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常见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15:21

保险学常见问题篇1

关键词: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过程;常见问题;解决措施;基础设施建设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V697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4-0116-02Doi:10.13535/ki.11-4406/n.2015.033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水库除险加固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在水库除险加固施工过程中,凸显出许多常见的问题。水库除险加固是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因而必须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常见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要从破解当前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确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开展,保证水库除险加固取得更大的成效,为发挥水库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1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企业都高度重视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对于各种常见的问题也都十分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予以解决和避免,以确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质量,使得我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的一些常见问题,仍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对此有更加清醒的认识。目前,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常见问题需要注意:

一方面,工程方案不够合理,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的缺欠,从而会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造成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出现施工材料和施工资金浪费的现象,最终无法确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和标准,同时也会使运营资金出现困难。比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放水隧洞的闸门的门槽改造方案,小水电增容扩效机组改造机墩的处理问题常采用破坏原基础重建的办法,设计上没有考虑加固后的效果,造成加固后稳定性、强度没有原来的好,应慎重考虑选择设计方案,方便施工、减少投资。

另一方面,质量管理理念落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尽管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企业都高度重视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但由于其施工难度较大,因而还存在着一些不重视质量管理的问题,甚至存在的一些不能正确处理质量与效益关系的问题。比如,个别施工企业存在着重经济效益、轻质量管理的问题,高度重视成本管理,而对质量管理却有所忽视,特别是为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一些施工环节出现偷工减料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

2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常见问题的解决

措施

2.1施工前期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单位首先必须对要实施的加固工程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工程基本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这将有利于规避工程实施阶段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武鸣县仙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放水塔工作闸门和门槽改造单元工程,最初对工作闸门的改造方案是:拆除原孔口门槽埋件,重新布置设计工作闸门,拆除原孔口门槽埋件,按重新设计的工作闸门结构要求埋设门槽轨道埋件,但通过研究发现,由于原检修闸门已损坏,不能正常使用,水库又需蓄水运行,无法拆除旧门槽,但闸门和埋件已按设计图纸制作完成,因而对原方案进行了调整,即:不拆除原门槽埋件,主要按已制作完成的闸门结构要求和下游止水方案改造门槽,适当改造调整门叶的零部件结构和布置,总体上保持与初步设计和招标设计方案一致性。再比如武鸣县明秀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水利厅对闸门的安全鉴定结论是闸门锈蚀、破损严重,达到报废标准。初步设计报告中金属结构改造部分,本阶段主要对明秀水闸溢流闸坝部位闸门与启闭机进行更新改造和布置设计。主要加固改造内容为:拆除溢流闸孔原检修闸门、工作闸门门槽埋件,重新设计埋设门槽轨道埋件,重新设计更换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配套设计更新闸门启闭设备等。尽管门槽的总体情况还是好的,满足使用要求,但拆除重装后很难达到原来的二次浇注的强度,投入运行后可能出现不可预见的严重后果,因而必须做好科学的设计、施工

方案。

2.2施工过程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从前期工作到项目实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前期工作关系到项目的实施,设计方案做得好、符合工程实际,项目实施起来就顺利,反之,实施起来就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增加工程投资、影响工程质量,因而必须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预防和解决,科学制定设计方案。

一是针对病险水库、水闸的问题和原因,充分考虑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以下除险加固工程措施和建议:对于工程等级、防洪标准及设计流量不满足要求但主体结构基本完好的水闸,尽量考虑保留原闸室,按规划批复的工程规模及设计水位,通过加高或增扩闸孔来提高过流能力,其余附属设施相应进行加固改造。对于闸门锈蚀、启闭机和电气设施落后老化的水闸,可根据《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报废标准》进行检测后予以报废或更新改造。

二是要注重选择符合实际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不同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应当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只有施工技术和方法得当,才能避免出现问题,比如目前大量的小水电增容扩效改造都是在原来的机组设备上改造,不破坏水工建筑物方面,不影响机组的强度和稳定性,这方面值得推广。

2.3竣工后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之后,可能会出现验收不到位的问题,而水库除险加固必须确保质量,否则就会对后期运行造成重要影响,甚至会对国家和人民群众财力和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因而必须高度重视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后常见问题的解决。这就需要监理部门必须负起责任来,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行严格的检查,检查其资料是否真实和齐全;监理部门还要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后的配套系统进行试运行,并且要由专业人员进场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问题,也要及时进行解决。建设单位同样要高度重视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验收,绝对不能完全以施工单位的检查结果为标准,而是要采取“第三方检测”的方式,由专业公司的专业人员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没有任何问题方可投入运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尽管随着党和国家对水利事业的高度重视,我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技术越来越先进,但目前我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仍然存在很多常见的问题,比如工程设计方案的问题、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这就需要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做好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常见问题处理和解决工作,切实保证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质量,推动水库除加固工程施工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效能化轨道。

参考文献

[1]刘春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12).

[2]杨延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J].科技风,2014,(14).

[3]彭宇.浅谈加强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J].科技视界,2014,(20).

保险学常见问题篇2

内容提要:司法鉴定在保险理赔中的存在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科学准确的鉴定意见是涉诉理赔案件获得合理赔付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标准及鉴定条款仍存在诸多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对司法鉴定机构的科学监管、统一鉴定标准及修订鉴定标准条款,共同推进司法鉴定的规范化建设,并促进司法鉴定更好地服务于司法审判及保险理赔工作。

 

 

   理赔是保险经营的核心环节,公正合理的理赔对保险企业的风险控制、盈利能力和企业信誉的建立起到关键作用。对于常规理赔案件,理赔员可以依据保险合同条款规定,通过正常的理赔流程而得出理赔结论,而对于案情复杂或涉诉理赔案件,就需要借助司法鉴定来帮助是否理赔以及确定理赔数额。本文基于作者多年的核保理赔课程教学及司法鉴定实践,就有关保险理赔的司法鉴定规范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1司法鉴定在保险理赔中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1.1保险理赔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而设置的保险。当被保险人因事故或疾病、年老以致丧失工作能力、伤残、死亡或年老退休时,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或年金,以解决其因病、残、老、死所造成的经济困难。保险理赔是指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或相关法律法规,受理保险索赔申请,进行查勘、定损、理算和实行赔偿的业务活动,是保险人履行义务的主要形式。在保险企业的风险控制中,理赔人员扮演着关键角色,承担着大部分的风险控制工作,他们把守着保险公司业务风险控制的最后关口。作为一位训练有素的理赔员来说,对于赔偿金不高或对保险事故认定无异议的常规案件理赔并非难事,理赔往往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1.2司法鉴定在保险理赔中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举世瞩目,保险理赔案件总数显著增加,理赔项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凸显,加之国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理赔涉诉案件不断增多,尤其涉及跨学科的疑难案件,仅凭理赔员自身力量难以解决问题,常需借助法医学等专业技术手段。如法医学司法鉴定对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的伤残等级、后续治疗费用及护理依赖程度评定,重大疾病险理赔审核中对重大疾病的界定问题,头面部严重毁损死亡案件中个人识别问题,死亡原因鉴定等。另外,在精神医学司法鉴定中,涉及对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及智力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等。

