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52:35

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篇1

1.转变师生角色

传统的教学因为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课堂上倦怠应付,与创造的喜悦无缘,师生都无法在课堂上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教学关系的形成。高效课堂,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真正留给学生一片想象的天空。

2.突出人文性,不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语文课首先要上成文字课,语文教师首要是文字师。我教学过程中,常常是学生积累理解了生字新词后,在拓展练习中,要求学生选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写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用的词越多越好,老师课堂抽查,作出充分肯定,学生刚学到的知识即内化为一种写作能力。当然在突出“人文性”的口号下,许多语文老师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例如在阅读教学中,脱离语文、架空语言,让学生空泛地讨论课文中的思想内容,忽视语言文字,丢弃字词句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训练,过分强调语文课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功能。将语文异化为思品、历史、心理咨询等非语文课程。

3.强调自主性,不放任自流

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4.鼓励合作学习,不忽视独立思考

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篇2

十多年的语文教学证明,优化中学语文教学,可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下是我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几点思考: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最优化的思考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查和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有没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定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是课堂教学的优化程度。

要做到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我认为,首先,教学目标要集中、要明确。特级教师陆继椿就依据目标教学理论,提出了“一课一得”的教学思想。“得”也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优化,课堂教学就应该围绕“得”来展开,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应该依据这个“得”来评价。“一得”的“一”,不是浅近单一,强调的是教学目标的鲜明集中明确,不枝不蔓。如果不集中、不明确,会导致教学内容分散,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广种薄收。其次,教学目标要难度适中,把它确定在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一个过难的目标会使学生望而却步、退缩不前;一个过易的目标又会使学生感到“没劲”,缺乏刺激力,引不起强烈的动机和兴趣。而一个难度适中的目标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引起持久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该目标而作出不懈努力。

优化的教学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促进教学朝着产生最大成效的方向发展。而制定集中、明确、难度适中的教学目标,紧扣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活动的目的性、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减少直至杜绝教学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奥苏贝尔所说:“大体上讲,当教学目标能够起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时,我们将期望它们会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促进学习的长期保持。”

二、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最优化的思考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可以说教学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用,首先要遵循教学原则。尽管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哪一种,都要遵循启发教学的原则。我们语文教师要始终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点拨学生独立思考,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依据教学内容。讲读课可以用导读法,让学生质疑,然后师生释疑,学生无疑了,教师再设疑,太难的话,就讨论一番;课文优美流畅,就上朗读指导课;如果这篇课文在体裁、中心、写法上与其他课文有共通之处,就上联系课;如果是课内自读课文,就上好自读课,教师就设计几个题目,让学生自己读书,表解结构,联系讲读课文,在比较中总结特点。再次是要符合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不同的教学目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学生训练技能技巧,培养能力,多采用讨论、练习或参观访问等方法;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常用自读质疑法、自拟提纲法等方法。然后要符合师生的实际。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应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采用与自己条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同时要适应本校本班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所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方法将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最后,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证明,单一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一堂课甚至一个教学阶段只采用一种方法,那学生就容易疲劳;如果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合理组合,就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考

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篇3

一、师生个体角色的转变

1.教师――由主体到主导

新课程强调,学校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终极体现。学生要发展,教师必须首先发展,以提高自身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快速有效地革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新教师角色理念,促进了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发展与提高。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通过多种渠道,搭建广阔的育人平台,促进教师素质和专业的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的迅速成长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提供了知识基础。例如:我校利用暑假进行的“雕塑心灵”教师主体研修班,邀请一大批教育专家及名师到校讲座、上课,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授课方法,伴着课改的清新之风,为我校及伙伴校的教师带来了丰厚的精神食粮,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三个一”名师带动工程充分利用名师资源,快速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授课水平;结合教研中心倡导的读书富脑活动,我校采取好书推荐、读书沙龙、读书论坛等多种形式,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这些都为教师的成长铺设了阶梯。

新课程改革以极大的冲击力革新了教师们新教师角色的理念,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和平台。有了丰厚的知识储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扮演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

