也无处求助的境地。(2)缺乏人才和核心技术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内部员工多以在校生和刚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为主,这部分人群有一个共有的特点,就是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经验相当匮乏。往往这样的年轻企业难以吸引在同一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能人加入。此外,掌握核心技术和适时对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也是企业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竞争型社会中寻得一席之地的重要法宝。如果企业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力和改革创新能力,只是依附于其他有实力的企业之上,那么其社会竞争力将直线下降,这也是目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容易忽略同时也十分重要的问题。(3)缺乏好的创业方向,开拓市场困难大学生生活圈往往局限于校园内,眼界有待拓宽,对市场缺乏敏感度,不能及时把握市场的变化,以至于对创业项目缺乏驾驭能力,尤其当社会有效资源相对匮乏时,随之而来的将是市场开拓困难、销售渠道狭窄等一系列困难。(4)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调查中显示,9%的创业者表示团队缺乏合作精神,很多创业者在创业的同时还在考虑其它的发展方向,这表明刚毕业和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另外由于缺乏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将企业运营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和突发的一系列问题很好地解决,从而使企业陷入困境,导致运营效率大大折扣。

4总结

学生自主创业篇4

一、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性

1.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首先可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其次,成功创业的大学生需要扩大经营规模,无形中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直接解决了其他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成功的创业实例必然会带给社会更多的正能量,让更多的大学生看到自主创业的希望,极大地鼓舞人心,最终提高自主创业的比例。2.自主创业可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项目一般与自己的专业紧紧联系,因而创业方向偏向于科技开发,服务产业。例如,理工科的优秀学生一般会选择科技类产品研发为自主创业项目,学习经贸类的学生对市场的经济分析能力较高,一般将餐饮行业作为创业项目。不论是哪一类领域,成功的企业就意味着吸纳资金和优秀人员,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3.自主创业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社会是否安定,人心是否团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市场经济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绝大多数人群的日常需求。我国政府大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难的社会问题,目的就是减少社会上无业人员的数量,提高公民收入,减轻公民的生活压力,化解社会矛盾,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4.自主创业可将科技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近几年,我国各高校每年在科研经费上的支出比例逐步提高,科研成果也日益增多,然而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率不佳,仅有很少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科技的转化率,优秀大学生可通过自主创业,发挥个人专业技能,将科技产品市场化,从而产生经济效益。

二、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现状

为缓解就业形势,考虑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艰难性,为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更多高校学生冲破就业障碍,积极创业,从而提升全民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更高的人生理想,构建和谐社会。然而,我国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北方高校学生的创业失败率比南方高校大学生要高,具体情况如下。第一,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大多数人在创业初期虽有成功的小苗头,创业中期却困难重重,公司收入赤字严重,最后以破产告终。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本人的能力欠佳,踏入社会时间太短,社会经验不足,无法掌握市场经济的变动,只凭借满腔抱负来维持企业的经营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失败是早晚的事。第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项目过于单一,科技水平含量低于社会标准水平,既限制了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充分发挥,又无法与社会上相关企业形成公平竞争。有些大学生虽有过硬的专业技能,项目的含金量也不低,然而却因为所持资金严重匮乏,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商,因而不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导致破产。

三、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建议

第一,各高校应积极开展培训活动,促进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相对匮乏,对创业所需的各项能力还远远不足,因此学校应在创业方面加大教育力度,从构建创业思路起步,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逐步了解投资和经费预算等工作,最终完成创业计划书,从而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第二,改变人群传统观念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关键。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学生是知识分子,应该从事铁饭碗的工作,如公务员;就学生本身而言,毕业后就业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不能准确定位自我,对工作的期望值太高,甚至对个体户存在偏见。因此,老师、家长、学生应改变传统观念,对各行各业应一视同仁,鼓励大学生抛开顾忌,大胆创业。

四、结语

学生自主创业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学习创业自主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37-01

前言

不断完善的社会体制,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无一不为大学生创业孕育着机会。顺应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创业也成为全世界瞩目的话题。但是机会本身也孕育着挑战,如何在这创业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除了自身具备的有利条件,充足的资金支持,还需要创业者的不懈努力。

一、学习创业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

值得肯定的是,大学生创业作为一种时代的产物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让这些读了16年书的年轻人终于走出校园,亲密的接触社会。创业的特殊要求,让选择创业的学生比普通就业的学生更快的接触市场、开拓视野、适应社会。

