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的哲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06:05

企业经营的哲学篇1

其实不然,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而这个“斗”并不是“好争斗”,而是在那种现实环境的“竞争哲学”,因为不时刻保持斗争的心态,放松警惕,就容易让我党我军产生危机。相比现今,中国家电企业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究竞需要怎样的“经营哲学”,作为正确的指导思想呢?

企业是先生存再发展呢,还是先发展再生存呢?我想,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认同第一个。因为企业只有能够生存下去,才有可能在各方面提升自己的实力,才有可能发展壮大。同时,企业是社会的,它关系着股东、员工、商等一系列的社会人。对自己的股东、员工、商负责,就是企业生存的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企业要生存,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产品服务缺一不可。技术是支撑,一个没有自己技术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生产是前提,只有通过生产才能创造价值和财富;营销是关键,生产的产品只有通过市场手段,才能转换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资源,美的以其灵活、丰富的营销手段,已在市场上得到了充分认可;产品服务是保证,海尔正是靠着其“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打造成为家电“航母”。

虽然技术是企业发展灵魂,但企业的发展并不是单靠技术一个方面就能够实现的,他还需要生产、营销、服务,甚至还有来自市场、政府等外部因素。所以,企业的发展,不依靠技术不行,但仅依靠“技术立企”也是不行的。按照“木桶理论”来讲,决定企业发展程度的不是它的长板,而在于它的短板。片面追求技术,而生产、营销、售后等,只要有一个方面没有跟上,企业的发展前途都是不会被看好的。

企业经营的哲学篇2

[关键词]管理哲学特征分析阶段性构建

一、企业管理的高度——构建合适的企业管理哲学

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管理哲学,因为哲学基本上就像一只罗盘,能指引企业经营的正确方向,帮助企业迎接挑战,可以获得职工、消费者、社会的大力支持,从而帮助企业追求成功。“爱的循环”的提倡者吉田忠雄是YKK拉链公司的总裁,YKK拉链公司制造的拉链占世界总产量的35%,他将利润分成三份:三分之一是以质量较好的产品以及低廉的价格交给消费者;三分之一交给销售我们产品的经销商和商;三分之一用在自己的工厂。“不为别人得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如果我们撒播善的种子,那么,善还会循环归还给我们的,善在我们之间不停的循环运转,使大家都得到善的实惠。

企业管理哲学不仅仅关系到企业一般的经营理念,而且涉及到企业对内和对外的一种生存的哲学思考,它关心的不仅仅是管理层面的因素,还有企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企业的辨证思维方式,是企业处理企业与社会、员工、顾客和相关利益群体各种矛盾的方法。不仅在国内可以适用,而且在国外也能大行其道。这也正是我们在跨国经营时代所应强调建设具有很强适应性的企业管理哲学的根本所在。

二、中国企业管理哲学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迅猛发展的需求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中国不少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中国已被联合国评为新兴的海外投资国,其中一批优秀企业,如海尔集团、上海广电、万向集团、杉杉集团、东方集团等,都已不同程度地走向跨国经营。在讨论企业跨国经营的有关问题时,笔者以为,中国跨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与理念体系构建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它对企业在迈向跨国公司的重大转型过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更应该强调构筑自己的企业管理哲学和管理文化,以免被别的国家文化所同化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2.西方企业在中国本土经营的成功启示

据统计,世界上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中国登陆,中国企业面临着全球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经验和哲学的严峻挑战。加入wto后,形势更加复杂。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都是具有超强实力的巨型企业,它们有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世界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使中国处于起步和初级发展阶段的跨国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挑战是中国的企业在西方多国公司面前是亦步亦趋还是自我崛起,这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制度问题,也是一个企业发展高度问题,任何一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好,都会影响中国企业的长久生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鉴西方公司的做法。西方公司不仅愿意采取国际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而且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入乡随俗创立相应的管理模式。比如:把人员流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一个不变因素;扩大招聘范围,不只局限于招收名牌大学毕业生,着眼于立足本地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改变过去的一贯做法,减少外国经理的数量,多给中国员工晋升的机会,避免中外冲突;与中国的大学合作,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等。这些做法对于中国的企业怎样在本土各地经营以及走出国门开展异地经营都是很好的借鉴。西方公司在中国经营的本土化成功,直接打压着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如果我们仍一味模仿西方公司的经营方式,不去做挖掘深层的本土和异域的生存土壤的努力,形成一种更能符合中国本土和国外文化的企业文化和哲学,中国公司的生存、发展道路将会变得比入世前更为艰难。

3.体现赋予本民族文化传统特征的内在要求

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首先应该是能够充分挖掘与利用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能够建立起符合全体国人的企业哲学。中国传统的企业文化,讲求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讲求道德诚信,崇尚美德,而诞生于西方文明下的西式商业精神,在被中国企业照搬进来时,却忽略掉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前提,这使得理念变形的情况比比皆是。况且,即使这种学习不走形,以西式商业精神为视角的亦步亦趋,也很难造就出强大的可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中国企业。盲目照搬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事实上我们有太多的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来构筑企业哲学和文化,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找不到自己的特色、地位和方向,其成效显得非常有限。一个连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都缺失的企业,它是不可能在国内立足的,更谈不上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三、企业管理哲学的阶段性构建分析

在讨论怎样构筑企业管理哲学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有其阶段性,因此,在不同阶段企业应该具有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价值追求,给它们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赋予不同的意义,否则,我们在构筑企业管

理哲学时发挥不了管理哲学的正确引导作用。

在公司创业初期,重要的是生存与扩张,是产品和市场,所以出现了索尼的开拓、独创精神和松下的饥饿精神,也出现了华为的压强精神。但当一个公司的规模扩展到相当程度,即它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已成为或即将成为一种“社会力量”的时候,企业文化和哲学的探讨就被赋予更高更新的含义。对内而言,随着企业的扩大和员工的增加,企业领导者迫切需要一个发挥增强企业内聚力、形成企业思维以统一员工思想、确认工作评价标准、确认接班人标准等作用的企业自身价值体系——即企业的文化体系,对外而言,此时,随着企业在业务过程中触及的社会利益日益广泛,人们已从文化的角度评价其合理性和利益的得失,企业文化中的使命与宗旨、服务精神、社会意义等因素凸现出来,文化又成为对外营销问题,部分企业甚至以自身的企业哲学作为营销主要述求点之一,使之成为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爱的循环精神就为企业的成功获得了国内外的强大哲学支持。

到了企业跨国经营的时期,对企业的管理哲学就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此时的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不仅只是关注国内的可接受问题而且也应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外认同问题。构建一种更具普遍性的体现本土化全球化的实质性的企业管理哲学可以说是事关企业跨国发展时期生死成败的核心问题。世界许多成功的企业发展到跨国公司阶段时都已形成自己能被尽可能多的民族认可的独具特色的“管理哲学”,并发展出一整套“企业理念体系”。如iBm公司“尊重个人、服务、追求卓越”企业哲学;美国麦当劳的“质量、服务、清洁、价值”的理念。那么,中国众多企业面临跨国经营时,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经营哲学呢?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在国际大舞台呢?笔者以为结合中国正处于向外发展初期,中国企业的经营哲学应该体现出一种饥饿精神、自主独立的精神和敢于搏强的

精神。这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一个企业经营哲学的构建:产品研究与创新性上,追求自主,我们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专利,而且更要主张自我开发与创新;生产上,要自创品牌,延长自己的生产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能过于满足贴牌生产;营销上,可以借助国外的营销渠道和手段,但不能完全依附,否则,企业的独立性永远难以实现,在国际上仍无法展示自己的身影。总之,反映这种经营态势的企业管理哲学,应该是一种力求自主、拼搏图强的哲学观,而不是一种盲目屈从国外大公司的经营范式。随着经济的一体化,我们的企业在经营时应该审时度势,及时转变自己的经营指导思路,不惧怕诸强,拼搏挤压,构筑起能反映目前自身经营特点的企业哲学理念,指导本企业打造为世界真正强大的成功大企业。

参考文献:

[1]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企业经营的哲学篇3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将一个破产重建的巨型企业拉回生死线,稻盛和夫再次创造了企业史上的神话。为此,本刊邀请稻盛和夫先生,以其亲身经历,独家解析了不断创造神话的“稻盛哲学”:

名门大企的倒闭,是不是都与经营哲学有关?老板提出的经营理念遭遇员工抵制应该怎么办?怎么让曾经战胜日本的美国老兵信服自己?

经营哲学不是老板一个人的哲学

很多人都能认识到,把哲学的思想运用到经营中,是企业管理很基础和很必要的问题,但同时也觉得这个命题很宏大。其实,经营哲学并不是什么高深的话题,甚至是每个刚毕业进入企业的新人都在思考的话题。

我大学毕业后进入松风工业,负责从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到销售一系列工作。那时候,松风工业连年亏本,连工资都要拖延,企业与工会总是纷争不断。待遇低、缺乏像样的设备、工作环境恶劣。在这种条件下,要想做出出色的成果,我应该抱一种什么心态?这个问题,我每天都思考。每当我有所感悟时,就把想法记在笔记本上。

就是这些刚刚进入职业生涯时,我零碎、简单的感悟,让我一生受益匪浅。

27岁时,我创立了京瓷公司。我努力工作,但忙于琐事,但经营者应该考虑的经营理念、思维方式以及具体模式等问题却无暇思考。每当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就烦恼不安。我常把记录了我工作要诀的笔记本拿出来,再添加上在经营中新的体悟,将这些工作和经营中的要点重新整理。其实这就是所谓的“经营哲学”。

经营哲学不是老板一个人的哲学。不仅需要亲身实践,而且还要灌输给员工,让整个团队共同拥有。

但是,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自认为很不错的经营哲学为什么会受到员工的抵制。有的员工甚至会反驳,拥有什么思维方式和哲学观,这是每个人的自由。这种反驳貌似很合理。

遇到这样的反驳时,企业家不妨反观一下,自己的经营哲学是否正确。如果这套哲学能多多考虑员工的幸福,即便制定了高目标和严要求,也能凝聚起全体员工的力量。

只有能聚集更多人力量的经营哲学才能算得上是好的经营哲学。

因此,不但老板要多想,员工也需要有让步。首先是公司的干部,必须充分理解公司的思维方式。“那样的哲学同我的想法不合,我无法接受”,如果有这样的干部,公司的力量就无法聚集起来。不理解、不赞同公司的哲学,而表面上又装出理解赞同的样子,彼此都不愉快。既然如此,员工就应该去找和他思想哲学一致的企业。我认为,这一点必须明确,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最“幼稚”的道理让名门大企纷纷倒闭

所谓经营哲学,最基本的一个要素就是企业要有规范、规则,这些东西必须在企业内部首先明确确立。

但是,很多企业家把这个问题简单地理解为怎么“约束员工”,而忽略了真正应该遵守的是什么。在我见到的多数企业里,很少有企业家会向员工们提出“作为人,何谓正确”这类的问题。而我这里所谓“经营哲学”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告诉企业家们那些孩童时代父母老师所教导的做人的最朴实的原则,例如“要正直”、“不要骗人”、“不能撒谎”等等。

如此起码的道理还需要讲吗?

