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童年全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50:34

高尔基的童年全文篇1

如果从行业和岗位的比率来看,高尔夫球场的球童罢工率比各城市的出租车司机罢工率还要高,但因为这个岗位和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联系不大,鲜见于媒体报道与社会讨论。但从单行业来看,球童罢工的频繁出现对高尔夫球场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越来越大的挑战。

李维景:球童的基本收入还可以,在桃园高尔夫有几个球童月收入可以过万元。

球童这个岗位基本工资大多很低甚至没有,实际收入要高过同地区工厂普通员工,也比很多普通白领的收入要高,球童中的高收入者甚至会超过很多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在高尔夫球场内,球童的收入也远比草坪管理、保安、餐厅服务员等岗位的收入高很多。但球童的岗位又有其特殊性:

赵爱华:球童是个很辛苦的工种,工作时间基本都在户外,需要忍受日晒雨淋风吹。

李维景:球童每个月在皮肤保养上要花不少钱,要防晒、要美白,这些花费都是因工作岗位才产生的。

陈文江:球童大多数是女孩,个个晒得像黑炭一样,对象都不好谈。更重要的一点,目前很多打球的人还是暴发户,心里存在歧视,不能平等对待为他服务的球童,态度蛮横无礼,甚至还很粗暴。

球童从事的是户外工作,而且还是个技术工种,更重要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岗位,每天需要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所以球童的收入水平虽然不算低但实际上也并不高。

李维景:如果说球童的收入水平真的高的话,那高也是应该的,实际上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陈文江:虽然有些球童的收入高过了办公室白领,但让这些白领去干球童的工作,她们也不愿意去干,而且很多人也干不了。

另外,球童这个岗位的收入构成在国内却是比较异类的,整体收入中来自于客人打赏的小费超过来自雇主工资及奖励。于是,造成了下面这种情况:

赵爱华:很多球童不认为雇佣自己的球会是老板,反而认为打球的客人是老板。

这样就造成了球童管理的第一个问题,球童对球会的归属感不强,对球会的各种规章制度比较漠视。最基本的表现是球童会挑选客人,以及和相熟的客人约定出场时间,而经常打乱球会的管理秩序。轻微的惩罚不起作用,过重的惩罚又容易造成球童的罢工甚至流失。

陈文江:国内有很多高尔夫球会没有各种保险和福利,甚至没有最低工资标准,也是造成球童频繁罢工的主要原因。有些球会用整体收入去代替最低工资标准是错误的,球童的小费收入虽然高,但是并不是稳定的收入。因为季节天气的变化、球场客人流量的变化等原因,小费收入是没有保障的。

赵爱华:随着国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球童的基本工资也是稳步上升的,我们之前球童的基本工资是850元,今年肇庆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130元,经过和球童沟通后,我们不但达到了最低工资标准,球会更主动把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到1200元,一下子提高了33%左右。再加上社保、医保部分,球会每个月为球童的支出接近2000元。

李维景:球童的收入水平提高是必然的,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物价都在上升,球童的收入只能上升,如果球会的运营情况不佳,在和球童沟通后至少也要保持持平,不能下降,如果有某个球会球童的收入水平下降了必然会引起罢工。

赵爱华:球会之间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容易引起球童的罢工,但这个是客观存在的原因。我们肇庆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对比的话,无论是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个人收入水平都没法比,但球童不会考虑这种地区差异。

陈文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成本肯定会上涨的很快,建筑行业、家政服务业的人力成本上升已经很明显。

李维景:现在,工资总收入只有达到最低收入标准的四至五倍才有可能留住球童。

赵爱华:改善球童的工作环境、成长空间,注重对球童心理的安抚也是留住球童的重要途径。

陈文江:在我看来,未来十年内,球童这个职业也会逐渐的边缘化,在人力资源成本及老龄化的压力下,国外球场那种自助打球的方式将成为主流。

李维景:其实,球会只要解决了没有球童时客人如何下场的问题,其他的问题都不成为问题。

赵爱华:目前的高尔夫球会依然承担着提供大量工作机会的重任,我们球会目前光球童岗位就提供了120多个就业机会,但球会肯定要未雨绸缪地去思考未来人力资源成本上升过快对球会运营造成的影响。

李维景

前南海桃园高尔夫俱乐部总经理

2005年-2009年,南海桃园高尔夫俱乐部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9年-2012年9月,南海桃园高尔夫俱乐部总经理。

赵爱华

肇庆高尔夫渡假村总经理

1997年-2000年,肇庆高尔夫渡假村总经理助理;

2000年-2006年,肇庆高尔夫渡假村副总经理;

2006年-至今,肇庆高尔夫渡假村总经理

陈文江

杰森高尔夫俱乐部董事长

2003年开始担任莲花山高尔夫球会、汤泉高尔夫、君兰高尔夫等高尔夫球场的法律顾问,并开始打球。现任广州杰森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杰森高尔夫俱乐部董事长。

背景链接

《京华时报》报道:“北京乡村高尔夫球俱乐部球童罢工,致运营瘫痪”。

“月薪才1000元,干了十几年了,年年工资都不够最低标准”。八十余名北京乡村高尔夫俱乐部的球童表示薪水过少,无法维持生计,这些球童开始罢工,致使球场无法正常营业。后来更聚集在顺义区办门前,要求该高尔夫俱乐部解决其工资问题,这些球童的年龄在20-40岁不等,均为女性。

据球童李女士称,他们的基本工资按25元/天计算,去除节假日,每月全勤为26天,每人出场费为15元/天,平均每天一人能出1-2场。经记者计算,若该员工每月全勤,且保证一天能出场一次,则每月的工资为1040元,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1400元。“如果没有全勤的话,就只能按18.5元/天计算”,李女士说,很多人在这个高尔夫球场干了十几年,但工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物价很高,每月1000块钱,够干嘛的?”

球童们反映,平时发工资时并没有工资条,也没有员工工资的明示单,“每次都是部门经理口头告诉我们的”,此外在应聘时,公司也没有与员工签订正式劳务合同,“我们手里现在都没有合同”。

高尔基的童年全文篇2

1、永远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事物:这是童年的回忆。——法国小说家、戏剧家杜伽尔《蒂博一家》童年的名言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童年时代是生命在不断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再生过程中永远生存下去的。——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父母与孩子》

4、应该努力使子女有强健的身体,使他们在爱的环境中过和平而且宁静的童年,使他们那种美好的信心尽可能地延长。——居里夫人

5、能进行客观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为基础的感情是谦恭。我们只有摆脱了童年时代妄图得到全知全能的幻想,才能有客观性和运用自己的理智。——德国精神病学家弗洛姆童年名言

6、我没有什么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求问题罢了。——爱因斯坦

7、人生最大的骄傲,就是在成年时实现童年的梦想。——马佳

8、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德谟克里特

9、我记得,我记得,高高的枞树一片葱茏;我常想,它那细嫩的树梢紧挨着蓝蓝的天空;那是我童年的稚想。而我现在知道,天堂离我们比孩提时所想象的更远,这不免使我快快不乐。——英国诗人托马斯·胡德《我记得,我记得》

10、儿童是进入天堂的钥匙。——美理·斯托达德《孩子们的祈祷》

11、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12、赞美童年吧,它在我们尘世的艰难中带来了天堂的美妙。——阿米尔

13、虚假的学问比无知更糟糕。无知好比一块空地,可以耕耘和播种,虚假的学问就想长满杂草的荒地,几乎无法把草拔净。——康图

14、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学者于丹童年名言

1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6、要做真正的知己,就必须互相信任。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童年、少年、青年》

17、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于絮尔·弥罗埃》

18、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愿望的实现》

19、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苏霍姆林斯基

20、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21、我以为就是圣贤豪杰,也不必自惭他的童年,自惭,倒是一个错误。——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鲁迅《小说二集序》