   2保险理赔中司法鉴定的现存问题

   2.1司法鉴定机构问题

   2005年10月1日实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规定,司法鉴定体制将完全重构,实行“鉴定机构与司法权力剥离、实现统一管理”,这无疑对维护司法鉴定的科学性、严肃性、中立性发挥积极作用。但由于新的司法鉴定体制运行时间不长,行业规则不尽完善,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呈现鉴定机构设置重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运作程序不够规范、不良竞争时有发生等现象。在司法鉴定实务中,同一案件往往出现多头鉴定、重复鉴定、违规鉴定而导致鉴定意见互相矛盾的现象。

   2.2鉴定标准采用的问题

   司法鉴定中对鉴定标准的采用直接影响到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客观性及公正性。就伤残等级鉴定而言,目前国家标准为gb/t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以下简称《工伤标准》)和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道交标准》)。在对标准的选用中,各地区的做法差异很大。江西省司法鉴定行业协会规定,对道路交通事故所致的伤残等级采用《道交标准》,对道路交通事故以外的情况如务工及他人故意伤害所致的伤残等级的评定采用《工伤标准》,但实际上有些法院在委托中规定只有对务工致残且已行工伤认定的伤残使用《工伤标准》进行评定,其他情况如交通事故及他人故意伤害所致的伤残评定均采用《道交标准》。由于采用标准的不同,鉴定意见可能迥然不同,当多份不同的鉴定意见同时出现,法官对此难以取舍和采信,最终影响到司法鉴定服务于诉讼活动这一目标的实现。

   2.3鉴定标准问题

   鉴定标准中相关条款表述宽泛,导致理解差异如《工伤标准》j)-14)款之规定“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以及i)-23)款之规定“骨折内固定术后,无功能障碍者”。从字面意思理解,只要存在骨折,无论是线性、撕脱性还是粉碎性骨折,也无论是大骨骼(如股骨或肱骨等)还是小骨骼(如指骨或趾骨等);但从实际损伤后果的严重性来看,同样称之为骨折,因骨折的性质不同、发生的部位各异,导致骨折的预后及功能影响可能迥然不同。如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内固定与腓骨外踝撕脱性骨折内固定,前者的损伤对负重行走可能影响较大,后者因非主要负重骨骼而影响较小。如果只是生搬硬套条款内容,而不结合具体损伤状况及损伤对机体的影响程度,鉴定意见就可能有失偏颇,最终影响到保险理赔的公正性、客观性及准确性。

   3存在问题之对策

   3.1加强监管

   推进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为司法鉴定机构的完善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司法鉴定管理部门应着力解决鉴定机构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加强对鉴定机构的设立、运行的引导和监管。规范并落实司法部关于重新鉴定的规定:“接受重新鉴定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资质条件,一般应当高于原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多头鉴定、重复鉴定[1]。

   3.1.1对鉴定人及鉴定机构进行全面检查

   建议对现有的鉴定机构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对象主要为鉴定人及仪器设备。对于鉴定人,应该评价其总体数量、学历结构、专业素养及职称构成等要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对于非法医学专业人员从事法医学鉴定,要审查其是否参加转岗培训及继续教育,并考核其能力。此外,要逐步建立司法鉴定人执业资格认证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程序,使进入司法鉴定队伍的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执业技能,从而保证司法鉴定的科学性、严谨性、客观性。仪器设备方面,应确保能满足鉴定机构日常司法鉴定案件的工作,如应具备除人体关节测量器、x线观片灯、检查床等常规仪器设备以外,还应尽可能具备如x线机、肌电图、脑干诱发电位仪等大型仪器设备,而不是主要依赖外部信息(如借助于临床医院提供的医学鉴定检查结果或测量数据),对于仪器设备缺乏的鉴定机构应敦促其限期添置补充。

   3.1.2开展司法鉴定质量评价与控制工作

   建议开展司法鉴定质量评价与控制工作[2]。管理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定期监督指导各鉴定机构的现场实验,并从以下方面予以评价:委托单位真实,委托事项明确、合理;司法鉴定人专业范畴及技术职称与鉴定案件相符合;检材完整、充分,检验全面、规范、科学;分析说明论据充分,引用鉴定标准条款及医学原理恰当;鉴定意见准确,与鉴定要求相符合;鉴定文书层次清晰、表达精准;鉴定完成具有时限性,即受理时机恰当、检案及时、按时结案。对于在评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予以批评指正,对屡次出现故意错鉴、乱鉴的鉴定机构,责令限期整改并在媒体公开曝光,对整改不能通过的鉴定机构予以坚决取缔。

   3.1.3解决鉴定机构人员不稳定性的问题

   目前,社会鉴定机构的人员流动过于频繁,这对于鉴定机构建设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极为不利。许多高校毕业生考虑到社会鉴定机构发展的不确定性及鉴定人员非事业单位编制,纷纷选择考研或公务员考试,以期将来拥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更好的福利待遇。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重新审视司法鉴定对稳定社会的重大意义,并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通过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倾斜及财政支持,将已通过资质认定遴选成为部级或具有部级资质的社会鉴定机构,逐步转化为事业单位,给予一定名额的事业单位编制,并通过事业单位招考的方式择优录用司法鉴定人,以吸引优秀人才向社会鉴定机构转移,确保司法鉴定更好地服务于司法审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2统一鉴定标准

   聚集技术力量解决鉴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目前法医临床中涉及伤残评定的鉴定标准有国家标准如《工伤标准》、《道交标准》,以及各省司法鉴定协会制定的行业标准,如《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湖北)、《江西省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若干问题的执业规范(试行)》等。由于各地区对鉴定采用的标准不统一,导致鉴定意见差异较大。建议在司法部的统一指导下,各省(市)司法厅(局)相互交流磋商并达成共识,对标准的采用做到相对统一。待条件成熟,制定统一通用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以利于不同鉴定机构所作出的鉴定意见具有可比性,促进司法审判中对鉴定意见的科学采信。

   3.3标准的更新与完善

   对鉴定标准中相关条款进行更新完善。就目前仍广泛采用的《道交标准》和《工伤标准》而言,前者自颁布实施至今已近十年,后者也有五年。对表述不清、内容欠严谨甚至互相矛盾的条款,建议司法部组织临床医学与法医学专家进行深入研讨,将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手段融入其中,更新和完善条款内容、规范表述方法,在此基础上,出台鉴定标准相关条款的“释义”或操作细则,以利于司法鉴定人理解和掌握。另外,加强对鉴定人继续教育培训的监管,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培训不应局限于《司法鉴定程序通则》、法律规范及出庭质证等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司法鉴定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如错鉴、乱鉴问题),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让培训课程从抽象枯燥走向具体生动,对培训学员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通过系统科学的培训,司法鉴定人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知识,而且可以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总之,准确公正的司法鉴定有赖于众多管理规范的司法鉴定机构,有赖于一大批训练有素的司法鉴定人和科学统一的鉴定标准,从而最终更好地服务于司法审判及保险理赔。

 

  

 

注释:

保险学常见问题篇3

摘要:自2008年大学生成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对象后,从制度上开启了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改革之路。然而经过几年的推行实施,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固然有高校、保险机构、大学生等各方面主体的共同作用,但从根源上来看,却是制度与社会现实的磨合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种种不适应。制度要想促进社会的发展,仅仅期望强力迅速改造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要在推行过程中反复吸取经验,以此来适应社会现实。对此,我国应该将大学生医疗保险当作特殊具体问题来对待,使其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畴内,单列出来,对其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解决,从而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医疗花费和保障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医保;制度设计;可行性