一定会有人这么问。

无论是欧美,还是在亚太,各色各样的企业丑闻不断发生,一些有名的大企业甚至因为这类事件而遭到无情的淘汰,就是因为企业家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想明白。

打个比方,在一个以获利为经营哲学主导的企业中,赚钱成为了这里最重要的规范。当员工在恪守那些“正直”的规定而无法为公司带来利润时,他就首先会考虑“这种程度的违规没有关系吧?”不得不说,有这样想法的员工应该是好员工。如果企业家不能及时发现这个问题,或者不能及时纠正这样的问题,“稍进一步的违规”也会变得不是问题,正确的规范规则更被抛在一边。这样的企业或者产品发生问题就会变成是必然。到那时候,如果将问题公开,企业可能蒙受巨大损失;如果由于内部告发或外部揭露,企业又出面掩饰,做假报告,事态越加复杂,最终就会导致企业崩溃。

那些出身于一流大学、跻身于一流企业领导人岗位的经营者,往往都会做出类似的事情。与这些企业“精英”们讲什么“正直”、“诚实”,似乎太幼稚太愚蠢,只会换来他们的一笑了之。

这就是最简单,但最重要的经营哲学。

不重视这些简单幼稚的道理,就会导致企业崩溃!

我自知自己是一个没有多少管理经验和知识的人,所以我只有将“作为人,何谓正确”这句话最简单的道理引申出并贯彻于我的几个企业中。所有有关企业经营的规范、规则和必须遵守的事项,都是在说服员工“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要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我庆幸正是恪守这个最朴素的经营哲学,京瓷从创立以来长达半个世纪,经营之舵从未偏离正确的方向。后来京瓷进军海外,这样的判断基准更成为在全世界普遍适用的哲学。

没有过高的企业目标,只有不对的行动指南

经营哲学直指企业目标,以及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的思维方式。这是一家企业必不可缺的东西,也是经营哲学的第二个要素。

京瓷公司刚成立时,在日本的古都京都西侧的中京区西京原町借用了一间木结构的房屋。我对几十个员工反复强调:京瓷首先要做到西京原町第一,然后是中京区第一,接着是京都第一、日本第一,最后要瞄准世界第一。

但是说实话,在说出这种梦想的一瞬间,我自己心中也有疑虑。因为,即便是超过当时西京原町第一的京都机械工具公司,都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这家公司已经很有名气,汽车产业的蓬勃又让那里满负荷工作。而在已有两家名门企业耸立的精密陶瓷行业,京瓷公司刚刚起步,要成为这个行业的全国第一,这未免太过荒唐无稽。

即便如此,我却依然不断向员工们诉说“日本第一,不,要瞄准世界第一”。因为京瓷成为行业第一,的确是我的目标。

但经营哲学显然不像喊口号那么简单。为了成为世界第一的公司,干部员工应该如何思考?朝着这一方向,全体员工应该怎样团结一致地共同行动?这都需要经营者来指明。所以我还要告诉我的员工,为了实现高目标所必需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我的经营哲学中,“树立高目标”,“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逼入绝境”,“极度认真地生活”,这类表达克己的严肃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随处可见。

那时候,很多周围的日本企业家并不认同我的经营哲学,甚至和我理论:人生应该过得轻松快乐。对于这样的质疑,我从不忙于否定。几十年过去了,我的目标实现了,当初和我理论的企业家的目标也实现了。彼此瞄准的目标不同,却要比较行动方式,这种比较没有意义。

事实证明,将企业目标和行动指南作为经营哲学的一部分,是很正确也很必要的。我对京瓷的思考,归纳出的经营哲学,包含的是与世界第一企业相陪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在这样的经营哲学中出现许多克己的、严肃的条目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希望中国的经营者们,今后能够坚定信念,认真学习这种经营哲学。

王道“治人”才能获得尊重

“正确的为人之道”立足于普遍性的伦理观,帮助人成就完备的人格,而基于“作为人,何谓正确”建立起来的经营哲学,也使得企业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凝聚力。这是经营哲学的第三个要素。

京瓷的生产和销售网点遍布全日本,员工却大部分都是外国人。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在语言、民族、历史、文化完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开展事业,能达到这样的业绩,与我们的经营哲学的“治人”理念密不可分。

刚开初,我的员工都是日本人,“治人”的问题我没有认真思考过。直到创业后的第9年,京瓷开始在美国开展业务,当时聘请了一位日裔员工。尽管他是日本血统,也懂得一些日语,但思维方式完全美国化,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同我持不同的意见。我开始意识到,我们原先建立起来的经营哲学,很可能会在今后企业的全球化中遇到麻烦。我们不得不去修正它们了。

自古以来,“治人”之术有两种。一种是欧美常见的方法――用强大的权力来压制人,这种办法在东亚称之为霸权主义,或称“霸道”。另一种就是以中国为中心所倡导的“德治”的方法,用仁义来统治。“德治”又称为“王道”。

“霸道”和“王道”,孰优孰劣,自古以来就争执不休。怎样把这两种方法运用到经营哲学上,我总是还没有想好。就在这时,我到美国的工厂视察,发生的一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

我在车间遇到了一位工作极为马虎的年长美国员工,他总是一副厌恶工作的表情,在将原料放进贮料机时,他竟将原料洒了一地。我严厉地斥责道:“干活怎么能这样有气无力。将贵重的原料洒落一地,怎么连成本意识都没有。”这位员工听后火冒三丈,即刻顶撞道:“简直混账,这样的公司还干得下去吗!”吐出这句台词后,他愤然离去。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员工出身于美国海军,曾是冲绳战役激战中取胜的勇士。

战后,他经常使用“东洋鬼子”来称呼日本人。京瓷到美国设厂后,他经常不服管教,甚至毫不忌讳地对他的日本上司说:“像你这样的日本鬼子有什么资格来指挥我?”

知道这些后,我理解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统治异民族时,外来民族常常会采用暴力压制,迫使当地人受范。有力量压制时,他们表面顺从却面从腹背,一旦压制的力量松懈,他们会立即谋反。这虽然可悲,却是人世间的常态。

我该怎么办呢?作为企业的负责人,我有权解雇他,同时也能在别的员工面前树立我的权威。但采用这种方法,只要我一转身,员工就可以阳奉阴违,事情肯定做不好。要让员工真正忠诚于你的公司,要做到不管领导人是否在场,都能一如既往地拼命工作,只能想方法取得员工的信任和尊敬。对待本国员工其实也是这样。

怎么做才能得到对方的信任和尊敬呢?那就得靠优秀的人格。如果员工能发自内心地认同,“那是一位人格高尚的人!”这就是取得对方信任和尊敬最好的方法。

要赢得别人的尊敬,企业就必须具备特别优秀的品格,就是要像塑造人的“德行”那样去塑造企业的“德行”。这个“德”字,虽然来自中国,来自东亚,但能够超越人种、语言、历史和文化的障碍,能够打动世界不同国家的人们的心,超越国界,普遍适用,万国共通。

以跨国经营为主要业态的21世纪,一个企业能不能发展,海外员工对于公司本部是否抱有信任和尊敬之念,这是大企业成败的关键。

本文得到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大力协助。

企业经营的哲学篇4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哲学;道家文化;《道德经》

管理哲学的思想兴起于20世纪飞速发展的经济环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和国家的各个层面。因此,针对管理科学的研究越发地深入,企业管理能力和管理思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内部,往往一个错误的决策或经济活动就会给企业所处的社会带来十分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企业的管理只考虑到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生产经营的规范化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的发展与管理需要同企业所处的行业间的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内部的人文价值达成一种统一、和谐的互动关系。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应对企业在社会经济环境中职能的转变,就需要更加宏观性的思想作为企业管理思想的基础,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进行价值性、伦理性和情感性的多重分析。管理哲学的思想便应运而生。

一、管理哲学的内涵

(一)管理与哲学

哲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可以包含人类知识与科学的各个方面,近代以来甚至有学者将其定义为“科学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将哲学定义为研究事务本质及其运行法学的科学。同其他哲学定义相比,马克思对于科学的定义更加接近与哲学研究的本意。哲学思想是一种世界观的体现,根据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哲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的探索目前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管理学作为一门普通科学,同哲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作为研究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管理中的主导原则和管理决策的方法论,保证企业的管理符合价值、市场和发展等规律,才能保证企业管理中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哲学对于企业管理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二)管理哲学对企业发展观

为了使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更加适应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更好地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将企业管理理论上升到企业管理哲学思想成为了当前企业管理思想进步中的重要课题。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效益性和经济价值增长是其发展和经营的主要目的。但是,企业作为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其管理动机、态度,企业文化、信仰、价值,职工的情感、道德、意志、责任感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效果。因此,管理哲学对于企业管理、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的管理哲学思想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企业的管理工作,并为企业的发展和成功提供更大的动力。

二、老子《道德经》中的哲学内涵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老子及其著作《道德经》是我国道家的代表思想,对中国文化及意识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道德经》中的阴阳、辩证等哲学思想的精华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以下,本文从《道德经》基本思想出发,对企业管理哲学对企业管理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一)“民莫之令而自均”,无为思想

在管理中的应用《道德经》中所言,“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指的是天时有序,不用认为的干预,万物都能够受到自然的恩惠。这句话体现了道家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成为了道家著名学说无为而治的思想本源。在企业管理中,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做不到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企业发展的核心,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矫枉过正,过分干预的现象。2008年花旗银行股价狂跌,资产缩水的原因就在于对自身企业能力的过分预算导致的并购扩张失败的结果,导致企业面临了濒临破产的危险境遇。企业的管理要实现无为,就要深入理解到到家文化中的“我无为而民自治”的管理办法,在管理中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从而端正企业的经营态度和发展方向。

(二)“以天下观天下”,企业发展要建立战略型发展目标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行业发展的提速,企业的经营效益和企业价值增值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是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更加有力的地位,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就要以企业经济效益增加为目标。但是为了扩大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目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的战略发展目标对企业能够起到引导性的作用。老子曾言“以身观身,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在挂历过程中要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发展的角度,从企业的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发出企业发展中的各项潜能,克服盲目、轻率的决策弊病,通过建立相应的企业监督与内控体系,让管理思想在管理实际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万物负阴而抱阳”,企业的发展要符合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

