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企业的投资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09:49

分析企业的投资价值篇1

一、引言

目前,在资本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企业的财务投资,由此企业会计信息的分析着重点也将从成本价值转向价值评价分析;从过去的经济活动事实转向将来的可能性分析。作为具有经济利益即将来现金流入的无形资产,企业特别重视无形资产与企业其它生产经营要素配合作用产生的可以预测的潜在经济价值效果,而这种潜在经济价值效果在企业未来运作中将能得到收益实现。然而,在无形资产购入时,由于存在买卖技术及知识非对称性等客观原因,使得现行企业会计在核算购入无形资产价值时,存在可能过小计量无形资产价值,导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法反映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

因此,通过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未来投资价值分析,使更多的投资者在关注企业的财务报告及会计报表时,不仅要分析现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了解企业的每股收益情况及每股净资产,还要了解企业总资产中无形资产价值及价值构成情况。

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特征

企业会计报表上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无形资产账务处理规定准则进行资产确认及价值计量的,所以结合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及2007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资产性确认及价值计量规定内容进行分析,将可以了解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其特征。

(一)现行制度下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无形资产的资产性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确认、其价值计量也应该得到反映。由现行制度第四十四、四十五条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计算账簿价格的计量规定可知:目前无形资产的确认及价值计量,实际上体现的是确定成本发生制,也就是说在购入无形资产支付了成本时,该项无形资产就被确认,支付成本部分就被计量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另外,制度还明确了无形资产使用目的的确认条件,由此企业会计报表上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只是企业取得并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使用目的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不包括投资其他目的持有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所以,根据第四十六条规定,报表上反映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就是企业未来应该摊销的费用,而未来的费用摊销将会冲减当期利益。从这一点出发,企业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越低,未来所需分摊的费用就越少,影响企业未来利益减少的因素就少。

(二)新准则下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新准则在无形资产确认及价值计量规定中,强调了资产能给企业未来带来净现金流入的经济利益性和成本收益对应关系。第十七条也规定“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说明新准则认可尊重企业对无形资产持有的适合目的选择性及该资产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贡献判断,并且认可企业选择适合目的的摊销方法。然而报表上反映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仍然是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所支付的确定成本量。

(三)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特征

在会计报表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论是根据现行制度还是新准则计量的账簿价值额,反映的是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所支付的确定成本量,而不是该无形资产能给企业未来带来的经济价值量,是企业未来应该摊销的费用额。正因为如此,另一方面它客观上反映着该企业取得无形资产项目及其带来的可以预测的潜在经济价值信息。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正是因为其存在潜在可以预测的经济价值,而该经济价值是能在企业未来生产经营运作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收益。然而,这部分可以预测的潜在经济价值,虽然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确认及计量,但却是可以预测的企业未来收益,也即是可以预测的企业未来投资价值。

因此,企业会计报表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越少,说明取得无形资产项目的成本低,未来所需分摊的费用就越少;可以预测的企业未来收益就越高,企业的未来投资价值就越大。

三、企业无形资产的投资价值分析

在我国上市企业的会计报表中,投资者了解到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普遍较低的资产结构比率,表现为会计报表反映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额低,每股含净资产价额少的现实状况。对此有必要进行企业无形资产的投资价值分析。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山西G国阳(600348)企业,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出口基地和最大的冶金喷粉煤生产基地。根据该企业2005年年报显示,该年度销售煤炭2422万吨,增长12.65%,销售收入71.76亿元,同比增长52.07%,主营业务利润率为21.47%,该公司流通股19500万股,年度每股收益1.21元,每股净资产5.52元。客观上该公司存在着巨大重置矿业权无形资产净值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账外资产。该公司实际存在着矿产权重估价值有9.75亿元,而账面价值记录只有近1亿元,有无形资产矿产重估增值8.75亿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如果把该无形资产账外价值加入在账面价值上进行反映将显示如下信息变化。

从G国阳企业2005年度会计报表分析来看,在没有确认矿产产权时该企业的资产总额是557902.17万元,其中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额为9593.8万元,占资产总额的1.72%。可见,无形资产在会计报表上账面价值很少,所占比率不足资产总额的2%,也就是说,该企业取得矿产产权的成本低,但并不说明未来企业行使开采权所得到的营业收益少。所以目前企业会计报表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额低,实际隐含着巨大的含益资产和极大的投资价值。

另外,如果企业对矿产产权重置价值在会计报表上进行确认及计量,那么该企业的资产总值将从557902.17万元上升到645402.17万元,而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额将变为97093.8万元,资产总值增加15.68%,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额占资产总额比率上升到15.04%。假如企业的其他资产与负债要素不变就矿产产权重置价值无形资产在报表上的追加确认及计量,将直接导致公司净资产增加32.94%,每股单位净资产增加1.82元,每股单位净资产由5.52元变为7.34元。因此,矿产产权重置价值在会计报表上的追加确认及计量,直接导致该企业的资产总值、净资产总值及每股单位净资产额的增大,这一会计信息变化直观反映该企业稳健的财务状况和未来收益能力及投资价值。

四、分析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投资价值关系的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进行投资活动,投资者通过分析企业公开披露的会计报表各种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财政状况与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判断现在企业价值和将来的投资价值,然后进行自我责任的投资决策。

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活动中,不但要重视制度会计报表上存货、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信息,更要重视还没有履行契约的账外无形资产价值信息。由于企业会计制度的账务处理重视的是具有法规形式、法律依据的资产价值,对还没有履行契约行为的无形资产只能作为账外资产处理,而这部分资产在未来会计期间将带给企业极大的收益。投资者只有明白这个事实才能正确预测企业的未来价值,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

分析企业的投资价值篇2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投资模式;北京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4-0050-04

一、引言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技、信息、经济决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2011年其城市综合竞争力仅次于香港和台北,居第三位。北京超过上海成为内地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并且是全球排名第三的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然而,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相比,北京企业对外投资的脚步远远没有跟上。因此,积极推动北京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对于提升北京国际竞争力和北京企业国际形象,加快实现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对外投资经过30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采取海外并购、绿地投资、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境外投资累计新批境外企业(机构)1173家,累计中方协议投资480364.86万美元。据2009年数据显示,北京企业对外投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占48.15%,其次为拉丁美洲,占30.36%。1979~2010年,北京企业对外投资发展缓慢,对外投资折点线基本保持平缓(如图1所示)。

以《北京企业发展报告2008》[1]中北京100强企业为研究对象,同时加入北京老字号企业同仁堂,通过对这100强企业分析发现,其对外投资有以下特点:

(1)对外投资方式大都以绿地投资为主,以海外并购方式为辅。虽然以联想集团、同方股份、北大方正和用友软件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对外投资方式多样化,对外投资活跃,但仍以绿地投资为主。说明北京企业国际竞争优势较弱,具备并购能力的企业相对较少。(2)对外投资地区以香港地区为主要方向,投资地区集中。(3)对外投资行业多元化。对外投资的行业以高新技术行业为主,涉及钢铁、汽车、医药、银行、乳制品、纺织和建筑工程等行业。(4)对外合作发展迅速,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有所提升。北京在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省市中排名第10,在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有承包工程,对非洲市场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2010年对非洲的完成营业额占北京市承包工程完成额的80%。

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北京对外投资分析

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或国家不可能在整个价值链上都具有优势,市场竞争迫使企业或国家只能守住增值最大的一环。因此,企业专注于能带来最大附加值的生产或服务环节,并在全球价值链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嵌入全球价值链,而国际竟争力是实现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根本途径[3]。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情况选择合适的价值链嵌入。在对外投资上,北京企业处于中上游水平,国际竞争力较弱,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最佳方式是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北京对外投资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阶段分析

在100强企业中,通过不同对外投资方式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共有27家,部分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阶段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除以联想集团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北汽福田处于全球价值链相对较高位置外,大部分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都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即全球价值链的建设施工、加工制造的环节。首钢集团2011年在马来西亚的投资以开拓东盟市场为主,可以认为该公司处于相对较高的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而同仁堂以品牌和独特的中医坐诊服务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较高环节,因此,总体来看,北京对外投资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

(二)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理论与北京对外投资企业

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来自于生产者和购买者两个方面[4],生产者和购买者推动着全球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分离、重组和正常运行①[5]。根据已有的实证研究,海外投资对应的是生产者驱动的价值链。目前从生产者驱动模式向购买者驱动模式转变是全球价值的发展趋势,大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向市场份额、品牌价值等具有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方面转变。但是北京的对外投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还远没有达到跨国公司的要求,除了联想集团是购买者驱动型的全球价值链外,其他都属于生产者驱动型的全球价值链。以北大方正、京东方、用友集团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逐渐向产业价值链的价值高端挺进,未来有发展成为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的潜力。

此外,从产业上来看,北京的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和光机电等产业属于生产者驱动型的价值链,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居用品制造等属于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5],而以联想集团、北大方正、京东方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等属于混合驱动的价值链,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和划分。

三、北京对外投资模式选择

在全球价值链中,北京企业对外投资首先要对企业价值链所处阶段进行准确定位,然后部分参与全球价值链,最后以全价值链联盟的模式实现企业对外投资的全面展开,由点及面,由部分价值链嵌入到全价值链嵌入,实现在投资过程中实现由小及大的企业国际化成长。

1.企业种群价值链定位投资模式。

全球资金市场中,不同跨国企业种群[6]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为了本国跨国企业种群的成长,在跨国企业种群内部尽管有竞争,但面对外部其他企业种群,企业如同生物种群一样,会选择企业合作共同抵御外来威胁。综合北京对外投资企业的投资情况,市场是企业种群换环境生存的共同选择,借鉴已经成功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种群,北京企业对外投资可以采取企业种群价值链定位的投资模式。

目前,北京已有多家企业分别就本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或业务进行投资探索,未来可以选择大型企业种群联合中小型企业种群,大型企业带领中小型企业,根据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和战略选择,重点进行企业产品和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比较,找到合适的定位。

生产型企业由于处于全球价值链较低的生产加工制造环节,且国际竞争力较弱,因此,可选择为其他企业生产加工制造贴牌生产嵌入全球价值链②。技术型企业种群和市场型企业种群所包括的企业多属于高科技企业和服务企业,且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企业种群要选择高端或面向市场的终端价值链定位③,实现企业对外投资和真正意义上的升级,具体实现方式包括新建投资和海外并购。

2.利基价值链投资模式④。北京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采用利基[7]价值链投资模式实际上是采取迂回战略与国际竞争力强的跨国企业竞争,在夹缝中开创企业的国际市场。利基价值链投资模式的原理在于,即使企业处于同一行业,其产品和服务结构不可能完全相同,差异化的国际市场中存在各种需求,企业便可从中寻找需求,根据自身资源开拓创新,寻找利基价值链,或是创造利基价值链,采用新建自有品牌、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和并购等传统投资方式,成功进行对外投资。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具有敏锐洞察国际市场的能力和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在对外投资初期以利基价值链打开市场,进而逐渐展开全球价值链战略。

