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57:47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篇1

关键词:课堂训练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训练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练习、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某种能力,掌握和形成某种技巧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培养能力的课程,所以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一是要注意训练……不断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就应注意训练技能。

一、训练技能的功能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达到“自能读书”的境界,而“独立”、“自能”的核心,就是要求学生能独立地思考、理解、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加强课堂中的语言文字训练,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由依赖性、被动性的客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的实施就是要突破传统的羁绊,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的“自主”依赖于训练,同时学生又在训练中尝试“自主”,循环往复、锣旋上升,不断前进,推进新课程改革向前发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活动,除了智商的因素外,主要取决于主观上的自觉性。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主要途径是靠自己的阅读实践,靠平时勤奋的自觉地学习。经常、有序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读书、自我思考、自我练习、自我评价的良好阅读习惯。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除教师必要的指正和引导外,主要靠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反复地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运用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放松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势必会影响学习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训练技能的原则

要明确训练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和标准,它在方向上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起指导作用。对语文教学来说,训练目标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好目标,通过训练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发展哪些方面的能力,都要清楚明了。真正做到课堂语言文字的训练与课文的教学目标达到和谐统一,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要发挥语文的整体功能。语文教学具有语言文字训练、思想情感熏陶和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综合功能,而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课堂训练要突出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特点,把阅读教学与训练技能有机结合,同时又要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培养能力。

要安排好训练内容和步骤。学生从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有一个训练过程。教师要从阶段语文教学的全局出发,研究不同学生的特点,要把握不同课文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上的不同要求进行安排,要根据各年级的训练内容和要求,突出阶段性原则,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要做到训和练的有机结合。“训练”本身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训”的过程,即教师的指导过程,二是“练”的过程,即学生练习操作实践过程,两者要紧密结合。“训”要落实到“练”上,否则只是空谈,无法形成学习能力;“练”要有“训”的指导,否则“练”就比较盲目,收不到实效;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训练”的真正目的。

三、训练技能的类型

1、理解性训练。理解是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课堂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现内容,怎样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例如训练学生分段,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原则,一般步骤是先初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入手,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然后精读各自然段,在读中思考、理解内容,最后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划分段落,对有争议的自然段,尤其要指导学生反复读,读懂每句话,才能明白到底归属哪个段落。这样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去获取正确的结论,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然,分段的训练也就落到了实处。这样做,比那种只求形式统一,不求真正理解的举手表态式的分段做法要好得多。

2、积累性训练。知识在积累,一定的积累是理解运用的基础。积累是通过思维活动对语言的储存。教材是进行语言训练的依据和凭借,而语言训练的目的就在于借助语言材料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这种积累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可以根据词语的内在联系和它的搭配规律,采取以词带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训练搭配中积累语言材料。一位教师教《小小的船》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叠词“弯弯”、“小小”、“闪闪”、“蓝蓝”设计了如下填空题,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①突出轻松可爱的:小小的(),青青的(),红红的(),弯弯的()。②突出程度加深的:蓝蓝的(),长长的(),高高的(),粗粗的(),闪闪的(),细细的()。这种以旧知带新知的训练利于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丰富了学生的记忆库存。

3、巩固性训练。由知识转化为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多次反复。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或者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运用“类题再练法”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巩固他们所形成的技能技巧。如教学《小猫种鱼》,可设计下组填空题,让学生通过训练加以巩固:①农民种玉米,收到(),农民种(),收到花生。②农民在()种玉米和花生。③()到了,农民把玉米种在地里,到了(),收到很多玉米。④农民把()和()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到很多()和()。这样训练,既使学生巩固了知识和技能,更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了飞跃,懂得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篇2

关键词:以人为本职业技能训练课堂教学管理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种职业教学思想、观点并存,我国的职业学校教学现正呈现出多风格、多类型和多模式的格局。无论从宏观领域,还是微观领域,学校调整、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目标、考试评价制度等的变革都有力地冲击着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是师生直接交互作用的场所,所以课堂教学不仅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核心,而且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环节。职业技能训练课堂教学场所多在实习车间,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职业技能训练课堂教学管理十分必要,而以人为本的职业技能训练课堂教学管理则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更新、更高的要求。

职业技能训练课堂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课堂管理,就是为创立和保持教学活动所必需的环境措施和程序。但由于教学过程的影响因素(如教师、学生、教材、设备和环境等)的多样性和随时间的迁移性,教学过程的随机因素很复杂,教学效果的不确定性也较显著,为保证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均需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主要通过教师行为和课堂活动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密切配合,致力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它既包括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指挥、监控和调节能力,又包括物质环境的安排、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对违反课堂纪律、违反安全生产行为的处理、使学生认真学习,以及指导学生掌握专业技术和技能方法等。而加强以人为本的职业技能训练课堂教学管理,目的就是要在职业教育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教师提高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获得职业技能训练教学最佳的综合效益,达到高质量、高效益的完成职业技能训练教学的基本任务,这也是实现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多层次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一、以人为本,提高职业技能训练课堂教学管理效果