顺应时代的需要,很多高校都纷纷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这对于打算创业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当然也意外地开启了很多原本没有打算创业的学生对创业的新认知。即将创业的大学生也会在创业教育课上得到相应的经验教训指导,让他们开始创业之后少走一些弯路。另外,专业老师的教学会在择业、方法上进行相应的指导,这都是大学生在创业之前需要掌握的常识问题。认真学学生创业教育课,会对之后的创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实践出真知,大学生创业之前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很重要。抱着学习的态度首先深入选择的行业进行考察,这个过程可以实践并及时修补自己对此行业的认知,积累一定的经验和人脉,为自己之后的创业增加必胜的砝码。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要打持久战

创业不是一时冲动的产物,而是经过深思熟虑、透彻学习、实践总结之后依然坚定的选择。所以,大学生自主创业首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在这个过程里,经受住挑战和考验,不怕苦不怕累,不轻易认输,必须有这样的信念才能开始一段成功的创业。

首先,创业者要树立可达的创业目标,因为有目标才能有努力的方向。目标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考察和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创业成功。目标可以分阶段制定,这样有利于根据事态发展和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目标,走科学化发展的道路。

其次,创业要明确投资及收益的归属权。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很多大学生开始创业都选择与自己的同学合作,开始的时候不分你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是创业发展到后期因为收益分配不均导致的创业失败屡屡皆是,所以在创业之前就应该明确投资和收益的归属权,签署有法律保障的合约,对以后的事业发展是最好的保障。如果创业是股份制,就要明确之后收益按怎样的比例分配。如果是单人出资筹备,也要明确给他人的收益规定,不要因为暂时的人情关系影响了自己的判断,以大局为重。

第三,大学生创业要善于借助外力。当下国家和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大学生创业贷款,减免税收等,大学生要积极利用,帮助自己创业。创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对于白手起家的大学生来说是最大的困难。有的学生可以得到家庭的支持,无疑是条捷径,但是更多的人则需要自己筹备,这样大学生创业贷款就是救命稻草,大学生要在创业之前做出详细的规划,书写详细的策划书,以便顺利申请贷款。另外,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开展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再加上省级教育教学质量工程专项资金的资助,每年有大约50项左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我校开展,每项获得总资助金额从5000~7000不等。同时,学校还为各项目组提供设备、场地和专业教师的指导。

第四,创业也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与创业者的个人认知、性格特点、自身意志等都密不可分。但是仅靠先天的条件远远不够,后天的不断学习决定着日后企业的发展。创业之前应该明确,失败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所以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另外,所谓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大学生要适当自信,避免自负。在创业过程中,对行业的研究、国家的政策都要不断深入了解,不能一味地埋头苦干而忽略了大环境的变化。

第五,团队协作必不可少。创业需要一个团队,团队的合作是对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最好的挑战和学习机会,如何增进彼此了解,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是每一个创业者首先要学习的一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与合作伙伴以及下属员工梳理好关系,友好地善待每一个人,是每一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的素质。

三、结语

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之后一种更高层次的就业方式,这也意味着时代的进步,因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结果无疑是在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企业家。所以,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这个时代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吉.高校大学生创业模式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

年22期.

学生自主创业篇6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不仅能改善就业结构,还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大学生作为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群体,虽有较高的热情和创业的潜能,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创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发展趋势,为今后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就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G47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18-02

一、前言

当下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深化,受高校扩大招生、社会金融危机、人口老龄化等相关因素影响,从而导致毕业后的大学生的就业率在不断地降低,就业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自主创业这一道路成为很多高校毕业生的首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创业变得可行,它对创业资金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现今的大学生也都接受过专业的网络教育,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储备,重点是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他们也十分清楚网络的市场现状和消费者需求。总而言之,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创业已成为一条较为方便可行的自主创业道路。且根据我国第一份《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显示,支持和认可网络创业的大学生已达到97.62%,对网络创业充满向往的大学生比例也高达68.78%。1999年,第一个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企业“成都亚虎”诞生,这就表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互联网这条创业道路,这一事实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网络创业的可行性。