3.外向关联价值链合作投资模式。

外向关联价值链的合作投资要求企业在对外投资中提高外向关联度,在前期准确定位企业所处价值链位置的基础上,准确分析所处产业的价值链来源及价值分布,了解所处价值链层面上的各国企业,如在计算机产业,北京企业经过全球价值链的定位,大多数处于加工装配、贴牌生产的价值链环节,东南亚国家的相关企业同样处于这一价值链位置,双方企业在这一价值链环节进行外向关联价值链合作,形成一条实力更强的价值链,共同进行投资,逐渐形成绝对的国际竞争优势。这是一种处于同种价值链地位的企业之间的外向关联合作,还有一种是差异化企业之间的关联投资合作⑤,但是这种外部关联投资模式很容易产生企业被高度控制问题,也就是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科层制”问题。处于价值链高端的企业完全控制处于低端的企业,企业缺乏自主决策权,导致企业无法依靠外向关联价值链的合作实现价值链的攀升和企业升级。因此,在外向关联价值链合作投资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向关联网络的作用,加强相关层面价值链企业的外向合作,共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投资能力;另一方面,在投资合作中要避免成为高端价值链企业的附属品,实现对外投资的预期目标。

4.打造北京特色产业全球价值链的投资模式。由于传统工艺的独特性,我国很多具有特色的食品、手工艺品很难形成产业,这离现代产业国际化及全球产业链化发展较远。北京作为拥有众多老字号品牌企业的地区,要想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必须打造特色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北京传统食品类、中医药类、文化创意类等企业以老字号品牌和独特的传统制作工艺为核心价值链环节,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食品产业、中医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全球价值链,依靠北京特色产业的优势在这一价值链中处于领导地位,占据高端价值链环节。由于这类产业具有很强的文化倾向,与我国文化越相似的国家越容易接受这类产品,消费购买力越强,因此,可以国家作为投资对象,同时大力宣传中国传统工艺以区别于其他同类型企业,将其他价值链环节进行本土化;以本企业特色为主,宣传北京传统饮食文化、养生之道,以传统的食品制作工艺、独特的制作手法为价值链终端营销环节的关键,以品牌信誉取得消费者信任,打造北京特色产业全球价值链。

5.企业全球价值链联盟模式。

全球价值链是涉及众多价值环节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8]。有能力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以本企业核心产品或服务和其他企业联合起来,将处于高中低端全球价值链的企业结合,以多价值链形式嵌入全球价值链。如北京生产电脑的企业则可以把电脑显示屏、光驱、主板、鼠标等一系列相关部件生产企业联盟起来,形成电脑部件企业联盟的多环节价值链式对外投资,以强带弱,以大带小,加快企业对外投资步伐。同样,在其他行业,也可以采取这种对外投资模式,并且在全国各地寻找相关企业形成价值链联盟,联合对外投资,共同与国际竞争力强的跨国企业竞争。这种对外投资模式企业必须是已经成功进行海外投资且海外市场稳定的企业,目前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具有这种能力。进行企业全球价值链联盟的目的在于带领北京相关企业提高对外投资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同时提高企业领导能力。而相对来说属于从属地位的企业则利用先前企业的市场网络和生产网络打开国际市场,参与全球价值链,而不仅仅是靠进出口贸易和为其他跨国企业贴牌生产实现国际化。四、结语

全球价值链下北京企业对外投资的模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模式,企业都应该将传统的绿地投资、海外并购、合作投资和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等投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对外投资模式的选择因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对外投资行业、对外投资地区等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同一个企业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都应该具体分析。

注释:

①生产者驱动力指由生产者投资来推动市场需求,形成本地生产供应链的垂直分工体系,在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中,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市场网络来组织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外包和海外投资等产业前后向联系,最终形成生产者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体系。而采购者驱动是指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国内销售渠道的发达国家企业通过全球采购或oem等生产组织起来的跨国商品流通网络。

②全球价值链涉及众多价值链环节,对于初探国际投资市场的企业而言,可以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某一链式环节,重点在于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企业能够在全球价值链上开发市场,也就是找到利基价值链,开创市场,实现企业国际化成长,这便是企业的利基价值链投资模式。

③这一外向关联合作是指全球价值链上处于高端价值链和处于低端价值链企业之间的合作投资,这一投资模式的好处在于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的企业通过自身广阔的市场范围,为低端价值链的企业开拓市场,处于低端价值链的企业利用外部联系网络找到全球价值链中价值增加潜力较大的环节,并逐步依靠企业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立足全球市场,最终摆脱高端价值链企业的控制,实现国际化成长。

参考文献: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北京企业联合会.北京企业发展报告:2008[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2]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北京商务年鉴[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1.

[3]王分棉,林汉川.总部经济促进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J].经济管理,2007,(12):22-26.

[4]俞荣建.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长三角本土代企业升级机理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北京产业升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谭力文,马海燕,刘义胜.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企业价值链重构[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分析企业的投资价值篇3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06.005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06-0009-02

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持有的房地产按照持有意图可划分为存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三类,分别归属于不同的具体会计准则进行规范。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包括已经对外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以及持有准备赚取资本增值的土地使用权。从取得途径上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既可以由原准备对外出售的存货或自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改变使用用途转换而来,也可以直接自建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获利。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既可以采用成本模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允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使投资性房地产同企业其他类别的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出现了较大不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信息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举例

例如,甲房地产开发企业,2010年1月1日将一套自建完工原用于出售的商品房出租给乙公司。该商品房的开发成本为1000万元,甲企业对其计提了200万元的减值准备。如果出租日,该商品房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甲公司在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分录为: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900,借:存货跌价准备200;贷:开发产品1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如果出租日,该商品房的公允价值为700万元,则甲公司在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分录为: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700,借:存货跌价准备2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贷:开发产品1000。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后,如果造成存货价值下跌的原因消失,企业可以将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转回。但从以上会计处理对比中可以看出,如果房地产企业将存货转换为按照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入账,如果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是不允许通过损益转回的,但是如果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原账面价值则要计入当期损益。这种不对称的会计处理方式,是为了防止企业通过调节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来调节利润,遵循了谨慎性原则,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有不利影响。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后,房地产开发企业无需按照自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类似的会计处理方式,按期计提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也无需对该投资性房地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接上例,如果2010年1月31日该商品房的公允价值上涨100万元,则甲企业的会计分录为: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果2010年1月31日该商品房的公允价值下跌100万元,则甲企业的会计分录为: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00。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下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类似于存货出售价格下跌而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但当商品房价格上升超过其原开发成本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将这一部分上升的价值体现在利润表之中,从而增加当期会计利润。

接上例,假设2010年12月31日,甲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该商品房出售给乙公司,出售价款为8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出售时,该商品房“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为借方余额20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明细科目为借方余额700万元,“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为贷方余额100万元。甲企业会计分录为:①确认其他业务收入。借:银行存款800,贷:其他业务收入800。②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00。③借:其他业务成本600,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700。同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商品房直接对外出售相比,甲企业的出售收益和成本分别计入了“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而不是“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但由于利润表并不单独列示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而是合并列示于“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因此不会对会计信息造成分类上的影响。从营业利润金额的角度来说,从以上分解会计分录中可以看出,甲企业确认的其他业务收入就是甲企业收到的销售款,确认的其他业务成本就是甲企业对商品房的原开发成本。投资性房地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仅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不会对营业利润造成任何影响。

2以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分析

(1)以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加大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成本。由于相对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做了严格的限制。当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外出租的房地产不存在活跃的市价时,企业需要参照同类或类似,例如分布在同一市区、位置相似、环境相似、建筑结构相似、使用用途相同等,有活跃市价的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整、评估确认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如果企业不具备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评估能力和评估资质,企业还需要聘请外部资产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这会加大企业会计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2)以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加大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利润波动性。虽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资产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前提下,自愿进行资产交付的价格。但事实上由市场交易而产生的公允价值会受交易双方的投资心理、对市场走向的预期、谈判能力、世界经济形势等不可预期甚至非理性的因素影响。作为存货的商品房,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一年内予以出售,而且我国的政策法规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囤房不售的做法也有较为严格的规定。但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进行管理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长期持有,并且在每个会计期末将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以持有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形式反映在利润表中。这会使企业的会计利润丧失历史成本计量下的稳定、连续和规律性而变得波动。对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在政策调控前,房价一直处于连续上涨阶段,将对外出售的商品房转为投资性房地产,一方面可以达到间接囤房以谋取更大经济利益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公允价值的上升反应为企业的当期会计利润,对于上市公司性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达到粉饰会计报表的作用。但目前政策调控后,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趋势,这种情况下,以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对企业的会计利润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3以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税负的影响分析

(1)按照我国目前税法的规定,企业将房地产对外出租而计算缴纳的房产税有两种征收办法:第一种是直接按照租金收入的12%计算,第二种则是按照出租房地产账面原值的70%再乘以1.2%计算。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计算时,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会对出租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今后税法采用重估资产价值作为计税基础,那么在房地产价值上涨时公允价值计量会加大企业的税负。

(2)我国计算缴纳所得税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虽然会影响企业当期会计利润,但由于企业并未实际处置房地产,因此经济利益并没有流入或流出企业。企业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可以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扣除。但是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后,将不再计提累计折旧,而累计折旧是可以税前扣除,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会加大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分析企业的投资价值篇4

【关键词】新创企业;投资价值;量化;综合评价

随着国内外新创企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新创企业投融资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目前的投融资环境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系统,使得大部分新创企业和新创企业投资者一边资金短缺,一边却资金过剩。因此,建立一套满足投融资双方需求的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及数学应用模型,对提升新创企业融资效率和规避投资公司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社会应用价值。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myers和marquis所作的大量实证研究。进入70年代,在调查26家大企业R&D主管的基础上,Souder提出了一套包含市场及自身条件、能力预测、财务、使用标准以及成本五个主指标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中很大一部分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新创企业及新创企业投资发展的实际状况了。在Souder之后,wells和poindexter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得出了影响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相比于Souder的研究成果,wells和poindexter研究得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的重要性作了区分,从而使其指标体系更加简洁明确。在wells和poindexter的研究结果中,管理层、产品、市场、预期收益是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中最重要的因素。进入20世纪80年代,创业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开始出现专门针对新创企业的研究,在《newventureanalysis》一书中,DennisR.Costello在概括总结20世纪60—70年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包括五大指标(市场前景、科学价值、企业潜力、竞争能力、不确定性)的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1996年,台湾中山大学企管系刘常勇教授通过对台湾地区新创企业投资实践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得出台湾地区新创企业投资实践的特点及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标准,将台湾地区的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归纳为包括5个主指标的22个子指标,包括商业计划书、经营机制、市场、产品与技术以及财务和投资报酬。汤京华、王玉珍(1999)通过对美国、荷兰等地的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结合国内新创企业投资实践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5个大指标,即:产品(服务)和技术的独特性、新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新创企业的管理水平、新创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5大主指标下又划分了12个子指标。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尹淑娅(1999)对我国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作出了有益探索,她在借鉴了美国tybjee教授和Bruno教授(1984)提出的新创企业投资决策过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创企业投资实践的实际情况,运用权重和概率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模型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量化修正。武汉大学的徐绪松(2006)等通过运用指标因素法,构建了一套新创企业投资价值综合评价模型。该套模型包括三个子指标:1.创业者及其团队;2.新创企业的独特性,即新创企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包括产品、技术、市场等因素;3.新创企业的总体状况,即生产、销售、管理、资金、风险承担能力等。