一、引言

河北高校一男生罹患白血病,在社会范围内募捐,引发民众踊跃捐款。其实,给大学生捐钱治病的例子不胜枚举,新闻报道中只号召公众捐款,但从未提及过大学生所在学校医疗费用的报销问题,这些固然有新闻博眼球的侧重渲染,但在侧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医疗保险保障金额和范围的局限性。

笔者曾因眼科疾病到校医院求诊,医生给笔者开了眼药水,但被告知因社保局参保数据清理及登记,须日后再行报销。笔者用药后病情恶化,到校外专业眼科医院就诊,最后得出笔者被误诊,又重新诊断开药,几番折腾,笔者病情缓和,也再没有想着去报销先前校医院药费。笔者经历虽然是个例,但本着“合理怀疑”的态度,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高校医院医疗水平令人堪忧,医疗费用报销也存在一定漏洞。

大学生的看病就医保障统辖于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大学生医疗保险是指以社会保险形式建立的,为大学生提供因疾病所需医疗费用资助的一种保险制度。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建立,取得了成就,也带来了问题,对此。笔者试图从价值实现和制度设计的视角出发,提出问题和建议,期望能对未来大学生医疗改革发展有所裨益。

二、大学生医疗保险改革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现代社会,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起步较晚。1952年,公费医疗制度建立后,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大学生被纳入其中,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大学生扩招数量增多,再强制推行公费医疗对于国家来说力有不逮,所以,商业保险作为补充,与部分公费医疗并存模式,逐渐取代公费医疗。我国高校医疗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是在2008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制度上明确了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地位和具体实施措施,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推行,笔者认为还有改进的空间。

三、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功能评析

王利明说,法律制度的功能是制度价值的外化,并以该价值为导向。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功能在实质意义上体现了该制度的价值,并决定了该制度的基本格局;在认知意义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人们对该制度的认识和评价。笔者试图分析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功能期望和功能实现,运用两分法,评析当前大学生医疗保险期待和现实的落差,从中透析出具体缺漏。

大学生保险制度建立后,从宏观角度和功能期望上看,它的功能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分担医疗费用保障大学生疾病医疗的效果和效率。这是最基本的功能,只有这个功能的实现,才能鉴证大学生保险制度的可取之处。大学生医疗保险虽然不能完全承担医疗费用,但适当的分担也会减轻大学生家庭的负担。(二)维护整个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这是由基本功能演化而来的,是必要功能。大学生医疗制度,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医疗制度的有序运行,对于整个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三)促进社会和谐。解决大学生医疗的问题,兼有横向和纵向意义,横向意义即为大学生所在家庭减轻负担,纵向意义即作为未来的社会成员,大学生医疗保险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同,从而对整个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充满信心。

那么在现实推行和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医疗保险功能是否得以实现,我们从以下这些问题商榷:(一)由《指导意见》可知,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自愿原则。从资料和文献以及笔者身边的情况来看,大学生保险意识十分薄弱,一方面是出于对壮年时期身体的自信,另一方面则是认为把钱款留作生活费,比投保险到期后清零更有实际利益。这样,大学生参保人数不能达到预期,保障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二)由《指导意见》可知,对参保大学生实行属地管理是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管理方式。属地管辖代表学生只有在学校及其所在城市报销保障可以顺利进行,但因社会保险网络设置问题,地区相易时较为困难,这使得制度建设的预期效果和功能没有实现。(三)由《指导意见》可知,大学生按照当地规定缴费并享受相应待遇,待遇水平不低于当地城镇居民。这些政策的推行带来了各地报销比例不同,参保待遇与年限有关等问题,有些政府出台的大学生城镇医疗保险都规定了报销上线,病情严重、花费较多的情况下难以支持,学生自身承担的费用仍然很高。(四)报销药物和医疗费用有范围限制,如前文提到的白血病就在免除报销范围内,有个别地方将其纳入保障,但大部分地区还是将之剔除,这虽然为保险机构节省了成本,也为大学生增加了负担。(五)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治下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医疗保险接续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各地也是自行其是,给大学生流动性带来一定的不便。(六)社保局、校医院、大学生是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主体,其中,社保局作为行政机关,仍然难以改变机关人员态度差、服务拖沓的弊病;校医院医生水平有限、设施陈旧,大学生作为受益对象,在跟这些机构和人员打交道难免会心存不忿,从而对整个保险制度失去信心。(七)缺少人文关怀精神。我国大学生已经到婚育年龄的并不禁止结婚,而生育保险却没有被纳入大学生医疗保险当中,过于狭隘。

那么问题出现、预期功能落空的原因有哪些,笔者总结如下:(一)首先就是制度设计问题,《指导意见》中的自愿参保原则、属地管理方式、地域局限性、报销范围狭窄、毕业接续都可以通过制度的设计重新洗牌,通过近几年大学生医疗保险推行的实践经验,针对性地改进这些规定,从而更好的构建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使之越来越适应社会的发展。(二)关于社保局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问题,是社会风气原因。因此,要想改进,只能从改善整个社会风气入手;而校医院医生医疗水平限制和医疗设备陈旧则是历史遗留问题,在大学生公费医疗时代,国家提供资金用于支撑校医院的正常运转,校医院是不折不扣的非盈利机构,公费支持必然不会充裕到医疗人员和医疗设备都配备最专业、最好的程度上,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就不会奢侈到尽数更换的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年代稍久,在这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设备更新换代快,当年的设备就算先进,到如今也濒临淘汰。(三)关于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中没有生育保险这一板块,是制度设计和社会认知的综合原因,我国因为法定结婚年龄的限制,大学生结婚实为少数,没有将生育保险纳入其中,也自有考虑。但是结婚生育问题确实存在,这部分大学生的利益排除在外,并不可取。

四、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之我见

综上研究,笔者可以得出,这些问题的出现限制了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预期功能实现。众所周知,制度用来规制社会和促进发展,而良好制度的设计与建立,在强力推行下,尚且会打折扣,更何况制度本身就有缺陷呢?

我国到2014年,全国在校大学生数量为2468.1万人。如此数量庞大的保险对象,权利诉求是不可忽视的。笔者认为要想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尝试在居民医疗保险之中将大学生医疗保险单列出来,自成体系,来构建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个人账户,以强制参保为原则,重新规制保险范围、并实行年度对社保机构和校医院的考核评价的初步设想。