教师是职业技能训练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重要执行者,首先必须明确几个深层的认识问题,从而增强个人对课堂管理的自觉性,提高管理的教育性与科学性。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实习指导教师不仅是单纯传授职业技术和技能的指导者,更是育人的灵魂工程师。教育家徐持立先生认为“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不能把课堂教学中的教育管理工作视为额外负担,而应积极、自觉地承担起既教书又育人的光荣职责,并且要根据技能训练教学的特点,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认真研究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育管理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灵活运用正确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2.教学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热爱学生。

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虽然影响教学管理的效果,但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情感态度。正如我国教育家夏尊认为:“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如池塘里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从关怀爱护学生出发,满腔热情地教育管理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对学生缺乏真挚的感情,把学生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对他们的缺点错误一味地指责埋怨,常常采用简单生硬乃至粗暴的方法整治他们,便会事与愿违,难以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

3.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精益求精和树立自身的威望。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对教学管理效果有极大的影响。而教师的威望主要来自本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效果。诚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如果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事实也充分证明,教学水平低是造成课堂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热爱本职工作,在业务上奋发进取,教学上精益求精。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乱堂的因素,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自然成为受学生敬仰和欢迎的教师,有利于更好地树立教师教育的威信。

二、针对技能训练教学自身特点,使课堂教学管理方法多样化

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教育管理的方法也应是灵活的,但是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职业技能训练课堂教学中加强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德、纪律观念等非智力因素。对此应从全面育人的高度予以充分认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冷静分析问题产生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襟怀开阔地理解学生,恰如其分地给以适当的点拨和启迪。教师必须充分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进行正面教育,避免讥讽挖苦,尖酸刻薄的批评。更要竭力避免无原则地上纲上线,使学生心悦诚服地修正错误。这样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避免课堂上师生“顶板”的尴尬局面。

2.严格要求,耐心诱导。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教师应该严格,不要严厉。”职业技能训练教学中的教育与管理必须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特别是在有危险性教学内容中,必须加强安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动态和活动,掌握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结合学生守则和课堂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要弄清充分理解与严格要求的辩证统一关系,弄清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辩证统一关系,努力创造既生动活泼又严肃紧张的学习环境。严格要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原则,而不仅仅是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严格要求与教育管理的粗暴生硬没有必然联系,体现严格要求必须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应着重从积极方面诱导学生专注教师的讲解、示范和认真练习,遵守纪律。教师的粗暴言行不仅会损伤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会破坏课堂教学中和谐、活跃、欢快的气氛。

3.要坚持严格教育的连续性,培养良好的课堂训练习惯。

学生在校的活动应该是有张有驰的,而职业技能训练课堂教育管理应该是始终如一的,不能忽严忽宽,忽冷忽热,更不能把教师的个人情绪带入课堂,好坏要求不一。情绪愉快时学生怎样随便都不管,情绪不好时就小题大作,乱发脾气,这样是收不到良好的教育管理效果的。教育管理贵在坚持,日复一日,持之以恒,通过严格教育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和守纪律的优良作风。

4.严以律已,注重自身修养。

身教胜于言教,这是公认的教育格言。孔予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贯严肃认真,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崇高感情,以及教师平素的模范言行,学生是能够体察的。而且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这种感召力必定会在学生心灵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形象自然地成为学生的楷模。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它也会大大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管理中教师是否公正,学生极为重视,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师威望。因此,在管理工作中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对技能成绩好的学生不能偏爱迁就,对技能成绩差的学生要给予热心帮助决不能苛刻。

5.力求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

职业技能训练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经常批评学生或中断教学,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和对操作的连贯掌握,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育管理,必须考虑职业技能训练教学的特点,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运用教育艺术,采取适当的管理方法,尽量不影响或少影响正常教学计划,力求做到管理和教学两不误。

三、正确处理职业技能训练课堂不良行为

对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问题则要根据情节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

1.目视启示法。

教师讲解或示范时有某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互相讲话时,教师应立即停止讲解或示范,用目光对之凝眸注视,学生便会理解教师目光的含意,立即纠正自己的行为,这种启示法是最简单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无声教育方法。此即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2.提问启示法。

对个别搞小动作或精力不集中的学生,适时提出正在讲述的问题指定他解答,可以起到警示诱导的作用。学生解答错误时无需就此大加责难,因为学生自会理解教师提问他的意图,会自疚自责。

3.巡视抽查法。

在学生练习中,教师要不断巡视抽查,对学生不按技术要求去生产的,生产中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现象要随时抽查,指出其存在的动作错误并督促他们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掌握规范正确的生产技能。

4.“处罚”教育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组织教法与手段中出现一些顾此失彼的“违例”现象,如不按要求完成生产任务,违反安全生产条例的操作等,对这些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安全生产条例现象,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惩罚”,这样可促进学生养成安全生产的习惯。但“处罚”内容要文明,形式要多样,次数要少而精,适可而止。否则,就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争执而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效果。

5.简短语言启示法。

课堂上发生的问题不可能用上列方法全部解决,有些带有共性的问题需要讲明道理才能解决,所以该讲的还是要讲,但要简短明了,说理精辟,切忌冗长繁琐,喋喋不休,事无巨细,一事一说,屡屡打断教学,这是教学忌讳,也是学生非常厌烦的,不仅使教育作用收效甚微,而且适得其反。

技能训练课堂教学管理是教育和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技能训练教学是细致而又复杂的教育过程,教学管理是教学艺术的表现过程,技能训练教学中的管理艺术化,不仅体现在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而且表现为教师操作动作示范流畅准确,以及安全文明生产,不但需要教师严格要求,辅之必要的规章制度,而且需要教师善于启发诱导和耐心说服,同时还需要课外长期的思想教育和师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以期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进而在严格自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获得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佳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徐特立教育文选.第204,295页.