22、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巴尔扎克《于絮尔·弥罗埃》

23、真正的教育是登上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童年名言

24、世界并不是牢房,而是一所虚无的儿童乐园,里面有千百万懵懵懂懂的孩子用积木错误地摆着上帝的名字。——埃·阿·鲁宾逊

25、应该努力使子女有强健的身体,使他们在爱的环境中过和平而且宁静的童年,使他们那种美好的信心尽可能地延长。——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

26、呵,幸福的年代,谁会拒绝再体验一次童年生活。——英国诗人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27、童年似流水一样的过去,时光是不老的,老的是人。走在时间里的人,于纷扰的世间,忙碌着做一些可有可无的事情。混迹于人群中失去自己,再也找不回原来的模样了。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8、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有如一股淙淙流动的泉水,把那陶醉于生活魅力的动人的欢笑,()送上了生活的祭坛。〔俄国〕高尔基:《老人》

29、怎样是幸福的童年呢?是父母之间毫无间隙,在温柔地爱他们的孩子时,同时维持着坚固的纪律,且在儿童之间保持着绝对一视同仁的平等态度。——法国犹太作家安德烈·莫洛亚《人生五大问题》

30、举杯祝贺那个无忧无虑的黄金般的孩提时代,它就像冬夜里的星星,五月的晨露。——奥·霍姆斯《男孩们》

31、能进行客观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为基础的感情是谦恭。我们只有摆脱了童年时代妄图得到全知全能的幻想,才能有客观性和运用自己的理智。——弗洛姆

3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33、童年是理智的睡眠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爱弥儿》

34、有些儿童的爱与恨的高潮是大家想不到的,而那种极端的爱与恨就在侵蚀儿童的心。这是他童年最凶险的难关。过了这一关,他的童年结束了,意志受过锻炼了,可是也险些儿给完全摧毁掉。〔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35、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别林斯基

36、孩童的动作,是清洁,是正直。——旧约全书《旧约全书·箴言》

37、我年幼的时候,以为这世界上只住着一种人,那就是我天天看见的家人、同学、老师和我上学路上看到的行人。——台湾女作家,原名陈懋平三毛

38、童年,只有在回忆中显现时才成就了那么完美。——台湾女作家,原名陈懋平三毛

39、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高尔基

40、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1、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苏霍姆林斯基

42、一个人要伟大,不能不付代价。天才的作品是用眼泪灌溉的。凡具有生命的东西,同一切生物一样有它多灾多病的童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童年的名言

43、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巴尔扎克

44、人生不得恒少年。——唐岑参

45、小时候在家乡上学时,作文写得非常好,篇篇是范文,还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朗诵。小学五年级时,被迫辍学,回家成了一个放牛娃,除了放牛,还要拔草、运粪,收割庄稼。——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莫言

46、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印度〕泰戈尔《愿望的实现》

47、童年乃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人的品性在童年开始形成。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童年时的所学与所为。——夏巴尼

48、真正的教育是登上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巅。——苏霍姆林斯基

49、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慢,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

50、举杯祝贺那个无忧无虑的黄金般的孩提时代,它就像冬夜里的星星,五月的晨露。——美国诗人奥·霍姆斯《男孩们》

51、精神的浩瀚,想像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菲尔丁

52、如果在儿童和大自然之间没有任何直接而生动的联系(它能促使儿童首先对宇宙生命的伟大奥秘感兴趣),那么,最鲜明、最绚丽的图景也不能使他动心。——俄谢德林

53、儿童的天真和老人的理智是两个季节所结的果实。——布莱尔

54、努力工作,赚钱。以后我一定要帮助这些上不起学,得不到美好童年的孩子们。即使不能全部都能帮助到,但我发誓能帮一个是一个。——中国好声音选手那英导师队多亮

高尔基的童年全文篇3

关键词:《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荒诞美传播接受

引言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以下简称《爱丽丝》)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故事原形基于1862年卡罗尔为小朋友即兴口述的故事《爱丽丝地下历险记》,后经重新扩充、改写、整理出来,由英国著名画家约翰・坦尼尔插图,1865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作品一经出版就赢得了英美广大少年儿童和成年读者的喜爱,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百余年来,不断有人探讨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的奇特魅力所在,甚至《大英百科全书》“儿童文学”条目都认为卡罗尔“把儿童文学的艺术提到了最高水平”。据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也被这部作品所吸引,对其爱不释手。

正如学者赵元任先生在《爱丽丝》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纯艺术的妙在‘不通’的‘笑话书’,是一部‘哲学的和伦理的参考书’”。书中的艾丽丝经历了一系列荒唐的事件,文中人物的对白又多双关、幽默等元素,因此读起来颇费周折,但是细细品味,却可以发现《艾丽丝》的荒诞艺术正是儿童本位视角下极度的想象力和生命力的释放,是作者从角出发对现实世界的反讽和颠覆,让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以无尽的魅力征服了成人世界。

一、作者卡罗尔与《爱丽丝》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因其内容和语言的荒诞滑稽而被看作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大英百科全书》说它“把荒诞文学提到了最高的水平”。的确,和西欧传统儿童文学刻板的道德说教相比,它充满了奇妙的幻想、幽默风趣的语言,更加注重娱乐性而非说教。它将儿童文学幻想性和想象性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爱丽丝追赶着一只穿着背心、揣着怀表并且自言自语的兔子,跟着它奋不顾身地跳下了兔子洞,在那里她不仅经历了身体上的变化,一会儿变大一会儿缩小;还遇见了各种千奇百怪的人和动物:永远微笑着、行踪不定的柴郡猫;吸大烟袋、说话充满哲理的毛毛虫;疯疯癫癫的三月兔和疯帽子;野蛮的红桃皇后和老实的白桃皇后等等。读起来不禁让人感叹作者想象力的丰富。

尽管《爱丽丝》享有如此盛誉,但是它的作者却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童话作家。刘易斯・卡罗尔是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的笔名,是《爱丽丝》的作者,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还是一位逻辑学家;他不仅擅长数学推理,还热爱文学艺术,尤其喜欢绘画和摄影。卡罗尔天资聪颖,幽默风趣,在孩提时代就经常和兄弟姐妹一起写诗和故事,还发明了很多游戏。成年后,卡罗尔依然童心不改,常和孩子猜谜、玩魔术,对孩子有种特殊的感情。

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荒诞之美

《爱丽丝》被看作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其荒诞的美学特征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语言上。卡罗尔是位数学家,可是在语言上也颇有天赋。在《爱丽丝》中,卡罗尔和读者玩起了文字游戏,双关语、生造词、胡话诗、典故等的应用,让故事趣味性大增。其荒诞的美学特征表现在故事情节和叙事方式的荒诞性上。深邃的兔子洞,可以改变身形大小的蛋糕、药水,眼泪汇聚成的泪水池,使唤人的兔子先生,吸大烟袋的毛毛虫,把猪当成宠物的公爵夫人,动不动就要砍掉别人脑袋的红桃王后等,故事情节完全是随着爱丽丝的所想所见发展。这些奇思妙想出来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儿童和成人,满足了孩童天生的好奇心,满足了他们的新奇感。

在《爱丽丝》中,天马行空的情节与棋子的移动巧妙相连。在第2章中,红棋王后对爱丽丝说:“你可以充当白棋王后前面的卒子。卒子第一步走两格。然后,你要用火车一样的高速度经过第三排格子。到了第四排格,你会碰见特威达、特威迪孪生兄弟。第五排格子大部分是水,第六格则是矮胖子的地盘,第七格全是森林――不过一匹马会给你带路的。到了第八排格子,我们就都成了王后……”而在第4章,即是象棋的第四格中,爱丽丝和双胞胎特威达和特威迪兄弟一起碰到了红棋国王。国王睡着了,双胞胎兄弟告诉爱丽丝,国王正梦见她,她只是国王睡梦中的人,实际是不存在的。“要是国王睡醒了,你就消失啦。噗!就像一枝蜡烛!”