笔者认为首先从制度根源开始挖掘,建立个人账户十分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涉及到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即缴费和待遇,从《指导意见》中得出,缴纳费用按照当地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应标准执行,并按照当地规定缴费并享受相应待遇,待遇水平不低于当地城镇居民。这样的缴费和待遇看上去顾全大学生利益,实际上还有力不能及。大学生按中小学生标准缴费欠妥的原因在于大学生已经成年,却没有经济来源,让父母缴纳跟之前标准一致的医疗保险费用,显然还有可以调低的空间;大学生享受当地城镇居民的待遇,也有待讨论,城镇居民大多有固定收入,除了保险保障,也可以自费享受医疗服务,这一点是大学生无法比拟的,而且从多所高校实践调查的结果看来,当前的报销比例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大学生医疗保险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有自身的缴费和待遇标准。(二)针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年度清零问题和属地管理问题,设置个人账户是对号入座。我国应该先构建好大学生医疗保险网络,将大学生缴纳费用和国家资助的金额,先具在医保卡中存入固定数额,在大学生使用过程中,随身携带,刷卡使用,这就解决了地域局限性问题;而金额如果没有用完,可以逐年累积,国家提供保险是为了保障大学生疾病医疗,并不像商业保险那样利用风险盈利,年度清零这一举措毫无道理。如果卡内金额用尽,再按照之前设置的缴费和待遇标准,再行补充资助,直到资助完成,若大学生还需要超过待遇之外的资助,那就不是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范畴内的问题,而需要商业保险、公益捐助等辅助资助。(三)关于毕业及其与其他保险制度接续问题,笔者认为毕业期到,看大学生的毕业去向,若直接工作,应注销个人账户,卡内剩余金额不予返还,同时督促其加入职工医疗保险及其他,若就读研究生,则不予注销,仍然保存个人账户,继续享受大学生医疗保险。

其次,改自愿参保为强制参保。因高校扩招的原因,大学生数量增多,出身农村的大学生家庭情况有所不济,更愿意将现金省下。就大学生本身的这种想法,学校宣传再到位,也难以鼓动更多学生参保,为此,很有必要将自愿参保改为强制参保。

再次,规制大学生医疗保险范围。将保险范围设置更实用,要将常见病痛列入医疗保险范围内,还要将某些大病、重病,如前文提到的白血病,适当地划定范围纳入其中;生育保险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试点纳入,以观后效。

最后,建立对社保局、校医院的考核评价体系。社保局和校医院向来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不佳,诚然,大学生加入医疗保险后医疗费用降低,但不能因此而降低服务态度,要想改变这种道德风险,必须定期让在校医院看过病的学生对其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进行评价,形成考核,从而决定对社保局和校医院的主要人员的升迁参考,这是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态度的最佳途径。(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保险学常见问题篇4

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以国发〔2014〕29号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然而针对于留守儿童保险这一领域,国内保险业尚存在众多欠缺,尤其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偏远地区。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2200万。而根据妇联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100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的28.29%。其中绝大多数留守儿童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如何保证留守儿童健康安全的成长?如何保证其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一系列的问题使得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正显得越发重要和迫切。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城乡差距以及固有的二元经济结构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总量迅速提升,经济增长速度令世界瞩目。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这一严峻的事实,城乡收入差距更是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社会公平。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推进,缩小城乡差距,缓解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定能够逐步实现,但今后一段时间内城乡差距和二元经济结构所带来的问题还会长期存在。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给城乡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更加剧了城乡差距,这形成了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基础。

教育差距:长久以来,由于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偏远地区,物质资源困乏,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国家财政支持力度不足,乡村民众受教育程度低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地区教育水平长期内难以提高。同时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内仍面临上学难的问题,这又限制了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

就业和收入差距:这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长期以来,中国经济都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土地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使得农村地区滞留了大量劳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城市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由于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原因而发展迟滞。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工作收入也水涨船高,不断上升。

弱势群体――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忽视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问题,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外祖父母或祖父母缺乏必需的教育观念方法和能力,这给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心理问题:长期的双亲监护人的缺失或不足,隔代监护、他人监护等等,使得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缺少了必要的关心和爱护,情感交流匮乏甚至缺失,家长不能及时的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和心理变化。长此以往,隔阂或者代沟逐渐产生,孩子的心理逐渐偏离,孤僻、抑郁,甚至发生价值观和认知的扭曲。

学习问题:由于农村地区不良的教育条件、不齐全的教育配套设施和民众较低的文化素质与受教育水平,再加上根植于农村民众心中的对于留守儿童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童的教育的忽视,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正确的引导。监护人角色的缺失使得对于留守儿童的日常监督和帮助大大减少,甚至减除。种种原因使得留守儿童的行为和做法出现偏差,甚至偶尔发生超越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事件,令人不免心生惋惜。

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普遍缺少足够的和及时正确的引导、照顾、看管和监督。由于实际监护人需要承担农业生产劳动以及日常家务,再有文化素质低、年龄较大、安全意识及常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得留守儿童的日常安全存在极大隐患,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日常安全问题受到极大威胁,风险显著增加。每到夏季,儿童溺死的事件屡有发生,幼小的生命随风而逝。这更要求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保障。

健全保险保障机制,给留守儿童更好更安全的成长环境

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的贫困山区,仅仅依靠政府的社会保障难以切实的解决问题,这凸显了商业保险在解决留守儿童保险保障问题方面的积极作用。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集中于各自研究领域的理论层面,保险公司的相关保险品种有所欠缺且仅局限于局部地域或试点阶段。保险的保障作用难以真正深入到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对于保险保障有迫切现实需要的贫困偏远山区。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农村地区保险市场较为混乱,且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保险从业人员素质低。部分保险公司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或者代办点由于民众文化素质低,对于保险了解甚少而随意夸大保险的作用,误导民众。这也使得事故发生后的理赔工作得不到妥善解决。以上诸多原因使得农村地区民众即使面对风险也会选择对保险“敬而远之”。

保险学常见问题篇5

论文摘要:保险学课程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应用课程,案例教学是保险学讲授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案例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和前提,保险学案例的选择应当具有针对性、代表性、生动性、时效性和导向性。从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讨论、教学总结这一系列重要环节。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在案例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各种各样的案例,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保险学》是金融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它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案例教学。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是保险学讲授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在保险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保险学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保险理论、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方法等内容,其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比较繁杂,而且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应用课程。虽然保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保险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仅凭教师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往往不能充分理解这些概念,更谈不上能够将保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案例教学把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并让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分析,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讲到近因原则时,如何在众多的原因中判定近因在理论上是非常枯燥的实务问题。笔者在近因原则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了许多案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这一原则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再比如,讲人身保险的有关内容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涉及其自身利益的案例,比如人身意外伤害险案例、健康保险案例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不利于师生的交流,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分析、老师点评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另外,教师通过学生提出的观点可以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制订更为细致的授课方案和计划。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相关的原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有了自己思考和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思维和判断能力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逐步得到提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讲解保险学基本原理或内容时,结合案例分析,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加深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掌握,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保险学教学中应当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保险学教学中的案例选择 

1.案例应当具有针对性。教师首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案例,巧妙设计问题。案例一定要和所要教学的术语、原理或内容紧密相关,有利于学生更直接有效地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保险利益”这个概念的时候,案例应当直接与之相联系,并能让学生区分“保险利益”和“保险金”这两个概念。案例的针对性还表现在案例应当直接与所要讲授的知识点相联系,而不宜涉及过多的知识点,否则会扰乱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思维上的混乱。 

2.案例应当具有代表性。案例应当能代表某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同类案例的共性;或者对于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存有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往往代表一部分人的观念和看法。一个恰当的案例,不仅应当有利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还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现实当中的类似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的结论在很多情况下是开放性的,这样能够引发学生在课下做更深刻的思考。 

3.案例应当具有生动性。案例应当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与大学生联系紧密的一些案例,以便开展深入的讨论。比如,在讲解人身保险时,可选择与大学生人身风险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人身保险的各个种类;再比如,在讲授保险合同的内容时,引导学生分别从自身和保险公司两种角度展开讨论,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学习和理解保险合同的主体、客体以及保险条款等诸多细节内容。 

