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52:04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1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课堂提问多,而学生主动提问少。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以教师提问方式为主,而学生主动提问得过少,所以课堂提问基本由教师主宰,缺乏师生“对话式”“互动式”的问答行为.无学生主动提问这一现象在目前的课堂提问中相当普遍,小学生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情况比较突出.

2.教师提问的频率偏高。

现在普遍存在教师提问频率过高、无效性提问过多的现象.由于问题多、答案死板,且部分学生思考时间不足,所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回答的状态.有些教师总是担心小学生没有听清楚问题,从而总是频繁地重复问题,导致学生对问题重要性的误导性理解;有些教师甚至借助重复问题来拖延时间.这种无效性提问,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会让学生误认为这些问题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其他问题的关注.

3.教师存在偏向部分学生答题的现象。

教师提问的难度无法兼顾全部学生,难以依据问题的难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为了保证课堂问答的顺利,相对于不举手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偏向于选择举手的学生来回答问题;相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偏向于成绩好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同时,要求齐声回答的比重偏高,这些情况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养成“混水摸鱼”的思维习惯.

4.教师对学生答题的评价过于单一、平淡。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基本上分为判断性评价、鼓励性评价、启发性评价和消极性反馈等四种情况.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能给予判断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但是课堂评价的语言缺乏针对性,常常使用了一些如“对”“错”“很好”“非常好”和“棒极了”等语意带有模糊性的词汇,显得有些简单.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乏追问,延伸性和扩展性不足,不利于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二、提高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选择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面对相同的问题情景,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学效果亦会有差异.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如教学“直线”时,根据学生认知领域中“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种不同层次的思维,对于直线概念需有相应的不同提问方式:

(1)你知道什么是直线吗?

(2)你会画直线吗?能说说画直线的步骤吗?

(3)可以在这两点之间画一条直线吗?

(4)下面的图画中,哪幅图表示一条直线?

(5)不用尺子你怎样画出一条直线?

(6)以下这些线条中,哪些是曲线?哪些是直线?

上述6种不同的提问方式,可引起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当然,提问后别忘了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问题类型要兼顾宽泛性和指向性。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大气”,那种答案显而易见、一问一答的问题应尽量减少.问题首先要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较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其次,问题应当指向明确,它的提出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3.根据学习进程,适时使用探询性问题。

探询性问题是在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一个问题.使用探询性问题对教师来说具有较高的难度,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度有恰当的把握.探询性问题的使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的思绪方式、诱发新的学习兴趣。

4.尽量使提问内容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兴趣。

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平平淡淡,那么就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它的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会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并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5.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提问存在一个问题——最佳时间的选择,在一个完整的教学时间内,只有少数几个瞬间时刻是提问的最佳时间.教师必须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馈信息,及时抓住这些最佳时刻。一般来讲,教师提问有课前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的提问、课间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和课后总结性提问.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宜过多,且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一般课前应设计好,问题还应问到点子上.

6.合理统筹提问对象,尽量兼顾所有学生。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全面了解各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别差异,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应针对不同问题和每个学生的实际,合理选择答问对象,安排答问顺序。

7.有效处理问答结果。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2

进步。

关键词: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在人的认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是现象,并且通常会产生疑问、探求的心理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是引导学生多思、多想,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这正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基础。

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但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同时也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成为众多中学数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并促进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是基础

从本质上说,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客观存在进行质疑、思考和提问,并通过思考解决这些问题。其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对客观的结论、教师的言论进行质疑。

从某种意义而言,学生在对教师或教材进行质疑时需要一定的勇气。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部分教师对纪律的要求非常严格,因而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营造得非常压抑。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特别是部分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质疑时采用责问的方式应对,这就会打击到学生的情绪,降低学生质疑和提问的积极性,进而磨灭学生的问题意识。

因此,教师应该打破压抑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大胆的质疑、大胆的提问、大胆的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才能养成质疑的习惯,并且逐步形成数学问题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提问。面对学生的质疑和提问,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的这种行为表示肯定和认同,引导更多的学生进行质疑和提问。

其次,针对学生正确的质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性的思考,并得出正确的结论。针对学生不正确的质疑,教师不能责问学生,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

法,并在此之前进行更周密的思考。

通过教师合理的教学评价,学生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才能让学生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思考、敢于提问,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二、教师的引导是关键

目前,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和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因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具体地说,当前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相对欠缺。因此,要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离不开教师合理的引导。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相关章节中,教师在告知学生勾股定理的理论后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勾股定理是否一定成立?那么是否存在它的逆定理?”

