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雷锋观后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46:14

电影雷锋观后感篇1

  电影《雷锋》观后感

  星期四,我们学校播放了电影《雷锋》,使我学会了怎样想尽一切办法为人民服务。学到了雷锋叔叔热情地帮助人民群众,不留姓名,革命先辈的精神。电影主要讲了雷锋最为突出的五件为人民利益服务的事情。

  雷锋父亲雷明亮,母亲张元潢,哥哥雷正德相继悲惨死去,年仅7岁的雷锋成了孤儿。看到这我的眼泪都快掉了下来。非常感人。

  指导员给雷锋做了一会的思想工作,使雷锋知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后来,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做事情:一次放假时,雷锋到建筑工地上义务帮工,他向看车的老大爷借了辆车,便忙碌地干了起来。如果用他的话说,这叫为社会发展添一份力。他还和一位义务工人比赛,装材料后,一声令下,两人飞奔向卸货点,最后,雷锋超过了他,第一个卸了货。一位老师还在广播里宣传,使全工地上的人都干劲十足。不到一天,工人们就完成了全部任务。在雷锋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雨,一位老奶奶带着孙女去女儿家。雷锋问她们去哪儿,她们说去左家庄。虽然那离得很远,可雷锋还是说:“我也去左家庄,我们顺路。”他帮老奶奶背着孙女,冒着大雨很快到了那里。雷锋擦完汗,连口水也没有喝,就悄悄地回到了部队。

  雷锋的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精神,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当别人有困难时,雷锋就挺身而出,慷慨解囊。

  我们要像雷锋叔叔一样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电影《雷锋》观后感

  《雷锋》——一部黑白电影。仿佛又回到了雷锋生活的年代。雷锋又回到了我们中间,雷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废寝忘食的学习。生活节俭,连一毛五分钱一瓶的汽水都舍不得喝,穿的袜子也是补了很多次舍不得买双新的,但闻知有地方发洪水是,却毫不犹疑的捐了100元。生病了,却把请假看病的时间用来在工地上义务劳动。晚上下起了大雨,还送一位老奶奶回家。雷锋做的好事真的数都数不清。

  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节俭的美德却丢失了,在80年代出生的孩子身上,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却越来越多。学习雷锋是至关重要的,发扬雷锋精神,以雷锋精神为榜样,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三月是一年一度的“学习雷锋活动月”。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全校每一个院系,每一个班级,乃至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开展并参加了各种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我们班于3月22组织观看了教育影片《雷锋》《上学路上》深入学习了雷锋精神。

  《雷锋》是为纪念雷锋同志拍摄的一部黑白老电影。其实,在我幼年时期就曾观看过这部片子。时隔多年,重温旧片,内心的感动与震撼更加强烈。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也常有人大谈“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谬论。然而,我认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乃至任何一个个体,都是需要一点精神力量的,这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雷锋的品质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特别是在当代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向雷锋同志学习更不应该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该确实做到实处。为人民服务并不是我们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大事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社会公德心和民族自心,尊敬老人,关心小孩,团结邻里……学习雷锋精神的行动是多样且易于实现的。

  电影《雷锋》观后感

  雷锋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他是40年代出生的人,和我们有着太远的距离。有一首关于他的歌曲,我们又是那样的熟悉:“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雷锋》这部电影,让我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不但知道雷锋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我还知道了它是一个助人为乐、热心肠的人。他那爱学习、勤俭节约的精神,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部电影中,雷锋小时候的故事,他父母双亡,孤身一人。有一天,雷锋去砍柴,砍完柴,由于那天下大雪,雷锋走得很慢,地主老婆在门口看见了,说砍的是她的柴,很生气,一把夺过斧头,把雷锋的手砍破了,流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再看看我们现在,独生子女一个个像个小皇帝,小公主。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父母却成了那无权无势的老奴才。我们哪里受了伤,父母便心疼的不得了,恨不得替我们承受。和雷锋比起来,我们不是要幸福的多吗?