4.案例应当具有时效性。在保险学教材或案例汇编资料中都给出了保险课程的很多案例,但由于更新速度较慢,很多案例缺乏时效性,甚至得出的结论也存在问题。自2009年10月1日起,中国施行修订之后的新《保险法》,相比于原《保险法》,新《保险法》在很多方面都有大的修订。比如,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和被保险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二者的利益不无冲突。如果受益人谋求个人私利,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保险公司该不该赔?原有《保险法》规定,此类情况下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这对于无辜的被保险人显然有失公平。新《保险法》进行修改完善,规定此种情形下,实施非法行为的受益人丧失受益权,但保险公司不因此免除保险责任,被保险人的利益仍然受到保护。如果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简单地借用以前的案例,又没有根据新《保险法》对原有的分析结论作出解释或补充,很容易误导学生。 

5.案例应当具有导向性。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的无序竞争仍然较严重,国民的保险意识也还不强,关于保险的各种纠纷大量存在。在案例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选择反面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从帮助学生理解的角度来说,这无可厚非,然而,过多地采用反面案例很容易产生负面的影响。事实上,中国保险业由于起步较晚,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保险业的诚信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再加上社会公众对保险的认知比较欠缺,很多人对于保险还存在偏见甚至是反感。在案例教学中,反面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对保险业形成根深蒂固的成见,进而影响学生对保险业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帮助学生理解保险学的基本原理,还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帮助他们理解保险的本质。 

三、案例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应用心得 

1.教学准备。教师在教学前的充分准备是案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对于教学案例的内容以及案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有充分的把握,对保险实务的发展变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于信息量丰富或者比较复杂的案例,教师应把选择好的案例在课前发给每一个学生,要求他们熟悉案例内容,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发言要点,为教学讨论做好铺垫。 

  2.教学方式。对于保险学课程,教师应当强调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强调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放松理论教学。在教学方式上,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案例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重在突出教学的目的与应用,而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不掌握理论就无法开展案例教学。保险学课程必须要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务性的学习。例如在讲述保险的基本原则时,案例中必然会涉及到保险利益、近因、推定全损等基本概念,如果学生对这些概念都不理解,教师很难组织案例分析。 

3.教学讨论。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开放、互动,强调学生的高度参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是保证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当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讨论主要在学生中进行,但教师绝不是旁观者,教师始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做到少而精。问题过于宽泛则学生的讨论比较散乱,不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也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案例提问还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渐深入。第二,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气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并结合分组讨论、角色模拟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结合一些案例讲解保险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模拟的形式。第三,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开放式的讨论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第四,教师应当通过各种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力保讨论沿预期的方向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解答学生提出的疑点问题,并对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修正,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认识的轨道上来。对于学生争论较大的问题,即使是一些社会敏感问题,教师也应认真分析,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不回答。第五,教师要把学生从对案例本身的讨论引导到对一般性问题的讨论,并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或结论,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总结。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要点。阐明案例分析讨论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总结讨论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在此基础上指出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完成一份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通过重新审视案例的讨论过程和解决方案,学生对于课堂的教学内容能够加深理解。教师自身也应当总结本次讨论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宏庆.保险学案例教学模式初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1). 

[2]严继莹.保险学案例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 

保险学常见问题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 保险学 运用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在案例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各种各样的案例,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保险学》是金融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它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案例教学。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是保险学讲授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在保险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保险学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保险理论、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方法等内容,其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比较繁杂,而且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应用课程。虽然保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保险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仅凭教师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往往不能充分理解这些概念,更谈不上能够将保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案例教学把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并让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分析,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讲到近因原则时,如何在众多的原因中判定近因在理论上是非常枯燥的实务问题。笔者在近因原则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了许多案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这一原则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再比如,讲人身保险的有关内容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涉及其自身利益的案例,比如人身意外伤害险案例、健康保险案例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不利于师生的交流,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分析、老师点评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另外,教师通过学生提出的观点可以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制订更为细致的授课方案和计划。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相关的原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有了自己思考和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思维和判断能力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逐步得到提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讲解保险学基本原理或内容时,结合案例分析,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加深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掌握,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保险学教学中应当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保险学教学中的案例选择

1.案例应当具有针对性。教师首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案例,巧妙设计问题。案例一定要和所要教学的术语、原理或内容紧密相关,有利于学生更直接有效地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保险利益”这个概念的时候,案例应当直接与之相联系,并能让学生区分“保险利益”和“保险金”这两个概念。案例的针对性还表现在案例应当直接与所要讲授的知识点相联系,而不宜涉及过多的知识点,否则会扰乱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思维上的混乱。

2.案例应当具有代表性。案例应当能代表某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同类案例的共性;或者对于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存有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往往代表一部分人的观念和看法。一个恰当的案例,不仅应当有利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还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现实当中的类似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的结论在很多情况下是开放性的,这样能够引发学生在课下做更深刻的思考。

3.案例应当具有生动性。案例应当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与大学生联系紧密的一些案例,以便开展深入的讨论。比如,在讲解人身保险时,可选择与大学生人身风险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人身保险的各个种类;再比如,在讲授保险合同的内容时,引导学生分别从自身和保险公司两种角度展开讨论,有助于学生

全方位学习和理解保险合同的主体、客体以及保险条款等诸多细节内容。

4.案例应当具有时效性。在保险学教材或案例汇编资料中都给出了保险课程的很多案例,但由于更新速度较慢,很多案例缺乏时效性,甚至得出的结论也存在问题。自2009年10月1日起,中国施行修订之后的新《保险法》,相比于原《保险法》,新《保险法》在很多方面都有大的修订。比如,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和被保险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二者的利益不无冲突。如果受益人谋求个人私利,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保险公司该不该赔?原有《保险法》规定,此类情况下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这对于无辜的被保险人显然有失公平。新《保险法》进行修改完善,规定此种情形下,实施非法行为的受益人丧失受益权,但保险公司不因此免除保险责任,被保险人的利益仍然受到保护。如果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简单地借用以前的案例,又没有根据新《保险法》对原有的分析结论作出解释或补充,很容易误导学生。

5.案例应当具有导向性。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的无序竞争仍然较严重,国民的保险意识也还不强,关于保险的各种纠纷大量存在。在案例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选择反面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从帮助学生理解的角度来说,这无可厚非,然而,过多地采用反面案例很容易产生负面的影响。事实上,中国保险业由于起步较晚,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保险业的诚信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再加上社会公众对保险的认知比较欠缺,很多人对于保险还存在偏见甚至是反感。在案例教学中,反面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对保险业形成根深蒂固的成见,进而影响学生对保险业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帮助学生理解保险学的基本原理,还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帮助他们理解保险的本质。

三、案例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应用心得

1.教学准备。教师在教学前的充分准备是案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对于教学案例的内容以及案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有充分的把握,对保险实务的发展变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于信息量丰富或者比较复杂的案例,教师应把选择好的案例在课前发给每一个学生,要求他们熟悉案例内容,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发言要点,为教学讨论做好铺垫。

2.教学方式。对于保险学课程,教师应当强调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强调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放松理论教学。在教学方式上,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案例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重在突出教学的目的与应用,而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不掌握理论就无法开展案例教学。保险学课程必须要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务性的学习。例如在讲述保险的基本原则时,案例中必然会涉及到保险利益、近因、推定全损等基本概念,如果学生对这些概念都不理解,教师很难组织案例分析。

3.教学讨论。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开放、互动,强调学生的高度参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是保证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当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讨论主要在学生中进行,但教师绝不是旁观者,教师始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做到少而精。问题过于宽泛则学生的讨论比较散乱,不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也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案例提问还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渐深入。第二,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气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并结合分组讨论、角色模拟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结合一些案例讲解保险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模拟的形式。第三,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开放式的讨论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第四,教师应当通过各种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力保讨论沿预期的方向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解答学生提出的疑点问题,并对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修正,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认识的轨道上来。对于学生争论较大的问题,即使是一些社会敏感问题,教师也应认真分析,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不回答。第五,教师要把学生从对案例本身的讨论引导到对一般性问题的讨论,并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或结论,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总结。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要点

。阐明案例分析讨论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总结讨论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在此基础上指出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完成一份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通过重新审视案例的讨论过程和解决方案,学生对于课堂的教学内容能够加深理解。教师自身也应当总结本次讨论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宏庆.保险学案例教学模式初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1).