道德经中指出的“福兮祸所依”思想体现了道家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思想。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发展呈现除了生命周期的规律。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遵从自然规律,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抓住机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拓展,企业在经历更多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更多的挑战。《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此企业的盈余、亏损,竞争、合作,效益、成本,机遇、挑战等因素都是成对出现的,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企业发展中的生命周期规律。因此,顺应企业的发展规律,让企业的每一个管理决策能够在企业的运营中将企业的不利因素向其对立面转化。

(四)“治大国若烹小鲜”,企业管理要从细微之处入手

《道德经》中最经典的管理思想莫过于其提出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管理理念。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员工逐渐增多,业务层面逐步扩大。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更加需要稳定、和持重,才能保证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的平稳。因此,企业的管理要更加的细化,深入企业管理的各项细节之处,才能制定出最符合企业发展的正确的经营战略和运行机制。同时,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与疏通和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才能保证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和高效益的发展趋势。企业的管理要懂得控制火候,控制企业的成本,提高经营收益。同时,企业的管理要看得到主次,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企业发展中的效率,避免企业产品生产和服务符合市场的需求,避免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盲目兼并、扩大和业务增加的发展误区,通过合理放权的管理办法,让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为了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奋斗,共同遵守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从细节之处入手,真正实现企业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

三、结语

企业的管理哲学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老子的道家思想和《道德经》等思想著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历史和时间的沉淀后,其思想精华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了极大的经济作用。我国道家思想涵盖了宇宙、世界、社会和人生等多个层次的哲学意义,对于企业的管理在日益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遇到了诸多问题都能够起到启迪和引导的作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是西方现代科学的重要成果,企业的管理中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思想同我国传统道家哲学理论相结合,可以不断让企业管理走上民族化和人性化的道路,为推动企业在市场和经济社会中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文利.《道德经》“水”喻的哲学意境与现代企业管理[D].湖北大学,2013.

[2]高学杰.《道德经》的管理哲学[J].河南农业,2016,27.

企业经营的哲学篇5

哲学是求根本的学问,根和本是同一个意思,大多数人只注意花和果,枝和叶,实际上,一棵树长成什么样子,是它的树根和树干决定的。(当然,还有“种子”的问题,但是“种子”本身也有一个它的根本和要害是什么的问题。)任何一门具体学科里面都有哲学问题,所以才有经济哲学、数学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等等分支学科。任何学科的革命都是在哲学的意义上发生的。较为浅近的例子是,你的人生哲学发生了变化,你的人生也就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尽管你的人生有很多变化,但是,你的人生哲学还没有变化,那么你“本身”并没有变化。

企业哲学,是以企业家文化为主导的企业核心群体对于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的哲理性思维,它是一种人本哲学,是企业解决如何在外部生存以及企业内部如何共同生活的哲学,是企业对内外部的一种辨证式的哲学思考,这种哲学思考又决定了企业对于各种事物的偏好,所以企业文化是个性化的,这就是其根本原因所在。

企业哲学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立身哲学,即企业家如何做人做事的哲学思想;第二类是经营哲学,企业家在经营活动中的哲学思想,其中包括差别哲学、资源哲学、共赢哲学、生存哲学、危机哲学等;第三类是用人哲学,即企业家如何用人的哲学思想。

企业哲学是企业家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转化器:一是企业哲学应该是一个群体的思维,而不是某一个企业家的思维,它可能包括了企业几任企业家文化的高度凝炼;二是企业哲学不只是停留在企业家阶层,也包括了企业核心团队的智慧。要深刻理解这些,就必须认真分析企业哲学与企业文化、企业家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哲学与企业文化之间,企业哲学是一种存在,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现象;企业文化是基于企业哲学辨证思考之后确立的基本假设,并由此产生的价值观,以及价值观所指导下的行为模式(这其中包含了行为实施影响下的物化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哲学的外在表达,企业哲学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根本。通常,企业会在企业文化的企业理念系统部分,详细地阐述其关于企业哲学的三大命题:那就是“为什么存在”、“成为什么”、“如何存在”。

第一层,即核心层是“企业为什么存在”。问题是解决企业存在的价值,即“我是谁,who”的问题,就是企业的使命(mission)、企业生存的价值或者说意义。它是跟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家的精神密切相关的。这个结论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相吻合的。当一个企业刚刚成立时,要更多地考虑企业的生存问题,就是如何去赚钱,即需求层次中最底层的生存需要;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生存价值也就慢慢提升,到了最高一层,自我价值的实现,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企业的哲学境界了。杜拉克认为,创办企业第一问题就是“本企业是个什么样企业?”这个问题貌似简单,但回答起来就不那么简单。

第二层,是“企业的发展目标”,就是“成为什么,what”,即愿景的问题。一个公司的愿景(vision)是全体人员为之奋斗的目标,它必须是前瞻性的、挑战性的,而又必须是宏伟的,就是说它具有艰苦性又具备可操作性,也是激励人心的,有“气吞河山”的功效。

第三层,是“企业如何生存”,即“怎样,how”,即经营理念(motto)的问题,这一层次涉及的内容最为广泛,它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地域、关注点的不同而不同,大致上可包括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对产品、对管理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哲学是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模式,是处理企业矛盾的价值观及方法论。企业哲学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动力源泉,只有在有足够的能力处理企业发展的内外矛盾的前提下,企业才能确立其核心价值观以及围绕价值观的辨证方法论。核心价值观是处理企业种种矛盾的指导原则,是企业哲学思想的最集中体现。

企业经营的哲学篇6

一、日本的管理哲学模式

管理哲学是企业或组织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它是管理科学的哲学基础。企业除包括管理硬件即管理技术、手段和方法外,还包括管理软件即企业的思想、精神、共同理想、共同价值观等,这些管理软件就属于管理哲学的范畴。

任何管理都是某一特定文化环境的产物。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由于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价值观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管理哲学模式。日本管理哲学就是如此。日本是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和自然资源贫乏,造就了日本民族强烈的危机感和极强的群体意识。日本人深深感到,必须与别人合作,依靠群体力量,才能与大自然抗争,维持自身的生存。因此,自古以来日本人就有忠于团体、维护团体名誉、重视团体和谐的团队精神。

同时,日本又是一个善于吸取外来优秀文化的民族。自大化改新到明治维新,日本吸取中华儒家文化的精华,并把它融入自己的民族精神之中。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从“和魂汉才”文化取向转向“和魂洋才”,在制度和技术上全面效仿欧美,但在伦理道德上仍将儒学道德作为国民的基本准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虽然大力引进欧美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但是其价值观、道德规范仍然建立在传统儒学基础之上。日本人以中国儒学为哲学基础,同时注意吸收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并将这些外来文化与本国国情、企业特点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又不同于中国的独具特色的日本管理哲学模式。正是这种洋溢着浓厚儒家学说色彩的企业管理哲学,支撑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日本创造了战后经济发展的奇迹。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管理哲学模式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以和为贵”的经营理念,强调团体内部的和谐与共同进取精神,使企业或组织形成上下团结一致、内和外争;家族色彩浓厚的命运共同体。

号称日本经营三大支柱的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其核心就是为营造职工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和企业内“人和”的观念。企业对职工终身雇用,使职工有稳定感;职工把企业当成“家”,从“家”中按照自己的年龄、资历领取相应的工资;企业内即使出现矛盾包括劳资矛盾,都属于家庭内部矛盾,由企业内工会解决。因此,企业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在这个“家”中,管理者象“家长”一样爱护职工,职工蒙受企业之恩,“忠诚”于企业,为企业拼命工作。企业上下一致,体戚与共。

2.“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重视“人”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使企业职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效力。

根据儒家管理思想,日本企业在经营中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他们不但重视经营中的硬条件,还重视软条件(思想、文化、精神之类的东西),注重发挥“人”的第一因素的作用。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日本企业家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把“得人心”作为发挥“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前提,因而千方百计地照顾本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使职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出力。他们特别重视“感情投资”,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熟悉每个职工的情况,亲自参加职工家里的红白喜事。企业还经常组织运动会:联欢会、纳凉会、恳谈会、野餐会和外出旅游等,每次不仅职工参加,职工家属也参加。

3.“以德为先”的经营理念,强调正人先正己的管理者作风。

日本管理哲学依据儒家“正人正己”的理论,突出道德导向,由自我管理而管理他人,十分重视管理者率先垂范和道德人格建设。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创办的跨国企业——京都高科技陶瓷公司之所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企业大量破产倒闭的情况下仍立于不败之地,除了他“以心为本”的经营哲学外,更重要的是他个人巨大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员工。他不断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和美好心境,注意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提高做正确决定的能力。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全体员工的尊敬和信赖,激发出员工极大的工作热情。被誉为“日本近代工业化之父”的涩泽荣一,倡导经济与道德合一,提出“论语与算盘”并行不悖的“儒教资本主义”。他主张应严格遵循商业道德去获取利润。这些思想,在日本具有重大影响,被许多企业管理者不同程度的接受,并融入到日本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中。

正是因为日本管理哲学具有上述特征,才提高了职工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及工作热情,使日本企业拥有了一支世界上最忠心耿耿的职工队伍和一批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同时,职工在同一企业内长期就职,使管理者十分熟悉职工的情况,有利于协调劳资关系,这种融洽的关系使企业形成上下同欲、齐心协力、气氛和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从而创造了战后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劳动生产率。

但是,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以后,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日本的一些经济学家曾提出废除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这种以造就员工“忠诚”“顺从”意识为目的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因为它不利于人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但是,由于许多大企业都是靠员工的忠诚和一致使发展起来的,这种意识已深深扎根于日本员工的心灵之中,因此,祟尚个性和创造性的西方价值观念一直未能占据支配地位。

二、日本管理哲学模式的思想文化渊源

日本管理哲学模式是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与近代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是中西文明结合的典范。

日本民族历来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自大化改新,日本全盘接受了中国盛唐时期的文化,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发展;到明治维新,日本又引进了西方文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样,东西方两大文明便在日本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人称之为“懦教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大力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并与本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创造了现代的经济发展奇迹。到七十年代,日本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这与它善于吸取东方文化遗产,并借鉴西方的科学文明成果有着密切关系。正是这种善于高度融合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一切有价值文化的能力,才使日本创造了战后经济发展的奇迹。