东北财经大学的张先治(2009)在《企业价值评估》一书中提出价值评估是对企业全部或部分价值进行估价的过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决定了企业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所有者,资本增值既是资本所有者投资的根本目标,也是企业经营的目标所在。要衡量资本增值目标的实现与否,就需要引入并运用价值评估技术。

总结国内外研究观点,从理论脉络看,新创企业投资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指标中有些是侧重于风险的指标,有些是侧重收益的指标,存在着兼并交叉和重复的现象;缺乏对新创企业投资环境的全面评价,而投资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了与投资活动相关的各种条件,它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活动。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投资者的投资活动能顺利进行的保证,而恶劣的投资环境则会阻碍投资活动的有效进行。从理论与实际应用看,目前国内外有关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概念和原则上,对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定量及其实证研究,致使有关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处于非系统性和规范化状态,难以有效地解决新创企业投资者或投资机构最关心的核心问题。

二、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及层次化设计

(一)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综合性和系统性原则

决定新创企业能否成功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如果对每一个相关因素都要精确确定其在投资价值评价时的重要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要从整体上分析影响新创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把握影响新创企业投资成败的重要指标,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有综合性和系统性。

2.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新创企业投资是操作性很强的资本运作过程,因而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科学合理又要客观务实并充分考虑指标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使其不仅在理论上可行,在投资实践上也要简明可行,经得起检验。在执行中既要有信度也要有效度。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新创企业投资价值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为了提供科学的投资决策,需要用系统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建立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描述投资决策的系统化模型,力求做到定性与定量的协调、统一。

4.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财务指标是对新创企业过去经营成果的反映,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企业未来经营业绩,在投资价值分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新创企业投资者在进行投融资决策时更多考虑新创企业的未来价值,看中企业未来的潜能和效益,需要投资者与创办者同时综合考虑企业管理团队、技术力量、市场占有等非财务指标。

(二)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一级综合评价指标设计

由于国内新创企业的投资者以及创业投资机构所处发展环境的特殊性,我国新创企业投资实践者们并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国外的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本文在分析借鉴20世纪70年代到2011年国际创业投资家评价早期创业投资机构所采用的准则的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分层递进的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系统。研究表明影响新创企业投资价值的评价的综合要素指标有四个方面:创业者及其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好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是投资者介入的切入口,新创企业生存与发展能力决定其成长性和预计达到的规模,超额财务效益为创业者和投资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四位一体的首层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三)新创企业投资价值的二级评价指标及测评内容设计

为将四位一体的首层投资价值评价指标进一步细化,深入具体分析早中期科技(创意)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并使融资者提升自我认识水平,按照早中期科技企业成长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每一项大类指标的下面定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及定量计算的指标构成设计如下:

1.创业者素质(x1)

创业者素质由主要创业者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熟悉程度、团队控制力、社会交往能力、风险预见与应变能力、对新创企业商业模式的把握程度和创业者(团队)的德品质等要素构成。

2.团队知识和经验的完备性(x2)

团队知识和经验的完备性由创业团队学识学位、从事创业的时间、以往的业绩等要素构成。团队知识和经验的完备对新创企业的生存和以后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将提高企业成功的可能性。

3.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x3)

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由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程度和独特性、技术的成熟程度和未来发展前景等要素决定。投资方在投资前需要了解一项新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及市场占有前景,以便预期未来的投资风险和收益水平。

4.技术水平(x4)

技术水平由新技术的复杂性和模仿难易程度、在同行业所处的水平以及在国际和国内的领先程度等要素决定。投资方掌握一项新技术的成熟程度和研发前景,对于其研发期和收益时间作出客观可行的判断。

5.目标市场的成长性(x5)

因为目标市场的成长性决定未来的市场潜力,进而决定新创企业产品(服务)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目标市场的成长性是新创企业获得长期收益的保证。投资者一般从技术、产品(服务)、行业、消费者喜好等角度来评价新创企业目标市场的成长性。

6.目标市场的规模(x6)

通常产品(服务)目标市场的容量越大,成长越快,产品(服务)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并且产品(服务)的竞争优势随其相对市场占有率和市场成长率的增加而增强。目标市场规模简单计算为:企业产品(服务)的目标市场规模=企业产品(服务)市场容量×市场成长率×企业产品(服务)市场占有率。由此得出结论,一个具有相当现实规模的目标市场对于新创企业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保证新创企业获得预期收益的基础。

7.市场进入壁垒(x7)

市场进入壁垒反映竞争对手进入企业目标市场的难易程度。作为某一新兴产品(服务)和技术领域的开拓者,新创企业需要构建所在领域的进入壁垒,来防止新的潜在的市场竞争者或模仿者的模仿对新创企业的市场地位造成威胁。相对来说,进入壁垒越高越有利于阻止后来的市场跟随者的进入与竞争,从而延长新创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时间。

8.技术创造需求能力(x8)

技术创造需求能力,反映新创企业产品(服务)潜在市场的大小。

9.现有资产价值(x9)

现有资产价值主要包括企业有形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的价值;企业无形资产(技术、品牌等)的价值;企业核心资产(以企业核心技术为基础形成相关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价值;企业负债总额。

10.财务状况(x10)

财务状况主要包括:资产结构分析即企业各种资产的比例关系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即企业长期和短期等各种债务的偿还能力,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营运能力分析即企业各种资产的运作效率分析,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现金流量分析即企业各项现金流量的状态分析;财务综合分析即企业的内部收益率等各项财务综合指标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11.融资能力(x11)

融资能力主要包括总投资需求即企业所需的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规划即企业在各发展阶段、年份的投资使用计划;资金筹措即在各发展阶段和各年的资金筹措规划等。

12.盈利能力(x12)

新创企业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对投资者的回报,对其投资决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创业投资对于高风险的科技企业的年利润率期望通常不低于30%,因此较高的收益水平、收益的增长潜力指标是投资方在投资时重点考察的指标。

13.投资退出机制(x13)

投资退出机制包括可能的退出时间、可能的退出方式以及企业未来被清算的可能性等方案的确定。退出方式不同,投资获利水平也不同,其中以公开上市的回报为最高。

三、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实证

本文在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实际应用中,将指标体系中定性评价指标与定量评价指标相结合,其权重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评分法和模糊数学法量化确定,并可以根据新创企业不同特征需要加以科学修正。对进入创办成长初期的某电子元件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投资价值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新创企业某电子元件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价值综合评价得分为79.66,一般认为75分以上,该公司投资价值较高,同时融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接受。另外两家新创企业的投资价值综合得分为68.26分、72.18分。其结果在研究项目论证中得到可靠性的证实。本文仅以专家评定、问卷调查和模糊数学法验证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在价值评价中的应用意义,实际研究与应用中采用其他经济数学分析法量化评价新创企业投资价值,对于投融资双方亦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关键在于其指标体系确定和量化过程对于创业投资公司和新创企业的决策有理论和实践的可验证性。

【参考文献】

[1]陈闯,叶瑛.创业投资家——创业企业家之间信任影响因素不对称性的跨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47-148.

[2]刘健钧.如何引导创投机构投资中早期项目[J].中国科技投资,2010(7):19-20.

[3]李成,刘小明.美国风险投资运行模式及启示[J].中国统计,2005(7):9-13.

[4]封思贤.创业资本中融资工具与融资策略选择[J].证券市场导报,2005(5):45-49.

分析企业的投资价值篇5

【关键词】资本投资项目;资本预算;战略评价;财务评价

一、引言

项目投资决策是以财务评价为基础的,但是,能够通过财务评价的项目就一定能成为企业的投资项目吗?一般来说,从战略的视角对投资项目进行审视可能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凡是不符合公司战略的项目,即使通过财务评价,也不会成为本公司的投资项目(Shank,1996;Carr&tomkins,1996)。同时,研究表明,环境不确定性和所有制结构对战略管理具有显著影响(郑石桥,王建军,2010)。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区分不同的环境变动性和不同的所有制,在比较的基础上研究三个问题,第一,战略评价在资本投资中的重要性;第二,战略评价的具体内容;第三,环境不确定性和所有制对上述两个方面是否有显著影响。根据202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企业对投资项目的战略评价都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但重视程度都低于财务因素;企业不重视战略组合评价,对于Swot分析、价值链分析、成本驱动因素分析、竞争优势分析和行业地位分析这些战略评价内容,有一定程度的重视;民营企业重视程度显著低于国有企业;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越高,对战略评价的重视程度越高。

二、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问卷的调查对象为分布在我国中部发达地区、东部崛起地区和西部发展地区根据不同性质随机抽样的企业(样本分布以及问卷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有效样本分布:按企业所有制性质,民营企业123份,占有效样本的60.89%,国有企业79份,占有效样本的39.11%;按环境变动性,环境变动性小于中位数的82份,占有效样本的40.59%,环境变动性大于中位数的120份,占有效样本的59.41%。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获悉被调查对象在企业投资时战略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内容现状。问卷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统计软件。

调查中,除基本信息(公司类型、公司规模、所属行业、成立时间)外,调查问卷内容为资本投资战略评价内容,一是企业投资项目决策考虑财务、战略及其他因素的百分比;二是问卷采用5级利科量(Likert)调查资本投资内容和因素与公司实际相符程度,要求各企业有关负责人对所有问题进行逐一勾选。问卷内容及度量方式如表2所示。

三、调查结果

(一)战略因素在资本投资评价中的重要性比重

将资本投资项目的评价因素区分为财务因素、战略因素和其他因素三个方面,这三个因素的重要性之和为100%。

1.小组1和小组2相比

(1)不同环境变动条件下,战略因素在资本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如表3。小组1的均值为27.9114,小组2的均值为39.5833,方差分析结果是F=23.881。这个结果表明,两个小组对战略因素都有一定的重视,但是,小组1的重视程度没有超过30%,同时,小组2对战略因素重要性程度显著高于小组1。

(2)不同环境变动条件下,财务因素在资本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如表4所示。小组1的均值为46.1392,小组2的均值为41.6500,方差分析结果是F=2.058。这个结果表明,两个小组均很重视财务因素,并且二者无显著差异。

(3)其他因素是指财务因素和战略因素之外的因素。不同环境变动条件下,其他因素在资本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如表5所示。小组1的均值为17.6582,小组2的均值为16.4250。表明两个小组对其他因素的重视程度都不高,并且二者无显著差异。

2.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

(1)战略因素重要性如表6所示。结果显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资本投资评价中战略因素重要性比重为28.815%;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这个比重为39.310%。方差分析结果为F=10.615。这个结果表明,在资本投资评价中,国有企业对战略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显著高于民营企业。

(2)财务因素重要性如表7所示。结果显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资本投资评价中,财务因素重要性比重为44.237%;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这个比重为41.744%。可见,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资本投资评价中都很重视财务因素。

(3)其他因素重要性如表8所示。结果显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资本投资评价其他因素重要性比重为20.959%;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这个比重为8.275%,方差分析结果为F=22.121。在资本投资评价中,民营企业对其他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显著高于国有企业。

3.资本投资决策中战略评价重要性

(1)不同环境变动下,资本投资决策中战略评价重要性的描述性结果如表9所示。结果表明,小组1的重视程度为2.5063,小组2的重视程度为3.1005,方差分析的结果是F=99.865。这个结果表明小组2对战略评价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小组1。小组1的重视程度小于中位数3,属于不重视战略评价。