[2]严继莹.保险学案例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

[3]杨敏.关于保险学课程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保险学常见问题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 保险学 运用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在案例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各种各样的案例,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保险学》是金融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它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案例教学。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是保险学讲授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在保险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保险学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保险理论、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方法等内容,其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比较繁杂,而且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应用课程。虽然保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保险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仅凭教师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往往不能充分理解这些概念,更谈不上能够将保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案例教学把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并让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分析,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讲到近因原则时,如何在众多的原因中判定近因在理论上是非常枯燥的实务问题。笔者在近因原则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了许多案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这一原则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再比如,讲人身保险的有关内容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涉及其自身利益的案例,比如人身意外伤害险案例、健康保险案例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不利于师生的交流,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分析、老师点评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另外,教师通过学生提出的观点可以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制订更为细致的授课方案和计划。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相关的原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有了自己思考和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思维和判断能力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逐步得到提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讲解保险学基本原理或内容时,结合案例分析,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加深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掌握,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保险学教学中应当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保险学教学中的案例选择 

1.案例应当具有针对性。教师首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案例,巧妙设计问题。案例一定要和所要教学的术语、原理或内容紧密相关,有利于学生更直接有效地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保险利益”这个概念的时候,案例应当直接与之相联系,并能让学生区分“保险利益”和“保险金”这两个概念。案例的针对性还表现在案例应当直接与所要讲授的知识点相联系,而不宜涉及过多的知识点,否则会扰乱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思维上的混乱。 

2.案例应当具有代表性。案例应当能代表某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同类案例的共性;或者对于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存有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往往代表一部分人的观念和看法。一个恰当的案例,不仅应当有利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还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现实当中的类似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的结论在很多情况下是开放性的,这样能够引发学生在课下做更深刻的思考。 

3.案例应当具有生动性。案例应当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与大学生联系紧密的一些案例,以便开展深入的讨论。比如,在讲解人身保险时,可选择与大学生人身风险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人身保险的各个种类;再比如,在讲授保险合同的内容时,引导学生分别从自身和保险公司两种角度展开讨论,有助于学生

[1] [2] [3] 

全方位学习和理解保险合同的主体、客体以及保险条款等诸多细节内容。 

.案例应当具有时效性。在保险学教材或案例汇编资料中都给出了保险课程的很多案例,但由于更新速度较慢,很多案例缺乏时效性,甚至得出的结论也存在问题。自年月日起,中国施行修订之后的新《保险法》,相比于原《保险法》,新《保险法》在很多方面都有大的修订。比如,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和被保险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二者的利益不无冲突。如果受益人谋求个人私利,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保险公司该不该赔?原有《保险法》规定,此类情况下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这对于无辜的被保险人显然有失公平。新《保险法》进行修改完善,规定此种情形下,实施非法行为的受益人丧失受益权,但保险公司不因此免除保险责任,被保险人的利益仍然受到保护。如果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简单地借用以前的案例,又没有根据新《保险法》对原有的分析结论作出解释或补充,很容易误导学生。 

.案例应当具有导向性。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的无序竞争仍然较严重,国民的保险意识也还不强,关于保险的各种纠纷大量存在。在案例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选择反面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从帮助学生理解的角度来说,这无可厚非,然而,过多地采用反面案例很容易产生负面的影响。事实上,中国保险业由于起步较晚,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保险业的诚信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再加上社会公众对保险的认知比较欠缺,很多人对于保险还存在偏见甚至是反感。在案例教学中,反面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对保险业形成根深蒂固的成见,进而影响学生对保险业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帮助学生理解保险学的基本原理,还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帮助他们理解保险的本质。 

三、案例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应用心得 

.教学准备。教师在教学前的充分准备是案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对于教学案例的内容以及案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有充分的把握,对保险实务的发展变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于信息量丰富或者比较复杂的案例,教师应把选择好的案例在课前发给每一个学生,要求他们熟悉案例内容,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发言要点,为教学讨论做好铺垫。

.教学方式。对于保险学课程,教师应当强调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强调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放松理论教学。在教学方式上,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案例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重在突出教学的目的与应用,而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不掌握理论就无法开展案例教学。保险学课程必须要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务性的学习。例如在讲述保险的基本原则时,案例中必然会涉及到保险利益、近因、推定全损等基本概念,如果学生对这些概念都不理解,教师很难组织案例分析。 

.教学讨论。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开放、互动,强调学生的高度参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是保证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当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讨论主要在学生中进行,但教师绝不是旁观者,教师始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做到少而精。问题过于宽泛则学生的讨论比较散乱,不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也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案例提问还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渐深入。第二,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气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并结合分组讨论、角色模拟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结合一些案例讲解保险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模拟的形式。第三,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开放式的讨论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第四,教师应当通过各种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力保讨论沿预期的方向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解答学生提出的疑点问题,并对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修正,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认识的轨道上来。对于学生争论较大的问题,即使是一些社会敏感问题,教师也应认真分析,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不回答。第五,教师要把学生从对案例本身的讨论引导到对一般性问题的讨论,并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或结论,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保险学常见问题篇8

关健词:保险学;案例教学;教改

《保险学》是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无论是人身保险、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还是农业保险,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而且该课程中还涉及了很多保险法的内容,所以《保险学》的实务性比较强,如果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过于抽象,学生不能深刻理解,课堂知识就会和社会实际脱节。因此,在《保险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刻不容缓。虽然各大高校在各课程上对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引入案例教学都有一定要求,但由于《保险学》的特殊性,对案例教学要求特别高,尤其是案例的选取和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对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影响非常大。

1案例的选择是关键

1.1案例要精选并可适当改编

教学中的案例,可以从现有的案例库中精选,国内和国外的经典案例都可以借鉴;也可以从报刊、网络等媒体或发生在身边的现实事件中搜集相关资料,重新整理编写,这样的案例就非常贴近真实生活了。国外经典案例的选取,要注意我国保险法律法规和英美等保险发达国家是有差异的,而且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如果拿一个美国的保险案例,其法规或操作性与我国完全不同,却用来说明我国的情况,显然不合适。对于自己搜集编写现实中的案例,首先,不要单单选择那些一眼就能找到答案用于证明观点的案例,而是适当加入有些许争议性的或者反驳谬误的案例;因为这类案例容易在学生中引起讨论,从而激发不同的观点,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意识,而且学生在相互辩驳当中更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选取的案例不能太过复杂纠结,涉及过多过细保险法以外的如婚姻法、继承法、经济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有时还应对案例进行一定程度的删减、改编,让学生能把焦点集中在相关知识点上,使案例讨论针对性更强。另外,原始案例中,可能记者甚至法院的办案人员并不具备保险专业知识,对一些专业词汇的含意并没有掌握好,比如会把保费和保险金额、保额和赔偿金融、被保险人、投保人和保险人等专业术语混淆,这些概念虽然有一定联系,但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在选取案例的时候如果不加注意,照搬过来,没有严格区分,一方面表述不专业而且会让学生对这两者概念更犯迷糊。