[2]和教师谈话.教育科学出版杜,1980年9月第一版,第29页.

[3]龚示进.教师职业道德.北京师范学院出版杜,1991年8月15日版,第16,83页.

[4]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第42页.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和使用趋于日常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就变得更有意义。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也发生了转变,单纯以教授学生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为目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最终实现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真正把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变成学生们能够实际运用的现代科技能力。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传统目的是教会学生们应用计算机相关的软硬件知识和相关的应用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创造性学习,能力学习被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在兼顾传统教学目的同时,还必须着重培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新认识和新思考,让学生们具备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由单纯“技术训练”向“能力学习”转变的五点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激发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向往,通过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想象,自发的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形成创新思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们应结合教材,更贴合学员的的内心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唤起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喜爱,进而激发出学生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创造性思维,给老师们的教学以新的启发。例如:教学生们如何进行计算机的入门操作时,老师们可以制定出“如何在计算机上进行游戏”的教学的活动。通过引导,利用学生们对娱乐活动天然的喜爱,通过学生们要游戏的过程,把教学目的完成。这样,学生们学习兴趣浓厚,在游戏的过程中触及新的信息技术知识问题被学生提出,老师再予以解答,形成学生爱学习、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方法的良好局面。

(二)合理组织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低于总学时的七成,课程的学习主要是靠学生自学。要良好的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到关键性作用。

1.课程教学安排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喜欢音乐的同学可以多给他们布置miDi制作方面的任务,有美术特长的同学教授他们图像处理知识,喜欢编程的同学可以为他们讲解编程知识。

2.学习内容更加生活化。用一些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讲解信息技术知识,利用生活中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操作实验等。

3.安排更丰富的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感官认识,开展学生们的对信息技术知识方面的讨论,带领学生们到科技馆参观相信息技术方面的科技成果增进孩子们的见闻等。

(三)利用Cai软件等教学软件辅助教学

目前很多软件公司研究出了优秀的Cai教学软件,这些软件具有很好的音像效果,并配有一定的动画。教师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些软件的辅助作用,辅助教学。讲计算机组成时,主板、CpU、硬盘等部件,找实物不方便,可以用Cai教学软件代劳。教学软件中配有相应的图片及注释,还有可爱的小神仙讲解,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讲解。这样的教学不但不枯燥,而且会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生活实践与信息技术教学结合

教师们有意识的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学生日常的黑板报设计。老师可以把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通过电脑设计黑板报的过程实践出来。学生要制作一张漂亮的黑板报版面,要掌握word文字输入与设置、排版,甚至还会主动上网查找资料和下载图片。

(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时间有限,要想让信息技术知识真正被学生们真正掌握和灵活应用,鼓励学生们使用信息化的生活方式。读书,听歌,看电影,甚至语音通话等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完成。

鼓励学生们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还有鼓励和协助学生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类的科技比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结束语

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摆在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和严峻考验。只要老师们能够做好自身教学的准备,放开思路,积极将教学和学生的内心热情相结合,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在学生们自己实际操作计算机,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慢慢地转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想要传达的知识为学生们能够实际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宗刚.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体育课程教学[J].体育时空,2011(08):159.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篇4

论文摘要:改革英语教师基本技~g-gti练课程,使其成为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英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在必行。文章基于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的新挑战以及教师专业化时代对英语教育师范生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出的要求,探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合格中学英语师资的重要任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是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培养i1标的基本构成因素,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则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部相继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版和高中版等课程改革指导性文件,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改革。高师英语专业如何与中学英语新课程接轨?基础教育改革对高师毕业生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对高师毕业生的学科教学能力的高要求。因此,在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必须加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我们在本专业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外语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和教”的能力。对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必须首先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科教学技能和教育能力。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掌握比较过硬的英语教育技能;作为未来英语教师的高师学生,必须加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

国内学者吴一安的研究认为,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四个维度构成:(1)外语学科教学能力,(2)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3)外语教学观,(4)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lj英语学科教学法课程不应该是纯理论课,而应该“把培养学生外语学科教学能力放在首位,”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理论知识的传授要为培养学科教学能力服务。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根据何广铿提出的中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评估标准,外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组织课堂活动技能,使用教学手段技能和运用语言测试的技能。其中组织课堂活动技能又可由三种技能组成:1.备课技能,2.使用适当教学活动技能和3.课堂管理技能。结合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的职业特点,我们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划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英语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口语技能、书写技能和读写技能三个方面。其中,口语技能包括英语听说技能、朗读技能、讲演论辩技能、教学13语技能,书写技能包括规范英语和汉字书写技能、三笔字书写技能、美术字书写和筒笔画技能,读写技能包括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