2.学生――由被动到主动

课改前,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他们习惯在课堂上对学生满堂灌输,生怕自己一放手,学生就会有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思维。于是,学生们的思维被绑上层层绳索,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也是死气沉沉,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根本谈不上有多大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下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控制者,而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设计者、合作者、参与者、激励者。由此也形成了新的学生观,树立起学生是快乐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独特学习者、问题学习者的新学生理念,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下,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共同探求新的发现,微笑和幽默成为课堂里的调味品;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营造一种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劲头,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去主动探究、发现、创造……让学生享受课堂,与教师进行无拘无束的、平等的对话,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问。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有着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五个环节、三个步骤等,这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照本宣科,任何脱离教案的问题和回答都是不被允许的,都要被通通消灭。课堂知识是单向传输,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的一言堂压抑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剥夺了学生提问和发言的权利。学生天生好问的意识消失了,只是机械、呆板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课堂上缺少了智慧火花的碰撞,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

在新课改中,我们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也进行着义无反顾的探索和改革,使语文课堂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中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新课改的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具体的落实。可以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各种课型也有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具体教材灵活运用;教案中的主要部分多以预设的形式出现,在备课前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答案,并设计出解决的方法;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火花闪现,并抓住生成,加以适时引导。

以阅读教学为例,我们知道,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写什么”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揣摩“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理解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领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在对阅读教学的研究中,我们归纳出应该注意的重点问题是:怎样读才有实效?怎样渗透字词句和语文知识教学?怎样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出初读了解――再读感知――细读品味――总结升华等几个必要的基本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

1.初读了解阶段:以读通顺为目的,多以学生自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并进行字词的正音和识记。

2.再读感知阶段:以读流利、初步读懂内容为目标,明白文章讲了什么。

3.细读品味阶段:这一阶段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在备课时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出相应的引导方法,课堂上要适时引导学生通过文字体会文章内涵,以读带讲、读中感悟,通过朗读、默读、散读等形式,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感悟文本、沉浸于文本。

4.总结升华阶段:这一阶段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对话平台、点拨阅读方法、适时推波助澜、引导深入探究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逐步从肤浅走向深刻,从片面转向全面,从一元发展成为多元。语文课堂也因此充满无限生机,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作为新生事物的新课改,同样如此。我们不可否认,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仍然存在着需要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

1.重创新,轻继承。过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有的课堂出现了把自主、合作与探究绝对化的倾向,不管学科性质、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如何都用这种学习方式,课堂上该讲的也不讲,该点拨的也不及时点拨,完全放弃了应有的指导,致使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被白白浪费掉;有的教师片面理解学生阅读的个性化,“想怎样读就怎样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缺乏对读的有效指导,表面上轰轰烈烈,其实是虚假繁华。

2.重能力,轻双基。新课标要求改变课程内容烦、难、偏、旧和过去只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然而一些教师由此忽略了基础知识积累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例如:有的一年级教师片面理解教材中对于拼音的要求,淡化弱化拼音教学,而在二、三年级的拼音教学上又没有做到相应地渐进和衔接,致使学生达不到对汉语拼音的拼读、拼写的掌握水平,不但直接影响了学生查字典和对生字的学习能力,也影响了电脑打字输入法中的拼音输入法的输入速度。像这样“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显然是对新课改理念的误解。

3.重表扬,轻批评。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是新课改后的课堂发生的最明显的变化之一。然而许多教师廉价地批发“表扬”,对学生的发言缺乏恰如其分的评价,文本的多元解读变成“都对”的解读,造成学生一头“雾水”。像这样滥用鼓励和夸奖,极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概念判断模糊,客观上造成知识误区和科学缺陷,最终削弱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导致是非不明,不良行为习惯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矫正,不利于学生成长。

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篇4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可以提高3~4倍的学习效率。更有部分科研人员大胆提出: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尤此可以看出,课堂中,只要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1.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有效的课堂情境能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带着对知识的向往进入学习,勾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上《神奇的克隆》一课,可设计导入:《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勇敢、机灵、疾恶如仇,他的七十二变的绝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神话”,用我们今天的一个名词来说就是“克隆”。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什么是克隆?为什么这样神奇?)除了这样的设疑引入外,教师还可以用谜语引趣、歌曲引趣、小品故事引趣等。教师要恰当地选择好的引入方法,在充满趣味的情境中展开课堂教学。这样,学生感受到和谐的课堂氛围,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竞争性学习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棋迷、球迷们之所以很“迷”,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如果把竞争氛围带入课堂,也势必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与竞争。学生在竞争中思维活跃,学习效率也就比较高。比如,在教生字词的时候,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记得多,记得牢;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更有感情,体会文章的内涵等等。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非常好。比如,一次作文课,我设计好是在瓢泼大雨的星期一来上,让学生观察雷声大作,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的情景。很多学生趴在窗户上看雨景,一边看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如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几分钟的时间就上演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他们主观努力的能动作用。教师必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都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必须尊重每位学生,特别是成绩和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课堂中,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与整个课堂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联系起来,把课堂设计成学生活动展示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学生的课堂恐惧心理。