这种“寄情以梦”的梦幻叙事方式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也产生了推动作用,因此有人称刘易斯・卡罗尔为“无意识流动的大师”。《爱丽丝》也被看做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把荒诞文学提到了最高的水平”。《爱丽丝》奠定了怪诞、奇幻的现代童话基调。从写作方法上看,它有力地推动英国幻想儿童文学的发展;从内容上看,更是对传统儿童文学的颠覆。

三、荒诞中的童趣

无数的孩子和成人都为艾丽丝荒唐的境遇和奇妙的经历所痴迷,《爱丽丝》的荒诞性还体现在其语言的捉摸不定。赵元任也在自己的序言中写得:“……这部书里的笑话另是特别的一门,它的意思在于没有意思。……可以算‘不通’笑话文学的代表。”这表明了原著中大量双关、笑话、荒诞诗(赵称之为“胡话诗”)在整个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卡罗尔在原文中有一首打油诗,而考虑到打油诗的特点,赵元任的中在尊重源语作品的基础上,注重用词和韵律,不仅选用孩子们熟悉的语言,如“片片”和“笑眯眯”等叠词,还使用了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儿话音”如“洒点儿”和“小鱼儿”,读起来非常亲切自然:

小鳄鱼,尼罗河上晒尾巴。

片片金光鳞,洒点儿清水罢。

笑眯眯,爪子摆得开又开。

一口温和气,欢迎小鱼儿来。

《爱丽丝》中张大嘴巴等着鱼儿入口的快乐小鳄鱼代替了忙忙碌碌的小蜜蜂,描绘出大自然中怡然自得的快乐捕食者的画面,轻松而自然,充满童趣,完全没有了瓦茨诗中勤勉自律、服从训诫的说教与劝导。

《爱丽丝》第五章中艾丽丝为毛毛虫背的另一首荒诞诗《威廉师傅,你老了》则是对浪漫派诗人罗伯特・骚塞的说教诗的戏仿。在赵元任翻译的中文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卡罗尔笔下的威廉师傅变成了一个荒唐滑稽但富有生活情趣的老头儿,他满嘴胡话,行为怪异,还倒立、拿大顶,可以连骨带肉地吃掉一只鹅,在鼻尖上竖起一条鳝鱼。这种戏仿之举在当时宗教说教之风盛行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是颇为大胆的,卡罗尔的数学家身份使他对宗教持犹疑的态度,这也是他敢于戏仿宗教作品的潜在原因。而正是这个荒诞滑稽的老头儿张扬了童心世界中最大胆、最疯狂的精神,使得这些“胡话诗”呈现出极富吸引力的荒诞之美。

结语

卡罗尔的《爱丽丝》用梦幻般的笔调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离奇的想象世界,变化莫测的情节,违背常规的思维,荒唐奇妙的故事,难以捉摸的语言,种种荒诞透露着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内涵,童趣与反讽的水织让孩子与成人都为之着迷。作品在中国的旅程中继续其荒诞艺术的同时又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异,在现实状况与作家生存的双重影响下,少了些浪漫的狂想,多了些与中国社会的融入,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高尔基的童年全文篇4

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获得了一部高尔基的作品——童年,读了之后,我深深的喜欢上了他的作品。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童年生活,。阿廖沙的童年是不幸的,他的外公是一个自私残暴的人,而他的外婆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阿廖沙在外婆的慈祥中坚强的长大,在黑暗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文中有一处地方最令我感动,就是在介绍阿廖沙父亲的时候,文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无一处不表现出阿廖沙的父亲乐观,勇敢和坚强的形象。在文中的描写中形象的刻画出阿廖沙的父亲十分疼爱他,把他当做宝贝一样。可是,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阿廖沙便在社会上奔波,童年时的这些经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高尔基的这部作品不是简单的回忆了自己的童年,也不是向人们诉说自己的童年的那些经历,而是要告诉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生活有多么艰难,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就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只有还有善良的人存在,一切苦难都可以被征服。

高尔基的童年全文篇5

童年读书心得300字一: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黄色的衣衫和补丁裤子。

捡垃圾换来的钱成了高尔基的学费来源,但学校里那些有钱人的孩子并不理解高尔基的行为,反而去嘲笑他,说他身上有臭味,我觉得并不是高尔基的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钱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尔基,他们才显得很臭。高尔基把别人的嘲笑变成催促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他发奋学习,刻苦读书,终于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敬重。

我和书沉思,不仅思绪万千。与高尔基的童年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幸福,又是多么奢侈呀。我们应该向高尔基学习,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朝着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

童年读书心得300字二: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过得不幸福。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买名牌就能买…..

《童年》这本书是高尔基写的,它的主人公阿廖沙是个可怜的孩子。在阿廖沙小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跟着妈妈去了外祖父家。外祖母很疼她,可是外祖父却很凶恶,经常打骂阿廖沙,阿廖沙有两个舅舅,对他也不好。后来,阿廖沙的妈妈改嫁了,他的继父是个恶棍,更本不关心他们的死活,小阿廖沙不得不自己去干活,来养活自己和外祖母。

阿廖沙受尽了人间的苦难,但他从不放弃,坚强的面对生活,想想我自己,真觉得惭愧。虽然不能说和家境富裕的同学相比,但我也是在父母的疼爱下长大的啊!!!!

我想,今后我不会再进行无谓的攀比了,我应该努力学习,长大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童年读书心得300字三:

我那数不尽的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便是《童年》这本书了,这本书是着名的高尔基自传,这本书让产我看到了高尔基在艰苦的环境下如何成长的。

这本书讲述了阿廖沙岁三岁到十岁的成长经历,四岁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阿谬沙和他外祖母到他外祖父家,后来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因劳累而发烧去世……

比起主人公阿廖沙,我们不知道幸福到哪里去了,白天能做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回家有大鱼大肉,有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心爱的玩具等等。我觉得阿廖沙是一个不耍小孩子气的人,他在家里小心翼翼地干活但是他总是受到二个舅舅的冷眼相对,他没有因为父亲的去世而有沉重的压力,他也没有在母亲离家出走的那段时间害怕过,他没有因为外婆去世而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在阿廖沙的童年里,他认清了各种各样的人,如慈祥的外祖母,善良的瓦尼亚,两个贪财而又小气的舅舅等等。

读了童年这本书,我深受启发,而对困难,我们不要放弃,要永往直前。

童年读书心得300字四:

《童年》—读书笔记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童年》,它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高尔基。这本书是是写了高尔基的童年。

我们的童年是美好的,是快乐的,想要什么有就会有,但高尔基的童年并不是那么快乐的,而是悲惨,凄苦的。在这本书中,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的父亲在他的童年去世了,而且死的很悲惨,这给阿廖沙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失去了家庭的支柱,只的与母亲和外祖母相依为命,后来跟随外祖母来到外祖父的家里。

但在这,阿廖沙并没有过上好日子,他在这里看到许多丑是,舅父们为争财产而互相反目为仇,愚弄弱者,毒打儿童……。但他却受到外祖母的同情,外祖母经常给阿廖沙讲许多好听的故事,阿廖沙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故事的熏陶,健康的成长,不像他的舅父们一样。

阿廖沙从小就喜欢读书,他渴望读书、拼命读书的精神使人感动,但他也为这吃了不少的苦头,经常为受到的屈辱、欺凌而落泪。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依然坚持读书。与贫穷的劳动人民接触,深入社会,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吸取知识养料使他真正成长起来,并最终成为一位文学大师。

从这本书中我觉得高尔基小时侯对小市民恶习的痛恨,对自由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才会使他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和高尔基简直是天差地别,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我觉得我们拥有一个比高尔基幸福的童年,我们一定也会有比高尔基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吧!