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思维就受到启发,学生就会顺着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经过思考与总结之后,学生不仅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形成了思考的好习惯。在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面对数学定理时就会从这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并对定理进行质疑,这就是数学问题意识形成的基础。

同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例题解答后提问:“同学们,这道题是否只有这一种解题方法?”教师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

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且在日后面对问题时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也就能够对问题进行更多的质疑。

三、充分利用小组交流学习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是学生数学问题意识较弱的主要原因。具体地说,学生并不是不能解决问题,而是不能联想到这个问题。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例如,教师可以以某道例题为例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通过交流来解题。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发表个人的观点,也就能够对固有的意识和理论进行质疑。在反复的交流与讨论中,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反复的质疑与思考,并且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不但是中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众多中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质疑和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教师也应该不断总结与交流,制订更有效的对策来达到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朝玺.中学生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3

一、问题教学的定义及作用

问题教学,全称是问题研究教学法,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以教学内容为素材,以问题为载体,以研究为导向,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育思想,在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想和数学概念,养成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因此,问题教学是使学生的认知活动积极化,并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

问题教学在发展学生智力和创造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同,它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科。如果问题情境教学处于学生认知潜力的最近发展区,如果内容阐明现象间的关系和其他关系间存在因果关系,完全可以做出概括、总结等教学内容。如果教材不是全新的,而是以前知识逻辑的继续,学生在原有知识的积累基础上,独立学习探索新知识,问题教学就会特别有效。

二、问题教学的步骤

1.授课前的问题创设。教师要让课堂教学紧抓学生,必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在授课前,教师要将重点、难点和疑点,设计成一系列问题,让各种问题形成链条,环环相扣,用这种链条式的问题驱动课堂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教学的内容、本质和意义,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和强化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互动,并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和效果。

2.授课中的问题创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预先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问题,让学生提前预习,试着自己回答,对回答好在课堂上予以表扬,对大多数学生不能回答的,要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与讲解,即“问题驱动法”。问题教学法从提出问题开始,中间分析问题,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结束。

基于代数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用以前考过的典型题型设计问题,或创造新的问题情境,然后由学生提问知识点以解决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也可告诉学生将来可以用哪些方法解决起来更方便,激发他们学习、探索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借助各种教学手段设计问题情境,提取核心问题进行教学,符合学习者的思维和心理特点,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授课后的问题创设。这属于问题教学的较高层次,有助于帮助学生将本章节内容充分地融会贯通,在总结重点的同时,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推广并给予运用。实践证明,运用问题搭建平台,以驱动学生思维,不仅可以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还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勤学好问的习惯和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奠定本学科甚至其他学科的良好学习基础。因此,这在当前代数教学中,非常有必要进行推广。

三、问题教学在代数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良好的问题情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筛选适用本法的教学内容;其次,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

目前,多数学校的代数课为高等代数、近世代数和高等代数选讲。高等代数作为两个学期的基础课,普遍受到重视;对于近世代数,许多学校是周三学时、一个学期的选修课。近世代数作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并不十分重要,主要问题是:不少学校的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认为太抽象,没有掌握这门课的本质思想和方法,而这门课的思想是很丰富的。其中,有教师的教法和水平问题,也有课程安排问题。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世界先进的数学研究和其他科学与技术领域,现代代数学已是重要工具,但在我国,这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

2.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遵循“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现代性,注重应用性,强化创新性”,不断更新、重组代数的教学内容,引进反映现代数学发展的新内容、新思想、新方法,用现代的观念组织和讲授传统的教学内容,注重体现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也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应用,更注重与初等数学的联系,突出师范性,使教学、内容、思想和体系不断现代化。

在代数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教学改革必须体现现代性,重视应用性,给出创新性。这主要包括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教材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改革教育教学思想,是教学改革的第一要务。我们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教会学生学习,让他们终身受益。教学内容改革上,将代数的抽象空洞理论和一些陈旧内容进行更新和重组,反映现代数学的新观念,讲清代数概念、定理的形成发展过程,充实数学文化内容,注重代数与几何的联系和结合、高等代数与近世代数的联系和结合,加强应用性教学方法的渗透,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由于代数课程较为抽象,在教学方法上可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对于叙述性内容,采用多媒体演示;对于思维性内容,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步一步地推导,展示数学思维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注重反思教学,强化问题意识。问题教学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能动性为基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要想顺利实施问题教学,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内在需要,即学生的主动性是必备条件。相比于基于外在强制的被动性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更多地体现了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有了对学习的兴趣,原来把学习当作的负担就会转变成一种享受。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引导作用,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把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对数学问题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在探索中逐步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把探索学习的过程当成一种享受,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动力,让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和真正的自主学习。

四、问题教学在代数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进行启发性教学,注重讲清学术思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猜测和论证,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课程内容。例如,在介绍了线性变换的矩阵对角化问题后,可启发学生考虑不可对角化矩阵的最简单形式,从而引出不变子空间的直和分解乃至线性变换矩阵的若当标准形问题等。另外,由于该课程的特点,一些重要定理的证明,往往需要大量的引理和命题,而冗长的论证和推理,容易让学生忽视问题的本质。在这些内容的讲授上,我??不应拘泥于技术性细节的论证和推导,可将许多引理和命题的证明直接作为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在课堂上注意讲清定理产生的背景和想法以及证明的思路、难点。这样不仅突出了思想和重点,也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注重习题课环节,展开讨论、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解决应用困境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将问题解决教学策略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让数学课堂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流畅度的提高。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策略应用困境