二、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的含义

网络自主创业就是利用现代的网络计算机技术,来创造具有“更多价值”事物的一个过程。作为一个网络自主创业者,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并付出较大的努力与毅力,而且还需要承担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但网络自主创业也可以为创业者带来相应的回报,工作时间自由以及能获取个人满足等。

三、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目的与意义

1.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如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高校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各行业所空缺岗位的需求却远远低于毕业生的数量。所以,在未来发展的很长时期内,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将会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就是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一个人的创业能力体现在其创业、实践过程中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各个方面。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拥有极强的创业能力,社会的就业压力不但不会因此加大,还能增加社会就业的岗位,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所以,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在社会立足与发展的手段之一。

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网络自主创业占创业的比重在与日俱增。网络经济已然成为时代的宠儿,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激发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许多人的创业激情。

2.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实现致富梦想

因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不断地改变,随之形成的便是一个鼓励创业、保护创业、崇拜创业的大环境。市场逐步取代了原有的政府包揽就业和创业这一形式,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同时政府出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政策,更调动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然而,创业作为一项事业,它是复杂且具有创造性的,除需要拥有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经验以外,更需要的是长期坚守和不断创新。

网络创业门槛较低,通常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网络创业的个体户。是指由于没有太多的资金,而采用自我雇佣和自负盈亏的方式。另一种是企业类型。其具有雄厚的资金和大量的员工。在进行网络创业时,多数大学生属于第一个层次。他们对资金、经验等方面没有过多的要求和局限,一台服务器和一个数据库足以解决问题,唯一条件就是要热爱网络创业,这样就完全可以开设网络公司或者自己经营网站开始赚钱了。因此,当今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的发展趋势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相同条件下,小企业所创造的就业机会相当于大企业的四倍,小企业占国家总企业比例的99.5%,其中就业劳动者比例占到65%~80%。然而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所占总体企业的比例较小,因此,想要促使中小企业快速发展,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便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w络创业的优势在于它的多元化。当下的网络创业环境处在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的校园中,而校园作为产业革命和技术传播的发源地,恰好造就了这一多元化趋向。它拥有灵活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方式。从经营方式上来看,大学生的网络活动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网上开店、网上自由职业和创办网站等。由于网上创业自主性较强,时间又很灵活,工作地点也不受任何限制,这些都使大学生网络创业多样性的特征得以充分的体现。

四、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趋势

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现如今并不稀奇,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微信中看到同学们销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新兴网络为有着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提供了创业平台。有一个叫“发现吧”的平台,这个平台由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女孩子创建,它坐落在上海五角场复旦创业园。她们通过直播平台海选主播后,为每一位主播建立属于自己的店铺,并为她们提供货源渠道和服务指导。现在传播最快速并且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渠道就是网络,无论是网红还是微商都是大家可以选择的一种创业方式。网购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购物方式,购物app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大学生可以转变观念,做一个网店店主经营自己的店铺,可以在学习的同时,提前适应这个网络社会。在大学生网络就业趋势中,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网络营销课程,借此培养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新思路、新观念。

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自愿加入网络创业大军的队伍中,越来越多有发展空间和拓展价值的网络项目被发掘,在不远的将来,网络将成为社会各阶层人士就业创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的风险及其规避方法

1.大学生自身规避

(1)大学生应明确自身创业目标。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其自身主要职责就是学习。学习才是大学生活的主要任务,不能因为其他事情而耽误学业。大学生经营网店的目的是更好地积累社会经验,为以后适应社会环境打下基础,为将来的自主创业做好铺垫。因此,大学生开网店主要是为了积累经验,所以主要目的是赢得信誉,而不是唯利是图。

(2)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项目选择要合理。如今的网络市场早已成为全球市场中重要的一部分,且日趋成熟,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网络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如果没有选择好合适的自主创业项目,就会输在竞争的浪潮中。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是个案,在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中屡见不鲜。

大学生拥有满腔的激情与热情,同时因为年轻,也缺少相关的社会经验,所以在选择项目上往往比较理想化,不考虑实际并且比较盲目,特别是在项目开展之前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详尽的市场调研。因此,大学生在开始创业前,一定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探究与了解,且要明确自己所要经营项目的优势和劣势,尽量扬长避短,将优势潜力发挥到最大。