1.日本管理哲学模式之“源”——儒家文化

日本管理哲学是建立在凝聚着无数思想家认识成果及道德观念的儒家学说基础上的,源远流长的中国儒家文化是日本管理哲学之“源”。

从大化改新到明治维新,日本人一直处在中国古典文化影响之下。当时倡导“和魂汉才”,吸取中华文明的精华。大约在公元6世纪,中国的佛教、道教、懦教几乎同时经朝鲜传入日本。公元603年,大化改新的积极倡导者——圣德太子提出一整套模仿中国政体的设想,颁布十七条宪法。第一条便规定:以和为贵,无忤为宗,把“和”视为一切社会交往的首要原则,强调社会成员之间要和谐。这种“和”的意识在企业管理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体现在企业内劳资关系的和协、员工之间的和睦相处、团结一致上。而这种“和”正是中国儒家学说的最基本思想。

中国儒家学说奠基人孔子历来主张“和”。它将先哲“和”的思想,用于政治、经济方面,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于倾。”。其中“和无寡”意思是说一个国家在政治上做到“和”,则在经济上“贫”不致缺乏。孔子的弟子冉有亦有句名言:“礼之用,和为贵。”认为维护等级、贵贱的“礼”的社会作用主要在于“和”。继孔子之后,孟子也倡导“和”。孟子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地人三才中,孟子重人,重“人和”。孟子认为,“得到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民心的背向作为战争胜负和政治成败的关键,就是“人和”思想在军事、政治学上的应用。孟子重“和”,还在于它在天人关系上提出系统的“天人和一。”观点,这是中华民族深邃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和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日本吸收中国儒家文化不是盲目地接受,而是根据本国的国情加以改造,并与本民族的文化相融合,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日本式儒家学说。中国儒学重“和”,这种“和”反映在价值观上是一种“中庸之道”和“知足心理”,是强调和谐共存、维系现状;而日本式儒学既吸取了“和谐”的精华,又强调开拓进取,强调团结和谐的共同进取。中国懦学强调“仁”,以“仁”作为伦理道德的核心;而日本儒学则强调“忠”,以“忠”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忠”在日本被放到伦理道德准则的金字塔尖,是涵盖一切伦理标准的最高美德,而“仁”被排除在日本伦理体系之外,日本人在接受中国儒家思想时,滤掉了“仁、义、理、智、信”中的“仁”,而代之以“忠”,忠孝被视为百姓绝对的义务和责任。

这种日本式儒学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观念,造就了日本人具有极大的向心力、责任感、自我牺牲精神和历史使命感。日本企业的“团队精神”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日本懦学之核心“忠”的价值观念基础上。在企业中,一个人一旦被公司录用,就意味着建立一种终身契约关系,他必须把一生都消耗在这个集团里,努力证明自己对所属集团的忠诚。其忠诚程度通常是以为所属集团所作出的牺牲程度来衡量的。“忠”是日本企业内在凝聚力的基础,是团队精神的精髓。正是日本这种独特的文化动因,使其以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踏上成功的现代化之路。

2.西方文明的冲击

19世纪中叶,日本还处在幕藩统治时期,美国海军舰队迫使日本打开国门,强行要求通商,从此西方文化渐渐传入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着手建设近代国家。整个日本社会进入大规模的文化转型时期,即从明治维新前的全面接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和魂汉才”文化类型转向引进西方文明的“和魂洋才”文化类型,倡导“脱亚入欧”,吸取欧洲文明精华。

这一时期,日本接受西方文明主要表现在从各种制度上尽取西方之长。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首先派专人去收集西方各国的信息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区别优劣,确定具体领域的引进对象。如对现代企业经营制度,日本引进西欧的股份公司制度,并进行商法的制定。在教育制度上引进法国的学校区划制度;警察制度上效仿德国;电报通信和铁路技术学习英国;大学以美国为样板;明治宪法和民法以德国为原型;刑法则以法国为样板;日本帝国海军学习英国皇家海军,陆军则受拿破仑帝国陆军影响较大。当时的日本明治政府十分重视博采各国之长。虽然以引进英国的先进管理制度为主,但对西欧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也十分重视,如德国中央集权下经济统制思想和富国强既念,法国的立法制度,美国的企业经营管理等。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几乎成了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地,日本人认为,在每一个领域都尽量采用最好的模式将会使日本加快自身现代化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很快接受战败的事实,大力引进美国的科技成果,使之摆脱战争的阴影,推动经济的复苏和腾飞。五十年代中期,日本引进了美国的企业常务会制度;六十年代引进了美国的事业部制以及经营决策制度。继而在先进管理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两方面大量引进了美国的方法,包括:统计式质量论,人事劳动管理和作业管理,动作研究和工程分析、价值分析、管理图表等;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引进了美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的技术和处理技术。在引进这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同时,日本注意将“引进”与日本国情相结合,注意消化能力与“配套”相结合,从而使引进的管理技术、制度和方法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这一时期,正如日本管理学家高宫晋在《现代经营是什么》一书中所说的:“日本企业在战后获得迅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勇敢地排除传统和因袭的枷锁,大胆的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而且巧妙地将它与传统的习惯相结合”。

3.东西方管理哲学的冲突与融合

日本式管理哲学是将东方的中国儒家思想与西方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相互融和而形成的一种经营管理理念,它既包括中国儒家管理思想的精髓,又包含现代西方的管理方法与理念,是以中国儒学为哲学基础同时兼容西方管理精华的“东方管理学”,是东西方管理的冲突与融合,这也体现了整个日本社会经济的共同特征——“论语加算盘”的资本主义,也就是用合乎道义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遵循道德伦理。

日本在其近代化过程中,并非全盘西化,在“软件”的经营管理层面,仍然把中国儒家思想巧妙地加以运用,因而谈经营管理则有“儒道”一说。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日本许多企业家都精通《论语》,曾有人说“孔夫子讲道理,日本人实践道理”。如著名丰田汽车公司三代领导人均以儒家学说指导商务活动。日本现代经济学家伊藤肇指出,长期以来日本企业家只要稍具水准,都熟读《论语》,孔子的教导对他们的激励、影响甚巨。在日本企业家看来,儒家学说中“义利并举”的价值方针,以“人为中心”的道德信念,祟尚“和谐”的人际关系,“正人先正己”的领导艺术等都具有推动经济行为合理化、经济活动秩序化的功用,完全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文化底蕴和伦理动因,从而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洋溢着浓厚儒家学说色彩的企业管理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虽然掀起了效仿美国管理的热潮,但在企业的管理软件上,还是保持了日本管理哲学的特色。日本的管理哲学与美国管理哲学有很大区别,但它也部分包容了美国管理科学的精华。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企业哲学上,美国注重企业管理中的“硬性三S”,即策略、结构、制度等,过分强调管理中的技术和理性,认为只有“硬性三S”才便于进行理性的、数学化的、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分析和研究;把“软性四S”即人员、作风、技巧、最高目标等看作是“软心肠”人的不科学管理,是在管理中讲人情。日本企业不但重视“硬性三S”,而且重视“软性四S”,在管理中重视感情、精神等因素。日本在引进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注意提炼民族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使西方的唯理主义与东方的灵性主义巧妙地结合起来。

第二,在领导哲学上,美国人重视个人领导,日本人则强调合作领导。日本的管理者认为企业成功的关键是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因此,鼓励员工参与管理,日本的管理者是“无情的情人”,既注重无情的“硬件”,又注重有情的“软件”,企业对职工终身雇用,使职工有稳定感;而美国管理者则强调计划、目标、任务、指令、规章、纪律对人的严酷无情,动辄解雇工人,美国企业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日本企业则实行自下而上的管理,企业的重大决策,由生产、销售等部门的第一线职工提出建议,然后上级领导进行集中,体现员工共同参与管理的原则。

第三,在组织哲学上。美国的各种组织中往往最高主管个性非常鲜明,他们常常表现出个人特质,而日本组织中即使是最能干的管理者也会与该组织融为一体;美国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石,要么是“经济人”(古典管理理论以“经济人”为哲学基础),要么是“社会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以“社会人”为哲学基础)、“能动人”(管理中的Y理论是以“能动人”为哲学基础的)、“复杂人”(管理中的Z理论是以“复杂人”为哲学基础的),就是不讲“组织人”,而日本的管理理论不仅讲人的经济性、社会性、能动性、复杂性,还讲人的组织性;美国人强调自我、独立、个性、分离性身份,管理者更注重职务、权利、个人名义,日本人则强调“和”,认为“和为贵”。“和”在日本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和管理概念,它是互助、合作、和谐、团体和团队精神,管理者重视这种团体的和谐和团队精神,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互信赖关系。正象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所说:“互相信任的同仁共同于事业,无疑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总之,日本管理哲学是东西方管理理念冲突融合的产物,它已融入日本的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推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

三、九十年代以后日本管理哲学面临困境与挑战

进入九十年代,伴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掀起兼并、重组的热潮,大量经营不佳的企业倒闭破产。日本年轻人逐渐认识到与其对企业忠诚、顺从,不如培养自己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各种能力和技能。因此,原来靠员工的一致性和“忠诚”心发展起来的家族式企业逐步走入困境,人员流动频繁,以儒学价值观为基础的、曾经支撑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日本管理哲学面临西方价值观念(崇尚个性、重视自我能力)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日本管理哲学面临困境与挑战的背景及原因是:

1.背景。从国际上看,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冷战体制的结束,全球一体化的推进,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的经济发展,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为了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各国企业纷纷掀起并购、重组的热潮;同时,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许多亚洲公司纷纷取消或推迟订货,严重影响了世界上一些大工业集团的经营,致使这些大公司不得不关闭工厂、大量解雇员工。如飞利浦公司于1998年11月2日宣布将其1/3的工厂关闭。这样,由于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及企业裁员是世纪之交的一大热点。

从日本国内看,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之中。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期,曾号称世界最强的日本金融机构背上了巨额坏帐的沉重包袱,变得寸步难行。随着作为融资担保的土地贬值,呆坏帐问题严重到用“小打小闹”的对策根本无法解决的地步。最后终于发生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相继倒闭破产的悲剧,日本经济体制中的缺陷在世人面前暴露无遗。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本的企业经营者不得不大量裁减员工,以减轻企业压力,提高竞争力。据1999年3月15日的英国《金融时报》报道,1999年3月日本索尼公司宣布将解雇1.7万名员工,这是日本企业第二轮大规模裁员举动。以前,即使经济萧条、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时,日本企业也不会裁减过剩人员,因为企业相信经济状况会很快好转。那时只是采取“出向制度”,让一部分多余人员暂时“出向”到子公司或同一集团系列内的企业,以减轻工资负担,防止企业业绩进一步恶化。一旦经济恢复景气,“出向”的员工仍可回到原来的公司。但是,九十年代以后,这种“出向”逐渐变成了实质上的失业者。企业内失业者的大量增加,使日本的终身雇用制度彻底崩溃。