(一)教师缺少创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否具有创新的教学理念,直接关系着问题解决策略能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得以应用。教学改革进行时日已经不短,但仍然大部分教师没有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达到升学率目标,教师物化学生,选择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当学生视为接受数学知识与解题方法容器,不仅影响了教学活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感受,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去设计教学活动,阻碍了问题解决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

(二)问题来源过于单一

问题的来源过于单一,就会让问题的针对性不强,问题所面向的学生不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教材奉为神物,认为只要将课本中的问题都解决,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数学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教师只顾着课本问题的解决,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形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影响了问题解决策略的全面性。除此之外,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中唯一可以发问的人,单向的课堂提问,影响了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不利于问题解决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落实。

(三)学生学习依赖性强

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其学习行为有直接影响,在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当代初中的学习依赖心理较强。他们认为只有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才是学习,自己的自主学习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要实施问题解决策略,需要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学生一直依赖教师提出问题,会影响问题解决策略教学意义的发挥。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观,才能让问题解决策略得以实施。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策略应用方法

(一)从数学教材中开发问题资源

在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今天,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材中出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开发,有利于问题解决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落实。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个新知识的介绍与都一定的情境支撑,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的知识,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一般流程。教学情境的创设,给初中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思维切入点,也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与生动。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时,从学生感兴趣的背景资源入手,促进学生质疑学习内容,发现问题,有利于其新知识印象深刻,更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得以创新。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要对新旧教材的更新进行分析,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新课堂教学方法。

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之前学过的平移与旋转知识,从一个长方形这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出发,让学生通过平移四个边,将其改成一个普通的平行四边形。要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就要思考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产生“平行四边形具体性质有哪些?”的问题。当学生具有疑惑,教师就可以从问题出发实施课堂教学,让课堂学习的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平行四边形性质后,学生可以快速解决课堂开始时的问题,促进学生找到数学学习成就感。

(二)从生活出发应用问题解决策略

生活,与初中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可以给他们展示一些新鲜事物,他们的注意力能够快速集中。利用问题解决策略实施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从初中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普通的生活现象去开发数学知识,会让普遍的现象变得特殊,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好奇心的激发。利用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能够促进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比如在讲解《图形的相似》知识时,教师可以利影子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相似知识。每一个人都熟悉自己在路灯下有影子这件事,但却没有计算过影子的长度。教师呈现一张自己在路灯下的照片,提出“我的影子有多长”这样的问题,会让学生眼前一亮,注意力集中。从生活现象中开发数学问题,能够促进问题解决策略的高效实施。

(三)促进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提问,是学习的起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引导行为,鼓励学生自主发问,促进学生明确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观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问,能够促进数学教学资源的丰富,也能让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价值发挥出来。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勇气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分享疑惑。

比如在讲解《样本与总体》知识时,学生会学习到抽样调查这种统计方法。在课堂中,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自主阅读课本知识,并限制学生提出三个自己认为最重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学生提出“怎么样的抽样调查才算是科学的抽样调查?”、“抽样调查一般都调查些什么呢?可以应用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促进作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解决者,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是数学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形式。要促进数学知识传授效率的提高,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教师需要落实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利用问题解决策略实施初中数学教学,肯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让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大有改观。用问题解决策略给学生成长的空间,才能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李保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a].2014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5

关键词:问题串;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引言

问题串是一种新颖的问题探究模式,即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或主题内,教师围绕某一目标或某一中心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而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问题串是按照由浅入深、由现象入本质的阶梯式方法设计的一组问题,可以满足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方法。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我国现在初中数学教学成果仍旧通过考试得到体现,虽然考试能够反映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但是并不能代表学生喜爱数学,自发性的学习数学。现在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大多采取“填鸭式”教育与“题海战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育以灌输知识为主,讲解练习为辅,这样导致了初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问题串”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学生学习层度,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同学的思维活动,开拓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二、初中数学课堂中设计“问题串”巧用的原则

1.“问题串”设计目的明确

教师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问就必须明确提问的目的,之所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问题学生是否能够轻易回答?“问题串”使用之后对于整个课堂质量有什么作用?教师在使用之前要明确目的,保障课堂的高效性。

2.“问题串”设计要难度适中,层次递进。问题的提出不是单个进行的,相反在课堂上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教师要确保每一个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当然,在设置问题串的时候,每一个问题之间要关系密切,采用层次分明且不断推进原则。

3.“问题串”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基础能力不同,因此数学教师在设置问题串时一定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始,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地设计问题,只会让问题串的提出事倍功半,反而得不偿失。