2.学校、政府及相关组织扶持方法与建议

(1)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教育。各个高校对大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以外的一种延伸便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思维,它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更好地培养了相关的意识、思维、素质和能力。各大高校之所以对大学生的基本创业教育高度重视,是由于他们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和输出大批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第一,高校应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大学生正确认识、了解网络创业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风险规避措施。第二,高校应加快对网络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大学生拓宽自主创业知识面。可以邀请一些网络自主创业的成功人士或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为大w生们举办网络自主创业讲座。第三,高校应举行相应的网络自主创业竞赛活动,也可以通过与商业网站的联合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借此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的技能,并为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创业提供一个良好可靠的基础保障。不过,大学生创业者由于刚走出校园,因此在人员的管理方面可能出现经验不足等情况,这往往会导致大学毕业生网络创业的团队缺乏相应的凝聚力,从而阻碍网络创业的发展。就此种情况而言,大学生网络创业者应当加强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高校也应当就这一方面进行有效的创业教育,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团队管理技巧。

(2)为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制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高效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现今时代网络经济在我国呈高速发展态势,但其发展的历史时间是有限的,所以相关的立法工作较为迟缓和不完善,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各行业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因此,国家应高度重视并建立健全现代网络环境中有关各行业交易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此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也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3)为大学生营造网络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大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这就需要大学生的父母及各大高校正确认识、理解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创业行为,摒弃“自己创业不如公司就业”“现今网络创业是虚拟的,不如现实可靠”等主观狭隘的思想观念。社会各界不但要认识到网络自主创业是一种正当的就业形式,而且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选择,并给予充分的理解、鼓励与支持,为其进行网络自主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六、结束语

网络自主创业不仅成为当代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形式,还在大学生就业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大学毕业生将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创业主力军,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这一新兴产业的成长道路还需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呵护。因此,政府要在政策方面对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提供支持,学校的高等教育也要适应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这一客观需求,积极转换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大学生自身也需进行自我提升,不断积累就业经验,提高就业能力,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王菲.大学生就业差异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侯普光,敬春菊.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创业项目实证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2(02).

[3]史国君.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的Swot分析[J].现代营销,2014(02).

[4]钱玺.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

[5]何喜刚.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问题与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11(04).

[6]叶静.德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

学生自主创业篇7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困境;对策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不断加大,加上受到国内外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关乎很多家庭的切身利益。自主创业是我国大学毕业生一种新的就业形势,鼓励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利于缓解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高专毕业生相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缺乏竞争力,通过自主创业,可以忽略高职高专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因此,研究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问题,找寻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了。

一、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原因

1、主观原因

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自主创业是体现开拓性,体现创新创造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是减轻就业压力的可行之路。高职大学毕业生是处于最具创造力的生理阶段,再加上受过正规教育的熏陶,创业动力最足,创新意识最强。现阶段高职生与本科生相比,社会竞争力较弱,随着人才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社会上存在“用人高消费”现象,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渠道少,可以选择面窄,对于很多人而言,自主创业之路是这些人的无奈之举。[1]

2、客观原因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使得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数量骤增,就业供需失衡,使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倍增。2016年,我国将迎来更加严峻的就业高峰期,高职毕业生站在风口浪尖,应及早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和观念,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

二、当前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情况调查及分析

1、对创业的认知与态度的调查

受区域经济发展与自身条件限制,有占调查总人数的75.5%的高职生愿意、赞同大学生自主创业,有20%的人表示不反对大学生创业。显而易见,创业已深入人心,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对创业的态度是积极开放的。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学生自主创业的就业意识正逐步增强。

2、对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的看法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创业知识、创业政策知之甚少,远不能达到自主创业的需要,创业技能缺乏。大多数学生应充分利用在校期问不断充实提高,做好技能与素质方面的准备。大部分学生非常渴望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对创业教育非常认可和肯定的。但很多高校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三、提高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对策

1、转变观念,树立信心

现阶段应试教育对衡量学生能力高低具有决定作用,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最低层次,这些令高职学生心理落差较大,自信心备受打击,自卑感滋生。重塑高职学生的自信心将是培养自主创业意识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转变观念,弘扬创业精神。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先进创业人物,带动学生参与创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更多的高职学生及家长认可自主创业这一就业方式。

2、培养创业意识,增强创新精神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造精神,是激发大学生创业潜能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深刻领会创新对于创业的重要意义,提高创业创新能力,激发创业激情,培养创业意识。当代大学生富有激情、精力充沛、敢于冒险,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为创业做好了准备条件。大学生要想成功创业,做到早规划,早准备,早动手。国家要引导具备优秀创业特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增强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激活他们的创业创新潜能,让其及早播下创业种子。