2.相信学生,充分放手。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后,我们必须真正地解放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整个语文课堂活而有序。教师对课堂的处理应收放自如,井井有条,既要突出个别学生的独特思维,又要有客观问题的答案集中,该动的时候动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在动和静中提高教学效率。

3.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活课堂。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特点对学习效果有巨大的影响。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让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比如,背诵较复杂的古诗词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当学生学习意志消沉时,我们要做他们的精神后盾,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当学生之间相处受阻时,我们不能歧视他们,而要让整个班级形成关心理解、亲密和谐的学习、生活的氛围。

三、灵活运用课堂学习策略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组织课堂教学时,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教师应精心组织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可以说,一个学习成功的人,都将思考作为学习的良好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钻研问题。

2.适时运用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取长补短。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使得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也更加突出。

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成效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课堂提问必须要提升重视程度,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全面发挥出来。通过课堂提问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一、课堂提问需要抓住教材核心,注重突破难点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保证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出的问题需要具有代表性,能够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而不是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过于随意化,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例如,西师版教材中《少年闰土》这篇文章,该文章较长,内容也较为丰富,通过该文章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基础性的语文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深层次地领悟文章的思想,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文章内容有深入的了解,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为基础,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问题:你眼中的少年闰土人物形象有什么品质值得你去学习?教师的提问需要涵盖整篇文章,让学生对于《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学生对于文章思想的感知能力。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以教学重点、难点内容为基础,积极找寻突破点,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代表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课堂提问需要面向全体学生

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更多的关注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常采取忽略的态度。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总是能够表现得非常积极、踊跃,对于教师的提问也非常愿意举手回答。但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缺乏学习的信心,很害怕自己回答错误受到教师的批评与同学的嘲笑。例如,教师在讲述《藏羚羊的故事》这篇文章时,可以问学生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涉及哪些人物,主要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的课堂提问能够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当学生回答完毕后,随着文章内容讲解的不断深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对自己的启示。这样有层次地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提问教学环节中,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课堂教学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课堂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抓住教材的核心,以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作为基础进行课堂提问。课堂提问要讲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层次性,从而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篇6

一、树立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具有的,要从小不断地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务必进行创新教学。我认为我们的教学还是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如美国的孩子善于思考,标新立异,敢于向老师、科学家挑战;中国的学生大多是死读书,生搬硬套,学生按照老师设定的教学路子走。墨守成规,局限于分数之间打圈圈。学生很少有思维和想象的创造意识;很少有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创造思维发展,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也有教师尝试创新教学和创新教育研究,由于改革力度不大,教学单纯,所以收效较小。

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开拓创造,不迷信古人,敢于创新,不迷信书本,力求探索,不依赖于老师、名人、名家,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发挥自己的探求思维,开创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同时教师也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宽松的学校气氛。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的创造心灵才能被启迪,智慧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

二、提供创新土壤

有关研究表明,创造力受阻既有来自自身障碍的原因,也有来自外部障碍的原因,而学生障碍大多是因外部环境、不良教育长期影响而成。为了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新观点必须给其适合创新能力生长的土壤。

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给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机遇,老师应有涵养,而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而且要引导学生积累知识。我尽量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摘抄名言、名句;每日讲一条成语,养成动了笔墨才读书的习惯。到了中高段年级,我引导学生多读中外名家名著名篇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佳品。扩大知识面,欣赏文法妙处,锻炼读写技巧,掌握学习门径。

三、拓展想象思维

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其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则是创造力极为重要的结构因素。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不但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要经常向学生提供引起观察和探求的变化情境,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难度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问题,找到答案。另一方面是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有机地结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在教学《我们也要当红军》、《卖火柴的小女孩》、《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这些课文都包含着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课文续编结尾。爱因斯坦这样说:“想像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世界上很多发明和创造都是从“想”开始的,想象丰富才能更多地发现新颖奇特的问题。例如牛顿从苹果落地联想到万有引力,从而揭开了宇宙的秘密;瓦特由于对蒸汽壶的好奇而联想到蒸汽动力,从而发明了蒸汽机。