第二板块,英语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包括灵活运用教材技能、教案编写技能、板书设计技能、引入教学恬动技能、讲授技能、操练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结束教学技能、听、说、读、写教学技能及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技能、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技能、语言测试技能、课后辅导及作业批改技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训练等。

第三板块,教育管理技能训练,包括班主任工作技能和课堂管理技能。其中,英语课堂管理技能又包括使用恰当语言和手段组织教学的技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计划的技能和、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错误的技能、英语学习策略指导技能和教学反思能力等。

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要狠抓“三熟一练”,即熟悉英语教学法理论和方法;熟悉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熟悉中学英语新教材。练,是指实际授课训练。“练”,是指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亲自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演试,即试讲。每个学生必须进行两次以上试讲才能下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但试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平时各项基本功的训练。

因为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所以,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便是进行反复的练习。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职前教师(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种有效的基本方法。

笔者任教的英语教育专业o2级、03级和04级学生都开展了微格教学活动,经历了前期准备,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实施教学,录像到课后分析讨论等步骤。前期准备包括教学见习,介绍有关微格教学理论,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教案设计和教学录像片断,分析中学英语新教材等。具体措施:首先让学生熟悉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中学英语新教材,教师指定初中或高中英语新教材为微格教学的内容;然后,分小组备课,每组7-8人,每组集体设计并完成一个单元的微格教学内容,如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分为warning—up,listening,speaking,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languagestudy,integratingskills等八个部分的内容,备课时学生既分工又合作。课后要求上交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录像和教学评议等材料。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试教,学生自主录像,对录像进行语言使用和教学技巧的分析,在教学后对教学进行反思,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使用各种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使用外语教学理论指导教学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

通过开展微格教学训练教师职业技能,其实施程序大致为:

(i)确定训练目标

首先要把师范生应当掌握的教学行为和技能分为不同的单项技能,每次只集中训练一两项技能。

(2)观摩范例

在正式训练某项技能之前,被培训者必须观摩、见习优秀教师的实际教学,或者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如新课程初中和高中英语优质课竞赛课例vcd),以便明确自己所要训练的技能的要求和标准,增强其感性认识,加深对训练技能的理解。要求师范生在观看和观摩时不仅注意课堂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注意教师在课堂管理、处理学生反应、融洽师生关系等方面是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的。

(3)设计、编写教案

被训练者根据技能培训目标和教学范例,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编写教案,详细设计出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将如何展开,使其突显训练技能的要素,并阐明行为的合理性和适当性。指导教师要对受训者设计的教案进行指导和审阅。

(4)角色扮演

由扮演教师角色(被培训的师范生)、学生角色(被培训者的同学)、教学评价角色(被培训者的同学或指导教师)和摄像操作等人员组成微型课堂。在微型课堂上,扮演教师角色的被训练者练习预先设定的教学技能,所用的时间依据训练的内容而定。教学的整个过程被摄制、记录下来,评价人员填写评价单。角色扮演实质上是师范生模仿优秀教师教学的过程。

(5)反馈、讨论和评价

重放录像,被训练者与微型课堂的其他人员一起观看教学录像,并围绕者训练的内容进行讨论,提出肯定或有待于改进的意见或建议,教学者根据来自各方的反馈进行自我分析、反思,检查教学实践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

(6)重教

如果没有达到训练的目标,被培训者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他人的建议,精心准备后,进行第二次教学,矫正原有教学的不足,使教学技能趋于合理和熟练。

为了保证练习的实际效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当正确处理好以下六对辩证关系:

其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4开课之初首先明确本课程的总体要求及教学计划,使学生在上第一节课时就知道除了要学习教学法的理论之外,还要使理论付诸实践。人人要准备上讲台。指导教师要精讲有关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同时,在此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i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可以结合英语语音课、英语口语课、英语书法课、英语教学法课、教学见习课以及教育实习等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各种专题练习,当堂完成各式各样的训练,但是,更多更经常的是课外的练习。学生在寝室里听教学录音,甚至节假日到教师家中看教学录像,在其他可利用的场地训练模拟教学,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

其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l训练职业技能固然需要集中进行,更需要分散活动,或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或组自为战,人自为战,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寝室、教室、食堂、休息室以及户外空坪隙地开展小型多样的练习。训练场景也不仅在校内,还可在校外。学生个人或小组到中学见习。另外,有的学生利用假日家教,自主训练教师职业技能。

其四,“互练与自练相结合,以自练为主。”『4训练职业技能需要高师学主相互合作,默契配合,因此,互练是必要的;然而,更多的还是自练,比如书写技能、简笔画技能、教学设计技能以及教师口语技能中的许多内容等,都需要加强个体的独立的严格的训练。