3、参与创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很少主动联系企业,在创业教育过程中缺乏企业和社会的参与,运行模式较封闭,创新能力薄弱,使得创业教育缺乏有效性、真实性、针对性。创业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建议学校加强同地方企业的合作,有效利用校企合作模式,把企业家和创业资源引起来,着力推行“体验式创业”,让学生亲自去经营小企业,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亲身体验创业全过程。[2]建议高职院校举办各种创业计划竞赛,将各种创业竞赛活动日常化,并建立与之配套的评估和激励机制,达到增强学生创业信心和能力的目的。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要开展创业教育,取决于创业指导老师的素质,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育的教师要具有较高理论造诣又有相关创业经历。高职院校要通过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对创业教育师资进行培养,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开展丰富多彩的案例教学,让学生获得有实用价值的创业指导。

5、建立创业基地,搭建创业平台

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走出课堂到实践中来,通过真实的创业实践才能打造更加有竞争力的创业与创新精神。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对创业进行模拟演练。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内创业基地建设,努力拓展高职学生进行创业的实践活动空间,吸引更多高职高专学生创业。[3]配备创业导师专业跟踪扶持,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松.高职大学生自主创业及对策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06).

[2]李建明,张元婕.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5(11).

学生自主创业篇8

【关键词】高职院;自主创业;创业环境;创业教育

据统计,2011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达到660万人,其中江苏省就占到50万左右,至2012年6月份,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仅为83%,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87%左右。毕业生总量的跳跃式增长,使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因此,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就成为了高职院校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更是缓解就业压力新的重要的途径。

一、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就是高职院校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部分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尽管有国家和学校提供的政策等支持和扶持,但是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却难以令人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自主创业参与者少,旁观者多

尽管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都对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这样或那样的优惠条件,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的热情仍不是很高。据笔者通过问卷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有74.57%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可是最终创业的却不足1%,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处于观望的状态。通过走访、调研,江苏省内的高职院校情况基本上都是如此,高职院校学生仍然把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自主创业发展步伐缓慢。

2.自主创业多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成功率低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参加的自主创业计划大赛中,大多数项目都是关于高新技术的。一旦学生毕业脱离学校后,要凭个人之力创办高科技企业,却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因为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不愿意投资到学生创业的公司这样规模小、风险大的企业。所以,大多数毕业生在创业时选择了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小较容易操作的传统行业,如快递、餐饮、租借、咨询、零售等小而适合自己的行业。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先积累经验。人们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无疑是寄予厚望的,尽管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引导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但目前选择自主创业的高职院校学生并不多,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2012年6月笔者做了一份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自主创业只有5.4%。而在众多的自主创业者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某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科技服务公司,由于经验不足,一年不到,就破产了。

二、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之路并非畅通无阻,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时间,高职院校学生还需突破能力经验、资金不足、社会观念阻碍等方面的瓶颈。

1.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和经验不足

(1)经验不足。首先,市场经验不足。许多学生在设计产品开发项目时并不了解市场上的需求,或者主观臆断市场需求,或者闷起头来一味地搞技术;他们通常难以得到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也就无从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这使得很多下大力气研制的产品找不到买家,错过了商业机会,甚至导致失败。其次,社会经验不足。高职院校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常常使他们在刚开始创业时盲目乐观,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而对于创业过程中会遇到的失败却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一旦在创业中遇到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

(2)综合素质较弱。首先,缺乏管理、法律和风险投资知识。虽然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也学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但对于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税务、知识产权法等知识相对较为缺乏。他们创办的公司也大都组成了自己的管理团队,但大多数公司的管理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其次,综合素质能力弱。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自觉性、坚毅性、自制力和勇敢、果断等不够彻底。另一方面实践能力、开拓、组织领导、协调协作、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创业、创造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2.缺乏有针对性的创业环境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之路异常艰难,除了创业者本身条件的限制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缺乏一个整体有序、有针对性的创业环境。与外国成熟又完备的创业环境相比,我国现在的创业环境还不是很完善。在社会关注、资金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创业教育与培训、商务环境甚至家庭支持等各个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特别是政府职能还未完全转变,政府官员服务意识不强。另外,传统社会观念阻碍也是创业环境不成熟的一种表现。我国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考上了大学就是跃过了“龙门”,毕业之后理所应当去政府部门做公务员,或者去大公司作“白领”。而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之后自己开办一个创业企业时,就会流言四起,认为是高职院校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问题,找不到工作,所以才进行创业的。