童年读书心得300字五:

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我受益非浅。和高尔基的童年相比,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啊!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里。5岁时,父亲病故了,生活就更加艰难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寒,高尔基上学只有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黄色的衣衫和长腿裤子。这样一身不协调的装扮,引来许多同学的嘲笑,还有一些同学给高尔基取了外号。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有的还是名牌。想到这儿,我不禁有点惭愧,因为尽管有很好的条件,我们却生在福中不知福,经常挑三捡四,有的衣服穿了几天就不穿了。

高尔基的童年全文篇6

1、我年幼的时候,以为这世界上只住着一种人,那就是我天天看见的家人、同学、老师和我上学路上看到的行人。——台湾女作家,原名陈懋平三毛

2、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3、真正的教育是登上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巅。——苏霍姆林斯基

4、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高尔基

5、儿童的天真和老人的理智是两个季节所结的果实。——布莱尔

6、人由于天赋和教育的不同,其志向自然有高下,志向高的想做高尚的事业,志向低的只想做低微的事情。各人的志向大体上都有一定方向,这是肯定的。但是,这里要讨论的是,有大志的未必能成大业,成大业的也未必从童年时代就预见日后的成功,即使大体上决定了志向,但是他的意图和事业都是随时变化,随时进退,进退变化永无穷尽的。因为乘偶然的时机,也有完成大业的,希望学者不要误解此意。〔日本〕福泽渝志:《文明论概略》

7、我记得,我记得,高高的枞树一片葱茏;我常想,它那细嫩的树梢紧挨着蓝蓝的天空;那是我童年的稚想。而我现在知道,天堂离我们比孩提时所想象的更远,这不免使我快快不乐。——英国诗人托马斯·胡德《我记得,我记得》

8、世界并不是牢房,而是一所虚无的儿童乐园,里面有千百万懵懵懂懂的孩子用积木错误地摆着上帝的名字。——埃·阿·鲁宾逊

9、怎样是幸福的童年呢?是父母之间毫无间隙,在温柔地爱他们的孩子时,同时维持着坚固的纪律,且在儿童之间保持着绝对一视同仁的平等态度。——法国犹太作家安德烈·莫洛亚《人生五大问题》

10、人生最大的骄傲,就是在成年时实现童年的梦想。——马佳

11、举杯祝贺那个无忧无虑的黄金般的孩提时代,它就像冬夜里的星星,五月的晨露。——美国诗人奥·霍姆斯《男孩们》

12、永远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事物:这是童年的回忆。——法国小说家、戏剧家杜伽尔《蒂博一家》

13、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4、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巴尔扎克

15、虚假的学问比无知更糟糕。无知好比一块空地,可以耕耘和播种,虚假的学问就想长满杂草的荒地,几乎无法把草拔净。——康图

16、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苏霍姆林斯基

17、赞美童年吧,它在我们尘世的艰难中带来了天堂的美妙。——阿米尔

18、我以为就是圣贤豪杰,也不必自惭他的童年,自惭,倒是一个错误。——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鲁迅《小说二集序》

19、应该努力使子女有强健的身体,使他们在爱的环境中过和平而且宁静的童年,使他们那种美好的信心尽可能地延长。——居里夫人

20、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于絮尔·弥罗埃》

21、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代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22、我没有什么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求问题罢了。——爱因斯坦

23、童年似流水一样的过去,时光是不老的,老的是人。走在时间里的人,于纷扰的世间,忙碌着做一些可有可无的事情。混迹于人群中失去自己,再也找不回原来的模样了。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4、努力工作,赚钱。以后我一定要帮助这些上不起学,得不到美好童年的孩子们。即使不能全部都能帮助到,但我发誓能帮一个是一个。——多亮

25、呵,幸福的年代,谁会拒绝再体验一次童年生活。——英国诗人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26、童年时代是生命在不断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再生过程中永远生存下去的。——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父母与孩子》

27、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德谟克里特

28、一个人要伟大,不能不付代价。天才的作品是用眼泪灌溉的。凡具有生命的东西,同一切生物一样有它多灾多病的童年。——巴尔扎克

29、举杯祝贺那个无忧无虑的黄金般的孩提时代,它就像冬夜里的星星,五月的晨露。——奥·霍姆斯《男孩们》

3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31、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有如一股淙淙流动的泉水,把那陶醉于生活魅力的动人的欢笑,送上了生活的祭坛。〔俄国〕高尔基:《老人》

32、孩童的动作,是清洁,是正直。——旧约全书《旧约全书·箴言》

33、能进行客观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为基础的感情是谦恭。我们只有摆脱了童年时代妄图得到全知全能的幻想,才能有客观性和运用自己的理智。——弗洛姆

34、应该努力使子女有强健的身体,使他们在爱的环境中过和平而且宁静的童年,使他们那种美好的信心尽可能地延长。——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

35、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巴尔扎克《于絮尔·弥罗埃》

36、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别林斯基

37、有些儿童的爱与恨的高潮是大家想不到的,而那种极端的爱与恨就在侵蚀儿童的心。这是他童年最凶险的难关。过了这一关,他的童年结束了,意志受过锻炼了,可是也险些儿给完全摧毁掉。〔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38、童年乃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人的品性在童年开始形成。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童年时的所学与所为。——夏巴尼

39、儿童是进入天堂的钥匙。——美理·斯托达德《孩子们的祈祷》

40、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苏霍姆林斯基

41、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学者于丹童年名言

4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3、人生不得恒少年。——唐岑参

44、童年,只有在回忆中显现时才成就了那么完美。——三毛

45、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印度〕泰戈尔《愿望的实现》

4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7、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慢,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张爱玲

48、小时候在家乡上学时,作文写得非常好,篇篇是范文,还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朗诵。小学五年级时,被迫辍学,回家成了一个放牛娃,除了放牛,还要拔草、运粪,收割庄稼。——莫言

49、如果在儿童和大自然之间没有任何直接而生动的联系(它能促使儿童首先对宇宙生命的伟大奥秘感兴趣),那么,最鲜明、最绚丽的图景也不能使他动心。——俄谢德林

50、要做真正的知己,就必须互相信任。〔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童年、少年、青年》

51、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高尔基的童年全文篇7

童年这本书是作者高尔基以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为原型写出来塑造主人公的,看完这本书的人会有人生有个全新的认识,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学生童年的读书心得800字,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高中学生童年的读书心得800字一

每当提起童年,我们心中便充满了快乐,我们的童年是幸福的,但高尔基笔下的童年却与我们截然相反,在高尔基的一生中,童年十分不幸。

这本书是_著名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本书主人公便是小时候的高尔基,乳名叫作阿廖莎,他十分可怜,他三岁时便失去了父亲与一个刚出生的弟弟。随后,他跟着外祖母与母亲来到了尼日尼——外祖父家。

在这里,外祖父以及舅舅的表现使阿廖沙认识了无数种败坏的人类以及品格。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两个舅舅,他们十分贪婪、自私,为了金钱甚至与自己的亲兄弟大打出手,眼中没有别人的利益,只有利用他人赚钱和造光别人的钱。在这本书中,外祖父也是一个残忍凶暴的人物,他同样也爱财如命,十分吝啬。尽管有时候也会流露出温柔的一面,但他还是丑恶势力的化身。他曾多次殴打阿廖沙和外祖母,并且心中坚信“不打不成材”的道理。

在这个大家庭中,没有和睦相处,只有犹如家常便饭似的吵架。但阿廖莎却没有被这种不友好的气氛渲染,反而这种气氛却被阿廖莎当作激励他的理由,他始终在这个不友好的气氛中茁壮成长。

在这本书中,最善良的人物是外祖母,外祖母是一个无比信奉上帝的人,她相信上帝会给每个人该有的惩罚以及应得的奖励,她十分善良。即使两个舅舅品德再败坏,他也坚持在外祖父与上帝面前为他们求情。

阿廖莎在外祖父家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这些苦难并没有将阿廖莎打倒,反倒不断的激励他,使他更成熟,更坚强。高尔基之所以达到了成功的巅峰,是因为他总是勇于面对困难。

相比于阿廖沙,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没有经历阿廖沙从小就经历过无数次的毒打,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我们的童年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父母把我们放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上怕掉了,不会让我们干重活,更不会让我们去打工挣钱,我们每天吃好喝好,不愁吃喝。衣食住行,更轮不到我们去管。

所以我们应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难处时,不要选择逃避,因为困难只会将逃避的你打得更惨。只有鼓起勇气,克服困难,才会有希望,才能更好的迎接我们美好的未来!