(2)不同所有制结构下,资本投资决策中战略评价重要性的描述性结果如表10所示。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在资本投资决策中重视程度为3.9483,显著大于中位数3,而民营企业重视程度为2.8509,小于中位数3,方差分析结果是F=144.639。在资本投资评价中,国有企业显著高于民营企业。

(二)资本投资项目战略评价的内容

1.战略组合分析

(1)不同环境条件下,战略组合分析的重要性描述性结果如表11所示,方差分析结果为F=0.138,显著性=0.710。这个结果表明小组1的重视程度为2.4241,小组2的重视程度为2.4617,二者都没有超过中位数,且无显著差异。可见,两个小组均不重视战略组合分析。

(2)不同所有制结构下,战略组合分析的重要性描述性结果如表12所示。结果显示,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为2.44,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为2.43,二者都没超过中位数3,且无显著差异。可见,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均不重视战略组合分析。

2.Swot分析

(1)不同环境条件下,Swot分析的重视程度如表13所示,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条件下,对Swot分析都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且二者无显著差异。

(2)不同所有制结构下,对Swot分析的重视程度如表14所示,方差分析结果为F=10.329。结果显示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为3.11,略高于中位数,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为3.71,高于中位数。同时,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民营企业。这个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对Swot分析的重视程度一般,国有企业对Swot分析较为重视。

3.价值链分析

(1)不同环境条件下,企业对价值链分析的重视程度如表15所示。结果显示,小组1对价值链分析的重视程度为2.9367,小于中位数,小组2的重视程度为3.1917,大于中位数,方差分析结果为F=2.550,显著性=0.112,表明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2)不同所有制结构下,企业对价值链分析的重视程度如表16所示,方差分析结果为F=4.798。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对价值链分析的重视程度为3.01,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为3.50,国有企业显著高于民营企业。这个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对价值链分析的重视程度一般,国有企业对价值链分析较为重视。

4.成本驱动因素分析

(1)不同环境条件下,企业对成本驱动因素分析的重视程度如表17所示,方差分析结果为F=1.433。结果显示小组1对成本驱动因素分析的重视程度为3.0000,小组2的重视程度为3.1156,二者都略高于中位数,且无显著差异。

(2)不同所有制结构下,企业对成本驱动因素分析的重视程度如表18所示,方差分析结果为F=16.427。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对成本驱动因素分析的重视程度为3.05,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为3.91,国有企业显著高于民营企业。这个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对成本驱动因素分析的重视程度一般,国有企业对成本驱动因素分析较为重视。

5.产业关键成功因素

(1)不同环境条件下,企业对产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的重视程度如表19所示。结果显示,小组1对产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的重视程度为3.1154,小组2的重视程度为3.1667,均略高于中位数。这表明,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产业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视程度无显著差异。

(2)不同所有制结构下,企业对产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的重视程度如表20所示,方差分析结果为F=13.051。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对产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的重视程度为3.06,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为3.82,国有企业显著高于民营企业。这个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对产业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视程度一般,国有企业对产业关键成功因素较为重视。

6.竞争优势分析

(1)不同环境条件下,企业对竞争优势分析的重视程度如表21所示。结果显示,小组1对竞争优势分析的重视程度为3.1696,小组2的重视程度为3.3833,均略高于中位数,方差分析结果为F=1.870。这表明,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竞争优势分析的重视程度无显著差异。

(2)不同所有制结构下,企业对竞争优势分析的重视程度如表22所示,方差分析结果为F=21.464。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对竞争优势分析的重视程度为3.17,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为4.13,国有企业显著高于民营企业。这个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对竞争优势分析的重视程度一般,国有企业对竞争优势分析很重视。

7.行业地位分析

(1)不同环境条件下,企业对行业地位分析的重视程度如表23所示。结果显示,小组1对产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的重视程度为3.2167,小组2的重视程度为3.0933,均略高于中位数。表明不同环境条件下,对行业地位分析的重视程度无显著差异。

(2)不同所有制结构下,企业对行业地位分析的重视程度如表24所示,方差分析结果为F=21.791。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对行业地位分析的重视程度为3.00,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为4.01,国有企业显著高于民营企业。这个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对行业地位分析的重视程度一般,国有企业对行业地位分析很重视。

四、结论和启示

资本投资是企业最重要的投资决策。对于资本投资项目,企业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如果要进行战略评价,会评价一些什么内容?环境不确定性和所有制是否会影响战略评价的重要性及评价内容?本文区分不同的环境变动性和不同的所有制,在比较的基础上研究三个问题:第一,战略评价在资本投资中的重要性;第二,战略评价的具体内容;第三,环境不确定性和所有制对上述两个方面是否有显著影响。根据有效的数据分析,关于资本投资决策中战略因素和战略评价的重要性有如下发现:

(1)不同环境变动条件下,两个小组对战略因素都有一定的重视,但是,小组1的重视程度没有超过30%,小组2对战略因素重要性程度显著高于小组1。国有企业对战略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显著高于民营企业。(2)不同环境变动条件下,两个小组均很重视财务因素,并且二者无显著差异。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都很重视财务因素。(3)不同环境变动条件下,两个小组对其他因素的重视程度都不高,并且二者无显著差异。民营企业对其他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显著高于国有企业。(4)不同环境变动下,小组2对战略评价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小组1,小组1的重视程度小于中位数3,属于不重视战略评价。国有企业显著高于民营企业。

根据分析,关于资本投资项目战略评价的内容有如下发现:

(1)战略组合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小组1和小组2的重视程度都没有超过中位数,且二者无显著差异。可见,两个小组均不重视战略组合分析。不同所有制结构下,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都没有超过中位数3,且二者无显著差异。可见,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均不重视战略组合分析。(2)Swot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对Swot分析都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且二者无显著差异。民营企业对Swot分析的重视程度一般,国有企业对Swot分析较为重视。(3)价值链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小组1对价值链分析的重视程度小于中位数,小组2的重视程度大于中位数。但是,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所有制结构下,民营企业对价值链分析的重视程度一般,国有企业对价值链分析较为重视。(4)成本驱动因素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小组1和小组2的重视程度都略高于中位数,且二者无显著差异。民营企业对成本驱动因素分析的重视程度一般,国有企业对成本驱动因素分析较为重视。(5)产业关键成功因素。不同环境条件下,企业对产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的重视程度均略高于中位数,且重视程度不显著差异。不同所有制结构下,民营企业对产业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视程度一般,国有企业对产业关键成功因素较为重视。(6)竞争优势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企业对竞争优势分析的重视程度均略高于中位数,且重视程度无显著差异。不同所有制结构下,民营企业对竞争优势分析的重视程度一般,国有企业对竞争优势分析很重视。(7)行业地位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企业对行业地位分析的重视程度均略高于中位数,且重视程度无显著差异。不同所有制结构下,民营企业对行业地位分析的重视程度一般,国有企业对行业地位分析很重视。

总体来说,有三方面的结论:第一,企业对投资项目的战略评价都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重视程度都低于财务评价;第二,环境不确定性和所有制对战略评价的重要性有一定影响,国有企业对战略评价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民营企业,环境不确定性越高的企业,在资本投资决策中,对战略评价越重视;第三,在战略评价中,企业不重视战略组合评价,对于Swot分析、价值链分析、成本驱动因素分析、竞争优势分析和行业地位分析这些战略评价内容,民营企业重视程度都一般,国有企业都较为重视或很重视,环境越是具有不确定性,对上述内容的重视程度越高。上述发现与龚巧莉、郑石桥、王建军(2010)的发现基本一致。上述发现告诉我们,企业对于资本投资项目的决策前评价,战略的成分都不够。如何提升投资决策中战略评价的重要性及优化评价内容,是提升资本投资决策水平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Shank,J.K.,analysingtechnologyinvestments—fromnpVtoStrategicCostmanagement(SCm),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1996(7):185-197.

[2]Carr,C,andtomkins,C.,Strategicinvestmentdecisions:theimportanceofSCm,acomparativeanalysisof51casestudiesinU.K.,U.SandGermancompanies,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1996(7):199-217.

分析企业的投资价值篇6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环境;假设;目标;方法

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与意义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具有较高使用频率的术语。然而,对于什么是人力资本投资,目前却还缺乏明确、统一的解释,在笔者看来,人力资本投资是以人为对象,以开发人力资源,或扩大人力资源存量,或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等为目的的资金运用行为。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它可以划分为个体投资、组织投资和政府投资三个方面。

本文主要从企业主体的角度研究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而不考虑个人及其家庭与政府的投资。与人力资本的个体投资、行政事业单位投资以及政府投资比较,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投资的目的主要在于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以期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效率的同时,从人力资源方面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竞争优势:(2)投资的性质主要体现为财务性投资。也就是说,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的其它任何投资一样,是以预期现金流量分析为依据,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目标为决策原则的一种财务投资行为。(3)投资的知识领域具有特定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从知识性投资方面看,是一种专属性投资,即无论是新聘员工岗前训练,还是在职员工的岗位培训,都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特定知识领域所展开的,这就如一个电器专业的在校本科生,需要学习各类电器的各种(构造、生产、运行、维护等)原理,但对一个电视机生产企业的员工来说,对其培训的内容就主要限于电视机的各种原理。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种财务投资,无疑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能够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进而能使企业获得人力资本投资的杠杆收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教授在北京大学作学术演讲时曾经说到:“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之间的不平衡,己经减少了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实际上浪费了本可以用来促进增长的物质资本投资。”尽管詹姆斯·赫克曼教授是从宏观层面来描述在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存在的不平衡,但这一分析同样切合中国企业的实际。长期以来,企业在物质资本投资方面舍得花钱,买设备、上项目不惜一掷千金,而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则斤斤计较,以至物质资本大量闲置或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无疑对实现企业内部的能力平衡,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利润及现金流量的多少,财务状况的优劣,从根本上说是由企业的竞争能力决定的。竞争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能力是巩固和强化企业财务能力,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培植和强化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专业知识丰富并能够实现效率平衡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正是适应这一目标要求的一种财务行为。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可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专属知识含量,更充分地发挥知识生产力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形成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适应的、维持企业高效率运行所必需的独特企业文化,因此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系统地构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框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基本理论框架

要构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框架,首先应当明确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基本含义,这就如同要构建财务理论框架,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财务一样。然而,人力资本投资财务作为一个全新术语,想要从现有文献中找到其定义是困难的,笔者认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是指与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的一系列价值活动和价值关系。其中,价值活动包括投资前的价值分析、预测以及投资后的价值监控、调节和评估等;价值关系则是由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如投资额在各类型人力资源或其个体之间的分配关系、接受投资的人力资源个体对企业服务的契约责任关系等。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框架,包括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理论的构成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两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理论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环境、假设、目标和方法等几个方面。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内外条件;假设是指为构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和方法,而对不确定环境所作出的符合逻辑的确定性推定;目标是指人力资本投资在财务方面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它服从于企业财务目标;方法主要是指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所运用的财务价值分析方法。上述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体系。