电影雷锋观后感篇2

-----胡宇

为全面落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升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我们观看了《雷锋》、《郭明义》两部电影。这两部电影非常感人,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更应该学习许多这样的先进事迹,使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提高。

雷锋从小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是个孤儿,爸爸被日本鬼子打死了,哥哥是在资本家的工厂里累死的,弟弟是在妈妈的怀里饿死的,妈妈被地主逼死的,但是雷锋没有放弃,最终还是成了受人尊敬的名人,雷锋乐于助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雷锋是党的好孩子,他把国家当作自己的家,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常常读《选集》,写读书日记。他在日记中写到:“国家就像一部机器,我就好比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我愿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革命的螺丝钉。”后来雷锋不幸牺牲了,当时他才22岁。十分感动,亲笔提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大字,并号召大家向雷锋学习。部队指导员决定将雷锋所在的班就叫“雷锋班”。当今社会需要我们积极提倡学雷锋做好事,弘扬正气,和谐社会。我虽然年过半百,但我始终在向雷锋学习,像他那样做好事不留名,同事之间互相帮助,助人为乐,从小事做起,像郭明义那样,做当代的“活雷锋”。

电影雷锋观后感篇3

星期五上午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电影《雷锋》,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可是当我看完整部片子,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雷锋有着和我们现在截然不同的童年生活,遭遇了种种的不幸。雷锋幼年时妈妈被吊死,弟弟被活活饿死,哥哥被累死,爸爸被残忍地绞死,全家只剩下雷锋一人艰难度日。他遇到过关心、同情他的人,也遇到过欺负他的人,但他始终坚定一种信念,对生活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面对再大的困难永不言退,发誓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报效祖国。

雷锋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誓言,他不计得失地帮别人搬砖;看到战友有困难了,偷偷地以战友的名字往战友的家乡寄去20元钱;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主动帮助他们拿东西,送他们回家……,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细节,恰恰反映出了雷锋同志的高尚品德,他不是一朝一夕做好事,而是用他的短暂一生都在做好事,他不图回报,不图名利,用平凡的一生铸就了不平凡的精神。

电影雷锋观后感篇4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雷锋出生在湖南长沙郊外一个贫苦人家,他的小名叫庚伢子,哥哥叫再伢子。

就在雷锋四岁那年,日本飞机投下的炸弹炸毁了村子。乡亲们被困山上,父亲下山为乡亲们找吃的,不幸被鬼子抓住活活打死。出殡的路上,庚伢子拾起浸着父亲鲜血的稻种放进了包里,这个血的教训他永远不会忘记。

不久,哥哥到镇上的染坊学徒,被活活累死。母亲到地主家里干活,汉奸刘绍礼强奸了她,母亲悲痛万分,含辱自尽,留下雷锋孤苦一人,可狠心的地主还不放过他,遭到地主的毒打以后,雷锋又痛又饿昏了过去。

地下党员彭大叔救了他,又收留下孤儿庚伢子,并引导他参加革命,贴标语、打土豪、、消灭了汉奸刘绍礼。

电影雷锋观后感篇5

世界上有这样的一个人,尽全力为人民服务:背着孩子过泥路、给老大娘让座、每天给工地干重活,却从来都不留名......他经常提倡“钉子”精神,要学会钻劲与挤劲。他从来没上过战场,但人们却永远记住了他,他就是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

晚上,我观看了《雷锋》这部电影,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泪珠不断的流,雷锋的事迹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身于一个穷苦的家庭,雷锋的爸爸雷明亮被日本人毒打吐血身亡,雷锋的爷爷因地主要钱被活活气死,雷锋的妈妈受地主的欺凌自尽,最后,这家只剩下雷锋一人。是共产党帮助了他,因此,他长大后就报名参加了共产党,成为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想想我和他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别呀!我们每天吃着大鱼大肉,穿着新衣、新鞋,有时候还可以春游,看到山川、河流......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争做雷锋那样有道德人。

电影雷锋观后感篇6

  观看电影《雷锋》有感范文

  我还是一个学生,可用起钱来大手大脚,当我今天观看了电影《雷锋》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影片《雷锋》展现了雷锋叔叔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其中,有这样几个镜头尤为感人。