高中学生童年的读书心得800字二

童年是人生中幸福、快乐的阶段,我们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而对《童年》的作者高尔基,童年是痛苦的,并且这痛苦也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中。

《童年》讲的是高尔基年幼时,父亲去世了,母亲又改嫁,高尔基一直由善良的外婆和凶狠的外公照顾着。外公只要发现高尔基有错,便会拿树枝抽打他;外公心情不好时,也常常殴打外婆。外婆却对高尔基百般疼爱:她常给高尔基讲优美的童话故事,保护高尔基免遭外公的毒打……高尔基还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财产大动干戈,用粗暴的言语互相指责。而且家里的女人永远是男人的出气包,她们一直遭到轻视,这显然是一个俄罗斯小市民家庭……高尔基十一岁时,母亲因为肺结核而永远离开了他;不久,外公也破产了,他连寄人篱下的生活都过不了,只能自己养活自己,独立走上社会。为了生计,高尔基到处捡垃圾,偷建筑材料,在学校还被侮辱成乞丐。他只能边挣钱边学习,赢得了同学的尊重。

高尔基从小父母双亡,我却有爸爸妈妈的照顾;他从小遭遇外公的毒打,我也没有。现在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然而我们还不满足,常常攀比来攀比去。再看高尔基,他穿着外婆的外套,破旧的黄衬衫和妈妈穿烂的皮鞋,一身五颜六色地去上学。同学们看到后常常笑话他,高尔基却更加努力地学习。我想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吧!

我的童年很幸福。小时候我很调皮,有一次,妈妈送给我几条小金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我觉得小金鱼们只能横着游,不能竖着游,太不自由。于是我找到一个花瓶,把金鱼全部倒进去。看到金鱼欢快地游来游去,我很兴奋。过了会儿,妈妈发现我一直盯着花瓶,就发现了花瓶里的金鱼,不禁哈哈大笑。我的幸福童年像一颗糖果一样,永远地埋在我的心中,我会一直珍惜它!

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美好,与高尔基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们一定要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既然我们有比高尔基幸福的童年,希望我们能有比高尔基更成功的未来!

高中学生童年的读书心得800字三

我相信,无论是怎么样的人,一定都有过无法忘怀的童年所给予他的回忆,无论这种回忆对他而言是美好的,还是残酷的,是否拥有最重要的回忆,都会无法忘记,因为,这种回忆已深深的埋入了他的记忆中,所以,在空闲的日子里,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之一的《童年》,以下就是我在读的日子里的一些感触与启发。

《童年》这本书很好的讲述了那时社会的黑暗与残酷,它用主人公阿列克谢的眼睛描述了当时沙皇统治时期的黑暗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仇恨,在那个世界里,人们贪婪、自私,甚至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别人或者不顾一切,但正如那句话所说:“有压制的地方必然有反抗,有黑暗蝗地方也必然有光明。”那个世界也有好人,比如学徒小茨冈和科学家“好事情”。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原则,从而使自己被排在“黑暗”的圈子外,成为光明的一份子,他们最后还是悲惨的结局,这能怪谁?追根到底,错的始终是这个人性泯灭的扭曲社会。

但是就是在这个社会也不乏有善良的人,这个人给我很深的印象,那就是阿列克谢的姥姥,她常常给阿列克谢讲动人的神话故事,也教她不要做一个丑恶的人,她是负责与爷爷那那恶势力对抗的人,所以在主人公眼里,她仿佛是上帝派来的使者来拯救爷爷一家人的,是她把“我”从黑暗中救出来,然后灌输光明的思想,可以说,如果没有她,“我”极有可能会成为“黑暗”中的一员,变成一具庸庸碌碌的行尸走肉,所以,姥姥她是阿列克谢前进的方向。

有一次,小阿列克谢为了买书,拿了家里的一戈比,从某方面来说,他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可是在那时是不允许的,为此,还被爷爷挨了一顿揍。

所以,我们跟阿列克谢的童年比起来是很幸福的了我们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过过苦日子,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高中学生童年的读书心得800字四

童年如画,记录着精彩的瞬间;童年如歌,跳动着欢快的音符;童年如海,翻动着我们快乐的回忆。我认为每个人都有着美好的童年,有着幸福的过往。可是,不久前我读了《童年》这一本书。它让我产生了一个愿望,那就是我要长大。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它真实描绘了俄国社会生活,展示了充满残酷,野蛮,愚昧,甚至令人窒息的生活,表现了一代新人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崇高理想。书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种种遭遇,使我极为难过。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外祖父的自私残暴,舅舅们的唯利是图,使他的童年那么不幸,甚至可以说悲惨。

回忆起我的童年,多么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啊!我在爸爸妈妈的怀里撒娇,在爷爷奶奶的疼爱下长大。可我还不满足,肆意发脾气。而阿廖沙呢?他很小就失去了爸爸,妈妈又把他丢在了外祖父家。除了外祖母没有人关心他疼他,想到这里,我忽然为我的任性而感到羞愧。想想那时,我是多么的幼稚无知啊!

是啊,我从小就对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心里只想着依赖父母,让父母为我遮风挡雨,却忘了自己也要学会长大。是《童年》唤醒了我,教会了我,它让我知道,要像阿廖沙一样,坚强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苦难,这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因为我们总要学会长大。

作为新一代的少年,我要努力学习,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我不会再惧怕苦难,再惧怕失败,因为这些与阿廖沙的悲惨命运比起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与他相比,我拥有的太多了,也幸福多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坚强呢?回首往事,我要改变那个任性的我;珍惜现在,我要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展望未来,我会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因为我已长大。

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会把童年的点点滴滴,当成一份最美好的回忆,用我的力量,谱写我人生最美的篇章!

高中学生童年的读书心得800字五

对于我们来说,童年像一幅画,画满了童年精彩的生活;童年像一首歌,唱出了童年的欢笑;童年像一串泡泡,装满了童年的趣事。当然,每个人的童年都不相同,我们的童年没有高尔基经历过的痛苦。我们过得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那里经历过社会上的考验呢?高尔基的童年虽没有我们幸福,家庭也没有我们美满,但是他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高尔基出生在俄国的一个木工家庭。四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跟着母亲去外祖父家生活。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的家庭,外祖父经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还大病一场。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也十分自私、贪婪。在这样的环境下,阿廖沙那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恐吓和压抑。还好,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位善良的外祖母,给了他快乐、给了他欢笑、给了他希望、给了他精神上的鼓励。而真正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是他家的老工人格里高里,还有那个正直、善良、乐观的“小茨冈”也教会了阿廖沙如何面对生活上的艰难,不幸的是他最后被两个恶毒的舅舅给害死了。《童年》这部小说正是阿廖沙童年生活的写照。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金色的,是五彩斑斓,是充满欢笑的,从没有尝过被打、被鞭子抽的滋味。每天都过得无比幸福,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在我们眼里,大人攒钱是多么容易啊!但是,谁又想到,这些钱都是父母用他们的辛勤汗水换过来的呀!我们怎么能浪费?怎么能不珍惜呢?

读了《童年》这本书,我觉得我是多么的幸福啊!我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爱我的爸爸、妈妈,还有同学、朋友陪我学习、聊天,有老师教我知识,我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幸运的时代,太幸福了!

有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高尔基生活在那样一种邪恶的社会环境下,却没有进入歧途,与他身上正直善良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他没有被那种社会所污染,反而让他的内心越来越光明,这也许正是他成功的秘诀吧!