上述理论框架的实践指导意义在于: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管理时,首先应当了解宏观经济环境、人才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的内部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环境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立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目标,再根据实现财务目标的要求,界定人力资本投资的行为准则,并运用特定的定量分析方法评估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与风险,确定投资价值,以期为人力资本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三、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环境

如上所述,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内外条件。那么,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应考虑哪些环境因素呢?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影响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宏观经济条件。这些经济条件包括:(1)宏观经济的现状与预期走势。一般而言,宏观经济的现状良好或呈上升走势,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价值则较大,企业可望从这种投资中获得的杠杆收益也较多,因而企业可适度追加人力资本投资,反之则应控制人力资本投资。(2)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首先,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着人力资本的投资规模。我们知道,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在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将成为企业资产的主要形态;在资本结构中,知识资本获得迅速扩展,并将成为企业资本的重要构成内容。可以设想,今后的财务结构评价,重要的不是考察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以及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结构问题,而是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分别在资产与资本中的比重问题,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比重越大,表明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越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越强,发展前景越好。也可以判定,今后的企业竞争主要不是市场营销的竞争、价格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富有程度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人力资本投资作为培养人才、积累知识和开发创新能力,进而扩大企业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重要途径,无疑应随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其次,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从财务的角度看,人力资本投资价值是由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两个要素所决定。而无论是投资收益还是投资风险,都与知识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具体说,知识经济的程度越高,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可望获得的预期收益越大,投资价值越大,但由于知识更新频率的加快,使得投资风险也同时增大,进而会对投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应在客观分析知识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权衡投资的收益与风险,确保最大程度地实现目标投资价值。

2.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市场条件。这些市场条件包括:(1)人才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人才市场的供求与价格直接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现金流量和风险,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应当考虑的首要市场因素。一般而言,若企业的人力资源类型在市场上供过于求,则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得该类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相对低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投资的交易成本将会高于对外招聘的交易资本,企业内部投资的相对净现金流为负数。何况,当某类人才供过于求时,通常意味着该类人才所适应的产业已趋近夕阳产业,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将可能是风险大于收益,因此,对于这类人力资源,企业应严格控制内部投资。反之,若企业的人力资源类型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则企业内部投资的交易成本通常会低于外部交易成本,并且投资的风险小,因此企业可适当扩大内部投资。(2)科技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一般而言,若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知识的专属性不强,并可以随时从市场上购入,则企业对其进行内部投资是非经济的,何况运用这类知识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通常是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内部投资的风险相对较大,因此企业对以获取或积累该类知识为目的的人力资本投资应严格控制。反之,若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知识的专属性强,则企业通过内部投资获取该专属知识的成本通常要低于外购成本,并且一旦这种知识形成现实生产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而能够提高企业投资的边际效益。这表明,对于知识专属性强的企业来说,可适度扩大以知识开发为目的的内部人力资本投资。(3)金融市场供求与价格。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需要资金,而资金的来源和成本又与金融市场息息相关。具体说,若金融市场供过于求,则外部融资的价格相对较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净现值也因此较高,这就势必会推进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反之,若金融市场供不应求,则企业不仅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融资难度增大,而且融资成本高,无疑会阻碍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

3.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因而也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内部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1)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高低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需求的多少,进而也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规模的大小;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本的投资价值(即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越高,人力资本的投资价值通常越大;反之,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则小)。而且也将通过企业价值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敏感程度来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2)企业竞争能力的现状。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竞争能力具有因果关系,这一点从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得到论证。其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暂且不说,就当今影响最为广泛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而言,其创始人潘汉尔德和哈默在解释核心竞争力时认为,所谓核心竞争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有学者将这里的“学识”理解为支撑公司产品线的独特技术和生产技能[5](p32)。这种理解是否正确暂且不论,但至少说明了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进而也说明了人力资本投资作为知识和技能形成或积累的重要途径,无疑与企业竞争能力的现状息息相关。(3)企业的财务支付能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需要资金,因此,一个企业的财务支付能力是制约其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因素。财务能力强的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支付通常较多;反之,则可能由于支付能力的限制而影响人力资本投资规模,这或许正是为什么大企业在人员培训方面舍得花钱,而中小企业却相吝啬的原因所在。(4)企业管理当局的态度。企业管理当局的态度是决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又一重要因素。具体说,若管理当局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态度积极,就能够推动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扩大投资规模;反之,则可能会限制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这里,管理当局对待人力资本投资的态度又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这些因素除上述的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企业竟争能力的现状以及企业财务支付能力外,还有管理当局对待风险的态度、管理当局主要成员的学历层次和思维方式等。(5)企业结构资本的状况。结构资本是指企业的组织类无形资产,它包括企业管理当局的领导力、战略和文化、组织规则和程序、管理制度与措施、数据库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品牌形象等等。结构性资本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效率,进而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环境因素。一般而言,若企业管理当局的领导力强、战略规划适当、文化氛围浓厚、组织规则和程序科学,则能够提高人力资本效率,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反之则可能限制人力资本投资。

四、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假设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假设就是对人力资本投资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事先作出的符合逻辑的确定性假定,它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研究与方法构建的基本前提。然而,由于环境因素的多元性和环境状态的多样性,加之研究问题的内容及其视角不同,对假设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表明,对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给以统一的假设模式,不仅不现实,而且也缺乏必要性。尽管如此,人力资本投资财务作为企业财务的一个分支,一些基本的财务假设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些假设包括理性理财假设、有效市场假设、风险厌恶假设等。除此之外,为便于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也有必要建立一些相对具体的假设,如:

1.员工的服务期限可以合理确定。企业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本的载体,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说到底是以员工为载体的专用知识和技能的投资。根据现代财务理论与方法,任何一项投资决策都无不依赖于投资的受益年限、年现金流量以及贴现率等因素,无不是在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预期的基础上,通过净现值分析来决策的。这样,合理预测各个因素的未来值就成为财务决策的关键。然而,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由于企业员工受身体条件的影响以及因比较利益而可能导致的迁移行为,难免使其对企业的服务期限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便于从定量方面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分析,有必要对企业员工的服务期限作出合理假定,如在进行某一层次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可假定该层次人力资本的服务年限为该层次人力资本的平均年龄至60岁所经过的年数,而不考虑其它不确定因素。

2.对相同层次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率是相同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通常不是以人力资源个体为单位,而是分别对各个层次进行分析的。而我们知道,同一层次人力资源的各个个体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效率的差异,若要确保决策分析绝对可靠,则应以人力资源个体作为决策的分析单位,即分别对各个个体进行收益测算和风险评估,确定投资价值。但这样处理将会因人力资源构成的复杂性,而使决策程序过于复杂,不仅在实务上缺乏操作的可行性,而且也不利于构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理论方法或模型。要构建既具有理论逻辑性,又具有实际运用价值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方法与模型,就有必要舍去不同个体人力资源的效率差异,即假定处于同一层次的人力资源具有相同的投资效率。

3.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可以独立计量。独立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然而,在现今的会计系统中,只有成本能够独立地计量,收益则反映了所有投资的综合净产出,它无法区分有多少是人力投资收益,又有多少属于非人力资本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有必要假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均可以独立计量,至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能够按照合理的方法从企业的综合收益中加以分离。

五、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从总体上应该服从企业理财目标,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从具体层面看,要合理界定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有赖于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作一分析。笔者认为,从企业角度考察,人力资本投资既有与物质资本投资相同的方面,又有其显著的特点。其中,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者都是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追求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财务性投资,不同则在于:

1.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战略性投资。战略是关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策略。如何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关键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植和强化核心竞争力,二是能够及时地实施产业或经营项目的战略转移,三是实现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战略调整。而无论哪个方面,都无不与人力资本投资息息相关。首先,根据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在现代激烈的市场背景中,竞争优势的一个确定性资源就是知识,成功的企业在于创造新的知识,并在企业内迅速扩散新知识。换言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所在,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种以获取企业专属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无疑对于培植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特征的投资。其次,企业要顺利地实施产业或经营项目的战略转移,以及实现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战略调整,其前提条件在于有一批能够在管理、技术、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驾御新领域或新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投资作为获取这些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无疑对实现企业的战略转移或战略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2.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高收益高风险性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以获取专属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投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它不仅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而且也是获取超额收益的根本源泉。之所以说人力资本投资又是一种高风险投资,首先,人力资本投资相对于物质资本投资而言,由于回收期长,加之人力资源的“活”性特征,使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除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一些共性因素外,科技环境、人才供求状况、企业组织资本效率与文化氛围、员工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变化都将会影响到人力资本价值,进而加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其次,对于物质资本投资来说,企业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转让,即使对企业不再具备使用价值的物质资本投资,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外处置来回收部分现金流量。人力资本投资则不同,一旦其载体———企业员工所掌握的专属知识和技能过时,则其价值将会迅速下降,沉淀在这些员工身上的投资也将会随之由资产化为损失,更何况人力资本投资还存在着因员工瘫痪或死亡,而使其价值荡然无存的可能。

3.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尽管在形式上是投资于有形的人,但其目的却在于获取以人为载体的企业专属知识和技能。由于这些专属知识和技能既不具备物质形态,同时又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符合无形资产的一般特征,因此属于无形资产投资范畴。然而,人力资本投资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无形资产投资而言,又具有其特殊的方面:(1)是一种依附于人力资源个体的无形资产,对其投资的效率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力资源个体的各种因素所制约,这些因素包括思想动态与精神状态、能动性和创造性、智力水平与体能状况等。因此,人力资本投资通常需要相关的结构资本给以支持,特别是需要做好与激励相关的各项制度的建设。(2)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是一种契约性资产,而非法定性资产。也就是说,专利权、专营权、商标权等常规无形资产一般都具有法定期限,在法定期限内受法律保护,而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主要体现为契约性资产,甚至是可以任意流动的自由性资产,在某种程度上,它类似于企业的专有技术和商誉,不具备严格的法律意义。

基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以上特点,我们认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具体目标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战略价值。企业战略价值是一种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价值,它是企业价值的实质所在。一般认为,一个企业战略价值的大小是由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所决定的,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来自于其核心人力资源。因此,从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战略价值考虑,企业应在做好人力资源分层分类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心置于核心人力资源方面。(2)最大程度地获取投资风险价值。投资风险价值是指企业冒风险投资可望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价值。从理论上说,它应当与投资的风险程度正相关,即投资的风险程度越大,投资者应当获得的额外价值也越大,反之,则额外价值小。然而,这里所指的额外价值主要是一种正向价值,即由额外报酬所产生的价值增值。事实上,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特征,使得这种额外价值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正向价值与负向价值,前者是由额外报酬所增加的价值,后者则是由额外损失而减少的价值。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合理预测投资风险的基础上,做好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力求最大程度地实现正向风险价值。(3)稳定人力资源,保全人力资本。保全企业资本既是企业理财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一项最基本的财务目标。保全资本包括保全物质资本和保全人力资本两个方面。这里,保全物质资本早己成为人们理财的一项基本法则,但对保全人力资本问题却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在许多企业的老总看来,设备不能损坏,现金不能短缺,对员工则是进出请便,他们宁愿让员工不满走人,也不愿提高一分钱的工资报酬,以至员工纷纷离职,人力资本大量流失。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的资产属性,没有认识到员工离职的财务实质是无形资产流失。因此,在明确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特性,树立人力资源的无形资产观念的基础上,确立人力资本保全目标,对于稳定企业人力资源,防范人力资本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六、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方法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是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运用一定的方法或技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性、风险性以及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人力资本的投资决策提出依据。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方法很多,除常用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净现值分析法外,我们认为还可将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引入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构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价值链分析法。

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在对人力资本进行分层分类的基础上,按类别和层次分别测算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进而比较成本与收益,计算净收益,据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净现值分析法是成本收益分析法的辅方法,它是在成本收益分析法的基础上,考虑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并按照适当的贴现率折算现值,计算净现值,据以进行决策的方法。价值链分析法是在充分了解企业产品价值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以价值活动为单元,以各单元的价值创造分析为基础,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一种决策方法。按照这一方法,企业除分析内部价值活动外,还需要对顾客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等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对实现顾客价值的适应性与薄弱环节,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所在,进而调整人力资本投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获取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t·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7.