学生自主创业篇9

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比2013届(2.3%)高0.6个百分点,比2012届(2.0%)高0.9个百分点。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创业比例为2.0%,比上届(1.2%)高了0.8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创业比例为3.8%,比上届(3.3%)高了0.5个百分点。从近三届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持续和较大的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59.4万)估算,2014届大学生中约有19.1万人选择了创业。

2014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2.5%)。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和中原区域经济体(均为4.6%)。

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销售职业类(本科16.3%,高职高专19.9%);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的前两位行业是教育业(13.0%)和零售商业(11.1%),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的前两位行业是零售商业(14.2%)和建筑业(8.2%)。

其实,就业困难不是创业最主要的原因。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动因是“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或者“有好的创业项目”等,其中属于机会型创业的毕业生占创业总体的85%,培养创业意识是提升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

由于政府给予的创业资助一直在2%以下,因此,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国家应将资金资助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数据显示,2014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本科80%,高职高专78%),而来自政府资助(本科、高职高专均为2%)、商业性风险投资(本科2%,高职高专1%)的比例均较小。

在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下,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始显现。2014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的创新能力掌握水平(54%)比2013届(53%)、2012届(50%)略有提升。

报告还分析了2010届、2011届、2012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的情况。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逐年增加,2011届三年后自主创业比例(总体5.5%,本科3.3%,高职高专7.7%)比2010届(总体4.1%,本科2.2%,高职高专6.0%)提升2.2%个百分比。另有近半数半年后创业者三年内退出创业。

调查显示,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1.6%的人自主创业(本科1.0%,高职高专2.2%),三年后有5.5%的人自主创业(本科3.3%,高职高专7.7%),与毕业半年后相比提升了3.9个百分比,其中本科毕业生比例上升了2.3个百分比,高职高专毕业生比例上升了5.5个百分比。充分说明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坚持创业的群体持续增加。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创业的人群,三年后仍坚持创业的比例为47.5%,与上届(43.3%)相比有所上升。其中本科有44.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比2010届(41.1%)增长了3.7个百分点;有49.6%的人退出创业,选择了受雇全职工作,比2010届(53.4%)减少了3.8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有48.9%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比2010届(42.6%)增长了6.3个百分点;有42.7%的人退出创业,选择了受雇全职工作,比2010届(50.3%)减少了7.6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创业具有持续性,所以评价和扶持大学毕业生创业不能只着眼于毕业时。

2011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9040元,比2010届该指标(8424元)高7%,比2011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6155元)高47%。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7292元,比2010届该指标(6651元)高10%,比2011届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4812元)高52%。

学生自主创业篇10

1.1资金不足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最大障碍。由上表可以看出,“一定的资金保障”排在首位;调查中可以发现,70.06%的同学认为资金不足是自主创业的最大障碍,且68.5%的同学会担心创业计划过于理想化而难以承担失败带来的后果。这表明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中所考虑的最多问题是创业资金问题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问题。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资金是他们创业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也是政府和学校在帮助或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应该多加考虑的问题。1.2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个人素质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五成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素质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专业知识与技能和沟通协调能力也被同学们较看重,占较大比例;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仅占20.38%,所占比例最小,并不被广大同学看作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由此可以说明,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中,希望自身的能力能得到更多的实践性锻炼机会,注重实践经验,从中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1.3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个人能力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五成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素质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专业知识与技能和沟通协调能力也被同学们较看重,占较大比例;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仅占20.38%,所占比例最小,并不被广大同学看作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由此可以说明,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中,希望自身的能力能得到更多的实践性锻炼机会,注重实践经验,从中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1.4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个人能力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自主创业最注重的是沟通交际能力,其次是组织策划能力。同时,市场观察力和人际关系网络也被大多数同学所认可,而团队合作能力并不被广大同学看作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由此可以说明,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中,对自身的能力要求越来越严格,努力提升自身的各方面创业能力。