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啊!我们应该抓住这宝贵的童年时期,努力学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把握未来。

高尔基的童年全文篇8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智力障碍儿童教学实践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

(一)以人为本,突出音乐教育人性化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就是回归人本的原本性(element)教育,它强调感性(感知、感觉、感情、感悟)的挖掘与培养,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可以说,学生在奥尔夫教学体系中的音乐课堂上,才在真正意义上“走进了音乐”。这种音乐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能充分地表达自我的情绪、情感,体现了人文关怀。

(二)在“做”中学,突出音乐教育的游戏性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斯提出了学习的理论,即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做”中进行的,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然的、本质的联系。高尔基认为,“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知周围的世界”,他们由于受心理发展过程中表现的心理和行为有时会有不正常性的情绪、情感,以及对事物了解的肤浅性、滞后性等不稳定因素,但他们唯一不变的兴趣就是游戏。

(三)乐器参与,突出音乐教育形象化

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开创性地运用了各种打击乐器,并把这些乐器作为节奏训练的工具和学习各种音乐要素的媒介,还运用了“人体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的声响进行音乐训练。它运用范围广,无需借助抽象的概念、复杂的逻辑思维、高难度的技能技巧,也无需任何教具、乐器,使儿童能够驾驭,突出形象化特点。对智力落后的儿童来说,身体的接触与交往是开发他们智力的第一步。

(四)博采众长,突出音乐教育开放化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是开放的,没有像其他音乐教育体系规定的条条框框。在对于智力落后的儿童音乐教育上,它不仅是运用表层的音乐教学理念去说服,更是运用音乐教学手段近距离地接触、了解智力落后的儿童,这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的开放性。

二、智力障碍儿童特征与其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特征

智障儿童因为脑功能受损,个性上也受到了先天性的限制,同时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也受到了相应限制,个性的表现上相对于正常儿童的表现滞缓、落后,智力障碍儿童的身体形态(主要指体重、身高等)与正常儿童基本一致,就是在身体机能和其他方面有一些差异,但由于智力障碍形成的原因不同,他们彼此表现的身体形态也不一样。

(二)我国残障儿童人口的相关调查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的智力障碍人有1000多万,其中6至14岁的学龄智力障碍儿童有428万多;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推算,目前我国智力残疾人约有1182万,占总人口的9.65%。1991年—1995年,在《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里明确提出,“开展智力残疾的预防和康复,奥尔夫音乐治疗法在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生理、心理、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上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三)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合理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教学法上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将音乐融于诗词、儿歌、律动、游戏、欣赏中去启迪学生的音乐潜能,充分感觉其艺术魅力,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就有了针对性和灵活性。包括从课程目标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音乐课程变革的一个基本走向:使音乐教育的“本真”复归,在学生人格养成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思想形成。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智力障碍儿童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一)奥尔夫节奏——培养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能力

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作为节奏训练的有效工具,而且能为学习提供各种素材和工具,通过乐器学习可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表现等起到促进作用,并成为他们用音乐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桥梁。奥尔夫节奏教学是在教中学、学中教,在教学的每个活动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通过课堂上的教学与户外的学习交流去加强社会和学校、家庭的互动,使其认知与实践等方面有机结合,使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做事、做人等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放矢、因地制宜,通过奥尔夫的运动节奏律动,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在其运动生活能力、自理能力提高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二)奥尔夫旋律音乐——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交流能力

音乐课的过程都包含着许多语言的体验,教师可使用特殊的旋律和歌词加以反复,以增强智障儿童对内容的记忆。另外,使用视觉提示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如采用有节奏地报出个人姓名,这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同学之间互相认识,另外也加强了语言训练,或者通过动物名、食品名、交通工具、花名、树名等语言的口头互动,也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语言学习与交流兴趣,从而培养他们对节奏的感知,并通过这样的学习交流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

(三)自主编曲——提高智力障碍儿童学习能力

跳舞,可以增强智力障碍儿童的身体素质,帮助其发展协调性和平衡性;演奏乐器,如钢琴、吉他等可以促进学生的精细运动控制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对乐器学习的兴趣,探求自己喜欢的音乐;另外,播放一些不同风格的歌曲,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如自己的方言和英语等)去编曲,让他们有成功的归属感,通过这些编曲的创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器乐教学——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学少不了乐器的辅助教育,对于正常智力的学生来说,学习器乐演奏并不容易,更不要说智力障碍的儿童。但奥尔夫乐器教学有原始性的特点,又归属于纯音色类,以打击乐器为主,音调丰富、操作容易、结构精简,对表演独奏、伴奏及重奏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对节奏的敏感性没有普通学生强的智力障碍儿童来说,奥尔夫乐器的训练正是可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运用奥尔夫乐器中不同的乐器进行节奏接龙,可以提高智力障碍儿童心灵上的归属感,另外可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及对生活更乐观。奥尔夫节奏的接龙使智力障碍的学生反应能力加强,其紧张喧闹的氛围可对他们有一定的反应逼迫作用,也正是这种外在的因素影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四、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实践中的阻力与解决方案

(一)奥尔夫乐器的条件有限性,在部分地区难以推广

一套奥尔夫乐器有几十件,加上高级乐器可达上百件,各种乐器均有其特色和优点,在音乐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若全部采用,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对国内的一般学校来说,整套乐器的完好配置是较为困难的,所以,受条件限制,奥尔夫乐器难以大范围推广。

采用单件乐器的学习比较经济;在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接受上,可以耐心地去引导教授;同时,中国具有悠久的音乐文化,对中国传统乐器加以改进,利用优美音色编制地方特色乐器和制作工艺及结构简单的乐器,也可以解决特殊儿童乐器教学上的相关问题。

(二)“特教”师资力量短缺

奥尔夫教学的基本教育理念是即兴性与综合性。奥尔夫教学中乐器的使用,要求教师要有综合性的素质,对乐器的教学能胜任作曲及配器教学,如果没有接受过奥尔夫专业培训,一定程度上教学是有些困难的。虽然有我国音协奥尔夫组委会经常邀请国外华侨讲解,也进行培训,但不能很好地弥补师资缺失的问题。

因此,以地方培训为主,以多种方式对“特教”进行培训,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学、奥尔夫教学法培训及相关的会议参与,了解教学动态,探寻学生需求,为他们做有针对性的教学,以防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

(三)家长参与和家庭教育参与的不足

智力障碍儿童的父母在与人的接触中,有的会因为他人的眼光、言语给自己造成压力,致使有些家长不积极参与家庭教育等,对“音乐能成为帮助孩子成长的有利工具”认识不足,甚至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没有基本了解。

家庭参与不足使奥尔夫教学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对此,应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和重视度,加强他们对奥尔夫教育的相关了解、支持与参与,明确家长的参与对奥尔夫教学有很大的联系和教育作用。

总之,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人为本,有其特殊的教学方式,在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中,对学生身体运动技能和心理上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鸿懿,周为民.音乐治疗在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1).

[2]雷江华,方俊明.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9(4).

[3]张茂聪.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1994(4).

[4]郑莉,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

高尔基的童年全文篇9

传承篇:勇挑历史重担应时而立,饱经岁月洗礼羽翼日丰

55年传承打造名牌医院

1955年12月,为适应哈尔滨市儿童医疗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哈尔滨市卫生局创建了黑龙江省第一所儿童医院――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医院成立后担负着黑龙江省以及邻近的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部分儿童的医疗、预防、保健任务,是黑龙江省儿科急诊急救基地、医学院校的儿科教学基地和儿科医师培训基地。

成立初期,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的诊疗条件非常艰苦,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几代儿童医院人在55年的医院建设中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使医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建设到发展、从前进到腾飞的巨变。如今的市儿童医院,已成为拥有32个专业、专科门诊29个、医技科室22个,年门诊量66万余人次的大型综合性儿童医院。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涵盖儿科各个领域,专业技术水平跻身于全国儿童医院的先进行列,患者辐射至东三省和内蒙古。