[2]李忠民。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谭劲松。智力资本会计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袁宏庆。企业智力资本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6]张同全。企业人力资本产权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分析企业的投资价值篇7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环境;假设;目标;方法

   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与意义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具有较高使用频率的术语。然而,对于什么是人力资本投资,目前却还缺乏明确、统一的解释,在笔者看来,人力资本投资是以人为对象,以开发人力资源,或扩大人力资源存量,或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等为目的的资金运用行为。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它可以划分为个体投资、组织投资和政府投资三个方面。

   本文主要从企业主体的角度研究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而不考虑个人及其家庭与政府的投资。与人力资本的个体投资、行政事业单位投资以及政府投资比较,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投资的目的主要在于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以期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效率的同时,从人力资源方面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竞争优势:(2)投资的性质主要体现为财务性投资。也就是说,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的其它任何投资一样,是以预期现金流量分析为依据,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目标为决策原则的一种财务投资行为。(3)投资的知识领域具有特定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从知识性投资方面看,是一种专属性投资,即无论是新聘员工岗前训练,还是在职员工的岗位培训,都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特定知识领域所展开的,这就如一个电器专业的在校本科生,需要学习各类电器的各种(构造、生产、运行、维护等)原理,但对一个电视机生产企业的员工来说,对其培训的内容就主要限于电视机的各种原理。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种财务投资,无疑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能够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进而能使企业获得人力资本投资的杠杆收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教授在北京大学作学术演讲时曾经说到:“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之间的不平衡,己经减少了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实际上浪费了本可以用来促进增长的物质资本投资。”尽管詹姆斯·赫克曼教授是从宏观层面来描述在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存在的不平衡,但这一分析同样切合中国企业的实际。长期以来,企业在物质资本投资方面舍得花钱,买设备、上项目不惜一掷千金,而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则斤斤计较,以至物质资本大量闲置或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无疑对实现企业内部的能力平衡,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利润及现金流量的多少,财务状况的优劣,从根本上说是由企业的竞争能力决定的。竞争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能力是巩固和强化企业财务能力,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培植和强化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专业知识丰富并能够实现效率平衡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正是适应这一目标要求的一种财务行为。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可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专属知识含量,更充分地发挥知识生产力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形成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适应的、维持企业高效率运行所必需的独特企业文化,因此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系统地构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框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基本理论框架

   要构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框架,首先应当明确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基本含义,这就如同要构建财务理论框架,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财务一样。然而,人力资本投资财务作为一个全新术语,想要从现有文献中找到其定义是困难的,笔者认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是指与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的一系列价值活动和价值关系。其中,价值活动包括投资前的价值分析、预测以及投资后的价值监控、调节和评估等;价值关系则是由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如投资额在各类型人力资源或其个体之间的分配关系、接受投资的人力资源个体对企业服务的契约责任关系等。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框架,包括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理论的构成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两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理

论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环境、假设、目标和方法等几个方面。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内外条件;假设是指为构建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和方法,而对不确定环境所作出的符合逻辑的确定性推定;目标是指人力资本投资在财务方面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它服从于企业财务目标;方法主要是指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所运用的财务价值分析方法。上述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体系。

   上述理论框架的实践指导意义在于: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管理时,首先应当了解宏观经济环境、人才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的内部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环境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立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目标,再根据实现财务目标的要求,界定人力资本投资的行为准则,并运用特定的定量分析方法评估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与风险,确定投资价值,以期为人力资本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三、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环境

   如上所述,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内外条件。那么,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应考虑哪些环境因素呢?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影响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宏观经济条件。这些经济条件包括:(1)宏观经济的现状与预期走势。一般而言,宏观经济的现状良好或呈上升走势,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价值则较大,企业可望从这种投资中获得的杠杆收益也较多,因而企业可适度追加人力资本投资,反之则应控制人力资本投资。(2)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首先,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着人力资本的投资规模。我们知道,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在资产结构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将成为企业资产的主要形态;在资本结构中,知识资本获得迅速扩展,并将成为企业资本的重要构成内容。可以设想,今后的财务结构评价,重要的不是考察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以及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结构问题,而是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分别在资产与资本中的比重问题,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比重越大,表明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越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越强,发展前景越好。也可以判定,今后的企业竞争主要不是市场营销的竞争、价格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富有程度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人力资本投资作为培养人才、积累知识和开发创新能力,进而扩大企业无形资产和知识资本的重要途径,无疑应随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其次,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从财务的角度看,人力资本投资价值是由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两个要素所决定。而无论是投资收益还是投资风险,都与知识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具体说,知识经济的程度越高,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可望获得的预期收益越大,投资价值越大,但由于知识更新频率的加快,使得投资风险也同时增大,进而会对投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应在客观分析知识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权衡投资的收益与风险,确保最大程度地实现目标投资价值。

   2.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市场条件。这些市场条件包括:(1)人才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人才市场的供求与价格直接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现金流量和风险,因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应当考虑的首要市场因素。一般而言,若企业的人力资源类型在市场上供过于求,则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得该类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相对低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投资的交易成本将会高于对外招聘的交易资本,企业内部投资的相对净现金流为负数。何况,当某类人才供过于求时,通常意味着该类人才所适应的产业已趋近夕阳产业,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将可能是风险大于收益,因此,对于这类人力资源,企业应严格控制内部投资。反之,若企业的人力资源类型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则企业内部投资的交易成本通常会低于外部交易成本,并且投资的风险小,因此企业可适当扩大内部投资。(2)科技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一般而言,若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知识的专属性不强,并可以随时从市场上购入,则企业对其进行内部投资是非经济的,何况运用这类知识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通常是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内部投资的风险相对较大,因此企业对以获取或积累该类知识为目的的人力资本投资应严格控制。反之,若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知识的专属性强,则企业通过内部投资获取该专属知识的成本通常要低于外购成本,并且一旦这种知识形成现实生产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进而能够提高企业投资的边际效益。这表明,对于知识专属性强的企业来说,可适度扩大以知识开发为目的的内部人力资本投资。(3)金融市场供求与价格。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需要资金,而资金的来源和成本又与金融市场息息相关。具体说,若金融市场供过于求,则外部融资的价格相对较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净现值也因此较高,这就势必会推进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反之,若金融市场供不应求,则企业不仅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融资难度增大,而且融资成本高,无疑会阻碍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

   3.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因而也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所必须考虑的各种内部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1)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高低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需求的多少,进而也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规模的大小;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本的投资价值(即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越高,人力资本的投资价值通常越大;反之,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则小)。而且也将通过企业价值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敏感程度来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2)企业竞争能力的现状。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竞争能力具有因果关系,这一点从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得到论证。其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暂且不说,就当今影响最为广泛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而言,其创始人潘汉尔德和哈默在解释核心竞争力时认为,所谓核心竞争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有学者将这里的“学识”理解为支撑公司产品线的独特技术和生产技能[5](p32)。这种理解是否正确暂且不论,但至少说明了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进而也说明了人力资本投资作为知识和技能形成或积累的重要途径,无疑与企业竞争能力的现状息息相关。(3)企业的财务支付能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需要资金,因此,一个企业的财务支付能力是制约其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因素。财务能力强的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支付通常较多;反之,则

力资本投资规模,这或许正是为什么大企业在人员培训方面舍得花钱,而中小企业却相吝啬的原因所在。(4)企业管理当局的态度。企业管理当局的态度是决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又一重要因素。具体说,若管理当局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态度积极,就能够推动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扩大投资规模;反之,则可能会限制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这里,管理当局对待人力资本投资的态度又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这些因素除上述的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企业竟争能力的现状以及企业财务支付能力外,还有管理当局对待风险的态度、管理当局主要成员的学历层次和思维方式等。(5)企业结构资本的状况。结构资本是指企业的组织类无形资产,它包括企业管理当局的领导力、战略和文化、组织规则和程序、管理制度与措施、数据库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品牌形象等等。结构性资本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效率,进而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环境因素。一般而言,若企业管理当局的领导力强、战略规划适当、文化氛围浓厚、组织规则和程序科学,则能够提高人力资本效率,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反之则可能限制人力资本投资。 四、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假设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假设就是对人力资本投资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事先作出的符合逻辑的确定性假定,它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理论研究与方法构建的基本前提。然而,由于环境因素的多元性和环境状态的多样性,加之研究问题的内容及其视角不同,对假设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表明,对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给以统一的假设模式,不仅不现实,而且也缺乏必要性。尽管如此,人力资本投资财务作为企业财务的一个分支,一些基本的财务假设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些假设包括理性理财假设、有效市场假设、风险厌恶假设等。除此之外,为便于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也有必要建立一些相对具体的假设,如:

   1.员工的服务期限可以合理确定。企业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本的载体,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说到底是以员工为载体的专用知识和技能的投资。根据现代财务理论与方法,任何一项投资决策都无不依赖于投资的受益年限、年现金流量以及贴现率等因素,无不是在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预期的基础上,通过净现值分析来决策的。这样,合理预测各个因素的未来值就成为财务决策的关键。然而,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由于企业员工受身体条件的影响以及因比较利益而可能导致的迁移行为,难免使其对企业的服务期限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便于从定量方面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分析,有必要对企业员工的服务期限作出合理假定,如在进行某一层次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可假定该层次人

力资本的服务年限为该层次人力资本的平均年龄至60岁所经过的年数,而不考虑其它不确定因素。

   2.对相同层次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率是相同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通常不是以人力资源个体为单位,而是分别对各个层次进行分析的。而我们知道,同一层次人力资源的各个个体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效率的差异,若要确保决策分析绝对可靠,则应以人力资源个体作为决策的分析单位,即分别对各个个体进行收益测算和风险评估,确定投资价值。但这样处理将会因人力资源构成的复杂性,而使决策程序过于复杂,不仅在实务上缺乏操作的可行性,而且也不利于构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理论方法或模型。要构建既具有理论逻辑性,又具有实际运用价值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方法与模型,就有必要舍去不同个体人力资源的效率差异,即假定处于同一层次的人力资源具有相同的投资效率。

   3.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可以独立计量。独立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然而,在现今的会计系统中,只有成本能够独立地计量,收益则反映了所有投资的综合净产出,它无法区分有多少是人力投资收益,又有多少属于非人力资本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有必要假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均可以独立计量,至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能够按照合理的方法从企业的综合收益中加以分离。