4.“问题串”提出后教师要把握引导性原则。当教师在课堂上抛出大量的问题的时候,另一方面要兼顾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一方面要通过鼓励、诱导的引导原则来帮助学生解答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一步步接近正确答案的时候,往往能够获得很大的满足感,进而对于数学的学习产生浓烈的兴趣。当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些错误,教师要适当鼓励学生不要着急慢慢理清思路,重新作答,这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良好思维习惯。

三、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串”的应用

1设计问题串,初步探概念

数学概念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标要求下,设计问题串成为教师与学生初步探析数学概念的法宝。问题串最显著的特征是阶梯式深入,可以使学生从了解概念的表象深入到知晓概念的本质、从而真正掌握概念。

例如,七年级上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中,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教师将这一难点问题分为多个小问题,由浅入深地形成问题串进行教学。首先抛出问题一“把两根小木条中间钉在一起,使它们形成4个角,这4个角的大小是否可以自由改变”;其次掷出问题二“在相交的道路、剪刀等实际问题中,能发现哪些几何形象?并画出它的平面图形。”再次展示问题三“如果将剪刀用图形简单地加以表示,那么∠1与∠2的位置、大小分别是什么关系?(配合展示图形和图片等)”;在学生逐步理解前三个问题后,让学生探讨问题四“找找生活中对顶角的例子,并用自己的话概括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串中包含重难点问题的精解,使学生从直观的图形感知入手,初步探析概念,加之教师的有效启发,可以实现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

2剖析问题串,深入细探究

问题串本身的“阶梯式”特点与数学问题探究的特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剖析精心设计的问题串,逐步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思维和能力。问题串有助于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更为深刻的知识。

3详解问题串,解决难问题

问题串既是教学内容的阶梯化引导符号,又是教学内容的精华体现。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用问题串串讲知识,而且要着力促使学生详解问题串,通过对问题串的详细解答,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问题串在教学中的一大好处就是它符合学生递进式的思维,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问题的答案,从而为更进一步解决更难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或者是方法支撑。因此,问题串能够帮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寻找数学的答案。

4反思问题串,总结关键点

及时的总结和反思是学生提升数学能力的关键,初中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反思的良好习惯。问题串是课堂学习内容的有效引导模式,也是串联整堂课的精华所在,所以教师和学生都要注重在课堂上反思问题串,从中总结本堂课的关键点,用问题串将学习要点串联起来,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树。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问题;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090-0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数学目标,专门把数学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它比实验稿更重视数学问题解决的要求,从而“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就以上的学习,认为加强初中课堂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是当今数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此,借助名师的课例为载体就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过程策略作分析和思考。

一、数学问题及数学问题解决概念的内涵的认识

要搞清什么是数学问题,首先要回答什么是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问题是一个系统。如果这个系统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性质或关系是他所不知的,那么这个系统对于这个人来说就是一个问题系统。于是,对这个人来说,这个问题系统就是一个问题。

什么是数学问题,众多学者就此作了广泛的探讨。显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一些简单的课堂提问,不能说是数学问题。最易被教师混淆的是,凡是数学习题、练习题、考试题均是数学问题。这种认识是模糊的、肤浅的。如果这个问题系统的元素、性质、关系都是数学的,那么它就是一个数学问题。象“歌德巴赫猜想问题”是形式化了的、常规性构造的数学问题,目前,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数学问题。不管是数学习题、练习题、考题,对于某个人来说,能解决的就不是问题,而还没有解决的就是数学问题,是对他仍“具有智力挑战特征、没有现成直接方法、程序或算法的未解决的情景”,即具有其智力训练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事实与技巧的训练”所能完成的。

这样我们可以对数学问题和数学问题解决下这样的定义:指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新的情景状态下,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寻求问题答案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二、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原则

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教学模式,其理论依据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的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的观点。一名出色的数学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引导、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这里的“引导”、“激发”,显然都是从教师教的层面来认识的。“引导”、“激发”其核心在于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经历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应该是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核心。数学问题解决过程如何围绕这以核心展开,首先应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遵循其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教学、研究的永恒的主题,教学中应该处处遵循趣味性原则。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美的情感,变数学的“苦学”为“乐学”,它体现了数学对“美”的追求。而数学问题的科学性是指叙述上简洁,使用的文字及数学语言规范,它体现了数学对“真”的追求,教学活动应该是科学性与趣味性的辩证统一。因此,数学问题教学也就必须遵循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例如,在教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时,笔者首先给学生提出我国古代一个有趣的问题――“鸡兔同笼”:笼子里有一些鸡和兔,已知鸡和兔的头数是6,脚数是18,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形式化了的数学问题用生动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由此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研究课题,增强其对概念的理解和激发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学习的兴趣。