  一场篮球赛下来,战士们热得汗流浃背,许多人去买汽水喝,唯独雷锋捧起水壶喝凉开水。他说:“喝白开水一样解渴。”是雷锋小气吗?该花钱的时候,他却一点也不犹豫。当别人有困难时,雷锋就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战友王大力收到了一封家信,信中说他母亲病了,家里等着钱用。雷锋知道这事后,就用王大力的名义悄悄地寄去了20元钱。当人民有困难时,雷锋就挺身而出,慷慨解囊。辽阳市遭受了洪水灾害,雷锋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100元钱亲手交给了灾区的领导。他深情地说:“人民公社就是我的家。”这情景真让人感动啊!

  看《雷锋》,想自己,我真是羞愧万分。自己整天想的是吃好、玩好。去春游,我吵着让家长为我买了二三十元的水果、饮料及糕点。爱吃零食。这次是电影《雷锋》教育了我,更是雷锋精神感动了我,使我懂得钱是来之不易的。

  观看电影《雷锋》有感范文

  星期四,我和班里的同学一起观看了电影《雷锋》,我特别感动。

  雷锋叔叔只活了22岁,但是他却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活得十分有意义。在雨中,帮助大娘背着小孙子送他们回家的是雷锋叔叔;建筑工地上帮助工人搬砖头的是雷锋叔叔,战友有困难,是雷锋叔叔偷偷地以战友的名字往他家里寄钱;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是雷锋叔叔主动帮他们拿东西,送他们回家……

  帮助别人从不留名,这就是雷锋叔叔。他总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别人,一生中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从来不计报酬。我也要做一名小雷锋,在学校,同学有困难了,我会热心去帮他们;在家里,我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街上,我会扶着盲人过马路;在公交车上,我会主动给老人小孩儿让座。

  观看电影《雷锋》有感范文

  自从看了雷锋的故事后,它一直感动着我。雷锋是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人。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他生活习惯,经常在工作、生活中体现,他见到生活困难的人,就竭尽所能帮助他人。雷锋做好事,对他来说很平常,他去外地执行任务,中途坐火车他还一个劲地做好事,所以“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佳话就这样在人群中传开了。雷锋还是个工作认真,学习刻苦的人,他说:“我是一颗螺丝钉,党把我拧在哪里就在哪里起作用。”没错,雷锋说到做到。党把他分配到哪里,他就在哪里努力做自己工作。做完工作,他还会去帮助别人做。当晚上别人休息时,他就努力学习。工作之余,他又挤出时间来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雷锋还很虚心接受别人提出来的意见,他也认真对待别人给他的批评。有一次,他开着推土机把一条小名铁道撞坏了,教雷锋开推土机的李师傅把雷锋批评了一顿。这可是雷锋第一次开车出事故,好是他第一次挨批评呀!但他没有灰心丧气,接受了李师傅的批评教育,并利用休息时间把铁道修好。

电影雷锋观后感篇7

一部充满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崇高精神的电影我们看完了,留下的是我们的敬畏和不平的心情,这部电影叫《青春雷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雷锋青春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雷锋青春观后感1这部电影非常感人,讲的是雷锋帮助人们和为了帮助人们而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里面有很多事情令我深深感动:比如雷锋帮助工人们一起盖学校,他的行动和精神感染了所有工人,他们加倍努力地工作,学校很快就建好了,雷锋也成为了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还有一次天降大雨,雷锋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小孩子和一位老大娘,于是雷锋踏着泥泞的山路,帮助老大娘把孩子背回家,等老大娘要谢谢他的时候,他却悄悄地走了,连门也没有进,一口水也没有喝……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令我们久久都不能忘怀。

我们是少先队员,我们也应该是乐于助人的少先队员。所以,让我们用希望来拥抱我们亲爱的世界,拥抱我们短暂的生命吧!改掉我们的缺点,学习别人的长处,让我们变得勤奋起来,我要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学习,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做一名品德高尚的好学生,为自己开拓一片美好的明天!