总之,只要教师创设条件,正确诱导,尽可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想象,就能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创新、构思,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四、不断注入“活水”

让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散发魅力,是优化教学模式的突破口。我们要突破文路、教路、学生学路一条线教学模式,不断注入活水,常教常新。有些课文按顺序展开,我们不妨来个倒教顺理,中间花开,将文章的精华提炼出来,如《草船借箭》。文章篇幅较长,我们不妨迅速切入中心,辐射全文,做到钢举目张。教学中可采取多种模式;上自学辅导课,向学生讲明学习文章的目的和要求,教会学生阅读,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学会自学;上讨论课,让学生阅读探究,互相讨论,然后发言总结;上讲读课,教师教给学习方法,利用基本技能,运用读、议、讲、练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五、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主课堂;人本教育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沿用了多年的“教学大纲”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的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重要契机。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地思考新课程对自己的意义,让新课程成为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每一个学生都是“特别的”,每一个生命都是不断发展更新的。所以,我们教与学的生命也在于不断地探索与不断地创新。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想。

一、教师“走下神坛”是创建民主课堂、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前提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教学关系,也是解决诸多教学问题的前提条件。如果师生关系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其它诸如教学过程的优化、高效教学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问题皆为空谈。

在传统的教学论中,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教学被定位为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活动,教师因此形成了强烈的本位意识,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的作用就是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要说“会学”了。

教育界有一个常用的比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先有一桶水,最好还是一桶引之不绝、长流长清的活水。其实这种观点的本质是将学生当做等待盛装东西的容器,学生再怎么“探究”,还是跳不出教师的这一桶水。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是应该让学生走远一点,最好是陪着学生一起向自己未知的领域拓展。如果还用水来比喻的话,学生就如一条条清澈的小溪,教师的责任是将这一条条小溪引入广阔的大海,使之永不干涸,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总之,教师应自觉地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角色转变,应从单向的传授者转向平等的交流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向课堂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应“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不能以全知全能的“真理化身”的姿态站在讲台上,而应走下“神坛”与学生一起研究讨论,同生共长。

二、高扬人本主义思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理念的核心

新课程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传统的教师总认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多越好”,至少是“多比少好”。事实上在“知识呈指数激增”的时代,不会学习的人无异于大海中的一叶小舟,或是迷失方向,或是被大海吞没。“学会学习”就是要学生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

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首要条件是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迫学习的状态,使学生“乐学”。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对学生而言,当学习来自外在的要求时,就会成为一种负担,而此时学生的体验是痛苦的;如果学习是发自内心的,是自己的精神需要,就会成为一种愉悦的活动,其体验才是幸福的。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被迫学习的状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受、探究社会和世界。

在“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的今天,学生的创新精神尤为重要。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只是教育的过程而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其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发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各种天赋和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与其生命的意义相连。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语文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学习的最佳境界

新课程理念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强调生活教育的语文意义,要求学生在一种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提高语文学习的人文素养。在语文实际教育中,由于教师的思想理念、实践经验等诸多因素的不同,“泛语文化”和“去语文化”的现象同时存在,这无可非议,因为语文学习首先应该姓“语”,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其落脚点都应致力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更是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先决条件。

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思维;激活

中图分类号:G642.421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更不用说有什么兴趣了。通过数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放下教师的架子,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施展个性的舞台;发现学生的美,学会欣赏,学会赞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一、“语文教什么”值得重新思考

语文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语文之所以充满魅力,就在于其内容丰富(天文地理、人情物理、政治经济、哲学文艺、古今中外、爱恨悲喜),形式多样,以及解读语文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考虑和设计的。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应只停留在“知识”、“技能”这个技术层面上。语文要关注学科目标(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更要关注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目标,即关注课堂上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时内心的灵动;关注学习时呈现出的态度与责任,包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科学严谨的求知态度、宽容合作的人生态度等。当然这些目标未必写进教案,这些目标的实施有待教师捕捉课堂契机。只有意识鲜明,才能抓得住稍纵即逝的时机。