其五,训练与考核相结合,以训练为主。我们出台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达标考核办法,建立了各项职业技能的训练标准,并尽可能使标准形成可供检测的量化指标,针对具体的训练项目,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达标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以此督促学生自觉地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并定期检测训练的效果,随时反馈调控,以确保训练的成功。因此结果性考核是必要的,但是训练中的过程性评价更重要。比如,每周布置2-3名学生上讲台作课。课后由讲课人自述个人的体会,同学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并有意识地逐步过渡到由学生点评。有比如要求学生通读中学英语教材,并指定他们对实习时将要使用的几种教材精读,要他们熟悉每课书的内容,分析每课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可能使用的教学方法,要求他们记好笔记,交老师批阅。以培养他们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设计理念和思路

(一)设计理念

1.职业技能训练必须突出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注重和中小学合作,根据“职业岗位—岗位需求能力—确立教学项目”的导向式的运行机制组织教学,保证顺利完成“专业性+技能性+应用性”的英语教师职业人才培养目标。2.注重学生语用能力、语篇能力、英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点突出行动导向和能力本位,坚持“做中学、思中学、自己学”的教育理念,另外要做到“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3.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展职业能力,强化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仅要考量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还需要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今后步入教师行业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在设计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方案时,可以将“校校合作”为切入点,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总指导,以“培养学生英语教师职业能力”为核心,积极优化评价方法和教学方法,为实现培养目标夯实良好基础。1.校校合作:高职高专学校可以邀请中小学英语优秀教师或者专家到校指导,带领教师走进中小学,互相沟通交流,了解英语岗位需求,结合需求分析岗位职业和课程内容。2.英语职业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学生通过基础英语、语音、语法、英语视听说的学习,可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其次是职业技能: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时,应该将课程布置在最后两个学期,主要是因为已经在所在区域内进行见习和学习,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英语教学现状已经有充分的了解,掌握了课堂教学技能。最后在教学法理论方面:职业技能课程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例如备课、写教案、课堂管理,提高学生教学技能。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弊端

(一)学生对职业技能缺少深入了解

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简单化,认为只有板书和普通话,这表明学生并没有深入了解职业技能。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职业技能,直接决定这部分学生不知道英语职业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在翻阅《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探究》文献中得知:a高职学校针对教师职业技能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发放数量是95,回收91份。通过该调查问卷发现有45%的学生认为“教师职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37%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18%的学生认为不重要。由此见得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职业技能重要性。“对教师职业技能具体内容了解程度”中,主要涵盖了多个方面,在这些技能中,学生选择语言表达和普通话比例最高,有深入的了解,但是在书面表达和教学设计、教学设施方面的了解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关于“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态度”方面,部分学生积极面对职业技能训练,占总数的65%,不积极的同学占8.9%。由此可知,仍有大部分学生希望借助职业训练提高自身职业水平和技能水平。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在专业设计方面存在不合理行为,主要表现出结构单一、课程比例失调。从课程形式分析,专业课程占据重要地位,专业技能课所占比例较小,并且单一,技能培养方面不完整,尚未做到坚持实践教学。上述问题表明,目前高职高专学校主要将专业课程放在首要位置,侧重专业课程,忽视技能课程,不能起到培养学生专业意识的作用。甚至部分学校将职业技能和教师教育工作当作附加工作,各种课程在整合时间方面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像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和技能课程主要安排在后期,并且课时少,占总课时的10%,教育实习和专业课程间隔时间长。教育课程、技能课程在开设时间上存在晚和短的特点,导致学生不能尽早接受职业技能教育,教学技能没有做到循序渐进,不利于学生培养教师角色理念和意识。

(三)教师技能素养具有缺陷

英语专业学生接受技能训练,教师职业水平是重要保障。但是大部分高职高专职业技能授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和知识储备含量并不高,并且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技能操作不规范和没有实效性特点,因此不能传授给学生专业培训,直接对学生职业技能产生不良影响。养成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本身具有实践性,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岗位实践。很多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缺少实践教育经验,在试讲和说课等方面不能做到计划性,因此不能独立担任指导学生实践工作。提升教师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不仅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进行示范教学,还可以有效引导培养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为学生提供大量锻炼机会。

三、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策略

针对我国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具备的教师技能水平,首先应该侧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教师具备的技术水平是需要进行实践和训练的,制定多元化手段和方法进行专业训练,保证技能训练具有实效性和规范性。另外要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还需要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一)注重职业意识熏陶

强化英语专业学生今后职业教育,提高学生对教师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生在进入到大学前对教师行业认识比较模糊,并且在认识方面比较浅薄,存在误解和感性。因此当学生开始进入到上课前,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职业意识,将“职业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在“教育专业”教育全过程。让英语专业学生明确认识中小学阶段教育对今后学习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到自身职业和专业的重要性,使其进行充分了解教师行业,逐渐热爱教师职业,而不单单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谋生的渠道。为让学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教师可以提前从互联网下载关于贫困地区教学视频或者小学课堂现状,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并将当前我国小学学生课堂表现和水平做成数据,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使其养成职业意识。另外教师在开展技能训练时,应需要保证内容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将英语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通过生动和简洁的方法传授专业技能培训内容。