雷锋青春观后感2雷锋,是一个令人敬仰不能忘怀的名字;学习雷锋精神,是时代青年的正确选择和不容辞的责任。我校组织学雷锋系列活动,具体体会是:只有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增长本领,才能把好事做得更到位;只有紧跟时代维护发展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使好事做得更有价值;只有保持良好心态不计得失,才能把好事做得更持久。

雷锋是一面旗帜,永远闪耀着不灭的光辉。精神是可以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的,正是雷锋精神这种不灭的精神源泉,激励着一代一代的热血青年,勇往直前,成为楷模。作为学校的一名班主任,在教学中我非常认真、勤奋,努力做好自己的每项本职工作。此次学习雷锋活动,让我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雷锋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同时又是伟大的,他在学习中发扬的钉子精神激励着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也有懒惰的一面,学习中也有不思进取的时候,此时雷锋的钉子精神像一场及时雨让我学会了挤时间、钻时间。每当参加各种活动时,虽然紧张、忙碌,但最多的却是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快乐、自信。我深深地发现只有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才会变得更加轻松、有趣!从心里我感谢此次学校精心组织的活动。

学雷锋,能力、水平、素质、境界,这些都不能少,同时还要摆正心态,误解面前正确对待,无私付出心甘情愿,危险到来时义不容辞,荣誉归属无谓有无。斤斤计较于付出回报,患得患失于荣誉的有无多少,自己很累,人生观也容易扭曲,更是对雷锋精神的误读。付出后得到荣誉能谦虚谨慎,而付出后没有掌声响起,没有鲜花簇拥,是否也能处之泰然,一如既往呢?显然,这种面对,需要更稳健的心态和良好的素养,需要对雷锋精神的更深刻的领悟和阐释,当我们为学雷锋标兵的事迹感动的时候,激情澎湃见贤思齐之余,是否也应该扪心自问:当“好心没有好报”的时候,我能守定吗?我能目标始终如一么?我肯定可以的!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他的行为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缅怀他,他的奉献更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他。

雷锋青春观后感3同学是我们成长中的好伙伴,每个班都有品德优秀,值得我们学习的同学,我们班就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雷锋”

他高高的个子,特别的瘦。头发长得又黑又密浓浓的眉毛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鼻梁比较高,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圆圆的脸蛋两旁是一双招风耳。

他非常乐于助人,所以我们都叫他“小雷锋”。记得有一次体育课,体育老师带我们做完热身运动就让我们自由活动了,我和同学们在一旁做游戏,他也在我们的行列之中。忽然,我不小心跌倒了,下巴打在了水泥路上,打了一个大口子,大家都惊慌失措,只有他镇定的说:“我们先把他送到医务室去。”送到医务室后,大家都走了,他却没有和同学们一起走。而是等处理好我的伤口以后再小心翼翼的把我送回教室。

他最喜欢踢足球了,一有空余的时间他就会叫上三五个同学去踢球,由于他喜欢踢足球,因此他的球技也非常好,得了不少的奖品呢!

你想知道他是谁吗?告诉你吧!他就是我们班的陈相宇,他虽然学习在我们班不是非常好,但他的品德却是我的榜样。

雷锋青春观后感4为了纪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3月29日下午,在科技部机关团委和火炬中心党委、工会的共同组织下,中心部分青年同志集体观看了传记电影《青春雷锋》。

《青春雷锋》讲述了雷锋爱和奉献的一生。它将雷锋从英雄的神坛还原到现实,还原到一个现实的生动的人,通过他平凡的人生展示出了他不凡的英雄事迹。作为新中国革命军人和时代精神的楷模,雷锋的成长历程及其塑造的雷锋精神,都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深刻的印记。“热爱生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感恩社会、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雷锋精神不但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非常契合,一脉相通,他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高尚情操,更加闪烁出灿烂的光辉。

观影后,同志们在畅谈思想收获和体会时一致认为:雷锋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人民战士,但雷锋精神并没有因时代变迁而失去价值与光辉,反而为一代又一代人所传承,在新时期更加传递着鼓舞人心的青春正能量。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雷锋精神没有过时,它已经成为植根于我们每个人心底的道德底线与为人之本,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国梦”的过程中应大力发扬和倡导的民族精神支柱。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继续学习雷锋的思想,继承雷锋的精神,让我们的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闪光。