2.原因。

①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以美国为中心的外资企业打入日本,使欧美企业的经营方式逐渐渗透到日本国内,使祟尚个性和创造性的西方价值现逐渐被日本人接受并在劳动力市场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甚至比美国和英国年轻人更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最近日本二家机构对日本和欧美国家的1000名年龄在13岁到24岁的年轻人进行调查,29%的日本人认为,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而有这种想法的美国人仅为7%,英国人为10%。另外,90%的美国人和88%的英国人认为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有这种想法的日本,人仅有59%。这些数据表明,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老一代日本人的价值观越来越显得陈旧和不符合现实,西方价值观正逐渐占据主流支配地位。

②企业经营思维体系的变化。随着日本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企业面临着全面进行改革的任务。许多学者指出,经济的持续增长时代已经结束,“赶超欧美”型的模仿式思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封闭的日本社会必须走向开放。这就要求日本不仅要进行政治、行政体制的改革,还要进行企业经营制度的现代化改造。而要进行企业改造,就需要有新型的劳动力,即愿意承担风险和创新型的企业人才。因此,提倡能力主义、奖勤罚懒,成为企业经营者的法宝。企业纷纷买行按员工的能力发放报酬的工资制度,打破了以前论资排辈型的工资体制。1997年4月武田药品工业公司,大幅度提高了工资总额中相当于工作成果报酬的“职务工资”比重,实际上导入了按能力取酬的工资制度。松下电器公司为了更多地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和特殊人才,从1998年4月起,对新职员实施了“全额工资支付型员工制度”,即新职员只要提出申请就可将退职金加到工资中提前发放。同时,该公司为了体现注重工作成果和个人能力的原则,从1999年4月起,对约11000个课长以上的管理职位实行完全年薪制。由此可见,长期以来被日本人深信不疑的随工龄、资历的提高而上升的企业工资制度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按能力取酬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本来二十年后可以稳拿的退休金以及企业所拥有的福利设施的利用方法等也正面临着彻底改革。现在日本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工资已经普遍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对一般管理人员的工资也导入了年薪制。最近甚至在企业的普遍员工间也开始推广年薪制。

③日本式经营逐渐暴露出弊端。号称日本式经营三大支柱的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曾经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起过重要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这种经营体制越来越暴露出弊端,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需要。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要求企业间人才自由流动;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企业要生存更需要有能力和创造性的人才。而实行终身雇用制和年功序列制,不仅限制了人才合理流动,而且不利于企业员工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劳动力的优化组合。这样,如果企业不进行经营方式和管理哲学的变革,就不可能生存下去。正如松下电器公司人事部经理原田所说:“象松下公司这样一些靠员工的忠诚和一致性发展起来的企业越来越不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现在重要的是培养员工的个性。我们希望有更多与众不同的出色人才加入松下公司”。

④政府的“新就业政策”。由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在日本人心中根深蒂固,习惯了终身雇用制的人们很难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而转职,因此,造成已经过剩的产业和企业积累了大批过剩劳动力,劳动者不能人尽其才。大而全的企业所拥有的大批人才不能转移到今后可望发展的产业,致使整个日本产业竞争力下降。为了更快地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政府实行了“新就业政策”。这项政策的特点是对学习新技术、希望转职的职工和支持职工转职的企业,提供优厚的失业保障和补贴。

新就业政策包括:为职工掌握新技术等增加机会的“人才再训练一揽子计划”;援助与就业流动化相配合的企业“人才流动化计划”;制定旨在实施“人才再训练一揽子计划”和“人才流动化计划”的“企业改革援助法”。根据上述计划和政策,不仅维持企业内的就业,对企业支援职工再就业也进行补贴。这项政策实际上是鼓励员工根据自己的能力重新寻找工作,以利于人尽其才。其颁布实施表明终身雇用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实行彻底的改革,促进人员流动,企业才有出路。

综上所述,日本式经营管理正在走向崩溃,以“忠”为核心的东方儒学价值观念正在逐渐被祟尚个性的西方价值观念所代替,东西方管理哲学与理念在日本又一次发生严重冲突,如何面对世纪之交这一冲突和挑战,建立面向21世纪的日本管理哲学新模式,是致力于日本研究者的根本任务。笔者认为只有用和合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和探索,实现东西方管理哲学的冲突、融合,从而达到社会全体的和谐、协调即和合,才能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日本式管理哲学新模式。

四、面向21世纪的日本管理哲学新模式

1.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合原理的倡导

世纪之交,以中华儒学为基础的日本管理哲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冲击与挑战,日本管理哲学应该如何回应,是完全放弃东方式的管理思维来接纳西方的价值观念,还是将属于东方文化圈的日本管理哲学加以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其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这实际上足以中华儒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日本面临的又一次交锋。

从19世纪中叶的日本近代文明冲突可以看出,解决东西方文化冲突,应寻找两种文化的衔接点,创造性地扬弃东方传统文化,有选择的接受西方现代文化,实行两种文化的“融入”,这是解决日本近代文化冲突的道路。涩泽荣一改造儒家思想,提倡“论语加算盘”的思想,就成功地推动了日本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这说明面对不同文明的冲突应采取冲突融合之路。

日本又一次面对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挑战,这种互相异质的文化发生碰撞,是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和国际化时代的到来而不可避免地发生的。不仅仅在日本,整个人类社会在21世纪都将面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五大冲突,解决这些冲突的最佳文化方式选择和最优化的价值导向应是和合原理,即走冲突融合之路。而和合原理以及和合人文精神正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首要价值,是中华文化生命的最完善的体现形式。

2.21世纪日本管理哲学新模式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浪潮扑面而来,它已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显著特征。所谓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的全球化,它是由于通讯、交通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革命,造成资本、商品、信息以及人的全球范围内的空前流动,它能极大地提高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生活的相互依存度。其实质是现代化和一体化,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为更广阔的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扩张开辟道路。

企业经营的哲学篇7

白立新博士原ibm(中国)运营战略首席顾问、独立学者,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主要研究稻盛哲学和阳明哲学,被稻盛和夫先生赞为灵魂之友。

经营企业是否需要哲学

记者:您曾提到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日本一直是在学中国宋代的朱熹,之后则更多是在学阳明哲学,而稻盛先生本人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您觉得稻盛先生的哲学思想受中国儒释道哪家影响更大一些?

白立新:释迦牟尼对他的影响比较大,有人曾问稻盛先生:“如果可以穿越时空的话,您更愿意向谁请教?”稻盛和夫说:首先是佛陀,其次是明治维新时期以西乡隆盛为代表的“维新三杰”。其实,西乡隆盛这些人也不仅仅只是学习中国的阳明哲学,他们对中国古代圣贤思想的参悟程度都比我们深,只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他们把重点放在了论文联盟学习阳明哲学上。

记者:您觉得一个人的信仰和哲学,对经营企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白立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信仰,都有自己的哲学,只是有些人的信仰偏离了轨道,我们更希望人们能去追求那些宇宙的真理;哲学相对而言是一些更为体系化的思想,所以对于一般人而言我们只谈信仰而不谈哲学,只有一些大的学者,像稻盛先生这样的人我们才谈他的哲学,企业经营需要有一种正向的哲学思想的支配。

记者:稻盛哲学的本源是中国的国学,您觉得我们学习稻盛哲学和直接学习国学本源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白立新:孔孟这些中国古代的先师教给我们的更多是人生哲学,而稻盛教给我们的是经营哲学,人生哲学需要有一个桥梁才能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我们直接读《论语》,一般人往往很难读懂,也很难跟商业联系在一起,恰好稻盛先生为我们在两者之间搭了一座桥梁,树立了一个典范。他的思想本源就是孔孟这些圣贤的思想,只是他用八十年的人生经验,五十年的商业实践,融会贯通了儒释道思想之后,用商业的语言讲给我们听,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是很了不起的。

记者:为什么很多企业家往往是在企业经营遇到问题或者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个人对人生追求感到困惑时才更容易接受稻盛哲学呢?

白立新:很多企业家在他成功的时候,反而会觉得更加焦虑,对人生的追求感到迷茫。就像一个高压锅一样,当压力足够大的时候才能把这个阀门顶开,寻求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我们常说知、信、言、行,很多时候,知道稻盛哲学很容易,但是建立对稻盛哲学的信仰却很难。这也是盛和塾存在的价值,日本的盛和塾已经证明了他可以影响很多企业家。稻盛思想是不能用脑去思考的,它更多需要用心去感知、体悟。很多人第一次听稻盛哲学可能很难相信,但慢慢地他就会发现这种哲学让他感到温暖,可以为他的困惑找到答案,潜移默化地就会被这种哲学所改变。

东方与西方

记者:稻盛哲学中是不是也包含西方文化的因素,您觉得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把西方管理方法与东方文化结合起来呢?

白立新:西方和东方我们不能把它对立起来,就像中国的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二者本质上都是互通的。西方的很多思想同样也是关于人类的普世价值的,比如博爱、平等、自由。只是稻盛先生的思维、语言更多是运用东方的体系而已。

两者之间,东方文化的着眼点在于心,是武装自己的心灵;西方文化更多是在强调大脑,更注重建立某种知识,形成某种习惯。我始终认为二者是不矛盾的,我们既需要心灵也需要大脑。特别是现代社会,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比较焦虑和浮躁,都渴望有人能够对那些困扰自己的问题做出回答,所以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个人和企业去学习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但是学习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重要是学习他经营企业的思维方式,并不需要每家企业都一定要导入阿米巴,你可以继续沿用企业原有的体系,因为西方的管理体系本身也是有效的,只不过有的时候是我们自己用错了而已。ibm是一家典型的运用西方管理体系的公司,但经营的也很好。我们没有学到ibm宝贵的东西,只学到了一些“术”,却没有参透其中的“道”。有时候,并不是西方不好,而是我们没有学到好的东西,所以我们切忌把东方和西方对立起来,这是不对的。

记者:在ibm的管理理念和运营体系中,是不是也有东方文化的元素呢?

白立新:那一定是有的啊,比如在80年前ibm所确立的企业基本理念是:尊重员工、服务客户、精益求精,今天我们感觉这几条理念很简单,可是在80年前提出这样的

转贴于论文联盟

理念却是了不起的。80年前经济大萧条的时候,老沃(托马斯·沃森)曾说:“我们不裁员,不能把我们的员工赶到大街上去,我们要与员工一起渡过这个难关。”正因为如此,当经济大萧条结束的时候,员工自然都全力以赴地工作,这其实就与稻盛和夫先生“尊重员工”的思想是一致的。

记者:您一直在研究像海底捞这样离稻盛和夫思想最近的中国企业,您觉得这些企业中有哪些具体的做法是具有普适性,可以为其他企业所借鉴的?