1.2案例要尽量做到正面引导

在案例教学中,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要适当结合运用。有时反面案例比正面案例更能折射保险学原理,但是反面案例不能大量使用,因为这些反面案例同时也折射出我国保险业的存在的诸如起步比较晚、发展不完善、社会公众对保险业的认知较欠缺、人不专业等问题。过于讲解分析这些反面案例会使学生对我国保险业的无序混乱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保险业的诚信形象严重受损,进而降低其对保险业的信心。教书的同时也在育人,老师在案例教学中不能光靠反面案例去刺激学生,更要多用正面的案例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社会充满信心。

1.3注意案例的亲近性与时效性

为了加深案例教学的效果,在选择案例时,我们优先选取与学生关系非常密切的实例作为教学素材。如涉及寿险、健康险、人身意外险、机动车车辆损失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等方面的案例,以增加学生的亲切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讲述的内容。另外,还要认识到,近十年来我国保险法及其相关条款在不断修订,所以在选择案例时,要与时俱进,特别要注重案例的时效性。如果保险法修改后的新案例确实还未出现,那么,在分析过往案例时,要引导学生用修订后的保险法重新审视并做出判断。

2有效的案例

教学的组织形式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讲解、分析和讨论一些真实的、典型的实例,使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论、专业技能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如何组织好案例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常见的是先由教师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再引入案例加以说明。或者是教师先什么都不讲,直接上案例,让同学们思考讨论,然后由教师水到渠成地引出相对应的基本理论。寓所教理论于案例之中,在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上,发挥其解释和验证作用。也可以是教师事先将案例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查阅必要的相关知识,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再派代表上台发表见解,这种方式要求选取的案例一般要复杂些,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也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但是不同组织形式的效果往往会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的不同而相差甚远。因此,教师还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的组织流程一般分成三个步骤:案例呈现、案例讨论、总结案例。

第一步:案例呈现。教师要将案例选择整理好以不同形式展示给学生。由于案例教学信息量大,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信息量大、视觉冲击力强,因此,通过录音与视频播放、网页超链接等手段辅助案例讲解,可以充分发挥上述优势。当然,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要求教师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勤于备课,配合本课程案例教学。

第二步:案例讨论。课堂讨论必须控制时间和议题,才能保证课堂交流有效、有序地进行。在讨论中,分析、解释和讨论案例涉及的每个问题都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需围绕主题心给予必要的引导,以免学生们偏离案例分析的目的和要求太远。

第三步:总结案例。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最后进行分析、评论与总结。总结工作可以交由教师完成,或者学生自己总结,教师仅给予点评。总结点评时,对学生的独到见解要肯定,鼓励他们下次更好地参与讨论,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要指出来,以便今后改正。

参考文献

[1]何宏庆.保险学案例教学模式初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24).

[2]刘波.刍议保险学课程案例讨论课的实施[J].广西教育,2010(11).

保险学常见问题篇9

关键词:通识教育选修课;案例教学;保险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06-02

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在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发挥了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与社会管理三大功能。然而,由于行业本身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部分舆论误导,公众对保险行业存在种种偏见与误解。作为高校保险专业的教师,为培养大学生必要的风险管理意识,引导其客观地看待保险,公正地评价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笔者近年来面向非保险专业学生开设了《保险常识》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保险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二是保险经营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险法》的相关条款;三是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及业内热点话题。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提高非保险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确保教学质量与进度,但教与学双方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本文介绍了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改进措施。

一、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案例选择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事先需要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精心选择与编写合适的案例供学生提前阅读,并通过小组讨论或专题研讨的形式组织师生互动,从而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传递来达到巩固理论、启发思考、加强交流的目的。案例选择是实现案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案例不是教师编写的故事,也不是照搬照用的现实案例,而应该是为实现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用心加工而成的有趣案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阅读与分析的兴趣。

随着保险在更多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保险已被绝大多数公众所认识。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保险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存在偏见,认为保险不够可靠,并非理想的风险管理手段或有价值的理财工具。课堂调查发现,非保险专业学生对保险的认识与一般公众并无差异,对“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等常见概念极为混淆,同样也不能正确地认识保险的职能与功能以及保险在现实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当然与保险公司的宣传力度以及销售人员的业务知识及专业素养有关,但也明显地可以看出消费者(包括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风险与保险知识。因此,在案例选择时除了要确保趣味性,还要能够正面宣传保险的积极作用与有用的实务知识。通过案例,让学生发现风险的无处不在,了解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以及保险的作用,分清保险责任与除外责任,理解保险利益的变化及其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掌握保险人和投保方需要遵循的“最大诚信”及具体要求,等等。在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更大程度上地激发学生的课程认同感、行业信心、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能力,确保学生准确理解保险的本质,客观、公正地看待保险,把握住保险的核心价值观。

(二)分组讨论

有趣并有意义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形成关注保险、谈论保险、研究保险的习惯。考虑到《保险常识》面向的是非保险专业的本科生,学生通常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因此,在进行分析案例时,尤其是较为复杂的案例时,建议提前把相关材料发给学生,并相求查阅指定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相关案例,在个人独立思考初步形成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后,建议选择同样案例的学生自愿组成5人以内的团队并选定一位全权负责组内讨论的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进行扩展资料的收集、关键问题的探讨,实现观点的互换、知识的互补,并最终达成一致认识。这将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构建,提高其把握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对学生未来就业具有帮助。分组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组讨论虽然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但是学生什么时候讨论以及讨论怎样的内容,教师应严格把关,并适时地给予帮助与指导,让学生的思维层次有所提升。

(三)归纳总结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小组成员对案例分析的过程进行归纳与总结,向班级其他案例小组成员进行详略得当的讲解,从而实现小组之间知识的互补。为避免流于形式,确保归纳总结的过程达到预期目标,负责讲解的小组成员可以把要讲解的案例及分析处理的核心关键词,以及期待引发深层次讨论的内容提前发给其他小组,以做准备。

二、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精准”,建议讲清核心概念与基本原理

调查发现,非保险专业的学生选修该课程并不完全是因为兴趣使然,部分学生单纯地是为了修满学分。因此,从整体来看,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均有待提高。绝大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理解不透,在进行案例分析时,难以抓住问题的本质,把握不住案件处理的关键问题与主要依据。如在分析“近因”案例时,由于学生未能掌握“近因”的内涵与寻找“近因”的关键,因此难以准确界定保险事故的责任归属。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力求“精准”,讲清核心概念,讲透基本原理,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才能抓住关键词,准确地利用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二)学生不能综合运用知识把握案例处理的关键,建议多视角启发与引导