语文的丰富性、多样性、灵活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感悟教材文字本身的内涵,还要善于开拓教材以外的信息,淋漓尽致地发挥教材作为凭借的依托功能,即所谓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语文教什么”除了要落实课堂上学会了什么,还要思考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了没有,有没有领悟基本方法,掌握一般规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实践活动,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能否触类旁通,由点及面,举一反三。

二、“学生怎么学”需重新建构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变革学习方式,就是要研究学生怎样的学习才能不断促使他追求高质量的生命状态。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理想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每一个学生充分的个性化的体验型学习。我们要充分看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多样性,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发现,这是我们帮助学生建构新的学习方式所要遵循的第一个要点。对语文教学来讲,语言文字、作品内容本身还有理解上的丰富性、多样性、不确定性,这就更不应追求语文学习的标准性与一致性。

建构新的学习方式必须强调选择性。没有选择就没有真正的自主,也不会呈现丰富和多样。

1.学习内容的选择。学生可选择书本中所要表达的重要信息,也可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出发去选择练习。

2.学习伙伴的选择。让学生自己决定独立学习或选择同桌、好友、教师合作学习。

3.情感体验的选择。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句段、事物、情节、人物进行欣赏。学习过程中,目标自己定,内容自己选,方法自己试,问题自己找,规律自己探……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知识能力和水平,掌握独特的领悟方法,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确立科学价值判断。

三、“课堂怎样对话”有待重新审视

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篇9

学校第六届“教师百花奖”教学活动,迄今已落下了帷幕。依据参赛活动要求,经学术委员的示范引导,加之平时精心准备,笔者完成了《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参赛课题并且获得了优秀课一等奖。思前想后,感想颇多。活动的过程并非主要,每个人参赛经历的程序也大同小异,“功在课外”毋庸置疑。体会最深的是,此次大赛所体现的高效教学理念,探索时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史无前例的,其意义更是划时代的。

此次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开一节研究课,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体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原则,体现以时间流程开展课堂教学,各教学环节严守时间标准,循序渐进,充分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实效性,必须运用学校网络资源,且知识传授时间不得多于25min,知识运用环节不得少于20min”。在课堂教学设计及学案的设置上,也规范了明确的标准,在教学评价上,在关注教师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关注时间,关注反思。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一直积极探索并实践的一个问题。向课堂要质量还是向课后要数量,是衡量教师水平高低的试金石。我们最大的愿望是,既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那么课堂45min课堂教学,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必须要提高课堂的效率。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结合“百花奖”参赛课――《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教学实践,笔者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即教学目标为前提,课前预习为保障,科学流程是关键。

1设计周密的教学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什么是效率?什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现代汉语词典》对“效率”的解释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概念似乎非常简单,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却很复杂。判断工作是否有效,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语文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更确切地表述为“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效率”,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工作量。因此,备课中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笔者优先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单位时间内在审题立意方面学生受到影响的深度,学生的体悟越深,效率就越高;二是单位时间内在审题立意方面学生受到影响的广度,学生的体悟越广,效率就越高。进而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指导方法探究,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提高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能力。目标的设计分解,达到清晰、具体、切实可行时,学生头脑中形成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图,可以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开发学习潜能,可以很好地克服非本质的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又可以引导学生经历高效的思维过程,可以使课堂生成更具有方向感,生成教学更富有成效性。事实也确乎如此。

2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

课前预习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课前预习,反馈问题,有针对性二次备课更是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因此在上课前,笔者利用学校“翻转课堂”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爱学派”上给学生用户了微课《审题立意技巧趣谈》,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基础上,完成预习任务。预习任务栏中设置两则审题作文材料,学生在课前认真审题做出答案的基础上,还尝试总结了两条规律,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根据学生预习反馈,可以发现许多问题,针对学生的疑惑,笔者又进行了“二次备课”,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因为学生已提前感知了课堂内容,所以课上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发言也很踊跃。课堂的重难点在学生的讨论、辩解中解决了一部分,有时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实施科学的教学流程

课堂45min的价值,其大小就决定于教师怎样运用时间价值规律,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曹新安校长关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启示是:45min时间价值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动量状态。在45min之内,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为5个时区,呈波谷―波峰―波谷―波峰―波谷的起伏发展规律。