雷锋青春观后感5世纪60年代,雷锋就是那个时代青少年心目中的明星和偶像。半个世纪过去了,雷锋的名字及雷锋精神穿越时空,在当代的影响仍然是那么巨大。

电影雷锋观后感篇8

电影《青春雷锋》是这样表现螺丝钉故事的:雷锋与张书记走在田间,雷锋不经意地踢开了一颗掉在地上的螺丝钉,张书记却将那颗螺丝钉弯腰拾起,用毛巾包好,交给雷锋。雷锋起初疑惑不解,直至他在修理拖拉机时,无意间用到了这颗刚好匹配的螺丝钉,这时他才意识到,“每颗螺丝都有它的用处”。诸如此类以还原事实来设置情节在其他几部关于雷锋题材的影片中俯首即是。如《雷锋的故事》记载的雷锋抢救工厂水泥的故事,在《雷锋在1959》与《青春雷锋》中都有相似的描绘。二是以事实的联系与运动来实证人物。《雷锋在1959》是以雷锋在辽阳市弓长岭区焦化厂为线索的影片。为了表现一个充满爱心和感恩之情的雷锋,影片以雷锋所做好人好事来组织情节。如当刚到厂里师傅不认可雷锋,他就连夜把一堆废土清理掉,最后酣睡于车上;鞍钢宿舍条件差,雷锋组织众人亲自动手修宿舍,泥巴和不开,他带头跳进泥巴里用双脚和水;路遇他人的汽车坏了,他主动帮助修理……电影旨在传递给观众一种人物和事实的信息,正是在这接踵而至的事实中,影片完成了一个“好人”形象的塑造。《青春雷锋》中,影片则通过雷锋养猪、开拖拉机、推土机和大卡车,为望花与辽阳水灾中捐款等素材事实的罗列,以凸显其人物对工作的敬业与助人为乐的品格。这种依靠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及其运动以揭示英模精神本质的实证法在其他英模电影中也较为普遍。当然,作为有着深厚的美学意蕴与历史传统的人物传记片,掌握和调查大量的事实素材,是电影艺术家创作的前提。但传记片虽源于事实,却是艺术真实的创造,这是它作为一种电影艺术所具有的美学规定性而决定的。也就是说,事实作为新闻工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虽也包含着主观的倾向与判断,但无论是描写事实,还是以事实为根据做出的判断,终归是以事实为链条的思维活动。如果电影的创作过程的思维路径是从事实到事实,就难免产生以强化事实而淡化情节,以还原事实代替艺术想象的结果。此外,新闻的直接对象和内容是事实,作者通过反映变化的事实以使受众形成对事件准确的判断。而艺术则是通过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形象,综合、完整、形象地反映人物心灵变化的过程。艺术创作只关注事实的传播,必将使英模人物形象不再是在典型环境中产生的典型性格,而是源于生命本源的“好人”。如果说这种“气质类型”式的人物在自然主义文学里还是一种源于遗传、发乎生命深层的东西,那么,在英模电影里,便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事实话语的传声筒。

艺术创作的新闻思维,必然导致叙事的“碎片化”,两者相辅相成,以实现对事实还原的创作诉求。美国当代文化理论家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认为,后现代文化(包括电视、电影、广告、建筑、小说等在内的多种文化)现象的首要特征就是碎片化、零散化。英模电影叙事的“碎片化”,是一种与传统叙事结构的完整、和谐相对的,去整体、无深度的组合段叙事、非情节化叙事模式。正如杰姆逊所言,碎片化在文艺创作中的突出表现就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一切关系都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一连串破碎的能指,即“漂浮不定的能指”。