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通常会从单一视角出发,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难以完整地把握案例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认识问题、归纳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如学生在分析受益人相关案例时,由于对《继承法》中相关条款不熟悉,故在受益人丧失受益权导致保险金作为遗产处理时,不能准确地进行保险金的分配。因此,除了要求准确掌握基本概念与原理外,还要借助案例有效渗透现行《保险法》及《婚姻法》、《继承法》、《反洗钱法》等相关法律精神,确保学生能够熟练地综合运用相关原理与法律条款来分析处理疑难案例。

(三)学生分析热点问题的能力有限,建议选择有趣话题激发兴趣

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训练学生对现实热点话题更加敏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关注现状、分析前景,更好地理解保险在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但教学效果表明,上述教学目标一般难以达到。绝大部分学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保持沉默,不善于用案例训练过程中所得到的知识去思考、去分析、去交流,因此,有必要在案例分析时,引导学生跳出案例本身,关注案例背后的宏观环境,分析环境变化对保险经营的影响,让学生在生动的背景分析中更全面、客观地看待保险及行业现状。了解保险并不单纯的等同于“卖保险”或“理赔”,它同样涉及到刺激消费、拉动投资、支持对外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等“高大上”的概念,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短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安全生产、提高政府转移支付效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地方政府责任、促进企业顺利经营等现实问题,从而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原理,有效改善学生的保险观。

作为面向非保险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保险常识》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风险与保险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准备与部署,认清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确保案例教学的效果,实现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熊思东.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C].上海:科学出版社,2010,(05).

[2]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王魏根,姜双林,李夫佳,周虹.地方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4]刘旭,梁婷.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内涵及实施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1,(04).

[5]刘义.试论通识教育理念在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6]北京大学老教授教学调研组,张翼星.北京大学通选课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现代大学教育,2011,(02).

[7]赵义华.通识教育的困境及其因应――基于对近年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报告文本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03).

[8]曹莉.东亚一流大学通识教育的新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

[9]唐春,夏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优化探析――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0).

[10]桑新民.创新学习文化回归大学精神――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新探[J].教育研究,2010,(09).

保险学常见问题篇10

【关键词】局限性;资格证书认定;技能比赛;应用;效果

一、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保险既是金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为金融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保险发展不可或缺的就是保险人才,就目前保险专业而言,在保险教学中存在重课堂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课外实践的问题,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水平低,缺乏创新意识,专业资格证书通过率不高,不能适应社会对保险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于如何将资格证书认定、技能比赛与保险教学相融合,培养具有高技能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式便成为了当前保险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传统保险教学的局限性

为了探讨如何将资格证书认定、技能比赛与保险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改革,创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保险教学新体系,面向我院保险及投资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比较全面和客观地了解保险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对保险教学方法的感受。在问卷中涉及了传统保险教学的教学效果――最常见的无效教学方式有?a.重理论轻实践B.教师一言堂,满堂灌C.分组讨论,小组教学D.将证书认定与技能比赛相互融合到日常教学中,理论实践相结合。将结果以图1-1的形式直观的表现出来。

本题的结果显示,近80%的学生认为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是目前最常见的无效教学方式;16%的学生认为只着重讲解理论,忽视操作实践是目前最常见的无效教学方式,这两种都是典型的保险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保险教学基本上是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体系传承了几千年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在这种教学体系下,学生被动的接受枯燥的概念,势必会导致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专业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低;被动的被灌输抽象的保险交易操作流程,导致学生的心理抵触,对专业知识的吸收消化不良,实践操作能力差,在参加技能比赛的过程中信心不足。虽不能一概否定传统的教学体系,但也不能一味的固步自封,“除去糟粕,取其精华”,将资格证书认定、技能比赛赛与保险教学相融合,创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保险专业教学新体系。

三、资格证书认定、技能比赛与保险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

传统的保险教学体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将资格证书的认定融合到保险教学体系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证书通过率;将保险技能比赛与保险专业教学相融合,以赛促学,学生积极地、自行组织地学习技能并加以训练,真正达到赛学一体化,这一教学体系是打破传统保险教学局限的突破口。

(一)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专业证书通过率。

保险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迅速变化,保险行业的发展对保险人才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提升要求越来越严格。自2015年保险人资格考试取消以后,学生对于难度系数较大的资格考试项目熟知程度不高,信心不足,直接放弃了专业证书的考取。将保险行业高认可度的专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相关课程融合到保险教学体系中,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与专业证书考试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证书通过率。

(二)赛学一体化,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学生实习阶段,受到时间及各因素的限制,在短时间内很难熟悉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学生基本处于“见习”状态。将技能比赛与保险教学相融合,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还能很好的检验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在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对进一步深化保险专业教学改革,对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将资格证书认定、技能比赛与保险教学相融合是一种参与式的教学体系,参与其中体现了学生的存在感,学生的价值被得到认可,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很多突发的问题及专业知识盲点,他们希望被认可的价值最大化,便激发自己摸索着解决问题及知识盲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便会由量的积累发生质的飞跃。

四、将资格证书认定、技能比赛与保险教学相融合的应用与效果

(一)将资格证书认定、技能比赛与保险教学相融合的应用

1、选择合适的职业证书与课程体系相融合

现在的职业证书名目繁多,以就业为导向,以循序市场为原则,选择合适的保险职业证书,将职业资格认定引入保险教学体系中,将职业资格考试中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融入到相关的课程中,切实做到“课证融合”,加强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技能比赛,不忘“小”字

省级乃至于部级的保险技能比赛每年的赛次有限,校级“小”的技能比赛可以灵活的举办,在小的比赛中依然可以弘扬竞赛文化,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通过参与竞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为大赛未雨绸缪。

3、建立合理的效果评价体系

τ谧矢裰な槿隙ā⒓寄鼙热与保险教学相融合的教学体系的评价应该来自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首先,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而不仅仅是被评价者,学生应自述其在备考及参赛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疑问和反思。然后,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在考试和参赛过程中的失误与突出表现进行归纳点评,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点评时可以从学生的备考历程、参赛问题处理、参赛团队配合等方面入手进行评价,还可以将学生的技能比赛操作过程与结果同保险实务相对照,分析其差异性。通过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效果评价,逐步建立完善的保险教学体系。

(二)将资格证书认定、技能比赛与保险教学相融合的效果

将资格证书认定、技能比赛与保险业教学相融合的教学体系能使学生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参与”,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也解决了学生专业证书通过率低的难题,培养具有高技能创新型保险人才。

五、将专业资格证书认定、技能比赛与保险教学相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一)保险行业与时俱进不断变化,专业证书的考点不断更新,而有些保险教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滞后性,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了解保险的前沿知识,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不断地把最新的教学理念和内容融入到保险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二)将资格证书认定、技能比赛与保险专业教学相融合时,教师不应只关注所授知识能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要注重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应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了解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是否为了考取专业证书“临时抱佛脚”,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能力。

(三)在教w活动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备战”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在体验竞赛的乐趣中,收获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将资格证书认定、技能比赛与保险教学相融合的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比赛中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在乐趣的学习中提高专业证书的通过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课证融合,赛学一体化”,作为教师要按照保险课程的性质、学时的安排,进行合理的调配,通过有效的指导和组织,提升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也要不断的提升和反思,做一名合格的双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关于学历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的研究[J].教育,2016,(05)

[2]李英辉.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的融合研究[J].科技风,2014,(11)