2、启发性与探究性相结合的原则

“数学是思想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依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拔与启发,而数学学科的特点又决定了数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都需经过艰苦细致的思考和探究。启发性和探究性相结合是数学教学过程教与学相统一的具体体现。其中,启发是探究的条件,探究是启发的目的。好的数学问题,必须具有“启智”的功能,同时,还要给学生留予充分的探究活动的空间。

3、障碍性与当前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要由易到难,形象地讲,即为学生铺石搭阶,让其拾级而上,达到知识的制高点。这种方法当然能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也可以适当地反其道而行之,即――由难到易。具体说来,首先给学生探索的问题不妨难一些,是一个综合性的超前问题,在学生遇到障碍时,再引导其逐步分解为当前可以接受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问题时,必须遵循障碍性与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点燃思维的火花。

4、系统性和连续性相结合原则

就一堂数学课而言,无论是教还是学,应该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没有问题就不成为教学,一个问题解决了,就会产生新的问题。学生应该是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又带着新的问题结束下课。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该不断创设问题、激起学生一个又一个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系统而展开。第一个问题是承上启下的,最后的问题是为了归纳总结,也是为后续发展作好铺垫,而中间的问题又是互相联系在一起。这样,使问题系统地形成一个有效地课堂运行机制。因此,数学问题解决应遵循系统性和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策略

“问题解决”教学绝不能简单的认为是问题的罗列,作为数学教师,也绝不能追求课堂上一问一答式的表面上的热热闹闹,简单的提问不是数学问题。选择富有智力挑战价值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不断的探究、不断的提出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又引导学生生成新的问题,以此循环往复,促进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不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根据“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原则,笔者有幸在省教研活动中听了省特级教师盛志军老师的一堂课:《圆周角(2)》。现在以这堂课的几个片段作为范本展开分析,予以阐述:

1、创设无痕的问题情境

这里,问题情境的定义是:把学生置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气氛之中。

问题情境教学,就是在无痕情境中隐埋问题,呈现给学生刺激性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起强烈的问题意识。

教师首先出示以下问题情境:

同学们:“我们国家最大的一项文化建设工程――国家大剧院已经竣工。请看屏幕。”

教师打开课件:

一个似乎习以为常的问题就因为创设了特定的问题情境,抓住研究对象的本质,紧扣学习的知识要点,具体准确,语言简练;制造悬念性和挑战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进来,产生“伸手摸不到,跳一跳,够得着”的效果,产生一种积极解决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妙极了!

面对同学好奇、质疑、困惑的表情,教师引导:同学们想搞清这个问题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数学世界吧!从而推出课题――《圆周角(2)》

自然、妥帖、到位、流畅。

上面的问题情境,事实上是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上来设置的。接着教师又从学生已有的原认知结构中设置如下问题,为问题解决打下基础:

2、建立数学问题的模型

在“最近发展区”内,顺其自然的抽象出数学的本质,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模型,首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其次是让学生学会在问题情境中挖掘出主要的数学问题,明白本节课的基本任务,也使学生在兴趣不减的时候不至于目的渺茫,无所事从,这样在后面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大家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来评价自己的效果。我们看教师是怎么进行的:

建模一:大剧院内的座位椅子,从数学角度分析,为什么排成圆形的?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讨论这节可开头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原图形上作出有关辅助线,问:大家觉得在同排要使每一位观众的公平看演出,有什么方法呢?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最集中的就是保证每一个观众的视角一样大。为此,教师利用课件,标出三个视角∠a、∠B、∠C.这三个角是什么角?大小关系如何呢?

由此,一个生活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

建模二:泰坦尼克号沉海之谜?

数学建模并不是局限于一开始的问题,其实课堂中的其他环节中都可以穿插。在得出圆周角定理(2)后,利用原理时,教师就是有意把课本的例题作了改变:

通过这样的改变,学生兴趣徒增。同样,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数学问题呈现在眼前。教师学生发出感叹:一个海难事件,原来也是一个数学问题。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啊!

3、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

(1)知识型数学问题解决过程

数学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个行为外化的过程,也不仅仅是一个学生新旧知识点联结的过程,而是一个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以第一个数学问题为例,教师是这样与学生互动达到问题解决的: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解决三个问题:

问题1:如图1,在o中,∠B,∠D,∠e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2:如图2,在o中,∠a,∠B,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3:如图2,在o中,∠a=∠B,则可得到什么结论?为什么?想一想,在等圆中,有上面这些结论吗?