(二)优化课程设置

1.提升实践课程所在全部课程比例根据培训学生技能训练的要求,高校高专在设置课程前应该适当缩减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时。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技能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实践课堂,实践课内容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师岗位需求,并根据教师岗位需求增加其他内容。规范、重视开设的技能课堂,例如多媒体技术和英语写作等。培养学生英语素养和综合素养,在实践课程中将英语教学和技能相结合,提升学生教学水平。2.英语教法课和技能培训先融合在教法课方面,可以每周设置四节,主要围绕实训设计课堂,在教学课堂中渗透技能培养。另外在班型方面应该采用“小班教学法”,小组间进行模式训练,在课堂中完成课堂演练、评价任务。针对专业技能培训要有重点,将各技能间的内容相互渗透,将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落到实处。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

1.采取“院校结合”培训方法高职高专学下组织教师到教育一线进行教学实践和科学研讨,为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践奠定基础。高职教师通过和教育一线教师相互沟通交流,探究培养师资的举措,保证在学校内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2.增加实训比重英语理论课堂应该占总课时的1/3,将剩余的课程安排学生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模拟教学和备课、课堂点评,培养学生创新、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3.理论知识和课外实践相结合高职高专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到英语教学课堂中进行实地观摩,并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利用实践活动和教学观摩,让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课堂中延展到课堂外,确保学生在学校期间可以掌握英语职业技能。4.由“教”转变为“学”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围绕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将“以生为本”理念落到实处,让学生的思想从“我是学生”转变成“我是教师”。而要培养学生具备“我是教师”的理念,需要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观摩,培养学生创造性,为今后教师生涯奠定基础。

(四)培养实践技能

培养实践技能,首先让学生具备独立操作板块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将理论知识生动表达在课堂中,因此,在训练操作板块时,应该将板块氛围四个部分,一是训练英语毛笔字,二是训练简笔画,三是学习英语歌曲,四是制作道具模型。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前,对学生进行检测。开设简笔画和制作教学道具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课堂中,可以将其合理应用。另外根据“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巧”,训练学生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能力。根据教师职业和师范教育特点,应该将教学模块分为三个模块:①训练学生的教师基本功、英语专业具备的能力。这个模块中可以开展英语书法和英语口语训练,采取“课堂集中训练”和“学生自练”形式;②开展“微格”训练,利用多媒体和音响设备,将技能训练内容与训练过程进行可视化;③见习、实习。当学生对英语教学技能和教师具备的素养有认知后,安排学生走进课堂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学生需要上交实习报告,并进行讨论、评价。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篇6

关键词:教学技能;小学教育;教师教学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69-02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与教学有关的教学理论,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可描述、可观察、可培训的具体教学行为。教学技能训练是融理论与训练为一体的教育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学行为技术的训练,突出了操作性、实践性特点,因此是小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的核心课程,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技术训练,有效提高师范生实际执教水平和能力,体现师范性特色,是对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是于2008年为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专业课。当时通过教师带队实习所接触到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观察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反思得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最大的弊病在于缺少操作性、实践性强的技能训练课程,实习学校反映一些学生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比如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握不到位,教学节奏缺少变化,不善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等。因此学院决定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进行训练,把它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纳入课程体系加强管理,保证正式的学习时间及训练质量。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重视练习和掌握教师基本教学技能,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基本教学技能的类型、操作程序和要点,能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操作,能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同时带实习的教师经过讨论,确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首先,要构建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案,完善教师技能分步训练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学业评价等方面的考虑。其次,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充实教学实录库,为学生的观摩学习提供条件。

一、精选教学内容,自编教材

选择好教学内容,经过集思广益的筛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已经学习过“教师口语”、“书法”、“班级管理”,所以确定教学重点是进行课堂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在使用过四本教材后,教师感到所用教材不够理想,于是自编教材《新编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程》,主编、副主编及编写者均为本院一线教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5月出版,后来该教材被评为2013年云南省优秀教材。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课程标准解读,目的是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教师角色及教学行为的转变。第二,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目的是掌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够设计规范的教案。第三,课堂教学实施技能训练,目的是掌握导入、提问、讲解、板书、结课、课堂管理的基本技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工作。第四,说课、听课、评课技能,目前说课技能是考核教师常用的方法。第五,教学媒体的选用技能训练。第六,学习方法指导的技能训练。

二、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实际训练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篇7

关键词:先学后教;信息技术;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独创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其侧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上,其本质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习的任务和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成果的快乐,教师则由知识的讲授者变为引导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这种角色的变换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洋思中学教学实践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呢?如何才能运用这种理念上好信息技术课呢?下面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两个问题。

一、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在一些教师思想中,往往把课程当作“纯技能化”学科,以让学生掌握操作技术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主要是讲练结合,练习的内容主要是教师讲授过的内容,学生的练习基本建立在模仿的层面上。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制约,经常出现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一些技能面对不断更新和变化的操作环境就一片茫然,甚至束手无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学过程过分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通过“后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养成自主探究、不断创新的意识和习惯,非常符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二、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1.转换角色,以学定教