这种由随意的、不确定的、不完整的、漂浮不定的碎片叙事,即通常的拼贴,最终以零散与无序的闪电式情感片段呈现于银幕。英模电影的碎片化在使传记人物人格魅78长短辑力受到影响的同时,由于观众只能跟随故事的碎片流动而影响审美效果。艺术思维是通过对人物的思想、感情的立体再现综合地、整体地塑造形象,表达感情。戏剧式情节叙事是传统的电影叙事模式,在创作中导演往往把生活中的矛盾典型化,以完成影像的表意。中国观众历来将电影当作“戏”来看,冲突是戏剧的生命,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电影的冲突离不开艺术家的精心提炼和艺术想象,如果停留于原型的材料本身,缺乏艺术家的想象力驰骋,就会消解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同时,情节虽是由事件构成,但情节关注的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演变过程,如艺术人物传记片《梅兰芳》。影片中,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被一笔带过,一代京剧大师的技艺修炼故事也被淡化,作品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人物精神境界的历练与提升。尤其是梅兰芳和“十三燕”打对台斗的那几场戏,作品以心理与情感层面的幽微复杂,给人以强烈的文化感与深邃的精神感。可是,英模电影的碎片化叙事在于以一个个英模事实为单元的拼凑性的非典型化叙事。通过每个单元也就是人物的每一个事件的故事为空间进行叙事,这样,每个事实都以独立的“碎片”来烘托与证明英模人物的德行。