   五、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从总体上应该服从企业理财目标,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从具体层面看,要合理界定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有赖于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作一分析。笔者认为,从企业角度考察,人力资本投资既有与物质资本投资相同的方面,又有其显着的特点。其中,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者都是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追求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财务性投资,不同则在于:

   1.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战略性投资。战略是关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策略。如何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关键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植和强化核心竞争力,二是能够及时地实施产业或经营项目的战略转移,三是实现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战略调整。而无论哪个方面,都无不与人力资本投资息息相关。首先,根据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在现代激烈的市场背景中,竞争优势的一个确定性资源就是知识,成功的企业在于创造新的知识,并在企业内迅速扩散新知识。换言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所在,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种以获取企业专属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无疑对于培植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特征的投资。其次,企业要顺利地实施产业或经营项目的战略转移,以及实现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战略调整,其前提条件在于有一批能够在管理、技术、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驾御新领域或新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投资作为获取这些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无疑对实现企业的战略转移或战略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2.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高收益高风险性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以获取专属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投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它不仅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而且也是获取超额收益的根本源泉。之所以说人力资本投资又是一种高风险投资,首先,人力资本投资相对于物质资本投资而言,由于回收期长,加之人力资源的“活”性特征,使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除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一些共性因素外,科技环境、人才供求状况、企业组织资本效率与文化氛围、员工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变化都将会影响到人力资本价值,进而加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其次,对于物质资本投资来说,企业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转让,即使对企业不再具备使用价值的物质资本投资,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外处置来回收部分现金流量。人力资本投资则不同,一旦其载体———企业员工所掌握的专属知识和技能过时,则其价值将会迅速下降,沉淀在这些员工身上的投资也将会随之由资产化为损失,更何况人力资本投资还存在着因员工瘫痪或死亡,而使其价值荡然无存的可能。

   3.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尽管在形式上是投资于有形的人,但其目的却在于获取以人为载体的企业专属知识和技能。由于这些专属知识和技能既不具备物质形态,同时又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符合无形资产的一般特征,因此属于无形资产投资范畴。然而,人力资本投资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无形资产投资而言,又具有其特殊的方面:(1)是一种依附于人力资源个

体的无形资产,对其投资的效率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力资源个体的各种因素所制约,这些因素包括思想动态与精神状态、能动性和创造性、智力水平与体能状况等。因此,人力资本投资通常需要相关的结构资本给以支持,特别是需要做好与激励相关的各项制度的建设。(2)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是一种契约性资产,而非法定性资产。也就是说,专利权、专营权、商标权等常规无形资产一般都具有法定期限,在法定期限内受法律保护,而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主要体现为契约性资产,甚至是可以任意流动的自由性资产,在某种程度上,它类似于企业的专有技术和商誉,不具备严格的法律意义。

   基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以上特点,我们认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具体目标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战略价值。企业战略价值是一种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价值,它是企业价值的实质所在。一般认为,一个企业战略价值的大小是由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所决定的,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来自于其核心人力资源。因此,从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战略价值考虑,企业应在做好人力资源分层分类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心置于核心人力资源方面。(2)最大程度地获取投资风险价值。投资风险价值是指企业冒风险投资可望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价值。从理论上说,它应当与投资的风险程度正相关,即投资的风险程度越大,投资者应当获得的额外价值也越大,反之,则额外价值小。然而,这里所指的额外价值主要是一种正向价值,即由额外报酬所产生的价值增值。事实上,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特征,使得这种额外价值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正向价值与负向价值,前者是由额外报酬所增加的价值,后者则是由额外损失而减少的价值。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合理预测投资风险的基础上,做好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力求最大程度地实现正向风险价值。(3)稳定人力资源,保全人力资本。保全企业资本既是企业理财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一项最基本的财务目标。保全资本包括保全物质资本和保全人力资本两个方面。这里,保全物质资本早己成为人们理财的一项基本法则,但对保全人力资本问题却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在许多企业的老总看来,设备不能损坏,现金不能短缺,对员工则是进出请便,他们宁愿让员工不满走人,也不愿提高一分钱的工资报酬,以至员工纷纷离职,人力资本大量流失。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的资产属性,没有认识到员工离职的财务实质是无形资产流失。因此,在明确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特性,树立人力资源的无形资产观念的基础上,确立人力资本保全目标,对于稳定企业人力资源,防范人力资本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六、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方法

   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是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运用一定的方法或技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性、风险性以及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人力资本的投资决策提出依据。人力资本投资财务的决策分析方法很多,除常用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净现值分析法外,我们认为还可将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引入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构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价值链分析法。

   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在对人力资本进行分层分类的基础上,按类别和层次分别测算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进而比较成本与收益,计算净收益,据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净现值分析法是成本收益分析法的辅助性方法,它是在成本收益分析法的基础上,考虑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并按照适当的贴现率折算现值,计算净现值,据以进行决策的方法。价值链分析法是在充分了解企业产品价值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以价值活动为单元,以各单元的价值创造分析为基础,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一种决策方法。按照这一方法,企业除分析内部价值活动外,还需要对顾客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等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对实现顾客价值的适应性与薄弱环节,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所在,进而调整人力资本投

参考文献:

   [1]t·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7.

   [2]李忠民。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谭劲松。智力资本会计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袁宏庆。企业智力资本管理

[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6]张同全。企业人力资本产权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分析企业的投资价值篇8

关键词: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利润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最基本经营活动的成果,也是企业一定时期获得利润中最主要、最稳定的来源。在以产品经营为主的企业中,营业利润应该是企业财务业绩的主体。在新会计准则下,营业利润由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构成。营业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其数额的构成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十分重要。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对营业利润的各项构成进行分析,从而获取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

一、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收益,新会计准则中将投资收益计入营业利润是由于企业该投资活动获得的收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但所有计入投资收益的交易和事项却并非都具有持续性。尽管投资活动中获取收益或承担亏损已经成为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全是利润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必须清醒地判断其是否具有持续性、重复性和可预见性。形成企业投资收益的活动主要是金融资产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一)金融资产投资形成的投资收益

新准则中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一般而言,非金融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为了短期内赚取差价,具有投机性,其获得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因此此项金融资产产生的投资收益不应是企业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而应是利得。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根据会计准则指南,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定义,可以看出,一般而言,持有至到期投资具有长期债权的性质,可以看做企业让渡资产使用权获得的收入,具有持续性。此项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作为投资收益计入营业利润是较为合理的。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目的上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具有相似之处,同样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此,此项金融资产产生的投资收益并不构成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

(二)长期股权投资形成的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权益性投资,包括对子公司投资、对合营企业投资、对联营企业投资和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不可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企业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持续的、较大的经济利益。在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利益和企业处置投资时获得的净损益计入投资收益;在成本法下,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利时和企业处置投资时获得净损益计入投资收益。这部分投资收益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中获得可持续的投资收益.此部分投资收益计入营业利润具有合理性。

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按新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本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非日常的、不可预期的、不具有持续性的,因此将其计入营业利润是不合理的。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于投资性房地产是企业为获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尽管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会计估计的内容,并主要取决于市场变化因素,但是在恰当地确认和计量这种价值变化的基础上,此项投资收益也可以反映经营性资产的增值情况,是企业可以持续获得的,计入营业利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企业的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货款等资产减值所形成的损失。在旧准则中,对应收款项和存货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入管理费用,进而反映在营业利润中;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入营业外支出,对长短期投资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入投资收益,均没有在营业利润中反映,而是体现在利润总额中。具体分项来看,应收款项和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都属于企业的经营性资产,其减值损失理应计入营业利润,而对投资资产计提的减值损失是否也一并应汁入营业利润,关键看投资资产产生的投资收益是否应计入营业利润。由前面关于投资收益的分析可知,长期股权投资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计入营业利润是合理的,因而对其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计入营业利润也是合理的。

四、利润质量分析体系中的相关概念

(一)核心利润

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核心利润中所涉及的项目都是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紧密相关的,因此核心利润能够恰当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另外核心利润与资产负债表经营资产、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相对应,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较准确的分析企业的盈利模式。

(二)狭义营业利润

狭义营业利润=核心利润+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投资性房地产等经营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经营资产减值损失

狭义营业利润反映的是经营资产的价值变化,与核心利润反映的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不同,狭义的经营利润扩大了范围,该指标恰当地反映企业经营资产的盈利能力,从而便于对企业经营资产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

(三)广义营业利润

广义营业利润=狭义营业利润+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投资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资产减值损失

广义营业利润与新准则中的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相对应,营业利润中包含了企业的经营资产和投资资产,可以反映企业的两项资产的盈利能力。

营业利润指标是财务分析的重要数据,其各构成项目或与经营活动相关或与投资活动相关,对其结构进行恰当地分析是准确地得出财务信息的前提。构建相应的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明确相关概念,可以进一步对利润质量进行分析,得出更加稳健的财务信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分析企业的投资价值篇9

关键词:法律不确定性;风险分析;风险防范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110-02

自2010年3月3日首家外资股权投资企业落户上海以来,各地报道相继推出,外资股权投资发展如火如荼。虽然其间不乏有中小企业嫁接外资股权成功的案例,但风险总与机遇相伴而生,法律的不确定性、资本的逐利性以及企业自身管理的缺陷让风险无处不在,随着后续纠纷和矛盾的逐渐暴露,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加强风险防范刻不容缓。

1法律不确定性分析

《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2个以上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外国企业或者个人与中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可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该《办法》实施以来,各地已有多家外资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成立。虽然外资股权投资企业的设立已没有法律障碍,但由于相关配套规定没有跟进,外资股权投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风险。首先是法律风险。目前,外资在境内投资主要适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法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而新增加的外资股权合伙企业类型,是否还要适用外商投资三大法不得而知,四种企业类型在法律层面如何衔接与适用,仍需要更多实践。其次是税收问题。目前国内对合伙企业税务方面规定,主要以财政部、国税总局于2008年出台的《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为主。但外资股权投资中附带权益问题是原合伙企业所没有的,如何征税没有具体规定。最后是结汇退出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2008年8月的《关于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支付结汇管理有关业务操作问题的通知》第三条规定,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应当在政府审批部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使用,除另有规定外,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不得用于境内股权投资。这一规定使得外资股权投资有非法嫌疑,并且也与《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相抵触。如果在结汇方面没有突破,外资股权投资将难以运作。但如果结汇放开,则分期到位的额度怎么确定、真假外资的流入怎么确定,都是很复杂的课题。

2风险分析

2.1企业价值低估风险

外资股权投资入股目标企业会涉及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问题,企业价值的估值与将来的获利空间息息相关,影响中小企业的股权数量、控制权大小和分红规模等。投融资双方对企业价值的预期和态度并不相同,容易出现分歧。对于融资方,由于新股东的加入,原创始股东原有的股权被摊薄,融资就意味着卖血,因此融资方希望尽可能高估企业价值,减少投资人的股权比例。相反,外资股权往往采用较保守的评估方法,低估企业以获得增值空间。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通过分析企业的成长预期、风险预测和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利用价值评估的模型来确定企业的真实价值,并认为任何偏离这个真实价值的价值都是低估或高估的表现,这样就可以在其投资组合中选择大量“被低估”的股票,从而提高他们的投资回报。虽然两股力量存在着激烈的博弈,但中小企业往往处于劣势,为引入资金,达成股权投资交易,企业管理层往往会妥协,而企业价值往往被低估,比如无形财产如名牌效应、专有技术、市场网络等未计入企业价值,帐面固定资产在折旧后消失,土地价值被严重低估,未将企业应有的未来盈利空间计算在内等。

