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邮件的格式及范文5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54:19

请示邮件的格式及范文第1篇

请示格式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决断、批准或答复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也就是说,下级机关遇到务必办理但由于职权范围所限,自身解决不了或无法解决的事项,需要向上级机关反映,请求上级予以核准或批复的,就要使用“请示”这种文体。

请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针对性。请示属于上行文,其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也并非任何事项都可以用谲示行文。只有本机关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以及在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或克服不了的困难,才可以用“请示”行文,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决断、批准或答复,其行文的针对性是很强的

?呈批性。正是因为请示是针对本单位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求得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或批准,所以上级机关对呈报的请示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明确表态,并以“批复”回文。下级机关只有接到上级机关的“批复”后,才能根据“批复‘’意见开展工作。因此,请示的这种”呈批性“就决定了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而不允许”先斩后奏“

请示邮件的格式及范文第2篇

1、掌握请示的用途: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决断、指示、批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2、了解请示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

3、重点掌握请示的写法: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3)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原因讲的客观、具体,理由讲的合理、充分、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

2)主体。主要说明请求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也是陈述缘由的目的所在。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另外请示事项要写的具体、明确、条项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

3)结语。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4)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成文时间××××年××月××日。

4、掌握撰写请示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要正确选用文种;

第二,要做到一文一事。

第三,要避免多头请示。

第四,要避免越级请示。

5、掌握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第一,具体功用不同;

第二,内容含量不同;

第三,行文时机不同。

请示邮件的格式及范文第3篇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上行文,具有强制回复的性质。其适用范围主要包括:

(1)需要请求上级解决本单位、本部门的某个具体问题。

(2)上级对某个事项已有明文规定,但必须经请示有关部门批准才能办理。

(3)在本单位职权范围内不能决定或解决的问题,需请求上级授权或批准处理。

(4)对事关重大、需上级审核或审定的问题,如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任免、大额资金划拨等,也需要请示。

(5)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对上级的某项政策、规定做出变通处理,有待上级重新审定,明确作答。

(6)对上级有关方针、政策、规定等有不明之处或有不同理解,需要上级机关做出明确解释和答复。

(7)在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处理而无章可循、无法可依,需要上级机关做出明确指示。

(8)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涉及面广而本部门无法独立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必须请示上级机关或综合部门,由上级机关或综合部门协调处理。

(9)对带有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本部门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请求上级予以批转各相关单位遵照执行。

请示邮件的格式及范文第4篇

一、请示格式

1、掌握请示的用途: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决断、指示、批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2、了解请示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

3、重点掌握请示的写法: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3)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原因讲的客观、具体,理由讲的合理、充分、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

2)主体。主要说明请求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也是陈述缘由的目的所在。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另外请示事项要写的具体、明确、条项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

3)结语。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4)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成文时间××××年××月××日。

4、掌握撰写请示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要正确选用文种;

第二,要做到一文一事。

第三,要避免多头请示。

第四,要避免越级请示。

请示邮件的格式及范文第5篇

根据内容及行文意图,请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请求指示的请示。这种请示常用于涉及方针、政策界限的重大问题;无章可循的特殊问题;难以把握或有意见分歧的疑难问题等。

?请求批准的请示。这种请示主要用于需要办理、解决而自己却无权、无力办理解决的事项和问题。

?请求批转的请示。这种请示,是职能部门就自己分管业务范围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或措施,却因权力范围所限,不能自行向有关地区、部门发出指令性文件,需请求上级机关审定批准后转发执行时所使用的请示。

请示的写作模式

请示的结构项目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等内容构成。

◇标题

请示的标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等三要素构成;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标题,制作时都要注意所使用的动词不要与文种名称的词语表意重复。比如《关于请求批准××K×的请示》,其中”请求批准“即与后面的”请示‘’表意重复。此类标题不合语法规范,应避免出现。

◇主送机关

请示必须写明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而且要根据上级机关的业务分工和请示关涉的业务内容,严格对口选定。如需同时报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处理。

◇正文

请示的正文主要包括请示缘由、请示事项和结语等项内容。

?请示缘由是正文的重要内容,应简要而充分地说明请示的`原因、理由或依据。原因讲得客观、具体,理由讲得合理、透彻,才能为请示提供充分的依据,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答复。否则,便会影响问题的及时处理。

?请示事项是向上级机关请示的具体内容,即请求上级指示、

批准或答复的具体事项。陈述请示事项,无论是采用篇段结合式还是分条列项式,都要实事求是地说明问题,简明扼要地说清要求,具体可行地提出意见,以便上级机关迅速决策,作出答复。请示事项还要力求内容单一,即一篇公文只宜请示一件事。至于一件事涉及几个方面,()比如,既请求批准修建一个小商品市场,以便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就业问题,又要求上级拨款,实质上还是一件事,这是允许的。

?请示的结语一般用“妥否,请指示”“当否,请批示”、“特此请示,请予批复”、“够上请示,请予审批”等习惯用语重申批复意愿。请求批转的请示,一般用“以上请示(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的结语作结。

◇落款

请示的落款也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标题中若已写明发文机关,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公章。成文时间应注明年、月、日期。

☆请示与报告不能混用。请示和报告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公文文种,使用时要严格区分。既不能将请示事项写在“报告”中;也不能将请示、报告混用,在制作标题时写成“请示报告”。否则,上级机关就无法批复

☆要遵守行文规则。请示只能主送需要直接办理和答复的上级机关;若请示单位受双重领导,其请示内容又涉及不止一个上级机关,可用抄送的办法解决。不要搞多头请示,也不要越级请示。如果遇有特殊情况,确需越级请示的,应该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要一事一请示。请示应一文一事;如果是几件事,必须是与一个问题相关的不同侧面的几件事。切忌把两个以上互不相关的问题或事件搅在一起来请示。

☆请示语气要谦恭。行文不能出语生硬,更不能以“决定”的口吻说话。语气应该谦恭、平实、恳切。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才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市商业局关于增设地下消火栓需要资金的请示

××省商业厅:

××市食品公司××冷库,系地区分配性重点仓库。厂区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其中冷库×平方米),贮存肉、蛋等物资×千吨,价值×万元。多年来厂区防火设施比较简陋,除简易防火具外,仅有消火栓一处;且因年久失修,水压低,达不到喷射要求。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虽然省、市防火部门多次检查。提出建议,但因缺少资金,一直未能按重点库区标准建设。为确保库区安全生产,做到常备无患,今急需修建地下消火栓四处(饲养场一处,肉联厂、冷库各一处,蛋禽厂与蛋库之间一处),需要资金××万元(详细计划附后)

妥否,请审查批示。

××市商业局(印)

××××年×月×日

这是一份请求上级机关解决防火建设项目所需资金问题的请示,是一份写得较为成功的公文。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