由于英模叙事只在影片中嵌入人物不完整的人生情感片断,记叙日常生活中细微琐事或亲人的情感意绪。于是,在一些英模电影的整体故事框架中,我们难以找到“起承转合”式的常规情节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非情节化叙事,审美的焦点关注于诸如描述人物的日常活动、记叙日常生活中的细微琐事等。例如,在一些英模影片中,我们虽然依稀看出几条叙事线索,但导演没有让任何一条线索深入和贯通,直到影片的最后,终以烘托和陪衬而造成一定程度的碎片化。显然,这种叙事模式表明主创人员并无意于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想通过一些事实来证明英模人物“好人”的结论。英模电影这种去中心、无深度的叙事,从戏剧冲突看,不是着眼于全剧,而是关注人物与事实的局部,用素材事实集合成全剧,将记忆与故事的碎片拼贴、缝合;从人物塑造看,不是着眼于人物性格形成的辩证过程,而是聚焦于为定性判断的证明,其结果往往把观众从对影片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审美引导到对一个个具体事件的关注。对于观众,就像麻袋里装土豆,貌似整体,其实一个是一个,最终造成艺术欣赏中感觉元素的拼接。面对受众并不陌生的英模人物,如何讲述完整的故事,向党的十献礼片《冰雪11天》是一个突出的范例。《冰雪11天》是根据2008年大雪灾、广州火车站成功疏散百万春运旅客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群体英模片。影片没有冰天雪地的美景,也没有叹为观止的特技,而是通过渴望回家而滞留车站的几百万旅客为危机事件,以灾难片的类型结构全篇。影片运用了电影传统的叙事模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叙事。故事开始于一个小餐馆,三位吃饭的警察方局、老马、阿波,餐馆中还有春运中的“小黄帽们”,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领略了“小餐馆,大社会”的意蕴。影片用传统的亲情叙事模式设置多条情节线索,不仅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因素,更强化了人物之间的联系,使得整个故事结构完整、叙事紧凑。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3是鲁迅对悲剧社会性的科学论断“;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4表明的是恩格斯对悲剧冲突的深刻见解。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艺术是一种崇高的艺术,它是崇高的集中表现形式,是一种崇高美,只有将生活中的善行美德转化为艺术中的崇高才具有审美价值。如果从文学家与思想家对于“悲剧”概念的理解来考量我国英模电影,不能否认其创作往往停留于苦戏与悲哀的情感层面,这种“通过儒家传统、苦情模式塑造出来的主流英模形象,多少有些惺惺作态。”5所谓苦情戏,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指的是那些表现人生悲苦的戏曲。眼泪是苦情戏的最大特点。今天的“苦情”多指以人物凄苦多舛的命运激起观赏者的悲悯情怀的艺术手法,它已成为当下文艺创作中讨巧观众的策略。由于苦情戏专注于悲情的渲染,因此,这种美感往往凄而不壮,更难以企及崇高。如果说欣赏悲剧,可以使审美主体在欣赏时,以片中人物主体的心态体验人物的心路历程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话,那么欣赏英雄悲剧,不仅有巨大的悲剧感,而且可以在悲的背后,感悟英雄的崇高。因为英雄悲剧并不是以“悲”的形式以获取悲剧效果,而是通过英雄及其理想的毁灭来完善对历史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升华,其实质是以冲突的终结引领观众向一个更为辽阔、更加崇高的精神境界攀升与飞跃。正因为中国的悲剧都属于苦情戏,所以,“中国没有悲剧”之说不无道理。以此观之,英模电影多是苦情戏,而不是悲剧。具有强烈震撼力的英模人物与社会、自然甚至人类自身抗争的悲剧,之所以最后在悲情中完成,是因为英模电影的叙事于一地鸡毛式的事件,对于“为什么”的追问,往往以空洞的政治或道德的说教而取代。如《雷锋在1959》中,雷雨交加的夜晚,为保护国家的水泥,雷锋抱出自己的被子盖水泥,生病后,他与抗美援朝的老英雄的妻子有段对话。雷锋说:水泥比被子金贵。老英雄的妻子说:人比水泥金贵。而网友在看了电影后,觉得老英雄妻子的话更符合现代意识。因此,英模电影的创作要摆脱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艺术实证化倾向,必须从赚取观众眼泪的诉求中跳出来,深入思考英模人物的时代精神,拍出具有崇高美学价值的悲剧。悲剧所产生的美感,那就是悲剧美,怎样将悲情苦境提升为悲剧美?由于人们潜意识中都有着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也最为赞赏面对死亡的勇气,并给这样的勇敢以最高和最永恒的敬重,所以当悲剧主人公受难乃至死亡时,观众更能体验到严肃甚至崇高的美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英模主人公的死亡是影片由苦情与悲情向悲剧转化与崇高升华的“催化剂”,这自然是英模电影的关键之笔,但艺术创作的艰难又可贵在于现实生活与人性的复杂性。而在一些英模电影的创作中,对英模人物之死仅仅表现为一种简单化。电影《左利军》是以“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扎根在最基层的普通社区民警为原型创作的。影片人物离世的场景:一次对讲机中传来急促的呼叫声,左利军一反常态,没有立刻回应,左利军因劳累过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电影《生死牛玉儒》中牛玉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观众难以见到他没有对生命的留恋与亲情的挂怀。一些英模银幕形象的离世场景,其创作的简单化与扁平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方面,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百花园里主流电影类型的新经典”6的《雨中的树》可以给我们以启迪。《雨中的树》对李林森患病到离世的描述极为丰富,具有强力的感染力,让观众在悲哀中获得美感,激起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精神。弥留之际,他又好像看到妻子在洒满金色阳光的舞台上优雅地舞蹈。夕阳的暖意中,妻子身着白裙,优美地舞蹈着。在妻子跳舞时,他黯淡的目光中闪回他与家人的美好时光。之后,画面色调随妻子舞蹈的谢幕而黯然,暗示着李林森生命蜡烛的将尽。这些诗化镜头之所以感人心扉,是因为艺术美是人们心理的真实,艺术想象比还原与实证更有力。从悲剧角度讲,英模人物的死亡当然包含着“悲”的因素,但在艺术表现中如果撇开一般意义上的悲,以哀而不伤的宏大气魄化为悲剧的陶冶与净化,便能给审美主体强大的激荡和余音绕梁的效果。

电影雷锋观后感篇9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00字左右

  《雷锋故事》是我正在看的一本书,这是一部非常吸引人的故事,环环紧扣,让人越看越想看。看过之后感想很多,教育及深,给人一种巨大的前进动力。

  我很崇拜雷锋,这种崇拜来自内心的真实思想与感受,对他的崇拜不仅仅是他乐于助人,更重要的是他心胸宽阔,思想纯洁,精神高尚。雷锋有许多高贵的品质让人无限的敬佩,值得学习与发扬。

  一、是一心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不自私。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二、是雷锋的钉子精神,为什么钉子可以钉进木板,就是因为钉子的钻和挤,坚持不懈。有一次,雷锋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在电影开始的前几分钟,雷锋从包里拿了一本书仔细地阅读,坐在旁边的小朋友问:“雷锋叔叔,电影就要开始了,你怎么还看书呀?”雷锋叔叔回答:“要随时随地挤出时间来学习,刻苦钻研!”