白立新:海底捞的“双手改变命运”我觉得其他企业就可以学,搭建一个良知的平台,改变近万名农民工的命运。罗莱学的就是海底捞的这一点,哪怕是公司的清洁工,如果他有上升的愿望也有这个能力,我们就可以给他一个机会。如果清洁工都可以改变命运的话,其他员工也会知道他们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三级设计师变成二级设计师变成一级设计师,从助理到经理到副总,这就是双手改变命运嘛。所以企业领导者第一要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第二要去点燃员工心中的那份激情;第三你再去按照天理良知去做事。这样,这个企业就会是非常健康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这都是所有企业共同的追求。

敬畏与良知

记者:在您看来稻盛先生讲的“作为人何为正确”用中国文化阐释就是指良知是吗?

白立新:是的,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做事之前要拍拍良心,问问自己该不该做。其实每件事情只要我们对照自己的良知,向自己的内心发问,多数情况都可以知道对错是非,无需叩问神仙或者查看经典。当然有的时候会比较复杂,需要勇气和智慧,但至少百分之七八十的时候是有简单答案的,我们有机会据此校正自己的方向,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不愿意问,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记者:企业经营中,很多企业家往往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意义不同,企业家往往是知道做某件事情有违道义,却仍会坚持去做,很难做到知行合一,这是为什么呢?

白立新:这就是欲望和良知的矛盾,朱熹讲“存天理,灭人欲”,后来很多人批判,其实朱熹讲的“灭人欲”并不是把人变成草木枯石,而是限制、约束、克服欲望当中损人利己的不合理成分。比如,你肚子饿是一种想吃的欲望,而如果你饿了就想去抢别人的东西吃,这就是不合理的,朱熹讲的“灭人欲”不是不让你“饿”而是让你约束自己想去“抢”的欲望。

很多时候,之所以不能“灭人欲”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存天理”,之所以不愿意“存天理”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因果,一个相信因果的人,就会有一分敬畏,就会知道克制自己的私欲。所以我觉得现在中国企业里面最缺乏的不是《弟子规》的教育而是从领导到员工的因果教育。现在企业把《弟子规》学歪了,又变成了一种包装起来的执行力,员工其实和老板一样聪明,老板让员工学习《弟子规》好好干活,自己却不知道以身作则,这种做法不会有任何效果,关键还在于领导者自己的转变。

所以我特别反对执行力这个词,真正在ibm谈的永远都是领导力,从来不谈执行力,没有领导力哪来的执行力呢?论文联盟

记者: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您觉得在企业经营中具体应该如何按照天人合一的哲学做事呢?

白立新: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敬天爱人”,头上三尺有神灵,无论做什么事,都总该有所敬畏才好。我们要做百年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为我们的子孙留一些东西,我们脚下的地球不是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过来的,而是我们从子孙那里借来的。一个企业家,当我们死后进入天堂的时候,据说有三个问题上帝不会问,首先,他不会问你的企业有多大,再大的企业在上帝眼中都只是一粒尘埃,但他会问你的企业在壮大的过程中做过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第二,上帝不会问你的企业有多强,但他会问你做强之后有没有善待你的客户和员工;第三,上帝不会问你的企业有多久,但他会问你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地球上多少不可再生的资源。

所以,做企业要有所敬畏,善待他人,依天理良知做事,即稻盛先生的敬天爱人,也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

记者:您提到中国古代影响中华民族子孙的有九位圣人,即老子、孔子、孙子、孟子、庄子、鬼谷子、六祖慧能、朱熹、王阳明,其中六位都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您如何理解这种现象?我们今天是否可能有这样的圣人出现?

企业经营的哲学篇8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成员在企业内部如何共同工作的行为方式,对外是企业如何与外界合作共处的一种态度,可以被简述为“我们这里的工作方式”,或者说是我们应该如何做事的形式。因此我们将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解决对内和对外各种矛盾的一套辨证思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哲学,它是指导企业成员如何共同生活的方式。

在我们的模型框架中,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哲学所决定的。企业哲学并非是通常所说的经营哲学或者管理哲学,因为它不仅仅关系到企业一般的经营理念,而且涉及到企业对内和对外的一种生存的哲学思考,它关心的不仅仅是管理层面的因素,还有企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企业的辨证思维方式,是企业处理企业与社会、员工、顾客和相关利益群体各种矛盾的方法。

我们要了解企业哲学之前要先了解什么是哲学。

1、哲学的涵义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哲乃智的意思,顾名思义,哲学就是智慧的代称。同样在西方,哲学被叫做“philosophy”,它是从“philein”和“Sopia”这两个古希腊文的词衍化来的,这两个古希腊词的意思分别是“爱”和“智慧”,统称“爱智慧”。显然,从哲学这个词的演化来看,哲学一直被古代人看作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在近代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哲学的地位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因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不断证实,自然界是统一的,万事万物都是按照同样的规则存在与发展的,哲学作为探讨万物最基本的存在与发展的规律的一门学问,自然被看作是科学中的“科学”,同时是所有知识的精华。

人与动物真正的区别在于人是有思想的,而动物则没有,因此思想是人具有的特性。有了思想,人也就要考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工作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这都是人们思考的结果。如果没有了思想,人的生活也就没有了价值,所以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它决定了人的价值观。思想凝结在物质产品中便成了文化。文化是人的文化,是有了人才有的。只有痛苦和人生的悲剧才能强有力地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说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因为企业中的人都是有价值观的,要使企业能够形成一种统一的核心理念,就必须深入了解人的价值观,让企业中的人都觉得企业能够带给他们人生的幸福,这样工作才是有意义的,当然企业的凝聚力自然也就加强了。

据说希腊哲学家皮浪在一次海上遇到大风浪,船上除了一头猪外,所有的人都很惊慌,皮浪就跟同船上慌乱的人说,哲人也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皮浪没有将人和猪的本质区别开来,因为有思想的人和没有思想的人是不可比的。但是人也有使自己达到“不动声色”的境界,而不是猪那种麻木不仁的情况,人的“不动声色”是需要通过哲学智慧的锻炼才能达到的。这正如许多中国企业家所追求的那种“荣辱不惊”境界是一样的,在商界的激烈竞争中能否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往往是决定你是否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根本因素。

苏格拉底宣称人的主要任务是“回归自己的心灵”“认识自己”,他指出哲学的任务就是去指导人们如何去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对于哲学来讲,最基本的就是关于人的哲学,所以哲学简直可以称为人学。你如果想使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美好,那么哲学是必不可少的。哲学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保障。可以说,美好或幸福的生活几乎是每个人的追求或愿望。那什么是美好或幸福的生活呢?事实告诉我们,即便有了充裕的物质生活,我们也并不一定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真正的幸福只有在精神世界里才能寻找得到,可见,幸福首先是人对生活的一种看法,是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这就是为什么在企业管理中只通过物质上的激励并不能完全满足人性的需求,你只有承认人有精神上的需求,你才能管理好人。这也是我们本书所提到的“管理价值观”的方法,文化管理是管理学的一大变革,只要建立起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企业才有可能实现长期繁荣。

马斯洛说:“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这一需要我们可以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按照马斯洛的动机需求层次论,可以说,只有在第五层次才有可能与哲学有关。

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罗素(英国哲学家)说过:“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哲学;要了解它的哲学,我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自己就是哲学家。”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首先是一个哲学家,人为理想而活着,只有了解员工的需要,树立起企业目标与方向,才能吸引员工;只有满足员工需要,才能激励员工;只有了解消费者需要,才能引导消费,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心理,才能使企业发展,而这一切都需要哲学指导,没有哲学、脱离哲学搞管理是不行的。

总之,企业管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领导与员工、员工与消费者、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各种矛盾等,而哲学在人的思想中居统帅地位,对人的一切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因此管理的一切问题都与哲学有关。它不仅能够使我们洞察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而且能够使我们理解员工的需要,从而能够使管理者有效地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哲学思想是企业活动的灵魂,是企业行为的先导,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等,企业经济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次无不渗透着经营管理思想,企业的发展或停滞、成功或失败无不融入了正确或错误的经营管理思想。这些经营思想无不扎根于管理者的人生哲学之上,而他们的这种人生哲学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家精神,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所以说企业哲学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哲学通常涉及到五个方面的关系:

(1)对人性的假设(善、恶、)

(2)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征服、协调、支配)

(3)时间取向(过去、现在、未来)

(4)行动指向

(5)人群关系

我们大部分的企业还没有达到文化管理的阶段,还处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哲学被爱因斯坦称作“所有自然科学之母”,企业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哲学的思想是博大的,只要它能被管理者掌握,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从而指导企业在竞争中战无不胜。

2、兼容并蓄的企业哲学

企业哲学用以解决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即如何使矛盾转变成和谐,具体说就是企业与社会、员工、顾客的各种关系如何处理和谐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哲学指导下的企业共同价值观体系;企业哲学是一种人本哲学,是企业解决如何在外部生存以及企业内部如何共同生活的哲学。企业哲学就是企业对内外部的一种辨证式的哲学思考,这种哲学思考又决定了企业对于各种事物的偏好,所以企业文化是个性化的,这就是其根本原因所在。

詹姆斯在对大量卓越企业的长期研究之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些公司不用我们所谓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来框限自己,那是一种不能轻易接受矛盾的理性观点,认为两种表面冲突的理念是可以同时并存的。他用中国的太极阴阳两仪图来说明这种哲学道理。例如以下的这些矛盾,在优秀的公司中就能很好的相处,并通过化解这些矛盾,让企业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

变革和稳定

保守和激进

低成本和高品质

鼓励创新与严格的纪律

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

灵活与原则

理想主义(价值导向)和务实主义(利润导向)

企业经营的哲学篇9

“以心为本”的经营

“以心为本”是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他说:“我到现在所搞的经营是‘以心为本’的经营。换句话说,我的经营就是围绕着怎样在企业内建立一种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么一个中心点进行的。”

京瓷公司是从一个既没有资金,也没有信誉和业绩的街道小工厂起步的。当时,它所拥有的只是仅有的一点点技术和相互信赖的二十八名员工。白手起家的稻盛和夫认识到,虽然没有比人心更易变、更不可靠的东西,但是一旦建立起牢固的信赖关系,那么也没有比人心更加可靠的东西。因此,他决定“以心为本”来经营公司。为了公司的发展,每个人都竭尽全力。经营者不负众望,努力工作;员工们相互信任,不图私利。之后,在创业中虽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但依靠着这些坚实而又紧密相连的心性基础,依靠着这一简单执著的经营理念,最终渡过了难关,成就了今天的京瓷。