2.2对赌风险

由于投融资双方对企业未来的赢利前景均不可能做100%正确判断,为消除分歧,促成投资事项,通常双方愿意采取一种事后的估值调整机制,即签署对赌协议。由于中小企业发展不成熟,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存在失败的风险,为防止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是跳蚤,投资者往往在对赌协议中设置保底措施保护自身利益,如规定投资方享有清算优先权、股息优先权、投票表决权、转换权、新股认购优先权以及股票回购权等,除此之外,由于持股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等于话语权和控制权,为确保自己的股权比例不会因新股发行或新的投资方加入而减少,投资回报不会因股价的下跌而受到影响,投资方往往还会约定反稀释条款。而不少中国企业家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操作不熟悉,在“对赌”中常常陷于被动。对赌协议并不是法定术语,对赌协议中双方权利义务明显不平等,特别是股息分配优先权、剩余财产分配优先权、超比例表决权、董事会一票否决等条款更是霸王条款,违反了公平原则,也违反了我国公司法同股同权的立法精神,对赌协议的固定价格回购股权条款有变相借贷嫌疑。除此之外,为实现对赌协议的目标,企业会进行非常规经营,无限增大了企业的风险,一定程度上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3丧失控制权风险

由于新股东的加入,原创始人股权被稀释,因而在发言权上不再一言九鼎,影响力逐渐降低,参与决策几成摆设,原创始人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外资私募基金有不少机制来协调管理层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如对企业的直接控制,包括在董事会中的席位,表决权的分配和控制追加融资等。随着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原创始人的眼界和管理能力可能跟不上时代,当创始人和投资人之间达不成共识时,矛盾就会产生,由投资方控制的董事会可能通过表决罢免创始人或缩减创始人在董事会中的席位,从而将原创始人踢出董事会。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还可能面临并购风险。一些以并购见长的外资将资金投入到中小企业后,不惜一切代价取得企业控股权,然后通过一系列重组让企业估值最大化,最后再转手退出获取高额回报。

2.4退出风险

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股权投资者目的不是长期持有目标企业的股份,不是打算与企业家白头偕老的妻子,他们顶多是愿意协助企业家走一程的朋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企业的成长获利退出。并且,外资股权投资企业作为有限合伙企业,其资金来自机构投资者或富有的个人,有限合伙人并不愿长期将资金放在一个投资盈利并不好的企业,因而,一般在获利后或无获利希望时撤出对合伙企业的投资。因此,外资股权投资企业在作出投资决定之时,早已设计好了退出该企业的具体方案。但如何退出,以及如何控制外资股权的短期投资,是中小企业需要衡量的问题。若掌控不好,一旦外资违约抽回出资,或急功近利采取有害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短期行为,则企业将遭受重大损失。

3风险防范建议

3.1采用实物期权估值方法

在长期投资决策中,净现值方法被认为是最好的一种方法。净现值大于零则方案可行,且净现值越大,方案越优,投资效益越好。但是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经济稳定,且计算需要有较准确的现金净流量的预测,并且要正确选择贴现率,而实际上现金净流量的预测和贴现率的选择都比较困难。若经济不稳定,利率经常变化,其估值就不准确。为全面动态地评估企业价值,我们应采用实物期权和净现值评估方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拥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资源,从而会面临很多投资机会或选择,这些投资机会或选择权是有价值的,其对于准确、完整地估算某一时点企业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众多的价值评估方法,都无法反映这些投资机会或选择权的价值,即忽略了企业拥有的期权价值,导致了企业价值的低估,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期权思想进行识别,找出其中存在的期权,并且用期权方法进行评估,从而弥补这一不足。利用实物期权方法评估企业价值的主要思路是:将企业价值分为资产价值和期权价值两个部分,前者用主流的评估方法评估,后者用实物期权理论对企业拥有的投资机会和期权进行识别并评估其价值,两者相加即是企业的价值。期权估价法充分考虑了企业在未来经营中存在的投资机会或拥有的选择权的价值,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评估方法的不足。

3.2聘用专业人士谨慎对待股权融资协议

3.2.1聘请专业会计和律师全程介入指导

由于股权融资协议的专业性很强,企业的现有价值以及将来的成长性估值需要聘请专业人士对作全面的诊断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现实的发展规划和盈利预测。协议当中涉及投融资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中涉及法律关系较为复杂,且有些条款抽象、晦涩,从字面上很难理清具体含义,因此,企业需要聘请专业的融资律师参与谈判、撰写以及签订全过程,以防止出现法律风险。

3.2.2谨慎对待对赌协议

中小企业为顺利引入外资股权资金,往往在对赌协议中答应外资苛刻的要求,因此条款的设计更多的是保护投资人利益,而中小企业则背负增值压力,稍有不慎,企业将在对赌中失去部分股份权利,严重的会失去企业的主导权及控股地位,甚至导致被收购、兼并。因此,为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风险,中小企业管理层在签署对赌协议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根据自身实力制定条款,不要随意夸下海口,承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签对赌协议前,管理层还要进行详尽的财务分析、市场分析、竞争力分析以及大的经济环境分析,对未来预期做出尽可能全面的分析计算,从而签署能够达到双赢的对赌协议。另外,为公平起见,在对赌协议中还要明确投资方责任,不能让外资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应有的义务,要写清楚是按连带责任、投资比例还是平均份额来承担法律责任,并且要明确对赌协议的执行期间,在企业进入清算破产是否需履行等,以防止条款漏洞而无法找到依据。

3.2.3注意对控制权的保护

由于投融资双方合作是按协议来执行的,在协议中如何设置游戏规则至关重要。为防止中小企业创始人被董事会罢免出局,把亲手创建的企业拱手让与外资,中小企业管理层在协议中一定要约定董事会规则,如规定董事会成员的构成、董事会席位的分配、议事规则,尤其是董事会如何罢免董事以及优先股股东委派的董事投票权等。另外,还要设置创始人保护条款,规定创业股东的股权不管被稀释到什么程度,都要占据董事会,或由其提名的人占据董事会的多数席位。这种保护条款在关键时候能对抗职业经理人越位以及恶意收购行为。

3.3制订合理的股权投资退出计划

企业引入股权投资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让外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不能让外资股权一经获得高溢价就立即退出。为防止外资股权的短期行为,中小企业管理层应该重视外资股权投资者的退出安排,在协议中明确股权投资者退出时间、退出渠道、退出比例等,规定外资股权在进入企业若干年后才允许退出,如投资1至2年即有权利退出,规定可供选择的渠道如上市、场外市场等,对退出比例的限制可以分批分期进行,防止外资陡然全部撤出对企业生产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贺力平,姚睿.“创造性破坏过程”与积极股权投资的兴起[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金岩石.股权投资的局中局[J].中外管理,2009,(11).

分析企业的投资价值篇10

关键词:货币时间价值;决策;折现率

在经济高速发展、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的每一项管理决策都有可能成为该企业兴衰的关键。作为财务人员,有责任在管理企业财务方面简单工作的同时,利用货币时间价值对企业的重要决策进行分析,以判断该决策是否应上马、何时上马等实际问题。这也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内容。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也称资金时间价值,即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从量的规定性来看,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在计量货币时间价值时,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因素不应该包括在内。货币的时间价值不产生于生产与制造领域,产生于社会资金的流通领域。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与分析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基础有两个:单利和复利。就计息而言,运用单利进行计算分析时往往会忽略各期利息的时间价值,因此大部分情况下企业进行分析均采用复利基础。

企业进行投资决策,要考虑项目的可行性,最重要的是考虑项目的盈利能力。因此要利用货币时间价值对项目进行判断。与此相关的概念是现值、终值、折现率。现值是指将未来各期的资金通过折现得出相当于现在资金量的数值;而终值恰恰相反,得出各期资金相当于未来某个时刻资金量的数值;而折现率正是计算现值与终值的关键,可以看作是货币的时间成本,或者是一般的收益率。

通常采用的做法是根据该项目各期预计的现金净流量,计算出其现值或在将来某一时刻的终值,若大于零,说明该项目收益率大于一般收益率,就经济可行性而言值得投资;若小于零,说明该项目收益率小于一般收益率,不值得投资。假设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第一年初有投资支出,每年现金净流量相同,则计算现值的公式为:现值p=年金a*(p/a,i,n)-投资支出;计算终值的公式为:终值F=年金a*(F/a,i,n)-投资支出*(F/p,i,n)。公式中的年金a是指企业每年的现金净流量,(p/a,i,n)为年金现值系数,(F/a,i,n)为年金终值系数,(F/p,i,n)为复利终值系数,i为一般收益率,通常为利率,n为项目存续的年数。其中三个系数均可以查表得出或根据各自公式计算得出。

判断项目是否可行的另一种方法是计算该项目的实际收益率,通过与名义收益率(通常为利率)比较:若实际收益率大于名义收益率,说明该项目优于一般的投资,就经济可行性而言值得投资;若实际收益率小于名义收益率,说明该项目不如一般的投资,不值得投资。仍然根据上面的假设,则应根据下面讲的等式推导计算实际收益率:投资支出=年金a*(p/a,R,n),R为实际收益率。实际上该等式反映的情况是在实际收益率下,该项目的现值和终值等于零。由此可以得出R。R的计算可以采用插值法和试算法。

通过上述方法的使用可以初步判断项目是否可行,为企业决策进一步的分析奠定基础。但是实际中,企业所面临的决策往往复杂的多,就某一项目而言,每年的现金流量不一定相同,各年的利率不一定相同,甚至有时候项目的存续时间不确定,这就需要用到概率分析和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辅助判断分析。要运用的公式计算也将更为复杂,但是基本思想还是和上述简单例子下相同的。因此掌握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本质也将更好的进行决策分析判断了。

三、货币时间价值分析的意义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分析首先可以给定一个判断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据

货币具有时间价值,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是,货币具有使用成本。货币随着时间而增值的部分就是货币的使用成本。但是往往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货币资金的成本,从而有可能在投资决策中选择看似有利可图实际亏损的项目。

(二)货币时间价值分析为不同时点上资金比较提供依据

今年的100元和五年后的800元价值肯定不同,但是到底相差多少?如果没有货币时间价值分析的话这个问题恐怕没人能够回答。但是通过分析不仅可以判断出两者哪个更有价值,还能计算出两者的差距。这实际上也是为人们选择不同的项目提供比较的依据。

(三)货币时间价值分析基于现金流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基于各期的现金净流量,而不是企业经常运用的利润概念。现金流代表企业实际的现金流入与流出,现金只有流入企业才可以为企业运用,因此现金流比利润分析更加有保证。现金流的计算排除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减少沉没成本、固定成本对项目分析的影响,使项目可行性分析更加契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总之,货币时间价值分析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企业决策的合理性,保证企业投资效率。企业的财务人员也应掌握好财务管理的知识,为企业决策负责。(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