二、大学生创业知识现状

2.1学校创业教育基本开展情况。从被调查的所有大学生了解到,对于学校开展的就业创业培训课,仅有108人(34.39%)参加过;而从未参加过的同学也有102人(32.48%);社会实践活动仅72人(22.93%)参加;学生干部活动、创业知识讲座、各类创业竞赛所参加的人数比例分别为:32人(10.19%)、34人(10.83%)、24人(7.6%)。通过统计结果可以说明: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指导与学生的需求是有一定差距的。2.2学生对创业政策的了解情况。在调查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相关支持及优惠政策的了解情况时,仅12人(3.8%)是相当了解的;60人(19.11%)完全不了解;但大部分同学还是对相关支持与政策表示听说过一些,了解一点点的,占77.07%(242人)。这其中,大四的学生对政策的了解情况占较大比例,而低年级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由此可以说明:国家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支持与优惠政策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但更力求传播范围更广更细,同时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在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指导时把国家相关创业政策作为课堂的重点,使学生对整体的创业环境及政策有个更全面熟悉的了解。2.3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创业信息资源的看法。通过调查学生对于学校提供的创业信息资源程度如何了解到,有54.14%的人认为一般,有13.36%的人认为较多,仅有2.5%的人认为很多,而还有29.94%的人认为几乎没有。由此可以说明: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创业信息资源与学生的需求程度是有差距的,学生并不完全满足于现有的信息资源。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还需给予更多的信息资源,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2.4学生对自身创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满意程度。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自身创业知识程度持不满意状态,仅2.5%的极少数人持满意态度。从结果得知,大学生目前对自身创业知识需求并未达到自己心中的满意程度和期望值。

三、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前景展望

3.1大学生对未来创业压力大,缺乏自信。由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于未来的创业道路是有压力的;24.2%的人感觉到迷茫;而只有5.1%的人感觉自信。由此可以看出:广大学生认为自主创业的道路是充满压力的,大部分人还缺乏一定的自信,对未来的方向还不很明确,迷茫中摸索着,也同样说明了自主创业道路的不易。3.2自主创业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上表可以看出:对于未来创业形势,大部分人认为比较困难,但是仍有机会。认为形式一片大好,成功可能性很高的人数最少,说明大学生对未来自主创业持严峻看法。

四、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存在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已是大众型阶段,社会对大学生需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伴随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一系列的变化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更严峻的现实,使大学生的创业观、创业取向和创业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大学生尤其是边远地区高校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从综合调查结果可以总结出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创业认知缺乏实践经验,创业认知过于简单,还未能深入了解自主创业的内涵和实质,尚未上升到自主创业的实践层面,缺少实践经验和指导,对创业缺少整体的规划。二是资金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大的瓶颈,且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的首要因素。三是创业教育不足,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创业需求与学校提供的信息资源及学生对国家相关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四是大部分学生对自身现有的创业方面知识和技能都持不满意态度,且对未来创业前景表示压力大,大部分人面对创业形势缺乏自信心。2.2原因分析。一是塔里木大学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塔里木河畔阿拉尔市,矗立于南疆偏远的一所高校。地处边陲,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及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等这些原因,使得高校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伴随交通相对不便,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社会阅历较少,视野相对封闭,这些因素必然影响并制约着就业市场,限制人们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从调查结果中也可看出,有一部分同学甚至从未参加过任何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大部分人表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就是缺少相关工作或实践经验。二是受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单一,且仅为每年两次的春秋季招聘会,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的就业办。而阿拉尔市周边多为农牧团场,大多为农民,人才稀少,缺乏竞争压力,同国内发达地区甚至临近的阿克苏地区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致使学校收集社会需求信息的渠道狭窄、方法单一,能给学生提供的信息量相对其他高校而言较少。三是由于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政府、企业、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投入较少,对创业认知不够深入,还未形成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链条,对于阿拉尔市,所感受到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并不浓厚,甚至很缺乏,市场体系并不完善,市场开阔和商业运营还处在开发阶段,整个自主创业的市场还处在不成熟阶段。四是作为创业主体的大学生,因为周边缺少人才竞争环境,压力意识薄弱,缺少对社会、现状和自我的挑战精神,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其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有待提高,高校创业教育尚在探索起步阶段,创业的软硬件还在逐渐完善中,创业指导教师水平可能会参差不齐,大学生和学校应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五、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思考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