在日常工作中,稻盛和夫也始终贯彻着“以心为本”的哲学理念。在一年一度的新职工欢迎大会上,稻盛和夫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循循教导新职工们要变成相互信任的同事,要能与他人同甘共苦,要通过努力工作去充实自己的人生。稻盛和夫还利用“聚餐会”等机会,把这个哲学理念思想渗透进每一个人,让大家形成互相信任的坚固关系,树立团结协作、荣辱与共的信念。

稻盛和夫还是位十分慷慨的领导者,并不吝惜金钱,而是用金钱来激励员工,他把自己一部分个人股票赠给公司每位员工,以此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集体认同感。稻盛和夫始终以身作则,没有将“以心为本”的经营思想变成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身体力行,用“肌肤传感式”方法赢得员工的信赖和支持。

阿米巴经营

创业初期,稻盛和夫每天埋头苦干,从新产品开发到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由他一个人负责。稻盛和夫一向重视公司经营、生产与销售各个环节的现场,曾说过“现场有神灵,答案永远在现场”。当企业发展到了200多人左右时,他开始感觉到力不从心,身体也快吃不消了。一次在阅读《西游记》的过程中,他被孙悟空拔一根汗毛可以变出千百个小猴子的情节深深吸引,不禁遐想,如果在公司管理过程中能够同时出现千千万万个自己,那么公司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这就是“阿米巴经营”的起源。

“阿米巴经营”基于牢固的经营哲学和精细的部门独立核算管理,将企业划分为“小集体”,像自由自在地重复进行细胞分裂的“阿米巴”。以各个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让其自行制订计划,持续自主成长,独立核算,让每一位员工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进而实现“全员参与经营”,打造激情四射的集体,依靠全体智慧和努力完成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企业的飞速发展。

“中小企业就像一个脓包,一旦企业变大了,就容易破裂。”松下幸之助也有类似的经历。他说当企业越做越大的时候,自己往往感到忙于应对,力不从心,他将松下公司划分成许多个独立核算的事业部,每个被任命的事业部长都是松下的经营替身。稻盛和夫创办阿米巴经营的思想也是如此。由此,他们渐渐走出了一个人管企业的思维模式,转而进行分权管理,通过系统经营体制的构建来达成权利、责任、利益三者的同时下放,让每个人都做老板,自主经营。这样既能提高企业的效率,又减轻自己的负担,还能给予员工更多在实践中锻炼的机会,加速培养人才。这就是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

敬天爱人,自利利他

在商海中历经浮沉的稻盛和夫,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刻,也没有忘记心灵的追求。他一直在潜心研究哲学与宗教,始终都在追问一个终极问题:作为人,何谓正确?“稻盛哲学”的根本就是――“敬天爱人,自利利他”,这不仅是他的人生哲学,也是他经营哲学的根本。

“敬天爱人”也是京都陶瓷公司的经营座右铭,来自于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的领袖西乡隆盛。西乡隆盛是中国哲学家王阳明的忠实信徒,所谓“敬天”,即遵从事物自然的发展规律,不逆天而行;而“爱人”,便是由人的本性出发,自然为人。而“自利利他”,即“自利则生,利他则久”,就是人须利己,但只有同时具备利他之心,才能真正幸福。自己获利的同时,也要造福他人。

正因为如此,稻盛和夫必须具备超出常人的热情,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同时,掌握比常人更优秀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优秀的哲学、卓越的思想、高尚的人生观、正确的判断标准。为此,稻盛和夫努力学习孔子、孟子、阳明哲学等中国古代典籍,同时钻研佛陀教诲的宗教精华,努力把这些圣贤们的哲学根植于自己心中。

作为人,何为正确?

在稻盛和夫的哲学中,有“作为人,何为正确?正确的事物要正确地贯彻”这个条目。企业经营中,往往会有不体面的事件或者丑闻发生。人员多了,其中难免会有思想错误的人和因一时冲动而使坏的人。为了不让这些人走向错误的道路,企业需要有规范,这就是哲学。在企业内确立这样的规范,成为人们的共识,就能防患于未然。

几年前在中国,乳制品巨头三鹿集团因发生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导致资不抵债而破产。发生这样的事例,起因都是企业忽视了经营企业必须遵守的规范规则。企业舞弊丑闻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企业没有明确确立自己的“哲学”,或者说这种“哲学”没有在企业里面渗透。

在多数企业里,没有经营者会向员工们提出“作为人,何为正确?”而稻盛和夫思考的所谓“哲学”却正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同时,这也是孩童时代父母老师所教导的做人的最朴实的原则,例如“要正直,不要骗人,不能撒谎”等。“这么起码的东西还需要在企业里讲吗?”或许有人感到惊奇。但是正因为不遵守上述理所当然的做人的原则,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企业丑闻。换句话说,是没有将依据哲学的规范、规则和必须遵守的事项当作自己日常生活的指针、当作经营判断的基准。稻盛和夫认为,正因为缺乏这种朴实哲学的人成了大企业的领导者,才招致今天世界上许多大企业丑闻频发。

孙子明

企业经营的哲学篇10

一、日本的管理哲学模式

管理哲学是企业或组织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它是管理科学的哲学基础。企业除包括管理硬件即管理技术、手段和方法外,还包括管理软件即企业的思想、精神、共同理想、共同价值观等,这些管理软件就属于管理哲学的范畴。

任何管理都是某一特定文化环境的产物。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由于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价值观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管理哲学模式。日本管理哲学就是如此。日本是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和自然资源贫乏,造就了日本民族强烈的危机感和极强的群体意识。日本人深深感到,必须与别人合作,依靠群体力量,才能与大自然抗争,维持自身的生存。因此,自古以来日本人就有忠于团体、维护团体名誉、重视团体和谐的团队精神。

同时,日本又是一个善于吸取外来优秀文化的民族。自大化改新到明治维新,日本吸取中华儒家文化的精华,并把它融入自己的民族精神之中。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从“和魂汉才”文化取向转向“和魂洋才”,在制度和技术上全面效仿欧美,但在伦理道德上仍将儒学道德作为国民的基本准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虽然大力引进欧美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但是其价值观、道德规范仍然建立在传统儒学基础之上。日本人以中国儒学为哲学基础,同时注意吸收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并将这些外来文化与本国国情、企业特点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又不同于中国的独具特色的日本管理哲学模式。正是这种洋溢着浓厚儒家学说色彩的企业管理哲学,支撑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日本创造了战后经济发展的奇迹。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管理哲学模式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以和为贵”的经营理念,强调团体内部的和谐与共同进取精神,使企业或组织形成上下团结一致、内和外争;家族色彩浓厚的命运共同体。

号称日本经营三大支柱的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其核心就是为营造职工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和企业内“人和”的观念。企业对职工终身雇用,使职工有稳定感;职工把企业当成“家”,从“家”中按照自己的年龄、资历领取相应的工资;企业内即使出现矛盾包括劳资矛盾,都属于家庭内部矛盾,由企业内工会解决。因此,企业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在这个“家”中,管理者象“家长”一样爱护职工,职工蒙受企业之恩,“忠诚”于企业,为企业拼命工作。企业上下一致,体戚与共。

2.“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重视“人”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使企业职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效力。

根据儒家管理思想,日本企业在经营中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他们不但重视经营中的硬条件,还重视软条件(思想、文化、精神之类的东西),注重发挥“人”的第一因素的作用。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日本企业家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把“得人心”作为发挥“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前提,因而千方百计地照顾本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使职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出力。他们特别重视“感情投资”,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熟悉每个职工的情况,亲自参加职工家里的红白喜事。企业还经常组织运动会:联欢会、纳凉会、恳谈会、野餐会和外出旅游等,每次不仅职工参加,职工家属也参加。

3.“以德为先”的经营理念,强调正人先正己的管理者作风。

日本管理哲学依据儒家“正人正己”的理论,突出道德导向,由自我管理而管理他人,十分重视管理者率先垂范和道德人格建设。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创办的跨国企业——京都高科技陶瓷公司之所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企业大量破产倒闭的情况下仍立于不败之地,除了他“以心为本”的经营哲学外,更重要的是他个人巨大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员工。他不断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和美好心境,注意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提高做正确决定的能力。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全体员工的尊敬和信赖,激发出员工极大的工作热情。被誉为“日本近代工业化之父”的涩泽荣一,倡导经济与道德合一,提出“论语与算盘”并行不悖的“儒教资本主义”。他主张应严格遵循商业道德去获取利润。这些思想,在日本具有重大影响,被许多企业管理者不同程度的接受,并融入到日本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中。

正是因为日本管理哲学具有上述特征,才提高了职工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及工作热情,使日本企业拥有了一支世界上最忠心耿耿的职工队伍和一批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同时,职工在同一企业内长期就职,使管理者十分熟悉职工的情况,有利于协调劳资关系,这种融洽的关系使企业形成上下同欲、齐心协力、气氛和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从而创造了战后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劳动生产率。

但是,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以后,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日本的一些经济学家曾提出废除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这种以造就员工“忠诚”“顺从”意识为目的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因为它不利于人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但是,由于许多大企业都是靠员工的忠诚和一致使发展起来的,这种意识已深深扎根于日本员工的心灵之中,因此,祟尚个性和创造性的西方价值观念一直未能占据支配地位。

二、日本管理哲学模式的思想文化渊源

日本管理哲学模式是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与近代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是中西文明结合的典范。

日本民族历来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自大化改新,日本全盘接受了中国盛唐时期的文化,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发展;到明治维新,日本又引进了西方文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样,东西方两大文明便在日本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人称之为“懦教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大力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并与本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创造了现代的经济发展奇迹。到七十年代,日本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这与它善于吸取东方文化遗产,并借鉴西方的科学文明成果有着密切关系。正是这种善于高度融合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一切有价值文化的能力,才使日本创造了战后经济发展的奇迹。

1.日本管理哲学模式之“源”——儒家文化

日本管理哲学是建立在凝聚着无数思想家认识成果及道德观念的儒家学说基础上的,源远流长的中国儒家文化是日本管理哲学之“源”。

从大化改新到明治维新,日本人一直处在中国古典文化影响之下。当时倡导“和魂汉才”,吸取中华文明的精华。大约在公元6世纪,中国的佛教、道教、懦教几乎同时经朝鲜传入日本。公元603年,大化改新的积极倡导者——圣德太子提出一整套模仿中国政体的设想,颁布十七条宪法。第一条便规定:以和为贵,无忤为宗,把“和”视为一切社会交往的首要原则,强调社会成员之间要和谐。这种“和”的意识在企业管理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体现在企业内劳资关系的和协、员工之间的和睦相处、团结一致上。而这种“和”正是中国儒家学说的最基本思想。