  三、是爱憎分明,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念,对敌人要狠,向寒冷的冬天一样,但是对党和人民就要忠诚,毫不利己。

  四、是说话算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千方百计地去解决问题。

  五、是有极大的革命精神,明确了为谁活着,为谁而死?“为人民活着,为人民而死。”

  总之,雷锋的思想境界让我无限感动。雷锋,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永远是我的榜样!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00字左右

  《雷锋的故事》是我最欢读的书之一。雷锋是青年的楷模。他在学习上,有一种不怕困难、勤学苦钻的“钉子”精神。

  雷锋在学习中十分善于挤时间。他在看电视旁读书,在驾驶室里读书,熄灯号响后不休息,仍找地方读书,就这样,积少成多,他看了别人没有时间看的许多书。对照自己,我感到很惭愧,我有专门的时间在学校里读书,却往往上课时不专心听讲,这等于不在读书啊。在家中,我也只顾贪玩,有时星期一整天都不看书,在玩电脑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

  雷锋在学习中有着一股钻劲。凡是雷锋看过的书,书中雷锋总会用红色的铅笔将重要的内容划出来,并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当我读到这里时,不禁心中由衷地感到敬佩。以前我在看书时,往往马马虎虎,一笔而过,似懂非懂、所以看了以后也没有什么印象,终究是一无所获。

  雷锋叔叔说:“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洞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好,肯定是在学习上没有多花时间时间和缺乏学习上的钻研精神造成的。今后我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不能在星期一直玩电脑,应该向雷锋叔叔那样,善于挤时间和善于钻研知识。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以雷锋为榜样,我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的。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00字左右

  他,从小就成了孤儿;他,总是把别人的利益看得很重,并且总是战斗在最艰苦的地方;他,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战士,是英雄。他就是雷锋。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朴素、憨厚、为人老实。他乐于助人的事迹更是家喻户晓。国庆长假里,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阅读了《雷锋事迹》这本书。

  雷锋出生时中国仍未解放,雷锋家是佃户,受尽了地主的欺负。他的爸爸被日寇打死,他的哥哥也因过度劳累患上了肺结核,不治而亡;后来,他的妈妈也因故自杀了,雷锋成了孤儿。他的六叔祖母收养了他,与他相依为命。那时,雷锋就已饱经世间的险恶。

电影雷锋观后感篇10

六年级三班李佳昱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滋润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滴露水,你是否……"

雷锋,一个听起来感动千万儿女的名字。他从小失去了父母,他认为是党和人民给予了他的第二次生命。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任劳任怨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他以别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他以别人的难过为自己的难过,为朋友他忠诚可信;为家人,他孝敬有加。他总是事事为别人着想。

电影中,一个画面让我记忆深刻:雷锋在大雨中摔了一跤,头和身上都是血,脚似乎也受伤了。但他仍大声喊道:‘快来人哪河堤决口了""终于有人知道了,雷锋见到老乡的那一刻,才慢慢地倒了下去,直到那一刻,他还是说了一句:"快去救庄稼。"他的脑海中想的只有大家。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革命,雷锋是一只弓弩上势蓄待发的剑,他随时做好了准备。

雷锋精神感动了我,然而他的一生只有短暂而匆忙地23年。23岁,是多少人的豆蔻年华,他却为革命,为祖国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青春雷锋",铭记于心。

《青春雷锋》观后感(二)

六年级三班丛浩然

有这样一个人,虽然只度过了二十多岁的短暂岁月,但做了别人一辈子也做不完的好事,他就是——雷锋。

这部电影让我看见了许多个雷锋。比如乐于助人的雷锋,他不论在哪里,都会不停做好事,在电影中,雷锋为帮助灾区,把攒了两年的工资200元钱义无反顾的捐了;为了让家乡早日买上拖拉机,他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全捐了。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雷锋那乐于助人的精神,学习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