目标明确,层次分明。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激活思维,积极寻求学生旧认知经验圆周角定理的知识停靠点,达到新知识的童话,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圆周角定理的推论2:

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2)例题变式数学问题解决过程

上例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知识与技能的问题。其实,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大量的习题的解决来实现数学问题的目的。正如本文在前面所叙述的:数学问题不一定就是生活问题中的数学问题,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当对一个常规的形式化的数学习题还未解决之前,就是一个数学问题。这在这需要教师充分研究学生的旧认知结构,挖掘数学习题的各种变化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数学解决问题的灵魂所在。

课本例2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以aB为直径的圆交BC于D,交aC于e,

求证:弧BD=弧De;

当解决了课本上这个数学问题后,教师充分利用该题的资源,又继续要求学生完成:若aBC是等边三角形,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说明理由。

这时,学生纷纷投入到挑战当中,分小组加强合作,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益。这种以变式的拓展方法,对解决数学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也是极为有利的。紧接着,就是让学生独自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p是aBC的外接圆上的一点

∠apC=∠CpB=60°.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学生的好胜心理又一次激发。

例题教学是数学新授课教学过程中通常用采用方法,通过把知识点隐含在类似的问题当中让学生按照新接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基本问题。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化新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综合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的问题提供示范。需要注意的是例题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解法要具有一般性,问题要源于知识点,但是又要略高于基本知识,叙述要规范,尽量做到一题多解。这里,教师充分重视了这一点。

(3)反馈评定式数学问题解决过程

建构主义与传统学习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要求学生原认知学习,主动学习,不断反思,从反思中解决数学问题。教师为此以“快乐套餐”为招式,提供了一个组题,发挥学生的自我潜能,自主解决数学问题。

4、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

45分中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学生兴味正浓。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什么数学问题需要去解决?事实上一堂数学课学生是带着问题进课堂,在课堂中充满着问题,也是不断解决问题,而下课了,学生应该带着问题出课堂。为此,教师把本堂课的小结留给了同学,让学生自己去追寻本堂课的要点,形成系统的认知网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学问题。同时,教师布置了常规的配套作业以外,又给出一个挑战题,让学生到课外去探求更美的数学王国。

a.请归纳本节课: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的用途你都知道了吗?

(3)注意充分利用直径和半径作圆周角的辅助线.

(4)用到了什么思想方法?

B.向自己挑战

已知BC为o的直径,aB=aF,aC交BF于点m,过a点作aDBC于D,交BF于e,则ae与Be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四、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要反思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和特级教师课例的鉴赏,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数学问题解决过程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1、问题的针对性

因为每个问题情境中所涉及的知识都不是单一的,那么能够提出的问题也就很多。如何才能做到问题更有针对性呢?这要求提出的问题要同时也要注意到上堂课的知识点,甚至要兼顾到下堂课的知识,使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思路能够连贯,不至于产生零乱的感觉。所以问题的提出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问题的悬念性和挑战性

每个人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挑战高度的天性,所以在提出问题时要抓住人的这种特点,适当的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进来,同时问题要增加一定障碍,产生“伸手摸不到,跳一跳,够得着”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3、问题的合理性

问题的呈现要抓住研究对象的本质,要具体准确,切忌泛泛而谈,所以问题要紧扣学习的知识要点,问题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要是学生大部分明白的。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简练,不要让学生误解问题的本意。由于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是课前已经设定好了的,所以在提出问题时应该本着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完成服务的。这要求问题的提出要紧扣教学思路,不能偏离教学主线。

4、问题的科学性

同样一个问题,由于提问方法的不同,侧重点不同,也就会导致人不一样的思考,这里要求问题的提出以开放性问题为主,如“为什么”、“怎么样”,切忌“是不是”、“对不对”型的问题。

最后,“问题解决”教学的全过程是一个系统连续的,要求问题与问题之间、内容与内容之间、课堂与课堂之间都相互联系。它是根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来的。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由于问题是系列的多类型的体系,它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经验的改造或生长结合起来,把一般能力与创造能力结合起来,这正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孜孜追求的目标。

参考资料

[1]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4版.

[2]张奠宙,戴再平.《中学数学问题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

[3]钱从新.“有关开放题的几点思考”《数学通报》1999.11.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7

中学数学课堂问题教学法基本模式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1.创设问题情境应贴近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实际。强调情境创设贴近生活实际,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为此,创设教学情境,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一些问题和形成的经验,这需要老师切实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层次和认知水平。

2.应创设优化的问题情境。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不积极、主动不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设的问题情境的质量。优化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注重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努力创设有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既兴奋又困惑、怀疑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愿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问题的提出

1.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不能大胆、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宽松环境,学生怕提出的问题很简单而成为同学们的笑料,或则是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被同学瞧不起。为了改变学生惧怕提问题的心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尊重、鼓励每个学生,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即使学生提出问题不恰当或者提出毫无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同样要给予鼓励,赞扬。当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周全而词不达意、语无伦次时,教师也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在上课时已反复强调过的问题,而学生又当作问题提出时,教师也不能讽刺、嘲笑、指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大胆提出问题。