无奈尴尬的儿童看病难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日渐完善,哈尔滨市民的就医条件也正在提高。我市儿童就医却面临尴尬――随着出生人口的增加,儿童患者的数量猛增,但市儿童医院的面积有限,儿童的就诊环境变得越来越拥挤不堪。“太挤了,儿童医院要是再有个分院就好了。”市民刘先生对记者表示。说起儿童医院,哈尔滨大多数市民对其都有复杂的感情。在我市,几乎每个生病的孩子都去过儿童医院。患者多、就诊烦、住院难、输液挤、排队长,成为每个到儿童医院看病家长的普遍感受。据市儿童医院统计,一个小患儿平均有3.5个家长陪同,每天有近2万人穿梭在拥挤不堪的儿童医院门诊中。哈尔滨市儿童医疗资源与成人不成比例,差距很大。据统计分析,哈尔滨市每万名成人占有床位23.7张,每万名儿童占有床位仅1.9张,儿童所占医疗资源仅为2.58%,以致床位无法满足需求。哈市儿童医院虽然设有病床650张,但每天大量患儿络绎不绝,“找专家看病难,等候时间长,住院难,输液难”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因发展缓慢,儿童就医已呈现日益紧张的局面,儿童就医问题亟待解决。

建分院打造儿童健康新驿站

“如果能新建一所分院,那么一定可以最快最有效地缓解当前儿童看病难的问题。”儿童医院几届领导班子一直在为孩子们看病难的问题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为了让更多的孩子生病时方便就医,以丁凤姝院长、陶贺书记为核心的市儿童医院领导班子果断做出决定,在哈尔滨东部的道外区建立市儿童医院分院。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建设,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道外分院初具规模。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道外分院地处城市的东部,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先锋路副239号,占地近3000m2,四层大楼内设有急诊科、内科诊室、门诊静点室以及两个内科住院病房,可同时收治150名住院患儿。据儿童医院院长丁凤姝介绍,分院将在医疗力量、医疗设施等方面向总院看齐,除核磁和Ct设备外,其他医疗设施俱全。分院的医务人员全部由总院派出,医疗队伍实力强大。丁院长说,设立分院,有利于均衡我市的儿童医疗资源,满足患儿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的愿望。现在分院还刚刚起步,希望通过儿童医院医护的不懈努力,能够把分院建设得更完善,让患病的儿童享受到更专业、优质的诊疗服务,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健康驿站。

发展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

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是科学技术的主体,医院立足和发展的根本是需要有一支精良的医疗护理队伍,所以医院要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为提高医院医护人员专业素养,科学建设人才梯队,儿童医院不但在人才的选拔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严把考核关,同时,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引进先进的医疗、管理理念,返聘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把中年专家作为中坚力量,重点培养青年医生,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青年医生的培养决定着医院的未来发展。科技以人为本,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为提高自身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与世界先进医学接轨,除不断吸纳优秀人才、培养人才之外,还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及相关专家进行了广泛的技术和学术交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

目前,医院有近700名卫生技术人员,拥有全省众多的儿科学术带头人,有12名专家在部级委员会担任学术兼职,有6名专家任部级杂志编委,17名专家为哈尔滨市科技项目评估评审专家库成员,还有10名专家荣获哈尔滨市政府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政府补助津贴。

同时,医院先后与韩国富川世宗病院、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附属世富兰斯儿童医院和康复医院等建立友好医院,促进了国际医疗技术交流活动。仅2010年上半年就派出近20名青年医生远赴香港、韩国等地进行研修,下半年还有部分医生将会赴美进行研修。

科研精进日日新,医技一日驰千里

一个医院要保证品牌日久弥新,如同逆水行舟,只能靠强劲的前进速度,不进则退,不进则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通过先进的医疗辅助手段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加强自主创新,以科技的进步推动生产力质的飞跃,从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是打造知名品牌、培养知名专家的一条有效途径。

――为提升医院检查结果的准确度,门诊医疗综合楼配备了1.5t高场磁共振、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呼吸机、麻醉机、iCU监护等高精尖仪器设备。

――为方便患者就诊,楼内设立内外科特诊、专科门诊集中设置,分区域候诊,引进先进的医院信息化系统,实行电子排号叫号系统等先进的管理,使所有患者按序号就诊,实现一室一医一患。

――为提升医院的学术氛围,医院设有现代化电子图书馆,能容纳30人上网学习查阅文献资料;建有可容纳50人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多功能礼堂可以举办300余人的大型会议。

发挥名医效应突出专科特色

医院的发展需要树立品牌。儿童医院在院长丁凤姝、党委书记陶贺的带领下,李梅、王葳、孙、夏景龙、张晓凡等学科带头人,他们医技精湛、爱岗敬业,推动了医院大踏步向前迈进。

同时,医院还拥有急诊急救科、医学影像科、胸心外科3个哈尔滨市卫生局重点学科,青春期门诊、变态反应科、康复科、心理行为科、腔镜室、皮肤科等科室特色鲜明。将“全省唯一、专业独特”的优势,发展为“科室有专业特长、医生有独到本领”,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实力。

人文服务,爱人以德天使慈母心

护士是医院里的阳光天使,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院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护理部开展争创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护理人员责任分工合理,服务工作流程更加顺畅,切实转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做到“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丰富服务内涵,让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达到患儿满意、患儿家长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医院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

儿童医院iCU病房成立于1987年,是联合国方儿童基金会资助我国的十三家儿童急救中心之一。这里收治的,90%是重中之重、危中之危的患儿,大的有十几岁、小的才刚刚出生,病情危重又没有家长陪护,一切药物治疗及生活护理都由护士来完成。因此,护理工作从精神到体力都是非常紧张和繁重的,这也要求护士们的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所以身上的责任就更加重大。为了抢救一个孩子的生命,她们经常是十几个小时,二十几个小时守在病床边,给孩子打针、吃药、做各种检查,还得洗澡、喂奶、擦屎、擦尿。住院的早产新生儿,身体只有成人的巴掌大小,胳膊、小腿只有成人的拇指粗,为他们喂奶、换尿布以及静点操作时动作是如此的又轻、又柔;为几岁孩子上呼吸机、气管插管的治疗,还要为他们揉腿、讲故事,消除恐惧心理,排解死亡的阴影;为十几岁、体重一百多斤重的胖孩子翻身、叩背排痰,需要2个护士一同完成,累得满身是汗。谁能说她们对患儿的这份浓浓爱心没有母爱伟大、没有母爱崇高呢?

在儿童医院,护士头皮针技术是让家长们备感欣慰的。很多小患儿家长就是奔着扎点滴时“一针见血”,孩子少遭罪,无论多远都打车来儿童医院静点治疗的。

静点室每天要接待五六百名需要静点的小患者,高峰时要达到近千名患儿,由于是家中的小皇帝病了,至少要来三四名家长,护士在进行操作的同时还需要不停地与家长交流、沟通,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护士,我要做试敏”,“护士,看看点滴不滴了”,“护士,帮我拔针”,“护士,我要试体温”……这些需求经常是不同的家长同时提出,你要面带笑容、有条不紊地一一满足。她们要苦练基本功,还要格外注意服务态度;因小儿病情变化快,随时都有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她们总是处在紧张和随时备战的状态……尽管如此,当看到孩子康复后纯真的笑容,任何委屈都能承受,会感到护士职责的神圣。有些家长会问:“我们家就这一个孩子,哭时间长了,我们做家长的都会有点烦,你们一天接触几百名哭哭啼啼的孩子,不烦吗?”护士们总会笑着说:“不会。”

现在的患儿父母大多都是80后,他们本身就是独生子女,构成特有的家庭组成模式1+2+4形式,依赖性强,脆弱,育儿知识匮乏,对疾病认知不够。护士们特别注重与孩子家长沟通的技巧,推行微笑服务,分组护理。一个护士分管几个病室,门上有责任护士的名字和温馨话语的明示牌,患者的一天护理治疗均由这名护士来完成,使家长有归属感和满足感,护士有成就感和被尊重感,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公益篇:慈医仁术勇担社会责任