中国儒家学说奠基人孔子历来主张“和”。它将先哲“和”的思想,用于政治、经济方面,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于倾。”。其中“和无寡”意思是说一个国家在政治上做到“和”,则在经济上“贫”不致缺乏。孔子的弟子冉有亦有句名言:“礼之用,和为贵。”认为维护等级、贵贱的“礼”的社会作用主要在于“和”。继孔子之后,孟子也倡导“和”。孟子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地人三才中,孟子重人,重“人和”。孟子认为,“得到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民心的背向作为战争胜负和政治成败的关键,就是“人和”思想在军事、政治学上的应用。孟子重“和”,还在于它在天人关系上提出系统的“天人和一。”观点,这是中华民族深邃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和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日本吸收中国儒家文化不是盲目地接受,而是根据本国的国情加以改造,并与本民族的文化相融合,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日本式儒家学说。中国儒学重“和”,这种“和”反映在价值观上是一种“中庸之道”和“知足心理”,是强调和谐共存、维系现状;而日本式儒学既吸取了“和谐”的精华,又强调开拓进取,强调团结和谐的共同进取。中国懦学强调“仁”,以“仁”作为伦理道德的核心;而日本儒学则强调“忠”,以“忠”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忠”在日本被放到伦理道德准则的金字塔尖,是涵盖一切伦理标准的最高美德,而“仁”被排除在日本伦理体系之外,日本人在接受中国儒家思想时,滤掉了“仁、义、理、智、信”中的“仁”,而代之以“忠”,忠孝被视为百姓绝对的义务和责任。

这种日本式儒学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观念,造就了日本人具有极大的向心力、责任感、自我牺牲精神和历史使命感。日本企业的“团队精神”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日本懦学之核心“忠”的价值观念基础上。在企业中,一个人一旦被公司录用,就意味着建立一种终身契约关系,他必须把一生都消耗在这个集团里,努力证明自己对所属集团的忠诚。其忠诚程度通常是以为所属集团所作出的牺牲程度来衡量的。“忠”是日本企业内在凝聚力的基础,是团队精神的精髓。正是日本这种独特的文化动因,使其以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踏上成功的现代化之路。

2.西方文明的冲击

19世纪中叶,日本还处在幕藩统治时期,美国海军舰队迫使日本打开国门,强行要求通商,从此西方文化渐渐传入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着手建设近代国家。整个日本社会进入大规模的文化转型时期,即从明治维新前的全面接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和魂汉才”文化类型转向引进西方文明的“和魂洋才”文化类型,倡导“脱亚入欧”,吸取欧洲文明精华。

这一时期,日本接受西方文明主要表现在从各种制度上尽取西方之长。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首先派专人去收集西方各国的信息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区别优劣,确定具体领域的引进对象。如对现代企业经营制度,日本引进西欧的股份公司制度,并进行商法的制定。在教育制度上引进法国的学校区划制度;警察制度上效仿德国;电报通信和铁路技术学习英国;大学以美国为样板;明治宪法和民法以德国为原型;刑法则以法国为样板;日本帝国海军学习英国皇家海军,陆军则受拿破仑帝国陆军影响较大。当时的日本明治政府十分重视博采各国之长。虽然以引进英国的先进管理制度为主,但对西欧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也十分重视,如德国中央集权下经济统制思想和富国强既念,法国的立法制度,美国的企业经营管理等。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几乎成了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地,日本人认为,在每一个领域都尽量采用最好的模式将会使日本加快自身现代化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很快接受战败的事实,大力引进美国的科技成果,使之摆脱战争的阴影,推动经济的复苏和腾飞。五十年代中期,日本引进了美国的企业常务会制度;六十年代引进了美国的事业部制以及经营决策制度。继而在先进管理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两方面大量引进了美国的方法,包括:统计式质量论,人事劳动管理和作业管理,动作研究和工程分析、价值分析、管理图表等;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引进了美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的技术和处理技术。在引进这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同时,日本注意将“引进”与日本国情相结合,注意消化能力与“配套”相结合,从而使引进的管理技术、制度和方法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这一时期,正如日本管理学家高宫晋在《现代经营是什么》一书中所说的:“日本企业在战后获得迅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勇敢地排除传统和因袭的枷锁,大胆的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而且巧妙地将它与传统的习惯相结合”。

3.东西方管理哲学的冲突与融合

日本式管理哲学是将东方的中国儒家思想与西方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相互融和而形成的一种经营管理理念,它既包括中国儒家管理思想的精髓,又包含现代西方的管理方法与理念,是以中国儒学为哲学基础同时兼容西方管理精华的“东方管理学”,是东西方管理的冲突与融合,这也体现了整个日本社会经济的共同特征——“论语加算盘”的资本主义,也就是用合乎道义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遵循道德伦理。

日本在其近代化过程中,并非全盘西化,在“软件”的经营管理层面,仍然把中国儒家思想巧妙地加以运用,因而谈经营管理则有“儒道”一说。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日本许多企业家都精通《论语》,曾有人说“孔夫子讲道理,日本人实践道理”。如著名丰田汽车公司三代领导人均以儒家学说指导商务活动。日本现代经济学家伊藤肇指出,长期以来日本企业家只要稍具水准,都熟读《论语》,孔子的教导对他们的激励、影响甚巨。在日本企业家看来,儒家学说中“义利并举”的价值方针,以“人为中心”的道德信念,祟尚“和谐”的人际关系,“正人先正己”的领导艺术等都具有推动经济行为合理化、经济活动秩序化的功用,完全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文化底蕴和伦理动因,从而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洋溢着浓厚儒家学说色彩的企业管理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虽然掀起了效仿美国管理的热潮,但在企业的管理软件上,还是保持了日本管理哲学的特色。日本的管理哲学与美国管理哲学有很大区别,但它也部分包容了美国管理科学的精华。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企业哲学上,美国注重企业管理中的“硬性三S”,即策略、结构、制度等,过分强调管理中的技术和理性,认为只有“硬性三S”才便于进行理性的、数学化的、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分析和研究;把“软性四S”即人员、作风、技巧、最高目标等看作是“软心肠”人的不科学管理,是在管理中讲人情。日本企业不但重视“硬性三S”,而且重视“软性四S”,在管理中重视感情、精神等因素。日本在引进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注意提炼民族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使西方的唯理主义与东方的灵性主义巧妙地结合起来。

第二,在领导哲学上,美国人重视个人领导,日本人则强调合作领导。日本的管理者认为企业成功的关键是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因此,鼓励员工参与管理,日本的管理者是“无情的情人”,既注重无情的“硬件”,又注重有情的“软件”,企业对职工终身雇用,使职工有稳定感;而美国管理者则强调计划、目标、任务、指令、规章、纪律对人的严酷无情,动辄解雇工人,美国企业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日本企业则实行自下而上的管理,企业的重大决策,由生产、销售等部门的第一线职工提出建议,然后上级领导进行集中,体现员工共同参与管理的原则。

第三,在组织哲学上。美国的各种组织中往往最高主管个性非常鲜明,他们常常表现出个人特质,而日本组织中即使是最能干的管理者也会与该组织融为一体;美国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石,要么是“经济人” (古典管理理论以“经济人”为哲学基础),要么是“社会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以“社会人”为哲学基础)、“能动人”(管理中的Y理论是以“能动人”为哲学基础的)、“复杂人”(管理中的Z理论是以“复杂人”为哲学基础的),就是不讲“组织人”,而日本的管理理论不仅讲人的经济性、社会性、能动性、复杂性,还讲人的组织性;美国人强调自我、独立、个性、分离性身份,管理者更注重职务、权利、个人名义,日本人则强调“和”,认为“和为贵”。“和”在日本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和管理概念,它是互助、合作、和谐、团体和团队精神,管理者重视这种团体的和谐和团队精神,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互信赖关系。正象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所说:“互相信任的同仁共同于事业,无疑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总之,日本管理哲学是东西方管理理念冲突融合的产物,它已融入日本的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推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

三、九十年代以后日本管理哲学面临困境与挑战

进入九十年代,伴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掀起兼并、重组的热潮,大量经营不佳的企业倒闭破产。日本年轻人逐渐认识到与其对企业忠诚、顺从,不如培养自己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各种能力和技能。因此,原来靠员工的一致性和“忠诚”心发展起来的家族式企业逐步走入困境,人员流动频繁,以儒学价值观为基础的、曾经支撑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日本管理哲学面临西方价值观念(崇尚个性、重视自我能力)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日本管理哲学面临困境与挑战的背景及原因是:

1.背景。从国际上看,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冷战体制的结束,全球一体化的推进,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的经济发展,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为了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各国企业纷纷掀起并购、重组的热潮;同时,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许多亚洲公司纷纷取消或推迟订货,严重影响了世界上一些大工业集团的经营,致使这些大公司不得不关闭工厂、大量解雇员工。如飞利浦公司于1998年11月2日宣布将其1/3的工厂关闭。这样,由于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及企业裁员是世纪之交的一大热点。

从日本国内看,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之中。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期,曾号称世界最强的日本金融机构背上了巨额坏帐的沉重包袱,变得寸步难行。随着作为融资担保的土地贬值,呆坏帐问题严重到用“小打小闹”的对策根本无法解决的地步。最后终于发生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相继倒闭破产的悲剧,日本经济体制中的缺陷在世人面前暴露无遗。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本的企业经营者不得不大量裁减员工,以减轻企业压力,提高竞争力。据1999年3月15日的英国《金融时报》报道,1999年3月日本索尼公司宣布将解雇1.7万名员工,这是日本企业第二轮大规模裁员举动。以前,即使经济萧条、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时,日本企业也不会裁减过剩人员,因为企业相信经济状况会很快好转。那时只是采取“出向制度”,让一部分多余人员暂时“出向”到子公司或同一集团系列内的企业,以减轻工资负担,防止企业业绩进一步恶化。一旦经济恢复景气,“出向”的员工仍可回到原来的公司。但是,九十年代以后,这种“出向”逐渐变成了实质上的失业者。企业内失业者的大量增加,使日本的终身雇用制度彻底崩溃。

2.原因。

①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以美国为中心的外资企业打入日本,使欧美企业的经营方式逐渐渗透到日本国内,使祟尚个性和创造性的西方价值现逐渐被日本人接受并在劳动力市场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甚至比美国和英国年轻人更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最近日本二家机构对日本和欧美国家的1000名年龄在 13岁到24岁的年轻人进行调查,29%的日本人认为,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而有这种想法的美国人仅为7%,英国人为10%。另外,90%的美国人和88%的英国人认为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有这种想法的日本,人仅有59%。这些数据表明,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老一代日本人的价值观越来越显得陈旧和不符合现实,西方价值观正逐渐占据主流支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