要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把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围绕着学生的“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学生的“学”是指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要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教师的“教”也不是系统的讲授,而是点拨,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教师的讲解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讲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三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把教学用在了刀刃上,用在了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上,真正实现了少教多学。

2.根据学情,合理分层

要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备课工作。这个备课不仅要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更要解决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学习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教材非常熟悉,更要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要想办法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学习能力、意志品质等,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并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教训。只有明确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才能准确地选择高效的学习方法,制订适当的分层目标和训练内容,采取多种辅导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3.分层训练,及时反馈

在“当堂训练”环节,教师出示分层次的训练任务,组内的学困生完成基本训练即可,优、中等生完成高一级训练任务后,可思考附加训练任务。这种训练任务的设置既可保证学困生正常完成学习任务,也能使程度比较好的学生有拓展的空间。教师巡视学生的训练过程,寻找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完成训练任务后,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训练结果,并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纠正讲解,对优、中等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拓展讲解,并及时记录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准备。

实践证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非常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教学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教师驾驭教材、驾驭学生、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启亮.以自主学习为根本的教学改革:评洋思初级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江苏教育,2001(Z1).

[2]戴昌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模式初探.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3).

[3]蔡林森.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体会.天津教育,2011(03).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篇8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从创街教学模式,提高从师技能方面,鱿扣何在计葬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类学生中捉高教学技能,如何采用祈的教学模式开展训练等问题,从创街教学内客、创祈训练模式、创街评价体系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

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论坛”上就提出,培养信息化人才应特别关注师范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因为师范生不仅要掌握一般基础性信息能力,更要懂得如何适当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并具备一些信息化教学开发的能力,使信息技术和教学充分结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师范类学生而言,在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以后,尤其需要提高从师技能的训练。为使学生在形成综合教学能力以前,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我们以必修课《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中教师技能训练实训项目为基础,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训练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技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创新训练内容.强调内容与技能融合

《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强调学生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技能的掌握,在教学技能的训练内容上,我们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备课、说课上面,而是创新内容,将训练内容巧妙融合到不同的技能达标要求中,要求本科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共三个方面。

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备课、教案写作以及课件制作。备课要求备教材,备学生。能够根据教材所讲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教案写作要求按照微格教学教案的格式及内容,认真设计教学过程,规范填写教案内容,项目完整,内容具体。同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有利于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课件应美观,实用,对教学确实起辅助作用,对学生有吸引力。多媒体课件应是教学的辅助,不应该是教学的全部。

课堂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导人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等。要求学生通过强化训练和课堂模拟试讲,能够较为系统的掌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过程、课件质量与板书、教学情感和基本功、整体教学效果和教育性渗透等五个方面对课堂教学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既能在肯定优点的同时,又能指出不足的地方,给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2创新训练模式.注重实践与应用

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的理论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关键是如何用已掌握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备好课,上好课。在教学技能的训练方式和步骤上,我们改变传统微格教学模式,而是进行优化组合,将所有参训学生分组,每组20人,进行集中示范、训练,每人每次讲述10一15分钟,然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小组进行教学评价和互议,给出鉴定意见。

具体训练实施步骤分为训练前、现场训练、训练后三个阶段。

(1)训练前:指导教师首先安排学生根据《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挑自己最擅长的1学时的教学内容。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如何针对本课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然后由学生认真备课,设计教学,写作并完成一份《学生微格教学教案》,送指导教师审阅合格后准备试讲。严禁学生没有教案上讲台。

(2)现场训练: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现场训练。首先,教师指定一名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学生讲课时间一般为15一20分钟。讲课过程中,所有听课的同学都要做好讲授内容的记录,同时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教师用《听课记录本》记录。讲课结束后,听课学生抓紧根据《教学技能训练评价表》,给讲课学生打分,指导教师随机选择几位同学(一般不多于3位),对讲课同学的教学方法、讲课声音、课件质量、教态、课堂互动性、普通话是否标准等内容进行点评,说明优、缺点。学生评课可参考《教学技能训练评价表》,但要内容具体,避免空洞的念条文。最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点评,同时指导老师对点评学生的点评结果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点评的是否淮确,存在的问题等。指导教师同时填写《教学技能训练鉴定表(教师用表)》。

(3)训练后:一组训练完毕后,指导教师对讲课学生给出综合排名,对讲课不达标的学生,将反馈中发现的问题按指导教师和小组评价意见修改教案,经准备后进行重讲,直到达到教学评估的要求。另外,要求指导教师收齐学生教案和学生用表,整理好《教学技能训练鉴定表》,连同《听课记录本》一同交评估办,存档备案。