患儿的天空有五彩的云。为给更多孩子送去健康,儿童医院积极参与各种志愿者、义诊活动。丁凤姝院长说,医院应该是能够勇担责任的社会机构,务必要以“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这一原则为立足点,把救死扶伤、一切为了病人和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作为医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0年前,儿童医院救治了唇腭裂弃婴“田欣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0年之后,儿童医院用大爱救治了唇腭裂弃婴“九宝”和“行宝宝”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家医院的社会责任感理应体现于此。一己之力是微薄的,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儿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医院在2006年成立了黑龙江省首个专为救治先心病儿童设立的“爱心礼物”救助基金。此项基金是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方面具有社会价值和长远意义的“关爱生命行动”,更成为儿童医院福济童心的“希望工程”。医院同时与加中儿童健康基金会、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美国“微笑联盟”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幸福天使”基金、哈尔滨市红十字会、哈尔滨市慈善总会等慈善组织合作,为更多患儿送去健康的希望。

高尔基的童年全文篇10

菲律宾,是一个典型的受文明中心辐射和影响的“边缘文化”地带,也是世界各主要文化的交汇地带。其儿童文学虽然受外来影响较多,但并不缺乏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巴兰卡(theCarlospalancamemorialaward)文学奖,获奖作品代表着菲律宾写作的最高水平,成为学者研究所关注的对象。近年来其影响远远超出国界而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成为菲律宾社会文化中的一朵奇葩。2012年6月14日将在美国举行的第39届国际儿童文学年会,把会议主题定为菲律宾儿童文学与发展。拥有“人类学博物馆”著称的菲律宾因文化的多样性让其儿童文学的研究成为东南亚现代儿童文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块。

二、菲律宾儿童文学发展简史

菲律宾在漫长的文化发展中受到了东西方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印度文化、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西班牙文化和美国文化等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菲律宾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并与本土文化撞击和融合,形成了色彩绚丽的菲律宾文化。(史阳,2011)可以说,菲律宾儿童文学的发展是外来文化传入和本土文化演化的结晶。菲律宾儿童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术流派出现,时间并不长。

(一)西班牙殖民统治前后

早期的儿童文学,散见于当地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如神话、寓言、传说、童谣、歌曲、史诗中。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菲律宾。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菲律宾的本土文化被根本否定,凡是威胁到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书籍和著作都要烧毁,“caton”或“cartilla”①成为菲律宾当地儿童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儿童书籍。Cartilla是一本教授孩子识读拉丁字母的书,上面印有一些宣传基督教义的诗歌和用于“五月花节”②时献给圣母玛丽亚的唱赞歌。

(二)美国殖民统治时期

20世纪上半叶,美西战争后,美国吞并了菲律宾,为从根本上消除菲律宾人的反抗行动和敌视情绪,美国殖民地政府在菲律宾采取一些带公益色彩的措施,通过输出美国文化,来消除菲律宾人的不满,稳固美国在菲律宾的统治秩序。1901年,美国政府先是动员一批即将退役的驻菲律宾美国军人留在菲律宾,在中小学从事英语教学,帮助修建道路和桥梁,建立医院等公共卫生系统。同时在美国国内招募以教师为主的志愿者赴菲律宾,以美国的教育模式为榜样建立菲律宾的教育体系。只要是在菲律宾任教的美国人,一律被当地人称为“托马塞茨”(thomasites)③,意指乘坐“托马斯号”客轮到达菲律宾的美国教师。正是由于来自美国的英语教师的努力,菲律宾才有了通行全境的、统一的官方语言———英语;也正是thomasites开启了菲律宾书面儿童文学的先河。thomasites给菲律宾带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文学书籍,如《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格利佛游记》,《鹅妈妈童谣》④和一批儿童书籍,如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露意莎.梅.奥尔柯特的(Louisamayalcott)《小妇女》、安娜.休厄尔(annaSewell)的《黑骏马》、刘易斯.卡洛尔(LewisCarrol)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在这些外来书籍的启发下,菲律宾本土作家也开始用英文编著本国的儿童书籍。由于菲律宾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有些起初并非专为儿童创作,但因当时儿童读物稀缺,也被重新编写来适应儿童的需要。这些专为孩子而重新编写出版的故事,重要的要属塞维里诺.雷耶斯(SeverinoReyes)⑤于1925年5月25日以笔名罗拉.白斯洋“LolaBasyang”在“Liwayway”杂志出版的“白斯洋祖母的故事”(theStoriesofGrandmotherBasyang)。该系列故事汇集了菲律宾经典寓言、童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约400个。在促进人们关注菲律宾儿童读者地位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还有胡安.西.雷尔(Juanc.Laya)和卡米罗.奥西尔斯(Camiloosias)。雷尔和奥西尔斯是菲律宾20世纪上半期杰出的教育家。他们通过发展和使用儿童书籍,促进儿童教育,被称为菲律宾儿童和青少年教育的奠基人。1932年,奥西尔斯所撰写的六册“菲律宾读者”(thephilippineReaders),是菲律宾人撰写的第一本儿童教材。由于里面部分内容涉及菲律宾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有关菲律宾动物的故事而被看作菲律宾当地儿童文学的先驱。美国殖民统治后期,菲律宾当地作家开始重视用菲律宾语(他加禄语)创作儿童文学。他们把国内英文的民间文学重新用菲律宾语撰写,如1957年的manuelandLydarguilla(菲律宾故事和寓言),和1958年的i.V.mallari(来自山区的故事)等。

(三)二战独立后的菲律宾,重塑民族精神,极力发展民族文化

独立后,菲律宾政府为了重塑民族精神,唤起人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对儿童图书的关注,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政府设立了各种儿童文学奖项。如:巴兰卡文学奖(theCarlospalancamemorialaward)、皮拉尔.佩雷斯青年文学奖(thepilarperezmedallionforYoungadultLiterature)、萨兰格作家奖(Salangawriter’sprize)、艾卡拉插图奖(alcalaillustrator’sprize)、克瑞斯.阿拉巴多儿童文学杰作贡献奖(theCeresalabadoawardforoutstandingContributioninChildren’sLiter-ature)、金书奖(theGintongaklataward)、菲律宾儿童文学协会奖(theGawadKomisyonparasaKuwentongpambata)、杰出儿童和青少年文学出版物奖(outstand-ingproductioninChildre’sBooksandYoungadultLit-erature)等。尤其是巴兰卡文学奖(儿童类)和青少年读物组织(pBBY⑥)在促进菲律宾儿童文学发展中所起的不可磨灭的作用。1、巴兰卡文学奖卡洛斯.巴兰卡纪念(theCarlospalancamemorialaward)奖,创立于1950年,是菲律宾文学领域最高、设立时间最早的专门性文学奖项。为了纪念菲律宾知名企业家唐.卡洛斯.巴兰卡(DonCarlospalanca,Sr.)对菲律宾文化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而以其名字命名。1951年颁发首次奖项。为了推动本土儿童文学的发展,巴兰卡文学奖于1989年对英文和菲律宾语撰写的短篇儿童故事专门设立了儿童短篇故事奖,2009年新增儿童诗歌奖。2009年,卡洛斯.巴兰卡基金共拥有527篇短篇故事、366首诗歌、208篇散文、344部独幕剧、182部大型剧、60部电视剧、54部电影剧本、36部小说、34个科幻故事、148个儿童故事、77篇学生习作和165首儿童诗歌。各类文学奖项通过评审元素和参赛标准对菲律宾儿童文学的创作题材、思想内容、表达形式、艺术风貌等起到了方向标的作用。2、菲律宾青少年读物组织(pBBY)菲律宾青少年读物组织是一个永久性机构,由部分研究机构和代表各行各业的个人组成。研究机构有:国家图书馆(tnL)、菲律宾文化中心(CCp)、儿童交流中心(CCC)、儿童博物馆(museopambata)。个人主要由教育家、研究人员、图书管理员、书评撰稿人、著作家、插图画家、说书人、出版商、书籍销售商和媒体组成。为了纪念国父何塞.黎刹尔(JoseRizal)的“猴子和乌龟”(themonkeyandtheturtle)故事译文在伦敦出版,菲律宾青少年读物组织每年7月的第三个星期二举行“全国儿童书籍日”,旨在推动本土儿童文学的发展。青少年读物组织每年通过主办短篇故事创作比赛及对这些故事的赞助出版等活动,活跃和丰富了本国的儿童文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