2.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善提问题。老师给学生创设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情境,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不等于学生就能提出问题,问题都需要有造性和想象力。由于长时间的被动接受性教育,许多学生已养成了被动回答问题的习惯,根本就没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想向老师提出问题,但却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去发现问题。所以,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1)在课题的揭示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预习课本后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是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做到的,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2)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对比联系中提出问题。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与发展,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进行对比,容易让学生产生许多问题。(3)从生活等其他方面大胆的想象和假设提出问题。没有大胆的想象和假设,这个世界会缺少很多发明创造。

三、问题的解决

1.筛选问题,定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但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解答或者解释,因为学习目的不是局限于知识表层,更要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等综合素质,有的问题可能对教学内容没有价值,故要有侧重,即引导学生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老师参与,共同讨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老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或进行小组讨论,教会学生从整体上观察信息,收集信息,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组合。还可以借助一些灵活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实验、假设、转化、画图等等。在这过程中老师可以故意出错,设计陷阱,让学生考虑周全,最后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再进行论证。

四、引导学生实践运用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8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问题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就要针对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合理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投入数学活动的多种机会,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领会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较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经验。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高效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应在以下几个点上加以重点关注。

一、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是结合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一般有两大类:或侧重检测、巩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或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和发展。教师设计什么类型的问题,取决于教学需要,取决于问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入阶段和小结复习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记忆型或判断型的问题,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而在突出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启发性、探究性和思想性,可以适当的设计推理型或发散型问题,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去获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善于把一个复杂的、讲解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问题情境设计,层次分明,从而使问题的提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符合学生的实际。

三、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合理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指向,有利于学生开展议论并理解教学。其次,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适度,符合学生探索求知的需要,既有思考性又有可行性;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习冲突。再者,教师的设问要问在实处,有利于揭示知识的本质;要问在疑出,有利于区分和辨析知识;要问在深处,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问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如在讲解“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提一个问题:“你能画出一个有两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吗?”通过实践,学生基本弄清三角形的分类问题,这比教师直接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只能有一个钝角有效得多。探究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但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对于教师要求很高,在备课中要充分预料学生可能考虑到的角度及学生探究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探究的结果也要进行预设。

四、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从数学学习的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事实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对知识的运用,都离不开知识产生的环境和适用的范围。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要有“问题”,即当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还不能理解或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问题。当然,问题的障碍性不能影响学生接受和产生兴趣。其次是“情境”,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社会环境、经验性的想象环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等等。因此,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引疑激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有趣味性、新鲜感。通过常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增强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联系实际。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如银行分期付款、打折销售、最优化等经济问题;市政建设与环保问题;时政新闻;计划决策问题;广告的可信度问题等等。设问的目的是为思维点火,“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输的容器,而是一支可以点燃的火把”。所以,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与能力、数学文化发展史中的史料、数学教材中的教学能容等多方面的数学素材进行自然组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及数学学习的价值,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生存环境。创设问题情境要巧设悬念。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求知动机;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五、问题呈现形式多样化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9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38-01

一、教学中设计能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再创造问题

例如:圆心角定理及推论的教学问题呈现,通过作圆(同圆或等圆)和作其中两个相等的圆心角,比较所对的弦、弧、弦心距的大小关系。通过作圆和作其中两条相等的弦,比较两个圆心角的大小关系,通过圆中作长度不同的弦,比较弦心距、圆心角的大小关系,对同圆和等圆中的两个圆心角和它所对应的两条弦、两条弧、两条弦心距这四对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猜测和证明。

再创造问题的设计是与课堂教学的观念紧密相联系的。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必须从激疑开始,体现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著名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遵循这一原则,教师可以按照:知识的产生——新旧知识的联系——新的法则的形成——技能的形成和应用这个顺序来设计问题。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是,设计的问题是完全要求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尝试的。再创造问题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自主学习和讨论用的,教师仅仅起引导方向、激励思考、暴露学生思维过程并加以评价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设计训练技能的问题序列

例如: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教学中的问题呈现,对一组平行线(三条)截两条直线,可画出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请同学探索,并画出图形。在以上各种不同情况下写出成比例的线段关系式。然后,教师接着问: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三角形的另两边(可两边延线)相交,能否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线段成比例?

组织良好的问题序列不仅有利于学生趣味盎然地去发现规律,也有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好的形成技能,创造较高的教学效果。但这并不是说可由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思维的探索,只是教师必须将这些相互关联的问题串起来作为素材提供给学生,让他们来一次尝试和再创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在形成新技能时寻找与原有技能之间的结合点,或者为更好地记忆和运用知识和技能,必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整理。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这些问题序列,是为了再现人们学习和认识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从零碎到完整,从具体运算到心理运算。

三、设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

自学能力是人们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钥匙,它属于工具性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无疑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它的依据是学生有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实现新知识的学习,但必须是由教师提出的问题作为过渡,这些问题的设计应当是从小步子逐渐到大步子,具有较强的阶梯性。“思维是认识过程中最复杂最困难的一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往往不知从何着手。要解决如何思维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按步思维,这也不会妨碍思维的灵活性。为引导学生自学而设计的问题,基本思路是:以新带旧,以旧迎新——架桥铺路,穿针引线——注意变式,面向全体——加强反馈,快慢自主。以问题方式所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引导和创新。