3创新评价体系.采用多元评价模式

在教学技能训练的考核与鉴定方面,我们采取学生自评、小组组员互评、教师总评的多元评价方式,避免了教师一人主观打分的片面性。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讲课、评课,同时参与小组评议,对讲课学生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点评情况给出客观评价和鉴定意见。同时科学制定评价项目,力争做到客观、全面、公正、公平。师生共用的主要评价项目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包含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能以适当的方法和手段突破教学难点;能深人浅出的化解疑点;能将讲授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2)教学方法和过程:包含教学设计有创意,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贴切吻合,教学技能运用娴熟,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和梯度,有易到难,由浅入深。用典型性的事例解析使学生掌握规律性的东西,努力达到举一反三。

(3)课件质量与板书:包含课件内容充实、切题;用语及文字表述科学规范,有条理,能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课件制作色彩及主题模板搭配合理、美观,视觉效果好;对学生学习有吸引力;板书工整、清楚、有条理,版面布局合理;使用字词、符号合乎规范。

(4)教学情感和基本功:包含用普通话教学,语言有节奏感和感染力,语音清晰,音量适当,语速适中;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和谐;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互动,有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必要时能使用板书。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篇9

关键词:语言;评价;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179-01

即时评价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一种,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时使用的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过程中,教师只有运用恰当的策略,才能使即时评价更加有效。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着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其语言是一个兴奋源,感染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学生兴趣的浓度、思维的效率以及亢奋状态持续的时间。

教师要大量阅读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增加对教育规律的了解和对学生心理及其年龄特征的把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还要阅读一些语言学方面的专业书籍,不断加强语言方面的知识修养和技能修养。向名师学习借鉴和仿效名师成长之路。研究和实践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是增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学名师,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他们的课堂实录,学习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机智,更要学习他们的教学语言特别是课堂评价语言。第二要加强训练。

语言是一种技能,语言技能的提高主要靠训练,一是专门的语言训练,二是在课堂中通过教学实践训练。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是主要的途径。语言技能的训练主要指发音用声技能、体态语运用技能和修辞技能。发音用声技能主要包括用气发声技能训练、共鸣控制训练、吐字归音训练等,还包括音量把握、语气变换、语调变化、节奏处理等训练。从语音学的角度,即时评价语言要求音量适度,语速快慢适度,语流自然流畅,节奏抑扬顿挫、富有变化。体态语训练包括手势表达训练、面部表达训练和眼神表达训练。修辞技能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加强语言的修辞手段训练,比如比喻、排比、对比等技能的运用,让语言美起来。

做好评价语言的预设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所做的课时计划,就是对课堂上应当发生的和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最大限度的预见。”充分准备,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现场生成的特点。然而教学又有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明确的价值导向,因此教学必须做好充分的预设,包括课堂即时评价语言也要做精心、周密的预设。有效的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精彩的生成来自充分的预设。

备课是做好预设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备课时既要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还要备语言,包括备课堂的评价语言。笔者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教学的预设,对课堂上的即时评价语言更是提前预设。在进行即时评价语言时,笔者总结出一个“设身处地法”,就是在备课时根据预设的问题,把自己当成学生,充分设想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进行多次的情景模拟。正是因为有了充分、周密的预设,在课堂教学中,我才能更好地根据课堂的现场,巧妙地应对,机智地生成。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篇10

【关键词】高职教学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50-02

一高效课堂教学的含义

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是教师投入一定时间、精力,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完成教学后所获得的最佳课堂教学效果。而高效课堂教学需要运用课堂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手段等,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同时,教师还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掌握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等。

二高效课堂的构建

1.高效课堂的实施模式

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活动,掌握以教师为主导的案例研究模式、协同训练的教学模式、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等。通过实施各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学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

2.协同训练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有实践价值的小活动,并采用协同训练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目标。学生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特长,共同努力达到老师要求的目标。通过协同训练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和学生能力,有助于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3.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课堂

采用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积极思考,大胆尝试,独立自主地去完成任务。同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多向老师请教或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获取有用信息,再进行筛选和思考,独立地思考一些能够完成任务的方式。完成任务后,学生在此过程中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提高了团结协作的意识。通过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技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应对教学范式进行研究,以揭示课堂教学的内在规律。教师应掌握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式,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对打造创新型和高效的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技能的应用应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采取多种课堂教学方式,有效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需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掌握基本的教学技巧和创造新的教学技能,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网络技术和教学资源对一些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后,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课堂学习所需要的材料,以辅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和掌握学习的技巧和增强自学、动手的能力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利于教学的小活动,并多鼓励学生上课前收集相关材料,有助于高效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后,总结出一些实际有效的教学技能,及时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以检验教学技能实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引用一些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理论知识,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技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必须指出的是,一些教学理论可能无法通过传统的教学技能进行讲授,这需要教师开阔思路、勇于创新,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新的教学技能,致力于有效地开展高效教学。

因此,为了构建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把教育技术理论和课堂教学技能进行有效的结合,把教育技术理论内化为课堂教学技能,把教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构建高效的课堂。

四结语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的培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案例研究模式、协同训练的教学模式、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等。通过在课堂上师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实现高职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敏勤.高效课堂的四个要件[J].人民教育,2010(6)

[2]张明.高效课堂实施障碍与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

[3]周洁.大五人格问卷(BFi)的结构效度分析[J].管理观察,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