起始时区(“发生”):5min。角色进入时区。这5min的意义,犹如一部乐章的序曲,教师必须有导演的功夫,促使学生的兴奋点从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来,并且尽可能缩短这一时区,以延长兴奋时区。这一环节,笔者先用屏幕出示学生月考作文审题立意病例,增强问题的针对性,进而出示往年辽宁作文评分标准、分析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讲解新材料作文命题特点,明确作文立意的要求。

兴奋时区(“发展”):15min。第一黄金时区。在这个时区内,学生的兴奋点已经转移到课题上来,生理心理进入最高波峰,教师必须不失时机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佳境界,并尽可能延长兴奋时间,教学的密度、力度,都应达到最大限度,重点、难点都尽可能得到解决,使之成为开花之春天、日出之清晨的黄金时区。这一时期笔者采取“以案说法”,结合学案卷五“预习提纲”中的4则材料,师生共同探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四着”。

波谷时区(“应用”):20min。教学时间已过去将近一半,学生的兴奋过程开始转为抑制过程,会出现一个疲劳波谷。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是体能消耗与恢复相交的机能正常活动。课堂教学20min以后的疲劳是一种适度疲劳,这种适度疲劳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教师必须进行调适,帮助学生度过疲劳波谷区。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引进了“课上练兵”这一环节,结合学案卷6中的4则审题作文材料,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运用所学的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小组交流等形式,完成相关题目要求。为活跃沉闷气氛,穿插小组讨论或者争论的形式,并且根据试题的难度,在小组合作上又有不同分工,基础好的一、三、五组主攻三、四题,基础差的二、四、六组主攻一、二题。形成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有收获,人人都有成就感的良好态势,效果颇佳。实践证明,小组活动能改善课堂氛围,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它的特点在于特别注意诱导学生学习,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劳动,倡导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

回归时区(“整合”):5min。第二次黄金时区。经过20min的调适过渡,学生的生理、心理出现第二次波峰状态,因此,称为回归时区。教师应当因势利导,再次把教学推向新的高潮――完成知识规律的整合过程。实际教学中,通过师生探讨,总结规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要遵循“三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多向性原则、筛选性原则。笔者在学生总结课堂收获的基础上,加快了语速,强化了情绪,总结了新课,圆满完成授课任务。

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篇10

一、激发兴趣,注重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掌握知识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习的强化剂,是鼓舞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因此,教师的提问应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求知的兴奋状态。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到《苏州园林》这一节课时。就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之美在于山水之美,那么苏杭之美在于什么?苏州园林又有什么值得让大家喜欢的地方?有谁去过苏州园林?通过这样的一连串的设问,作为课前的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使学生的眼前一亮,提高了学习这节课的兴趣,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进一步调动起学生主观学习的愿望,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设置矛盾碍,激活思维

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上来就马上对本课节产生兴趣。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选择性的引导,深入学习本堂课的内容,从中找到本节课的闪光点,以此为突破口,给学生的学习设置问题障碍,让学生形成遇到问题敢于突破的信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例如,人教初中语文七年下册《死海不死》课文,传统意义的大海是可以淹死人的,而死海为什么不死?课本中的两个死指的是什么?两者是否矛盾,而课文末段写到:“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指代的是什么?通过这样同一个字眼,不同的问题设计,势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能够通过学习,从课本中找出三个死的真正意思。通过这样的矛盾问题的设计,把原本枯燥的课文变得生动,使学习成为了兴趣。

三、抓住目标,提出问题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理清作者思路,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跳出作者思路的小圈子,站在更高的层次审视课文,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

四、选择恰当时机提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不仅要灵活、生动,把握提问的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恰当的时机提问,是改善提问效果的一个重要策略。

提问的时机可以是课堂导入之时、学生思维阻碍之时、新旧知识的联系处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能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例如《最后一课》的教学。课文中有:“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教师这时可以设置问题:“为什么说那一天早晨异常安静?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对此感到疑惑,他们就会对这篇课文产生兴趣,通读全文后发现这样描写是先抑后扬,为表达对祖国的不舍之情作铺垫。教师在这样的时机提问,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

五、难易适度,适合学生

所谓问题难易适度,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是学生经过努力之后才可以解决的。问题过难过易都将不利于学生开展学习,不能有效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及能力的提高。问题的难易程度应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顺藤摸瓜的积极性,最终找到答案,确保学生的探究活动付出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前预测学生哪些问题能轻易回答,哪些问题经过思考才能回答,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又可以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