四、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放式问题

例如:在学次函数的图像时,可设计如下的问题:当系数取不同的值时,可使抛物线的位置有什么改变?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探索系数的变化与图象的位置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10

关键词:灌输式讲授探究式教学多思多变

新的课程改革虽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终让我们的数学成绩并不是那么的让人乐观。那么原因到底在哪儿呢?结合我的工作实践,我谈一谈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方面:

1、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法的指导,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变成了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动,学生看,学生总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整个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硬性输入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潜能得不到发挥,从而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创新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因而导致数学成绩很难提高。

2、部分老师搞题海战术

大量的机械重复的练习,超过了学生的生理、心理负荷,使学生产生厌学、应付等逆反的心理。

3、对数学后进生的态度

很多老师对数学后进生有的采取了不管不问的态度,有的不知从那个方向入手,用那种方法,所以最后不得不放弃,这样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成了一句空话。

4、部分老师上课前没有真正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课的一个前奏,是能不能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没有备好课的原因是没有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数学。认为数学只是“计算”和“证明”,多数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做练习,只要会做题就行了。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意识不强。

2、很多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前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很多学生忽视了这个环节

3、自学能力差

许多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差,看过教材后找不出问题的重难点,说不清掌握了哪些,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并且也提不出问题。

4、学习数学的主动方面

对于练习中不会做的题或作业中做错的题,好多学生很少问,觉得老师都会讲,所以不用问。甚至,对于老师不布置的题目不主动去做的原因就是老师没有布置。课堂教学中老师布置的自学或思考讨论时,很多学生消极参与,被动地等待老师讲解。

5、学习数学的方法

一些同学用在数学方面的时间比其他科目多,但成效不大,成绩仍然不理想,数学学习成为一件“费时难讨好的工作。”其关键就是没有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6、成绩的两极分化

一般情况下,学生到了八年级成绩会明显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况,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是优生积极参与,后进生往往无动于衷。

二、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要想大面积的提高数学的成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前预习能够开展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带着问题去听课,使学生听课有的放矢,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效率,改变了学生总处于被动的局面,真正给“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提供了机会。在预习前,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初步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2、初步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模糊点

3、尝试着做一做随堂练习和课后习题

通过预习,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结合学生特点,认真钻研教材,精通教材

教师在上课前要吃透每一节课的内容,做到“入乎其内,在乎其中,出乎其外”从而把握中心,搞好课堂教学,同时要了解学生,做到知己知彼。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上课时居高临下,应付自如。

(三)分层设计练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大量的机械重复的练习,超过了学生的生理、心理负荷,使学生产生厌学、应付等逆反的心理。因此,对练习作业教师要精心选编合理布置,不能搞题海战术。

分层练习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增强他们的学习的信心,也有利于“冒尖”,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再有所获、尽力发展,对学生可能出现困难的较高层次习题,教师要准备些铺垫性的小题,以便在学生思维上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通过搭上一级“阶梯”学生就会在“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中顺利的解出所求的问题。

(四)开展“满足优生,促进中游生,带动后进生”的活动

在教学中,通过开展“满足优生,促进中游生,带动后进生”这样的活动,使全班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学的学习风气。由于班级中优生、中游生、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所差异,在教学中难以兼顾,满足了优生又无法顾及后进生,只抓后进生又满足不了优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于是开展了上述活动,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具体的做法如下:

1、对优生进行竞赛辅导,同时精选一部分“多思多变”的题目,进行题组训练,做到讲一例,练一类,带一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对中游生开展某个专题的讲座和讨论,使他们的知识上的模糊点不断减少,逐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3、对后进生进行有目的的辅导。长期以来,如何转化数学后进生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数学教师,有时确实令人束手无策,不知从哪个方向入手,用哪种方法,以至于最后无奈放弃。如何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呢?知识的缺陷是后进生存在的共同问题,也是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在辅导时的方法如下:

(1)所选的题目起点要低,阶梯要小

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所补知识阶梯要小,知识点要细,提倡“细嚼慢咽”,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内容要精,重在基础

对数学落后的学生知识的补习,不同于对一般的学生的系统复习,关键要找准他们学习上的具体困难。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在补习时,应紧扣教材,着重于基础,抓常见问题,重点问题和易错问题。

(3)练习要勤,适当复习

根据后进生“一放即忘,一做就错”的弱点,在他们基本掌握新知识后,仍需要不断的总结和练习,尤其是重点内容,需要再重复时注意要讲究点方法,要有点新意,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培养自信心,增强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要适当降低要求与作业的难度,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同时要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瞬间的进步也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通过开展“满足优生,促进中游生,带动后进生”的这项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从而达到了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及时回收教学效果的信息,随时调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